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15:26:38
导语:在小学生数学报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54
农村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的引导。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目单一、阅读能力弱等都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方面的危机。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力都很差,还缺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一直想做这方面的研究,自我市实施《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小学阅读工程的通知》以来,笔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学生数学阅读与数学理解力提升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数学阅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怎样?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可采取哪些措施?下面笔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数学阅读的内涵及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行为、动作。准确地说,它是一个过程。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它应该贯穿各个学科,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就是数学阅读的由来。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识、理解、吸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数学阅读就是读者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认读,并通过手脑并用来实现对阅读材料与原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数学阅读教学,可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最大作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数学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以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选择本校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现状作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六年级100名学生完成问卷,所以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问卷内容涉及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时间计划安排和阅读氛围环境影响、阅读途径及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交流效应等诸多方面。据调查发现,现在农村绝大多数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数学课外阅读。调查结果很让人担忧。例如,60%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情,数学学习只要能解题就可以了;学生拥有数学课外读物的仅有20%,其中包括《小学生数学报》;88%的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对提高理解力有帮助。分别有72%的学生渴求通过数学课外阅读增加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仅5%的学生有课前预习、课后记数学日记的习惯。调查也暴露出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现实存在的阅读障碍。如学生拿到数学题后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依葫芦画瓢地解题;自认为对解决实际问题头疼,因为难以对题目中的众多条件进行正确理解;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目单一、阅读能力弱等是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消除阅读障碍,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广厚在给母校学生做报告时特别指出:“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智慧与理性的管理者、教育者。创设什么样的数学育人环境,给予什么样的数学环境影响,让我们校园处处有数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及阅读方法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下面笔者就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一,开好开学第一次家长会。我们把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提前到学期初召开,笔者对影响学习的诸多方面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家长会上做好动员工作。笔者动员家长保障陪孩子读书的时间,让家长知道陪孩子读书陪的不是时间是责任,让家长明白孩子数学能力的提升还要靠大量的阅读和理解。
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笔者的博客及六(1)班的班级博客、图书馆、图书角、红领巾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数学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保障充足的阅读量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外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除了继续坚持每期必读小数报以外,本学期实验班六(1)班同学数学读物阅读量猛增,借阅踊跃,他们不断为集体书库提供丰富精彩的数学阅读书源。很多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下都将家中自己喜爱的、父母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到的数学读物提供出来给大家分享,如管之誉同学将自己的一套10本精美数学科普读物无偿提供给班级分享。另外,借阅登记制、好书预定制、快速漂流制、心得分享制等的尝试,让学生们从被动阅读逐步转变为主动阅读。初步估计,本学期每个学生阅读的数学读物至少在5、6本以上,多的达10本以上。这样,保障了充足阅读,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科学阅读
让数学阅读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从“要我读”转变“我要读”,最后上升为“乐读”“爱读”。
1.引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再根据学生反馈的喜欢文章的体裁和书的类型来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落实,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师生可共同制订一个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以期在实践中能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率。这样,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就不是单向的强迫,而是可选择的建议,那么,课外阅读在选材上就更贴近学生,备受学生欢迎。
2.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指导学生写好每周一次的数学日记,并让学生在本班的数学兴趣小组上进行交流、评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身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以数学知识为主题的童话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报告或小论文;作业、考试后的反思;解题的方案和过程;典型的错题记录及分析;等等。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我校六年级加大了学生数学报的阅读动员和指导,充分发挥出小数报的价值。本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读报系列活动(参加小数报现场比赛、参加小小数学家小论文比赛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大大鼓舞学生阅读的士气,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
与此同时,在班级中每周抽一节课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如举办读书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剪报、摘抄展览、数学日记交流会;开展阅读摘抄,进行以数学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数学手抄报展示;设立班级“数学挑战王”,每周在榜内出两三道数学趣味题,鼓励学生接受挑战、大胆揭榜等。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做出适当的要求与指导,但具体参加哪项活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由发挥。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更让学生有了数学阅读交流的使命感,需要他们投入认真的数学课外阅读中,去做精心的读书交流准备。
开展数学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指引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畅游,历练出不凡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有不同的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为此不断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增奎,张晓然.阅读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 余金鸿.对小学数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09(10).
[3] 王鲍军.走出“课外阅读”指导的误区[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2上).
