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11:46:43
导语:在中国教育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在作了许多假设以后,我终于明白,或许,是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关吧!
打个比方,如果在中国,当万有引力还没别发现.一个苹果砸到了一个孩子,然后那个孩子起了疑惑,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呢?为什么它不往天上飞呢?于是,他去问他的妈妈.那个妈妈一定会以为自己的孩子疯了或是傻了,如果那个妈妈处理问题的方法很粗暴的话,及有可能会一个巴掌甩去,然后说,你傻啊,苹果沉所以它会往下落啊!这一巴掌打掉了孩子的好奇心,或许那个孩子会带着那个愚蠢的想法活一辈子.如果他的子孙问他的话,说不定他也会用那种方法去告诉自己的子孙.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话,便永远不可能有万有引力这一说.而在国外,牛顿被砸到了,然后问他的妈妈,他的妈妈并没有说像中国妈妈一样粗暴,而是让孩子自己去研究.正因如此,万有引力被发现了,而我们才走出了"苹果因为沉才掉下来 ”的谬论.
我门不妨试想一下,如果牛顿生长在中国,那么他可能会有那么高的成就吗?这种可能性简直是小之又小.
再想一下,为什么中国那么多的科学家大都是山村出身呢?因为他们的家长知识大都比较浅薄,对于他们提出的种种问题,只是敷衍他们,孩子们再怪的问题家长也会不以为然.可孩子们的好奇心怎么会得到满足?如此,他们就只好自己去钻研.在这过程中他们多多少少都会发现点什么,就在这多多少少的发现中,造就了这些科学家们.
关健词:中国;美国;德育模式
一、美国学校德育模式的特点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模式的审视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普遍经历了无疑是几千年来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最重要的教育变革。那场被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的教育变革,推动、促进了美国学校德育的根本变革、在德育模式的选择上,由于不断进行发展、完善,使美国学校德育在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征。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经济发达,号称“自由乐土”和“民族熔炉”的多民族国家。美国的现代学校德育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以前的美国学校德育从内容、方法、途径到管理措施仍然是德目主义模式占主导地位。至20世纪前50年,学校传统德育模式的功能明显下降,杜威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和实用主义哲学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的德目主义受到了极大冲击,全面主义德育模式倍受青睐。第2次世界大战以后至70年代,学校更加放松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控制和管理,学校德育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就成为导致60-70年代以来的学校德育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之后,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呼吁加强学校道德教育。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美国学校德育实施体系就具有了既包含德目主义模式的特征,又包含有全面主义的特征,即在德育实践中呈现混合德育模式的特点。
所谓混合德育模式,是指学校德育既开设相对独立的德育课程,向学生传授既定的德目系列,又充分利用各学科和全部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德育体制结构的多元性。美国作为实行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代表国家,在德育体制方面,因州而易,全国没有统一的德育内容和管理措施,有些州制定大纲,按大纲进行道德教育,有些州编制系统的德育教材,并有严格的考核标准;有些州既没有大纲也没有教材,不采取任何道德教育措施。但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司法体系直接裁决有关教育的事务,司法裁决的目的主要是要确立一种全国性的政策作为各州制定教育政策的依据,以及各个学校实施德育的依据。
相比之下,我国的德育模式表现出综合性的特点。在德育实施体系方面,有全国统一的德育教学大纲,学校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德育课程,将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相结合,编制德育教材,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和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注重养成教育。所以,我国的德育模式为综合性德育模式。
第二,德育目标和内容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结合,是混合德育模式的基本特征。其复杂的德育目标结构中追求两个基本目标的结合:一个是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公民品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以个人主义为核心是价值观;而在德育内容方面,范围也是广泛而复杂的,包括伦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政治教育、国家宪法、社区服务教育以及协调人际关系教育、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等人文主义教育等。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内容结构中,都是围绕着两个基本内容即公民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而进行的,体现出一致性。所以说,在美国尽管赋予人们信仰和价值选择的自由,但从以上的现实状况中说明了美国不仅有比较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这些目标所反映的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非常明确和强烈的。
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德育有统一的德育目标,就是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国家教委于一988年和一992年,先后制定和颁发了《中小学德育大纲》和《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分别对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统一的德育要求规定了以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及法律教育等要素为基本内容,构成了我国德育内容结构体系。我国德育是以为指导,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内容非常丰富,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但是,由于我国综合德育模式是适应和项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建立的,因而,德育教育的目标取向带有浓厚的政治功利性。学校德育呈现出“重大德”(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世界观),“轻小德”(道德品质、人生修养)。过分强调德育目标的同一性、整体性和先进性,忽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多样性和广泛性,这就使得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走上形而上学的轨道。
第三,德育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综合性。混合德育模式在德育目标途径和方法方面吸收了德目主义和全面主义的积极因素,采用直接性德育途径和间接性德育途径、潜隐性德育模式相结合。其中,课堂正面教育是混合德育模式的主要途径。在德育实施的方法维度上,一方面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给学生充分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又有教师的正面指导。同时,混合德育模式把注重传授道德知识与培养道德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他们更多地注重通过对学生自我教育、管理、服务、活动、交往和环境影响等途径实施德育,突出德育工作的渗透性、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美国德育途径的基本特点。此外,美国德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例如,美国纽约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地区的中、小学校纷纷开设法制课和公民教育课,供中、小学生选修,学习美国行政管理和民主社会的准则。美国高等院校既开设专门的伦理道德课和公民学课程,也通过大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学科、专业课程—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以及全部教育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德育的层次性和各级学校德育内容的衔接性问题。
