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2:22
导语:在财务分析指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局限性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偿债能力,并未反映企业现金流转的能力
在流动资产中,包含大量的应收账款等债权资产以及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如果这些资产的质量不高,难以如期变现,势必造成所有账面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假象。如果偿债能力比率中资产的管理及周转出现困难时,那么这些比率将不能宏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此外,现行财务报表主要提供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普遍缺乏前瞻性信息和预测性信息,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2、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与现代会计目标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相适应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所面临的生产经营环境,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反映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信息揭示的范围、及时性方面停留在算盘、纸张加笔墨的时代。这样,很难适应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会计目标应该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性的转变。如果仍然以历史成本来呈报信息,就会使得现行财务报告与信息使用者对现代会计目标的要求及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不相适应。
3、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使会计信息失真,从而误导信息使用者
不诚信行为的存在使企业对外形成财务报告之前,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编号进行仔细分析与研究,进而粉饰报表,以达到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其结果,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不一样,误导了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
二、改进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具体对策
1、合理选择与运用财务分析指标
在财务工作实践中,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能够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做出准确的评判。而作为评判标准的财务分析指标,其选择和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不同的利益群体应选择不同的分析指标。对企业投资者而言,财务分析最根本的目的是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另外,他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分派股利和避免破产的能力也十分关心。债权人主要关心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因为他们享有的权益是短期的,公司有无迅速偿还这些负债的能力可以通过分析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进行有效判断。而债券持有者享有的权益是长期的,他们更关注公司长时期内的现金流转能力公司管理者则必须借助会计报表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并根据目前的财务状况分析可能存在的机会,同时亦要关心公司各种资产的投资回报和资金管理效率。财务信息需求者应根据自己不同的分析目标,选择适当的分析指标。
2、进一步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时效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产品生命周期呈现缩短态势,因而,按照会计分期假设编制的信息财务报告所揭示的信息具有明显的时滞性,已难以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信息要求,有时甚至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误导。当今社会信息瞬息万变,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使财务报表使用者通过实时财务报告系统获得有用的信息成为可能。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的规定--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四个月编制并披露进行修改,可以考虑将其改为:季度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三个月结束后的半个月编制并披露,中期报告于每个会计年度前六个月结束后的一个月编制并披露,年报于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的两个月编制并披露,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报告信息的时效性和有用性。
3、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过流动负债,表明企业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仅以当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就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由于现金是偿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参考文献】
[1]丹:改进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j],财会月刊,2006(3).
[2]杨棉之:关于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4).
随着价值管理模式的盛行,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弊端越来越凸显,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企业财务分析的需求,本文提出构建一个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并简要阐述了该体系的构建思路。
【关键词】
企业价值;财务分析
1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的关注,那就是价值管理模式。可口可乐、西门子、瑞士信贷、淡马锡控股公司等都是价值管理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对于价值管理的内涵,众多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汤姆.科普兰认为价值管理就是“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价值增长为目的的一种综合管理模式”。汤谷良认为价值管理就是“追逐价值最大化内生要求而建立的以价值评估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新型管理框架”。马克认为“企业价值管理是一种管理模式,一整套指导原则,是一种以促进组织形成注重内外部业绩和价值创造激励的战略性业绩计量行动”。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价值管理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目的在于增加企业价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演变,企业价值最大化已成为更多企业的选择。财务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管理手段,应当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服务,但是传统的的财务分析指标都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以利润为核心指标的分析体系。以利润指标为核心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参考价值,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企业经营内外环境的变化,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在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绩效、揭示企业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局限性也越加明显。首先,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人为操纵的空间较大。其次,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没有关注企业价值的信息。最后,传统的财务分析指标较多关注的是企业的短期绩效,容易诱发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相比之下,如果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更多的关注企业价值的信息,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因为企业的价值不是通过财务报表的一些数据的简单加减就可以得出的,它更能反映企业的真实绩效水平,同时企业价值是一个长期的概念,它不仅关注企业当前创造价值的能力,更加关注未来获取收益的能力。因此,构建一个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寻找到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揭示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导企业改善日常经营管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2 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2.1 明确企业价值的内涵
