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七一党建节

时间:2023-03-08 14:53:02

导语:在七一党建节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为迎接“七一”建党节的到来,我班开展了本次主题班会。

二. 活动目的

使同学们深刻地了解党的历史,党的伟大,党的历程,并锻炼同学们的朗诵能力。

三. 活动准备

朗诵稿7篇,奖品数个(根据名次不同有大小奖品),评委数名。

四. 活动过程

(一) 基本流程

持人主持班会的开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七一”建党节朗诵比赛,每组的朗诵时间为3分钟左右,由评委进行评分,最后评出前3名获得不同奖品,最后进行班会总结。

(二) 朗诵稿主题内容:

走向属于你的明天;

献给“七一”党的生日;

鲜红的党旗永不褪色;

每个人的一生;

当我们;

锤头和镰刀第一次碰撞;

八十多年;

(三) 活动基本情况

1. 时间

2019年7月1日星期三

2. 地点

XX一中高一(8)班教室

3. 班主任

XX老师

4. 主持人

XXX XX

5. 参与者

第2篇

今天,我们请各位老领导欢聚一堂,召开庆“七一”老干部座谈会,回顾我党84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创造的丰功伟绩,座谈目前的大好形势以及发生的巨大变化,畅谈美好发展前景和宏伟蓝图。同时,借此机会,向老领导们通报一下今年以来全县的主要工作和老干部工作以及下一步主要打算。下面,我首先通报情况,请各位老领导给予指导并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今年以来全县的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上下,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勇于创新、自我加压、奋力赶超的高青精神,紧紧抓住市委、市政府“支持高青、突破高青”的重大机遇,牢牢把握招商引资、重点园区、重点工程、重点企业这个重点、难点、关键点和突破点,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突破,全面赶超,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理想态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1—6月份,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6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4亿元、11.2亿元、5亿元,同比增长5.4%、37.5%和18.5%。限额以上工业企业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5.3亿元、利税1.36亿元、利润4100万元,分别增长72%、37.5%和9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4亿元,增长14%。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28.2%。

第3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质检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 引 言

所谓建筑节能,是指在不降低建筑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大力推广节能新技术、合理使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是实现建筑节能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确保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符合节能要求,国家、行业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来控制其质量,指导其检测过程。本文笔者就目前使用较普遍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作一简单介绍,并结合各类标准要求及自身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大家探讨一下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要点分析

2.1规范取样

材料性能的检测报告是从样品检测中得出,检测报告得出的数据准确与否就在于样品的取用是否规范。因此,要科学、规范的取样,以保证相关检测人员能准确地检测出材料的性能,并做出正确科学的检测报告。

2.2代表性取样

取样是进行检测的关键环节,取样量过少或取样部位、取样方法的偏差,都会造成检测的误差,从而影响整个材料的质量检测。因此,取样的过程中还要取用有代表性的样品,这就需要从数量、取样方法等方面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取样。一般情况都是从同一批材料中的不同部位进行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钢材必须从规定部位抽取)。然而,在真正的实践检测过程中,都存在着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或取样数量没达到标准,取样方法不符合规范等不良现象,故抽样关一定要加强。

3.常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

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具有热阻大、导热系数小、收缩率小、有一定的力学性能等特点。下面分类对本省使用较多的建筑节能保温材料作一概述。

3.1建筑节能墙材

(1)粉煤灰砖、矿渣砖、煤矸石砖:到 2010 年底,全国所有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作为实心粘土砖的替代品,他们具有强度高、可承重、隔热保温性能好、资源丰富,因其属于工业废物利用,保护环境且价格低廉。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混凝土多孔砖、混凝土空心砖:是建筑砌块的主要品种,由于中间中空或多孔有一定的隔热保温性能,加之制取方便,生产工艺成熟,砌筑简单,因此成为国内主要的墙体材料。

(3)加气混凝土砌块:单一材料墙体即可达到节能 50%的目标,广泛用于框架结构住宅的填充墙或与砖墙组成复合墙体,是目前国内墙材保温隔热性能最好的一种。

4.其他主要保温隔热材料

4.1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

由胶粉聚苯颗粒轻骨料加聚合物胶粉组成,具有强度高、产品不燃、和易性好、加水拌和后粘聚性好、易于施工等特点,保温效果尚可,应用较广。

4.2聚苯乙烯泡沫板

一般包括模塑聚苯乙烯(EPS)板和挤塑聚苯乙烯(XPS)板两种类型。其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保温性能较好,吸水率低,隔音性能好,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具有微细闭孔的结构特点,使用不超过75℃,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保温,复合板保温,目前本省应用也较广。

