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8 23:48:11
导语:在德育方法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做好学生的心灵导师,做到因材施教
新形势下,国家十分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教师不仅仅是“教授学业者”,更应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和健康的维护者,班主任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班级德育教育工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我会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才能、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因人因地因时因事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德育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学生心里所想、心里所需,站在学生的角度,放低姿态去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学生心服口服,德育教育也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循循善诱、不急于求成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对于后进生,应本着尊重和爱护的原则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例如,对于我们班的后进生,我找寻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鼓励他们进步。平日里他们帮我把作业本搬到办公室,我会对他们说声“谢谢”;他们积极打扫卫生,我会投以赞许的目光;他们主动帮助别人,我会在班级里表扬------,他们获得了尊重,自然在道德认识上也有了提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学生的行为缺乏持久性,教师要有耐心,对学生反复出现的问题不能急躁,要多次引导学生更改行为习惯,使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不能只是在言语上对学生去进行说服教育,更应在行动上为学生起引领作用,真正地起到“示范”作用。
三、利用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农村学校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开展的集体活动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教师挖掘农村德育资源,创造性地创设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我在班级开展“爱护环境小标兵”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在班级开展“英雄人物故事会”的活动,学生们搜集英雄人物的故事,既了解了这些英雄人物热爱祖国的事迹,又丰富了知识,还受到了德育教育,一举多得;在班级开展“学雷锋我最棒”活动,学生们不仅走出班级,还到村中的困难户家中做好事,受到了社会和家长的赞扬。利用这一件件集体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尊重他人、团结互助、互学互进,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集体荣誉像一条纽带把学生连接在一起,班风更加积极向上了,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更高了。
四、利用好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和本班实际情况开展的具有德育教育功能的活动。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既能陶治学生的情操,又能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我十分注意利用主题班会这种形式来加强德育教育,达到育人的目的。我们班这学期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例如,我们爱劳动主题班会、我们讲文明主题班会、我爱班集体主题班会、为爸爸妈妈做件事主题班会、国防安全主题班会等等。在这些班会活动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在活动中受的教育比单单我讲的道理要理解得更为深刻。
新时期对学校德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做为班主任更要发现德育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新的方法:一方面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发挥榜样的力量。班主任是学生行为的引导者,学生会观察班主任的言行并进行模仿。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应该做到。尤其是在一些小细节方面,例如,言谈讲究文明用语,注意爱护环境卫生,做到亲善平和等等。班主任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再有就是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利用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与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与这一要求很不相称。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与消极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东方的与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考,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断、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与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与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准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作用,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与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考、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与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问题的认识上有超过自己的思考,主动与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与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赖思想。真正认识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思考,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如果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认识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与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与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作用,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作用。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我国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传授点文化科学知识,而忽视培养的方向,这样的教育是失败。”⑥道德教育的最高追求是要使人具有完美的人格。尽管这一目标对具体人来说,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正是这种理想,激励着人们发奋苦读,改革创新,具有更高的追求。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德育谈理想少了,道德教育也被纳入了“应试教育”的轨道,单纯传递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和谐人格的培养。其结果是高分低能者随处可见,知识高深却缺乏道德者随处可见。一个人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仅仅传授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
