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生表扬信

时间:2023-03-07 15:01:02

导语:在小学生表扬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生表扬信

第1篇

一 、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声传情、以情育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获得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1、音乐教师首先应具备深厚的音乐知识素质。音乐知识实际就是音乐理论的掌握,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音乐学科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它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个精通语文、数学教学的教师不一定精通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乐理知识,教学中把自己掌握的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否则,长此下去,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2、音乐教师还要具备过硬的音乐技能素质。音乐教师的音乐技能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即声乐、演奏和指挥。声乐就是要求音乐教师要懂得怎样唱歌,不要求教师有多甜美的嗓音,最起码要能利用方法来唱歌,而且句句在调,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唱歌像说话,张嘴就跑调。演奏技能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本领,音乐课上能利用乐器如钢琴、手风琴等为学生伴奏,虽比不上演奏家但能让学生调动起学习兴趣。

3、音乐教师要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这种能力对音乐教师来说比其他课程更加重要。相对来讲,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数学等课程的兴趣要大。因而,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往往不好控制。出现这种状况,教师不能简单地迁怒于学生,而是要因势利导,变“废”为“宝”,充分体现音乐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巨大的动力,兴趣使学生去思考研究他所喜爱的学科。在教学中,运用直接兴趣,把枯燥的乐理知识用有趣的方法形象地传给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注意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激发大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1、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如在《数鸭子》一课中,我根据情境教学的原理,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充满色彩的自然画面:大屏幕上是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边上有各种各样同学们熟知和未知的花朵,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许多小草和小树,当学生走进教室,漂亮曼妙的自然景象首先出现在大家面前,引起同学们的无限遐想和极大兴趣。借助这种被点燃的兴趣,让同学们打开课本,朗读《数鸭子》这首歌歌谣,配上我美妙的钢琴伴奏,同学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更加高涨,学习效果极佳。

2、注重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愉悦学生的身心。教师教学方法的应用直接决定着兴趣的高低。所以在学生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最大的能动空间,并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好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在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情感、参与学习,激发互动,这样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3、灵活运用教材,让教学内容充满童趣。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活泼灵动,对新鲜的事情有着浓厚的好奇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充分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多种渠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是多媒体,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是打击乐伴奏等等。

4、教学方式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学《大树妈妈》时,我先给学生欣赏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因为熟悉这首歌,学生兴趣盎然,还摇头晃脑地跟唱,然后我根据歌词表达的意思,把学生分成几组,以游戏的方式展示歌曲内容。又如在教学《郊游》这首歌时,我首先问学生:喜欢旅游吗?你喜欢去哪儿旅游?喜不喜欢到大自然中去玩?然后让学生准备到野外旅游的道具,我用钢琴弹奏着《郊游》,学生模拟野外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音乐素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三、培养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

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实现的保障音乐欣赏是学生音乐审美的过程,学生只有学会了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才能分辨出这首音乐作品里所蕴含的情感和审美因素,才能得到美的享受。要实现音乐对学生的教化作用,让学生体会到音乐中包含的情感和审美效果,只能经过音乐欣赏来实现。因此,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扩大学生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音乐鉴赏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我认为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辅导,采用动静结合,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的音乐认知途径和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第一,要引导学生“乐”听“会”听;第二,发挥视觉效应,视听结合欣赏;最后,我们可以采取结合表演欣赏音乐的方式来锻炼小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2、对小学生音乐审美的锻炼

音乐审美的锻炼是新课标的本质要求在所有的音乐教育中,首先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都是必要的,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表现的各种要素,才能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然而,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只是为了达到音乐教育目的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而非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和最终目的,它真正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具一定审美能力、审美情操的人。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学习的基础阶段更加如此。对他们而言提高音乐的学习爱好及音乐素养是首要任务。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以审美教育为主、德育为辅的教学。《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来锻炼学生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中的丰富多彩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他们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音乐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美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熏陶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小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品行修养各方面不断得到教化和提升,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态度。

