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时间:2022-08-17 04:46:38

导语:在社会学研究生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社会学研究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 论文质量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239-02

文科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是对整个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汇报和总结,它体现了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创新能力的检验。通过基础学习、论文选题、查阅文献、设定框架、完成写作、导师指导修改等环节,最终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为以后更好地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迅猛增长,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有所下滑,尤其是文科类研究生论文质量下滑趋势明显,本文在分析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现状、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建议。

一、文科类研究生论文质量现状及原因

近几年,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非常明显,已经引起社会学者的共鸣,上海学者许纪霖就曾经对目前的研究生做了如下评价: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硕士生则相当于本科生。此评述将研究生的现状描述得十分精辟,得到广大学者及导师的认可。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生道德欠缺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国民经济突飞猛进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思想上的变革。部分学生考研只为了混“一纸文凭”,找更好的工作,因此,科研积极性不高,有的同学将别人的研究成果挪用到自己的毕业论文中,更有甚者直接找“”论文,此种做法令人心寒。

(二)招生数量剧增,生源良莠不齐

近几年,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可是生源的质量却在下降。调剂类研究生的数量呈增长趋势,跨学科跨专业生源较以前有所增加,导致导师资源、教育资源不足。有导师就曾抱怨:“以前是一位导师每年招收1-2名研究生,现在发展到有些导师每年招收10名以上研究生。”培养难度加大,论文质量自然下滑。

(三)导师本身社会实践不足,指导不力

目前,有些文科类导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对科研及社会实践缺乏足够的认识,懈怠情绪比较严重,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不够,有些学生的毕业论文导师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导致学位论文质量下滑。

(四)论文答辩多流于形式,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近年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论文答辩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压力,普遍存在论文答辩时间不足,学生陈述论文时间及专家提问时间都在缩减,即便督导发现了此类问题,但没有明确的监管措施,此类现象屡禁不止。其次,学院、学科在聘请答辩专家时,通常会考虑很多人情和利益因素,尽可能请一些和学科关系较好的专家,答辩时一般不会为难导师和学生。再次,答辩过程中导师始终参与其中,多数专家碍于情面,提问时尽量挑选比较容易的问题,导致答辩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学生也产生了懈怠情绪,对论文答辩不够重视。

二、提高文科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一)把好生源质量关

学生原有的基础、智力水平决定了论文撰写的能力,因此,把好生源的质量关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学校在招生时,应该尽量避免招收跨专业学生,尤其是学术型研究生,更偏重于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专业跨度较大的研究生其论文深度及创新点上有很大局限。另外,学校应该扩大推荐面试研究生的比例,减少优秀学员外流现象。最后,在研究生复试时不走过场,认真组织考核,坚持客观公正。

(二)注重研究生培养的德育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教育、熏陶和塑造灵魂的殿堂,学校要注重对研究生诚信教育,遵守学术道德,尊重知识产权。同时,导师也要加强对研究生道德的教育,倡导求真务实的学术作风,导师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教育、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恪守学术规范的品质。

(三)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研究生自入学以来,培养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理论知识学习环节、论文开题环节、论文中期检查环节、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要想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管理,以上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1.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导师指导小组要认真确立好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和学位课程,做到因材施教。

2.论文开题环节。开题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学位论文的质量,在开题阶段应该认真组织,做好研究生的开题报告。导师指导小组要根据学生的科研基础及特长,制定出具有先进性和可行性的论文选题,研究生要在理论知识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研究资料,掌握最先进的本学科及专业领域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出本论文选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制定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学院在论文开题阶段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实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制度,由本学科或本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评议小组,对每个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细致的评审及指导,为研究生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论文中期检查环节。论文中期检查环节是为保障研究生论文顺利完成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研究生要把论文进度情况、下一步将要完成的内容及现阶段存在的困难进行汇报,由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给予指导。由于论文写作周期较长,学生不宜合理分配时间,容易出现前松后紧的状况,为此,论文中期检查就尤为重要。