关键词:小学德育;方法;途径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德育工作逐渐成为了小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小学各科教师在专业教学中也要加强对学生德育的重视,保证学生的智力发展、专业发展和的德育发展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本文就小学教育应该如何较强学生德育的方法和途径进行简单分析。
1创新学校管理模式
德育的发展与学校的内部管理是分不开的,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必须要求学校能够从内部管理着手,创新内部管理理念,重视小学的德育工作。在过去的学校发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采用的均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传统管理模式的特征是固定化管理、效率低。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为了促进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发展,学校必须要创新“低重心运行,高效率工作,走动式管理,近距离服务”的管理理念,转变内部管理模式,实现扁平化管理。而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学校不仅要加强对教学的重视,做好后勤管理工作,还要将德育工作当作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证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学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决策系统、监督系统和执行系统,即创建德育处,使德育处和教务处对各班级和年级的德育工作进行实时监督,要求各年级和各处室必须要严格按照新的管理思想进行教学,同时建立完善的反馈系统,方便年级教师或者处室人员进行德育相关信息的反馈。只有做好以上这些方面的管理工作,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取得实效,促进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德育的必要条件,教师和领导在教学和管理中应该要充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文化熏陶,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我的道德素质。校园文化包括几个方面:首先,反思文化。反思文化主要是针对各科任教师而言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压将反思的精神和思想贯穿于教学中。每堂课上,教师均需要做好反思工作,如做好案例的编写和教学记录工作,要形成习惯,逐渐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意识,让教师能够更加客观的看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效果;其次,合作文化。教师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位教师均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中坚力量。但是,要打造优质的校园文化不能够仅仅将各教师的力量进行简单的相加,而是要将每个教师的力量相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合作的力量,在合作中实现学校师资力量的乘积。因此,各教师一定要强化自我的团队意识,在教学中和日常的管理中要相互合作和交流,优化资源整合,提高校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再次,学习文化。学习文化的建设主要指的是让各教师和管理人员均能够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打造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就教师队伍而言,教师应该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的学习,认真严肃其中关于师德方面的内容,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此外,就管理队伍而言,学校应该要加强对管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接受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在培训之外,各管理队伍还应该要定期进行学习交流,如每周进行一次学习交流,交流大会中可以为管理队伍推荐管理类的书籍和文章,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做好必要的记录;最后,做好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书香环境文化,进行布置校园,通过将文化、景观和绿色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
3举办多样化的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法定的和具有重要意义的节假日,如历史重大事件发生的日子、传统的节日、校庆日等,举办多种多样的校园主题活动,通过这些主题活动的举办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保证学生德育的发展。例如,开学的第一周组织学生观看“开学第一课”,定期让学生观看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以“孝顺、敬老”为主题举办多样的专题活动等,当然也包括“学习雷锋”、“环保”为主题的黑板报活动、竞赛活动等。这些主题活动的设计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能够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开发特色校本课程
为了加强对德育的重视,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以德育为中心的校本课程指的是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独立的科目进行教学,如教授学生关于我国的景点诗词和传统文化礼仪,让学生在学习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低年级学生可以以礼仪教育为主,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本原则,开发校本课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情景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快乐的学习,提高德育的效果。而对高年级学生,校本课程则应该以诗词朗诵为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诗词朗诵中加强德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结语
德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还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同时要求学校能够通过校园管理念的创新和校园文化的建设,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完成奠定扎实的外部环境基础,进一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
作者:娜拉 单位:呼和浩特胜利街小学
参考文献:
[1]魏民.积极探索德育途径不断创新德育特色[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7).
[2]师瑞军.小学德育途径的开发与整合[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7(Z1).
[3]赵兴明.浅谈新形势下小学德育途径的创新[J].新课程学习(上).2014(07).
[4]关洁馨.浅议思想品德课的说理教学[J].教育导刊.1994(Z1).
