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

时间:2023-03-07 15:01:28

导语:在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

第1篇

针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近日,文化部、卫生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15个部门联合《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方案》将推动出台本土化预测和诊断测评系统,完善网瘾综合防治制度规范。

随着我国互联网使用日益低龄化、便捷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直至成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并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2007年,“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该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但结果收效甚微。某某因玩游戏连续几天泡在网吧而猝死,某某因网瘾发作离家出走甚至误入歧途……类似这样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他们都有可能是“网络成瘾症”的受害者。

“网络成瘾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缩写作IAD),最早由葛尔・柏格在1995年提出,指的是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沉浸在网络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具体症状为,患者对现实生活冷漠,对虚拟的网络游戏、情爱、信息等沉溺和痴迷。更有甚者,会表现为在上网时身体颤抖,手指经常出现不由自主敲打键盘的动作。不过,在业界,伯格的这一理论,目前仍存在争议。

其实,就大多数人而言,网络成瘾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过长。2012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天的上网时间为19亿个小时,比两年前增加了60%。网络成瘾人群所占的比重也很大。2009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群体比例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而最近,澳门公布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况及成因研究报告显示,澳门已染网瘾的青少年约占总数的22.6%。

在网络成瘾诊断方面,早在2008年,国内就了首部《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网络成瘾被定义为一种精神行为障碍。但这一标准也引来不少争议。标准中表述:网络成瘾的病程标准为平均每日连续使用网络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小时,且符合症状标准已达到或超过3个月。很多网友以“一夜醒来成了精神病”自嘲。

第2篇

广州城区中职生网络成瘾现状分析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上网”已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处于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渴望最广泛的社会交往,他们要突破地域、文化、年龄的界限扩展交往圈。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提供给青少年主动的跳出自我生活的小圈子、面向多元世界的机会。

一、有关网络成瘾概述

人们在庆幸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为无节制地使用网络,而影响了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这些现象最先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关注,Goldberg最早提出了网络成瘾的概念。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组心理性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组生理性不适,主要是作为一种应对机制的行为成瘾。Kimberly Young则从DSM-IV对病理性赌博的判断标准中发展出病态网络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PIU)的概念,暗示着网络成瘾和药物依赖之不同在于,它更像是一种冲动控制障碍。网络成瘾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美国心理学会(APA)于1997年正式承认“网络成瘾”研究的学术价值,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研究者们对网络成瘾还没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和研究结果,没有形成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但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网络成瘾”是存在的,而且已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第3篇

2.台湾地区新少年司法与矫治制度实施十年的经验与展望李茂生,LiMao-sheng

3.枫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周长康,杨燮蛟,ZhouChang-kang,Yangxie-jiao

4.惯常行为理论与大学生被害预防李綦通,LiQi-tong

5.社会组织化程度与青少年犯罪王焱,Wangyan

6.论饮食对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影响刘炯,LiuJiong

7.保护未成年人子女利益的东方经验——社会关护员参与涉少家事案件调解的理论与实践史志君,侯文飞,ShiZhi-jun,HouWen-fei

8.日本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分析师艳荣,ShiYan-rong

9.少年法庭运作机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以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视角秦明华,王列宾,QinMing-hua,WangLie-bin

10.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姚远,YaoYuan

11.污名化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屈琦,QuQi

12.美国少年审判机构现状概览——兼谈我国当前少年审判机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高维俭,GaoWei-jia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审理"尊龙名社"案的基本情况吴寅星,WuYin-xing

14."尊龙名社"——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新动向麻国安,MaGuo-an

15."尊龙名社"案之忧思——关注网络"网罗"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金泽刚,JinZe-gang

16.从边缘到中心从"尊龙"到"靖国"——中国现代化进程视域中的"尊龙名社"案孙抱弘,SunBao-hong

17.青少年网络帮派的危害、原因与应对夏明芳,江世法,XiaMing-fang,JiangShi-fa

18.日美两国如何净化青少年网络利用环境尹琳,YinLin

2.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证研究赵国玲,李强,ZhaoGuo-ling,LiQiang

3.受虐妇女报复性犯罪轻刑化处罚之根据杨清惠,YangQing-hui

4.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互动归因及其化解——兼评网络游戏的原罪问题陈伟,ChenWei

5."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卫小将,王跃敏,WeiXiao-jiang,WangYue-min

6."综合治理"起源于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吗张应立,ZhangYing-li

7.学校社会工作与校园暴力的防控张善根,ZhangShan-gen

8.上海工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徐志林,XuZhi-lin

9.试论社会调查制度在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运用莫洪宪,邓小俊,MoHong-xian,DengXiao-junHtTp://

10.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王蔚,Wangwei

11.美国青少年"管制物质"滥用犯罪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简析李立丰,LiLi-feng

12.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H乡为个案胡滨,HuBin

13."和谐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皮勇,黄琰,PiYong,HuangYan

14.试论未成年犯矫正的基本原则吴宗宪,WuZong-xian

15.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偏差及其解决季凤建,李伟哲,JiFeng-jian,LiWei-zhe

16.从中日少年案件处理流程与矫正之比较看少年司法模式苏明月,SuMing-yue

1.致全国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的信(节选)王胜俊,WangSheng-jun

2."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徐建,XuJian

3."富二代"犯罪研究要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肖建国,XiaoJian-guo

4."富二代"犯罪提法应慎重杨永明,YangYong-ming

5.社会学视角中的"富二代"杨雄,Yang-Xiong

6."富二代"与未成年人犯罪小议陈建明,ChenJian-ming

7."富二代"犯罪与司法樊荣庆,FanRong-qing

8.富二代犯罪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王良,WangLiang

9."富二代"同样需要法律的公平对待青少年犯罪问题谭晓玉,TanXiao-yu

10.应对"富二代"犯罪关键还要靠教育丛州,CongZhou

11.流动儿童的敌意与行为问题——以上海为例的问卷调查何雪松,刘东,张靖,HeXue-song,Liudong,Zhangjing

12.上海地区青少年"涉黑"犯罪实证研究涂龙科,林勇康,TuLong-ke,LinYong-kang

13.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杜文俊,李雅璇,DuWen-Jun,LiYa-xuan

14.结构视野下的新型使用行为研究林少真,仇立平,LinShao-zhen,QiuLi-ping

15.初中生欺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象山县二十五所初中为例赵红霞,马和民,ZhaoHong-xia,MaHe-min

16.隐私权视角下的涉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宋远升,SongYuan-sheng

17.未成年男犯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张智,陈海赟,王永杰,马瑜,李娜,付慧慧

1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少年司法转移处理和非刑事处罚替代方式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9.一项极具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广州法院试行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调查周道鸾,ZhouDao-ying

20.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解释的发展与完善赵秉志,ZhaoBing-zhi

21.论我国的未成年人赦免制度胡春莉,HuChun-li

22.未成年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王燕玲,WangYan-ling

1."富二代"犯罪不是伪命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2.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曾天德,龚瑛,何燕平,ZengTian-de,GongYing,HeYan-ping

