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2:07
导语:在术后护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老年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我院在2002年3月~2007年6月内收治60岁以上的老年急腹症患者44例,占同期病区的20%以上,现结合文献就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60~82岁,平均65.8岁,急性阑尾炎13例,其中化脓坏疽性阑尾炎8例,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8例,其中胆囊穿孔伴腹膜炎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伴腹膜炎6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外伤性脾破裂3例。
2护理体会
2.1温度的调节老年人对外界的温度适应调节功能较差,特别在严寒酷暑季节,老年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病房后,由于温差较大,常易引起血压心率的变动,造成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故应及时给予做好保暖和降温措施,以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2.2肺部感染老年急腹症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特别是高龄肥胖、营养不良、有吸烟史或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者更易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对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术后早期取半卧位,按时协助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量多而黏稠者,尽早使用蛋白溶解药和支气管扩张药物进行雾化吸入,鼓励患者间断做深吸气运动,最好做深胸式呼吸,有利器官分泌物的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1]。
2.3胃肠道功能老年腹部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慢,胃肠蠕动的恢复及排气一般较中青年人慢1~2天,患者有结肠胀气时,可做肛管排气,鼓励和帮助患者在床上多做翻身运动,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和排气。2.4血管的护理手术后由于血管壁的损伤,血液淤滞及凝血成分的改变,老年患者易发生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因此术后要早期下床活动肢体,必要时给予热敷和局部的按摩。
2.5切口愈合方面切口裂开亦为老年术后常见并发症,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咳嗽患者在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平时应给予腹带保护,及时给予维生素、白蛋白、抗生素等药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6其他方面护理术后进食阶段的全身治疗和基础护理较为重要,要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和能量的供应,及时配合专科医生处理并发症,输液过程中应严格掌握输液的速度,预防输液输血反应及静脉炎的发生,加强口腔护理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同时更要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
3临床护理评价的效果
【关键词】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前术后;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发病急、致盲率高、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眼病。采取快速降眼压,早日行小梁切除术,是减轻眼损害,促使视力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现将笔者对42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34岁,平均59岁。住院平均天数15天,其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9例,单眼14例,合并双眼闭角型伴左眼视神经萎缩1例。实行双眼显微小梁切除者10例。4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心理护理闭角型青光眼为心身疾病,发作诱因与精神、情绪有密切关系,当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如悲伤、激动、愤怒、精神刺激等诱因作用下易突然发病,症状严重,加之患者缺乏相应医疗护理知识,极易产生恐惧、害怕、焦虑等不良心理因素,可加重病情,使晶体虹膜隔向前移位,促使晶体虹膜相贴,导致后房压力升高,房水进入前房时,阻力大而引起眼压升高。另一方面,情绪激动紧张,大脑皮质兴奋抑制失调,间脑眼压调节中枢障碍,血管神经运动紊乱,使色素膜充血、水肿、交感神经兴奋,使瞳孔散大,房角阻塞,加重眼压升高。因此护理人员,应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患者交流,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心理平衡,并将青光眼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知识,术前、术后配合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介绍,消除悲观心理,帮助熟悉环境,介绍医护人员情况,从而减轻陌生心理,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或解除导致其发病的社会心理刺激,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青光眼治疗的基础知识、手术方法及效果,解释术前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手术的成功。
2.2术前准备
2.2.1术前一般检查术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检查,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疾病,并做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免疫过筛八项、心电图等。如有心血管及内分泌疾病,术前应积极治疗,使心肺功能、血压、血糖控制在适宜手术的状态下。如有炎症给予抗感染治疗。习惯性便秘者给予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因便秘而导致高眼压影响手术进行。
2.2.2术前用药的观察护理青光眼主要症状是眼压急剧升高,降眼压是术前治疗的重要措施,作用是缩小瞳孔、开放前房角、通畅房水,使异常高眼压迅速降低,各种症状缓解或消失。在应用过程中,如出现眩晕、气喘、脉数、多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0.25%噻吗心胺眼药水作用机制是控制房水生成。用药前了解心脏功能,有传导阻滞、窦房结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全身用药并配合局部用药降眼压效果较好,全身用药选乙酰唑胺口服,20%甘露醇250ml静滴。乙酰唑胺主要作用抑制睫状突中碳酸酶产生,从而减少房水,使眼压下降。但服用过程中,钾离子排出增加,可产生手足麻木等不良反应以及引起胃肠道发炎,因此需饭后服用,同时多食用含钾的食物或配氯化钾口服,可减轻不良反应。在应用高渗溶液降眼压时,如20%甘露醇静滴时,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使用前询问病史,使用中密切观察有无胸闷、气喘、心悸等不适,以便早期发现心衰、肺水肿。使用后患者应平卧休息,勿立即起床,防止发生意外。
