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防雷工作方案

时间:2023-03-08 14:52:37

导语:在防雷工作方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防雷工作方案

第1篇

雷电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2011年全市境内共发生重大雷电灾害事故8起,雷击造成5人死亡,20多人受伤。雷击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威胁日趋严重。由于雷电季节将至,县又处在雷击易发二类区域,多年来,为了加强县雷电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各部门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加大各类雷电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经排查,目前我县部分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对雷击灾害的防御仍存在麻痹侥幸心理,主要表现在许多企事业单位的防雷电设施陈旧老化,无接地体、防静电等设施,不符合国家防雷电技术标准要求,要求整改的内容拒不整改;许多化工、炸药、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品生产和储存场所的防雷电设施不够完善,防雷电装置设计也极不规范,甚至无《防雷电检测合格证》就擅自投入生产;许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在设计前未进行雷击风险评估,致使防雷设计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要求,甚至防雷装置未经气象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施工;部分竣工项目的防雷装置未经验收合格,无《防雷竣工验收合格证》,便擅自投入使用。以上隐患如不及时整改、遏止,一旦发生雷击,后果不堪设想,由于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为落实“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气象部门作为雷电安全的监管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管理,依法行政。按期完成各项防雷电安全检测、整改等工作。该检测的决不放过,按国家技术标准要求彻底整改到位,不留隐患。

二、经济发展局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落实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把《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

三、公安部门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落实易燃易爆场所的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检测,落实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的防雷装置检测;各类炸药库、雷管库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防雷设施不到位或年检不合格的,杜绝存放火工品。

四、住建、规划主管部门应当配合气象主管机构落实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把建设项目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纳入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流程,要把气象主管部门核发的《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作为办理招投标开和开工许可的必备条件,并把建设项目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与工程质量竣工验收同步。

五、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当将防雷安全管理纳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范畴,要把各企业的《防雷电安全检测合格证》作为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备条件,严格把关。

六、消防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防雷监管方面的联动,配合气象部门作好宾馆、饭店、网吧、烟花爆竹存储和销售等企业的检查、督促整改工作。

七、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加强防雷电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杜绝不合格的防雷产品投入使用。

第2篇

气象部门要充分发挥对全县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职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对建筑工程防雷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县住建、规划、安监、消防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协同气象部门做好建筑工程防雷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

二、建立和执行各项工作制度

(一)建立建筑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前置审批和竣工验收

备案制度。

县住建、规划等部门在受理报建工程时,应将防雷装置设计核准和竣工验收纳入建设项目的审批程序,从源头上遏制雷击事故的发生。未取得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的,住建部门不予发放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必须提交建筑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安监、消防等部门要依法将防雷安全纳入安全生产许可范围,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立健全防雷安全责任制。

(二)严格执行建筑工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制度。

新(改、扩)建建筑工程必须按规范和标准设计防雷装置,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将防雷工程设计文件报气象部门进行审核。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合格的,气象部门应出具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不合格的,气象部门应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建设单位应根据修改意见书的要求进行设计修改,并按原审核程序报审。未经审核或未取得核准文件的设计方案,不得交付施工。

(三)严格执行防雷装置质量跟踪监督制度。

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审核同意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接受气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验收。建设单位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防雷装置检测机构对施工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和分阶段检测,检测报告和监督结论作为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和住建部门竣工验收备案的技术依据。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及时予以整改。

(四)严格执行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制度。

对新(改、扩)建建筑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时,应同时进行由气象部门参加的验收防雷装置。验收合格的,由气象部门出具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书;验收不合格的,建设和施工单位应按要求尽快整改完毕,并及时申请复验。未取得防雷装置验收合格证书的防雷装置,不得投入使用。

三、认真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大型建筑工程、易燃易爆场所及学校、医院、宾馆、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按规定委托具备法定资质的机构进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四、高度重视,认真负责,共同做好防雷安全工作