4.3无机玻化微珠保温浆料

其主要成分膨胀玻化微珠内部多为闭孔空腔结构,表面玻化封闭,光泽平滑,理化性能稳定,具有质轻、绝热、耐火、耐高低温、抗老化、吸水率小等特点,保温性能尚可,近两年本省有一定范围的应用。

4.4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一种以异氰酸酯、多元醇为原料,适量添加多种助剂的硬质聚氨酯防水保温材料,具有自重轻、比强度高、导热性能低、闭孔率高、保温同时兼具防水、使用寿命长以及现场施工方便等特点,是最佳的隔热保温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5. 保温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

5.1导热系数的评价

导热系数是评价保温材料绝热性能的主要技术依据,大部分采用的是基于稳态法的平板导热系数测定仪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影响节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主要有材料本身的材质、孔隙率、孔隙特征,以及材料的表观密度、含水率、试验方法、试验过程等。由于保温材料多为多孔材料,含水率高势必会导致导热系数测量值偏大。因此,保温材料尤其是保温浆料类,养护期到后应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再进行检测。同时还应注意试样的平整度,浆料成型时应插捣充分,尤其是模子边角处,保持样品均匀一致,检测前应将试样夹持两面打磨平整,防止试样和冷热板之间形成间隙,影响结果准确性。另外,室温不同、夹紧力不同,可压缩类保温材料的试件厚度也不同,因此应该在实际的试验温度和夹紧力下测量试样厚度,才能测出准确的导热系数。

5.2保温材料的试件制作

胶粘剂、抗裂砂浆、抹面胶浆等这类材料在成型时,应严格按照厂方的要求加水,加水太多会导致试件强度不足,加水太少不利于凝结同样会影响强度。制作成型试样所用的水泥砂浆,表面不宜太光滑,应适当打毛,否则会降低浆料的附着力。此外,根据笔者的经验,拉伸粘结强度试件在制作完成后,在保证浆料厚度的前提下,应适当施加一定的外力,使得试件的各个组成部分粘结得更加紧密,避免出现空隙,防止因为试件制作问题而导致抗拉强度不合格或者破坏界面不正确的问题。

5.3网格布检测的注意事项

网格布、加强网格布等这类材料在委托方送来后应及时剪裁,剪裁时避免选择纱线有受损的地方,并保证剪裁时纱线的垂直度。试样不要折叠放置,防止纱线受损。上夹具时应保持网格竖直整齐,避免试样偏心受力,同时夹具不能夹持过紧,否则会产生应力集中,造成因为断裂部位不合格而作废。

5.4关于“压缩性能”与抗压

《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JGJ144- 2004)中用“形变10%”的“压缩性能”来考查EPS板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抗压缩性能,这一点和《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 2004)中的“抗压强度”指标不一致,笔者接触到一些保温浆料,强度较高,形变10%时试样由于脆性太早已破坏,抗压峰值早已过去,不能准确反映其抗压能力,所以笔者觉得用抗压强度来表征更为合理。

5.5 EPS表观密度计标

在计算EPS 板的表观密度时,由于其密度低于 30kg/m3,按照《泡沫塑料和橡胶表观(体积)密度的测定》,此时空气浮力的影响较大,不能被忽视。笔者却发现不少检测单位忽视了此条,直接以试样质量除以试样体积得到表观密度,而当前的厂商为降低成本通常按照表观密度下限来生产,这样很容易误判成检测结果不合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控制试验室温度,当大气压为常压(101325Pa)、室温在 23℃ 时,测出的表观密度基础上再加上1.220kg/m3,方为正确的表观密度。

5.结束语

建筑节能工程及节能材料的检测验收,开始成为工程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建筑的节能效果直接取决于节能材料的产品质量,作为保温材料检测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和仪器使用规程,做好保温材料的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1]JGJ144- 2004,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第4篇

论文摘要:我国流浪乞讨群体于当代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贫困及资源配置失衡;流动失范造成生存状况恶劣;边缘地位遭受多重剥夺,边缘人格强化了乞讨心理;家庭贫困成员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救助机制不完善。解决大量充斥社会生活中的流浪乞讨现象,应先从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层面入手,即:确立身份认定标准,向流浪乞讨群体提供分类分层救助;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区分救助政策相关者的救助责任。

