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6:57
导语:在毕业设计经验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就业导向;职业胜任;工作流程;岗位能力
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学生三年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系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将理论联系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职业习惯和道德养成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更是学生学习、积累、提高即将从事工作所需技能的一个重要阶段。毕业设计作为检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在选题、管理形式、考核形式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毕业设计工作新思路,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革新。一些高职院校由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选题依旧“纸上谈兵”,毕业设计的管理也较混乱,毕业设计考核流于形式。1.选题问题其一,创新性缺失。受以往教学思维的影响,一些高职院校在毕业设计题目的拟定上缺乏新意,创新性不足。对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而言,创新性的缺失一方面意味着设计失去了竞争力,设计作品没有生命力,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学习、创作的积极性,必然导致毕业设计整体水平的降低,这两方面都会影响学生的职业发展。其二,实践性不够。受客观条件的限制,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多数以命题方式进行。教师在设定毕业设计任务书时,一般是对多门专业课程知识点进行概括,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命题,最终要求学生提交一份毕业设计作品。命题式毕业设计导致的问题一是背离了高职教育实践性强的特点;二是与课程设计类似,流于形式。其三,针对性不强。统一的毕业设计内容与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多个就业岗位目标相背离,毕业设计实践教学要求与学生能力培养不匹配。由于毕业设计选题与就业目标、就业兴趣不一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重视,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以致毕业设计失去了价值。2.管理问题其一,受限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较紧张,有些院校的毕业设计时间安排还与毕业顶岗实习冲突,客观上造成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混乱,从而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其二,一方面是就业与毕业设计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宽松的毕业设计考核,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缺乏主动性,认为毕业设计与毕业没有直接关系,从而对毕业设计敷衍了事,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难以达到行业标准。其三,高职院校对指导教师的管理不严格将会导致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不系统,统一的毕业设计题目与指导教师的专长也有矛盾,部分指导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也会影响对学生的指导。分散式的毕业设计指导管理,繁重的教学、指导任务都是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教师需要面对的棘手问题。3.考核问题一些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现行的毕业设计考核“重结果、轻过程”。以作品评比结果为主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无法真正保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对毕业设计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工作质量、设计成果质量、毕业答辩质量等方面的考核评价并没有建立标准化的质量评估体系。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改革
针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应紧紧围绕毕业设计选题、管理、考核三个方面展开,笔者提出基于职业胜任、工作流程、岗位能力等方面的毕业设计改革思路。1.基于职业胜任的毕业设计选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与开展相关调查得知,在毕业设计选题阶段,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状态:一是将选择专升本等方式继续学业深造;二是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将参加顶岗实习;三是尚未落实就业单位但有明确就业目标;四是有少数学生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无就业方向。基于职业胜任的毕业设计选题坚持以毕业生为本,结合四类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其一,对于继续学业深造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课程设计内容为基础,以接近本科毕业设计的标准要求学生进行完善和深化(选题①),这种选题的优势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下一阶段深入专业学习的内容与目标,而且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余时间准备升学考试;二是收集该时期国内外各类室内设计方面的竞赛,以竞赛取代毕业设计(选题②),为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培养兴趣、拓宽视野。其二,对于已落实就业单位且将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将由指导教师与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沟通后共同确认,毕业设计的选题围绕其将从事岗位展开(选题③),提前强化学生对即将从事岗位的胜任能力。其三,对于尚未落实就业单位但有明确就业目标的学生,毕业设计选题围绕学生就业目标展开,根据就业方向进行分类,有针对性地引入该时期校企合作企业的实际工作项目(选题④),让毕业生和企业员工就共同项目分开推进工作,为后期工作成果对比分析奠定基础。其四,对于未落实就业单位且无就业方向的少数学生,应由指导教师在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前进行专门的就业指导,若能使学生明确就业目标,则按选题④处理,如果学生仍无法明确目标,则应将该部分学生分组化整为零划分到选题①、选题②、选题③、选题④等组中,让这些学生在与其他选题学生的合作中培养能力、明确方向。2.基于工作流程的毕业设计管理基于工作流程的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管理将突破以往的学生分组形式,以选题为基础将学生进行分类,再根据指导教师的专长进行分配。新的分组管理方法解决了以往纯粹为完成设计任务、机械化规定每组人数的问题,也解决了以往管理模式中未考虑教师专业所长,且一位指导教师需要面对众多学生、众多选题的矛盾。选题①的指导工作由校内课程专业教师完成,由于该选题以课程设计内容为基础,学生对该类型设计任务的流程已经非常清晰,所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时间进度、设计图纸深度展开。选题②的工作过程是以作品达到竞赛要求并获得理想名次为目的,应由具备一定竞赛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为学生详细解析竞赛要求,将要求和目标准确分解后贯穿到工作过程的每个节点中,注重工作过程所对应的结论考核。选题③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应主要由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承担,该选题已是真实工作任务,企业对学生的管理是全工作过程的,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监督、检查,在各个工作过程时间节点对选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掌握,反馈意见和建议。选题④为校企合作企业实际工作项目,但并不一定是企业同步进行的项目,就时效性而言可能会有滞后,但企业就该项目的推进过程和结论将给本选题的实施带来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选题④的管理与选题③的管理类似,只是作为管理方的教师和企业角色应互换,教师对选题进行全过程管理,企业根据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总结的经验对学生实施该选题的情况进行跟踪掌握,反馈意见和建议。