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2 22:08:03
导语:在高一下数学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 高中物理难学的主要原因
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特别是近两年,我们发现学生感觉物理难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分为教材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
1.1 教材因素
(1)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或者要求定性和定量并举.
初中教材大纲只要求初步了解,较少涉及定量研究,描述上也不是要求很准确,只需要将物理知识放入现实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对照就可搞定.高中则要求深入理解,作定量研究或者要求定性和定量并举,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例如在“力与运动关系”这一问题上,初中物理只要求学生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至于“什么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为什么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定量关系如何……”初中物理课本中没讲也不做任何要求,而高中物理则要求学生必须扎实掌握.
(2)知识结构化增强,内容增加而课时减少.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线索,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具有一定逻辑结构的知识体系.但课时大为减少,要求老师高效、精心组织上好每节课,可很多老师不能与时俱进“穿新鞋走老路”使得学生学得是懂非懂.
(3)学科间知识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物理计算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如高一物理上学期学习速度图象中用到的斜率概念在高一下学期才能学到,学习力的分解用到的三角函数也要到高一下学期数学教材中才能学到;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用到极限的概念在高三才学;这种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失调,加大了高一物理学习的难度.
(4)物理学科能力要求提高
在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科学的表达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1.2 心理因素
(1)思维方式不适应
初中物理在研究问题时,一般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观察实验提出问题,或者由实验得出结论,是以“直观形象化教学”为主,即从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实验中引出物理概念和规律,认识过程基本上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符合初中学生认识事物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心理规律.而高中物理大量的教学要求主要是通过抽象思维来完成的,是通过逻辑推理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的,其中有些无法借助直观的演示实验直接得出结果,学习程序未必都遵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这就要求学生必要时从已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建立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推理来建立物理概念,掌握规律.对这种抽象程度较高的思维方式,高一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会感到物理难学.
(2)学习方法不适应
由于高中教材内容多、难度大,教材知识间联系紧密,步步深入,因此要求学生的学习方法必须随着教材和教学要求的变化而变化.单纯的“听”,机械的“记”,死记硬背的“练”,是不能适应高一物理的学习的.多数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是:跟着教师转,死记硬背教师布置的内容,没有预习教材和进行有关课外阅读及实验观察的习惯.到高中,有些学生仍采用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学习高中物理,有的不预习,不复习,不看书,下了课就做作业;还有的到外找题做,却不及时总结,时间花了不少,却收效甚微.因为初中物理课程对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要求学生理解并记忆的较多,推理、论证方面要求较少,而高中物理学习则要求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掌握不仅要理解,还要能灵活应用.如果学生仅能背诵概念、定律,而不理解,则不能灵活运用,也难以真正掌握.另外,初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比较通俗,学生易看懂,易理解.而高中物理教材的文字叙述较严谨,学生有时能够读通文字,甚至背诵,但并不代表已经理解其内涵,可见理解教材是一大难关.
(3)课前预习、课上听课积极参与、课后强化、章末复习和梯度强化才到章末检测或月考不对接.俗话说“跳一跳,桃李到”和“学有所用”,前面学的东西在课后练习、章末检测或月考中没有相关的、难度适中的题体现而者出得太难,学生几经努力还是得十几不到二十分,几次下来觉得学不好物理彻底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彻底放弃.
1.3 社会因素
家长和社会过于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对教师考核的唯一指标,于是有些高一教师不根据学生实际,盲目地将教学内容加深加难,在初始阶段就要求学生一律达到高考水平违背教学规律,一口吃一个胖子,这种深、难、急的教学要求,严重阻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帮助学生学习的策略
经过我们近近几年的课题研究和取得的效果来看,新课改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我们新时代的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整体规划时时高效,注重每一个环节,而且每一个环节必须环环相扣,俗话说“细节决定成功,点滴铸造辉煌”.
首先:要树造班级灵魂,培养班级文化氛围,组建强有力的班集体,同时将班分成“Aa Bb Cc……”分组帮扶模式.这样有组织有规划的小组在平常上课便于小组学习讨论共同完成导学案,上实验课时便于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容易培养竞争意识:小组与小组竞争,组内成员竞争,组与组的领军人物间的竞争,强化领军人物对组内帮扶力度更大同时提升领军人物自身能力站在出题者的高度来看题,在以后见到同种类型的题有居高临下的感觉―― 一目了然.
其次:制作导学案――上课一条龙
导学案分为六个板块:课前思考、课上关注、课堂练习课堂强化、章末复习、梯度强化和单元检测.六个板块环环相扣.
课前思考,让学生先思考课堂上要讲的重要问题将知识前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书上内容有助于学生把握重要知识点,搞清方向.
课上关注,将本节课要讲的重要内容给以指明,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力求把这些知识点搞清楚.
课堂练习、让学生讲课前思考的问题弄清楚试着完成,有助于培养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获取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堂强化,精选代表前面所讲知识点的好题,巩固强化前面所讲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把所讲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梯度强化,由于新课程的改版,系统性理论性增强,内容增多而课时减少,这就要求老师高效,我们经过两年的探索,发现要弱化一课一练,在章末复习和章末检测之间要做一个过渡――梯度强化.才能在后面的章末检测有所面熟正常发挥.[HJ1.3mm]
单元检测,必须精选代表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好题组卷,使学生从“题海”跳出来,题要结合新课标和课本重新编写,难度有梯度这样有助于检测学生对本单元重要知识点的把握,同时给老师正确的反馈,加强对学生难于弄清的知识点重复反复强化.
上面六个板块要统筹规划,环环相扣,螺旋上升,不能一口吃一个胖子,一个环节把握不好就可能全盘皆输.
再次:要求老师与时俱进,在要求学生有一碗水时要求老师不但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长源水,终身学习从横向和纵向剖析自己,从横向和纵向剖析教材,从横向和纵向剖析学生.对书本单元知识进行定位,对每一节课进行定位,精心组织课堂同时对学生学习方式方法进行指导和调整.
2.1 寻找初高中知识的连接点,填补空白点
(1)寻找初高中知识间的连接点
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其内容,知道初中阶段学生学过哪些知识.例如高中学习《物体的平衡》的连接点就是初中学过的二力平衡知识,即在学习三力平衡问题时可应用力的等效方法――力的合成的知识将其转化为二力平衡问题来处理,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2)填补数学知识的空白点
现行的高一数学必修教材与物理必修教材衔接明显不当,这样就导致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及熟练程度跟不上物理的需要,形成知识应用的空白点,所以教师应对所需数学知识作必要的讲解.例如,在讲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时,要讲解极限概念等;在讲开普勒定律时要补充椭圆的知识;在讲力的分解和合成时,要讲解三角函数知识;在讲解图象直线的倾斜程度时要补充斜率的概念.
2.2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教学
(1)采用“梯度式”进程,降低知识台阶
所谓“梯度式”进程是在新课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各阶段的教学要求所能达到的水平,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一步求成.首先应打好基础,然后再滚动提高,使教学难点分散,后移,有利于降低教学的梯度.
(2)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这为学生进行物理思维、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2.3 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逐步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教师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要让学生懂得高中的学习应处于主动状态,要求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勤思考、课后多分析、作业要独立的“四步法”,在每单元结束时要进行单元知识的整理、归纳、总结、应用的“四步法”.
重视知识的理解,逐步领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引人概念、得出规律、分析例题等方面,注意讲清思路,理清来龙去脉,力求思路简洁、顺畅.