自2003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同时废止了1982年颁发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这一转变,表明了救助方式从管制发展成了管理,提倡的是对弱势人群的服务;也表明了现代救助规范逐步形成从遣送发展到救助,提倡的是对弱势人群的帮助与扶持。这以后,收容遣送站改变为救助管理站,流动人口中的街头流浪者将被当作需要救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治理。无疑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贯彻落实,也为我国最终将要形成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制度和政策体系准备了条件。

一、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形成原因

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成因复杂而多元,贫困、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流浪乞讨的原生原因;流动失范是造成流动过程中生存状况恶化并逐步趋向流浪乞讨的重要原因;而农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流落街头的弱势人口社会救助政策不完善,是加速流浪乞讨群体形成的客观原因。这些综合性原因决定了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构成的多层级,而这一群体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贫困及资源配置失衡

据研究资料显示,收入低下、土地资源及多种经济成分匮乏造成的贫困,是流浪乞讨群体大范围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个群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1.低收入和绝对收入低。按照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看法,2003年农村未解决温饱的人口与低收入人口两者相加为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1%。截止到2004年,我国有2610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2004年农村绝对贫困标准由人均纯收入637元调整为668元,低收入标准由882元调整为924元),当年人均纯收入在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占50.2%。入不敷出的生活水平必然促使相当一部分人加入向外流动并行乞的队伍。2.土地资源匮乏,非农产业低下。在我国,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稀缺一直都是影响农村人口生活水平提高的难题。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通常又都是以单一的农业经济为主,从事其他生产活动比例较低的地区。农民纯收入低下,生活相对贫困,这是导致人口大量外流的重要原因。3.工商业薄弱,剩余劳动力外流。外流人口多的地区,通常也是流浪乞讨人口输出数量多的地区,原因就在于城市工商业和城乡民营企业不发达,第三产业薄弱,无法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由于自身素质等原因往往不能适应发达城市工作与生活的要求,成为向城市流动过程中的贫困者。流浪乞讨群体的产生和这种社会流动存在着高度相关的关系。4.劳动力能力状况不足。农村劳动力能力状况包括劳动力状态、人力资源状态、劳动力资源配置状况、生产工具状况四个方面。中西部地区在这四个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具体表现为:家庭成员劳动力严重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低,半文盲、文盲比例高;劳动力资源配置单一,主要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缺乏先进的劳动工具,生产力落后。5.外部、内部发展条件恶劣的双重挤压。即:城乡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导致贫困人口产生强烈的外流动机;不顾个人年龄、身体、技能等情况的盲目外流很容易使他们陷入赤贫状态;人地矛盾加剧了贫困人口的贫困现象;劳动力价值没有保障,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使他们失去了发展的前途和基础,进一步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而无力自拔。于是,流浪乞讨就成为最简单的维持生活的方式。

(二)流动失范造成生存状况恶劣

农民在流向城市寻找工作的过程中,陷入贫困状态甚至成为流浪乞讨者,部分是因流动失范造成的。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将传统与新价值观冲突中产生的社会问题称为“失范”。“失范”理论对社会、心理、文化研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的文化结构理论从目标与手段的角度,提出在社会与文化结构中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社会认可的目标;一是达到目标所运用的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如果目标与手段在社会结构中不被认可,失范便产生了。具体到关于农民的“流动失范”问题上,其含义是指农民在向城市流动的过程中,个人素质、个人能力、城市生活能力、城市生活信息、城市生活支持系统均有不足,从而使“生活目标”与“实现目标手段”之间出现不平衡,导致找不到工作、失业、生活资源缺乏、生存状态恶劣、信仰迷茫、越轨行为等,属于“常态流动”秩序的“失范”。

