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个人分层培训总结

时间:2023-03-08 14:53:56

导语:在个人分层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个人分层培训总结

第1篇

然而,目前的教师专业培养中,较少关注教师之间的个性差异、技能差异、理念差异,较少遵循以“师”为本的理念,没有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大多以教龄为依据,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培养,无法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平台,创造更多机会,创设更好环境。此外,由于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由一所学校单独进行的教师专业培训无法很好地借助区域内其他学校的优质师资、培养条件,实现区域内优质师资利用效益的最大化。

近几年来,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清晰认识教师培养的形势,以高度的责任感、积极的创新精神,以提高培养对象的专业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优化、充实、提高”为指导方针,遵循目标驱动性、层次递进性、实践可行性和评价激励性等原则,构建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模式,追求“整体、均衡、优质”,力图通过上位的管理机制,打破单纯以学校或学科为单位的各自为政的格局,按照不同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实现跨学段、跨学校的优势整合,有意识地为各个层面的教师提供最佳指导,并督促其沿着适合自身特点、能力和素养发展的路径、方向以持续发展,从而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具体运作中,海盐县教育局教研室把教师分成三个层面,落实培养任务。第一个层面,教师全员培训。按学科、学段,分别对全县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提升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的水平,并将培训效果、效率和效益转化为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推动力,使之尽快满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第二个层面,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以主题式、师徒结对式为主,帮助青年教师开阔眼界,转换视角,提高理论水平,改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科研方法,形成一个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科研型青年教师群体。第三个层面,名优教师再提升培养。组织名优教师(特别是特级教师培养人选)参与高层次研训,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突破专业发展“高原期”,成为具有崇高精神力量、精深专业知识、扎实教学功底、精湛研究水平、较强引领能力、强烈合作意识的名师。这三个层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递进的发展过程中,鼓励教师从低层面向高层面跃进。

一、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的策略推进

(一)形成区域性教师分层培养的组织框架

1.找准教师培养的基点

海盐教研室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真切了解教师专业培训的实际需求,为建构“区域性分层培养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针对“你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最大困惑”,45%的被调查者依次认为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理念和行为转变”“教学设计”“课堂效率”“优秀率和合格率的提高”“和谐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又如在“培训建议”中,教师普遍希望培训者要了解受训群体的个性特征,要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多加强理论应用性培训,多加强研讨互动,最好采用一对一的辅助方式。

2.优化培训资源的合理配备

以往的教师培训,很多培训部门一厢情愿地用“拉郎配”的方式,使教师处于被动的“专业化”状态,“合作”也苍白无力,容易形成虚假的“克隆现象”。因此,海盐教研室积极倡导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自主、开放、滚动、和谐的“紧密合作型结对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配制形式,打破学科、单位、地区之间的壁垒,让优秀教师与不同的受训教师,实现优质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个多向的、滚动的、交叉的体系,有利于形成广泛的教师学习与科研团体,激发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生成更多的创造性策略,形成教学技能的多样化。

(二)构建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的基本模式

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海盐教研室在问卷调查、下校调研,掌握丰富的第一手师资状况的基础上,不再单纯采用以教龄为依据、以学校为单位的校本培训模式,而是根据教师已有的认知水平、教育经验和发展需求,实现区域性、分层次、动态化的培训模式。

1.师徒带教模式

青年教师和非本校、本地区的优秀教师“师徒结对”,采用合作研究、案例研究、随堂研究、网络(博客)研究等方式,通过传、帮、带增强专业切磋,合作协调,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2012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师徒双方签订“结对协议”,明确结对周期、双方职责(包括理论学习、个人专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论文撰写等)。每学期末召开“师徒结对”工作经验交流会,并督导考核,对优秀指导教师与受导教师给予嘉奖。

2.团队互助模式

以较大群体为着眼点,加强教研共同体、学科中心组、学科基地等团队建设,通过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理论的观课反思、专题研讨等,对教学实际问题和共同关注的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化研究,分享智慧,共同发展。到目前为止,海盐县共组建了24个学科基地,分别以一所优势学校为龙头,建立学科基地网站,实行捆绑式考核。在这个共同体中,来自不同学校的成员群策群力,交流分享教育智慧,实现均衡发展,整体优化。

3.导师引领模式

借助教研员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进行运作,组合一批相对固定的学科教师,在教研员(名师)指导下,进行诊断分析与行为跟进,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获取新的教育信息和教学策略。2012年,韩耀强主任成立了工作室,定期开展高层次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培育专题项目,帮助成员打造鲜明的教学风格,扩大成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工作室甚至对各位成员定出量化指标,如每年在省级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本专业论文不少于2篇,至少承担1次县级及以上的公开课或专题讲座;每2年主持一项市级及以上课题并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

4.主题研究模式

人员组成比较灵活,多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讨,使参与的教师进一步明确方向,逐渐介入课程建设与实施,解决教学问题,获取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效学习。海盐县小班化教学研究共同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这一共同体由七所学校组成,每次活动,把“小班化教学”这一大主题分解为“合作学习”“导学案”“教师干预策略”等小主题,按照“收集、学习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小主题设计课堂实践问题诊断反馈与跟进”的基本流程操作,使每一个轮回、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主题,彰显研究的深层意义。

5.骨干先导模式

由本土(或外聘)专家对骨干教师进行高位的先导培训,包括教研活动预设、教研活动监管、教学质量分析、课题主持等,使之在区域培训、校本研训中发挥核心作用,有效实施管理与指导,提升教师的群体水平,打造优秀教研品牌。这几年,海盐教研室既发挥本土专家卢明、朱益群、邱月亮等的引领作用,也牢牢依托嘉兴教育学院、浙江省教研室、华东师范大学等高品质的科研单位,邀请朱建人、魏林明、梁旭、方张松、胡惠闵等专家作专题报告,极大地开拓了教师的视野,传递了教育的智慧。

(三)发掘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的运行策略

1.目标导向,过程管理

个人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自主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海盐县教研室要求各受训教师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合理规划个人发展目标(包括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与个性化目标),制订出体现操作性和递进性的阶段目标与阶段措施,体现适切性、个性化。同时,加强教师践行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管理,使之呈现小步递进、逐步提升的发展轨迹,并通过教师自评、考核认定等方式,评定发展目标的达成度,适时调整下一阶段的目标与措施。具体操作如下:

(1)自我设计。以一学年为单位,从课堂教学、实践运用、教育科研、交流互动等方面入手,明确具体指标及相应策略,努力以量化与质化互为表里的方式呈现。(2)导师磋商。导师从更为广阔的视野、更为顶层的界面、更为长远的前景、更为科学的前瞻,诚恳地与培养对象协商,帮助他们补充、调整与完善。(3)共同考量。由导师和培养对象一起,督查个人规划的执行,及时纠正错误,找到改进策略。

2.分层推进,整体优化

(1)学科教师常规培训。首先是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就是围绕某一问题,邀请外校、外共同体、外地专家名师或学科中心指导小组,对受训教师进行专项指导。走出去,就是以区域为单位,与优秀学校搞好横向联谊,分期分批派教师外出学习,与名师建立长期、稳固的联系,随时沟通信息、交流技艺。其次是组织培训班,听讲座,看课例,从研究教学对象到教师应具有的素质,从运用教学方法到课堂教学的节奏和容量等,引领教师理论指导实践,为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再次是集体备课、对比研讨,就某一课的教学任务,以区域为单位,集体备课。之后,深入分析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形成共识,为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构建理性框架。特别要遵循“个人钻研―集体研讨―课后反思”的流程进行操作,个人钻研是基础,集体研讨是核心,课后反思是关键。第四是成立区域共同体。由于各校发展不平衡,海盐县教研室本着“均衡发展”的理念,让部分优秀学校(包括学科基地)与薄弱学校结成教学研究共同体,促进薄弱学校良性健康发展。主要分三级联动:一是校本培训,这是区域培训的基础;二是片区培训,以教研共同体为单位,借鉴同质学校的培养经验,取长补短,获得基于学校自身个性的再发展;三是全县培训,更多地探究具有指导性的区域培训的理论模型、实战框架。

(2)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首先是成立学科培训班,由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统一管理,分层培训,分类指导。成立培训班,不是简单地把青年教师组织在一起,安排时间,搞搞讲座,或者听几节课就算完成任务,而是在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学员成长档案。其次是跟踪培训,促进个体提高。一方面,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带青年教师“上路”;另一方面,选出部分重点对象,采取分科包干的办法,进行重点打造。具体方式如下:随机听课―课后诊断―策略跟进―课堂教学再实践―课后诊断―再提炼教学思路。这样反复历练,不断促进其尽快成长。

(3)名优教师培训。首先,组织名优教师参加高端培训,如海盐县特级教师培养人选培训班、嘉兴市学科带头人培训班、嘉兴市名师培训班、浙江省名师名校长培训班等,使他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身的教学行为,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其次,开展“提高教学效率”等专项研究。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学校为单位;第二步,以教学研究共同体为单位;第三步,以全县为单位。这三步中,根据名优教师的特长,重点对亟须解决的问题作出正确诊断,进行小专题研究。再次,建立以“教师成长的摇篮、资源辐射的中心”为主旨的教研员工作室,如“小小”高中物理教研工作室、特级教师朱益群工作室,形成以“浓厚学习力、缜密研究力、和谐向心力”的文化管理境界为发展愿景的组织,形成“专家引领―同伴诊断―自我反思―共同提升”的成长模式,使工作室成员逐步走上教学艺术之路,完成从“教书匠”到“教育专家”的蜕变。

3.按需定培,彰显个性

只有适合教师需求的教师培训才是最有效的。海盐教研室根据不同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探讨优化培训要求及内容,体现“关注共性、凸现个性”的原则。教师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需求和特点。因而,通过教研网、学科基地网、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等载体,提前把“培训菜单”挂出来,任由一线教师自主选择,这就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与平台,满足了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保培训工作与课程改革的同步推进,确保各层面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每年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四)完善区域性教师分层培养的评价体系

1.细化指标,完善自测

以教师“前测”能力为起点,分层制订发展目标。每名培养对象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自我制订具体的评分标准,并通过评分标准的构建,促进自身专业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海盐县教研室和导师予以科学指导,及时修正难以达成的目标或不能超越的目标,使发展目标都能得以顺利实现。

2.阶段评估,审视进展

以学年为单位,以诊断解惑为主要目的,进行一年一次的阶段性达标度评估。为了更好地激励教师自主参与、主动发展,确保每名教师高质量地完成师训任务,在师训过程中切实提高专业能力,海盐县教研室制订了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学分认定表,每项认定表都有具体的评价项目和分值。

3.注重实践,强调过程

对教师的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教师发展的过程。海盐县教研室将培养、培训的评价贯穿于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中,以课程为载体,以实践为重点,采用以“评价―改进―再评价―再改进”为目标的评价方法,促进教师行为转变。同时,注重创设宽松的氛围,鼓励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疑惑,与他们一起分析、探索和讨论,在肯定优势的同时,也能诚恳地提出不足,一起寻找改进教学实践的方法,提高反思能力。此外,激励教师勇于实践,设计有效提问,进行有效回应,进而在一次次实践、探讨、反思的过程中提升专业水平。

4.选择方法,呈现激励

海盐县教研室深知如今对教师的评价不应是一种“背靠背”的考核,而应选择合理有效的评价方式,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此,同行评价、自我评价、导师评价、组织评价相结合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自我评价,即通过自我评价反思,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成绩与特长,激发教师的成就感,帮助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的新目标和未来专业发展方向,这是教师自主发展、自我转变的良好途径。同行评价,主要指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对执教者、教材及学生学习情况作出教学价值的判断,便于执教教师不断反思、总结,从他人的教学得失中汲取经验。导师评价,由导师对培养对象作出全方位、全过程、综合性的评价。组织评价,即教研室、培养对象所在学校对教师工作实质作出评价,注重过程,突现个体差异。

二、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实践的成效

实践证明,教师区域性分层培养是适合海盐县教师需要、促进海盐县教师专业发展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促进了不同教师的自主发展

区域性分层培养基本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教师教育理念得以转变,教学行为得以优化,教学效益得以彰显:有利于教师获得情感上的愉悦和理性上的升华;有利于教师准确自我定位,激发向高一层次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浓厚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迅速促进专业成长(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思想更加牢固,专业素养更加优良;名优教师教学技艺更加娴熟,专业风格更加彰显;教师群体更加优化,教学上的城乡差异逐渐消除)。如韩耀强主任指导的王建峰老师获得华东六省一市物理专业委员会“优质课”展评一等奖,自己也在年会“教研与校本教研”专题论坛中作“聚焦真实主题,下放话语权”主题发言;又如信息技术教研员丁光明指导的钟战华老师参加在辽宁大连举行的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并获得了一等奖。到目前为止,海盐县共有在职浙江省特级教师5人;嘉兴市名教师25人,占全市的12.82%;嘉兴市学科带头人35人,占全市的11.95%。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已经初步打造成型。

