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信息化管理

时间:2023-03-08 14:51:28

导语: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信息化管理

第1篇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的纸质载体档案的管理方式相比较,档案信息化具备以下的特点:

1.便于检索,使用方便。应用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可以将大量有价值的文件存储到电脑服务器上,使人们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按照资料的分类进行收集、统计和查阅,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各种数据的统计,打印各种报表,进行借阅登记,催还提醒,检索技术分析所需要的相关资料等等,不仅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也解决了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们使用手工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漏抄等问题,提高了准确性,真正的让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2.便于档案的保管。档案信息化管理使档案保管占用的空间小,操作简单,具有明显的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以及重复使用的特点,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财物力,是传统手工操作管理模式不可比拟的。可见,它的特点是存储时间长,在特殊的环境下不易受到损坏,即节省了资源,又具良好的稳定性,易于保管。

3.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以往的手工操作管理中,信息资源不能及时在各部门之间得到交流和共享,导致效率低下,造成大量的档案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可以通过协议进行网上检索和资源的共享,查找,方便了人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网络传输信息资源,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信息的传递,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特点。

二、档案信息管理的具体步骤

根据国家档案局颁发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具体工作实际,对档案现代化管理实行以下步骤。

1.根据本单位现有的相关资料建立相应的档案资料信息管理数据库。首先,根据不同的资料和数据的性质分类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且逐条将已有的数据分别录入数据库中,由于已经有部分数据形成了电子文件格式,减少了本次的录入的工作量,把已形成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输入文件级目录近120万多条,正在加快速度,年底将全部完成所有信息的录入工作。我们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采用了边输入,边打印的流程,在补齐卷内相关文件的目录同时,也检验了输入内容的正确性,有效实现了档案数据库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其次,利用各种现代化成像设备,把原有的文件转换成图像并保存起来,将文件进行信息化管理,文件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准确性,同进可以达到原件永久的保存。从大量的实践过程中可以看出,通过现代化信息的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科学化。如我们要查阅一条信息,由于实行了现代化信息管理,利用者可以随时调出,随时查阅,而靠手工管理的查阅资料需5个工作日,我们只需要几十秒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利用者对我们的数字化建设十分满意。

2.加大现代化信息的录入和管理工作。首先保证每条信息的准确无误,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必须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有种严谨的工作态度,保证数据真实可靠。同进需要双轨制,电子版和纸制同时保存,由于电子保存磁盘破损,数据丢失的情况常有发生,为了确保电子文件的数据完成,将电子文件拷贝两套,异地保存,并随纸质文件一存档保管。同时不定期进秆数据更新和保存,足量时可以有用光盘保存数据,增加安全性。

三、档案信息管理的具体内容

1.文书电子档案管理。通常来讲,文书电子档案主要分为内部文件和外部文件两类,信息化管理时,必须将两者分类输入加以保存。内部文件文书电子档案整理,首先要根据不同年代、组织机构和保管期限实施组盘;然后分盘保管,这样就便于人们按不同年代和不同期限来进行查阅、检索,可以延长所归档电子文件的所保管寿命;而外来文件文书电子档案整理工作,我们必须利用扫描成影像文件保存进入网络,这样可以有效实现各类公文的传递、批办、督办均在网上操作。

2.会计电子文档的整理。会计电子档案是把会计核算系统中的会计数据备份到存储介质中,形成脱离于原系统的电子档案,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及时建档,可采用双机、多机热备份运行方式或在系统软件中设备自动备份计划任务,以日志文件形式保存数据和系统操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内容,备份库隐藏在不易被发现的目录下或其它硬盘中,以防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时间内、最小的损失下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

第2篇

摘要:档案管理是一门完善的、体系严密的科学。档案管理信息化――新时代档案管理的目标,是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等现代化先进技术的有机整合,进而形成档案信息远程传输和社会共享的完整服务体系。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问题;原则;策略

1究竟什么是档案信息化?