[4]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芳.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上).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题型中的重要题型,其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如何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向来是众多数学教育者探究的教学课题之一。本文从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取得教学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对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根据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象(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教育者突破定式思维运用多种应用题解题方法和齐抓共管多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以破解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以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对策
1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
1.1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教学成果:
素质教育背景下,近年来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果。一些数学教师开始探索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应用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一题多解的应用题解题方法、应用题解题方法比较选择法等成果,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1]
1.2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应用题解题方法单一、部分学生理解能力较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当前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归纳为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教育对象(学生)存在问题两大类,来对其进行分析。第一,教育者自身存在的问题。多年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教育者,[2]这些教龄高的老教育者一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多种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法体系,另一方面其思想又受多年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制约,致使其教学实践中缺乏积极性,[1]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这是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育行业而普遍产生的职业病。有些教龄较高的数学教育者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在给小学生讲解应用题的过程中往往会为了省事而只给小学生讲解一种解题方法,这既不是因为其教学能力不足,也不是因为其已有的应用太解题方法少,而是因为其在思想上的懈怠所产生的教学问题。此外,对于刚刚踏入教学岗位的新任小学数学教师,其满怀激情投入数学教学中,但由于其缺乏教学经验,很多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方法不够完善,其需要花费大量的备课时间去整理这些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没有丰富的解题教学经验必将会影响到学生选着解决应用题方法的简便、技巧性。第二,教育对象(小学生)存在的问题。数学应用题是一种数字、图形、文字相结合的题型,这就决定了小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看图、识字能力、句意理解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发现考试中有些小学生其他数学题型分值很高,但惟独在应用题这个题型的分值很低,究其原因发现这些小学生的语文水平稍差些。这说明学生自身的语文水平即阅读理解能力是影响其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原因。此外,数学应用题也是一种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题型。教育对象(小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的差别也是导致其解决应用题千差万别的原因。
2破解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2.1教育者突破定式思维运用多种应用题解题方法:
方法犹如工具,好的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解题效果,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质量。那么,数学教育者在讲解应用题中所教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做题质量,乃至速度。简言之“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在通往罗马的众多道路中存在一条最为便捷的道路。[4]因此,那些新上岗的小学数学教育者要多向教龄高的教育者学习其教学经验,经常听其讲课。并且在数学教学实践中需要发扬不怕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教学精神,需要在不断的比较探索中探究出解决数学应用题的好的、简单适用的解题方法教授给小学生。并把“笨的解题方法”对“简便的解题方法”在比较的过程中均传授给小学生,既可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可教会其简单适用的解题方法。教龄较高的教育者要突破多年的定式教学思维的限制,相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充分运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开展解决应用题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2.2齐抓共管多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
针对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稍差的小学生,数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与小学生的家长及时沟通,为家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告知家长要注意增强小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家长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喜好,选购其喜欢的阅读书,以增强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数学教育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多设置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引导小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多种要素解决分析问题。
3结语
本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的论述临近尾声,但在学术界与教育界对此课题的探究与教学实践并未就此结束。本文对“小学生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这个实践课题的研究,由于作者的教学经验、研究水平等有限,本文对小学生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破解对策这个课题的研究或许缺乏深度,期待国内外从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教育者及研究者,共同携手推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方法的探究及教学方法运用实践的推广,丰富小学数学教育者的应用题教学方法,教授给小学生多种解决数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引导其在多种解题方法的比较中选择较简便的解题方法。
作者:董丹丹 单位:德惠市大房身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陈加怡.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1(35):170-170.
[2]高小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硕士论文,2008.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摘 要:依据奥苏贝尔学习动机驱力理论,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维度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自编《小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表》 ,对临沂市梨杭小学3-6 年级,4个年级237名城市学生进行调查,试图对年级、性别与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 :学习动机 内驱力 小学生 年级 性别
1.引言
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建立在一定动机基础上的,动机是维持人的活动的心理动因,是由个人的某些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需要所引起的,是人类的行为指南和直接动力,也激励人去达到某一目标,并长期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对个体的行为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决定这个个体活动的倾向性、选择性、自觉性、积极性和持续性。而学习动机是动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人类的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目前,国内对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很多,但是,在学习动机驱力理论方面,对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学生个性、学习的兴趣、自我认知、特定学习任务、考试、物质诱导、家长、教师的期望等方面进行调查,以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三种动机内驱力为学习动力划分依据,研究这三种内驱力在年级、性别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的不同、掌握小学生学习动机的不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这也是本次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
2.概述
2.1学习动机的概念
对于学习动机,不同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本文所指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tolearn)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3]。
2.2学习动机的分类及组成
本学习动机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按照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李维主编的《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一书进行分类的[4]。
(1)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又称内部动机作用,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外部动又称外部动机作用,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
(3)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错误的动机。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与低级的动机或者是正确的与错误的动机。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4)主导性动机和辅动机。主导性动机在动机的活动中其主要的支配主用,辅学习动机在活动中其次要的辅助作用。
根据奥苏贝尔学习动机驱力论,学习动机主要是由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组成[5]。一是认知内驱力,是一种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目标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二是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一种因自身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三是附属内驱力,是指学生为了赢得家长或教师的认可或赞许而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需要。