2.2.3术前常规护理术前应用抗生素眼药水,如氧氟沙星以冲洗结膜囊。对使用多种眼药水者,防止错滴或交叉感染,用药前严格三查,特别对有乙肝患者和眼部细菌感染严重者,更应注意。术前1日,术眼备皮,清洗面部及颈部,有条件沐浴更衣。做好普鲁卡因皮试,阳性者禁用。备好术中用药,对眼压不稳定者,术前30min20%甘露醇快速静滴,促进房水循环降眼压。术日晨再清洗术眼,然后无菌纱布覆盖,以保持局部清洁,减少术后感染。为使患者更好配合手术,术前可给予鲁米那0.1g肌注,以加强麻醉效果。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术眼包扎及眼部不适,生活能力下降,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帮助、关怀,护理人员应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料,如进食、洗漱、大小便等,避免发生跌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信赖心理、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安慰,并重点向患者介绍术后的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在护理治疗操作中,动作轻稳,使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2术眼的护理(1)术后注意术眼有无渗出,及时换药,用抗生素眼药水清洗术眼。遵医嘱正确使用眼药水,并教会患者家属正确点眼方法。患者同时应用2种以上眼药水,必须间隔5~10min,减少不必要的全身反应。(2)包扎的术眼,患者家属不可随意松解加压绷带或用力揉眼,避免碰撞术眼。入厕要有人扶助,保证安全,妥善保护术眼。
3.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术眼前房有无出血。如有出血现象即给予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使积血沉积于前房下方,并与医生联系,采用止血、抗感染药物,尽快止血,防止感染。一般前房积血1周内可逐渐吸收。眼眶淤血是正常现象,异物感多因眼内缝线所致,不需处理。术眼疼痛是常见不适症状,一般术后3~4h最多见。如过后仍发生疼痛,应警惕眼压升高和前房积血,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疼痛原因,根据情况给予合理解释和精神鼓励,以增强疼痛的耐受性。必要时通知医师,应用止痛剂,一般常用消炎痛25mg口服,对止痛、降眼压有一定作用。如头痛伴恶性呕吐,应测眼压,眼压升高,给予利水降眼压。术眼前房浅及前房消失,常因滤过口引流过畅和手术创伤致房水生成抑制,虹膜晶状体隔前移所致,应卧床休息,术眼滤过区加一条状纱布卷,然后绷带加压包扎。青光眼术后可有程度不同虹膜炎,患者术眼应给予散瞳药,1%阿托品扩瞳,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防止虹膜粘连,但应注意排除视网膜脱离,晶体损伤,异物或全身疾病。滤过泡不形成,常因虹膜嵌顿及瘢痕闭塞滤过口引起,应遵医嘱应用5-FU半球后注射,每日1次。拔针后,压迫局部数分钟,以防出血致眼睑水肿。如出现眼睑水肿,可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术眼水肿。
3.4饮食护理饮食要有规律,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纤维素,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不暴饮暴食,禁烟酒,不要大量饮水,每次<300ml,每日不超2000ml,防饮水过多,导致高眼压。
4
出院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用眼不能过度疲劳,不要长时间看书、看电视、长时间低头活动。不在黑暗的地方久留,以免瞳孔扩大影响房水排泄。
术眼按医生要求,继续用药,点眼前用流水洗手,保持双手清洁。眼药水应滴入穹窿部。严格查对扩瞳或缩瞳药。点眼后压迫泪囊2~5min。眼压下降后不宜频繁使用缩瞳药。勿自作主张乱用药,如有不适门诊随访。
由于闭角型青光眼不易根治,嘱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一般1~2周进行1次复查,以后每月复查1次,3个月后眼压平稳,滤床功能良好,每6个月复查1次。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复查。眼压控制不良者,可做眼部按摩。眼压反复升高者,药物治疗,或再次手术。
注意休息,可动静结合,特别是老年体弱患者,肠蠕动功能减弱,饮食结构不合理,极易引起腹胀、便秘,在室内轻度活动,可减少腹胀便秘。睡眠时,头部垫高,减轻头部充血。日常生活中不要长时间低头、弯腰以避免眼压升高。
5总结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永久性房角粘连和视神经损害。急性发病只有迅速降眼压,采用小梁切除术或根据病情,同时给予虹膜根切术,才能避免视力下降。小梁切除术是一种有保护瓣的滤过性手术,是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治疗青光眼有效方法。本组42例患者,采用了合理的治疗方法后,均治愈出院。但青光眼术后仍有一定比例复发,使眼压升高视力损害。因此,严密观察患者青光眼发病症状,测量眼压是预防再次复发的唯一措施,并且必须同时做好饮食护理,术前、术后护理,健康宣教,了解预防保健知识,防止青光眼复发,使患者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参考文献】
乳糜胸是胸内血管手术后一种少见又难处理的并发症。乳糜胸可因大量乳糜液的丢失引起严重的营养不良、代谢和免疫功能紊乱。乳糜胸的发生率为0.25%~0.56%[1]。我科自2001年7月~2004年9月间收治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13例。13例均行保守治疗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个月~13岁,平均4.1岁;其中法洛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伴单心室及房间隔缺损、完全性大血管转位伴房间隔缺损及肺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法洛三联症伴主动脉狭窄及三尖瓣返流、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及肺动脉瓣狭窄各1例。术后出现乳糜的时间不一,为0~40天,乳糜胸液引流量23~360ml/d。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消瘦。乳糜试验阳性。
1.2结果该组13例患者发现乳糜胸后均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及时营养支持后治愈,其中10例患儿经患侧胸腔内注射红霉素后痊愈,未再次开胸手术。
2护理
2.1饮食护理和营养支持禁食是减少乳糜产生的关键。因禁食可直接阻断肠道吸收乳糜颗粒的来源,同时胃肠减压可减少肠道运动,间接使肠道对乳糜颗粒的吸收减少,从而减少乳糜液生成量,促进破裂口愈合。本组2例因引流液较多而暂禁食,其余均采用中链甘油三酯饮食(medium-chaintriglyceride,MCT),如米汤、鸡蛋、脱脂或低脂牛奶等。中链甘油三酯较长链甘油三酯易溶于水和体液,运输时不需经肠道淋巴管而直接经门静脉运入肝脏,使胸导管处于静息状态,有利于破漏处愈合。乳糜液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脂肪、胆固醇、糖、酶、电解质、各种淋巴细胞和抗体等。乳糜液的成分与血浆相似[2],故常规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如输血浆、全血、白蛋白或应用静脉高营养液,维持病人的营养,减少乳糜液的丢失,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在应用静脉高营养时应注意加强巡回,防止高渗营养液外渗引起静脉炎、局部组织高渗性坏死。营养液输注通道严禁输入其他药物,以免影响营养液的稳定性。本组13例患儿均给予静脉高营养支持,无并发症发生。
