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地理教案

时间:2023-03-10 14:46:37

导语:在初中地理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地理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初中地理

一、前言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学生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把地理学科划分为偏向“文科”的范畴,主要注重记忆和识记,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的培养。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极有益处。在此,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一)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由于其可以文字、图像、数据、景观和小品等多种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因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认知需要在问题情境中被激发,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紧张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欲望。

(二)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寻出地理课本中蕴藏的内在地理规律,促使他们不但掌握了地理学习的方法,也锻炼了其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和具体的认识,最终让他们对所获得的地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和更清晰。

(三)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创设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都得到了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师把分析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去分析案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一)整理呈现案例

教学内容涉及的案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分类和整理,并在教学中以具体的案例呈现出来。如在学习地域特点与天气状况的相关内容时,可呈现这样的案例:为什么南方的房子多是吊脚楼、尖顶的房子,而北方的房子多是平顶房?为什么大多数房子是坐北朝南?

(二)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学生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相似性,寻找差异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甚至是课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在此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不作过多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大胆进行思考,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得出结论,同时还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质疑,提出开放性的研究话题。如:根据上段提出的案例,分析地域天气特点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联?分析人们是如何根据地域特色来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的?

(三)回顾和总结

教师展示结论,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结论和同学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揭示其包含的地理原理,并对学生的各种结论加以点评(以鼓励的形式),使学生对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本来分析自己的得失,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案例探讨。如:根据学生所分析的内容,教师总结:人们应学会观察天气的变化趋势,能根据天气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能客观的评价生活环境质量,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等来选择宅居地的区位等。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须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其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课堂组织和活动的设计,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要求其平时要勤于积累、善于积累,最好经过良好的教科研培训,这样使教学所精选的案例和材料能更契合课堂教学,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由于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制于应试教育,其大多接受的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在学习方面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一旦出现新的教学方法,要么积极接受并参与课堂教学,要么就保持着以往的学习态度,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为了避免出现这两种极端的学习现象,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有调控课堂的经验和能力。

(三)在应用案例教学时,由于其某一个案例只是呈现某一种地理信息,需要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其透过案例去掌握地理信息所蕴含的地理规律和原理等。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透过案例去分析其背后的规律和原理,避免因某种过于“华丽”和“诱人”的案例,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某种概括化的认识,从而以偏盖全,对地理事物的现象、规律、原则和原理等不能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案例教学法,要求是教师起导演作用,充分放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初中学生,其素质还处于较低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案例的选择一味的选择高水准的,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在教师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习得知识,而这就会违背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因此,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要求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低年级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让学生自行进行案例分析。

(五)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方式等,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时,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切勿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六)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当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七)地理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知识也是对生活有所帮助的,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量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五、结束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其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在本文中,就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凌钥.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27).

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案例教学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7-049-1

一、在初中地理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从学生角度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一是强调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实践性。案例教学能够展示给学生具体典型、客观真实的事例情景,促使学生将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内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并能够自主地运用。内容丰富、完整的地理案例,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欲,促使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案例的情境中,从地理案例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二是突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主性。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能真实地再现案例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直接能够独立自主地分析案例,深入案例特定的环境中,主动探索问题、积极分析问题,学生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百利而无一害。三是注重挖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案例自身有着多样性、客观性、典型性、可读性特点,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思维创造的平台,为学生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宽松的学习和实践环境,这样学生有着多方面展现自我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四是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性。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围绕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地理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通过讨论分析,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的过程,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尊重,不仅能够增强群体凝聚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掘自身的优势,培养学生群体的合作性。

从教师角度看,一是教师在进行地理案例教学前需精心选择和编制案例,而这恰恰需要将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融为一体,用理论指导实践,让案例成为联系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桥梁。教师实行案例分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主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将所获得的知识加以内化,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二是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自我反思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得以提升,教学经验才能加以积累。在地理课堂中,选取合乎课本内容的事例加以讨论分析,可以让教师更深刻地明白哪些地方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地方效果理想,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策略

1.选取典型、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运用具体案例进行课堂教学,选取的案例越好、越典型,案例教学质量就越有保证。因此,所挑选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与课本内容相一致。如在讲解《不同的人种》时,教材中对世界不同人种的不同特点、分布地区、分布的原因等罗列得比较详细,然而,这些内容无法给学生创造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看了很容易就忘记了。为了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内化这些内容,笔者在课前设计了相关的案件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不同人种的图片资料及文字描述,如黑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美洲,让学生比较非洲的黑人和美洲黑人有何异同点。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会想方设法寻求所需的信息源,探求正确答案。