3.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关于影响小学生学习动机因素的理论非常多,但总体说来,大部分研究只是针对某一个学龄阶段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进行相对独立的研究,很少有人从发展的角度,对学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不同阶段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有,李长岷关于小学生学习动机变化的结果显示:小学生学习动机由入学初期朴素的学习动机产生,低中年级浅近的学习动机形成,中高年级远大的学习动机发展[7]。王有智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2-6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表现出由附属性动机、威信性动机、认知性动机、成就性动机的强度渐增特点,成就性动机处在较高位置[8]。林文智对2年级和6年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度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学习动机由外部学习动机为主导向内部学习动机为主导转化[9]。李炳煌对中小学3-11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学习动机及各驱力的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5]。
国外也有很多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但对于学习动机发展趋势变化的研究多以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变化情况为研究重点。其中,Lepper、Corpus等人研究发现,内部动机随着年龄的上升存在显著的线性下降;而外部学习动机则一般变化不明显[13]。Harter认为,内部动机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加显著下降,而外部动机显著提高,两者呈负相关状态[14]。
虽然对小学生学习动机大研究理论非常多,但用驱力理论对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并不多见,故本文运用学习动机的内驱力理论,对小学生三到六年级学习动机的变化趋势与年级以及性别的不同进行比较分析。
4.研究设计与过程
4.1研究目的
(1)通过调查来深入了解和探究临沂市小学三到六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三种内驱力与年级和性别的关系变化情况。
(2)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主动学习动机在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中的变化、掌握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变化趋势,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4.2研究对象
临沂市梨杭小学3-6年级学生,每年级选取一个班级。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问卷247份,有效问卷237份,问卷回收率为98.8%,有效率为94.8%。
说明:本论文研究对象为小学生,由于一、二年级的学生认识汉字水平有限,问卷实施有一定难度,故研究对象设为小学三到六年级学生。
4.3研究假设
通过对一些文献研究,对于本次研究有以下两个初步假设:第一,学习动机的三种内驱力随年级升高有一定变化趋势;第二,学习动机的三种内驱力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4.4研究工具
本论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状况变化进行调查。所使用的问卷为自编《小学生学习动机问卷调查》(见附录),该问卷以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为基础,结合其他关于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以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变量作为学习动机的测量指标,自行编制。此问卷可以作为测量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工具,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特点。
问卷结构内容分析:问卷共有24个题,其中认知内驱力维度测试的题目共有7题,分别为第1、2、6、7、22、23题;自我提高内驱力维度共包括5个人题目,分别为第4、5、10、11、22题,附属内驱力共包括8题,分别为第12、13、16、17、18、19、20、21题。问卷计分采用五点计分法,分别为“非常符合”5分、“符合”4分、“一般”3分、“不符合”2分和“非常不符合”1分。各维度得分为该维度所有项目得分之和。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样本总体情况
首先对各测量问卷进行初步统计,结果如下:
5.2结果与分析
5.2.1三种内驱力与年龄关系
初步分析:以年龄(年级)为自变量,以附属内驱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2405>0.05,无显著差异,说明年龄在附属内驱动力得分上没有显著影响。
初步分析:以年龄(年级)为自变量,以认知内驱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5041>0.05,无显著差异,说明年龄在认知内驱动力得分上没有显著影响。
初步分析:以年龄(年级)为自变量,以自我提高内驱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0177<0.05,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年龄在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得分上具有显著影响。
5.2.2三种内驱力与性别关系
初步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以附属内驱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3731>0.05,无显著差异,说明性别在附属驱动力得分上不具有显著影响。
初步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以认知内驱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0004<0.01,具有十分显著差异,说明性别在认知内驱动力得分上具有显著影响。
初步分析:以性别为自变量,以自我提高内驱力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0125<0.05,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性别在在我提高内驱动力得分上具有显著影响。
6.结论与分析
6.1三种内驱力与年级的关系的结论与分析
通过以年龄(年级)为自变量,对学习动机组成的三种内驱动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为:附属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在小学三到六年级中不具有显著差异,即年龄(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对两种内驱力变化影响不大。但自我提高内驱力在小学三到六年级中具有显著差异。另外,附属内驱力在小学生中占主要作用,认知内驱力次之,自我提高性动机最低。这与我国林锦秀的研究有一点差异,她认为:小学阶段认知内驱力占主要作用,附属性动机次之,自我提高性动机最弱。
虽然附属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变化不显著,但是仍有一定微小的变化趋势,三种内驱力随年级的变化趋势分析如下:通过对对各年级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动力得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附属内驱力从三到五年级逐渐提高,而在六年级有所下降;二是认知内驱力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六年级的得分最高,四年级的第二,三年级的第三,五年级的最低;三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呈一定的波动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三年级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得分最低,四年级的自我提高内驱力最高,六年级的次之,五年级的第三。这与我国李炳煌、林锦秀等人的研究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小学阶段学习动机的几种内驱力的发展是不稳定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六年级各种内驱力一般都会有一个变化转折点,或是下降,或是上升。这也是之前各教育研究者所共同认可的。
内驱力在小学三年级到五年级有波动、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方面,从我国青少年思维发展特点来看,我国小学生思维发展随年级的增高及不同性质的智力活动而发展变化,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15],一般在四年级(10~11岁),或确切点是三至五年级之间。另一方面,从我国青少年意志发展的特点来看,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独断性和果断性是低水平的,意志品质的发展是不稳定的,这也是学习动机发展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其中,在小学三年级呈下降趋势,而四、五年级出现增强现象[5]。因此,一般认为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具有波动性,这也体现了小学生思维及意志发展不稳定的特点和规律。
6.2三种内驱力与性别的关系的结论与分析
以性别为自变量,对学习动机组成的三种内驱动力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为:除附属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对性别均具有显著差异,即性别对性别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附属内驱力对性别不具有显著差异。而且通过对三种内驱力中男女得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每一种内驱力中女生的得分都高于男生。这与我国研究者周国韬、景怀斌等的相关研究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通过对本问卷结果的分析,结合之前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管是认知内驱力,还是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中国传统的社会和文化背景原因,认为女孩一般比男孩更顺从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期望;二是女生生理和心理发育原因,认为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早熟于男生,在学习中易于体现出积极的学习动机。而我个人认为造成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女生明显地高于男生的主要原因是男、女生成熟期的时间不同。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小学生在学习心理、学习认知以及学习动机和学习行为上存在差异。
7.思考与建议
本文通过研究对梨杭小学250名三到六年级小学生关于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我们得出结论:小学生在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性别中,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对于不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存在一定的波动性,而对于不同的性别的学生来说,其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水平也是不同的。
提出以下两个建议:
第一,对小学生不同年级学习动力存在的波动来说,由于小学生意志的自觉性、独断性、果断性水平本来比较低,意志品质的发展不稳定,个体差异性比较大,而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以我们不能单纯说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发生了什么固有的变化,有什么特定发展趋势,而是应该结合小学生动力内驱力发展的不稳定性、可影响和可控制性,找到合适的方法,正确的激发小学生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二,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来说,从本文的研究开看,女生的学习动机内驱力水平高于男生的,且在认知内驱动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求学校以及家庭要给与男生更多学习动力的正确的引导,提高男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接触的事物比较少,辨别好坏的能力比较差,因此,要给予女生适当的、正确的指导、引导,防止出现不正确的学习动机。
8.结语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开端,是良好学习动机习惯养成的黄金时期。加强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影响因素的研究,了解不同年级阶段、不同性别学生三种内驱力的特点,进行有方向、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做好小学生学习启蒙工作,这是当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应该注意做好的事情。
本文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存在一些不足。问卷主要选取了小学三到五年级四个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年级的选取上跨度比较小,以至学习动机的变化趋势不显著,另外,研究对象均来自于一个学校,学校虽然来自于城市,但处于城市的边缘,即农村、城市性质均具有,不具有农村或者城市小学生的典型性。希望后续研究能选择多个年级、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层次的学校进行研究,同时能够增加一些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男生学习动机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M].第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40-241.
