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心理问题

时间:2023-03-08 14:51:24

导语: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心理问题

第1篇

关键词:心理问题 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1、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背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还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等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困扰。

2、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

面对当今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复杂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有太多的迷茫、彷徨、失意和落寞。从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造成了当今大学生心理复杂和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我院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3、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那么,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竞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紊、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低劣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

3.1客观方面

与中学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目的是为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做准备;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目的是把学生塑造成建设祖国的高级专门人才。中学课程几年一贯学习仅有的几门高考课程,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这对年龄仅有十七八岁的新生来说,是极不习惯的,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中学的工作和活动多是在老师指导下开展,由少数同学承担的。大学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班里事情多,社团活动多,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新生往往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在其位又不知如何谋其政,感到压力大。

3.2主观方面

新生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

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如下心理问题:

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

二是失望与失宠感。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有的学生曾是中学的尖子,是家庭与学校的重点保护对象,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就会产生失宠感。

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有的同学认为考上大学就是端上了铁饭碗,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

四是畏首畏尾。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4、对策建议

那如何解决这些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呢?

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1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院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

4.2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心理教育实施的途径,也是各科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4.3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4.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第2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初探高校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收录日期:2013年5月6日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中国当展的使命,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但是,由于我国历史发展和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使得高校中存在很大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并且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仍然在大大增加。这样一来,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就成为高校中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因此,如何解决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一、贫困大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

高校贫困大学生是自高校收费改革以来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大学生是指对于每年的教育费用无力支付或支付起来很困难的学生。贫困大学生一般有两种状况:一是在校学习生活中每月消费支出较少,就目前全国平均消费水平来看,一般学生生活费每月低于200元确定为“贫困大学生”,低于100元的则为“特困生”;二是家庭人均收入过低,使得家庭在支付学费和每月生活费的同时,还要支付家庭生活、医疗等相关费用,让生活更加贫困。因为贫困带来的压力使得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严重的思想包袱,他们承受的压力远远大于其他的大学生,因此,贫困大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卑心理。在我国,由于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很多出生在农村的学生自小接受教育的教育条件就远远落后于在城市里接受教育的学生教育条件。出生于农村的学生,他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在其他方面并没有多余的爱好与特长,这就使他们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由于现在高校评价大学生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不仅要看成绩,更加注重高校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没有了以前在学校佼佼者的自信,这就导致他们的学习不像以前那样突出,同时也就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这就更使得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一般大学生,从而变得自卑,心理变得越来越扭曲。

(二)自我封闭心理。高校里面的有些贫困大学生因为害怕还不起其他同学的人情而以这样那样的借口拒绝了同学们的聚会,而且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有时候还会认为老师和同学们对他们的帮助看成是一种施舍。他们不但不喜欢与老师们和同学们沟通与交流,而且还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有什么事情都自己闷在心里。长期这样,他们的内心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容易造成极端心理,更进一步驱使他们走向自我封闭。

(三)攻击心理。贫困大学生由于自身多方面的原因,使得自己与非贫困大学生之间存在着各方面的差距,但是他们并不把出现差距的原因归于自己,而是尽可能归咎于外界因素。他们看见别人得到奖学金而自己得不到奖学金就会认为是老师的不公平等很多不可能的原因,认为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公。这种人的自我概念存在很大的偏差,而且有时候还存在一种“我不好、你也不好”的这种心理,存在嫉妒别人的攻击性心理。

二、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一)高校从物质层面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经济困难导致的,因此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是高校首先要考虑做好的的工作。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

第一,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在大学里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经济来源,相当多的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可以通过勤工助学有效地解决了自己的一部分生活开支,通过勤工助学不仅减轻了家里的一点负担,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磨炼了他们的意志,形成了一种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尽能力设立更多、更规范的勤工助学岗位,以满足更多贫困大学生的需要。

第二,加强贫困助学资金的管理和发放。高校的大学生来自不同的城市,分布在全国各地。学校对于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很难准确地去把握,一些非贫困大学生的家长通过关系搞到一份特困证明假冒贫困这是常有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工作不负责,又经不起金钱的诱惑,给高校调查贫困大学生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扰。因此,单靠道德去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制度上严格要求,保证合理、公正、公平,让有限的贫困资金用在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身上。

第三,拓宽、扩大资助体系。高校在帮助贫困大学生的工作体系“奖、贷、助、补、减、免”中,除了国家的助学贷款之外,其他几项不仅仅是来自学校,更多的是来自社会。事实上,社会上许多有钱人给学校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了不少的资助,许多企事业单位给高校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他们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高校的贫困大学生问题。因此,高校要积极地拓宽渠道扩大贫困资助对象,寻求更多的社会力量来解决贫困大学生这一问题,形成国家、社会、学校三方参与的多元化的高校贫困资助体系。

