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青蛙教案

时间:2023-03-08 14:52:10

导语:在青蛙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青蛙教案

第1篇

[关键词]体育活动 训练跳跃 激发兴趣 促进发展

怎样让低年级学生有兴趣地练习跳,并使其能够在增加动作难度的基础上巩固跳的技能,是当前低年级跳跃类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模仿小动物是他们很喜欢的事情。青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惯是他们理解和喜欢的,赋予学生“小青蛙”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不仅有利于训练其跳跃动作,而且有助于激发其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以体能为主的身心和谐发展。

1活动目标

1.1练习双脚并拢向指定位置跳跃,尝试学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发展学生双脚向前跳和连续跳的能力,锻炼腿部肌肉力量,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

1.2能遵守游戏规则,能按照老师的指令进行游戏。

1.3体验同伴间一起游戏的快乐,增强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活动准备

2.1知识:课前了解青蛙的基本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惯。

2.2场地:废旧纸箱、蓝色绿色编织袋或废旧轮胎若干,围成池塘;或用跳绳、皮筋等装饰成小河沟。(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也可。)

2.3物品:青蛙妈妈胸饰一个,小青蛙头饰每人一个;小虫子(图片或模型)、小蝌蚪(图片或模型)、呼啦圈(绿色)若干;录音机、磁带。

3活动步骤

3.1激趣、导入、热身。

情景导入:师生分别扮演青蛙妈妈和小青蛙。“蝌蚪宝宝,来跟着妈妈一起游泳吧!游呀游,游呀游,长出了两条后腿,(蹬蹬后腿,踢踢后腿,屈腿压压);游呀游,两条前腿出来了,(抖抖前腿,甩甩前腿,晃晃前腿);游呀游,游呀游,小蝌蚪扭扭屁股,转个圈,摸摸你的尾巴还有吗?小蝌蚪变成什么了?――青蛙!(在轻快的音乐中,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做准备动作,通过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不仅使学生的身体各关节慢慢活动开来,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也为以下的活动做好了准备。)

3.2练习双脚并拢跳。

(情境创设:今天妈妈要带你们到河对面去捉害虫。你们看,河面上有一些荷叶,我们要跳到荷叶上,踩着荷叶过河。)

3.2.1教师示范跳(两腿并在一起,准备起跳的时候,手向后摆,落地时,手向前摆。)眼睛看着前面的荷叶,两脚并拢站好,屈膝、向前轻轻跳过去,轻轻落地、微蹲,然后站好后再找一片荷叶,看好了再跳过去,这样一片一片跳过去,直到对岸。

3.2.2学生练习,教师个别指导。请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3.2.3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边往下跳。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鼓励学生自由尝试从不同高度的岸边往下跳。教师提出跳得高、远、轻的要求,在练习中重点强调起跳和落地的动作方法,注意保持身体的协调性。使每次练习各有侧重点。

3.2.4尝试学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在学生掌握双脚跳动作要领后,鼓励学生自由尝试单脚跳和单双替跳的练习。

(1)单脚跳:一条腿站直,一腿弯曲,紧贴在一腿的旁边。

(2)单双替跳:跳法同上,只是在交替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学生由双脚的自由跳跃到单双替跳,难度增加,注意跳的时候保持身体的平衡。

(学生初步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要领后,需要通过游戏或提高难度来保持他们的兴趣,从而巩固跳的动作,避免枯燥的纯动作练习)

3.3开展《小青蛙跳、跳、跳》的游戏,巩固跳的技能。

3.3.1分组游戏。情境创设: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学生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儿歌:“小青蛙,呱呱呱,见害虫,抓一抓;小青蛙,跳跳跳,害虫见我跑不掉。”引导学生学习小青蛙的跳跃动作,注意双脚跳的动作要领。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远,他是怎样跳的?请学生说说并个别示范,注意体会手臂和腿的动作要配合才能跳得远。

3.3.2在进行《小青蛙跳、跳、跳》的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改变圈的摆放路线(直线型、环形、蛇形)、圈和圈之间的距离;指导学生巩固双脚跳的动作,尝试练习单脚跳和单双替跳。

3.4放松整理动作――放音乐。

3.4.1师:今天你们这些勇敢的小青蛙,捉了那么多的害虫,高兴不高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跟着音乐做放松动作)

3.4.2现在,让我们和朋友去分享美食吧!(学生自由结合小组交流活动体会)

4活动建议

4.1学生“从高处往下跳”时有一个向前的冲力,因此,“跳台”不宜过轻,要注重稳定性、安全性、多用性。低年级“从高处往下跳”的高度基本定为20~30厘米。

4.2各个圈之间的距离约30厘米左右,圈的直径约为30厘米左右,并要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的大小,改变圈的摆放路线(直线型、环形、蛇形),改变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第2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语文课堂应有生成的动态美,语文教学不能是亦步亦趋、一成不变的线形序列。如何利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并进行及时捕捉,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质疑中生成,创造精彩

质疑既是学生主动求知、主动学习的生动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超越课本、超越教师,标新立异甚至反常规地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称象》一课时,大部分学生都形成了共识,曹冲很聪明!这时,一个学生出人意料地提出:“我觉得曹冲并不聪明!曹冲的办法虽然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可是得搬很多石头,石头笨重不好搬动,既费事又耗时。我想用人代替石头,人听指挥,喊上就上,喊下就下,只要大家一个个走上船,等船沉到画线处为止,然后把每个人的体重加起来,这样称象多省力啊!”这时,笔者立刻鼓掌说:“多好的办法!你比曹冲还聪明!”同学们大受启发,不再拘泥于课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质疑大有学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好教材,抓住时机,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适时质疑,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既学到新知,又发散思维。

二、感悟中生成,体验精彩

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感悟能力的高低正决定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种感情经历,还是一种审美体验。

