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8 14:53:29
导语:在元宵花灯制作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滚元宵的制作方法准备一碗凉水和糯米面粉
馅料浸水后放入糯米干粉中,将盆保持水平,朝一个方向进行旋转。干粉不必过多,能埋着馅料一半即可。一次不宜放过多团子,不宜充分滚匀。盆大小适中,不必太大,不好操作。
如此蘸水,滚粉。5次即可。喜糯米者无妨多滚。糯米黏性大,团子间出现粘连正用筷子截开。滚完后出现裂痕也不妨碍。下锅后不会露馅。
水开后元宵入锅,鲜元宵易熟。少顷即浮起可以出锅,怕冻馅不易熟的(基本不可能)可以如图所示,用勺子边沿轻插入元宵,无阻滞表示熟透。
滚完后剩下糯米粉也不浪费,添水揉成面团,裹馅亦可不裹亦可,搓揉成团,裹上白芝麻衣,入中温油锅炸。
吃元宵介绍元宵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在宋代就流行元宵节吃元宵的风俗,当时称其为“浮元子”,后人成为“元宵”,又称“汤圆”。以花生、芝麻、桂花、红枣、果仁等各种丰富的馅料、用糯米粉包成,可荤亦可素,风味不同,可蒸煮、煎炸等食用方式,寓意团圆、美满之意。
在江南地区,吃汤圆是冬至的习俗,有古诗为证:“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有团圆、美满之意,相传冬至吃元宵寓意家庭团圆、和睦,又称为“冬至团”,可以用来互赠亲朋好友,也可祭祖。
元宵虽然寓意好、味道好,但是不宜多吃,糯米的粘性高,尤其小孩子和老人消化系统功能弱,多吃会引起胃酸、烧心等不适。
元宵是高热量、含糖分多的食物,吃完最好喝点汤,并且不要马上睡觉,适当的活动以后方可休息。
总之,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每个人都要吃一碗热腾腾的元宵,而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挑灯笼,逛庙会、看花灯、踩高跷、舞狮子,简直太热闹了,是春节后的最后一次狂欢。这一天以后,人们又要进入新的一年的辛勤劳作,所以这一天要庆祝一下,表示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希望。
元宵故事据说汉武帝时期。宫中有一名宫女名叫“元宵”,此女长期在宫中不得与家中父母相见,因为思念家人整日悲痛不已。有位大臣东方朔比较同情这位宫女,决定帮她,于是对汉武帝说,玉皇大帝要派火神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或火烧长安,想要逃过此劫,需由元宵姑娘在这一天做一些汤圆,因为火神喜欢吃,并要长安城内全体臣民要张灯结彩,供奉火神。
[关键词]民间美术 搜集 途径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3-064
一、搜集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
1.地方美术资源的采集
扬州建城于公元前486年,距今已有2480多年的历史。丰硕的文化沃土,孕育了一代代名匠巨家,他们的学识和成就名扬四海,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光彩。深入到生活中,采集各种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如扬州画派、扬州盆景、玉雕、刺绣、乱针绣、面塑、漆画、叠石、剪纸与彩灯等;扬州民居; 扬州园林建筑艺术――独一无二的“瘦西湖”、 “江南第一灵山”之称的观音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历史悠久的古刹大明寺、 “城市山林”美誉的何园、四季假山著称的个园等。
2.建立资源库
地方资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民间小调、民间舞蹈、民间服饰、民间工艺、民间风俗,也包括地方上的艺术家、雕塑、家居环境等。从艺术形式上可表现为绘画、摄影、工艺制作、舞蹈、歌曲、影视等。对采集到的资源进行筛选处理、分门别类,建立一个较完善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库;在学科网站开辟地方美术课程资源专栏,和广大美术教师共享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民间美术进课堂的途径
让优秀的民间美术走进课堂,增进儿童对本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1.传统节日渗透地方民间美术
把传统节日与地方民间美术结合起来,在小学美术中的传承与发展,学生倍感亲切,而且内容贴近生活,工具和材料易于获取,学生创作积极性提高,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设计《看花灯》一课时,让学生在感受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风俗之后,知道花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间艺术,寄托着老百姓对幸福的期盼,体现了节日的喜庆与吉祥。通过欣赏各式各样的花灯,了解其艺术风格,简单掌握花灯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花灯的种类、色彩、形式上的特点,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用绘画、拼贴等各种美术技能创作一幅以花灯为主题的画。学生在感受民族传统节日文化、习俗的同时,提高艺术鉴赏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2.利用多媒体让民间美术与学生面对面交流
在民间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资源,全面、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信息。如设计《看戏》一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观看戏剧中唱戏人的服装、脸部的装扮以及戏中人物所使用的道具,让学生加深对戏剧的了解。美术课结束之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欣赏扬州昆曲片段。鼓励学生以后常看戏,多关注中国的民族文化,弘扬地方民间艺术。
3.走出校园,零距离接触
把美术课堂转移到野外,在游玩中,观察感受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之美。要求学生实地搜集美术资料,写生和记日记,把亲身体会记录下来。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品,开展“乡土景观风景写生作品展”活动,培养学生考察研究乡土美术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术课堂转移到市博物馆,零距离感受形态各异、图案精巧、绚丽多姿的雨花石、感受古朴“汉代风”――出土的汉朝陶器、俑、玉饰等,欣赏巧夺天工的民间剪纸。
4.创新、拓展让民间美术多姿多彩
