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1:32
导语:在中医预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语言;会意;确意;特性;差异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3)04-0108-05
语言文字的发展经历了“合”与“分”的流程。人类从原始的呼喊和动作示意开始,慢慢出现了以结绳、契刻记事的方式来表达其意,直至出现原始图画文字。此时人们表达意愿和描述事物的语言文字形式大体相同,这也是语言文字的“相合”阶段。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人类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才创生出“真正的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楔形文字,还有一百多年前发现的以殷商时期甲骨文字为代表的古汉字,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虽然并非是完全成熟的文字,但可说是“真正的文字”的起始。当把图画变为了习惯传统之后,并相对固定下来,慢慢过渡到了文字。当字的形象慢慢失去了描绘事物的形象时,就成为符号,也就是文字符号。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表意文字,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录语言中的意义单位——词或词素(语素)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而后又出现了表音文字,它不是以词或词素(语素)为“直接代表”来展现,而是以不含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来表示,以不可直观的音节单位表达出相应的意义单位,所以,表音文字符号不再理解为词或词素(语素)的实义符号,而是音节符号,与表音文字发生直接联系的是语言的语音物质材料。因此开始了语言文字的“相分”行程,即形成了以汉语言为代表的“表意文字”和西方语言——以字母组合为音节单位的“表音文字”的两个文字发展的方向。
在此,我们把带有“表意”性的中国汉语言文字统称为“会意语言”,把带有“表音”性的西方语言文字统称为“确意语言”。它们有着各自的特性,从中也说明了中西方语言所具有的差异性。
一、表意的“会意语言”特性
汉语言的出现追溯已古,作为汉语言的符号——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从商代甲骨文字为代表的上古汉字,即象形文字开始走上了表意文字的道路,以至演变成今天的现代汉语言文字体系。
汉字有四种造字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法。
“象形”者,主要是以取象为主。它来自于图画文字,但图画性质减弱,而象征性增强。它用线条或笔画把物体的形状表现出来,字形直观,依类象形,以形表意,触目会心。它对在空间中显示的事物加以模拟,使人把字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是一种写实的方法,蕴含着象征的意义。如,“皿”字在甲骨文中写得类似酒樽的模样;“目”字在金文中写得像一只眼睛。又如,“日”、 “月”、 “山”、“人”、“手”、“口”、“雨”、“水”、“马”、“鱼”等字的本义显现在字的本身之中。象形字作为一个独体实物的形象,具有直接的直观性,而且其字与语言中的声音和意义有着直接对应的关系。
“指事”者,是人们运用特殊的符号标记标志出具体客观事物及其性质、属性、作用或概念的造字法。它要么在象形的字体上添加某种“指事”的标记符号;要么直接标记出象征性的符号。它比象形字含有较为抽象的东西,因为它在独立实物形象的象形字上加上较为抽象的指示符号,如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为“刃”。指事字“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它将物体整体象形付之于字之后,再加上标示符号,来体察新造之字所表达之意。如“上”和“下”就是在主体字形“一”的上方或下方加上标示符号。 “木”字,下端加一小横为“本”,用“一”的指示符号标记为树的根部,故“本”字的本义为树根,今天我们说的“根本”就用的是其本义。“木”字中下部加一小横为“末”,等。由指事造字法生成的字,其“指意”胜于“本意”,要经过“透视”才能寻找其原意。指事造字法更加注重了运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示事物,也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再抽象。虽然它增加了标示符,但仍有象形文字“画成其物”,一望而知的征象。
“会意”者,把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其意义可相配的独立象形符号组合一体,赋予新的意义,表示出一个新的字义。它比起象形造字法的直接直观性来说具有一定的间接性,但带有直接的表意性。如,“小”、“土”合在一起就是“尘”,“日”、“月”放在一起就更加“明”亮, “口”、“鸟”组合就是鸟的叫声“鸣”,上小下大为“尖”,不上不下为“卡”等,再如,“解”之字义便是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这些为异体会意字。还有同体会意字,如一个“人”跟随着另一个“人”就是“从”, “木”和“木”相结合就成为树“林”,树木丛生为“森”等。其表现出了人们对事物认识不断的深入,它与象形和指事的造字法相比功能更强,并能够表示出很多抽象的意义,说明人们对于具体的事物有了进一步的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会意字让人们不仅单纯地去“直观”事物,而且还能看到具体事物之间的关系,会意法更具有象征意义。
以上这些造字法是从原始记事图画中直接继承下来,形成对于事物的直接描绘或带有隐喻象征的文字图像。
“形声”者,即把一个字的形旁(形符)和一个字的声旁(声符)相结合,从中也把“表意”和“表音”结合了起来。形旁是形声字的表意部分,声旁是形声字的表音部分,“城”中有“土”,“土”是形符,“成”是声符。“诗”中有“言”,“言”是形符,“寺”是声符。“河”中有“水”,“水”是形符,“可”是声符。“吟”要从“口”,“口”为形符,“今”为声符,像“唱”、“喝”、“唾”、“哼”等都与“口”有关,还有“桃”、“梅”、“梨”、“枝”、“棵”、“松”等都是以“木”作为形旁。形声字除有标音之外,还保留着表意作用,它是音义结合的重要载体(后来许多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形声字组成在一起难以分清哪是形旁,哪是声旁)。这种造字法的功能更强于前三者,虽有标音,但它仍然为单音节孤立型的、“图画式”的笔画字或方块字,其内含有深层的寓意,因此,在形声字里同样蕴含着表意性,具有象征意义。
在汉字的造字法中,表现出了汉字的“象征主义”。如 “雨”里面的小点像雨点;“田”在“土”上,为故“里”等等。汉字对具体事物形象的描述上“抽象”出其内含的意义,故为表意文字。因而汉语言文字是让人们领会内在寓意的一种语言。姑且在这里把具有象征性的汉语言统称为“会意语言”。
其一,从汉字的形式、结构上看其“会意”。汉字表现为一个“图画系统”,有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则。当然,最初的图画本身不是文字,它与用现代语言表达的概念几乎无关,它只是一种象征,激发人们去图解、分析,在图解、分析的过程中,渐渐形成图画文字,它与具体事物直接相联,以取万物之象来进行加工,使图像文字开始与表达具体事物的“词”相联,视觉图像与经验沟通。慢慢地由具体引导抽象,视觉图像直接表示概念,概念形成于对事物形状的知觉中。直到图像在所表现的概念中逐渐固定下来,线条得以简化,才成为形象化的、具有象征性的意义符号。即使无形可循的抽象概念也往往通过“会意性”的文字符号标示出来,随着符号性不断增强,这时的符号也已同较为“抽象”的概念发生了联系,并藏有深含其内的蕴意,渐变成今天的汉字。
中国汉字是一种视觉符号,以象征性为最基本原则,既可让人们直观地把握,又给人以模糊的感受。(直观,就文字结构而言;模糊,就文字的内容,严格地讲是概念的内涵而言。)由于内含着隐喻,它更注重的是“心领神会”,而不是形式的领认。中国从象形到“会意”的表意文字符号,加之以对称、规整的方块字形的影响,引导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
其二,从文法上看其“会意”。西方的拼音文字注重修饰关系和时态、格及尾词的变化,文法严谨。有学者认为,英语、俄语等要先把它的结构弄清才懂得它的意思。汉语则相反,要先把意思搞准才能分析它的结构。汉语的词类和句子的成分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一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的文字,“对汉人来说,表意字和口说的词都是观念的符号”。[1](P51)汉语不完全靠语法的制约,可在不同排列的词序中从总体上把握语义,在语义成立的条件下,也可以通过词序的变换而改变句子的意思。所以,汉语注重的是词与词之间的定位关系,文中的个别概念同整体意义相互确定,个别概念和命题随整体意义的变化而不同,具有不固定的特性,要更多地考虑语境,或从上下文中悟出其旨意。西方学者洪堡特认为,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里,要你斟酌,要你从各种不同的关系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那是因为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所以,要从整体把握句子,还需作动态调节。