我班的德育工作主要是通过一个专题活动来实现的,这个活动就是我们每天早读课前10分钟进行的“德育10分钟”活动。开展这个活动最初是因为我自己在读一些文章时很受教育,有所感悟。希望和学生们一起分享,于是拿到班里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学生对此也很感兴趣,纷纷要求坚持下去,这样就形成了我们的“德育10分钟”。在“德育10分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摸索了四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教师主讲。主要是班主任老师选择一些短小的,有启发性、教育性和知识性,或者具体、感人、生动的文章作为教材来讲读。学生主要是听、记、议。如:我们学习过传统文化中蒙学教育的一些内容;魏书生老师的一些文章以及国内外的教育动态等就采用了这种形式。采取这种形式关键在教师,教师的选材非常重要,其次要讲的有深度、有意思使学生听后有收获,最好使这些素材与班中的一些现象对上号,有针对性,效果会更好。
第二种形式是围绕德育主题,教师主讲,学生参与讨论,谈自己的观点、认识等。如:我们在高一进行“尊重”这个德育主题时主要采用了这一形式,因为对于尊重这一概念的理解,学生的理解是片面的不够深刻,教师不讲,他的认识程度不会有大的提高,我们围绕这个主题选择了几篇文章,先了解尊重的内涵,介绍了“尊重”的五个层面的内容,以及开展这一主题的意义,通过几天的学习,同学们对这一问题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请每个同学谈自己的看法,由于这个主题同学平时接触多,感受也多,所以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这样学生懂得了尊重的相互性,懂得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懂得了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从尊重别人开始,这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三种形式是值周班长主讲,同学参与讨论。如我们高二的德育主题“学会负责”,主要采取了这种形式“。学会负责”这个德育主题是我们继“三谈情商”和“学会尊重”之后进行的,同学们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关键是在这个领域再有新突破,达到一个新高度。所以,放手让同学来搞是完全可以的。我们把这个主题交给了值周班长,值周班长的热情比我想象的还高,广泛收集素材,还买了有关的德育教材。实践证明,这种形式给学生以表现自我的空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但一定要注意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第四种形式、是值周班长主持,全体同学参与的小型辩论会和演讲比赛等。如我们高二进行的德育主题“个人与集体”就采取了这一形式。全班同学都参与了演讲比赛,每个同学的参与过程实际上就是个人自我教育的过程,在这其中还不乏讲的深刻、感人的,这样教育性和感染性就更强了。当然随着“德育10分钟”活动的发展,它的形式也不会拘泥于此。渗透式教育特点是通过环境育人,通过生活育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所以它的形式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方法与途径
为适应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应当不断索,德育目标的实现和德育效果的提高,既依赖德育观念、内容的更新,使大学生在受到思想启迪的同时,获得适应新时代文化精神需要的综合素质。又依赖德育主体对于方法与途径的探索,要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适应社会和人的发展要求的德育方法与途径。德育方法与途径是影响德育实效的重要因素,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德育方法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效果。
高职教育不论是培养目标、教学组织方式,还是生源质量、学校基础条件与普通本科院校都存在较大区别。高职学生一般基础较弱,但同学们同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模仿能力、动手能力比较强,要求被关注、被认可,参加各类社会活动积极性高,同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高职院校在德育工作中,一定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寻求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以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一、依靠德育课堂、强化德育意识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首先应发挥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贯穿始终。
通过系统讲授有关道德的原则、规范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敬业意识、纪律意识、沟通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纪律,促进学生德育基本理论与职业素质完美结合。从社会现实、学生实际和专业特点出发,综合覆盖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同时注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僵化灌输,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教师近距离、平等交流,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与素质和能力的提高相结合,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支撑。
二、坚持学科交叉、开展德育教育
高等职业学院是以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目的的。在专业技术培训的同时,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念的形成更为重要。在高等职业院校,要营造每位教师都在德育意识,让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的都能交叉渗透在每一门课程中。通过专业课程的开设进行德育教育,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通常采取的一种办法。目前,我国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内容上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在专业教育要将德育课程渗透于专业课程之中,虽然不是系统的德育,但是有效结合,会大大提高德育的绩效。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在价值观教育,道德教育这个核心内容上是相互渗透的。在坚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探索多学科交叉进行职业素养教育课程的新模式。
三、创新网络德育、引导德育选择
当今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乃至政治倾向产生着越来越重的影响,因此网络也成为思想观念传播的手段和展示的重要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利用这一在线式平台,充分利用便利的网络资源和这种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为德育工作创造新的机遇,是一个德育工作者开拓新的教学方法的又一新途径。运用这一信息技术优势,将枯燥的德育内容变得更形象生动,提高德育的鲜活度和及时性。通过网络进行正面宣传,变被动防范为主动占领。创造条件,建设特色鲜明、服务性强、知识性高的高校网站。把高职德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走向超时空,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取向,道德价值追求产生积极的影响,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打击一切不健康的网络信息,抢占网络德育阵地,为高职德育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增强网络德育的渗透力、互动性和生活性,培养大学生的判断力和品鉴力,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理性地进行价值选择。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网络资源,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使之成为高职德育新途径。
四、注重校园文化、拓展德育体验
高职德育创新,应注重营造高职德育氛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有形教育和无形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德育的重要载体。