3.侵害陌生人之青少年犯罪探究——以天津市犯罪调查为例张宝义,ZhangBao-yi

4.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及其矫正——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李丰春,LiFeng-chun

5.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井世洁,JingShi-jie

6.论儿童文化权利及其保护——中国儿童文化政策的视角郑素华,ZhengSu-hua

7.离婚父母抚养监护未成年子女问题研究及实践对策苏州中院少年庭课题组,JuvenileResearchTeamsofSuzhouIntermediatePeople'sCourt

8.少年刑事审判组织研究曾康,ZengKang

9.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建构——以"望、闻、切、问"四诊法判断机制为核心朱婷,ZhuTing

10.香港青少年跨境吸毒问题研究徐媛媛,XuYuan-yuan

11.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王邕,WangYong

12.少年司法的历史谱系与叙事——读《超越刑事司法》张海斌,ZhangHai-bi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湖北省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张远煌,姚兵,ZhangYuan-huang,Yao-bing

14.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衣家奇,YiJia-qi

15.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研究郭理蓉,GuLi-rong

2.少年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定位——中国法学急需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徐建,XuJian

3.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单勇,张旭,ShanYong,Zhangxu

4.现代化与未成年人犯罪李锡海,盛兆林,LiXi-hai,ShengZhao-lin

5.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陈和华,ChenHe-hua

6.工读生对攻击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反应的后果评估李闻戈,LiWen-ge

7.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解析王强军,WangQiang-jun

8.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的司法适用杜邈,李明见,DuMiao,LiMing-jian

9.论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刑法中的表达——对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合理性的分析刘源,赵宁,LiuYuan,ZhaoNing

10.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之探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席小华,XiXiao-hua

11.澳大利亚少年司法系统和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的新趋势马克.玛瑞恩,MarkMarien

12.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部在少年司法系统中的角色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3.儿童权利意识的本体价值与培养理念宫秀丽,GonXiu-li

14.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完善卢建平,LuJian-ping

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生健康 影响 措施

在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因特网的不断推广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也逐步深入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小学生健康与成长的问题不可忽视。根据CNNIC 2011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上网用户数已经达到4.57亿,其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27.3%,即目前我国将近有1.25亿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正在迅速增强。

魅力无限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青少年拓宽视野,掌握丰富、最新的信息,但同时,也会传播一些不良信息,“诱使”他们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从而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利用好互联网,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一、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的现状

自互联网登陆胶南地区以来,经过近年来的迅速普及推广,广大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网民的最强主力军,而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情况主要有:

(1)根据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上网较为频繁的人数比重占35%,偶尔上网的人数占57.5%,且上网人数和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上网的时间段。据调查,小学生上网的时间一般为晚上或者周末,其他时间段较少,占32.5%,平日晚上上网的占18.23%,有空就上的占9.12%;

(3)每次上网的时间,大部分在一个小时左右大约占64.1%,上网在两个小时左右的占19%,在寒暑假上网时间更长,有的甚至昼夜不下线;

(4)互联网功能的使用情况。小学生上网玩游戏的人数占上网人数的56%,可见目前大多数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功能仅限于玩游戏,很少用于学习和获取知识;

(5)家庭态度及学校教育。家长对小学生上网持“不管”态度的有15.38%。

二、互联网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方便、快捷地为小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娱乐的心理需求,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使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说,互联网为小学生开辟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2)网络交往可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于互联网具有前所未有开放性,使得小学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观念及生活方式,突破传统狭隘的人际交往局限,形成开放、独立、个性化的人格,这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夯实的基础。

2、负面影响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时间对着电脑的青少年的视力比其他的青少年的视力要差。一些眼科专家认为,每天长时间的对着电脑可能会诱发各种相关的眼科疾病;而长时间的上网以及不正确的坐姿则会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骨骼发育。

(2)容易造成网络综合症

首先,互联网上的信息过多,有有利的,但是又不乏不良的信息,如果接触过多,不可避免的会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其次,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迷失自我,许多青少年因此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甚至还扭曲了有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再次,互联网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障碍。最后,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三、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负面影响的措施

1、加强引导,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和安全上网的意识

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减少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浪费的时间,逐步加深对计算机使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避免网瘾的产生;同时要提高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在网上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变化成果,学会更高效的查阅信息,最终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2、多多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生的课余生活越是丰富,学生放在网络的时间就会越少。多开展文艺工作,多多鼓励学生参加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团队精神和荣誉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些课余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逐步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积极向上,加强其自控力。

3、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就要时刻的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的动态,正确引导,不要采用暴力,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使学生自己明白网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上网要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养成控制上网的好习惯,知道上网该干什么,又该有多长的时间。要做学生的支持者,鼓励他们加强自律意识,提高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使得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助手。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的人,才知道生活的艰辛,才会更加的珍惜生活,珍惜时间。所以适当的挫折可以使学生变得成熟,明白网络世界的不真实性,明白生活无法逃避,网络只是怯懦者的选择。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只有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事。

参 考 文 献

[1]陈光磊.青少年网络心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心理需求

有研究者以沉浸理论(Mihaly Csikszentmihalyi,1975)为依托对网络游戏行为的动机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在网络游戏中进入了一种“沉浸状态”就会延续游戏行为(Choi&Kim,2004) 。沉浸理论(flow theory)诠释了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为何会完全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进入一种沉浸的状态。(Moneta&Csikszentmihalyi,1996)。

挑战(challenge)与技巧(skil1)是影响沉浸的主要因素,若挑战太高,行为者对环境会缺少控制能力,而产生焦虑或挫折感;反之,挑战太低,行为者会觉得无聊而失去兴趣,在两者平衡的状态下,行为者就会有一种“最佳体验”(optimal experience)(Cikszentmihalyi,1990)。Choi andKim(2004) 认为最佳体验的实现是网络游戏行为的关键动机。

然而Chin―ShengWan和Wen―BinChiou(2005) 在随后的研究中又得出了与此相悖的结论:虽然“沉浸状态”在网络游戏行为中得到证实,但是网络游戏成瘾者的沉浸状态并不显著高于非成瘾者,因而该研究者不认为沉浸状态的实现是网络游戏行为的主要动机。

另有研究者从心理需求满足的角度来对网络游戏者的动机和需求进行分析。网络的匿名性和多种人格的扮演成为了发展友谊、获得归属感的重要途径(L0,S.K.,Wang,C.C.& Fang,W.C.,2005)。网络技术让使用者不断学到如何在网络游戏中克服挑战,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成就的满足(Suler,1998)。不断地得分、获得奖励、即刻的情感反馈以及自我成就感的实现都会提升网络游戏者的自尊。(Suler1999)Sulet(2001)阐述了网络成瘾的原因,认为网络可以满足人类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这即为网络行为的动机来源,并认为较低层次的心理需求可定义为“缺失性需求”,而高层次心理需求可定义为“满足性需求”。缺失性需求和满足性需求被认为是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的两个维度。