如“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高的概念之一。在《说文解字》中,“气”被视为象形之字,“气,云气也,”象征水气上升,云气流动,气是为天地未分的统一体;在《易传》中把“气”较直接地视为了万物的元素;庄子提出“通天下一气”的命题,认为万物都是一气的变化;《淮南子》把道称为“元气”,借用“气”来说明宇宙的生化;孟子的“气”为“体之冲也”,把气基本看作是构成身体的东西;荀子的“气”之论,说明它是构成生命和意志的基础,是一般的存在物。董仲舒承认“虚空”中充满了气,但气从属于万物的主宰——“天”。王充认为,天地之气相和产生了万物,气含于其中,“含气之自然”。张载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气”也等等。同样的一个名词用于不同的文章,需从上下文把握其不同的蕴意。这说明我们只有通过对哲人所使用的语言进行总体的了解、考察排在那里的词的各种不同的关系,进而了解其思想本意,方可知“气”之所指。在古汉语不同的句子中,词性也会随之变化,同一个字有时可作名词、形容词,有时又用作动词等。如,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在此形容词用作意动词,意思是以其食为甘,以其服为美,以其居为安,以其俗为乐。这些都是中国古汉语言文字的特点,虽也有其规律,但与西方造字起始就确定下来的语言形式上的严谨程度有很大差异。
在构词方法上,汉语言也与西方“确意语言”有所不同。洪堡特指出,比如在汉语中,哥哥和弟弟构成“兄弟”的总称等。而在欧洲语言中是运用定冠词表达概念的普遍性,在汉语里,这样的普遍性则无一例外地由两个对立的概念极端直观地予以表示。严格讲,这种词型与其说是语言的一种构词方法,不如说是讲话的一种修辞手段。在某种场合,汉语没有表示简单的一般概念的词(指单语素的词),因此不得不采用上述迂回方式。如年龄差别的意义是无法跟表示兄弟意义的词分割开来的,只能说年长的兄弟(哥哥)和年少的兄弟(弟弟),却不能直接表达相当于德语 Bruder(兄弟)一词的意思。因此,在这里,纯粹的语法表达往往必须作为实体在语言的内容中体现出来,那么我们有理由把这种词型看作构词方法。[2](P367)这种构词方法与西方拼音语言文字相比缺少了抽象性,而对于“个别”的感知,突出了具体性。
其三,从单音节的“形象语言”看其“会意”。首先,汉语的词是单音节的,而音节本身又是语音的一个层级,因此,只要直接把词的语音框架建立于一个音节的范围之内就可以了,这样,音节既是汉语词框的编码基础层单位,又能满足整个语音框架表达的需要。从而,可以直接通过“音节”上升转入语义层而完成表达词义的任务。所以,其语音框架层(音节)和编码基础层(音节)是“重合”的,这就导致汉语言文字系统的字符(“字”)与词符(“字”)是“重合”的,表音文字字符(“字母”)与词符(“单词”)相分离。[3](P361~362) 如此,汉语言文字可直接表达的语言层面,即可直接转入到语义层。所以它是表意的,带有“会意”的性质。其次,汉语字符与词符相重合,可直接表达词义的单音节的汉语较之于拼音文字系统而言,可以说是一种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的“形象语言”。这种“形象语言”展现了它的空间性,一个单音节基本表现为一个主要意义的单位,以字的形象来挖掘其深藏字内的含义。“形象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沿用至今的方块字就说明了它的空间上的展开和空间上的视觉性,它是对自然世界的“描绘”。形象语言与西方的声音语言不同,声音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拼音文字,它表现为多音节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意义单位,展现其时间性。它不带有象形的痕迹,是人们主观地赋予了文字的意义。而要想让人明白概念的含义,就需规定其确切含义,所以,西方的声音语言导致了概念意义的确定和抽象。形象语言则注重“象”,缺乏对概念的精确界定,以意向性和象征性,类似写意的手法,易导致概念意义的模糊性、多义性,给人以寻意的“想象空间”,而“会意性”也就隐含在其中了。
所以,中国的“会意语言”传达给人们的是一种“神蕴”,给人们留下的是“会意”的感悟。
二、表音的“确意语言”特性
所谓“确意语言”是相对于中国的“会意语言”而言。其确意性特别表现在如西方哲人对于概念确定性的一贯追求上。其确意的概念从一个方面给予西方哲学思维方式以导向。
在这里把西方语言称为“确意语言”。
其一,就表音文字的语言形式而言,实际上,在语言文字上,人类从象形文字这一共同起点出发,由于众多因素,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地分化了,中国的表意文字仍保留有象形文字的征象。然而,欧洲文字却走上了由个体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的殊途,即表音文字体系。“它的目的是把词中一连串连续的声音摹写出来”,以言语中不能再缩减的要素(音节或字母)为基础。[1]这种表音系统,摹写词的语音形式,以字母或单词的形式反映着语言,侧重为听觉符号系统,注重时间上的展开。其字母与字母相连组成(单)词,继而靠词形的变化来组句,表现的是“形合”。而汉语言文字则是凭借词序看词在整句中的作用而“观”其意,其句表现出的是“意合”。表音文字在词法、句法、语义等方面力求精确性、确定性。如英语,以主谓结构为主干,以谓语动词为中心,通过大量反映语言形式关系的介词、连词、关系代词、关系副词、动词不定式和分词等把句子呈现出来,强调的是语法规则的制约与语言形式分析,而不是像汉语言重在语义的整体结合,它是给人以一种“确意”的指引。
其二,就表音文字的结构而言,与表音文字相比较,汉语言文字是一种“图画式”的文字,其一个词只用一个符号表示,这种符号与整个词和词的意义发生关系,而与词赖以构成的声音无关,因此它是表意的。汉语的读音以单个字(词)的符号为单位,即单音节,如上述所言,它的词框结构是通过词音框架层(音节)与编码基础层(音节)的“重合”而实现的,故汉语言可使其“字”通达语义的层面。而表音文字或拼音文字词框的编码却更复杂了,由音素(编码基础层)构成音节(中间环节),由音节再构成多音节的组合(词音框架层),最后形成表音文字词框结构。就英语为例,英语词是多音节的,其语音框架不是建立在单个音节上,而是建立在多个音节的组合上,也就是说,“其词音框架层比汉语要升高一级。同时,英语词音框架所含的音节数是不定的,一个音节中所含的音素数又是不定的,所以,英语词的语音框架的编码必须以音素这个语音层级为基础,也就是说,其编码基础层要比汉语低一级。因而,英语系统的词框结构是个三级式的编码结构,从下到上依次是:音素层、音节层和(由多音节组合而成的)词音框架层。词义只有到词音框架层才能上升转化而实现” 。[3]这说明表音文字或拼音文字的结构特点,即词音框架层与编码框架层是“分离”的。由此,拼音文字的字母所能直接表达的语言层面只限于语音层,就此而言,不是直达其意,其语言意义的内蕴较为抽象。正因音节的组合、词框的搭建或词的建构及语法上的制约关系,使得这种语言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抽象的意义。故在此意义上说,这种表音文字可称为“确意语言”。
其三,就表音文字的词义与语法形式而言,西方语言与汉语言在所表达的词义和语法形式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如西方哲学中的“to be”或“Sein”,它是反映西方哲学语言思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一般来说,“to be”或“Sein”是印欧语言中一个非常基本的词,即系词,含有这个词的语言结构是一种非常基本的语言结构。看到它在句子中的系词含义是对的,但是翻译为“存在”或“有”并不十分恰当,因为这两个中文概念中都没有系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分辨“to be”或“Sein”在什么情况下作为“存在”去探讨,实际上,西方不少学者把古希腊文中einai 的一些用法也是理解为“存在”(exist)的,有人甚至就是这样翻译的。但仅此还不够,我们更应该看到什么是系词的含义,这十分重要,否则便说不清为什么要用“是”来翻译,而不能用“存在”来翻译。我们应该看到,“to be”或“Sein”的系词作用,正像一些西方语言学家和哲学家指出的那样,它的系词用法(或含义)是根据这种语言的句法形式可判定的,相反,“存在”或“有”的用法(或含义)就不是由句法的形式可以判定的,而是一种词典或语义的意义,它需要靠人为的理解和解释。因此“存在”不能作为“是”的同义词。所以,我们要从西方哲学语言和哲学本身出发来理解这一概念。[4](P25~27)从巴门尼德开始,哲学家们非常关注“是”的概念,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创建之后,哲学家们融进逻辑分析对此进行了不懈的探讨。西方哲学语言通过表音文字的语言形式和逻辑的规范,使之“确意”地表达概念,因此,西方形式化的哲学语言有一种穿透力,这与其所使用的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西方的“确意语言”重在“形领”,其内蕴的抽象“激励”着人们在对语言概念的确定性和思维的严谨性上进行求索。