这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前提,只有明确了“是什么”,才能开展后续的工作,同时也是为后续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分析视角,众多国内外学者、专家形成了不同的企业价值观。比如,基于价值派模型的企业价值观,基于经济增加值和市场增加值的企业价值观,基于托宾Q值的企业价值观和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观等。本文认为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观更符合我们所要构建的指标体系的要求。首先,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观能反映更多的企业信息。其次,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观奉行“现金为王”的准则,强调企业价值的概念是基于与适度风险相匹配的已经获得和将要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量,更加稳健。
2.2 寻找企业价值的驱动因素
从基于折现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观可以看出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自由现金流量和折现率。
自由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折旧和摊销-资本性支出-营运资本净增加额
=税后净营业利润-净投资
折现率主要反映的是企业价值实现的风险水平。而折现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融资政策,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不同资本的构成比例和资本成本。
2.3 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重要性原则指的是指标的选取应主次分明,关注那些关键指标,不一定要广而全,指标的数量要在能反映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尽量精简。
可比性原则主要指的是指标的内涵,计算口径应横向可比和纵向可比。横向可比指的是不同企业间同一指标的内涵,计算口径一致;纵向可比指的是指标的内涵,计算口径在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一致性。
成本效益原则指的是假如一些非关键指标的获取需要耗费较大的代价,那么应该舍弃该项指标或者选择近似的替代指标。
2.4 指标体系构建的补充说明
构建一个基于企业价值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是符合理论和现实需求的,在具体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当中,应将能反应企业价值的信息融合到体系之中,但是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财务分析指标的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将传统指标与企业价值指标相结合,以期更全面,更真实的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非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 应用
财务分析作为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一种手段,在现代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经营者等相关利益者的重视,并被广泛应用于投资等多个领域。在财务分析中,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特别是对财务比率指标的分析,是财务分析的重要形式。但现行的财务分析中所应用的分析指标存在着一些局限性,非财务指标的缺失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财务分析指标使用现状
目前,财务分析中普遍使用的是财务指标。尽管许多财务工作者都已经意识到非财务指标的重要作用,并且很多学者在财务指标体系研究、绩效评价研究中,提出了加入非财务指标的观点,但却很少应用非财务指标。这是因为非财务指标在实际中应用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不易量化性就是最大的困难。
二、财务分析中加入非财务指标的重要意义
非财务指标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有被加大应用的趋势。然而当前国内外的经济活动和形势都比较复杂,如果只应用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很有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当企业大量的投资于顾客、供应商、员工、流程、科技创新等方面后,企业创造出未来价值时,财务指标是无法评估企业绩效的。
企业要重视非财务指标,因为它能帮助企业修改既定的目标和计划,保持战略执行的灵活性;其次,企业文化等非财务指标能让组织成员产生强烈的集体归属感,通过精神的号召力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再者,对企业管理者进行业绩评价时,过多的依赖财务指标,就可能忽视了管理者对企业员工至关重要的激励和培养,他们的业绩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非财务指标反映的往往是那些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把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加以应用,可使整个财务分析更加全面。把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结合起来分析,既避免了企业的短视行为,也可使企业得到更加准确的评价,弥补了仅财务指标分析的不足。
三、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1.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应用的现状。就目前的情况太看,在实际应用中是很少用到非财务指标的。这是因为非财务指标在应用中存在着以下两个主要困难:
(1)目前非财务指标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体系。在指标的选取上还是各成一派。比如什么是非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内容,不同的学者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2)非财务指标的应用一贯存在的难题,即是非财务指标难以进行度量。我们平时提到的一些非财务指标一般都是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说企业的战略目标,对它进行一个合理的定量就是比较困难的。
2.应用的指标。尽管非财务指标的应用存在定量的困难,但是仍有很多的学者对此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本文根据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指标的选取。现代公司绩效评价理论指出,对知识经济时期的公司进行绩效评价必须引进全面业绩评价方程,在传统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各类非财务指标。本文选取了以下7项非财务指标。
(1)顾客满意度
顾客满意度是顾客满足情况的反馈。它是对产品或者服务性能,以及产品或者服务本身的评价;给出了(或者正在给出)一个与消费的满足感有关的快乐水平,包括低于或者超过满足感的水平,是一种心理体验。为了能定量地进行评价顾客满意程度,可对顾客满意分七个级度,给出每个级度得分值,并根据每项指标对顾客满意度影响的重要程度确定不同的加权值,这样即可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综合的评价。
(2)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产品品质是指产品的质量水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在生产阶段符合企业制造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二是产品在售后阶段符合顾客使用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它可以通过废品率和顾客退货率两个指标综合反映。计算废品率的一般公式是:废品数量/(合格品数量+废品数量)×100%。退货率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退货率=退货批次/出货总批次×100%,也有这样计算的,退货率=退货总数量/出货总数量×100%。如果一个企业的废品率和退货率过高,会导致企业利润空间下降,更甚的是造成企业没有利润可言,甚至有可能造成企业的破产。
