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研究生英语论文

时间:2023-03-10 14:46:48

导语:在研究生英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研究生英语论文

第1篇

2)理论概述

3)研究方法

4)个案研究5)分析讨论

6)结论

2、论文形式

1)语言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3)引文形式

4)字数要求

5)定义

6)图表

3、排版格式

1)封面

2)格式

三、附录

附录1-开题报告范例

附录2-引文范例

附录3-参考文献范例

附录4-封面范例

前言

我院历届研究生论文写作和答辩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些有关论文写作规范的问题,近年来研究生的人数不断增加,这方面的问题更显突出。鉴于此,英语学院决定制定硕士研究生论文格式规范,通过科学、严谨、合理的研究生论文格式,使我院研究生论文写作进一步规范化,符合现行学术主流的要求,提高研究生论文质量和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

本格式规范参照现行学术论文的规范与要求,主要对论文格式予以规范,对于论文的内容结构略有涉及,但是考虑到各研究方向的不同特点,在这方面不拟过细规定。这方面的知识在相关课程特别是论文写作课程上应有详细介绍。本格式规范包含以下两部分:一、开题报告;二、论文。

一、开题报告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说清楚,应包含两个部分:总述、提纲。

1总述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必要的数据等等。

2提纲

开题报告包含的论文提纲可以是粗线条的,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可采用整句式或整段式提纲形式。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3参考文献

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参考文献的规范见附录3)

4要求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版面格式应符合以下第3部分第2)项“格式”的规定。

5范例

(参见附录1)

二、论文

1论文内容

论文的基本内容应包括:1)引论;2)理论概述;3)研究方法;4)个案研究;5)分析讨论;6)结论;

1)引论

引论可以是开篇的一个独立部分,也可以是论文的第一章,其中应对论文的论题、主旨、理论根据、研究目标、论文纲要等必要内容,做一个清楚明确的说明。

2)理论概述

这一部分是对论文所依据的理论进行的阐述,可涉及主要理论和相关理论,以及就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目前理论研究达到的程度。理论概述可以独立成篇,也可包括在引论部分中,可视情况而定;

3)研究方法

和理论概述一样,研究方法也可在引论中加以阐述。除说明研究方法之外,还应说明所采用的方法的适用性、必要性和科学性。

4)个案研究

这一部分应给出研究实例,实例应当是客观的、适用的、按照科学的方法选择的,并对选择的方法加以说明。

5)分析讨论

分析讨论应当层次清晰,可以针对前述个案,也可在不需要具体实例的情况下,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6)结论

结论可以是论文的最后一章,应在结论中对分析讨论及其结果作扼要的叙述,说明研究的主要发现、其理论和/或实践意义、研究的局限、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等等。

如有必要,以上各项的顺序可调整,也可把某两项合并成一项,但是为清晰起见,章节不应过少。

2论文形式

1)语言

根据有关规定,英语学院的硕士论文一律用英语写作,但应包含一个与英文提要相对应的中文提要。

2)论文各部分的顺序:

(1)提要:中英文对应,中文在前,英文在后;提要文尾应列出论文关键词,不少于三个;提要的篇幅不少于一页。

(2)鸣谢:除向对论文有过具体指导帮助的人员致谢外,还应向论文所使用的各种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3)目录:目录应详细,可分多级标题;为便于查阅,各级标题都应包括在目录内;目录后还可列有图表清单、缩略语清单等(如果有)。

(4)正文:包括以上第1部分“论文内容”所述的各项内容。

(5)注释:可采用尾注,也可采用脚注,二者仅择其一,不必重复。

(6)参考文献:凡论文中所引用、引述、或以其他方式参考过的文献资料均应列于参考文献,应分别列出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英文文献的排列以作者姓氏首字母为序;中文文献的排列以作者姓氏汉语拼音首字母为序。各条顺序为:姓氏、(英文姓氏后面应以逗号隔开)名字、文献名、(如系杂志,此处为杂志名,并注明第几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代。如系翻译、编辑等非原创著作,需在姓名后加括号注明。(参见附录2)

3)引文形式

所有引述如果是原话,一律使用引号(引文自身带有引号的,征引时原文引号用单引号),如果不是原话,可不使用引号,但一律在引述末尾加括号注明作者(英文作者只需注明姓氏)、原文发表年代、所在文献页码,以便与论文末尾的“参考文献”互为参照,明确出处。(参见附录3)

4)字数要求:论文应不少于二万英文词,按本规范要求的字号行距排定后,总篇幅应在六十页左右。

5)定义:如果使用术语和缩略语较多,并且在论文中使用这些词语的某一规定性意义,可先将这些术语和缩略语定义或释义。

6)图表:如需使用图示、表格,可插在正文提及该图表的地方。两个图表以上须编号:如表1、表2……;图1、图2……。如图表过大、过多,且仅用作参考,可作为附录集中置于文尾。

3排版格式

1)封面

封面上的字一律用黑体中文宋体字书写,从上至下依次是:(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论文标题、(3)专业、(4)研究方向、(5)作者、(6)导师、(7)写作时间(指论文写作的起止时间)、(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论文标题视字数多寡选择字号,其余字号应不大于三号字(参见附录4)。紧接封面的一页应为封面的对应英文,在格式上除上述第(2)项以外,其余各项可不必完全对应。

2)格式

(1)标题:各级标题一律用黑体字。一级标题居中,二级以下各标题左对齐。

(2)正文:正文左右两边都对齐。

(3)页码:页码一律居中。

(4)字号字体:除封面外,论文应使用英文TimesNewRoman11号字体或其他正楷11号字,不可使用花体字;书名、文献名等作品名称应使用斜体字。注解用9号以下字体。

(5)行距:正文行距1.5倍。

(6)段落格式:

段落格式可分首行左对齐和首行缩进两种:如果采用首行左对齐格式,各段之间空一行;如果采用首行缩进格式,则各段之间不空行。为节省篇幅,建议论文采用首行缩进格式。

凡本文未包括事项,请参照“MLA格式指南及学术出版准则”第 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__)、“PublicationManual,APA”最新版,以及一般英文论文写作惯例。

附录1-开题报告范例(仅供参考)

ThesisProposal

FunctionandAlicationof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

By________________

Date:________________

FunctionandAlicationof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

1Introduction

Theintentionofthisstudyistoexplorepoibleadvantagesof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asinitsalicationintralationpracticeandtralationanalysis.

Sinceearly20thcentury,tralationstudiesgraduallybrokeawayfromthemarginalstatuswithinotherrelateddisciplinesandestablisheditselfasanempiricalscience.Fromthenon,schoolsofthoughthavekeptcomingoutandeachclaimsitslegitimacyforexistence.AmongtheseschoolsisDescriptiveTralationStudies(DTS).

DTSaroachestralationfromanempiricalperective.Tralationisviewedtobeasocialactivityhavingsignificantimportanceinthereceivingcultureandforthetargetcommunity.Therefore,tralationisdealtwithbeyondthelinguisticrealizationandlanguagecomparison,andisincorporatedinsocialandculturalcontext.