2.2胸腔引流管护理乳糜胸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应及时给予胸腔引流。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因乳糜凝固性较高,应经常挤压引流管以防乳糜液堵塞引流管,持续0.5~1kPa低负压吸引,定时检查引流管有无受压、扭曲及引流瓶的密封程度,定时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做好记录。如引流量过少,应考虑引流管是否通畅并报告医生。如因胸腔内出现纤维分隔状所致引流不畅者,需更换引流管位置或做胸部小切口,分离纤维后再置引流管。每日更换引流瓶,以便了解引流物与冲洗液量出入是否相等,以免造成胸腔积液。
2.3注射红霉素的护理本组10例患儿在发现乳糜胸后经患侧胸腔内注入红霉素15~30mg/(kg・d)。用注射用水溶解后与生理盐水混合液注入胸腔内。该组病例年龄小,肺顺应性差,可在短时间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性酸中毒,视病情给予间歇或持续吸氧。胸腔冲洗的前期因药物刺激,患儿呼吸频率加快,幅度变浅,观察胸廓活动度、呼吸频率。做好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的监测。在观察中指导患儿正确呼吸,保证肺完全膨胀。在冲洗2~4h内取半卧位,以免冲洗液刺激致呼吸改变,患儿逐渐适应后,可取斜坡、左、右侧卧位交替,使药液均匀涂布于胸膜腔。保留6~8h后继续引流。出现胸痛时给予安慰和鼓励,必要时应用止痛剂。
2.4心理护理患儿在胸腔冲洗过程中常因溶液的温度及药物刺激,出现剧烈疼痛、胸闷、刺激性咳嗽,常拒绝冲洗,不能配合治疗。故冲洗前对每位患儿和(或)家长讲解胸腔冲洗的目的、方法,冲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采用激励性的语言,使其愿意接受治疗。对年幼欠言语表达能力的患儿,观察其非言语的表现(表情、目光、动作)去领会患儿的用意。通过搂抱、抚摩、逗乐等使之配合。由于乳糜胸是少见病且病程较长,应该向家长做疾病知识的宣教,并介绍一些成功病例,增强其信心。
2.5卧床休息大量乳糜液对心、肺、纵隔产生的压迫作用是机械性的[3],患儿常有胸闷、气急、心悸、患侧胸部不适等,稍事床上活动即明显加重。另外卧床休息也可减轻心脏负荷及降低静脉压从而减少乳糜液渗出。
3小结
通过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护理,体会到需经过饮食护理、静脉营养支持、胸腔引流管护理、注射红霉素护理等综合护理,可达到满意的效果,避免再次手术。
【参考文献】
1徐光亚.实用心脏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56.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06,1月~2008,10月使用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6~72岁,平均44岁,其中子宫颈癌6例,乳腺癌4例,直肠癌5例,胃癌3例,前列腺增生14例,阑尾炎20例,肠梗阻15例,胆石症13例。
1.2方法80例术后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泵,由麻醉师完成整个药物配制,镇痛泵安装及拔除等。药泵以每小时2ml速度匀速给药,停留48小时拔除,硬膜外导管及镇痛泵术后观察72小时,每4小时1次记录患者疼痛缓解、血压下降、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肠蠕动的情况。
2结果
全组病例,疼痛被有效控制,睡眠良好,术后恢复顺利,发生不良反应7例,其中恶心呕吐4例,尿潴留2例,腹胀1例,经采取适当治疗护理措施后,均完全缓解,镇痛效果为95%。
3护理
3.1使用镇痛泵前向患者宣教
术前向患者说明使用镇痛泵的必要性,说明镇痛泵术后止痛效果的确切性和安全性,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讲解镇痛泵的优点,尤其要说明镇痛药不会影响术后伤口愈合,不会成瘾,同时教会患者简单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消除其顾虑。
3.2术后观察
术后观察镇痛泵的接头是否脱落,穿刺部位有无红肿,协助患者翻身时不要牵拉,防止管道脱落。保持管道通畅。局部每天更换无菌敷料。由于可抑制呼吸,因此手术后要注意观察呼吸情况,尤其是老年人,且术后1~4小时,可给予鼻饲吸氧。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并记录。
3.3生命体征监测
3.3.1呼吸止痛药药物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必须重点观察术后6h患者情况,患者常规吸氧12~24h,注意呼吸频率、幅度,并适当降低止痛药的浓度,对原有呼吸系统疾患的患者应提高警惕。
3.3.2血压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可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当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时,应暂停使用镇痛药。
3.3.3体温由于术中麻醉,大量输血、输液等因素,术后可出现体温降低、寒战,因此,术后返回病房应立即测量体温,低于35.5℃时,应每30min测1次,加强保暖措施。但禁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3.3.4嗜睡镇痛药有强镇静作用,使用后患者易出现嗜睡现象,应加强巡视。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10次/min,SpO2<90%,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术后镇痛药,报告麻醉医生按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
3.4恶心呕吐的护理
对恶心呕吐病人采用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同时保护好伤口,可协助病人或嘱病人用手按压伤口,减少伤口压力。
3.5尿潴留的护理
术后为防止尿潴留发生,我们在术后48小时才拔除留置导尿管或在镇痛结束之后拔除尿管,同时坚持做好留置导尿管的护理。拔除尿管前要注意膀胱功能训练,拔除尿管后嘱患者多饮水,尽早自行排尿。
3.6观察肠蠕动情况
因镇痛药物有抑制肠蠕动恢复的毒副作用,故应向患者讲解术后早期活动的必要性:一方面可以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防止褥疮的发生;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
起床时不要太快,以防性低血压而晕厥。可以轻轻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本组中有1例出现腹胀,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嘱家属适当按摩足三里穴,以促进肠蠕动,尽快排气。
3.7皮肤护理
常由荨麻疹和诊引起皮肤瘙痒,给予抗组织胺药物并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后使症状缓解。
4小结
通过对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镇痛泵进行疼痛治疗能达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及时发现镇痛泵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以便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国良,张美云,郑鹏,等.强力宁预防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3(2):86.
[2]彭小梅,刘学兰,黄秀萍.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护理。实用临床医学,2003,4(5):123.