(3)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对企业战略经营活动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的期望值。战略目标的设定,同时也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也是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经营领域展开战略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水平的具体规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既包括经济目标,又包括非经济目标;既包括定性目标,又包括定量目标。BSC战略地图或者是KPI鱼刺图是分析企业战略的好方法。明确实现战略目标的各种成功的关键方面,通过关键方面来分析出关键能力,通过关键能力来找出核心能力。
(4)公司潜在发展能力
企业的潜在发展能力与员工积极性、企业公共责任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极性不高,则整个企业的经营业绩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业务技能考核、综合评分、员工满意度、员工出勤率等指标综合反映员工积极性。企业公共责任既是一种对公众的义务,也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企业公共责任的履行直接关系到公共利益的实现。现代企业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自己对用户及社会的责任:一方面,企业必须对本组织造成的社会影响负责;另一方面,企业还必须承担解决社会问题的部分责任。企业日益注重树立和维护其良好的社会形象,既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争得信誉,又促进组织本身获得认同。
(5)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全球化的创新经济时代,毫无疑问,创新已经无可替代地成为企业和国家竞争战略的核心。创新能力决定了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国际地位,企业和国家只有基于创新制定战略,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科研开发费用率、具有大专以上文化职工比率、科技开发专职人员比率、技术进步贡献率、技术开发费用创收率、创新产品销售比例等指标来综合反映。
(6)技术目标
近几年,企业都以技术创新寻求企业的发展。创新技术目标,这一目标将导致新的生产方式的引入,即包括原材料、能源、设备、产品等有形目标,也包括工艺程序的设计、操作方法的改进等无形目标。制定技术创新目标将推动企业乃至整个经济广泛而深入的发展。
(7)市场份额
某一特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是指该产品在目标市场中的销售量占整个市场销售量的百分比。直接反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对消费者和用户的满足程度,表明企业的商品在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市场份额越高,表明企业经营、竞争的能力越强。市场份额具有十分重要的宣传与指示作用,对公司的市场分析及进一步提高销售有指导意义,也是公司向外宣传并在业内定位的主要依据之一。一般情况下,占领某市场或品类领域30%以上,即可形成强势或垄断地位,具有行业内优先发言权,其进一步发展即可轻易获得趋势性作用。当然,在市场和品类领域内有同等市场份额的产品或公司,则形成强势竞争。
四、需要注意的问题
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还需要不断的进行研究,不断的进行完善,我们在应用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以下的2个问题:
1.尽管非财务指标很重要,但是它并不能取代财务指标,而应当被视为财务指标的有益补充。财务指标过于注重历史而且是向后看的,缺少对未来业绩的预测能力,有可能对短期业绩和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奖励,无法及时抓住企业的关键变化,不能发现价值创造的动因,对无形资产例如人力资本的考虑不足等。而非财务指标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它对公司未来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因此,应把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互为有益的补充。
2.为避免非财务指标主观性和易于操纵的特点,公司应当考虑加强这些非财务指标的可执行性。对此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全面、细致、明确地定义非财务评价指标,使其不产生歧义。
(2)加强对非财务指标的评估和检测。
(3)不断改进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尤其是检验和证实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关系的能力。
(4)评估非财务指标的持续价值时,应考虑到将一般实务基准化的困难,以及财务分析师对非财务指标评价的主观性。
五、结束语
非财务指标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还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只有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结合起来使用,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更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邱伟年李超佐:非财务指标评价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6(6)
关键词:分析预算指标公路财务
一、公路管理部门财务预算的现状
(一)当前公路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规范制度
编制下与其相关的制度方法与制度内容的确定不大符合常理,往往没有考虑细节问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公路的养护方面超出预算的数额。举个例子来说,大多数公路管理部门实际上在养护公路方面的公里数目与成本方面所花费的数目额其实在少数比较发达的地方和少数落后地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还有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与预想的情况是不同的以及公路路面车流量的多少等方面都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考虑,这样就使得对公路预算没有办法进行详细的分化,从而从根本上影响了以前制定的目标,从而使得预算没有了可行性。还有公路财务管理部门所进行预算花费的数目额与项目所支出数目额在对少数项目进行制定的标准和项目所制定的内容在进行界定时并不是非常的容易,不仅如此,而且制定的内容还相互交叉,从而出现了专款不专用等情况,公路管理部门的财务预算由于其缺乏确定性,在落实到基层以后,在对财务预算进行执行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少难点,举个例子来说,就是在平常最熟悉的建设类项目当中以及和行政事业有联系的各种大型的专项业务中会时常有混用的情况发生,这样就非常容易使其缺少严格科学的认证程序,并且随意性比较大,造成了公路财务在预算方面没有具备严谨的科学性,从而使得其执行得不到高度重视。
(二)公路管理部门财务预算下达到基层的时间不够快而且不够及时
财政部门一般都是预算于上一年编制并且在一年的刚开始再下达到基层,但是公路管理部门预算一般都是在每年刚开始按照其单位的方针与进行规定的总体工作计划来对其编制,其主要部分在于项目的支出部分,造成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它经常脱离公路管理部门的实际中的工作计划,从而使得即使它和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计划安排的非常同步合理,但是往往下达到基层的时间已经到了每年的五到六月份了,这时候实际工作的进度已经完成一半了。还有大多数收费站的项目支出比较少,所以产生的影响力也比较小,但是由于其养护公路的项目非常多,难度系数也比较大,这样就使得其任务非常繁重,从而经常出现公路财务预算与计划下达不够快速而造成了资金困难,这个因素直接就影响着公路养护工程的工作进度。(三)公路财务管理部门在日常生活中所公共花费的一些项目的数额不能够准确的进行确定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没有确定的规定数额的基本数据,而且统计数据时经常出现不完整或者时间比较滞后,并且公路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的费用数额和单位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举个例子来说水费、电费以及会议的支出等。除此之外,还受到了财力的约束,按公共使用的经费标准规定的预算比较紧,使得其供给水平非常低,从而使得公路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支出频繁。
二、实施公路管理部门的财务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公路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提高对财务预算的认识
