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2:54
导语:在国培个人研修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课程学习与研讨交流收获——主动才能得到收获,交流才能常进步
国培研修就是非常好的提升自己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课程团队给我们组织了这么好的一个平台,我们必须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取得丰硕的研修成果。这种主动包括主动学习课程视频和文本资料,主动参与在线研讨、班级研讨,主动学习、收集、整理平台上每日发表上传的好资料,同时主动做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主动接受专家的引领,主动与同行交流等等。而交流是我们努力提升的另一中有效方法,平时教学中的问题,可能因为对方的一句点拨就豁然开朗。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朋友之间相互交流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所以,交流非常有必要。当然在交流后也要学会主动反思和总结,这个过程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参与专家视频答疑活动、浏览简报、学习同伴优秀作品等收获;
首先,我也通过观看专家视频,学到了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很多专业知识,特别是王尚志和张思明老师对数学教学有很深入的见解。对于数学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的观点很是赞同,同时他在《如何在应用中提升运算能力》中总结的几个要点,让我更加了解对于学生的运算能力应该如何去培养。当然,在观看视频的同时,也学会了教师平常应有的仪表仪容,还学会了怎么样制作简介明了的ppt。其次,及时浏览简报,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培学习的最新动态。然后在论坛里积极发言,和各位同时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参与研修活动的收获
在一系列发贴、回贴、网上答疑和观看专家视频的活动中,我了解到了教学中的很多新理念、新方法,对我影响很大。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锻炼技巧。这次国培让我完成了一次自我提升,一次自我思想的升华。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四、教学行为的改进
通过本次学习,我找出了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对教材体系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这也是我们年轻老师最薄弱的地方,再发现问题的第二天,我就开始给自己多安排了一项任务:回归教材,认真研读。通过认真研读,再将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与研修结合起来,惟其如此,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后来的学习也证明我的这个反思是对的。所以,在研修资料何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忘了教材,教材是教学研究很重要的一块,尽量做到研究它,吃透它。
湖南省一直面临着培训经费投入十分有限与教师培训需求相当巨大之间的矛盾。“国培计划”的实施,对湖南省教师培训而言真是“雪中送炭”。湖南省将“国培计划”实施作为推动教师队伍现代化的重大机遇,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培训质量为核心,积极构建教师培训基地体系,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创新教师培训实施模式,不断提升项目实施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并引领“省培”“市培”“县培”和校本研训。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全省教师队伍现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构建教师培训基地体系
实现教师队伍现代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体系。“国培计划”的实施,为湖南省打造切合实际、运转有效的教师培训基地体系提供了机遇。
高校是“国培计划”实施的龙头。湖南省依托现有资源,在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范畴内,初步形成了校长园长培训以湖南师范大学为主体,初中教师培训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主体,小学教师培训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主体,学前教育教师培训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主体,其他十余所有师范类专业的高等院校为补充的高校基地格局。这些高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历史感和使命感,聚集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专业精细实施国培项目,加强了对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研究,实现了与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的有效对接,逐步实现了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通过“国培计划”实施,师范类高校的龙头地位日益巩固,示范引领作用日益显现;综合性大学的师范情结逐渐恢复,对教师培训日益关注。这些高校已成为湖南省相对稳定的教师培训核心基地。
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是“国培计划”实施的基础。“国培计划”启动之初,各培训机构自主选择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作为培训实践基地,组建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2013年,省教育厅制定遴选标准,专门下发文件,遴选省级教师培训基地校(园),将其建设成为全省教师培训的教学实践基地、课程资源开发基地和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示范基地,首批评审认定128所。省级基地校(园)充分发挥实践性培训、训后跟踪指导等优势,主要承担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影子教师”培训任务和短期集中培训观摩考察任务,特别优秀的学校(园所)可以独立承担国培项目。岳阳市君山区许市中学独立承担了“国培计划”初中课改实验主持人高级研修项目,株洲市景弘中学、湘潭市和平小学等6所学校承担了“国培计划”中小学班主任短期集中培训项目,82所省级基地校(园)承担了置换脱产研修“影子教师”培训。遴选、建设和使用省级基地校(园),不仅完善了全省教师培训基地体系,而且提升了全省教师培训质量。省教育厅不断加大对省级基地校(园)的支持力度,2013年安排773万元专项经费对82所基地校(园)进行奖补。
教师培训机构是“国培计划”实施的重要支撑力量。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是全省教师培训者培训的主体,对全省教师培训机构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到“国培计划”实施工作中来,承担了学员送培和组织协调、远程培训项目辅导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工作,逐渐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组织者、研究者和实施者,成为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校的重要纽带。“国培计划”实施,推动了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职能转型。
在“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湖南省以高校为龙头,以优质中小学校(幼儿园)为基础,以教师培训机构为纽带的分布式、广覆盖、高质量、有特色,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体系逐步形成。
二、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
“国培计划”的实施过程,是湖南省不断建立并完善教师培训管理机制的过程。
建立并完善了项目招投标制度。湖南省所有国培项目坚持项目招投标,并实行差额遴选制,凡是有多家单位同时申报同一个子项目,该项目定标时至少有一家以上单位要被淘汰;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凡承担教师培训项目、经绩效评估获得优秀的单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竞标,而绩效评估中排在末位的单位及项目被自然淘汰,且三年内不得承担同类项目培训任务。差额遴选和末位淘汰制大大激发了各培训机构的责任感,全省出现了百花齐放、力争上游的喜人局面。