三、结语
在语言沿流中形成了如上所述的两个分支。
两类语言的特点不同,反映出两种语言的差异性。然而在其后进一步反映着各民族人民所追寻东西和他们的“精神”也存在着不同或差异。语言的研究是和精神研究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民族语言反映着不同民族的精神特质。洪堡特说,智能的形式和语言的形式必须相互结合。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2](P52)无论怎样,语言中蕴含着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等,我们可以透过民族语言了解到一些民族的“精神”与文化。
语言与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对上述两种语言差异性的研究,也是研究不同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前提。语言是人们思维方式的外部结构和形式,语言是民族的,一个民族语言对该民族的“内面”,即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中国的“会意语言”,在这里强调的是语言的“会意性”潜在地规范、引导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方式,故使之带有意向性和具象性。如在中国古代,有机论哲学思维方式更为凸显。在人们对事物的描述上,其所追求的不是概念的精密和确意,而是“笼统”和“会意”。然而西方的“确意语言”引导和反映着那些民族抽象的思维方式,如西方哲学语言中显现出的是形式化、逻辑化、直接对象化和穿透性等特点,使其逻辑思维更为居优。故以表音文字形式出现的“确意语言”显示出了人们思维深处的抽象力量和西方一些民族对于语言确意化及思维方式严谨性的深切追求。
所以,对于中西方语言差异性的探究是研究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前提之一,是了解“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1]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何丹.图画文字说与人类文字的起源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王路.“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李敏生.汉字哲学初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刘睿铭.汉字的历程[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Languages
WEI Bo-hui
(College of Applied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关键词:流行语 语境顺应 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网络等媒体的快速传播,新词新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流行语的出现和推广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和网络文化的特殊性,以及得益于网络的快速传播。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往往源于某种社会新事物或社会生活,比如2010年网络流行语“算你狠”是对物价上涨现象的形象描述。而2011年的“伤不起”则来自于流行歌曲和娱乐节目对大众情绪的感染。另外,网络流行语还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批判性,如“丝”一词。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丝”们面临的社会生活问题日趋凸显,比如住房、工作、婚姻等现实生活压力。之所以“丝”这一类词一夜爆红,主要是因为它与“当代的现实特征实现了完美的合拍”。
一、语用顺应论与语境顺应
语用顺应论是由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于1999年在其出版的《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中首次提出的。维索尔伦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选择过程,它可以是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也可以是出于语言内部或语言外部的原因”。一个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对语言进行选择的过程。而其中顺应性是指语言能够使其使用者从其所提供的可选项目的范围之内作出协商性的语言的选择和灵活的变通,从而满际的需要的特性。
顺应性概念还为语言现象的语用描述和语用解释提供了四个研究角度,即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凸显程度。另外,维索尔伦还将语境分为了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交际语境是由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组成。三者融为一体并动态发展着。维索尔伦所提出的语境关系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动态性,它会顺应着交际过程而不断发展和不断更新,并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结果。
翻译的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对原文和译文不断进行动态顺应的过程。由于通常情况下目的语与源语在语言和文化上必然存在着差异,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还要考虑到语言语境顺应、交际环境顺应和文化顺应。语言语境是指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以及所有符号对参与者所产生的影响。即选择合适得体的词,符合语言语境在语音、语义、语法上的要求,准确传达讲话人的意图和话语信息。交际语境指的是语言交流的外部语境,包括所处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和交际规范、交际者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等。文化语境指一个社会所累积的所有知识。因此译者在掌握一门外语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与这门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只有灵活运用已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正确了解词语的含义。对于中文流行语的翻译同样也是如此,译者只有了解中文流行语背后的文化语境,以及目的语表达习惯、翻译目的等进行动态顺应后,才能使中文流行语的文化内涵以及表达效果在目的语中重现。
二、流行语的定义及其特点
流行语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流行语的本质特征就是“流行”。除此之外,流行语还具有时间性、阶段性、高频性、新型性等特点。时间性说明了流行语都有一个从流行到不流行的过程。流行语就是一种动态现象:要么今后消失;要么是被接纳,被收录到各大权威字典里。阶段性则表明流行语的“流行”过程是比较短暂的。之前很流行的“给力”、“算你狠”等已经慢慢淡出了人们的使用范围。流行语的高频性指的是它的使用频率要比一般词语高,在一段时间内是人们所喜欢用的。当然,高频性还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修养、不同语言习惯的人对使用流行语的态度也不相同。新型性指的是流行语必然都是新词新语。
另外,如今流行语的使用也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比如现今耳熟能详的流行语如“累觉不爱”、“说多了都是泪”、“十动然拒”等都是源于年轻人的口头禅,特别是大学生一族。加之借助网络的快速传播性的特点,流行语一夜爆红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目前流行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心理情绪词语,如“累觉不爱”;二是网络词语,如“给力”;三是来自影视作品中的台词,如“元芳你怎么看”;四是来源于年轻人生活,如“点名”、“特困生”;五是人际交往词,如“白富美”、“土豪”。
三、流行语的翻译方法
