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问题讨论式教学论文

时间:2022-12-30 03:27:34

导语:在问题讨论式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问题讨论式教学论文

第1篇

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不同,对实践教学环节要求也不尽相同。众所周知,会计是应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因而实践教学对于会计专业教育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而在现实的高校会计教学中,课堂讲授的只是以一般业务为主,知识结构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动手能力较差。1989年,会计公司在他们出版的白皮书中指出:“必须把重点放在培养全面能力上,只有这样才能支持一个人一生在执业上的成功。”为达到这一目标,高校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应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补充理论教学中的不足。由于社会实践存在诸多困难,会计实验室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会计实验室,以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是我国会计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众所周知,会计系统作为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会计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因素变化。第二,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相互作用,会计系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第三,会计系统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它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但其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会计系统的这些特点,使会计实践教学更为复杂。纵观我国会计实践教学,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建立实习基地(高校会计专业与某一部门或行业建立长期协作关系,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前实习时由学校派专业带队教师长驻实习基地实习),这种方式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是会计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当时的会计专业都在财经类院校开设,而财经类院校都有主管部门,有的财经院校隶属于财政部,有的隶属于人民银行,有的隶属于供销总社等,在主管部门的指令下,企业比较容易接受学生实习,且当时并不存在“商业秘密”这一现象的干扰。

二是建立实验室,编制会计实践教材,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进行实习。从目前来看,这种方式存在两种倾向,其一是会计实践教材偏重于管理,与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或管理学案例教学区别不大(有的会计实践教材模仿哈佛大学MBA案例教材,将其案例改变企业名称,其余全盘照抄);其二是照搬某一企业的会计资料,在实验室中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的简单的账务处理过程。这两种实践教学方式存在许多困难,具体表现为:

1.实习基地难落实。会计专业学生的社会实习环境大都是企业、公司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公司等生产经营单位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没有义务为学生提供实习服务或者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其原因:第一,学生实习一般时间都不会太长(两至三个月),学生熟悉业务之时,也是实习即将结束之际,因此,多数单位会计人员都认为接受学生实习只会增添麻烦而不愿接受学生;第二,实习单位会计资料涉及到企业的一些商业秘密,不愿意让学生接触,或者一些单位自身会计工作就不够规范,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更不愿意将其“秘密”暴露给外人;第三,会计工作一环扣一环,哪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全局,实习单位对学生从事实际操作不放心;第四,在实习过程中,事事都要实习单位人员带领,占用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时间,一些企业经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效益不佳,自己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哪有精力指导学生实习;第五,随着电算化的逐步实施,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越来越少,困难越来越大。因此,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越来越困难。

2.实习经费和师资的短缺。我国高校的教学经费一直比较紧张,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的高校,花在学生实习上的经费有限,用于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经费就更少。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社会上对高素质的会计人才需求旺盛,待遇优厚,导致高校会计学专业师资队伍流失严重,而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普遍采用的由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带队指导的集中实习模式变得越来越困难。

3.会计实习资料的不可操作性。在实习基地实习缺乏可操作性时,许多学校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选择一定的会计资料进行模拟实习。但在选择模拟实验资料时,有的过于强调其真实性,将某一企业某一时期的会计资料毫无遗漏地照搬照抄,缺乏代表性,同时也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由于企业主体的特殊性,大量的特殊业务夹杂其中,使学生无从下手;另外有些模拟资料与实际相差较远,有的是教师根据教材编造出一个虚假的企业和一些缺乏客观依据的业务,模拟实验成为会计作业的翻版,缺乏真实感。这些情况都影响了会计模拟实验的可操作性。

4.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忽视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使学生所学知识达不到全面实习的要求。目前的会计模拟实验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完成“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循环,即依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再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根据账簿记录编制会计报表。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根据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处理,缺少了“审核、监督”以及对所得会计数据进行分析及管理等重要环节,使学生在观念上没有或淡化了“审核”这一重要的工作,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审核或分析能力上缺乏实践知识。

5.实习质量低下。大多数高校会计实验指导教师是由专业教师或实验员担任,其中有些教师从未从事过会计实际工作,未亲身经历具体的业务环境,在模拟实验过程中也只能靠自己的课本知识和能力进行感知,其指导与解释缺乏真实性和权威性。另外,学生实习时间多安排在大四上或大四下学期,这一段时间内,学生正处于为联系工作单位而奔波阶段,没有太多心思花在学习上;也有部分学生工作单位落实后,趁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好好享受一下如此“长假”,因而在实习时,只是应付而已,使会计实验课程达不到应有目的。

二、改进当前会计实验课程的对策在郭强华、邱芸对全国14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1]中列出的“实务模拟-作案例-在老师指导下阅读书籍-作习题-写论文”选项中,有33.13%的人选择“实务模拟”和28.77%的人选择“作案例”,反映学生实用主义倾向明显。但基于我国会计专业学生实习困难的现状,结合会计教育应培养既能满足当前社会需要,又具有发展潜能的复合型会计学人才的目标,针对上述存在的具体问题,笔者认为应在高校加强会计实习基地的建设;同时在单位实习困难的情况下,重视会计实验室的建设及会计实验课程的开设,双管齐下。

具体地,应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实施力度:第一,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高校在环境可能的情况下,与社会上的企业联营,建立一批协作单位特别是与企业单位协作,也可与会计师事务所联合,让学生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去锻炼、实习,或学校开办企业。目前高校普遍采用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模式,后勤集团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学校可与校办企业或后勤集团公司联系,吸收部分教师和学生参与日常管理,运用所讲所学知识对企业随时进行诊断和剖析。校办企业与社会其他企业不同,与高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管理,既为企业节省了人工费用,又使教师和学生有了锻炼的机会。第二,解决有经验的会计师资短缺问题。改善会计师资队伍的状况,不能片面强调觉悟和奉献,而应真正建立一种有效机制,吸引优秀人才成为会计教师,并不断培养、提高其能力和素质,更新其专业知识。这种机制应包括两方面:一是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吸引高素质人才进入高校。二是培养现有会计教师的业务能力,更新教师知识。而对从事实践教学的会计教师,除注重其理论水平以外,还应注重其实际业务的处理能力。除与专业任课教师一样要强调学术水平以外,还应建立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奖励从事实验课程设计、注重实践的教学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创新的教师;在培养年轻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同时,鼓励从事管理学和经济学的教师在企业界兼职,以便更好地从事会计实践教学。有的高等院校鼓励从事会计实践教学的教师要具备“双师”(讲师和会计师或注册会计师)资格,这样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释,并利用自己在以往的会计工作中存在各种会计理论中没有解释到的现象,设置在不同的会计环境提出不同的问题,以供学生进行判断和理解。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聘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指导会计实践课程。如聘请退休会计人员,或临时邀请在职会计人员指导实习,以增加会计工作的现场真实感,增强学生的感染力,提高会计实践课程的效果。

第三,按规定程序搜集、整理会计实验所需材料,力求所选资料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合理性。首先,要解决目前会计实践重核算、轻审核、轻监督、轻分析和不重视管理的现状,可以在准备的实习资料中,有意加入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凭证,如假发票、违规提取现金及纳税申报表中故意隐瞒应税所得额等,也可故意设置一些凭证要素不齐全或手续不符合要求的资料,如在发票中大小写金额不同、报销凭证中无经手人或证明(验收)人签字等等。用这些外露或隐含的有问题的资料,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挖掘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并及时处理。但针对这一问题应谨慎从事,以避免引起误解(有的学生对没有发现的问题会认为是正确的凭证)。这就需要实习指导教师除具备会计核算教学经验外,还应具有一定的会计分析、会计审核及会计管理能力。其次,建立一套系统的会计核算原始资料,其中包括一部分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在会计专业本科生大二下学期完成基础会计学和中级会计学等相关课程后,进行会计核算的简单处理: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及编制会计报表。在大三完成审计学课程的学习后,再对已完成的核算体系进行审查,从中发现不合理、不合法或不真实的业务,并写出审计报告。超级秘书网

在大四上学期结束进入单位实习前,已完成整个会计学科体系课程的学习,可以要求学生对前面的会计资料运用所学的财务管理学和管理会计学知识,对该企业的财务决策(筹资方式和投资方向)或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诊断,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会计实验资料应是在实际工作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加工整理而确定的,要考虑会计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全面性、代表性和逻辑性,对企业销各个阶段涉及各方面经济业务进行整理,对一些特殊业务根据其发展的规律进行有客观依据的虚构。编制一套完整的涉及各方面经济业务的模拟实习资料,随着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会计法规和会计核算制度根据国际会计惯例的不断变更,对实习资料要不断进行修改,使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郭强华,邱芸.全国十四所重点大学会计教学现状评估及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J].财会世界2001,(6).

