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习成语

时间:2023-03-08 14:52:46

导语:在学习成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习成语

第1篇

1、凿壁偷光:凿穿墙壁引过光线。形容家境贫困仍刻苦勤学。

2、憎爱分明:憎:恨。恨什么,爱什么,界限清楚,态度鲜明。

3、孳孳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4、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5、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6、昼耕夜诵:白天种地,夜晚读书,形容抓紧时间学习,读书勤奋。

7、牛角挂书:把书挂在牛角上,边放牛边看书。比喻勤奋好学。

8、研精覃思: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9、一筹莫展: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10、自吹自擂:擂:打鼓。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11、应对如流:对答象流水一样。形容答话很快,很流利。

12、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13、程门立雪:冒着大雪在程颐的门前站着,形容尊师重道,虔诚求教。

14、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5、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醒,不会懒惰。形容鞭策自己,勤奋不懈。

16、一无可取:没有一点儿可以肯定的地方。

17、专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18、应付裕如:应付:对付,处置。裕如:按自己的心愿做事。从容对付,毫不费劲。

19、枕典席文:谓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0、悬梁刺股:把头发挂在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形容发奋刻苦学习。

21、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2、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3、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24、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25、羽毛未丰:丰:丰满。指小鸟没长成,身上的毛还很稀疏。比喻年纪轻,经历少,不成熟或力量还不够强大。

26、一张一弛: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27、争分夺秒: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28、韦编三绝:韦:熟牛皮。韦编: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条把竹简编编联起来,做“韦编”。三:多次。绝:断。反复研读,以致编联竹简的的皮绳断了多次。指读书勤奋刻苦。

29、以一知万: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第2篇

1、布衣韦带:原是古代贫民的服装,后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2、滚瓜烂熟: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3、腹为笥箧:笥:盛书等物的方形竹器;箧:箱子一类的东西。腹部成了书箱子。形容读书多,有学识。

4、七行俱下:读书,同时读七行。比喻非常聪明。

5、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6、利路名场:名场:旧指读书人求功名的场所。泛指寻求名利的道路和竞夺声名的场所。

7、寝馈书中:馈:吃饭。读书很专心,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8、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9、道学先生: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1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11、牛角挂书:比喻读书勤奋。

12、博览五车:指读书多,学识渊博。

13、穷愁潦倒: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14、唇腐齿落: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

1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6、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7、方正之士:方正:品行端正。品行端正不阿的读书人。

18、不羁之士:羁:拘束;士:读书人。不受拘束的读书人。

19、废书长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20、牛角书生: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21、巨学鸿生:巨:大;鸿:通“洪”,大;生:读书人。比喻学识渊博的人。

22、博览群书: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23、行吟坐咏:吟、咏:声调抑扬地念、唱。走着也念,坐着也读。形容读书用功。

24、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25、读书种子: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26、囊萤积雪: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27、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28、立地书厨: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29、穿壁引光: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30、聚萤积雪: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31、贫士市瓜:市:买。穷苦读书人买瓜只挑个大的。比喻以言谈和外貌取人。

32、三绝韦编: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33、诗礼人家: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34、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35、案萤:书案上借以照明的萤火虫都了。形容正直的读书人做官被贬或死后,居处荒凉的景况。

36、轻贤慢士:轻:轻视;慢:傲慢。轻视有才能的,不尊敬读书人。形容轻狂傲慢,狂妄无知。

37、匡衡凿壁:后以之为刻苦读书的典实。

38、诗礼传家: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3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40、然荻读书: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41、开心明目:开心:使心窍开通;明目:使眼睛明亮。指通过读书或做事开通心窍,扩大视野,提高观察力。

42、白面儒冠: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43、读书破万卷: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44、魁垒之士:魁垒:光明磊落;士:旧时指读书人。为人正直,胸怀坦荡的人。

45、大璞不完:指玉既经雕琢,就失去了天然的形态。()旧时比喻读书人做了官,丧失了原来的志向。

46、白面书生:指缺乏阅历经验的读书人。也指面孔白净的读书人。

47、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48、挟筴读书:挟:夹持;筴:同“策”,指简册,书籍。手拿书籍,一心读书。形容勤奋学习。

49、含英咀华:咀:细嚼,引伸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

50、开卷有益: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读书总有好处。

51、儒士成林:儒士:指读书人。比喻读书人很多。

52、目不知书:指不会读书写文章。

53、暮史朝经:史:指历史书籍;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54、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55、含菁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