4.论文评审和答辩环节。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高低体现了本学科、本专业培养的质量,论文在盲审前必须由导师认真阅读,严格把关,对于不达到论文答辩要求的坚决不予送审,绝不姑息。论文在盲审时尽量由研究生学院统一送审,避免导师、学科联系送审专家。论文在答辩过程中采取导师回避制,尽量排出人为因素对论文答辩工作的干扰。最后,要充分保障论文答辩的时间,硕士研究生陈述论文、专家提问到学生回答问题至少要在30分钟以上,博士研究生最少也要达到50分钟。

(四)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导师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基础,只有导师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才能保证研究生质量的提升,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完善导师评聘制定。目前,对于文科类导师的评聘硬件条件过低,致使某些导师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支撑研究生校外调研,论文写作中只能编造数据。其次,制定为导师提供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的制度。定期为导师进行培训或进行学术交流,可以使导师充分掌握有关政策制度,了解国内外最新发展现状及动态,为培养研究生提供有利条件。再次,积极聘请校外专家担任研究生第二导师。尤其鼓励聘请生产第一线或应用研究第一线的专家做导师,补充本校导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憾,避免“一对一”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能有机会接触不同学术风格的导师,丰富自己的学术水平。最后,加强导师的奖惩机制。目前,对于导师的奖励仅仅体现在对优秀论文的奖励,而对于整个培养环节的激励措施几乎没有,致使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环节不够重视,学生也是应付了事。对有些不负责任的导师更缺少惩罚机制,导师懈怠、学生缺少竞争意识。因此,加强导师奖惩机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增强导师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以上探讨了一些研究生论文质量的相关问题,但现实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期待着日后能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扩招中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控制与提高[J].高等教育研究,2003,(3):66-67.

[2]关尔群.关于教育硕士指导指导骄傲是队伍建设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3,(2):53-54.

[3]王灵芝.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创新[J].中国国情国力.2008,(12):38-40.

第2篇

学术道德不仅代表着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工作质量,更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与科研实力,因此解决学术道德问题迫在眉睫。文章主要分析了现如今社会存在的学术与学风问题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

研究生;学术道德;学风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在学术研究中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学术信誉就是学术研究中的规矩[1],良好的学风是一所学校的支柱和灵魂,是一所学校得以发展的基石[2],是素质教育观下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学术道德败坏,剽窃、抄袭、篡改数据等学术造假行为比比皆是,学术风气不正,导致学术发展受到了阻碍,也使得学术形象受到了损害,对社会主义下的科学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学术道德及学风建设迫在眉睫。优良的道德观和人生观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是推动良好大学学习风范建设的强力支撑,王刚[3]论述了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并且提出了加强措施;张虹[4]对我国研究生存在的学术道德问题进行了调查并且进行了分析;罗兵[5]对我国教师存在的学术道德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此,本文针对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且提出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措施,期望能为我国的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提供借鉴。

一、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良好的学习风气是一切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石,它直接影响着我国创新能力与科研实力的提高。现如今,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是研究生不再像本科生那样对待知识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我们称其为“双基”知识,研究生必须具备自己的思想,对待问题应独立思考,善于提出问题,懂得分析问题,具有发明与创新的能力。然而,如今许多关于学术造假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仅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对其他研究者产生误导。因此有关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学术道德,即在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推动下,一个人在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也是指科研人员在进行学术研究活动中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处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总和[6]。据调查,近年来学术研究者尤其是研究生群体为了获取自身利益,不遵守学术道德[7]的现象非常严重,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随意捏造不存在的现象、篡改实验结果、拼凑他人论文等现象屡见不鲜。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学术道德问题,许多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探讨。教育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进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希望能以此来引导广大研究者坚守学术诚信、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为社会主义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加强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措施

(一)校内加强硕士生学术道德教育

针对硕士生实施的学术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学术道德的人。为此,高校应设置有关学术道德规范教育的课程,通过多种形式举办学术规范的主题教育活动,将学术道德教育渗透到开学教育、专题讲座、沙龙讨论、征文活动、主题班会等各项活动中。通过这些学术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术道德教育氛围,进而让硕士生对学术规范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此外,为了让硕士生多了解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的内容,学校还应该着重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科学精神教育及相关法律教育,以此让学生崇尚科学精神,恪守学术道德。