3.基于岗位能力的毕业设计考核毕业设计考核应打破以往以指导教师为主、仅仅依据设计作品进行定级评比的模式,考核结论的组成应根据设计选题对应岗位的能力进行划分。考核结果由基础评估和结论评估两方面组成,基础评估的主要考核指标有:一是出勤,以校、企双方签到表作为依据;二是执行力,校、企指导教师考核每名设计组组长,组长考核组员;三是进度和质量控制,校、企指导教师考核每个设计组并以每组总分形式下达考核结论;四是团队协作,自评、互评相结合。结论评估根据选题不同则考核指标有所区别,答辩环节为结论考核的通用考核指标,重点考核选题成果的质量和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还需考核学生对选题完成过程的掌控能力、分工协作能力等。除了作为通用考核指标的答辩环节外,对于选题①,可邀请学生升学高校的专业教师对设计作品进行点评,并将点评意见纳入考核结论;对于选题②,还应将参赛获奖情况计入最终考核结论;对于选题③,企业的考核结果和项目委托方的满意程度则是考核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所有最终设计作品将在学校举行的双选会上对用人单位进行展出,给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最直观的指导。4.建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数据库数据库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为主体,学校(指导教师)、企业共同介入,实现毕业设计分组—选题—实施过程—毕业设计考核—学生就业等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结语
实践教学结果表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的实施,顺利解决了以往毕业设计选题、管理和考核三大方面的问题。笔者根据对自己所在学校2012、2013、2014共三届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学生升入本科学校、用人单位的走访调查得知,改革方案中提出的基于职业胜任的毕业设计选题、基于工作流程的毕业设计管理、基于岗位能力的毕业设计考核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对于当前的高职室内设计专业毕业生而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升学率和就业率,另一方面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广荣.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讨——以室内设计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2013(25).
[2]商珍.关于高职毕业设计改革的思考.现代企业教育,2009(24).
项目教学法是在杜威①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和学的模式,这种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题目设计)、履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这一方式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实用技能和知识创新,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充分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的价值方向。其主要特点有现实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和研究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应用能力,又能体现教师的创造性。
二、项目教学法在毕业设计综合训练中的应用
1.提出设计项目阶段
项目(题目)的选定很重要,要切合实际满足专业能力需要和本位专业教学的培养目标要求。如在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中对民用住宅类空间设计模块进行设计的时候,可遵循低档次、小户型、经济实用型及客户年龄喜好等的方面进行模拟或实际住宅空间进行设计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不断丰富实践经验。这类空间具有范围大面广的功能特点,毕业后从事专业设计经常会遇到这类型的设计项目。如包职院新校区职工公寓、保利花园、金茂豪庭、恒大华府等中高档住宅小区户型进行调研设计,既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又使学生接触到真正的设计项目,同时更强化了课程的目的性和室内设计技术专业的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此阶段,将介绍在上述要求前提下的如住宅空间设计的调研、布局设计及组织施工等项目实现的相关步骤内容,对于项目行动顺序等具体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实践。如保利花园小区某客户,教师(此阶段教师是引导者、监督者或顾问的角色)引导组织学生(此阶段学生是设计师或项目总负责人的角色)与客户洽谈沟通,进行信息需求分析总结,确定设计主题风格是简约时尚型及项目实施的具体合同或协议,以此作为项目提案生成设计项目。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和推荐学生进行高档别墅设计、餐饮空间类、文化类空间及概念类空间项目方案的具体客户需求调研、分析和总结,作为设计项目进行具体的实现。2.制定项目计划阶段学生根据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中的选题项目,要求到本地区或其他地区现有普通及高档楼盘住宅区和中小型商业店面、餐饮空间收集相关项目资料,并制定项目设计与实施工作计划。项目计划应具体到什么时间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以及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设备工具耗材等。在此阶段,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沟通、设计制作及专业综合应用能力的作用,可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实施组内讨论和组与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然后归纳制定项目设计实施计划。在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中,设计项目已确定为保利花园小区某客户时,此阶段学生就应依据客户需求(设计师或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在教师(引导者及指导者的角色)的引导、监督下,讨论制定出具体的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在此过程中,专业教师应加强指导,引导、监督学生一起制定项目计划,同时对相关的设计技能、客户要求及其他等注意事宜进行辅导说明,此阶段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后面项目教学质量,所以应基于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组织,实施宏观计划与微观落实双控。
3.组织项目实施阶段
这是项目教学的关键。学生将在这个环节根据自己的项目计划,努力去实现项目计划目标,很多专业及专业延伸的能力将得到锻炼培养与提高。这个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皆通,教师既引导者及指导者的角色,又是项目总监的角色。而学生既是设计师的角色,同时也是项目经理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已制定的项目计划有效落实,也才能指导学生提出具体的可行的项目具体的实施计划,并赋予有效实施。在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中,学生在已确定项目为保利花园小区某客户的情况下,按照提出的详细可行的设计项目计划实施时,实施中可能会出现如下的问题,遇到材料、造型与施工图纸尺寸结合不到位出错的地方,造成施工实施困难等问题,使得木工无法按照所画图纸进行正确的施工。如安装灯座灯带时预留空隙太小,无法安装的现象,只好从新再开孔制作,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对于这些失误及错误,教师(指导者与项目总监的角色)必须胸中做到有数,这样才能正确合理的指导学生(设计师与项目经理的角色)进行项目的实施,进而做到设计与施工完满结合,如期的完成项目实施。通过这样的项目实施过程,才能保证项目计划的有效成果,才能使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落到实处,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