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课中,在学到“小男孩没有撒腿就跑,却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时,笔者问学生:“巨人怎么想的?小男孩的眼睛说出了什么?”学生这样答到:

生甲:孩子们是春天的种子,如果你把春天的种子赶走了,你是永远接触不到春天的。

生乙:孩子是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莲花;秋天的落叶;冬天的雪花。一年四季没有孩子纯洁的心灵,你的花园将永远充满冬天的寒冷。

……

这些都是学生在欣赏、感悟之后的真实感受,再现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更是课堂中宝贵的生成资源。我们在教学生学习或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时,要努力去创设一个个充满激情的情境,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抓住学生感悟形成的生成资源,将语文教学带入一个精彩的过程,使学生在体会文章语言美的同时,更受到明事懂理,感悟人生的效果。

三、争论中生成,引发精彩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语文课堂上的争论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此,教师在争论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争论能力,也就是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例如,《坐井观天》学完后,教师问学生对青蛙有什么看法?经过讨论,学生们纷纷发言:“我认为青蛙爱说大话。”“我认为青蛙有错不改。”“我认为青蛙见识少,不听别人的劝。”“我认为青蛙没知识。”教师总结:“说得真好,看问题、认识事物要全面,不能像青蛙,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老师,青蛙也不是全错。”一个学生此时抢着说。“你有什么想法,讲给大家听听。”“我觉得青蛙很诚实,我们通过小实验知道,青蛙看到的天确实和井口一样大,青蛙说得没有错。”“其他同学怎样看?”“他说得对,青蛙不乱说话,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老师,青蛙还很懂礼貌。”“青蛙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自信。”笔者及时点拨:“刚才几个同学的观点很新,也很有道理。看来学习这课我们不仅可以吸取青蛙看问题片面、自以为是的教训,还可以学习青蛙自信、诚实、有礼貌的优点。”这个环节的处理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势利导的教学机智,给一个千古流传的寓言故事赋予了新的内容,既注意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也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第3篇

A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例子

1.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作者提出他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作者把这句话对你们说十遍、百遍,你们相信吗?应该怎样你才会相信?

2.作者举了谁的例子?为什么要举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3)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司马光为什么要用警枕?他想提醒什么?

(4)小结。

2.走近童第周。

(1)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有关的词句画出来:

①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

②童第周的情况和司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③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为什么他同样取得了成功?

(2)抓住重点词体会童第周的勤奋。

(3)简介“青蛙卵剥离手术”体会“高难度”,让同学们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练习说话。

(4)讨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5)练读第三段。

(6)小结。

3.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自由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根据第四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司马光只有(),才能()。童第周只有(),才能()。()只有(),才能()。

4.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在生活中,这些观点常常让我们充满困惑,下面就这些观点同桌讨论,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看法。

(1)天资聪明的同学也许稍微认真一些就能取得好成绩,难道一定要很勤奋吗?

(2)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如果非常勤奋,能赶上那些天资聪明的同学吗?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B教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直奔例子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说勤奋》,作者在第一段提出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并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解读事例,探寻勤奋

1.走近司马光。

(1)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你知道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2)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边读边画下有关词句。

(3)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向学生简介《资治通鉴》,进一步了解成就之大。司马光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容易吗?从哪个词可看出来?怎样读好这一句?

(4)自读课文,讨论:司马光勤奋表现在哪些地方?

(5)换句对比,体会具体描写。(出示: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

(6)对比中体会勤奋:抓住“每当”、“却”、“一遍又一遍”等关键词来体会。

师生对话,指导朗读: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

(7)长大后他更加勤奋体现在哪里?文中“警枕”是什么?他想提醒什么?

(8)小结。

2.学习童第周的例子。(用第二段找关键词,读悟勤奋的方法来学习第三自然段)

(1)理解“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的含义。

(2)说一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同学或朋友的勤能补拙的故事。

3.小结。

4.回归总体,提出要求。

(1)总结引出第四自然段。

(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5.小结。

三、链接生活,延续勤奋

1.将积累的勤奋名言说一说。

2.学习几句与勤奋有关的名人名言,选一两句你喜欢的读一读。

3.好书推荐《中华勤学故事》。

教后感悟:

一、引入要实效,直奔勤奋

用A教案教学,师谈话导入风趣自然,师通过谈话让学生知道举名人事例论证最有说服力,但是本班级均为乡镇学生,阅读和积累较少,所以说法不一,耗时7分钟。经修改后用B教案教学开门见山,简洁明了,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用时2分钟,有效地把握了导入时间,为下文的学习空出更多的思想空地。

二、品读感悟,探寻勤奋

A教案和B教案的教学都经过精心设计,把第一个事例作为重点来教学,引导学生品析重点词句来体会勤奋。但B教案在A教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换句对比,用“小时候,司马光读书非常勤奋”和文中具体描写的句子对比,让学生体会了具体描写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的培养更有效。B教案设计了一个情境对话:“春天,春色满园,燕飞蝶舞――每当老师讲完课,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就出去玩了。他却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这样回环复沓的引读,司马光的勤奋在学生心中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三、训练需扎实,勿成课堂的虚设

A教案在教学第二个事例时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让同学想象他是怎么勤奋的,看似不难,可是学生的说话都停留在表面上,可见训练没有立足学生实际水平。练习填空部分,学生都能填“勤奋”和“成功”二词,这样不经思考能解的答案有何意义。所以B教案在修改后省略了这两个训练,不刻意地追求读写,显得简洁、朴实。

四、拓展有度,延续勤奋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低年级;情境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思想品德教师的关注和青睐。作为紧张学习的一种调节,情境教学将体育课打造成生动有趣的乐园。然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领会情境教W的精神实质,生搬硬套他人的成功经验,致使情境教学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下面,笔者就结合小学二年级《跳跃》教学一课,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的开展过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以供同行参考。