MyattentionwasfirstdirectedtoDTSbyitspeculiarcharacteristicofoervation,descriptionandexplanation.Thesubjectiswhateverhaeintralationpractice,fromthedeterminationofproectivefunctionoftralationtotheproceoftralator’schoiceofstrategies,braitormingandtherevision,tothefinalproductmakingaearanceinthetargetcommunity.

ThemethodofDTSisbasicallydescriptive.Theprescriptivetendencyandtheproblem-solutionpatternisabandoned.Tralationphenomenaarenoteddown.Withaccumulateddata,someunderlyingtruthsabouttralationwillcomeoutwhichwillprovetobeitructivenotonlyfortheoreticalprobebutalsoforaliedtralationpractice.Iwillalythisdescriptivemethodinthecasestudyofthisthesis.

AconvenienttoolhasbeensetuptoconductDTS.“Norm”isoperativeateverystageofdescriptionandexplanation.Function,proceandproductandtheirrelatiohipaswellareskeletalstructureofwhatcotitutedescriptivestudies.Tralationphenomenaareaccountedforwiththehelpofnorm.

ThecasetakeninthisthesisistheChineseclaicTheDreamofRedMaio.TwoEnglishversiotralatedreectivelybyYangHsien-yiandDavidHawksarecomparedandoervatioaremadeinregardtotheirtralationaroaches.

Inthisregard,myoervatioarelimitedtoseveralaects,Ihopein-depthoervationandexplanationwilldoneinlightofDTS.

2Outline

2.1DevelopmentandmajorconceptsofDTS

InthispartIwilldescribeHolms’basicmapofDTSandtherelatiohipbetweenfunction,proceandproduct.Iwillalsodiscusomeimportantconceptssuchaseudo-tralation,multipletralation,tralationese,normetc.

2.2Methodolgy

IwillinthispartdiscuthemethodologyofDTSbeforeIalythesametothecasestudyinthisthesiswithemphasistobeplacedonsemioticaroachandtheconceptnorm.

2.3DTSincontrasttoothertheories

AcontraststudywillbeconductedherewiththeobjectivetofindthedifferenceofDTSfromothertheoriessuchasequivalencetheoryandtheChineseXinDaYacriteria.Someadvantagewillpoiblybeshowninthisstudy.

2.4Casestudy

Inthispart,tralationofTheDreamofRedMaio(alsotralatedasTheStoryofTheStone)willbeunderinvestigationinlightofDTS.Tralationsamplestobequotedherewillbeselectedatrandom.

2.5Conclusion

BasedontheaboveelaborationofDTSandthecasestudy,poibleconclusionwillbeontheadvantageofDTSinecificstudyoftralation.Suggestioonfurtherresearcheffortswillbemadealso.

(Note:Whilethetopicwillremainthesame,theabovearrangementofcontentsissubjecttochangeintheproceofwriting.)

000

附录2-引文范例(仅供参考)

“Itistherefo repointletotrytomakeTCmorescientificthanisseibleinviewofitscomplexsubject-matterandavailablemethods.Tralatingisamental,multi-factorialactivitywhichcaotexhaustivelybeinvestigatedwithinalinguisticframeworkignoringthepersonofthetralator.”(Wil,1982:217)

‘“噢,这就是恐水病吧?你们贵族圈子怎么流行起这种病来啦?真够呛的!费芬斯小姐,您喝点茶大概没关系吧!”’(张南峰,1990:59-60)

附录3-参考文献范例(仅供参考)

Wil,Wolfram.TheScienceofTralation–ProblemsandMethods.GunterNarrVerlagTubingen,1982.

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lation.NewYork:PrenticeHall,1988.

Delabastita,Dirk.TralatingPu:AfalseOositioninTralationStudies.Target,1991(3:2):137-152.

张南峰(译).王尔德戏剧选.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

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外语教学与研究,20__(5).

附录4-封面范例(仅供参考)(中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论品牌名称翻译的特殊性

专业:

研究方向:

作者:

导师:

写作时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

(英文)

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

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andEconomics

PragmaticStrategies

inAdvertising:Implicatures

WangYing

AthesissubmittedtoSchoolofInternationalStudiesof

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andEconomics

第2篇

一、要使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首要环节。学生学习目的越明确,学习态度越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越高。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掌握英语对国家、对世界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所起的巨大作用。如英语是大多数国家通用的语言,很多国际性会议使用的语言是英语,英语是沟通世界各国的桥梁等,小而言之,让学生知道在今后学习中英语在所有科目的重要性,如英语在初中、高中、大学考试科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乃至今后工作中所需的英语级别等。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学习目的,使之明确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追求和向往。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要尽量做到师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知识,在运用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提高能力,在合作中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课堂上学生总是处于一种完全受支配的地位,而老师居高临下,那么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无法调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无意中起着信号、感染和动力作用,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功能及心理催化作用。“师爱”是这种情感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注意积极诱导,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学生便可大胆开口,放开自己调动起自身的各种积极因素。俗话说“导其师,信其道”。老师用满腔的爱去换取学生的亲近与信任,使学生情感与教师情感产生“双向反馈”。

教师还要满足不同水平要求的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处处意识到老师关心他、爱护他、喜欢他、密切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听你的话,爱上你的课。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逐渐提高。

三、教师要研究教学技巧

教师除了掌握精深、渊博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研究教学方法与技巧。如下几点是本人在教学中的教学技巧。

①导入一个新的知识点的学习,不能直接展示给学生。因为那样做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的重要性在于:A、沟通连接新旧知识;B、吊学生的胃口,让学生想知道,引发好奇心。因此每一堂课,我都慎重考虑导入,一个好的导入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为课堂教学的发展作一个很好的铺垫,课前导入可以是一段笑话,一个游戏或相关资料片等,又很自然的引入到课文的主要内容。②示范:英语是一门用来交流信息的语言工具,老师要创设情景,先行示范,让每个学生都去参练与实际演练,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得到锻炼运用。这样可以使书本上抽象枯燥的东西变成具体并是有趣味的实践性的东西,也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由表面肤浅记忆变为更深入透切,永久性的理解记忆,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英语的反应敏感能力,使书本上的抽象知识活起来,真正成为一种交流工具。

四、英语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游戏是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能减轻学生学习英语的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好英语。通过做英语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复习巩固学过的字母。词汇和语法和课堂紧张的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学以致用,活学活有。达到真正掌握英语的目的。因此课堂上我经常借助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输出教学信息。把教学活动转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教学的内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当然教学活动毕竟不同于游戏活动,它是有着明显而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不能像游戏那样玩个痛快就完事。因此,教师必须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你的学生的需求,知识结构,创设活跃的教学环境,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在游戏中完成教学任务。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教学