网络游戏吸引青少年的本质原因到底是什么,它从哪些方面满足了青少年游戏者的心理需求,本研究试图提出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模型,进而为青少年教育和预防网络游戏成瘾工作提供建议。

一、方法与过程

1.问卷的编制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广泛搜集资料:在受欢迎的游戏论坛上讨论帖子,随机抽样选取其中100份与研究相关的回帖进行经验分析;进入网络游戏者建立的QQ聊天群,了解游戏爱好者网上聊天中所谈论的话题;制定访谈提纲,对4O名中学生和大学生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单独深入访谈,并对访谈进行记录。对搜集到的全部资料进行严格的三级编码分析,提取公共项目,形成原始问卷,请心理系教师和经常玩网络游戏的学生们对问卷内容进行评定,检验初始问卷的内容效度。对每项题目的可读性和适宜性进行评议,删改语意不清和重复的题目,形成一份包括7O个题目的初测问卷。在北京林业大学校内找200名学生进行试测。删除标准误差偏大的题目,最后形成由55道题目组成的正式问卷,问卷采用5等级评分法,即 5为完全同意,4为大部分同意,3 为不太肯定,2 为有些不符合,1 为非常不符合。

2.问卷的正式施测

问卷的施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首先,在北京两所大学对200名在校学生进行第一次正式测验,收回有效问卷177份,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初步建立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模型。其次,在北京市某三所大学寻找150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进行第二次正式测验,收回有效问卷131份,对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第二阶段:建立中学生对照组,在北京市某中学选取100名被试进行测验,收回有效问卷89份,进行因素分析。

第三阶段:中学组与大学组进行因子对比。

第四阶段:对100名大学生和50名中学生发放最终问卷。在选定的因素中选出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

四个阶段中测验所得的447份有效问卷中男女比例约为6:1。

3.统计处理:应用Spss12.0和Lisrel8.51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青少年网络游戏需求中最重要的三个维度为:

维度1: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即通过游戏来发泄现实中的不良情绪,缓解现实中的无奈和压力;维度2:人际交往与团体归属的需求,即渴望与人沟通、渴望感受团队温暖;维度3:成就体验的心理需求,即通过在游戏中取胜或实现现实中所不能的事体验成就感。这三个维度构成了青少年游戏行为的主要心理需求的内容。最终确定20题中,维度1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包括6个题目,维度2人际交往与团体归属的需求,包括7个题目,维度3成就体验的心理需求,包括7个题目。经过相关验证,维度1与维度2的相关为0.12,维度1与维度3的相关是0.24,维度2与维度3的相关是0.37。可见,该问卷内部效度较高。

从三个维度得分来看,人际交往与团体归属的需求强度最大,其次是成就体验和现实情感补偿发泄。游戏龄与网络游戏的心理需求强度没有显著相关,而每周的游戏时间与网络游戏的心理需求强度显著相关。

三、讨论

Murray(1938)的压力-需求理论中认为,内部需要动机的产生来自外部的压力状态,环境的压力会引发得到(或避免)某种东西的渴望。网络游戏中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该种需求的缺失。Szalvatiz认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的人更加渴望紧密接触网络及网络游戏。Armstrong等还发现自尊越低的人越会在网络使用中成瘾,这是由于他们匮乏的社交技能和自信心的不足。

从网络游戏的心理需求问卷的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游戏在成就体验方面,人际交往与归属方面给青少年带来了心理需求上的满足,从教育和辅导的角度看,注重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满足青少年在这两方面的心理需求会是减轻他们对网络游戏依赖程度的有效途径。青少年在网络游戏中体验现实情感的补偿与发泄,说明青少年在用一种退避式的方式应对生活压力事件,而如何引导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内容。问卷的结果还显示中学生和大学生、男生和女生对网络游戏的心理需求在内容和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中学生仅在人际交往和归属这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大学生,这是因为中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情感沟通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情感交流的对象由长辈转向同辈群体的过程中,容易遇到人际交往上的障碍,而虚拟的网络世界恰恰弥补了这部分心理需求上的缺失。

过度参与网络游戏不仅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更有损心理健康。过度参与网络游戏使不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减退,他们往往沉溺在虚拟世界里,逃避现实世界。上网排遣心理困惑虽然可行,但过分依赖网络却是舍本求末。大学时期,是重要的人格发展期和社会关系建立期,所以,应注意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应该是:

1.学校方面:要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环境。目前高校不少学生是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患上了“网络成瘾症”。因为他们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交往领域后,一旦不合群而产生失落感,就往往以网络为寄托。因此,高校对大学新生,要特别关注他们的这一转型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为社会服务,或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2.学生自己:学生一旦网络游戏成瘾,应该尽快寻求心理辅导。“网络成瘾症”常常与某方面的心理缺陷有关。有的学生渴望胜人一筹,但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便到网上寻求心理补偿;有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便向网友倾诉,但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还有的学生在中学时被管得太紧,有逆反心理,进了大学,便在网上拼命释放“天性”。对这些心理缺陷,应该对症下“药”,及时给予解决。

四、结论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的心理需求问卷由现实情感补偿与发泄、人际交往与团队归属、成就体验三个维度构成。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与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使用程度有显著相关,在现实中满足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将是教育和网络游戏成瘾预防工作的有效途径。(稿件编号:090826001)

参考文献:

[1]2005年12月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卜卫,郭良.2000年中国五城市青少年互联网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ee.省略.Atre/index-ht.

第6篇

关键词 媒介素养 主体性意识 媒介暴力 高层信息活动

我国提出“媒介素养”教育是上个世纪末的事情。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媒介的发展已经形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庞大组织,这个组织现今演化为我们生存的外部空间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中国也面临着西方至今仍十分头疼的“媒介生存问题”。从众多的事实来看,国内青少年的“媒介生存问题”十分严重。过去一些研究部门也做了相关的社会调查,但某些调查所得结论的乐观倾向与现实暴露出的问题的严重性有很大出入。比如2004年9月中国社科院媒介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媒介与青少年发展中心了《中国7城市青少年互连网使用状况及影响报告》,这份报告得出一个结论:上网对大部分孩子有好处。①但是2005年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指出目前中国青少年有网瘾比例达13.2%,另有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而且数字还在成增加趋势,如果这个数据是基于科学设计的调查结果,那么这个比例确实让人怀疑“上网对大部分孩子有好处”这类调查的结论。为什么调查之间的结论存在如此之大的差距?笔者不得不怀疑调查的实际操作的科学性。2003年9月至12月,西安市某高校和西安市的一家主流媒体开展了一项以“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调查报告发表在2004年第五期的《新闻记者》中题为《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通读这份调查后,笔者发现该调查的问卷内容和结论都有一些可供商榷之处,因此想借分析此项调查问卷的具体内容为今后类似调查的问卷设计提供些许参考。