(二)推动了海盐县教育的持续发展

在深化和完善校本教研、区域教研和网络教研三大教学研究共同体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区域性分层培养的推进,使各个层次的教师都可以在这一工作网络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和行动方向。通过不懈努力,各所学校(幼儿园)师资水平、发展状态都趋于均衡、优良,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队伍逐渐成型,并自下而上形成了一种通畅有效的执行力和比学赶帮超、创先争优的精气神。从学校来说,如元济高级中学高中语文学科基地连续五年被评为嘉兴市一等奖,海盐高级中学获得嘉兴市高中音乐学科基地市二等奖(非高考学科第一名)。在强有力的师资推动下,海盐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教育都呈现持续高位发展的态势。2012年,海盐县中考总分平均分稳居嘉兴市第一,超出嘉兴市平均分22.66分;全市144所初中学校,校总分平均分前36名中海盐县占7所。2013年,全市前72所学校中海盐有8所,前36所学校中海盐有5所。2012年高考,410名学生上一本分数线,文理一本上线率为17.13%,比全市平均高出3.5个百分点。2013年高考,499名学生上一本线,文理一本上线率为17.68%,继续保持嘉兴市第一。

第2篇

[关键词]Flash;分层教学;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5-0175-02

1 Flash分层教学课程教材的选用

现阶段,面向高职的Flash教材非常杂乱,真正适合高职院校实情的教材却很少。大多数Flash课程教材偏重于理论基础知识。由于Flash课程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技巧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在教材中没有归纳总结,致使在学生上机操作中,对问题的出现不知所措,极大地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弥补以上缺陷,建议教师在选用教育部推荐教材的同时,也可参考使用面向专业人才的培训教材,因为这类教材比较贴近实际,所使用的实例都是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用性较高的Flash作品。

2 分层教学方案的制订

2.1 方案制订的前期准备

在分层教学方案制订之前,首先要对所教班级进行调查,为确定分层教学的规模、分层教学模式、教学计划提供参考。调查过程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结束后,要对调查结果作出统计和分析,为分层教学的开展打好基础。

2.2 确定分层规模

分层教学的规模是根据授课班级的人数、所授课程的课时以及教学设备等因素来确定的。若班级较少,人数不多则可采用班内分层教学方法,反之,可以采用传统的快慢班分层教学方法,其中,班内分层教学是应用较为灵活和广泛的方法,在层次划分上一般不会很多,以三层为宜,例如把班内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优、良、差。

2.3 不同层次再分组

根据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分层以后,由于各层次人数划分不均,通常B层次的学生较多,所以,在同一层次中可对学生进行再分组,按照自愿组合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5人左右。各层次小组可通过竞赛活动来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3 分层教学的实施

为了充分说明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相关细则,笔者以Flash高级动画中的遮罩动画课程为例,将班内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来探讨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中的课堂实践。从课堂教学实际来讲,整个课堂教学大致分为六个步骤:教学目标的制订、情景的导入、讲授新知、练习巩固、总结反馈、教学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1 分层教学目标的制订

分层教学目标的确立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因材施教为原则,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其确定基础是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性格、爱好等,以Flash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A、B、C三层次学生在学习Flash遮罩动画时要完成以下目标:C层次的学生要熟悉遮罩层的应用,通过案例的演示与实践掌握遮罩层的制作要点;B层次的学生要在C层次学生完成目标的水平上将遮罩层应用到具体的动画中,也可将Actionscript语句等用到遮罩动画中;A层次的学生能将多种动画效果结合,制作比较细腻的动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创新及综合运用能力。

3.2 情景的导入

遮罩动画是一种高级的多图层动画,在Flash作品中,有许多炫目神奇的效果就是利用“遮罩”来完成的,如望远镜、水波、万花筒等。在讲解之前演示几个经典的动画实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3 讲授新知

首先,对C层次的学生,可通过“电影文字”和“闪耀的五角星”的制作,使学生熟悉文字处理以及遮罩层的运用。其次,在了解了遮罩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后,对于B层次的学生来说,可通过“场景切换”实例来进一步熟悉遮罩动画的制作。在此实例的讲解过程中,要结合按钮与Actionscript语句的使用,加强各知识点的结合应用。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制作习惯,动画制作时,如果用到的图层很多,应该建立图层文件夹,将相关联的图层放置在一起,这样使图层既条理清晰、可读性强,又便于以后修改。另外,对图层文件夹进行属性修改将影响到其中的所有图层,例如将图层文件夹锁定,那么其中所有的图层将处于锁定不可编辑的状态。如果删除图层文件夹锁定,将删除其中的所有嵌套图层。最后,对于A层次的学生,注重提高他们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对他们提出可以通过“字的书写过程”和“人物的绘制过程”两个实例来重点掌握通过逐帧动画的方式来制作遮罩层。另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设计,进行巧妙提问,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及时肯定同学的回答,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4 练习巩固

结合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施教后,教师就要提出上机练习的学习目标,可要求学生自主探索或合作探究。针对本单元课程,A、B、C层次的学生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操作练习,提出疑问,相互讨论,并能进行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对完成本层次要求还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做更高层次的练习,未完成当前任务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再思考。在上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实时进行指导鼓励。对完成较好的同学可展示他们的作品,激发其学习Flash的兴趣。

3.5 总结反馈

通过课程的讲解和上机练习,在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基本能将课上讲解的实例完成后。要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练习过程中的个人认识、发现的技巧、存在的问题、总结的经验等,如遮罩层的内容可以是按钮、影片剪辑、图形、文字、位图;遮罩层与被遮罩层中分别或同时使用形状补间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和引导补间动画等动画手段。

3.6 教学评价

根据不同学生的教学目标要求,其评价过程也要进行分层。在每次作业完成后,都要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既要有阶段性地总结评价反馈,又要有过程性的评价总结;既有学习过程的表现性评价,又有学习结果的档案袋评价;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灵活、系统地调整。除教师点评外,也让学生参与其中。

4 结 论

高职院校Flash课程分层教法应用,目的在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习惯、提升其学习能力。但在Flash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不强、课堂趣味性不够、教学评价的定性与定量结合不充分等,这都需要在不断的应用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和完善。

参考文献:

第3篇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和问题解决型人才。但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是学校,课堂教学是完成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单元细胞,是学生展示自我、满足成就欲望的自主空间。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造才能,就要在班级状态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地体现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将40~50名学生集聚一堂,采取“等量、同速、同要求”的教学模式,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每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会造成优生“吃不饱”、学习困难生“吃不了”的局面,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形式、从教学时间到教学空间、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学过程到教学结果、从教学手段到教学评价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我校在“九五”期间就开始进行分层教学的试点实验研究,使用《数学分层测试卡》教学,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十五”期间,我校被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挂牌为“分层评价”的实验单位,在“九五”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的实验与推广。这一实验证明,分层教学、分层评价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更新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及学生观,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提高数学学习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进程