2.4 重视学习信息反馈,及时调控课堂教学进程
2017高一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指导原则
以班级德育工作为首,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坚持以学生为本,努力提高班级德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引导班级学生走上正确的思想道路,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 “团结、活泼、严谨、求学”的班风,创建优秀班级。
二、班情分析
从上学期各方面看,本班总体不错,班风积极健康,学生团结向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有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效率低,本学期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争取引导个别学生有明显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三、总体设想
1 .重视班级日常管理。力争班级做到班级管理目标明确化,确立管理目标,并向学生公示学生,从而使班级的管理目标明确;加强学生的尊纪守法观念,意识加强学生规范教育。利用班会、黑板报,谈话等各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建成文明班级。
2 、深化学生道德教育。强化对学生的基础文明训练,提高学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集体意识,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准。
3 、注重进行法制教育。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守法自觉性,杜绝恶性事件发生。
4 、抓好班级常规工作。 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人、责任人、实施人落实到位,使每位学生各有所干、各司其职,奖惩分明,工作重点着眼于学生文明行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学风教育相结合,使班级的常规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5 、认真做好思想工作。 加强道德教育,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勤找学生谈心,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防止突发事件。
6 、培养锻炼干部队伍 。严格对班干部的要求,树立班干部在班级的威信,使他们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提高班干部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帮助班干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班级工作能力,加大他们自主工作的权利范围,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加强合作,提高班级工作效率;关心爱护班干部,鼓励他们勇敢管理。
四、具体目标
1 、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 、巩固良好班风 ,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 、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 、与学生融洽相处,建立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
五、具体措施
( 一 )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 ,直到行之有效。
( 2)多了解关心学生 ,努力开导学生 ,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 ( 3)利用时间进行家访 ,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 ,统一思想。
( 4)对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 二 )常规工作
( 1)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 ,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
(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 ,每月进行一次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 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地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 三 )学风建设
(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创造精神的培养,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 4)加强学生早、午自习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 四 )活动安排
2 月:利用班会时间 ,把寒假生活转换到课堂上来 ,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及时总结 ,扬长避短。
3 月:结合学校安排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风气,同时做好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提升班级整体面貌。
4 月:进行前途理想教育。有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进行专题讲座 ,牢固树立“今天我以学校为荣 ,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的意识。同时做好复习工作 ,迎接期中考试。
5 月:对期中考试进行分析总结 ,对有进步的同学表扬、鼓励 ,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 ,指导他们调整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兴趣。
6 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 ,做好期末考试动员和结束工作。
作为班主任,我会继续积极学习,不断探索,多和同仁们交流请教,重视班级的德育,积极协调各科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017高一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伴着收获的喜悦,又是一年重新开始的时候,我将面对的是又一批面容稚嫩的孩子,我也清楚的知道他们在两年或三年之后会更成熟,我也清楚自己在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只是一段回忆。但是这毕竟是一段的开始,从学校、家长、老师或者是社会的任何一个人都希望他们能健康的成长,正常的发展,不断的超越自我,达到他们理想的境界。我们作为他们初入高中的思想和行为的启发和领导者,肩负的职责和任务何其艰巨!
思考良久,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条件,我初步制定出高一(2)班的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对于高一(2)班的学生,我准备本着以下四个原则来执行我的一切计划和任务: 尊重;信任;共情;关注;
记得苏联的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教育原则的第一条就是“尊重和信任”。他认为“尽量多的要求每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一个人。在德育工作中要尊重儿童的人格,相信他们的力量,善于发挥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并以深厚的感情来对待和教育他们,要相信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我们也明白,你如果不负责任的去埋怨或者是批评或者是惩罚一个学生,就是对他人格的极度不尊重和不信任,那样的结果是换来学生对你的不尊重和不理解,结果是班主任工作的极难开展。我们也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用人不疑问,疑人不用”。
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所谓“共情”是指要和学生的感觉保持相通,即样经常换位思考,著名的教育家朱永新就讲过教育要成功重要的有两条:一尊重二换位。只有我们经常的换位思考,我们才能明白学生在想什么,他想的对不对,他的做法是否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特征。我们很多老师总是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行为,来判断是对还是错,其实这样的出发点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孩子不公平,对老师也不公平:这样违背了人类发展的正常顺序。我记得前几天在公交车上看到一个小男孩躺在妈妈怀里撒娇,就问他妈妈这个孩子多大了,结果得知他已经8岁了!我很惊讶,自己记得自己8岁的时候已经上幼儿园了,而且蒙老师的信任还做了班
长,负责班级的门上的钥匙的保管!自己当时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人”了!但是现在再看小孩子,他说自己已经8岁了,在我的眼里还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可爱!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可能他的内心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了!所以我们班主任用情要深,还要准!
所谓“关注”,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都知道细节决定成功,同时一个好的班级或一个好的班主任一定要对学生的成长记录负责,要负责记录下孩子的成长中的每一次激动和成功的喜悦!和孩子一起分享!
二.奋斗目标:
对于高一(2)班的奋斗目标,我还是很认同我以前的观念,就是要达到一个标准的中学生的形象,需要做到“八有”:“有人格,有胸怀,有教养,有能力;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前面的“四有”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后面的“四有”是教给他们如何学习。
1、“有人格”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标准;
2、“有胸怀”会使我们的班级集体变得融洽,同学们之间会亲如一家;
3、“有教养”,注意,“教养”并不是一个特别贬义的词,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在红灯的时候照样横穿马路,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他会回答:因为没有警察!好像他遵守交通规则是为警察遵守的。我们的学生也是如此,经常看到学生在“检查”中写到:我对不起老师的教育之情,对不起家长的抚育之恩------好像他们整天的学习是在为老师学,为家长学,可惜的是我们有许多教师看到学生以上的“检查”,可能就以为学生真的已经悔改了!像这样的学生和老师都属于没有“教养”的范围!
4、那么什么是“有能力”呢?有的学生每次考试分数很高,但是到宿舍里面衣服不会整理,袜子洗不干净,被子不会叠,不会唱歌,不会吟诗,不会书法,不会组织,不会演讲,不懂幽默┉┉这样的学生我觉得就是没有能力,无怪乎很多高考的高分者到大学里是那么的失落,因为他们的高分低能被暴露的一览无余;
5、“有计划”:很多学生是得过且过型,他们整天忙忙碌碌,或者无所事事,这些都是没有计划的表现,有的学生不服气,说我有计划,比如明年我要考上大学,我说那是理想,愿望,或者是你的计划太空洞,可操作性不强。所以我
规定,每月的1号是全班同学制定计划日,每个人都要制定出操作可行的计划,班长和学习委员以及班主任检查。另外,每周甚至每天都要制定一个计划;一旦有了计划,那么慢慢的就会“有规律”起来。
6、“有规律”:生活有规律有利于人的健康长寿,学习有规律有利于成绩的稳步提高,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晾网”,有那么多的学生不是不聪明,是由于做事没有规律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从而学习成绩总也上不去;
7、“有效率”: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整天忙碌,埋头苦读,就是不出成绩,原因就在于没有提高“效率”。
三.具体措施:
(一)思想行为教育方面:
1、制定班规,班训以及班级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全班设置大约30个岗位,包括班干部在内共需要大约40名学生的参与,这样就作到了人人有事做,真正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家庭一样来看待,让有些调皮的学生有事可做,也可以分散他们的一些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同时又可以使学生逐步走向自主管理,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可谓“一箭三雕”。
2、实施班级常规:
为了对一些学生起到约束作用,也为了给自主管理设置一个良好的后盾,我特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班级一日、一周及一月常规,使事情具体化、详细化,操作起来更加容易,班干部容易管理,学生的情况容易量化,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3、发挥黑板报的作用:
黑板报是班级的一块主要的阵地,要充分利用这一现成的武器!所以我打算每隔一周就出一期黑板报,内容密切联系班级现状以及学校的安排,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思想上,视觉上受到冲击,受到教育!