要想提高对财务预算的认识,其中最主要的是公路财务管理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首先要把预算管理工作放在最主要的位置。而且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时常抽时间和财务人员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了解具体情况,相互来进行传达下一年的工作思路与相关工作方针,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使得财务工作人员在进行编制预算财务的过程当中心中能够有数。并且进行公路财务预算的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方面的学习,从而可以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公路财务预算的认识程度,拓宽这些财务预算人员的工作思路,除了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之外,公路财务预算工作人员还应该熟悉掌握不同区域所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财务政策还有新文件的相关措施,打个比方来说,其中在对公路财务部门进行预算方面的相关比较规范的文件与深化落实管理两条路线的具体措施以及在政府方面进行采购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都必须要做到专心致志,而且还应该善于去寻找问题与努力去挖掘问题。除此之外,公路预算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需要按照目前当地所出台的相关具体措施来对其制定具备系统化的相关规范性资料。并且需要总结以往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把相关的规章制度具体的落实到在进行预算编制方法与预算编制的内容中去,从而这样不仅能够使得公路部门预算管理更加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以及增强公路管理部门的法制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进一步提升公路部门的管理水平。
(二)公路管理部门应该多强化基础,强调科学
公路管理部门要想做好财务预算工作,首先得把公路管理放在首要位置,然后再结合不同公路管理所具备的不同特点,公路管理部门充分遵循权责发生制和零基预算的原则,要多注重科学化,强调基础,并且要从根本上摸清楚家底,从而可以做好管理的量化工作。例如,在确定了基本建设所花费的数目额与大型的修缮项目所规定的标准工作中,得了解如何对大型的修缮项目进行正确的区分和在平时的生活中公共使用的费用以及日常修缮当中所花费的数目额。而且除了需要考虑定性、定量的规定以外,还需要对各项管理项目所花费出的实行绩效进行有序的管理。公路系统养路项目实行绩效考核能够节约公路的养护成本,还能够提高养护质量,从而从根本上减少了公路的养护资金。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公路管理部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注重财务预算管理来增加企业的价值。只有做好公路施工单位的预算管理模式,才能够从根本上让公路施工单位重视财务管理,从而增加公路管理局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丽健.基于预算指标的公路财务分析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
尽管在20世纪初财务分析技术出现了许多重大突破,但是财务分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始于50年代,现代财务分析为企业有效控制成本和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提供依据。
1.1财务分析的内涵
著名经济学家马克思曾在解读经济分析原理时涉及过财务分析,与此同时并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很显然,我们在研究分析财务指标的变动时,必须要考虑财务分析可能会对其产生的积极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在财务管理这个大理论中,财务分析也是必不可少、影响深远的一环,为组织的监督管理提供全方面的信息,融合在组织整个财务管理链中。
1.2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内容
①偿债能力指标,顾名思义,偿债能力就是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企业能否用其资金偿还背负的到期债务,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②营运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的是企业经营运行的能力,企业利用自身拥有的各项内部人力和物力资源等通过有效的配置来影响组织目标实现的能力。③盈利能力指标,盈利能力通俗来讲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企业在其能力范围内通过各项业务的开展和商业活动的进行使其原有的资产得以增值的能力。④发展能力指标,发展能力指的是企业的发展潜力,是对企业持续经营发展状况以及发展潜能的一种预测,也称增长能力。
1.3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和要求
①财务分析的原则最初起源于对其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概括,它是进行财务分析的指导规范。分析的主体为了实现财务分析的目的、保证分析的质量,应该遵循以下原则:a目的明确原则;b实事求是原则;c成本效益原则;d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e全面综合分析原则;f可理解性原则。②财务分析的总目标是要分析与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为了财务分析总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财务信息的质量,财务分析应该满足以下要求:a区分不同分析主体的目的要求。b收集整理符合财务分析要求的信息资料。c采用灵活多样的分析形式。
2我国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2.1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失真,对财务分析结果使用者造成误导
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数据是否真实完整,对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由于诚信的缺失和利益驱使,信息失真的现象在企业中凸显,尤其反映在财务统计中。因此,根据财务报表分析得出的结果往往不够全面。
2.2企业无形资产的分析指标缺失
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主要考虑了其拥有的存货和固定资产这类的实物资产,而忽视了可以说更为关键的、企业必不可少的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才是企业在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源泉,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在我国,财务分析的指标中并没有能够反映无形资产价值的部分,这是相当大的一个缺陷,使得财务分析的结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
2.3企业生产经营未能得以完全体现
经济社会剧烈变化,使得竞争在加剧,企业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中所要承受的压力和风险的程度加深。而目前企业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还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与现在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发展状况很难相协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方位地反映企业的运营活动。科技水平的提高、产业的战略转型、企业内部管理策略、文化等等信息,都未能全面地、准确地记录在企业现在的财务报表中。
2.4未能衡量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衡量企业的长期的发展潜力时,先行的财务指标体系仅仅关注的只有利润。很显然,这样的方式忽视了企业作为社会法人所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以外,还要重视其生产经营活动与整个社会和谐和绿色自然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如果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忽视可持续发展的调查,很容易会使企业盲目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恶劣后果。
3完善我国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
3.1引入多方面的信息获得渠道
分析主体除了从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和内部使用的成本费用报表中获取信息外,还要从多种渠道收集其他信息。①审计报告,它是财务分析主体判断公司会计信息真实程度的重要依据。②政策信息,全面揭示和评价经济政策变化及法律制度的调整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③市场信息,关注资本市场资金供求量的变化、利率的变动以及对企业投资、融资的影响,以便从资本市场环境的变化中及早发现引起企业财务风险变化的动因及其变化趋势。
3.2引入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财务分析指标