丰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潜力,增进学生情感交流,锻炼学生能力。营造乐观、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务实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的影响,并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根据不同专业,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节和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利用重大事件、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契机组织开展,也可以依托相关“文化周”、“活动月”来进行,如演讲比赛、社交礼仪训练等。通过讲座、比赛、社团及科技文化节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也可以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关心学生社团组织建设,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支持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努力提高主体意识和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五、增加课外实践、促进德育内化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学生道德效果的决定性因素。促进受教育者的自觉实践,是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德育教育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性。高职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多在一线岗位工作,因此在德育教育中更须注意在实践环节上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身体力行、实际接触,去了解社会、认识国家、培养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与个人的道德践行结合起来,促进道德判断力和选择力的提高,做到知行统一。
其次,加强高职学生实习、实训阶段的德育,高职院校在建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时,引导学生自觉以社会导向、职业导向修正自己的奋斗目标,把德育贯穿到实训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劳动观念、敬业精神、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教育,用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行为,把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培养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通过校企合作的实训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拓宽德育的途径。
综上,面对社会不断的发展与前进,教育对象特点的不断变化,高校的德育还会不断的遇到新的问题,丰富德育教育的内涵,灵活运用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方法,是一种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德育观,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在于探索,注重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性是开展德育创新,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重点,强化问题意识,坚持把实践探索与理论提升紧密结合,相互促进,以积极的态度构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内容,尝试走出一条德育创新之路,努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开创高职院校德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何玉海.我国德育方法概念的理性反思[J].黑龙江教 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3).
[2]谈利雅.美国高校德育途径及其启示[J].学理论, 2013,(27).
[3]段亚玲,桑晓君.德育方法创新对高职院校思想政 治理论课的意义[J].职业技术,2013,(1).
[4]王子伶.对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创新[J].成功(教育),2013,(6).
[5]郭月平.社会转型期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研究[D]. 山西财经大学,2013.
[6]何玉海.服务德育:德育新思维[J].江苏教育研究, 2013,(31).
[7]王莲华.文化视域下的高校德育创新与发展[J].思想 理论教育,2013,(13).
[8]邓荣华.高职院校德育创新探析[J].前沿,2013,(12).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学生;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51-01
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要在广泛征求学生们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班级班规,设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制度,建立品德分加减制度,对班级近段时间的集体、个人表现做总结,在班级墙上张贴品德分加减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对少数违纪的同学加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德育工作的方法更多样化。
二、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1、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2、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3、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4、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三、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本班一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责备他。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四、表扬、批评学生应有度
关键词:思想品德;大学;德育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实际的德育工作中,需要在深刻理解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内涵和本质基础上,全面认识各要素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掌握受教育者在心理年龄、发展水平、个体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情况下,进行德育模式的合理采用和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如此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大学阶段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已经基本成型,心智发展也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因而德育工作重在思想品德的发展而不是形成,此时德育方法的正确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一、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认知
(一)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在因素演化发展的过程