中文流行语翻译的困难之处在于一些流行语是中国特有的,难以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德语表达。目前流行语德译方面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英语的翻译。北京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系教授丁衡祁教授就总结了一条十分重要的A-B-C模式(Adopt-Borrow-Create),即模仿―借用―创新。其实这与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如出一辙。奈达指出,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翻译有三个步骤:第一, 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 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信息,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中文流行语的德语翻译可以基本依据此模式来进行,即如果德语中有现成对等表达的话,就可以直接采用对等词,即对应翻译;没有直接对等表达的,参考德语中的相似表达,改造性地进行翻译,即意译和释译;如果德语中完全没有对等表达的,可创造性地进行翻译,如音译和构词译。但是,单单考虑翻译形式是不够的,还需要顺应论的支持。总而言之,译语应该既能够准确表达中文流行语的确切含义,又能被目标语读者所接受。
(一)对等译
对任何题材作品翻译的首选之法是找到目的语种语义对等、内涵相当的词,这样就能使译文更传神和地道,并能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在翻译中文流行词汇时,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准确把握中文流行词汇的背景知识和内涵,而且还要精通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并且找到对等的译词。比如说前一阶段经常提到的流行语“富二代”,在翻译成德语时可以直接翻译成 “Der/Die Reiche der zweiten Generation”,这样的翻译是完全可以被德语国家读者所接受的,因为在德国也同样有“拼爹”的现象,所以这个翻译无论在语意上,还是在语言的顺应上都对等。这种根据字面意思直译的方法,译者必须做到顺应目的语的语序和语法表达习惯。
(二)改造性翻译
中文流行词汇产生于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有时很难从德语中找到直接对等的德语词,这时就需要译者参考德语中的表达习惯,在结合中文流行语的内涵和产生的背景后进行翻译。改造性翻译包括意译和释译。意译主要针对的是不能直接在德语中找到对等意思的中文流行语,但可以在德语中找到类似的对等文化及其表达方式,再根据中文流行语的确切含义进行相应的德语翻译。如“驴友”是对户外运动、自助自主旅行爱好者的称呼,他们通常带着帐篷和睡袋宿营户外,倡导低成本旅行,所以“驴友”应该翻译成 “?konomische und abenteuerlustige Reisende”,而不是 “Eselfreund”。释译主要针对的是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流行语,通过解释性的语言将中文流行语的内涵及背景翻译出来,让目的语读者理解新词的确切含义。比如“偷菜”的翻译是“Vegestehlen”,单单这样翻译德语读者可能还是无法理解该词的含义,这时就应该进行如下补充:“ein Internetspiel, dass man gegenseitig die Gemüsenimanderen Feld stehlen kann.”
(三)创造性翻译
中文流行语是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产物,有时很难从德语中找到直接或间接的对等表达,所以翻译时要有所创新,根据德语语言的特点创造新词,充实德语词汇。常用的创造性翻译的方法主要有音译。音译是指直接用汉语拼音来表达中文流行词,如Kongfu(中国功夫)、Tai Chi(太极)。
四、中文流行语实例分析
(一)丝
“丝”一词源于网络,一般用于自称,充满着自嘲的意味,指出生卑微、生活平庸、又穷又矮又多挫折、非常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去生活、没有目标、缺乏生活热情的一个群体。针对“丝”这个词,目前市面上的翻译有这么几种:Plebs,Knaller,diors和diaosi。
“Plebs”来自于英语,由于德语同样受到英语的影响,所以德语已经接受了这个英语词。“Plebs”在《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里的释义是:“ an insulting word meaning someone who is from a low social class―― often used humorously.”“Plebs”源于古罗马时期,那时指的是罗马时期的普通民众。如今,“Plebs”多指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他们大都出身低下、平凡无奇,且被轻视的社会阶层,此处的意思与“丝”的中文意思不谋而合,基本可以采用对等译的方法。但是由于“丝”一词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化,在很多场合下,其意思已经不单单指其表面的意思,还含有进一步的隐含意思。因此,在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视具体情况而定,在必要时可以加上释译。
“Knaller”则是一个纯地道的德语词汇。“Knaller”之所以被视作为“丝”德语翻译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因为德国喜剧“Knallerfrauen”在中国的一夜爆红。在喜剧中女主演Martina Hill各种无厘头的行为,为她赢得了“丝女”的称号。但是,就其词本身来说,中文“丝”并不符合“Knaller”的德语语境。“Knaller”的原意是爆竹声或疯狂的意思,而且在德语语境下形容的是一群坚强、挺胸抬头闯世界的人。虽然他们有时候会有一些无厘头,做出一些夸张搞笑的事,但是他们拥有强大的个性,且并不软弱,他们并不是社会上的弱者。由此看来,“Knaller”与“丝”的意思相去甚远,所以“Knaller”并不是“丝”的正确德语翻译。
至于之后的“diorsi”和“diaosi”这两个音译翻译,作者更偏向于后者。因为前者很容易会与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Dior”混为一谈。而后者可以视作目前对“丝”最好的翻译方法。虽然“Plebs”作为一个蛮恰当的对应译,但是随着“丝”语意的扩大,单单一个词已经不能满足其在语言语境上顺应,因此不如视具体情况对音译进行释译,即音译和释译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翻译。
(二)女汉子
流行语“女汉子”是指一般行为和性格向男性靠拢的女性,形容女性个性豪放、独立、有男子气概等大众不认为女性不应该拥有的特质。针对这个流行语,目前市面上的翻译有这么几种:der Frau,der Fraumann,die M?nnin和das Mannweib。
首先,“der Frau”这个翻译非常形象和传神,只要学过德语的人都非常清楚,德语词分为阴、阳、中三性,词本身的词性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则和意思。“Frau”这个词的词性原本是阴性,即“die Frau”。虽然词性冠词本身并没有任何意思,但是作为德语学习者,特别是德语初学者来说,将词性冠词变为“der ”意味着本义上的变化。从原本的“女人”变为“具有男人特性的女人”。这种不变化单词结构的以流行语式的翻译堪称杰作。与此相类似的翻译还有“der Fraumann”。和“der Frau”相比,单词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虽然表达意思相同,但是前者更为生动活泼。这两种翻译整体都符合了语意上和结构上的顺应,但是还欠缺交际语境。
最后两个翻译“die M?nnin”和“das Mannweib”则是正统的德语翻译,“die M?nnin”指的是有男子气概的女人,而“das Mannweib”却带有一丝贬义,指(外貌、行为举止、性格)像男人的女人。在文学作品或者是正式书面翻译时,“der Frau”虽然满足了语言的语境,但是却不满际语境,所以这时还是推荐使用“die M?nnin”或“das Mannweib”这两种翻译。
五、总结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就不难看出,由于中德文化的差异巨大,要找到完全一一对应的翻译非常困难。当无法进行对应译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音译与释译的结合。通过直接用拼音翻译中文流行语的这种做法是中国流行文化,甚至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好办法。流行语作为一种主要流行于年轻人之间地特殊用语,虽然有时过多地使用会影响人际间的正常交流,但是它却丰富了中文的表达方式,所以我们不应该排斥它。除此之外,要做好中文流行语的翻译就要不断了解流行前线的信息,包括其背后的流行文化。地道的翻译来源于对词汇语义及语境的正确理解,只有透彻理解流行词语的内涵及词语产生的背景才能选用适当的方法译成德语读者能接受的德语词语,这才算是成功的翻译。
参考文献
[1] 毕加伟.对网络热词“丝”所做的一般性分析[J].学术探
讨,2012(3):367.