(二)高校从精神层面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高校可以针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情感人。在这里以人为本主要讲的就是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贫困大学生因在经济上经常处于较困难的状态,故而,高校的辅导员和教师及相关的职能部门更应该积极帮助他们,经常与贫困大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等方式,开启他们内心紧锁的大门,让他们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烦恼、忧郁与苦闷,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第二,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解开自尊与自卑交错的心理。高校贫困大学生自尊与自卑交错的这一心理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非常棘手的问题,作为教育者和相关部门必须有效地保证贫困大学生内心中那一份纯真的信念,使他们充满自尊与自信,同时又必须顾及他们内心的脆弱。减少因贫困在他们心中产生的自卑感,帮助他们寻找真正的自尊。因而,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解开他们心中自尊与自卑交错的心结需要依靠教育者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实现。

第三,帮助高校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作为教育者和相关教育部门在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许多从困难中走出来的成功人士的经历来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使他们认识到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经济上的困难并不是他们的阻碍,而是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

总之,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程,所以作为高校教育者和相关部门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在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让每一位学生不仅是学业有成,而且在思想方面也是一个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我们要使他们在高校这一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使他们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的提升。我深信,只要高校的辅导员和教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能积极地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样就一定能激发出他们那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斗志,使他们在踏进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的时候不走过多的弯路,做出自己正确的人生选择,最终使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艳红,陈保平.自我效能感研究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06.3.

[2]马振彪.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措施[J].社会心理科学,2006.6.

第3篇

【关键词】单亲 大学生 心理问题

近年来,中国家庭婚姻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单亲家庭子女已经成为高校在校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必须特殊面对的一个群体。单亲家庭大学生表现出许多心理问题,因此教育好这些学生是摆在我们学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一、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成因

首先,个人因素。单亲家庭的不完整性及由此导致的种种实际困难对大学生的心理形成一定影响,导致个体产生消极的情绪反应,这种反应进而对现实产生各种非理性认知。而这种非理性认知又会反过来加剧他们对环境的不适应。长期如此,就会导致大学生无法形成有效适应环境及应对挫折的心理,遇到困难只能做出消极反应,从而影响了其人格结构的健全与完善。

其次,家庭因素。单亲家庭成长的子女由于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关心以及给予鼓励的时候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关怀,这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是一种沉重的打击,心理学家佛洛伊德非常重视儿童时期的经历,认为儿童时期的经历特别是一些负面的经历如果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将会影响人格的发展甚至将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由此可见,缺乏家庭系统的支持与这些单亲子女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

最后,社会因素。社会上对于单亲家庭子女不能平等看待,甚至是歧视。认为单亲家庭的子女在教养方面欠缺,婚姻观不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负担,强化了他们负面的心理形成。

二、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笔者在高校三年工作总结出单亲大学生的以下几种心理问题表现:

(一)自卑、自闭

这些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认为社会,同学和老师会歧视自己,不会平等对待自己,于是他们对学习以及各种活动都没有信心,表现为不敢参与,不主动,不积极。

(二)孤独、怀疑

这类大学生经常独处,不相信别人,不愿意走进别人的生活,其他人也很难走入他们的生活,独来独往,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不爱交流,朋友少,很难交心。

(三)矛盾心理

矛盾主要表现为有些单亲大学生外表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爱交朋友,但是内心孤独消极,不想让其他知道他们是单亲家庭的子女,所以努力掩饰自己的性格,取而代之表现的很勇敢很积极乐观,但是心灵深处却是寂寞并且没有人理解。

(四)憎恨,厌世

这类学生往往是受单亲家庭影响伤害较深的,父母离异改变了原有的生活状态,社会种种负面因素,经济上带来的变化等等,都让他们对父母以及这个社会很失望,所以表现为憎恨父母或者是同学老师,对生活没有乐趣,消极厌世。

(五)缺乏安全感和责任感

由于父母离异给他们带来的伤害,这些孩子不能正确的看待婚姻以及责任,表现为没有安全感,对他人很难信任,同时自己也表现为没有责任感,这是对父母行为的一种模仿更是一种报复心理。

(六)补偿心理

有些单亲家庭的父亲或者母亲为了弥补孩子家庭的不完整性,往往对孩子的要求言听计从,从不拒绝孩子的要求,导致了单亲大学生任性、自我中心,并且认为其他人满足自己是合理且正确的,父母的补偿心理被这些大学生转移到他们周围的朋友同学身上,表现为要求别人谦让他,满足他,或者不许别人超过他。

三、单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单亲家庭的教育

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的性格以及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危害,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单亲,接受单亲的事实,做到家庭虽然破裂,但是对孩子的爱和教育依然不变。父母要给予孩子及时的关注特别是在他们青春期,只有一方家长教育是不行的,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成长中角色都很重要,父亲教给孩子责任和强大,母亲教育孩子要善良和细腻,只有一方父母的孩子在性别认同方面会存在混乱的危险。父母要经常与孩子谈心,教育孩子不要因为父母的原因导致子女对婚姻或者责任有误解。同时要保证给孩子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对孩子要负责任,保证在经济与精神上都要富足。