3、对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新课标的基石音乐离不开节奏,节奏是音乐基本要素之一,是音乐所有表现力的基石、灵魂、生命。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学生节奏感能力的培养,为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打下扎实的基础。我们在培养和加强学生节奏感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着从生活中探寻节奏,并通过模仿和感知,去体会其中的节奏美,并能初步区别不同节奏之间的差别,来培养和锻炼他们感知节奏的水平。在模仿中学习,学生不一定要有高超的技能或出色的音质,每个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去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让学生在模仿学习中感知音乐的节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4、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2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树立创新意识教师不仅是人类知识文化和思想的传播者,在《新课标》标准下,更重要的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加适应现代小学教育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需要不断积累有用的教学经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首先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转变教育观念。一是变以知识教育为本的教学观为以学生发展和创新为本的教学观。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有自主发展的能力,要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如在课堂上多增加一些“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发现那些数字信息”、“你认为呢”、“除了这种方法外,你还有别的想法吗?”“你还发现了什么”等这些提高学生思维效益的提问,进一步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促进学生自主、充分、全面的发展上。把课堂还给学生。二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扭转“唯师独尊”的不正确观点。素质教育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一种适应所有儿童的教育。教师应努力创设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掌握与人的心境、情绪有直接的关系,当学生处于压抑中学习,其内因的门是闭合的,无论你传授的知识多么重要,学生往往是无动于衷,思维是僵硬的,对于知识是半知半解的。所以课堂上教师要把温暖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随时掌握他们的学习动态,随时改变教法,用一切办法使学生处于学习状态之中。

其次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对一些基础知识,通过学生的阅读思考或做,可以独立掌握的,应尽量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对一些较难的知识,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逐步获得知识。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点拨、解疑、总结提高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具体情况,通过周密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思维,主动获取知识。这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有争议的隐蔽的错误问题,教师要求学生各抒己见,并要求学生根据客观标准,细心权衡一切意见,达到明辨是非之目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深刻性、探索性、创造性等等。另外,教师要通过继续教育尤其是在实践中的学习钻研,努力吸收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科研的最新成果,并创造性地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二、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珍视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学生的创新思维处处存在,作为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应站在发展的高度,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正确对待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思维,循循善诱,鼓励创新,让创新思维火花燃烧起来。

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方法是兴趣。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更是创新的前提。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是不会自然涌现,它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方式,便在头脑中产生了问题,引发他们的思维,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的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是引导的有效性。主动参与,激发创新意识。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是质疑。学起于思,由于小学生是不太成熟的正在成长的群体,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很难能有效整合各种观点。因此,在学生习作时,教师要及时全面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例如: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1厘米和2厘米后,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几分之几?可以先将学生分组,在组内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发现,在上述基础上,延伸思考得出了以下几种不同的结果:如果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___?如果长方形的长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___?如果长方形的宽增加,那么现在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___?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每一位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并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只要教育工作者不懈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为21世纪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冒国平.关注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有效教学[J].吉林教育,2010,(06).

第3篇

关键词:喜欢阅读;阅读方法;阅读能力

阅读在语文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学校教育的一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努力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自己去发现,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自主发展的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的进行探究性阅读,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认真地读,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的,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课内课外紧密结合,也逐步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课内外阅读,懂得阅读的方法,提高课内外阅读能力呢?以下是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必须要让学生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泉,要想学好一样东西,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进一步了解的欲望,才能更加深入的进行学习研究。对于小学生来说,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习起来会更主动积极,有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投其所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激励唤醒,鼓舞学生进行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必定事半功倍。

二、教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的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教师应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充分利用现有书籍,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读书方法。

1.略读法。这个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所谓精读,就是对书刊上的经典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想到,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笔记法。此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文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笔记本”中,为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于是,在每周的阅读作业中,我们都会评选出“阅读之星”来更好的促使学生的摘抄效果。

4.默读法。默读就是对所读得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且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地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地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默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5.读书心得体会法。利用学校图书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通过自己的阅读,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三、创设生动的情境,享受学习的乐趣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四、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第4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习情感;培养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教育和对世界的认识不能统一起来,是造成对知识漠不关心态度并导致不想学习的最顽固也是最危险的根源之一。”“教育工作中最细致最困难的课题之一是培养学生从情感上非常灵敏而亲切地去感受别人的思想和感情。”这就告诉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感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正面调节、导向和能动作用,做到以情带知,知情统一。落实在学生数学学习上,所谓“积极”的情感则是指孩子对数学科目的一种好感,对数学教材的一种兴趣,对习得数学知识的一种内在需要,对数学活动探索的一种热情,对不断获取数学学习成功的一种动力,即: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的充满自信、愉悦而充实的情感体验的总和。学生在这种情感体验的引领下能为完成学习任务付出更多的努力,能为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表现出更坚定的毅力,从而继发主动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步入一种良性循环的数学学习历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呢?结合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学习论,感悟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尝试:

一、用美好的品格感染学生,以情育情

在教学中,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想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学习情感的培养。

“我们是平等的!”――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卢梭曾庄 严地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平等对话,心灵交汇的生命历程。因此教师要在一贯的言行中让学生体会到“我们大家是一样的”、“我们大家是平等的““我们要互相尊重”。“唤醒”学生沉睡的民主意识。

“我努力,我进步”――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如果教师强调努力是成功或失败的起因,而不是强调能力或其他因素,他们工作得往往会更出色些”。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强调“努力”而淡化“能力”,让学生明白做好如静息、写字姿势、发言态度、书写等每一件小事就是在努力,明白取得好成绩不是说你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你努力了;这样就让那些做得不太好的学生不至于灰心而懈怠。在这样的暗示中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学习,在一种平和的心态中保持学习的自信。

“别人有错要原谅,自己有错要改正”――让学生学会宽容。心理学家指出,“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能够使学生感到很自在的、被人所理解并受到尊重的教师,有可能使学生渴望学习。”教师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给学生一份理解,一个台阶,习惯于用眼神、手势、悄悄话、小动作(摸头、拍肩等)提醒学生注意,这种无声与细微的教育让孩子们少去指责别人,而尽可能地悄悄反省自己,在课堂上形成一股积极健康的社交氛围。

二、用数学的魅力吸引学生,以教激情

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指出,“一个人越是能够满足认知和理解的需要,越是有更强的动机去学习更多的东西。”这即是说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更感兴趣,“通过优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更少些”,能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获取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才会得以本质上的保持和不断推进。

首先,要创造多元风格的数学课堂教学――源于不同心理类型,个体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知觉和加工学习信息,学生的学习风格呈多样化。因此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倡,对每个教学内容都要找到多个“切入点”,“打开多扇窗子”,尝试不同的切入点来适应不同的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上得到启示、领悟与体验,以利于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其次,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奏响数学教学“四步曲”:

1.创设教学情境――有效的教学情境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与学生心理的实际需求的起点相吻合,关注了孩子的真实感受和兴趣,使数学学习活动顺理成章的进行,成为数学学习的催化剂

2.提供操作探究活动――数学教学中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表象,搭建数学抽象思维的脚手架,促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通过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改变学生对理智活动(即数学学习)的态度。”

3.设计游戏活动――设计出孩子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游戏,尽可能让“静”止的教科书“动”起来,能非常有效的激活学生疲倦的大脑细胞,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体验。是数学课堂学习的兴奋剂。

4.开展实践活动――一方面,数学学习不仅仅只是传承数学知识,更是传承的一种人类文化。让学生在课内外了解更多的数学史、数学文化、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等等,从个体生命的高度将数学融入人类文明,融入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初步感悟数学意义学习,使命学习,把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推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另一方面,适当地让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活问题,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的现实价值,不但“理解”而且应用。这无疑是促成学生积极经历数学学习过程的滋补品。

布卢姆所说――“学生在一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会为他们进一步探索这门学科开辟道路”;当我们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有所进步”,学生才会有继续积极学习的“期望”。

三、用切实的评价激励学生,以评促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哺育了对更成功的向往,这种向往又哺育了成功。没有体验过学业成功的学生,往往失去这方面的动机,把动机转向他们感兴趣的其他事情上去。”所以教学需要过程性的评价。这种评价一要以赏识性为主,以促进学生纵向发展为本。二要了解学生对奖励的个体化评估,适时加以疏导,让学生对评价方式感兴趣。因为“学生必然会对奖励与评价作出自己的估价,学生对教师的赞扬、对分数或者对教师写的评语都有不同的心理接受程度”,三要在教育教学中坚持评价的常态化与及时性。因为多元智能强调简单、自然、定期的评估,评估应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中的一部分。应与学习同步进行,而不是在一年的学习时间的剩余部分中“外加”的内容。

总之,只有把教师品格熏染与真实的教学评价融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用爱心点燃孩子心中求知的激情,用激情唤醒孩子学习的灵性,用灵性拥抱孩子成长的生命,才能使得孩子们乐于经历激情与灵性飞扬的数学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第5篇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下面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小学学生的数学语言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本真理解。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错对分明,因此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思多想。要想真正的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2.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数学语言