第2篇

一、有效复习的前提

(一)自习研读考纲

纵观历年高考,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经典实验是热门考点之一,是制约中等水平考生再上台阶的重要因素,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等级要求C(在理解所列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二)深入钻研教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教材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而经典实验是科学家精心思考、巧妙设计、反复实践,经后人多次重复证明是正确的最具代表性的实验,经典实验常常与生物学发展史密切联系,是学生掌握生物实验方法的重要途径。如果老师只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过程,那么学生听课的兴趣就不会高,复习效果就会很差。如果将这些经典问题化,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综合能力。

(三)理性分析重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此两个经典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

由于课文中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将一组实验的结果合并在一起介绍的,并没有侧重于介绍实验过程、原理及科学结论是如何得出的详细过程,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也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

(四)认真考察学情

尽管学生已学过这部分内容,但学生对于科学发现过程中,科学方法的选择,科学思维的形成,以及科学实验的设计等方面的能力仍需训练和提高。同位素标记法在必修一的光合作用实验中已有涉及,但在本节教学中,同样要用到同位素标记法,但用什么标记,怎样标记,学生仍然不是很清楚。由于时间跨度很大,学生对其中的内容早已记不清楚甚至已忘记。

二、问题讨论式教学法

(一)精心准备教学案

教学案能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练习、笔记、评价等通过一种载体进行优化组合,使教师从单兵作战和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案设计的原则,我认为,一是不要太简单、太详细,这样不能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和余地;二是不要太深奥、太复杂,让学生摸不着头脑,看不明白老师要表达的意思,无法发挥教学案提前预习的作用。

(二)高效组织教学

复习课的主要目的是把本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讲清楚,扫除盲点,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设法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学习,有目的地学习。复习模式如下:高考真题演练—考点总结—问题构建—突破重点和难点(典型例题检测)—形成知识网络—课后检测与落实。

1.真题演练

在正式复习之前的几分钟(建议5分钟左右),让学生做最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高考考点内容,正确把握高考的方向,出题的特点、难度。

2.考点总结

最近5年江苏高考连续考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这一节的内容,2013、2012、2011年高考侧重实验的过程理解和掌握,2010、2009年高考侧重于遗传物质特点和分布的分析。通过分析,学生能够理解高考的动态、考点的分布,明确复习的目的,增强复习动力。

3.问题构建

本节课,如果教师运用这些经典实验素材设计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在总结归纳过程中对一些难解问题集中进行讲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

实验过程:多媒体重温格里菲思实验,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①为什么S型肺炎双球菌可以老鼠患病死亡而R型细菌则不能?

②R活菌+加热杀死的S型球菌混合培养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死亡的小鼠体内能找到哪几种球菌?

③为什么加热杀死的S型球菌还能使R型球菌转化为S型球菌?

④S型球菌能转化成R型球菌吗?

⑤转化的本质是什么?属于可遗传变异的哪种来源?

⑥本实验的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格里菲斯有没有得出来什么是转化因子?你应如何设计实验?

分组讨论,每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总结,老师进行补充归纳总结:

①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后者有。荚膜具有保护作用,能抵抗吞噬作用和体液中杀菌物质,不易被杀死而在小鼠易存活或繁殖,所以S型细菌能使小鼠染病死亡而R型细菌不能。

②R型和S型。

③高温对DNA来说只是其氢键断裂,双键解开,当温度降至65℃以下,氢键又会重新生成,DNA双链重新恢复,这个过程是可逆的,所以此DNA仍具有遗传功能(学生可回忆PCR技术),这与蛋白质在高温下变性失活不同,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④可以,在培养时荚膜丢失。

⑤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其控制荚膜形成的基因在后继的培养过程中,被一些R型细菌摄取,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进入R型的DNA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这种转化的原理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

⑥由以上分析,转化因子应该是DNA,但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格里菲斯只知道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些转化因子,具体是什么并不清楚,把S型细菌进行离心分离出DNA、R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观察结果。

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

①艾弗里等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整个实验设计遵循什么原则?

②实验过程中为什么再增加一个用DNA酶处理的对照实验?

③通过此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④艾弗里等人实验的不足之处是什么?(做铺垫:以此引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学生看书讨论后,每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总结,老师进行补充归纳总结:

①艾弗里等人成功的关键是,设法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分析,这遵循了设计实验的控制单一变量的原则。

②在加入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同时加入了DNA酶,其结果没有出现S型,这不仅说明了促使细菌转化的物质确实是DNA,而且起到了条件对照 作用,使实验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③本实验得出: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不是。

④艾弗里等人,虽然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来了,但实验中提取出来的DNA,纯度最高时还有0.02%的蛋白质,这也可能是转化因子,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要想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必须将DNA和蛋白质完全分开。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①什么是噬菌体?什么是T2噬菌体?它有什么特点?

②采用什么方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来,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③如何标记T2噬菌体?能否把T2噬菌体直接放在含有同位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进行标记?

④用搅拌器搅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⑤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复制自身的DNA时需要的模板、原料分别是什么?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时需要哪些材料?所需酶、能量、原料、场所由谁提供?

⑥以■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沉淀物具有很低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以■P标记噬菌体侵染染细菌时,上清液具有很低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

⑦本实验得出什么结论?有何不足之处?

⑧如何设计实验,才能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归纳总结:

①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叫噬菌体,而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叫T2噬菌体,它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活细胞不能生活。

②同位素标记法,S是蛋白质特有的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P和■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③噬菌体+含■S的细菌→含■S的噬菌体(标记蛋白质)

噬菌体+含■P的细菌→含■P的噬菌体(标记DNA)

④搅拌的目的: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的目的: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⑤噬菌体进入细菌后进行DNA的复制、蛋白质的合成及组装,其复制的模板是其自己DNA的两条链,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氨基酸、所需要的酶、能量都是由宿主细胞提供的。

⑥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由于没有和大肠杆菌分离,离心后随细菌一起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存在少量的放射性;■P标记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有放射性的原因是:一是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噬菌体没有侵染到细菌体内,离心后到上清液;二是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大量增殖,细菌裂解,带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经离心分布于上清液,从而使上清液分布放射性。

⑦本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只在细菌外面。

⑧要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应在加一组实验,把噬菌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后,注射到细菌体内,观察是否有子代产生。如果没有,就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①肺炎双球菌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能不能说明它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如何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③为什么说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归纳总结:

①不能,上述两个经典实验不能证明除DNA是遗传物质外,还有其他物质是遗传物质。

②过程及结果:

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③现代生物学已经用大量的实验证明:DNA存在于绝大多数生物的体内,是这些生物的遗传物质,而且和RNA相比,在遗传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才能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

④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是RNA。

三、形成知识网络

四、课后反思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主动学习,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每年高考生物试卷中,实验题都占有一定的分量,很多学生都感到棘手,失分率比较高,因此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必须在每节课的教学实践中贯彻。

(三)复习课重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重在突破难点、疑点,构成知识网络。

(四)课堂高考真题演练,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关注度,又能让学生体会到高考真题的魅力和内涵。

参考文献:

[1]陶文娟.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复习设计.生物学教学2009年(第34卷)第三期.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讨论式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0-045-1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学生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为主要方式,其中学习小组讨论是基础教育中最常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分组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有利于让每个学生积极交流、自觉参与。课堂组织学生讨论的学习小组一般是前后桌四位学生为一组,这样的安排可避免进行分组讨论和讨论结束后复位时学生过多的走动而造成课堂混乱。为了使学习小组安排得更科学、合理,笔者认为可以在安排学生座位时可以把学习程度好、中、差搭配。学生的学习程度有差异,安排学习小组时学习好、中、差的学生合理搭配,让学习好的学生起带头作用,则学习较差的学生受启发和影响而逐步跟上,学习中等的受带动也力争进步,有利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可以自愿结合。在上述两个原则的前提下,由学生自愿结合组建学习小组,再由教师指定或小组选举一位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小组长。人际关系中,常有情感、兴趣相投的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小群体,小群体中的个体间常是心灵相通、无所不谈。学生之间也是如此,要好的同学常在一起,畅所欲言,因此,学生的学习小组自愿结合,有利于开展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率。