4、发挥主题班会的作用:
除了黑板报之外,主题班会更始一座大熔炉,它能集中全班同学们的精华思想,进而感染每一个同学,起到催化剂的作用。鉴于此,我打算每两周高一次主题班会,内容也是密切联系本班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动态。
5、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
其目的一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
6、确定每周的主题,提高能力:
如“高效学习周”,“治病救人周”,“开拓胸怀周”等等,借以来增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二)学习方面: 在学习方面,我同样也制定出了“四有”班训:有计划,有规律,有效率,有成绩!具体做法如:
1、每月每周每天都要制定出自己学习的计划。
2、每天清晨按照班级规定读书。
3、每天抽出5分钟时间练字。
4、经常开展一些竞赛如“高效学习比赛”,“环保知识竞赛”,“法制知识竞赛”,借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其他的许多方法见班级常规。
(三)分组协作制:
纪律小组1人,负责班级的纪律;卫生小组1人,男女生宿舍各一人,教室和保管区也各一人;班级活动小组1人,负责班级各项集体活动,每周一次,活动的形式不限,只要是班级的集体活动以及积极健康向上即可,包括过生日;主题班会小组1人,负责每2周一次的主题班会,要精彩,包括体育委员,文娱委员;学习小组1人,负责随时调整大家的学习状态;宣传小组1人,负责每月一期的黑板报的计划制定以及执行;团委1人,团委书记;班委2人,2个班长;
(四)每天自省:
班委建立值日制度,每天记录值日记录,每个学生每天写自省。
2017高一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学期伊始,为了进一步引导班级学生走上正确的思想、学习道路,在各方面得以健康的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奋发向上的班风,现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从上学期的各方面情况来看,本班总体还是不错的,班风积极健康,学生团结向上,班干部的工作能力有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已经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仍不排除少数学生自控力较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效率低,成绩非常差。本学期仍应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个别学生进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干力所能及的事,并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团结,积极,先进的班集体。
二、本学期目标: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巩固良好班风,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凝聚、挖掘班级各方力量,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3、加强学风建设,培养学习兴趣,明确学习重要性,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4、做好学生尤其是男生的思想工作,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1)针对个别学生进行耐心的谈话,直到行之有效。
(2)多多了解关心学生,努力开导学生,尽力做好心理专家和引导者。
(3)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家访,及时与家长交流情况,统一思想。
(4)对一些要求上进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再上一个台阶。
(5)尽量转变差生的学习态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常规工作:
(1)积极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形成比、学、赶、帮的风气,人人争做“阳光学生”。
(2)适当调整班干部组织,定期举行班干部会议并做好记录。鼓励班干部积极主动,并创造性得处理班内事务,培养工作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状态。
(4)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使他们走近社会,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为人民服务意识。
(三)学风建设:
1、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2、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3、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利用班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知识竞赛,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
4、加强学生早自修、午自修、晚自修等时段的自主管理。
(四)活动安排:
2月:利用班会时间,把寒假生活转换到课堂上来,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及时总结,扬长避短。
3月:积极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通过学雷锋活动,形成人人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好风气,同时做好社会实践的纪律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提高班级整体面貌。
4月:开展缅怀烈士活动,有效利用学校宝贵教育资源,重温学校的革命历史,把烈士的理想行为与自己对照,牢固树立努力进取的意识。同时做好复习工作,迎接期中考试。
5月:对期中考试进行分析总结,对有进步的同学要表扬、鼓励,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要调整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积极参加校园吉尼斯活动,为班级争光添彩。
6月: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做好期末考试动员和结束工作。
【关键词】高中数学 学业水平考试 备考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114-02
2015年6月,广西将迎来实施新课标以来的第二次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虽然本次考试成绩不计入高考成绩,但是,学业水平考试是检测普通高中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省级水平考试。它对于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监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宁市第九中学是一所普通中学,一直都十分重视高中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学校第一次数学学业水平考试100%的通过率,使得提出今后学业水平考试评估除了要求通过率,还要求A等率、B等率,而对普通中学的学生而言要想成绩为A,难度很大。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进行思考。
一、加强理论学习,正确认识和对待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笔者通过认真研读《201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以下简称《广西学考大纲》),充分地认识到,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实施的省级国家教育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考试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是广西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广西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是促进广西普通高中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规范教育的行为;为广西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高中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以及教学质量的监测提供依据;可以引导普通高中教师把握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可见,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省级考试,甚至可以认为它是“小高考”,是对教师贯彻和落实新课改理念、执行新课程标准的一次大检阅,更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入研究新课改教材,促进教师进一步搞好教学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抓好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能更好地促进高考复习。因此,我们绝对要重视和认真对待学业水平考试,以学考促高考。
二、深入研究《广西学考大纲》,了解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具体要求
要更好地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针对性复习,就需要弄清本省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广西学考大纲》明确规定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目标:“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是面向全体普通高中学生的达标性考试。”“普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就是要全面考察和评估广西普通高中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是否达到了‘提高未来公民数学素养’的要求。”从这些目标可看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一次非选拔性的考试,它必须照顾到广西全区每一位高中生的实际情况,注定了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的基础性。学业水平考试是以必修模块和限定选修模块的教学内容命题,注重体现三维课程目标,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利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目标包括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充分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为载体,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考查融为一体。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7∶2∶1,对于难题而言,其难度系数也在0.5~0.65之间,试题以容易题为主,试题设计要做到基础。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能掌握好所考内容的基础性知识,对各知识点能够准确识别、再认、简单复述及运用,大概能在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得六七十分。
《广西学考大纲》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能力要求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对考试范围内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提出了具体的水平层次及要求,例如:高二上学期必修5第二章数列,要求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列表、图像、通项公式);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特殊函数;理解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能在具体问题情境中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或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体会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从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真题来看,不难发现若数列以选择或填空题出现,主要是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难度相对较低,基本属于送分题;若数列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则主要考查等差或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知识点,难度较小,属于解答题中较容易得分的题目,但有时也与不等式、函数等知识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此类题目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
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的备考策略
1.开好学业水平考试动员会,使学生思想上重视学业水平考试。进入高二下学期,通过年级动员会、班会及课堂让学生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和重要性,提高其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特别是基础薄弱学生,科任教师更应通过小组谈话提高他们对学业水平考试的认识和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学业水平考试。另外,有学业水平考试任务的各科老师要有共识,密切配合,合理分配和安排好时间。
2. 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广西学考大纲》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据,狠抓“双基”训练。在新课的教学中,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来开展,切实抓好基本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定理等基本数学知识的教学,不要盲目地增加或拓展太多课外的知识,争取能尽快进入学考复习。在复习教学中,教师应以《广西学考大纲》为指导,逐步逐点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切实把握各知识点的难度与它的生长点。做到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针对性强。在抓学科主干知识,同时也注意知识“边角”,防止知识缺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信息能力。另外,在复习过程应加强课本知识的积累,遇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知识要马上回归课本。例如:高一下学期必修4中概率这章书,原本备课组集体备课时觉得在讲求概率前先用一节课补充排列组合,结果却发现学生根本无法接受,反而使得学生比较混乱,于是,另一个班就不再补充排列组合,直接按照《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进行教学。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教师应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提倡“快乐数学”,使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兴趣浓厚,肯花时间钻研数学。
4.重点关注学业水平考试“学困生”,小组互帮互助学习。笔者认为导致学生数学分化的众多因素中,例如智力因素、社会影响、家庭因素等都是教师不可控制变量,而教师的主阵地是学校、课堂;研究表明导致数学“学困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存在较大差异。而从小学到初中影响学生数学分化的因素中积淀最深的主因,也是教师可控制变量,即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意志品质。因此,在教学中,应改进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置采取“ 低起点、小步子 ”、“ 分层教学 ”、“ 精而有效 ”、“ 搭学习的脚手架 ”、“及时反馈”等多种教学方式。另外,尽快落实学困生名单,成立互帮互助小组,提倡合作与自主学习,通过群体的学习思维活动制约和影响个体的思维。
四、适应新形势,尝试探究提高数学学业水平考试A等率的有效途径
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取得A等,这有着很大的难度。笔者所在的2016届备课组达成了统一的备考策略,从高一开始就抓尖子生的培养,一是为了学业水平考试的A等生,二是为了高考的一本、二本生,总的说来,以学考促高考,争取双赢。
1.早选拔尖子生,重点关注,及早培养。各班科任教师利用高一第一次段考数学成绩并参考平时的表现,定好本班的数学科尖子生,并且在日常学习中严格要求,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入钻研,进一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精选内容,注重培养思索钻研能力,提高尖子生的自学能力;根据数学尖子生的学习水平,引导他们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引导他们在自学中学会比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做好知识积累与解题方法积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培训尖子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学尖子生的数学素质。
2.成立年级尖子班,课外辅导,培养数学能力。数学尖子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纯熟的基本技能,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靠平时积累的。笔者认为,对于尖子生而言,结构化的知识、系统化的复习和综合化的训练是最为重要的。因此,高一下学期开学根据学生的上一学期的综合成绩,前三十名的学生组成了年级尖子班,然后分成了5个6人小组,每周布置一定的学习任务,让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小组自主学习,而每周安排一节课外辅导课,教师负责引导学生们解决相关问题。例如:会给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小专题如数形结合思想,精选适合现阶段学生做的题目,给予学生充分时间思考讨论,然后集中由教师进行点拨讲解。
3.关注尖子生,跟踪培养。把尖子生分给各科任教师来跟踪培养,原则上各科任教师负责自己所教的尖子目标生,建立学生成长跟踪档案(目标生跟踪表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因为多与尖子生谈话,不断给尖子生暗示,挖掘尖子生内在潜力,调动尖子生的非智力因素,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
总之,面对着广西进入新课改的第三年,新高考有着许多新要求新变化,数学学业水平考试也安排在高二下学期,这对每位教师来说都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师应该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契机,合理安排时间复习各知识点,精讲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例题,提高每节复习课的效率,做到“以学考促高考”,为高考备考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考试院.2014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与说明(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广西考试招生研究专项课题(2014ZKS006)
关键词:人生规划;自我认知;高中生;心理
何为规划?字面讲,“规,有法度也。从矢,从见,会意。”,而“划,锥刀曰划。”《说文》引申为“分开”。规划从现代意义讲是个人或组织制定的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设计未来整套行动的方案。那么何为“人生规划”?“人生规划”教育又指什么?