[2]王雁.普通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29.
[3]刘惠军,王斐.1994-2002年国内学习动机研究状况分析[J].教育探索,2004(12):106-107.
[4]李维.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0-192169-161
[5]李炳煌.中小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3):101-104.
[6]林锦秀.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特点研究[J](福建教育学院教育系,福建福州350025):81-82
[7]李长岷.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分析.西南师范学院学报[J].1984,9(3)73-74
[8]王有智.西北地区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20-24.
[9]林文智.小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论坛,2007(8):32-33.
[10]陈·巴特尔.关于小学3-4年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大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115-120.
[11]刘政宏,张景媛等.国小学生学习动机成份之分析及其对学习行为之影响[J].教育心理学报,2005,37(2):173-196.
[12]张敏,雷开春,等.4-6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结构分析[J].心理科学,2005(1):183-185.
[13]LepperMR,CorpusJH,IyengarSS.Intrinsicandextrinsicmotivationalorientationsintheclassroom:agedifferenceandacademiccorrelates[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5,97(2):184-196
[14]Harter,S.(1981).Anewself-reportscaleofintrinsicversusextrinsicorientationintheclassroom:Motivationalandinformationalcomponents[J].DevelopmentalPsychology,17(3):300-312.
[15]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6]周国韬.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3,(6):344-347.
[17]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5,(2):
180-183.
[18]余水,陶云.小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适应性关系研究[J].保山师专学报,2007,03:79-82.
[19]张宏展.谈农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商品与质量,2011,S7:238-239.
[20]米萌.浅谈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02:65-66.
[21]刘淳松,张益民,张红.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年级及学科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5,20:96-98.
[22]孙丽丽.小学生数学学习动机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3]魏军,刘儒德,何伊丽,唐铭,庄鸿娟.小学生学习毅力与学业努力的关系:任务价值与学习动机的中介作用[A].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3:1.
[24]张亚玲.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
创造力是人类区别于低等动物的最根本的特性和标志之一,对于创造力概念的界定层出不穷,而研究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是儿童整个心理方面发展的关键部分。其儿童的创造力与学校的教育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二、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个很复杂的概念,研究者往往因研究的取向不同而对创造力有不同的定义。过去有关创造力的研究不外乎从历程[1]、个人的特质[2]、产品[3],以及压力环境[4]四方面进行讨论。历程的观点着重于分析产生创意的过程与阶段;个人特质的观点注重于探讨高创造力者应具有的人格特质;产品的观点着重于界定创造性产品的标准;而压力环境的观点则着重于探讨压力或环境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三、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随着儿童进入小学,不断地理解和掌握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经验、基本技能和行为规范,且通过思维的有效发展,小学时期的儿童在创造力方面有着实质的进展。[5]
(一)小学时期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进入小学后,在教师的影响下,其想象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儿童的想象的创造性有了较大的提高。
2.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渐过度到可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二)各科学习中小学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1.通过我国台湾学者贾馥茗对语文科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进行的实验研究[6],我们可以看到小学语文学习中儿童创造力是向前发展的,进行创造性教学是可以加速其进展的。
2.我国台湾学者贾馥茗也对数学科中小学生创造力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7],我们可以看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儿童的创造力可以得到迅速的发展,而科学的教学则会加速这种发展。
四、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学校因素
(一)学校教育对儿童个体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综合文献探讨[8-10],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正面学校因素为:
1.学校课程提供思考能力的训练。
2.教师提供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榜样。
3.教师表达对学生创造力表现的期望与信心。
4.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5.同辈榜样的学习。
阻碍创造力发展的教育因素为[11]:
1.教学中的偏差妨碍儿童的创造力的发展。
2.陈旧的教育方式带来的心理压抑感妨碍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二)学校创造力教育的重点
我国台湾学者葉玉珠通过研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学校教育应该加强的方面[12]:
1.培养学生自主自发学习的精神和态度。
2.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
3.加强收集资料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4.强调多元化的教育。
5.重视自省能力的培养。
6.教育不应该只注重于培养孩子的成就,更应该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耐性。
7.教育并不是只有知识的教导,最重要的是知识的启发。
8.教师应该提供学生一个开放的想象空间,引导与鼓励学生,而不要压制学生的思考。
9.教师提供学习的榜样。
整体而言,正面的学校环境应有助于创造力发展,但对于学生长久创造力的表现影响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究其原因,师生的关系、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的期望等等都有可能是其影响的关键因素。
五、结语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创造力概念的认识,以及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认知,结合相关研究对儿童创造力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分析,这些将有助于学校老师,对合理、科学的进行教学提供帮助,同时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allagher,J.J.(1975).Teachingthegiftedchild(2nded.).Boston,MA:AllynandBacon.
[2]Feldhusen,J.f.(1995).Creativity:Aknowledgebase,metacognitiveskill,andpersonalityfactors.JournalofCreativeBehavior,29(4),255-268.
[3\10]Sternberg,R.J.,&Lubart,T.I.(1996).Investingincreativity.AmericanPsychologist,51(7),677-688.
[4]Amabile,T.M.(1998).Amodelofcreativityandinnovationinorguanizations.ResearchinOrgantionalBehavior,10,123-167.
[5\11]董奇.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
[6-7]贾馥茗.英才教育.[M].台湾:正中书局,1972年
[8]Chambers,J.A.(1973).Collegeteachers:Theireffectsoncreativityofstudents.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65,326-334.