一、调查问卷对象构成分析

该项调查采取统一问卷、随机抽样的方法,由调查员在各大高校随机发放问卷、被调查者现场填写。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0.6%。此外,该调查的对象专业构成情况为理、工、农医类分别占29%、16%、5%,文科占42.68%(其中新闻专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0.8%),其他占7.4%;调查对象所在年级的构成状况为大学一年级占10.3%,大学二年级、三年级分别为65.5%,17.8%,四年级占总样本的6.4%。从该调查的对象构成来看,以文科为主将近半数,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本身的专业就是新闻专业。此专业的学生接触各种媒体的机率显然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接触媒体的态度也较为理性,而且对调查的目的有专业性的分析能力,若要调查均衡的媒介素养现状应避开或最大限度减少此专业的人数。文科专业的学生由于其专业特点即知识获取和研究路径主要以查阅资料为主,因此对媒介,尤其是网络的使用在很多情况下是在查阅资料的先行目的下展开的,但行为前的动机在行为过程中能否贯彻始终是另外回事,这很可能导致该项调查问卷信度偏低。另外从对象的年级分属来看,二年级竟占了65.5%,这个比例过大,很让人联想到,问卷的发放者可能贪图方便将大部分问卷给了熟知的人群。而我们知道熟知人群对于调查有着顺应性的特点。综上所述,此项调查的对象设置存在较大纰漏。

二、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之一:“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

接着我们分析此项调查的具体内容设置。调查共设置了四项内容,每项内容分别设计了若干细目,其中第一项内容是调查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调查的形式是提出“您接触媒介的实际需求是什么”这一问题,以不定选的方式给出答案。调查结果可以用下表显示。

根据以上的统计,调查者得出的结论是:大学生接触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在接触媒介的过程中呈现一种积极地利用媒介资源的状态,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体现出较强的理性色彩。

诚如调查者所认识到的,媒介的社会功能对于不同的社群往往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受众接触媒介动机的调查,是衡量受众在媒介前主体性意识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笔者对该问题的调查方式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很难苟同。由上述表格我们可以发现,“了解社会”和“了解生活资讯”是被选最多的项均超过50%,“学习”项也是被选较多的项,达到43.7%,而“寻求娱乐或刺激”、“忘记烦恼”、“消磨时间”等项均未超过25%。这些选项的设置本身并没有不妥,但是却忽略了大学生特殊的心态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比如“了解社会”项,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有了解社会的强烈的要求,尤其是现在,就业的压力使大学生认识到和社会保持密切接触的必要性。但是这种由于对前途的担忧而形成的一种意识很有可能转化为一种潜意识,以至他们的问卷选择极易受到这种潜意识的左右,而并没有认真比对实际情况。媒介是学生了解社会的一个最便捷的工具,当他们面对各种媒介时很可能将“了解社会”做为一个合法理由前置于媒介所导致的不良影响。另外“了解生活资讯”也是个颇有争议的选项。现在一些大学生将网上购物,下载手机铃声,在线观看大片以及在一些时尚期刊里搜索与时尚有关的讯息等都等同于“了解生活资讯”,通过调查者得出的乐观结论来看,这些媒介专家很可能将“了解生活咨询”片面的理解为他们所认为的理性的方面,比如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何处理学习与娱乐的比例问题、如何认真对待早恋问题等。而这种对概念分向理解的可能性并没有被调查者察觉。 “寻求娱乐或刺激”、“忘记烦恼”、“消磨时间”等项均未超过25%,这个结果也是让调查者得出乐观结论的一个重要根据。笔者想指出的是,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有着较高的自我定位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很可能有意识地隐去了真实但并不光彩的想法,比如接触媒介是为了“寻求娱乐和刺激”、为了“忘记烦恼”、为了“消磨时间”等等。因此,笔者认为这样的问卷细目设置很可能导致极低的问卷效度。

三、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之二: “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

该项调查的另一项内容是调查“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大学生最喜欢的媒介是什么?”调查方式和前项一致,结果如下表。

笔者非常惊讶,调查者竟从上述表格中的调查结果轻易得出以下结论:当代大学生在媒介的选择上还是体现出较高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因特网中选率为27.9%,成为仅次于电视的受大学生青睐的媒介,足见大学生对这种高知识水平媒介的驾驭能力。

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对不同媒介的选择受到其受教育程度的制约。文化程度越高的受众越倾向于选择印刷媒介。因为学识较高的受众在阅读印刷作品时更能发挥主体性意识,更能理性的处理信息;而稍纵即逝的影像媒介相比之下较能打动文化程度较低的受众,原因是这类媒介信息的接受方式趋向于娱乐化,在接受过程中理性容易被忽视。至于网络的杂乱纷呈,更容易让人迷失,各种各样的信息,呈现方式的眼花缭乱,泛娱乐的总体趋势让大部分的青少年沉溺于其中。2005年,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顾海根教授对上海8所大学397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率高达12.9%,据有关部门统计2005年退学大学生中有80%是因为沉溺网络荒废学业。血淋淋的现实实在很难让笔者认同“足见大学生对这种高知识水平媒介的驾驭能力”这样的结论。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接受者,处在学识的储备过程中,应该更倾向于接触对主体性要求较高的印刷媒介,但是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以上的调查者更乐意接触对主体性要求较低的电视媒体。我们都知道,现在电视节目娱乐化的倾向极为严重,很多大学生都是冲着娱乐节目奔向电视的,收看新闻、关注热点时事的收看目的所占的比例恐怕很少。每个大学都有藏量丰富的图书馆,书籍和期刊的收录基本上是完备的,可是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15%的大学生相比其他的媒介而言更喜欢书刊。这种调查结果实在很难让人认同调查者的乐观结论。

四、调查问卷内容分析之三:――“大学生对抵御媒介暴力影响的自我评价”

媒介批判能力是衡量媒介主体性意识的一项重要指标,这项指标包括受众关于媒介对人、对社会的影响这些深层次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受众对传播内容的鉴别能力。因此从对媒介的社会角色和媒介的暴力影响的认识等方面来调查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是可行的方向。但是可行的方向必须配备准确的细目设计。该项调查针对此内容,设置了三个问题,其中第三问是:大学生对抵御媒介暴力影响的自我评价如何?调查的结果如下表。

既然表明是 “自我评价” ,说明调查的结果与事实可能存在着差距。那么在下结论的时候就要谨慎的考虑这些因素。但调查者却仅凭着这“自我评价”得出了“大学生对大众传媒中诸如暴力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的结论是有待商榷的。媒介的暴力并不是具像的,它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抵制媒介暴力的唯一有效利器就是培养受众的“主体性意识”。“主体性意识”意味着一种高层信息活动,邬教授在著作《信息认识论》中指出:“人的高层信息活动对低层信息活动存在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导向。即人的高层信息活动总是从自身的活动的目的、要求、性质和特点出发对低层信息活动加以规范和引导,以便把低层信息活动纳入为自身服务的轨道;二是抑制。即高层信息活动迫使低层信息活动减少盲目性、自由度,从而保证更为积极自觉地服从高层信息活动。” ②高层信息活动是一种处理信息时自觉产生的批判意识,一旦受众形成了“主体性意识”,那么高层信息活动就会有效起到抵御媒介暴力的作用。而受众主体性意识的具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我认定过程。我们可以借助于学者鲁宾的理论来了解这个复杂、长期的过程。鲁宾认为个体的媒介素养能力可以由三个模式来认识,即“能力模式”、“理解模式”和“知识模式”。③所谓的“能力模式”侧重于对媒介信息的解读、认知过程;“理解模式”指受众了解媒介信息在制造、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技术等力量的牵制作用;“知识模式”则指了解媒介产生社会功能的知识体系。这三个模式直接指向三种能力,理解媒介的能力;理解信息的能力;理解媒介传播信息的能力。三种能力的全面具备才有资格被认定形成“主体性意识”,而这三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主体长期的积累,但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还未设置系统的媒介理论指导课程,因此多数大学生目前的媒介素养尚处于一种萌芽和自发状态远谈不上成熟、完善。这种不完善、自发的状态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在面对媒介暴力时容易受其不良影响,或者不能有效地辨别信息。