一、课前充分准备,最后要合理总结

课前充分的准备是课堂成功组织讨论的前提。问题是学习和探索科学的出发点,是开启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因此,问题作为学习的动力、起点以及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在课前设计好在课堂上讨论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或探究实验,带着问题进课堂,以避免出现冷场或回归“一言谈”的现象,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在讨论中,学生们唇枪舌剑、各持己见,面对多种意见、多个结论,教师要善于调控场面,积极引导,突出重点,并在课堂讨论结束时,做合理的总结性评价。教师应注意学生讨论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的观点,不能“一棒子打死”,而是要耐心引导,给予勉励,帮助学生重新探索。

二、课堂讨论的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课堂讨论应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力求学生在讨论时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通过努力与交流又可以得以循序解决,让学生“欲罢不能、流连忘返”,并体验到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课堂讨论的形式和方法应多样化。教学实践表明,以下形式与途径较有效可行。

1.通过实例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要抓住事物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现象和思维逻辑,将问题循序渐进地摆出,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展开讨论,促使学生在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中,加强感性认识,提高思维成果,形成理性认识;激发学生对问题讨论的积极性,进而加快对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实现教学目标。

2.引导归纳总结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然后将学生归纳得出的见解汇总、归纳、扬弃,再指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推理、判断,在诸多见解中辨别是非,判断正误,从而领悟正确的结论。以此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师注重讨论教学艺术性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启发者、辅导者、学生各种能力发展的培养者。在组织课堂讨论时,教师应当讲究教学艺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应特别注意以下教学艺术。

1.保持良好的上课心境。教师在愉悦的心情下上课,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层次清楚,面部表情自然且丰富,学生在教师的情绪感染下,产生亲切信任感,有利于营造师生心境默契、融洽,形成愉悦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不拘束,教师也易爆发新的思想火花,对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意想不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能得心应手、果断有效。反之,教师心境不好,愁眉苦脸或怒气冲冲,思维往往易阻塞,而学生更是提心吊胆,欲说还惧,根本谈不上取得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课堂讨论的有序进行。

2.多幽默。幽默是教育家的助手。课堂教学是计划执行的,组织学生讨论的问题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况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还有一定的被动性。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能渲染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进而掌握知识。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选用贴切风趣的幽默语言,切不可为幽默而幽默,偏离教学中心,造成不良的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3.少离题。一堂课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讨论又需安排大部分时间,因此,教师的引导要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坚持语言准确、生动、精练、扼要;切忌满嘴“口头禅”,话题驰骋万里,一去不回头,空话连篇,甚至出现背离课堂教学大发牢骚等不良现象。

第4篇

论文摘要:初步探讨对于新上岗的青年教师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课堂反馈、课后反馈、测试反馈及评佑反馈4个途径快速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和信息反馈是现代科学、经济、文化教育事业高速发展的媒介。许多新上岗的青年教师以前较少接受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不知如何快速提高教学效果,其实可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信息与信息反馈快速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3年来的大专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初步摸索了一系列通过信息反馈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课堂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对课堂教学效果应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一堂课或一个章节内容结束后,对于学生没有掌握的重点内容要积极寻找原因,及时给予补救,再讲授新课。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可从以下3个途径得到反馈信息。

1.1课肴捉问

课前提问已讲授过的内容,不仅是对前一堂课教学效果的检验,而且也能对新课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生理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模糊不清,势必影响新课教学效果。如提问中发现有的学生把反应和反射相混淆,教师应从两者的关系上加以区别并布置思考题,再通过刺激与反应的实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区分这2个概念,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1.2课后提问

课后提问的时间和题量都有限,最好在每次课末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提问,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平衡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运用多种形式予以解答,共性问题统一讲解,非共性问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课后个别补课,而对于学生提出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予以个别解答并鼓励和指导他们钻研。这样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具有活化、重温、反馈、巩固记忆的效果。

1.3实验报告

可以通过批阅学生实验报告得到信息反馈。从他们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在ABO血型鉴定实验中,有些学生将红细胞凝集现象写成凝固,这就属于概念混淆。教师应在每次批阅实验报告后及时纠正学生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使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识别水平,提高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反馈中教师既能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及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能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课后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精心设计授课计划,深人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这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环节,善于课后反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也非常重要。

因为备课只是教学的准备,不等于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课后反馈才能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每次课后回顾课堂情况,结合学生听课情绪及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成败所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生理学是系统性、理论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反映教师讲得好、条理清楚,但就是记不住。这与教师教学方法不够妥当有关,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也有欠缺。教师应总结反馈信息、获取经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在理论课前布置学习目标与思考题,实验课则要求写预习报告。例如,在讲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时要求学生预习几种跨膜物质转运的共性与个性,说出主动转运与被动转运的异同点,着重培养学生自行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笔者摸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包括自学、精讲、释疑、演练4个环节,以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3测试反馈,巩固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测试,也是为达成目标准备的评价项目,能促进学生的知识形成性达标。在每次考试阅卷完毕后,统计每题的答错率,并分析答错原因,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果选择题答错率高说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不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提示应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如果是大部分学生答错某个知识点,可能是教师讲解不到位,应改变教学方法或讲解形式。

4评估反馈,充分肯定教学经验

4.1母生砰价

期中、期末召开征求学生意见会,请各班学习委员或课代表收集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的评价,好的继续发扬,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

4.2教师砰价

第5篇

关键词:归因式问题;辨析式问题;评价性问题;启智性问题;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232-02

历史课程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简要真实记载,其中蕴含着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的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有正面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反面教训,还有经典的人生哲理与谋略智慧。唐太宗曾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借鉴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不仅能使我们适应社会而安身立命,而且还可以使我们为改造社会并推动社会发展而提升个人的生命价值。

由于道德情感倾向、人生价值观取向、思想文化底蕴等各方面的差异,对于历史中的人物或事件,人们的认识或评价会有所不同。尤其是智慧化的人生经验与教训,作为课程教学,它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思索并探讨。然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说明课堂讨论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就历史课堂讨论问题加以归类,同时阐述简要的教学建议。

一、归因式问题

归因,即探索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出现,除了特定的政治与经济社会背景外,还与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意识密切相关。探索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归因,有利于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同时从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有益的教训,进而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与智慧。如李斯向秦始皇建议的“焚书坑儒”事件,它既源于士大夫对当时废除传统的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管理的政治制度的不满,又与丞相李斯的治国理念以及个人政治动机有关,而秦始皇的集权统治思想则是该事件的决定性因素。

引导学生开展归因式问题的讨论,一是要分析人物和事件的社会背景,二是要探究人物的思想文化意识、个性与心理动机。如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教学中必须使学生明确以下系列问题:①“长平之战”前的两军对垒中,为什么廉颇坚守不出则秦军无法取胜?②赵王为什么会中秦军的离间计而不用能将廉颇?③赵王为什么会任用只能纸上谈兵的赵括?④秦军采用的军事谋略有哪些?⑤赵括的军事指挥有哪些失误?为使学生对上述问题有较好的认识,在问题讨论前,教师要提供下面三方面的史料信息:一是关于赵王的个性脾气、思想文化、治国理念、用人识人能力以及赵王对当时两国战争形式的主观判断等;二是关于赵括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学识水平、军事能力、心理素质等;三是有关“长平战役”的地理环境、双方的兵力布置、粮草运输等。

二、辨析式讨论

辨析,即分析与辨识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认识历史事件的是与非。如怎样认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对楚庄王的欺诈行为,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晋文公曾在国家内乱逃亡中受到楚庄王恩惠后表示,如果以后晋楚两国交战,晋国将“退避三舍”以报恩。然而在实际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表面是以“退避三舍”来兑现以前的承诺,然而实际是实施诱敌深入而达到歼灭楚军的军事谋略。晋文公是否不讲诚信?晋文公是否恩将仇报?如何认识兵法中的诡道?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学生不仅能正确认识晋文公的枭雄品质,而且能较好地把握诚信或报恩道德概念的适用范畴,同时还能较好地领悟为人处世的某些谋略与智慧。