[2] 蔡少芬.中文流行词汇英译法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
目前,艺术设计教育落后于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地方性高校所提供给市场经济社会的能力较弱,跟随及复制其他院校的情况较多,地方高校面临更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以广西为例,进入新世纪后,广西新建本科高校有20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2所、独立学院8所,这些新建本科高校占了广西本科教育的半边天,但发展的速度、质量与高等教育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差距。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一个必然趋势。
2艺术设计教育在转型发展中的目标清晰化
明确高校转型发展,一是要从观念上能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价值所在,使师生的主导思想和实际行动同步,以新理念为指导,探求改革方案。二是要根据地方高校自身制定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而并非一味追寻其他高校。三是建立起地方高校的校企合作制,鼓励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真正解决地方经济发展的平衡和人才培养等社会实际问题。
(1)地方高校是转型发展的主体。
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扩招以来,截至2013年,新设置本科院校358所,独立学院292所,占全部本科院校的55.6%。这批学校的在校本科生已占全国在校本科生总量的50%以上。随着不断增设新的本科院校,其所占比例还会快速上升,新建本科院校已经是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这一现状表明,现阶段转型发展的主体是地方高校,针对各地方高校的区域特色优势和学院目标规划,更应该清晰、快速、稳健地走好这一步。
(2)地方高校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自2010年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教育部就筹划高等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核心是改变以往单一的学术型或研究型办学模式,引导高校走多样化发展道路,尤其是走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和生产建设需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的道路,将高等职业学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独立学院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以往封闭式、终结性的职业教育结构,建立健全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于一身的开放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教学改革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把落后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活动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一定社会政治、经济需要的一种实践活动。”
3艺术设计教育在转型发展中的设置优势化
目前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方面滞后于社会实践,设计与市场脱节,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不能适应经济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在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尤为突出。地方高校设计教育不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在这一转变中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发挥应有的优势性。
(1)专业导向与设置的优势化。
地方高校的优势性在于它是高等艺术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结合。从专业设置上,它能够更广泛地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并使艺术性更接近生活、服务生活;从课程教学上,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去服务地方发展。抓住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文化特色,实现艺术教育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拓宽艺术教育实践的就业领域,促地方发展,做地方特色,为地方服务。为有效解决地方高校艺术专业的社会需求,加快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适应区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类专业设置应与就业市场挂钩,与当地环境、需求、发展趋势接轨。根据本地方民族艺术特色,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结构,看到地方的优势特点,根据当地的发展需求来引导艺术毕业生的就业,使地方本科院校的艺术教育与就业对接,有效地缓解地方本科院校艺术生就业难的问题。
(2)人才培养模式设置的优势化。
从人才培养上,本地方高校自身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课题、项目和工作实际等紧密相连。转型发展是对应了社会化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是职业性发展的对应,更加注重全方位的社会需求。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做到“全方位、多元化”的产学合作。从根源上转变职能和扩大地方高校的自,培养与社会发展经济需求相适应的优势化人才。
4艺术设计教育在转型发展中的体系创新化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发展特征,应将地方文化融入地方院校艺术教育中,使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加快地方高校的转型。正确引导师生为企业和社会服务,有效解决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间的矛盾,促进校企的良好合作和发展,以达到教学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实践教育机制体系的创新化。
(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
艺术设计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制定实用性技术能力的培养课程,通过实践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在广西本地方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应当结合地域性民族等相关艺术内容的课程开设,结合地方政策,引领学生学习并了解广西本地方民族民间艺术概况、风格特征、人文知识等内容,转变以往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增强实践教学,注重课程间的系统性与衔接性,重视市场的需求,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和目标,确立地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性质,进行深入教学和研究。
(2)社会服务体系的创新。
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特殊性。在整个艺术教育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参与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实践教学要突出企业的作用,促进校企深度合作,鼓励教师与企业互补互助的合作机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提高和拓宽社会服务体系的质量和范围,增强技术性社会服务要求,加强学术科技的成果转换,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使具有地方高校的艺术设计特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5结语
直观化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小说中语言的直观是指作者在表达内容时并没有进行隐晦的设计和复杂的表述,而是尽可能通过语言来真实再现当时的场景和主人公的活动。当作者读到这些文字时,能够第一时间在脑海中浮现出作者所要表达的场景,并且自己就化身为小说中的文字,亲自去经历小说中的坎坷,亲自去感受小说中的情感。直观化的语言给了读者更多体验的空间,也给了读者更多思考的空间。如在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提亚哥回忆从前和一位黑人掰手腕掰了一宿的情景时写道:“整整一天一夜,他们把手肘放在桌子上一条由粉笔画成的线上双手紧紧相握胳膊被拉直向上……他和黑人的指甲缝里渗出血来却仍然直勾勾地盯着对方的眼睛以至于忽略了屋子进进出出来观战的赌徒。”整个句子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一句标点符号,当读者一口气地读完这些文字时,其中的紧张、刺激甚至疲惫都能感同身受,直观化的语言省掉了作者描写比赛气氛、选手心理等文字,而更加突出了读者的思考与体验。直观化的语言并非一定要使用长句子,如《老人与海》中描写老人捕到的大马林鱼拖着自己和小船游了一天一夜时写道:“他一次又一次想把它拉回来,但每次都失败,也许这一次能成功,拉呀,手不听使唤了,勉强站稳后,继续坚持。腿啊,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吧,头啊,为了我继续坚持下去吧,你从没晕倒过,这一次我一定要把鱼抓过来。”简短精炼的句子真实地再现了老人与大鱼搏斗一昼夜后,筋疲力尽却坚忍不拔的情境。读者读完这段文字后无不激动得手心出汗,因为直观化的语言使读者如同和老人一样,经历了一昼夜的战斗。再如上文提到的《白象似的群山》在描写姑娘为了让男青年不要再说的时候竟然接连用了7个“求求你”,姑娘的忐忑和厌烦跃然纸上,比任何修饰都起作用。海明威通过直观化的语言,将复杂的心理变化处理得清晰、细致,在提高了小说的可读性的同时,也为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添了浓重的一笔。