(二)建立健全的学术制度

建立健全的学术制度,应从以下四点着手:第一,根据实际情况完善学术管理制度。基于学术活动自身的特殊性,对与衡量硕士生培养政绩的学术统计数字、数量,应及时适当调整,为硕士生潜心进行学术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第二,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机制。选取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标准实施评价,激励硕士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第三,推行学术监督与惩处制度。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屡见不鲜,为了杜绝此种情况,学校应加强处理力度,对学术道德失范行为认定、处罚予以明确。第四,改进和完善学术奖励制度。了解硕士生的客观物质需要和主观精神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奖励来调动硕士生学术研究的积极主动性,对硕士生的教育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三)建立研究生学术诚信档案

为了强化对学生论文诚信的监督,学校应在论文质量管理机制的规范下,设置“研究生论文诚信档案”。高学历研究人员包括高校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等,学校应对他们进行统一的诚信评估,制成学术诚信记录归入学生档案。一旦存在不良学术诚信记录,该生在日后求学、就业、贷款、保险、职务提升甚至出国等方面就会受到影响。通过这种方式实施监督,让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博士后等重视“学术诚信”,规范要求自己。

(四)建立科学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学术不正之风,调整现存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是一项必需的工作。在培养研究生创新潜力时,发表相当数量的论文是一项必要举措。在此基础上,还要关注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举措发展学生的潜力。因此,高校应建立科学的研究成果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形式,以多维度的评价角度实施评价。具体而言,实施评价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论文部分,还应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科研实践,表达自己的见解,以此种评价方式来培养学生独立创新的能力。另外,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还应设置监管条例,把所评价的学术成果分成两类,一类是违反学术道德行为的学术,另一类是规范学术道德行为的学术[8]。在研究成果评价体系中,还要明确研究生奖学金、评优、升学推荐等硬性评核标准,采取一票否决制度,以此来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

(五)提高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

首先,广大高校应该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学术研究器材与设备,国家应加大对于科研教育的投入力度,从而减少因实验设备不完备,实验数据捏造与学术论文造假事件的发生;其次,高校本身的教学质量是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基石,对高校整体的学术风气有着较大影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应构建一支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注重研究生导师的进修,让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再次,为了调动广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教师要善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实施针对性指导。最后,广大高校应定期举办一些学术论坛会、读书会、学术讲座等活动,为科研人员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

三、结语

针对目前社会学术风气不正的现状,本文从学术道德教育、学术制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形成优良的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以此来践行社会主义素质教育观念的要求,提升我国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让高等教育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周济.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6-05-27(2).

[2]赵飞,张艳.浅论大学学风建设: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J].传承,2010(21):46-47.

[3]王刚.强化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8(32):35-40.

[4]张虹,王波,陆辉,等.学术自律性培养是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切入点[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5):93-96.

[5]罗兵.高校教师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4):22-24.

[6]洪远鹏,卢志强,陈池.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张波.自觉与自律:布鲁贝克学者治学道德观的核心[J].高教探索,2014(6):51-54

第3篇

关键词:自学考试 社会助学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1-0223-01

自学考试制度作为一项教育制度,不仅担负着通过国家考试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任,更承载着为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培育全面发展的人的使命。自学考试社会助学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辅导和指导服务,为自考学习者创造学习条件,关注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全面发展。

一、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现状

1.研究的视角不够宽泛。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是一个涉及到国家、社会和教育以及每一个公民的复杂现象,需要从多个视角和多个学科去研究。但是纵览目前学术界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还是局限于教育学视角去探究,采用社会学视角、政治学视角、文化学视角、哲学、心理学等去研究的不多。这就导致了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的眼界不开阔,跨学科研究极其缺乏,这不利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理论指导。

2.研究的内容重复率高。一般都集中在研究自学考试的性质、形式、发展阶段、功能与作用等方面研究较多,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与国家其它公立高校教育的整合协作研究不多,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价值取向研究不多,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实践行进研究欠佳,对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道德教育作用研究也显得很疏忽;同时对城乡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统筹研究不多,农村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显得缺位。这些都是非常不利于对当前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转型和创新发展研究。