4.检验项目结果阶段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教学结果,对于教学本身来说是很关键很重要的。实施项目教学法更是如此。对于项目实施检查要分过程检查和结果检查两个部分。此阶段教师的角色,既是组织指导者,也是监督审批验收方,而学生的角色既是设计师,也是项目经理,也是自检专家。过程检查主要是关于项目调研立项过程、设计过程、项目实施过程等方面的检查。如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中,某项目设计的目标客户是否明确,设计图纸与实施过程是否统一,出没出现设计与实施以及施工不到位等的问题情况,这些都是过程检查要解决的问题。结果检查主要是指关于有没有实现项目计划的预期目标等方面的检查。如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中,实施某项目设计作品公开观摩和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实践观察并总结等检查方式。我们既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又让教学结果与检查一目了然,而且结果检查还可以涵盖到学生对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程度及应用能力。此外,检查的结果一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杜绝作弊偷懒等情况出现。整个毕业设计综合训练课程的教学实施将是有目标、有计划、有实施和有检查的良性高效并突出学生职业专业能力的完善循环链,亦使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能力完善彻底的落到实处,使教与学,学与用真正高效高质结合。
三、项目教学法在毕业设计综合训练中的评价
关键词:动画;动漫;实战;技能型人才;设计人才
动画方向是广东青年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数字媒体与制作专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根据企业对动画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个特色新兴专业。从学院动画专业首批招生开始,在学校领导的安排下,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对广州市动漫、影视、游戏企业的深入调研,要使动画专业大学生适应企业实际需求,必须实战化教学, 建立实训工作室,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改革动画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
1.培养知识结构方向
(1)高校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软件操作,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艺性的基础知识,适应项目制作能力的基本需求,以便在实训工作室跟上相应的实训项目。
(2)高校需要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崇尚自由,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注重培养毕业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还要求动画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职业素养。
2. 培养适应企业实际需求的方向
由于高职教育知识结构总体的不合理,动画专业毕业生普遍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艺术审美能力有限,用人单位要再经过相应的岗前培训或实习才能上岗,而且普遍反映发展后劲不强,转岗能力不足。
3. 培养个人就业能力方向
(1)动画毕业生在面试测试时,现场操作不熟练,速度慢,项目实战速成能力略显不强。这需高校要在实训工作室,加强模拟公司现场测试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现场技术问题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高职教育人才的实战化特色。
(2)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解决学习问题能力不足,高校必须培养学生对动画专业前期、中期、后期各环节知识的主动学习和热爱,因为动画领域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会不断出现,要求学生不断去探索,要求教学上做到授人以渔。
(3)学生的创新能力、原创能力、审美能力欠缺。因此高职教育也应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开设相应的影片赏析课程,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
4.专业课程设置应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1)专业设置应以美术、软件基础知识、项目实战能力为主要方向。专业设置时,应以市场需求为主线,以就业为向导,根据动画制作的流程和企业项目的制作流程、岗位安排相应的课程。
(2)培养学生不止面向单一行业,单一岗位,可以“一专多能”,面向更宽广的行业和岗位,使学生能够具有在动画行业职业群中转岗的基础,如动画场景课程,学生既要学习动画场景知识,也要学习室内设计和室内装潢知识,还要学习室内游戏设计、道具设计知识,这样学生的就业面会随之拓宽,除了从事动画行业,还可以从事室内设计、游戏设计行业,掌握跨职业岗位的通用技术和知识,提高就业能力。
(3)对市场需求不大的软件和课程,进行调整改进,如三维软件XSI、Combustion,一般中小企业几乎没用,可以增加市场需求较大、一般学校没有开设的三维软件,如Cinema 4D、ZBrush、特效软件Nuke,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就业的竟争力。
(4)课程中重复性强的科目,需进行调整和充实,可以和专业及相关岗位紧密联系,如photoshop课,在平面专业上突出的是图像合成处理,在动漫方向上突出的是原画及贴图的绘制,因为这些课程的侧重点不同,交叉授课容易误导学生。
(5)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高校可以在专业采风的地点选择上有所涉及,如我院动画专业就组织学生去参观苏州园林、苏州博物馆和上海世博馆,苏州园林的布局结构对动画场景课程的学习就有很大的参考作用,园中的奇形怪石及景观对制作动画道具及地形都有很好的参考意义,而对苏州博物馆和上海世博馆的参观,也提高了学生对相关艺术作品的见识力、审美力和想象力。
5.动画专业师资与教学
学院动画专业无法完全按企业的模式发展,承接企业项目,给学生用来实训。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缺乏企业项目实战速成能力,学生短期内难以适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开拓一条有学院特色的道路,即市场方向,根据市场的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外聘或招聘一线行业多年经验的高技能技术人员授课.比如三维动画课程,可以聘请动画或游戏公司的角色及场景模型师、动画绑定师、特效师等多年经验的技术人员授课。
就动画专业目前师资而言,要适应能解决学生就业的能力水平,高校需要大幅度增强师资力量,也可以鼓励或派送教师寒暑假去动画、游戏公司、相关培训机构进修或是学历深造。
职业教育实质是就业教育,需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能稳定就业应该是主要目标,为了这样的目标,在师资引进这块应以高技能、高学历为主,可以采用高学历人员应对教学评估。高技能老师作为保证学生就业的主力。
6.课程设计、教材、教案、课件、教学方法上的革新
课程设计可以模拟商业动画课题和相关动画设计大赛进行设计,课件案例尽量实战化,避免完全按书本案例进行授课,争取做到来源于书本却高于书本。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将原有的由老师讲授为主、一言堂的形式,反客为主,改为教师组织与协助、学生参与、师生共评、群言堂的形式,使教与学达到最好的互动效果,有条件可以录制下来制作成微课,做到真正的授之以渔,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高校还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设计团队,老师协助,学生分工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设计项目。项目完成后,学校可以开展一个项目成果分享总结,听取学生的反馈,反思其中的不足,进行经验总结,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自身学习、工作习惯,增强工作责任感。
7.创新毕业设计教学模式
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企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首要环节就是看简历和作品,而许多高校为节省教学成本,让学生最后一学期就进入社会实习,毕业设计环节并没有严格按标准实施,结果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合格的毕业作品,学校应该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如实习前,校方先出设计题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创作小组,如二维原画、三维模型等小组,由有相应特长的教师指导,让学生带着毕业设计题目去找相应的企业实习或是进入学校实习基地,实习期满后回学校统一上交毕业设计,最终完成并在校展览,好的作品可以组织提交到国内外动画设计大赛组委会参赛,这样既能保证学生有相应完整的毕业作品,提高学生就业率,又能起到宣传学生、学院的作用。
8.建立实训工作室,校企合作