(二)不断加强学校教育的重心

学校要重视单亲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建立单亲学生档案,及时跟踪调查。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要教育并正确引导大学生,使大学生正确看待单亲家庭,乐观生活,同时老师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经常与学生谈心,帮学生建立自信心以及给单亲大学生创造机会,如担任学生干部或者组织活动等,让大学生感受大学的丰富多彩,改善性格当中消极的一面。此外同学之间的情谊在大学当中也是很重要的,学校教育也要重视朋辈教育,引导学生多多交流,促进人格的形成。

(三)不断提高社会支持的力度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农村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我定位的自卑感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很多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对环境的适应不良而引起的,如果人原有的心理定势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改变时,比如当人的思想、情感、态度、意志等因素来不及协调时,个体就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就会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当这种矛盾和冲突积攒的一定程度时,个体就会产生迷茫、空虚、焦虑、压抑、紧张等不良情绪。这是极其不利于心理健康的负面情绪。另外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的平衡性,城乡文化的差异就非常之大,所以来自农村或城市远郊的学生一旦步入非常繁华而又陌生的城市时,心理上就会产生很大的落差,比如当他们看到别人时尚而又得体着装,自己简单朴素到土气的衣服时;当他们看到有些城市学生出手大方而又潇洒时,而自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应对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自卑之感。我曾经与两位农村来的男学生聊过天,他们几乎都有这样的感觉:这个城市离我太远,在老家农村人的眼里,我们已经是城里人,可在城里人的眼中,我们就是一农村人。

2、经济窘迫的失落感

很多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经济上都会感到窘迫。但这仅仅是物质上的贫困,可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最后造成心理上的贫困,成为“双困生”。这种“精神上的贫困”往往会使他们形成过分的自尊或封闭的心理定势,精神经常高度紧张,防范意识强,心胸狭窄,对他人的言行举止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并喜欢牵强附会,因而极易受到伤害。比如有部分农村大学生只能接受成功和荣誉,而不能经受失败和压力,稍遇挫折,就会无意识的夸大挫折,进而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3、学习之苦的无奈感

西安外国语学院一男大学生,中学时英语成绩很好,一直是村里孩子们的榜样,自我感觉非常好,但是,在进入大学的第一节英语课上就让他很难堪,因为他在朗读完一段英语后,老师说:“同学,你能不能不说日语” 。结果同学们哄堂大笑,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还有一位河南籍的计算机系的大学生,在当地县城成绩一直是第一,可在家很少接触到电脑,结果大一第一学期的成绩就下滑到全班倒数第七,郁闷之情可想而知。对于这些农村籍的大学生来讲,生活上的差距可以靠着自己的意志力去忍受,而一直把学习成绩当做精神支柱的他们,如果这个支柱在倒下的话,这种打击是非常巨大的。

4、人际交往的不安感

渴望交往是年青人的特点,农村籍大学生也不例外,但在大学校园里部分农村大学生交往不主动,交往面窄,交往障碍多。农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主要表现,自卑是农村籍大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农村籍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有着较低、甚至是过低的评价,主要表现为在智力、能力、性格、气质等方面否定自己,甚至看不起自己,从而消极地对待人生,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比较敏感,缺乏自信,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自尊心极易受到伤害。由内心的孤独和脆弱导致的封闭、自卑等消极的心理,极易与周围的人形成一道无形的高墙,这堵高墙又会使别人对其形成不良的看法,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卑的心理。所以,自卑心理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农村大学生跟老师、同学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比如一个贫困大学生曾经这么说过:大学四年里很少和同学一起出去,太花钱了,每次至少要几十块,如果说要在生存和与同学增进感情和了解之间,我只有选择生存。

5、情感渴望的挫折感

2012年11月11日,《武汉晨报》随机调查了341位大学生的恋爱状况发现:四成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缺乏主动,直呼“不配谈爱”。罗素曾经这样说过:“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可是农村大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却沉重了许多,竟然有多达四成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不配谈恋爱。

农村大学生肩负的家庭期望更大一些,在农村考上大学都有跳龙门的意思,或多或少认为自己跳出了农村,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好的未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谈恋爱的问题上,农村大学生遭遇到现实的无奈。

6、就业之路的迷茫感

关于就业问题,不管是城市大学生还是农村大学生都很迷茫,但是农村大学生的迷茫更甚,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教育经费的不平等使城市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设施,好的设施与资源更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使现今招聘单位更看重的则是大学生的综合能力。第二,城乡经济的差异,使贫困地区大学生根本就享受不到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从重点类大学中的农村大学生的比例逐年降低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第三,城乡家庭所占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和权势资源的巨大差异也使农村大学生就业机会少之又少,多数农村大学生会从心理感叹社会的不公平。但面对实际问题时却有无能为力。

二、解决农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农村大学生要占到所有大学生的一半之多,国家未来的发展靠的是高素质的健康的人才,而大学生代表的就是国家的未来,所以我们要及时关注农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不断的关注与支持,健全他们的心理,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从六个方面给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自我定位的完善