我国的综合德育模式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作为德育实施体系的基本途径。讲究多渠道、全方位和综合性德育机制的有效运作,注重德育的课堂途径和课外途径并举。在德育课程的设置上,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2课”教学已经成为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第一课堂”—理论课教育相配合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外途径,即“第2课堂”主要有:⑴少先队、党团组织活动;⑵营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⑶心理咨询;⑷自愿者活动、军训、社会调查、“3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学校德育的成绩是显著的。但是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令人担扰的问题,特别表现在:⑴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指导;⑵德育内容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忽视与学生现有道德水平相联系;⑶普遍存在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脱节,学科教育渗透不足;⑷过分强调德育的育人功能,忽视对学生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德育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混合德育模式的操作方法具有内容系列化、教育策略成体系、教学手段较先进的特征,它比较符合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适应性。例如,美国品德教育学院编制的品德教育教程及其实施方案在美国学校道德教育中颇有影响。它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和接受水平,向教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说明、具体教学安排、教学建议、实施办法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具体有:一.教师的态度;2.课堂讨论;3.不使用真实姓名4.利用各种角色扮演;5.小组活动制。
相比之下,我国在德育目标内容及具体德育方案的实施上,可操作性不强。我国许多地区,学校创造出许多有开发前景的德育方法,但有些研究成果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而无法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而难以被普遍接受并得以推广。
二、美国学校德育模式对我国德育改革的启示
从对美国学校德育模式——混合德育模式主要特点的介绍中,明显地看出其学校德育发展趋势:即德育基本目标和基本内容趋于一致,而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内容随着社会变化而变化,根据学生品德的发展特点呈现多样化。在德育途径和方法方面,注重发挥德育综合目标因素、德育场的作用,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桔合。因此,对于美国混合德育模式,我们必须运用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借鉴他们一些成功的经验,以促进我国德育实践和改革。
㈠确立层次分明的德育目标
由于我国德育目标、内容的确立在过去曾经追求“高、大、全”,对于大、中、小学生的德育目标和内容的特殊性缺乏明确的界定,可操作性不强,导致德育效果下降。因此,在我国德育改革的过程中,必须从我国国情、民族文化传统、本地区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制定总目标和阶段发展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来充实德育的具体目标和阶段性内容,并相互衔接,建立较完备的操作系统,这是我国德育改革的重要方面。
㈡重视德育模式的研究,丰富德育模式,拓展德育途径和方法
美国学校混合德育模式的实践表明,多元丰富的、博采众长的德育模式是德育取得实效、获得生机的有效保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必然会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德育模式的实施如果仍然沿着简单、生硬的方式来进行,势必会出现学生价值观的混乱而无法控制的局面,导致严重的社会后果,给社会带来危害。所以,丰富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改革单一的知情意行等德育模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势在必行。
同时,在德育实施的具体方法上,我国学校德育既要重视正面传授知识,重视行为规范的教育,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个体能动性,重视道德能力的培养。另外,注重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活动、各类情境中去,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道德陶冶,春风化雨中得到道德升华。
㈢促使德育与社会现实接轨,培养为社会实际服务意识
我国学校德育历来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育人目标十分重视,相对来说,德育对如何适应社会变化与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社会实际则重视不够。因而面对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到来,德育有时却表现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德育立足于为社会实践服务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育人是德育的根本目的,服务社会也是德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我国学校德育应借鉴美国德育模式的成功经验,注重学生自主意识、道德选择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便有效地应付和面对多元多变的世界和社会形势。
参考文献:
⑴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一997
⑵王玄武等著.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⑶李冬梅.中外道德教育的比较及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2003,(3):90
[关键词]:文化与人格理论 中国国民性 儒家思想
所谓国民性,指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总体表现出的品性,即一个国家国民最普遍表现出的人格类型,是对一国具有代表性的人的特征的概括,故针对正常人格而言。这种品性,既源于种族特征的不同,也可来自后天遭遇和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各个国家中不同的国民性。国民性与典型人格类型不同,其分析不需太多田野调查实践与复杂数据,具有普遍概括性和笼统性,故较易实行。
对国民性问题的研究在西方二战时期曾一度兴起。由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西方文化的渗入,现代中国的国民性已变得较为混杂难以表述,甚至某些已与中国古人的文化精神相背道而驰,西学的传入与过度应用更使现代中国国民性格不具有了中国本土的代表性。本文仅从中国古代儒学角度对中国人的传统国民性进行分析探讨,从信仰体制、道德准则和人格培养三方面将国民性概括为忠君爱国、仁义至上和中庸之道。
一、信仰体制:忠孝统一
从信仰体制上看,中国古代社会中主要以信仰中国传统宗法性宗教作为全民性的国家宗教。其宗法观念与天人合一观念从信仰层面进入到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对国民性的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
中国人普遍重视家族观念,祖先意识强烈。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这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祭祖的隆重仪式上,更表现在中国人“以孝治天下”的观念上,这早在先帝舜时期就有了很好的体现。
中国十分重孝,一家中若是出现孝子,则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赞扬。汉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就以“孝”作为最基本的选拔标准,由众人推举,称“举孝廉”。中国儒家传统“十三经”中就有一部十分重要的经典――《孝经》,是关于孝的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人家族传统中,是以父权至上的宗法制,一般重大事情都需要向父亲请教过问,包括婚姻问题,大多是父母包办,即使是自己的意愿也需事先请示父母,征得同意方可进行,否则就会有被社会指为不孝而被边缘化的危险。
中国人如此重“孝”,包括统治者也宣扬孝道,以孝治天下,以得到支持与维护。中国人认为,以孝为先,有了孝,人民自然会归顺于君主,孝是忠孝仁爱信义等基本道德的根本所在。“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者,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仁之本也。”《论语》中的此言正是体现了“孝”的一系列好处,孝子极少有犯上作乱背叛君主的想法。由此可见“孝”是忠君爱国思想的前提。这正是中国古代社会忠孝二者相统一的观念,也是国民性之一大特点。
二、道德准则:仁义之上
前面讨论的中国人所重视的忠孝观念,但这种忠孝观念是以仁义的道德准则为前提的。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就曾说过,忠孝都要“以义为先”。不符君子道义的事万万不可做,而这道义的前提就是符合“仁”。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仁”的实现是孔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状态。“仁”是最重要的品格,万事都应符合“仁”复归于“仁”。“义”则由“仁”衍生而来。所谓仁义礼智信都是以“仁”为根本的。孔子主张回归“仁”的道路是“克己复礼”,通过严格要求自己回到礼的道路上来。西周时期即已制定形成的周礼是与封建等级制度相应的。“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这其中就要以统治者实行“仁政”作为基础。实行仁政,人民就会温顺并且厚道,像先帝尧舜时期就是如此。
且君子也应以仁为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儒家主张有志之士要不惜一切代价捍卫仁义道德理念。孔子认为,“恭而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这样即可实现仁。仁不仅应作为社会的基本原则和统治者的根本统治手段,更是作为了百姓庶人一切道德准则的基础。