现代化的教学有声音、图像等视觉、听觉的刺激,从多方面刺激着学生的感觉器官容易激起好动、好玩的学生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了,听讲认真了,效率也就提高了。如听英文歌曲、英文趣味故事,看英文录相、多媒体教学等等。我上九年级英语Unit.12youaresupposedtoshakehands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录相片段让学生观看巴西、美国、日本、韩国等各国家第一次见面和餐桌上不同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放映,要求同学们看着录相或问或答或复述等,由于影片内容与课文有关,同学看得都很认真,再加上影片动作语言较实际生动、形象,深得学生喜爱,使他们更感兴趣。

第3篇

论文摘要:大中专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应采取以下几种有效方法:注重课堂口语教学;开设第二课堂搞好份语教学;训练大中专学生提高口语技巧。

长期以来,我国大中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差,尤其是口语能力更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哑吧英语现象带有普遍性,提高口语教学水平,解决哑吧英语变为流利英语问题已经在我们这些从事大中专公共英语课教师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大中专学生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口语教改的重要作用教学大纲要求与哑吧英语现实的矛盾。教学大纲要求大中专学生能就教学内容和一般听力教材进行问答和讨论,能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讨论和发言,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然而目前大中专学生很难达到这一要求,口语水平极低,学7年左右英语,用英语表达很差,呈现哑吧英语的局面,能看,能读,不能说。一个班级仅有一至二人能用英语简单表达,绝大多数不能表达。导致这种局面一是目前英语口语课程开设的课时少,有的学校基本不开,但更主要原因是过时陈旧的英语教学方法,重阅读,语法,轻实际表达,至于口语训练几乎没有,这种教学方法必须改革,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增加口语课是迅速提高英语教学水平达到大纲要求的有效途径。

社会对英语口语人才大量需要与英语口语教学水平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社会大量需要英语口语人材。求职要求口语人才。三资企业,国内企业,政府和社会公共事业单位随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对英语口语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双向选择,在求职中英语口语水平决定求职人员工作位置高低,收人水平的高低,决定毕业生的前途命运。工作中需要口语,在外商谈判,参加国际学术活动需要口语。国际经贸文化交往越来越需要口语人才,尤其中国即将加人WTO,大量需要外向型英语口语人才。继续求学的需要。大中专毕业生继续求学拿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必须具备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尤其是出国留学,进修更需要英语口头表达能力。文化生活的需要。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今后对大中专学生参加英语沙龙,欣赏英美电影,小说,二网,欣赏体育比赛提高生活质量是重要的条件。然而目前由于过时的教学方法,英语口语教学极端落后,培训英语口语人才质量不高,数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大量需要。

第4篇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大学生就业

“三生教育”的概念是学校德育范畴的概念,其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生命教育”让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生活教育”提倡“珍视生活,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关心他人和集体,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生存教育”强调“学习生存知识,保护珍惜生态环境,关心社会和自然,强化生存意志,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以“三生教育”为学校德育的抓手,以“三生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灵魂,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涵盖在“三生教育”之中,将学生的教育、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统筹在“三生教育”概念中,有针对性、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必将推进和谐校园文化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

1三生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1生命教育的内涵

1.1.1生命教育的含义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1.1.2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除此以外,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及人文精神的欠缺等因素决定了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大学生面临社会环境复杂化。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影响,外来的文化和观念涌入国内。大学生面对激变的社会环境,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各个方面都受到冲击和影响。外来不良的思想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主体很容易被迷惑,一旦遇到困境便会措手不及。

(2)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现在,高等学校注重对学生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但往往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学生缺少人生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知识,不懂得生命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在遇到重大挫折和打击时,便会选择放弃生命,逃避困难。这与目前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3)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欠缺。人文精神的显著特点就是以人为本,而现在社会由于工具理性的影响,很多人在追求工具理性的同时,大大忽略人文价值,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人文精神是一个人内在精神品质的体现,人文的缺失直接导致价值和信仰的缺失。

1.2生存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1.2.1生存教育的涵义

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大学生的生存教育的内涵包括:个体学习参与认识客观物质世界,认识和参与家庭、社会的分工,学习建立社会关系及处理感情地实践活动,为获得社会生存能力(包括工作技能和生活的技能)而自我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说生存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生存的各种技能的培养。生存教育与德育是并行不悖的,但必须看到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于学生个人来说,是自我教育和修炼的一部分,有特殊性和个人的能动性。对于学校来讲,由于生存教育涉及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方法论,因此生存教育在学校德育课中可以加以引导。与生存教育相关的学科涉及宗教、哲学、历史、政治、经济学、管理学、世界经济、社会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和德育等学科的多方面的理论知识。

1.2.2生存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教育理念和模式相对滞后,对学生走向社会的生存能力缺乏引导作用,除了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等外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在遇到各种现实生存问题时所采取的处理方法、态度反映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缺位或迷失,应该关注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生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成长和德育的一部分,学校需要在德育中积极加以引导。

(1)德育理念相对滞后。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直接形成和发源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学校的德育观念、德育模式更是延续和继承了过去的传统。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比较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成果对当前中国的高校教育产生很大影响,但这更多表现在自然科学技术、经济、商务管理等领域,而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方面,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这便是当前学校德育效果不佳的关键原因之一,时代在发展,社会也在变化,而学校德育理念却相对滞后,教育理念滞后于时代的要求,是造成学校德育僵局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的转型、多元文化的激荡,现实的问题和思想的困惑,给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市场经济相呼应的非主流思想观念,已经对社会主义主流观念产生了严重遮蔽。这表现在实用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的思想以及金钱至上观念、享乐观念、权力意志等,对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

(2)思想迷茫,迷恋自我。多元文化的冲击、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部分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自我定位,就业过程中存在攀比和盲目求高心理,还有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社会关系、家长及亲戚、学校和老师等外部因素的作用完成自己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也有一些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身上,希望学校能够做好一切就业工作,招聘信息和组织招聘会,自己则对求职信息很闭塞,缺乏把握时机、创造机会的主动性,以及完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

1.3生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活教育理论是伟大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人类最早的教育就存在于生活之中,是为了生活并通过生活而进行的教育,教育与生活成为一体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阐明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教育向生命的回归。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教育学生学会正确的生活比较和生活选择,理解生活的真谛,能够处理好收入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

2三生教育在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影响

2.1有利于推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构

和谐文化,是指以提倡和谐思想为内核的价值理念,而和谐的视野则是以和谐文化为主导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和方向性的视阈。和谐的校园文化必将营造融合、宽容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必将促使校园文化更加和谐,从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当前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大学生群体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成长,大学生群体在情感、意志、人格等方面得到锤炼,从而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2.2有利于推进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立以发展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富有人文情怀、创新活力与团队精神的制度文化体系。让组织中的成员尽量发挥出生命的潜力。强化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

2.3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竞争和就业意识

由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竞争意识不强,认为就业是大四才应该考虑的事,因此往往临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就业准备不足,与工作失之交臂。就业意识是指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职业认知、意向所持的主要观点。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早日走上既符合国家需要,又能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工作岗位。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当今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通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等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训体验、教师垂范、学生互动等方式,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世理。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结合,通过资源整合强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推动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杨永红.浅谈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生存教育的引导.广西大学学报,2007.12

2谌安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广西社会科学,2004.9

3靳凤林.窥视生死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沃瑟曼主编、李鸣等译.自杀:一种不必要的死亡[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3:69

5邓涛.教育视野里的生命教育[J].教育育人,2002(8)

第5篇

(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 210096)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学生和英语母语学生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四词词块为调查对象,从结构和功能角度对比分析了中外大学生在英语学术写作中的词块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与英语母语学生相比,中国学生使用了更多数量和更多种类的四词词块,更偏爱使用被动结构的词块,较少使用介词短语词块,但对“参与者主导的词块”的使用明显不足。

Abstract: This study has surveyed the use of 4-word lexical bundles in Master’s theses by Chinese and English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discipline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 comparative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lassifications reveals that Chinese students employ a larger number and a larger variety of 4-word lexical bundles than their English counterparts and show more reliance on lexical bundles of Passive V+(complement) structure. However, Chinese students use lexical bundles of prepositional phrase structure less frequently and use participant-oriented lexical bundles inadequately.