什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要实现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要实现档案信息接收、传递、存储和提供利用的一体化;要实现档案信息高度共享,而这必将引发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

2当前档案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飞越发展给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新的机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新一代档案学尚未产生,档案管理信息化仍然存在大量未解决的难题。

2.1 面临创新与安全的挑战。原有档案管理制度的核心一是为了快速查询、应用,二是为了确保档案安全。档案管理系统向深层应用发展时,会出现与其它应用系统整合的情况,如文档管理一体化。对于这类整合,必须用创新思维来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同时计算机系统和网络本身存在安全缺陷,不仅硬件资源易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破坏,且软件资源和数据信息也易受到病毒的侵扰和毁坏。加之没有相应的内部措施加以管理、安全意识薄弱等因素,可能给网络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2.2 面临标准化、法制化的挑战。由于档案自身的复杂性,我国政府的档案管理体系亦比较复杂,分散管理是其突出特点。由于多头管理,各有政策,造成了管理标准化的困难。档案的立法也相对比较缺乏,甚至对超过五十年的历史档案必须密都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造成大量档案因密级问题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使用价值。

2.3 技术支持不全面。一是电子文件在性质上确定了它的保管条件、保管期限等方面存在着局限,若不能很好加以解决,可能会适得其反。二是在档案信息化建设初期,有大量的纸质档案需要通过扫描仪等设备转化为电子档案,目前我们多数单位使用的平板扫描仪虽然价格便宜,但速度慢,无法适应将原始档案资料短期内完成转化的要求。

2.4 人员配备不合理。就目前的档案工作人员来说,既掌握信息技术、又懂档案专业的人才很少,现有档案人员专业知识单一,普通操作型人才居多。从年龄结构看,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极少,四十岁以上的人员占绝大多数,带来的问题是知识和观念老化等问题。

3档案信息化应遵循的原则

3.1 规范性原则: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通过馆藏档案数字化接收电子文件,应该坚持规范性原则,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3.2 安全性原则: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3.3 效益性原则: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要根据自身的能力、馆藏基础,考虑馆藏档案的利用率。特色就是优势,特色馆藏信息和特色服务往往是赢得用户和创造效益与价值的关键。

4 推进档案信息化的建设策略

4.1 建立规范体系。档案信息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信息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专业,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同时,档案信息化使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著录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所以制定统一的、标准的规范体系,切实推动档案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4.2 完善安全制度。档案信息化建设最终落实都要靠人来执行,所以人是档案信息化安全的第一道保护屏障。为此,要提高档案人员的警惕性,从根本上铲除黑客对信息系统的威胁。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

4.3 提高技术支撑。技术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生命,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档案信息化形同空话。首先,要配备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硬件设备并添置相应的配套设备,防止电磁干扰、辐射等影响,从源头上减少自然毁损概率。其次,要设计开发出通用性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系统融合贯通。其三,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软、硬件安全运行。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的实现不是档案馆(室)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单靠几个计算机技术人员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所有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档案队伍素质对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档案队伍计算机技能的提高是目前档案部门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档案馆(室)只有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与其他行业同步发展,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文档管理、存储和利用方式的革命,档案管理正面临着现代技术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信息资源在管理模式上正在实现向网络动态的改变,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医院档案管理能使档案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如何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网络技术与医院档案管理相结合,加快档案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是新形势下各级医院所要面对的新任务、新课题和新机遇。

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医院档案是由管理文件、会议记录、各类报表、病历档案化验单据以及各种影像资料等构成[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技术等手段提高档案工作的现代化管理与利用服务水平,使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逐步摆脱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

1.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1.2.1对患者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可将不同科室的病历档案按照不同的编号分门别类的进行网络登记,还可以对相应的病情应用网络做出分析,标注在病例的下面,为医生提供治疗的思路。医生将治疗过程等记录在网络上,计算机终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以便更家方便快捷的从中提取重要信息,总结大量临床经验。

1.2.2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将各部门的人事档案在网络上进行登记,将人事不案例从实体化方向朝着网络化方向进行转变,人事档案的管理可以将平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门别类的进行区分,规划在不同的档案之下,不仅方便管理,更方便查阅。