2.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案例教学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教学;提问法

一、读图教学方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地图是初中地理课程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地理图像贯穿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始终,初中地理课程用地理图像来清晰的反应地理知识、地壳运动规律、地理原理和各种地理现象。这也是地理学科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区别。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离不开对地理图像的分析和学习。要想更好的让学生们认识到初中地理知识的魅力,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去,这是离不开地理读图教学的。地理读图教学模式能够使得枯燥的知识理论变得更家形象生动。且合理地利用提问方法,能够有效地跳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这是未来地理素质教学发展的必然。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1.现代地理素质教育的政策措施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

由于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和老师的经历都被集中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上,地理学科知识一门杂科,所以历来都不怎么受到重视。因此,虽然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但是对于地理课程方面的改变却不明显。大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应试教育的方法来教授地理,师生对于地理课程也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老师只是机械地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而学生们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已,因此,学生们对地理课程提不起任何兴趣,所以地理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得不到明显的改善。

2.初中地理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亲,难以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求

地理教师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执行者,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初中地理教师,并不具备现代地理素质教育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初中地理老师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地理教学培训,他们大多都是从其他学科调转到地理学科的教学,因此,他们对于地理教学的经验和方法都比较欠缺。所以,他们在教授地理课程时,大多时候都是以讲授为主,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已,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们产生多大的兴趣的。初中地理的这种教育现状下培养出的学生们,也不可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地理知识人才的需求。

3.目前的地理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初中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我国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的大多经历都集中于语数外等主要科目。地理课程被认为是杂科,它的作用主要是能够让学生们通过中考,只要分数足够就行,对于是受真正的掌握地理知识、熟练地将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显得无足轻重了。因此,初中老师只是对学生们讲授地理知识,让学生们沉浸于书山题海之中,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理、熟悉地理考试题目的套路。这种应付式的地理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这种地理教学也不能让学生们真正的掌握地理知识。

三、初中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读图教学模式

1.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出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只会应付考试答题背理论的学生。因此,初中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首先应该转变观念,加强对初中地理知识的素质教育改革方面精力的投入。不但要重视语数外等主要科目的教学,对于地理学科同样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地理知识对于学生们未来的成长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初中地理教学应该加入情景教学,以吸引学生们的兴趣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应该更加重视地理读图教学方面研究,让地图教学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终。地理教师应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讲授基本的地理知识时,配合以相应的地图,让学生们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地图相对应,从而使得地理知识变得更家形象生动。此外,地理老师还应该适当的组织学生们外出实地考察,增广学生们的见闻,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将地图所描绘的与现实结合,从而使得地理知识能够更加形象的展现在头脑中,从而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最终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

3.课堂以师生互动为主,运用高效的提问法发挥学生们的聪明才智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摆脱应试教育的那种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因此,老师在教授学生们地理知识的时候,应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激起学生们好表现的心里,从而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去。老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教学时抛出一些地理问题,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去研究学习,之后他各小组将自己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沟通交流,老师适当地加以提点,从而让他们自己找出答案,这样不仅让学生们更好的学习了地理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们逐步掌握自我学习的方法,这样就可以渐渐让学生们摆脱被动学习的状态。

4.提升初中地理教师素质,建立一支优秀的地理教师队伍

地理教师是地理学科的主要执行者,地理教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地理教学成果的好坏。因此,为了提升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质量,学校不仅应该加强对地理教学资金的投入,还需要加强地理教师的选拔和引进,从而大力引进一些优秀的地理教师,以增强初中地理教师队伍,让他们将先进地理素质教育方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去。此外,我们还给予那些在职的地理教师更多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让他们努力提升地理知识方面的专业知识技能,掌握更多的地理教学方法,以便在以后的地理教学中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总结

地理知识是一门离不开地图的学科,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掌握地理读图技能,地理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同时,现代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因此,老师应该运用高效的提问法,让他学生们自主去研究问题的答案,从而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样的地理教育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张银平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年06期.

