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2:25
导语:在小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是由学院教务处、督导室、实践教学中心、系部组成的四级监控,并通过学院外部公司企业、内部职能部分和教师两条线进行评价,建立两线四级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二是采取院系两级管理,由辅导员、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对毕业设计过程与结果进行指导评价,建立两级三导师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这两种模式都有其优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质量监控力度不够。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后离开学校,投入到企业顶岗实习,部门学生提前进入就业单位相关岗位工作,学生去向分散,岗位多样化,毕业设计投入时间少,指导教师不能很好的进行专业指导和过程管理,只能通过通讯、网络进行适当的联系,导致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不够。二是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多注重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评阅表、答辩记录等表格,交由指导教师考核评价,企业的指导教师以及实习单位的领导没有过多时间参与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与考核,导致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没有平时的考核项目,没有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环节评价项目,当前的评价体系单向性,使得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价形成“结果性”评价,未能形成考核评价反馈机制,不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质量监控信息不全面。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主要是学院对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监控,监控信息仅仅停留在毕业设计选题审题表、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论文评阅表、答辩记录表等相关的文档表格中,这些报告表格的时效性和真实性都影响着毕业设计的质量监控和评价。毕业设计中的工作状态、困难问题、技术攻关、心理状态、文献阅读、程序调试、实验测试等等过程信息不能得到监控和管理,影响着毕业设计最终的质量和效果。
2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思路
通过查阅资料、调研学习、研究分析、实践运行,借鉴高职院校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成功经验和现代管理的先进理念,建立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毕业设计设计质量保障体系。该保障体系是以戴明循环(PDCA循环)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PDCA是一种持续改进的一种方法,通过制定明确的毕业设计管理目标和计划(Plan),按制定的目标和计划去实施(Do),对目标和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Check),通过检查后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行动方案和控制方法(Action)四个基本过程构成的PDCA循环,内容包括毕业设计目标的确定、各主要毕业设计环节质量标准的建立、毕业设计的实施、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统计与测量)、改进与提高四个主要环节。
3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实施
毕业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由毕业设计制度和质量标准系统、毕业设计过程运行系统、毕业设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系统、毕业设计反馈与调控系统和毕业设计资源保障系统六个部分组成。毕业设计制度和质量标准系统主要由毕业设计教学文件、毕业设计规章制度、各毕业设计环节质量标准等方面组成;毕业设计过程运行系统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目标实现的基本过程、程序和手段,是各项毕业设计管理制度的集合;毕业设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是对毕业设计学生、指导教师、课题、论文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过程的集合,通过建立信息网络和处理系统,学生联系导师,导师追踪学生,对获得的毕业设计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与统计,获得定性的结论和定量的数据,从而达到及时了解和描述毕业设计质量状态的目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系统是对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及结果的评价;毕业设计反馈与调控系统是掌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活动过程各因数在教学管理中的基本状况的组织系统;毕业设计资源保障系统是由指导教师队伍管理、毕业设计经费、顶岗实习企业、就业去向的管理、教学设施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组成。完善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组织和队伍是毕业设计保障体系有效运作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应在分管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教务处、督导室、实践教学中心和系部具体组织质量保障日常工作,建立“双导师”制的指导教师管理模式,校内由专业课教师指导和管理,校外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和监控,按照戴明循环(PDCA循环)管理理论和方法,及时制定目标和任务计划,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收集并反馈信息,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及时对毕业设计内容及问题进行改进梳理,保障毕业设计的质量。
4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标签性消费,分析
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通常指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对资源的使用和消耗,即人们把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生活上需要的行为和过程。近年来,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行为格外引人注目。
一、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特点
《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标签是“贴在或系在物品上,标明品名、用途、价格等的纸片。”在西方,“标签”(label)一词原本指系在基督教主主教帽上的一根布带或条带,是权力和标识的象征。所以,严格地说,标签是用来标志目标的工具。借用标签的这种“标识”含义,我们提出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这个概念。所谓大学生的标签性消费,主要是指大学生通过消费上的独特和别致来展示自己的气质个性、兴趣特长、价值取向和身份地位,以取得引人注目的效果。
标签性消费与炫耀性消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炫耀性消费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他的《有闲阶级论》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毕业论文的格式,要获得并保持尊荣,仅仅保有财富或权力是远远不够的,有了财富或权力还必须能够提供证明。炫耀性消费就是为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显然,炫耀性消费的用意不在于满足实用和生存的需要,也不仅仅在于享乐,而主要在于炫耀财力、地位。炫耀的目的是把自己跟穷人区别开,给自己贴上与众不同的财富标签[1](p45)。而标签性消费则是为了张扬个性和建构身份,没有炫耀财富的动机,相反,价格、质量、功能、售后服务和潮流等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在各类产品的选择标准中,价格总是大学生首要考虑的因素。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会比较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2](p135)。
一般地,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行为的特点主要有:
1.从消费形式上看,凸显个性化消费
大学生喜欢用标新立异的形式,力求显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按照自己的审美取向,着力于体现与众不同的自我,突出消费的个性化特点。CMMS(新生代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2005的调查显示:57.3%的大学生宣称“我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80后”一代的独生子女大学生,是社会时尚经济的主流消费者论文格式模板。他们中的大多数青年在成长过程中备受关注,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理念,并有很强的敏感性,他们有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有自我见解和取舍。他们追求个性彰显,追求与众不同以显示自我的成熟、显示‘我有我的风格’。上述种种都导致了大学生更加个性鲜明的消费行为,于是个性化成为他们消费的必然选择,成为他们体现自身可区分、可辨识的独特方式[3](p62)。