建立了多方参与、过程性测评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项目绩效评估机制。下发了绩效评估办法,研制了科学性、操作性强的考评细则。市州教育局、培训机构、专家、学员及省国培办均参与了绩效评估工作,培训机构和市州教育局相互考评对方的工作,实行培训机构之间交叉检查,聘请省外专家对各培训机构实施方案和培训成果进行评价,通过学员现场测评、部分学员座谈、学员网络匿名测评、电话随访学员等方式了解学员对培训的评价。按照“过程性检查督导测评+学员网络匿名评价+专家考评”的模式,对培训机构进行考核评估,过程性测评主要评价培训即时效果,网络匿名测评主要评价培训延时效果,专家考评主要是学科(领域)专业评价。分值比例上,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转岗教师”培训项目,过程性检查督导测评占40%,学员网络匿名评价占30%,专家考评占30%;远程培训项目,过程性检查督导测评占20%,学员网络匿名评价占50%,专家考评占30%。通过上述措施,确保了绩效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实行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制度,完善教师培训约束与激励机制。湖南省于2011年颁发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办法》,在全国率先启动了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工作,规定教师参加培训所获学分每年最低不得少于30学分,五年一周期累计学分不得少于360学分,其中校本研训不超过120学分。将培训学分与教师考核奖励、评优评先、职务评聘、特级教师申报等挂钩,一个年度内参加培训累计少于72学分的教师,原则上在当年度考核中不能评为优秀等第。同时,开发了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系统和专门网页,具备对全省中小学教师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年度培训学分信息的录入、审核、查询功能。湖南省教师培训信息管理日趋科学和规范,2012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教师培训学分管理试点省。教师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完善,使湖南省实现了教师由“要我培训”向“我要培训”,由“不愿参培”向“争要指标”的根本性转变。近三年,国培项目学员参培率稳定在99.5%以上,结业率达到99.9%以上,学员整体满意率在99%以上。2013年,出现10多名中小学教师自费参加国培、往届国培学员回到国培教室旁听的可喜现象。
三、创新教师培训实施模式
“国培计划”实施以来,我们积极探索符合项目特点、适应学员需求的实施模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置换脱产研修项目,为既成功置换出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研修,又确保顶岗实习师范生的安全并得到优质的实习指导,我们创造性采取“两次置换”实施模式。第一次置换在农村骨干教师和师范生之间进行,按照一名在职教师置换一名或两名师范生的原则,把农村骨干教师从农村学校(园所)置换出来,把高校的顶岗实习师范生派到学校(园所),但顶岗实习师范生并不是一一对应地进入置换出来的农村骨干教师所在学校(园所),而是集中安排在县城学校(园所)实习;第二次置换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农村骨干教师进入高校脱产研修形成的岗位空缺,由接受师范生顶岗实习的县城学校(幼儿园)选派优秀教师以支教方式补充。“两次置换”模式实施了3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受到教育部和各兄弟省市的充分肯定。2013年,根据培训形势的变化,考虑到基层学校(园所)的实际情况,采用“五段式模式”实施,项目实施由集中研修、“影子教师”、返岗实践、集中研修、总结提升等五个环节组成。学员在高校集中研修40天左右后,到省级基地校(园)参加不少于20天的“影子教师”实践,之后回到自己所在的单位应用所学的成果在岗实践,然后带着问题回到高校进一步解决,并总结提升研修成果,真正实现了理论研修与实践提升的有机结合和螺旋式上升。同时,高校与市州教育局密切协作和沟通,按照“一一对应,按需顶岗”的原则和中西部项目1∶1、幼师国培1∶2的比例要求,选拔优秀师范生直接到置换教师所在学校(园所)顶岗实习。
短期集中培训,各培训机构按照“前移后拓”思路实施主题式培训。“前移”,就是培训前向参培学员提出调查研究、教学反思、撰写论文等要求,学员必须带着问题和任务参加培训。“后拓”,就是布置训后任务要求学员完成,创设网络学习平台等供学员训后交流研讨,采取现场指导、电话访问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培训机构做好训前需求调研、训中跟进调研、训后实效调研,科学确定学员急需解决的最主要问题,并据此确定培训主题和设定核心培训课程,实施主题式培训。
远程培训,采取“统一管理,分网学习”模式实施。通过招投标,湖南省远程培训由6家远程培训平台承担培训任务。根据远程培训的特点,我们充分发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的管理网络优势,实行全省“统一管理”,做到“十个统一”,即统一报名方式、实施时段、账号形式、注册方式、反馈学情、评价标准、组建省级课程专家团队、辅导教师管理、市州工作研讨、组织校本研修。同时,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设立“国培计划-湖南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专页,并与其他5家远程培训平台实现链接,学员统一注册、登录专页后分别进入相关远程培训平台“分网学习”。管理模式的创新,既发挥了省外优秀远程培训平台的资源优势,又发挥了本省远程培训平台的管理网络优势,实现了远程培训效益最大化。
“转岗教师”培训,采取“三环节三统一”模式实施。将整个培训分为三个环节:集中培训8天,送教培训3天,远程培训60学时,共计126学时,时间跨度3个月。长沙师范学院对项目实施进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制订课程、学指导、统一质量监控,并直接负责“送教培训”专家团队组建和教学工作。集中培训任务、送教培训组织管理由每个市州在当地遴选一所具备中专层次幼儿教师培养资质的师范学校或机构来承担。远程培训由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和长沙师范学院共同组织实施,同时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强大齐全和学校课程资源丰富的优势。
除了各大类项目的模式创新外,湖南省各子项目实施也各具特色。如“送培上门”项目,一改过去的“往上走”为“往下走”,将高端培训送到农村教师的家门口,受到市县教育局和农村教师热烈欢迎。中小学送培上门项目涉及5个学科,分别是初中语文、数学、外语和小学语文、数学。每个学科分四个模块,如小学语文分为“口语交际、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四个模块。每个模块有“当地教师的研讨课,省级名师的示范课,专家即时点评与教师互动,专家微型专题讲座”四个环节,培训更具针对性。
四、引领全省教师培训事业发展
“国培计划”实施,引领了“省培”“市培”“县培”和校本研训实施工作,推动了全省教师培训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培计划”对全省培训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市州、县市区教育局纷纷采取国培管理模式,对本地培训项目进行有效管理。如湘潭市教育局借鉴国培招投标机制,采取竞争择优方式,通过招投标和答辩会等形式遴选培训项目承办单位。
“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培训机构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并根据学员的需求动态调整培训内容,聘请高水平专家和优秀一线教师组建结构合理的专家团队,建立“双班主任”制、项目首席专家听课制、课堂教学测评制对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培育丰富多样的培训文化,对学员进行严格而人性化的管理。这些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做法与经验对全省教师培训工作具有引领示范作用,必将推动全省教师培训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国培计划”的实施,还培训了一批优秀的培训者。他们在国培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培训结束后将国培的理念、精神带回到本单位,促进了高品位培训的种子在全省各地生根发芽。正如学员李枝红参加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高研班后所言:“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和管理者,接受过数次培训,但是,从来没有像这一次培训受感动,受教育,有收获。这次培训为我们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和引领。这次培训是在播撒春天的种子,这些种子在不久的将来,会在三湘四水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关键词:“国培计划”;网络研修;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67-02