[9]Csikszentmihalyi,M.(1990).Implicationsofasystemsperspectiveforthestudyofcreativity.InR.J.Sternberg(Ed.),Handbookofcreativity(313-338).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2]葉玉珠.创造力发展的生态系统模式及其应用于科技与资讯领域之内涵分析.[J].教育心理学报,2000.32(1),1-28.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作用,以课改实验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指导,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工作要点
一、总结反思,深化课程改革。
1.总结三年来的课改得失,从思想观念、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等各个层面上进行反思,从理论的高度进行比较分析。继续加强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本学期重点做好课程标准的“回头看”工作,全面深刻地领会课程标准的精髓与要求,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恰当地把握教学目标,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理好“课前预设与课中动态生成的关系”。
2.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继续围绕省级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而确立的我校课题“‘问题探究’数学教学模式”开展课题协作活动,将课题研究工作落实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切实抓好课题的中后期研究。
3.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抓住课堂,追求真实有效,努力锻造课改精品课。
4.关注评价改革,继续试用市教研室制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做到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并重,保证教学行为改革和教学效果的统一。要重点研究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光是学业的考核,包括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学习习惯及相关能力的评价),特别要关注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评价。提倡学习评价的多样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勤思索,爱动手,敢说话,善质疑,能静能动,同协作、共分享的学习素养。
5.加强课改过程管理,课改年级老师认真总结使用新教材的经验和建议,期末写好课改小结,整理课改资料并上交。
二、抓实常规,推进校本教研。
1.规范教学“六认真”管理。教学“六认真”应讲究实效,要钻研教材,精心备课,处理好尊重教材和创造性使用教材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接受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关系,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方案,使学习过程成为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2.认真研究并落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坚决杜绝随意加快教学进度、拔高教学要求的现象,学生的课业负担要合理、适度,练习设计要注意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力求轻负高效。
3.特别关注弱势群体,关爱“学困生”,建立学困生档案,制订切实有效的帮困措施并落到实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
1.在上学期获得市先进教研组的基础上,继续认真落实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力争形成浓厚的校本研究氛围。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为核心,以带着问题实践—反馈—调整—再实践为基本模式,引导教师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作为行动研究的主题,努力使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组织,继续向市先进教研组的方向不断迈进。
2.本学期,继续引导教师自觉学习教育刊物上有关课改的经验和先进的理论,以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每位教师继续做好教改信息的摘录工作,勤反思,勤小结。三十岁以下教师每月上交两篇教学心得。
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程;探究式教学
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
一、创设问题情境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小学生的自身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都较小,接受能力比较弱,但是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好奇心是比较强的,利用好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教学中恰当的设置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小学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时,首先以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之上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以一块三角形的耕地为例,高3.0米,底长4.0米,求耕地的占地面积为多少?这时就会引发学生内心的好奇心理,教师就此引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了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思考,独立探究
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的思维。所以在小学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关的图形,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并列出示算式:20+40,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打算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思考,作出了如下算法:①十个十个地数,40、50、60。②2个十加4个十得6个十,是60。③2+4=6,20+40=60。并让他们自由选择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30+50。这样,既引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也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尊重,更重要的给学生搭建了施展才能的平台。
三、构建数学模型
构建数学模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把常识提炼为数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构建数学模型成为其关键。如:还以“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为例,问题情境设置之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势利导,让数学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进行推演。如三角形和由规则到一般。首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规则的三角形。如一个正方形可以通过对角线划分为两个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即正方形的面积真好是这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之和,从而得出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以正方形的一边作为三角形的底,以正方形的另一边作为高,让学生合作探究其中的关系,找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对这一整个过程的设置,丰富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最后,通过学生得出的推理,来引导小组之间实施分析、比较,总结出最简单的解题方法。这样的数学解题思路,一方面培养了的学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步步为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四、激励评价,促成探究动力
新课标指出:“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要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是最爱听到教师的表扬的,因而,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多加鼓励。教师的鼓励能让他们有成就感,能吸引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兴趣,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比如,“你的进步很快,老师感到特别高兴”“你真聪明,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等的语言激励,或者书面评语激励,以及奖励学生笑脸等,使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一种实用可行的科学教学方法。但要取得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用新课标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课堂设置的中心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发现问题行之有效的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以问题为载体,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探究中,学生亲历观察、猜想、比较、归纳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振清《让探究式教学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8期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学习和领悟党的十六大精神,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抓热点,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1、继续进行"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的研究与实验。
(1)学习阶段。