2.从消费动机上看,凸显展示性消费
大学生正处于自我需求不断扩张的发展时期,因而往往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通过消费上的新潮、时尚、前卫来表示自己的青春活力,以便引起公众重视。消费者以标新立异为目的,力求显示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价值和生活方式[4](p114)。
3.从消费效果上看,凸显识别性消费
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毕业论文的格式,那就是符号价值。大学生非常喜欢那些能体现自我个性的商品,要求商品能有特色,具有商品个性,并能体现自我特点,以此来满足追求个性美与表现自我的心理要求[5](p60)。商品及其符号作为年轻人时尚文化的载体充当了群体区分和身份建构的工具。
二、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原因
消费既受物质因素的制约,也与社会因素有关,并受到消费观的制约。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决定着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大学生标签性消费行为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来自商品的吸引力、大学生自身状况的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力造成的(如下图所示)。
1.来自商品的吸引力
(1)商品的丰盛
让?波德里亚指出,“今天,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他们的日常交易不再是同类人的交易,而是接受、控制财富与信息[6](p1-2)。”面对琳琅满目、美轮美奂的商品,大学生不可能无动于衷、毫无反应。
(2)商品的包装
社会心理学认为,外貌在人际吸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人们更加喜欢那些外貌漂亮的人。为什么漂亮的人受人喜欢呢?伯斯奇德和沃尔斯特列举四条理由:第一,漂亮的人才值得爱,美貌起到了爱的反应线索的作用。第二,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在别人面前就显得荣耀和光彩。第三,人们往往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属性,即光环效应。第四,漂亮的人看着就舒服,使人有美的满足感[7](p192)。对商品而言,包装与外形就是它的外貌。包装在帮助顾客注意他所想要的产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商品特质上看,经过精心包装后的商品,几乎都有独特的外形,可以马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尤其是现代技术条件下出现的摄影包装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诱惑力。摄影包装就是通过所拍摄的照片,特别是色彩绚丽、形象逼真的彩色照片在包装物的表面上再现商品的真实面目。这是摄影包装的最大特征也是它的最大优点,使人们对包装内的商品直观感觉一目了然,诸如商品的形态、颜色、质感等,以增强商品的货架感染力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3)商品的文化
从商品符号学上来看,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商品的符号价值使购买、拥有该商品的消费者能够显示自身的某些社会特性,如身份、地位、财富、尊严等毕业论文的格式,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8](p111)。
由此可见,来自商品的吸引力是导致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重要原因。然而,现实表明,并非每一位大学生都会出现标签性消费,商品仅仅提供了标签性消费的可能性,他们自身的有关因素也是标签性消费的一种推动力。
2.大学生自身的推动力
如果我们把来自商品的吸引理解为导致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外部原因,那么他们自身心理和人格特质的推动则是促成其标签性消费的内部原因。
(1)身份识别心理
身份这一概念已经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类别、角色等概念相联系,揭示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9](p50)。大学期间,大学生特别注重自己形象的塑造与维护,使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往往利用能展现个人风格的物品向伙伴发出信号,这些信号能传递他们的价值观、人生态度、兴趣特长等信息。商品成为社会成员取得身份认同的一个标签。大学生开始依靠某种商品消费行为,来取得自身的社会文化和理想的身份感和归属感,进入自己对应的群体之中。
(2)追求优越心理
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为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种努力,而并非一种要超过他人的欲望。[10](p8)”每个人具有这种“追求优越”的冲动,都有追求体面的、高质量的生活状态和较高社会地位的内在期盼。在消费与一定的学识、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密切相关的社会背景中,大学生借助对商品和消费行为的占有和展示,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情感和信念向外传递、投射和放大论文格式模板。
(3)从众心理
从众是指在个人或团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下所引发的个体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即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一集团的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作出同质性的行为。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尚处于不成熟和不完善时期,即使个人的自主性有所发展,但在心理上仍需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契合,即在做出个人行为时,仍然要在心理上得到周围人尤其是其同龄群体的认同和支持,所以一旦自己的言行与周围人不一致,或自己的观点有别于大多数人的意见时,他就会在心理上感受到一种来自外界的压力,迫使自己不得不改变最初的想法,从而参与到团体的思想和行为中,以期与之达成一致以克服由脱离群体而产生的孤独感。因此当同学、朋友们都在以某种方式消费某类商品时,自己就会耳濡目染地接受这一方面的信息,为了能够取得团体的一致性,个体将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其中。
3.环境的影响力
社会化理论认为,环境对个体社会化的内容、质量和进程均有重要影响。在造成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原因体系中,外界的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大众传媒环境。
大众传播是以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为工具,对商品的功能、质量等加以高频率、大容量、立体式的“包装”毕业论文的格式,塑造和传播着各种符号及其承载的价值形象,把商品打扮成耐用、美观、舒适、形象、地位、魅力、气概、亲密、爱等,逐步使商品本身的功能属性延伸到其社会意义,对人们的消费意识进行潜移默化的意义渗透和欲望殖民。
由此可见,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原因是复杂的,来自商品的吸引力、大学生自身的推动力、外界环境的影响力是造成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主要因素。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商品、大学生的自身状况和外界环境这三个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在其“合力”作用下,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标签性消费。
三、大学生标签性消费的引导
1.重视大学生理财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大学生理财的起步阶段,也是学习理财的黄金时期。所以,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知识教育。其中,尤其需要提高大学生的“财商”。所谓“财商”(FQ),是指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理财的智慧。换言之,是一个人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二是正确应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2.加强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教育
消费伦理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个体在消费领域的社会道德关系,体现了社会道德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规范和准则的规定。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教育,将消费伦理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之中。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与消费习惯
消费心理、消费习惯与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是紧密相联的。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要重点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律自主意识,杜绝消费中的攀比、盲目行为。
[参考文献]
[1]林叙.炫耀性消费消费掉什么?[J]. 学习月刊,2006,3.
