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06:45:22
导语:在社会工作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据初步统计,全县从事社会服务工作人员共有3013人,其中:从事社会福利领域21人,从事社会救助领4人,从事社区建设领域74人,从事青少年教育领域2584人,从事家庭生活服务领域6人,从事社会慈善事业领域2人,从事安置帮教领域2人,从事精神卫生领域6人,从事就业援助领域4人,从事职工帮扶领域6人,从事犯罪预防和禁毒戒毒领域162,从事人口计生领域64人,从事纠纷调解和应急处置领域78人。在全县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当中,仅有一人获得初级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
一是抓平台建设。因地制宜,结合__实际,与社区建设同部署,以服务本社区和周边村社、涵盖500户到1000户为基准,在全县36个城市社区设立社工服务工作站,增加社会工作元素、搭建工作平台,为社工队伍提供广阔舞台。
二是抓教育培训。以“提高专业理论、提供专业服务”为重点,强化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__年,组织9名工作人员参加全省社工人才培训考试,参加市级培训2次,4人单项科目考试成绩合格。
三是抓岗位落实。为了把社会工作抓实抓细,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狠抓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落实。在民政领域设置了老年服务、流浪乞讨人员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家庭寄养等岗位,对社会工作进一步细化,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四是抓政策激励。县局会同县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__县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社会工作人才搭建了政策平台。
(一)社会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偏低。社会工作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当前,我县从事社会工作人员均未受过正规专业培训,更没有社会工作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全县只有1人具备社会工作初级职业资格,从业范围仅限于民政、社区等事务性工作,普遍缺乏实践技能,不能较好地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技能开展社会服务。
(二)社会认知度不高。群众对社工的概念、工作情况一知半解,有的甚至不了解,以为“义工”就是社工,或把居委会工作等同于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的宣传还很滞后,导致公众缺少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意识。
(三)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力量薄弱。由于获取社工人才资格证门槛高,不易考取,导致参与培训、教育、报考人员少之又少,加上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培训讲师还相当缺乏,社工培训、教育工作严重滞后。
(四)行业、分类分布不均且缺乏规范的岗位设置。目前,民政、工、青、妇等单位作为业务指导部门,都只能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开展社会服务,缺乏统一组织和协调,无法形成一个优化合理的专业布局和层阶设置,导致现在还未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工作中无法形成合力。
(五)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缺乏经费保障。从事社工的从业人员待遇和地位普遍偏低,造成社会工作对青年人的吸引不大,加之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保障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法规尚不健全,导致社会工作推进困难重重。
(一)强化宣传引导。当前,人们对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人才的概念还十分陌生,为此,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力度,普及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是推进社会工作的当务之急,才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
(二)系统推进社工岗位开发。鉴于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现状,可以在条件成熟的部门或单位先行试点,开发社工岗位,然后逐步推广到各部门各领域。
(三)建立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
关键词: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1]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各国对社会工作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人才,更加需要一定造诣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指在从业前或从业中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教育的,掌握了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和专业方法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本文分析了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
一、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主要有两个途径:专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在专业教育方面,广西高校均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才陆续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现已经有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等多个层次的学历与学位教育。“至2009年仅有7所本科院校和4所专科院校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培养专业社会工作者”,2010年已有1所高校开始招收社会工作硕士,基本形成了社会工作专科、本科与专业硕士梯次较完备、相互补充的局面。但招生规模不大,本科专科毕业生人数比较少,近几年“每年毕业人数仅200多人”。[2]虽然毕业生人数不多但他们却很难在本区内找到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造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和浪费。
在职业培训方面,广西民政系统走在前面,“从2007年初至2009年6月,广西主要举办广西假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专题学习班、民政局长学习班、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班、民政助理培训班等,培训了1500多人次,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为其他领域开展社会工作职业培训做出了表率,为将来举行大规模的社会工作职业培训提供了经验。但是广西高校及有关部门,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条件不足,仓促申报。有的高校包括领导在内仍然不知道社会工作为何物,在无师资、无实验室、无实习基地的情况下仓促而盲目争相申报开设社会工作专业。
2.师资力量紧缺,科班出身少,转专业者居多,承担课程紧张。即使是社会工作科班出身的专业教师,大多也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工作实践实务经验,加之青年教师偏多,经验不足,导致社会专业人才资源不足。由于教师数量少,承担课程又较多(有的教师三、四年下来累计承担了7-8门课程),几乎每个学期都有同一个班的课程,导致有些学生戏称对老师出现了“审美疲劳”。
3.因人设课,部分课程设置偏离培养目标。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只能根据原专业教师的特长设置课程,出现因人设课现象。选修课程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且设置不科学,不成体系,板块结构不能体现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特色,导致部分地偏离专业培养目标。
4.重理论知识讲授,轻实务训练,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型、实践性特征和要求不相符。专任教师特别是转专业的教师已习惯于课堂理论讲授,不擅长实务和应用,缺乏实践经验,表现在指导学生实习时无所适从。
5.实习设置缺乏,对社会工作学生专业训练效果欠佳。实习设置包括社会工作实验室、实习基地特别是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实习督导及实习规范等。但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不规范,社会工作实验室、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专业实习督导缺乏。作为应用性强的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但区内仅有2所高校建成普通实验室,区内尚无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学生得不到专业上的实训。
6.地方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机构处于空白状态。自治区有关部门虽有相关培训中心,如民政培训中心,但因缺乏社会工作专业师资而没有规范化的培训运作。各地市有很多培训机构,但没有一家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机构。
二、解决广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
1.引进、培养和整合措施并举,进一步加强广西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满足教育与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考察师资队伍,既看数量也要看质量。没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师资,是盲目;没有较高质量的专业师资队伍,是错误。面对社会工作专业师资紧缺的局面,广西高校应加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调整紧缺专业师资引进政策,加大奖励力度,以高于周边西部省份高校的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二是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应用与实务的特点,鼓励现有教师出国或出境进行实务训练,积累实务经验。三是结合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需要,充分挖掘与整合本校或校地资源,壮大专业师资队伍。