现行的小学美术新教材中,民间美术教学的内容占总课时的25%左右(1-5年级),其中,剪纸工艺近20个课题、面塑工艺近10个课题、刺绣工艺近6个课题。这些课题都是符合学生年龄层次,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具有地方民间美术教学资源的相融性。在《偶戏》这一课题的教学中,学生了解到“偶戏”的来源。木偶大致可分为布袋偶、提线偶、杖头偶三大种类。其中杖头偶、卸甲布袋偶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是扬州当地的一个文化特色。杖头偶是目前分布最广的木偶种类,也是现在我国木偶剧团一般采用的表演形式。从直观上了解了这些艺术形式之后,再让学生了解其制作过程。通过多媒体观看民间艺术的表演,知道其制作方法。以戏剧人物为题材,通过用黏土、废纸浆和布做布袋偶,也可以用废旧材料塑造出头部和脚、鞋子,用铁丝等材料做成躯体四肢,把头和脚连接起来做提线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把仅限于戏剧人物的题材进行扩展,如卡通人像、小孩、少数民族人物和可爱的小动物等。
新课程改革以后,教材增加了许多手工制作的内容,改变了以往美术教学只注重绘画和欣赏,忽略手工制作的思想。在进行手工制作时对绘画色彩的安排、形态结构的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欣赏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提供素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尽最大可能地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多以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接触次数比较少又很感兴趣的东西为素材。如,在教完“角色游戏”这一课后,看到学生对制作面具意犹未尽,我便决定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一次学生时装表演赛,主要取材于身边的报纸,让学生根据自己制作的面具,利用班级手头的报纸设计配套的服饰进行时装表演,在表演时配上自己原先设计的面具,这样一台别具的面具时装秀就形成了,学生在充分体验制作活动乐趣的同时,提高综合审美能力。使美术课堂进一步与生活结合,真正体现学有所用,学生的欣赏水平也在实践中得以提升。
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的中学生生活在电脑时代,对生活中的感官体验没有或者是很少,他们迷恋电脑游戏,看到的三维空间立体造型在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二维的,缺乏三维空间的直观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材料进行手工制作立体作品。他们在设想构造三维空间立体造型时,增强了空间立体感,培养了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激发了创新意识。如,在“我们的节日”教学时,我让学生事先设计好蛋糕的整体形态,立体的红蜡烛展开后的图形是什么样的,以及各种的小礼物的形状、大小和颜色等。产生我也可以创造的理念,并且随理念来进行不同的尝试造型,使他们真正能提高造型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手艺被人们渐渐遗忘。但是市面上却出现了许多被注入新鲜现代元素的传统手工制品。如,喜庆的中国结、今年流行的粗布格衬衣、元宵节的花灯等。所以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我告诉学生传统手工制品只有注入新鲜的现代元素,不断地创新才能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课前我通常先让学生收集大量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初步建立自己的观察基础,课中让学生多质疑想象,课后鼓励学生努力超越工艺家。如,在教学“物品上的画廊”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网上下载各种传统图案,并让他们尝试着用软件来重新设计这些传统图案。经过学生的二度创作,最终完成的图案要比传统的更精彩。我清楚地记得那节课学生兴趣浓厚,表现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四、培养学生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教学中,手工制作的提高在于能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这就需要去发掘制作技巧和总结制作经验。掌握了较好、较快的制作方法、制作流程就能发现技巧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探索,运用各种现代的技术以及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加工创作。如,教师在选材时,来自于生活即材料选于纸、绳、布、棉花、线、塑料、陶泥、易拉罐、树枝等。将手工制作合理地运用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进行辅助绘画教学。很多手工制作都需事先整体安排。面对材料的数量,结合作业的需求,考虑作业制作的大小,充分利用材料。在制作立体手工系列时,学生在策划时必须进行三维空间立体造型的设想,这样利于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构建和完善。如,在制作立体纸雕塑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事先设计好雕塑的整体形态,立体的元件在纸张上展开后其图形应该是怎样的,以及组合部位的形状和大小等。教师在这过程中起到引航人的角色,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辅导学学生完成。
一、创设“文化”情境,激发教育兴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各地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闽西这块土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古朴的民俗风情、享有东方古城堡的土楼建筑、红色之旅的、独具特色的闽西干等,这一切都是最丰富、最鲜活的课程资源,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人文内涵,是培养孩子们的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把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引入课堂,孩子们可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意义,提高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上《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家乡,了解家乡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懂得引以自豪的家乡美景冠豸山的来历,教师向孩子们讲述它的来历:相传,七仙女中最小的名叫紫霜,被王母娘娘视为掌上明珠。