A、外出学习。组织有关教师参加上级举办的新课程标准培训及学科培训,并在回校
后作幅射培训。
B、组织学习。组织教师(尤其是实验教师)对课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C、教师自学。学习各课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解读、新的教学参考、教学杂志上
的有关文章,进一步明确课改精神。本学期每位教师完成理论摘记10张。
(2)活动阶段。
A、热点问题研讨。每位教师寻找一个热点小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可以是一个典型案例、一项经验总结、一种成功做法、一次难忘经历、一种典型现象等,以周记的形式加以撰写,学校将组织人员进行批阅,对于优秀的文章将组织交流,并推荐发表。
B、课堂教学展示。学校每位教师都要上校级研究课。(详见学校教研活动要求)
(3)总结阶段。总结我校一年来的课改工作。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综合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
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科
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
康活动等等。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力求形成一个系列。
(二)抓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1)教研组。
A、有计划:组长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组、本学科的特点,制订教研活动
计划。
B、有数量:每两周组织一次活动。
C、有质量:以课改研究为重点内容,依托课堂教学,每次活动有中心议题,有
主讲老师,大家有收获。
(2)备课组。
A、备教学方法。如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不同课型的不同教法,某种课型的典
型教法。
B、备作业设计。精心设计作业练习,备课组内作业相对统一,压缩死记硬背知
识,增加综合能力检测内容,实施弹性作业。
C、备命题测试。加强命题研究,努力吃透课标、教材精神,编印质量较高的测
试卷。
为了便于检查,每次活动时请各组认真做好活动记录。
2、抓学生作业质量。
学生作业,一方面反映了老师的教学情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此,要求老师作业布置精当,批改及时、认真,并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低年级: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保持书簿整洁。②思想集中,独立、按时完成。③初步养成又快又好的作业习惯。④错了能订正。中年级: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保持书簿整洁。②思想集中,独立、按时完成。③养成又快又好的作业习惯。④做完后,自己检查。⑤错了能及时订正。高年级:①书写工整,格式规范,保持书簿整洁。②思想集中,独立、按时完成。③养成又快又好的作业习惯。④做完后,自己检查。⑤错了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订正。
3、抓学生基本能力的形成。
(1)写字能力。
每天安排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写字时间,有老师作指导,努力使学生的字写得"入规、入轨、入体"。
(2)阅读能力。
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利用好学校图书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课前2分钟朗读古诗文继续进行。
(3)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要重视培养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让他们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本学期可以着重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口语交际训练的渠道。②口语交际训练的方式。③口语交际教学应避免的几种倾响。
(4)数学探索与应用能力
订好、用好《小学生数学报》,在上课时及作业布置中进行适当的渗透。因材施教,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让他们掌握书上的加量题及其它有一定难度的思维训练题。
(5)应用题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特别重视直觉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并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独创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6)英语综合能力。
加强英语的双基训练,高质量地完成英语练习册。重视英语词汇教学,举行三、四、五、六年级百词竞赛。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进行简单的英语对话练习。教学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加强学习习惯、毅力的培养。
(三)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1、抓名优教师的培养,促教师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加强校内青蓝结对教师和参加名师工程教师的管理,加强梯队建设,对已取得各项称号的教师要提高层次,确定名单,落实目标责任。
2、校本培训与横向交流学习相结合,定期选派教师赴结对子学校培训,继续为教师外出学习提供机会,但要注重实效,返校后要交流幅射。
3、对照新课标继续开展教研活动,让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在每个教师身上,实践在每一节课堂上。争取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创出佳绩。
4、着力于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做好三年达标青年教师的理论学习与考核工作,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新教师基本功训练和竞赛活动,结合教学实际启动新一轮基本功训练。
三、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一月份:
1、 全体教师“七认真”随机检查
2、 教学质量随机抽测
3、 迎接教育局随机专题调研
4、 “走进新课程”系列研讨活动
九月份:
1、 举行开学典礼,明确新学期目标,正常教学秩序
2、 各科制定教学及进度计划,各教研组制定工作计划
3、 分别召开办公室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等各条线会议
4、 期初教学“七认真”检查
5、 组织沙洲片99届语文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6、 庆祝第十九个教师节。
7、 组织参加张家港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8、 召开一年级学生家长会。
9、 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五届“国际和平周”全国中小学(江苏赛区)“金钥匙”科技竞赛初赛活动。
10、 组织教师参加市小学数学青年骨干教师评优活动(5年以内)。
11、 组织教师参加市新教材师资培训。
十月份:
1、 庆祝国庆、少先队建队54周年。
2、 组织教师参加市科学探究评优课活动。
3、 参加市组织的艺术课课件比赛及艺术课评优课。
4、 参加市中小学篮球比赛。
5、 技教育论文评比
6、 组织教坛新秀上示范课活动。
7、 对学生进行法治、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8、 组织教师外出听课活动。
十一月份:
1、 参加市二年级学生铅笔字比赛。
2、 对教学质量进行期中抽测。
3、 参加市中小学乒乓球赛
4、 组织语文青年教师参加基本功竞赛。
5、 部分村校举办素质教育现场会。
6、 组织教师参加市小学语文论文、案例评比活动。
7、 组织教师参加科学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8、 组织学生参加市“伴我成长双语作文”比赛。
9、 市英语青年教师(35周岁以下)朗读选拔赛。
10、英语教师听说读写基本功竞赛。
11、市中小学优秀体育论文评比。
十二月份:
1、 举办乐余中心小学第四届读书节活动。
2、 组织召开全镇班主任经验交流会。
3、 组织教师参加全镇“小论文”评比活动,编印素质教育论文集等。
4、 组织学生参加冬季三项比赛。
5、 进行学生英语4会单词达标活动。
6、 初拟学生评语。
一月份:
1、 庆祝元旦
2、 期末复习考试,质量分析。
3、 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等
4、 结算代办费、做好校产登记管理工作。
5、 进行教师业务考核,兑现岗位考核奖。
6、 部署师生寒假生活。
关键词:语音;
音标;
教学反思
《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且要求语音教学需要达到5个目标"1. 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2. 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3. 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4. 了解单词有重音;5. 语音清楚,语调自然。"语言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语音是语言的外壳,是掌握语言知识和获得语言技能的基础。只有学好语音才能更好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语音包括字母、音标、音素、音节、元音、辅音、开音节、闭音节和重读音节。《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Listen and repeat就是有关语音教学的。此模块包括:一幅图,四个单词和一个句子。部分教师并没有重视这部分教学,他们只是带着学生先听录音,找出彩色字母的发音规律,然后带领学生读这四个单词,最后让学生朗读一句话。这样的语音教学模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语音学习。因此我对Listen and repeat板块的教学做了如下反思:
一、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语音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 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求学生掌握语音
现代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教学目的。因此英语教学不再是"我教你学"的模式,而是培养小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师教授语音时应努力让学生独立思考,使他们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
在小学解决语音问题是符合语言学习规律。音标就如同汉语拼音,通过语音教学,教会学生查字典,便于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磨刀不误砍柴工",语音学习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2. 教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离不开语音
许多学生在学习新词时常在旁边用汉字标注读音。例如,tea"踢" , nurse "乐四", mouth "猫食"……既然学生想用一种东西可以帮助他们掌握读音,教师何不教授他们音标呢?