2.依托高校优势,科学设置专业课程,理论与实务并重,一定程度上向实务倾斜,建构具有特色的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课程板块。课程设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环节之一,切合专业实际,依托高校优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才能体现专业发展的真正价值。社会工作是以价值为本的应用型专业,决定了学生培养必须走社会实践道路,进入实际社会情境,才能塑造起专业价值观,才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才能提升专业技能。
3.发挥高校优势,安排骨干专业教师,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服务地方社会工作者需要。之前三年,部分地市县进行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一部分通过了考试,获得了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但应试培训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许多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能技巧,更没有树立社会工作价值观。因此在抓紧挖掘岗位、安排社会工作者上岗的同时,高校社会工作教师与地方有关部门要协作搞好社会工作专业培训,设置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相关领域社会工作等课程,运用情境式实际案例教学与分享方式,采取“学中做、做中学”师徒式教学模式,总结经验教训,探讨实际社会工作者转化为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鼓励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或社会人士注册成立社会工作培训机构,满足社会工作者对培训与继续教育的需要。
4.广西高校保持积极主动态势,多方联系资源,搞好社会工作实习设置建设。主要进行以下工作:(1)加快高校社会工作实验室建设步伐。社会工作方法技能课程少不了实验室教学。区外有些比较重视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高校早已建设了一流的实验室,满足了学生学习方法技能课程,如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等教学需要。(2)开辟区外实习基地。积极走出去,开辟深圳市、东莞市等“珠三角”发达城市的社会工作机构作为广西高校区外实习基地。这些社会工作机构实习条件比较好,有实习场域、实习制度、实习督导等,能极大地促进学生成长。(3)开发区内本地有关传统社会工作领域实习基地。如民政福利事业单位、居家养老服务机构、残疾人士康复服务机构、妇女儿童老年人保障部门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如老年公寓、农民工子弟学校)等,高校与这些单位或机构签订实习协议,注意培训好机构实习督导,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就近进行专业实习的需要。(4)走向社会,服务地方,开拓特色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如上面提及的民族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等,不同类型的高校要突出自身特色,依托自身优势,即可找准并开拓出符合高校本身需要的具有特色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
参考文献:
一、工作情况
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民政系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民政部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对于进一步巩固民政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基础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始终把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使用当作事关民政工作改革和发展、事关社会稳定和谐的大事来抓。
(一)加大民政系统人才的培养力度。一是加强对乡镇民政助理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召开民政工作培训会,由重点业务股室对23个乡镇的民政助理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政策法规培训。组织业务股室下到乡镇进行业务指导5次,以提高乡镇民政助理员的业务水平。二是加强与同行业之间交流学习,使工作人才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支持本单位的同志参加函授、自学考试等学习,以提高政策理论水平。
(二)调动民政系统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根据国家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因事设岗,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充分调动了工作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下发《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积极组织建立我县社会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二、存在问题
我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和社会人才的定义、性质、范围和作用普遍存在概念不清、认识模糊的问题,对社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部分服务对象对社会工作的认可度低,参与配合意识不强。
二是从业人员数量偏少,社会服务能力不高。社会工作量多面广、任务繁重。专业人才太少,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缺乏,服务层次低,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三是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还没有建立健全,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工作运行机制。扶持发展民办社会服务机构的政策还不完善。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认证和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社会工作职业不规范,从业标准不明确。由于社会工作资金十分匮乏,无工作人员愿意加入社会工作。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民政公共服务要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要积极提升民政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加快培养一支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一是尽快制定科学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计划。二是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充分发挥现有人才队伍的作用,要以现有民政服务机构为重点,通过建章立制、完善激励措施等手段,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做好各项社会服务工作。三是重视学习教育工作,加强民政系统内部业务培训,使每位同志都能熟练掌握民政专业法规,全面提高民政系统依法行政水平。四是切实做好人才选配和引进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选人用人环境,把那些文化水平高、有扎实工作技能、热爱民政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民政队伍,不断扩大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五是积极培育发展有利于社会工作者脱颖而出的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牵头协调,积极筹建社会工作者协会,着力培育有利于社会工作者脱颖而出的各类社会组织;切实发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能作用,努力在登记管理、服务等方面为社会组织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为广大社会组织中的社会工作者搭建提高素质、施展才华的服务平台。
四、意见和建议
为切实发挥民政局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牵头协调作用,搭建社会工作者施展才华平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切实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做好对社会工作人才的组织管理。将社会工作人才管理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人才管理的总体规划当中,明确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形成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积极搭建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施展才华的工作平台。在各类社会组织、社县建设、农村社县建设、社会福利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中设置社工岗位,为广大社会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工作平台。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深入宣传社会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以及优秀社会工作者的典型事迹,增强社会各界对社会工作的认识、了解和尊重,努力形成“有困难、找社工”的新局面,切实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社会地位和认知度。
关键词:社工协会;社会功能;角色定位