一、案例介绍――情境预设

1.学习内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水平一):《跳跃》。

2.学习目标

重点掌握“青蛙跳”的动作要领,收腹提膝伸小腿,一摆二蹲三起跳,双脚连续向前跳,平稳落地跳得远。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灵敏、速度和力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3.教学设计

以青蛙过河跳荷叶游戏带领学生练习“双脚跳”,掌握“跳跃”的动作要领,在合作、创新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演,在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与弹跳能力。

二、片段呈现――活动情境

1.情境导入,愉悦热身

教师站在课前事先画好的2个同心圆的圆心位置,学生统一站在外,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出“青蛙”这一主角。并让学生想一想小青蛙是怎样叫的,是怎样跳的。同学们纷纷积极的模仿起来。这时,我追问道:“如果小青蛙遇到了危险,它会怎么样呢?”“它会跳着跳跑!”“对呀!小青蛙只有跳的又高又远才能及时躲避危险啊。小朋友们,带上你们的青蛙头饰,赶紧地跳到安全的圆内吧!”随着老师的一声口令,同学们纷纷从圆外向内圆跳,再从内圆跳到外圆。随着学生反复的练习,教师适时导入歌谣:青蛙青蛙跟我跳,双脚用力向前跳,向上摆臂收大腿,落地缓冲又轻巧。

2.掌握技能,育心强体

来到事先准备好的篮球场地,我以富有趣味的故事情境拉开练习的帷幕: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调皮的小青蛙想去河对岸玩耍了。但是小河很宽,身材娇小的小青蛙该如何过河呢?这时,我指着绿色的体操垫,继续说道:原来河面上有很多绿色的荷叶,聪明的小青蛙只要借助一层又一层的荷叶,就能轻松跳到河对岸去。这时,由教师示范小青蛙过河,并提醒学生注意:跳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双脚同时起跳,和小青蛙一样轻轻落地,才是正确姿势。话音未落,就有几个调皮的男生迫不及待地抢着跳了起来,虽然跳的很好,但是因为跳的太急,还是不小心掉下“河”,教师为了不打乱正常的上课秩序而未加制止和指导。随后,要求学生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提醒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太快,不能掉到“河”里。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如果不充分起跳会怎么样?引出双脚同时跳起,大脚拇指最后离地的动作要领。教师在课堂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对于技能掌握熟练的个别优秀学生,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示范,提高学生对动作要领的领悟能力。集体练习。

三、案例分析――情境反思

1.案例的成功之处

其一,本节课的教案设计,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运用游戏情景的形式,在创设好的场地情境中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玩,通过“个人练习”和“小组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自我表现,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其二,情境教学中,思路清晰,教学步骤明朗,通过“看、说、试、练”等方法,成功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新课标提倡的“坚持健康第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三,就地取材,利用场地创设适合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低年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到了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主动练习并参与活动,不仅有效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体现了快乐体育的思想。

2.案例的不足之处

一方面,在“青蛙过河”的游戏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过于胆小、害羞而没有放开来跳,这时,由于教学时间的有限,我没能及时给予其鼓励和重点指导。而实际上,新课标要求教师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如果能给这部分学生以信心和鼓励,相信他们能做在课堂做的更好。另一方面,有个别男生调皮捣蛋,平时就爱蹦爱跳,所以在课上特别兴奋,想要跃跃欲试。但由于课堂节奏和一贯的偏见,忽略了这部分同学生的强项,对他们的表现既没有肯定也未表扬,反而致使他们热情下降,开始影响其它同学的正常练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其正面的评价,相信更能激发他们展示、创新的热情,形成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我的得力助手。

一名优秀的教师,贵在具有自己别具匠心的教学见地和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也是我多年来通过教学研究和实践而努力追求的目标。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应通过情境形式激发其学习兴趣,通过“故事、情境、游戏”等活动使学生享受体育带来的欢乐,在反思中不断前行,真正促进学生良好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借”

2010年9月,当杭州市拱墅区舟山路幼儿园唯一一名男教师离职后,园长金文犯愁了。

2~6岁是幼儿社会规范形成的敏感期,也是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关键期。这阶段,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尤其是對同性别长辈的模仿。所以,幼儿园中男女老师的比例平衡至关重要。日本规定幼儿园男性教师数量必须达到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美国幼儿园男性教师的比例约占10%,规定每班至少有一名男性教师……

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對男女职业的定位,造成幼儿园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就拿拱墅区来说,900余名幼儿园教师中,在编的男教师只有2位,编外的也仅有2~3位。

幼儿教育中需要男教师,就像孩子的生活中需要父亲一样。可是,幼教专业毕业的男生本来就少,好不容易相中的教师又留不住。怎么办呢?

愁眉不展时,金园长发现隔壁的树人小学,有不少男教师进进出出。不禁眼前一亮,“为何不向小学‘借’几名男教师呢?”

一向和金园长私交不错的树人小学姚爱楠校长,一听说舟山路幼儿园有这个需求,也很支持。马上推荐了几名形象好、专业好的年轻教师。

之后,金园长又联系了附近的拱宸中学。这样,舟山路幼儿园与树人小学、拱宸中学达成协议。每周四,这两所中小学选派优秀的男教师到幼儿园任教。由于男教师进园率不高,所以在授课上采用“一次备课,多次利用”的原则。男教师的课时费由舟山路幼儿园按代课费的形式支付,一节课50元。

就这样,2010年9月,美术教师支海峰、音乐教师李启铎和体育教师胡承盛正式进入舟山路幼儿园。

“磨”出来的课

从中小学到幼儿园,这些男老师的第一感受不是轻松,而是极度不适应。

幼儿园的小朋友虽然對中小学男教师的课很欢迎。但是这些课容量非常大,正常情况下需要50分钟才能完成。再加上各教学环节转换比较快、幼儿的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等原因,很多幼儿表现疲乏。而且,由于不顾幼儿的年龄特点,男教师语言过于简练,孩子不能理解,课堂十分混乱。