56、负薪挂角:负薪:背着柴草,汉代朱买臣背着柴草读书;挂角:把备读的书挂在牛角上,隋代李密骑在牛背上读书。指边劳动边读书,不畏辛苦。

57、纳士招贤: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58、八百孤寒: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59、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60、废书而叹:废:放下。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发出感叹。形容读书时对其内容有所感触而置书兴叹。

61、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62、闳览博物:闳:宏大;闳览:博览群书,见识广博;博:广大。指读书很多,见多识广,能够辨别各种事物。

63、闭户读书: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64、焚膏继晷: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65、暗室求物: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

6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67、磨穿枯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68、立地书橱: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69、轻财好士:轻视钱财,重视读书人。

70、傲贤慢士: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71、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后泛指读书、学习。

72、处士横议:处士:古称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这里指没有做官的读书人;横议:放肆地进行议论。没有做官的读书人纵论时政。

73、目不识书:指读书很少或没读过书;不甚识字或不识字。

74、朝经暮史: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

第3篇

2、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3、临阵带兵书:比喻平时不学习,临到出阵作战才去学习兵法。

4、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5、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刺股悬头:形容刻苦学习。同“刺股悬梁”。

7、师逸功倍:师:学习;逸:安闲。比喻善于学习的人,用时不多,收获很大。

第4篇

【关键词】军事英语 教材 编写

随着武警院校转型后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及武警执勤任务的显著变化,如反恐任务日益国际化、与外军交流合作增多等具体情况的出现,现有的执勤英语教材已难以满足职能任务发展需要。因此,及时编写出有针对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军事英语教材,既适合学员接受,又有利于其任职需要,是目前武警院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教材编写的方向

武警院校的英语培养目标与普通大学教学大纲有一定区别,即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外语语言交际的应用能力的基础上,还需培养具备军事英语知识和初步涉外军事事务的基本能力。因此,武警军事英语教材的编写方向要指向贴近部队、贴近实战,着重培养学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1.任务型方向。印度的Prabhu在1979年最早进行了任务型教学研究的尝试,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认为学生关注任务比关注语言更有利于把语言学好。语言学家把任务作为中心元素来研究,并使上世纪90年代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逐步走向成熟。任务交际型军事英语教材的目的在于:结合军事英语学习相关军事专业,如处突、围歼、反恐、抗震等具体任务,尽量让学员使用相关军事英语来完成,在此过程中完成真实有效的语言学习。

2.主题化方向。武警军事英语教材的编写需要主题化。教材所有教程的每一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给学生构建出生动、有趣、地道的“英语军事世界”。所有语言材料服务于一个主题,在这样一个真实、丰富、鲜活的文本世界里,相关军事英语词汇再现率高,有利于提高学生词汇水平,还将积极促进学生的词汇发展,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军校学员词汇量不足、词汇深度知识不够、词汇遗忘现象严重、词汇关联能力缺乏、词汇运用能力薄弱等难题。

并把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融合在有机训练与综合运用的学习平台上。让学员有更多的机会就同一话题用英语进行深刻思索,反复咀嚼,充分鉴赏并发表见解,通过实际体验去习得语言知识与技能。

3.立体化方向。教材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交际的时空限制,为语言学习和使用开辟更为宽广的社会交际环境。因此,要充分考虑网络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的特点,在编写教材时不止是简单纸质教材加自助学习课件和软件的形式,而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资源支撑上的立体化教材。如作为主干的纸质教材除了课文,主要是围绕主题的各种讨论和各种实际任务的设计,考虑到部分武警院校的网络条件,可帮助学生查好、下载在学习系统的局域网里供其使用;适用于课文学习和理解、适用于词汇和语法结构巩固的练习,可以设计到学生自助学习的课件光盘或软件系统上;而适用于听、读、写训练的各种影视材料可以设计到局域网上等。

二、教材编写的原则

对武警部队涉外勤务和对外交流情况进行全面调研,针对执勤英语的使用和需求等实际情况,确立武警执勤英语相关教材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框架,最终编写出具有武警特色的相关教材。

在编写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是:

1.层次性。教材从层次上应该由低到高,由易到难,从应用―理论―应用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突出教材从初级到高级的层次性。初级主要是通用执勤相关英语,包括基本口令,对外交往日常军事用语等。中级主要学习武警部队勤务相关用语表达,做到能用英文进行日常涉外勤务活动。高级则可以阅读、撰写相关的专业军事文献,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等。