首先要从正面引导农村大学生进行客观的自我分析,尽量克服自卑。因为中国的发展到目前为止,依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还很不平衡。这种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仅会表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会表现在文化上。农村籍大学生要正面认识到,有些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是社会的客观条件和文化差异造成的,这不是我们自身的错。另外我们可以跳出自己狭隘的思维圈子,站在一个很高的层次上考虑一下:农村大学生,我们经历了两种完全不同生活(农村生活与城市生活),我们比城市学生经历更丰富、见识更广泛、眼界更高远,对,这就是农村大学生的优势与城市大学生的地方。从这一点上讲,农村籍大学生应当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

2、进行正面的贫困观教育

农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贫困有关,给贫困生物质上的帮助,是对他们进行心理引导和让他们进行自我调适的基础。首先是建立起完善、有效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多元化的助学解困体系。开设合适的勤工助学岗位,让贫困生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然后充分发动社会力量与网络资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资助帮困。其次精神上的支持,多加强正确的人生价值教育,多给他们讲一些正面的积极的案例,比如潘石屹个人的奋斗的案例;俞敏洪奋斗故事等等,来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同时也要让贫困生认识到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毕竟有限,要彻底解决他们的经济困难,还需要他们个人及其家庭共同努力,不能一味地等、靠、要。通过教育,力求使每一位贫困生都能主动承受经济窘迫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确保贫困生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人格的健康发展。

3、提高自我效能感

贫困有两种,一是物质上的贫困,二是精神上的贫困。物质上的贫困我们可以尽力改变,而精神上的贫困改变起来却很难。精神上的贫困指的是缺乏知识、缺乏信息和获取信息的手段。如果农村籍的大学生能真正懂得拥有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就是我们精神上的财富时,农村大学生就会百倍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而不是去抱怨现有的条件去改变自己的命运,依靠自己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消除自卑,自信、自强、自立,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用能力来证明自己。同时要借贫困来磨砺意志,让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4、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建设,要注意在学校和班集体中培养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良好风气,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贫困生消除自卑、孤独等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这种氛围下,即使农村籍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时,也能自我调整,勇于接受新事物,从接受新事物中提高自己,缩小与城市大学生的差距。

5、对大学生的情感渴望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

在谈恋爱的问题上,农村大学生与城里孩子相比较,更缺乏自信。其实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学生对爱情的向往,农村学生要想成长成才,必须要迈过谈恋爱这道门槛,要鼓起勇气和信心,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何况,连自己的幸福都不敢争取,又何谈报效社会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大学生不敢谈恋爱的问题,除了要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外,更重要的是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和城市的孩子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距后,农村大学生追求幸福才有可能不是梦。

第5篇

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特殊的青年群体,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展现出了诸多特殊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和坐视不管,大学生本人、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各大主体应积极参与配合,形成教育指导干预的合力,力求标本兼治,促使当代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的顺利排解,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一、当代大学生各层面心理问题的表现

当前,我国大学生鉴于各种因素,主要存在学习层面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层面的心理问题、网络运用带来的心理问题、就业求职层面的心理问题、恋爱情感层面的心理问题和其他精神层面的心理问题,等等。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90后”的大学生和以往高校学生一样,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学习,与高中那种高压力型的学习心理相比,又出现了新的大学学习心理问题,急需各个视角和各个学科理论指导的科学干预。比如,一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明显不如高中充足,学习目标迷茫、学习兴趣淡化和主动性发挥不够;一部分努力学习的学生学习觉得疲倦,出现失眠、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很低和小错不断等现象,等等。这些学习心理问题严重,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发展。

2.网络生活方面的心理问题

网络生活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由此带来很多与网络有关的心理问题,简称为网络心理问题,这些网络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一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经不住网络世界的诱惑,沉醉于于虚拟的网络情感、网络游戏娱乐和网络在线谈心等;二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网络自闭冷漠症状,严重依赖网络,与网络为友,导致其与现实人交往沟通不多,不愿参加班级活动;三是一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网络忧郁症,缘于对网络上各种不安全的信息的恐惧;四是很多大学生由于有网络的存在,导致其网络人与现实人的身份有天壤之别,人格心理严重异化和扭曲,对大学生各种正确的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

3.人际交往与情感恋爱方面的心理问题

与高中生活不同的是,人际交往已经成为“90后”大学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和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在各种交往中,由于各种原因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如对自己认识过足,过于看重自己,产生不正常的自负心理问题;一些大学生不敢在大众面前表现自己的个性,不敢主动与人交往沟通,语言表达逻辑混乱不清楚,产生巨大的羞涩心理问题。这些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不利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正常开展和交往能力的提高。

另外,恋爱成为“90后”大学生的“必修课”,恋爱和情感成了其生活中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大学生表现出诸多不正常的恋爱和情感心理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对异性特别好奇,陷入对异性想入非非的幻想状态,以至于渴望和产生了不健康的同性恋心态;二是一部分大学生对待性问题,缺乏科学心态。这些都严重影响着高校大学生心情和情感世界健康发展与运行。