1.2.3对医院图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庞大的医院图书和资料如果在图书馆里进行查阅的话是非常麻烦且冗长的工作过程,对图书资料进行网络化管理可以大大节约这些时间,还可以将借阅者对于这些资料的感想和想法登记在网络上书本的名下,为以后的借阅者提供参考。

2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档案的优势

2.1有利于减轻档案管理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立卷难、利用效率低和查准率不高的难题,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的利用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过程,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索速度。

2.2有利于文件和病案的补漏增缺 传统的医院档案立卷方法遇到信息收集不齐或者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拆卷后,卷内文件又得重新排列,编档页号、编抄卷内目录、装订、修改填写案卷封面,不但费时费力,还是管理员增添了很多麻烦,现行电子环境下信息管理后,医院档案按"件"管理,工作人员可有充分的时间提高业务水平。

2.3有利于档案资料方便、检索简便、准确率高的使用 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档案信息含量与档案实体量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摆脱了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完成档案由案卷级向文件级管理的转变,将手工立卷变为计算机自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类文书档案和病案管理与利用的质量、精度和效率。

2.4有利于提高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 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是人为的纸张立卷,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其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制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这必然影响到案卷质量水平,信息化档案管理后,档案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可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率。

3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对策与措施

目前,我院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政策和技术保障缺乏、信息化规范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为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有以下几点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管理环境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医院局域网的建立要立足高起点,不仅要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还应配备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设备来方便信息的输出利用。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3.2重视人才培养 现代化档案管理人才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证[2]。档案信息化建设涉及的技术性较强,要采用各种措施多途径、多形式地将计算机应用、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等作为新时期档案人员必备的基础课予以培训,档案员除了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良好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运用操作能力。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和培训,重视人才的培养。

3.3加强安全管理 档案具有原始性,不得被篡改,要防范病毒攻击,对于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还要设置访问权限,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晚上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加强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医院 JCI档案 信息化

一、医院开展JCI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医院JCI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档案管理员将纸质材料运用现代化手段后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处理转化为电子材料加以永久保存,从而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随地、快捷准确的存取档案信息。因此,实现JCI档案信息化是当今我院JCI档案管理的必经之路。

2.提升医院JCI档案管理的效率。信息化档案系统的建设正逐步成为医院JCI档案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院的不断发展,医疗业务量的扩大,医院各项人事管理产生的文件日益增多,传统档案管理手段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JCI档案的价值。通过现代化网络通讯技术,可以提高JCI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网络档案馆。

二、医院JCI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过程

1.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通过JCI评审的一些医院,已经率先意识到信息系统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开始关注并设计相关软件来满足管理上的各种需求。在计算机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动管理大量JCI档案的模式所显现的缺陷越发明显,JCI档案管理要从传统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完成向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为医院良性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管理方式。

2.实现JCI档案管理的计算机化。根据我院实际情况,以JCI纸质员工个人资料档案为基础,建立了相应的JCI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首页、资格准入、岗位职责、医疗权限、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等模块。同时,JCI档案信息的采集与报送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也极为重要,我院通过扫描等手段将原有纸质文件电子化,通过开发年度考核系统等手段将现有材料直接电子化,准确、完整、规范的管理了我院JCI档案。档案管理员还定期对JCI档案进行及时的更新及检查,加强了档案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我院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不断改善、改进和提高整个JCI档案系统的功能,使整个系统日益完善。

3.维护JCI档案数据安全。随着JCI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数据信息长期保存,防止JCI档案信息被非法变更或破坏成了JCI档案管理的重要课题。我院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加强JCI档案信息安全建设:一是对长期保存的电子文件要定期进行备份,以防信息丢失。二是对长期保存不需要修改的文件刻录在只读光盘上以保证其不被修改。三是对价值大、保密性强、容易遭到“电脑黑客”攻击的文件,应通过加密数据、限制管理权限、设置系统恢复功能等方式进行管控。