第3篇

我镇共有困境未成年人27人,其中男性12人,女性15人,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5岁,残疾人3人。导致困境的原因,一是父母死亡(离异或服刑),二是未成年人本人残疾。

坚持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优先,强化源头预防和综合治理,积极探索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监测预防、发现报告、风险评估、帮扶干预”联动反应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网络,推动建立“以家庭监护为基础、社会监督为保障、国家监护为补充”的监护制度,形成“家庭、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护对象由原来的流浪未成年人延伸至面临生存困难、监护困境、成长障碍的未成年人。主要包括:

1.因监护人服刑、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

2.缺乏有效关爱的留守流动未成年人;

3.因家庭贫困难以顺利成长的未成年人;

4.身体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

保护范围:摸清辖区以上四类未成年人基本情况,建立信息库。

(一)打牢监测预防基础。承担信息收集等维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相关事宜,对本区域内困境未成年人进行全面排查。根据原因确定困境未成年人类型,了解困境未成年人在家庭、村(社区)、学校的基本情况,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基础数据档案。

(二)建立发现报告机制。建立多渠道发现机制,积极发动志愿者队伍、村(社区)群众等,对发现困境未成年人或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的,主动向派出所和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等报告信息。

(三)开展分类帮扶干预。根据困境未成年人的实际情况及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帮扶。

1.对因监护人服刑、重病重残等原因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由镇民政办牵头落实孤儿保障政策。

2.对缺乏有效关爱的留守流动未成年人,由镇妇联、团委牵头落实“留守儿童(学生)之家”总体规划开展帮扶。

3.对身体遭遇重病重残等特殊困难的未成年人,由镇卫生院牵头落实新农保帮扶政策,镇民政办负责落实城乡医疗救助。

4.对失(辍)学儿童,由镇中心小学牵头,镇民政办、团委和妇联协助,共同落实助学政策,帮扶实现义务教育。

5.对困境儿童,各相关单位结合“双联”行动,与困境未成年人及家庭开展“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并把困境儿童及其家庭纳入城乡低保或及时落实临时救助帮扶政策。

6.对问题儿童,属于有心理疾病的问题儿童,由镇民政办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行为矫正。属于有轻微违法行为的问题儿童,由派出所及司法所牵头开展法制宣讲进行帮扶教育。

7.对残疾儿童,由镇残联牵头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并开展帮扶。

镇民政办:负责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的开展,制定工作方案,填?????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汇总表。建立困境未成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纳入低保等保障范围。

中心小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督促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加大对困境未成年人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力度,建立在校困境学生档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帮扶。

派出所:协助做好安全防范、户籍查询、信息采集以及流浪困境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严厉打击拐卖、拐骗未成年人和胁迫、诱骗、利用和组织未成年人乞讨、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家庭暴力、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行为。发现困境未成年人及时告知、引导到救助管理机构接受救助。

镇司法所: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好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排查、建档、帮扶工作,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学习状况。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必要、便利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镇卫生院:医疗机构接到群众拨打困境未成年人的急救电话后,及时安排医护人员出诊救治,同时

通知民政办做好费用结算移交工作。镇团委:负责将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纳入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考核内容,动员组织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青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困境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开展教育矫治和结对帮扶活动。

镇妇联:将困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纳入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家庭教育工作的总体计划,积极帮助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提升家庭抚育和教育能力。

镇残联:为困境残疾未成年人开展康复、教育和就业培训援助,掌握残疾困境未成年人信息,并纳入扶残助学项目。

(一)准备阶段(2015年4月—2015年5月底)统计完善困境儿童基本情况表。

(二)启动阶段(2015年6月1日—2015年6月底)按照《__县2015年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计划》沐未保办发〔2015〕2号文件相关要求,制定我镇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分类帮扶方案。

(三)推进阶段(2015年7月1日—2015年12月底)准备物资及资金,实施分类帮扶。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组 长:__

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市**区教育局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实施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引,为了加快**中心小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度,推进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夯实主体责任,围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推动学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营造节约型校园创建氛围,促进学校、城市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