1.1临床资料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62例,年龄28~50岁,平均39岁,已婚未生育1例,61例已婚有生育史,本组病例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盆腔及下腹坠胀疼痛。
1.2栓塞材料
本组使用栓塞材料有3种:①PVA微粒;②明胶海绵;③碘比醇或碘海醇。
1.3术前对肌瘤的大小、部位进行详细的评估。
1.4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下经一侧股动脉穿刺后,行Seldinger插管,置入5F动脉鞘后,沿“J”形头导丝插入4-5F蛇形导管,在透视下行选择性插管,将导管选择性进入一侧子宫动脉后,以每秒2~3ml的速度注入碘比醇10ml。确定所选择的血管为子宫肌瘤供血动脉,避开与子宫肌瘤无关的动脉分支后,经导管缓慢注入PVA微粒,造影证实子宫肌瘤血管染色消逝,再行另一侧子宫动脉造影,方法同前。如肌瘤血管还有少量部分染色,可用明胶海绵颗粒补充栓塞,直到染色完全消逝,拔出导管及动脉鞘,压迫止血10min。
2主要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因患者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所以患者从入院开始,就要进行入院宣教,有些患者对肌瘤引起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表现紧张、恐惧,也存在介入栓塞治疗后肌瘤能否根除的顾虑。术前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手术的意义,介入治疗的方法、疗效、注意事项,介绍成功病例,向患者讲解介入治疗[3]是通过进入栓塞双侧子宫动脉,使肌瘤部位的血管供血减少,肌瘤缺血坏死,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所了解,和外科手术切除子宫的方法相比较,说明其优越性。特别注意对出血多的患者进行耐心的疏导,减轻其心理压力,避免情绪激动和恐惧,争取患者的配合。
2.1.2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B超、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离子、血糖、出凝血时间。术前备皮,做过敏试验,锻炼患者床上排尿,术前4h禁食水,准备好术中所需物品及药品。术前排空大小便,为避免患者紧张情绪,肌肉推注地西泮10mg。
2.2术中护理协助患者摆好,患者平卧,心电监护,记录基础心率、血压、呼吸次数。以便术中对照。穿刺区常规消毒、铺无菌巾整个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后先注入止吐药,预防患者术中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训练患者正确的屏气方法,避免因呼吸造成的移动性伪影,以保证图像的质量。造影时,向患者说明造影剂注入体内后可能出现局部发热,是正常现象,以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因局麻,手术过程中患者一直处于清醒状态,栓塞过程中应经常询问患者有何不适,如有疼痛,应向患者解释疼痛是栓塞的正常反应,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肌肉注射吗啡5mg或盐酸哌替啶75mg。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面色表情的变化,对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提醒医生,对症处理。拔管前,检查患者双下肢活动情况,皮肤颜色,如无异常,拔出动脉鞘后,局部压迫止血10min后,用沙袋加压包扎,送患者回病房。
2.3术后护理
2.3.1术后患者平卧6h,沙袋压迫穿刺点3h后取下,绝对卧床16h后可下床活动。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保持穿刺点干燥,及时更换渗血敷料,注意沙袋有无脱落,术后常规静脉输入抗生素3~5d,预防感染。
2.3.2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经常询问患者腹痛情况。术后多有排尿困难,大多是因不习惯床上排尿引起的,可经诱导排尿。如有穿刺点血肿,主要是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足或沙袋移位导致,一旦发现局部出现血肿,应立即查明原因,进行有效处理。术后1~2周阴道排出血性或黄色脓性分泌物可能是瘤体坏死组织,要仔细观察排出物的性质、气味,防止坏死脱落的组织堵塞阴道。
2.3.3疼痛术后最严重的症状就是腹部胀痛。因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呈缺血水肿,而栓塞量越多,越接近毛细血管水平,疼痛也就越重。Badlley等[4]认为,栓塞颗粒越小,栓塞血管越接近末梢,缺血程度越明显,疼痛也越重[4],一般持续2~3d,大多数患者可耐受。而适量减少PVA与明胶海绵的用量,避免PVA的反流,是防止过度疼痛的有效措施[5]。栓塞前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可明显减轻剧烈疼痛。疼痛也与便秘有关,术后患者肠蠕动减慢,直肠胀气压迫刺激子宫引起腹痛时间延长,而因卧床和药物作用,多数患者都有便秘发生。术后口服番泻叶水或口服甘露醇进行缓泻,必要时可用开塞露帮助通便,效果明显。在患者腹痛时,护士应给予安慰和鼓励,提高患者战胜疼痛的信心。同时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根据平滑肌对物理作用敏感这一特点,用手轻轻按摩下腹部,热敷,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致痛物质的吸收,并可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5],这些方法都可使疼痛减轻。疼痛严重者可肌肉注射吗啡5mg或盐酸哌替啶75mg,均可缓解。栓塞术后可出现恶心、体温升高,对症处理3~5d消失。部分病例可见阴道少量出血,3~7d后自行消失。
2.3.4饮食术后当天可进半流食,嘱患者多饮水,使造影剂尽快排出。术后第2天可根据患者的口味进食一些喜欢吃的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3小结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观察和护理,笔者认为该方法简单、易行、疗效确切,可保留子宫的正常功能,创伤小,恢复快,腹部无切口,是今后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中首选的新技术,本组术后生育1例。但新技术也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需要认真的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有的放矢的去护理,解除患者的顾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5-297.
[2]MurphyAA,KettleLM,MoralesAJ,etal,RegressionofuterineleiomyomatainresponsetotheantiprogesteroneRU486,ClinEndocrinolMetab,1993,7(6):513-516.
[3]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放射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52-154.
[4]BradlleyEA,ReidyJF,FomanRG,etal.Transcatheter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totreatlargeuterinefibroidsBrJObstetGynaecol,1988,105(2):235-240.
[5]陈冬鹅,胡德英,董英莉,等.综合干预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疼痛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5,20(10):17.