3.研究的质量不高。本身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教育现象,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由于学界研究不重视,可以说对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研究的质量明显低于对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也低于其他成人教育问题的研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相关文章很少;关于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研究生论文非常不多,研究生视域中对此也不重视。

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的发展对策思考

1.助学组织须明确定位与方向

助学组织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助学育人”的教育理念,摈弃“办学应考”的狭隘思想。自学考试是一种教育形式,举办社会助学是一项教育事业,要遵循相应的教育规律。只有定位清晰 “有组织的教育者”,方向正确 “助学育人,促进学习者个性化、社会化、多样化的发展和社会人力资本的建设”,才能逐渐走出“助学即助考,助学为考试”的错误认识和助学活动中的行动偏差,才能在具体的助学工作中认真研究助学对象、助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助学形式和助学策略,实施科学的评价体系,关注助学效果,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2.拓展助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应充分利用其最大程度的开放性以及高度的社会市场敏感性,着眼于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着眼于学习者基础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的提升,主动拓展助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助学组织要根据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内容上要重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与锻炼;其次,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主动关注行业内部岗位职业变化、新兴行业的发展要求以及未来行业发展走向,并将这些关注点渗透于助学内容中;再次,加大与高职院校、企业单位的合作,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企业单位的教育教学实训基地或实习场地,培养掌握实际技能、企业用得上的职业人才;同时,积极开拓助学组织之间合作的新模式,争取构建“专业互补、师资配合、实践基地共用”等资源共享的助学组织互助平台;最后,可结合相应专业知识,开创“创业课堂”,引进“创业老师”讲述“创业课程”。

3.积极构建数字化助学体系,探索社会助学新模式

自学考试鼓励广大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助学方式进行学习,对于由于时间、空间或经济等方面不能选择脱产式集中学习的学习者,助学组织应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予我们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发展远程帮助的机会。发展网络助学,可以有效地解决时间、空间的不便,大大降低助学经费,通过数字化的助学体系提供给学习者多维、立体的沟通交流信息通道,创新“学习资源”“主题探索”“合作学习”“校际合作”“远程协助”的助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搭建数字化助学平台,从全球资源信息库中筛选科学、适当的学习资源,通过丰富的多媒体表现形式,运用灵活的超文本组织,让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者之间就“学习主题”通过“远程协助”方式进行互动和探索。

4.关注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社会助学的硬件条件、师资配备、形式方法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更须不断加强教师培训,促进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首先,可采取“师徒制”,对助学组织中的新生教师群体加大职前培训和过程培训。其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一批稳定的、既懂理论又懂实践,可加强校际合作,向优秀助学组织和研究机构学习“取经”,建立远程师徒关系。再次,营造科研氛围,倡导教学反思,鼓励校本研究。一方面,助学组织可主动寻求帮助,建立地区助学研究会,将助学组织人员、自学考试机构人员、专业协会人员及其他教育界人员纳入其中,加强对自学考试助学规律及科学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教育科研不只是课题和论文,更重要的在于助学活动中的教学反思。在助学教学的实际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自己所要实施的助学内容、方式方法、助学策略等进行解剖分析,甚至可以产生即时性的修订,这种“自主学习和实践、自主检查和反馈、自主评价和调控、自主提升和完善”的教学反思可以让助学教师群体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习者,是快速提高助学教学效能的有力途径,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真实有效的方法;再者,鼓励校本教研,制定相关校本教研制度。突出“以校为本”,在注重“自我反思”的同时,重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针对助学组织本身的各种实际问题,采取“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教研工作模式,推进助学中的团队互助和协调发展。

结语

作为自学考试不可或缺的基础堡垒环节之一的“社会助学”,更应该树立机遇意识、改革意识、使命意识和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开拓创新,稳中求进、务求实效地自觉服务于自学考试综合改革大局,在实践中不断解决问题、谋求发展,用规范、科学、优质的社会助学推动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完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公共体育可行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日益的频繁,学术交流也出现全球化,我国的教育事业同样也面临与国家化接轨,英语首当其冲作为交流的大史。学好外语越来越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