我校共有四十六个班级,近1900名师生员工,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依法治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师生环保素养和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置能力,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校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二、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做好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特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略

副组长:略

组员:

三、工作目标

(一)责任分工明确

1、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保证推广及分类工作所需经费。

2、校长室、工会负责对教师的宣传教育,检查各部门工作完成推进情况,负责教师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负责信息报送、阶段工作总结等。工会负责垃圾分类先进办公室评比活动。

3、德育处、大队部负责对学生的宣传教育,保证学生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并组织学生志愿者对师生投放垃圾的分类情况进行督促,切实宣传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4、总务处负责设置垃圾分类集中棚,做好学校、教室、办公室、食堂等垃圾桶准备工作,督促垃圾回收部门进行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工作。布置学校垃圾分类氛围宣传工作。

5、教导处开展多学科教学渗透,做好垃圾分类“进课堂”的活动,结合学科特点,把环保意识、垃圾分类的知识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组织宣传动员

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学校通过校园电子屏幕和宣传板块,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语和知识的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专题升旗仪式、校会广播和全教大会,进行有关政策宣传学习,提出师生垃圾分类倡议活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倡并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垃圾分类处理,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三)参与社区共建

与社区、家庭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开展亲子活动,共同提升环保意识,低年级制作电子亲子宣传小报《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三、四、五年级撰写《垃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征文,向父母进行宣传;走进社区,参与曹杨村史馆关于垃圾分类宣传展示活动;结合假日小队活动,在社区开展或参与行之有效的宣传活动。

(四)设置分类设施

学校走廊和垃圾安放处按照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餐厨垃圾收集设施,主要集中于学校食堂。后勤部门在各教学大楼、校园操场等地,配置装设分类垃圾桶,张贴分类名称,建立和完善校内生活垃圾分类台帐制度,引导学生将垃圾分类付之于行动创设硬件设施环境。

四、工作步骤

(一)第一阶段为宣传、启动阶段

主要内容:

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意义和方法为重点,提倡、鼓励师生实行垃圾分类投放,让全校师生逐步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好习惯。

(二)第二阶段为实施、推广阶段

主要内容:

1、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全方位开展垃圾分类处理的宣传教育活动。

2、把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与依法治校,与日常行为规范,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加强管理过程的监督、整改。

3、组织开展“小手牵大手”亲子活动,做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效果,带动家庭和社会参与,形成从校园到社区、从行为到文化践行垃圾分类新风尚。

(三)第三阶段为展示、总结阶段

主要内容:

做好垃圾分类的总结工作,积累经验,加以推广,做好“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实施情况自查表”,积极申报该项活动的创建达标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教育系统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落实到人。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二)落实主体责任。

学校负责明确内部管理岗位和职责,负责制定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方案及日常具体工作。落实专门人员;学校要建立德育、少先队、工会、后勤部门等多方参与的协同工作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垃圾分类各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配合,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第5篇

为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保障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现就加强防雷安全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防雷安全隐患源头治理

我市位于黄河下游、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属雷电活动多发区,境内危化行业众多,易燃易爆场所点多、面广,雷电灾害造成的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将雷电防护列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各自实际,严格落实有关制度和措施,切实做好防雷安全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严格按照《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省雷击风险评估管理暂行规定》等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雷击风险评估、防雷设计图纸审核、工程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的管理,真正从源头上消除雷电安全隐患。

