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数学教学

时间:2023-03-08 14:54:13

导语:在小学数学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数学教学

第1篇

关键词:优化;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历史,在教学方面也有着成熟的方法,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主要以讲授法为主,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课堂上的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很多,但是学生真正消化理解的内容却很少。而在教育竞争压力巨大的今天,这种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必须对现状进行改善,尤其是在数学教学方面,这就要求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一、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是一个总括的概念,是指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是由教学方法指导思想、基本方法、具体方法和教学方式四个层面组成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合理并且科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将看似枯燥的小学数学变得生动有趣,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所以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善。例如,教师对教学目标的认识能力严重不足、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这就导致我国的教育事业受到了严重影响。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1.更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观念

优化教学方式的第一步就是要更新小学数学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且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所谓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只是简单的提高学生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小学数学学习阶段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有多高,而是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以便于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可以走的更加顺畅。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几何图形的公式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这些公式的来源,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注重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记住这些公式。

2.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结构

现在许多中小学生都有厌学的情绪,尤其是对于类似数学这种抽象的课程,关键的一点就在于课堂结构。为使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中,要注重对数学教学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改进。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许多老师都有拖堂的习惯,这些老师往往认为课堂时间越长,他们就可以给学生讲解更多的知识,但却忽略了课堂时间过长,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所以,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教师要充分保证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尽量做到不拖堂,而且保证在40分钟的教学内,教学质量是得到保障的。另外,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科学、合理的优化课堂结构,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是不断的给学生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对于知识的讲解,但是对于知识的讲解又不能过于直白,还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和时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要给学生留一些课后作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便是对于数学学习没有兴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一些小游戏或者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数学课堂,学生对于这些往往是感兴趣的,所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小游戏或者生活实例,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乘除法时,就可以将生活情景引入课堂,让学生分别扮演买菜和卖菜的商贩,那么在购买和销售的过程中,学生就必须要用到加减法的计算,从而让学生不仅熟悉乘除法,还可以熟练地使用。

4.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合作能力是学生需要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共同合作的机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安排合作探究学习时间,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之间相互协作来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现自己主人翁的身份,让学生做课堂的主导者。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方式方法,要讲究策略,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改变学生作为课堂的“观众身份”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量杜绝拖堂现象,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高效学习,在课下可以尽情放松。这种劳逸结合的学习才是应该大力提倡的,绝不做无节制逼迫孩子学习的老师。

作者:韩月柳 单位:漳州市新桥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策略

一、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设计和实施教学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尤其是重视计算机在促进学生学习数学方法和数学知识的作用,教师需要积极地开发教学资源,不断地丰富学生的学习,将信息技术当作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进而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体现出计算机的教学优势,将抽象和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进而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比如,在讲解长方体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呈现可以重合与展开的不一样的长方体,且通过声音与不相同的颜色进行烘托,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事实表明,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能够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灵活地设计练习题,启发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到的数学内容进行巩固,形成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教师应注重练习,特别是需要设计一系列有关实际问题的数学练习题。这就要求教师:(1)设计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练习题,以使学生能够对生活实际当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行解决;(2)启发学生收集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信息和内容,编成数学练习题,以使学生能够把实际生活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3)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像是如何对鸡蛋的体积进行计算、要求学生对玻璃杯的直径进行测量等,进而推动学生巧妙地应用数学知识对实际生活问题进行解答。教师以这种形式实施教学,不但能够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和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着缺陷和不足之处,这就要求教师改革小学数学教学。只有如此,才能够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最终大大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情感;实践教学

小学数学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青少年良好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想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小学作为数学学习较为关键的初级阶段,就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并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个性的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训练,进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出现的问题

1.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应充分利用并发挥其课堂作用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虽然知道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较深,很容易把课堂当作自我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部分。一些教师意识到这一问题并努力改正,但是产生“满堂提问”的课堂现象,这样无针对性的提问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效果。