4.兼职、求职和就业方面的职业心理问题

兼职、求职和就业成为了大学生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形势,在这些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职业心理问题,具体如下:一是很多大学生对求职和就业前景的预期非常高,一旦出现与之相反的情形,便产生悲观失望的心态;二是一些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岗位时,表现出一味利己、片面从众和保守心态;三是在求职中自卑与自负心态截然不同的反差心态;四是兼职大学生表现出处理学习与兼职关系的左右为难心态。这些兼职、就业和求职中的种种心理问题,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不利于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二、解决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与举措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多样,阻碍着其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这些心理问题的处理有赖于各层面努力。其中,大学生本人是其心理问题能否顺利处理的关键性因素,理应成为自我心理问题干预和排除的主体力量;学校、家庭、社会等主要是从外部排除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和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制度和氛围等,很大程度上只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环体和载体的作用。

1.大学生层面理应采取措施,发挥主体性作用,自我排解心理问题

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不像其他学科教育问题的处理很大程度上可以直接借助于教师,因此,大学生面对各种心理问题,理应积极寻求措施,建立健全一套系统的心理自我调适办法,充分展现自己处理问题的主体性作用,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定期阅读心理健康、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杂志报刊和各种书籍,不断丰富自己心理健康的知识殿堂,积极掌握与运用心理健康的知识,努力增强自己有效预防和处理心理问题的能力;二是积极参加各种平台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培训,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这些不同的活动参与中不调适自我心态,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心理问题的有效预防。

2.学校层面应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引导和推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处理

高校理应科学干预大学生心理问题处理,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能力的心理健康师资队伍,重点培训和提高这些专职心理教师和从事学生工作教师的心理健康指导的实际能力;二是利用各种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采取喜闻乐见的形式,采取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零距离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三是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努力营造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氛围;四是积极联合学校各部门,积极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提供各种尽可能的服务,从根本上排除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3.大学生家庭层面应积极配合,从氛围和对策上促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

大学生家庭应该积极关心子女的成长,尤其是心理问题,为其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指导教育。一是家长应该带头真正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理念,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务必要努力创造健康、文明、和谐、快乐和宽松的家庭气氛,营造良好的健康向上态势和让孩子拥有阳光的积极心态;二是采取以朋友式的态度方式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引导孩子主动说出心理话,用爱和责任心态去教育指导孩子,帮助他们科学处理生活学习中各种问题,养成处理问题的良好心态。

4.社会各界层面应积极努力,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全社会理应积极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一是绿化和净化各大媒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努力提升高校附附近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参考文献:

第6篇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高危群体 筛查 疏导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083

心理危机的发生一方面取决于个体本身所面临的社会环境,长期置于高压以及精神紧张的状况下,容易造成个体精神过敏等症状,从而诱发心理危机的发生。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体本身的状况,个体对外在压力的反映不尽相同,面对压力的不同处理方式也是造成一部分个体心理危机高发的原因。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群,但也正是这个群体近年来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不断增高,基于心理问题为基础的突发事件不断出现,尤其是马加爵事件的发生,具有很强的警示性。因此,对心理高危群体的筛查与疏导是我国高等学校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1 大学生高危群体筛查方式选择

高校大学生群体处于从高中阶段到社会、工作的过渡期,也处于生理和心理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整体上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和生理成熟期的提前,高校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成熟,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基础,但心理成熟程度较低,人生观、价值观也没有完全形成,在处理社会问题、面临各种抉择的情况下,经常会出现目标不明确、方法选择不确定等心理不成熟表现。这种心理上的不成熟也致使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高发,同时加上高校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有效的筛查和疏导机制,致使大量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及早的发现,错过了最佳的心理咨询与疏导期。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高等学校大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育教育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育教师队伍欠缺,也没有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这些都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群体中心理高危人群缺乏有效的管控体制,完备的高危人群筛查机制已经是高校必须建立的教育管理制度。

心理问题高危群体的大学生大多在进入高校之前,受到家庭经济以及成长环境的影响,心理上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倾向,由于高中阶段教育普遍管理较为严格,问题倾向不易表现出来。进入高校之后,在较为宽松的管理环境下,个体心理问题倾向更容易表现出来。但大学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导致心理问题高危的个体不易被发现:相对独立而又处于自尊心较重的年龄,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一般更加不愿与人交流,反而加重了心理问题的病发率。现在我国高校普遍实施的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普查的方法,通过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在大学生自身完成问卷的基础上,由高校教育管理者完成问卷的整理与分析,但数据处理分析主要是由高校学生管理者、辅导员等完成,高校辅导员群体缺乏专业的心理知识,在问卷调查实施、调查以及分析过程中,都缺乏专业心理教师的专业分析能力,造成数据分析不够准确,不能够准确的把握新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群体。同时UPI问卷的调查方式也过于单一,调查数据缺乏其他检测方法的印汪,需要通过多种有效检测方法进行补充检测。

除使用UPI调查问卷之外,我国高校还在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CCSMHS)、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近期精神健康状况(SCL-90)等。EPQ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编制的,在艾森克看来,人的心理问题是由性格特征、人的情绪特征以及心理变态倾向特征等三个基本特征决定的,其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的。在问题设定的基础上,通过设定内外倾向、神经质、精神质以及效度量表等四个维度的度量值,通过对制定针对性的问卷。可以有效的度量出被调查者的心理问题倾向。SCL-90同样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心理症状筛查方法,这个调查表同样是通过对调查者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外在行为特征,以及调查者的情绪、思维、意识等等内在特征,综合来考察调查者的心理状况。CCSMHS我国学者根据我国大学生的具体特征,在SCL-90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调查维度,作为度量表,这使得CCSMHS较传统的调查表更加全面。通过使用多种调查方式,可以使得各种数据能够相互确认,获得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群体的准确数据。