在历史课程中,值得辨析的问题比比皆是。如夏商时期,奴隶过着悲惨的生活。为什么还会出现灿烂的青铜文化?又如封建社会帝位的“世袭制”,对社会的发展有何利弊?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但社会发展是呈现进步的趋势,那么如何看待“世袭制”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再如教材中介绍:“相传,皇帝建造宫室,制作衣服,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对于人类的衣食住行发展,其决定因素是什么?为什么历史上有这样的传说?等等,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开展辨析讨论的问题。

引导课堂辨析式讨论,一般说来,教材中没有现成的答案,即使教师对有关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提供了相关的史料信息,但仍需要学生进行思辨性的分析。由于学生不同的思想意识与情感倾向或站在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必然会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教学中必须贯彻民主作风,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对于历史上的某些人物或某些事件,自古以来就是褒贬不一,是是非非难以说清。即使是偏激或偏差的看法,也不必即时更正,随着学生社会阅历的丰富积累与思想情感的演变,原先某些观点或看法也会随之改变,而这种自我感悟就是最好的课程教育效果。

三、评价式问题

评价历史人物的思想文化、道德行为或功过得失、历史事件的性质与意义都属于评价式的讨论话题。在历史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评价式讨论,能促进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并在此基础上衍生为今后人生事业成功的思想与智慧,以致少犯错误乃至不犯错误。

引导学生开展评价式问题讨论,主要应围绕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评价。对于传统文化,要汲取其营养而赐除其糟粕。如庄子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其营养的精华是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顺其自然,不要强为。然而这种思想又会导致人们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这又是传统思想文化对人们的消极影响。二是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行为或功过评价。如对刘邦与项羽的评价,为使学生能正确评价刘邦与项羽,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这一段话:刘邦入咸阳后,废秦苛政,“约法三章”,赢得民心。项羽随后入咸阳,大肆杀掠,火烧秦宫,烟焰三月不息。又如对秦始皇的评价,他虽统一六国,但广大百姓遭受生灵涂炭;虽北筑长城,但百姓劳役堪重;虽统一货币,但“焚书坑儒”;虽注重开发经济,但为修建阿房宫耗尽了国家财力,他是圣君还是暴君?是贤君还是昏君?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二是对历史事件的性质与意义评价。如“官渡之战”,袁绍以十万大军进攻三四万人的曹军,从兵力对比角度来说,袁绍处于优势,然而事实是袁绍惨败。就此战例就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官渡之战”属于什么性质的战争?“官渡之战”对曹操统一中原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对曹操以后发起的“赤壁之战”有无关系?

必须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离不开历史事件,而评价历史事件的是非又离不开历史人物,因此对于评价式的历史问题讨论,通常是两者结合。如评价刘邦与项羽的用人,离不开评价他们对韩信的不同使用事件。再如评价“官渡之战”事件,也离不开评价曹操与袁绍这两位主帅的用人才能与军事才能。

四、启智式问题

启智性问题,就是指有助于启迪学生人生智慧的话题。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为什么?”这就是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的人生智慧。历史上诸多“劣势战胜强势”或“弱小战胜强大”的案例都能充分体现这种以柔克刚并制胜的谋略智慧,如越王勾践三年为奴且为夫差舌舔大便以委曲求全来使得夫差释怀而放己回国,同时卧薪尝胆,韬光养晦,以致东山再起而报仇雪恨;张骞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人扣留十年,他忍受了各种欺凌与苦难折磨,伺机逃脱后又经历长途跋涉的艰辛,终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完成了历史使命,同时为开辟陆地丝绸之路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美名。

人生智慧蕴含在各种历史事件之中。然而考究历史时,选择的角度不同,人们受到的启示也将不同。如“赤壁之战”事件,论利益,刘备是“借鸡生蛋”,论战术谋略,孙权是“以长击短”,论战争因素,对曹操的深刻教训是“天时不如地利,骄兵必败”。就近现代成功人士来说,美国穷汉林肯在与富翁道格拉斯竞选总统中,就是以真诚朴实的“长”来击败对方显摆狂傲的“短”,而马云支付宝的赚钱方式就是“借鸡生蛋”智慧的巧妙运用。再如商鞅变法,应该说,它对秦国的发展壮大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然而惨遭五马分尸的结局则值得人们深思,更值得当前和未来改革者的警醒。改革不是一帆风顺,改革需要付出代价,改革需要坚强的后盾。明确了这些道理,那么他在未来的事业改革中,既能审时度势,又能抓住机遇,既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又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既不会莽撞碰壁,也不会急于求成,更会注意如何保全自己。

引导学生开展启智性问题的讨论,切忌就历史而讲历史,应要求学生注意联系现代社会生活,特别要反思或剖析自己的思想意识与处事行为,注意总结自己的得失,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智慧。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就是指课程教育要启迪并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智慧。

历史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提升人文与智慧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正是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所在。为促进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与深刻性,教师除了适当补充介绍相关的史料之外,还应注意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见解,让学生在思想火花碰撞中形成自己的人生智慧,在情感交流中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第6篇

关键词:“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分组;问题设置;度

为适应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我们开展了“高中数学‘自学—讨论’式教学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各种大胆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并总结出“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分组的科学性

为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组织好课堂讨论,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是组织好课堂讨论的基础。但分组不能随意,而应该注意分组的科学性。

1.小组人数的科学性

一般每组由四至六人组成比较好。人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营造合作学习的气氛,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2.小组成员结构的科学性

小组成员的构成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思想状况、个性特长、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按照优、中、差生的比例大约为1:2:1分配。这样,既有利于组间竞争,又有利于组内优势互补、相互帮助、相互促进,争取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小组成员分工的科学性

在分组的基础上,小组内部成员还需进一步进行角色分工,确定出组长、记录员、资料员、小组发言人等,明确各自职责,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同时,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小组成员的角色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动。

4.小组成员流动的科学性

由于每个学生都处在动态变化中,所以对班级学生的分组也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最好每半学期重新分组一次。

二、拟订预习提纲的合理性

为了使学生的预习有的放矢,也给课堂讨论提供一个总体方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预习前给他们配备预习提纲。预习提纲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栗编写,做到细致、全面,其内容应包括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点、重点和难点。

预习提纲的设置要科学合理,尽量启迪学生的思维,内容不能太繁琐,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点。

预习提纲最好以问题探究的形式逐步展开。对于难点知识,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适当地把它分解为一些小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克服难点,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预习提纲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和兴趣上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编写预习提纲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照顾学有困难又考虑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数学潜能。

在预习提纲后面应设立一个疑问栏。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进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显示出一个人的创造才能。”因此,在预习提纲后面应设立一个疑问栏,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个人思考、个人发现写在上面。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和兴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预习的深刻性,提高课堂讨论的针对性。

三、科学设置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自学—讨论”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提问是每一个教师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最直接的手段。但是,教师问什么,怎样问,却有很大的技巧,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法,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非常注意科学地设置问题。

1.问题的设置要依标据本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依标据本,按照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才能保证问题的准确性、针对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才能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2.问题的设置要新颖

一堂课成功与否,问题的设置很重要。只有设置的问题新颖、独特、富于趣味性,才能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思考的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形成学习的期待。

3.问题的设置要难易适中

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难易适中。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形成认识上的冲突,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就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4.问题的设置要有梯度

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这样,既能让学习困难的同学有思考、表现的机会,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习优秀的同学有发展、提高的机会,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5.问题的设置要能分散难点

为了克服教学难点,教师要注意分解问题——把一些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始终朝着一个目标,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从而分散难点、突破难点。

四、搞好课前预习

第7篇

(山东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针对疑难案件问题提出的观点和学说是战后法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种研究动向发端于德沃金,源自当时的历史传统和社会渊源,并成为法学理论关注的重点与核心。德沃金对疑难案件的探讨是借助其法律解释理论的基本框架而展开论述的,并建立在批判性继承现实主义法学和实证分析法学的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德沃金的疑难案件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是对原则的确证和强调,其二是建构性解释和唯一正解,其三是以赫尔克勒斯为标准设立的裁判形象。与此同时,哈特和波斯纳等学者都对疑难案件问题表达出各自的深刻见解,并与德沃金有过多次学理论战。关注疑难案件理论的发展过程有助于补充并完善其内容建构,并将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疑难案件;德沃金;法律模糊性;建构性解释;整体性法律

中图分类号:D9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7-0123-07

收稿日期:2015-05-10

作者简介:曹晟旻(1992—),男,山东临朐人,山东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硕博连读,研究方向为英美法哲学和人权法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AZD044。