2010年,由教育部、财政部共同启动的“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国培计划”不但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也对我国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推动全国大规模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展有着重大意义。[1]
中小学教师以往所接受的培训都是面对面的集体授课,这种培训方式很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但是却不能满足个性化发展,无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面对这种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研修网应运而生。利用各级的研修网作为平台来实施国培计划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这种新型的培训模式既给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又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网络研修所面临的问题
1.以任务完成为目的,培训目标不明确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旨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围绕“优化校本研修管理”的主题,为项目学校(区域)提供资源、工具、平台等专业支持服务,提升学校(区域)校本研修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围绕“创新校本研修模式、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主题,以学科为载体,创建学校(区域)学习共同体,开展主题研修活动,引导形成团队研修文化和教师的常态研修习惯,为学校发展、教师发展提供支持。
培训本身有着严格的实施方案和考核要求,每个人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相应的任务。而大部分教师却容易忽略培训目的,把培训做为负担,不主动学习。学员在培训开始之后,首先应该了解实施方案,明确考核要求,以保证培训正常有序的进行。但是学员追求的只是任务的完成,他们首先想要了解的就是该培训如何才能取得合格证,在了解之后会选择最简单、便捷的方式来使自己达标。
2.信息技术水平限制个性化培训
信息网络管理平台技术给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突破了传统培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网络研修过程中,只要在每个阶段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任务,就能得到相应的积分,而学习地点和学习时间都是由学习者自由支配,既不影响平时的教学工作,也能充分利用时间来完成自身的专业发展。但是利用网络研修来推动校本研修,这本身就是对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一个考验。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平时忙于教学工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不论是教学还是自身学习发展都习惯运用传统的方式来完成。
结合本次培训项目的实施情况,发现大部分教师都是在迷茫中进行研修的。在正式培训开始之前,学校会按照所教学科和所教学段把教师分成不同的教研组,教师主要是在自己的教研组内进行互动交流,缺乏和熟手型教师、专家的交流讨论。
3.学员重视程度不够
陕西省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有30%是要求学员进行课程的自主学习,包括观看课程视频、阅读课程文本资料的累计时间,由系统自动统计,达到1900分钟,此项可得满分。此项考核的标准仅仅是学习的时间,虽然在观看课程视频的过程中,系统会让学员输入验证码或者是回答问题,但因为问题的难度不大并没有引起学员的重视。
网络研修做为新型的培训形式存在诸多问题也是在所难免的,但这些问题并非是无法解决的。
二、如何提高培训效益
1.发挥教研组长作用,提高学员参与度
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项目虽然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培训的,在第一阶段创设学习共同体,建设网络家园开始之前,应该先让教研组长对学员进行集中培训,让学员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考核方式,阐述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参培教师在第一时间明确国培计划、日程安排、看视频的时间地点,必须完成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写文章的数量、上网参与研讨及跟帖的方式数量和培训合格的标准,[2]增强学员的集体感和归属感,使他们不会在培训的过程中出现孤独感,觉得自己完成不了任务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对培训失去兴趣,消极应对。
2.突出信息技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员跨越式发展
信息技术教师承担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担,有责任帮助其他学科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能力。在第二阶段,要求学员学会如何在学习共同体中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制订计划、探讨师德并充分分享。网络研修的一大特点是其拥有着大量的资源,尽管如此,学员还是会感觉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资源。究其原因,研修网上的资源不一定能帮助所有学员解决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学员自己建设的资源库,不同于专家所构建的资源库,不仅能快速健全资源库,而且学员们都是来自一线的教师,最清楚他们的需求,他们能够与教学同步的课程资源。但是学员们建设的资源库往往是零散的,有重复性的,而且都是依据个人习惯和任教学科来整理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研修这个平台,发挥其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前,为学员们讲解资源的正确步骤、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整理自己的资源,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源。信息技术教师应在培训的过程中及时对资源进行归类,剔除无效资源,公布资源种类及数量,避免学员重复建设资源。
3.多方位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员都已经熟悉此平台的操作,能快速的资源并且利用资源。为进一步提高学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在第三阶段为学员提供了三个系列的课程,更符合学员个性化的学习。只有提高了学员的信息技术水平,才能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本阶段为了弥补学员信息技术水平不高的缺陷,专门定制了《信息化教学操作技术》、《PowerPoint 2007的应用》等课程,此类课程有效的帮助学员了解最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学习方式,促进他们通过各种途径来完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
4.加强反思及同伴互评
学员的自我反思在培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自我的反思,取长补短;培训结束后,及时总结,如此一来才能将培训的内容进行内化。网络环境下典型课例教学的实践反思,既包含教师个体的自我反思,又包含群体性的研讨式反思。[3]通过群体性的研讨式反思来加强同伴间的互评,既弥补了自我认识的局限性,又能促进群体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素芳,任昕.浅谈集体备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1):117-119.