在我国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优化社会管理结构,政府把一些“不好管、不该管、管不好”的公共服务事务让渡给社会组织来承接,逐渐实现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以政府购买社工服务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工作在全国部分地区得到有效而快速的发展。与此相适应的,为推动社会工作的顺利发展,以中国社会工作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社工协会”)为代表的社会工作(者)协会应运而生。中国社工协会成立于1991年7月,是经过中国社会团体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国家民政部直属主管的全国性专业社会团体。2006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培育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2011年,中央十八部委出台了推动社会工作的政策性文件,在此春风的带动下,全国各地的社工协会也相继成立。在此历史机遇下,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以下简称“我会”)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于2010年年底正式成立。
我国的社工协会以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为根本,发挥调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那么,这一新生的社会组织在推动行业发展时应当承担什么角色呢?如何发挥其应有作用?笔者试以自己工作所在的社工协会为例,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社工之家
社会学理论认为,家庭具有物质生产、人口生产、消费、抚养和赡养、教育、休息娱乐等功能,能够给其成员关爱和温馨,使其有满足感和归属感。心理学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害怕孤独和寂寞是人的本能,人们都希望能建立家庭,找到工作单位,加入某个协会或团体,归属于一个或多个社会组织,这样可以从中获得理解、支持和关爱,从而能有效地减少或消除孤独与寂寞感,从而获得安全上的满足。社工协会要发挥好服务功能,积极营造社工的行业归属感,给社工以“家”的感觉。一是要让社工获得福利待遇上的满足。协会要积极推动,要在确保社工相关福利待遇落实的基础上,通过呼吁倡导,力争社工福利待遇能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劳动技能的熟练、职称等级的提高而获得相应的提高;二是要让社工能预见自己的未来价值和成长空间。协会要积极关注关心每一个社工的成长,积极搭建平台,让社工充分感受到自己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提升工作能力,在工作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满足;三是要营造文化氛围,增强社工责任感。协会要加强行业文化建设,增强行业的凝聚力,使社工在因行业发展获得成就与满足感的同时增长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实现行业发展与社工发展的双向互动。
二、社工学校
学校最大的特征就是传授知识,提高技能。现代社会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个人需求越来越高,要做好社会工作,不但需要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还需要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其他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洞察力,不仅仅是要专业,还需要博学。由于国内专业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实务工作经验积累相对不足,即使是社工专业毕业生也会因阅历及经验的限制,很难适应专业岗位的要求。因此,根据社工的这些需求,协会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论坛、讲座、培训及主题沙龙等,积极链接各方资源,邀请社工专家与资深社工前来传道授业解惑,来对社工进行再教育培训,以此提高其工作技能。当然,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学着 “走出去”,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对外交流,开阔眼界,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这几年来,协会回应社工的需求,链接相关资源,为社工做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如新入职社工的岗前培训,社会工作考前培训,《东莞社工书屋期项目》(实施时间2012.1~2012.12),《东莞社工团队启航项目》(实施时间2012.1~2012.12),《东莞市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培训项目》(实施时间2013.6~2014.6),《东莞市社工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实施时间2013.7~2014.7)等,并组织了督导人才赴上海、北京、香港、澳门等地培训,有效地提升了社工的社会视野及社会工作理论水平和实务技能。
三、政府与社工之间的桥梁
各地社工协会大都由当地政府(民政部门)推动成立,所承担的工作主要是从政府职能里面分离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民间与政府的合力,实现公共服务的多元化。实践证明,行业协会若能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发挥自身优势,当好政府参谋,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不仅有利于协会功能的实现,也有利于为协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为行业服务是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社工协会作为一个自愿性的民间组织,首先应该是机构之家、社工之家,应当充分反映行业及机构和社工的利益诉求,以维护行业利益为己任,担当好行业利益的维护者。因此,协会要成为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及广大社工的桥梁和纽带,把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方针及时地传达给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工,把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工的呼声与要求及时反馈给政府,促进政府、社会工作机构和社工之间的良性互动。
为维护社员利益,我会定期对社员进行调查访问,通过走访社工服务点、社工机构,了解社工意见和建议后,向有关主管部门反映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意见。例如2012年,我会在收到东莞市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社工机构关于女性社工产假有关问题后,向主管部门提出了解决女性社工产假问题建议并受采纳。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条件下防暑降温工作,保障社会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会于2012年向机构《转发〈关于高温津贴发放的管理办法〉及〈关于公布我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的通知》(东社协
〔2012〕23号)以规范高温津贴发放工作。
四、社工的形象代言人
社会工作尽管在发达国家及我国港台地区已被社会公众所熟悉,但在内地,社会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专业名字。社会工作知晓度偏低、认同度不高这一现象给社工开展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也让有需求的服务对象不能及时获得社工的帮助。社工协会应积极充当好行业代言人的角色,做好社会工作宣传,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宣传社会工作知识,传播社会工作理念。同时,可在各领域挖掘整理一批有宣传推广价值、引起社会共鸣的典型案例,通过积极策划,定期组织各种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宣传活动,展示社会工作者专业、敬业、助人的职业形象,展现社会工作者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职业风采。
五、社会工作“研究所”
目前在实务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手法大多数来自西方,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常会因生活、文化等因素差异而导致不适用的情况。因而地方社会工作协会要通过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前社会工作,尤其是当地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主要问题、面临形式与任务,研究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本土化、职业化。同时,协会要通过调查研究,站在社会工作发展的前沿,掌握社会工作领域发展的权威数据资料,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咨询依据,确保相关公共政策的制定科学、有效、可行,引导必要的社会资源投向社会工作领域,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以我会为例,自成立以来,在课题研究方面,就先后承接了国家民政部支持的《社会工作多元化投入机制战略研究》,市社科联支持的《东莞市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以平衡积分卡理论视角为取向》,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支持的《社会工作介入公共事件的能力建设与干预计划》等研究项目。另外,我会还积极促进本地区社工的交流互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及时总结研究本土实践经验,探索一条既适合本土特色的发展规律,又符合社会工作发展规律的发展之路。
六、真正的NGO
一般而言,NGO是指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它不是政府,不靠权力驱动;也不是经济体,尤其不靠经济利益驱动。它的原动力是志愿精神,是公民社会兴起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中国的行业协会长期具有半官方色彩,部分行使了由政府授权的行政性质的权力,很多社工协会也不例外,本应具有非官方性,但却由政府强力扶持成立,与政府有着天然的姻亲关系;本应具有非营利性,但离开政府的关照却举步维艰;本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在很多人眼里它却是政府的行业代言人,是“二政府”,本应具有自愿性,但它的很多会员是“当然”会员,是无选择地加入。所以,年轻的社工协会还难以做到自立自强,离真正NGO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这一方面社工协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做到有能力可施展,同时政府部门要让渡相关职能,使社工协会有空间可发展。只有政府与协会之间正确处理好“出位”与“入位”,“伙计”与“伙伴”,“分工”与“合作”,“制约”与“监督”的关系,实现政府、协会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社工协会才会离真正NGO的目标越来越近。