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与发音之间的联系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例如,许多学生在记忆bird时只是机械地念:b-i-r-d, b-i-r-d……而学过音标的学生就知道可以把ir看成一个整体发/ :/,在记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概括性和个别表象自然地把一个单词分成三个音节记忆。
二、结合Listen and repeat模块教授语音
1.利用迁移原理学习音标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从4A开始每个单元设置了Listen and repeat模块。教材安排先学辅音再学元音。在学辅音时我们可以利用迁移理论。
在邓一琳副教授的论文《小学生要不要学习音标?--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一点另论》(载《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 01期)中对教学中存在的汉语拼音到音标的正迁移作了阐述。文中说:作为中文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孩子们接触英语的时间十分有限,绝不可能像幼儿学习母语那样习得一门外语。而且10-12岁的儿童已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汉语拼音的学习和掌握已十分牢固。这时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利用儿童已有的知识,像学习汉语拼音那样来学习英语国际音标及最基本的读音规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我自身的经验已经表明是十分成功的。[1] 一些单辅音可以利用迁移理论学习。 比如,汉语拼音中的声母b、p、m、f、d、t、n、l等去掉其中的韵母之后,发音就类似于英语中的辅音/b/, /p/, /m/, /f/, /d/, /t/, /n/, /l/。学生借助于已有的汉语拼音知识去学习相关的英语语音,就会减轻学习的负担,使学习由难转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音。 转贴于
2.利用启发诱导方式学习音标
在进行语音教学时,教师不能只用直接模仿的方式教学,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有些音素不是通过听录音反复模仿就能发准的。比如:/∫/ , /θ/, /?/, / t∫/, /∧/, /dз/, /ε?/, /u?/ ......学生掌握得不好。对于这些音素,教师可以利用启发诱导的方式,比如:演示法、手势法、模仿法,对比法及口型发音图配上文字描述等让学生自己尝试读这些音素,教师给予指导说明,最后让学生跟着录音机反复练习,这样学生掌握的读音会更标准,记忆会更牢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亲手制作音标卡片以及归纳已经学过的单词等方式启发诱导学生学习音标。
3.结合单词教学音标
从单词的发音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基本没变化,而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也存在着一定的读音规则可循。[2] 因此,教师在教单词的读音时应该将音标教学结合到单词的教学中,坚持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就会做到见形而知音,因音而记形。例如,see, meet, three, tree, green, 这些单词中ee都发/i: /,老师需要把单词分解教学see /s/+/i:/, meet/m/+/i:/ +/t/,久而久之学生就能自己试着拼读three, tree, green,在开始阶段,教师只要反复呈现音标的读音与对应的字母让学生多听多看并不要求他们书写,学生慢慢就会找到读音与拼写之间的联系。当字母组合发音规则掌握一些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根据经验去拼读。
4. 在一句话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模仿语调并掌握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
教师在教授一句话时应该分成下列几个步骤:1、听音;2、分析;3、模仿发音;4、独立发音。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因此在分析环节,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讲解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技巧。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朗读比赛,让他们在模仿发音的过程中感悟和揣摩。
"听、说、读、写"是4项基本英语语言技能,这些技能都是建立在良好的语音技能之上的。具有良好语音技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效果必定是事半功倍的。在小学开展教学语音是完全可行的,只要教师把握好时机,准备充分,设计合理,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差异采用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短期内一定能见效并且收益持久。
参考文献:
【关 键 词】中小学;美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15-03
一、美育与审美教育
美育,又叫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的审美理念,有计划地运用审美媒介,引发受教育者产生一定审美效应,以培养和塑造受教育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的系统活动。[1]中小学美育是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是素质教育目标的基本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未来十年间,我国教育的战略主题是“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小学美育的具体目标应当包括两大系统:主要目标和同时目标。中小学美育的主要目标是指中小学生通过美育活动在审美素质方面所取得的最高成就,主要包括塑造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表现和促进审美创造。中小学美育的同时目标是指美育要促进中小学生其他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具体表现为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2]因此,中小学美育首先是一种美育活动,能够引发教育对象的审美感知,激发教育对象的审美体验,培养教育对象的审美情感,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素质,实现美育活动的审美功能。其次,中小学美育也是一种教育活动,能够通过审美情感、审美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发展教育对象的智力智能,培养教育对象的创新品质,净化教育对象的心灵,促进教育对象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小学生智育、德育、体育和劳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实现美育活动的教育功能。
二、当前中小学美育的困境
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存在以下两类异化现象,这些异化现象的存在导致中小学的美育面临以下困境:
(一)美育地位的边缘化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美育中,存在着应试教育对美育的挤压问题。这种挤压表现在教学管理、课程地位、教育实践、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学生观念等各个方面。
从教学管理的层面看:很多中小学为了提高学校的中考、高考升学率,非常重视智育课、考试课的教学,美育常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实施教育教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并没有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常常厚此薄彼,使德、智、体、美、劳等各育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从课程所处的地位看,在许多学校,相对于其它课程,美育课程甚至成为课程表中的“摆设”,在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中美育课程常常处于从属地位,成为所谓的“副课”,与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不能相提并论,常常处于陪衬地位。
从教育实践来看,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小学的美育仍然是学校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很多中小学对美育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以艺术为媒介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课程的教学更为轻视。这些课程常常是开而不上,或受到其它考试课程的随意挤占。
从教学师资来看,相对于其它课程所拥有的师资,美育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滞后,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美育课程教学多由其它课程教师兼任。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常常不受重视,在岗位级别、教师聘任、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的各个环节,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都处于不利地位。
从教学设施来看,美育课程的教学资源严重短缺。除了囿于政府教育财政投入能力有限这一客观原因外,对于美育的观念偏差也是导致美育资源严重短缺的首要主观原因。即使学校具有专门的琴房、舞蹈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专业美育设施,但是一方面由于美育课程教学常常受到其它课程教学的挤压,美育课程的教学学时并不能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由于美育课程的教学设施相对较为昂贵,一旦损坏,难以获得及时补充,学校常常有意限制这些设备的利用,结果导致有限的美育设施并不能得到充分运用,甚至处于闲置状态,仅仅是作为宣传性的摆设。