潘懋元先生认为,学生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可以抽象为一个完整的过程,即“知—情—信—意—行”。如果道德从认识产生情感,进而形成了信念,有坚强的意志,最后已经自觉地成为行为习惯,这个道德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完满的过程。知、情、信、意、行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上述道德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抽象化了的过程,实际的过程要复杂得多,它并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是不断认识、不断实践的反复过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陈万柏、张耀灿认为,人的思想品德包含知、情、意、信、行几个因素,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转化过程,就是人们自身知、情、意、信、行诸因素辩证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又到新的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也是思想品德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质到新质的矛盾运动过程[2]。综合以上观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人在主体实践的过程中,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交互作用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内在因素演化发展、不断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我们不妨称之为思想品德的迭展过程。迭代最初是源于数学领域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数学中的一种算法,是指将初始值经过相应公式进行计算后得到新的值,并通过相同方法对新的值进行计算,经过几次反复计算得到最终结果的一种方法,任何事物经过几次迭代之后都会蜕变成新的事物。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在既有基础上,在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进行迭代,不断达到新的水平、形成新的品质的过程。在思想品德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迭代过程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格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德育主体,知、情、意、信、行各因素的地位作用、相互关系是不一样的。准确把握德育主体各因素的发展状况、地位作用及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是确定德育工作重心、选择德育方法的基础条件。
(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人的思想品德固然是内在因素运动、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其形成发展过程受到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重要影响。大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社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日常活动等生活要素,小到在学校、家庭等各类组织中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人际交往,教师的引导、家长的教育、同学朋友的影响,广播电视等媒体的熏染以及网络的影响等,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深刻影响。但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对客观外界因素不是采取消极、被动反映的方式,而是会主动选择、消化、吸收,外部因素对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影响,需要通过内部因素的矛盾运动来得以实现。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内外因素互相作用、互相协调的结果。德育就是发挥外部因素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的影响,通过教育者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规范学生知、情、信、意、行等内在因素的演化方向、促进内在因素的演化速度、提升演化水平,即把握思想品德迭代方向、提高迭代效率的过程。因此,如何充分尊重德育主客体的实际状态,深入分析受教育者内在因素的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德育方法,有效提高外部因素对内在因素的影响力,是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
二、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在不同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阶段,需要结合学生德育发展的阶段特点、实际水平和客观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方法选择。
(一)道德认知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道德认知是当前学校德育工作最为重视,但也是理解偏差最大、教育效果最差的一个因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和教育方法选择的方向性错误,是影响当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原因。对道德认知理解的偏差,首先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的“道德知识”的理解偏差。潘懋元先生认为,与智育教学过程有所不同的是,智育方面所说的知识,看重要求学生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即懂得“这个事物是什么”、“这个事物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道德知识所要求的是学生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能够有所认识、做出判断,是对于“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认识和评价,而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那样的一种认识。而且,道德知识和道德观念是着重于对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对待这些关系的态度[3]。但在德育工作中,把对道德知识与对智育中知识的理解相混淆,按照智育中知识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最突出的是在德育课堂上往往只强调对知识的灌输、记忆与复述,不重视学生对是非、善恶、美丑的认识、判断能力的培养。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甄别好的结论作为真理强加给学生要求接受,在低龄学生阶段,或许是必要和有效的,但到了高中、大学阶段,还不重视学生辨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的判别方向、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那样的德育势必是不被学生所接受的。其次,是对道德认知中所指“认知”的理解偏差。一是把记忆当成认知,让学生把概念、原理、方法等道德书面知识机械地背下来,然后用考试的方式检验教学效果,似乎能够复述、默写出来,学生就懂了、会了,以后就能够按照着去做了,殊不知表面的知识记忆,并不是真正的认知,并没有为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形成做好铺垫,更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自觉实施。二是把叙述当成认知,典型的现象就是学生犯错误时,在没有思想引导、是非辨别教育的情况下,就让学生纯粹地写书面检查,几百上千字,写的字数越多、叙述越深入透彻,就认为是认知越深刻,似乎学生写出来的就是真正认识到的、今后就能够做到的,殊不知这里有太多的口是心非,这样做反而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与伪善行为。三是认为认知是一蹴而就的,在教育过程中过度强调道德认知的重要作用,把德育的重点放在道德知识的学习上,通过灌输、记忆、解读、考试等手段,企图让学生一次性掌握道德理论、原则、规范,似乎学生只要道德认知到位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自然而然产生,似乎只有先掌握道德知识,才能够有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迭代过程。根据以上的分析,道德认知环节选择德育方法时,就不能生搬硬套智育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而是要以道德知识的内化感悟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复述为掌握目标,以道德的认知、判断能力培养为重点,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培育为关键,以道德行为的实际践行为归宿。西方的价值澄清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都认为德育过程是培养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过程,特别是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辨别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意识,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方法选择时,要以说服教育代替强行灌输,强调正面引导和对理性思维的培养,采用专题讲解、案例分析、讨论辩论、谈心谈话等形式,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详细的理论分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在培养学生道德知识判断、辨别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真心信服、自觉接受;要灵活使用情感教育法,通过真挚的情感、善意的言行,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深化对道德知识的理论认知,激发积极向上的动力;要灵活使用实践教育法,将道德知识与道德意志磨炼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感动、感悟,提升道德品质。