当代高职设计教育要进一步强化自主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继续以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构建更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并将是否积极地参与学习,作为学生德行考评的条件之一。自主意识与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当从基础教学开始,有目标、系统地进行。以设计素描教学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设计自己的有限目标和阶段任务,自主研究探索,并在不断尝试后引发更新的课题。譬如产品造型专业,从对物象的结构到表达物象外在形态变化与内在结构联系的研究,逐渐过渡到后期专业创新设计,展开产品形态创意的能力训练。广告等平面设计专业则侧重表现效果、画面构成以及应用素描进行创意思维的形成训练。一个课题训练结束后即进行自评和互评,提出新问题、设计新方法,再投入到下一个课题训练中去。教学中我们注重“以需引思、以疑促思、以趣诱思和以难激思”,激励学生将思想付之实践,使学生形成诸如勇敢精神、顽强意志等良好品质。提倡发表不同的见解,于创意训练中尝试“无中生有”、“异想天开”,打破常规,挑战固有思维模式,在不断解决问题和创新的乐趣中获得学习的动力。
二、加强合作学习能力与团队精神的培养
“合作学习”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率先提出并在八十年代取得良好效果,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合作学习”是指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有明确的目标导向,以学习个体之间的竞争为基础合成的小组学习竞争。“团队精神”原是企业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表现出来的精神,是团队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与作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时代赋予设计教育的使命,因为21世纪的社会既是竞争的也是合作并进的社会。一件新发明的产生,一个项目的完成往往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而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个人意识过度膨胀现象,导致工作后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严重的更是无法适应工作岗位要求,通过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团队意识已是现代设计教育当务之急。以高年级的广告教学为例,从课题下达以后,学生按小组形式分工协作,共同制定程序计划,每个学生承担部分合作任务,协作展开市场调查、资料搜集和创意设计,完成设计图稿和设计策划书的撰写,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各组分别进行方案的提交和互相评价。由此推动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总结经验,深化研究,最终完善课题。团队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班集体、学习小组、宿舍集体这些自然的课程资源,同时面向全体,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吸取他人的意见,每个组员都在为小组获得认可与奖励而努力学习,考核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标准,提高学习责任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团队协作精神,渐渐具备起设计师的基本素质,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放弃个体成就的追求、相互分享分担、相互尊重理解,使每个学生在人格完善过程中跨上了更高的台阶。
三、信息获得与利用能力的培养
信息获得能力是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又一重要环节。身处信息和知识爆炸的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缺乏深厚的文化基础和敏锐的洞察力,常常来不及思考和筛选,或者将糟粕连同精华一并吸纳,或者信息应用不够准确。设计教育的责任是给予学生正确的方法引导和审美意识的培养,使其学会对信息的判断、选择、处理与应用。具体地,可以通过个人研究、小组合作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进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与讨论分析,找到结合点或形成观点。由于走出课堂、直接参与社会是信息获得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在06届产品造型专业班的教学中,组织学生前往浙江绍兴、乌镇一带了解越地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采集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体会借鉴传统与民族风格及工艺技巧,思考传统与民间艺术对现代设计的作用与意义。丰富的信息收获对影响学生的设计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学生完成课题研究及毕业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在从浙江返回途中对杭州、上海市场进行调查,并参观了上海国际车展,观摩了兄弟学校设计专业的学生作品,了解现代设计的种类、形式特色、表现风格与发展趋势。学生由此所获得的国际流行信息、现代设计理念、先进科学技术的开发应用等一系列资讯,不仅直接应用到设计中,更使其终身受益。
四、通过模拟演练和项目实战与市场接轨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社会相关部门输送有实战能力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这不只是在专业设计课程中开展市场调研和教学实验活动,而是将学生领入社会,直接参与完成企业、设计部门的具体项目,在直面市场的实战中缩短学生由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最终顺利地走向社会。实际操作中我们尝试通过包装、广告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情境模拟训练,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组成课题小组,完成设计公司提供的设计项目,各组模拟提交报告或方案,其他小组即为客户,对提案小组的方案、创意设计或表现效果作出评价和建议。06届产品造型专业毕业设计是我们进行项目实战的典型。设计课题争取到了与常州梳篦有限公司合作的机会,毕业班学生在指导老师和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设计方案,厂方提供设备材料和梳胚的加工,帮助学生完成制作。优秀者可以参加市旅游商品开发设计征稿及提供给梳篦厂作为新品投放市场。学生结合采风所获得的其他梳篦品牌的有关资讯信息,前往市场了解梳篦销售状况;去图书馆,梳篦博物馆以及相关网站查寻资料;去青果巷实地考察民俗文化特征;前往梳篦公司参观学习,了解整个工艺流程以及材料的选择、尺寸的限制、价格成本等种种问题对设计的制约和要求。毕业设计与社会市场接轨,不仅充分体现了产品设计专业教学特色,提高课题设计和毕业设计质量,而且将设计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使毕业设计有了质的飞跃。由于实行零距离接触与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做中学”,拓宽了专业知识和实践知识,加强了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快速成长为高素质实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生物工程;卓越工程师计划;地方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5-0216-02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工程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项目,旨在通过该计划树立全面发展多样化的人才观念,树立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要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观念。改革和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2012年被批准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同年被确立为山东省“蓝黄经济区”理工结合实力型“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2013年入选山东卓越工程师计划。本文在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按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对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建设进行探索。
一、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