三、医院JCI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困境

1.档案信息的准确性问题。JCI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将材料重新整理、编码、扫描并录入计算机系统,档案管理员自身的工作态度、计算机操作水平容易影响材料在电子化的过程中的准确性,如编码输入出错,将直接导致无法准确查阅职工相关的JCI信息。

2.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问题。JCI档案涉及机密的职工资料,因此,必须对查阅的权限进行把控。目前我院JCI档案管理系统只对人力资源部的职员开放查阅和更改权限。为确保档案材料不被轻易盗取查阅和更改,应树立并不断强化档案安全管理理念。

四、建立与完善JCI档案信息化的管理对策

1.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JCI档案涉及院内内部重要材料,其管理和维护工作是一项严肃艰巨的任务,JCI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甚至政治素养都与档案的保密工作直接相关。因此,对JCI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应不断加强。

2.多项质控确保信息准确常新。医院JCI档案信息化数据管理持续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对材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等都有较高要求,我院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确保材料准确常新:一是纸质文件电子化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采用分类专人录入并二次审核减少电子化中的错误。二是JCI档案材料日常维护更新的质量控制。在将原始材料电子化的过程中同时保留原始纸质文件以备查。

综上所述,医院JCI档案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已经成为医院JCI标准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JCI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更为高效的进行人事信息管理和网络化共享。但在推进JCI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我院通过强化JCI档案管理意识、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管控档案信息准确常新等方式将JCI档案进行了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从而为医院JCI发展铺平了道路,提供了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刘承志,朱洁,吴蔚.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探讨[J].中国病案, 2010(11):53-55

[2]刘立君.浅析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2010(12):191

[3]关力.医院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路[J].中国病案,2013(14): 37-39

[4]林桦.以JCI标准为导向加强医院档案管理[J].医学信息,2013,26(12)

[5]黄婷婷.基于JCl评审指标的员工电子档案管理[J].现代医院,2014,14(5):139-143

第5篇

关键词:血液;血站;信息化

血站信息化建设主要是指血站可以优化流程,通过使用先进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将所有数据信息进行集成,以便实现资源共享和高效利用,提升血站综合管理水平。

一、血站档案管理

(一)血站档案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各级血站都没有独立档案管理系统,很多血站档案管理都由综合办公室进行负责,没有配备专门档案管理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就在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高层次人才,而现有管理者素质并不高,这就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可靠性和安全性。因此,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应当将档案管理人才锻炼,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思想素质。与此同时,无偿献血人数不断增加。血站在进行采血工作时,应当加强档案数量管理,在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上都应当进行升级。例如,现在档案用房面积很小,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现今发展需求,制约了档案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血站档案管理问题

第一,档案管理工作意识不强。对于血站档案而言,档案形成一般在采血过程中,而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手段上并没有进行创新,甚至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使得制度管理和管理手段都存在很多问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不高,档案质量也不高。第二,各类档案交接不规范。各类档案交接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例如,各级血站并没有设置专门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交接时没有时效性,很多档案没有及时录到。与此同时,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管理人员在交接时重视程度不够,把关不严,忽视了许多基本要求,没有按程序办理,这就使得很多档案缺乏实地核查,没有形成完备记录。

二、血站信息化建设

(一)血站信息化建设的背景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许多信息化工程不断涌现,信息化给我们社会带来了明显进步。根据卫生部规定,我国在2020年建成血液采集、血液检测、血液储备、血液运输、血液发放全信息化管理,这就使得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在血站管理过程中,血站业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迈上了新台阶。

(二)血站信息化建设的应用

在进行血站信息化建设时,我们应当加强各种档案自动生成查询,使得档案可以及时归档,保证档案管理的时效性。根据笔者自身工作经验,在进行血液采集时常常会分为固定血液采集点和流动血液采集点,各个血液采集点会对献血者献血信息、血液样本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再通过互联网方式进行实时传输、加以保存。在检验科,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现代化方式进行血液加氧,并进行各种信息加工,使得血液样本进行即时无缝化传输,避免在过程中出现人为干扰,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在供血科各个信息可以根据血液检测结果自动进行识别,将不合格血液隔离,对合格血液进行放行并生成条码,保证各个科室可以领到合格的血液。通过加强血站信息化建设,使得整个业务流程避免了外界因素干扰,使不利因素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对于血站信息化建设应当加强应用,简化管理过程,发挥档案应有功能。