[2]曹凯.当代大学生消费的误区及其教育引导[J]. 科协论坛(下),2008,11.
[3]董小苹.大学生消费心理特征及发展趋势[J]. 当代青年研究,2006,10.
[4]毛燕武,陶水木.当代社会炫耀性消费之文化解读[J]. 柳州师专学报,2003,4.
[5]田伟,路世传.高校大学生名牌消费现象透析[J]. 商场现代化,2008,11.
[6]【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7]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 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8]毛燕武,陶水木.当代社会炫耀性消费之文化解读[J]. 柳州师专学报,2003,4.
[9]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0]弗农?J?诺尔贝,卡尔文?S?霍尔. 心理学家及其概念指南[M]. 商务印书馆,1998.
一、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特点
在高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绩单,都要提交一份自己的毕业论文(少数专业学生没有毕业论文要求)。学生课程成绩与毕业论文是反映教学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档案资料,两类档案资料的显著共性特征是学生身份信息唯一和明确具体,体现在每位学生的学号具有唯一性。在教学进程中,这两类档案资料的时间属性也很明确,学生课程成绩每学期都有记载,毕业论文在本科学制最后一学期提交归档。此外,学生课程成绩具有私密性、调用频率高等特性;毕业论文属于学生科研成果,成果归属权清晰,学校有对成果进行使用的权利,除保密论文外,一般毕业论文均具有开放性,可供其他人和机构查询。毕业论文还具有页码多、图表字数多等特点,纸质档案占据较大的保存空间。归纳和理解学生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档案资料特点,是开展档案管理和编研工作的基础。
二、以身份信息为支点的档案组卷及双重管理
传统的常用的成绩档案和毕业论文档案组卷方法是采用入学年度与院系别(专业)相结合如组卷方法,或者采用以毕业年与院系别(专业)相结合的组卷方法。例如:××学校××级××院系(专业)学生成绩册(毕业论文),××学校××届××院系(专业)学生成绩册(毕业论文)。由于受到院系、专业调整和更名的影响,受到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影响,受到学分制和学籍异动等影响,这种组卷方法具有一定的弊端[4]。
就目前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实际而言,学生成绩和毕业论文一般都采用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双重管理,但这种双重管理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成绩电子档案一般依托高校教务管理部门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档案馆无权调阅;学生成绩电子档案虽然采用了学号查询入口,系统也具有一般的统计汇总功能,但对学生课程成绩的统计分析功能开发的软件还远远不够,难以满足教学管理的较高级需求;毕业论文电子档案一般是做成光盘,或者简单存贮在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者计算机硬盘中,不利于长期保存、扩充内容和查询浏览。这说明,目前的所谓教学档案双重管理还仅仅是初步的、分离的档案保存,不能充分体现纸质档案管理和电子档案管理各自的优势,不能满足档案管理的要求和用户服务需求。
因此,建立以学生身份信息为支点的档案组卷及双重管理值得深入探索。朱惠钰,刘美娟(2001)提出,在新生入学时候,教务管理部门可以建立一个学号姓名及身份证号对应的数据库,实现使用学号或身份证二选一的查询方式。以学号为支点组织成绩档案,形成的案卷题名为:××学校学生成绩总册(学号范围),把学号与档号一起贴在案卷脊背上排架,一目了然,有利于快速准确调档[4]。同时在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建立以学号或身份证入口的查询界面,在主字段学号目录后面,添加更多的其他信息子目录,例如:姓名、院系、专业、学期、班级、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授课教师等,充分实现多维学生课程成绩数据分析的功能,为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打下基础。谭玲玲等(2009)把整个学生成绩档案信息化管理分为五大功能模块,即成绩录入、成绩查询、成绩修改、成绩分析、成绩输出,每一个功能模块下面又设立若干子模块,共计11个子模块[5]。在毕业论文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杨焕海(2007)提出了基于web的高校毕业论文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对系统分析与结构、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进行了论述,提出的系统具有录入、修改、查询、浏览、编审、检索和汇总等功能[6],该毕业论文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基于学生学号关键身份识别信息而建立起来。以学生身份信息为支点,可以把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对应联系起来,实现双重管理。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强大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档案的价值。
三、学生成绩与毕业论文档案的编研要点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部门以馆藏档案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会利用的需要为主要目的,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史料,编写参考资料,参加编史修志及撰写专门著作的工作。它是一种主动提供或报道档案信息,为学校和社会服务的形式。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开发档案信息的有效手段。高校档案编研工作应立足于服务学校,做好选题规划,体现学校特色[7],对于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学生成绩和毕业论文,学校和院系档案管理工作者可充分利用纸质档案和信息化电子档案,选择一些关键选题,开展教学档案编研工作,供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参考,便于了解教学质量状态,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加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例如:对于学生课程成绩,可选择的编研题目有全校公共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一次性考试通过率;英语四级六级通过率;班级大面积不及格课程分析;学生学籍异动警示分析等。对于学生毕业论文,可选择的编研题目有结合教师科研和生产实际题目的比例;历年选题的重复情况分析;不同职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情况分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等。
学生课程成绩和毕业论文是重要的教学档案资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记载。对其开展科学管理和编研工作,不仅有利于实现一般的快速查询功能,还能实现纸质档案和信息化的电子档案优势互补,弥补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充分挖掘和利用该类档案的价值,便于为用户提供优质档案服务,为改进教学和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含卓,欧雪梅.加快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13(3):427-428.
[2]钱爱华.高校教学档案分类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2):100-103.