在主体性意识形成之前,海量的信息会使脆弱的受众处于被异化的境地。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信息需要的异化。所谓“信息需要的异化”是指 “主体性意识”形成之前,受众将处于被信息支配的处境,对信息的需要偏离正常的状态,进而抑制主体性的形成,受众日益沦为“信息动物”。一旦沦为“信息动物”,受众根本没有媒介暴力的意识,何谈抵御媒介暴力。这项内容设置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假设了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先验前提即设定了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存在。很可能因为缺乏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部分大学生根本没意识到媒介暴力的存在,那么对于问卷的这项内容的回答就失去了理性的判断能力,根本不足以作为结论的依据。前提尚且不能肯定,结论又从何谈起。

五、结论

对于如何设计一份合格的问卷,研究者不仅要了解调查问卷在理论上的结构模式,更要注意问卷在很多细节问题上可能存在的“隐患”。就本文对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分析来看,该问卷首先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在于忽视了问卷的细节。其中第一项关于“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动机”的调查,由于调查者在设计细目时只沿循了自己的思维轨迹从而忽视了调查对象在细目选择时可能产生的复杂心理,进而得出与事实可能存在偏差的结论。

另外我们在设计问卷时还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调查者在分析问题时,细目的调查数据只是一个参考,并不能作为结论的唯一依据。正是由于研究者将细目的调查数据作为了结论的唯一依据,才使得研究者得出了“大学生对大众传媒中诸如暴力等内容具有一定的抵制能力”的结论。

此外对于研究者来说,还有一个问题也容易被忽略:只有全面了解自己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才能更准确的理解每项调查数据的实质性内涵。在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中,正是由于忽略了“不同受众对媒介选择受其教育程度制约”这一传播学上非常重要的理论事实,从而使得研究者根据表面的数据结构对“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得出了一个轻率的结论。

媒介素养现状的实践调查是我们研究媒介素养问题及系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事实依据,只有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准确性和严肃性,才能真正有助于国人认清问题,切实的解决问题。而问卷的设计则是关乎调查客观与否的核心所在。通过对《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问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份问卷建构的偏颇,会严重影响研究者对问题的认识,使调查结论偏离事实。

注释

① 《中国青年报》,2003年9月22日。

第7篇

(1.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2.皖南医学院心理学教研室,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探讨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因素间的相关性,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手机强迫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以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量表(FDA)对某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 Statistics Base 17. 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间的相关性。结果:200份问卷中,收回问卷189份,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91.01%。在有效的172份问卷中,中重度手机强迫症81.98%(141/172),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均无差异。手机强迫症者社会支持所得总分为(36.9235±4.7293),客观支持分为( 7.3235 ± 1.92647) ,主观支持均分为( 21.5412 ±3.36552 ) ,对支持利用度分为(7.8588 ±1.53579),与中国常模比较得分偏高,但无统计学意义。手机强迫症者与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三个因子呈显著相关,其中以家庭沟通为主要因素。存在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家庭功能在上述四个方面低于正常使用手机的大学生。 结论: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率较高,性别、年龄、专业和社会支持与手机强迫症倾向无密切关系,家庭功能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状况。

关键词 大学生;手机依赖;社会支持;家庭功能

基金项目:2013年皖南医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项(WK2013S27);201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840005);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皖南医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项目(皖教秘科[2013]1号)。

作者简介:陈婉莹(1991—),女,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2011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

近年来,随着通用技术的发展进而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拥有手机和使用手机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现象,也是信息时代的象征。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健康使用手机带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而心理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负面影响。国内外专家认为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了严重的依赖[5-8],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化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低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并将此称为手机强迫症[18-19]。但手机强迫症在国内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也不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强迫症的报道更少。其中多数研究主要集中于手机使用与依赖的现状调查研究,对手机强迫症心理、社会及家庭因素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将对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环境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指导学生健康使用手机,预防手机强迫症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安徽地区某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9份,回收率为94.5%,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为91.01%。其中男生48人(27.9%),女生124人(72.1%);一年级33人(19.2%),二年级78人(45.3%),三年级59人(34.3%),四年级2人(1.2%)。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0个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正式调查前选取20人进行预调查以修改完善调查表,删除多余条目,修改易误解的条目,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调查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手机使用情况、社会支持情况及家庭功能情况等。

1.3手机强迫症诊断标准

参照Young问卷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40-60分为轻度网络成瘾;60-80分为中度网络成瘾;80-100分为重度网络成瘾[25];以及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描述,并结合相关研究,来判定手机强迫症倾向。

1.4社会支持量表(SSRS)

采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26],该量表共10 个条目,记录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越好。

1.5家庭功能量表(FAD)

采用刘培毅、何慕陶修订的“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FAD )中文版[26]。该量表测定家庭系统6个方面的功能: 问题解决、家庭沟通、角色分工、情感反应、情感投入和行为控制。 问题解决:得分越低的家庭,其问题解决能力越好,反之,则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差。家庭沟通:得分越低,家庭的信息交流越清楚、直接。角色分工: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成员完成家庭任务越好。情感反应: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氛围越和谐。情感投入: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成员间相互关注的程度越高。行为控制得分越低,表明家庭成员应对问题的能力越强。

1.6统计分析

有效问卷经核实后统一编码,双重录入便检错,建立EPDATA数据库。数值变量资料以X±s表示;分类变量资料已百分比表示;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手机强迫症状况

在调查的172份有效问卷中,有98.8%(170/172)的学生存在手机强迫症状况,其中无手机强迫症者2人(2/172=1.2%),且均为女生,轻度手机强迫症者有29人(29/172=16.9%),中度手机强迫症者127人(127/172=73.8%),重度手机强迫症者14人(14/172=8.1%)。本研究以中、重度手机强迫症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中女生有中、重度手机强迫症状况者人101人(101/125=80.80%),男生有中、重度手机强迫症者40人(40/47=85.11%),非参数检验统计量Mann-Whitney U 为2839.5,P=0.545。一年级33人(33/172=19.2%),二年级78人(45.3%),三年级59人(34.3%),四年级2人(1.2%),P=0.164>0.05。各专业间方差分析得F=1.995,P=0.037>0.01。综上,不同性别、年级、专业间学生手机强迫症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年级专业手机强迫症程度率的比较