摘要:目的探讨62例子宫肌瘤行介入栓塞的及术后护理。方法采用Seldinger方法,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做好并发症发生的护理准备。结果不良反应轻微,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动脉栓塞状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护理
膀胱痉挛是指术后出现膀胱区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并伴有尿意、便意急迫感、导尿管周围尿液外溢,膀胱内压升高冲洗不畅。膀胱痉挛是前列腺电切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74.95%[1]。这种痛苦远较手术切口疼痛强烈,严重者可导致大出血而需要再次手术,严重影响病人术后康复。故充分认识引起膀胱痉挛的危险因素,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可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我们将2年来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病人进行总结,分析发生膀胱痉挛的相关因素,并对护理对策做出改进。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共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180例,年龄54岁~81岁,平均69.1岁;手术时间为60min~100min,术后均放置三腔气囊导尿管,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水囊置于前列腺窝外,膀胱腔内,注水30mL~40mL,常规行生理盐水持续膀胱潮式冲洗,冲洗速度为10mL/min~20mL/min,根据冲洗液血色深浅行速度调节,常规潮式冲洗24h~48h,术后72h~96h拔除导尿管。
1.2膀胱痉挛诊断标准及评定病人术后出现膀胱区胀感,尿道阵发性疼痛,坠胀,尿感强烈,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流出,冲洗液颜色加深、滴速下降甚至反流即为膀胱痉挛。其症状为阵发性,发作间隔以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每次持续时间30s以上。将此症状分为轻、中、重三型:①轻型:气囊导尿管周围可见血性液流出,冲洗液颜色变化不大,每天数次。②中型:膀胱及尿道阵发性缩痛,但不剧烈,导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溢出,冲洗液不滴,1h~2h出现1次,疼痛可耐受。③重型:下腹剧烈疼痛,有急迫的排尿感,冲洗液不但不滴而且反流,尿液颜色明显加深,病人较痛苦,间歇数分钟出现1次。
2原因分析
2.1精神因素病人精神紧张、烦躁、恐惧常是诱发膀胱痉挛的因素,紧张、烦躁等带来的躯体变化:身体强直、牵引下肢屈曲、拔管等常常直接导致膀胱痉挛,病人越紧张膀胱痉挛就越严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2.2出血术后出血是由于前列腺窝出血形成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冲洗不畅,以至膀胱充盈和刺激膀胱收缩导致痉挛。观察中发现膀胱痉挛往往在出血及出血后膀胱内有血凝块残留者,膀胱痉挛又可使出血进一步加重。
2.3引流管刺激术后1d左右病人感到难以忍受三腔气囊尿管,气囊充水20mL~30mL的病人术后不同程度地发生膀胱痉挛,放水气囊体积缩小后症状有所改善。因膀胱的交感神经主要分布在膀胱三角区、颈部、后尿道前列腺及精囊腺等位置,当膀胱造瘘管过低触及三角区或气囊尿管水囊内注水过多刺激膀胱、膀胱造瘘管堵塞、引流不畅致使膀胱过度充盈亦可诱发膀胱痉挛。
2.4疼痛刺激疼痛可诱发膀胱痉挛,膀胱痉挛可加重疼痛,互为因果。手术创伤也可诱发膀胱痉挛[2]。
2.5其他诱发膀胱逼尿肌收缩的其他因素如咳嗽、排便、不必要的翻动。
3护理对策
3.1术前①全面评估病人存在尿路感染者,鼓励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mL~3000mL以上,行尿道口护理每日2次,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必要时行呋喃西林间断膀胱冲洗,争取术前控制尿路感染,以减少术后膀胱痉挛发生。②存在不稳定膀胱者,应用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及镇静剂等,可降低膀胱三角区及后尿道的敏感性,减少膀胱痉挛发作。③术前2d进半流质饮食,术前1d进流质饮食,术前行普通灌肠1次。因膀胱及直肠均受腹下神经和骨盆神经支配,且两者相邻,若术后过早过频出现便意,也会促进并加重膀胱痉挛的发生。④加强心理护理和术前健康指导,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耐心细致向病人讲解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增加对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还要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保证术前睡眠质量。⑤术前给予普通灌肠,术后给予轻泻药;术前有呼吸道感染者控制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
3.2术后①疼痛控制采用PCEA泵与硬膜外导管相连,药物:罗哌卡因150mg、芬太尼0.3m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以2mL/h匀速输入,病人感到疼痛时自按一次按钮即有2mL药液注入,锁定时间为30min。平均置泵时间为48h。护士应教会其家属自控镇痛泵的正确使用方法。对留置硬膜外导管的病人,护理上除妥善固定硬膜外导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外,还应定期检查导管放置部位的皮肤及固定情况,并做好皮肤清洁护理,协助翻身。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②病人回病房后,应向病人祝贺手术顺利且效果良好,这对病人是巨大的安慰和鼓励,会增强病人术后康复的信心。要向病人介绍各引流管作用和注意事项,询问其感受,给予安慰,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心理上的问题。③确保膀胱冲洗通畅。管道受压、管道阻塞引流不畅可诱发膀胱痉挛,膀胱痉挛加重出血形成血块,造成管道阻塞,又诱发膀胱痉挛,二者互为因果。故术后除应用疗效确切的止血药外,应加强对冲洗管道的护理,要妥善固定引流导管,确保膀胱冲洗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要根据冲洗引流液的血色深浅对冲洗速度进行调整。定时挤压引流导管,以防血凝块阻塞,必要时行人工膀胱冲洗。④冲洗液的温度过低易刺激膀胱平滑肌,引起膀胱痉挛,故冲洗液要求温度适宜,使病人感觉舒适,不可过冷过热,宜保持在25℃~30℃。⑤准确及时的应用镇静镇痛药物,可去除病人的紧张因素,有效的缓解膀胱痉挛,保证病人术后的恢复。⑥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术后肠蠕动功能恢复后即给予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多吃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因便秘可使腹压升高及膀胱内压升高,诱发膀胱痉挛。⑦离床活动可减少膀胱痉挛发生,应鼓励病人常下床活动,作短暂的步行,以增加体能,消除不适心理[3]。⑧热敷膀胱区,温度为50℃~60℃使逼尿肌紧张度降低,从而起到缓解膀胱痉挛的作用。⑨为老年病人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多与病人沟通,耐心听取并尊重老年病人意见,尽量尊重老年病人原来的生活习惯,使病人树立信心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治疗,战胜疾病[47]。超级秘书网
4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手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开放手术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对病人打击小,痛苦少的手术方法,但由于老年病人精神紧张、焦虑,手术创伤,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对下尿路的刺激,膀胱冲洗等因素均可诱发膀胱痉挛,给病人增加了痛苦。同时由于膀胱痉挛,膀胱逼尿肌收缩,引起膀胱内压力增高,使膀胱静脉回流障碍,以及膀胱颈前列腺窝创缘反复被牵拉,均可引起继发性出血,影响病情的恢复,因此术前、术后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增加病人的信心,解除其焦虑和紧张情绪,十分必要。对于严重不稳定性膀胱及低顺应性膀胱者,术后易发生膀胱痉挛且症状较重,对这类病人术后可保留硬膜外麻醉导管,对膀胱痉挛症状较轻者,可经给予消炎止痛栓,也可获得缓解疼痛的效果。术前术后的护理是预防减少膀胱痉挛的有效手段。通过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降低了膀胱痉挛发生率,缩短了血尿转清时间,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MedinaJj,ParraRo,MooreRG.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theagingprostate)[J].MedClinNorthAm,1995,83(5):1213.