三、信息化建设在血站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许多血站都采用双份保管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血站形成信息自动生成各类档案,并通过纸质打印送交相关人员签字,这就使得纸质档案具有法律效力。血站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归档,在归档之后不受任何人更改。与此同时,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应当以电子档案形式进行储备。该电子档案的内容与纸质档案完全相同,而且空间使用更小,更易进行保管。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血站档案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们可以充分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血站信息系统建设,不仅可以促使血站建设更加完善,还可以提升血站档案管理效率,大大节约资源。对于我国现代信息化建设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期,血站管理工作者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区,提升血站档案管理的综合质量。

参考文献

[1]胡立功.血站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8(1):29.

[2]时莉.试论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输血杂志,2014,17(2):123.

[3]吴春华.血站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创新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60.

[4]朱红娟.浅析血站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档案管理,2015,(5):71.

[5]蒋涤非.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开展血站记录(档案)管理的初步构想[J].信息管理,2014,23(02):213.

第6篇

论文摘要:在信息社会化逐步深入的今天,房地产档案逐步实现了信息数据化、管理网络化和服务现代化。这就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房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然要求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房地产事业服务。

目前,在房地产管理部门中,由于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的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因而积压了大量历史信息需要录入。要将这些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全部录入管理系统并且不能产生误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房地产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新突破,已成为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利用计算机对房地产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储存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房地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确定适用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在数字化建设中,必须建立好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最终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的数字化利用平台,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

二、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房地产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档案原件及档案数据的管理。档案原件作为房地产档案的原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档案数据的来源。房地产档案管理要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房地产档案网站作为一种纽带和桥梁,是实现这一多元化服务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利用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一方面我们可将房产档案中的建筑面积、房屋坐落以及平面图等无条件公布在网上,对于有条件利用资料的各级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用户级别查询相关的房产档案。另一方面,利用者可将自身的相关问题留在网页上,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适用者的需求,解答问题,搞好服务,方便群众。

三、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

档案人员是连接档案与利用者的桥梁和纽带,档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利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要突出服务理念

就现代管理科学而言,房地产市场管理同时也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由我们管理部门提供给社会层面的服务。当前,社会层面越来越需要更为全面、便捷、自主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服务,也越来越渴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管理信息系统来获取房地产咨询服务和房地产政策指导,因此,我们只有及时、主动、积极地向新型管理服务职能转变,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呼唤、满足公众的需求。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同样需要

五、要着力强化系统的协作效能

在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市场信息。一是要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包括业务分类、数据分项、数据定义等技术规范与格式,为各相关业务部门、各相关业务系统今后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技术基础;二是要在系统中尽量延伸和拓宽市场数据的采集面,并规划和设计出必要的数字化实现途径;尽可能多地实现各关联机构、协作部门业务数据的采集、转换,促使更多的业务内容转换成房地产市场所需要和必备的业务信息流;三是要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新的系统必须支持系统间、部门间数据资源交互和传递,实现同类业务信息的一致和共享。

六、当前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数字化管理的认识,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满足社会需求。

2.制定房地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并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地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历史上形成的数量庞大的库存档案,以及每年数量激增的综合反映,建立一支既懂档案管理,又懂房地产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房地产产权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关键。

3.档案人员要加强学习房管部门相关专业的一般知识,如《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等。