“人生规划”是一个人对自己各阶段发展道路的科学设计和规划过程。“人生规划”教育则是培养学生人生规划意识,增强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人生规划教育旨在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和对未来的规划意识。高中阶段“人生规划”教育特指高中时期针对高中生的“人生规划”教育,主要包括学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学业规划是实现职业规划的基础,职业规划是学业规划的具体方向。①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由青少年向成年过度的关键时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期,也是开始人生规划教育的最好时期。我校农村孩子居多,又尤以留守儿童为主,教育就显显得更重要。班主任作为学生教育的急先锋,理应承担帮助学生进行合理人生规划及培养学生人生规划能力的责任,积极引导学生提前规划学业、人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定向,提前确定人生发展方向。
一、以升学为前提,重智轻德,缺乏人生规划能力
现行高考制度背景下,许多学校把智育放第一重位,智育的目标却是片面、狭隘的。智育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教育,其中发展智力是智育最重要的目标,于是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外的各种益于智力发展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局面。同时,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处迷茫和自发状态,缺乏人生规划意识和能力,对未来发展方向并不十分明确。在高考升学压力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暴露。
(一)行与不行――因自我认知不正确而需正视“我是谁”
自我认知是指正确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我,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恰当自我评价。而大量调查表明,高中生的正确认知能力很低,盲目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满足占相当大比例。
一女同学哭着说:“与其他同学比我实在太笨了,他们能想到的我却想不到,我的思维好像是反的,我就是不行”。“我不行”一直是很多高中生面临的问题,无法面对自己所遇到的挫折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因此自我否定,进一步丧失信心。
高高帅帅的张同学被大家反感,因他常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炫耀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全是优点没有缺点,无端指责和怪罪其他同学,挑三拣四,盛气凌人。我校多是独生子女,父母们提供了优厚的物质条件,却又多数不在子女身边,疏于管教,不做家务,缺少锻炼,因缺乏正确的人生引导,久而久之养成唯我独尊和盲目优越的性格。
(二)爱与不爱――因家庭关系不和谐而需弄清“我从哪里来”
一离异家庭的同学性格孤僻,与同学交往甚少,常常一个人坐教室发呆走神,上课也无精打采,作业很少完成。他说“爸妈离婚不再爱我了,我怨恨他们,每次放归宿假都不知去哪,不想回家。以前成绩很好,现在不由自主想跟他们对着干,不想学习”。
一位家在农村的学生总结时写“爸妈很爱我,回家不让做家务,说我只需好好学习。每想到这些就很有压力,成绩一下滑就觉得对不起他们,不知怎么面对他们”。
调查表明,家庭气氛越融洽,家庭成员的亲密度越高,学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等症状越低;相反,家庭气氛紧张,父母常吵架的家庭,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焦虑、敌对、抑郁等症状越明显。②由于这部分同学受困于家庭环境影响,大多处于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迷茫状态,这时就需要学校教育不仅关心学生的智育发展,更要真正关心这部分学生的心灵健康,为其成长出谋划策,指明人生方向。
(三)学与不学――因学习心理不健全而需直面“我到哪里去”
学习心理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学习欲望下降,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方法不正确三方面。
学习欲望下降:
高一下半期,李同学说他不想上学了,觉得学习又累又没意思。冯文广等也对全国百所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作了调查,9.1%的学生“经常”不想上学,41.9%的学生“有时”不想上学,52.2%的学生想“天天玩该多好啊”。③
学习态度不端正:
高二上期,有位同学上课总睡觉,晚上常躲在被窝里看小说。面对每天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同学都有抄作业的行为。这些现象都说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待改进和加强。
学习方法不正确:
郑晓边等④调查表明,33.0%的学生缺乏合理的学习计划,42.0%的学生很少举一反三。结果说明,高中生普遍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
由于学习心理的不健全,学生很自然会产生焦虑情绪,这就亟需教师和家长唤醒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和对未来的规划意识。
二、以班团活动为载体,实践体验,科学规划谋未来
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高一开始,学校开展了以学习引导、情感体验和理想信念为教育重点,途径多元、方法多样的教育活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认识自我,规划学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人最难战胜的往往是自己。人之患在于不自知,人之弱点在于难自胜。很多人因不自知、不能管理和规划自己而一事无成。所以,只有了解自己,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的缺点,才能保持足够的清醒,采取理智的行为,展现生命的精彩。
高一是整个高中的起始阶段,学生从各乡镇汇集于此,行为习惯、学习方法都不能很快适应。不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普遍缺乏整体规划意识。这就需要利用“人生规划”教育来帮助其认识自我,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规划的重要性。为此,高一阶段,针对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开展了系列的学法指导,邀请科任老师、毕业学生做专题讲话,为其答疑解惑,指明方向。并开展“梦想起航计划”,将自己的梦想写在纸上,装订成册,我代为保留。另外,还带领全班同学参加《青春与梦同行》主题班会竞赛,让大家感悟青春,播种梦想,进一步精心设计阶段性人生规划内容,一步一步体会梦想与现实的差距,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二)学科渗透,自我规划
在阶段性人生规划内容制定的前提下,人生规划内容还可巧妙的渗透于学科教学中。如数学老师挖掘数学中蕴含的大道理,并将它运用于“人生规划”教育中。
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的介绍数学史,除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外,还能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敢于争先。如:关于二项式定理,公园1261年,我国数学家杨辉在他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提出著名的“杨辉三角”,比法国数学家在1653年才开始使用这“三角形”早四百多年。华罗庚从小失学,腿有残疾,在杂货店帮父亲时想方设法借书学习。法国数学家伽罗华18岁创立群论,令世人佩服。
利用教材中的数学探究内容,数学建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针对课本出现的增长率,物价,造价,利率,储蓄,规划等,介绍会计、出纳、审计、采购员、精算师等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职业,引导学生进行未来理想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
(三)情感分享,活动规划
“要么人在路上,要么心在路上”,假期时,我班都会开展“规划我的假期生活”活动,发出“我出发了,你呢?你在哪?你的理想呢?”等号召。归假再举行“分享假期生活”活动,因此而出现很多新鲜的,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分享。2012年暑假,刘同学在父亲陪同下,完成了从简阳到青城山的骑行。“分享”时,他说,“马上高三了,我只想在高三前看看自己的潜能有多大,为即将到来的高三蓄积力量,在高三努力拼搏,向自己的人生目标发起挑战。”
“讴青春歌,颂青春诗”,学校开展第24届学生艺体节,我班改编的《阳中七班的日子》获文艺表演一等奖。活动后我及时总结节目成功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小组合作交流有效率。分小组对歌词进行改编,再整合各组优秀改编,最后定稿。二、班服班徽亮点足。我们自行设计了班服,佩戴了个性班徽。三、团结友爱迸火花。表演融入日常校园生活,将师生关系和谐表达,重要的是体现了全班的精神风貌。通过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大家的信心,很大的促进了日常学习生活。
18岁成人礼,学校开展大型成人礼宣誓活动,激发了学生的人生规划意识,培养积极的人生规划态度,制定科学的人生规划目标。
三、以现有成绩为支点,坚持规划,精彩跨越
通过自我认识,“梦想起航计划”等系列班团活动,同学们有了初步的人生规划意识,具备了一定的规划能力,但正值青春,他们的规划目标很容易受亲情、友情、朦胧男女情感等因素影响而产生动摇。路漫漫其修远,当下“全人成长”理念已开始走向中学生心理教育范畴,将学生培养成一个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全面人才必将是新时期班主任的重要思考课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不能停下“人生规划”教育步伐,我相信:对于高中三年这样的人生成长关键阶段,教师如果能给他们的心灵开启一扇窗户,为他们的人生指明航向,使他们得以拨开眼前的迷雾,望远方,更加宏观、全面地看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更早地养成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的意识,他们一定会更全面、更健康地成长,实现人生的精彩跨越。
参考文献:
[1] 朱军.“人生规划”主题班会应实现三个转变[J].班主任,2010
[2] 陈淑艳,魏建.人生规划教育的策略研究[J].职业,2009
[3]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
[4] 傅忠生.中学生人生规划与行动的探究与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
[5] 王建忠.高中人生规划教育的意义与价值[J],北京教育,2010
注解
① 应华,石嘉伟,竺晶.中学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的实践和思考[J].现代教育基础研究.2013-12.
② 张燕.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6-5-22.