2.2社会支持(SSRS)与手机强迫症的关系

手机依赖者社会支持所得总分为(36.9235±4.7293),客观支持分为( 7.3235 ± 1.92647) ,主观支持均分为( 21.5412 ±3.36552 ) ,对支持利用度分为(7.8588 ±1.53579),[15]与中国常模总分(34.56 ± 3.73)比较得分偏高 。而相关分析得社会支持与手机强迫症间无相关关系。结果见表2。

2.3家庭功能量表(FAD)与手机强迫症间的关系

家庭功能量表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三个因素与手机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果见表3。

2.4家庭功能量表对手机强迫症的多元回归分析

将家庭功能量表中的沟通、角色、情感反应3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纳入回归模型(因问题解决、情感介入和行为控制3个因子与手机强迫症相关不显著,故在回归分析是预测变量不包含着3项因子)采用Enter进入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3家庭功能状况与社会支持状况间的相关性(r值)

结果表明,以家庭功能的3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的多元回归模型总体效应显著(F = 23.235, P<0.01),其中家庭沟通与手机强迫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3讨论

3.1某高校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状况

手机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由此而导致的手机强迫症也已经出现流行趋势。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存在手机强迫症状况,其中中度手机强迫症者所占比例最大。该研究发现手机的过度使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如手指酸软不灵活、头晕头痛和失眠等,严重者会导致焦虑、抑郁、人格障碍等精神心理问题。同时研究还显示性别、年级和专业对手机的强迫症均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手机强迫症存在普遍现象。因而,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3.2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人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背景下,每个个体都希望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从而来降低压力感、提高适应力,促进身心健康,而如何获取社会的支持,每个个体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手机作为获取社会支持的一个重要工具,有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往往会大量使用手机短信、微信或电话等来维系与家人、朋友、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无手机强迫症的大学生更喜欢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其获取社会支持的手段便更加多样化。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后者所建立起来的社会支持网络更为稳定、健康。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与社会支持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可能是由于样本量较小或者其他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剔除其他干扰因素后进一步研究。

3.3大学生手机强迫症与家庭功能的关系

研究表明家庭功能量表中沟通、角色、情感反应3个因子与手机强迫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意味着存在手机强迫症倾向的学生家庭内的沟通与交流、家庭成员的角色分工、家庭成员彼此间的情感反应都存在功能发挥不良的问题。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显示,家庭沟通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沟通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在家庭中子女能否对父母直接表达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意思,父母能否让子女表达看法并合理接受。沟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家庭成员越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越是愿意与外界和环境接触,环境适应力越好,越是能够融入到自然和生活环境中,那么对手机等媒介的依赖程度就会大大降低。若在家庭中形成不善于沟通和表达情感的方式,将直接会影响大学生与同学、朋友、老师等的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想法和情绪的关注,而只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与他人和外界直接的接触,那么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便会大大提高。沟通作为家庭功能量表的第一个分析因子,其在家庭中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也进一步表明,家庭沟通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关系最为密切。

角色即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状况,如有父母、子女等角色,其在家庭中所承担的责任也会有所不同,父母作为家庭的主体力量,他们不仅要赡养老人还要教育扶养下一代,因而其角色的行为对家庭中的孩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父母们若是能很好的完成角色的任务、承担角色的责任,对子女的行为方式的培养会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大学生的对手机的依赖程度就会得到很好的缓解;反之,则会加强大学生的手机强迫症状况。

情感反应即评价家庭成员对刺激的情感反应程度,包括生理、行为和心理的反应。当家庭环境中存在某些不和谐的情况时,如父母之间的争吵、打闹等都会引起孩子敏感心理的产生,他们便会更多的沉浸于自己的情感世界,不愿与外界接触、交流,因此会更多的依赖于手机。

因而在家庭生活中这3个方面的功能需要家长和子女通过彼此间的互动和深度交流来实现,相关研究发现,父母的适度卷入对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学生网络成瘾相关, 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于使初中生网络成瘾。由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及本研究可推断,家庭功能是影响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社会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沟通、角色和情感反应与大学生手机强迫症显著相关,以家庭沟通为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手机强迫症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大学生中显现,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手机强迫症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改善家庭功能状况至关重要。因而学校、社会,尤其是家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教育和宣传,让学生认识到手机强迫症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危害,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科学的手机使用态度和习惯。

参考文献

[1]D IXIT S, SHUKLA H, BHAGWAT A, et a l. A Study to Evaluate Mobile Phone Dependence Among Students of a Medical College and Associated Hospital of Central India [J].Indian J Community Med, 2010,35 (2):339-341.

[2]SANCH EZ-MARTNEZ M, OTERO A.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ellphone use in adolescents in the comm unity of Mad rid ( Spain) [J].C y b er psycho l Behave, 2009,12(2):131-137.

[3]HA JH, CH IN B, PARK DH,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excessive cellular phone use in Korean adolescents [J].C y be r psychol Behave,2008,11(6):783- 784.

[4]HALAYEM S, NOU IRA O, BOURGOU S, e t a l. The mobile: a new addiction upon adolescents[J].Tun is M ed,2010,88(8):593-596.

[5]王芳,李然,路雅,等.山西大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24(5):381-384.

[6]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19(2):138-139.

[7]梁娜,杨烁.80后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3):99-101.

[8]冯晓平.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3):152-154.

[9]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10]书铭,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管理版,2009(z1):49-50

[11]毕玉,苏文亮,孙雅峰,等.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心理行为特点的在线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70-172

[12]童辉杰.常见心理障碍评估与治疗手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25.

[13]徐成芳,顾林.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心理原因及防治对策[J].学理论,2011(32).

[14]刘荣星.大学生患上手机依赖症[J].记者观察(上半月),2010(12).

[15]刘翯,杨东泉,宋雁鸿,阮俊,郑万明,周媛,张开菊,赵红,汪菊琳.400名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报,2011(10).

[16]王小辉.中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社会支持、社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M].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7]陆润泽,孔青,张慧,等.泰安市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J].泰安:泰山学院学报,2013.

[18]黄裕华,邱奕文,李芬芳.某校大学生手机强迫心理状态与心理压力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校医期刊,2011.

[19]谢冰,大学生强迫症与现况调查及SAPAP3基因多态性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0]徐华,吴玄娜,兰彦婷,陈英和.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

[21]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

[22]刘翯,杨东泉,宋雁鸿,阮俊,郑万明,周媛,张开菊,赵红,汪菊琳.400名医护人员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报,2011(10).

[23]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36(4):86-90.