1.精心设计,充分准备(2001.10―2001.12)

1)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实验方案

2001年,在课题启动前,我校首先成立以隗永博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负责,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小组成员会认真学习与领会有关文件的精神,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实验课题并拟定方案初稿。随后,我校邀请有关课题的专家进行考证,对原课题进行修改与完善,最后确定“分层评价促进教师成长和学生发展的实验研究”这一实验课题,以数学为先导,进而带动全校其他学科,如语文、英语、物理、化学、历史、音乐、生物等的研究。此次课堂涉及我校3个年级,共2 150名学生,由各学科的教研组长或该学科的骨干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

2)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培训教师

课题领导小组通过认真分析、研究,组建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电教人员、学科教师共170人参加的课题组,根据课题承担的主要任务划分组织进行指导。在实验中,各小组成员各负其责,有机结合。为了确保实验工作的有效进行,我校会通过多种形式对课题组及其领导小组成员进行培训。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质

我校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1/3,为了使他们能够迅速地成长起来,学校会选配20多位业务精、能力强、有敬业精神的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订合同、议措施、帮思想、传作风,对一时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扶一把、送一程,加快他们成长的速度。岗位的“练兵”活动,不仅会在教学主阵地上营造一个你追我赶、龙腾虎跃的局面,还会促使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校规定,每个学期高级教师要做5节好课,听课20节以上;骨干教师要做5节以上的示范课,听课20节以上;青年教师要做5节以上的达标课,听课20节以上;校长和副校长要听课50节以上,主任、副主任要听课60节以上。我们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为先导,在学习、教研、科研与管理中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4)加强教学硬件及环境建设,确保实验稳步实施

在承担实验任务后,我校在教委的关怀下建造了现代化的实验大楼,通过多种渠道,自筹资金200余万元,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及化学、生物、物理等一流的实验室,购买部分软件,为实验工作奠定了物质的基础。

5)规范管理,建立奖励表彰制度

我校根据岗位的目标和职责,实行全程目标管理,进行全员量化考核,突出公开、公平、公正、及时、认真、准确的特点,根据研究成果的获奖级别、等级,给予教师较高的物质奖励,并在大会中进行表彰。

6)做好前期准备,面向实际

各课题组利用调查、座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现状,组织学生的问卷调查,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工作。

2.实验研究,探索规律(2001.12―2003.3)

1)实验目标

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数学分层测试卡》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新理念下和谐、上进、民主及主体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取成功,变学生“被迫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

通过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由“教书型”变为“科研型”,进一步培育骨干教师队伍,从而达到整体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2)推进措施

(1)做好“二实”,即各子课题的计划落实要到位和课题领导小组的检查、指导落实要到位。每学期初,课题领导小组要研究制订学校的实验计划。在计划中,课题组要做好“布点”、“选点”工作。教务处根据各子课题的实验计划,井然有序地排列出学期的“实验课时间一览表”、“高级教师观摩课一览表”、“骨干教师示范课一览表”、“青年教师达标课一览表”,分发到每位教师的手中。课题领导小组采用岗位责任制,实施校长、主任听课制度。

(2)抓好“三风”,即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学校提出了“重教研、兴科研,创名、争优,做人民满意教师、创人民满意学校”的口号。学校领导率先垂范,全体教师人人争先,在广大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的教学研究出现了百舸争流、万象更新的可喜局面。

(3)搞好“四课”,即集体说课、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集体说课就是说大纲、说教材、说重点;集体备课就是要求做课教师依据实验目标和内容集思广益,设计方案;集体评课就是讲完实验课后,边放实验录像课,大家边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感受,分析与评价教学效果。

(4)开好“五会”,即工作会、交流会、培训会、评审会、表彰会。学期初,课题领导小组会组织全体成员召开实验工作会,总结前段实验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布置本学期的实验任务,明确实验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会组织课题组成员的座谈交流,相互沟通借鉴,取长补短。领导小组成员也会深入各子课题组,听实验课,掌握实验情况,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实验教师遇到的困惑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是共性的则会请专家进行集中培训指导,特殊的则会进行个别指导。每到学期末,实验教师要对实验资料进行认真分析,撰写实验小结或报告,在此基础上,学校总课题组会召开评审会,评出优秀课、优秀教案、优秀论文。最后,学校也会召开课题研讨与表彰大会,形成学有楷模、争当标兵的人人积极进取的氛围,也为具有一定水平的成果参评、发表、交流创造有利的条件。

3.深刻反思,总结提高(2003.3―9)

这一阶段主要是各子课题组进行实验总结,之后学校总课组也会对整个实验活动进行实验总结,整理相关的实验资料,准备进行鉴定验收。

三、研究体会与结果

通过分层教学课题的实验研究,在我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在教学实验研究中,学校领导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的教育观念是前提,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严格、规范、科学的组织管理是保证,良好的环境建设是基础,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是根本。

通过分层教学课题实验研究,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培养,由原来的厌学到今天的爱学。以《数学分层测试卡》的教学实验为例,数学曾经让一些学生望而生畏,但由于分层教学,他们努力地“跳一跳”,就会摘到“桃子”――“属于他们的100分”,这会大大地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喜欢数学和主动学习数学的人数,如表1、表2所示。

由表1、表2可以看出,两个实验年级的学生在实验后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显著的进步。

同时,《数学分层测试卡》的使用与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也表明,它会促进学生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的形成,如表3所示,这是我校在这一实验后参加“全国迎春杯数学竞赛”获奖人数的情况。

注:全区获市级个人一等奖的只有一人,即我校的吴越同学,实验年级在各级数学竞赛的获奖率均居全区第一。

此外,通过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我校构建起分层教学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各个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开始潜心钻研,积极探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图1所示。这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大大增强,主体意识与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

而且,这一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也使得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以全面提高。2002年,我校中考成绩各科的优秀率在全区名列第一(如表4所示),并囊括全区中考前三名,连续两年夺得区中考状元,中考升学率、毕业率、巩固率也均名列全区领先地位。两年来,我校有200多名学生考入市区重点高中,这些学生在他们所在的学校仍处于领先位置,赢得较高的社会声誉。我校还多次接受区电视台的专题采访和兄弟单位的观摩、指导。仅在2002―2003学年度上学期,我校共组织参加市、区教科研活动100余次,校级的教、科研活动160余次,市、区级优秀课8节,校优秀课40余节,评出校级优秀教案60余份,得到同行们的高度评价。可以说,“兴教研”、“重科研”是促“优质”、创“名校”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注入新的活力。