关键词 : 词块;英语学术写作;语料库语言学

Key words: lexical bundles;academic English writing;corpus linguistics

中图分类号:H310.43/.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52-03

0 引言

美国心理学家Miller和Selfridge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了“组块”(chunking)的概念,用以阐释单个信息集结成块的过程[1]。这个“组块”的概念后来被语言学家移植到语言学领域,就有了“词块”的概念[2][3]。词块(或称预制语块、词块、组块等)是由连续或非连续的两个或多个词组合而成的、有一定心理现实性的(即使用时可以整存整取而不经过语法生成或分析)预制语言单位[4]。词块整存整取的特征,大大提高了交际时语言表达的地道性、连贯性和生动性。词块的学习能够减少大脑处理信息时的负担,有利于自动识别和提取,有助于提高表达的流利性和理解的速度,语块习得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

国外语言学界对词块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国内对词块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对词块在二语习得或教学中的作用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探索[5]。经笔者综合检索,发现国内关于词块研究的文章数量稳步增长,2009年至今,研究文献迅速增加。国内过去十年左右时间里对词块的研究囊括了词块的定义、分类、识别,词块与语言水平(听、说、读、写)的相关性研究,二语学习者词块(口语、笔语词块)使用特点,词块教学的成效性等多方面的内容。上述各类研究中的研究方法既有理论探究又包含基于语料库或语料库驱动,基于教学实践的实证研究。数十年的词块研究打破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词汇语法二分法的观点,提出了以词汇语法为其一,以词块为另一内容的语言习得二重模式,这是语言学研究的重大进步。

然而,综观国内外学术语篇中词块的相关研究,很多都是对比研究二语学者和本族语学者使用词块的差异,鲜有中国学生与英语本族语学生词块使用的对比研究。针对该研究空缺,本研究自建语料库,通过对比分析2011-2013年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学生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四词词块,探讨中外学生词块使用的异同。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首先自建了两个总字数约100万的学习者语料库,分别命名为语料库A和语料库B。前者由2011至2013年中国英语学习者所撰写的30篇硕士论文组成,后者则由2011至2013年英语本族语者所写的30篇硕士论文构成。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为避免体裁和学科差异造成的词块使用方面的差异,自建的两个小型语料库中的文章均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领域的英语硕士学位论文。接着,用AntConc 3.3.5w软件提取符合条件的四词词块。本研究选择Cortes[6]较保守的20次/每百万词的提取频点,并要求所提取词块至少分布在5个文本中。最后,根据Hyland[7][8]的四词词块结构及功能分类(分别见表1和表2)对两个语料库中的目标词块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中国学生与本族语者学术写作中四词词块使用的异同点。

2 结果及讨论

本小节将通过考察语料库A和B中四词词块的结构及功能分布,对比中国学生和英语本族语者的词块使用情况。根据统计,语料库A共有字数约521,330,其中满足提取条件的四词词块类符总数为222,形符总数为4,325;语料库B共有字数约528,344,其中满足提取条件的四词词块类符总数为177,形符总数为3,550。由此可见,中国学生比英语本族语者在硕士学位论文中使用了更多类型和更多数量的四词词块,对词块依赖程度更大。

表1显示了两个语料库各结构分类中四词词块的种类数以及占词块总的种类数的比例。根据表1,在两个语料库中,结构为“名词短语+of短语片段”、“介词短语+嵌带of短语片段”和“其他形式”的四词词块使用较多,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名词短语+of短语片段”结构的词块种类,在语料库B中占22.6%,在语料库A中则多达26.1%。该研究发现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如Hyland[7]发现,硕士论文前50个高频四词词块中,“名词短语+of短语片段”结构的词块最常见。相比之下,本族语学生更偏好介词短语词块。在语料库B中,介词短语词块种类数的比例(“介词短语+嵌带of短语片段”与“其他介词短语片段”比例之和)高达31.7%,而在语料库A中仅为20.7%。值得注意的是,属于“其他介词短语片段”类型的词块“on the other hand”在两个语料库中都是最高频的词块,在语料库A、B中的标准频次分别为205、214次/每百万词,说明英语本族语学生和中国学生一样,对“on the other hand”词块依赖性很大。

表1显示,中国学生硕士论文中“被动动词+短语片段”结构的四词词块明显多于英语本族语者硕士论文。具体而言,语料库A中被动结构的四词词块种类占9.9%,语料库B中该比例为6.2%。这一现象似乎说明中国学生比本族语学生更偏爱使用被动结构。Wei & Lei[9]也曾指出,同专家作者相比,中国高级英语学习者明显使用了更多的“被动动词+短语片段”词块。由表1可以看出,在两个语料库中,“先行词it+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片段”词块在语料库A中占到3.6%,在语料库B中稍微高一点,占到4.5%。Wei & Lei[9]发现学习者对“先行词it+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片段”结构使用的频率明显低于学者型作家,因而学习者,尤其是中国学生对于该结构词块的使用能力有待发展。“先行词it+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片段”结构性词块虽然数量和类型较少,但是此类词块可以为作者表达必要性、重要性、可能性等态度提供很好的话语资源。

从总体上看,语料库A和B中短语类词块(主要包括“名词短语+of短语片段”、“其他名词短语片段”、“介词短语+嵌带of短语片段”和“其他介词短语片段”)的种类都比句子片段类词块的种类多,该特点进一步支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即学术英语词块更偏短语化[9][10]。

表2显示了两个语料库各功能分类中四词词块的种类数及占词块总的种类数的比例。根据表2统计数据,两个语料库中四词词块的种类数及比例从“研究主导的词块”到“文本主导的词块”再到“参与者主导的词块”呈递减的态势。这一现象与Hyland[7]及Wei & Lei[9]的研究发现一致,说明学术写作中的新手作者想通过对于研究材料、研究过程等的清晰表达而非通过话语资源来证实自己的学术能力。同时,本研究中选取的应用语言学学科中的论文大多是基于实证数据的,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研究主导的词块”的高频使用。根据Hyland[7]的研究,“文本主导”和“参与者主导”词块从硕士到博士再到专家学者,其使用比例越来越高,该结果似乎表明“文本主导”和“参与者主导”词块的使用频率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据此,中国学习者及英语本族语者都应当提高本文意识,同时注重让读者更好地融入文章。表2显示,中国学生对于“参与者主导的词块”的使用同本族语者相比更加不足,只有11.7%,低了4.1%。