(二)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古人云,知易行难,道德认知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的根本性问题。在知行转换的过程中,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既是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中道德知识的内化过程又是共振过程,发挥着动机激发、方向引导、行动催化、强度保持等作用。道德情感,就是关于道德问题的爱憎、好恶、追求或舍弃、赞成或反对等这样一些态度;道德信念,是指某些思想政治和道德观念已经成为人们真心诚意的信心,成为人生所追求的崇高理想;道德意志,是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的心理品质[4]。在西方的德育模式中,体谅模式是系统深刻探讨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既提倡教师在教育中对学生要“多关心,少评价”,又强调道德教育应使学生学会体谅别人。人本主义道德理论强调的“完善人格”、“自我实现”、“激发动机”、“心理体验”等概念,对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培养理念和德育方法的选择也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在大学实际开展的德育工作中,对道德认知过度强调的同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处于自发、凭感觉的状态,班主任、辅导员只是下意识地根据工作经验与教师的职业本能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对于道德信念的教育则似乎仅是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的职责,而且主要是在课堂上从道德知识的层面进行灌输,缺乏有效的载体和方法;而对道德意志的砥练,更是处于无计划、无组织的状态。因此,大学德育迫切需要系统性地设计、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情感培养、道德信念教育和道德意志磨炼,构建德育过程的动力机制。具体的德育方法可以选择以下几种类型:一是环境熏陶,通过催人奋进的大学校园、学生社区的物理环境布置,积极进取的优良校风班风的建设,民主、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的构建等,以德育情境的创设来感染、影响学生;二是艺术感化,有计划组织开展主题诗歌朗诵、电影欣赏以及正面典型榜样的塑造与激励等活动,从情感深处去激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高尚情操和优良品德;三是意志磨炼,通过开展拓展训练、实施挫折教育、引导自省慎独,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吃苦拼搏中坚定意志、坚韧性格;四是心理辅导,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品德发展。
(三)道德行为、道德习惯养成与德育方法的选择
一切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都是内在的,最终必须外化为道德行为。所谓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信念、道德意志的支配之下所采取的行动。道德行为如果经过反复实践,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就是道德习惯[5]。中国传统思想对道德教育的要求比较强调“知行合一”,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在西方德育模式中,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强调促进学生行为与道德判断的一致性,价值澄清模式鼓励学生按照一种价值观,以一种合理而一以贯之的方式待人处世,也都强调思想和行为相一致的德育理念。美国学者纽曼开发的道德教育社会行动模式,对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来发展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的做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道德行为不仅是思想品德的外显,而且对深化道德知识的理解、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信念的坚定和道德意志的锤炼,也具有能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德育工作中,不仅要重视思想的引导、情感的培育,还要重视行为管理和素质养成教育,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教育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言行的纪律约束,对于不文明甚至违规违纪的言行举止,要显示德育刚性的一面,必须坚决、及时予以查处,开展批评教育乃至行政处罚,防止不良言行导致纪律的涣散和思想的松懈;二是注重细节的养成教育,督促、帮助学生培养主动问候、随手关灯关门、随手带离垃圾、集会提前等候、使用礼貌用语等良好行为习惯,做到了随时表扬,做不到及时批评,从小处着手随时随地开展品德教育;三是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社会调研、参观走访、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去感受感悟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在服务社会中品味高尚品德带来的愉悦感,在辛勤付出中品味收获劳动成果的满足感,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开展体会总结、感悟分享,激活更多的正能量,引导更多学生的向善行为。
三、关于大学德育方法选择的建议
根据以上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与德育方法选择的讨论,对大学德育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以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和影响力。
(一)强化系统性,做好与基础教育的衔接,并为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贯穿终生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定型的关键时期,大部分学生关心关注的重点逐步从中学阶段的学习为主开始主动转向国家民族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自己今后就业、择业相关的行业要求与企业需求等方面,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环境、社会现象等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思考、客观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与基础教育阶段德育工作的衔接,分析学生目前的德育总体水平,对应该具备但还比较薄弱的方面进行弥补性强化教育,进一步提升个人的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在方法选择上要坚决摒弃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被用偏而导致学生反感的德育方法,如纯理论灌输、机械式记忆和概念性笔试等,更多采用情感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环境熏陶法、心理咨询法等多种形式的体验性教育方法,更多地重视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根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德育目标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目标选择德育内容。方法上要结合大学的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在毕业前阶段,要加强敬业爱岗、遵章守纪、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教育,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思想品德准备。