(三)边缘地位遭受多重剥夺,边缘人格强化了乞讨心理

“边缘”问题涉及两个方面:一是“边缘地位”;一是“边缘人格”。形成流浪乞讨群体边缘化的问题可以从以下这两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成群体,如农村贫困人口、身患重病人口、部分处于流动地位的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就是处于边缘地位。特别是流动中的农民工,无论职业稳定性、经济收入还是基本生活保障,都处在“被城市生活忽视”的边缘地位,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待遇,收入不高、克扣工资、无疾病劳动保障、找不到工作、失业等如影随形。那些生存能力更弱的人被抛离城市生活的轨道之外,乞讨常被他们当作一种非正规的职业而采纳。目前很多大城市中的乞丐增长较快,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稳定的赚钱“职业”。其次,由于流浪乞讨群体属于绝对被剥夺群体,他们毫无社会地位可言,内心充满着矛盾、冲突、无奈甚至扭曲,向往过好日子却常常遭遇唾弃,不甘心底层生活又无法从边缘向上回流,对美好生活憧憬而整天灰头土脸,没有钱却对比他有钱的人不屑一顾,想过体面生活而对一切约束怀有敌意,这就导致当代流浪乞讨群体经常表现出一种并不反社会,但也不健康并伴有诡异、无序迁徙、无视社会规则、越轨等边缘人格特征。流浪乞讨人员的这种边缘人格的发生机制与其生成人群长期被远离、被排斥、被忽视、被遗忘有关。

(四)家庭贫困成员无法维持基本生活,保障政策救助机制不完善

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导致的流浪乞讨现象,既有客观原因,如人口抚养负担沉重、经济状况低下、承担家庭变化的能力脆弱等;也有主观原因,如家长教育不当,青少年出走甚至流浪街头;还有的属于主客观原因兼有,如家庭矛盾导致出走,浪迹天涯或者乞讨度日。但在我国,目前与流浪乞讨现象相关的保障政策救助机制还远未完善,具体可以归结为:农村人口流动政策、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不完善,导致许多农村流动人口因流动而贫困,无业和无生存保障的流动人口成为职业流浪乞讨的生成源;现有的救助站模式不足以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救助政策体现了救急救难,没有体现“救穷”,难以从根源上解决流浪乞讨现象;对流浪乞讨人员界定的涵盖面不够宽泛,使许多职业流浪者成为无法救助,也无法管理的人群。救助政策不完善,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不力,那么流浪乞讨群体在现代大量生成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二、完善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议

在中国慈善文化历史的演变中,个体贫困论和社会推恩论始终受到普遍的认同并流传至今:个人无颜向政府诉求,社会往往将救助区分大小,大则救,小则弃;重则急救,轻则缓救,乃至不救,逐渐演绎为临时性为主、定期定量为辅的社会救助特征。在这种救助文化下,处于特殊地位的流浪乞讨人员基本难以获得物质帮助。而解决大量充斥社会生活中的流浪乞讨现象,无疑要先从建立和完善政策制度的层面入手。在我国,完善当代流浪乞讨群体社会救助制度主要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一)确立身份认定标准,向流浪乞讨群体提供分类分层救助

流浪乞讨人员是社会弱势群体,属于社会救助对象。但是不能给予笼统式救助,要锁定不同对象,提供不同救助项目,特别应该依照这一思路设计出分类分层的救助项目:

1.补救性救助。补救性救助是指为贫困、疾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部分反复流浪乞讨者提供小额救助金等资金援助。救助金额要区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被偷盗骗”、“投亲不遇”等原因的被救助者,提供免费食宿和往返路费;另一种是针对贫病流浪乞讨者、短期流浪乞讨者、部分反复流浪乞讨者,提供小额救助金等资金援助形式,促使他们积累最基本的生存资金、资本,救其危机,解其困难。2.开发式救助。开发式救助指为除疾病流浪者外的其他人员提供劳动、学习机会等,通过心理、行为、能力、劳动态度的适应性调整,达到人力资源再开发。3.有限救助,是指对自觉选择并执意流浪乞讨生活的反复流浪乞讨者、越轨流浪乞讨者实行维持基本生存的低救助,同时提供心理辅导和行为干预,对乞讨行为进行一定限制,促使其承担行为责任。4.安置劳动救助,即对部分越轨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集中安置,让他们参加劳动。这既是一种有目的的劳动力迁移方法,又是一种行为干预方法。通过劳动让他们积累资金,也促使他们形成新的行为模式,缓解他们对流浪乞讨生活的依赖。5.全面收养,这是针对精神疾病、流浪儿童的一项救助内容。关于精神疾病流浪者的收容,关键是要建立精神疾病医院、社区医疗站、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制度,以及争取政府资金援助。对于流浪儿童要实行收养与教养相结合。6.治安管理,即要将救助和社会治安管理结合起来,对挟持儿童和其他人进行乞讨的丐帮头目实施打击,缩小打击面,增强打击力度,对那些跟随者起到惩戒作用,以阻止他们向违法行乞方向发展。