数学教师的语言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儿童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所以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比如:在教学《现代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运算时:88×25=?我教给学生的一种算理:88×25=11×(8×25)是根据三年级学过的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乘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我讲述后,又请几名学生复述这种算理并且出了几题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自己说。接着再问,还有其它的解题方法吗?既让学生巩固这种算理,又再次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转为学生讲,老师听的轻松氛围而且还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还可以用乘法分配律:(80+8)×25)。

3.采取各种形式,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3.1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当学习中有疑难时,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同桌交流,同桌交流非常方便,也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发表见解、培养语言能力的好方法。特别是新授课时,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需要用语言及时总结。如比、分数、除法之间的互化法:5:( )=( )÷45= ,可让学生叙述:比的前项是被除数也是分数中的分子,比的后项是除数也是分数中的分母。简单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4.注重数学语言的“翻译”

想要理解数学语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对小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会翻译数学语言,将枯燥的数学语言翻译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反比例的意义这一内容,概念很抽象: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叫反比例关系。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非常困难,因此我用图像呈现,学生看到向右下降的曲线自然懂得横向的数字变大,纵向的数字就变小,但两个数字的乘积是不变的,这样就帮助学生理解了反比例意义的关键――相关联量的乘积一定。

5.表扬、赏识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语言的有效途径

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其实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到的天分,这种天分能否很好的发挥出来,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能否发现并且去挖掘它,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素质和责任感。学生在回答老师提问后获得了肯定或者表扬,老师在作业本上加上一句称赞性的评语等等,这些都能使学生直接获得欢乐,心理上得到满足,这种满足即可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批改作业时,我对不同层次学生给予不同的评语鼓励:"你理解的真棒,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学好!""你的作业给老师带来一种美的享受,继续努力吧!"。这些评价会使学生获得犹如沐浴着雨滋润的小树渐渐茁壮成长。对于有困难的同学要及时给予帮助解决,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我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鼓励,让其体验成功的欢乐,也让他们能够正视自己,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6.注重课堂艺术,让学生喜欢数学语言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数学技能;形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1-26

数学技能是指通过一定量的数学练习后,学生对数理操作产生的能够自主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活动方式。

一、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技能的形成过程

1.认知

此过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解公式和定理等概念,第二部分是与先前概念建立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讲解公式定理的含义和典型例题,为学生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在调查中有60%的学生能够听懂老师上课讲的数学公式,40%的学生能够在列式的过程中,明确知道每一个步骤所包含的含义,这些就是学生在理解阶段的具体表现。在新旧知识联系这个阶段,50%的学生表示,在学习了加减法后,学习乘除法更加容易,而乘除法又是加减法的高级运算,正是建立在学生原来技能基础上,学生能更加高效地掌握新的数学技能。

2.练习

类似于操作技能形成的“活动模式操作阶段”,学生数学技能的掌握离不开操练。数学技能的“练习阶段”分为外部练习和内部练习,学生通过外部练习达到对数学技能的操练和能力的培养。在调查中,56%的学生能够在理解老师教授的知识的前提下,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大约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数学老师布置的练习,与课堂上的内容有关系,这就是外部练习作用的体现。内部练习指学生不用借助外部工具就能解决问题的阶段。在一些简单的计算中,有13%的同学会不写过程直接得出答案。

3.内化

内化过程是指学生在头脑中抽象出技能的一般特征,其中一部分为与新技能建立联结做准备,还有一部分则用于技能的迁移。抽象阶段表现在数学学习中,即学生对数学技能的理解从形象上升到抽象,比如,真正理解“用字母表示数”中的“字母”代替的是任何数字的含义。在调查中,66%的学生觉得数学老师应该将练习偏重应用题;53%的学生能够做到边想边做,不需要借助工具书和计算器。迁移阶段主要表现为学生对该公式和原理“驾轻就熟”“熟能生巧”。例如,对于“分类讨论”这种数学思想,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够想到的做法要更多。

二、培养学生技能

1.在课堂中关注学生认知

调查中有接近40%的学生有这样的情况:当解决问题有另外一种答案而教师上课没有提到时,学生以后只会用老师上课讲的那种方法解答题目。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学生数学技能形成的认知阶段,此时学生需要多动脑理解,才能消化所学。多种答案,恰恰是学生数学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引导, 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技能形成第一阶段。