孔子还认为,“刚毅木讷,近仁。”这可谓是对接近仁的状态的外在表现的较为细致的描述了,也正是中国人性格中的一大特色。中国人普遍具有老实内敛,逢人不爱张扬,遇事不爱争抢的特征,却给人一种温和敦厚的亲近感。古代社会中的中国人中更是普遍具有“仁”的特性。辜鸿铭先生认为中国人精神的最大特点就是温良,这主要是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这也是“仁”在国民性格中的一大体现。
三、人格培养:中庸之道
中国古代社会中对人才的培养,不似西方教育那般重视专业技能培养,而是更重形而上的气节与道德观念的树立。中国古代社会中儒家思想几乎是持续占据主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中对“君子”的推崇也成为中国社会中普遍的人格完善标准。
所谓君子,可用“中庸”来概括。“君子不器”,君子尚要“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经过历史发展逐渐成为一种民族气节,体现在忠君爱国的观念中。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可见中庸的品质在中国人中具有神圣性,是一切美好品质的概括,并形成一种价值趋向体现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用孟子的话概括,这是一种“浩然正气”。
中国古代注重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体现在后来的教育中,也体现在在童蒙教育。所谓童蒙教育,指中国古代7~12岁的教育,即洒扫应对等基本礼仪和伦理道德的学习。其作用不可忽视,是为后期儒家系统教育、为日后学习君子之道打下深厚基础,是中国古代社会人格气质初步奠定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中庸之道同样表现在礼上。儒家主张以礼治天下,礼节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乃至统治者治国平天下的核心原则。它处处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中和色彩,建立在天人合一观念基础上,体现了中国人高尚的修养,也是中庸之道的一种外在表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古代儒家思想主导的中国古代社会中,在文化与人格理论的视角下所探见的中国人国民性具有忠孝统一、仁义至上、中庸之道三者合一的特性,不仅体现在传统的等级宗法性制度中,更体现在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普遍文化群体中。中国人特有的文化与品格特征,区别于西方,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包括政治思想、社会制度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如今我们更应弘扬这种文化特性,弘扬中庸之道,选择传统并适合我们国民性的东西,而不是盲目学习西方的科技、制度,这有中体西用,才能使中国人得以重新闪耀于世界之林。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辜鸿铭著.李晨曦译.中国人的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10.
(一)民族音乐的内涵
我国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每个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经验,从而使得我国文化整体上呈现出绚烂多姿的特色。所谓的民族音乐,在广义上而言它是指一个民族在发展中所创作出的所有音乐,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来理解,我国56个民族中所有的音乐都可算作我国的民族音乐,包括古代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传统音乐以及现代的新音乐等。而狭义上的民族音乐则是指我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主要可分为歌舞音乐、民间器乐、民歌、戏曲音乐以及说唱音乐五大类。
(二)中小学校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
民族音乐教学是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教学意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有利于了解历史和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以音乐的形式体现出的是民族独有的背景文化,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使学生对某个时期民族的发展历程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为例,此曲创作时间为1931年,正值我国处于风雨飘摇的忧患时期,内有各路军阀混战,外有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人民生活之疾苦作为现代人是无法体会到的。而刘天华的《光明行》在当时山河大地遭受蹂躏的环境下,却没有流露出悲观的情绪,反而以一种振奋人心、生气勃勃的曲调来鼓舞国人的士气,恰似一首黑暗、绝望中的呐喊高歌。又如古琴曲《精忠词》,表现的是民族英雄岳飞慷慨激昂的民族之爱与精忠报国的高尚信念;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族英雄岳飞慷慨激昂的国家之爱与精忠报国的决心;通过《阳关三叠》可以淋漓尽致的再现唐朝诗人王维与友人临边时悲愁的情感。作为听众,在学习了类似的民族音乐的同时,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来对民族的发展历程和文化背景有着深刻而全面的认识。2、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性阶段,在当前中西方文化激励冲突、碰撞的复杂文化背景下,学生对于文化的主观辨别能力是很差的,需要有专业的教育家来对其进行指点,引导学生的思想观念向着真、善、美的价值观发展,从而远离商业流行音乐及电影、杂志中的一些庸俗、浮躁的误区。这个过程中,民族音乐作为历史沉淀出来的文化精品,其中的美学元素、价值观念都是经过几代人肯定与认同的,对于青少年思想成长方面而言无疑将会有着积极、健康的影响。如在二胡名曲《二泉映月》中,作者阿炳将长年的辛酸社会生活与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在曲目中形成了统一,使得曲目整体上哀而不伤,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了作者的博襟与统一的美学观念。因此在中小学积极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可帮助学生完善正确的价值观念。3、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支撑民族发展和成长的基石,而我国的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起到了传承民族精神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生当中深入开展民族音乐教育,让学生通过音乐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来认识民族精神,继承团结友善、勤劳勇敢、热爱和平的民族信仰,无疑是健全素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有力手段,更是民族精神得以传承下去的保障。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一)校方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多数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和获得外界的认可,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有针对性的考试教育方面,而对于体育、美术、音乐等课程教育认识程度淡薄,没有充分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具体体现为:①许多中小学校每周只象征性地开设两节音乐课程,而在音乐教学方面比较笼统,没有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学观念;②教师自身的专业音乐知识匮乏,没有经过专业的考核也缺少实际教学经验就可以上岗,这在以老师为主导的课堂上教学过程中效率无疑是非常低的。尤其是在广大县城和农村地区,教育部门管理、考核制度宽松,许多学校因资金和主观意识问题,甚至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而是以语文教师“客串”,或是社会人员兼职教授音乐,导致教学质量差。③教师手中可利用的民族音乐教学资源较少,主要以音乐教材为主,形式过于枯燥、单一,缺乏对地区性民族音乐文化挖掘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
(二)教师专业素质问题
多数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中,表现出的整体专业水平较高,有的教师还在专业性的声乐比赛中获奖,但相比较而言民族音乐知识则了解的有限,尤其是传统的京剧或地方性戏曲多数人都不懂得欣赏,甚至一听到类似的声音就烦躁不已,认为那是过了时的旧文化。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有:“3-6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能够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片段,7-9年级的学生每学年能够学唱京剧或地方戏曲唱腔1段。”如果作为民族音乐教师自身都不会唱地方性戏曲和京剧,则新《课标》根本就无法得到落实,逐渐的我国传统的国粹文化也就会出现年龄断层现象。
(三)教学技巧方面的问题