(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科学区分救助政策相关者的救助责任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但不同政策相关者在整个救助体系中的责任应各有侧重: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救助。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政策是政府最应该做也是最能做好的事。针对流浪乞讨现象的社会政策需要全面规划,如流浪乞讨救助原则、小额救助金政策、乞丐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治安管理和执法裁量并重政策、职业乞丐集中教养政策等。在政府救助中,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工作应各有侧重:流出地政府侧重扶贫、资金援助与早期干预等;流入地政府侧重制订全面的救助计划——详细而全面的救助计划是对分类、分层救助的细化,以防止流浪乞讨现象深度蔓延。2.机构提供照顾性、预防性救助管理。“照顾”是指直接的物质支持和生活服务,“预防”是通过管理、劝导等方法预防流浪乞讨现象蔓延。目前救助管理站提供的是普遍的过渡性初级管理和诊断。“普遍救助”是指救助不能设标准,为入站的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初级照顾”,体现每一个公民遭遇困难时都有权利享受物质帮助的国家福利原则。但当流浪乞讨人员不愿接受救助站的救助时,政府也应该提供街头照顾,避免“强行收容”现象再现。民政部及下设各省市民政部门要建立联合管理机构,将救助站、财政、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机构联合起来,常设机构放在救助管理站,对城市救助管理工作进行政策支持、问题综合分析和协调管理。3.社区提供整合资源的支持性救助。在我国,社区组织一直比较独特,兼有“民间自治”和“官方角色”两种背景,这一组织特征决定了社区在救助工作中的最大功能是将政府、市场、机构、企业、市民各种资源进行链接整合,形成功能各异的救助网络体系,比如社区劝导系统、救助信息采集系统、志愿者服务系统、生存保护系统等。信息采集和集中提供生存物质照顾,是最适合社区做的工作。社区志愿者对行乞方式、集中地点、特殊行为、团体活动等案例进行信息收集管理,将为决策和管理提供第一手资料。国际救助工作的良性发展,往往是从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介入开始的,他们的支持对唤起乞丐的社会情感、自我认知、行为自觉都必不可少。如果仅仅依靠政府发送救济物资与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只会造成更深的“依赖文化”。4.公民接纳并参与救助。任何救助制度的实施,都需要公众的接纳、善待,并提供合适的、理性的救助。流入地市民的救助态度可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流浪乞讨者的生活,要倡导良好的救助价值观,如生命关怀、真情抚慰、劝告引导等。公民良好的接纳态度,能唤起人的道德感,也是救助制度完善的表现。

注释:

第5篇

一、强化党建引领,队伍建设规范提升

1.党建引领带队伍。牢固树立“党建就是最大政绩、党建引领一切”理念,继续推进“放心售粮”“电子商务双助”等亲民服务品牌创建,大力开展实境教育、七一党课、廉政党课等活动。抓细抓实党建考核指标,层层分解,加强协作,以季季争先保全年领先,以党建率先保综合领先。组织开展“双争双先”活动,争当粮食先进、争做商务先锋,将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同级党委监督、关爱谈心、制约五项重点权力等制度,用党建保规范、促工作、带队伍。

2.两为整治抓队伍。加大党风廉政建设力度,以“两为”整治为抓手,从日常工作、值班纪律、作风建设、工作纪律等细节抓起,从落实制度规范入手,高举问责利剑,推行“八个严禁”:一是严禁,刁难设障,吃、拿、卡、要、报;二是严禁让下属单位和服务对象安排消费、报销费用;三是严禁挤占、挪用和截留专项资金;四是严禁敷衍塞责,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重点项目不落实,群众合理诉求不查不纠、搪塞应付;五是严禁推诿扯皮,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消极应付;六是严禁上班无故迟到、早退、旷工,擅离职守、在岗不在位;七是严禁工作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八是严禁用公款超标准接待、工作日中午饮酒。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抓在小、落在早。

3.规范用人建队伍。不断规范用人制度体系,构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任人唯贤的机制。各企业要努力建成凡进必考、择优使用、定期交流的用人制度。定期组织业务与技能培训,开展学习进修活动,努力提升系统人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二、强化责任担当,指标实绩稳步提升