分层教学课题实验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仅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我校学生参加区、市、全国等各类竞赛共有586人次获奖,在“迎春杯数学竞赛”、“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全国初中英语新星杯大赛”、“春蕾杯作文比赛”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另外,分层教学实验研究也促进我校干部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提升了他们的教学能力,让他们更加自觉地学习,增强科研意识。我校的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实现了有机的结合,科研是为教研服务的。各个学科在每两周都会召开一次教研会议,做到学期活动有主题,每次活动有专题。校长、主任均会成为教学研究小组的一员,出现组内、外跨学科的听课、交流与学习的情形。“人人参与教科研”在我校已蔚然成风。仅2002―2003学年度上学期,我校教师作出分层达标课127节,校级示范课30节,区级示范课11节,市级示范课5节。在以上的各项活动中,各组的听课率均在98%以上。教师到外校听课的主动性大大增强,达43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累计155次,学校领导每学期听课节数在80节以上,参加教研组活动20次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提升教师的教研与科研能力,仅在2001年9月―2002年6月,我校教师共作出各级优秀课83节,写出各级优秀论文105篇和各级优秀教案40份。教师在实践研究中得到锻炼与提高,一大批实验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其中校级骨干教师28名、区级骨干教师13名、区级学科带头人1名,75%的教师取得“英特尔未来教育”结业证,80%的教师获得北京市科干局计算机模块考试A级证书,25%的教师取得“硕士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证,一支素质良好、适合现代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已逐渐形成。我校也初步摸索出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律与途径,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学习与实践促进他们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他们的业务理论水平,通过“压担子、搭台子、指路子”,让教师在实践和总结中锻炼与提高。而且,我校对如何开展科研工作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五个结合”的理念,即与常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与教研活动相结合、与培养青年教师和技术培训相结合、与专家指导相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两年来,我校正是通过“五结合”的科研之路,达到“双提高”的工作业绩,实现教师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跨入新世纪,良乡二中会在进一步继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追求在更高层次上办学的新思路。新一届的领导班子经过深入探讨和研究,确立“全面育人,多出人才”的办学目标,提出以学校管理为重点,使管理工作规范化;以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使教学设施现代化;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使培训工作多样化;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使教研、教改系列化;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手段,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以教育评价为保障,使监测考核科学化的整体工作思路。

第4篇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带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的体质生理因素是不能强求的,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补足,亦不能强制性要求没有接触或者是甚少接触的学生一蹴而就。而篮球教育不能一套标准安排在不同人的身上,这样的教学模式既不科学也不合理。而分层教学法考虑到个体的差异的因素再进行分化分组安排,这样就可以避免先天体质一般或者是其他因素影响的学生与其差距较大的学生共同训练造成的消极影响。因此依据个体差异进行分层的方法对篮球教学的分群体的训练方式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也避免了因个体差异而造成教学进度跟不上的问题。

2按锻炼进度分层

2.1初级班的教育初级班则针对没有接触过篮球或者是极少参与篮球运动的学生开设,主要任务为引导学生进入篮球专业运动的基本教学开始,以兴趣培养为重要指标和着眼点,从小树立对篮球教学的兴趣和信心,重点培训学生的基本篮球的操作手段,并教授篮球场上的规则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意到,如果篮球教学仅仅停留在呆板的知识填充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这项动态的运动变成了静态的无优势的教学,这样是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篮球的热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安排多媒体参与的教学方式播放视频的教程以及配合老师的动作训练以及小组训练后的短暂的兴趣比赛形式,促进学生对刚刚学到的知识得到反复的练习,通过两者的合理结合可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喜爱。并安排阶段性的考核,以便挖掘和提拔发展水平较快和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可晋升到中级班,通过此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中级班的教育中级班是介于初级班水平和高级班水平之间的班级,中级班的学生基本已经能够熟练的操作篮球,相对的还具有一定的理论功底,而中级班的分段存在主要是为了综合全面素质,系统的提高计策战术的实战水平,并扎实原本所有的理论知识基础,大多数学生本身有着不低的篮球较高水平基础很大原因是源自于对这项运动的喜好兴趣使然,在这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下,所开展的中级班则偏重在理论实践的建设,从观念上的改变和以及加强团队合作精神的树立,针对不同的技术项目进行系统专项的指导。同时教师应重视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培养训练较为突出的个人能力,弥补薄弱的环节。在训练的过程中,对于进步速度较为突出的学生可以将其调进高级班,以便更好的培养。

2.3高级班的教育高级班的教学方式可以基本归于自由教学,而且涉及的理论知识修养会更为高深一些,高级班的学生在篮球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已经属于极为熟练和深厚,而且一般情况下这些学生都是从小就开始对篮球进行过专项的训练,以篮球专项运动为以后的发展作为目标。针对这类对篮球抱有极大的忠诚度的学生,教师要善于发掘此类学生的特长,并重点培训其技术上的优势,并积极寻找每个学生的优势技术的定位,并鼓励学生之间加大操作技术和实战经验的交流。高级班的学生应加大实战经验多参与比赛不要局限在小范围内,可以通过专业的实战比赛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再往后的比赛中就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达到扬长避短的最高水平,拥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是高级班必备的理论知识是课本上学不到,这样是最佳的良性循环的学习状态。

3按性别不同分层

按性别的不同进行分层指导教育,男女有别的生理差异观念在篮球教学中也有所体现,因为男女生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的不同,以至于体质和能力上带有一定的差距性,早期男生发育一般较女生慢,而现处的社会环境下惯性固定思维男强女弱,男生在生理条件的约束下比女生稍显弱势的情况下便极为容易产生消极影响,训练中也会有表现较为突出的女生也因体能较好陷于窘境的情况出现。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为避免性别上的差异而引起的纠纷,可以在安排训练的小组上细致到划分性别上的层面,尽可能的细化分层教学法的类别,以便更好的落实到每个面上。

4总结

第5篇

这次新颖独特的培训方式让我作为一个部门负责人也感悟良多,受益匪浅。通过拓展训练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得到的感受与心得体会也非常丰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分层管理、明确领导极其重要。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有利于明确责任,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既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又思考怎样做好。

2、做事要先做计划,再开展行动。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做跳绳游戏前,如果大家先做好沟通与计划,而不是急于完成各自任务,就能更快取得整体团队的胜利。