[24]邹云飞,邹云青,姚应水.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

[25]刘惠军,樊励方,国雪利.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9,7(7)

第8篇

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因素;对策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冲击,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去从事各种各样的学习、娱乐活动,也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钱铭怡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发现6.4%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症。此外,上海师大顾海根教授针对上海6所高校370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达到了8.1%。近年来,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成瘾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

一项关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对其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发现,网络依赖与使用者的主观幸福感及社会疏离感存在显著相关。过分依赖网络造成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孤独感,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还有研究显示,许多沉迷于网络世界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心理问题,如担心、不快乐或者可能表现撒谎、发怒等行为问题,有不安定易分心的过度活动现象,存在同伴问题以及相对缺乏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分析

1.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新生,满怀豪情地走进大学校园、开始人生新阶段的时候,由于生活环境、学习内容、理想目标、兴趣爱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心态也变得复杂,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矛盾和问题,这就是所谓的“新生适应不良”。据了解,我国高校中每年都有一半左右的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即对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角色定位的不适应等。显然,能否在入学期间对学生给予充分的指导,使其在角色转型与重塑的过程中成功过渡,这将直接影响到每个新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不成熟的个性特征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研究,以及匹兹堡大学的研究都显示,患者往往具有以下人格特点:喜欢独处,敏感,抑郁,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而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家内森・夏皮拉发现他的IAD病人中,大多数患有狂躁抑郁症和社交恐怖症。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患IAD的个体在心理品质方面存在着或重或轻的缺陷:敏感、抑郁、脆弱、多疑、兴趣单一、情绪不稳定。

此外,性格孤僻、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认知能力差、自我评价偏低也是网络成瘾的易患因素。性格孤僻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善于向别人倾诉自己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家人或朋友的关照和帮助,而在网上,他们很容易找到知己和倾诉对象,从自己的网络支持小组中寻得帮助和安慰。甚至是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找到相同缺陷的对象,上网者在现实中感到的压抑情绪暂时得以缓解。一些自我评价偏低,自信心不强的学生,由于可以在网络新闻组或互联网多用户互动游戏中做出骄人的成绩而获得别人的尊重,一旦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就会通过不断地上网来满足自己特定的心理需要,长期如此就有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学生认知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也是学生上网成瘾的另一关键因素。由于学生以学习活动为主,与社会生活有着某种程度的隔离,加上他们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对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活动的认识单纯,总认为生活中没有邪恶,只有正义、善良与诚实,是美好的,缺乏对现实中丑恶事物的认识、了解和接触,缺乏对丑恶事物的必要的防卫。因此,他们社会阅历很浅,社会经验少,缺乏明辨是非和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力,表现出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

此外,好奇与从众心理也是大学生依赖网络的原因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少了学习的压力,他们丧失了求学的目标与动力,出现了暂时的目标真空,难免感觉到生活单调乏味,缺少变化和新鲜感。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指出,一个人生理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是他仍然不满意,自己仍然不安宁,因为缺少了一种能够使他变得主动的蓬勃生机。大学生上网正是为了寻求一种不断扩展的、更新的、能够给人以新鲜感的生活。网络也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机会,使他们的好奇心得以满足。

3.庭教育环境的影响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没有和孩子平等谈心沟通的传统,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大多是一厢情愿的,没有体现出对子女心理需求的尊重,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去寻求理解和支持。而这些方面在西方国家的家庭教育中却正好相反。作为网络游戏发源地的欧美,没有出现所谓的“网瘾”问题,游戏对他们的青少年来说,仅是一项普通的娱乐方式而已。在中国,游戏却升格成了许多学生依赖的精神寄托支柱和释放压力的工具。

若想使子女不沉迷于网络,需要家长们好好研究子女的心态,了解他们的真实需要和想法,同时学习青年心理学的知识,尊重子女的想法并经常和孩子作平等的沟通这样,子女在一个有足够关心、尊重、信任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就不会精神受创地到虚幻的网游中寻求寄托发泄了。

三、学生网络成瘾的对策

1.强网络文化建设,优化网络环境

良好的网络环境培育健全的人格,恶劣的网络环境造就有缺陷的人格。为了保障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和社会多方力量共同优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平台。要加快网络信息控制技术研究,净化网络信息,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上网,优化网络环境,以先进的思想与文化教育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特点改进高校教育与管理,积极开展各种网络活动,培养大学生鉴别是非的能力。

2.改变学校教育方式

首先,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我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倾向于进行“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缺乏学习能力的训练,缺乏创新性、选择性和开放性,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无法应对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信息的大海。这种教育方式需要加以改革。首先,学会自主性学习。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吸收先进的学习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其次,学会创新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创新实践,在创新实践中深化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创新学习过程。

其次,高等教育要重视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潜能。智力教育重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于个性、情感、感知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明显欠缺,要使学生能够再要正确地认识互联网,需要一个理性的、正确的行为导向。因此,发展非智力因素,增强学生的辨别力,对于预防网络成瘾行为具有积极的作用。

再次,要在大学加强目标管理。“空虚、无目标感”是大部分网络依赖者的共同特征,所以他们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中寻找刺激和发泄。目标管理就是帮助大学生进行人生规划,建立明确的短、中、长期目标和实施措施,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真实世界中的存在价值,认识到自己的目标和任务,并为之奋斗,获得成功,有了成功的体验才是根治青少年网络依赖、网络成瘾的动力源泉。

3.行心理辅导与矫治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高校可以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提高随机应对挫折的能力;此外,还要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提供科学的心理测评,及早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使他们能及时地得到心理医生的帮助,迅速地走出心理困境。

其次,为网络成瘾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网络成瘾是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产生的,目前,对于网络成瘾的依赖的有效矫治方法仍然在探索和研究之中。根据国外学者Young的调查,对于网络成瘾的矫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1)时间管理;(2)雇佣监督者;(3)设定目标;(4)使用提醒卡;(5)接受个别治疗或加入一个支持性的团体。这些干预方法都是从行为上做出限制,强行控制上网者对网络的使用时间及强度。近年来,认知行为疗法已被用来治疗网络成瘾,并成为治疗IAD的主要方法。国外学者Davis提出的网络成瘾认知行为疗法中,把治疗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十一周治疗过程他强调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成分,使其暴露于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自己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形成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

在治疗的方式上,除了个体辅导之外,团体辅导也在大学校园中被逐渐推广,许多心理辅导老师将这些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组成多个小组进行行为干预和辅导,依靠团体场的力量与成瘾者自己的积极改变而达到矫治成瘾的目的。

4.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让学生感受现实社会和真实的生活状态。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学会以真、善、美的方式生存和发展。要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促使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学生与家长之间平等地沟通、交流,充分尊重大学生们的认知, 满足他们被接纳、关爱和归属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2(6):802-807.

[2]江楠楠, 顾海根 . 大学生因特网成瘾障碍的研究[J] . 心理科学 , 2006,3:55-57.