生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动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生物类本科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美国哈佛加州大学伯克力分校等著名高校纷纷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学习国内外著名高校经验十分重要,但不能简单照搬他们的经验,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尤其作为地方高校,必须分析自身实际情况,按照教育自身规律办学,探索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2]。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建设立足服务山东省“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和“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绿色经济社会建设,汲取孔孟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坚持创新进取的时代精神。建设基本思路是突出生物工程的实践性、应用性、技术性,遵循理论与实践交融,扩大学科专业视野,紧跟技术最前沿的方针,追求特色发展。建设设想是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曲阜师范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山东省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山东省“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和“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绿色经济社会提供高质量专业人才。
二、生物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目标
根据山东省社会经济需求和地域资源,结合合作企业经营特色,拓展理论、科研前沿课程设计,加强实践内容、实践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建设“专业+实践特长”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工程应用和设计人才;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培养具有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指导的高技术专业人才。
三、生物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改革与探索的主要内容
1.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高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与鲁抗医药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搭建医药生物技术、工业生物技术、食品工业技术、生物工程卓越等4个教学合作平台。专业课程根据平台设置四个专业课程组,分别面向四个专业方向,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创新人才。
2.校企联合制订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践教学理念,通过联合办学、开放办学及能力与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新模式,体现“工科背景、理科特色、基础宽、专项强”的培养特色,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独立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突现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观”,体现产学互动、学研互动的“合作学习观”[3]。
3.卓越工程师校内学习培养方案。以生物学科“大类招生”为契机,以“厚基础”、“强实践”、“有特色”为目标,对课程进行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整合理论课程,减少总体理论授课时数,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增加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开发性实验、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实验―实训―毕业设计”的生物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夯实学生的实验技能技术基础,最终通过实例研究,全面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通过中心的实习实训,全方位的参与“实验路线制定,工程设计策略实施、调试及运行方案确立”,全面提高工程能力。吸收三、四年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开展发酵工艺控制优化等项目,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拓展专业视野,培养增强系统解决区域环境问题能力的人才。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在我校开展大学生岗位对接“菌种师”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通过中心的实习实训,通过实验课题学习,将实验与实习环节相贯通,实施“实验教学拓展”工程,通过实施学生独立“查阅资料、提出研究方案与讨论、方案实施、研究总结”四个环节,提高其实验技能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培养方案。在企业学习阶段采取校企联合双导师指导的方式,根据由浅入深、层次化和多元化的企业学习阶段培养要求,建设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3种实践教育模式。将理论教学引入生物制药车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具体要求:(1)理论教学。探索企业学习新模式,除原来放在现场实施的实践课程外,计划拿出1~2门课程作为试点,放到实践教学基地开展,聘请现场教师授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2)专业实习实训。学生在学完相应专业课后,马上进入制药企业相应车间进行工段实践,从原辅材料的质量控制、制药生产设备,制药生产工艺、药品质量控制,再到制药设备故障诊断、安全生产管理等,全部在生产企业实现实景再造。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参加实践,实践基地为每5个学生配备现场导师1名,导师全程带领学生参加劳动,并随时指导。(3)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把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就业环节结合起来,采取“定岗学习”形式,学生在学校导师和现场导师“双导师”指导下在现场完成几方面任务:一是在技术部门担任助理;二是参与现场有关设计任务、规范规章的制定以及技术改造及科研项目等;三是跟班劳动;最后完成毕业设计、专题论文、研究报告等。结合自身爱好进行至少一项技能的培训;联系生产实际,学习专业科学技术和组织管理知识,掌握做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走向工作岗位后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素质。
四、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
改革教师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采取“人才引进,在职提高、外聘兼职”人才策略,建立一支素质高、校企联合的复合型的教学团队。
(一)完善教师聘任与培训体系
1.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实行专任教师下企业培养,开展“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聘任;着重培养出4~5名具有生物工程专业背景或相关专业的,有职业岗位经历、资格和能力的,有一定理论素养、承担专业实验、实践课程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在职专任教师负责,实习、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双师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开展“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实施“优秀青年博士支持计划”,派遣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会。未来3年内,拟培养1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省级教学名师,3~5名年龄在45岁以下、有明显学术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引进1~2名在全国有较大影响、2~3名在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带头人、2~3名30岁左右的博士充实教学队伍。
(二)完善教师的考核体系