一、历史传统与社会渊源:德沃金关注疑难

案件的起点与开端

在探索存于自身内外的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中,人类总是展现出巨大的兴趣,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这种所谓理性之光的照耀下,对疑难案件(疑难问题)的探讨也成为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社会现象。从古希腊的黄金时代开始,智者学派以及其他多种学派就对疑难案件和疑难问题有过相互争辩,并激发出智慧之花,这些可以被称为人类理性和智慧的最初展现。在现代法理学研究中,这种对疑难案件和疑难问题的探索仍然没有结束。因此,对相关思想观念进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有关智慧的知识,甚至是关于知识的智慧。

在现代法理学对疑难案件的研究中,罗纳德·德沃金注定是位无法回避的人物。在20世纪70年代的法理学研究中,德沃金和赫伯特·哈特已然成为绝对的主角。在当时法理学的核心刊物中,不是他们各自阐发或相互争论的内容表述,就是其拥戴者的相关论述。在德沃金撰写的重要著作中,《认真对待权利》(1977年)、《原则问题》(1985年)和《法律帝国》(1986年)都对疑难问题进行过非常深刻而详尽的阐释。可以说,这种对疑难问题的关注贯穿着德沃金学术生涯的全部过程,在其后来的《自由的法》(1996年)和《至上的美德》(2000年)中,德沃金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具体疑难案件的探讨上,但早在前几本著作中,其对疑难案件的理论视角和立场建构就已经成型。不可否认,德沃金无疑是当代法理学对疑难案件探讨的主要发起者和坚定倡导者。

当然,德沃金对疑难案件的探讨并非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渊源。在战后自然法经过短暂的复兴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和实践法治已经成为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严峻挑战,而在学术研究领域内,人们仍然难以摆脱纽伦堡审判所凸显出来的实然与应然的二元对立问题。这种明显带有“溯及既往”的判决内容通过所谓的扩张解释获得的是政治和道义方面的支持与赞同,[1]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解决可以在法律和法理学的视野之内完成,①相反,在现实生活中,由这类难题所引发的是严重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重大的现实问题逐渐演变(亦或是激发)出更多的理论探讨和争辩。当然,纽伦堡审判只是引发上述理论争议的某个方面。此外,德沃金对“疑难案件”予以关注或许出于更为重要的原因,即其自身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各种社会矛盾经过二战的激发和压缩而更加集中地爆发出来,诸如反对种族隔离、反对越南战争、黑人争权运动和女权运动等都是这种社会难题的具体表征。而在德沃金的著作中对这些社会难题均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其已经成为德沃金探讨疑难案件的现实渊源。总体而言,德沃金对疑难案件的探讨是在其法律解释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的,而疑难案件也反过来成为其法律解释理论的集中体现。至少,这种相互作用的基本关系可以从若干方面得以展现。

二、内容构建:法律解释理论框架下的

疑难案件问题探讨

首先,对原则的强调是德沃金最重要的观点和贡献之一。从解决疑难案件的角度来讲,在难以适用具体规则的情况下,诉诸更为宏观(这样可以更好地契合法律精神)的法律原则成为寻求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②作为原则使用的概念出现于法律规则之中,其有助于理解疑难案件指向的普遍理论,旨在保证对类似案件作出的判决均是类似的,[2]而这点已经被很多学者所重点论述。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原则的地位和作用之外,“政策”也是德沃金法律解释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但这点似乎没有引起学者们的普遍重视和足够关注。尤其是面对疑难案件的时候,理解或争论关涉权利义务的尖锐问题需要使用的是作为评判标准的原则、准则和各类政策,而不是借助规则所发挥的作用。[3]对具体政策而言,其所设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目标几乎都是必须实现的,并始终防范着当前社会可能出现的消极的改变。[4]从积极的方面来说,相对于抽象的原则而言,具体政策能够将这些原则转化为针对疑难案件所采取的可行性措施。另外,考虑到在逻辑结构和理论深度方面,原则与规则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德沃金对两者的区分有过细致而详尽的阐述。[5]总而言之,“原则——规则——政策”这种结构能够为疑难案件提供多于仅仅依靠规则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这种结构也是德沃金“整体性”法律解释的基本要素,正如他所谈到的,法律解释内含着特定的整体性要求,即使适用的是法律文本规定的单句或单项条款,解释者亦需要说明该解释为何是最佳的,其意在服从法律解释自身的内在约束。毕竟,任何解释方法均包含前后连贯的客观要求。[6]但是,德沃金设计的这种结构并不是那么完善,甚至他自己似乎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通常而言,政治家所提倡的个人权利多是类似于自由权、平等权和尊严权等抽象权利,其间涉及对人类根本利益的普遍陈述。除某些宪法问题外,这些具有普遍性的基本权利并非适于处理司法实践中的疑难案件,即便含有某种程度的可适用性,这些普遍权利亦会因过分抽象而缺乏足够的说服力。[7]应当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多地体现出政治和政府方面的作用,其未必如德沃金所设想的那样,能够同原则保持较为基本一致。此外,结合以上政治方面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它说明对政治方面的主张和要求(包括政策)所采取谨慎态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这段话展现出宪法案件在德沃金的理论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在德沃金看来,很多宪法案件处于政治与法律(原则)的中间地带,其间很多都属于疑难案件的范畴。例如,德沃金的《认真对待权利》和《法律帝国》对“布朗案”有过详细讨论,而在探讨宪法中的疑难案件方面,其《自由的法》有着更为突出的展现,如罗伊案(堕胎案)和新闻自由等。尽管如此,他仍然无法在宪法案件中解决以上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复杂矛盾,甚至缺乏充分的说服力。宪法领域的疑难案件处于“常规案件”和“非法律争议”之间的过渡地带,开明的法官往往受理这类案件,他们通过法律规则之外的法律原则、法理与人情等标准进行审判,而谨慎的法官则通常以法律方面没有明确规定为由而拒绝受理。[8]

其次,德沃金的另外两个重要观点是“建构性解释”和“唯一正解”。大致而言,建设性阐释会赋予具体对象以特定目的,以便其展现出各自所属风格或形式的典型表征。在创造性观点看来,建设性阐释能够更好地反映出目的与对象之间的相互关联。[9]在德沃金的法律解释理论体系中,这种建构性解释与前述的原则和政策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而原则和政策正是德沃金倡导建构性解释所需要利用的材料,且建构性解释本身就致力于促成所有案件中“唯一正解”的最终实现,其中必然包括疑难案件在内。若法官坚持整体性的法律解释理念,则意味着对社会结构和法律理论最具合理性的建设性阐释肯定不会有悖于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连贯性原则,反而应当依此裁判疑难案件。[10]在此,“唯一正解”是德沃金法律解释理论中最为核心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是其法律理论的核心观点。在对疑难案件进行现实审判的过程中,出现德沃金称之为“平手”情况的可能性的确高于普通案件,但这种情况更多地是由案件本身存在着多种争议所造成的,其并非意味着对已经受理案件所做出的最终判决结果亦是多样的。从某种意义来讲,“唯一正解”原本就是对现实司法活动的真实写照。在多数情况下,之所以无法为疑难案件的有效解决找到正确答案,就是因为道德伦理层面含有某种不确定性或不可通约性。[11]但是,在理论探讨层面,“唯一正解”的存在始终表现为有诸多争议的问题,而德沃金最终因固守该观点而受到相当多的批评。

最后,赫尔克勒斯(Hercules)的形象。在德沃金看来,就疑难案件而言,仅存在找出既存法律内含的唯一正确答案较难而已,而在既有的法律中绝非没有解答,只是运用抽象和概括的“法律原则”做“立论”的难度比较高,并需要法官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然而,只要法官拥有德沃金这种解释法律的本领和功力,其必然能够找到“唯一正解”。这绝对不是意图说明不同法官得出不同见解都只是源自不同人的主观看法,因而理所当然地认针对既定法的观点而言必定难以判断孰是孰非。[12]如果要针对疑难案件恰当而准确地作出裁判,对具体司法者的要求就是德沃金所设定的赫尔克勒斯的标准。无论是运用原则或政策,还是进行建设性解释,各种情况均是如此。当赫尔克勒斯判决疑难案件时,他会对自己的责任得出某些更为深入的结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必须限制先例的吸引力,以便扩充必要的原则论据来论证这些判决。如果早期的判决完全是由某些政策所论证的,那么就不会存在吸引力的问题。[13]这里出现的是“整体性法律”的概念,这种包括规则、原则和政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内容的“广义”概念是赫尔克勒斯可以利用的“法律渊源”。在此,它既来源于司法过程之中,又会对相关法律实践活动的理论证成产生激励和促进作用,其要求法官作出的基本阐释面向的是作为整体的法律规范,甚至应当比原有探讨更为全面而深入。[14]从另外的意义上讲,这可以被称为法律之网。在审理疑难案件之前,法官早已准备好法律的信念之网。[15]正如德沃金所言,“法律可能并非是一张严密的网,但是,原告有权要求赫尔克勒斯把法律当作一张严密的网来看待”。[16]