(二)强调综合性,提升思想品德各要素的发展效率
虽然本文分成三部分对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及德育方法选择开展讨论,但并不是认为知、情、信、意、行各因素在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中是相互割裂的。日常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组织开展,要综合考虑知、情、信、意、行各要素的协同发展,通过组合多类型的德育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为提升思想品德发展的效率服务,并尽可能在一个阶段教育活动中就形成思想品德发展的闭环。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整体设计和学校层面组织开展的集体性教育安排,不能成为零碎的、单项的、相互之间缺乏关联的一大堆活动的简单堆砌,而是要争取帮助学生实现从品德的认知深化、情感触动上升到意志磨炼、信念形成,并在日常行动做到自觉落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完成思想品德螺旋上升中的一次完整迭代过程。
(三)突出针对性,目标、内容及方法的选择因时因势而变
西方有各种德育模式,国内也有各种德育方法的总结,但每一种模式或方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针对不同的德育对象或德育对象发展的不同阶段提出的,既具有相应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有局限性,因此在具体使用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大学阶段,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获得了大部分的道德知识,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基本成型,因此对于道德认知的教育,应该是对已有道德认知的改进、完善,是改造而不是从零开始的构建,是促进内化而不是背诵记忆。所以在整体方案的设计上,要更重视情、信、意、行的因素,重心放在体会、感悟、实践、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要与时俱进地分析网络世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巨大影响,创新基于网络的德育工作方法,研究利用网路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德育工作服务的方案和措施。
(四)增强融合性,以大德育的视野深化德育内涵
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与专业学习和生活实践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德育工作的开展,一是要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以思想素质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学习与职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与鉴别判断能力,推进思想素质的内化与升华;二是要重视思想观念的引导、思维模式的转变、行为规范的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融合,将德育融入日常生活与工作实践之中。
(五)注重全面性,保证教育的参与度和受益面
德育工作的全面性不仅指教育内容和德育过程的全面、系统,还应包括参与人员、规章制度、文化氛围等德育对象、主体、环境的全面性,需要构建“全员参与、全要素融合、全过程推进”的德育工作模式。尤其是全员参与,要强调教师、管理人员乃至后勤服务人员都负有明确的育人职责,都需要因时、因地、因事对学生开展教育,特别是专业教师,不能认为自己仅仅需要开展专业教育而忽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能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所有学生都成为德育主体,特别需要关注沉溺于游戏、经常违规违纪以及存在心理问题等情况的特殊人群,要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引导。
(六)重视开放性,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形成德育工作合力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思维、新技术、新工具,重视构建互联网+时代大学德育生态系统,整合学校、家庭、实习单位等各方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形成德育工作合力。尤其是在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养成方面,更是要利用专业实习机会,有针对性地引入优秀的企业文化、典型的工作案例、感人的先进事迹等社会上具体生动的德育教育资源,邀请社会道德楷模、企业先进工作者、杰出校友代表等鲜活的榜样人物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让学生在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接受熏陶、促进感化,提升教育实效。
作者:王祝华 单位: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一、对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主要有:
1、小学阶段的德育教学事半功倍,至关重要。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处于启蒙阶段,他们的心智还发育得很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体,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他们的道德观念,改变他们以后的人生。在塑造小学生人格的关键时刻,德育教育千万不可忽视。只要树立了正确的道德观,他们将会受用一生。所以,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这些懵懂无知的小朋友建立起正确的道德意识、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等是极其必须的。
2、小学生是潜力股,是祖国的希望。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小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来传承中华古国的优秀传统。小学生是一群具有很大潜力的群体,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对祖国的灵魂的传承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将中国的德育教育实现现代化,让中国的德育教育与世界接轨,是当前德育教育的头等大事。在将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将会成为社会的主体,他们是社会的继承者,对社会文化具有改革和创新的能力。现代的德育教学的走向就是在社会中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永远都不能停止。在小学生处于白纸阶段的时候,给他们涂上浓重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色彩,不仅会使他们终身受用,而且,能有效的提高祖国下一代整体的道德素质。
3、正确的道德观是立足社会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21世纪,越来越重视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综合型人才。学历已经不再是学生成功的重点,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观才是最重要的。学习的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更多的,是应该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满足现代社会需要。只有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才能真正的立足社会。
二、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以教学为中心,虽然发挥了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但没有增强育人的实效性。在实践活动教学中,没有推进德育教学。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得外界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素养培养,提升其人格品质的关键。但是我们的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往往以娱乐或搞笑的形式出现,很少去挖掘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结果,口号大于实效,学生得到的实效很少。