目前我国现行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是会计利润和投资收益率,而企业能否长期稳定的发展和增长则要看企业现金资产的周转率以及丰裕程度。权责发生制虽然被广泛应用,但也有其致命的弊端,那就是可能会存在人为造假数据的可能,所以,为了使财务分析的结果更为准确,现金流量这一关键性指标的引入非常可行。
3.3引入非财务分析指标
纵观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的指标理论及其实践经验,我们发现,相对于财务信息来看,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发展潜力更为关注,通常与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各项利害因素相关,也就是说,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战略制定和执行,具有预测的作用。为了使我国财务分析的结果更加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3.4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分析指标
关键词:财务分析;方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医院制度的完善创造了条件,在医院发展过程中,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作为一项关系到医院发展较重要的因素成为大家研究的重要议题。医院的财务分析主要是指专业人员通过对公司相关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的资料的整理分析,采取特定的方式对目前公司的财务状况做出相应的评价[1]。这种评价既是对公司目前财务工作状况的一个总结,也是为未来医院的财务工作方向做出合理科学预测的关键。因此财务分析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也可见一斑,如何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推动医院财务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与时俱进是建立现代化医院的重要要求,也是深化改革推进发展的途径,本文着重对财务分析的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1医院财务分析主要方法
1.1水平分析方法
水平分析的方法主要运用在历史数据的处理上,在医院的财务报表分析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一些历史数据,涉及多个财务报表的时间区间,因此这个时候对项目的处理要使用水平分析方式,采取百分比或者进行绝对数据比较,设置合适的基准年份,在此基础上将折算后期数据。水平分析的方式能够使医院财务分析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基础上对数据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并能够根据趋势变化的形态从而对数据有一个相对敏感的分析[2],使对未来的预测数据更加的准确。在水平分析的历史区间,医院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医院财务数据的损益、负债以及现金流量的变化对目前的医院经营效果进行较周密的了解,从而对医院财务数据的增长程度与有效性进行一定合理的评估,采取更加直观量化的方式对其进行评价。
1.2比率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是医院进行财务分析的另一个较重要的方式,比率分析主要是指通过对医院资金的投入与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水平与效率及医院工作的利润产出能力等相关的比率作为指标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做出一定的评定[3]。这种分析方式通过比较数值的相对大小,使了解医院在以前与未来的业绩等情况更加的方便,比率的种类具有多样化,涉及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杠杆比率、流动性比率等能够对企业的相关财务能力做出很好的评价,它通过将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联系到一起,来实现分析的最终目的。同时这一比率的分析方式使医院与行业的平均值具有了一个比较的基础,通过指标比较,对医院进行财务衡量的数据更加具有可视性,同时也体现了科学、公允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
1.3趋势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的方式与水平分析方式具有很强的类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趋势分析方式被认为是水平分析方法中的一类。趋势分析是一种技术性的分析方式,它主要是衡量在一个可供观察的时间段内,一个指标的整体的走向,这种走向最初是用来衡量证券市场的价格变化,现在可以用来衡量医院的财务状况[4],如果趋势能够在长时间保持一种向上或者向下的态势说明其趋势性很强,因此可以通过以前年份的财务状况对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进行分析,如果在很长的时间内,财务的相关数据的趋势变化不明显或者无特定的趋势形态,则说明通过以往数据进行相关准确性预测的可能性不大。因此顺应趋势预测是医院的相关财务分析管理人员进行财务数据分析的重要方式与手段[5]。
2医院财务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
2.1现金流量指标
现金流量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医院的相关财务状况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因此其在医院的财务分析中的作用显而易见。现金流量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医院财务状况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通过衡量一个医院的现金流量能够确定其短期的偿还能力,同时现金流量指标作为财务分析的核心[6],是管理者对医院相关现金占比与盈利能力做出评估的关键,现金流量指标同时还是其他的相关财务报表分析需要的重要基础,必须在医院财务的日常管理中给予必要的重视。确保现金流量指标的相关数据具有真实性、可靠性。
2.2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是指医院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收益及医院的负债偿还的能力。这一指标直接涉及医院的经营能力与水平,是医院进行向好改革与发展所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从根本上来看,这一指标的衡量更加凸显了一个医院的经济能力,是对医院自身的经济发展潜力与内在商业能力的重要观测指标。通过分析这一指标能够对医院的整体发展能力做出客观评价[7],通过研究医院的整体运营情况分析在未来这一医院的发展能力,能够看到医院在未来发展的水平与面貌状况,使发展更加的科学、顺利。
2.3可持续性指标
可持续发展指标从宏观上来说是衡量一个国家及地区发展能力与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从微观上来说可持续发展指标是一个医院、企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其包含医院对现有资金的控制水平与能力、医院现有固定资产的变化情况等一切能够影响到医院后期发展的指标。通过对医院相关的可持续指标的衡量能够对医院的相关财务状况与未来的发展潜力做出一定的判断,管理人员通过对医院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衡量从而更加科学有效的把握医院在未来的发展,使发展可持续化。
3有关财务分析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3.1不足之处
虽然目前医院的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指标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首先是财务分析工作管理者对这一工作认识程度,医疗体制改革之后,经济利益在医院日常经营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这一理念也进一步滋生了部分管理人员唯重经济效益的思想,在医院业务的扩张过程中缺乏对经济管理的方式与正确的理念使财务分析工作得不到重视[8],这种对财务分析重要性的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相关人员的工作中,不仅缺乏效率而且缺乏责任感。其次,在指标的选择上,分析方法的独立与单一限制了医院整体财务的评定,同时医院管理模式与财务方法的选取不能及时配套,将企业的财务分析方式生搬硬套在医院的管理上显然不行。
3.2改进意见
针对以上目前医院的财务分析的方法与指标等方面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提升医院相关管理。首先是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对这一工作的认识,通过理念的更新,提升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经济管理思想,强化其工作重要性,合理的引导员工理念,不仅要注重经济利益在医院发展的重要性,更要关注医院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对财务评价方式的结合性,指标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体评价的结果是否合理,必须采取更加全面有效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估与监测,以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棠.关于医院财务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界,2018(17):73-74.