一、目前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

公共体育双语教学的推广和发展在全国高校走了近十年的发展,开设了公共体育双语教学的高校也出了成效。在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高校采取教学的模式一般是有这么三种:1.侵入式双语教学(学校只采用一种外国语言教学),2.保持式双语教学(学生在刚刚接触到外语时,用部分外语教学,大部分使用母语教学呈现是夹杂式教学)3.过渡式双语教学(在保持双语的基础上逐渐过渡到只使用外语教学)。我国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是采用的第二种保持双语教学。

二、泸州医学院开展体育双语教学的优势

(一)高校教师、学生的文化素质层次比较高,为双语教学提供了教学基础

泸州医学院体育教师师资的结构为:副高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3%,硕士学位人数占总人数的36.7%。高素质的教师结构已经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的现状,这是给予我院体育教育事业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据资料统计,学生在2005年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量达到2000个,2006年达到2600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日常表达所用的词汇还不到2000个,而高校普遍要求学生在毕业期间获得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大学英语四级的要求掌握的词汇量达到4200个,大学英语六级则更多。由此看来,在高校执行双语教学在理论上不存在词汇的这道难关。另外,我校学生除了国内的学生以外,还有部分留学生,学院社团经常举办英语口语演讲比赛以及英语角等一系列英语口语的活动,这对于我校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提供了英语口语交流平台。

(二)扎实医学知识为学生掌握体育动作的解剖力学结构提高知识保障

人体解剖结构是所有医学生必修课,要求掌握专业术语的英语词汇,因此学生对于某些组织和关节的英语术语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在体育课上,很多动作技能的学习是要涉及解剖方面的知识,教师通过讲解身体部位发力部位(如准备的站位、肌肉发力,关节的旋转等)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技巧。

三、对泸州医学院将开展双语教学可能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体育双语教学在我国还处于初步探索和实验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体育课程教学涉及各个学科如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科等以及这些学科的交叉综合等,相对单纯的以母语教学的体育课程来说要复杂许多。我们可能要应对以下可能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师资的培训

虽然在师资力量以及学生外语基础上已具备双语教学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应该考虑在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规范形式,在实际操作中,可对相关的师资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可以集中在三方面:一、进行英语口语的专项训练。二、对如何组织教学管理课堂的教学用语的规范性训练。聘请我校给国外留学生教学的已具体相当丰富教学双语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三、对所设置的公共体育课程的所有体育专业用语的培训。另外,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去国外借鉴比较新和全面的教学方法,再或者直接聘请国外专业的体育教师。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

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的教学具有更加直观、实践性更强的特点。当然这也只针对于只用母语教学的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但如果用双语教学,在英语结合技能操作的练习中,由于学生既要听、又要说、还要自己去操作,可见教学的难度比较起只用单一语言教学要多很多。因此,在双语教学的内容选择上就尤为重要。据很多文献资料了解到如体育舞蹈、健美操、爵士舞、瑜伽等由西方引进的相关课程的双语教学,学生和教师的反应情况较好。由此我们可借鉴其成效,在开设体育公共体育双语教学班中,进行试点教学。

四、结论

(一)高校体育教师整体素质已经具备体育双语教学的条件,但是还是需要进行必要的英语口语培训。建议整合学院已有资源为体育双语教学做好师资培训。

(二)掌握好双语表达所占的比例的确定。根据学生整体英语水平以及对某个体育专业的认知、了解深度和喜爱程度,做出正确的调整和变化。

(三)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选择合适并符合体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且比较先进、能确保教学质量的双语教材。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对高校体育双语教学可行性与未来发展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

[2]李永华.普通高校体育课实施双语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教学.探讨.

[3]郭海英,刘晖.浅析体育课双语教学的优势[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2008.03(23).