[2]张延平 全面树立新课程理念 努力实施多元化教学——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 学生之友(初中版)(下) 2011年09期.

[3]叶聚隆 王幼芬 嘉兴市洪波中学初中生营养不良影响因素调查[A] 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 2005年.

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误区;对策;地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48-03

案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提炼、反思的学习过程。同时通过对一些典型事件的分析和研究,可以让学生掌握地理科学的一般规律或通过案例对某一具体地理事件发生过程的具体认识,从而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相关的地理专业知识。因此对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而言,案例教学是一种非常适用并且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思想。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的比重很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现行高师地理教学的新模式,更多地为广大地理教师所关注。

一、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的案例教学

地理案例教学就是以某地理事件实际发生过程作实例,结合地理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即以对具体事实的观察和分析为前提的,重点分析案例中出现的地理事件的发生过程,深入剖析它产生的原因、影响、与其它地理要素的关系等。案例教学所关注的不是地理事物产生发展的特殊性而是地理事物的共性和一般性。如在水文学中讲河流运动特点时,其案例是一段松花江在佳木斯市区自西向东流动的视频,请学生观察河流的表面的运动特点,分析其成因,并根据流体物理学的特点画出水流纵向及横向运动轨迹。学生经过小组成员的不断讨论,最终画出水流纵向逆时针旋转,水平向南岸冲刷的示意图。其结论是北半球的河流除赤道外其流动的右岩冲刷严重,原因是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的结果。

二、地理科学案例教学的主要框架

1.从教学内容出发,精选案例。案例教学所选案例应当与所学知识80%的相关度,是典型的、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地理事件案例。这就要求教师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每个概念、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

2.从知识结构出发,叙述案例。课堂上使用的案例,通常是案例资料,可以通过多媒体或印刷后提供给学生。其案例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文字、表格、示意图、视频、动画、漫画等,案例丰富的表现手法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整个事件有清楚而具体的认识。还可以配以多媒体、录像片等视听手段展示案例。

3.从专业理论出发,分析案例。这是案例教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学提供的相关思考题,学生根据案例的具体事件分组讨论,找出案例中涉及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事物发展过程。因此精心设计问题是案例教学的前提。课堂上的案例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针对案例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案例,最后解决案例提出的问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理论是如何来自于实践,并能指导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在教学中教师要保证案例分析沿着预定的目标进行,逐步接近案例所包含的理论实质。

4.从教学效果出发,归纳总结。案例教学来源于“实践”,而得出的理论往往是独立的。因此每次案例教学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以便学生今后课程的应用,同时也要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

三、地理科学专业案例教学中的误区

1.认识误区――忽视基础理论对学生的影响。案例教学,是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片面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而忽视基础理论知识在案例教学中的对学生的作用,致使教师陷入案例教学的认识上误区。案例教学需要学生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充分地展开案例分析与讨论,以达到案例教学目的。

2.教学误区――案例分析就事论事。教师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沿袭传统教学把案例素材当作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来教。教师在课前必须熟悉案例内容并进行深入研究,还要准备好案例讨论可能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的外展内容。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陷入案例教学就事论事的误区。

3.地位误区――案例教学中教师突视自己的角色地位。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即既要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回到案例本身涉及的知识范畴,或给予提示、或设疑点,或反问,使案例讨论不偏题或跑题。待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着重说明案例中出现的争论焦点,并运用相关理论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做出自己的分析解释,供学生参考。因此案例教学中的教师是本节课堂教学的“导演”。

四、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中案例教学的对策

1.确立教师地位。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处于组织地位,而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与传统的教学法是完全不同的。

2.确立与教学相符的案例。案例教学中的案例要尽可能地真实,并和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才能达到从案例到理论的教学目的。

3.确立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由于是从具体到抽象,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的概括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要求比传统教学要高。因此必须注重教学中的循序渐进,在首次案例教学时一定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案例,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

4.确立课堂节奏。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学生沉默时,教师要及时提出问题;讨论受阻时,教师要把自己掌握的信息适当告诉学生;讨论偏题时,教师要提醒学生;讨论结束时,教师要总结。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情境设计者,教学方向的引路者,学生分析讨论的组织者,案例学习的点评者,学生学习促进者。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体验者,案例分析的研究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案例教学的开展对“教”与“学”都有重要意义。