虽然,以上这些阐述只是挂一漏万,但基本能够描绘德沃金法律解释理论对疑难案件所表现出的基本态度。若要在相互对立的不同法律原则之间作出恰当取舍,就应当按照“整合法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建设性解释”的具体方法进行操作,力求保证针对疑难案件得出的“唯一正解”来自法律内部。由此可见,德沃金坚持认为原则和价值方面的矛盾冲突均能在法律内部得到终极化解。[17]这些描述给我们展示的是关于疑难案件的“理想图景”:当面对疑难案件的时候,在准确把握“整体性法律”的前提下,具有完美司法素质的赫尔克勒斯能够利用原则和政策等进行“建构性阐释”,并最终找到“唯一正解”。毫无疑问,法律解释的理想目标就是找到最佳的裁判结论,这点在宪法解释中表现得甚为明显,除非人们期待某种悲剧性结局的出现,否则根本不存在任何回旋的余地。[18]为更好地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纠纷,从对疑难案件进行审判的现实角度来看,追求“唯一正解”本身无可厚非。但是,德沃金所持有的这种观点似乎导致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区别变得更加模糊,就司法结果而言,对疑难案件的判解可以是仅有的,但很难说唯独某判解才是正确的。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德沃金已经认识到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针对那些对自己的理论学说存有异议的人而言,“他也不太可能通过逐个找遍法律报告以图发现没有正确答案案件的实际案例来获得成功。每一个个案报告都包括一个意见,它证明了某一方面具有法律论证的较大优势。有的案件也有不同意见,但是这样的案件也是较好意见占据上风的案件。……在某个特殊案件中,将使所有法律工作者都信服的这样一个论证是极其不可能的。被一个学者作为判例来引用的任何一个案件在其他人看来都可以是有争议的”。[19]但是,对疑难案件仅有的正解近乎顽固的坚持不仅使得这种观点带有现实压迫理论的强烈色彩,而且导致德沃金面对疑议和不解时难免会显得捉襟见肘。

三、观点交锋:针对疑难案件问题

核心争议的两次论战

(一)德沃金与哈特:基于规则论和整体性法律理论的争辩

在德沃金对疑难案件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他与哈特就该问题所引发的争论更是明显拓展其原有的影响,并使得疑难案件和疑难问题成为他们论战的重要内容之一。简而言之,他们对疑难案件和疑难问题持有的核心争议是由哈特的规则论和德沃金的整体性法律所构成的。哈特的规则论建立在其著名的空缺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针对包括判例或立法在内的所有用以规定行为标准的方法和手段,不管如何适用于各类普通案件的审理之中,均会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在传递或探讨事实问题的过程中,这些被称为空缺结构的显著特征难免会导致分类语词的具体使用将会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20]此类对中心与边缘的区分是同规则论保持内在一致的:正是因为处在中心地位的具体规则难以涵盖法律在社会现实中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致使处于规则边缘的内容必须着力应对这些问题,并因此使哈特深切感受到法律自身的模糊性。但德沃金对此并不赞同。在他看来,带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致使人们无法为某些法律问题找到正确答案,而这种观念始终为绝大多数法律工作者所普遍接受,但其并没有对由表述模糊的法律语言所带来的事实和结果加以区分。[21]很显然,这种做法没有区分模糊性的事实与模糊性的结果,并建立在德沃金“唯一正解”的理论基础之上:即便法律可能带有些许模糊性(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经过复杂的审判过程所得出的最终结论(结果)就必然是模糊的。“如果疑难案件的判决一定是关于各方权利的判决,那么,某一官员如此判断的理由一定是论证承认或否认权利的理由。他必须使自己的判决与某一种关于他的体制内为什么规则创造或否定权利的普遍理论相联系,而且,他必须说明在疑难案件中这一普遍理论要有什么样的判决。”[22]换言之,只要法官能够完成以上说明,即使面对法律的模糊性,他仍旧能够达致“唯一正解”的预期目标。除此以外,有鉴于唯一正解在德沃金的法律理论体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承认法律的模糊性还有可能会威胁到“建构性解释”等内容,而这正是德沃金更加难以赞同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全体成员可以针对以下议题展开探讨,即该法律规范的效力是由为法律语词的抽象表述提供政治正当化辩护的原则和政策所决定的,以便裁判结论能够更好地取得法律规范的理解和支持。换言之,如果某法律规范的适用必定会涉及语言的模糊性,那么其原先无可争议的本质内涵将会变得备受质疑,甚至其正当的法律地位亦会受到根本性动摇。[23]纵观以上论述可以发现,尽管德沃金和哈特的观点在很多方面似乎都是对立的,如法律的模糊性和法律的范围等。但从其各自理论预设的角度出发,对立双方矛盾的严重程度就会减弱很多。由于哈特的规则论将具体规则认定为法律的中心内容,对那些无法涵盖在规则之内的难题就需要交给边缘内容加以解决,这很容易形成法律模糊性的潜在印象。如果双方谈及的规则和概念本身存在较为严重的分歧,那么根本不可能具备展开论辩的基础性条件,更无法期待实现相互间的理解与沟通。①对此,本杰明·N·卡多佐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只不过后者更强调发挥法官的能动性,当既定的法律规范为应当涵盖的情况留有空白时,法律规范总会显得无能为力,而只能借由保持中立的法官居中裁判。此时,所谓的规则无非是为人们普遍接受正义价值和公平理念,亦或是规制其行为的良心、习俗和惯例。[24]在此,涉及到德沃金对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的理论主张。①通过审视其观点可以发现,他的整体性法律理论将规则、原则和政策等诸多内容都纳入其中。在这种理解法律的背景之下,法官都能够发现整体性法律解决这些难题时所展现出的态度和立场,进而形成唯一正解。也就是说,在哈特认为是展现法律模糊性的边缘地带,德沃金用原则和政策等内容来涵盖,由此便不存在所谓的模糊性问题。借助这种比较分析的视角加以审视,两者间的对立并非如人们所想的那样严重严重,只是从各自的理论基点出发,并对不同的“法律”内容赋予不同的地位和意涵而已。

(二)德沃金与波斯纳:对法官能动性的理解存在分歧并各有侧重

除此以外,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德沃金和理查德·A·波斯纳之间的争议和论辩之中。从以上哈特持有的观点和主张出发,如果没有适用于具体疑难案件的规则,那么对法官能动性的强调就会成为解决案件的必然选择,法官甚至可以创造出新的规则,当然,这种创造并不是凭空而来的,这点已经为拥有法官身份的实用主义者波斯纳所支持并赞同。在处理疑难案件的时候,法官的最高追求仅限于做出某种具有可行性并合乎情理的裁判结论,而这必定需要借助非法律的方法和材料,甚或会提及某些难以言说的直觉感受,而根本不可能局限于惯常使用的法律规范。[25]很显然,这里所谓的“常规的法律材料”就是哈特所强调的法律规则,而“非法律的材料”更多地被看成是法律原则和政策等内容与标准,至于那些“说不清楚的直觉”,则是法官所具有的“法律感”,这种法律感有时候甚至决定着前述法律材料和非法律材料如何运用,同时也是进行法律论证的心理预设。由此可见,在实体意义上,波斯纳并不反对包括规则、原则和政策等内容的“整体性法律”,而只是更加强调法官在面对疑难案件的时候如何从法律的空缺结构中发现能够给予自己的法律论证以充分资源供给。仅凭有关法律规范的逻辑推理必然不足以作为司法裁判的基础和支撑,这就要求凭借被称为“实践理性”的非正式推理方法。在此,司法过程寻求的不只是某种发现的逻辑,而主要目的在于证成逻辑推理的正当化。[26]为达到这种“正当化”的结果,法官必须寻找各种能够支持其结论的资源。于是,从其实用主义的立场出发,各种能够为结论提供权威依据的内容和资料都能够成为法官所利用的法律渊源。