第5篇

关键词:师生沟通;管理机制;交往行为;民办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003-02

根据倪春丽等人设计的《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师生沟通障碍因素调查问卷》,在广东地区8所民办高职院校作为正式对象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沟通文化因子是妨碍师生课外沟通的5个障碍因素之一。沟通文化障碍因素,指学校鼓励师生沟通的价值观不明显,缺少沟通氛围,管理制度欠缺,未能提供有效的沟通渠道等。良好沟通管理机制或平台的形成,能促进有效沟通行动,并且能为克服其他妨碍师生沟通的障碍因素提供良好的基础。

沟通管理机制的建设就是要依据客观规律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保证沟通的有效性、合理性,为沟通架设桥梁,形成沟通行为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

沟通管理机制的缺失或者不完善,或者不能符合沟通实践的需求,就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因素。要克服这种障碍因素,必须充分认识到师生课外沟通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进行系统细致地构建,让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成为促进师生沟通的积极因素。

一、师生课外沟通及其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

当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当代德国最负盛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沟通)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一种主体间行为,它是行动者个人之间的以语言为媒介的互动,它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是指两个或以上的主体通过语言协调的互动而达成相互理解和一致的行动。他相信,人们能够通过沟通理性,找出共同的生活方式,并在和解的共同性中真诚地生活。这种理往行为的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一致,并由此保持社会一体化、有序化和合作化。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对于通过沟通实现教育的目的有很大启示意义。理性沟通可以保持教学的有序化和合作化。目前一些师生关系的紧张化、淡漠化等不良现象就是缺乏理性有效沟通所致。有序化、合作化的教学过程一定是师生关系融洽的过程。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并成为能进行自我教育的社会主体。同时,人的主体性的发展又能更好地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与人的主体性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特别注重“主体间”对话的分析,它倡导交往行为合理化,强调主体之间平等自然的对话。师生间理性沟通行动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紧密联系的。

沟通行为和沟通机制是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关系。吉登斯在《社会的构成》(1984)一书中提出著名的“结构——行为理论”,其核心观点就是“结构的二元性”并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吉登斯认为:行为者利用结构做中介手段,由行为转化为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的成果又变成了结构的一部分。结构是众多行为者的行为与互动所建构的,本身也提供给行为者展开其行为或互动的媒介。结构不是外在于社会行为者的某种东西,而是由行为者在他们的实践中生产或再生产出来的“规则”和“资源”。行为与结构构成了社会实践的一体两面。沟通机制的安排,就是沟通行动者采取行动的“媒介”或“规则”之一。这些规则随着高校办学过程而发展,包括沟通的不成文惯例、习俗以及成文的规章制度。最初可能大部分是不成文的规则,但为了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日常积累的成功实践基础上,会逐步形成成文的规章制度来提高沟通的效率。

大量的理性有效沟通会形成帮助有效沟通的规则,而这些规则的清晰化、明确化、书面化又会促进有效沟通。因此沟通机制建设是沟通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师生课外沟通机制的建设有助于沟通目标的实现

师生课外沟通,应放在师生关系的网络结构中进行考虑。办学方向和教育目标,作为学校社会功能的定位是社会各方需求的反映。师生课外沟通的一个目标是为了更好实现学校的社会功能。学校社会功能的实现,涉及到各利益相关方,主要有学校董事会、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政府、社区、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学校功能的定位是这些相关方沟通的结果。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高校的社会功能是非常丰富的,既有显性的功能,如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文化和精神、创新科学和技术等,也有潜在的功能,包括代表社会和家庭管理和控制学生、调节就业市场、筛选社会精英、对同龄群体进行情感和生活的社会化以及提供挑选婚姻伴侣的条件等。学校社会功能或者办学方向会随着各方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只有通过各方沟通不断形成新的共识,才能达到更好为社会服务的目的。实践主体即师生对此类问题的沟通,对于准确把握教与学的方向,实现教学目标和社会功能目标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的第二个目标是要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学生的需求不断变化。学校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合理需求。作为民办高校,有快速面向市场,敏锐应对需求变化的天然优势。通过有效沟通,确定满足学生合理需求的形式。师生的课外沟通,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心理各方面的需求,因而需从机制上保证学生合理需求得到有效沟通。

高校师生课外沟通的第三个目标是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师生关系,基本的含义是教和学的关系。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和学的形式都发生着变化。学习的途径和方式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学习的社会资源也得到极大丰富。这种形势下,传统的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教育主体与受教育主体之间的直接交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果没有直接交往,没有言传身教,教育主体就难以使受教育主体得到主体性的更好培养和升华。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逐步由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即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师生间的对话,意味着师生的共同参与,意味着双方主体性的相互建构和提升,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主体性得到提高的过程。课外沟通的形式天然具有直接交往的性质。为了实现更好的师生直接交往,除了课堂教学模式要革新,教学形式,课堂和课外沟通的比例安排也要革新,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课外沟通的效果。