3、应学会遇到问题换位思考。在工作中,不要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扰,有些印象其实是主观的臆想,需要你的耐心和智慧,通过分析、判断,充分了解它的本质,通过组织、协调达到目标,通过沟通交流,才能建立多赢的局面。

4、从失败中我们也得到教训和启示:在工作中,各部门之间需要沟通和信息的共享,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

第6篇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院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护理人员44人,有6人从事行政工作,实际参加培训38人,年龄38岁~55岁,平均年龄47.36岁,其中38岁~45岁11人(28.95%),46岁~50岁16人(42.10%),51岁~55岁11人(28.95%),均为女性;中专10人,专科8人,本科20人。可见,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参差不齐,在临床工作中承担责任不一,工作能力强弱不同,不能很好地履行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职责。

1.2方法

1.2.1培训方法2008年由护理部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其他建议和要求,涉及的内容包括护理新知识、科研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护理管理、人文知识、学历教育6大项12个方面的内容,每项按非常需求、需求、一般需求、无需求分别计6分、4分、2分、0分,求得需求均值。根据需求顺位统计,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和方案。不同年龄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情况见表1。

1.2.2效果评价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护理部针对个人需求,了解她们培训后的情况并进行长达2年的跟踪、指导,尤其在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科研创新、护理论文的撰写、授课技巧、护理管理方面的情况,在分层分级管理中,是否体现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优势及骨干作用。

2结果(见表2)

3讨论

3.1不同年龄段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培训内容各有所需高级职称护理人员虽然在医院护理人员中所占比例小,但却是重要的中坚力量,她们在临床不同的专业科室,配合相应的医疗技术,其护理涉及不同的领域,并且有着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少数人有一定的科研、论文书写等能力,但整体水平欠佳。结合专业特点及自身情况,也决定了她们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有较高的要求,各有侧重,以满足工作和自身的需要。从表1可以看出,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护理新知识的培训排在需求顺位的首位,她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掌握护理最新知识、最新的信息,紧跟时代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该专业领域的前沿,更好地服务于病人,而且新知识的培训学习刻不容缓,是当务之急,这种培训学习伴随着职业生涯的终身,故均将其列为培训的重点。排在需求顺位最后一位的是学历教育,由于多种原因,在职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即使有培训,医院选派出去脱产学习者也是凤毛麟角。非脱产的研究生继续教育也因其年龄因素和初始学历较低而使大部分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望而却步,没有选择或极少数人有意向,故此需求顺位排在最后。38岁~45岁年龄段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年富力强,需要在护理各方面体现自身价值,完善人生,对所学内容均有需求,愿望强烈。46岁~50岁的护理人员除了在临床工作中有丰富的经验外,更需要经验的总结,需要创新,需要交流及传授,故偏重于教学及科研创新。51岁~55岁护理人员则热衷于教学及护理管理知识的培训,对学历教育方面没有纳入培训内容中,这与他们的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有关。

3.2因需施教,形式多样,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GillFurze[3]认为,继续教育内容应同时满足个人所需(受教育者感知的需求,即工作经历意识到某项内容的重要性和对其教育需求和受教育者真正的需求,即客观缺乏的真正的应满足的教育需求,如病人需求)和组织需求(职业发展需求、医院需求和国家的需求等)。表1反映了不同年龄段的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不同需求,基于此,护理部根据其需求或愿望,完善了培训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因需施教,采取将护理人员送出去、专业教师请进来、院内有专业所长的专家教授授课、短期脱产进修学习、参与学习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讨论会、网络自学等多种培训方式。就某一新业务、新技术能够以脱产和学习班的形式系统学习。参加讨论会和专题讲座时聚集在一起交流经验,建立联系,扩充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既能在很短的时间更新知识,并且可很快应用于临床。对带教老师的培训,注重授课技巧的讲授,并进行预讲点评。在科研创新能力培训方面,除专题讲座外,以如何撰写护理论文为培训重点,对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护理人员,由专家进行个人辅导。护理部对有在职护理研究生培训意愿的人员,为她们提供有关信息和渠道,鼓励她们参与在职非脱产学习及自学,并了解学习情况及进度,鼓励她们战胜困难,努力达到目标。只有因需施教,不拘泥于形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高级职称护理人员的培训需求,提升自身素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和社会。

第7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护理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R5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316-02

护理人才是指具有系统的现代化护理学知识、较强的专业才能,并对护理事业作出贡献的护理人员。由于基层医院低学历、低年资、低职称护士较多,基础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给护士的培养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作为护理管理者应该注重对护理人员进行长期的不间断的综合培养。我院骨科自2007年1月以来对护士采取整体培养与分层次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方法报告如下。

1 培养的模式

一直以来,很多医院对护士培训不到位,造成了护士敬业精神和职业信念衰退,专业思想动摇和职业倦怠[1],所以,护理管理者应高度重视护士系统、规范、可行的培训,它是促进护士早日成才的关键。科室的护理人员数量少,易于集中,但入科时间不一,学历层次不一,个人领悟能力不同,因此,在护理部护理人员培养计划的指导下,我们科室采取整体培养和分层次培养相结合的模式,既和普通科室一样注重“三基”培训,又根据科室特点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分个人的培养。

2培养的内容

2.1整体培养l

2.1.1思想品德的培养:

基层医院的护士普遍存在学历低、文化底子薄,服务意识落后的现象,科室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医院及科室的管理规定;学习先进理论及先进医护人员的光荣事迹。以先进带动后进,形成你追我赶的势头。以管理规定约束言行,以模范先进为榜样,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树立“患者至上,安全第一”的服务思想,倡导“感动服务”的先进服务理念,对患者做到“五心”服务,即对待患者充满仁爱之心、精细之心、忍耐之心、真诚之心以及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首接负责制,积极开展临床路径,优化流程、降低药品比例及次均住院费用,进一步落实“五常法”管理,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真正做到让病人满意、让政府满意。

2.1.2心理素质的培养:骨创伤外科具有急诊多、创伤重、病情急的特点,这就要求骨科护士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处理各种应急事件。在平时,定期进行紧急情况发生的模拟演练。如模拟各种危急情况发生的情形,要求护士根据现场的提示进行相应处理,以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抢救病员或处理批量伤员时,要求低年资护理人员尽量参加,感受处理危急情况时的气氛,学习处理危急情况的方法以及救治批量伤员的规范处理流程。加强各种应急预案和心理素质的培训及演练,尤其是1~2年护士应急能力差、缺乏经验,更应加强应急预案和心理素质的培训和考核。