应当指出的是,就适用的各种法律资料和非法律资料来说,如果没有在严格意义上借助“逻辑”和“科学”的话,就只能更多地发挥“修辞”的作用,只要能够形成形式上的唯一正解,并使得该结论能够为法律职业群体和普通民众中的多数群体所接受(即使没有形成那么巩固的接受,起码也并不导致强烈的反对),那么法官利用这些资料的实用目的也就可以顺利实现。这种搜索的过程被艾伦·B·汉德勒法官称为“结论的需要”——对疑难案件而言,裁判结论的有效形成终归要超越当前存在的权威,而需要凭靠其他具有实质合理性的基础理由,即其依据不可能在既有的法律规范中找到,正是“结论的需要”为权威理由的扩展提供着足够的动力。[27]当然,贯穿于其中的就是法官个体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所体现的就是其才智以及对法律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针对此类法官能动性的发挥,德沃金并不反对,甚至认为法官可以抛却两步走的审判方式,而是先明确体制内部的限制和约束,再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看法。就判决结果而言,只要法官意识到法律制度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即可,更为重要的是体制道德与个人道德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而法律解释的实际效果恰恰取决于此。[28]他所强调的不是那种从事实到法律的三段论逻辑结构,而是个人与制度之间彼此限制和相互促进的复杂关联,力求更好地保证法律确定性的实现。在他看来,基于共同的政治原则和道德情感,人们完全可以凭借法律整体性的思想观念,努力寻求法律规范所包含的确切内涵,而切忌走向绝对司法能动所提倡的造法误区。由此可见,德沃金和波斯纳之间在疑难案件问题上的分歧并没有很多学者所想象的那么严重,而只是在面对相同的法律现象的时候,两者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和关注而已。可以说,在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方面,德沃金对疑难案件问题的研讨已经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其严肃而稳健的理论建构受到哈贝马斯和阿列克西等学者的借鉴和追捧,由此变得更加详尽而明确,并被认为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淑丽.纽伦堡审判面临的困境及其解决[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03).

[2][3][4][7][13][16][22][28](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40-155.

[5]SeeRonaldMylesDworkin,TakingRightsSeriously,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8,pp.24-28.

[6][18](美)德沃金.自由的法:对美国宪法的道德解读[M].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13,49.

[8]强世功.谁来解释宪法?[J].中外法学,2003,(05).

[9][10][14](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48,227,202.

[11][19][21][23](美)德沃金.原则问题[M].张国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86,186-187,164,165.

[12]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5](美)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52.

[17]桑本谦,纪建文.司法中法律解释的思维过程探析——就审判利格斯诉帕尔默案与德沃金的对话[J].法学论坛,2002,(03):35.

[20](美)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127.

[24](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商务印书馆,1989.

[25][26](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M].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569,568-569.

第8篇

婉君,女,一九六八年七月生。一九九0年七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化学系,本科学历,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南海市第一中学任教,有十三年教龄,八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担任化学备课组组长工作。现任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高一(8)班班主任及高一(6)到(10)班共五个教学班化学课。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经佛山市中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具备“中学化学一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至今已任职七年。根据职务晋升条例,符合申报中学化学高级教师条件。

二、本人述职

任现职八年来,能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政治立场。遵守法规法纪,关心集体,团结同事,作风正派,从严治教,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能全心全意从事本学科的教学,力求精益求精;全心全意去完成教育和教学工作,绝对服从上级和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任劳任怨,诚诚恳恳,从工作中去体味教育工作的崇高,从工作中去获取人生的奋斗意义,在工作中享受为人师表的乐趣,在工作中逐渐充实了自己。

(一)、探索课堂教学艺术,提高自我形象,展现教师风采

任职以来,能认真钻研教学理论,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课堂上尽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原则,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讨论、消化、吸收;课堂上多与其它学科如数学、物理、生物等紧密联系,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宽,做到每一节课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严肃中不乏幽默,幽默中透着严肃,而且教学质量要达标,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优质示范课来上,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化学课,渴望上化学课;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让学生上台自己动手做实验,体现实验的乐趣,培养动手的能力,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讲课、评习题、评试卷等,开展辩论活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开展课外家庭小实验设计比赛等。教学中还注意树立教师的个人形象,展现教师风采,多与学生接触和沟通,与学生打成一片,做到既受学生敬重,又能与之和谐共处,既是师长又是朋友,能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身的教师魅力来做学生的表率,吸引学生。

(二)、精心准备,讲究方法,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教学方面,我有多年的指导高考复习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能充分做到以纲为本,以人为本,精心准备,讲究方法,针对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在95-96学年度,我担任高二(5)-(8)班四个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其中两个理科班、两个为文科班。在文科班的教学中,针对其只需通过“会考关”且对化学学习易“降温”的特点,立足于基础知识的传授,立足于会考考纲;对每一堂课,都力争做到:备课深入,讲课浅出,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听懂;做到既能稳定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能完成化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特点,采取趣味教学,使学生在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中掌握了化学基础知识。在该学年度的化学会考中,两个理科班的同学全部通过会考,其中有76位学生优秀,优秀率达到68%;两个文科班只有4人不合格,会考合格率为97.3%,优秀率为45.2%。

在96-97学年度,我担任高三理科重点班307、308班的化学教学工作。在理科重点班中,我采取立足课本,紧靠高考考点的教学手段,有目的地提高知识的综合程度,加深练习题的训练强度,使学生树立化学科的高考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我经常采用:“提出问题-自学-讨论-精练-评讲”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要求,联系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知识,提出一些有针对性,难度适中,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定向思维,带着问题边看书边独立思考,使他们自觉进入认识过程,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我还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广泛进行讨论,再针对学生自学和讨论中提出的问题,突出重点进行讲评。讲课时主要是讲知识结构系统,讲精华,讲关键,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最后适当补充深浅适宜,形式多样的典型习题,并控制课堂练习的时间和数量,讲究练的方法,不搞题海战术。评讲习题主要是讲解题方法、思路、规律和查漏补缺,强化记忆,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该年度的高考中,307、308班上省三线42人,其中307班的严华坚同学以683的成绩位居该年度南海一中的理科冠军,被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系录取,这是南海一中全面恢复普高后的零的突破。

99-20**学年度,我担任高三化学班的化学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全班77位同学,获学校“十优”称号的有二人,南海市优秀学生干部一人,南海市“三好学生”一人,当年的高考中,共有54位同学上省线,其中化学单科平均成绩排名第二,本人也获得了教学成绩优异奖的奖励,其中,何志球同学、李碧环同学分别以730、721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南海一中的冠军和亚军殊荣,分别被华南理工大学和汕头医学院临床专业录取;关伦超同学以化学成绩730分一举夺得该年度南海一中的x科第一名;我班的刘永锦同学更以综合科882分的优异成绩一举夺下广东省第4名、佛山市第二名、南海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为南海一中的辉煌添上更精彩的一笔。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为此,我除了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外,还善于进行实验改革,把演示实验改为随堂学生实验,采用边讲、边议、边实验的方法,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指导学生用眼看,用手做,用脑想,边做实验,边学习新课,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加深印象,记得牢,学得活,兴趣盎然。同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课外活动,撰写实验报告或小论文,提高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每年化学会考的实验操作考查中,学生通过率100%。

针对每年高考中实验题得分率最低的特点,我通过多年指导高考复习的体会,发现采取分三步的方法,收效显著。首先是安排阅读课,以近5年的广东省高考化学试题为蓝本,阅读分析试题,找关键词、关键句,找使用的仪器,找实验的操作的先后顺序,找问题与题干的联系等,目的是读通读懂题目;第二是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就有关的高考试题或模拟试题动手做实验,体会实验的意图和思路方法,巩固所学的知识,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对实验题的意识。第三是实战阶段,动手做高考题或模拟题或专项训练题,并注意规范的操作顺序和清晰流畅的文字表达。通过三个阶段的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都能得到相当大的提高。