第7篇

关键词: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案

1 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案

1.1 加快和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城建档案管是城建档案管理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现代化技术相互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城建档案事业未来的发展方向。2001年,数字城建档案管这一概念正式被提出,先后一些列的标准规范也相继出台。因而,各个地方理应该加强和加快积累数字城建档案信息的工作,同时不断促进数字化档案信息利用程度的有效提升。而加快和加强城建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城建档案馆应该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的经济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全部管藏档案信息管理信息数字化、珍贵档案现代数字化、重点选择某类档案信息数字化以及高频率使用档案数字化等等途径,将现在拥有的实体档案资源转变为数字信息化的形式,实事求是、积极主动地不断推进城建档案管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具体要做到两点:首先要充分而且要积极开展和利用电子档案接受、利用以及保管的技术方案,制定出规范、合理的电子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方案;其次就是要不断加强和加快电子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也就是要加大对电子城建档案信息的接收、利用管理力度,争取从源头上促进城建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问题的解决,借助于电子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绝对优势将城建档案转化为信息,完善利用服务。

第二,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立和建设应该借助GIS电脑软件,建立数据库,从而将城市地上建筑、地下管线和设施等等相关的各种信息的空间分布特征真实、完整、全面的反映出来,这是源于对城建档案自身特征的特殊性和差异性的考虑。再就是,根据GIS软件所建立的数据库还方便于信息数据的管理、检索、查询、进一步提取数据以及数据的进一步加工和输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信息主体同时还得包括城建资料的内容信息、城建档案以及二次信息,而且和建设项目空间位置可以连接组成一个不断的空间数据库。背景数据库作为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其和城市以及其它系统用一样的地理位置定位系统。数据的种类十分广泛和负责,包括城市建筑、城市规划、地下综合管线、市政公用设施、环保、城市园林绿化以及地名等等。

1.2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和领导工作

换句话说就是城建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还需要工作主管部门的不懈努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和领导,对有关城建档案基本工作标准、规范贯彻执行,加以落实的信息化予以一定的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城建档案信息化工作建立于扎实、统一的基础平台的上面。此外,工作主管部分还应该不断建立和健全工作体制的信息化,确定专职的部门来负责和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和组织工作,向组织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进军,完善城建档案信息的生成、传播以及利用等等服务工作。

1.3 加快和加强城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

伴随着《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的颁布,各地城建档案网站也进入了不断建设和完善的状态,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城建档案信息资料,因而帮助他们解决了不少实际难题,而城建档案资源共享的局面也因此而得到了一定的拓展和开阔。现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城建档案信息的网络化建设,还应该将其逐步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框架体系中,力求和电子政务建设同步,加快公文、城建档案管理的一体化和标准规范化。再就是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平台的作用,促进城建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的积极开展以及城建档案利用服务质量和利用效率的全面提高,从而做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对其的利用需求。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第一,要积极争取相关方面来加大对其经费上的投入,促进城建档案馆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和政府政务网同步,实现一体化,进一步推动其信息管理化建设的跨越式前进、发展;第二,不断建设和完善城建档案信息网,熟悉社会需求、分析新趋势、研究新课题、开放新动态,迅速将经过整合后的信息在网上予以,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促进城建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稳定化前进;第三就是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它的有关档案馆信息化管理的经验,将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事项提到议事日程中来,尤其是重视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和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统一、同步协调向前发展,从而促进自身的进步。

2 总结

总的来说,为了促进信息管理服务功能的早日实现,响应城市建设发展的现实需求,应该而且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和加快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速度,以确保城建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

参考文献

[1]邓红.城建档案信息化给力幸福档案——谈规划管理档案信息化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广东档案.2011(03)

[2]张世东.本市举行“2008上海国际档案信息化暨现代办公技术以及设备展览会.[J].上海档案2008(12)

第8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行政机关;实体

一、档案管理在行政机关实现信息化的必要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指的是改变档案管理的方式,侧重点从档案实体的管理工作转移到通过档案的保管,以信息化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必要的档案信息的服务。档案实体信息化的实现是对所有档案的信息进行类别区分,相同的资料进行分析,进而加工整理资料,而后进行信息整合与提取,通过这样的流程,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高效性,提升效益。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查询效率较低,修改流程比较繁琐,相比之下,现代的电子档案就完全弥补了传统档案的缺点,保存更加便捷,修改更加容易,查询更加快捷等等。同时,网络的发展也给档案的传递带来了福音,通过网络的快速传递让档案管理的利用率不断提升,并且大大降低了档案管理的人工成本。