2.1.3仪态素质的培养:护士必须仪表文雅大方,举止端庄稳重、待人热情真诚、语言表达恰当、用语准确、有亲和力。因此,在平时就注重护士日常礼仪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让病人感到亲切,对护士充分信任,减少或杜绝护患纠纷。

2.1.4 专业素质的培养:

2.1.4.1注重护理理论的学习:督促1~5年的护士通过上网、看书自学和听讲座等方式进行基本理论的学习,学习讲究效果,每天利用早交班时间,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进行十分钟以内的晨间提问,并在病床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现场提问,以督促个人的学习。科室成立两个理论学习互助组,以责任组为单位划分,责任组长兼理论学习组组长,每月组织该组护士集中学习、考试1~2次,内容由护士长指定章节即考核内容,责任组长抽其中的知识点共同指导学习考核。同时院里组织的考评及科室提问的结果均作为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纳入当月绩效考核。对于5年以上的护士采取自学,护士长抽查的方式督促学习。对表现较好又乐意扎根护理事业的护士派上级医院进修或短训,以迅速提高其专业素质。

2.1.4.2护理技能的培养:护理技术操作贯穿在每天的工作中,要做到规范化,就要加强训练,根据护理部年度训练、考核计划,安排好每个月的训练内容。科室成立两个操作学习互助组,以责任组为单位划分,每组抽一人担任操作能手,负责示范正规操作、带领练习,由操作能手监考,两组互相交叉考试,每月在护理部考核前由护士长抽查考试。同时院里组织的考评及科室考核的结果均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纳入当月绩效考核。对于1~2内的护士,每月培训操作并进行考核,3年以上的护士每半年集中抽查考试。积极组织护士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只有通过竞赛才能促使护士快速提高,快速成才。

2.1.4.3 重视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每个月进行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组织护士轮流授课,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学习,不但对所查的某一疾病的护理有了更细致的掌握,而且可以提高护士的表达能力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责任组长每周组织该责任组护士进行周查访一次,并在《护士长手册》上做好记录,参加人员签名。只有通过业务学习和各种形式的查房,护士才能更好地关注病人,才能更快地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2.1.4.4护理文书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1~2年内的护士,要强化法律意识,注重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培养,严格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强调专业术语的使用,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的考评,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改进。我科对护理病历质量实行三级质量控制模式:即责任护士对自己所管床位病历(分在架病历和出科病历)按《重庆市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和我院护理文书书写要求进行自查、整改,杜绝平时因粗心大意或笔误等造成的记录差错;然后交责任组长检查签字,重点在于检查责任护士的记录是否符合专科特点、逻辑是否合理等;最后交护士长全面检查、审核后交病案室存档。在此过程中,责任组长和护士长在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请当事人及时修改错误,并将三次重复出现的问题纳入当月绩效考核。

2.1.4.5注重护理理论知识的更新:组织护士通过网络、护理杂志、参加讲座等渠道进行学习,了解国际、国内护理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理论,更新护理知识。如条件允许可以不定期组织护士到上级医院参观学习,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及技术。科室分两个责任组,每组抽一位理论知识较好的护士担任负责人,分组培训、考核本责任组护士。

2.1.4.6注重新课题、新技术的学习和护理科研能力的培养:针对我们科室危重大手术多的特点,科室积极开展新技术及新课题,组织护士重点学习,积极参加院内、院外组织的关于骨科及护理的学术讲座。对低年资护士要求他们了解护理科研课题立项和护理论文书写的基础知识;要求责任组长、5年以上的护士、本科学历的护士和护师积极撰写护理论文及开展护理科研项目。

2.1.4.7积极参加科内及院内护理会诊、大手术术前讨论、积极参加疑难、危重、死亡、特殊病例讨论。科室成立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小组和护理会诊小组,成员主要由护士长及5年以上护士担任,负责组织低年资护士对自己所管床位的疑难、危重病例进行讨论、会诊,并做好记录,积极解决护理难题,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1.4.8注重护士带教能力的培养:重视护士护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护理教学对护士本身是一种促进,对知识是一个巩固过程,更能促进护士主动获取新知识,拓宽知识面。科室指定高年资护士负责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定期召开评学评教会,听取带教教师及实习生的意见。

2.1.4.9重相关能力的培养:科室注意培养护士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一些能力。比如培养护士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培养护士利用网络查找医学文献的能力,培养护士利用科室即医院的网站进行自我宣传的能力。

2 .2护士分层次培养工作要求及目标[2]:

2.2.1毕业第1年护士(包括见习护士) 提供病人有效的基础护理,掌握基本技能,通过护士注册考试,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达标,在上级护士指导下完成临床班及夜班工作,了解护理程序的理论知识。

2.2.2低年资护士(2~3年) 以临床基础护理工作为主,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能够独立完成临床及夜班工作,掌握护理程序的理论知识,辅助完成本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及观察。

2.2.3高年资护士(4年以上) 具备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提供病人整体护理,较熟练掌握本专科护理技术操作,掌握重症病房常见仪器使用和保养,协助完成中专护生的带教工 作,护理专业能力达到大专水平。

2.2.4高年资护师 能够承担临床负责护士工作,具有较强的带教能力,能够组织督导各组护理工作,能够总结临床护理工作,并具有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2.2.5主管护师 掌握国内外医学及护理学基础理论的新知识,了解护理边缘学科的知识及发展,具有解决本专科护理工作疑难问题的能力,具有较 高的护理管理及科研能力,具备带教大专以上护生的能力,能够承担临床班组长工作,能够 指导下级护士完成护理病历并组织实施,成为本专科护理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2.2.6副主任护师 全面了解并掌握国内外医学及护理学理论的新知识,能够综合运用护理边缘学科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临床工作,具备护理科研设计、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知识,并能组织指导下级护士共同完成护理科研工作,培养专科护理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2.2.7护士长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掌握并运用科学护理管理方法,能够妥善地处理疑难问题及病人的投诉,善于激励下属,运用护理新概念,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

3讨论

要提高基层医院的综合实力和较强的竞争能力,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服务能力增强是比较重要的问题之一,而要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和高水平的护理服务,护士的继续教育培训迫在眉睫。护士的在职培养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护理管理者必须注重护士的全面培养,只有综合素质过硬的护士才能成为真正合格的护士;加强专业化培训,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护理人才,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身心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 徐丽华,护士分层级使用和专业能力进阶【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8,9(6):1013

第8篇

 

各作业区:

根据公司关于“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201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结合动力厂实际工作,将本次活动做以下安排,请各作业区认真组织实施。