2.实用性。教材要满足学习者的需求,要反映学习者目前和将来对语言的使用,就要突出实用性,确切地说针对性和工具性的原则。教材内容要涵盖军事训练和执勤处突的各个方面,重点要规范执勤用语,执勤情况处置等的英文表达。要贴近学员生活、工作实际,体现武警涉外勤务和对外交流特点,突出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要紧跟形势任务要求,体现实用性和针对性。教材内容不仅应涵盖军事训练、武器装备、著名战役、著名军事人物等军事题材的内容,更应选择贴近学员生活,注重实用性的内容。教材内容还应注重与时俱进,全球军事不断变化,全新军事用语大量涌现,学员不仅应知道立定稍息等基本口令的英文表达,更应该了解“反恐”、“暴骚乱”等于执勤任务紧密相关的词汇。因此,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贴近学员生活并紧跟时代脉搏。

3.真实性。教材中要选用真实语料,让学员接触取自目标语境中真实的材料,培养其语感,提高其英语感受能力和利用外语思维的能力。真实性是交际英语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真实的原汁原味的语料很有意义。对于军校学员来说,要提高其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能力,就应该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视频或音频的真实语料。

4.多样性。一是内容的多样性,包括对外交往、武警执勤、处突、反恐、抢险救灾等。教材中如若仅包括长篇幅的阅读文章及枯燥的课后练习题则很难吸引学员,更难在课堂上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执勤英语相关教材应该注重内容的多样性,给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拓展普通词汇的军事意义。军事术语来源广泛,很多就来自于基础英语词汇,因此在教材编写中,要把普通词汇和院校学员的生活、工作联系起来,让普通词汇在军事意义上获得延伸,从而既获得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掌握普通词汇的军事意义。二是题材的多样性,包括军事文章、军事类英语新闻、纪录片或战争类影片等视频材料。此类图像、音频、视频等海量的军事英语资料均可在信息极其丰富的互联网中找到,这使题材的多样性成为可能。

5.系统性。在教材的编写上,只是注重阅读理解和语言输入是显然不够的,同时要突出表达能力训练和语言输出。也就是说教材不仅要提供语言点输入的载体,也要提供语言输出表达的各种材料和场合。因此,军事英语教材的编写要实现系统性,通过类型多样的相关教材,例如军事英语口语教程,军事英语听力教程,军事英语阅读教程等合力实现学员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基刚.浅谈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有关选材的几个问题[J].外语界,1997(4).

第5篇

名列前茅:在考试或比赛中成绩优异,名次排列在最前面。

丰功伟绩: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多用于形容在某个项目或者某个事件上取得的成绩。

第6篇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对于成语的学习是十分重视的,几乎每个学习单元都有相应的成语教学项目。但是目前关于成语的教学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教授意思的层面上,只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成语的意思、作用,学生还不能够很好地将成语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探究的依据和意义

1.教学的依据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成语的学习。在第一段就明确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2.课题探究的意义

不管从应试教育的角度,还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面,成语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成语的教学实践中,很多一线教师都遇到了问题,只能让学生强记成语。而这样会影响教师对成语的教学,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本文联系教学实际,对成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探究,更好地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的要求。

3.成语教学的方法

(1)朗读成语,把握韵律

很多一线教师认为,对于成语的朗读,只需要咬准字音,感情平淡就行了。其实不然,朗读成语也是需要有感情的,这样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含义。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练习3》的“语串”中,学生读到“一泻千里、雷霆万钧、汹涌澎湃”等成语时,声音洪亮、情感高亢;读到“波光粼粼”时,声音很轻柔;读到“水中捞月、海底捞针”时,则表现出很无奈的感情,觉得一切都是幻影。可见有感情地朗读成语,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记住成语,还能使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成语的时候,也要表现出一定的语气变化,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其中的感情,从而提高他们的感悟能力。

(2)生动传授成语的意义

每个单元的“熟记成语”都有一定的意境,如果将成语串起来连成一起教学,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想象,又可以让他们自主的感受到成语的魅力。

以十一册《练习7》的“语串”为例,将“博闻强记、犯颜极谏、飞来横祸、不白之冤、忍辱含垢、大笔如椽、鸿篇巨制、藏之名山”等成语串在一起就是司马迁的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介绍司马迁的故事和事迹,让学生联系故事去理解成语的意境。例如学生听到司马迁为了替将军进谏,蒙受不白之冤,从而入狱,就可以体会到“犯颜极谏、飞来横祸、不白之冤”等成语的意义,下面的成语也就不难理解了。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使学生生动地理解成语的含义,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3)联系生活,感受成语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遵循一定的规律,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应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成语,这样得到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看到“春暖花开”,就会很自然地想到春天里,阳光灿烂,花朵开得很鲜艳,从心理上就能够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又例如,孩子看到小学语文第五册中“山崩地裂”的成语,会联想到地震时候,山和地都裂开了。还有第六册中“飘飘欲仙”就会让学生有飞的感觉。