关键词:三角函数线;单调性;诱导公式;象限符号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定义和性质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并且有许多独特的表现形式,因而作为高考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重要内容。即便是在新课改之后我们都使用了人教A版的新教材但是三角这块的知识除了去掉了反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等,基本上保留大部分的内容,所以依然是高考的重点内容。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一般为一道客观题和一道解答题,分值约占整个试卷的10%左右,高考对本章的考查表现为:
1、客观题的考点在于基础知识:解析式、图象及图象变换、三角函数的性质以及简单的三角变换(求值、化简及比较大小)。
2、计算或证明题的难度明显降低,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运用。试题大都来源于课本中的例题、习题得变形,因此复习时应“立足于课本,着眼于提高”。
3、实际应用题将三角函数融入三角形中,既能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与方法,又能考查运用三角公式进行恒等变换的技能,近年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
在人教版老教材中高一下册第四章4.8节三角函数单调性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4 不通过求值,指出下列各式大于0还是小于0:
其实判断它们大于0还是小于0也就是比较它们的大小:
结合本节的教学目标:单调性,我们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会发现这样的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的题目还是多种多样的且解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对此我结合对数,指数比较大小的分类方法:
① 同底不同真(同底不同指)利用单调性;
② 同真不同底(同指不同底)利用图像关系;
③ 不同底不同真(不同底不同指)利用中间量。
将正弦余弦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这种题型进行了分类总结。一共分了4类:
① 同角不同三角函数名
② 同三角函数名不同角
③ 不同三角函数名不同角
④ 综合应用。
以下简记:同角不同名,同名不同角,不同名不同角,综合。
按照不同的类型找到了相应的方法。以提高学生做题的速度和效率。
一、同名不同角
方法:利用三角函数线。
例如:比较大小:
图中我们可以看到45°时正弦线MP=OM余弦线。
(1)可以明显看出1弧度角的OM
(2)可以明显看出190度角的OM的长度大于MP的长度,但是它们都是负的所以OM
点评:在使用三角函数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当角?琢的终边在y轴上时,余弦线变成一个点。
2、当角?琢的终边在x轴上时,正弦线,正切线都变成了点。
3、三种有向线段必是OM,MP,AT起点在前终点在后。比较除了长度外还要考虑正负。
三角函数线的正负与坐标轴的正反方向一致。
4、三角函数线都是与单位圆有关的有向线段,所以作某角的三角函数线时,一定要先作单位圆。
5、在不使用量角器的条件下画出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线时可以利用,的三角函数线作为比较界线。
当然你会发现利用三角函数线也可以解决在同一象限内不同角同名的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的问题。
二、同名不同角
方法:利用单调性。
例如:比较大小:
点评:同角不同名的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利用单调性这一种方法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单调性。
当然同角不同名的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不只有利用单调性这一种方法。
像例(1)就是同一象限内的同名不同角的三角函数值比较大小可以使用三角函数线。
(2)可以通过象限符号判断。
点评:像此类不同角不同名比较大小的题有时候考察的着重点不是比较大小而是三角函数象限符号问题。大家要熟记口诀:“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切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简记:“一全二正弦三切四余弦”这种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当然大家也会发现这种方法不能解决所有的不同角不同名比较大小的问题。因为很多不同角不同名的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是相同的。那么我就需要另外的方法了。
方法2:利用诱导公式化为同名,再同名不同角的方法来判断。
例如比较大小:
当然在知道
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线得到答案。
点评:像此类不同角不同名比较大小的题考察的着重点却是六类诱导公式。大家要熟记简记角琢的诱导公式的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可见在此分类中,它可以通过诱导公式转化为“同名不同角”这类。也可以说这一类已经开始体现知识的灵活与连贯了。例如:
此种类型是不同名不同角但是给出了大小关系而判断角的关系。
同样也可以根据诱导公式变为同名结合单调性得。
前三种分类虽然是比较有章可循,但并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也可能不是最简单的方法。作这种分类目的是能够在看到此题型可以在方法选择上不浪费太多时间。当然如果知识掌握灵活,能够想到最简单的方法也是可以的。
按此这些类型分开按图索骥很有效率,但是方法与方法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分离得的,也有综合使用的。
四、综合
前面的三种方法会分开考察也会综合考察。这就需要大家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了。这种题通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没有什么特定的形式。下面仅以一例作解释。
例如比较大小:
我们现在使用的企业价值评估模式,在数学模型上已相当完善,以数据、表格、公式构筑了一个可观的体系,显示了我们资产评估行业的专业水准。我个人以财务方面专业为主,数学相对弱一些,学习收益法还是很花精力,有很多问题一时理解不深,于是就结合实际业务慢慢领会。我认为数学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文字也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在此,我不妨扬长避短一下,将公式、数字等暂且放在一边,只用文字表达,说一说我在运用收益法过程中思考的一些问题。
我认为,要做好收益法评估,除了熟练地使用数学模型,还有一些重要问题,我归纳为基本逻辑的合理性,模型、公式和数据的真实确切的经济意义,评估分析与市场实际的符合程度等几个方面。后两点比较好理解,第一点我则考虑了很长时间。什么是收益法评估的基本逻辑,我认为它要符合这样的要求:第一,能够被市场主体普遍理解和接受,而不论他们是什么样的专业背景和文化水平;第二,必须表述简洁,概念清晰,不能产生歧义,能够被可靠地验证,或者其推出的判断能够可靠的验证。我最后总结为两条:一是,未来收益预测已定的情况下,折现率越高,价格越低;二是,购买者以评估价格购买后,未来获得的收益率为评估的折现率。初听起来,这几句话过于简单,但是我认为我们做评估项目首要要求就是不能犯基本错误,如果评估报告的基本逻辑错误,或与市场实际不符,而追求形式上的复杂或好看,便成了“南辕北辙”。我们不能认为只要经过复杂数学模型的运算,得出的数据都有了天然合理性,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拿给客户。下面我就收益法评估中遇到的几个小问题,进一步解释我上面的观点。
一、对不同的评估对象(企业或各类资产),不同行业的企业,是采用统一的折现率,还是采用不同的折现率
我把这个问题第一个提出来,是因为目前资产评估行业收益法的运用在以企业价值评估为主的情况下,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相关估价行业倾向于采用统一的折现率,甚至在实务中,管理部门强制估价机构采用其认可的统一折现率。而我们企业价值评估普遍采用CAPM模型和WACC模型确定折现率,折现率经过一系列运算得出,不同项目数值上经常变化。
中国资产评估重视行业收益率,允许采用行业收益率作为折现率基础的说法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普遍采用CAPM模型,这一说法暂时不大提了,但这一观念的影响肯定还在。前一段时间业内有一个比较有名的案例,我在培训时听过,但没得到报告全文,详细内容记不清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将WACC在资产项目中分解,最后收益最高的无形资产得到了最高的折现率。这个案例的最终结果,从整个企业角度看是合理的,我提起此案例主要是因为其中包含了收益越高、折现率越高的理念,这个问题应该认真讨论一下。
高收益行业的企业,或收益高的资产可以采用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或正常水平)的较高的折现率吗?如果认为可以,那请问:评估对象的潜在购买者是市场所有投资者,还是限定在某一行业的投资者,又或者是具有特殊资格的投资者?作为买方,他为什么能用这样的评估价格购买后获得高于市场水平的回报率?作为卖家,他能不能降低折现率,提高一下价格,而找到其他接受这个价格的买主呢(有权决定市场交易的不是评估师)?这就是前面所说的评估基本逻辑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对不同的评估对象以统一的基于市场收益率的折现率折现,这是收益法本质的合理性所在,这样评估出来的价值才是市场价值。我在这里只将其提出,供大家批评指正,并和同仁一起探讨。
我们采用的CAPM模型是基于市场收益率的,如果β等于1,那折现率就是市场预期收益率,只不过其创立了一套理论(更合理的应该叫学说),认为我们可以量化风险(实际上是先按照自己需要定义了风险,再计算一番),从而更合理地评估企业价值。β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提高了评估分析的合理性这里不讨论,据说巴菲特就对β理论很不认同,但它是基于所有企业统一采用市场预期收益率折现为分析出发点则是无疑的。我个人认为,这套理论是资产评估行业折现率思想混乱的原因之一,而相关估价行业采用统一的、甚至是固定的折现率得出的评估值的合理性不一定低于我们采用CAPM和WACC模型。也许还会有一种说法,认为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所以折现率就高。我在前面之所以强调评估的基本逻辑应概念清晰,能可靠地验证,就是针对这类说法的。
折现率问题困扰了我很久,最后的结论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资产的折现率必须基于统一的市场收益率(当然不同的收益口径对应不同的折现率口径),对这一原则的背离,必须在报告中解释其原因和理由,并说明对评估结果及价值类型的影响。
二、市场收益率是采用历史平均值,还是基准日当期值
目前评估机构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基本采用历史平均值,如采用股票市场指数历年收益率的平均值、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五年平均值等。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几年前做过一个特殊背景、特殊目的的项目,我当时就意识到收益率的时点是重要的。
收益法评估时先分析历史期间的数据,然后对未来期间作出预测,市场收益率采用历史平均值似乎是一种惯性思维,而且历史平均值反映了经济的一些本质规律和趋势,其结果从长期看是合理的。但评估强调基准日原则,是时点价值,不同时期的市场收益水平是变化的,相应的折现率是否应该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评估值的变化呢?