从学生层面看,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中小学生迫于沉重的课业负担和竞争压力,被迫以考试为中心,考试考什么,平时学什么。由于美育课程教学很少被列入考试科目,在“得分才是硬道理”的异化氛围中,本应与智育、德育等各类教育受到同等重视的美育,虽然属于素质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在教学管理、课程地位、教育实践、教学师资、教学设施、学生观念等各个方面作用的共同结果,集中表现为对美育课程教学的观念轻视、行为偏差以及人才选拔、考核机制的误导,致使美育在学校教育中呈现边缘化倾向。[3]
(二)美育功能的功利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注经济价值的市场逐利主义加剧了教育领域各类教育主体教育价值取向的功利化,这种教育价值观的变化已经使学校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追求由隐性变成显性,严重阻碍了中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4]目前,在中小学美育课程教学中,特别是在中小学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严重的功利性。
中小学现在开设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类美育课程,都具有审美教育和非审美教育两种功能。然而,现实状况却是许多学校的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常常仅仅片面强调这些课程的非审美功能,即过于重视这些课程对于学生艺术领域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功能,但却忽视了这些艺术类美育课程的审美功能,即忽视了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对于学生审美观念、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功能。
中小学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存在的这种功利性,常常使艺术类美育课程的教学活动受制于艺术知识与艺术技能的传授,却更多忽视了美育课程教学对象的普遍性和教学内容的人文性,结果导致过高的技术要求扼杀了大多学生对于艺术类美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习动机也充满了功利性。这种过于注重理性与知识却忽视人内心情感的引导与滋养的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学,无疑是我们教育理性的缺失,必然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5]
三、中小学美育面临困境的解决对策
面对当前我国中小学美育所面临的困境,需要切实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根源上逐渐消除造成中小学美育困境的诸多因素,优化中小学美育的环境,充分发挥美育在中小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真正彰显美育在培养中小学生完美人性中的作用。[6]
(一)大力完善美育法规建设和美育管理
美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必然要受到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的制约。认识上的不重视与政策原因是紧密相关的。建国以来,美育在我国教育方针中的存在及其理论表述,走过了一条“无核心地位——隐形表述——明确地说明——明确表述”的从无到有的曲折之路。[7]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体系中,关于美育的法律规定,仅见于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该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该规定虽然为美育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该规定既没有上位法的依据,也没有下位法的支撑。[8]
针对美育的困境,应该加快制定和完善国家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以有效规范美育在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应有地位,明确规定中小学美育的具体目标和美育素质的基本标准,使美育计划和教育目的的实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而非可以随意调整,充满弹性,可有可无。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层应该采取措施消除中小学学校管理中轻视美育的现象,建设以美育人的和谐管理机制,构建体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协调发展的教育评价指标系统,完善美育教学质量的考评机制与激励机制,科学引导中小学美育活动的开展,切实贯彻美育的教育方针,落实美育的教育法规。
(二)大力提升美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美育文化
构建以美育人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按照美育的要求开设美育课程,开展美育活动,实施审美教育。严格按照中小学课程计划的规定实施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确保中小学艺术类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是中小学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掘语文、外语、数学、物理、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美育因素,揭示不同学科的美育价值,彰显每门学科的美育功能。通过团、少先队活动、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等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美育,让学生亲身感知和体验生活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美育作用,充分挖掘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的美育素材,形成基于不同学科背景的美育的专题和系统的美育资源,构建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的课程资源库。
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以及学校定位,切实采取措施,挖掘自身优势,从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着手,坚持用“以美启智、以美修德、以美育人”的理念构建中小学校园的美育文化。通过绿化、净化、亮化学校校园,创造美的物化环境。通过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创设和谐愉悦、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给学生提供令人身心愉悦的多种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积累美的感性认识,陶治学生的性情,提高学生对美的审视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操,不断涤荡学生的人性。
(三)加强美育队伍建设和美育研究
美育队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从事美育实践的教师,另一部分是从事美育理论研究的工作者。加强美育队伍建设,应该使这两部分研究力量实现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关键是加强美育师资队伍的建设。[9]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中小学艺术类美育课程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艺术类美育课程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结合地区、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对在职艺术类美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分层培训,提高在职艺术类美育课程教师的综合素养。第三,从学校美育的层面,提升中小学美育师资队伍的教学研究能力,加强中小学美育师资队伍的教育行动研究,改进中小学教师美育的方式、方法,发掘美育对于其它课程教学的促进作用,促进美育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
美育的健康发展需要美育理论的支撑,加强美育基础理论研究,探讨美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美育健康开展的理论基础。面对当前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疏离状况,应将美育研究的学术成果与学校教育目标相结合,达成“以美育人”的理想。[10]为此,要大力推进美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建立不同层级的美育研究基地,系统开展与美育理论和美育实践相关的课题研究,这些能够为美育基础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增强美育的个性化。美是具体的,每个个体的经历、性格、能力不同,其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情操自然不同。美育要考虑到不同个体在审美价值观和审美能力上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让学生能够从美育活动中感受到愉悦和快乐,使其精神受到激发,性情得到陶冶,获得美的享受,不断深化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梅宝树.面向新世纪的美育与素质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31.
[2]冉祥华.大学美育课程的设计与操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77-179.
[3]王放.关于美育的边缘化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术交流, 2005(4):181-183.
[4]周期.美育的问题、归因及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6):101-104.
[5]罗筠筠.:说美育到死方休的教育家[J].现代哲学,2006(2):107-113.
[6]黄守斌,周帆.美育:人性的复归之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5):84-87.
[7]张笑梅.当代高校美育的困境与出路[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
[8]周军伟.美育立法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