在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过程当中,多数教师以应试教育的理念来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导致教学的手段只重视音乐技能,而忽视了民族音乐形式下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情感,使得教学结果流于表面化而缺乏情感深度。最理想的民族音乐教学,在于既能够使学生把握到音乐形式背后的美学观念,又能够掌握高超的演奏技巧,使学生能自主的通过音乐来表达美,抒发内心的情感。但对于中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无疑是要分清楚主次的,以笔者个人经验来讲,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之下,民族音乐所表达出的美感刚好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有效的渠道,因此应当先从帮助学生理解民族音乐中蕴藏的文化和美学理念入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才是专业性的声乐技能教授。但目前许多中小学校都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民族音乐教学方面,不仅没有缓解学生的压力,反而以考试排名、表演评奖等形式在技能方面大做文章,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与民族音乐的教学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四)学生心态方面的问题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饱受诟病,新的教学观念应当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做起,达到“学生主动学习、老师从旁辅导、解疑”的目的应当是各专业教学的最理想效果。但在目前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对民族音乐保有逆反的心理,认为民族音乐“很土”、难听,唱出来没有面子。这种现象主要源自于主流的商业化流行音乐的冲击。流行音乐被称作“快餐式”音乐,其主题多为情爱、伤感、叛逆,这也正迎合了青春期中小学生的心理,久而久之便左右了他们价值观念的形成,使得中小学生过早地出现功利心强,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浮躁心态。因此民族音乐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讲,更像是小树苗成长过程中周围的支架,其目的是为了帮助树苗的茁壮成长,避免被风吹歪或刮倒。
三、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有效途径
(一)加强校方和教师的重视
中小学生民族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首先应当从校方着手,加强对民族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大投入资金完善教学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用少数民族乐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采用新型多媒体教学来取代传统课堂讲课等形式,丰富教学的手段。其次,加强专业教师的素质,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专业民族音乐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教授经验,对于县城地区或偏远山区资金不充裕的中小学,可聘请民间艺人入校讲授民族音乐文化和乐器的演奏,还有的农村中小学通过教育部门的协调,实现了与城市资源的共享,即通过远程教育的手段分享城市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资源。最后,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应从情感、美学、价值观等教学角度着手来予以重视,而并非要制定出严格的技能考核手段来加重学生的负担,从而避免民族音乐教学落于表面形式的现象。
(二)拓展民族音乐课外教育
拓展民族音乐课外教学活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拓展课外教学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辅助学生对于民族音乐内涵理解,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一个过程,其具体形式如:①定期组织中小学生进行经典民族歌曲、民族乐器演奏及戏剧曲艺等才艺表演,对参赛者全部给予口头和形式上的奖励,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带动学习的积极性;②校方可定期邀请知名民乐专家或民间艺人来校内进行音乐讲座,并通过现场表演技能、口头讲授创作典故、学生参与表演等形式与中小学生展开互动,在快乐中学习民族音乐文化;③校方积极组织中小学生有规模的参加当地的民族音乐文化节,民族艺人故居,民族乐器展览会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广泛兴趣。
(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本主义”为中心思想,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如在学习第一单元的schoollife时,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其中有一个为“Developstudents’Englishspeakingskills.”的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目标在实际上看来难以操作,教学效果不明显,但是这一教学目标却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课时中,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更为了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课堂上以自由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自由表达进入高中后的学校生活与初中时期的学校生活的区别。其次,教师还设计了一个自由讨论的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根据课文内容来进行设定,讨论中国高中生的生活与文中提到的英国高中生的生活的区别,并且以自由讨论的形式讨论:Whatisyourdreamschoollifelike?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但表达了自我的意愿,而且还充分地练习了口语,在不知不觉中放开了自己的思维,开始大胆地表达自我的思想,促进了自我的全面发展。
二、展现差异特性,认可学生个性特征
过程教育哲学认为,高中英语教学在内容设计上要体现差异特性。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英语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应该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以挖掘学生的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展现自我的特长,将其运用到英语学习中。如在学习定语从句的时候,教师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定语从句的练习,以此来提升定语从句在学习中的使用率。但是在分小组的时候,教师还糅合进了A、B、C组的概念,A组为英语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B组为学习情况一般的学生,C组为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分小组的时候,根据他们的英语成绩并结合其学习英语的能力分组。如,有一个英语成绩极佳的学生,但是她学习方式不灵活,也不能很好地将英语运用到日常对话中,所以将其分在B组。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以定语从句为中心的论点,让学生围绕这一论点用定语从句的知识进行讨论,并且分析这一定语从句的主体:Attitudestowardsdaydreamingarechanginginmuchthesamewaythat(inwhich)attitudestowardsnightdreaminghavechanged.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分配给不同小组不同的任务,任务难度逐级提升,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结束的时候,每组都完成了任务,他们也寻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三、体现民主平等,挖掘学生创新精神
过程教育哲学还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就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有敢于挑战的心,能够挑战权威,拥有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由、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不要造成教师是中心与权威,学生需附属与服从的现象。如在上述的定语从句的学习中,教师在A组的任务中创设了一个以培养学生创造性输出为主的活动,从而更好地把it的用法应用到实际交际中。比如,教师先展示一个句子:Whenwasitthathechangedhismindtotakepartintheactivity?然后指名成绩较好的学生来分析这个句子,这个学生分析完以后,再举出同类型的句子或者是关于it的其他用法的句子,指名下一学生回答,循环往复,学生对于it的用法会越来越熟悉。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还巩固了旧有知识。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自由、轻松的问答形式,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真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语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了,可是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很多应试教育思想弊端。如教师的教育思想太过片面和陈旧,师生和家长面对中考和高考这两个人生中的重大考试都有着急功近利的想法。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1)以成绩为主,忽视学生面对新奇事物敏锐的观察力;(2)以教师的讲解为主,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3)过分注重答案的确切性,只允许唯一的标准答案存在;(4)为了便于管理,不给学生张扬个性的机会。