很明显,这些男老师低估了幼儿园的授课难度,把幼儿园的课“中小学化”了。

看来,把男教师“借”过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是让这些男教师接接“地气”。

金园长没有让这些男教师继续代课。而是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跟班熟悉幼儿,了解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形成對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本认识。

一个月之后,这些男教师再动手写教案。写出来之后,与幼儿园的教师一起讨论。

这一讨论,男老师们就知道了问题所在。

有的教学方法比较直接、单一。幼儿园的女教师就建议他从幼儿天真快乐的年龄特点出发,多创设一些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有的把很多内容都放在一个教学活动中,这對于一个正常的幼儿来说,很难承受。这样,就需要做一些分类、删减,比如跑有几种,该保留哪一种。

有些男老师认为孩子们来幼儿园就是来玩玩的,所以教案漫无目的。这必须进行教案重新梳理,明确目标。

前面的这些只是前奏,教案完成后的磨课才是重头戏。

支老师的第一堂课是让幼儿模仿各种动物来练习奔跑、跳跃。支老师拿来青蛙等好几种折纸动物,一会儿拿“动物”演示,一会儿自己示范,教得满头大汗:“青蛙怎么跳的?”“大象走路很笨重!”“小兔子一蹦一跳多可爱!”孩子们虽然很兴奋,但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整个过程很混乱,活动目标没有达成。

之后,幼儿园的教师针對支老师的这堂课展开研讨:首先,需不需要这么多折纸动物?教具的作用是激发幼儿兴趣,过多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其次,用纸折动物演示动作有没有必要?可能动作的演示需要通过教师的形体示范才能让幼儿看得更清楚。第三,活动目标明确吗?本是练习跑、跳动作,却又加入了大象走路等内容。

经过研讨,支老师修改了教案,第二次课顺利多了。但还是存在修改的空间,那就再次研讨,再次修改。一次一次,直到磨出精品课程。

这种反复推敲试讲过程是每一位男教师都必须经历的。

磨出精品课程还不是结束,优秀的教学活动不应该随着教师的离开就此消失。舟山路幼儿园建立了男教师特色教育课程资源库,为男教师打造成果分享、正态积累的平台,包括“优秀教案”、“活动案例”、“科研成果”,并为优秀资源设定入库细则。

就这样,“中小学男教师进幼儿园”在舟山路幼儿园渐渐落地生根、发芽开花。但是男教师在自己的学校也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如果能把学校、家庭、社会结合起来,多管齐下,岂不是更能提升“男教师进课堂”的成效?

整合资源

“小朋友,张开嘴数一数,有多少颗牙?”凯凯爸爸一来就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抓住了,你给我数,我给你数。

数完牙之后,凯凯爸爸还拿出一副假牙,让孩子们直观认识了牙龈、牙床,并当场演示如何刷牙。

这是“爸爸助教”中的一个场景。

爸爸常常因为工作忙而在孩子教育里“缺席”。舟山路幼儿园想到了用“爸爸助教团”,海选有特长的爸爸来幼儿园参与孩子的活动。

但是,爸爸们毕竟不是老师,在活动中缺乏专业性和延续性。舟山路幼儿园老师便和有特长爸爸一起讨论、设计活动。在实际活动时,先从爸爸孩子的班级开始,再遵从爸爸们的空闲时间,安排去另外的班级上,直至把幼儿园所有的班级轮完一遍。这种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利用资源。

此外,舟山路幼儿园还尝试利用社区的男性资源。在其中一位家长的支持下,幼儿园与辖区派出所结成對子。警察叔叔组织孩子进行安全演习,教孩子如何拨打110报警……

幼儿园所在街道为区政府所在地,有许多男性党团员愿意在工作之余为幼儿园的孩子出一份力。幼儿园的老师就请他们来做志愿者,参与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设计并组织幼儿的教育和游戏,把男性阳刚之气较好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这边,舟山路幼儿园整合各方各面的资源,而另一边杭州拱墅区的“中小幼教育联盟”也星星之火一般蔓延开来。

蔓延

舟山路幼儿园“借”了中小学男教师几个月后,杭州市的大小媒体争相过来采访,像扫雷似的把整个幼儿园扫了个遍。

拱墅区的教育局局长张云雷也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价值,召集11家幼儿园,开了一个中小学男教师进幼儿园推进会议,并成立了多个“中小幼教育联盟”,也就是媒体经常说的“阳刚教育联盟”。这个联盟的进展情况定期在教育局的网站上公布。

2011年4月,拱墅区教育局下达文件,鼓励幼儿园与中小学结成教育联盟。以前,在推进这个活动的时候,主要是靠幼儿园园长的能力,有了文件保证以后,各个园长工作安排更有底气了,活动也更具规模了。

2011年底,拱墅区教育局拨出58万元给全区参与这项活动的幼儿园、中学。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特别优秀的可以有5万元的奖励。

2012年6月,拱墅区教育局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男教师进幼儿园研讨会”。拱墅区的做法开始推广到全国。

男性教师的知识面比女性教师更广,男性在研究机械方面,制作、动手能力更强,所以,幼儿园多“借”体育、游戏、珠心算等活动课的老师。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各幼儿园也對如何选择男教师“为我所用”方面进行了个性化尝试。

红缨幼儿园意识到,中小学教师的培养是在专科教育的模式下进行的,他们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优势,这恰恰是接受全科教育的幼儿园教师所欠缺的。因此,他们决定让中小学男教师参与幼儿园各个专项活动室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位具有国画特长的男教师,负责创意美术室的活动,一位科学课教师负责科学发现室;另一位航模制作高手,负责建构游戏室。