五、附气象教学案例

中央气象台在2011年8月5日下午6点继续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九号强台风“梅花”的中心在今天下午5点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方大约7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预计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将于今天夜间进入东海东南部海域,以后逐渐向浙江北部、到江苏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还会缓慢加强,可能于6号夜间到7号白天在浙江台州到江苏祁东一带沿海登陆,也有可能紧擦着这一带沿海北上。受它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从今天晚上到明天晚上,台湾以东洋面、东海大部海域将会有7~10级大风,部分海域的风力将会有11~13级,梅花中心经过的附近洋面或海面风力将会有14~16级。另外,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台湾海峡北部、浙江东部及沿海、台湾北部和东部沿海、福建北部沿海、上海沿海、杭州湾、长江口、江南部沿海、黄海南部也将有6~8级大风;6日白天,上海、浙江东北部等地有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中国气象局气象分析师陈青昊)

六、问题设置

①台风发生的季节、地点、标准、等级分别是什么?②为什么此次台风称之为”梅花“,它的名称是怎么来的?③确定本次台风的路径,分析影响我国的台风有哪些路径,我国的台风登陆点主要在哪些省份?④从本次台风发生的地域分析台风的源地及形成原因?⑤台风出现时对我国有哪些利弊?⑥从本次台风的影响上看我国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台风的防灾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1]邓云洲.案例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01,(12).

[2]庄临涛.关于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躬耕,2007,03(15).

[3]李万龙,陈雅君.也谈地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地理教育,2002,(3).

[4]任玉颖.案例教学在初二思想品德(法律常识)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5]曹娟.浅谈案例教学在企业管理培训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第5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并会灵活应用.

2.使学生掌握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3.已知线的成已知比的作图问题.

4.通过应用,培养识图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

5.通过定理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类比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设计

观察、猜想、归纳、讲解

三、重点、难点

l.教学重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和推论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正确性的说明及推论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叙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要求:结合图形,做出六个比例式).

【讲解新课】

在黑板上画出图,观察其特点:与的交点A在直线上,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有:……(六个比例式)然后把图中有关线擦掉,剩下如图所示,这样即可得到:

平行于的边BC的直线DE截AB、AC,所得对应线段成比例.

在黑板上画出左图,观察其特点:与的交点A在直线上,同样可得出:(六个比例式),然后擦掉图中有关线,得到右图,这样即可证到:

平行于的边BC的直线DE截边BA、CA的延长线,所以对应线段成比例.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

推论:(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如图,(六个比例式).

此推论是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基础.

注:关于推论中“或两边的延长线”,是指三角形两边在第三边同一侧的延长线,如果已知,DE是截线,这个推论包含了下图的各种情况.

这个推论不包含下图的情况.

后者,教学中如学生不提起,可不必向学生交待.(考虑改用投影仪或小黑板)

例3已知:如图,,求:AE.

教材上采用了先求CE再求AE的方法,建议在列比例式时,把CE写成比例第一项,即:.

让学生思考,是否可直接未出AE(找学生板演).

【小结】

1.知道推论的探索方法.

2.重点是推论的正确运用

七、布置作业

第6篇

地理教学语言的规范化,是地理教学科学性的体现,具体体现在语言准确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口语化的要求上。

1.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首先体现在音准上。对地理教师的音准要求,除了与其他学科一样,要求用普通话教学,力争做到读音准确、标准外,还应十分注意地名读音的准确。许多字的地名读音不同于常用读音,如中朝界河鸭绿(lù)江、安徽茶乡六(lù)安、大禹治水的会(kuài)稽山、广东珠江三角洲上的番(pān)禺都是易读错音的,地理教师要勤查字典,千万不能想当然,以至于丧失自己的威信。

地理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要求,还体现在一词一字用法的贴切上。例如:讲天气现象中的锋时,暖锋是暖气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出暖气团是主动的一方;冷锋是暖气团被“抬升”到冷气团之上,显示暖气团是被动的一方。这种用词的讲究,正是地理学科科学性的体现,尤其地理概念、地理原理需要地理教师用精确的语言进行表述,让学生获得准确的信息。

2.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要有严密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地理性上。教师讲课中要尽量使用本学科的术语。例如:地理课教学,总离不开讲方位,在表述方位时,教师必须用标准的方位术语“上北、下南,左东、右西”,而不能用不规范的生活用语“上边、下边、往左、往右”代替。