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先要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教学艺术,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适应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创新性的思维习惯。具体而言,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运用创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创新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没有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时候,才能够轻松地进行学习,进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以及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充分发挥自卑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做课堂学习真正的主人。如教师在课前准备的时候,要设计好课堂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多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思考题,或者让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途径来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材料信息,使学生能够通过整理总结的过程获得不同的答案和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能训练学生在相同的信息里面寻求不同的答案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必须看到,比起教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更喜欢教师能提出问题让他们自主讨论解决。因为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他们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他们会想方设法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从而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么,如何做呢?我认为,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比如对于讲授型的新课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自己的思维;对于讨论型的课程而言,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思考题,或者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去获得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单纯的听与学的关系,而是成为了学习的合作者。即使学生通过讨论得不出正确的结果,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思考,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把创新思维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过程中
新课程改革要求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教师必须明白学生绝不能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要能够主动获得知识、掌握获得知识所需要的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天赋和能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学习,让他们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很多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提到,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是一切发明创造的基础条件。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具体到英语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单词、短语、句型和语篇故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进行关于体育运动的词汇教学时,我把全班分为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让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收集自己所知道的体育项目。中学生正是争强好胜、活泼好动的年纪,为了争取小组的胜利,大家纷纷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果表明,这样的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长了英语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一个好的教师不是单纯地教知识,而是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传授需要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来进行,而讨论式的教学允许学生质疑,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质疑解惑,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讨论。比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词汇时,我通过多媒体把一些动物的图片遮挡了一部分,让学生根据部分信息来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学生认真观察并积极发言,有效激发了发散性思维。
三、结语
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为突出中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特色,少数民族中职语文教育必须在重视学生职业教育为特色的基础上,形成以“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为目标的现有中职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审美、创新素质培养,针对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来说,还包括许多更重要的如重拾信心、积极的心态、自我制约能力、健康的个性等德育方面的内容。
(一)让学生重拾成功的信心,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
由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普遍不好,加之学生本身成绩不理想,经过中考的打击或者根本没有经过中考而被直接分流到中职学校,自身的价值长期以来得不到社会的承认,所以这些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心,与人沟通能力也较差,不爱学习,出现破罐子破摔混日子的情况。因而帮助这些学生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重拾成功的信心,树立成功的信念,以便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学会良好的生存技能,成为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与他们有相似家庭出身或有相似学历背景的成功人士的事迹,作为学生励志的榜样。还可以多安排学生动手写作、动口讲述的环节,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勇敢地发言,讲述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等等,对学生的发言与写作采取多鼓励多赞扬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希望,被认可的态度,这样便于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回信心,树立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培养较强的自我制约能力与健康合群的自我个性
很多少数民族中职生因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等特殊原因,父母长期无暇管教或疏于管理子女,使他们养成贪玩、自控能力差等不良习惯,有的学生甚至自我封闭,性格孤独怪僻。而自我约束力欠缺,生活散漫,意志力比较薄弱,学业上不思进取,责任心不强正是影响其无法学会职业技能,形成良好生存能力的致命因素。因此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健全的人格教育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内容,可以多选取古今中外杰出人物通过对自身长期以来要求严格,不懈地努力不断追求才获得成功的例子来感染学生,同时,在教学环节中多设计学生之间协作完成的任务,培养学生沟通交际的能力,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考勤、作业、纪律做严格的要求与记载,以督促学生形成严谨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锐意进取的生命活力和坚强的意志力,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敬业精神,永不停息的拼搏精神和跳出现状的批判创造精神,为其将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由于少数民族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加之学校教学条件也相对落后于中东部的中职学校,这些中职毕业生要想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实用职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语文课教学更应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特色,学生的学习要满足未来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一)强化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