2、学校教育没有与家庭教育协调好,没有发挥家庭在德育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学校一直坚持文化知识是教育的全部,而家长在“望子成龙”的心态作用下,也自始至终确信文化知识是孩子的一切。所以,如果我们的孩子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的德育培养,那么在家里也就不会有更好的品格教育痕迹。在今天社会思想闯激程度如此强烈之下,长久下去,势必会给孩子的性格产生负面影响。
3、教育主管部门对学生的德育教学重视不足。许多地方主管部门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不放,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并以此衡量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师的工作成绩,量化文化知识考核项目,而模糊道德文化测试指标。自然而然,教师也不会去做一些与自己考核无关的无用功,而是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文化知识的传授上。所以才造成学校德育教学这方面的欠缺。
三、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
1、健全德育工作机制。明确德育的管理体制校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国家规定的德育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落实。学校应该努力培养好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德育工作队伍,切实办好家长学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识,密切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努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机制。
2、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协调与配合,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网络,保证德育工怍的真正落实。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经调查,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应该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学校、家庭和社会必须有效地协调与配合,而教师是三方协调与配合的重要力量,担负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我校确立了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彻底克服德育的任务由班主任、辅导员完成的偏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育人意识,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德育中的作用。因此,不断加强对教师协同与配合意识的渗透、宣传,不时地组织适当的学习,传授必要的方法。学校和全体教师都吸收了不少科学的、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3、要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落实经费,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当前,首先要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管理。同时,要将现有的文化宣传阵地充分利用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文明教室”、“文明办公室”的评比,以此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所以,针对现在小学生德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和質量就是小学德育教学当前最重大的任务。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塑造高尚的人格。
关键词:德育;效能;以人为本
要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规律,正确把握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经济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的新形势下,适应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把德育渗透到日常授课、生活管理等工作之中,全方位、多元化地建立德育体系。
一、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要坚持以人为本,根据青少年学生发展规律,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地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把德育的总体目标分阶段、分层次,把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通过观念引领、道德强化、行为指导等方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二、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效能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供德育工作人才保证
一方面,要积极创造机会,通过多主题、多层次、多形势的培训,加强一线德育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一线德育教师要能够把握德育工作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思辨能力,针对不同的教育专题和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立“德育工作科研课题”,鼓励德育工作者开展专项研究,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
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学生的思想状况越来越复杂。面对新的问题,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要求,不再适合时展的需求。教育部门可以针对德育工作中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拨出专项资金,进行科研立项,鼓励德育工作人员申报研究课题,也可以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主动立项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专项课题的研究,德育工作人员能够对工作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提高认识水平和工作水平。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增进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脆弱,生活阅历肤浅,存在情绪不稳定、对社会认知不足、身体发育与心理成熟不同步、叛逆性强等问题,易产生心理障碍,进而影响了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德育教育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使学生心理向正常方向发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3.建立健全“三位一体”教育网络
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是相互独立同时又紧密相关联、相互推动与促进的个体。要适应现代化教育和现代化社会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提高家长对德育理念的把握并施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要有机地结合,学校教育为主,社会教育为辅,家庭教育为导向,共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结合教育目标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4.要加强实践,通过多渠道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在德育工作中,很多学校都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一律是形式单一的说教,而忽略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教学效果。理论知识的传授当然一定要重视,但是社会实践同样不可轻视。要注重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