二、严格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

防雷装置年度安全检测是防雷减灾工作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各企业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将防雷装置检测列入年度安全管理工作计划,认真执行防雷装置定期检测制度。各单位要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认真排查雷电事故隐患,积极主动向各级防雷减灾机构申报年度安全检测,积极配合检测机构做好检测工作。防雷检查检测的重点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规定的一、二、三类防雷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油库、加油站、化工企业等易燃易爆场所和重点防火单位,火车站、医院、商务楼、宾馆、商场、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电力、金融、证券、通讯、广播电视等行业和单位的调度中心、通讯基站、计算机机房等。经检测存在防雷装置隐患的单位,应当落实整改资金,严格整改时限,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三、切实加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雷击风险评估是避免防雷装置盲目设计,提高综合防雷整体效益的有力手段。各有关部门要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纳入新建项目初步设计和可行性论证的必备条件之一,建设单位或项目设计单位应根据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和专家论证意见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或修改防雷装置设计方案。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高度重视雷击风险评估管理,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雷击风险评估报告作为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的重要技术依据;对于应当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却未开展的项目,不予发放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以确保公共安全。评估单位要严格按照《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等技术规范科学地开展评估工作,并不断提高雷击风险评估技术水平。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和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会、区委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区决策部署及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为建设美丽幸福作出贡献。

二、工作目标

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是有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有益于环境保护,同时也有利于资源回收与再利用的城市绿色工程。通过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增强居民环保意识,减少垃圾终端处理量,进一步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目标。积极发挥局机关事业单位带头作用,全力做好局机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实现干部职工办公区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全覆盖的工作目标。

三、领导小组

为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实效,结合实际,特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组长:党组书记、副局长

局长

副组长:党组成员、副局长

党组成员、副局长

党组成员、医保中心主任

成员:各股室负责人

办公室工作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同志负责具体日常工作,局班子成员负责分管领域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各股室负责人对本股室垃圾分类工作负责。

四、生活垃圾分类及处置

生活垃圾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不同属性、处理方式分为下列类别:

(一)可回收物:指纸类、塑料器具、金属、玻璃、织物等可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

(二)有害垃圾:指含汞灯管,家用化学品,含铅、汞、镉电池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

(三)厨余垃圾:指菜帮、菜叶、瓜果皮壳、剩菜剩饭、肉碎骨、水产品、畜禽内脏等易腐烂、含有机质的废弃物,并根据厨余垃圾产生在家庭、餐饮服务、农贸市场等场所的不同,分为家庭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

(四)其他垃圾:指前三项之外的废弃物,包括大骨头、餐巾纸、卫生间用纸、纸尿裤、塑料袋、花盆、陶瓷等。

家具、家用电器等整体性强、体积超过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废弃物,称为大件垃圾。单位报废的旧家具、旧电器等大件垃圾,应按照固定资产管理规定履行完报废手续后交由再生资源企业回收处置。

五、工作任务

(一)广泛宣传,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

在全体干部职工中传达市、区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组织学习《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线下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实施垃圾分类,成立党员志愿小分队,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工作,并到社区、街道、联系村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通过宣传栏、组织培训、在投放点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指南等方式普及分类知识。线上通过公众号、网络办公平台等方式,养成主动分类、正确分类投放的行为习惯。

(二)建立制度,落实生活垃圾分类要求

根据《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文件要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明确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宣传、处置、考核等具体措施。

(三)完善设施,实现分类收集容器配备全覆盖

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办公区室内公共区域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分类垃圾桶;每间办公室设置小型“可回收物”、“其他垃圾”两分类垃圾桶、办公室配备碎纸机;清洁室设置茶水处理桶,用于收集厨余垃圾;根据单位有害垃圾产生量设置“有害垃圾”投放桶。

六、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进一步增强对做好垃圾分类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上级相关工作部署上来,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局年度重点工作来抓,确保上级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切实避免垃圾分类工作“走回头路”情况发生。

第7篇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科技馆和革命纪念馆为平台,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广泛吸引志愿者参与文化志愿服务,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同建设“美丽xx幸福家园”,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建设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二)基本原则。

坚持正确导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结合融入文化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建设美好生活,促进在全市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坚持文化育人。突出爱国主义主旋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光荣历史、优秀文化和科技成果,让收藏的文物、陈列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引导市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坚持示范带动。立足公共文化设施实际,逐次推进,率先搞好市级文博单位和科普场馆的志愿服务,抓点带线、以线促面,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建设一批活动规范有序、作用发挥明显、社会影响力强的示范单位,为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树立榜样和标杆。