蓓蕾幼儿园是一所科学教育特色幼儿园,他们不局限于从附近的中小学借用男教师,而更看重男教师在科学教育方面的能力。因此,他们和较远的几所同样为科学教育特色的小学结成联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金城堡艺术幼儿园和左岸幼儿园是同一个小区的配套幼儿园,而邻近的拱宸桥小学的生源几乎都来自这两所幼儿园。因此,两所幼儿园决定联合起来与拱宸桥小学结盟,形成“2+1”模式,采取“一课二研”的方式,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祥符中心幼儿园尝试与社会培训机构(亲子班、特长班等)结成教育联盟。由于这些培训机构的教学對象也大多是幼儿,从年龄上讲适切性更强,男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上,适应起来也更容易。

一方面,以往所谓“幼小衔接”几乎都是幼儿园主动去了解小学教育,去和小学衔接,而男教师进幼儿园恰恰为小学教师了解幼儿园提供了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生源的联通性,在许多中小学看来,把男教师借给幼儿园也是双赢——幼儿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将来自己的生源也好了。

从“借”到引进

从中小学中“借”男老师,虽然可以暂时缓解幼儿园中男教师匮乏的问题,但是,中小学的男教师大多是学校骨干,本职工作就已够繁重,常常无法兼顾两头。所以,长远来看,还是要努力增加幼儿园专职教师的比例。

但是,一直以来,待遇偏低、社会地位不高的现实问题让很多优秀的男性對幼儿园教师这个行业望而却步。

2012年下半年,拱墅区设立了男教师岗位津贴。全职的男教师比女教师一个月多400元。并提出在招聘时,同等条件下男教师要优先考虑;在储备后备干部时,男教师具备条件的,幼儿园要有明确的培养。

另外,在一个“女性世界”里,男教师很容易感到孤独,变成弱势。男教师也害怕受女教师的影响多了,自己的个性也会“女性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3年,拱墅区教育局成立了“男教师工作室”和“男教师研究团队”。在这两个平台上,全区幼儿园男教师们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观摩课程,共同组织活动。并且,教育局为这些男教师专配了导师,为他们设计正确的职业规划。男教师可以朝教研组长、副园长、园长管理方向发展,也可以向研究方向走。

现在,树人小学的支老师已经是舟山路幼儿园的专职教师。孩子们面對男教师也从以往的兴奋,变为了淡然。只不过,细心的金园长渐渐发现,孩子们更勇敢了,争吵时哭哭啼啼的现象变少了。

第6篇

一、对教材要做到成竹在胸

教师走上讲台之前,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对即将讲授的课是否已经准备得胸有成竹?这就像指挥员组织一场战役前精思细想的运筹,像手术师进行一次大手术前对方案的反复推敲,像工程师开始一项重点工程前条分缕析的论证,来不得半点马虎。

教材是一张帆。作为舵手的教师,得熟知它的特色,把握这张帆的每一个微小的性能,懂得怎样做方能使这张帆扬得遒劲,娴熟地驾驭它飞速驶至预计的港口。学生是被带的士兵。作为带兵的教师,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心力、智能、性情、短长要一清二楚如数家珍,方能指挥他们通过各自艰苦卓越的跋涉,先后到达指定的峰峦集合。

教材,教学的原材;课本,授课的根本。我们常说要吃透教材,就是要对这知识的母源有追本溯源的探究,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备《小青蛙》一课时,对小蝌蚪“先后长出四条腿”才“慢慢丢了长尾巴”的说法不甚了了,便几次向生物学专家请教,直到弄明白青蛙是先长出两条后腿,后长出两条前腿,尾巴慢慢缩进,而不是真丢了,这才感到胸有成竹了。

讲课一分钟,备课数年工。备课不仅仅是研究教材、大纲,阅读有关资料,写出完整的教案,还是一项无止境的博采厚积活动。教师要始终坚持读报刊,关注学术动态,搜集教育资料,广泛观察实验,拥抱整个精神世界多姿多彩的创造,广为摄取,大海淘金。苏霍姆林斯基讲到有一位教师上了一堂“使听课教师们都着了迷,甚至连记录也忘了写”的课。课后问这位教师花了多长时间准备,教师回答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一句答话,敞开了一扇奥秘的窗口。潺潺小溪,贵在终年不息。汩汩山泉,功归岁岁奔涌。当今个别教师以为驾轻就熟就不必备课,数年一贯制的教案照本宣科,实在是教坛的一种自我窒息。

二、多思与多练同步进行

“练”对于学生来说,如同雏燕试飞、幼儿学步一样要紧。把知识印在记忆的心屏上,再化作推动能力之车的动力,全凭“练”来铺路搭桥。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离不开练的环节。语文课的朗读、默记、听写、练笔、作文,数学课的口算、解题,体、音、美课发现美、创造美、发展美的训练……扎扎实实地练,方方面面地练,千变万化地练,人才之树的根、干、枝、叶方能一起发育,茁壮成长。不练,记忆力的仓库不丰不实,观察力的镜子不清不亮,思维力的钻头不锐不快,想象力的翅膀不张不振……练,为思考增添了风火轮,多思与多练要同步而行;练,为讲授安上了飞毛腿,精讲和精练是一对好兄弟。

(一)练求多

没有一定数量的突破,就不会有质量的飞跃。多练才能由懂到熟,熟能生巧,巧能升华,知识的潜能方可转化成能力的动能。

一位教师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他的孩子原在农村小学读书,每每考试都是把着头旗不放。想不到,一转到市内,孩子一下子黯然无光了。作为教师,他对孩子循循善诱,细细询问后得出结论:这是村小课堂演练少、教学密度小所致。于是,他担起家庭教师,训练快速应答,每晚向孩子抛百余道智力口答题;练习紧迫书写,周末搞一次大题量语文、数学测试,认真记录下孩子在哪思维打误,书写迟疑,之后再专练哪儿。两个月后的考试,奇迹出现了:孩子反应之快,令教师和同学震惊,总分居全班第二……这个事例似一面镜子,映透出多练、苦练、反复练的内功。

(二)练求精

精,指练的内容典型。笔者认为,类型是路标。练透了一种种类型,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一个个路标,那就不愁山重水复无路可走了。如果教师都能做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精练,就会极大造福于学生。北京特级教师宁鸿斌精心设计练习题。他只选“他什么都会”5个字做标点练习。先把5张字卡依次摆在板槽里,让学生填标点。“他都会什么”――学生填上问号。“他什么都会”――填上句号。“什么他都会”――填上叹号。“什么 他都会”填上问号、叹号两种标点符号。这样的精练,哪个学生不受益呢?