地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还体现在要求教师能运用地理知识结构教学,即有系统、条理分明的层次,教学语言要有序化。如讲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应先分析纬度位置,再分析海陆位置;分析一个区域经济特征,先讲经济水平,再讲部门结构,最后才讲布局。从而教给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思路和趋势。

3.地理教学语言的针对性要求 地理教学语言所要求的科学性是针对中学地理水平而言的,不能都像大学地理那么严谨,科学性的程度要顾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就是因教学对象的程度不同,初中、高中所用语言不能互相替代,要有针对性。新教师常犯的错误是“拔高”,用大学语言代替高中语言,用高中语言代替初中语言,自以为科学性强,但实际上脱离学生年龄特征和中学的教学要求。例如:高初中教学大纲上均有褶皱的概念,针对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应给学生比较明确的定义,“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叫做褶曲,如果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叫褶皱”。而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则只能告诉学生褶皱的中心思想:“岩石受挤压发生弯曲变形叫褶皱”。虽然初中的说法不如高中严密,但鉴于学生年龄特征,只能这么说,否则揠苗助长,学生反而不能接受。

第7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初中地理教研活动总结(一)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黄柏中学初中地理组现有教师___人,高级教师___人,中级教师人,教坛新秀___人,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___,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学习团队,全组上下齐心协力,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方面不断努力提升我组的战斗力,以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培养地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组独具特色的教学特点。

一、以“___备课”为核心,科研与教学结合,狠抓教学质量___备课成教研组、备课组的最常规、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好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在备课时间上得到相应保障;

二是探索___备课的新途径,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各备课组探索多样化的备课方式;

三是“精细教学常规,深度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学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关键在课堂,功夫在课前”的意识;

四是形成了___备课的流程,即教师通读教材,研究课标,形成全期教学概要备课组教学任务分工完成单元教案教研讨论,进一步修订印发每位教师教师个案设计进入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再次修改教案;

五是开展不同课例的备课研究。

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大家及时碰头讨论,组内经常开展互相听课,取长补短,集中智慧,___攻关,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初中教学地理讲稿集,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老师参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___健康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促进师生发展为创设地理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我们突出地理教学特色,___开展了以下地理教学活动:

1、地理特长风采展示。我们此次活动分为三大版块:地理知识竞赛,地理小报制作比赛和地理上课比赛,这些活动强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同时我们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发挥地理日的作用。每周一举办的地理日倍受学生欢迎,地理日成为地理老师的好帮手,是学生们学习地理的乐园,角落虽小,却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我们每次都有老师专门负责,协助设置好每周的主题内容。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我们学习地理的背景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三、辛勤付出,成绩显著我组教师素质过硬,业务扎实,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教学风格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每一位成员在地理这一方天地中奉献着热情、___与才情。

通过教师的辛勤付出,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多人次在赛课中获奖,在教学过程中我组教师不断总结、归纳,撰写了许多地理教学的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奖中获奖,或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反思与探索在进行___备课时,对___备课的具体要求不太明确,备出的有些课操作中不实用,没有达到研究性的目的。

今后我们将围绕“___备课”,将教学教研和课题研究充分结合,在实践中求提高,在研究中求发展。教研组是___从事教学研究的___,它是凝聚教师的群体力量,我们初中地理组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团结,更加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

初中地理教研活动总结篇二

地理教师:《台湾》《印度》:《做一个研究型的地理教师》__月__日我参加了在实验学校举办的市市中区七、八年级的地理研讨会,聆听了王颖和王二位教师的课,这次学习,有很多收获,即新颖、又扎实,每一节课,有成功,但也有遗憾,真实的课堂,留下了优秀教师们认真钻研的印记。

一、解读课标到位

二位老师上的课,都能根据新课标精神的引领,加以自己的理解,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设计,课程理念是先进的。如:王梦颖老师的导入,首先在多媒体上出现了台湾在世界上的位置,然后是在中国的位置,最后才出现了台湾。这样的导入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王倩老师在讲到印度的邻国时,___了学生解决国家争端的方法。这些都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二、课堂教学艺术化