坚持改革创新。把支持和发展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纳入文化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深化志愿服务内容和形式创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品牌。深化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模式创新,鼓励志愿者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志愿服务效率,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三)工作目标。2017年6月30日前:由市文明办指导xx演艺中心、xx学院美术馆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文广新局负责完成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市文化馆、包公文化园、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梅庵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科技局完成市科技中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市档案馆、星湖管理局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成学雷锋志愿服务示范点建设。各县(市、区)文明办要协调各地有关单位,结合各地实际,完成辖区所属公共文化设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二、工作措施

(一)设立志愿服务站点。公共文化设施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建立志愿服务站点,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志愿服务管理制度,编写志愿服务手册或服务指南,为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要安排工作人员做好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和保障,引导志愿者与公共文化设施工作人员协同配合,合力提高服务效能。

(二)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文化设施根据志愿服务需要,经单位领导机构统一,在本单位成立志愿服务组织。公共文化设施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登录“广东志愿时”手机平台、网站进行注册,成为“广东志愿时”会员单位,在系统平台对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规范管理。达到登记条件的,可向民政部门申请依法登记。xx市公益服务促进中心要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组织的启动成立、初期运作、项目开发、合作交流等,帮助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志愿服务能力。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把面向群众、服务社会摆在首位,结合公共文化设施自身特点,精心设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项目要结合志愿服务对象的需求,合理安排志愿服务内容和志愿者岗位,提高服务质量。要大力弘扬尊老爱老、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面向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和生活困难群众开展志愿服务。加强与大中专院校的合作,让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大中专学生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基地,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志愿者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举办知识讲座、巡回展览、文艺演出、阅读推广等,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

三、工作要求

(一)建立台账。公共文化设施要按照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规范志愿服务记录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15〕149号)确定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服务记录要记录在《志愿服务记录证明》上,注明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等。建立志愿服务台账,把志愿者的服务记录汇总在“广东志愿时”这一统一的信息平台上,做到互联互通,使服务记录能够异地转移和接续。

(二)营造氛围。公共文化设施要在志愿服务站点摆放“志愿服务岗”台牌,悬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汇聚志愿力量、共筑中国梦想”等志愿服务口号,张贴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志愿者招募信息、志愿服务工作制度等,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志愿者要佩戴标贴或绶带、帽子、臂章、马甲等统一标志,立足单位、聚焦服务,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和职能作用,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树立良好形象。

第8篇

关键词:防雷现状 技术 管理 人才 宣传

一、防雷工作现状

江西气象部门的防雷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开始单一的防雷装置常规检测发展到如今能设计和施工防雷工程,并实施了对防雷工程的监督管理和工程的竣工验收,开展了对雷电灾害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对防雷设计、施工资质的审批权,这些为防雷安全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初步形成气象部门的特色服务,为本部门的气象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兄弟省份,特别是沿海发达省份的防雷工作正在稳步健康的发展,目前为止,我省的防雷工作虽然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也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仍不够规范、人员分布不均衡、技术薄弱、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管理不够科学。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等过程中,许多地方工作还比较被动,阻力较大,客户上门主动办理手续的少,大多要自己上门做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没有很好地把握政策和法规,这些因素极大制约了防雷工作全面、健康和持续发展。

二、提高防雷技术,拓展服务领域

1)加强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服务水平

过硬的防雷技术是防雷事业发展的基础。当前我省的防雷工作做得不强不大,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防雷技术薄弱,所以提高防雷技术是搞好防雷工作的前提条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班和技术交流研讨会,是提高防雷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很好方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理论学习和技术培训,进行部门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落后的地方有必要到工作先进的地方去参观、学习,吸取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工作方法。适时地开展防雷理论、实践的考试和岗位练兵,促进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防雷知识。把直击雷防护逐步向防感应雷、雷电波侵入扩展、深化,掌握它们的雷击原理。使防雷技术在当地一流,防雷工程要使用户放心、满意,有安全感,要利用先进的防雷科技手段将本地区的雷电灾害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