当今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字表述已经成为处理、存贮、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的手段和媒介,应用文写作成为十分重要的实用技能。所以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毕业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换句话说,它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一种竞争手段。常见许多单位批评中职毕业生连请假条也不会写,这充分说明利用中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修订后的中职语文教学大纲也要求从应用文文种和写作要求两方面对教学进行强化。要求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总结、求职信、应聘书等应用文写作种类必须入选我们的中职语文教材,同时,我们应该根据各专业的特色,有侧重点地选择不同种类的应用文进行教学,如工科、理学专业的学生掌握如计划、总结、报告等日常事务类写作就可以了,而经济贸易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如经济合同、标书、市场调查报告、广告等经济应用文类写作文体,而法律专业学生可以增加如诉讼文书类的应用文写作,做到“以就业为导向”的要求。
(二)强化实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除了能写,还要会说,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交际能力强,这不仅仅是单纯说话技巧的体现,本身也是一个人思维能力、知识水平等个人整体素质的体现。部分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由于生活环境、语言交流障碍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普通的口语表达交际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和逻辑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找回自信、重拾信心,为将来成功就业,谋取更大的发展修炼扎实的内功。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我们的中职教材应加入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接待、洽谈、答询、协商、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训练项目,这些都是未来学生在工作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口语表达交际项目。特别是演讲与辩论项目,是最容易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内容,我们除了讲解相关的知识技巧外,还可以在课堂或课外,模拟如竞聘、述职等现实场景,要求学生在现实场景中扮演相关的角色,进行竞聘演讲与现场述职,这样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另外,在课外,我们可以多组织学生辩论会,鼓励学生参与观看,努力快速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与能力。
(三)注重学生阅读与欣赏能力的培养
少数民族中职学生相对来说阅读面窄,知识积累不丰富,视野也不够开阔,因而,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不能或缺的。如从《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到现当代的新诗中可选择一些经典的篇目要求学生背诵,从孔孟、老庄、司马迁、唐宋家到现当代的鲁迅、老舍、郭沫若、朱自清,还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沙翁、近代著名大师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而斯泰等等,他们的作品都可作为学生课内外阅读欣赏的内容,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储存,培养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同时,在教学模式的安排上,应尽量避开单纯的认字识词的基础知识教学,应该让教材的课文成为学生自身感悟、得到人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提高人文品位,调动学生内心的人文关怀的佳作名篇,因而要求老师在讲解时不要一味的灌输,机械的分析,而只起恰当的点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诵读、多感悟,多思考,多谈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加强学生敏捷、准确的“语感”能力,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阅读与欣赏能力,增强自身的内在气质修养。
三、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的内涵。语文教育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少数民族地区中职语文教学中还要特别关注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和经济文化等,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特色文学作品、文化民俗、旅游景区、特别是成功人物的事迹编入教材中,给学生一种贴近生活的亲切感,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对自己本民族本地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打造出的少数民族中职生必须具有自己的品牌特色,将来通过学生的流动宣传,也可以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民俗等广为传播,这是双赢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
(一)将文学作品及文化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介绍融入教材内容中
将文学作品及对文化习俗、民间工艺等的介绍融入教材中,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深对本地区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湖南湘西地区为例,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在湘西文学作品选择方面,应首推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这部唯美小说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同时更多的向人们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其次,古华的小说《芙蓉镇》打破了唯美的模式,通过湘西芙蓉小镇的风云变迁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寓政治风云于世态民情的风俗画、一曲哀婉而又严酷的山乡民歌,字里行间浓缩进作者对乡里乡亲乡镇浓厚的爱恋情怀。除此之外,湘西土家族、苗族地区有许多富于民族特色的文化习俗、民间工艺,如土司文化、丧葬嫁娶文化、祭祀文化、苗鼓、民族歌舞等文化习俗,挑花、织锦、银饰、泥哨、竹编、马尾斗笠等民间工艺,这些都是本土文化中的精品,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可以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及反映民风民俗和民间工艺的历史、特色或制作流程等的优秀文章纳入语文教材,使学生学习了解,还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以“弘扬、传承民族文化”为主题的各种形式的专题活动,如指导学生实地考察、走访、参观,了解本地区本民族杰出人物、民族风情、民间工艺等,还可组织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对本地区文化特色的充分认识。
(二)将本地区旅游景区介绍融入教材内容中
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以来自然风光奇秀,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之大统,风景名胜区众多。如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著名景区就有张家界、凤凰古城、中国南方长城、里耶古城、猛洞河漂流、王村(芙蓉镇)、文学大师沈从文故居等。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为例,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风景区、天子山风景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自然风景区1992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做为湘西中职学生来说,必须对这些著名风景名胜区及其相关的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这既是内在知识储备的需要,也是增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知识纳入语文教材,也可以将这些知识做为音影资料在课堂中播放,或者课后专门组织学生观看欣赏,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将本地区本民族杰出人才的事迹融入教材以鼓舞激励学生
仍以湘西为例,湘西地区人杰地灵,俊才辈出,先后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物,如民国内阁总理熊希龄,以沈从文、萧离等为代表的湘西著名作家群,现代著名画家黄永玉,现代民间工艺美术家叶水云,现代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等。这其中许多知名人士出身也比较寒微,他们的成功都经过自已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是自身不畏艰苦、不怕艰难,勤奋努力的结果。他们的成名经历、特别是那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奋斗故事,完全可以做为入选语文教材的内容,用来激励学生向杰出人物学习,坚定信心,相信自我,不断向着成功进取奋进。