2.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课堂交流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更是常见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增加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提高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然而,部分教师盲目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成为每节课每个知识点必须采用的方法,一些无价值的讨论都要浪费时间进行小组交流,而部分学生实际上并没有进行问题的讨论。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教学,教师让学生讨论什么是异分母分数,然后学生回答,接着让学生讨论是异分母加法吗?学生回答“是”,教师会鼓励学生,这样根本没有实质效果的讨论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因此,部分教师认为数学教学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量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数学活动的机会,例如,一些数字游戏、数学道具等,轻视了对数学知识的讲解、评价和示范,使得一些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知识。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商中间或末尾有零的除法》教学,教师只让学生自己做出结果,却不给学生讲解做题的过程和其中的捷径,使得学生轻视学习过程,学习效率低。

二、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反思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形象思维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期,心智也尚处于发展阶段,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引导,提升课堂学习的活跃气氛,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师从语言、肢体、教学情境等多方面融入新鲜有趣的因素,先从感官上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低年级,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不可少一样。”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吸引学生的思路,让形象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观察、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有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丰富教学方式,运用小组讨论、做游戏、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家庭游戏等等,将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变抽象为具体

针对创设教学情境来说,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问题,将学生置身于一种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学习中。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角形和正方形,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图形,并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出图案,随之提问学生怎样的图形才是长方形,让学生从自己的课桌上找长方形,学生便开始议论纷纷,最后找学生回答。这样,学生就在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到了数学知识。

3.教学要根植于教材和大纲,明确教学的基本方向,深入探究教学目的和培养思路

因为教材和大纲是专家经过深入研究才确定的教学依据,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因此,充分研究教材和大纲,加强数学教学实践工作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详细剖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自身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并对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调查,及时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动态的修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和运用知识。

参考文献:

[1]杨琰.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法的教学反思.吉林教育,2008(32).

第4篇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根据小学生的这个特点,在组织教学课堂上,作为教师尽可能创设情景,在学生兴趣最浓厚、注意力最集中的这个期间将重点、难点知识展示出来,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完成学习目标。再利用课堂其他时间,师生互动,做好反馈以及检测,完成教学环节,使整个教学张驰结合。为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必须创造一定的环境、意境,通过这样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展学生数学的素养。通过情境设计、多媒体使用、课堂活动组织等辅助手段达成目标,符合学生的喜好。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掘数学潜在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2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直观教学自然引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转化过程,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是由教材的知识向学生的接收运用转化;二是由学生的接收向吸收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情况下,由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实现最终目的。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达到最终目的的。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引入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这些贴近生活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认识范围,丰富了思想活动,同时也间接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起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提高知识转化效率,使课堂教学高效利用,从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行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特别是直观教学的引入,使学生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教学思想转变,提高交流和沟通

教师们一定要转变教学思想,还要积极地去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注重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数学课上让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数学教学也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通过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打破原来教师高高在上的那种师生关系,建立在学习上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平等地一起去交流和探讨知识,在学生的学习上教师真正地起到引导作用,并通过交流,使同学之间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沟通和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肯定和赞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但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很多教师意想不到的内容,也就是“误点”。有时候这些内容是不够正确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比较尴尬的问题。很多时候,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忽视这样的细节,一个劲地奔向自己教学的目标,而有时这种错误恰恰是一种很难求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点拨、引导学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问题”资源,把它变成课堂中生成得很好的教学资源。

4教学中问题的设计要做到指向明确,体现实效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设计必须直接指向预设的具体教学目标,使教学的程序紧紧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展开。数学教学的关键是教学中的提问,却不可无的放矢,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提问。教师要考虑提问是否有价值、有效果。恰当的提问,不是靠现场“现炒现卖”,而是教师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钻研教材、熟知教材,在此基础上反复推敲和精心设计,掌握和应用课堂提问的技巧,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5教学反思: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需要选择应用。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待征。大多教师都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的重要的教学策略,几乎每节必配有“小组合作学习”,以致“小组合作学习”成为课改的重要“标志”。但是这样做并不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种,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我们需要有选择地应用,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合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

6结语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能够学习新的知识,而且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做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使学生们学到和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作者:崔巧霞 单位:甘肃省会宁县北关小学

参考文献

[1]黄伟娣.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比较[J].课程•教材•教法,2015(2):79-8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朱海燕.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反思[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32).