2)拓展领域,形成广深的服务面

防雷事业要向纵深发展,就必须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要将防雷装置常规年检、设计审核、竣工验收、防雷工程和雷电灾害的调查和鉴证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承,互相推进。变目前比较单一的新建建筑物防雷向通信、广播、计算机系统以及石油化工和易燃易爆场所等防雷方向发展,使防雷工作深入企业、学校、机关等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行业,并进入千家万户,以优质的服务赢得用户的信赖,用心服务,克尽职守,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和走向,扩展服务领域,要在服务的硬件设施和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增强工作实力。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赢得客户,使人们听到雷声放心。

三、科学管理,规范作业

1)认清形势,自我完善

目前全省地市、县局基本成立雷电防护管理局,并利用这个职能开展工作,但这个职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因为没有完全按照这种机构所拥有的职能在开展工作,或是没有很好地利用职能在开展工作,而且没有系统的管理,管理不严格,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能如实到位,绝大多数机构是虚设。这些因此极大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使干部、职工积极性受到影响。但也要看到越来越被人理解支持这项工作。中国气象事业正处于日新月异的改革和发展阶段,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确立了战略思想和未来长远发展规划,各项工作正在朝着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雷电灾害防御管理面临着很好的势头,一些发达省份已总结了许多成功经验,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切实可行的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我省应当学习和借鉴,把握时机,加强机构完善建设和队伍建设,科学管理,加强依法行政力度,面向用户,勇于开拓,从基础工作抓起,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把握轻重缓急,制定详细的考核奖惩办法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层层抓落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防雷工作要严谨规范

防雷是一项涉及安全的工作,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要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办。在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过程中,要指派专人负责,并做好工作笔录,整理材料,建立档案。在一年中做好阶段性的工作,在雷雨季节来临前,就要将防雷装置的年度检测工作做好,否则就是工作落实不到位,对外也就没有说服力。工作要讲求严谨、科学、有条不紊。严格把握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责任制,制定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防雷工程是一项在室外作业的工作,很具体、很实际,要注意安全,要与施工单位和作业人员签订安全责任状,更要确保工程质量,要经得起检查验收,要多建优质工程。

3)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在外开展工作时难免碰到阻力和困难,要头脑清醒,思路敏捷,客观对待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讲原则,但不死板;要依法行政,但不独断;要善于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管理手段,要充分利用政策和法规,使之成为工作中的有力支撑。在与服务单位或用户接触的同时,要强调防雷工作的重要性,要让用户深知防雷工作与他们的切身利益和安全息息相关,让他们感到是在为他们办好事、把好安全关。要协调好与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树立自身的形象和地位,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工作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养,努力建设高素质防雷队伍

同志曾经说过,要办好中国的事情,靠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的提高关键在于人。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加强人才培养的投入,是目前重要的工作任务,要把从事防雷工作的人员分期、分批送出去学习进修、培训,必要时还要送他们出去参观、考察、吸取经验、改进方法。只有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工作能力强,才能把工作搞好,才有可能创造一流、创造奇迹。要切实改进用人方法,把年富力强,有开创进取精神,工作能力强,爱岗敬业的青年同志放在重要岗位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能充分展示才华。但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气象部门是一个弱势部门,出去开展工作信心不够,底气不足,该说的话不敢说,该做的事不敢做,使工作造成很被动的局面。但国家和地方颁布了法律法规,明确了职能,要理直气壮地走出去,充分利用现有的优势,积极地开展工作。只有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有开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防雷队伍,防雷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五、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大众防雷意识

如何使防雷成为气象部门的重要服务工作,首先自身要提高对防雷工作的认识,领会其工作的实质。防雷是防御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的产生和危害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安全工作,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但在众多的人们心目中,以至许多的领导干部对它还很陌生,很不了解,只感觉雷电有点可怕,但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利害,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后果,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如广播、电视、媒体、报刊等做广泛宣传,还可以通过世界气象日与安全生产宣传月,开展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认识它、了解它。经常深入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学校等,进行防雷安全知识宣讲和政策法规宣传。定时和不定时地对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测,逐步提高人们的防雷安全意识,从而得到支持和理解。