2 大学生高危群体的特征

通过使用多种调查问卷,针对我国高校在校学生的筛查,发现我国高校心理问题高危群体主要有以下特征:

首先是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群体中,大多家庭存在问题。大学生的生长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环境是否健全以及家庭父母关系是否融洽都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影响,在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群体存在着家庭不健全、单亲家庭或是失去双亲家庭,由于长期家庭成长情感环境的不完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家庭对其心理、情感长期缺乏关注,都造成这部分学生的缺失感和被忽视感。同样由于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关系紧张,致使大学生心理上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状况也存在影响,尤其是经济困难群体,大学生在进人大学后,随着心理成熟和独立社会关系的形成,有着自身独立的人际交往群体,在与群体的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经济闲难,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出现自卑感和孤独感,不愿意与其他人进行交往,造成性格孤僻,促使心理问题高发。

其次是大学生心理高危群体普遍存在学业上的闲难。在我国现在高等教育招生体制下,进入高校的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在高中阶段学习的佼佼者,但高校对教学模式和知识结构,不同于高中的应试教育模式。单纯的考试成绩不再作为唯一衡量学生成绩的标准,致使一部分原来学习优秀的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中不能得到很好的成绩,尤其是在各种奖学金等奖项的评选中,学习成绩不是单一的衡量标准,成绩上的不如意造成大学生心理落差较大,心理出现问题。此外学业上的困境还存在于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高中阶段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高中生学习很难出于兴趣,仅仅是为了参加高考。但在高考专业选择报考中,受到专业就业前景、不同学校各个专业培养方式以及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都导致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因为专业教学不符合大学生的兴趣,大学生不能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对待学习,从而在学习中表现出消极、厌学等心理。

再次是人际关系处理不恰当。大学阶段不同于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学阶段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有着各种人际关系需要去处理,这种社会关系一方面表现为同学之间、与老师之间、与社会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个体处理人际关系方式的不同,在处理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人际关系处理的不融洽,不能很好地融人到集体生活中,遇到心理问题缺乏倾诉和沟通的对象。另一方面关系表现为恋爱关系的处理,在大学阶段,恋爱关系是大学生面临的另外一项重要关系,恋爱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更为严重,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普查中,由于恋爱挫折诱发悲观、绝望等不恰当情绪倾向,会较长时间影响到大学生心理情绪,长期的情感关系处理的不恰当严重影响大学生心理。

3 大学生高危群体的疏导

对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如果能够及时的进行疏导,能够有效的降低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尤其是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全体的处理,通过筛查机制,将具有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心理问题疏导机制:

首先建立更为全面的新生入学教育体制,对筛查出来的心理上存在人际关系处理不恰当等方面存在倾向的高危群体,进行较为有效地入学教育,将大学期间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特征,以及正确处理恋爱关系的方式等内容进行教育,让新生及早的适应大学的生活,确立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同时对高校专业知识学习特征与高中学习的不同,以及高校各个专业的知识特征与学习方式的教育,把大学阶段的学习的特殊性教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及时的处理专业学习中的各种闲难,克服由于专业学习不顺畅造成的心理问题。

其次是对大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期,由于人格不健全造成的心理问题,同样是造成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障碍,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中,对知识的教育一直是最重要的教学内容,知识的传授被界定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这本身的是对高校教学任务的曲解。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对大学生进行完善的人格教育,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应有的内容。在我国高校现行的课程教学体系中,除了通过思想道德修养、社交礼仪等课程教学之外,还可以再设置针对我国大学生人格形成的专业知识课程,完善大学生人格教育。

再次是对大学高危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的高校已经认识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尝试建立心理健康教学、咨询以及治疗机制,但由于专业师资教学力量的不足,造成在我国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学、咨询过程中,对高危群体的教育、疏导不够及时。在高校课程教学中植人心理课程教育、建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室,将社会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引入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以弥补高校专业心理教师的不足,实现高校对心理问题高危全体心理健康教育、疏导的全覆盖。

高校心理高危群体的存在对该群体本身而言,在缺乏疏导的情况下会导致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现在高校频发的走失、自杀等都是因为不能及时有效的对高危群体进行发现、疏导。该群体的存在对高校本身的稳定也是个重要障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者面临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维持高校学生的稳定,心理问题高危群体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的高校教学秩序,也容易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倾向的影响,这种心理问题传染效应对具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有着重要影响。这些都要求通过使用各种心理调查等方式,及早筛查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及早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疏导机制,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俞乔筠.高职毕业生失业群体普遍心理问题探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5).

【2】夏鑫,赵硕,王起友.依据大学生心理问题构建新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4,(9).

【3】李新明.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1).