口语化的语言艺术
毫无疑问,从语言的发展角度来看,先有口语,然后才出现了书面语,后经过发展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系统。虽然书面语在行文上更加规范、规律,但正是由于其统一性和规范性,使得读者在读了一段时间后会产生思想的僵化,失去兴趣。而口语由于更加贴近人们思维表达的方式,所以更能刺激大脑中的语言细胞,使人更易兴奋。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看一本学术著作比看电视更容易疲倦和困乏的现象。海明威的小说对美国口语进行了加工,形成了其独具一格的语言艺术。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到类似一个学问家的长篇大论、旁征博引,而是以清新、简洁、具有人物性格特点的口语来完成对故事的真实再现。这一则因为海明威小说中的主人公多为生活在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口语化的语言更贴近人物的真实生活;二则在海明威眼中,清晰、直接的口语比繁琐冗长的书面语更能贴近人们的思想。所以,在海明威的小说中我们一方面能够看到如上文所述的通过单词“and”所连接的长句,另一方面便是不受拘束地使用一些人们口语中常用的粗话。如在他的小说《弗朗西斯•麦康伯短暂的幸福生活》中,当妻子回来后,麦康伯问妻子去哪里了,妻子欺骗他说去外面透透气时,麦康伯脱口而出“你干的好事,真该死”。一句简单的口语将男主人公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读者在体会到男主人公的愤怒和暴躁之后能够发出会心的一笑,写得太贴近生活了,太亲切了。这就是口语的魅力。在表现人们说话的感情力量时,口语的优势是书面语无法企及的。类似这种口语化的表达在海明威的小说中随处可见,本文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可视化的语言艺术
正如前文所述,海明威并不是哲学家,也不是艺术家,所以在他的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如同哲学家一样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也看不到如同艺术家一样对生活的抽象表达,而是看到关于对生活最准确的表达和对事情最精细的刻画。正因为如此,海明威的小说才被人们推崇为是可视化的语言艺术。无可争议,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通过小说,作者向读者传达他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但对于如何传达这种思考和感悟,不同的文学家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对生活入木三分的深刻剖析,也可以看到莎士比亚对生活天马行空的描绘。但这些作品在带给读者启迪和教育的同时,也限制了读者的思考和感悟。而海明威的小说却淡化了对读者的教育和指导,将他所要表达的思考和感悟化作一幅幅可视化的场景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读完之后自己去感悟,去体会,去思考。人们对情感的获得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事物的感知,并经过思考而获得的。虽然有些经验和感觉可以通过别人的直接传递来获得,但其效果就弱很多。所以人们常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必须亲自尝一尝。海明威的小说最大限度地对客观事物进行了描绘,而且语言精准,从而给读者真实、强烈的视觉冲击,以至于很多经典的片段都无法用电影手段完整、真实地再现到荧屏上。如在海明威的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上》中,一棵含羞树的树荫里面有一个男人正躺在一张帆布床上,他抬头投过树荫向阳光照耀的平原望去,看到了三只大鸟慵懒地蜷伏着,转过来看到另外一些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急速掠过时投下了疾速异动的影子。这样一段文字即使单独地拿出来看也是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而放在整个小说中,读者可以更加连贯地在脑海中闪过故事的画面。至于其中的感觉,海明威从来不会告诉读者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而是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就像一个高超的烹饪大师,他不需要夸耀自己所做菜肴的优点,而只需要用心做好,将菜端到消费者的面前。再如,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中写道:“由青铜器铸成的纪念碑,在雨中闪闪发光。天空下着雨。雨水打在棕榈树上滴了下来。石子铺的路面上积聚着一滩滩的积水。夹杂着雨水的海水汹涌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了回去,稍过一会儿便再一次滚滚而来。”这段描写中的纪念碑、棕榈树、积水和雨水、海水动静结合组成了鲜明、丰富的景物色彩。而这段描写也从此被封为小说中经典的描写雨中海滨的文字之一。这些看似简单的描写实际上是作者高超语言驾驭能力的体现,海滨的雨景我们随处可见,但能形成文字并让人读过之后如同身临其境的并不多,能让人回味无穷的更是只有海明威级别的语言大师才能完成的壮举。
含蓄的语言艺术
海明威喜欢用直观、可视化的朴实语言将要表达的内容完整道出,而对于表达的情感却留给读者去品读,所以对情感的表达形成了他作品中独特的语言魅力。海明威的语言虽然直观、质朴,但这并不妨碍他表达复杂、丰富的情感,他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都含蓄地融合在可视化的语言中。而作品中的含蓄在留给读者无限的思想空间的时候,也使得读者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就如同看一部优秀的电影,或者思考我们所经历过的片段,在经过一次次的历练后我们醒悟:“哦,原来生活是这样的”,或者“原来作者所要表达的感觉是这样的”。如在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第十个印第安人》中,在描写男主人公得知女友另有所爱时的伤心情景时写道:“他听见父亲吹灭了灯,回屋休息,他听见了外面树林里刮过一阵风,并感到风穿透纱窗吹了进来。他蒙头躺了好半天,想去忘却她,最后入睡了。半夜醒来,听到林间的风声,湖面的水声,又开始想她,然后又入睡了。早上,风更大了,高涨的湖水漫过湖滨,他醒来了好半天才想起来,自己的心碎了。”这段几乎被很多电影引入的情节之所以受人推崇,在于它真实地再现了几乎每一个失恋人所经历的伤心和心碎。其中对伤心欲绝的含蓄表达更是将小说的情感推向了高峰。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
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交际过程中,学生除了会遇到单词、语法的障碍,还有文化的冲突引起的交际障碍。然而,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教师通常注重讲解单词、句型和语法知识。而忽略了对于西方文化的讲解与介绍。一种语言总是依附于一种文化而存在.而学习语言,也应该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本文从分析日常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差异谈起,提出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西方文化意识的几种方法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我们在教授与学习中应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渗透有关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西方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不仅用在亲属之间,在非亲属之间也经常使用。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际的工程中我们称对方“UncleGreen”“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别扭。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教师”这一词语。在中国的校园中,我们在称呼教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叫“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词语当成是一种称呼,还把它当成一种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师叫成“TeacherGreen”,显然是不正确的。对方听完后.也会感觉非常别扭。在英语中,可以称呼对方“Miss.,Mrs.,Mr.”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对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况下,称对方为“Ms.”是最保险的。
(二)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三)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问题,譬如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问题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年龄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同样,对于中国人常用的寒暄用语:“去哪啊?”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窥探.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避免。"