[3]王玉武.网络环境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浅析[J].黑龙江档案,2011,(5):52.
[4]朱惠钰,刘美娟.浅谈高校学生成绩档案组卷方法[J].浙江档案,2001,(12):25.
[5]谭玲玲,邹妙玲,谭年元.基于教务网络管理系统的高校成绩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湖南工程技术学院为例[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190-192.
关键词:师范学校;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
2008年,教育部对廊坊师范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束后,针对其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本院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和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教育系08届、09届毕业生论文进行调查分析,以期能够反映出自评估以来本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廊坊师范学院教育系2008届74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及2009届75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3.0软件对获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且,选取了部分指导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征询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和论文质量的意见,以及今后指导毕业论文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
按照教育学研究的内容,本文把毕业生的研究领域分为: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史研究、大学生就业,另外一些少数的研究领域,则统一归类为“其他”。通过对两届毕业生论文研究领域的比较,我们发现如下特点:
1 研究领域比较宽泛。2008届与2009届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相当宽泛,涉及了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史研究、大学生就业七个方面内容及一些其他领域,在“其他”中,这两届毕业论文涉及面也是相当丰富,比如有: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小学(初中)课外阅读现状研究等。
2 某些领域研究相对集中。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于教师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这两个研究领域。2008届毕业生有24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20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内容,在本届毕业论文总量中分别占32.4%和27.0%,合计达到了59.4%;2009届毕业生有10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有31人选取了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在本届毕业论文总量中分别占13.3%和41.3%,合计达到了54.6%。由此可见,师范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关注点之一是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尤其是与师范类毕业生密切相关的师范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二是课程与教学,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学科教学问题研究。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三种方法。
大多数毕业生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文献法,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从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比较来看,访谈调查法的运用要多于问卷调查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毕业生在问卷的编制和运用上还存在畏难情绪和能力欠缺。但2009届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的人数比2008届多出了13人,表明毕业生在逐渐掌握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在访谈调查法上,2009届毕业生比2008届毕业生多出了16人,说明毕业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运用继续保持着相对的强势,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在研究方法选用的总的次数比例中,我们看到200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文献法的达到63.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合计36.7%,文献法占了明显的优势。200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文献法的缩减到51.4%,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合计达到48.6%,这表明毕业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呈现出注重实证研究趋势。
(三)毕业论文的成绩
本院将论文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通过两届毕业论文成绩的比较(见表1),可以看到两届毕业生的论文成绩基本成正态分布,2009届略呈偏态,优良率稍高一些。具体来讲,两届的“优秀”均为8人,所占比例大体相当,2009届的“良”要比2008届多出3人,高出3.5%,相应的在“及格”档上,比2008届少了3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可能“优秀”论文的评定标准和要求相对其他档次毕业论文要高,再加上每年优秀毕业论文的名额所限,所以导致两届“优秀”的人数和比例大体相当。第二,2009届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所以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良”毕业论文的比例,减少了“及格”毕业论文。
三、分析与思考
(一)取得的成绩
1 培养了毕业生科研意识和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完成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要有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因此,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毕业生注重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去分析并力图解决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指导教师注重对毕业生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了毕业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诚信意识,杜绝了学术腐败和剽窃。