王梦颖老师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以最简单的语言解释较难懂的问题,比如把台湾比作香蕉,用生活实例来启发学生动脑观察,从而能够将自己的生活与所学的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学生容易理解,而且记忆会非常深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时时刻刻体会到老师传授的知识是有用的,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一门课的兴趣。王倩老师的语言亲切优美,学生易懂。给我的启示是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辞藻,从而让学生对这一门课产生兴趣,让他们与这一门课有一种亲近感,不受约束,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锻炼实践能力。

随后,在总结完整堂内容之后,王倩老师用了一些随堂练习来当堂检测学生接受情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做出了解释。这让我知道了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给学生传授知识,应当对学生的理解程度和理解的状况做出检测,当堂反馈,并及时处理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学习问题和学习障碍。真正达到有效教学,让学生一节课下来能够真正掌握。整堂课上得井井有条,在教学过程中,王倩老师能够深入学生当中,亲近学生与学生交流,这些都是给我的教学启示,总之,从王倩老师的一堂课中学到许多,也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不足。两位教师都能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自己的教学,引领学生学习正确的知识,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在课堂上,他们机智的反应、有效的激励、丰富的语言,让课堂焕发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正是我们不懈努力的方向。

三、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知的教学,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学生主动去获取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有耐心等待,有巧妙的引导,真正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课堂上,有学生精彩的发言,有错误的回答,教师能正确评价。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都比较长,这种教学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四、怎样做一个研究型的地理教师

听了池老师的汇报我感受颇深:课程发展的瓶颈是教师,而教师发展的瓶颈是教师的专业化。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已不局限于教材,教师虽然是课程实施者,但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我们要通过不断的钻研、培训、进修、取经、研讨等形式积累经验,积累资料,提高自身的学术专业和能力。

初中地理教研活动总结篇三

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黄柏中学初中地理组现有教师___人,高级教师___人,中级教师人,教坛新秀___人,我组是一个团结、向上的___,是一个富有朝气的学习团队,全组上下齐心协力,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方面不断努力提升我组的战斗力,以适应目前日新月异的培养地理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组独具特色的教学特点。

一、以“___备课”为核心,科研与教学结合,狠抓教学质量___备课成教研组、备课组的最常规、最重要、最核心的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好间周一次的教研活动时间,在备课时间上得到相应保障;

二是探索___备课的新途径,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各备课组探索多样化的备课方式;

三是“精细教学常规,深度聚焦课堂教学”的主题教学研究,使教师们树立“关键在课堂,功夫在课前”的意识;

四是形成了___备课的流程,即教师通读教材,研究课标,形成全期教学概要备课组教学任务分工完成单元教案教研讨论,进一步修订印发每位教师教师个案设计进入教学环节,实施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再次修改教案;

五是开展不同课例的备课研究。

平时教学中遇到的任何问题,大家及时碰头讨论,组内经常开展互相听课,取长补短,集中智慧,___攻关,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初中教学地理讲稿集,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老师参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___健康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促进师生发展为创设地理环境,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我们突出地理教学特色,___开展了以下地理教学活动:

1、地理特长风采展示。我们此次活动分为三大版块:地理知识竞赛,地理小报制作比赛和地理上课比赛,这些活动强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同时我们教师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发挥地理日的作用。每周一举办的地理日倍受学生欢迎,地理日成为地理老师的好帮手,是学生们学习地理的乐园,角落虽小,却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我们每次都有老师专门负责,协助设置好每周的主题内容。我们还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我们学习地理的背景知识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三、辛勤付出,成绩显著我组教师素质过硬,业务扎实,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教学风格异彩纷呈,绚丽多姿,每一位成员在地理这一方天地中奉献着热情、___与才情。

通过教师的辛勤付出,课堂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多人次在赛课中获奖,在教学过程中我组教师不断总结、归纳,撰写了许多地理教学的论文,或在省市级论文评奖中获奖,或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反思与探索在进行___备课时,对___备课的具体要求不太明确,备出的有些课操作中不实用,没有达到研究性的目的。

今后我们将围绕“___备课”,将教学教研和课题研究充分结合,在实践中求提高,在研究中求发展。教研组是___从事教学研究的___,它是凝聚教师的群体力量,我们初中地理组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团结,更加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为促进全市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万事皆由人的意志创造。

第8篇

认识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农业

1.

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2.读图:(1)山脉:①

(2)地形区:⑤

(3)湖泊:⑦

(4)城市:A.