这样教学能让学生很自然地联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事和物来学习成语,感受成语的含义,从而能够很好地学习成语并合理地运用成语。

(4)很好地运用成语

在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后,学生应该要学会运用成语,将成语变为自己的语言资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运用自如。所以教师应该利用生活,让成语在不同的情境下出现,使学生可以分辨出成语运用是否合理。

例如,在教学中出现了“耿耿于怀”“安步当车”“颐指气使”“不足为训”等成语时,在引导学生理解成语后,教师应该联系实际,可以提出这样几个句子“母亲病危,你都没顾得上回家,说明你把耿耿于怀的石油事业当作高于一切的事情了。”“当时暴雨如注,汽车已经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了一个小时才赶到大坝。”“她从小就养成了自认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使在医院里要别人照顾,也依然颐指气使,盛气凌人。”“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才酿成了8.火。”这四个句子中只有一个是使用正确的,但是句子都是选自学生的生活中的,所以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句子含义,从而辨别对错。

教师在成语教学中,应该利用生活,选择有利的材料,让成语在不同的生活语境中出现,从而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成语的不同含义,感受到成语的生命力。

四、总结

第7篇

初一学生刚进人中学,正是使其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最好时机,更是关键期。否则,一旦坏习惯养成了,极其有害。比如:上课铃响之后才开始找课本,影响听课;写字因为求速度而“龙飞凤舞”,不能保质保量;读课文一扫而过,不求甚解;写作文不仔细构思,想哪写哪,且不修改等等,这些都是坏习惯,非改不可,但已经形成就非常难改了。

那么,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对于初中起始阶段的初一学生来说,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都应该首先清楚地认识到培养学生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在起始年级把握机会,严抓语文学习习惯。笔者认为,落实这个问题,主要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习惯教育”。

一、培养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

笔者要求学生在上课铃响之前,就要在课桌上放好语文课本、工具书、学案(省实附色课文指导及练习题卷)、笔记本及其他学习用具。记得今年初一新生刚入学时,一开始上语文课就发现学生做课前准备的习惯比较差,上课铃已经响过,老师已经讲课了,许多学生才开始找课本,讲课中某个环节要用学案等语文学习资料时,有的学生才急急忙忙翻找,一堂课短短的45分钟,因此而没跟上听课速度的学生,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几分钟。如此下去,每节课都浪费几分钟,那么语文课的课堂有效教学时间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另外,这对老师的讲课也是有影响的。于是我们向学生提出了做好课前准备的具体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议、要求、提醒、监督,学生的课前准备已不再慌乱,有了很大的改进,基本可以达到上课铃声响后,学生静听老师讲课的效果。

二、培养查阅工具书的习惯

培养学生自觉查阅汉语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强化对词语的理解,增加词汇量,积累一定的语言素材,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学习意识和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可谓一举多得。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字,难以理解的词语,一些不知道的成语典故等,这些知识恰是组成语文知识海洋的一滴滴水,不可忽视,更不能轻易放过,需要及时查阅资料,及时掌握资料,不积累这一滴滴水就不能汇成海洋。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老师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很多学生不愿查字典,嫌麻烦,经常是直接向老师请教答案,或者买一些教材详解来直接抄答案。这样不查字典的直接结果就是容易读错字音或写错字形,容易误用词语,望文生义。长此以往,学生更难以形成对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理解和品味的好习惯,就会失去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因此,帮助学生逐渐养成查字典等工具书的习惯,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在学生随口问字时,在预习课文尤其是“读一读,写一写”时,笔者都建议学生查字典;在学生查字典后发现特殊读音或词义时,笔者都给予学生鼓励、表扬;甚至有时会让学生比比谁查得快。这样,学生就能意识到查工具书的重要,也能让很多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

三、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写得一手好字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因此必须把练字和端正书写态度当做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在初中起始年级的具体做法是要求学生每天练字,基础差的学生摹写楷书,楷书已经写得很好的可写行楷;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写好日常作业中的每个字,既要写得工整漂亮,又要写得快捷,并做到卷面整洁。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各科作业,并教导学生时时刻刻记得“提笔即是练字”。有的学生的卷面字体不理想,有的学生则因为学业量增加而开始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导致字体缭乱,所以只有当学生把这些要求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时,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受益终生。

四、培养多读书、多积累和做摘录、勤练笔的习惯

第8篇

关键词:写日记;积极思考;课外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无论是以前的语文《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强调“要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对文本朗读、加强情感的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学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学生只有经过长期大量的朗读,才能正确断句,把握停顿,掌握节奏。朗读还能激发学生情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朗读中,学生既能感悟人物情感变化,又能把握文章中心。通过朗读技巧训练和培养,既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又丰富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