2.在数学练习中注意习惯培养

学生数学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第一,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是重中之重,运算是小学要解决的一大问题,教师在计算上应遵循偏运算题目多练、偏复杂题目精练的原则:对于简单题目,应组织学生反复操练,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对于复杂题目,应选取典型题目,为学生迁移做准备。第二,数学思维是学生高效解决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但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学生对数学技能的使用达到熟练程度。

3.巧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促进内化

建构主义提倡“观念转变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将头脑中存在的经验化知识和技能概括为抽象的知识与技能。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迁移中掌握,在拓展中练习,在提升中内化。在数学学习中,存在许多可以迁移的知识,比如加减法与乘除法的关系、“摆小棒”与运算之间的关系、一般计算和简便计算的关系、图形的拼接与面积计算推理的关系等。但学生迁移以及内化知识的过程是教师观察不到的,因此,教师只能通过营造有关情境来促使学生完成从“迁移”到“提升”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语文新课标 山区农村小学 多元智能

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育正沐浴着教育改革的春风。语文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为我们的传统语文教学输入了新鲜血液,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育将会迎来崭新的局面。

一、语文新课标是山区农村小学语文教育的新希望

我国在2001年7月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新课标的正式实施,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改革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次难得的新机遇。语文新课标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当代教育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为基本要求的时代精神,与过去的“语文教学大纲”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的概念和特征作出了明确的课程定位:“语文是人类活动的重要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主要特征。”语文是人际沟通的工具,因此,其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基础目标,我们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基本的交流技能。另外,语文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以看出,语文也是育人之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的责任。这也是语文之人文性特征的内在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而且要使学生体悟到语文所传达的人性美。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这一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需要。教师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由过去的教师本位,逐步实现向学生本位的转化。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潜力。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的三维教育理念,实现教育之目的:“教书育人”。“教书”是基础,是教育所关注的最基本方面,即“授业”;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实现“传道”,即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最后,到达“育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人格健全、智能多元的人。

要实现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所应当承担的职能给予了明确界定。《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二、多元智能理论是语文新课标的力量支点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不是一种核心能力,而是一组同样重要的能力。这组同样重要的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这一理论对传统认识中流行甚广的智商理论及相应的智力观进行了质疑和超越[1]。在90年代,中国引入了多元智能理论,并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与重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

多元智能理论与传统的智能理论相比较,有着本质性的不同。传统的智能理论,即是解答智力测验或者应对考试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智能是一元的,智商测试是客观公正的,智商分数的高低与人的智力水平成正比[2]。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生物生理潜能”[3],这种潜能需要与特定的环境或社会条件相联系,才能发挥出来。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如果某种能力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那么,这种能力应当被认定为智能;否则不能认定其为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是指“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4]。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判断人类智力之标准,不是考试成绩,而是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挖掘孩子们的各种潜能,增强其对现实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质,不断丰富和发展语文教育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并且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不同的强项和弱点。每个人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运用和发挥这些智能的方式会有一定的差异,这不仅仅与一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其后天的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相关。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有利的环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语文教学创造良好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之中,结合当地的特色环境,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为其智能的发挥创造最大限度的现实空间和思维视野。

在加德纳所认可的人类的七种智能之中,有三种智能和语文教学直接相关: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语言智能,指的是掌握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但这并不是我们过去所理解的只是简单的识字背诵,仅仅从表面上感受语言美,它更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之时,能够感受到其中所传递的人文精神和人性之美。人际智能,是指认识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这是语文教育所要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在复杂多变的人际交往中,语言是实现成功人际交往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这种人际智能也是语言智能的自然延伸,但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语言智能的培养,并不一定能提升他们的人际智能,他们的人际智能需要在设定的环境条件下才能得到培养与熏陶。自我认知智能,是指深入了解自己内心世界,并逐渐形成指导自己实施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的能力。这是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正确引导。

三、践行新理念是山区农村小学培养多元智能的途径

前文第一部分介绍了语文新课标将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带来的新希望,第二部分对如何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与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进行了简单解读。基于这些理论,我根据自己所处的粤东北等山区的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山区农村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途径和方式。与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粤东北等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这些地区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也有着相当程度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小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山区农村小学,而要更有效地在落后山区农村小学实施语文新课标,会遇到更多有待克服的种种障碍。因此,我们应当基于当地山区农村有限的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创造性地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首先,在优秀师资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优秀教师资源,合理分配到各个学校,以便让这些教师起到应有的带动作用,传授他们在教学中的先进经验;还应当组织部分优秀教师去一些名校考察学习,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理念。理念先行,然后才可能改变落后的现实。比如,学习先进学校的经验之后,再结合本地山区小学的实际加以改进,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心理素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性、生活化和趣味性的舞台,这也符合以锻炼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多元智能理论宗旨。