1.1研究对象
新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新任教师专业技能研修班学员63名。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收回问卷数据均用Excel进行处理。共发问卷63份,回收有效问卷59份,有效率为93.65%,问卷信度9.182。
1.2.2座谈、访谈法
定期开展与项目首席专家、项目负责人、学科专家及国培学员的座谈与访谈,主要针对国培学科课程设计、学科体系构建、团队管理、学员培训过程实效等问题进行集中与个体讨论。
2调查结果与结论
2.1培训需求
在培训需求方面学员期望获得学历提升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3.1%;期望获得教学理念提升的有1人,占总人数的1.5%;想要获得教学技能和策略提升的有43人,占总人数的68.3%;希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13人,占总人数的20.6%。
2.2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调查中,6.78%的被调查者对本次培训不满意;认为本次培训一般的被调查者有27.12%;但仍有66.10%的被调查者对本次培训持满意态度。深入访谈中发现,培训者对培训中专家团队及领导团队比较满意,半数以上学员认为食宿网络等硬件服务方面有待于提高。在课程安排方面,有8.47%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33.90%的被调查者认为课程安排一般;持满意态度的被调查者有40.68%。通过座谈与访谈会了解到不满意态度主要原因是被调查者认为课程计划安排过多,影响了休息时间。希望能多一些灵活机动的时间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据统计,此次培训中有59.80%的被调查者认为对其遇到的问题解决方面的帮助很大;尤其是在实操技能、专业知识、专业理念、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等收货不小,30.2%的被调查者认为此次培训的内容对其在遇到的问题解决方面应该更有针对性一些。比如,每个学员特点、兴趣爱好不一样,希望专家可以有根据学员的特殊情况量身定制课程。据统计发现,认为指导教师对学员没有帮助的被调查者占总人数的5.08%,有32.20%的被调查者认为指导教师对学员的帮助效果一般,有62.71%的被调查者觉得指导教师对学员的帮助还是比较大的。座谈与访谈中了解到学员希望与课程专家、项目专家、“影子教师”实践指导教师等能有更深入,更长时间的沟通与学习。在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方面,有1.69%的被调查者认为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非常少;33.90%的被调查者认为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比较少;认为讨论交流的机会与时间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被调查者有64.41%。访谈中一名学员说:“我们上课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向老师提出来,只要有问题老师就会让我们相互交流讨论,很快就能够明白了。”
2.3后勤食宿需求
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反映最多的是后勤食宿需求方面。在食宿需求上,有44.07%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培训负责单位的安排;有32.20%的被调查者认为不是很满意;仅有23.73%的被调查者觉得比较满意。在配套实施方面,11.86%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负责单位并没有提供较好的配套设施;32.20%的被调查者认为培训负责单位提供的配套设施一般;有47.46%的被调查者对培训负责单位提供的配套设施比较满意。
3对策与建议
3.1基于需求分析的课程设置与调整
合理设置课程是课程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如何设置课程,设置什么模块的课程、采用什么类型的课程实施方法,是课程设置相关专家需要全面设计的。怎么样去设置一个好的课程,除了对该课程做深度调查分析以外,还需要考虑课程设计的需求,其中包括原则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课程设置既要体现以学习者(参训学员)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又要给定作为教学主体的学习者应掌握的课程目标需求。此外,还应照顾教师当前的学习环境、个人愿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
3.2研修方式多样化、人性化
网络是现在社会一个重要的资源,要学会充分地利用互联网。自主研修班主任建立网络个人空间,撰写教研博客,收集学员实际教学成功案例、教学成果以供其他学员学习;收集学员教学科研常见问题,供学员分组讨论,专家班主任组织总结。研修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法,专题报告、参与式培训、案例评析、现场观摩、教育实践、网络研修等。混合研修如幼儿园小课题研修:①在线调研,学员自选或自拟主题;②在线立项,完成开题设计;③在线互相交流讨论;④幼儿园实践研修,补充设计;⑤上传小课题研修设计,各学员网上继续讨论,专家在线答疑。
3.3改善培训后勤条件,强化后勤监督机制
【关键词】国培计划 教师培训 培训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99-01
根据教育部和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的有关精神,受吉林省教育厅委托,长春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了“国培计划(2011)――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长春师范学院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班的培训任务。培训班于2011年9月15日正式开班,并于2011年12月15日圆满结束。
培训通过采取置换脱产集中研修的方式,以省内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的需求为主,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经验介绍、教学指导、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针对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探索适应小学英语新课程师资培训要求的各种理念和方式,培训过程中注重专家与学员的互动与研讨。培训按照项目要求采取了“2+1”模式,即两个月的集中培训和一个月的“影子培训”相结合的模式以体现互动、共享、多样化特征。
在整个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办学校不断总结反思,以探求使项目有效且得以顺利进行的方案,但难免遇到困难和阻力。总的来说,此次培训的特点有以下5个结合:
1.省内省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培训团队。本次培训聘请了吉林省内省外、校内校外多位专家做专题报告。培训期间,还带领学员到省内重点小学进行参观和课例观摩。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安排方面,既有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的理论专题讲座,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中学一线教师的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既有国培专家指导下学员的理论研究环节,又有“影子培训”及学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的实践推广环节。既有学员课上理论学习环节,又有课下在专任教师指导下独立练习及完成作业的实践应用环节。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本次培训在注重教学素质提高的同时,还设计了科研能力培训内容。不仅请专家做了科研方面的专题讲座,还请专家为大家的科研课题进行指导,使大家初步明确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4.课例观摩和学员自我教学交流相结合。通过现场课例观摩使大家身临其境,领略高水平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风采,同时通过学员教学展示和交流,使大家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其他学员的特长。