二、培养学生记日记、抒感的习惯

记日记是练习作文最好的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在日记中把自己要表达的事情和情感很自然地流露出来。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每日利用晚自习最后一小段时间写日记,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对班级现象的看法,引起他们对作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写作文对于学生就不再是一件困难的事。

三、培养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积极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实践的主体,只有扎扎实实开展课堂内阅读,养成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中我让学生必须做到三读课文。第一遍: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初读文本,了解文本大意;第二遍:对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好手法等一一赏析,认真学习消化成自己的知识;第三遍:一边精读,一边思考,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上做备注,写个人见解。

四、培养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的习惯

课外阅读虽然是学生自己读,但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在教学中,我搜集整理电子读物,利用微机室,专门抽出一节为学生做阅读课,强迫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并进行笔记,日积月累,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厚积薄发,不断积累巩固。

五、培养学生养成记读书笔记、独立思考的习惯

常言说:“好记性不如滥笔头”。根据著名的遗忘曲线,在实际教学中,我让学生在阅读时碰到一些妙语要及时地记录下来,以便于日后反复理解领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助于学生有效记忆重点词汇语句,反复阅读、消化以后,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经过实践,只有养成语文学习习惯,才能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教师还要在教学中将其作为重要教学目标,有意识、有步骤地反复抓,切实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终身受益。

第9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一个好习惯将使人终身受益,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成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探讨:

一、抓好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一)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读书时,精力集中,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老师要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有所获,帮助学生养成认真做笔记的好习惯,一边读书一边圈、点、画、记,即“不动笔墨不读书”。做到只要一读书,就自然而然地拿起笔来,把读书时的疑点、难点、重点及心得体会等,用符号画下来,或用文字记下来;遇到精彩的语句或重要资料,随手记录下来。

(二)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学生如能主动借助工具书就能解决许多学习上的疑点,强化语文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从一年级第二学期起,就应该备有《新华字典》,四五年级学生应该学会查阅《成语词典》和《现汉语词典》,养成遇到生字新词随时向工具书请教的好习惯。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在课文预习时尽量使用字典查生字词;在课堂上尽量选择典型的字词当堂查字典,重在义项选择;在课外阅读时,遇到不懂的字词务必翻阅字典;在家时,要求家长与老师配合,如果孩子遇到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词时,不要直接告诉,而是要让他借助学习工具自己解决,逐渐培养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良好背诵的习惯

背诵是学生极为头疼的事,但是万万不可忽视的事,教师要指点学生背诵的方法,如联想记忆法、口诀记忆法、滚动记忆法等。在背诵形式上,也可作适当革新,如限时背诵,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背得多;限量背诵,同样内容,看谁最先背出来;背诵竞赛,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对决,形式上有必答题、抢答题、背诵接龙等。提升学生的背诵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培养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

每天至少抽出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阅读,家长每天应养成看书或看报的习惯,使家中形成读书的氛围,从而使孩子养成爱看书的好习惯。

二、课堂教学是习惯养成的主阵地

(一)写的习惯的培养

1.写字习惯的培养。

小学低年级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1)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在教师范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应适当讲解,教师工整的书写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2)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到了中年级,教师在每次作业时应当重视学生的书写。

2.写作习惯的培养。

自小学中年级开始,进行较为集中的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了中高年级的一个重点。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态度。教师应当备好每一堂作文课,上好作文指导课,认真批改学生习作,做好作文评讲工作,教师对待习作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习作的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①认真审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准题目的关键所在,让一颗种子开出鲜艳的花朵。

②展开想象,精心选材组织。文章的内容不是随题而至的,必须教会学生搜集材料,然而搜集来的材料是杂乱的,必须将其修剪一番,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文章。这个过程就是选择材组织的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③注重修改。“天下文章不过一个改字”、“三分文章七分改”,这些都说明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站在读者、听众的位置重新审视习作,从而逐步做到愿意改,会改,善于改。

④书写工整。这其实也就是认真书写习惯的延伸,如果前面的基础打好了,要做到这一点就不难。

(二)读的习惯的培养

1.初读。

让学生借助拼音扫除生字障碍,做到读正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及自觉的朗读习惯。

2.精读。

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给的,但更好的是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帮助归纳的,这样更有助于学生带着问题读的习惯的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首先应当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动笔的地方自己先动笔,这不仅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而且是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教给方法之后,还应当在多次的自觉运用中强化,最终形成学生不自觉的行为即习惯。

(三)认真倾听的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在听讲过程中,我注意规范学生行为,长期坚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同时结合课堂教学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小组竞赛、做游戏)反复训练,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