[4]陶琴坤.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259-260.

[5]官爱芬.新课程新理念新做法——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山东教育,2004(7):47-48.

[6]顾丽丽.小学数学教学应对生成的有效策略[J].教书育人,2011(22).

第5篇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在获得相应数学知识的前提下,逐步提升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老师应该将各种实践活动加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来,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机会可以了解和接触数学问题。比方说在进行《利息和利率》这一部分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利用一些活动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对银行进行参观,然后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模拟将压岁钱进行储蓄、取钱等,此外,还要对银行中的利率进行记录,当学生在进行记录时就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利率是什么?”、“为什么银行的利率都不相同呢?”等等。这时老师可以对学生说:“记住这些问题,然后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预习,有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明天我们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到这一教学内容的预习和学习中来,并在课堂学习中精神集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养成一种对周围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数学问题,对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二、创设优秀的课堂问题情境,不断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是学生积极地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问题情境没有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那么学生就不会产生提出问题和寻找问题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比方说“甲数是5,乙数是4,围绕这一内容来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这时学生就会对这种新颖的题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如:甲数与乙数的比值是多少?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几分之几?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等等问题。这时有的同学提出,可不可以利用判断题的形式进行出题?在得到老师的许可后,这位同学就说:“甲数是5,甲数是乙数的1,那么乙数是4,对吗?”同学们的思路在这一问题提出后得到进一步的开阔,各种问题又不断的涌现出来。如:甲数是5,且甲数比乙数多,那么乙数是多少?甲数是5,乙数是4,那么甲乙之和是甲乙之差的百分之几?等等问题。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问题进一步的改变为应用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对各种数量关系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还对解决应用题有了新的认识,另外,最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产生新颖的想法,提出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评价;艺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的教师甚至不惜以学生的自尊换取“杀一儆百”的效果,效果不佳。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素质教育之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尊重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深入挖掘每个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笔者深刻的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改革确有必要,课堂教学评价应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应以鼓励和肯定为主,帮助小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一、合理的教学评价对小学生的意义

《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当以鼓励为主” [1]。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下,我们倡导合理的教学评价。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对教师的职业发展道路有着积极意义。

(一)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小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教学评价时必须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起自信心。合理的教学评价就是要帮助小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老师的肯定性评价极易引发小学生的满足感,从而使其更加愉快的投入到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小学生正确审视自我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尊重小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帮助每一位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并尽可能的改掉坏毛病。合理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认真审视自我。

(三)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比具体的知识更重要。合理的教学评价对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学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鼓励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在学习《分类》时,不仅要让小学生学会分类整理房间和书包,更重要的是将有序的行为运用到生活中来。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在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进行设计时,评价内容既应包括学生的学习评价,又应包括教师行为的评价。

具体说来,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状况、情绪状态等等,而教师行为的评价应从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教学质量等方面来评析。比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包括以下内容: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小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运用,教师运用了哪些技巧来帮助小学生加强记忆,教师是否耐心讲解重点和难点等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艺术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小学生树立起自信心。为了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最优化,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评价语言要注重激励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应注重激励性。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章《加减法》的学习中,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到数学知识,对数学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在加数或减数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这时,小学数学教师应以包容、理解、耐心的心态来对待,对于加减正确的小学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你真聪明!”、“你算的很对!”对于加减错误的小学生则要注重鼓励性评价:“虽然你这次算错了,但是老师相信你只要认真学习,就会算正确的!”