关键词: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客观缺失;公共治理;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07-0076-03
乡镇社会工作人才是整个人才队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是乡镇中具有乡镇基本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能在各类社会团体组织、社会福利和服务机构、基层政权和社区从事社会保障、社会行政管理、乡村发展与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一、乡镇公共治理催生乡镇社会工作人才
1.乡镇公共治理与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紧密相关
乡镇公共治理及其发展,需要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支撑,公共治理又促使大量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产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层次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大力加强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在乡镇政府服务领域广泛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提升乡镇政府整体服务水平至关重要。加快培养一支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充实乡镇基层服务组织,是解决乡镇基层力量薄弱、夯实乡镇基础的重大举措。
要转变乡镇政府管理职能和服务方式,必须加强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人口逐步老龄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不断加强,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工作领域越来越宽,服务对象越来越广,工作要求越来越高。
在公共管理的宏阔背景下,乡镇政府必将进一步转变管理方式,包括逐步步入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道路,形成行政力量与社会力量互动的格局,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为政府与社会的合作管理。这就为我国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2.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在公共治理中的特殊作用
广大乡镇社会工作者生活于基层之中,最了解基层,也最贴近百姓。他们在乡镇中的作用是其他成员无法替代的。我国乡村人口众多,面积广阔,农民居住分散,封建思想和陈旧观念根深蒂固,村民民主法制意识不强,宗族等势力在农村不同程度地存在,加之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中,协调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公益事业兴办困难重重,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不仅需要制度的规范,更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人才来服务、指导、协调、管理,以确保乡镇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在公共治理中的客观缺失
目前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很难发挥,其中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
1.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体制困惑
条块分割明显。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在乡镇、行政村、社区,在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公益服务类的事业单位,以及乡镇中民办的公益性、慈善性社会团体、民办社会服务机构工作,在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框架下,缺乏统一的领导和专门的规划。
制度保障缺乏。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基本上没有从制度上被使用单位真正地吸纳,有些地方甚至还没有将他们纳入人才队伍范畴。
专业程度不高。目前受过正规训练的社会工作者极少,有关学校相关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到县一级的已经很少,到乡镇基层的几乎是凤毛麟角,而正在从事乡镇社会工作的人员大多没有受过正规的社会工作知识、技巧的训练,因此,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供求渠道不通。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工作人才“入口”不畅、供求失衡,一方面社会迫切需要各类的社会工作人才,另一方面一些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却难以找到合适的专业岗位。
工作力量单一。当前,我国乡镇的社会工作主要是政府主导,无论是投入还是服务,主要由政府提供,社会参与力量薄弱,远远不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奖惩激励,乡镇社会工作者地位和待遇低下,民间对社会工作的参与热情不高。
2.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客观现状
第一,文化程度低。至2005年末,我国乡村人口达到5亿,文盲达8700万,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接近总量的93%;就乡镇公务员来说,以2007年1月统计的浙江天台县为例,该县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者只占19%。
第二,乡镇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严重,特别是西部一些乡镇,人才从农村流向城市已属司空见惯。一些乡镇除了乡镇干部外,便是不多的教师和极少的医务人员。
第三,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结构与人才分布失衡,存在着“三多三少”的问题。即初级人才多,拔尖人才少;行政管理人才多,专业技术人才少;凭经验吃饭的人才多,靠创造立身的人才少。
第四,人才市场配置与人才部门所有矛盾交织。
3.乡镇公共治理迫切需要社会工作人才的支撑
至2006年7月,全国共有25712个乡(其中1517个民族乡)、19216个镇。涉及人口超过我国总人口的3/5,面积更达4/5以上。仅就社会救助来讲,我国目前农村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6500多万,残疾人口8200多万,重点优抚对象460多万,孤儿57.3万。因此,有关专家估算,我国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应保证在80万以上,这与目前还不足10万的数字相差甚远。
此外,中国乡镇政府的财政债务每年以2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当前的乡镇基层债务额超过5000亿元;其中乡镇一级净负债超过2300亿元,村级预计达2500亿元。
三、加强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1.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高等院校,也可以通过对目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一是高等院校对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抓紧建立由教育、民政等行政部门授权、社会工作教育专家和多年从事实际社会工作的人员组成的教学及教材撰写和审定委员会,研究落实社会工作教育学科体系建设,建立对各大专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师的评审制度,特别要考察建立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基地和提出科学的实习督导要求,规范学生实习,实行开放办学、开门办学;适当降分招收在乡镇工作的、有一定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青年进入高等院校进修学习,并采用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就业的方法,要求他们回原地原单位工作。
二是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培训。对从事实际社会工作人员的培养,应秉着“用什么、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进行,即使是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的、在社会领域工作若干年以后的社会工作者,也还要不断地接受知识更新的培训。高等院校的正规培养往往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这当然还包括学非所用等中间环节的诸多问题,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培训虽然针对性、应急性较强,但知识的系统性,社会工作的技巧性就有较大距离。从这点出发,更应该提倡对在职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的制度建设及相关社会学基础知识培训、分业务领域培训基地建设(包括实验室建设、师资建设、教材建设)及社会学各专业知识的培训上。
三是对热心于从事社会公共事业的有一定专业特长的老年人才,包括城镇广大退休人员、乡村退休教师、退役军人和一些社会贤达的培训,我们也可以称为“二次开发”。一方面让他们老有所乐,同时也使他们感到老有所用。
2.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吸引
如何吸引人才,对于乡镇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问题。这里最主要的还是尊重人才,即有关组织和领导应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使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人情的温暖、组织的关心、领导的信任、关系的和谐,使人才有一个能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良好环境。其中,物质待遇和精神待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做到将“薪”比心,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并让员工参与报酬制度的设计与管理。以良好的环境聚集人才,拿出重金奖励人才,从而提高对各类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要建立吸引社会工作人才的激励机制,并通过具有足够吸引力的激励政策,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离退休干部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建立好富有凝聚力的乡镇文化是吸引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长远之计。要切实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建设,改革文化管理体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要切实把乡镇文化建设纳入到乡镇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中心村建设指标,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工程;要加大投入资金,建立乡镇文化发展基金;要抓好地域特色文化,突破“狭义”文化的范围,拓展活动内容和形式,丰富乡镇文化生活。