[2]刘会玲.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疼痛控制及预防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8):637.
[3]汪名霞,马梁红,廖淑芳.行为干预预防术后尿潴流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B):28.
[4]林少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0,8(6A):14761478.
[5]胡素萍,裴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8,22(增刊1):139.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中的30例患者来自2000年10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喉癌行全喉切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在41~81岁,平均60.8岁;在行全喉切除的同时,并进行患侧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对侧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有1例术后2小时并发创口出血、4例术后6天因咳嗽频繁颈部伤口裂开、1例术后4天并发食管吻合口瘘、3例术后10天出现咽瘘。
护理
心理护理:喉癌患者突然失去发音功能后,从心理上很难接受,怀疑自已有无生存的必要,甚至认为生不如死。针对这些问题,护士要多同情和关心患者,耐心讲解疾病的有关情况及心理疗法对癌症转归的作用,鼓励患者要以枳极的心态去应对疾病[2]。本组有25例患者通过认真细致的思想工作,均能配合治疗;有5例患者在医生给予术前谈话后,了解到术后可能失去发音功能,只能用其他方式来代替表达语言,患者立即拒绝了手术治疗。因此,对这类的患者,护士和家属要共同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他们耐心进行心理宣教,提高其正确认识疾病和自我护理及康复能力,调整好他们的心理状态。据文献报道,66.3%的患者享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可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3]。要让已获得临床手术效果的患者“现身说教”,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和训练患者简单手语和文字表达方式以配合术后护理,告诉术后还可以利用食管发音或配置电子喉与常人进行交谈,条件许可也可行发音重建术,使患者理解手术的重要性,从而接受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①术后一般护理:病人术后要送回病房监护室观察,护士应认真做好交接班,详细了解术中情况、手术范围及出血量。对全麻手术后未完全清醒的患者,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除气管套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监测生命体征和Sato2,给予氧气吸入,本组4例患者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经过加大氧气吸入后,Sato2上升至96%;对清醒后的患者,取半卧位并抬高床头30°~45°,可利于术后患者的呼吸、颈部双侧的引流和减轻头面部的水肿,同时还可以使头颈轻度前屈,以减轻颈部皮肤切口缝合的张力。②术后呼吸道护理: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切口及肺部感染;对术后患者定时变换,利于分泌物排出,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气管切开术后2~3天,气管内分泌物较多应及时吸除,吸痰过程中要注意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吸痰前吸入高浓度氧1~2分钟,可有效预防缺氧;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引器的导管每天清洗消毒,吸痰时应遵循先气道后口腔的原则,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并行翻身拍背以促进痰液排出。气管切开术后由于吸入空气未经过上呼吸道湿化,气管内纤毛摆动功能紊乱,造成分泌物黏稠甚至干结,容易阻塞管腔,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持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通畅的关键之一,应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气道湿化。③术后饮食指导:喉癌患者术后一般需留置胃管,以供给机体营养,所以护士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留置胃管的目的,指导预防鼻饲管脱出的方法,避免胃管滑脱而重新插入增加患者的痛苦;患者食物一般选用混合流质,营养调配应均衡。本组有4例患者因术后咳嗽频繁,伤口愈合欠佳,医生给予换药的同时,护士对患者要加强营养支持,在米汤、骨头汤、鱼汤等中加入药饮汤,如适量的杞子、红枣、黄芪等,每天保证流质的数量和质量以增强体质,促进康复。20天后4例患者伤口先后愈合。在鼻饲时,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防止食物返流,鼻饲完毕固定好胃管并做好标记,在患者留置鼻饲管期间,我们采用朵贝氏液与1%的洗必泰溶液清洗口腔,每天3次,预防口腔炎的发生。30例患者术后无1例出现口腔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护理:①术后出血的观察护理:手术后出血常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可由于
术中止血不彻底,血管结扎不牢固,术后病人初醒挣扎致血管内压力增高等原因都可造成术后出血,因此,术后密切观察引流瓶引流液的数量、性质、颜色等显得十分重要。本组1例患者术后2小时,护士观察切口时发现颈部伤口呈进行性膨隆,立即报告医生予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同时静脉注射止血药,经以上处理后未再渗血。②咽瘘、食管吻合口瘘的观察护理:咽瘘、食管吻合口瘘可由于术后感染、血肿或手术中缝合不当,术后缝线松脱所致,经对症治疗后多数均可自行愈合。本组1例患者术后第4天并发食管吻合口瘘,护士发现其颈部伤口红肿、压痛、唾液从切口外漏,报告医生后给予拆开颈部切口缝线,用鼻窦内窥镜检查发现食道吻合处可见漏口;2例术后10天经口进温开水加亚甲蓝注射液时发现咽瘘,均予加强切口换药,保持创面的清洁,术腔填塞碘仿纱条以促进肉牙生长。抗感染和对症支持治疗,延长留置胃管至术后1.5个月以上,保证营养摄入,漏口逐渐缩小至闭合,恢复经口进食。
语音训练:语言训练是使全喉切除患者恢复喉功能的关键[4],本组30例全喉切除患者,均于手术伤口愈合、进食顺利2周后,开始进行语言训练。①电子喉训练:本组8例患者经济条件较好,采用电子喉发音。首先指导患者选择最佳传音点,一般位于颈上端两侧、舌骨后位,然后嘱患者采用呼吸靠气管造口,发音讲话靠电子喉及咬字器官的口腔、舌头、唇齿等运动的方法,控制好电源开关与发音起止同步,在拇指按下电源开关的同时,张口发音。初学者训练,要张大口型,先发“啊”音动作,学会元音后,再练习发辅音。②口型与动作配合的非语言交流训练:由于本组患者年龄偏大,食管发音训练成功率低,结合患者的情况,我们采用口型、手势相配合的非语言交流模式进行训练。由于训练需要一个过程,除了护士的正确指导外,更多地需要亲人的帮助和配合,因此必须让患者与家属理解并接受新的沟通模式。其训练方法首先让患者准备镜子及与日常生活熟悉的事物的文字、图片,先对着镜子练习口型,然后再与家属交流,不相符时以图片或文字对照,反复练习,护士在旁边配合指导,对他们成功交流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通过训练,本组22例患者基本能与护士、家属进行日常生活必要的沟通。