通过调查,现在大部分的行政机关仍然用手工进行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这种手工操作模式让人事档案更加繁琐。部分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或者是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由于安装原因或系统设置的局限性,只把人事一些基本档案输入进系统中。在部门有需要查找与搜索资料的时候,也都用手工进行操作。所倡导的无纸化的阅档并没有完全应用到实际行政机关的工作中,档案管理完全脱离了时展的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所有行政机关必须要改变并且改善这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要真正意义上进行现代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二、行政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应制定相关规划

行政机关应根据发展战略部署来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规划,要立足于行政机关自身办公模式的特色,着眼于基本发展目标定位,不断进行探索与调查研究,科学的进行论证分析,从而制定出与时俱进并且具有行政机关特色的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长期目标以及近期目标,创建一个大规模的网络管理方式,从而推进行政机关档案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此外,在行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还必须注意在行政机关中应用的实际效果,要加大力度支持与协助行政机关信息的服务,侧重整个机关档案管理的灵活性以及延展性,要在整体规划中考虑到未来行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空间。

三、建立高效档案信息网站

行政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自己地区档案管理问题以及相关流程建设出一个实用的档案网站,网上建设的这种信息站点是通过网页的模式提供给人们与档案内容有关的档案信息及服务具体内容。这样不仅档案内容丰富,所涉及的覆盖面也比较宽广,人们利用率较高,在档案信息网站上搜索、查询、实时文件的直接使用的方式可以使人们更加快捷的解决档案问题,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传统的行政机关的档案管理,必须是使用者亲自到档案管理部门进行档案搜索。这较之现代档案信息网站的应用不仅浪费了人力还浪费时间。这种手工操作档案的方式正在逐渐被档案信息网站所取代,行政机关的档案管理部门不仅可以提供电子信箱的方式来提供咨询与服务还以通过网页在线服务进行查询与咨询。这种高效的档案改革可以看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特色及主要目的,也通过这种标志与手段显现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在整个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单独的只设置档案管理体系,还必须要把档案管理体系融入到行政机关的管理体系中去,要建构出一套整体的管理信息系统,并综合各部门的信息增添到网站中,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提升档案管理的综合效率。

行政机关的档案信息网站应使用高效的检索系统,并在计算机技术上不断加强,以保证档案信息网站的安全性。在软件的选择中也注重质量,软件产品应是立足于现在,着眼于未来的明星产品,这些软件必须符合国内外的认证标准,同时与计算机硬件提供厂家沟通,获得技术上最好的之处,确保升级服务及时,缩短重新建设的成本。并在应用过程中考虑网络速度,传递方式以及响应的时间等等。

四、加大力度实现行政机关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

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就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它确保了档案原件的保护模式。先进信息手段应该展现在档案数字化的建设中,要把原始档案建设成数据库的目录库建设,及全文数据建设。并及时更新数据库内容,公开,为人们提供便捷的服务。要重点分析档案资源数据的分析整理,显现重点内容,逐步解决问题。最终达成一个先进的档案管理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模式。

五、行政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注重标准与规范

行政机关档案的建设必须注重其标准与规范,这是建设中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展现一个单位档案管理是否达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信息化在行政机关中运行就必须要根据自身机关特点及内部管理标准来执行,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查缺补漏,不断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不仅要符合国家的标准,又必须要在实践运行中便捷、精确。并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各项实施内容制定统一标准,例如对数据库中各种软件内容以及格式都制定统一规范等,防止在资源共享后由于格式等原因不能进行读取以及共享等问题。

六、加大对行政机关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必须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通过继续教育的培训,调整管理人员工作心态,使其注重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并加强学习新知识新内容,跟上时展的步伐,并且要在计算机网络技能操作上精通,要让管理人员实现对繁琐的网页信息进行分类、索引以及高效的管理,以为广大使用者提升使用效率,并把档案信息内容发挥到最大价值,满足使用者的最大需求。