教育公平问题,在整个教育体制中,可谓十分显眼。一直以来,教育公平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或者说,那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它一直困扰着我国各个级别的教育的顺利发展。也正因为如此,上到教育部分有关人士下到普通百姓,都十分关注这个问题。首先,教育公平隶属于社会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对于中国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内在要求。在整个社会上,公平正义理念被贯彻得不够,不公平现象在这个还未发展成熟的社会上比比皆是。这非人力能在一朝一夕间解决。但是,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将公平正义付诸教育上,就能对日后全面实行公平正义理念十分有利。也就是说,教育公平其本质就是缩小版的社会公平。因此可见,教育公平既是一个关乎民生的社会问题,同时又是一个能够影响教育体制改革是否成功的原则问题。放眼现今,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正逐渐深入,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会影响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无疑会推动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同时并促进我国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理念,也具有着非凡的意义。
2 教育公平的价值
2.1 教育公平能直接影响到教育体制改革的成功
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教育体制改革在多个方面都有表现,教育资源的分配以及教育权利的分享等重要问题全都包括在教育体制改革中。也就是说,教育体制改革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教育结果。但在教育体制改革中的种种问题上,全都是以照顾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为准则的,这就说明,教育公平问题是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先决条件。在教育资源、教育权利的分配上,教育公平所体现出来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公平一直都是大众在教育方面所追求的最大愿望,也可以看出其价值是被认可的。
2.2 教育公平关系到教育政策规范
所谓教育政策规范,就是指在教育中形成的一种合理的、立足于大众与整个教育事业水平发展的一种规范。而教育公平,与这种教育政策规范之间的联系就十分密切,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教育政策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该如何对教育资源进行分配。受我国综合国力所限,教育资源相较于发达国家尚属弱势。而如何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就成为了关键的问题。如何处理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的关系,如何处理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利益问题,这都再次涉及到了教育公平问题。想要满足不同利益群体或个体的教育利益需求,达到教育政策规范,不搞好教育公平,是无法想象的。也就是说,只有立足于教育公平的现状,力求从公平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教育政策规范中的要求,才能让大多数民众有机会获得基本的教育权利。总之,教育公平与教育规范政策的关系密切,二者只有相互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事业水平。
2.3 教育公平是实现教育政策价值的途径
实现教育政策价值,无疑会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带来决定性的变化。因此,能够实现教育政策价值,也是教育公平最大的价值。在教育政策的实行过程中,教育公平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所谓教育政策,其活动的实质与核心就是教育政策能够更好地提高民众的教育利益,从而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从现在来看,教育政策的内容往往成为人们评价教育政策价值的重要标准。无疑,教育政策的内容的确重要,但是,只有教育政策在实践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与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它的价值。教育政策想要实现价值,首先就要深入了解现状,然后再加以制定。但是,若只是这样做,在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受到类似于功利主义思想的蛊惑。特权意识、功利主义思想等等问题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政策的价值,除去这些,还存在着过于注重效率的价值选择,从而忽略了教育政策的本质。这样的制定过程就导致了在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取舍中,舍去了一些公平,壮大了更大的效率。这样的做法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有害无益。在对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价值选择中,教育公平必须是以前提而存在的。舍公平而取效率,教育政策的价值又何在?只有以教育公平为前提,制定教育政策,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水平。因为,这既符合教育政策公共属性的本质要求,又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基础。在教育政策制定中,轻视教育公平,甚至忽视教育公平,这不仅违背了教育政策的出发点:公共性,同时也在无形中严重损害了教育政策的合法性。并且,轻视公平所带来的效率,在最终也会消失殆尽。只有将教育公平始终摆在第一位,无论是教育政策制定、执行还是教育体制改革,都可以充分实现价值。
2.4 教育公平是教育共享的代名词
教育共享,对于教育体制改革意义非轻。可以说,教育共享特性是教育的立身之本,也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之所以区别于其他事务,其中最为明显的特性就是,教育是一种建立在文化共享理念之上的社会活动。它是促进人类文化共享的重要途径,因为教育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当人类还不懂如何用贝壳换取肉类,就已经知道如何教后代生活了。教育的全部内容立足于全体人类,是全体人类共同创造的结果。因此,教育共享就成为了教育最基本的属性。教育的发展,是真正靠着全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其中,有做过极大的贡献的,也有始终被历史掩埋起来,没有发出耀眼光芒的,但要清楚的是,每个人所遇到的环境状况不同,天生的境遇也不同,无论做出的贡献大小,教育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发展成果积累而成的,最终创造出来伟大的教育成果。因此,教育共享就是教育的基本,而教育公平就是教育共享的具体表现。可见,不只是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需要教育公平,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需要教育公平。没有教育公平,教育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黯然失色。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无形中被拉大,世界格局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人,公平正义应是与生俱来、并可以引以为豪的,这胜过了一切经济问题,而作为教育,教育公平完全符合教育的本质,是需要加大力度而实施的。作为教育共享的代名词,教育公平的价值由此凸显。
3 教育公平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把握制度建设
教育公平作为一个百年大计,需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而发展。而教育公平问题,无疑对我国教育制度改革有着非比寻常的作用。其中一条就是有利于制度建设。教育公平问题的昭示,瞬间突出了我国多次宣扬解决而未见实效的社会民生问题,从而提醒了相关人士,从制度的建设入手,让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政策成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我国虽然在教育政策与制度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无论是教育相关法律,还是实际的执行情况,都不能满足大多数民众。因此,只有认识到严峻的现状,重视教育公平问题,才能制定出合理的制度,从而为教育体制改革带来正确性,帮助其达到理想的水平。同时,关于教育公平的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律。倡导依法治国的中国,法律目前还不够健全,这直接导致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在教育的问题上,教育公平问题更能提醒相关人士及政府,重视教育方面的相关事宜,并制定相关法律,从而保障教育事业的发展。
3.2 有利于贯彻人性理念
当前教育体制改革,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依据人性化的准则,以人为本。毕竟教育是为了广大群众而生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取向,无疑能够提升教育事业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全国民的整体素质。而教育公平问题,恰恰就更好地昭示了其特性,从而让政府认识到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公民的教育权利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1.1对词汇意义的教学:孤立地讲解词义,缺乏语境的创设