不定期接受生物工程专业工程师培养指导委员会的听课抽查,教案要进行备案和评价,试卷在考试之前也须经过指导委员会的认可;实践环节的考核由指导教师进行书面总结,由指导委员会、企业导师和实践学生三方依据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指导效果进行评价,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类,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取消指导实践的资格。
(三)产学研结合服务社会提升教师研发能力
设立工程实践教育教改研究项目,鼓励教师通过参与并主持国家、省、学校和教学改革及科学研究项目,专题研究以突出创新能力培养和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包括校外实践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培养方案的制定、校外实践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外实践教育的培养过程和效果的实施与评价[4]。以“南四湖湿地生态与环境保护”省级强化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平台,在做好对外服务和培训的同时增加收益,并将收益向实验室建设倾斜;利用生物工程专业教师团队的研发力量不断开发有转让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技术转让和对外合作获得发展资金。
参考文献:
[1]任国领,张虹,张丽霞,,冯伟,徐长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683-4685.
[2]林建.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23-38.
[3]潘艳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1,14(6):213-215.
[4]沈家军,凌代俭,邓社军.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00-201.
关键词: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董素鸽(1983-),女,河南叶县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助教;李华(1972-),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助教。(河南郑州451150)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1-0046-02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电子设计过程中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1]它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路的设计和仿真、集成电路的版图设计、印刷电路板(PCB)的设计和可编程器件的编程等各项工作中。
随着半导体技术及电子信息工业的不断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在信息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应用领域也涉及产业链中的几乎任何一个环节。一方面是社会上对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的急需,另一方面是我国高校中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培养的落后,两者之间的矛盾也促使众多的高校开始在电子信息、微电子技术等专业中开设“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如今,该课程已成为众多信息类学科的专业必修课,这为我国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的培养和充实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的。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历,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形成了一套特有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出基础牢、思路清、知识广、能力强的电子设计自动化人才。
一、“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的特点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涵盖了电路设计、电路测试与验证、版图设计、PCB板开发等各个不同的应用范围。而当前“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设置多数侧重电路设计部分,即采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数字电路。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具非常突出的特点。
1.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
有广度即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把电子设计自动化所包含的各个不同的应用环节都要让学生了解,从而使学生从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把握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真正含义,以便于他们建立起一个全局概念。有深度即在教学过程中紧抓电路设计这个重点,着重讲解如何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硬件电路,使学生具备电路设计的具体技能,并能够应用于实践和工作当中。
2.突出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
在众多高校开设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中,多数是以硬件描述语言VHDL作为学习重点的。而VHDL语言是一门比较特殊的语言,与C语言、汇编语言等存在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门语言与前期所学的其他语言的区别,并通过实例,如CPU的设计及制造过程,让学生明白VHDL等硬件描述语言的真正用途,并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必须两者并重,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理论学习中要突显语法要点和电路设计思想,[2]并通过实践将这些语法与设计思想得以加强和巩固,同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教学方法总结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特点,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以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电子设计自动化的世界
电子设计自动化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如何让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到这个世界中,并了解这个世界的大概,从而对这个领域产生兴趣,是每个老师在这门课授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化的多媒体授课技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子设计自动化。由于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此,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图片等一些比较直观的内容来让学生了解这个领域。从学生最熟悉的电脑CPU引入,通过一段“CPU从设计到制造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了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的流程与方法,并引出集成电路这个概念。
通过早期的集成电路与现在的集成电路的图片对比,引出EDA的概念,并详细讲解EDA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所作的巨大贡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使用EDA技术实现的当前比较主流的产品及其应用,提高学生对EDA的具体认识。这些方法不仅使学生对EDA相关的产业有了相应的了解,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踊跃地投入到“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学习中。
2.以实例展开理论教学
“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学习内容包含三大部分:[3]硬件描述语言(以VHDL语言为学习对象)、开发软件(以QUARTUS II为学习对象)和实验用开发板(以FPGA开发板为学习对象)。
硬件描述语言的学习属于理论学习部分,是重中之重。对于一门编程语言的学习来说,语法和编程思想是学习要点。在传统的编程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将语法作为主线,结合语法实例逐渐形成编程思想。这种学习方法会使学生陷入到学编程语言就是学习语法的误区中,不仅不能学到精髓,还会因为枯燥乏味而产生厌倦感。