在“研究主导的词块”的五个小分类中,语料库A和B都使用了很多类型的“描述词块”,该类四词词块种类数在语料库A中占到22.7%,在语料库B中占到19.8%,远高于“时间、地点词块”、“过程词块”、“量化词块”及“和研究话题有关的词块”的比例。这说明中国学生和本族语学生在学术写作中都特别注重描述研究方法、材料、设备、环境等信息,体现自己研究的客观性。相比而言,中国学生比本族语学生更加注重该类词块的使用。语料库A和B中“文本主导的词块”比例差不多,分别是22.5%和21.5%,差异主要体现在每个小类的数量和比例上。例如,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本族语学生“限制词块”使用最多,而中国学生比较偏爱“结果词块”。但是中国学生“参与者主导的词块”种类数明显低于英语母语学生,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观点、态度词块”的使用上。这说明,英语本族语者使用了更丰富的词块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评价。

3 结束语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知:中国学生2011-2013年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比同时期的英语本族语者硕士学位论文使用了更多数量和更多种类的四词词块。同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学生2011-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中较少使用介词短语词块,但是“被动动词+短语片段”结构的词块明显较多,说明中国学生比本族语学生更偏爱使用被动结构。中国学生和本族语学生一样,对“先行词it+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片段”结构使用不足,能力有待加强。中国学生对于“参与者主导的词块”的使用同本族语者相比更加不足,主要表现为:中国学生较少使用“观点、态度词块”明确自己的立场、凸显自己的研究身份。在词块功能小类上,中国学生比本族语学生更加注重“描述词块”的运用,来描述研究方法、材料、设备、环境等信息,强调自己研究的客观性。本族语学生“限制词块”使用较多,而中国学生比较偏爱“结果词块”。

中国学生在词块使用方面,和英语本族语者还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建议外语教师使用基于语料库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使用词块。

注释:

①结构类别8是本研究加进去的。

参考文献:

[1]戚焱.英语专业学生口语中词块使用情况的跟踪研究[J].外语界,2010(5):34-41.

[2]蒋宇红.词块教学促进英语学习者口语交际的实证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8(3):86-90.

[3]董丽云.语言哲学视域下语块对二语学习的成效性反思[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17-22.

[4]Wray, A. 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李继民.国内外语块研究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11(5):17-23.

[6]Cortes, V. Lexical bundles in published and student disciplinary writing: Examples from history and biology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4,23(4): 397-423.

[7]Hyland, K. Academic clusters: Text patterning in published and postgraduate writing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08a, 18(1): 41-62.

[8]Hyland, K. As can be seen: Lexical bundles and disciplinary variation [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8b, 27(1): 4-21.

第6篇

关键词:交际策略使用,交际策略观念,转述,借用,求助,回避

 

1.引言

近年来二语习得研究焦点逐渐从“教”转移到“学”,其中学习策略最受人关注,因为学习策略选择恰当与否极大的决定了学习的效果与效率。就如Takac & Visnja (2008,58)所说,在近十年里,涌现了一大批以学习策略为研究课题的论文研究,其中交际策略又是个热点。

2.文献综述

2.1 交际策略的定义

“交际策略”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Selinker (1972)讨论中介语形成的五个因素的论文中(其中交际策略是一个原因)。但是那时Selinker并没有对交际策略的内涵作一明确的界定。(束定芳,2008)直到1978年,Corder 在其《交际策略》一文中才首次给“交际策略”下了定义:说话者在遇到交际困难时运用的一套系统的技巧(转引自Dornyei,1995)。

Faerch and Kasper(1983)对此作了一补充,他们的定义是:交际策略是用来解决对某一个人在达成某一特定交际目的时形成的某一问题的潜在可意识的计划。(转自Ellis,1994)

至此,相对完整的关于交际策略的定义是由Ellis (1996)提出的。

交际策略作为语言使用者的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是一种语言心理计划。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这种计划具有潜在的可意识性,可作为学习者对无法完成的某一表达计划的替代。

2.2 交际策略的分类

从上文可看出语言学家们在对交际策略的定义上莫衷一是,相应的,在对交际策略的划分上也将有很大的分歧。(Tarone,1981;Faerch and Kasper,1983;Bialystok,1990;Chen,1990)。笔者在该篇文章中所设计的问卷调查是建立在Tarone(1981)and Chen(1990)对交际策略的分类上。由于他们关注的是口头表达方面的交际策略,笔者将对他们所做的分类进行修改,改编和删减旨在符合本篇论文的焦点——对书面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的研究。

笔者对交际策略分成以下几类(括号内是策略名的英文代码,便于SPSS统计):

转述

1)造词(P1)

2)举例(P2)

3)近义表达(P3)

4)反义表达(P4)

5)打比方(P5)

6)迂回(P6)

7)解释(P7)

借用

1)从母语直译(B1)

2)语言转换(B2)

求助

向老师或同学求助某个表达方式。(Ask)

回避

1)放弃表达某一信息(Avoid1)

2)简单化表达(Avoid2)

3)避免用某些词(Avoid3)

3.研究方法

3.1研究问题

(1)研究生和本科生在英语写作时所采取的交际策略有什么不同之处?

(2)研究生和本科生对英语写作时所采取的交际策略的观念上有什么不同?

(3)学生们写作时采取某一些交际策略而不采用其他交际策略的原因是什么?

3.2 研究对象

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类:从某一师范院校随意抽取出的60名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和60名英语专业研究生。笔者之所以选取他们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大二学生有英语写作课,研究生平时也有英语论文写作任务。

3.3 研究工具

本文采取问卷对查和追踪访谈的方式进行研究。论文写作,交际策略观念。首先采取问卷调查来搜集大二学生和研究生在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情况和观念方面的数据。问卷调查包括三个方面:

(1)个人背景信息

(2)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3)相应交际策略观念

搜集好数据后,笔者借助于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可以发现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和观念的不同之处。之后再选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追踪访谈,深入了解为什么他们选择某些交际策略而不选择其他交际策略。

4.结果和讨论

4.1 对交际策略使用情况的分析

表格三 研究生英语写作中交际策略使用情况

第7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建议

0 引言

目前,专家学者大多关注着我国小学、中学及大学本科阶段的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中学英语教学受中考高考的导向,考试型的教学令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很难达到“学习者在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不仅能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同时也要做“言之有物”和“言之有理”(文秋芳,2002)” 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大学英语教学总在补救式与发展中挣扎。同样,从本科生读上来的研究生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也是存在种种问题。现实要求研究生毕业后,他们不仅能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还能具有一般的外语日常交流能力, 逐步过渡到口、笔探讨学术问题, 作学术专题发言等。然而,事实上, 许多同学不仅不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连许多常用的单词都读不准。

1 目前研究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压力

学生当中有一部分在大学本科两年英语学习之后能坚持自学英语, 大部分却处于断档阶段; 两年之后,又进入一次艰苦的循环, 而后又是两年的断档, 他们中一部分又进入博士阶段的更短的循环。硕士研究生在公共必修课中,英语课时最多,任务最重,效果却是最低的。在我校研究生教学安排中,第一学期64个课时,每周4个课时的综合英语学习。第二学期口语和写作共64学时,每周各2个学时。我们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本科阶段的模式, 重视阅读训练, 轻视听、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论文写作能力,国际学术会议发言的听说能力的培养没有进入课程设置中。教师们常常在一年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经常惴惴不安地问自己: 我们给了自己的学生多少帮助?他们在过去大部分考过了英语四级, 有相当一部分考过了英语六级。我们研究生阶段的教学还能用什么考试来加以有效地检验? 能否经得起检验?