词汇教学应遵循基本的原则,即“先意,后音,再形”,由此可见对词汇意义的教学尤其重要。学生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学会运用,而掌握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是其前提。脱离了语境的词汇是静止的、片面的、孤立的、无实际意义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按照单词表的顺序,逐一地教学单词,让学生死记硬别词汇的意义,而不是将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讲解。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最多只能单纯的记住词汇的含义,而无法真正理解运用词汇。将词汇置于一定的语境中时,学生不是根据语境推测词汇的含义,而是费劲地搜索词汇有哪些含义,哪个意义适合于这个语境。这一方面违背了学习词汇的原则,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时,不能根据语境进行行之有效的猜测。我们常看到学生一遇到生词不加任何思考就查字典,这就源于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未将词汇置于合适的语境中教学,也没能让学生养成根据语境进行词义猜测的习惯和能力。
1.2对词汇读音的教学:教师惯于领读,缺乏对语音规则的讲解
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一个较大的误区,即词汇读音学习属于较简单的环节,只需教会学生读法,即可将记忆单词的任务交个学生。教师习惯于领读新单词而忽视交给学生拼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拼读,导致学生在单词读音学习上如同小和尚念经一般有口无心,即只动口而不动脑。这种鹦鹉学舌、死记硬背的状态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学习记忆单词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记忆中对英语词汇学习失去主动性和自信心。学生习惯于跟随着教师走,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如同教师在读音教学上只是给了学生“鱼”,而不是“渔”。学生在缺乏方法指导的条件下,机械地死记硬背单词的发音,机械地记忆单词,效率极其低下。英语词汇读音的学习有其特定的规则和存在一定拼读的规律,它们是学生学习词汇有效的方法指导,而缺乏方法指导的片面的读记的方式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记忆单词的机器,就其今后长远的学习而言,其影响必然是不好的。
1.3对词汇形体的教学:缺乏对构词法的介绍,忽视音形、形意结合的必要性
学生了解了语意,重视了发音,也不一定能很好地记住单词。词汇形体的教学,主要针对于学生有效地记忆和理解词汇。任何一个词汇,都是音形互相关联,形意密不可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这些关联性,将单词的意义、读音及形体孤立地分开来看。词汇的形体是词汇内在含义的外在表达,所以准确无误地拼写出词汇,是表达好其含义的前提。不能将音形结合记忆词汇,记忆效率大大降低,也影响了之后复习阶段的回想。忽视形意结合也会导致在听拼写词汇中问题突出。如未听清楚某个单词的发音,又不知根据其在句意中的含义推断出词汇的拼法,使得拼写词汇困难重重。就词汇中的单词而言,其中的很多较长的单词都有其特定的构成及其规律,如合成词、前缀、后缀等。短语中也常出现以某个单词来推测其含义,尤其是对于动词短语,多以其后的介词或副词来决定其特定含义。这些概念的不加重视,易导致学生记忆词汇困难,易弄混淆相似词汇等等诸多问题。
1.4对词汇复习的教学:忽视复习的重要性,缺乏行之有效的帮助恢复记忆的方法
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往往还有这样的困惑:当时记得清清楚楚的词汇过不了不久就忘,再记又再忘。这是由于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一个环节,即词汇的复习。我们都知道,人的记忆是一个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再现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即使学生在识记阶段的效果再好,那也只是短时的。大多数教师在英语复习阶段都更多侧重于语法的复习,句型的巩固,而词汇的复习易被削弱甚至忽略。他们错误地认为词汇教了,学生当时会了,词汇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殊不知,复习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必须在这个阶段及时帮助巩固和检测学生的词汇学习。当然,复习方法的选择也对复习效果影响很大。然而,很多所谓的复习词汇在方法的选择上单一枯燥,常见的就是以听写或提问的方式检测对已学单词是否掌握,或是通过多遍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抄写来巩固记忆。这些方式不但脱离了单词教学中的语境化原则,也大大降低了复习的效率。让本应成为巩固知识的环节失去其该有的意义。英语词汇教学,只有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探索出真正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才能教有所长,学有所进。词汇教学涉及读音、形体、意义及复习各个方面,都需有益的对策加以改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成为第一个去思考的,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去思考学习。现笔者就谈谈针对以上四点的建议。
2英语词汇教学的建议
2.1讲解词汇意义语境化,增强学生理解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应做到: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所谓Nocontext,Notext就是对这句话最精简的阐述。为体现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课标词汇表不标注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我们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词汇应是从语境中来,再回到特定的语境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创造语境,赋予词汇以生命。
2.2加强语音规则教学,培养学生拼读能力
英语属于拼音文字,有类似汉语拼音的拼读规则。因此,看似无规律的字母组合在发音上是有其规律可遵循的。学生学好语音规则,一方面能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另一方面也为拼写出单词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音规则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时可先在教学中交给学生基本的发音规则,然后在学生基本掌握的基础之上将其运用于之后的生词学习中。教学的重点首先放在音素、音标,字母及字母组合的教学上,使学生先过发音关拼读关。结合教材生词教学加以举例说明。如最常见的字母a的发音通常有/a:/,像father、fast、car,/ei/,如cake、lake、take,//像fat、bag、traffic,//如umbrella等。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也有其规律可遵循,如ear通常发//,常见单词有ear,dear,tear等。学生在初步掌握了拼读的前提下,就可以逐步进入主动的学习状态。接下来就是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规则,去拼读教材中的词汇。这一方面可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巩固之前所学的关于语音的相应规则。常见的诸如此类的规则还有很多,教师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通过不断地积累总结,为学生的语音学习及听拼写能力打下好的基础。学生正确掌握了语音规则,也可以加强其根据所听能准确拼写出单词及相应词汇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语音语调,具有单词拼读的能力,才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及初步运用英语真实交流的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2.3注重音形结合,强化构词法的讲解,提高学生记忆效率
词汇教学中,根据音形结合的原则,能引导学生很好地拼写出词汇。如学生知道了ar读[a:]的规则后,可帮助记忆car,arm,art,part,party,dark等词。再如字母组合ee发[ⅰ:],就可根据读音轻松拼出see,feet,sheep,sleep等词,同样发[ⅰ:]的还有字母组合ea,如pea,tea,peace,beat等。利用音形结合这一规律,一方面在记忆单词上有规律可遵循,另一方面在听力拼写单词部分也可大大提高拼写正确率,尤其是在遇到不熟悉的词汇时,可以根据其读音判断出其可能的写法。词汇教学中,形意也是相结合的,构词法就是对形意结合的最好的阐释。学生在词汇学习中如能掌握构词法则,将有助于积极有效地记忆词汇和理解词汇。其中构词法就是词汇形体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则。构词法主要包括前缀、后缀和合成词等。
2.4复习方法多样高效化,及时巩固学生记忆
复习词汇也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是学习之母,系统地进行复习,不仅有巩固记忆的作用,还能加深对所记忆单词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充分准备,根据遗忘规律,有计划地巩固词汇,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力。遗忘规律要求教师及时带领学生复习,而对有效复习方法的选择则可以引导学生更高效更有意义地复习。结合教学实际,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复习。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