我是以债券这种理想的收益资产为起点考虑这一问题的。假设我们评估的对象为一债券,其票面利率和未来还本付息的方式已经固定,即未来现金流完全确定,这样基准日变化了,不同基准日的市场收益率或利率如果发生变化,其折现率和评估值必须相应变化,它才有可能在市场上成交。所以,对于该类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当然应该以基准日时点或当期的市场收益率为折现率。那么对于股权、不动产等流动性差的长期资产情况又怎么样呢?我们可以先回顾一下我国前几年经济宏观调控的情况,为了应付房地产泡沫和外币占款持续增加及其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我国几乎用尽了数量调节的手段,但对于加息却极其谨慎,因为利率这种基本市场收益率或资金成本的变化,会改变市场交易者对资产价值的判断,对市场会产生直接的剧烈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收益法的现实基础,我们的评估当然要考虑这种市场变化。
具体评估项目操作时如何处理呢?我认为在以长期投资、长期持有为交易目的的企业价值或其他长期资产的评估中,以市场收益率历史平均值为基础确定折现率应该更合理一些。但如果评估项目有特殊的目的、特殊的经济行为背景,使其强调评估结果的时点意义,又或者宏观经济处于重大转折时期,就会出现必须采用基准日当期市场收益率,评估结果才合理,才能实现评估目的的情况。处理这样的问题要依靠评估师的理论水平和执业经验。
三、资产更新支出怎么处理
在企业价值评估实务中,我们一般对未来资本性支出里的资产更新支出采用简化处理,如采用每年的折旧额和摊销额作为预测期每年的资产更新支出,也有将折旧摊销额年金化的,效果差不多。我想问的是实际是这样的吗?预测期一开始就假设每年一定的资产更新支出可能会出现较大误差。如果企业主要经营用固定资产是成套一体化的生产线,需同时购建,且比较新,远未进入大修和(或)更新周期,这样在未来较长的时期,企业不会发生大额的资产更新支出。再假设企业主要依靠这样一套资产经营,其价值占企业资产的比重较大,再考虑到企业经常有较高的财务杠杆,由于受折现的影响,预测期前期的数据对评估值影响重大,仅仅这一个因素,就可以使评估结果完全失去合理性。在重化工业化的中国,符合上述情况的企业或特定评估对象绝不是少数。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的评估模式与市场实际是否符合的问题。在实际市场活动中,购买者收购企业或购建一项生产设施,不是看它在今后多少年内不需要为这项资产支出了,而是通过资产的运营尽快收回投资并获得盈利。我们还要考虑行业周期和市场周期的问题,一个新兴的产业,先投资建成生产设施的,往往在最初几年可以获得极高的收益,但高收益也就是几年,随着竞争者的加入、市场需求的变化等,行业收益会回归正常,甚至很大可能将长期在亏损状态下运行,对高资本性支出的行业,上述情况应该是常态。评估分析不能脱离市场现实,一味在自己的理想状态下进行。
对资产更新支出的问题,我在实际业务中,一般结合成本法评估程序,调查资产实际状况,分析资产技术寿命和市场周期,判断未来大修和更新的时间及其支出估计额,以此作为资产更新支出的预测基础。如果能让企业提供一份资产大修、更新计划,对评估就更有利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考复习 策略
随着2006年福建省进入到高中课程改革,至今已有4个年头了。也已经历了2次我省自主命题的高考化学科的检验。面对着新课程带来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理解、消化这几年新课程理念对高考的影响,进而指导我们进入到下一轮的高三化学复习当中去呢?总复习中如何做到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保证复习的有效性?必修和选修教材、必考和选考内容如何整合复习?那就应当从新课程的课程结构、考试范围、以及考生的水平现状对高考化学复习进行充分的分析,从而理出新的思路。
一、从新课程化学科的课程结构入手
福建省高中新课程对于化学科的教学安排一共分为2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结合近年来全省各地的选择情况,几乎趋于一致:《必修1》、《必修2》,外加选修《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对于我省大多数学校而言,教学进度的安排也比较接近:高一上学期学习《必修1》;高一下学期学习《必修2》;高二上学期学习《化学反应原理》;其余时间灵活安排《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
课程的安排是与每个模块的特性所决定的:必修是基础、选修为拓展。《必修1》主要是以元素性质为主,因此融入了较多的实验、性质讨论以及化学方程式;《必修2》介绍了简单的化学反应原理外带介绍了简单的有机物,相对来说,需要记忆的东西少了,需要理解的东西增加了。三个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原理》又居于首要地位,它是《必修2》知识的深入递进,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则是对必修模块中的晶体知识、以及有机物等知识的深入探究和递进学习。
大多数学校能够在进入高三后开始化学科总复习。一整年的系统复习,首先应当建立在对前两年课程学习的正确认识之上。哪些模块需要强化记忆、哪些模块需要强化理解、哪些模块是复习重点、哪些模块是复习难点。只有在对各模块都充分分析、了解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复习才会重难突出、主次分明。
复习策略:
强化对《必修1》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包括方程式的记忆,强化对演示、分组实验的感官认知和理解分析。例如:《必修1》中钠元素性质的复习,可以通过浮、熔、游、响、红的“五字经”来加以概括、记忆,由此再推到出方程式,进而强化了有效记忆。
针对《必修2》(除有机部分)的复习,则完全可以融入到《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复习当中。将过去学过的知识加以整合、理顺从而强化理解。例如:运用《化学反应原理》中平衡常数K的知识,强化对《必修2》中平衡移动、强弱电解质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也是必修知识的深入和提高,因此在复习时同样应当强化知识的理解和整合。例如《物质结构与性质》中涉及的电负性问题,就可以和《必修2》中的元素周期律加以整合,强化理解。还有《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涉及到的苯的共面问题、不饱和键加成问题,都可以与《物质结构与性质》中的“π键”知识整合。2009年福建省高考理综卷第30题,也印证了这样做的必要性。
二、从考试范围入手
《考试说明》每年都会修订,许多老师都会很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所谓的“热点”,在这里就不再多言。这里只是从大方向上提出一些思路。
我省的高考化学科考查模式,内容包括了前面讲到的2个必修模块加3个选修模块。但真正落实到考查的具体要求,基本上可以这样概括:必修必考、《化学反应原理》不考“熵”、《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选模块考内容也较课本要求容易一些。
高考的公开性、选拔性模式决定了它是一场有一定难度,但又要照顾到大多数考生情绪、社会观感的考试。简而言之,就是一场平均分在65-70分的百分卷考试,考个六七十分不难、但要想考个90来分就未必那么容易了。这样的考试模式,就决定了我们复习的方向,将是“有的放矢”。只要了解好它“易”在哪、“难”在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复习策略:
首先解决“易”,哪儿“易”呢?必考范围的有机内容“易”,从2010年的全省各地质检到高考,有一两道选择题确实“易”,主要考察一些简单的“识记”内容和非常简单的化合物性质。
还有哪“易”呢?“选考题”,没错就是“选考题”!一场考试要想让两个模块等“分值”容易,但要想让它们“等难度”谈何容易!那么,解决方案只有一个,降难度!降到让绝大多数人都拿到绝大多数的分数,这不就“易”了么?!纵观2年来的质检、高考题,这道选考题尤其是结构的选考题,考生得分率一直远高于其他大题,也说明了这一事实。
所以要大力鼓励学生们“迎易而上”,不追求难、怪、深,只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精髓,把握知识要点,就定能全取13分!
有“易”总有“难”啊,“难”在哪呢?“难”就“难”在《化学反应原理》,因为它是《必修2》(除有机外)的深入,是必考3个模块中最重理解的模块,自然也就是众多考生眼中“最难”的一块了。那么,这自然也应该成为我们复习中的重、难点。
三、从考生入手
高考的选拔,决定了高考化学试题特点。试题特点要求考生具有较扎实的“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时也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应用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而咱们的考生,或者说是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普遍存在着一些学习上的缺陷。“被动学习、效率不高、不善总结、解题不规范、表达能力差”。面对这样的现状,新课程理念下的老师,不应一味的抱怨,而应该对学生一一把脉,开出“药方”。应当把“教育”和“教学”有机的统一起来而不是将其割裂,同时,应当看到新时期的学生身上所独有的新特点,以其之长攻其之短。并结合我们化学科的特点,有效地实现复习的效果。
复习策略:
“90后”的学生好奇心强、探究能力也很强。利用总复习的大好时机,强调基本知识“回头看”,把学得的知识“系统化”,把一些实验让他们亲手施行一遍,是最好的选择。一来他们知识已经相对完善,实验效率高,二来通过实验,加深了学生的感官认知和有效记忆,以情景“统领”知识,突破教材知识板块的“封锁”,把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针对不少学生不善总结的毛病,其实可以利用他们善于模仿的特点。例如:针对文字描述的主观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大量的模仿别人的标准答案,从而模仿出“语感”,进而能够自主的发挥。谁说我们的学生不会总结呢?!