B.

C.

(5)省级行政区:D.

E.

F.

(6)农业区:G.

H.

(7)邻国:M.

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

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

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

(2)

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

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

(2)

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

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

11.为什么水能丰富?

12.藏袍有什么优点?

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

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

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

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

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18.草场类型是什么?

19.有哪两大牧区?

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

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

23.种植业区有哪些?

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

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

(主要)

(2)

(3)

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

(1)

(2)

(3)

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

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

(毡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于哪里?

2.

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

(2)河流:③

(3)铁路线:⑥

(4)城市:A.

B.

C.

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

4.别称是什么?

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

(2)

(3)

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

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1)

(2)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

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第八章

认识青藏地区

第一节

自然环境及农业

1.

西藏的标志性建筑是什么?布达拉宫

2.读图:(1)山脉:①昆仑山②祁连山③横断山④喜马拉雅山

(2)地形区:⑤青藏高原⑥柴达木盆地

(3)湖泊:⑦青海湖

(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

(5)省级行政区:D.西藏E.青海F.四川

(6)农业区:G.雅鲁藏布江谷地H.湟水谷地

(7)邻国:M.印度

3.青藏地区位于哪里?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4.“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指的是哪里?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5.为什么会成为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2)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为大江大河提供稳定的水源。

6.青藏地区是什么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7.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高寒。

8.为什么太阳能丰富?(1)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2)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9.“日光城”是哪个城市?拉萨

10.为什么有丰富的地热能?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11.为什么水能丰富?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是许多大江大河发源地,河流众多。河流落差大。

12.藏袍有什么优点?能适应青藏地区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13.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防晒用具?

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

14.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氧气袋?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低。

15.为什么到青藏地区旅游要带御寒衣物?海拔高,气候寒冷。昼夜温差大。

16.青藏铁路连通了哪两个城市?西宁和拉萨。

17.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高寒缺氧,有多年冻土、沼泽湿地

,生态环境脆弱等。

18.草场类型是什么?高寒牧场

19.有哪两大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

20.代表性牲畜品种有哪些?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21.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2.种植业类型是什么?河谷农业

23.种植业区有哪些?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24.主要农作物品种有哪些?青稞、小麦、豌豆等。

25.为什么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带?

(1)海拔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主要)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3)有灌溉水源。

26.农作物为什么优质高产?(1)日照时间长,利于光合作用。(2)气温低,生长期长。(3)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27.主要饮食品种有哪些?糌(zan)粑、牛羊肉、酥油茶、青稞酒。

28.传统住房类型有哪些?牛毛毡搭成的帐篷、平顶碉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于哪里?位于青海省南部。

2.

读图:(1)省级行政区:①西藏自治区②青海省

(2)河流:③黄河④长江⑤澜沧江(3)铁路线:⑥青藏铁路

(4)城市:A.拉萨B.西宁C.格尔木

3.是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

4.别称是什么?被誉为“中华水塔”。

5.降水不丰富,为什么能成为许多河流的发源地?(1)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少。

(2)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为大江大河提供稳定的水源。

(3)湖泊、沼泽众多,是河流水源的重要调蓄器。

6.为什么生态环境特别脆弱?海拔高,气候寒冷。

7.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是哪里?三江源地区

8.为什么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1)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影响水源补给。(2)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9.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有哪些表现?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

10.怎样应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退耕还草,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前言

从事初中地理教学20多年,接触了海量的初中地理教学资料,吸收其优点,经过对比修整,编写出了自己的教学案。

工作的需要,被安排到高中部教学,深感高中学生初中地理知识的欠缺。采用初中地理教学案的编排模式,按照初中、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吸收初中地理各个版本的优点,对应北斗区域地理教材的知识体系,编写出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区域地理教学案。教学案的编写与教材同步,采用了正反页的方式。正面提出问题,反面相应位置展示答案。解决了学生背诵不知答案,感觉背好后无法自我检测的问题。学生可对着反面背诵,对着正面自我检测。

教学案集教案、学案、笔记、测评等于一体,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减轻了教师的讲课负担,真正做到了学生能学、教师能教、家长能查,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

区域地理知识与地图有密切的联系,编写中对地图进行了详细修改,去除了无关内容对学生记忆知识的影响,只保留了《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图上记忆的知识,更利于学生学习。