三、沟通机制建设内容

沟通机制必须通过行为规则、组织结构建设、资源配置来实现。其中规则的形成是机制建设的核心。这些规则一类是体现在柔性的组织文化体系建设方面;另一类是体现在刚性的规章制度建设方面。柔性的组织文化建设和刚性的规章制度建设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一)沟通文化建设

沟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形成学校各方共同认可的有关沟通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明晰学校的办学理念,重视主体间沟通,形成共识,上升为主体间共同的价值观,坚定理性有效沟通实现教育目标,实现师生教学和生活质量提升的信念。

沟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学校管理最高层的大力提倡。管理最高层的身体力行成为理性有效沟通的典范,对组织全体成员必然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通过不断实践构建师生沟通的各种习俗、仪式。如教师的开放接待日;教师节假日邀请学生交流沟通;师生座谈会;导师制等。树立沟通的榜样,评选师生沟通优秀教师,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并通过经验交流,倡导理性有效沟通的氛围。

(二)沟通制度建设

高校师生沟通制度建设在校内的最高规范是学校的章程。由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明确要求章程必须写明学校发展定位,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章程应当体现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健全教师、学生权益的救济机制,突出对教师、学生权益、地位的确认与保护,明确其权利义务;明确学校受理教师、学生申诉的机构与程序。同时规定了制定和修订章程应当充分反映师生的意见。高等学校章程明确保障师生沟通的主体地位,就从学校“最高法”的层面保障了师生理性沟通的主体性条件。

师生课外沟通具体的制度建设,应充分考虑沟通过程的各种要素,引导和保证这些要素在沟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如通过对师生课外沟通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等的制度安排,以提高沟通效率。通过制度的引导,对沟通主体进行培训和激励,提升师生课外沟通的积极性。有效的师生课外沟通背景和条件的建立及维护也必须靠制度来保障。

师生课外沟通还涉及到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划分,这些需以制度的形式给以规范。师生课外沟通的内容广博,学校应该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沟通结构。现有的师生课外沟通一般分为生活和教学两大主题。学生生活方面的沟通以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辅导员为主;教学方面的问题沟通以教务部门的专业教师为主。这种划分,主要是基于管理上专业分工的考虑,有利于把日常性、专门性的管理工作分离出来,进行比较有效率的管理。但是不能因此把专业教师言传身教,全方位与学生沟通的职能给剥离了。民办高职学校,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要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而这些,必然要包括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熏陶,职业环境的渲染。这些职业化的教育需要师生全方位的沟通。

教师是整个群体作为承担和学生全面有效沟通任务的主体。实现这样的任务需进行教师间的团队协作。在沟通制度安排上应结合教师的专长和意愿进行适当的分工,既能保证团队总体任务的实现,又能发挥各位教师的专长,提高沟通效率。

师生课外沟通效果管理,也应是沟通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课外沟通的目标,按目的价值取向有提高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生主体意识、提高师生满意等各方面。按工具价值取向有加强师生自主管理、更好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满足教学潜在需求等各方面。目标实现情况可设置具体的指标进行监测。如师生沟通满意度、师生课外沟通的频度、师生课外沟通的平均时间、师生课外沟通解决问题的数量、质量等。

四、结语

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师生课外沟通的作用和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日益重要。通过适当的机制构建,既能反映人们渴望理性有效师生沟通的需求,又能促进有效沟通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形成办学核心竞争力。当然,机制的构建过程本身就必须经过充分沟通,整体把握,形成系统;又要注重细节,各方达成共识,让制度具有可执行性。

参考文献:

\[1\]代春花.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课外沟通问题及对策研究\[D\].暨南大学研究生论文集,2011.

\[2\]倪春丽.民办高职院校师生课外沟通障碍的内容结构模型研究\[J\].2012.

\[3\]哈贝马斯著,曹卫东译.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三联书店,1998.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