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靠短期的强化可以做到的,应该贯穿高中化学三年教学的始终,应落实于整个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在高考总复习过程中也要注意培养。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形成一定“思维定势”提高解题速度的同时,也要注意变通打破思维的完全定势。
总之,高考的复习,我们不应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当中。要充分把握住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一个思路,给老师一个空间,双方配合,有的放矢,让我们用最有效的学习赢得人生最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l》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祖浩《化学2》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豫教基【2008】138)号精神,我省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从2008年秋季入学的学生开始实施。在该方案中信息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考试科目之一。2009年冬,河南省2008级学生第一次参加基于新课程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
至今,我省信息技术的学业水平考试已经实施了三年。多数老师经历了从最初考试内容的不了解到现在的熟悉,从开始的考试实施时的谨慎小心到如今的轻松放心。总之,考试实施得越来越顺利,老师们熟悉了考试流程和规则,摸透了考试的知识点,在教学中能根据考试内容加以侧重,再加上考前的强化训练,绝大多数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并且有很多学校考试的优秀、良好率也是相当的高。老师们长出一口气:我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学生们都考过关了……这种情况不是在个别学校个别老师的念头中,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这样认为。教学应该是“学什么,教什么。教什么,考什么。”但是,谁也无法否定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仍然是“考什么,教什么。” 但是,如果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也一味地追求过关率,而不顾学生的学习规律,也不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将会使这门新兴的学科失去开设的意义。
笔者在市内一所高中担任信息技术教师多年,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变化深有体会,同时,也在暑假期间调查了我市部分市区及县区高中的教学现状,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二、现状
1.课时严重不足
据笔者了解,大部分学校在高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每周一节,在学业水平考试后,就不再安排信息技术课程了,但有些学校只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开课,也就是说只开一年的课,甚至于有些学校平时根本就不开课,只在考前给学生强化训练两三个月,学生就直接“上阵”了。由于教学课时设置严重不足,使得教师在制定和执行课程教学计划时只能依据考试大纲内容进行取舍,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一概不教。
2.机房设备陈旧
在第一次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前,市教育部门对申请作为考点的学校机房进行检查、验收,趁着这股“东风”,多数学校更新了机房设备,呈现出一派新面貌。但这主要是市区学校,在一些县高,电脑依然老旧,加之老师管理维护不到位,这些电脑往往只是作为摆设,平时学生根本没有机会使用,学生大部分上课都是以理论为主,只在考前才会用一用,练练手,应付过考试即可。
3.教师、学生不重视
信息技术老师往往在学校身兼数职,除了教学,他们还承担着学校的电教、校园网、网站、学籍管理等工作。然而部分老师把这些作为了自己的主要工作,而教学则成了“副职”,不要说去研究教学教法,贯穿新课改理念了,正常上课就很难保证,甚至为了帮助他人打字、排版、做课件可以将信息课停上,或简单地将学生放入机房,毫无目的地练习。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期末成绩单上没有《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一席之地。有的教师虽然自定标准给了学生一个成绩,但与高考无关,与学生成绩的名次无关,并且一些学生潜意识里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就是玩儿。所以学生不重视,也不在乎老师讲了什么,自己学了多少,只要考试能及格就行。
4.考试组织管理不严格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加之学科本身不受重视,导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要比其它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松散的多,更不要说和高考相比了。考试纪律差,考试成绩中有水分,影响到一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的思考及对策如下。
三、对策
1.观念转变至关重要
虽说导致出现这种“考什么,教什么”现状的客观原因很多,有些是教师个人所无法改变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信息技术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我刚上班时也因学科本身在学校不受重视而情绪低落,工作态度不积极,在一次学科会议中和其它学校老师抱怨这个问题,但那个老师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当时她告诉我:“无论别人怎么看,重视不重视,你都不要在乎,只有自己重视了才是最主要的”,并举例说了她的作法。自那以后,我也不再纠结于“是否受重视”这个问题,努力把自己的课上好,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耽误学生的课,若确实有事,一定会补课,并且每节课都布置作业,把它作为学生的考核的一部分,对没有完成的学生决不姑息;严格考试纪律,杜绝作弊现象……通过这些年的努力,学生对这门学科越来越重视,也越来越喜爱,学校也不再轻视,从不无故占用或者停上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老师也和其它学科教师一样作为专职教师,不参与学校的电教、校园网等管理工作。
所以,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一味地抱怨没有用,只有你自己先重视了,别人才可能重视。在此,我想说:我们无法改变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态度。
2.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上既不能窄化教学内容考什么学什么,又不能脱离学业水平测试。针对以上问题,可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内容重组,从而有效地缓解目前许多学校因课时不足而只能仅仅满足于考试,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导致许多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感到十分无趣无味的难题。
此外,在信息技术教学上要多加强学习方法的培养,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发展变化的适应能力,教师应在提高自身业务能力的前提下注意总结和归纳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和一般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两课”有机整合
研究性学习是国家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新课程标准》中综合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然后主动地去查阅资料,获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用板报、网页、多媒体报告等形式展示成果。可见,研究性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运用信息技术,笔者认为:可以考虑将《信息技术》课程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合并,有机整合,统一安排学习进度和学习内容。这样一方面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的需要取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解决《信息技术》课程课时不足的矛盾;另一方面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会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大量活生生的具体实例,使学生们能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4.评价形式多样化
不能仅仅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作为主要评价的结果,并由此判定学生的优劣,还应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可将平时教学中学生的考勤、课堂作业等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可以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合理的考试评价将是改变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重要的举措。
5.积极争取加大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投入
“怎样做好一份留学规划?”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留学机构专家,翻查国外高校一手资料,逐步分解,以留学美国为例,按时间线索,整理出一张从“决定留学”到“成功递交申请”整个过程的留学规划图,供有意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参考。
留学规划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目的,加动力
做留美规划前,请先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1.为什么去留学?
2.为什么选择去美国(或其他国家)留学?
提出这两个问题,是为保证制定出的留学规划图能够被坚定不移地推进、实施。为什么去留学,是对留学动机的追问。这里,请先来做个“是否”小测试。
因父母的期望出国留学。是否
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出国,自己也想出去。是否
受不了国内的升学压力。是否
出国就能在国外定居。是否
出国给自己镀金,回来能找份好工作。是否
看看上面列举的这些出国原因,自己占了几条。只要占有一条就值得再好好斟酌,思考一下。因为求学国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新环境下,需要独立生活、学习,完成由王子/公主到自食其力者的身份转换;了解新文化,融入新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巨大挑战;国内与国外学习方式巨大差异的情况下,怎样摆正心态,磨合、习得并灵活运用好学习方法,等等。没有强大的信念、动力系统作支撑很难在国外学习好、生活好。测试题中提到的留学动机,大概可以分为三类:被动型动机,即被周围人撺掇、影响,无自己主见,随大流;逃避型动机,仅仅是寻求一种逃避方式,看不到留学的真正意义;片面认知型动机,对留学尚存一些错误认知,过分夸大留学的作用。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留学类型都不能够为你提供长久的、持续的、稳定的留学动力,因此做留学决定前一定要认真思考“为什么去留学”,不能随大流,“被”留学。留学需有思考、有主张!这是自主的第一步,这步尚且不能办到,国外的自主只能是泡影。