2 提升了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使教师反思问题根源和探寻解决对策。比如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有助于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spss统计与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并且,教师为了有效指导毕业论文,需要不断加深自身学科专业理论基础,把握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性问题,注重搜集和整理教育文献资料,增强自身科研能力。此外,在论文的开题和答辩中,教师之间通过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提高了专业素养水平。
3 加强了毕业论文的规范科学管理。本院实行的是指导教师全程负责与院系两级督导相结合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到一稿、二稿、三稿、定稿答辩,指导教师全程负责,不厌其烦指导学生,认真修改论文。同时,院系领导加强对论文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尤其是答辩期间,院系领导直接参与并督导答辩小组,保证了论文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后论文入库阶段,指导教师负责整理自己指导的毕业论文档案袋,教学秘书负责查收全系论文档案,系主任、院长逐级签收。这套科学、规范的论文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看到一个知识问答类的电视节目,形式和王小丫的“你确定吗”类似,不同的是所出的题目全部来自小学的内容,选手都是比较有成就的成年人,有些还号称小学六年全是三好学生。我兴致勃勃地看了两场,结果这些选手全都灰头土脸地败下阵来,甚至有十分过分的,竟然四个问题一个也不会,直接被淘汰。为了增加羞辱的程度,旁边还搞了一批小学生同时答题,他们的答案往往全部正确。
从前,央视电视歌手大奖赛搞素质测试,全国人民得出结论:演艺圈的人都是文盲。现在看起来,那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大家的素质其实都差不多。艺人没文化已经被公认,但知识问答里的选手可都是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结果也是如此,未免太让人难以接受了。
后来我老婆一句话道破天机:因为我们上学时学的尽是些用不上的东西。比如,节目里有一道语文题,让参赛者写出“纸鸢”的“鸢”字,你一辈子有几次机会写这个字呢,况且那东西我们早就改叫风筝了:另一道题是让参赛者写出“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茱萸”,这种传说中的植物你可能根本没见过,估计以后也不会见到。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103是哪两个质数的和。自从离开学校,我还没有使用过一次质数的概念呢。历史题有一道“烽火戏诸侯的是谁”,我在夏桀王、殷纣王、周幽王之间徘徊了半天,这三个王八蛋好像都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最不可思议的是有一题问“比”字的第四划是什么,太高科技了……总而言之,如果你不是恰好有个上小学的孩子要经常辅导,还真不太容易过关。
课题名称: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05,(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http://.cn/net-base/news.jsp?id=68,2006-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05-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5,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03.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02,(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04.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关键词]儿童文学;研究性教学;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何德珍,桂林工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9-0231-03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还是一种教学策略。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但学科教学中也蕴藏着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丰富素材,笔者认为把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师范教育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此,仅从儿童文学这门学科提出研究性教学的实施策略。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而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教学就可称为“研究性教学”。笔者认为,进行儿童文学的研究性教学要做到如下方面:
一、建构灵活多样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儿童文学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以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为模式载体,以学生独立研究、合作研究为实施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查找、搜集、整理、研究的过程中获得并体验自己所需的信息材料,最终增进学生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儿童文学课堂教学中,针对儿童文学自身的理论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研究性教学:
1.归纳模式(阅读文本―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无论文科还是理科,我们的教材和教法都喜欢先给出结论,然后再去证明验证它,这用的是演绎法。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说:“演绎法是对付考试用的办法,归纳法是做学问的办法。”演绎法重结果,归纳法重过程。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笔者对浅显知识,如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就常采用归纳法进行教学,其目的就是想教给学生做学问的方法。
一般的步骤是:(1)让学生阅读作品。(2)让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自主探究、主动发现作品的特点或其他问题。(3)比较分析思考后,最后得出结论,自己归纳出作品的特点。如讲儿歌特点,先给学生听(读)几首儿歌,再出示一两首成人诗歌。让学生在阅读比较后,自己发现儿歌与成人诗歌的区别,然后归纳出儿歌的特点。这种“阅读文本一分析研究一得出结论”的教学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但是教师也并非只在一旁观看,当学生归纳不全面的时候,教师还需在一旁引导。如阅读完儿歌后,学生很容易得出儿歌篇幅短小、结构简单、主题单一、语言通俗、易唱易记的结论,但归纳得不够全面,这时,教师就需进一步引导分析,从而发现儿歌的另一特点:形象具体、想象丰富。归纳过程中,学生不是去证明观点,而是参与了观点形成的过程。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己去研究、分析、归纳的习惯,这应该是研究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