如何能使学生既能掌握电路设计的方法,又轻松掌握语法规则是一个教学难题。笔者改变传统观念,将编程思想的学习作为教学主线,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以具体电路实例为基础,引导学生从分析电路的功能入手,熟悉将电路功能转换为相应的程序语句的过程,并掌握如何将这些语句按照规则组织成一个完整无误的程序。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入新的语法规则。由于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重点都放在电路功能的实现上,而语法的学习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也不会产生厌倦感。由于语法时刻都需要用到且容易忘记,因此在后期的实例讲解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巩固之前所学过的语法现象,以避免学生遗忘,以此让学生明白,学习编程语言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电路设计。通过一些实践,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成就感,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贯穿始终
硬件描述语言与软件语言有本质区别。很多学生由于不了解硬件描述语言的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将之前所学的C语言等软件编程语言的思维惯性的应用于VHDL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这对于掌握硬件电路设计的实质有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最初引入到最后设计电路,都要始终将硬件电路设计的概念和思维方式贯穿其中。
在讲述应用实例时,需要向学生分析该例中的语句和硬件电路的关系,并强调这些语句与软件语言的区别。以if语句为例,在VHDL语言中,if语句的不同应用可以产生不同的电路结构。完整的if语句产生纯组合电路,不完整的if语句将产生时序电路,如果应用不当,会在电路中引入不必要的存储单元,增加电路模块,耗费资源。[4]而对于软件语言,并没有完整if语句与不完整if语句之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不同的if语句对应的硬件电路结构特性,可以通过一个小实例综合之后的电路结构图来说明。
如以下两个程序:
(1)entity muxab is
port(a,b:in bit;
y:out bit);
end;
architecture behave of muxab is
begin
process(a,b)
begin
if a>b then y
elsif a
end if;
end process;
end;
(2)entity muxab is
port(a,b:in bit;
y:out bit);
end;
architecture behave of muxab is
begin
process(a,b)
begin
if a>b then y
else y
end if;
end process;
end;
(1)(2)两个程序唯一的不同点在于:程序(1)中使用的是elsif语句,是一个不完整的if语句描述,而程序(2)使用的是else语句,是一个完整的if语句描述。这一条语句的区别却决定了两个程序的电路结构有很大的不同。(1)综合的结果是一个时序电路,电路结构复杂,如图1所示。而(2)综合的结果是一个纯组合电路,电路结构非常简单,如图2所示。通过综合后的电路图比较,学生更深刻理解这两类语句的区别。
强化硬件电路设计的思想,可以促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规范、高效、资源节约的设计风格,培养一个优秀的硬件电路设计工程师。
4.通过实践拓展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电子设计自动化”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必须具备一定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用实践训练来强化学生在课堂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并使他们达到能够独立设计较复杂硬件电路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将课程实践和毕业设计内容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强化实践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习“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即将进入大四,此时他们的毕业设计已经开始进入选题,开始了初步设计的过程。笔者先在实验课堂向学生布置一些常用硬件电路设计的题目,比如交通灯、自动售货机、电梯控制器等,让学生体会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实用性,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分组组建实践小团队,让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较复杂的电路系统,比如遥控小车、温度测控系统等,鼓励他们将所做的内容与毕业设计对接。其中大部分同学通过这些训练都可以掌握硬件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有一部分同学还能设计出比较出色的作品。此过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快乐,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他们以后的继续深造和工作做了铺垫。
三、结束语
掌握“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把握课程的全局性,了解和熟悉电子设计自动化行业的状况和最新动态;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动手能力,培养出厚基础、重实践、有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松,黄继业.EDA技术与VHDL(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Roth,C.H.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M].金明录,刘倩,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随着高职教育人才需求量的增大,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来看,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改革[1]。我国从2003年开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由于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初步阶段,清单计价模式不可能立刻取代定额计价模式,两者融合、发展需要一段时间,这就造成了我国处于两种计价模式并存的状态。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对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懂技术、懂经济、懂法律、善管理等全面发展的复合人才。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要从以往依据工程定额编制工程预结算,转变到依据工程定额结合企业技术与管理水平编制企业定额,并依据企业定额和工程实际、市场情况确定工程造价,同时,工程造价专业人员还要注意工、料、机、费等价格信息的收集,提高报价水平和竞争能力。我国工程造价随着计价模式越来越规范,需要有更加专业的工程造价人员。
粤高职建筑教指委在2013年工作年会上公布了广东省土建类专业招生情况初步调研数据,数据显示,2013年工程管理类招生比往年增长近一倍,其中工程造价专业招生占总体比例的16%,达到近年来最高,广东省开设工程造价的高职院校增加至18所。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为例,我院2011年开设了工程造价专业,自开设以来,每年招收该专业学生有近300人。面对招生生源良好以及社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学院办学理念的要求下对该专业进行定位,以及如何设置课程,培养具有竞争实力并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我们需要探究的问题。
一、我院工程造价专业定位
社会对工程造价人才的需求,是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建筑产品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领域广的特点,为了有效的调控并规范建筑市场,需要大量具有高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参与其中。我院根据市场需求,于2011年开始开设工程造价专业,已连续招收三届学生。在学院 “十二五” 规划期内,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核心,以建筑企业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学结合为突破口,构建工学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力争将工程造价专业办成“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课程设置符合岗位要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的学院重点专业,不断提高本专业在省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中的竞争实力。