(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在教育方面,能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关心学生,做学生的表率。任教12年来,共担任七年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每月均被评为“文明班”、“标兵班”,受到学校的多次表扬和奖励。1999-20**学年度,我担任的306班,不管在班风上和学风上,均为年级第一,每个月都被评为文明班、标兵班,何志球、李翠霞两位同学被评为学校“十佳”学生,陈德昌同学被评为南海市优秀团干,李碧环同学被评为南海市“三好学生”。92-93学年度,我担任环保班的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我首先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同时狠抓班风和学风,以学风促班风,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本班的纪律表现和学习成绩均获表扬,吴月华、罗艳明两位同学获得了特等奖学金的奖励。

如果觉得申报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 述职报告开头范文,述职报告模板这篇文章不错,可以推荐给朋友分享哦。

tags: 述职报告教师中学化学报告总结计划 - 述职报告,述职报告开头范文,述职报告模板申报中学化学高级教师述职报告  在学科教学上,也能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热爱大自然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教学中,还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对差生的辅导采取四优先,即课堂提问优先、作业批改优先、课外辅导优先、实验动手优先,使差生逐步掌握知识技能、技巧,在心理上,使差生感觉处处受到重视,事事得到关心,借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原306班的麦伟汉同学,由于家庭变故等原因,致使成绩退步明显,而且一退而不可收拾,他本人也采取放弃。面对严峻的事实及该生的性格特点,我经常有意识地做他的思想工作,明确指出他的缺点和学习上的潜质,使他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产生赶上去的信心,最后,在化学会考中,获良好成绩,而在当年的高考中以658分的优异成绩被仲恺农业学院录取。

(五)、以老带新,共同提高

从93年开始至今,连续多年担任备课组长的工作。积极带领本备课组成员开展备课组活动,效果显著,得到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先进备课组”。94-95学年度,学校安排新教师吕翠芬老师为我的帮教对象;97-98学年度,学校安排新教师胡燕华老师为我的帮教对象;98-99年,新老师陈静华老师为我的帮教对象。在指导新教师的活动中,我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帮助新教师解决教学上的疑难问题,使新教师能早日成为教学骨干,同时也促进了自己的业务提高。新教师的缺点是理论知识丰富而实战经验不足,授课过程重点难点把握不准,容易超出教学大纲或考试大纲的要求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他们的优点是专业知识新颖、系统、全面,实验能力强,精力充沛。因此,在备课组活动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与新教师进行教材的分析上,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学生的情况,决定各章节的授课时数,各章节的练习题等,对于课本中出现的一些演示实验,课前进行多次的演练,并能与新教师不断探讨,不断寻求改进,务必使实验效果更好,教学效果更佳。如关于氯化氢或氨气的喷泉实验,按照课本的演示,虽然实验现象明显,但能清楚观察到现象的学生只有前排的几位同学,而后排的同学只能看到最后的结果,喷泉却无法看到。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与胡燕华老师等进行了几个对比实验,发现用矿泉水瓶来代替课本的烧瓶,不但容易操作,现象明显,而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用手拿着在课室里任何一个地方操作,全班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喷泉的现象。在以帮带教的总结上,胡燕华老师说:“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工作中,我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那就是,身边有一位老教师指导自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大的进步。”

(六)坚持学习,教研结合,提高理论水平

陶行知先生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行,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永远立于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所以教学之余,我坚持学习各种专业技术知识,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学习教学多媒体的应用技术等,现在已能自如地运用powerpoint、authorware、excel等多媒体辅助教学,还能充分利用internet网上资源辅助教学,使教学效果更显著,并已顺利通过南海市举办的中小学教师电脑初级班和中级班的考试;勇于承担公开课和示范课,与同行互相切搓学习,互相提高;也能坚持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参加由南海市举办的中学化学青年教师解题竞赛,获一等奖;能积极参加由广东教育学院主办的教学进修班的学习;还能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提高理论水平,其中教学论文《把好“三关”、精练精评、形成能力》获南海市20**年教学论文评比中学组三等奖;《化学知识的记忆方法浅谈》一文,被录入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培养兴趣,训练方法,提高质量》一文被录入《中国改革与发展丛书》;《守恒法解题探析》一文被编入《南海一中教育教学论文集》中;《化解知识层次,突破教学难点》在校内交流;教育论文《一身四心,分心有术――成功班主任必备》在校内交流。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1、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进修,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多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积极参加跨校的高三备课组活动;坚持参加学校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积极参加由广东省教育学院组织的教师进修班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业务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力学 力学教学 教学方法 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建筑力学教学目的是要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对一般建筑工程问题开展基本力学分析,为建筑结构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并为后续从事建筑技术工作创造必要能力。建筑力学作为土建类的核心课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创造入门基础,但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却起到重要作用。由于建筑力学课程较为枯燥,而课程又相当难教,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建筑力学,有必要改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深层次的建筑力学知识。

二. 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我国高职教育近年来才大力发展,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中专院校升格而来,教师一般来自中专院校或本科院校或研究型院校。高职教育有别于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理念和本科教育理念都不能很好的适应高职教育,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本着以人为本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了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我一方面经常参阅相关资料、信息,学习高职教育文件,高职教育教学论文,不断学习高职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和学院督导交流思想,听取合理建议。在讲授《建筑力学》时,由重视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转变重视知识的实用性;由单纯理论讲解转变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仅面对课本,有时还面对的施工现场、教学模型等;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交流、讨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由单一以分数来评定学习效果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综合考虑学习态度、出勤率、回答问题、作业和小测试、考试等方面的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全过程考核。高职教育理念逐渐清晰,教育理念的转变带来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 优化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项目指一项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项目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项目教学法是一套教学战略,使教师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题目进行深入研究。项目教学法没有特定的结构或一成不变的教案或教学材料,它是一个复杂但灵活的框架帮助师生进行互动教与学,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的零散式专业知识的拼凑,而是反映出某一职业中极其重要的专业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 因此,学生只有通过查阅大量的学习资料,学习广泛的知识技能,才能完成不同阶段的项目任务。而学生正是在全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同时,更好地培养了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工作精神,并在具体的实践中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建筑力学的教学采用以课堂板书展现,以语言解释的方式进行,以最后一次考试来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往往产生以下问题:第一,教学手段单一,信息传递量小,不利于学生在很短的课堂时间内理解要学的知识。第二,教学手段单一,推导、演算过程冗长,导致学生对建筑力学课程的畏难情结,造成学生对建筑力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学习效果。第三,教学方法单一,将所学内容与工程实际不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在工程中的运用知之甚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完课程后,还不能独立的解决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第四,通过复习、归纳后进行期末考试,以一两次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是一种片面的评定方法,没有反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其他几个重要环节。总之,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方式,影响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改革,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五.改革教学内容

建筑力学包括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为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以“必需、够用”为度,因此需对课程内容加以整合。事实上,建筑力学的课程内容中存在着一些重叠。这不仅不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也不利于使学生掌握课程的精华。为此,对《建筑力学》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做到内容够用、衔接自然,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视力学问题的分析,降低计算难度,突出工程应用。

(1)把《结构力学》中的“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内容提前至静力学部分。在讲授物体的受力分析时,学生们还未知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律,因此学生在画物体受力图时,有时会遗漏或多画约束反力,在掌握了几何组成规律后 ,学生们可以结合体系的组成特点画受力图,正确率明显提高。

(2)在《材料力学》中,拉(压)、弯、扭几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分析方法相同,即都为 “截面法”。故可不用传统的分章讲述,直接归纳在一个章节讲解,以便于学生通过比较掌握几种基本变形的内力计算,加深理解,同时也避免了重复。同样,也可将这几种变形的应力计算并入一章,因其应力公式都是根据变形的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及静力平衡关系建立的。

六.创新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对理论力学的授课方式进行改革,采用了多媒体授课方式。多媒体授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板书的时间,而且可以引入大量的动画、工程实例等,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其次,在理论力学教学时,针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加强案例教学的内容与时间。实践证明:省略大量繁杂的理念推导过程,把时间用于案例教学上,更能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真正把所学应用于工程实际。

2. 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而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法就是问题式教学,即在讲课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后可以让学生回答,开展讨论,也可以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自己解答。尤其是在例题和习题的讲解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提出问题,并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这样既能让学生的思路紧跟教师上课的进度,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七.结束语

建筑力学教学要立足现有教学模式,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采取项目教学法,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确保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美花 CHEN Mei-hua职业学校建筑力学的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 [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2011年1期

[2]宋艳苹 虞婷婷 魏子淞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09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