2.问题探讨模式(发现问题一讨论问题一形成观点)。问题探讨模式是指在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某种意义讲,人类的“好奇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心理根源,也是推动人类成长和前进的根本动力所在。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依据展开的,教师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的情境,这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途径。
这种模式的误区是教师提出若干个问题,让学生热烈讨论。其实这种“课堂讨论法”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问题的提出者、引导者,这还不能算一种真正开放式的教学。故笔者认为这种模式的最佳形态不应只是教师创设问题,而应该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如讲小说的题材特点,可以先让学生阅读儿童小说《独船》,然后让学生谈谈读后感,不少学生发现并提出了问题:“写人性的畸形变态对儿童是否适合?”“儿童文学能描写阴暗面吗?”随后我们设立正反两方,以辩论的形式展开了讨论。学生思维异常活跃,课后还查资料支持自己的观点,写成了小论文。让学生成为问题的发现者,这也应该是研究性教学的另一重要理念。
3.理论一实践模式。理论一实践模式是指师生在共同学习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学生应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儿童文学理论和研究性学习理论的价值,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达到学以致用的境地。
用什么模式进行研究性教学取决于内容,像文学史之类的知识就不适合,但创作用这种模式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学习了儿童文学创作理论后,让他们创作儿歌、童话、寓言、故事等各种体裁的作品,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而改编、演出课本剧,只有在掌握了戏剧理论和写作的基础知识,感受、体验了原作品作者的情感,把握了作品中人物性格、文章主题及艺术表现形式,了解戏剧写作及舞台表演知识后才能完成,这就实现了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情感体验有机统一的目标。理论一实践模式让纯理论生活化,又让理论在生活中得到检验,获得发展。一位高中生的呐喊仍能震撼人们的心灵:“让我们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我们不需要口号,不需要看报纸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长篇大论,我们想要的是实践!是尝试!”笔者认为,帮助学生实现学科理论向实践转化,让教学生活化,也应是我们进行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方向。
4.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多种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形成互动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如今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已经不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世外桃源”,学生们可以通过教学网络接触到社会上许多东西,信息的开放性无疑对掌握知识权威的教师提出了挑战,但同时也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施展的平台。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接触信息进行自主学习最方便快捷的一种途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指导学生进入专题网站,如哈利波特网站、郑渊洁网站等查询资料,请专家指导;甚至也可以在课堂上网浏览资料,发现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再查资料支持自己的论点,这样的研究主动性、积极性、互动性都很强,效果就不言而喻了。课后,教师也可开辟论坛或博客,解答学生在课堂上的疑难,学生可用网名跟老师一起参与讨论,这样的互动形式更
平等自由,也深受学生喜爱。近两年,已有不少大学和中学建立了校园网络,这为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教学走进生活开辟了通路。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开掘教材的研究性价值
儿童文学的研究性学习不同于自然科学和一般的社会科学研究,它除了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外,还应该注意从教材中寻找研究课题。相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来说,儿童文学的理论相对较浅,要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必须提升教材的可研究性。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开拓教材的研究价值。
1.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挑战教材的学术权威,用新的理论和观念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许多理论都还处在建设发展完善的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许多概念采用新视角、新观念都可重新界定和评价。如关于儿童文学的性质界定,教材是采用日本儿童文学理论家上笙一郎所下的定义:“所谓儿童文学,是以通过其作品的文学价值将儿童培育引导成为健全的社会一员为最终目的,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而教材下面举例却有少年作者郁秀的《花季雨季》,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可发现问题:儿童文学只能是成年人适应儿童读者的发育阶段而创造的文学吗?同时,教师可介绍我国历年来的儿童文学定义,诸如“儿童文学是儿童本位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解放儿童的文学”等观点,并引导学生进行探讨,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
2.引进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比较是思维训练的一种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手段。由于学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他们很难发现教材某些观念的不足,因此,教师更多的可采用引进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或不同的学术观点,与教材形成对照。如我们学生用的小教大专儿童文学教材(光明出版社出版)对童话幻想的理解是:幻想是自由,无拘无束的。这个问题是儿童文学理论界争论较多的热点问题,其他的教材却有不同的理解,1993年李继学等著的《童话学写作通论》、199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文学》等认为幻想来源于生活,必然要受到生活逻辑的制约;蒋风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却认为童话的幻想要受童话逻辑的限制,即要人性和物性的统一;而儿童文学理论家马力在《童话学通论》中说童话幻想必须符合儿童的思维和心理特点。众多观点的引入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巧妙设计研究性作业
大专儿童文学研究可采用多种作业形式:小论文(长作业)、调查报告、毕业论文。
1.小论文。小论文也叫长作业,一般是根据课文内容引申的论题,可让学生自查资料独立完成。学生思考后可写成小论文。如“统计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儿童诗的分配情况,你可得出怎样的结论?”“儿童小说一定要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吗?”