出院指导:①带管指导:全喉切除术后的患者,需要终身戴气管套管。护士在患者出院前2天,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常规知识,教会患者及家属,并教患者练习吹薄纸袋或用塑料管吹杯里的水,让患者了解今后的呼吸与正常的呼吸通道有所不同,防止异物进入气管腔。②生活行为指导: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活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向患者讲解生活起居应注意的问题,必须保持卧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空气干燥时可于室内多洒水,以增加湿度,并嘱患者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集中的地方,注意预防感冒,要多听音乐、看电视、看报,调节好生活情趣,保证足够的睡眠。对失眠者可给予少量安眠药。③复查指导:向患者讲解复查的重要性,术后半年内1~2个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1年后每半年复查1次。如果出现痰中带有血丝、呼吸困难、气管造瘘口有新生物、食物从气管造瘘口溢出、呛咳、颈部或局部出现肿块、气管套管堵塞或脱落以及异物掉入气管腔等任何一项症状,都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论文关键词喉肿瘤语音训练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患者手术后的病情观察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喉全切除患者术后病情的护理、个性化护理预案以及进行语音训练效果等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有22例能运用口型与动作配合的非语言交流表达需求,8例能利用电子喉发音。结论:必要的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和有效的语音训练,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屠规益.喉癌下咽癌现论与临床.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64-467.
2黄国秀.耳鼻喉科恶性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0,15(3):240.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眼内炎;护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术后急性眼内炎则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方面它损害视功能,破坏眼内结构,致使手术失败,视力丧失;另一方面也使施术者承担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并常常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早期预防、诊断、有效治疗和护理,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显得尤为重要。我院于1998年10月~2006年4月共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术7672眼,其中发生急性眼内炎6眼,发生率0.078%。经紧急治疗护理,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一眼摘除眼球,无医疗纠纷发生。现将有关护理要点汇报如下。
一、临床资料
我院于1998年10月~2006年4月收治白内障7672眼,年龄35~81岁,平均65岁;其中2眼病人有糖尿病。发生急性眼内炎6眼,入院时视力0.1~0.15,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2天发现眼部充血明显,前房絮状物,病人视力明显下降,即怀疑眼内感染可能,立即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注射药物主要为万古霉素。术后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如复达欣),局部频繁滴用抗生素及激素类眼药水抗炎(如典必殊眼药水),及散瞳药活动瞳孔(如美多丽眼药水)。经治疗护理后,4眼的眼内炎症得到控制,2眼因注射后仍见脓液明显增多而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术后炎症亦得到控制。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眼矫正视力为0.3~0.6,2眼矫正视力为0.1~0.2,2眼矫正视力为手动~0.1。
二、护理
2.1加强心理护理
眼内感染后,眼痛剧烈,视力突然下降,病人及其家属缺乏思想准备,往往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甚至出现对抗心理,拒绝治疗。因此,应根据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疾病。(1)首先医护人员要冷静地给病人治疗、护理,不能过于紧张,造成病人或家属的恐惧和焦虑。(2)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患关系,及时与病人沟通,耐心倾听病人诉说自己内心的感受,给病人提供宣泄的机会。通过宣泄使病人摆脱恶劣的心境,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3)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让其明确医患目标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对抗心理和行为。(4)改善环境,减轻病人精神压力,改善病人的睡眠。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治疗操作相对集中,避免睡眠时间进行。(5)家庭的支持很重要,要经常与家属保持联系,指导家属关心体贴病人,共同探讨病人心理变化及对策,在治疗和护理上密切配合。
2.2用药护理
为达到广谱抗菌的目的,病人需用多种药物频繁点眼及多次结膜下注射。护士要合理安排各种眼药水的点眼时间,以使眼部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同时减少干扰病人的次数。护士还要掌握良好的结膜下注射技巧,在药液内加入少许1%利多卡因注射液,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前多次滴用表面麻醉剂以充分达到麻醉效果,减轻病人注射时的痛苦。全身使用抗生素时,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患眼变化和全身反应。
2.3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各种治疗操作前后均要洗手,并用0.5%碘伏溶液消毒双手。检查用的裂隙灯等专人专用,挂上感染标志牌,并严格消毒。病人行接触性隔离。限制陪人。病房保持整洁,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桌面等物品表面用含氯制剂擦拭消毒,以免感染扩散,导致眼内炎爆发流行。滴用的眼药水眼药膏应一眼一瓶,健眼和患眼分开使用。并嘱病人滴眼药水时向患侧倾斜,睡觉时保持患眼低位,以免患眼分泌物流入健眼导致交叉感染。
2.4玻璃体腔注药术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配合
眼内感染持续时间越长,造成视网膜、视神经及角膜等不可逆的损害越大。向病人说明及早治疗和手术的目的和重要性,介绍专家们反复研究、确定的治疗方案。研究已证实,只有玻璃体腔内注射和(或)玻璃体切割加玻璃体腔内注射是有确切疗效的方法。
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时,协助医生精确抽取正确浓度的注射药物。浓度切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会导致药物损害眼内结构尤其视网膜,过低则达不到足够的药效。麻醉要充分,以免注射过程中病人眼球转动。准备好无菌玻璃试管以盛放玻璃体腔抽取液送涂片检查及作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给予用药。注射毕,用消毒棉签轻压止血,滴抗生素眼药水眼膏后包眼。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若行1~2次玻璃体腔内注射后眼内炎控制不良或继续加重者,应尽快行玻璃体切割加玻璃体腔内注射术。本组6眼眼内炎即有2眼因注射后仍见脓液明显增多而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护士应完善术前准备,认真冲洗结膜囊;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使用有效抗生素,继续做好用药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