第9篇

美国心脏学会最近公布了心血管健康的7个目标,打算通过这项计划将居民的心血管健康水平提高20%,同时把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20%。专家指出,如果这7个目标在同一个人身上得到体现,则健康长寿的机会大大增加。另外,美国一项调查发现,39%的自认为心血管健康的人中50%以上至少存在一项威胁心血管健康的不良生活方式。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对照一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每一个目标。

成年人达到理想心血管健康状态的7个目标:

* 从来不曾吸烟,或者一年以前已经戒烟。

*体质指数小于25;体质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

* 每周做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或者从事至少75分钟的较高强度运动锻炼。

*尽可能达到多条健康饮食标准,包括低能量,多水果,多蔬菜等。

* 总胆固醇水平低于5.2毫摩/升。

*血压低于 120/80毫米汞柱。

* 空腹血糖低于5.6毫摩/升。

每天少吃3克盐

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每天减少摄入盐3克(相当于半匙),可以大幅度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美国有关部门推荐成人每天摄入盐量少于5.8克,最好是控制在3.7克,但相关调查发现,美国男性每天摄入的盐量为10.4克,女性摄入7.3克。美国专家根据研究结果指出,每天减少3克盐,能在本国减少冠心病的新发病人数6万~12万人;减少卒中(中风)的发病人数3.2万~6.6万;减少心脏病急性发作5.4万~9.9万人;可以减少各种疾病死亡人数4.4万~9.2万。为此,研究者倡议每人每天减少摄入盐3克。具体实施时,除了烹调中要减少用盐,还要少吃含盐的零食。除了个人努力外,有关部门可以采取措施控盐,如最近美国纽约就决定在5年之内将餐馆和包装食品中的盐量减少1/4。

不要长时间穿尖头鞋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整形科对门诊中的1万名嵌甲症患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其中因穿尖头鞋导致嵌甲的约占30%。近几年来,因旅游鞋引起的嵌甲症患者逐渐增多。这类旅游鞋是尖头或鞋前部上翘,容易造成脚趾头相互挤压,使大拇趾内侧软组织被趾甲反复摩擦切割,引起甲沟破坏,导致嵌甲发生。专家建议,要慎穿此类尖头鞋;如果要穿,也要控制时间,应与其他宽松的鞋交替使用。

25%剖宫产不必要

WHO(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超过46%的中国孕妇都是通过剖宫产生育,而这其中25%的孕妇根本没必要采取剖宫产。报告指出,由于受迷信思想的影响,一些孕妇会借助剖宫产选“吉日”生孩子。一些孕妇害怕顺产过程中的剧痛;还有一些孕妇错误地认为剖宫产风险更小。WHO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选择剖宫产的产妇,比自然分娩的产妇患产后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了3倍之多,而且剖宫产产妇更容易大出血,接受重症监护的概率则会增高10倍。对于新生儿来说,未来患呼吸系统疾病的概率则比顺产婴儿要高得多。

特别提醒

好睡眠要靠平时积累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据调查,现在不少人平时睡眠很少,希望通过节假日(如周末)来补足睡眠。这么做效果到底如何呢?美国研究人员做过研究调查,发现平时睡眠时间每天小于6小时,然后在周末睡觉10个小时,个人的动作、注意力、清醒程度都会下降。专家指出,长期睡眠不足,希望通过一两天补足睡眠,是不现实的;好的睡眠不能“临时抱佛脚”,要靠平时的积累。另外,专家提醒,睡眠质量比时间更重要。有些人周末从上午睡到中午,从中午睡到晚,弄得头晕脑涨,反而会适得其反,影响到今后的规律睡眠。周末补觉不能太多,成年人睡够7~8小时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平时要睡好、睡足。

保护耳朵,从选副好耳机开始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提醒,用耳机听音乐是目前的生活方式之一,但要懂得正确合理使用。首先,购买耳机时,要选择品质好的,劣质耳机过于尖锐的高音很容易在短时间内使听力过度疲劳。如果听了10~15分钟,耳朵有胀痛感,头有点晕,伴有轻微恶心感,则这样的耳机千万不要用。目前耳机大致有头戴式和耳塞式两种,头戴式的耳机听音效果好,耳塞式耳机 携带方便。但两种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其实都是一样的。另外,用耳机听音乐时不要将低 音开得过低,因为过于厚重而缺乏细节的低音很容易使耳朵酸痛,头部有满胀感,慢慢会降低听力水平。在公交车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机,否则为了盖过噪声而开更大的音量,对耳朵的伤害就会更大。同时,切不可长时间用耳机,最好每次不超过1小时,一天不要超过2小时。另外,睡觉时不要使用耳机。

立即动手控制结核

3月24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立即动手控制结核:群策群力加速行动”。这一主题意在鼓励人们互相交流抵抗结核病的经验,以进一步控制这种疾病。据了解,每年世界上有150万人死于结核病,而这种病事实上通过规范应用100多元的抗生素6个月就可治愈。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结核病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出现治疗方式不规范、不规则用药或自动停药,导致普通结核病患者发展成为耐药或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肺结核主要症状是咳嗽、咯痰、胸痛、咯血等,连续咳嗽、咯痰2周以上是肺结核的可疑患者,应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检查治疗。患者就诊时要注意向接诊医生详细介绍自己现在的病情和过去病史,以便医生能鉴别诊断,避免漏诊、漏治。一旦确认,要接受正规的治疗。

调查数据

无电脑和家庭管束与 “网瘾”有关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查报告》显示:①家里没有电脑的学生上网成瘾的比例为13.7%,要高于家里有电脑的学生(6.5%)。说明这些“网瘾用户”的上网行为更多地发生在家长掌握范畴之外,失去了家长的正确引导,年龄尚小、对事物没有辨别力以及控制力的小学生容易沉迷网络。②男孩上网成瘾的比例(9.5%)明显高于女孩(4.6%),这一点较易理解。③父母明确表示“不同意”孩子上网的家庭里,上网成瘾的学生比例为10.5%,要高于父母“同意”孩子上网的家庭(6.0%)。小学生正处于了解世界的阶段,好奇心比较丰富,家长对孩子的上网行为越是进行强制性地压制,越容易使孩子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四成1~6岁儿童挑食偏食

一项针对上海1244名儿童饮食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1~6岁的上海儿童中,39.7%存在挑食、偏食习惯。专家们指出,在0岁至6岁阶段,有多个重要的饮食行为培养和干预点。从以奶为主到吃饭,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1岁时让孩子用勺子吃饭,2岁开始可以喂养与成人一致的饮食。家长需要客观定位对孩子的饮食期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决定让孩子吃什么、在什么地方吃、在什么时间吃,而要把“吃多少”交给孩子自己决定。不同的孩子胃容量和消化功能等都存在差异,强迫性的进食方式会给孩子造成逆反心理。

国外新品

便携式久坐座垫(价格:$20推荐指数:3.5星)

用途:在硬的物体,如硬板凳、木椅子、地板、地面等上面久坐时,可以当作座垫,有助于防止久坐导致的局部不适、酸痛等。可以在去钓鱼、公园观景、看比赛演出时随身携带。

适合人群:久坐学习绘画的美术学院学生,经常到各种场所参加听讲活动者。

特点:由防水的泡沫制造,轻便、舒适,易于清洗;留有手提的位置,便于携带。

中风康复训练手套 (价格:待定 推荐指数:4星)

适合人群:中风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