2.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指学生带着问题到社会中调查,分析调查数据或现象,提出问题或得出结论。如《蜡笔小新》热播却因遭到一些家长反对而停演,学生可采用问卷形式分别对家长和小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家长与小学生不同的反映,一定可以发现一些问题。而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系列带有恐怖因素的畅销小说,如英国罗林的《哈利波特》、美国斯坦的“鸡皮疙瘩系列”、“幽灵街系列”,引起了儿童文学界及教育界的关注和讨论,恐怖的作品对于孩子而言是刺激还是惧怕?学生可就此设计问题调查,从而从接受心理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
所谓“全实践”就是将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系统定位、统筹安排。这种“全实践”的课程理念重视实践统整境遇下的实践洞察与顿悟;重视实践中的反思和反思中的知识重组重构;突显实践是学习主体内化、重构知识的前提、中介和归宿。[1]一种课程的设置以及实施,观念需先行,特别是在知识和方法的取舍上,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全实践”理念以既有课程为前提,作为新的课程群的整合基础,更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实践”理念的关照下“,全实践”课程的整合变为可能。“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是一个体系,是一个群落。因此,我们引入了课程群的概念。所谓课程群是为实现某一培养目标而以某门课程为基础,由3至6门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子课程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2]“全实践”理念下的课程群主要包括小学教育专业中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选修课的技能操作,各学期安排的见习实习、短期的社会实践、寒暑假社会实践、毕业前综合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所有培养小学教师操作技能和智慧技能的课程教学环节。“全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实践要素诸方面在时间上要全程延通,在空间上要全方位拓展,在内容上要全面整合,在理念上要全息浸透,在课程体系上要全面统整。[3]全方位的融通和整合是“全实践”课程群建设的途径,也是实现小学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发展的有利途径。
二“、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性质
实践证明,完善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能有效地提高教育实习实效。鉴于当前存在的实习课程管理不足等问题,我们建议构建全程性、系统化、分阶段的实习课程管理模式。
(一)全程性
全程性是建设实践课程群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在实践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融入具体的、不间断的实践科目,才能保证实践课程的连续性。复杂性科学中的融贯论告诉我们,要坚持微观分析与宏观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4]。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微观来考虑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应设置哪些,还要从宏观综合上考虑实践课程的全程性。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认为全程性实习课程应包括从大一到大四的全程实践课程安排,包括第一、二学期每学期至少两次教育见习或者教育活动;第三、四学期每个月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五、六学期每周到实习基地见习一次;第七学期开始教育实习,在校内实习一个月,即教育实习的准备阶段,在实习单位实习两个月,同时进行毕业论文的开题及研究工作。如玉林师范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全程性的教育实习模式,成效显著。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性质,也是贯穿“全实践”理念课程始终的基本原则。系统论认为人们综观全局、立足整体,把整体与部分、系统整体与周围环境辩证地统一起来[5],从而为系统地解决复杂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基于全程性,再将各种实践课程的具体科目进行系统安排,对实践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因此,在安排全程性教育见习实习工作的同时,我们有必要考虑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的系统性。除了安排师范生必修的公共课与必修课外,可适当开设如下课程来加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在第一、二学期安排如何听课评课的讲座或专门开设“课堂研究”课程;第三、四学期开设专门研究小学教材的小学教材解读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各科教学策略课程;第六学期开设微格教学课程,等等。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保证了教育实习全程性的有效实施。
(三)阶段性
全程性、系统化的实习课程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阶段进行的。实习课程内容的实施是由简单到复杂,实习时间由短期到长期分阶段进行,只有在成功完成了上一阶段的实习课程与任务后,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因此,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实践课程群的系统性和全程性,更要注意课程实施的阶段性。首先,这是由学生的认知水平决定的。刚步入大一的的学生还是以理论学习为主,完成角色的转换,直到大二或者大三再进一步要求学生继续进行角色转换,以免造成学生的角色冲突,从而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业。其次,这是由实践课程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实践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实践课程的开设意义并不大。而且实践的高级阶段是建立在其基础阶段上的,没有前期的教育见习作为准备期,也就很难较好地实现良好的实习。
三“、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群模块
对基于“全实践”理念下的实践课程可具体分为5个模块,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协同作用,达成小学教育专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师资培养的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一)认识实践课程模块
认识性实践课程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以及亲身体验获取对教育各种现象的认识的实践过程。认识性实践是其他一切实践课程的前提和基础。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在后期更好地进行相应的高层次的实践训练;最重要的是认识性实践课程模块的设置遵循了认知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循序渐进发展的。因此,可以在第一、二、三学期进行认识性实践,培养学生的小学教师职业意识。如聘请优秀小学校长、优秀小学教师到校开讲座,或组织学生到小学去观察学校的各种活动,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
(二)管理实践课程模块
班级管理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管理实践课程模块的确立有其充分的存在价值。第三、四、五学期进行专业性实践,配合开设教学与课程论、小学德育原理、班级管理等课程。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师范生到小学当教师的助手,或是听课、指导小学生课外活动,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更深刻地体会教师职业。
(三)教学实践课程模块
教学实践是教师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也是师范生花费时间最多的部分,甚至部分师范院校把教学实践作为师范生实践课程的全部。教学实践固然是最重要的,也直接关乎师范生就业,但是如果我们把教学实践融入整个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群当中,保证教学实践的全程性、系统性和阶段性,那么教学实践课程模块则会在有序的实践课程群中实现,学生的教学技能也会随着整个实践课程体系的顺利构建而得以保证。因此,除在第六、七学期继续第三、四、五学期的实践内容外,应配合学科教学法课,训练学生进行备课、评课教学实践,和微格教学训练。
(一)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学科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小学生心理发展、小学教育概论等课程。通过开设这三门课程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点,学习国内外教育家献身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和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师范生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特别是掌握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了解小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引导师范生理解小学教育的实质和意义,小学教育的目标与制度,小学教师与小学生的关系,小学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掌握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他们参加小学教育见习、实习,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打下理论基础。
(二)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论、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阶段,认识小学教学的实质、任务和内容,理解小学教学的规律、原则,掌握小学教学的方法、组织形式、小学教学媒体、小学教学评价、小学教学管理等;通过开设小学课程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课程现象、形式,理解小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与特点、目的与内容、课程理论流派与学说,掌握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开设小学德育与班队工作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德育现象,认识小学德育的实质与特点、规律与原则、德育理论流派与学说,理解小学德育的目的、内容、途径与形式,掌握小学德育的方法;通过开设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如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相应的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理解其目的与内容、规律与特点,领会其课程标准与理念,掌握其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管理的知识与策略。