(三)练求早

智力的早期开发,说到底是人的能力宝藏的早期开发。一旦错过了最佳开发期,再强化的训练也难免落入“临崖勒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的窘境。

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良好品德的形成、智力的开发、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都要在这一黄金时期打下基础。早期的训练能拨动起趣味的童心,早期的收获透露着稚嫩的捷报。我国古今大家学者,如12岁写就《滕王阁序》的王勃、16岁推出《离离原上草》的白居易、19岁捧出《女神》的郭沫若,无一不得益于早练之力。在知识更新迅猛的今天,要把学生知识的“五线谱”转化为能力的“琴音”,“练”的琴弦一时一刻都不能停。

三、教师要增强随机应变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可能避免刻板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正确地加以运用。”教学对象的独特性,决定了教师须有一定的随机应变的能力。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具有个体思维的人,这就导致了每一个课堂都不可能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计完成的。

笔者曾观摩一堂语文课《金色的鱼钩》。女教师感情悲切,学生泪光闪闪。突然,一位学生大声问道:“老师,老班长怎么不吃巧克力啊?”气氛一下子变了,有轻笑的,有低语的。只见女教师微微含笑说:“她提的问题很有趣儿,那老师就先说说巧克力。它属于西班牙,英文音译,西方以可可豆为主要原料精制的高级营养糖,含脂肪多,有浓郁的可可香味。我国解放后才引进制造,老班长能吃过它吗?”“不能!”“对,老班长和战士当年吃的是草根树皮,才换来我们今天吃巧克力,为此,我们能忘记这些烈士吗?”“不能!”丰富的知识,信手拈来;气氛的收拢,天衣无缝;感情的起伏,经两度激问赢得深层次的升华。在场的老师无不暗称其妙……

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灵活巧妙,是教师一种必备的智力品质,像绿叶必备光合作用、花儿必备授粉功能一样。因此,你能为教材科学地设计授课方案,你是否能为众多有差异的学生设计准确的学习方案?你能科学地编排知识传授程序,你是否能准确地编排如潮起伏的思维程序?你能娴熟地过滤你的教学思路,你是否能洞察受种种作用制约的变化无穷的学生心路?即或你讲授的是多年来几次讲过的同一个内容,课上新变化也会如细雨过后林中的鲜蘑那般层出不穷,需要你不断调整方位。面对瞬息之变,你只有一条路:以变应变!以渊博的学识为依托,以经多见广的磨砺为前导,以敏锐机灵的悟性为翅膀。

总之,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提高课堂的实效性,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总结,在实践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增强实效。追求无止境,探索无穷期,让我们一起作教坛不懈的探索者吧!

[参 考 文 献]

[1]崔允.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

一、明确老师主导地位,把握好师生关系

1.准备要充分。首先,不仅要对教案胸有成竹,各个环节都要安排得恰到好处,而且要方法恰当,内容适度。其次,教学时要投入。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教师越投入,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越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发生突发状况,老师要运用聪明才智,妥善解决。

2.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眼神亲切、态度和蔼、赞语热情,从而拉近师生间心灵的距离,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在学生出现错误时,不要用讽刺的话语去刺伤他们,而是先检讨自己是否在教学方法上有过失。应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对他们的质疑发难,要表现出耐心和爱心,从而使学生真正爱戴老师,喜欢老师。

3.引导学生积极讨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敢说、愿说。对于某一问题,在进行一定的引导后,完全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发挥。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即使是幼稚的、荒谬的,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

二、选取合适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情景教学,激发兴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对于语文教学也适用。课堂上的45分钟虽然很短,但我们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课外备课上面,并在课外备课时勤思考、勤动脑,事先模拟演练教学时的情景,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具,时刻不忘从生活里攫取灵感。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利用生动的摄影图片,甚至是适当的优美音乐,使孩子们充分体验课文中的情景,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在情境交融中达到学习的目标。

2.爱上朗读,勤于背诵。如何使孩子们爱上朗读呢?首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从网络上选取相应的朗诵视频,使他们听到纯正的语音;其次,让学生进行模仿,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最后,应该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且要求他们在读音正确、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对话的个性。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进行分角色朗读。挑选学生模拟课本中的人物,针对内容角色,运用不同的语调语气来朗读,如在《回声》一文中,小青蛙高兴地叫:“呱呱呱,多好看哪!”而后面妈妈笑着说:“孩子,跟我来。”在这里,扮演小青蛙的同学,就要用非常欢快的语气说出来,而“青蛙妈妈”则要用略微舒缓又带着笑意的语气说出来。在分角色朗读时,还可以形成不同的组,进行比赛,让同学们爱上朗读。在朗读中,要求学生找出读不懂的词语、句子,体会文章中标点符号、词语的应用以及句子表达效果的不同,进而对文章段落、篇章构思进行体会。要求学生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发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最后达到背诵的目的。

4.作业自由,形成梯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不同学生知识程度上的不同,不要一味地要求他们死记硬背,布置等量的作业,这会对一些同学形成压力,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感受和不同的收获,教师应该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开阔学生思路。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态势。

第8篇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语文 教学研究 低年级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内涵上来讲,自主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没有教师或其他客观要求的情况中自主的进行学习的能力,或者学生在自身的兴趣下进行自我需求、自我发展和自我需要的学习方法。本文重点从学习氛围营造、兴趣激励和学习方式培养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创设情境氛围,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环境