(五)感谢和答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问,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hT 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提供帮助、服务或食物的时候,中国人即使内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谢谢.不用了。别麻烦了。”这其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而外国人接受时会直接说“Yes,please.”拒绝时会直接说:“N0,thanks.”这其中体现了外国的人直接和坦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如: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在老鼠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二)创设运用英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运用英语思维,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背诵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挑选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小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背诵,接着教师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学生是不需要先把问题和答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回答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复杂的训练活动。如:编排话剧、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更能有效训练英语思维,运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交际目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
关键词:博弈论;山东房地产;中介
1.前言
房地产中介组织是房地产业日趋成熟, 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近几年来以房地产咨询、房地产评估、房地产经纪为主营业务的房地产中介公司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而房地产经纪服务机构是指专门为委托人提供房地产信息和居间业务的经营活动的机构,这种中介组织作为经济的剂不断推动房地业进入高效,信息化的时代,并对房地产的技术革新、服务创新起到很大的作用。规范化的房地产中介组织和成熟先进的运营管理模式必将成为联接、沟通房地产开发和市场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2.房地产中介在山东的发展概述
09年山东房地产投资曾出现热潮,大批的炒房者进入二手房市场。为了谋取高额的差价利润,不少投资人将从开发商处低价买来的毛坯房当做二手房,中介市场盲目扩张,一度膨胀。10年国家宏观调控以来,各大城市纷纷实行“限购令”,山东济南调控政策细则出台后,调整个人转让住房营业税政策,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其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强化差别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投机行为得到了遏制。
山东省特别是济南、青岛、烟台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未来山东省内外部交通体系的迅速发展会快速增加人口导入和区域守卫度。外来企业不断加盟,会让市场总量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资料,住房租金自10年以来一直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并且已经连续42个月上涨,对于持续走高的房价,很多刚刚起步的初创者们也感受到了买房的压力,退而选择租房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一面是租房者的忧虑,一面是房主们万般无奈,这种矛盾的背后往往是中介各种托管过程中不靠谱的行为。
3.山东房地产中介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博弈分析
3.1山东房地产中介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管理不完善
山东有一部分中介没有接受相关部门的资质检查,缺乏房地产专业知识,没有一套专业严苛的操作程序,具体实施难以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有的违规倒卖公房使用权,从中谋取暴利或者同时转租,再或者帮助开发商销售政府不允许的期房和商品房等。
3.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通过怂恿客户签订“阴阳合同”来规避税款,或者仅以口头协议规避麻烦,没有正式的文字合同,业务记载无法辨识,消费者维权困难等问题突出。有些房地产中介为了获得个体利益最大化,将从业人员的工资薪金报酬与客户多少和公司创利增收指标相挂钩,部分从业人员便不顾职业道德夸大宣传,虚假描述, 唯利是图,另外还有违规收取合同外费用,无正当理由不退定金,以个人名义承接房地产经纪业务收取费用或者出卖、泄露委托人商业秘密及个人信息都使得中介市场良莠不齐,举步维艰。
事实上,房产中介是市场经济中一个不折不扣的经纪人,这些“经纪人”会对自己行为方式进行成本收益大小的衡量,力图寻求以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方式实现个体最大经济利益,而这种个体利益的寻求过程往往会以损害社会整体利益为代价。
3.3恶性竞争使得企业生存率低以及交易信息不对称
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中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部分中介公司为赢得更多的房源市场,承诺对房主不收取任何中介费用,转而将经济压力抛给租客,恶性竞争使得市场的混乱导致一些小的中介被迫关门,房产经济业也面临中介市场份额下降和成交量萎缩的的双重困境。
我国的房产中介大多定费率和分成比例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另外信息产权制度的不健全,信息者在经济利益上得不到保障,很多人就封闭信息,这也降低了房地产市场运行的效力。
3.4博弈分析
从博弈论经典理论“囚徒的窘境”进行分析:
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房产中介甲和乙,在互不知情的情况下,甲乙双方对待委托方不合理要求的态度有满足和不满足两种(如表1)。如果双方都接受委托方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联合提高价格,赚取利润则两者都能得到10的收益,但如果甲不满足委托方要求而乙满足委托方要求,甲将得到5的收益,而乙将得到15的收益,如果双方都遵循行业准则双方收益均为4,由以下矩阵可知,如果甲选择满足委托方要求则它的效用向量为(10,15)远大于不满足时的(5,4);同理,乙的结论也一致,这样房产中介双方都会选择满足委托方的不合理要求,当市场上形成卖方市场时,往往就会助长不良之风,进一步哄抬房价,最终损害的还是消费者的利益。
表1房产中介与委托方的博弈
乙
甲 满足 满足 不满足
(10,10) (15,5)
不满足 (5,15) (4,4)
对于两个中介在选择执行行业标准和降价决策时也会产生类似的结果。即双方都会选择降价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
事实上房产中介和政府之间也在做着同样的博弈,假设政府为独立的经济人,有着独立的经济利益,政府对房产中介分检查和不检查,房产中介有两种策略,违规和不违规,C为检查成本,A为正常经营利润,Ri 为违规所获的超额利润,F为罚没收入。两者的博弈如表2。
表2房产中介与政府的博弈
房产中介
政府 检查 违规 不违规
(Ri+F-C,A+Ri-F) (-C,A)
不检查 (0,A+Ri) (0,A)
假设政府固定检查的概率为p,不检查的概率为q,(p+q=1)当房产中介违规时 期望收益M(p,1)=p(A-F)+(A+Ri)q,房产中介不违规时期望收益M(p,2)=pA+Aq,解M(p,1)= M(p,2)得p=Ri/(F+Ri),当政府检查频繁超过Ri/(F+Ri)时,房产中介会选择遵守行业准则,不违规,但当政府检查概率小的时候,房产中介就会违规经营以获取更大利益。政府在保持一定监管成本的前提下,处罚力度F越大中介违规的概率就越小;房产中介不违规时大的房产中介产生的收益A就越大,违规的概率也越小。
4.解决山东房产中介问题的对策
4.1建立公平透明的中介市场,规范经纪行为
经纪组织按季度、按人申报经纪业绩统计表,执业经纪人应当使用经纪合同示范文本和租售信息示范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房地产销售档案,将经纪原始凭证、经纪台账、经纪合同存档备查;将经纪组织的经营范围,执业经纪人姓名、证号和照片,居间或者的服务内容及佣金标准等在公开市场公开标识。
4.2完善制度,加强行业监管力度
经济理论告诉我们:“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初始安排如何,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那些使财富最大化的安排”。当交易成本大于现实的零时,不同的权利界定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率。中介的肆意猖獗需要一种强有力的制度来约束,提高他们的违约成本,并限制转嫁成本,加大对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将违规行为的期望值降到最低。加强对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和准入退出机制,形成公正透明的竞争格局
4.3信息系统的建立、应用和完善
信息不对称,封锁信息,产业信息流动不畅是中介市场混乱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中和消费者的弱势,供求主体的决策依赖于对未来市场的预测,同时准确的预测又以充分的经济运行参数为依据,将网络技术与传统方式结合,开通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虚拟通道,吸引终端客户,使消费者能第一时间把握和分析有效的数据,最大限度的争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5.结论
市场培育了多元化的主体,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在经济活动报酬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的时候,自由市场将会产生垄断,但是市场又受到信息、要素、价格等多方面的影响,注定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这样就会导致市场失灵。当然,作为经纪人一方的政府也会失灵,这样就给了房产中介“机会主义”契机。一方面房地产中介组织应该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以更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度赢得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行业管理制度,加强各方联动机制,各部门组织之间协调运作,有效干预,自主创新,优胜劣汰。
山东房地产中介市场鱼龙混杂,房地产中介数量较多但普遍信誉不好,目前全国100强的中介企业中还没有山东的企业,这就更需要通过建章立制、部门联动等方式,加强和完善对房地产经纪机构的管理,合理整合山东的房地产中介市场使之披露的信息更加科学、公正、有效,对于促进山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07年修正版).