在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 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师也不断感受着各种压力。

1)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增加是教师感受最明显的压力。研究生教育从以前的精英式教育变成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庞大, 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同时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不能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教学资源雪上加霜。这些必然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压力。“学生已趋向于摈弃仅仅靠教材来学英语的模式, 转而采取从多种媒介和渠道接受输入。”(郑树棠,1996) 例如,在I Tunes U 上有来自世界各地的350,000 多个免费的讲座,视频,电影等其他学习资源,这使传统的课堂英语教学受到极大的挑战,如何改变课程设置,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把课堂学习与网络有效利用结合起来成为研究生教学急需思考的问题。

3)社会英语办学热对英语教学的压力。研究生期间各专业学生均有与国外大学合作做交换生或参与某项研究项目的机会,学生们充分感受到自己英语能力与个人就业前途的利害相关,许多学生在校外社会培训机构参加英语辅导班。这让我们经常反思, 我们自己的研究生英语课程该如何设置得更合理来适应他们的需要。

4)专业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的压力, 许多研究生在本系必修的一些专业课程中有些是导师直接使用英语来讲授, 使用的教材、讲义也都是最新的;要求学生定期阅读最新的本专业英语论文。甚至有的要求学生用英语讨论、写文章。再有, 还有些专业聘请外籍教师短期讲授一些专业课程或讲座。如何处理好研究生公外英语教学和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对外语的使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2 新的教改新模式

这些压力促使我们去思考和改革现在的教学模式, 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勇于创新,不断尝试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的模式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 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

第一学期开设听力口语及阅读与写作课。第二学期,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西方文化、英汉比较研究及专业英语阅读等系列课程。

第一学期课程设置在于强调学生培养运用能力,特别是阅读与写作课,除介绍写作的基础知识、资料的查询外, 重点放在英语论文写作上, 培养学生正确和规范地陈述和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的能力。英语写作部分包括: 英语写作基本知识, 实用英语写作, 论文写作。此外具体地介绍如何利用国际互联网查找资料, 如何避免侵权行为, 如何写电子邮件, 如何制作计算机辅助文稿演示片等新的内容。上课内容不限于书本, 而是多方面涉猎。学生以指定阅读、浏览的书本作为课前预习内容, 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再写作展示。

第二学期的国际会议交流英语是对第一学期听力口语及写作课的拓展,国际会议交流英语主要包括下列内容:论文的种类、摘要写法、论文体例、、版权问题、论文宣读。学习之后, 建立模拟课堂, 使学生有机会参与和观摩国际会议的场景。

西方文化对于任何层次的学生都是必要的, 因为文化渗透至语言的各个层面。以往教师只是把课文中遇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加以介绍, 现在将其单设为一门课, 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西方的文化知识, 也必然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西方文化主要以讲授美国文化为主。内容涵盖: 文化的基本概念、美国简介、社会阶层、经济活动、农业与农场主、家庭的变化、学校与教育、大众传播、科技与社会、种族关系、社会制安、老人与青年、政府与司法、社会变革等。上课的方式可以是老师讲授,学生阅读相关文章然后讨论,也可以辅助以美国电影,电视。

英汉比较研究课旨在将学生多年来学习英语获得的感性认识规律化、系统化, 揭示出英汉两种语言主要的规律性差异, 让学生的感性认识得以升华, 提高他们英语阅读理解和欣赏能力, 使他们能用比较地道的英语进行表达。英汉比较研究讲座主要是在词汇、句法、逻辑、修辞、语篇等各层面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规律性差异, 主要内容包括:英汉宏观比较、英汉词汇意义的对应关系、英汉句型的转换、英汉否定的异同、语法关系与逻辑关系、英语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逻辑关系、英语逻辑意义重点、英语明喻和隐喻、英语行为、思维和言语动词的转换、英语定语从句的逻辑意义、英语长句的理解和翻译等。

专业英语阅读就是以学科为依托的英语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熟悉的专业知识来理解并掌握英语表达的方式。以内容为基石来学习英语语言的应用。例如我校可以选用水利英语,金融英语,医学英语,商务英语,材料英语等。这样可以把专业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有效结合,减少学生记忆负担。

2.2 教学手段方面

1)调整课程时数。第一学期,听力口语课每周2个学时,共32学时。阅读与写作课每周2个学时,共32个学时。 第二学期,开设国际会议交流英语、西方文化、英汉比较研究及专业英语阅读等系列课程。每门课可以根据内容适当调整课时数,比如可以设为10个学时或16,但是要求学生确保每学期的64个课时。其目的在于学生在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灵动地学到实用的英语技能并付诸实践,改变多年一沉不变的语言的学习模式。

2)进行分级教学。使英语水平一般的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深入学习, 巩固他们本科阶段的英语基础,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基本能力, 使他们大部分顺利通过学位课考试, 修得学分; 另一方面, 对于通过考试证明英语基本能力已经不错的学生, 满足他们在英语文化知识方面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学习的需要。快班由任课教师在统编教材的基础上较大力度地补充其他教学材料, 根据他们语言能力相对优于普通班学生的特点, 更多地组织他们进行形式多样的互动教学, 进一步提高他们在语言实际运用方面的能力。

3)教学方式多样。课堂讲授式,大班讲座式,师生互动式,小组讨论展示式等都是可以尝试的教学方式。再者,传统课堂与网络技术融合,把课堂不仅仅设在教室,也可以有网络教室。把一些教学资源及教学要求语言中心的局域网上, 学生自主安排时间分散地学习, 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交流, 答疑解惑,布置作业并检查。同时在教师选择方面,一些课可以请外教来进行,一些课可以邀请有参加国际会议和多次在国际学术杂志上的丰富经验的教师做讲座, 使学生能学有榜样。

3 以上的改革措施成功实施并能取得效果的前提条件

1)课程设置的变化要求有足够满足各课程教学的老师。目前的师生比是完全满足这样的教学要求的,所以需要引进更多的教学人员进入研究生教育活动;同时研究生教学的老师要有进修学习的机会,特别是假期短期的培训,参与学术研讨会尤为重要。

2)要有众多的各类适合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因为新开设的课程很多重在实用,那么选择新颖、适用的教材势在必行。教材所选文章的语言要合适。那些要么浅显直白; 要么晦涩艰深,要么课文题材陈旧, 话题过时; 要么选文求新求长,结果通篇尽是哩语、俗语的教材都是要摈弃的。

3)通过有效的考核建立学习激励的机制。即将建立的学位课考试应该包含部分课程内容,否则学生的英语学习很难坚持。学生英语学习的考试,既有水平测试,也要有课程考试。

4)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管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量化统计, 设立学习目标杠杆调控出勤的自觉意识。

4 结束语

本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大刀阔斧的改革提到历史日程,以上是初步设想及措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问题出现,让我们为完善教学实践进行积极的努力。进一步深化英语教学改革, 使研究生的英语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戴炜栋.外语教学的“费时低效”现象――思考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7.