同时,小学数学教师应特别注意那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鼓励,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如,班上一位数学学困生,平时上课时不爱发言,在学习《有趣的图形》时,自己动手用硬纸片制作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鼓励他:“图形做的非常标准!同学们给他鼓掌!”一句鼓励性话语大大增强了该同学的自信心,从此之后越来越勇敢的表达自己了。

(二)评价内容要注重全面性

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就是指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时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综合能力以及学习态度等。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在学习《观察与测量》这节课的时候,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课桌、黑板、铅笔、教室等,在观察中测量,在测量中学会计算,在计算中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将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3-5个人,分组测量所在班级教室的长度、宽度以及高度,让小学生们自己观察测量需要什么器材,并自行准备测量器材,最终得出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可以选出一组测量最准确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的测量经验,并给以适当奖励。这样,在对小学生的评价中不仅融合了知识层面的东西,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全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四、结束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要想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从评价语言、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切实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刘林根.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探讨[J],吉林教育,2013(10)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我们理性地思考课改之路,就不难发现,新课程的实施折射出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笔者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及对新课改的认识,以“活”为导火线,浅谈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一观点深刻地揭示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学习和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现在,数学教师“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比如,在学习“年月日”之后,可以让每个学生说说自己的出生月份是大月、小月、闰月还是平月。如此贴近生活的问题,会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感觉数学就在身边,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课堂上的所有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所学知识为中心,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那么,如何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1.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心态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学生学习态度的好坏,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关键。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喜欢得到表扬,如果能为他们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心态,愉快地投入学习。如何构建正向影响学习的环境呢?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视为平等的、自主的、有发展潜力的人,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要建立情感多向交流的机制,用情感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与教师和同学交流思想、发表见解、表达感受的机会。

2.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一,强化思维训练。在数学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要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形成多维的思维方式,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从多起点、多角度、多方向展开思维过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二,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可通过从生活中引入学习内容,设置悬念,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质疑,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等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启发和引导,以减少探究的盲目性。

三、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变教师教书为教学生学,它颠倒了“教”与“学”的顺序,即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这种教学模式明确课堂教学是从学生读书或看书开始,下课前必须完成作业,当堂达标。这种模式不同于以往的很多模式,每节课都需要学生先用至少一节课的时间进行预习,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课外负担;这种模式不强调课前预习,所有教学任务都可以在课内完成,这就从根本上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迅速得到提高。实践证明,教师若能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就能上好课,就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就能有效地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实施好素质教育。

2.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新颖的学习方式,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发展学生个性的主要途径。我在教学中经常变换学习方式,以此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一,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表现形式很多,比如,学生可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等。我在平时的单元复习和期末复习时,布置学生自己出一份练习,学生在自主完成这项学习任务时,要去看教材,并查阅资料,而在这一活动过程中,他们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体现,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小组合作。小组是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建立的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保证了全班各小组之间能够开展公平竞争。一般每组六人,有一名组长,其余五人记录、汇报、检查、收集资料等。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和谐氛围下进行学习,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养成。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真正把小学数学课堂打造成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 创新思维 培养 优化

理论和实践都告诉我们,要想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效能,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首先要在优选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的优化设计上下功夫。前者指的是合理选择已有的教学方法,后者是指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一般都应注意以下四点:⑴教学方法的选用或创新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原则;⑵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和特点,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⑶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变化特征和教师本身的教学风格;⑷必须符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所规定的教学时间。另外,在指导思想上,教师应注意用辩证的观点来审视各种教学方法。

一、创新教育理念,加强思维能力培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的掌握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思维。巧设练习,培养创新思维。因为把数学练习设计好,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而好的习题都是科学艺术的。它来源于教师经验积累,知识积累和对教学艺术的探索。所以在平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上课时要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的思路卡在哪里?”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当今时代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向前发展时代,不仅要要教育学每个公民具有广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很高的智慧和才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双基的训练,而且要把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所以一方面要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由于小学生年级小,知识不足,缺乏经验,思维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形象作支撑。所以要遵循学生思维特点,运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二、营造师生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建立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