3.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使用
乡镇社会工作人才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人用其才,即按照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背景,安排适合的岗位,让其充分施展才能;人补其才,即分析乡镇社会工作人才中的某些不足,竭力使他们相互之间做到才能互补、知识互补、年龄互补,并且,在使用中服务,在服务中使用;人聚其才,即了解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特长及兴趣,设计因人而异的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其发现不足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自觉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学习风气;人享其才,即帮助乡镇社会工作人才认识到个人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巧,形成互助共享的良好氛围,将个人成长与组织成长紧密联系起来。
乡镇人才本身就匮乏,要根据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和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在乡镇相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乡村社区以及党的各类基层组织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人才的标准和要求,及时将各类社会工作人才充实到相关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4.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管理
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的公共性主要体现在对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行动态管理,包括对乡镇社会工作人才在交流、引进、招聘、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全方位的动态有序管理。这种动态有序管理首先表现在搞好协调,整合力量。其中,协调好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的关系,协调好民政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关系,协调好城乡社会工作人才关系,协调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特别是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有关政策,协调好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和保障机制,是协调的重点。其中应切实注意的制度建设和制度衔接,进一步理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应充分考虑到现有乡镇实际情况和现有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奋斗目标。在工作中,既要坚持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专业性,又要注意乡镇社会工作人才的综合性。在推进乡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乡镇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的优秀成果,更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认真总结我国丰富的社会工作实践经验,尽快建立起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体系。
参考文献:
[1]崔建远.合同法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84-285.
[2]唐德华.合同法审判实务[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892.
[3]王利明.违约责任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627-629.
[4]郑玉波.民法债编总论[M].台北:三民书局,1993:341.
论文摘要:文章从社会的普遍现实、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剖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急速发展,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增多,社会工作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需求量的增大,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社会工作本科教育。据悉,截至2005年8月,我国大陆地区已有170所大学开办社会工作本科教育,还有数十所学校开办社会工作专科教育。然而,目前各高校社工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据了解,广州最早开设此专业的华南农业大学,2003年首批81名社工系本科毕业生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不到10%,有70多人找不到社工岗位转了行。①据了解,2005年中山大学毕业的30多名首批社工系学生中,3名进了广州市社会福利院等单位工作,成为“专业社工",2名留在社工系工作,5名考入社工系硕士班,其余20多名全部“转了行"。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社会工作专业快速建设与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之间的巨大反差和错位。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加以深入剖析:
一、 社会的普遍现实
1.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工作专业尚未得到社会大众的了解、认识。
对于一个新兴的职业,需要社会广泛地宣传,而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做的相当少。不仅仅是社会媒体的宣传力度不够,而我们社会工作者主体(学校、教师、工作人员、学生等) 自身的宣传力度也很薄弱。现在像《社会工作》这样的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寥寥无几, 而且只 有屈指可数的学术期刊才开辟了社会工作栏目,大众媒体则更少涉及社会工作,只是在部 分地区做得稍好些,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而且社会工作者主体,如高校的社会工作教师很少写有关社会工作的科普文章来普及社工理念,社会工作者开展的活动也不多,其提供的服务的社会效益不够明显,无法吸引媒体的注意,这些都影响了社会工作的宣传。因此,社会工作这项职业究竟是做什么的,很多社会成员都不了解,而且不被认为是一项职业。社会大众不知道这个职业可以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社会有什么样的贡献,其重要性何在。很多人只是从字面上曲解社会工作,认为就是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计报酬的其他为社会做的服务工作,只需要爱心,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巧。
因此,政府及媒体应该加大对社会工作的宣传,使人们了解这个行业,知道它是做什么的,能为人们提供哪些服务等,充分利用这个行业为社会服务。除了外界进行宣传外,还需要我们社会工作者自身宣传,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服务来获得社会的认可,树立专业权威的形象。通过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增加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和接纳度,增强政府和公众的全方位的认同。
2.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任重道远。
2004年7月1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第九批国家职业标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标准正式公布。这完成了社会工作职业入口的规范建立,对社会工作的改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从资格的认证到岗位的对接却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虽然政府现在对这个职业给予了 承认,但没有明确哪些工作岗位应由社会工作者从事,而且待遇也不清楚。另外,长期以来,社会工作职业的功能都被一些政府部门和准政府组织包办代替,这些部门和组织很少意识到其工作应由具备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来从事,同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他们仍然不愿交出理应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工作,甚至有的直接拒绝社工人才的进入,这势必阻碍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在社会工作职业化程度较高的香港地区,社会工作者是普遍受人尊敬的一个职业群体,目前有两万从业人群。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和财政资助是香港社会服务工作得以不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是香港地方政府并不直接包办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服务,在香港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主体是各类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隶属于社会福利署的专业机构,另一类是非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后者占机构总数的3/4以上。这与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生存环境大相径庭。我们的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领域后,没有相应的岗位编制、职称序列和培训机制保证他们的根本利益,这使得社会工作职业化过程缺乏必要的动力和体制保障。