[2]郑树棠.关于大学英语课培养语言能力等情况的研究[J].外语界,1996,4.

第8篇

Abstract: The challenge of the era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ests for postgraduate English level, thus the postgraduate English teaching also needs further reform and perfec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academic English of medical postgraduates in our college and to equip them with academic English skills match their education, the postgraduates' academic English learning requirements are analyz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se, we carries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postgraduate academic English. In this paper,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mode, evaluation system, creating learning platform, teachers' training and practice effect are summarized.

关键词: 研究生英语;学术英语;需求分析;课程体系

Key words: postgraduate English;academic English;requirements analysis;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2-0179-02

0 引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的学术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微弱,究其原因,这并非是单纯学术研究水平问题所造成的,英语能力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用英语撰写论文、发表演讲、参加讨论的能力依然薄弱,这无疑成为制约中国学者国际话语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生作为学术研究的后备军,如何尽快提高他们在学术英语方面的写作、文献阅读、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已经成为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基于此种背景,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研究生学术交流英语能力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建设。

1 我国高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及突出问题

目前,大部分高校通常都是开设一年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依然是强化研究生的听、说、读、写、译五方面的语言技能,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与本科时类似,即对词汇、语法、课文结构进行反复的操练,教学内容不外乎是一般话题的听说、写作,普通英文题材的阅读,与研究生的专业、学术方面关联不大。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教学手段的单一使研究生们普遍感到厌倦与懈怠,同时也导致研究生普遍缺乏专业相关的学术能力和素质,具体表现在无法用英语准确地翻译自己学位论文的摘要、学术会议上听不懂专业学术报告、无法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研究生英语这门课程对研究生来说,只是为了拿学分拿学位而必修的一门课程,对于拓展或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在通过仅开设一年的研究生英语课程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成为当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研究生英语一直被视为一门素质课程,英语本身很强的工具性特点却被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主要目的是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只培养研究生一般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用英语来增强国际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也就是说要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1]。而我国现行的研究生英语教学长期坚持基础教育,教学重点一直是强化研究生的一般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根据研究生的实际需要,为他们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他们专业学习及科研的能力,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社会和研究生自身的需求。

2 学术英语课程建设

2.1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必须基于需求分析[2]。为了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向学术英语转变,首先,认真征求了各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对英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深入到研究生及其导师中了解他们对英语的需求,并根据对我校2014级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教改小组的教师对原有的研究生基础英语课程体系进行了彻底地改革,进行了学术英语教学的试验。第一学年上学期开设《硕士研究生读写译》和《硕士研究生视听说》两门课程,教学素材主要包括符合医学学科特点的专业文献综述、经典的国际期刊以及医学科普类范文等一些专业性不太强的文章,让研究生熟悉并掌握在专业知识领域中带有特色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同时所选材料大多反映医学领域中的前沿信息和最新研究进展,符合医学研究生的专业需求,这样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第一学年下学期开设《英文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英文专业文献阅读》等课程,研究生可以从中任选两门进行学习。整个课程设置涵盖了学术英语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学中使用的学术论文均来自医学专业领域的知名国际学术刊物或会议,逐步提高研究生用英语作为工具来获取医学专业信息,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所需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改革是决定学术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部分。大部分研究生由于多年基础英语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也就是说初步具备了运用英语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因为我们以研究生的专业需求为中心,采用TBLT教学法、CBI教学法、PBL教学法等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其学术英语水平,并鼓励他们把学到的学术英语知识用于自己的专业实践。《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鼓励每位研究生选取自己专业领域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进行翻译,每周翻译一部分。学生们翻译的论文既可以是自己导师推荐阅读的经典文献,权威人士所撰写的关于医学专业的最新发展论文,也可以是自己正在撰写未发表的学术研究论文。学生们自己结成学习小组,首先由组间成员相互批改每次的翻译,然后再交由任课教师进一步进行修改。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存在的典型错误,同时倾听学生在自己写作或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习小组成员中出现的问题等。通过学生的课堂发言,不但可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他们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由于大家提出的都是自己容易犯的错误,所以大家发言积极,讨论热烈,学习兴趣高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课程教学中,让研究生自己模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全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查找会议信息,进行投稿,与会方通信联系等,课堂上学生借助PPT用英语宣读论文,即席对与论文相关的问题进行答辩,讨论交流等。通过这些实际演练,学生们对国际学术会议的每个环节印象深刻,学术英语应用能力极大提高,而且提高了自己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信心。

2.3 评估体系 对研究生的评定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70%,测试内容与学术英语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题型多样灵活,包括与医学话题相关的词汇、完形填空、阅读试题,医学英语论文标题优化、英汉摘要互译、社会医学热点问题写作等,综合考察研究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学术英语的能力水平。学生课堂上的发言,为学习小组成员批改作业的认真程度,模拟国际会议交流时的展示等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同时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评估学术英语课程是否满足了研究生自身的学习需求和期望,鼓励研究生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利用专业软件分析研究生期末试卷的成绩,更准确地了解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的进步程度,从而对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绩效作出精准的评价。

2.4 创建学习平台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3]。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具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可以引导他们利用网络上的学术英语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根据任课教师和同学的反馈及时反省、修正和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同时,为了配合学术英语课程的学习,教改小组的成员创建研究生外语学习网络平台,及时补充教学资源,主要包括:①学术英语听力学习中心。为研究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包括专题研讨、讲座和专业公开课的文字及音视频材料;②学术英语写作辅导中心。提供各种在线的学术写作课程,为研究生提供多方面的写作辅导,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学习;③学术英语资源共享中心。将学术英语的课程资源放置在共享中心,方便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同时增加学生讨论专区,让学生和老师一起讨论共性的问题。

2.5 师资培养 师资力量不足是学术英语教学建设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高校的英语教师都是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但是学术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英语功底,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水平。学术英语涉及专业知识,即使是一般性的文献综述都有一定的难度,基础英语教师讲授学术英语课程无疑会面临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研究生英语教学从基础英语到学术英语的顺利过渡,学术英语课程的任课教师根据研究生对提高学术英语能力的需求和期望,去各医学专业学院认真听专业课程,并且积极与各专业学院沟通交流,尝试编写了具备医学院校特色,并受到研究生好评的学术英语教材。通过编写教材,任课教师不但熟悉了医学学术英语的特点及其特定表达,更重要的是为学术英语课程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与医学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参与他们的专业学术研讨活动,学术英语任课教师尝试将医学专业课程授课时用到的多种教学方法引入学术英语读写译的课堂教学中,不但使研究生的学术英语能力提高,也极大提高了任课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学术英语课程的顺利开展证明,具备扎实英语语言功底的基础英语教师只要勇于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找好切入点,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一定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完全胜任学术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3 结语