语文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氛围创设,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教学课堂充满活力,营造自主学习情境氛围。一方面,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实验,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教材的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实验之中。例如,教师在讲授到《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时候,可是使用不同颜色的小球代替赛马,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了解田忌替换赛马的顺序。通过亲身的参与,使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要善于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创设情境。在讲授完课文之后,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对课本剧进行表演,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的兴趣得到提高。例如,教师在讲授到《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对课本剧进行表演,在情境环境中激发学生参与到学习之中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展现自我。

二、实施激励教学,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树立新的教学观,应全面开展激励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通过科学的激励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达到较好的教学学习效果。笔者认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灵活运用“三板斧”,一是设计自主性教案,二是引导学生全程自主参与教学学习,三是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设计自主性教案方面,教师应该对课堂的导语进行精心的设计,重视每一个课堂的环节,使学生始终保持着自主学习的积极状态。例如,教师在讲授《画风》课文的时候,应该首先提出一条谜语让学们进行竞猜,然后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画风活动,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之中产生深刻的体验。引导学生全程自主参与教学学习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之中,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进行讨论。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方面,对于在学习中的表现出独特看法、突出表现,教师应该给予鼓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加自主的进行学习。

三、科学辅导引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要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除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之外,还应该掌握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着重于对学生进行引导,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的方式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加强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合作,课堂辅导、专题辅导、个别学生专门辅导等方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进行及时的指导。教师要认识到自身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将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充分的调动起来,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讲授《要下雨了》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分环节、有步骤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自由的对课文进行朗读,结合课堂情况进行辅导,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授之以渔。第二,让学生大胆的说出在快下雨的时候,蚂蚁、小鱼和燕子都有怎样的特征,让学生针对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小动物进行学习,然后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并结合各小组教学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专题辅导。第三,对于个别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教师要注重通过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和思维。例如,在教授《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的时候,由课文可以延伸出更多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发问“天有多大?”“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说大话?”“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怎么想?”等等,引导学生生进行多角度的设想,重点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鼓励学生探索知识,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善于思考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富强.小学语文自主探究“五环节”阅读教学模式[J].作文教学研究.2009(1).

[2]马春红.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几点尝试[J].作文教学研究.2008(6).

第9篇

幼儿本性天真善良,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与赞美会让孩子们充满自信,恰当的鼓励和赞美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1活动目标

1.欣赏不同造型的青花瓷,了解其纹样装饰的特点,感受作品的色调和纹样美。

2.学习用不同的线条和青花来设计装饰青花瓷物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瓶子、葫芦、纸杯、玻璃纸若干。

2.蓝色记号笔人手一个

3.《青花瓷》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到美工室

师:孩子们,看,今天我们来到哪里上课了呀!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带领你们来欣赏一下我们的美工室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有没有在里边发现跟我们教室摆放的一样的东西呀(青花瓷)。对,这里有跟我们教室一样的青花瓷盘,盘子上的青花除了可以装饰到盘子上,还可以装饰到什么地方?

二、按要求作画

师:你们刚才说了很多很多,那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画一画呀!但是在画之前老师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统一都用青花和各种线条来装饰你的作品,你自己看怎样布局合理,我们比比看,最后谁画的漂亮,好不好。

三、自主挑选物品,进行作画

1.教师:刚才老师说的你们都听明白了吗?好,现在你可以去挑选你自己喜欢的物品,开始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指出错的地方。

四、幼儿作品展示

1.师:孩子们都画好了吗?那现在把你的笔放下,跟着老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好不好。

师:你们觉得谁画的好看呢!请幼儿说一说。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进行小结。

五、带领幼儿将物品带到教师,结束本次活动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一起把我们的物品带到教室让更多的人来欣赏,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2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结艺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幼儿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审美、装饰功能。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盘长结一个,中国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盘长结,引导幼儿了解结艺。

指导语:今年春节,我收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礼物,我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大家来看一下!

提问:这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知道,举手回答?

小结:对,这就是中国结,老师拿来的是盘长结,是中国结中的一种,中国结是我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编织艺术,别的国家都没有,只有我们中国有,好多的外国人都很喜欢漂亮的中国结。

二、引导幼儿欣赏中国结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不仅仅外国人喜欢,中国人也很喜欢,我也非常喜欢这个精致美丽的中国结,你们喜欢吗?

我喜欢这个中国结的一圈圈的花边,像个中国结的耳朵一样,这个叫结耳,我喜欢结耳,是因为它的形式美。

提问:

1、你们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地方啊?

小结:流苏:中国结下面的穗子摆动起来很柔美,像是在翩翩起舞,我们把这个叫流苏,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线条美。

结体:你喜欢中间这部分是个正方体,是有一条丝线有规则的排列、穿编的,你喜欢它,是因为它的结构美。

2、你们还喜欢中国结的什么啊?

小结:有的小朋友说喜欢它的上下,左右对称,整个结体是中心对称、均衡的,具有对称美。

3、你看这个中国结是什么颜色的啊?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个中国结是红色的,让人感觉喜洋洋,热闹,所以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中国结给自己或者送别人。

总结:我们平时说的中国结,大多指的是盘长结,它是中国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结,有很多的结都是在盘长结的基础上变化而来的。

三、寻找生活中的中国结,理解中国结的装饰功能

提问:

1、你都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中国结?

小结: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汽车、背包、商店、宾馆、家里、饭店等一些地方见过。

2、它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把它穿编成吊饰、挂饰、首饰等来装饰、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四、欣赏中国结课件

五、用图画的方式设计自己喜欢的中国结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3【活动目标】

1、感知秋天艳丽的色彩和果园丰收的景象。

2、探索学习用多种方法表现树冠,尝试用红黄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树的色彩。

3、学会与同伴合作作画,感知集体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秋天的景色相关图片。

2、油画棒每组若干盒。

3、每组一张大的长方形白纸。

【活动过程】

1、音乐活动:小树叶。

教师带领幼儿有表情地随着音乐演唱歌曲《小树叶》,感知秋天的氛围。

2、欣赏《秋天的树》,感知秋天的色彩。

(1)引导幼儿观察用实物展示仪放大的示范图或阅读幼儿用书《秋天的树》画面。

(2)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画面上有什么?树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感知树木的形象和结构。

(1)树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你看到的树冠是什么样子?