因此,政府应该在福利政策、人事制度、就业岗位、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社会工作大力支持。政府在制定社会福利政策、制定社会工作法规和条例、实行专业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考核评估各项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等方面应担负起宏观管理和指导的责任。另外,政府还应大力培育和发展非政府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对之提供必要的服务设施和财政资助。
二、 高校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与发展
1.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急需改进。目前我国高校在制订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模式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对我国的社会问题、社会整体需要和发展做充分的分析,而是在生搬硬套国外的或港澳的,甚至有的高校间相互照搬,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需要而制订出具有弹性的社会工作培养模式。社会工作一直为适应过渡期的社会问题所需要,而社会的变迁使得社会问题的性质一直在发展变化的,因此,社会工作要获得社会的认可,就要能经常提供适合问题需要的服务。那么,我们在设置社会工作教育的培养模式时,就应该考虑到社会有什么样的需要,我们就应该设置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2.专业实践环节薄弱。国际社会工作学校联合会规定:所有学士学位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800小时的课外实习。但是我国高校社工专业由于人力、经费以及与实习机构的关系等问题限制了专业实践教学,使其成为社会工作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有几方面的原因:
(1)实习时间安排单一。多数高校除了第四学年集中安排统一实习外,在社工专业的其他学习时间内并未安排足够的实习计划,或仅仅是利用寒暑假要求学生自发参加实习,其效果与期望值往往相去甚远。
(2)实习单位本身的不合作。在当前的社工领域,因缺乏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转变的有效机制,使得这些实习机构对实习生往往有诸多限制,实习过程中社工专业的学生不但无法施展专业知识,甚至不得不通过“变通”的形式来迎合实习单位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实习生的工作热情和对社工价值的认同。
(3)实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科学的指导机制。大多数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均处于自发的实习工作状态。由于社工专业涵盖的面十分广泛,学校派出的指导老师往往需要同时面对很多学生提出的专业性问题:如社会福利政策、家庭情感危机、青少年犯罪与预防、城市救助体系的完善与实施等,指导老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其指导也就常常浅尝辄止。另外一些机构的工作人员虽然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但指导学生的方法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科学的指导。
针对以上的现状,各高校应制订合理的实习时间,建立完善而丰富的实习档案,加强对学生进行实习个案的分析与问题解决,同时尝试建立专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王思斌认为,要克服专业教学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的现象,可以借鉴医学教育的体制,由学院直接建立附属实务机构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教师与实务工作者应同一群人的两个可以随时转换的角色,对学生来说,其学习过程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课堂教学中的知识和实务教学中的经验学习。③另外,云南大学的向荣提出了采取“三方伙伴关系”的实习教育模式:④即通过政府,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及海外有关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结成三方合作关系,在政府的实际工作部门如一些社会福利机构内由国际非政府组织出资或出力给机构里的实际工作人员提供多方面培训和指导。学校方面在参与培训同时也介入机构的日常工作,一方面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来了解和认识中国福利服务的实际状况,并对其优秀的经验型方法进行层面的思考和总结,使得社工作在中国社会扎根,以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工作。这有助于加强和完善社会工作实习制度。
3.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不足
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中,教师的专业结构很不合理,其中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教师比例很少,即使具有相关专业的心理学、哲学、法学等背景的教师亦占少数,更多的是其他专业。王思斌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第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对569人社会工作教师的调查中,有“专业社会工作”背景的教师为“19.16%",有“社会学”背景的教师为“18.98%”,“其他”为“21.09%”。⑤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导致课程设置的不合理。
而且大多数教师是“半路出家”、“自学成才”,在“书斋”里做学问的,本身很少从事过社会工作实务工作,对实际的社会工作的具体实施缺乏了解。因此,其授课只停留在教授理论知识,内容空洞、言之无物,而且对实践环节也感到力不从心。这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社会工作教师队伍的培训,通过各种培训途径培养社会工作教师的专业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教育师资队伍。其次通过多种方式促使教师积极融入社会工作实务。如教师到相关机构挂职锻炼,以积累实际经验,充实课堂内容。通过培训和社工实务使社工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使其既有很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又有丰富的实践指导能力,逐步实现优秀的社工专业教师都是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此外,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自身专业认同度低。
社会工作专业大多数学生在报考大学时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不清楚这个专业要学什么和将来要干什么,只抱着考上大学为目的,而对专业的认知相当缺乏。在一所大学本科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三、四年级的140名学生中调查显示:87.14%的学生在考取大学之前未听说过社会工作这个专业,而且34.29%的学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个职业。在不愿意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选择中,58.33%的学生是因为“该职业缺乏社会知名度和认同感,社会地位低”。⑥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认同本专业势必会影响其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影响其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因此,首先我们可以借鉴香港的经验,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大学招考面试制度,通过面试使学生明确今后学习和就业方面,选拔出具有社工基本素质的学生,而淘汰出只是为了迈入大学,而不认同该专业的学生,以免造成人才和资源的浪费。其次,我们应加强对社会工作学生的专业理念的培养。教师在各门课程中都应渗透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并且,教师以自身的言行感染社工的学生,树立专业理念。第三,建立完善的督导制度。社会工作学生一入校,教师就应对学生进行督导,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督导,特别应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各高校的社工专业院系,应当在新生入学后迅速帮助他们确立发展目标,并在实践中为帮助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做出切实努力。社会工作者应当可以像医生、律师、会计师、精算师等那样获得执照,单独开业,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方向。在校期间,社工专业的学生就应当像医生、法律、会计等专业学生一样,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各项知识和技能,并各有侧重。
总之,要彻底改变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改变和调整,加大对社会认识的引导;需要社工服务领域加快向专业化的转变,尽快建立一个完善的职业制度体系;需要高校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模式作出积极的调整,对专业师资建设加大投入,并自觉承担起引导整个社工领域向专业化发展的责任和义务;需要社工专业学生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修养,建立一种职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社工价值与人生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也许,这个过程很艰巨,它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及社会工作从业者之间达成高度共识,但是,这个目标实现,有助于社工专业的科学发展,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助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完善,更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
参考文献
①社工就业动态.内地找不到对口工作.广州九成社工本科生要转行〔DB/OL〕.(2005.03.19)〔2005-4-5〕.