(三)学会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认识小学教师、小学生、小学教育,理解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给师范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比较初等教育、小学教育改革等课程,为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基础。通过开设小学教育科研方法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理解教育科研的实质与特点,掌握小学教育科研的步骤和基本技能,形成初步的教育科研意识;通过开设中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本民族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脉络,领会我国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我国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形成热爱祖国教育历史文化的情感;通过开设外国教育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历史事实,理解世界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领会主要发达国家不同时代教育制度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把握世界教育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通过开设比较初等教育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认识开展初等教育比较研究的意义,理解比较初等教育研究的基本内容,把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小学教育的特点,认识我国初等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领悟世界初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通过开设小学教育改革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理解小学教育改革的实质、意义与任务,领会小学教育改革的模式与未来走向。这一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在开设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课程,有的以必修课程形式开设,有的以选修课程形式开设,否则,可能会因为教育专业课程比例的增加,挤占了学科专业课程或通识课程的课时。笔者建议将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改革设置为必修课程,其他设置为选修课程。
二、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的逻辑
学科课程系统性强,有助于提高单位时间的教育专业课程的教育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它过分强调系统的学科理论和书本知识的学习,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以及探究创新和实践活动能力的发展要求。在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还需要开设一定比例的活动课程,以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完善教育专业课程系统。因为“实践性课程的拓展与开发,是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重要课程支撑”。
(一)感知小学教育
小学教育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就必须循序渐进地开设教育专业课程之活动课程。而这类课程的逻辑起点是感知小学教育,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为了实现这一课程目标,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通过开设小学教育见习课程,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小学教师、小学生和小学,感悟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和工作特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小学教育机构的特点,培养初步的小学教育工作职业情感。在实施小学教育见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给师范生创造良好的感知小学教育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见习日记,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认真分析、思考和研究,鼓励他们就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指导老师请教,与同学讨论交流,加深自己对小学教育的认识和感悟。
(二)实践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需要引导他们亲自参与小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为此,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形式多样的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如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通过开设小学教育实习课程,可以引导师范生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面参与教研、备课、授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核评价、思想品德教育、课外活动指导、班级管理、少先队工作等教育教学活动,体验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感悟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在实施小学教育实习课程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加强交流,密切合作,相互支持,为师范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小学教育理论的条件,督促师范生写好实习日记和实结,引导他们对自己的实习见闻、体会进行认真记录、分析思考、总结和研究,为他们毕业论文选题和研究奠定基础,加深他们对已学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职业情感。
(三)研究小学教育
在引导师范生感知小学教育,实践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小学教育专业还应该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思考和研究小学教育的问题。研究小学教育是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他们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的必要条件。为了给师范学生终身专业成长与发展打下基础,小学教育专业可以开设小学教育专业学年论文/学年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引导他们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教育研究、实践教育研究、体验教育研究,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专家型小学教师奠定宝贵的科研基础。当然研究小学教育的课程也可以与实践小学教育的课程适当结合,相互促进,以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的逻辑
小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师资的师范教育专业。按照它的培养目标,小学教育专业之教育专业课程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教师职业技能,有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但总体来看,小学教育专业教育专业课程之技能课程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公共职业技能和学科职业技能。
(一)全面掌握小学教师公共职业技能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来看,师范教育专业是一个服务于小学教育、小学教师、小学生的专业。因此,它有自己的专业个性特点,突出的特点有师范性、基础性、启蒙性、综合性、活动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小学教师必须时刻注重自身的教师形象,为人师表,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书法技能、文艺活动技能、科技活动技能、体育活动技能等。除了日常教学教育工作技能外,还要有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外活动指导技能、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等。1994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四大部分技能。这一大纲的规定对师范生的基本教师职业技能提出了一般的要求,具有普适性。但也有不够全面完整之处,主要是没有考虑专业方向性的要求,如它只强调了规范汉字的书写,没有对外文书写提出基本要求。显然对一个外语教师来讲,书写规范的外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学者们的有关调查与研究的成果以及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应该掌握如下几大基本技能,即德育技能、教学技能、社会工作技能、教育研究技能。这些技能是所有教师都应该全面掌握的基本技能,即公共职业技能。
(二)熟练掌握小学教师学科职业技能
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小学教师任教课程的不同和工作岗位的差异,小学教师在掌握好教师公共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必须熟练掌握学科职业技能。即不同任课教师应该具备熟练的个性化的教师职业技能。这类职业技能由于任课教师工作任务的差异,其学科技能有自己的个性。如实验设计技能、实验操作技能、计算技能、视图技能、朗诵技能、演讲技能、写作技能、音乐示范技能、美术示范技能、体育示范技能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