5.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本次培训除了有集中形式的专家讲座之外,还有学员分组讨论、交流,以及分散形式的“影子培训”,这对大家接受相对全面的培训,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和能力的目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我们也反思了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1.培训之初应使学员明确具体的培训方案与要求。本次培训方案是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精神,经过反复推敲修改而制定的。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并聘请了省内、国内一流、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但部分农村学员对于英语学科理论知识兴趣不高,他们更加关注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在培训工作开始之前通过省教育厅与各地方教育局取得联系,以获得参训教师个人的具体情况。本次培训开班之初,我们发现各学校选派学员的变动比较大,对于参与培训的人员及数量与省级主管部门下达的骨干教师名单不符,这给培训课程的设置和接待培训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3.顶岗实习的学生不能及时到位。由于各学校对顶岗置换实习生的质量要求过高以及对置换实习生的安全无法给出保障,使实习生不能及时下派,影响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极大地干扰了学员学习的热情。
4.部分参培教师对基础英语教育,尤其是吉林省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了解不足,致使在培训过程中,没有完全做到对症下药,缺啥补啥,有些学员感到培训中讲授的理论知识难以解决现存的小学英语教学实际存在的问题。
5.外聘专家、外籍教师及培训教师队伍的层次和水平与参培学员的实际英语水平和教学能力差距太大,影响了培训效果,后期经过调整有所好转。
总结反思问题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1.预先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需求分析,根据不同地区和水平的学员的不同要求,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课程,可适当减少一些理论讲座,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负责培训的学校应通过省教育厅与地方教育局提前联系,组织调研,预先合理制定出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
3.在培训之前提前做好顶岗置换实习生与培训学员之间的对接工作。
4.组织英语教法教师到吉林省农村和长春市部分小学调研,深入课堂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进一步了解英语教学的现状,以便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培训方案。
5.聘请的高级外语专家和学者不宜过多,应该多聘请一些一线教学名师和教学能手,并与校方领导取得联系,走进他们的实际课堂听课,亲身感受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
“国培计划”是国家发展在职教师职后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吉林省的农村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目的是使参加培训的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教学准确理解和把握新的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深入理解小学新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解决英语教师由英语新课程理念向英语具体教学行为转化的问题,为全面推进英语新课程在全省的深入实施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并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小学英语骨干教师,最终形成一批具备较高学科素养、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能够在农村基层小学发挥骨干作用的英语学科带头人;一批用于小学英语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教师资源;一批就地取材的小学英语教学案例、知识更新的课程与学习资料;一批适合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的研究课或示范课;从而促进农村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各位下午好:
上周五,项目组编辑刘宇翔老师指示我,就前段作为国陪指导教师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发言,我当时很忐忑,准备拒绝,刘老师一鼓励,说我们应城初中物理班的参训率和学习率都较高,就欣然接受了,转念一想,这不是一次锻炼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吗?何况参训率100G,学习率98.75G,也不低啊。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能做指导教师的人很多,应城选择了我,是对我的肯定,也是给我机会,我有了机会能够去武汉参加指导教师培训,领略肖作军教授的诙谐、机智、激情、自在;感受杨靖总编的大气、随性、认真、调动力;体会谭细龙教授的经历、严谨、愤怒、不功利;扩展张国强教授关于“移动时代”、“体验时代”、“微学习”、“非正式学习”、“移动学习”、“生产式学习”等的视野,也许将来的哪一天可以不需要学校和班级,不过对此我有我的思考,当时就在我的日志里写到,“任何技术在我看来都不能取代学校和班级。”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2013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的下午,我参加了在应城市进修学校举行的“国培动员大会”,晚上宴请指导老师的席间进修学校的校长吴桂元直接真诚的当众和我结为兄弟因为我叫鞘卦,和他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缘分啊。我也因此认识了进修学校的具体负责国培工作的陈兵主任,我们经常qq或者电话联系,是他做细致的工作,确定了应城每个学校的小组长,给每个老师打印了人数一份的如何登录、注册、学习的字条,是他隔一段时间向我索要学员登录状态的情况表,然后把结果裁剪下来以电子文本和纸质文本的形式传到落后学员的学校专管国培的副校长或者教导主任,参训率能够很快达到100G,大多是陈主任的功劳。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我因此在没有请教别人的情况下,自己第一次尝试着学会了对班级学情统计表进行排序,并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侧重点和相应的关键字,进行降序排序,比如最初阶段主要关键字选登陆状态;预热阶段主要关键字选话题,年前就有了模块一、二,这时主要关键字选看课成绩,还有次要和第三关键字也要用心选择和调整,把排好序的表格保存到专门的国培文件夹,然后把前十名复制同时粘贴到群公告、群聊天和班级公告里,把后十名或者是没有学情的,去掉姓名这一列,也是复制同时粘贴到群公告、群聊天和班级公告里,这个工作年前大约一周重复一次,并且把后十名和是没有学情的情况表传给陈兵主任,请他利用行政这一块督促,我就打电话给平时有联络的老师,请他从侧面帮助没有学情的同校老师登录、注册和学习。作为指导教师我主要就是用的这一招。