学生掌握好了基础知识才能做题,没有对基础知识的全面掌握,做再多的题,也会有欠缺。有了对知识的拓展提高,才会考高分。教学案两者都兼备了。

第9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 生活化教学 实践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90

在新课改改革基础上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严格要求,传统地理教学方式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讲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需要对地理教学进行不断改善与优化,更好的实现地理教学的进步与发展。生活化教学方式对于地理教学来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改善地理教学现状,怎样更好的对地理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是文章主要中心。

一、生活化教学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生活化教学方式对于地理教学来讲非常重要,不仅能够很好的提升地理教学在课堂中的时效性,同时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集中注意力具有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运用能力。地理知识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结构与内容,在包罗万象的地理知识中与我们的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天气变化以及山川流水的形成等都与地理知识有关,以及在平时生活中经常听到的环境污染、粮食短缺等问题。将这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利用生活化的方式进行教育,能够减少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陌生感,提升学生学习与了解的积极性。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积极开动脑筋,正确认识地理知识的学习价值。并且在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特殊问题或是地理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将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结合,不仅提升学生的生活能力,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熟练掌握,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二、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地理教学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同时地理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生存的环境以及各种变化等,充分的扩大学生知识面。初中地理教学虽然在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但是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因此在改善上遇到很多困难。首先表现在地理知识过于独立化,教师在教育中与实际生活之间没有进行具体的联系,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陌生感,同时不能很好的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习中容易形成枯燥无聊的心态,教学知识过于局限化会严重影响学习的学习效果。其次教学情境设置不合理,教师设计的很多教学情境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没有很大的益处,并且与知识的贴合度不够紧密。最后是在新旧知识连接上不够紧密,很多地理知识点需要学生经常接触才能熟练掌握,教师在开始新课教育之后对于之前知识的连接不够紧密,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对旧知识逐渐淡忘现象。从整体上来讲地理教学虽然在不断改善与创新,但是改革的层面不够深入,整体认识不够全面,海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与优化的地方。

三、推动生活化教学实践优化建议

(一)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现在很多地理教学中虽然逐渐实行生活化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学生在学习中对于地理知识感到非常陌生,不能全面理解各种地理现象,这样非常不利于提升地理教育。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需要利用生活中的案例或是比较常见的生活现象对书本上的地理知识进行解释,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地理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的亲切感。

例如,《气候复杂多样》学习中,教师根据课文中的知识点利用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进行解释。“明天就是周六了,同学们都想去哪里玩呢?”利用这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时候很多学生会不约而同的回答教师的问题,“那么你们知道明天是什么天气吗?,听天气预报讲,明天可不是一个适合出门的天气,听说明天有暴雨,安全起见,同学们还是在家里做一些休闲活动比较合适。”“我国的天气主要是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最后同学们帮助教师总结一下我们学校所在地的天气特点。下面开始我们今天的学习……”利用这样的方式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高温乎或是暴雨等天气现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在学习起来才会有充足的劲头。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地理知识紧密结合,在加上教师科学的引导,这样才能很好的激发出生活化教学方式对地理教学的作用。

(二)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现在教育中重要的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带领学生融入到学习的知识中,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了解地理知识。但是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中,经常控制不好教学点,出现跑题或是教学中心偏离现象发生,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学生摸不到头脑,理不清学习的中心与正确线路。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中注意知识点与中心的把握,保证教学方向与课本一致。例如:《中国的疆域》学习中,首先需要教师将我国的地图制作成多媒体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基本掌握之后,建立合理的教学情境。学生分别扮演不通的城市,一名学生代表学校出差,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在规定线路下需要跨越什么城市。利用这种方式实现学生对我国疆域的掌握,学生在不断参与中对其中的知识点印象逐渐加深,更熟练的掌握学习的知识。

(三)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经常复习或是接触才能熟练掌握,因此需要教师根据教案的需要与安排及时将旧知识融入到新的知识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将学习的知识紧密的串联在一起,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熟练掌握新知识,同时合理利用旧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完天气变化与我国疆域之后,教师可以将两个课程的内容融合在一起,保证学生能够知道哪个城市是什么气候,这样不仅提升了节省了复习的时间,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知识,促进地理教学发展。

四、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方式对于地理教学来讲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加强地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更好的推动初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实践,更好的提升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