②梅志清.社区管理体制还存在缺陷.社工毕业生求职无门只得“转行〔N〕".南方日报,2005.09.17.
③王俊秀.社工专业为何校内辉煌校外沧桑〔N〕.中国青年报, 2005.02.08.
④向荣.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模式再探索〔J〕. 云南高教研究,2000,(2)50-52.
【关键词】社会工作者;工作模式;社区青少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背景
(一)社区青少年的界定。本文所说的社区青少年,是指在海西州各街道、社区辖区范围内,具有正式海西户籍的14到25周岁之间,没有固定工作和收入、没有进一步就学或失去监护的失业、失学、失管的青少年。
(二)海西州社区青少年工作的现状。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区域的迅速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了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和暴力化的趋势。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州青少年犯罪案件,从2013年州检察院批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57人到2014年的37人,海西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虽然在绝对人数和占批捕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总数的比例方面均呈下降趋势,但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4年海西州共青团青海省委员会考虑到本州城乡并存的州情实际,决定开展“探索建立社工队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试点工作。
二、海西州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探索与海西模式的建立
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海西州社区青少年工作从“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招募、统一培训”四个统一入手,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社工统一招募,统一管理,而培训专家和培训项目也统一安排在相关高校。围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提出的要建立“依法治国”的总体要求,着重从“以青少年普查为基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以社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拓展服务领域为关键”四个方面着手,认真调查全州社区青少年群体状况,逐步加强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试点工作的开展。
针对社区青少年的特殊情况,从多个渠道招募并挑选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考虑离、退休老同志的业余时间比较多,人生阅历和教育经验丰富,对于缺少社会阅历的社区青少年而言,老同志的丰富人生阅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与社区青少年属于同龄群体的优势,也应当从高校选拔了部分学生社会工作者。
三、海西模式的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逐步上升趋势,数量多、蔓延快、危害大。在年龄、类型、手段、方式、对象等方面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于此我们不仅要充分发挥法的指引作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更要有效地采取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客观方面的原因。所以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的理论研究、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应开拓新的预防思路,运用新的预防方法。
(一)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理念。所谓社会工作者是指遵循助人自助的理念,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通常简称“社工”。社会工作者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支重要的服务于居民福利和社会稳定发展的专业力量,已经在我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以及上海市,逐步承担起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任。
(二)社会化资源整合的有效利用。社区作为城市的一个细胞,由于其基层性,其在服务于居民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为本”的工作取向,着重于调动所有可能的资源,调动社工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使专业服务的运作趋于社会化,以有效、公平和合乎人道的方法帮助青少年犯罪者。
四、积极探索建立专业化的社工队伍
(一)提高社工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有专业化的社工队伍。在当前我国社工工作刚刚起步,缺乏社会工作理论和社会工作环境的情况下,需要政府、社工教育工作者、社工实务工作者以及行内各方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为社工的发展提供支持。专业化社工队伍的建立,伴随社会工作的职业化过程。相关政策的出台将对社工职业化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海西州从2014年12月开始的试点工作中,社工队伍的组成还主要依托于专兼职结合的方式,以社工志愿者为主,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社工队伍的培训力度,建立制度,加强社工工作交流,逐步推进社工专业化进程。此外,我们还将从完善社工聘用考核、强化社工交流和例会等方面加强社工队伍的建设。
一、工作目标
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实施社会组织进驻基层工程,加强社会组织培育扶持,推进开展政府购买服务,让社会组织在惠及百姓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家园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思路举措
(一)建立社会组织智库,推动基层治理专家把脉会诊
设立社会组织首席专家制,通过认定一批参与社会治理方面的专家、行家,建立社会组织专家库,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作用。
1、评选一批社会组织首席专家。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或管理人员,社会工作师、教师,优秀社区干部、社会组织专业人士等构成的社会组织专家库,专家库成员由各业务主管单位、全县性社会组织、有关企事业单位等推荐,县委政法委、民政局等单位进行审核,并名单。
2、加强对首席专家的动态认定管理。严格社会组织专家考评,并根据个人表现、工作需要等,对专家库人员进行适时调整。
(二)引导社会组织进驻基层,推动社会服务专业化
通过引导社会组织进驻基层一线,深入社区家庭,参与社会服务,承接服务项目,推进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预防和降低社会风险,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1、安排场所入驻。在县、乡镇、社区三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及各类便民服务中心,动员有关社会组织入驻,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站)等服务平台,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专业社会工作者,及时有效参与社会心理服务、矛盾纠纷调解、弱势群体救助等工作。
2、开发服务项目。推动政府有关部门,开发适合社会组织参与的社会服务项目,并及时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积极参与、主动承接、发挥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工作者扎根社区,联合爱心企业、社区工作者、群众组织、志愿组织及其它社会力量主动开发项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细运作服务项目,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人才“三社”联动工作水平。
3、开展宣传培训。推进社区心理知识普及,组织相关专业人才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等进行心理学、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切实提高其沟通交流、心理疏导、危机干预、化解矛盾的能力。