三、讨论
3.1认真做好治疗的每一环节
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是白内障手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经过近1个世纪的研究和实践,白内障摘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发生率已降至0.09%。我院发生率为0.078%,这可能与我院无菌制度规范、无菌操作严格把关有关。我院的新进医护人员、研究生等均要通过无菌操作考核才能上岗。白内障术后急性眼内炎极具破坏性,一旦感染,极难控制,造成视力丧失,甚至整个眼球破坏。故应将预防置于首要位置,以防止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由于白内障摘除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致病因素较多,故应认真做好手术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工作,才能使术后眼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术前制定严格的手术适应证范围,治疗可能导致感染发生的合并症;术前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并认真冲洗结膜囊;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所有器械包括超声乳化手柄均用高温高压灭菌消毒、使用眼科专用手术薄膜减少细菌污染机会;术后使用有效抗生素、注意眼部观察及护理,这些都是预防眼内炎发生所必需和必要的。
3.2积极防治感染的易发因素
对于年老或伴有全身性疾病者应引起注意。在本组6例眼内炎病人中,仅1例病人为35岁,其余为70~81岁的高龄老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的机会增加。而此35岁病人术后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擅自离院回家,术后1天发现视力下降也未回院检查,第3天回院时检查发现眼部充血明显,脓液充满前房,立即行玻璃体切割加玻璃体腔注药术。另外,全身健康状况欠佳者也应注意预防感染发生。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施行白内障手术后,不论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其眼内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本组6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中有2例为糖尿病,虽然其血糖水平控制尚可,但其抗感染能力仍低于正常无全身疾患者,术后感染眼内炎的几率较高。故对于伴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者,尤其要注意预防眼内炎的发生。
3.3经常巡视
术后护士要经常巡视,尤其术后24~48h为急性细菌性眼内炎好发时间段。本组6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均在此时间段内发生,符合文献报道。故此时间段内护士应多观察病人有无突然视力下降、眼部剧痛、分泌物增多等眼部感染早期表现,重视病人主诉。但也有些病例感染早期病人并无眼痛等主诉,本组6例白内障术后眼内炎中有2例病人无任何主诉,医生给其行裂隙灯检查时发现前房内有少量絮状物、细胞(++~+++),考虑眼内感染,行前房抽取物涂片确定有细菌感染,诊断为急性眼内炎。故早期观察还应重视客观检查,尤其裂隙灯检查。
3.4加强心理护理
眼内炎一旦发生,病人视力骤然间下降,病人从恢复视力能看见东西的喜悦的高峰跌到再次失明甚至有可能摘除眼球的悲伤的谷底,情绪波动非常大,可能出现恐惧、焦虑、悲哀、怀疑、否定等心理变化,具体表现为烦躁不安、拒绝治疗、怀疑医护人员等。此时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及时、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安抚病人的焦躁情绪,鼓励病人正确面对现实,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并密切配合治疗。另外,社会支持系统尤其是家属的支持更为重要。护士要经常与家属沟通,改变家属的紧张情绪,通过影响家属而达到影响病人的最终目的。
3.5必要时及早采取玻璃体腔注药术或切除联合治疗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应及早行玻璃体腔注药术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以及时控制炎症和减轻炎症对眼部的损害,恢复患者的有用视力。本组6眼术后急性眼内炎病人,4眼经过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眼内炎症得到控制,2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术后炎症亦得到控制。6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2眼矫正视力为0.3~0.5,2眼矫正视力为0.1~0.2,2眼矫正视力为手动~0.1,无摘除眼球情况发生,病人对炎症控制效果及视力恢复情况均较为满意。
总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急性眼内炎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及时、快速、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使病人积极的配合治疗护理,将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限度,使病人视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洪炜。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45-159。
2李文生。眼内炎的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术。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1,4:243-245。
3周正申。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2000,24:371-374。
术后护理
1根据不同麻醉,选择适当卧位,如腰椎麻醉病人应去枕平卧6~12小时,防止脑脊液外漏而引起头痛。连续硬膜外麻醉病人可低枕平卧。
2观察生命体征,每一小时测量血压、脉搏一次,连续测量三次,至平稳。如脉搏加快或血压下降,则考虑有出血,应及时观察伤口,采取必要措施。
3单纯性阑尾炎切除术后12小时,或坏疽性或穿孔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如置有引流管,待血压平稳后应改为半卧或低姿半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炎性渗出液流入腹腔。
4饮食:手术当天禁食,术后第一天流质,第二天进软食,在正常情况下,第3~4天可进普食。
5术后3~5天禁用强泻剂和刺激性强的肥皂水灌肠,以免增加肠蠕动,而使阑尾残端结扎线脱落或缝合伤口裂开,如术后便秘可口服轻泻剂。
6术后24小时可起床活动,促进肠蠕动恢复,防止肠粘连发生,同时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
7老年病人术后注意保暖,经常拍背帮助咳嗽,预防坠积性肺炎。
术后并发症及护理1切口感染多因手术操作时污染,坏疽或穿孔性阑尾炎尤易发生。术后3~5日体温持续升高或下降后重又升高,病人感觉伤口疼痛,切口周围皮肤有红肿触痛,则提示有切口感染。
2腹腔内出血阑尾动脉出血均因阑尾系膜结扎线脱落,病人表现面色苍白、伴腹痛、腹胀、脉速、出冷汗,有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必须立即平卧,镇静,氧气吸入,静脉输液,同时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准备手术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