【4】林建萍.对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分析和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5).

【5】蔡郁,齐昊.大学生心理问题高危人群预警和干预机制构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6】魏惠香,李和军,董薇,董作华,韩丽艳,孙艳华.大学生异常心理状态筛查及构建早期综合干预策略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3,(4).

第8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对策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实现社会主义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形势出现了很多的改变,大学生均面临着学业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适应社会压力等,进而非常容易导致其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恰当的教育对策,实现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一、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盲从心理

盲从心理指的就是不理是非曲直,只是服从多数的心理。在网路互动中,大部分大学生都不清楚自身参与的原因与目的,也没有主见,别人怎样说,就怎样听,并且盲目跟从。目前,“人肉搜索”、“哄客”、网络谩骂等是大学生盲从的主要表现。大学生盲从心理一般都是在群体影响下产生的,因为群体存在着强大的舆论力量与气氛,大学生非常容易受到他人或者群体的影响,人云亦云,进而产生盲从心理。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产生盲从心理的情况主要有两种:真从众、权宜从众。真从众指的就是大学生自身言行和群体完全相同,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大学生严重缺乏独立思想的能力,无法进行判断,进而予以盲从;权宜从众指的就是大学生尽管具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在他人或者群体的干扰与压力下,最终放弃自身观点,予以赞同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盲从心理属于一种破坏性的社会心理问题,非常容易滋生负面社会心理,出现不良群体行为,对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人际交往障碍

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随意更改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并且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可以对交往对象进行选择,不需要对自身言行负责。这与现实交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长此以往,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一定的交际能力,如果将网络中的人际交往方式运用到现实生活的交往中,很难得到他人的认同。并且在网络交流中,主要就是文本交流,而在现实生活中,言语、非言语符号是交流的主要方式。尽管在网络交往中,提高了大学生的文本交流能力,但是没有锻炼大学生的语言、非言语符号交流能力,导致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交流中经常遇到挫折,这样就会更加避免现实交流,希望在网络交流中获取成就感,这样非常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借机发泄

目前,网络是大学生发泄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网络聊天、微信、游戏等途径发泄各种情绪。因为在现实生活遇到一些不满与挫折,一些大学生就会将现实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网络中,发表一些不雅言论,进行肆无忌惮的嘲讽、谩骂。同时,一些网络游戏也成为了大学生发泄暴力的主要途径。通过一些暴力、血腥的场面,可以让大学生得到心理的释放,进而感觉非常痛快,但是这种极端发泄方式非常不理智,具有随意性、情绪化的特点。大学生之所以可以尽情发泄不良情绪,是因为在网络中可以释放“本我”。在人心理结构中,“本我”就是快乐原则,在此支配下,大学生就会将现实生活中的愤怒、不满、焦虑等情绪转嫁给他人或者其它事件中。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创设良好网络环境,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的引导队伍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重视良好网络环境的创设,引导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发展。现阶段是,网络环境监管体系还不完善,基本处在一种无序状态,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自发组织引导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引导队伍,加强对网络环境进行监控,增加正面引导,比如,论坛发帖、微信辟谣等,时刻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不良社会心理予以消解,提供一些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加强网络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成熟需要一个过程,一些网络负面信息必然会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所以,可以通过网络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校在设置网络心理教育课程的时候,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并且进行相应的使用,明确现实与网络的区别。与此同时,在开展网络心理教育课程的时候,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对网络心理教育的不足予以补充,有效提高网络心理教育的成果。在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需要将网络道德当成是教育的主要内容,能够将网络道德内化成网民的个体思想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网络行为。除此之外,一定要明确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其发展动态,这样才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网络环境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高校一定要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工作,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增加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并且可以正确运用网络,不会因为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影响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一定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参考文献

第9篇

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成熟应对方式、高自尊,对失败的内控性归因可以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尊;应对方式;归因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Attribution and Ment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Luo Zhonghuan, Guan Tiefeng, Wang Limin, et al. Huade School of Applied Technolog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25,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of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Methods 505 college students from second grade and ordinary college were randomly selected.SCL-90, SES, MMCS, Coping Styles questionnaire and self-administered inventory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elected students. Results The second grade college students' mean score and all factors' score, except that of anxiety and somatization of SCL-90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rdinary college students. 18.95% of the second grade college students hav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analysis of th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indicates: self-blaming, fantasy, level of self-esteem, attribution of failure influence the total score of SCL-90. Conclusion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of the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ordinary university. Positive coping styles, high level of self-esteem and inner attribution of failure can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in second grade college; Mental health; Self-esteem; Coping styles; Attribution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模式上的一种尝试,与公办、民营教育相比有其独特性:传统的普通高校学科设置齐全,侧重学术方面的传授;而独立学院则是应教育市场需求而生,教学上侧重于市场需要与职业应用。其生源主要是那些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而未考入普通公办高等学校一、二批本科,但分数又高于专科及民办大学的这部分考生[1]。本研究旨在通过发现这一群体的心理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于2006年4月~5月对某独立学院和2所普通高校抽取540名大二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40份,回收540份,剔除无效问卷35份,有效率为93.52%。其中独立学院343人(67.92%),男生150人(43.73%),女生193人(56.27%),年龄19~24岁;普通高等院校162人(32.79%),男生77人(47.53%),女生85人(52.47%),年龄19~25岁。共计男生227人(44.95%),女生278人(55.05%)。