(2)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树干,请个别幼儿上来画出不同的树冠、(圆圆的、高高的、三角状、花瓣形的、多个三角形状)

(3)启发幼儿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画树冠?

4、探索用红_系和黄绿色系表现秋天的色彩。

(1)你看见的秋天的树是什么颜色?

(2)教师在黑板上用黄、橙、红三种颜色给大树涂色。

涂色方法:先用笔画出一个涂色的区域,然后,一笔接一笔来回涂色,帮助幼儿把握均匀涂色的要领。

5、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在纸上画出大地和树。

6、作品展示:活动前收集各种关于秋天的树图片资料,让幼儿观察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描绘秋天的树。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4活动目标:

1、学会用红、黄、蓝中的两种颜色调配,乐于探究三原色两两调和后的变化。

2、操作中能用三原色调配出橙色、紫色、绿色并完成涂色。

3、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变化活动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颜料、调色盘、棉签、若干。

2、3个装着红、黄、蓝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及3个红、黄、蓝颜色的瓶盖。

3、颜色变色记录表。

红、黄、蓝颜色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魔术情景,变魔术引题。

师:"我是魔法师,今天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术,小朋友只要认真仔细看表演,你们也会变成魔术师。魔法师还请来了三个颜色宝宝来变魔术,它们来了。"教师逐一出示:红、黄、蓝三个颜色宝宝。

教学评析:用一张盖着桌布的桌子当台面,创设魔术情景。这样会为这节课增添些神秘色彩,更能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二、引导幼儿观察变色及记录。

1、出示装着黄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看,这里有个魔法瓶,小朋友看看瓶子里装着什么颜色?"(黄颜色)。

师:"对!看好了老师在黄颜色魔法瓶上盖上一个红色的盖子,摇一摇、变一变。黄色变成了。"(橙色)出示记录表,请幼儿上台帮忙找出相应颜色宝宝,将刚才神奇的变化记录下来。黄色和红色手拉手变成橙色。

2、出示装着红色颜料水的矿泉水瓶,引导幼儿观察:"装着红色的颜料水的瓶子盖上了蓝色的盖子后会变什么颜色?"(紫色)师:"同样我们要用颜色宝宝记录下这神奇的变化。

"

3、请小朋友猜猜:装着蓝色颜料水的瓶子盖上黄色的盖子会有什么变化?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魔术师,让他上来变一变。

"请小朋友上来操作,得出蓝色加黄色变成绿色。

4、引导幼儿讨论:"你发现了这神奇的魔术是怎么变的?"

5、教师小结:黄色和红色在一起成了橙色;

红色和蓝色在一起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变绿色。

三、引导幼儿变色。

1、启发幼儿:橘子、葡萄、青蛙是什么颜色?(橙色、紫色、绿色)师:"精彩的节目开始了。

请小朋友来当魔术师,第一个节目:变橘子。看一张纸上画出一个白橘子,不像,怎么办?第二个节目:变葡萄,一串白葡萄,不像。第三个节目:"呱呱呱",跳出一只白青蛙。还是不像?怎么办?

2、请小朋友观察记录表,橙色是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用棉签分别取出黄色颜料和红色颜料放在调色盘用干净的棉签将两个颜色调和在一起。

3、讨论:用了几种颜色?哪两种颜色?怎么变的?变成什么颜色?

4、引导幼儿说出:_颜色加_颜色变成_颜色画__。

5、葡萄是紫色的,怎么变?引导幼儿尝试操作。

6、教师归纳小结。

红色加黄色变成橙色画橘子;红色加蓝色变成紫色画葡萄;黄色加蓝色变成绿色画青蛙;

四、幼儿分组操作。

1、幼儿动手尝试用红、黄、蓝三个颜色分别调出橙色、完成操作材料《变色》中的橘子、葡萄、青蛙涂色。

2、强调要求:

(1)颜色不能混色。

(2)手粘到颜料用桌上的湿毛巾擦干净。

五、展示幼儿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5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及五彩缤纷的色彩,积累和丰富美感经验。

3、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尝试运用丰富的色彩,描绘自己对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与想象。

难点恰当使用各种色彩,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谁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图片)春姑娘来到人间,人间的变化可大了,你们看------(出示一组春的图片)

二、说春天

1、请小朋友们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师小结:孩子们的回答精彩极了,的确是这样,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花开了,草绿了,冰冻的小河开化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就连小姑娘们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风筝呢,是春姑娘让这一切变得是那样五彩斑澜。

你们听,春姑娘正高兴地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我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吗?"

三、画春天

1、教师板前示范画春天。

2、小结:老师笔下的春天就是这样的,孩子们,你们有信心画出更美的春天吗?

3、幼儿试着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胆作画。

4、教师随机指导,要求幼儿要注意画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儿给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师指导幼儿在涂色时,要选择一些适合的鲜艳的颜色,那样画出的画才会更漂亮。

7、小结:因为时间关系,没画完的小朋友课下接着画,画完的小朋友将自己的作品贴于黑板上,让我们一同去欣赏吧!

四、赏春天

1、集体点评幼儿作品,并指出优缺点。

2、教师小结:看来本节课上大家画得不错,说得也不错,可是我们赞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们不光可以画春天的画,还可以唱春天的歌,讲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诗和儿歌。

老师这里就有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你们听(师背村居这首诗)你们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五、赞春天:让幼儿自由表演赞美春天的各样节目,用来激发幼儿对春天的热爱。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