[2]沈霞.浅谈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J].财会学习,2020(14):87+89.
[3]刘健.医院财务分析的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01):21.
[4]张瑞华.关于医院财务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经界,2019(10):146-147.
[5]李晶晶.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财务分析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34):227.
[6]陈慧群.浅析医院财务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15):203+207.
[7]刘思聪.医院财务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及应用思路构架实践[J].财经界,2020(16):203.
关键词:环境会计;财务分析;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传统会计,以历史成本作为资产计价依据,将固定资产的购入成本主观地分配于各会计期,并将已耗用设备和原材料的原始成本归属于产品成本,不考虑已耗用资产的现时成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匮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会计体系的缺陷日益凸显。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注重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不考虑环境因素的传统会计已无法准确衡量企业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对企业未来的状况及经营业绩进行最佳预测,在分析过程中根据环境会计提供的各种数据,建立一系列反映企业环境管理情况的财务分析指标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二、环境会计简介
环境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交叉渗透而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环境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联系,将企业与整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交换的过程,都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从而正确地评价企业的绩效,进而客观地反映产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状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有利支撑。
环境会计的对象是在环境保护活动中产生的资金运动,是企业对环境资源的不断损耗和不断补偿的循环过程。具体来说包括:清除在目前生产水平下已经形成的环境损坏;通过节约、合理使用、再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自然资源的损耗;预防未来生产活动会造成的环境损坏。
新准则下会计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明晰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重要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及时性原则。环境会计继承并发展了原有会计原则。同时,依据环境会计的特点,环境会计还遵守以下原则:
1、全球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揭示企业对环境的义务和任务,评论环境对企业将来发展的反应,以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全球环境管理的协调和融合为最佳尺度。
2、政策性原则。环境成本和环境资产、负债的确认计量要受法律法规约束。
3、强迫性原则。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会计治理与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对企业最低界线的环境信息编成明确和强迫的规定,支持并鼓励企业显露尽可能多的环境信息。
4、最小是非原则。因为环境会计计量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在处理过程中,应遵守最小是非原则,做到相对准确。
三、环境会计下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
(一)设计目标。环境会计目标是环境会计研究最基础的概念,居于环境会计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是环境会计目的的具体化,本文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设计目标。
1、通过向政府部门提供环境财务信息,有利于政府政策制定部门根据企业经济业务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逐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弥补现有法律、法规的漏洞。
2、通过向投资人、金融机构、供应商、顾客、社会管理机构、社会公众、民间环境保护组织等提供以利于他们对企业环境问题做出恰当反映的环境财务信息,使他们可以结合企业披露的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开展的环境保护活动、取得的环境保护效果等非财务环境信息,对企业的环境问题做出适当的决策。
3、通过向企业管理当局、企业环境保护机构、职工及工会组织提供环境财务信息,方便企业对自身行动进行合理评价,保证环保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果,支持企业高效率、高效益地开展环境保护活动。
(二)设计内容。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环境会计下财务分析指标的设计内容。
1、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环境污染排放指标是用于考核企业生产经营造成的污染及破坏种类、程度及现状等情况,如企业在生产中造成的固体废弃物质、废气、废水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水平的指标。该指标反映的是有害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废旧物质排放水平,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水平越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潜在损失就越少。同时,要说明企业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对企业财务造成的影响,如因污染造成的负债、罚款、赔偿等支出。许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只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污染物的治理,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损失,无形中也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2、资源消耗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反映的是完成某种规模的生产量所消耗掉的各种资源的数量,目的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和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企业在生产实践中,要尽量控制资源的消耗,提升科技能力,增加单位生产能力,提高生产力水平。比如,耗电量大的企业可以考虑多采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尽量少用煤电等,有效地减少生产对环境资源造成的负担,实现降低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
3、环境治理资金投放及耗费指标。环境治理资金投放指标也就是用于反映企业环境治理资金投放水平的考核指标,说明企业对自身环境污染及环境破坏治理的措施、投入以及预期效果情况,如企业治理污染或降低污染而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投资支出情况。该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对环境治理是否持积极的态度,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占用了多少资金。环境治理资金耗费指标所反映的内容是资金耗费方面的,属于成本或支出的范畴。比如,企业可以致力于进行水资源的循环、有效利用。回收制造工程中使用的水,通过使用高度的排水净化技术进行循环利用。虽然短期看,利用这样的水循环处理技术会需要一定的资金,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
4、环境收益情况指标。在现阶段,企业的环境收益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两大类。企业的直接环境收益主要是一些直接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管理效率之后减少了支出而形成的收益,以及由这些收益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的其他收益。如,企业加强了环境保护而获得的奖励、额外补助以及企业商誉等信息。所谓间接环境收益,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企业事先对可能产生环境污染或者造成环境的事件采取了预防措施,或者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重新利用,从而取得的收益。
四、结束语
环境会计下的财务分析不论是理论还是实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财务工作人员应当正确认识环境会计的目标,明确环境财务下的财务分析报告。运用环境会计下的财务分析指标,可以综合考虑企业环境活动的情况,从而使外部使用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环保活动状况,也使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只有这样,环境会计实务才能不断趋于规范和成熟。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
主要参考文献:
[1]于玉林.现代会计百科辞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分析指标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规定,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事业单位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社会管理、做出经济决策。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办(上级)单位、债权人、事业单位自身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财务报表是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最重要的载体,财务报表分析是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的主要途径,合理设立财务分析指标则是科学分析财务报表的重要手段。
一、现有的通用财务分析指标
(一)经费自给率
经费自给率是衡量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能力和收入满足经常性支出程度的指标,是综合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收支状况的重要分析评价指标之一。它既是国家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指标,也是财政部门确定补助数额的依据,同时也是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确定事业单位收支结余,提取职工福利基金的依据。其计算公式是:
经费自给率=(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事业支出+经营支出)
公式中各项收入不包括财政补助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支出内容反映的是事业单位经常性支出。为了使经费自给率具有可比性和连续性,在具体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有时临时性、一次性等特殊支出因素,造成经费自给率波动较大的,要予以扣除。在计算经费自给率时,支出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扣除的项目,应报经财政部门批准。
(二)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比率
它是衡量事业单位支出结构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
人员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人员开支的部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公用支出是指事业支出中用于公用开支的部分,包括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
分析人员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事业单位的类型很多,不能按照相同的标准来分析评价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人员状况,通过与以前年度的比较、分析本单位支出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是否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计算人员支出占比时,还应关注人均支出等人均相关指标,包括下文提到的收入指标,也应关注人均收入指标。
(三)资产负债率
反映一定时期负债占事业单位资产总额比例的一个指标。它能够衡量事业单位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其计算公式是: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从事业单位的公益、国有性质上看,资产负债率保持一个较低的比例较为合适。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使用者十分广泛,现有的财务分析指标已经不能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状况、事业成果、预算执行等各方面的要求,因此,应根据会计核算的目标增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
二、建议增加的财务分析指标
事业财务状况指标可分为“存量”和“流量”指标。“存量”指标是指反映事业单位某一时点(一般为1月1日、12月31日)的财务信息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内的各科目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各项指标。“存量”指标能够反映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流量”指标是指反映事业单位某一期间财务信息的指标,主要包括收入支出表内各项内容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各项指标。“流量”指标从财务角度反映事业单位一定期间的事业成果。在分析“存量”、“流量”指标后,进一步分析预算执行情况。
(一)“存量”指标
1.资产增长率
资产是指事业单位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类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尽管事业单位涉及行业较多,但资产总量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事业单位的综合实力。资产增长率衡量事业单位不同时点资产总量的变化,计算公式是:
资产增长率=时点A资产总额/时点B资产总额
由于事业单位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且事业单位举债受政策约束,因此,事业单位资产增长基本上依靠自身事业发展。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资产增长率分析事业单位不同时点资产总量及变化原因,进而判断事业单位发展状况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2.固定资产成新率
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状态的资产。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资产质量。计算公式是:
固定资产成新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固定资产成新率适用于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一般地,固定资产成新率越高,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态越好,后续发展能力越强。内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本指标分析制定本单位固定资产更新计划,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本指标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状态,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财政补助资金等。
3.资产结构指标
分析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的同时,还应关注资产的结构。比如即使两个相同资产规模的单位,由于资产结构的不同,两个单位的资产的流动性、未来发展潜力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构指标包括:
资产流动性比率=货币资金/资产总额
无形资产占比=无形资产/资产总额
长期投资占比=长期投资/资产总额
资产流动性强的单位,可能是现金流比较充裕,也可能说明单位没有充分利用资金的存量,资金效益较低。同样,长期投资占比较高,如果投资收益好可能说明事业单位产学研一体化水平较高。结构指标应结合事业单位发展特点做进一步分析。
(二)“流量”指标
1.收入增长率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收入是事业单位一定时期事业成果在经济上的体现,是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来源。收入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是:
收入增长率=当年收入/上年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与企业不同,事业单位应根据业务的特点,可以选择权责发生制或收付实现制确认收入,计量原则一般应保持一致,如果调整会计政策,应做追溯调整,历年的收入才具有可比性。应分析各类收入的组成,找到收入变动的影响因素,为决策提供支持。
2.支出增长率
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的资金耗费或损失。一般地,事业单位的支出可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支出增长率的公式与收入增长率类似:
支出增长率=当年支出/上年支出
通过计算支出增长率,找到支出变动的原因。特别是要分析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变动。基本支出主要用于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发生的费用,基本支出应于CPI波动基本保持一致。项目支出则不同,由于科研经费管理和预算管理要求,项目支出的波动可能较大。应结合项目执行情况,分析项目支出变动。
3.收入支出比
计算公式是:
收入支出比=支出/收入。
企业可以通过收入支出计算毛利率,毛利率越高,净利润越高。尽管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不以利润最大化为发展目标,但也要衡量投入产出比,以收定支,因此收入支出比应低于1,较低的收入支出比意味着较强的成本控制水平。
关注收入支出指标总量的同时,还应关注结构指标。不同于企业,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较多,根据收支配比原则,支出的种类也较多。因此,在关注收入总量和增长率的同时,还应关注收入结构的变化。在关注支出总量的支出增长率的同时,还应关注人员支出、公共支出等的支出结构的变化。
(三)预算执行
大部分事业单位都有财政拨款,财务信息应反映财政拨款的执行情况。此外,事业单位都要编制年度的预算和决算,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还应反映事业单位整体的预算执行情况。反映预算执行情况的财务指标通用的计算公式是:
预算执行率=实际发生数/预算数
执行率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及收入支出表科目余额计算。
1.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率=当年财政应返还额度/当年财政补助收入
财政应返还额度来自于资产负债表,财政补助来自收入支出表。此外,还可以分析用于基本支出和项目的财政拨款预算执行率。
2.非财政补助项目预算执行率=1-非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收入