本项课程改革在我校研究生英语教学实施以来,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了研究生在医学专业方面的学术英语读写译能力,教学效果反响良好。实践证明,以研究生专业内容为依托的学术英语课程体系,不仅符合未来研究生英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专业学习及科研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科技人才。但是由于我校改革研究生英语教学,开展学术英语教学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学术英语教材编写、师资队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尽管在教改中我们遇到了各种困难,相信经过我们长期的不懈的努力,未来一定会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学术英语教学队伍,为医学研究生将来从事科研与交流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 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6):47-50.

第9篇

关键词:研究生英语;错位现象;建构主义理论;学术写作;多样化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4-089-02

英语作为国际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教育部《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培养研究生基本原则:要努力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中国研究生英语水平,尤其是提高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学术写作能力以及科研方法能力,对于加强与国际学术同行的平等交流和对话、提高中国学术界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以及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研究生英语教学系统结构的错位现象

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原则以科研为基础,这是研究生教育区别于本科教育的本质所在。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在于培养某个方向或领域的专才,而非通才。英语是工具学科,英语教学的目标就应该为研究生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服务。然而,现在的英语教学还停留在本科教学水平上,没有考虑研究生的学习特点来设计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单一,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单项教学方式。这就造成了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错位。现在研究生英语课主要还是由教师担当整个教学活动主体的角色,整个课堂跟本科生课堂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而造成研究生课堂教学的低效率。为研究生开设的英语课应该注重研究生的科研方法训练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将来阅读英语学术文章和发表国际学术论文及参加国际会议等科研服务。而当研究生学完英语后只能掌握一些语法和词汇,应用能力差,无法满足这一目的需要,这就造成了研究生教学的输入和输出的错位。研究生英语教学的问题主要是,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差,起点低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基础好、起点高的学生又吃不饱,无法满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研究生的英语课形同虚设,收效甚微,浪费时间。2006年,北京理工大学对2005级800多名研究生进行了开设选修课的问卷调查,共列了17门课程,统计结果表明,700多选课入期望选的是科技论文英语写作课。这就说明学生的需求和国际化的需求是一致的。而教师期望的则是学生们对他们教的东西能感兴趣。这就造成了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期望错位。研究生学英语最需要得到的,除了知识,应该是研究方法、研究习惯和学术写作能力的训练。而研究生英语教材建设却滞后,内容陈旧不注重科研方法和学术写作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和国际化的需要。

二、错位成因分析

研究生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性不高是普遍的现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与研究生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协调发展,主要有两个问题:

1. 从研究方法和学术写作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难度大。课堂教学的经历和实践主要都花在语法和词汇上,因为研究生的扩招人数逐渐增多,研究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无法进行高一层面的英语课程教学,所以,造成了研究生英语课重形式而忽视英语学术写作方法、修辞方法和研究方法,也就只能产生出大量虽然合乎语法要求,却在表达上让说英语国家的读者不知所云的学术文章,达不到与国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目的。国外写作理论研究表明,外语写作水平的高低不仅仅是一个语言技巧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思维发展的问题。多数中国研究生都是伴随着枯燥的练习题、单一的考试题训练出来的,应试能力较强,但实际的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尤其在用英语进行学术论文写作方面的不足表现更为突出。因此,从研究方法、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学术写作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系统有效的培养难度很大,这也是研究生英语教学错位现象存在的原因之一。

2. 研究生的学习方法没有根本转变。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学习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种形式的学习中,他们已经形成了有关的知识经验,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有些问题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当问题呈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还是会基于以往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提出他们的假设。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和头脑里。什么是研究生?就是“不断地追寻”的学生,英语所以由re和search构成re-search。然而,研究生学习英语方法的习惯是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会带着探究的问题去认知学习的过程,发散思维能力较差,教师喂一口吃一口,特别是当研究生利用目标语来表达观点的时候,不论使用何种方式,在脱离教师这一拐棍时,对语言的创造性使用的能力很差。尤其对于英语学术写作而言,要求研究生对信息的复杂处理、对语言的精确表达以及对读者意图的准确把握,这对研究生来说就更难了。动机也是研究生学好英语的问题所在,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应付考试,而不是凭兴趣,兴趣是认知语言的最好动力,只有具备了语言学习的动机,才能实现语言学习的主动认知。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要想探究学术,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原有的研究生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才能适应国际化的需要。

三、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调整错位现象的对策

1. 培养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研能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四个要素:一是“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是“协作”,它发生在学生相互学习过程的始终;三是“会话”,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计划,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四是“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性质、规律以及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理论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构建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因此,外语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的方法。在学术写作中开放性思维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开放性思维训练不仅仅强

调语言表达或者写作技能的开放性,更强调从学术研究开始至学术全过程的开放性思维。多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在学生相互协作与会话中建构他们自己的研究思维、研究兴趣以及意义建构,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科学分析问题,并学会整合语言学习和写作训练两个方面的认知过程,在完成写作任务中提升语言能力,在语言能力的提升中促进写作水平,从而提升研究生学术写作能力和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决定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内部条件,主要是科研成分和专门训练进入教学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训练达到新的高度:二是外部条件,即社会提出了对更高级学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应该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教师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性地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才能体现研究生课堂教学存在的独特价值。

2. 增加英语选修课程。研究生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增加选修课程,开设国际化课程与实用性课程,加大研究生选修的灵活性是必要的。在研究生英语选修课程上,尤其对于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阅读研究国外学术文章;介绍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在目前学术界的应用;介绍国外英语学术写作的模式和方法,比如,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等;应用案例分析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和模式,并进行实际的英语学术研究写作训练,包括写作规范、语言运用、写作策略等诸多方面内容。而且,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由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转向以研究性教学方式为主要特征。在教学上采用启发式、讲座式和研讨式,主要培养研究生要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最终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实施英语课程评估多样化。对于研究生英语学习的评估不能只凭一卷成绩,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使许多研究生丧失了学习外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极大地降低了外语学习的效率。因此,有必要采用多样性评价的方式去评估学生,比如,让学生作相关的书面报告和课堂演示;英语论文学术写作等任务。对研究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进行评估,而且评估由教师和学生一起完成。这样的评估能够比较准确和客观。传统的评价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施评估多样化,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变被动的、强迫性的英语学习为主动的、有兴趣的学习,变死记硬背的学习为轻松的实用性的学习。多样性评估更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给予学生极大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动机和学习的自信心,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生学习英语的效率,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柳君丽,研究生公共英语选修课程设置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2]杨汉清,韩骅,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