第9篇

【关键词】光缆诵信 防雷 设计与安装

一、光缆通信

光缆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已深深地融人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光缆通信的方式是通过光波导来来进行信息的输出和输入的。其中信息是光信号而不是传统的微波或电信号。在进行信息传输的时候,信息的调控是通过光源和调制器来解决的。信息的加载是由调制器在调节电信号作用下光源发出的光的光信号来达到信息的加载通过波导把加载的信息进行传导,传导中的光信号因为全反射而被拘束在波导里面,从而形成了信息的长距离传导。信息到达目地,并通过解调器将光信息转变为电信息等被使用者使用在各个领域。光缆通信其主要的特点是:传输的频带宽,通信的容量大,通信的质量高,应用的范围广,并且抗干扰的能力强,由于距离的长短,导致了我们在选择通信路线的不同,在短距离的通信方面聚合物光纤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长距离的通信方面选用石英光纤维。

光缆通信的目标是建立全光的网络。即摈弃那些电光转换的一系列不必要的步骤,从而提高通信速度。光缆通信和电通信有着明显的差异,其主要的差异有以下两点:一、已光频为载频传导信号,二、以光缆为传输的线路。这两点的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光缆通信的主要特点。

光缆通信的科技技术的进步可以由两个方面来解释说明:1)通信线路系统中所用的光缆;2)特种的光纤。在光缆通信的最早期,光缆的传输口仅仅只有3个。但是近几年由于科技的研发,使其相继拥有第四窗口、第五窗口及S波段窗口等。其中无水峰全波窗口是科技研发中最有价值的。这些窗口的开发成功,拥有了巨大意义,这在于在1280nm到1625nm之间的广阔光频范围之内,都可以实现消耗低,色散传输低,可以使传输容量达到数以百倍、千倍甚至万倍的无限增长。

二、防雷

一般就光缆而言,其实可以不考虑安装防雷设施等,但是作为通信工具而言,防雷措施的安装是必须的。电缆在作为通信线路的使用过程中会经过高空或者埋在地下的施工方式,在这时,电缆就要经受各种不同程度的冲击、拉伸、挤压、扭曲或者不同温度的各种环境的应用。在此同时制作光缆时增加的金属等芯线等制作也给电缆作为通信线路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坏处。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雷电会对电缆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电缆别损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雷电对光缆的金属保护层发生直接的作用,导致光缆遭到损害,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光缆处于架空的状态。二,雷电击中光缆周围的金属附件,使雷电对地面放电形成电流,促使电流在光缆附近大大的流过,造成土壤中产生大量的热能,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对光缆造成变形或损坏,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光缆处于地埋的状态下造成的。

由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金属线缆将被光缆代替,特别是光缆将成为通信线路的主流。因此,光缆的防雷措施将必不可缺,而且至关重要,我们一定不可掉以轻心。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由此可得出,根据光缆自身所带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可以事半功倍。

三、安装和设计

在安装光缆的时候,我们将要考虑全面一点。不同的地域会导致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安装过程,但是出现的结果会不一样。在雷电比较多的地区,我们选择的光缆应该是具有高度绝缘的,防雷性质较好的,如多金属护套的光缆。虽然多金属护套的光缆在防雷设施上比不上无金属光缆,但是无金属光缆却没有得到广泛运用,其原因是无金属光缆的芯线是高强度尼龙线,可以防电,但是它的防虫,抗拉,防潮性较差。

我们不仅在选材上要注重防雷措施,在安装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采用金属护套接地的方式。即将要埋在地里的光缆的金属护套接地,让金属护套连在一起并且形成多点接地的模式,可以有助于防雷。其次在每段光缆终端还可以将光缆金属护套直接或间接通过避雷器与地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