1.实现外资外贸“双增长”。要以《2016年利用外资“突破年”活动意见》为抓手,努力实现外资总量、利用领域、招引方式、承担主体、考核导向和协调机制六大突破。以专报、快报、通报等形式,定期向各产业招商小组通报实绩,在全县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确保全年引进外资项目30个以上,实际到账外资1.4亿美元,力争1.7亿美元,利用外资在市对县考核中进入第一方阵,力争前三。要强化载体培育,加大推进力度,完善外贸进出口切块资金使用办法,争取县财政设立外贸专项扶持资金,确保完成外贸进出口3.1亿美元,在全市进位。其中部门自身完成外资到账实绩不低于200万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不少于600万美元。

2.实现项目引进推进“双突破”。动员系统上下,投入产业招商大潮,努力实现项目引进和项目推进双突破。主动融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和健康养老产业,加大引进力度,创新牵头的互联网和金融产业招商,力争签约亿元项目1个,在建亿元项目1个,新增规模企业1个,实现新年度亿元项目引进零突破、规模企业新增零突破。

3.实现部门考核“双进位”。层层分解目标,节节细化任务,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力争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2个,其中亿元项目1个,完成企业入库税收455万元,规模以上开票收入3.76亿元,服务业入库税收80万元,工业用电量600万千瓦时,固定资产进项税120万元,确保部门核心指标有突破,实现“项目建设夺奖项,目标考评进一档”的提升目标。

三、强化创新推动,品牌打造内涵提升

1.电子商务追求有实绩基础上的形象。全力推进印象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村淘项目,加快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以打造智慧云城为依托,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着力引进一批高端互联网项目,发挥“互联网+”在新常态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引领效应,力争实现 “互联网+”在农民创富、市民创业、企业创收、政府创税上的引领与支撑作用,确保年电商交易额突破10亿元,年交易额突破1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企业达到30家,年培训电商人才3000人次。

2.粮食购销追求保安全基础上的效益。要强化储粮安全,规范储粮管理,着力破解“仓容不足”难题,确保安全生产。深化企业改革,想方设法改变单一的粮食经营模式,努力拓宽经营渠道,延长产业链,上联优质粮源,下接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大米”品牌。加快转变内部管理体制步伐,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效益,利润增幅达30%以上。

3.内贸执法追求有秩序基础上的创新。积极配合县市场执法改革工作,主动联合多部门执法,全力创建全国粮食监督检查示范县。建立“十位一体”体系,创新监控手段。安全生产、成品油市场、商场超市、单用途预付卡、酒类流通、二手汽车、再生资源回收、直销、典当、文明创建活动等10个方面管理工作在商务综合执法大队统一组织下,明确专人,组建专业队伍,形成对重点行业和重点工作定期巡查、检查、处置的长效机制。实施“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创新管理方式。通过嫁接互联网,对传统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发展网络服务平台,设计开发“易回收”移动终端软件,实现网上信息交换、物品交易、价格、行业统计以及企业备案查询等业务管理。提升市场服务功能,创新运营模式。提升应用软件研发功能,争取将国贸、商贸、苏宁和五洲四大商圈接入阿里喵街平台或自建独立的APP,形成商贸流通领域O2O全覆盖,创新服务群众。

四、强化规范意识,安全稳定持续提升

1.规范安产保安全。牢固树立安全重于一切理念。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重要节点,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各企业要规范操作,做到安全储粮、保粮。积极做好引资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无事故。

2.综合治理保稳定。加强综治与平安、法治创建、依法行政等工作。强化属地管理,定期摸排不稳定因素,实行挂包制、包案制,努力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稳定。

3.团结向上保廉洁。以 “突出核心任务,打造有效商务;立足本职业务,打造有力商务;围绕向上队伍,打造有为商务”的“三有商务”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四季歌”。大力弘扬向上文化和争先意识,凝聚共识,善学习、促团结、保廉洁,保持商务(粮食)队伍昂扬向上的斗志和热情,争做难点工作的突破者、重点工作的担当者、亮点工作的塑造者,以向上的氛围、向上的姿态,保证系统上下高效清廉底线。

五、强化保障功能,推进机制有效提升

商务(粮食)工作提升年活动要求高、任务重,要强化保障功能,落实责任领导、推进机制,务求提升年活动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科室、基层各单位是提升年活动的责任主体,牵头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各科室、基层各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人人参与,要真正做到思想到位、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牵头领导要明确思路,严格督查,强化考核。科室、基层各单位要根据本意见,制定各自提升年工作方案,细化目标责任、时间节点、推进措施,把提升年活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