其次,由于办学经费所限,本地山区农村小学的教学设备设施一般比较落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先进教学理念的实施,例如,不少小学还是传统的黑板,没有多媒体,教学参考资料短缺,等等。面对这些实际困难,老师需要发挥自身的能力,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浓郁的文化氛围。例如,通过老师对课文的生动讲解,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闭眼倾听其有感情的诵读,把孩子带入无限想象的空间。读完后,让学生再回味片刻。之后,让同学们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讲述出来,或者写在本子上,让学生们相互评价自己的小作品,老师最后进行点评,但是不要下孰优孰劣的结论,否则,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最后,我们应当好好利用当地山区农村的优势,即珠三角地区所不具有的接近大自然的环境条件。在语文课程设置上,可以适当增加课外活动课,或者把课堂教学搬到广阔的室外,或者利用周末,组织一些户外活动,到大自然中去。在活动之前,老师要做好策划,设计能有效调动每一位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智能和人际智能。而室外轻松的氛围,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实现“寓教于乐”,使严肃的课堂生活化,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增强其多元智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亚南,郅庭瑾.“多元智能”在中国:回顾与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3.

[2]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09,(3):19.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越来越重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而现代教育也已经充分认识到这点,逐渐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启迪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时期,在新课标实施的今天,基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时代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

一、培养兴趣,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并对数学产生足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养成乐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仅有兴趣是不够的,还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只有学生能够切实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才能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流畅度,进而发生知识的正迁移,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生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观察作为思维的前哨,是获取信息的直接来源和引发思维的按钮,学生能否仔细而深入地观察,直接影响着创造性思维是否能够形成。因此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而深入观察,不要急于按照原有套路寻找解决途径,求真去伪,以此为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基础。

例如:求1966、1976、1986、1996、2006这五个数的总和是多少?

虽然这道题可以把五个数直接相加得出结果,但由于数字较大,计算起来容易出错。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五个数存在一定的规律,即第一个数是1966,第二个数比第一个数大10,以此类推,因此,这道题可以这样求解:

1966+1976+1986+1996+2006=1966×5+(10+20+30+40)=9830+100=9930。

此外,如果能够再仔细一点还能发现,1966比中间的数1986小20,而2006比中间的数1986大20,其平均数是1986;同理1976和1996的平均数也是1986,这样,这道题就可以这样求解:

1966+1976+1986+1996+2006=1986×5=9930。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首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观察时间;其次,对于同一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在观察时养成思考的习惯;最后,积极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习兴趣。

三、鼓励提问,允许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或许只是一种技能,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小学生个性较为活泼鲜明,在遇到事情时总喜欢追问“为什么?”作为教师应鼓励和提倡这种提问,尤其对于部分学生提出的别出心裁的问题,教师不仅要给予充分的解释和耐心的回答,而且要允许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此外,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交流、对话、表达和质疑的平台,以此开启学生自主思维的大门。例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有学生质疑为何分子可以相加、减,而分母却不变呢?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应先肯定学生大胆质疑的表现,然后举例如“■+■=■=■”,让学生讨论是否正确,通过讨论学生们知道■代表四个■,所以“■+■=■”。以此让学生明白“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子可以相加、减,而分母却不能相加减”的道理。

四、加强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动手操作是探究性学习中常常采用的重要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载体,以便学生探索、猜测和发现新的现象,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究学习当中去,以此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剪一剪等操作,使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猜测、检验,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黄明霞.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J].成功:教育版,2010(8).