教学过程中和谐、宽松、自由的氛围能极大限度地触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想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就需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给学生留下充分表现和发挥个性的平台。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块肥沃的土壤,只要拥有了这片土壤,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得以萌发。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每个学生都可以创新,也都具备创新的潜能,如何挖掘和提高这种潜能,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程度。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平等、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多地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成为探索研究的主体。

三、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养中,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探求多种多样的创设情境,启发诱思,激趣导入的新课的方法。例如: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低年龄段常用游戏,故事导人,通过游戏、猜谜语、讲故事等,融教学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寓乐于学;中年龄段教师用创设生活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创新意识培养;针对高年龄段学生,教师常常用设置悬念导人:教师提示矛盾冲突,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创新意识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还可用声像传情导人:通过课件、幻灯、播放录音等,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思维启示,潜移默化培养创新意识。

四、优化教学渠道,贴近生活学习数学

第9篇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大量的课外作业。加大学生的负担

数学是培养逻辑性思维创造思维的一门学科 。它着重于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现今的数学教学。有些学校和教师为了所谓的“达标”把学习成绩和名利相挂勾。一味的要求学生的优秀率 于是教师除了必要的练习作业外。在课外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一样的公式题要做十遍百遍 。使学生负担加重。感觉到学习压力大 。这样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效果适得其反。

2、忽视学生对数学“美”的理解

数学它不是简单的公式、定律、概念的组成。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是有丰富内涵的。是一门充满对称美、艺术美、人文美和哲学思想的学科 而许多的教师却恰恰的忽略了这种美。将数学课变成了向学生讲授公式。做大量的习题,认为只要学生会背公式,会做题了,那就是达到了教学目的。完成了教学任务。把充满了兴趣的数学变成了枯燥无味的任务 而小学生因为年龄的关系对这种抽象的数学公式理解不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感觉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发现不了数学的“美”。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数学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仍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课堂上多数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很多教师以讲授为主,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注入式”教学。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三中心”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方式单一。接受被动教育,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也会失去教学的兴趣。把教学当成一种枯燥无味的任务负担 单一的教学模式对拓宽数学教学的意义具有极大的阻碍作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

1、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让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首先,必须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巧妙的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根据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重难点,设计一段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导人语引入新课,以激活学生学习动力,点燃学生思维火花,课中可以针对小学生表现欲强、爱争强好胜、喜欢受人夸奖的特性,采用竞赛、抢答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或者设计恰当的数学游戏,寓教于乐。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选用科学灵活的教学手段,不断创新激趣方法,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学得有趣,学得轻松。

2、注学生学习数学的个体差异性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 、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之间存在着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客观现象 这种差异性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反应速度、学习方法提高或发展的速度等。这种差异性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人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的分层教学注意因材施教。把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他们的个陛特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并展开正面的表扬奖励机制。鼓励学生“我不能做到最好。便我可以做到更好”

3、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 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 我们所处的是竞争与合作并存的 21世纪 。在这样大背景下。教师就更应该意识到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不要让合作交流学习流于形式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并把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提问。答的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让学生在提问中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加深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获取了知识和分享了成功的喜悦。学会了彼此尊重、理解以及表达、倾听和说服他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与合作的能力。

4、亲身实践体验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而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承而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完全为了考试而学习。他们能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束手无策,为了要杜绝这种“高分低能”的出现,我们教师首要做的事情就是给学生创造环境、创造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把所讲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例如:学统筹方法的时候。学生对如何安排时间没有具体的概念。那么要求学生在家仔细观察家庭生活。妈妈是如何在一段时间内兼顾做饭、做菜,并亲自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生面积体积时。可要求学生用橡皮泥来做模型,对通过对模型的增加,减少来计算长方型,正方型的面积、体积,这种亲身体验,能够使学生很快弄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做起题来轻松自在。

三、结语

总之,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发现问题。改进自己的方法,使之更适应学生的要求,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了知识,而且还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 自我创新、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惠;中学数学创新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张希来;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解决”[J];南都学坛;1996年03期

[3]骆向东;态度目标在目标教学中的作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