综上所述,行政机关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坚定新年,通过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学习,稳扎稳打,回顾分析,突出重点,坚持发展等过程的磨合来不断加强行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我们要以主动的为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服务为目标,不断提升人们群众的档案使用效率为发展向,创建出一个适应新时期科技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档案管理模式,创建出一个符合国内外档案信息化得标准模式,在对档案管理人员不断继续教育的同时,加大管理力度,切实提升工作效率,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作者单位:利川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参考文献:

[1] 闻国权,曹义.对检察机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档案.2011(06).

[2] 安小辉.论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

[3] 欧阳琳,盛志喜.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J].兰台世界.2010(02).

第9篇

作者:董欢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及问题;管理措施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其利用的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并且在多媒体传输和现代信息化技术等领域有了更多的应用,从而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对于疾病控制中心而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为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下面内容中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管理缺乏重视

在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了解后,发现我国一些特殊地区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部门,甚至一些地区并不存在相关的部门,而由于信息化水平降低,就不肯建立相关的信息科,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当地政府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并不重视,甚至对其没有真正的了解。其次,由于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是一个较为繁琐的事情,所以在管理前期并不能发挥有效的效果,自然就不会被政府所重视。即使有些地区有相关的管理部门,但是管理人员受到专业素质的限制,对管理工作并不能胜任,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施增加了困难,所以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化管理就不能得到稳定的发展。

(二)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

由于政府的重视程度不高,那么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就缺乏一定的积极性,特别是档案信息化管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单一的工作,管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自我放松的情况,因此管理人员就不会积极主动的工作;其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受到资金的限制,管理者的厌烦度会再度增加。

(三)专业结构有失平衡

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化管理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在具备计算机技术后才能更好地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但是,在对我国疾控中心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许多疾控中心用的人员并不是专业人员,甚至有些人员都不是医疗工作者,其次在对人员进行招聘和分配的过程中,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在疾病预防信息化管理中只占有很少一部分比例。导致专业结构不平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就难以进行。

2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分析

上述内容我们已经说过档案管理可以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提供有效的依据,还可以为在发生传染性疾病时提供有效的资源,所以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保证群众健康的重要依据,我们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滞留和不稳定的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可以提出以下措施。

(一)提升管理者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人都认为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简单并且枯燥的工作,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多元化管理方向,特别是将档案管理的方法融入信息化后,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还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真实性。所以,提高管理者的信息化水平成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对管理者的专业化和规范化进行定期的培养,保证其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系统,在面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的解决。

(二)提供最佳的管理环境

我国《卫生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已经明确地提出:“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要和该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同时发展,并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进行不断的提升,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随着要求的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必须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更优越的环境,而对环境进行改善可以保证档案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发展下去。此外可以在设备上对其进行优化,比如对档案存储库房、档案信息化管理数据库,信息化管理服务器以及良好的阅档环境等硬件设备进行改造和提升。在设备软件中,可以加强使用。以人员配置为基础,对人员加强规范管理,并在档案管理部门中设置相关的领导,让管理工作分配更加细致化,并形成明确的责任制度,保证信息化管理的畅通。而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可以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涉及的资料和内容都比较多,所以传统的文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也是建立数据库的主要原因,更是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立数据库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真实情况,并让一些主要的员工参与到数据建立之中,提高数据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在建立的同时,应该重视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应用,例如文档管理软件、文件共享软件、照片管理软件以及系统管理软件,这些软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可以更快地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者而言,主要的工作目标就是将管理更加标准化,从而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管理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大多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信息化管理中都过于随意,甚至管理工作如同虚设,管理过程不规范。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档案信息化管理不能真正的发挥作用。由于以上原因,在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建立管理内容的规范性和标准性,使得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属于一个独立的系统,所以在其各个管理层面中,都应该遵循相关的标准,才能真正的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作用,最终可以使这项工作得到更稳定的发展。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