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我很少在群里与老师们直接聊天,我隐身着,有的学员在群里说一些消极的话发一些消极的帖子,我会单独与他聊天交流看法;对于学员的提问我大多不做正面回答,一是因为有些问题很简单,又有些问题我当时不一定能答上来,而我发现很多学员都自行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我认为自己摸索对于学员也是一种机会,而更重要的是,要留出时间自己学习提高自己,我们的班级个性签名、班级口号、研修寄语都是“提升自己,温暖学生”,一个人不提升自己,不先热火自己,拿什么去温暖别人呢?我有时安静的看湖北国培管理群的qq聊天记录和群文件,里面就有我需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有时到研修网首页到处逛逛,其间看到中国微课大赛时,就立即注册,随后看了大量的微课,阅读了一些关于微课的文章,思想着参加今年的中国微课大赛,要是不参与国培,我也许就不会知道微课这件事情。我们要知道技术不是很大的问题,关键是意愿,调动我们的意愿是第一位的,在此给大家推荐一个人,著名学者,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首席专家,新时期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创建者林格,建议大家看看他的新浪微博他有很多新奇的观点,比如玩教育,他说的玩,我的理解就是兴味,就是当你对一件事情抱着玩的心态,你就会有持续的兴趣,并且会玩出味道来,进而持续的玩下去,可是我不大赞成他的关于教育物质论的某些观点,比如把精美的书放在精美的书房里的精美的书柜里,不需要看就能被熏陶。我参与国培不是把它当做一种任务,而是当做一种扩大视野的途径。 关于作业,我及时发公告,请老师们不抄袭,写具体就好,慎重的自我推荐,有些没有自荐的作业我也看,可以看出老师们参加国培的心态,有的自荐作业离题或者太单薄,我会单独给这位老师留言,我不急于一下子把所有的自荐作业看完,也许有老师下一次能做出自己更满意的作业而重新自荐呢?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虽然作为指导教师我没有看课的任务,可是我一样看课,没有趣味的粗略看,有档次的细细看,北师大肖川教授的《教育的方向和方法》发人深思,令人震惊,其中谈到“我们的国人真正会思考的人很少,更不用说会研究了,这是我们国家在各个方面包括教育落后的原因。”这个观点我不同意,我认为我们国家会思考的人很多,只是历史文化包袱太重,而我们国家落后包括教育落后根本的原因是制度落后;还说“建立好的制度的人是一群魔鬼也可以,只要他们足够智慧,我们要有勇气承认我们这个民族是不够智慧的”,我认为也许是我们这个民族智慧过头而血性不足呢,还说“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是教育的两大支柱”,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就有意识的时常加入生命教育和公民教育,我觉得物理特别适合顺便进行这两方面的教育;不知道你们留意没有,肖川教授在讲座的时候总是在用一根橡胶绳用双手不停地扭绞,我猜他是在一边工作一边锻炼身体,可见肖川正是一个珍惜生命、非常智慧的男人。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我现在才开始着手做简报了,我的word水平不高,之前只是用word写文章,我还要看看高手们做的简报,我认为简报更重要的是内容,再配上一点点花俏,那一点点花俏就会花掉我大量的时间,但我会把它玩出来的,我慢慢玩。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我上周已经填报了“国培计划--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项目”师资库人选推荐表,也许我可能成为这个师资库中的一员。
参与国培是我的机会,我因此有幸认识了刘宇翔老师,每次打开湖北国培管理群就看见她在那回复那些纷繁的琐碎的问题,有问题也不忍心打扰她,只是静静的看着,感受着她的职业精神,如果是我也许早爆炸了,想必刘老师也是抱着玩的心态:每次看着她的个性签名“且行且珍惜”,像是在对我说着她那进取的、及时的、优雅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国培计划 特殊教育 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00-02
“国培计划”是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高端培训,它要求培训具有“示范引领、雪中送炭、促进改革”的作用。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部分培训项目是由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11月承担的,培训类型为10天的短期集中示范性培训,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临时组成一个班级。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推动骨干教师学员与授课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及学员之间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将是培训组织者和班级管理者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认真做好调研分析,为班级管理奠定基础
作为国培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班级管理者必须对班级基本情况和每位参训学员的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班级管理中做到游刃有余。在国培办公布培训学员名单信息后,我们首先进行分班,分班时注意到了南北方和中西部的融合,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全国范围内的特殊教育骨干教师进行积极的教学经验交流。为进一步了解学员情况,我们对所有学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并要求开班前汇总至培训管理部门。了解到2012年11月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总共233名,女教师159名,男教师74名,班级平均年龄在37.4左右,对教学新理念的接受较为容易,同时对其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处于上升期,教学模式的形成处于转型期,通过培养该批骨干教师,使其培训后返回教学一线能起到种子作用,以骨干带动骨干。在分析了班级学员的情况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后,这为开班后如何安排班级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打破地域性的隔阂,开展广泛的教学经验交流奠定了基础。
二、明确班级管理者的角色定位,确定班委成员
班级管理者在培训中扮演的角色应该既是一个管理者,更是一个服务者,服务于骨干教师学员,让骨干教师及时适应培训的环境,进入培训的状态。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班级管理者应该协助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培训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工作,帮助学员明确培训学习任务,做好学员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管理;负责考勤、组织并记录课堂互动、小组交流研讨工作,协调落实教育教学各环节工作;课后收集学员对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培训组织管理部门反应,以便了解和掌握学员的学习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在培训过程中,班级管理者未必能做到实时跟踪班级情况,为了能使班级的管理更加高效,确定能干、有责任心、有号召力的班委是非常必要的。在分析了解前期学员的问卷调查情况中,尽量让主动要求承担班级管理工作的学员来担任班委角色。这样促进了班委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性格外向、表现突出、兼有特长的学员,管理者要暗记于心,都可作为班委的重要参考。例如我们这次国培几个班上的网管(主要负责为班级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分享授课老师的讲课资料,以及收集学员电子作业等)都是几个擅长计算机技术的年轻男老师,他们愿意利用自己的特长为班集体做这样的工作,也做的非常好。另外要了解其在工作单位有无担任校长、教研室主任等相关管理职位。如果担任了相关的管理职位,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办事能力,可作为培训班班委的考虑人选。