第9篇

关键词: 新课标 数学概念 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是揭示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本质特征属性的思维方式,其本身具有严密性、抽象性、科学性和明确规定性。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思维展示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概念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初始阶段。抓好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提出一些看法:

一、重视概念教学,强化概念意识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指向灯,只有具备了正确的数学概念意识才能使数学思维能力向良性方向发展。教师要重视概念教学,强化学生的概念意识。

笔者在给高一新生上的第一堂数学课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数学?”有些学生马上说:“是数的学问。”笔者提示道:“那数学就只研究数字不研究几何图形了吗?”有学生补充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学问。”笔者告诉他们这还不是最好的回答,让他们在下面讨论一下到底什么是数学。

二、定向引导,深入研究,抓好概念教学的初始阶段,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是有一定惰性的,它常使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停留在知识的表象,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定向引导,并且运用适当的方法(比如概念同化、概念迁移等),让学生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地学习某个概念,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高和优化。

例如,在教函数概念之前,笔者设计了一个引入部分:让学生来研究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之间相互变化的规律。先给出几组边长的数据让学生计算正方形的面积,进而让学生来求:当边长为x时,正方形的面积y的值。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得出函数的初中定义: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那么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然后,强调定义中的两个“一”即“每一”和“唯一”。此时抛出一个问题:用你所学知识给函数重新下一个定义。由于映射的概念刚刚学过,学生很容易得出函数的映射概念。由于是自己探索出来的概念,他们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兴趣提高。

三、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1.展示概念背景,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概念产生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达到让学生主动思考的目的,从而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我在讲述对数概念时,先讲述对数的起源。对数起源于想把大数的相乘问题转化为加减问题的思想。我在黑板上写出两列数,如:

……-4,-3,-2,-1,0,1,2,3,4,5,6,7,8……

…… , , , ,1,2,4,8,16,32,64,128,256……

要计算8×16,只需在下一列数中找到8与16,在上一列数中找到其对应的数3和4,3+4=7,在上面一列数中找到7,7在下一列数中所对应的数为128,则8×16的值为128。再如,求16 ,可转化为寻找16所对应的数为4,4+4=8,则16 的值为256。这种特殊的算法一下子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对对数学习的欲望。从教学反馈的效果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较快地掌握对数概念,并且在学习对数运算性质log M•N=log M+log N时都能较快理解并接受。

2.创设求知情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数学概念一般比较枯燥乏味。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讲述,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进而影响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在讲述概念之前若能够创设一个求知情境,则不仅教学效果非同一般,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讲述指数函数的概念时,我给学生提出“杨白劳的债务”问题:杨白劳三月初借黄世仁2元钱,月底要还4元钱,月底无法偿还,请求延期。四月底要还8元钱,仍无法偿还,又请求延期。如此下去,年关时要还多少钱?学生答:2 =512元。我又问:x月后要还的钱数y应该多少呢?学生答:y=2 元(x∈N )。此时,我说,若把这里的“2”推广到a(a>0,且a≠1),定义域推广到R,则可得到指数函数的概念是……学生很快理解我的意思,自己总结得出指数函数的概念。从他们喜悦的表情可以看出:这个概念他们已经理解并接受了。

3.精确表述,细致剖析新概念,培养思维的缜密性。

思维的缜密性表现在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全面深刻地理解,对数学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能够充分认识。因此,当概念形成后,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述概念。

例如:在讲述三角函数的概念时,对六个基本三角函数的定义,以正弦函数sinα= 为例进行如下分析:它本质上是一个比值,是角α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纵坐标y与这一点到原点的距离r的比值;由于y≤r,所以这个比值不超过1;与点在终边上的位置无关;这个比值的大小随α的变化而变化,当α取某个确定的值,比值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经过对正弦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分析之后,指出角的终边上的任意点P(x,y)一经确定,就涉及x,y,r这三个量。任取两个组成比值,共有六组,对应着六个基本三角函数。这样对三角函数的内涵和外延就都揭示得十分清楚了。

4.运用新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强,能抓住概念、定理的核心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及使用的条件和范围。在用概念判别命题的真伪时,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在用概念解题时,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在运用概念时,除了用典型的例子从正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概念之外,还应针对某些概念的定义中有些关键性的字眼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容易被忽视;某些概念的条件比较多,常顾此失彼,不易全面掌握;某些概念与它的邻近概念相似,不易区别。通过举反例,从反面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反函数的概念在新课程中简单带过,学生学起来有些吃力。当学完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关系时,我让学生来判断:

(1)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2)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一定是互为反函数的一对函数图象。

学生很容易判断出(1)是正确的,判断(2)却有些困难。我让学生来观察图1。这样,学生根据函数概念及反函数的概念可判断出(2)是错误的。同时,他们也对反函数的概念又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总之,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应重视科学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过程,让他们通过概念的学习,锻炼自己的思维,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数学,用数学的思维想数学,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