(三)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推动社会组织能力提升
1、开展公益创投活动。扎实推进“福彩慈善•助力社区”公益创投活动,以百姓知晓、百姓参与、百姓监督为目标,在前期动员、项目征集、项目评审、项目实施等多个阶段和环节寻求创新突破,全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和标杆项目。
2、实施政府扶持项目。深入基层,广泛征集群众服务需求,年内实施民政理论研究、养老托老服务、困境儿童关爱、助力精准救助、矛盾纠纷调处等6个左右政府扶持项目。通过财政支持,推动一批成长型社会组织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提升服务能力。
(四)开展社会组织公益采购,推动政府购买服务与职能转移
1、帮扶困境儿童。对困境儿童进行分类帮扶,为孤儿、重病重残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为服刑或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子女提供监护支持、精神关爱、法律援助等;为心理缺陷儿童、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有违法犯罪倾向青少年等对象进行心理疏导、行为干预、法制教育等,促进他们更好地回归和融入社会。
3、参与防灾减灾。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参与常态减灾、应急救援、过渡安置、恢复重建等工作。积极参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的编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防灾减灾救灾课题研究和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推广应用;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灾害风险评估和必要的中小型应急救援和生活安置演练等活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责任体系。将加强和创新社会组织建设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放到全面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大局中谋划推进,作为平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狠抓落实。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责任。切实加大力量投入,确保有人办事、有钱办事。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小组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5-0314-03
对于中国而言,社会工作是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由于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致使我们不可能将西方社会工作完全照搬过来。迄今为止,社会工作本土化已经在社工界被广泛关注和讨论,众多学者从文化、价值观及伦理的角度阐述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相关困难。作为一名社会工作教育者,笔者试图以《小组工作》课程为例,探讨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模式。
一、社会工作本土化
本土化所反映的是一种变化和过程,它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种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本土化不但强调外来者对它所进入的社会文化区域的适应性变迁,而且特强调后者的主体性,即它是站在后者的立场上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社会工作本土化概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71年联合国第五次国际社会工作培训调查,社会工作本土化被定义为“将社会工作功能和教育与某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的过程”。王思斌教授(2001)提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制度体系)进入中国,同其互相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求而发挥功能的过程。
纵观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Walton和Abo Elnasr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1)引进阶段。在此阶段,本土基本“照搬照抄”西方国家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模式,很少考虑东西方在传统文化、价值观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很少反思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与方法是否适合本土民众。本土的社会工作教育基本沿用西方的教材和教学思路。(2)本土化阶段。 随着“照搬照抄”西方社会工作给本土带来不良后果的显现,在此阶段,本土意识到需要从自身文化和社会现实出发,对西方社会工作进行适当的修正。社会工作教育亦要立足本土需要,通过课程安排、教材开发、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手段加强社会工作教育的适应性。(3)扎根阶段。学者们认为,扎根化指的是按照本国的环境和制度,重新组织社会工作职业的方方面面,即发展并创造出一套真正适合本地的社会工作模式。
二、社会工作教育的本土化
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学生是中国未来的社会工作者群体,他们将来会是积极探索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人才,因此,要实现社会工作本土化必然离不开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Midgley认为,“专业的社会工作的角色必需满足不同国家的实际需要,社会工作教育必需满足社会工作实践的需要”。 Walton和Abo El Nasr(1988)指出,虽然本土化可以使西方社会工作实践适应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解决他们的问题,本地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和实务者应该创造性地发展自己的策略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满足自己的需要。
因此,社会工作教育者应该积极探索契合本土文化和需求的教学模式,培养本土的社会工作人才。
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现状
中国目前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院校分为五类:一是民政系统的普通高等院校;二是共青团系统的普通高等院校;三是妇联系统的普通高等院校;四是教育部系统的普通高等院校;五是民政、劳动、工会、青年和妇联系统的干部教育与在职培训学校。
燕蜻、闫钟于2009年在隶属教育部系统的某普通地方高校社会工作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纵然该调查只选取了某一所高校作为调查对象,中国各地社会工作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但调查结果依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1)学生认可度低。调查显示,鲜有学生在高考时选择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有过半数社工专业的大一学生想要换专业。(2)专业师资薄弱。被调查学校社工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首先,专业教师数量偏少;其次,教师专业对口率偏低,教师中社工专业及相关专业毕业者所占比例不到50%;再次,教师职称结构偏低;最后,教师学历偏低。(3)教材的质量不尽人意。首先,教材专业性不够,各门教材内容重复率太高,个别教材还出现错误;其次,教材适用性有待加强,缺乏针对本土的社工教材。目前,华东理工大学出版了一系列本土的社会工作实务教材,为总结和推广本土社会工作经验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这依然不能满足国内巨大的本土社工教材的缺口。(4)实验室建设滞后。被调查学校尚未建立独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无法进行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
四、以《小组工作》为例,探讨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应该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