一、活动主题

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生命至上,安全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18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三、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此次活动的有效开展,成立动力厂“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志全

   副组长:王 强   王连学

   组  员:李凌燕  邓国军   韩大红   崔振祥  李堂盛

           魏常荣  何利明   徐建平   雒东景  张双军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宣教活动

1.各作业区要分层级对公司精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考评标准进行宣贯。

2.各作业区要组织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工作,参加总部安全攻坚战能力提升培训的管理人员要亲自授课,将外出学习的内容传达给每一位员工。

(二)开展安全履责述职活动

各作业区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分层级广泛组织全员对安全生产责任清单履行情况进行述职,述职内容包括今年以来本人安全攻坚战“参战”及“一岗双责”清单履行情况、取得的实际效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三)全面启动和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1.分厂由专人对各作业区班组长进行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培训和训练。

2.各作业区培育的班组长以上风险分级管控骨干,要对班组所有员工进行风险分级管控知识与方法的全员培训,实现员工全覆盖,6月5日前各单位要全部完成第一次全覆盖培训工作。

3.各作业区管理人员要亲自组织并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宣贯,并在指定联系班组亲自上一次课,同时做好相关培训记录。

(四)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1.各作业区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结合本作业区自身风险特点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通过演练,综合评估、查摆问题,完善优化预案,提高应对处置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2.针对夏季汛期特点,6月上旬由安技办牵头组织开展一次洪水期应急演练,从而提高职工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和职工自我保护能力。

(五)开展“反三违、守禁令、查隐患”曝光活动

1.各作业区要以遏制事故为主要目标,充分发挥微信群作用,动员广大职工、查找身边的“安全隐患”、“三违行为”、“违反禁令行为”,做到即时拍即时传。对微信群曝光出来的“安全隐患”、“三违行为”、“违反禁令行为”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理。

2. 分厂将对曝光“三违行为”、“违反禁令行为”的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五、工作要求

   (一)各作业区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制定本作业区活动方案;要创新形式内容,将活动作为强化安全发展观念、传播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全员安全素质、预防事故发生的有力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二)活动期间对发生的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事故隐患、违章行为加倍考核。

(三)请各作业区于2018年7月3日前将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含2018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统计表)等相关资料报送安技办。

 

第9篇

关键词:有效教研; “5动力”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07-001

我园教研活动的开展从组织教师学习园本教研理论知识和教师专业知识出发,让大家理解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以园教研组活动为依托,结合集体大教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合我园的教研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近年实践,我们总结了“5动力”促进园本有效教研。

动力1:以机制为动力构建学习型校园氛围

这里的机制包括了学习理念的确立、学习制度的健全、学习氛围的营造等内容。构建学习型的校园氛围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文化保障。

我们的做法:1.环境氛围创设。在这个学习化的环境中,每一个人都要自发地产生对学习的依恋和对学习浓郁的、持久的兴趣。我们确定每周的园本学习、业务学习、教研活动时间、空间,提前告知内容并下发参考资料,通过群体式、小组式、指导式、组合式、连环跟进式、问题驱动式、分学科研培等丰富的组织形式灵活开展。2.交流氛围营造。我园开展了“教研沙龙”活动,围绕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开展了制度化的集体备课、研课活动;开展了校园网络平台上的交流与展示。3.知识层次氛围构建。如构建新教师实习型的学习场、骨干教师研讨型的学习场、名教师展示型的学习场,保证所有教师能够感受到最佳的学习资源氛围。4.领导氛围的导向。引领教研活动的管理与组织者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必须参与到课程改革实践中去,参与到课题研究中去,投身课堂教学一线,成为教育教学业务骨干。

动力2:以层级驱动为动力构建动态型园本培训模式

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我们力求体现“以人为本、以过程为本、以质效为本”,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动态园本培训的模式。

我们的做法:1.确定总体培训目标,分层次开展。我们摸清教师现状,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制定阶段性的培训目标,将总体目标分层次、分梯度进行,以点到面;2.满足教师需要,结合特长定向培训。我们开展了各类专题性的研培,如“多媒体信息技术培训月”“艺术学习月”“教师读书月”“新《纲要》学习三步曲”等等。3.组织宽泛渠道的动态培训。我们努力为教师搭建各类培训平台,拓展培训的各种渠道,抓全员,固塔基;抓骨干,壮塔身;抓名优,树塔尖;实施动态管理,全面提高教研质量。

动力3:以考核为动力构建激励化保障制度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教研激励机制是保证教研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作为管理与组织者,无疑需要为教研的开展搭建专业平台,规范教研行为。为此,我们制定了园本教研的量化考核方案。

我们的做法:1.考核指标量化。具体量化指标从活动参与人数、时间;活动主题与材料准备;活动情况与效果;活动记录和反思等方面进行,有业务部门考核,以奖励为主。2.提供展示平台。我们在学期和学年开展优秀教研活动观摩和优秀教研课展示等活动,对老师们的教研成果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给大家提供了观摩学习的机会,教师参与积极性广增。3.以能定级,按能力参与教研。我们把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角色确定为3个层面:记录学习、实践参与、策划组织,教师可根据自身的层面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鼓励大家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并由小组活动的策划组织向大组活动的策划组织发展。

动力4:以专业成长为动力构建业务骨干引领梯队

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肯定离不开骨干教师队伍的带动和引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名师效应,促进“资源共享”。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研策略,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同时,也提升了骨干教师的教研能力,促进整体师资的专业成长,形成“双赢”,也让名师自我工作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

我们的做法:1.师徒结对,好课教研。我园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集思广益、锻造好课”的“好课教研”/教师赛课活动。本着“互相学习、锻造好课”的目的,选择教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带动园内年轻教师,采取“两人一课、大家参与”的方式,即两位教师,一组进行备课;园部教研活动说课、改课;第一轮课堂教学展示;全体教师教研评议改进;再次备课——指导教师修改教案、二次上课——园部评议优点、对比学习。指导教师与年轻教师先后两次在平行班级课堂实践,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听课、备课和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研讨气氛很高。2.学习型小组(专题沙龙)。骨干教师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经历、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每个骨干教师开设一个学习型小组(专题沙龙),并根据每个人的特长确定各个学习型小组的学习内容,并以“菜单”的形式提供给教师。教师们则根据各自的不同需求,自主选择,参与各个学习型小组,各个学习型小组定期开展各类活动。在学习型小组活动中,教师既是参与者又是投资者,同时还是获益者,教师间的交流,使个人的经验和思考成为一种共享的资源。

动力5:以自身成长为动力构建反思、感悟的价值体验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