[2] 刘瑞复.经济法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蒋南平.中国房地产泡沫测度指标的分析与建立[J].当代财经,2008(10):91-98.
[4] 梁云芳.房地产市场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6
[5] 张跃庆.关于北京房地产中介市场的研究.北京市政府研究室课题组.
关键词错误动作避免错误纠正错误利用错误
前言
在体育教学中,纠正错误动作不是单一的练习方法的问题,而是方法、态度、情绪、以及与学生交谈方式等等诸多方面都要考虑的一个综合性问题,下面就是我提出对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以及在纠正错误动作过程能够中应注意问题。
1.预防和利用体育教学中的错误
错误在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过程中是经常发生的,其中一些错误是可以预防和利用的。这里我就谈谈错误的预防和利用方法。
1.1巧用示错、加深记忆
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直观师范时,为使学生对正确动作有深刻认识,从而达到预防可避免错误的效果,可有意做学生易犯的错误动作,学生结合自己做练习时就会结合自己出现的错误加以纠正从而达到预防的目的。
1.2正误比较、加深体会
在训练学生某种能力时,将正确与错误的动作交织起来示范给学生为学生提供选择,从而沟通错误与正确间的联系,促进转化,减少或避免错误动作的发生。
1.3尝试错误动作、促进思维
教学中避免学生出错,使学生学得既快又好,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的心愿。但实际上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有时通过学生自己对技术动作的尝试与分析也能受到较好的效果。
2.纠正错误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发生的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其中有些错误,不是仅仅只采用练习方法就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错误我们怎样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地去对待。
2.1分析原因、以点带面
学生学习动作时,有部分学生会在各技术环节都出现错误动作,但是其程度有轻有重。因此,在纠正错误动作时,不能只看到动作表象,必须认真分析错误动作产生的主要原因。找出原因后必须以最突出的错误动作为“重点”,以“重点”错误动作为突破口,解决了“重点”错误动作,其它与之有关的不明显的错误动作也可随之而改。
2.2针对特点、抓住时机
通常在学生学习动作技能的初期,大多数学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错误动作。此时不应急于纠正。即使是需要纠正时,应尽量以集体形式纠正,不能过多地点名纠正,否则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情绪。
2.3注意语言的运用和表达
纠正错误动作应注意语言的运用,不能只简单地说出错误的表象,也不能一概简单地说“错了”或“不对”,在一定的场合、时间,用简单的语言指出错误动作,可以起到提示学生的作用,实践证明,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活跃,有助于错误动作的纠正。
3.纠正不同学生错误时要注意对话方式
在纠正学生错误时,必须要和学生对话,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往往对学生改正错误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针对优等生的愉悦心理可采用提醒式;针对傲慢学生的自傲心理我们可采用警示式;针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采用鼓励式等等。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 西方文化意识
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我们在教授与学习中应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听说读写的技能训练,渗透有关的政治、文化、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西方文化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能力。
一、中西文化差异
(一)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不仅用在亲属之间,在非亲属之间也经常使用。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在交际的工程中我们称对方“UncleGreen”“Auntie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非常别扭。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Tom”。又如“教师”这一词语。在中国的校园中,我们在称呼教师的时候很自然地会叫“王老师”、“张老师”、“李老师”。我们不仅把“教师”这一词语当成是一种称呼,还把它当成一种尊敬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中,“教师”仅仅是一个职业而不是一种称呼,所以如果把格林老师叫成“TeacherGreen”,显然是不正确的。对方听完后.也会感觉非常别扭。在英语中,可以称呼对方“Miss.,Mrs.,Mr.”等。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对于女士,在不知其婚否的情况下,称对方为“Ms.”是最保险的。
(二)打招呼。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吃饭了吗?”“到哪儿去?”“上班呀?”等。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但你若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Haveyouhadyourmeal?”“Whereareyougoing?”.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西方人见面,通常招呼道:“Hello!”“HOWdoyoudo!”“Niceday.isn’tit?”
(三)客套语。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这样否定别人对自己的赞扬或者听到他们自己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四)隐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初次见面的时候,为了拉近彼此的距离.总是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问题,譬如年龄、婚姻、收入等。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问题是对个人隐私的一种侵犯。年龄在西方国家一向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英语国家的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同样,对于中国人常用的寒暄用语:“去哪啊?”在外国人眼中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窥探.在与外国人交流的过程中,也要避免。
(五)感谢和答谢。
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反而会疏远彼此之间的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问,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hT 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提供帮助、服务或食物的时候,中国人即使内心很想接受,回答通常也是:“谢谢.不用了。别麻烦了。”这其中表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与委婉。而外国人接受时会直接说“Yes,please.”拒绝时会直接说:“N0,thanks.”这其中体现了外国的人直接和坦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就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人.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作主观评价。如:当我们看到英语中“Heisawolf.”这个句子时,还以为是“这个人很凶”,实为“他是个好色之徒”。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在老鼠的习性上,英语和汉语的文化附加义大相径庭。在汉语中有“贼眉鼠目”、“鼠目寸光”等成语,用以形容鬼鬼祟祟和目光短浅。而老鼠在英语俚语中可指女人、怕羞的人。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应做有心人,随时给予介绍,使学生达到真正地掌握英语的目的。
(二)创设运用英语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我们的学生虽然水平有限.不可能完全达到运用英语思维,但是作为教师必须进行引导,由易到难,逐步培养这种思维能力。背诵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挑选一些有关外国文化的小文章,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背诵,接着教师就文章的内容提出问题,这个时候学生是不需要先把问题和答案翻译成汉语再进行回答的。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行复杂的训练活动。如:编排话剧、讲故事等。这些方法既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方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更能有效训练英语思维,运用英语交流,真正达到学习英语的交际目的。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