三、做好班级“破冰”工作,推动学员之间交流学习
在了解学员具体情况,确定了班委之后,在开班当天,迅速召开第一次班会,班级管理者直接宣布本次培训班的班委成员及班委职责,让骨干教师学员认识班委,配合班委完成接下来的培训班级管理工作。为了让骨干教师学员尽快缩短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们精心设计了展示自我简报、交流研修教学反思、参观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等活动来帮助学员破冰交流。第一次班会上,组织了每位老师展示自我简报活动(简报任务是开班之前就由培训管理部门布置给参训学员的,目的在于充分了解学员信息以及促进学员之间交流),简报的内容主要包括自己的个人情况、专业学科情况以及所在工作单位的历史及特色。活动结束后,班委选出每个班的优秀简报上班级宣传栏,这一活动的开展迅速让学员之间有了初步的了解,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 使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教学经验、相互学习,达到相互培训、共同进步。组织学员边学习边记录自己的研修教学反思,把培训学习中的点滴感受和启发记录下来,互相交流学习和借鉴。研修教学反思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和自我总结。集体参观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回顾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展望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未来,全班集体协商题词留言,让学员们立刻融入到“天下特教是一家”的真情实感中,体会作为“特教人”的自豪。这些活动拉近了学员之间的距离,把相互之间感到陌生的学员变为合作学习、相互信任的培训伙伴,很好地促进了学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推进了培训活动的深一层开展。
四、以人为本,培训班级管理中的思考
国培培训班的学员们具有扎实的知识和优秀的教学技能, 他们中的不少教师是各地区的优秀教师。提高培训班级管理的实效,要思考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1.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关系。规范化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 有了规范化的管理才能有人性化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必须建立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2.要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管理与服务是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良好的培训管理就是对教师学员最好的服务;服务之中包含管理。3.要处理好班级管理者管理和学员自我管理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 接受班级管理者的管理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而学员的自我管理则是还主动权于学员, 能够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能够充分发挥学员的个性和特色, 从而提高管理的实效。
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特殊教育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特殊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承担“国培计划”项目要总结以前省级、市级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的经验,同时积极思考创新培训管理的模式。思考国培班班级管理实践策略,总结国培班班级管理经验,对推动国培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栋玉,张坤香,张忠玉,顾励勤,张学伟.“国培计划”班级的管理策略[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105―107
[2]陈卿.重视和加强教师培训中的班主任工作[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2):63―64
十月一日风尘扑扑的来到长沙师范学院,崔红英教授、彭剑飞教授、孙平老师等众位领导接待了我们,热情关心让我倍感亲切。班主任邓老师老师帮我们安排了住宿与饮食,路途的疲惫也就不算什么了。十月十二日上午进行了培训班的开学典礼,“国培计划(2014)”―新疆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的培训就正式的拉开帷幕。在此,我将自己的收获与学习内容加以总结,概括如下:
一、广泛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学事业
此次培训是以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在“学习、研究、实地实习、提升”一体化的培训模式中增加了互动和体验性活动,并采取实地考察、实习与现场诊断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主题发言与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及自身经验和资源再构建,形成师生互动的培训场景。本块主要涉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五大领域的选择与评价策略》、《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理解与践行―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主题式园本教研的组织与实施》、《儿童绘本阅读指导》、《教师的个人形象与礼仪规范》、《教育资料的收集与运用》、《幼儿园安全管理及卫生保健实务》等。主要采取学术报告、互动论坛、教育考察等。在培训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有案例评析解读及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走近幼儿园、亲近幼儿、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如崔红英教授带来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解读、新探索、新认识;侯莉敏带领我们共同关注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与实施;还有各位专家对五大领域进行剖析。这些活动都是我们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领域,是我们发自内心想在这次培训中能得到提高的内容。三个月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提升的机会,受益良多,专家们精湛的理论知识,先进的理念和独特的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洗礼中我将努力实现培训学习与工作实践的有效对接,将专家经验和自身所学有机结合起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研讨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进行现代化教学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的教学也如此,只教不研,就会成为教死书的教书匠;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空谈者。几位专家也特别强调了应加强反思,注重积累。只有成为一名科研型的教师,边教边总结,边教边反思,才能“百尽竿头更进一步。”