1.2 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5] 由Derogatis编制,由90个项目组成,每个项目采取5级评分制(从自觉无该症状到自觉该症状的频度和强度都非常严重分别为1~5分)。可以获得9个常用因子、总分和均分。以任一因子分≥3为有无心理问题的判定标准。分数越高,问题越严重。

1.2.2 自尊量表(SES)[4] 由10个项目组成,分4级评分,总分范围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

1.2.3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5] 本研究只使用此量表的失败归因部分。采用5级评分制,分数越高,对失败归因的外控性越高。

1.2.4 应对方式问卷[5] 共62个项目,包括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与合理化。分量表分数越高,使用此应对方式的几率越高。以上量表均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

1.2.5 一般人口情况问卷 由笔者编制,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对所学专业满意度等。

1.2.6 调查方法 由学院辅导员组织,调查环境宽敞、明亮、安静。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在口头知情同意、匿名的情况下,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当场收回。

1.2.7 数据处理 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心理问题检出情况 见表1。

独立学院学生SCL-90的平均总分为158.49±43.83,总均分为1.76±0.49;普通高校学生SCL-90的平均总分为147.25±38.40,总均分为1.64±0.43。独立学院学生SCL-90总均分及大部分因子分显著高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前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总数的18.95%,在各因子中,以强迫(9.91%)、人际关系敏感(8.45%)、敌对(6.41%)和抑郁(5.25%)等问题检出率较高

2.2 专业满意度与自尊、应对、归因的关系 见表2。

独立学院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56.3%)显著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71%)。对所学专业满意的学生其自尊水平及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的分数高于不满意的学生,其他分数(除求助外)低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

2.3 自尊、应对、归因方式、母亲受教育程度和心理症状总分相关分析 见表3。

表3可见,自责、幻想、合理化、退避的应对方式及对失败的外控性归因与SCL-90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而求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自尊水平和母亲受教育程度与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2.4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见表4。

以SCL-90总分作为因变量Y,以上述与Y显著相关的因素作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变量赋值同表3,其中,X7的赋值为小学及以下=1、初中=2,高中=3、中专=4、大学及以上=5,其余变量为合计得分),X1、X2、X3和X5进入方程。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其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8.95%,高于田家莉等13.7%的结果[6]。姚斌等[2,3]的研究显示低年级大学生心理问题显著于其他年级学生,唐燕等[16]的研究表明大二学生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本研究高检出率的原因可能与对象主要为大二学生有关。独立学院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强迫(9.91%)和人际关系敏感(8.45%),与薛同珍[14]对中学生和尤方华[15]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这是学生中两个高发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重视,并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问题。

刘欢欢[7]等研究显示,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则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本研究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率低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对专业满意的学生自尊水平高于不满意的学生,并且趋向于使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和内控性归因。提示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着重帮助独立学院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认同所学专业,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提高专业满意度。

进一步相关分析显示,自尊水平高、使用成熟应对方式(求助、解决问题)、对失败归因倾向内控性及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8-11]。岑延远等[12,13]的研究表明,自尊水平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低自尊水平倾向采用负性归因,说明自尊在维护心理健康方面起重要作用。

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自尊和对失败的归因是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其解释能力(R2)为32.90%。还有一些重要的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总之,大学低年级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树立热爱专业、职业思想和人生定位的重要时期,独立学院应抓住这个重要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自尊、应对技巧的教育和内控性归因指导,使学生顺利度过心理问题的高发期,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致谢:感谢哈尔滨医科大学王丽敏教授对本文的悉心指导!感谢姚桂英同学的大力协助!)

4 参考文献

[1]汪大为.独立学院:走培养应用型人才发展之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130

[2]姚斌,汪勇,王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5(2):201-204

[3]李虹.大学校园压力的年级和性别差别比较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114-118

[4]Rosenberg:自尊量表(SES).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1999:3l8-320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6]田家莉,徐广玉,彭秀坤,等.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316-319

[7]刘欢欢,张小远,肖蓉,等.对专业不同满意程度军校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研究.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4,24(8):960-962

[8]刘欣.大学生社交失败归因与心理健康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169-170

[9]张月娟,阎克乐,王进礼.生活事件、负性自动思维及应对方式影响大学生抑郁的路径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96-99

[10]曾蓉,姜辉,蒙衡,等.低年级医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医学与社会,2007,20(5):53-55

[11]佟月华.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4,13(1):94

[12]岑延远,郑雪.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67-169

[13]Diana Southall, John E. Roberts.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Self-Esteem in Vulnerability to Adolescent Depressive Symptoms Following Life Stress: A 14-Week Prospective Study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2,26(5):563-579

[14]薛同珍.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现代预防医学,2003,30(6):890

[15]尤方华,林静.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与结果分析.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0):234-236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