如果事业单位按照科研项目核算收支,那么可以计算每个非财政补助项目预算执行率。其中非财政补助结转来自资产负债表,项目收入来自收入支出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项目实际完成进度、项目拨款收入、项目经费支出三者并不完全同步,项目预算执行率必须结合项目实际完成进度分析,借鉴项目成本费用管理方法,综合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只分析预算执行率有时甚至得到相反的结论。
财务会计信息是反映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信息,财务报表分析是了解反映事业单位运营情况及其变化比较科学的途径。随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需要不断增加、优化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建立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分析体系,以便各方获取科学、直观、清晰的信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事业单位会计准则[OL].财政部网站,2012-12-5
一、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状况
企业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和发展能力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偿债能力是指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主要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等。企业的偿债能力取决于两点:一是企业资产的变现速度,变现速度越快,偿债能力越强;二是企业能够转化为偿债资产的数量,这一数量越大,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越强。
(二)营运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基于外部市场环境的约束,通过内部人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优化配置组合而对财务目标所产生作用的大小。分为基本评价指标和具体评价指标,主要是应收账款、存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总资产周转指标。营运能力的分析包括人力资源营运能力分析和生产资料营运能力分析。
(三)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盈利能力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主要指标有: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它通常体现为企业收益数额的大小与水平的高低。企业盈利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实现的销售收入和发生的费用与成本这两个因素。
(四)发展能力分析指标。发展能力反映企业未来年度的发展前景及潜力。主要有销售增长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成新率等指标。一个企业的发展能力概括了该企业的盈利能力、管理效率和偿债能力,是企业实力的综合能力。
二、企业财务分析指标存在的局限和不足
众所周知,企业财务分析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而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及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反映的数据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必将造成财务分析指标的不足和局限。
(一)报表信息并未全面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企业列入报表的数据资料仅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企业有许多经济资源受客观条件制约或是受会计惯例的制约并未在报表中得以全面体现,报表仅仅反映了企业经济资源的一部分。企业财务指标分析受此影响,分析反映的结果必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
(二)人为操纵会计信息造成失真,财务分析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由于不诚信行为的存在,企业在形成财务报告之前,往往按经营者的意图对财务状况以及信息进行粉饰,以达到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望。由此形成的财务分析结果,将使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形成差异,误导信息使用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
(三)企业会计政策在运用上如前后有差异,就会使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的对比、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比失去实际意义。如果企业在执行会计政策上与以往不同,在不同会计年度采用不同会计方法,那么不同企业在不同会计方法下形成的财务分析信息就存在不可比性,就会造成企业自身历史与现在、与同行业企业之间财务分析指标失去实际意义。
(四)企业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企业财务报表按照历史成本惯例的要求,只反映已发生的经济活动事项的信息,未反映未发生或未实现的经济活动或有事项的信息,缺少企业在不同背景情况下的前瞻性信息。因此,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历史成本惯例使会计信息在通货膨胀面前信任度大大降低。坚持历史成本惯例,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进行相加或计算,会使信息使用者很难知晓会计信息的实际含义,也就很难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决策体现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三、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议和对策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从多年来企业财务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来看,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除定量指标和定性说明企业背景以及各种分析指标资料以外,还应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使财务分析指标体系更趋完善,在企业发展决策过程中更好地发挥支撑和保障的作用。
1.产品市场占有率:是反映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非财务性分析评价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市场营销工作做得越好,说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产品受消费者喜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2.劳动生产率:是反映劳动者生产产品的劳动效率指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劳动生产率还综合体现了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
3.产品质量指标:指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的指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达到一定标准所表现出的品质指标,包括产品的合格率、优质品率等;二是指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并经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包括驰名商标产品、优质名牌产品等;三是指企业产品在销售以后未符合消费者要求而表现出的品质。可以通过销费者投诉率和退货率这两个计量指标综合反映。
4.新产品开发能力:是指企业在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企业管理重心正由实物资本转向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因此在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诸如市场价值、品牌价值、新产品的开发能力等非财务性指标。
(二)充分利用现金流量信息,注重现金流动负债比
企业的现金流量特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偿还债务最直接的保证。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越过流动负债,表明企业即使不动用其他资产,仅以当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就能够满足偿还债务的需要。因此,在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时,既要看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更应关注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
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由于有利润的年份不一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债务,所以利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指标,能充分体现企业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由于现金是偿还债务的最主要手段,若缺少现金,可能会使企业因无法偿还债务而被迫宣告破产清算,从这个意义上讲,该指标比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更为严格,更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加经济利润等指标,综合全面反映收益的质量
经济利润是企业投资资本收益超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部分的价值。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收益率-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率)×投资资本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