长沙师范国培办的精心组织安排和优质服务,建立了优势互补的导师、专家团队――导师组:长沙师范校领导、长沙师范权威教授等;专家团队:一线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共同组成,在专家的引领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研讨相结合,让我们完整亲历一个个幼儿园教育教学探究活动,在学习中作为探究者和教育者来分析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善于总结,形成自我反思、自我发展意识。培训以“模块”统领“专题”的方式进行,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学前教育理论”、“领域教育”、“案例研究”四个模块,专题以“菜单”形式呈现,每个专题侧重点不同,旨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体系。主要涉及领域:幼儿园艺术教育研究、幼儿园音乐教育研究、语言的有效教学、幼儿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对、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件制作新方法等等。主要采取学术报告、互动研讨、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哲学视角下的课题研究、教育资源的选择与运用策略等。如:陈跃辉老师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探讨》让我感受到不一样音乐教学,原来枯燥的音乐活动还可以这样上,陈老师所介绍教学方法简单、生动、乐于接受;龙晓玲老师对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民间游戏进行讲解,如竹筒做高跷、管子做高尔夫球杆。对于一些还不够熟悉的环节,还应多多练习巩固,逐渐积累网络及多媒体运用知识与技能。崔红英老师的《集体音乐活动中的艺术学习》具体的向我们阐述了幼儿园音乐教学(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活动)如何正确组织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李萍园长―让优秀成为习惯等等让我受益匪浅。
关键词:校本;教师学习共同体; 多校联培;教师发展
一、引言
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了要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强调培训要与校本研修相结合,要求各级教学研究机构要走进中小学,与教师共同研究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1]校本学习是一种全员式、全程式和全面式的学习,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根据自己自身学习、工作的特点、需要、目的以及学习的内容、条件、性质而立足于学校。因此作为具有很高的灵活度和实用性场所,它对于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进课程改革具有重要作用,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陈向明,张玉荣,2014:5)。[2]但在校本培训中由于教师多数未接受过专门的理论训练,需要专家予以协助;而具备较丰富科研经验的学者专家,很多并非教师出身,对当前的新课程教学课堂缺乏深刻的认识及教学经验。因此从近年校本培训内容,效果,形式上看这种单一校本培训并不能令人满意,英语教师对此也很反感。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及课堂听课观察发现经过多年各种培训,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和外语教学理论依旧欠缺,缺乏听、说、读、写、译的水平和跨文化交际的素养,特别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英语教师的自身专业没有得到提升。
二.校本下英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其必然性
1.校本下的“多校联培”的涵义
校本培训最早在中小学教学上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学校教学改革中。20世纪末在我国开始借鉴并学习。它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地,由校内教师或邀请部分校外教师一起组成研修小组,通过诊断、研讨等方式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种教师培训模式。[3]通常情况下,校本培训主要是由单个学校独立完成,由全校不同W科的所有教师参与。通过笔者问卷调查,因不同专业集体培训,仅只征对教育学等教学理念展开,很难提高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水平。 “多校联培”校本培训模式是由同一区域的多所学校为校本培训联盟,以学科研修共同体为基本培训单位,通过诊断、研讨等方式来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特殊校本培训模式。[4]这种模式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势资源,及时实现教学资源互补;同时能把本地区的同一学科教师联系起来,建立学习共同体,提高整体英语水平,完善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2. 校本下教师“多校联培”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以教师自愿为前提分享资源,技术,经验,并以共同目标为纽带把同一教师联结在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学习的一种学习型组织。1995 年博耶尔(Ernest L. Boyer)发表了题为《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The basic school: community of learning)报告。在报告中,他提出在学校建立学习共同体是有效进行学校教育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并且他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共同体应该是由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共同组成的组织,在学习共同体中,其成员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可以面对面的沟通与互动。美国西南教育发展实验室(Southwest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Laboratory)关于在学校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这一项目,进行了为期九年的实验研究(1993-2001),主要研究如何创建和评估学习共同体,以及如何通过创建专业学习共同体来实现学校变革、提高教学质量。[5]自此校本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一定的成果,无论是理论上的探讨与解析还是实践上运作上的不断尝试都已经步入了更深层次的研究。但是很多的研究特别强调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教师个人的、自觉的、自愿的行为,将学习共同体的自主性放到了首位。从当前学校及教师的实际情况看,过分强调教师参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觉性和自愿性,会将参与教师的数量局限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无助于整个英语教师队伍专业素质的提高。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必须要根据当前教师的实际情况,让各区域,学校适度地参与和引导,让更多的英语教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获得专业提升。在这种趋势下建立“多校联培”的学习共同体就能提高教师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构建校本下英语教师“多校联培”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