为什么选择去美国或其他国家留学?做过认真的调查吗?留学专家在推荐学生一个留学目的地的时候,会综合平衡学生的各方面因素:学生的个人喜好;目的国学习、生活、文化氛围与留学生性格等因素的匹配度;专业发展水平与空间,如英国的金融专业一直备受青睐,美国的商学院全球首屈一指,澳大利亚有世界级的教育和培训体系等;留学费用;奖学金发放制度,等等。留学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一环,不能跟着感觉走,要对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做深入了解,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留学国家,适合自己的大学。
看似简单的两个问题,却会牵出如此多的因素,可以说留学规划是一个长线的大规划,切忌盲目上路。
第二步,了解标准,定计划
每个国家的大学都有一套自己的录取考核制度,要想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留学规划,自是离不开对目的国大学录取考核标准的深入了解。下面以美国举例,分析怎样将考核标准归类,合理制定计划。
美国大学的招生官员,尤其是名牌大学的招生官在评价申请者是否具有潜质时,一般会通过以下标准进行考核: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美国大学在考核学生时,跟国内的大学有明显的不同:“学术标准”并非录取的唯一参考标准,“非学术标准”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期望能够有不同特点、特色的学生进入到大学中,这也是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学习成绩相对一般,但在某一方面表现出色,具有良好素养的学生,照样可以升入一所不错大学的原因。
各个考核标准即为后期努力的方向、内容。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标准,可按发展性,分为成长型和非成长型两类。成长型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可发生改变,往好的方向发展的维度,如成绩、课外活动情况等;非成长型即定性的维度,在该维度下,学生不能或很难发生改变,如居住地、等。成长型维度下的内容将成为留学规划中的主要内容,后期努力的方向。根据学生需要准备时间的长度,各标准又可以被划分为长线型和短线型。长线型即该维度下的内容准备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是一蹴而就,任何一个时间段都不可松懈,如对高中成绩的要求,课外活动情况等,需要持久性地投入精力,不能这次好,下次孬;短线型即该维度下的内容准备周期相对短些,如申请文书、面试,虽也要花费一段时间认真准备,但相对于长线型维度下的内容,其时间相对集中于某个时段,如申请文书的编写一般集中在临近递交申请的几个月时间内。
申请其他国家的大学,也同样需要做这样的功课――分析录取考核标准。此外,在分析标准时,还要注意评估自身现状与考核目标之间的距离,对需要准备的各维度内容进行排序,明确现下就要抓紧时间去做的任务以及需要自己持续努力的任务,做好各项任务时间跨度的统计,划分好各项工作的大致时间段,形成留学规划框架。评估自我现状与考核目标之间距离时,要注意:客观,既不能盲目乐观,放松日常努力,也不能一味自卑,打击自信心。
除了对录取标准的认真分析、归类,了解各国大学在做具体筛选时的独特偏好也非常重要。对申请者的“考核-录取”,通常是由各大学成立专门的录取委员会进行,其间难免会有主观的不可控因素在里面。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留学专家,得到的回答是,虽有很多的主观,不可控因素,但经过多年总结,发现不同国家在甄选学生时,还是会有自己的一些偏好。同样以美国为例:
就学习能力而言,美国大学更偏爱那些学习成绩稳定,且稳中有升的学生。更愿意接收不断挑战自己极限,不断扩大知识面、发展个人兴趣,且能够在某一方面持久倾注自己热情、勤奋的学生。
在课外活动方面,招考官考察这项内容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在学习之外,申请学生是怎样打发自己时间的。学习之外还能有所特长肯定会吸引到招考官的注意。但注意切忌出现样样会,但都不精的情况。当然如果你能做到多样精,胜出的可能性会更大。
个人品性方面,美国大学的招考官一般认为一名有前途的学生应该具有以下优秀品质:善良、慷慨大方、有奉献精神、热情、精力充沛、肯钻研、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坚忍不拔、领导能力强、团队合作能力强、有幽默感、创造力、想象力、冒险精神、有担当,等等。
除以上几个方面,美国优秀大学往往会希望自己招进的每届新生都是丰富多彩的,各种特色人才都有。因此成功申请到offer的学生,一般都不会是那种没有特长的学生,这需要提醒申请学生在准备申请资料时,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长。
第三步,梳理时间,巧安排
上一步“了解标准”旨在做好大体的时间框架,本步骤“梳理时间”意在将规划更为精细化,增强计划的可行性,形成由点成线的时间脉络图,更加明确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儿,轻重缓急拿捏得当。
规划要做细,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比如大学什么时间开始接受申请,什么时间停止申请,什么时间SAT/ACT考试,什么时间考托福/雅思,什么时间打印成绩单,什么时间写推荐信,什么时间写个人陈述,等等。下面仍以美国为例进行说明:
申请美国大学需要提前一年递交申请,例如申请2014年9月入学,那么大学一般在2013年9月便会开始接受申请,通常会在2014年4月左右截止。一年左右的申请时间,确实不短,但断不可抱有“截止日期还早,不着急递交申请”的想法。每所大学的录取名额有限,尤其是优秀大学,针对国际留学生的名额就更加有限了,很多大学的热门专业往往是距离截止日期尚早,却都已招满;其次申请奖学金的竞争也异常激烈,学校不会等到deadline日期,才着手评审。学校会在收到申请后,即对学生进行评估,一旦认定该生符合发放标准,即会发放奖学金,因此越早递交申请,越能够占到先机。因此如在9月开始申请,那么8月份就应备好申请材料。
各种各样的考试,一直是学生留学规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这里所说的考试一般指的是语言水平考试(托福/雅思)和标准化考试(SAT/ACT)。可能有学生会问:“我到底该考托福还是雅思,考SAT还是ACT?”
雅思是由“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开发署”“英国文化协会”三家国际机构联手推出的国际英语语言测试,而新托福的主办方则是美国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牌教育机构“ETS”。因此选择去美国留学的学生大都会选择考托福,但雅思现在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全世界高校的认可。通常各大学都会对语言要求做清晰地说明,公布在学校官网上,供申请者查阅,具体考托福还是雅思,查一查便知。
托福和雅思每月都安排有考试,具体信息可关注各自官方网站。
托福:http://.cn/cn/
雅思:http:///
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ACT(American College Testing)均被称为“美国高考”,它们既是美国大学的入学条件之一,也是申请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更偏重于测查学生的人文知识,对语言要求相对较高,而ACT更偏重理科知识。亚洲学生的理科素养通常都非常高,因此美国大学更希望录取一个SAT成绩高的学生。当然,具体还要以学校的录取标准为参考。SAT在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上半年共安排7场考试,考试时间分别是2013年10月5日、11月2日、12月7日,2014年1月25日、3月8日、5月3日和6月7日。2013年ACT共有6次考试:2013年2月9日,2013年4月13日,2013年6月8日,2013年9月21日,2013年10月26日,2013年12月14日。更为详细的时间安排可分别登录其官方网站进行查询。
SAT:http:///home
ACT:http:///
知道考试的时间安排,怎样确定自己的考试时间?这里会涉及到一个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可以有几次参加考试的机会?”语言成绩考试,除非英语特别优秀的学生,一般学生通常会参加3~5次,申请时,提供自己的最高成绩;SAT考试,专家通常建议学生考试次数不要超过3次,不要给考官留下太多时间投入到标准化考试上的印象。且SAT考试也并非是多次考试,只送最高分,而是分为几种形式,不同大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送分方式:
Super Score,即内地俗称的“拼分”,取几次考试中,单科最好的成绩拼成SAT
的总成绩。
Highest Single Sitting,挑选最好的一次递送,但必须是同一天考的。
All Scores,全送,即参加多少次考试,就送多少次成绩。
所有考试完成的时间结点尽量控制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语言考试因为安排的时间较为频繁,机会多,有更大的机动性。对于标准化考试,专家通常建议学生在高一下学期5月和6月分别参加一次SATⅠ和SATⅡ,因SATⅡ很多学生都可以考一次就能拿到满分,后面10月和11月的考试可着重进行SATⅠ的考试,提升成绩。至于语言考试和标准考试先考哪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调整,语言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先花些精力在基本的语言学习上,考了语言再挑战标准化考试。英语不错的学生,则可考虑兼顾,灵活安排时间,使自己的时间更充裕。
关于成绩单,美国大学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从初中三年级一直到申请时段的在校成绩,时间跨度长,因此要想申请一所好大学,从初中就要开始努力了。且成绩最好不要偏科,能够均衡发展。
成绩单的打印索取可在高二结束或高三开学时进行,不要等到截止日期之前去赶。
推荐信可在高二结束之前就跟三位老师沟通好,请老师利用暑假充裕的时间思考,酝酿,成稿。三封推荐信需要做一定的角色区分,如,可以请你的班主任老师作为“Counselor”写一封;理科或数学老师写一份;文科老师写一封。也有大学会要求学生的英文老师写一封“Reference Letter”或“Evaluation”。申请工作事无巨细,因此建议学生尽早开始,到相应大学的官网上调查具体要求,了解每年政策变化,以便与老师及时沟通,顺利完成推荐信。
申请文书的写作可以放到高二的暑假好好构思,再成稿。高一、高二时,注意多读书,增加知识积累,尽量多地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并注意记录自己的特别心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量在自己制定的截止日期之前,完成文书写作,预留一段时间用来修改。这非常重要。
最后,填写各种申请表格。真正开始填写表格所需要花的时间其实并不多。每年8月1日之后Common Application就会开放新的一届申请学生的注册,有时间的话从这个时候就可以开始填写。然后在截止日期之前一遍又一遍检查,每个标点符号、空格、大小写都要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总结各步骤信息,将所有信息汇集成一条以时间为脉络的,清晰的留学规划图,如下:
无论去哪个国家留学,都需有对留学申请有清楚明了的规划,文中步骤提供参考,最后重申一下留学规划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四条原则:
留学规划要早,高一就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作出自己的决定。
留学规划要有条理,理出一条主要线索,帮助自己轻松抓住关键点,明确什么时间做什么事。
留学规划要分轻重,有的放矢,并非对所有内容一把抓,而要在客观评价自己的基础上,
了解与目标标准的差距,脚踏实地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