有一次,紫霜看见赶山神正在赶山。于是问道:“赶山伯,您这回要把这些石头赶去哪里呢?”赶山神说:“南方泥多石少,大地上虽长满香桂杜鹃,遗憾的是没有石头衬托,我现要把这些石头赶到南方去,让南方的风景更漂亮。”紫霜听后也想去,山神答应了,紫霜便骑着弼马温派的一头最壮实的天马,一路天马行空而去,很快就和赶山神一起到了南方冠豸山地界……民间故事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课堂上教师用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们讲述家乡名山的传奇故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把学生带进了那迷人的神话中,增添了对冠豸山的神秘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自豪感。同样,在教学教科版二下《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时,教师用家乡的语言向学生讲述家乡的故事。一段家乡的方言故事,让学生听起来倍感亲切,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展现“文化”丰彩,丰富教育内涵
媒体有其直观生动的画面,声情并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融入生活,积极参与到学生中来。在品德与生活教学时,通过媒体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彩,丰富教育内涵。
如要教学教科版二下《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这活动时,为了展示家乡人的生活,教师用媒体播放一年一度的元宵盛会“走古事”的画面搬进课堂。“走古事”这是一项在欢娱中取乐,在竞赛中健身,别有风味的全民性的民间体育娱乐活动,流行于福建连城罗坊等客家人居住地。活动体现了客家人淳朴、忠厚、善良的风格。勤劳、古朴锐意进去的民风,展示和弘扬了罗坊优秀的民俗文化。这种融于中原人的强悍风格和当地人的古民风于一身的活动场面十分壮观热烈、紧张刺激,每每吸引着客家民众参与观看,成为当地客家民众最大的集会,因而被誉为“山区的狂欢节”。这些场面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自己早有耳闻或亲眼目睹,教师将这一民俗文化用媒体向孩子们展示,把他们带进了那激动的狂欢节上。看完录像,师问:此时此刻,你看到家乡有如此的狂欢活动,你最想说什么?生:我非常喜欢看这个活动,希望每年都能看到。生:我为家乡有这样的活动感到骄傲。生:希望我们家乡能够将这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下去。……一段民俗文化把学生带到了生活中,熟悉的画面又重现于课堂,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注重“文化”感悟,突出教育实效
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家乡,应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许多学生生在家乡、长在家乡,但是对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名胜名迹、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名优产品等不十分了解,造成了生活知识与课堂教育的脱节。针对以上情况,我在教学二上北师大版第四单元《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内容时,积极开展了“让民俗文化资源走进课堂”教学活动,旨在促使学生走出课堂、参与社会、面对自然、与环境互动,从自然中、社会中、生活中得到鲜活的知识,增强人文素养,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优化他们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学一学: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当地民族乐器的认识,引导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编演民族舞蹈,广泛收集有代表性的材料,如闽西汉剧、采茶戏、山歌戏等。学生可以通过乐器知识的介绍与交流,欣赏地方民族乐器,如二胡、扬琴、琵琶等,让有能力的学生登台演奏。如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将当地有特色的舞蹈音乐搬进课堂,一方面有条件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学跳民族舞蹈,另一方面可以将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族舞蹈音乐拍摄下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学习,进一步展示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
2.说一说:每个地方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也有他们独特的地方。在课前,让学生去收集家乡的民间文化,课堂上相互交流,介绍家乡常见的工艺品,如中国结、年画、刺绣、根雕、剪纸、雕刻等,说说这些工艺品的特殊意义及制作方法,从而感受到家乡人的智慧,激发对本地民俗文化的热爱之情。
3.做一做:传统的民族工艺品,做工精巧、独特,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民间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民间文化工艺品,如花灯、年画、剪纸、刺绣等制作方面。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四、整合“文化”资源,拓宽教育渠道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放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本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在教材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效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是体现课程开放性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将地方民俗文化带进课堂,把民俗文化与文本教学融为一体,拓宽教育渠道,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