我院明确毕业生的从业范围和就业岗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主要是:建筑施工单位、装饰装修公司、工程咨询公司、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等。一般从单位工程预结算等基本工作开始做起。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被要求既能进行土建预算又能进行装饰预算、安装预算,既懂预算也懂施工;具有编制工程概算、预算,编制工程招标标底价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要求熟悉工程合同条件,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2]。
本专业定位符合学院“主动适应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珠三角,努力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和发展规划。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自2011年设立工程造价专业以来,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经验总结,以及与兄弟院校交流探讨,每年都对人才培养方案作适当的调整。我院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识图基本功不扎实 通过毕业指导老师对2011级学生顶岗实习情况的跟踪反馈,部分学生接触实际工作,不能系统地识别一整套工程施工图纸,使得对各部位构造及施工工艺不了解;另外,钢筋平法识图能力差,钢筋算量难度大。
2.教材建设滞后 知识更新较快,规范、定额的修订,教材内容滞后,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特别是计量与计价课程,需要依据广东省定额、规范,找到以新定额新规范为依据编写的教材更是难上加难。
3.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较差 工程的计量、计价能力是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应掌握得核心技能之一。通过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并结合案例工程提高实践能力,但面对实际工程的合同书、招投标书、复杂的工程图纸、变更修改、签证单等,学生容易感到无从下手,其原因在于对切合实际工程的综合实训课程训练不足[3]。
三、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过去传统的学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具体目标是:(1)专业基础课程应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与实用性;(2)强化职业技能训练,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上岗的适应能力,落实“项目化”实践教学;(3)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形成案例教学,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具体改革措施
1.加大制图识图基础课课时
看懂图纸是进行计量计价的基本要求,只有透过施工图纸正确地分析出项目工程的各部分构造,才能准确地算出项目的工程量及造价。制图识图基础课包括工程制图、建筑CAD,通过加大工程制图、建筑CAD两门课程的总学时,让教师在学生掌握制图基本技能后切入一个完整简单的案例工程,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加深三维立体与三维视图之间关系的认识,培养三维空间想象能力。此外,职业技能课程“预算电算化”,在运用造价软件过程中,需要导入施工图纸,学生掌握autoCAD制图软件操作为该课程打好基础。
2.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改革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既为工程造价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我院重点课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应用。该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授课,更是计量与计价系列课程的入门课。为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结合这三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要进行以下几点的改革:
2.1选择适当的教材。目前很多版本的计量与计价教材版本过旧,没有紧密地结合我省新定额新规范的更新改版,特别是在2013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发行,更难找到以此为编制依据的教材,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挑选部分相应的内容讲解,未形成相应的教材体系。因此在教研室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教师要形成一套成熟的讲义,结合实验教学和研究成果,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教材,同时,将造价员考证的相关内容也适当安排在计量计价课程的教学中。
2.2形成案例教学模式。经过三年的教学检验,计量计价课程必须要通过几个完整案例的教学,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职业应用能力的目的。作为计量计价入门课程,所选案例结构不能够太复杂,构件数量不能太多,但又涵盖了所学的分部分项工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独立完成一份单位工程工程量计算表,编制施工图预算书,进而获得成就感。相反,若案例工程过于复杂,学生在编制预算书过程中不能正确识图,计算遭遇太多难题,则会大大打击学习热情。
2.3定额与规范的配套。工程造价离不开两套重要的参考工具《广东省建筑与装饰工程综合定额》《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于参考书价格较高,难以做到每个学生配套一册。但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计价时必须要查阅定额及规范,学生没有参考书给授课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为此,我院将学生进行分组,以宿舍为单位,每组分配一套参考书,供上课及课后训练之用。另外,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要逐步形成以定额为辅助教材。
3.职业技能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以相同的案例,贯穿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量清单计价、预算电算化,以及毕业设计的教学中,形成项目化教学模式。学生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完成的案例工作,继续以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计价方式进行投标报价书的编制。通过计算工程量,将定额中的计算规则与清单计价规范中的计算规则进行对比,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两种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编制依据容易混淆,通过编制投标报价书,运用案例,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在预算电算化课堂上,用计价软件对相同的案例进行施工图预算书的编制,通过对某工程实例进行手算和软件算量,对比两算的过程和结果,分析以往计算错误的原因,总结利弊,思考如何准确、快速地计算工程量并完成套价。
另外,相同的案例也可应用到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以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课堂教学中。总之,
4.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模块
顶岗实习是工程造价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际工程,使知识、能力、素质得到提高。顶岗实习单位的确定,采用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和学校统一安排两种形式,实训内容为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完成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并按相应的岗位职责进行考核[4]。
毕业设计是大学专科层次教育教学中必须设置的一项实践性教学环节,设计课题亦采用两种形式:一是依据本人就业意向,设计题目源于工程实际,实用性强。二是由学院设定题目供学生选择,适合没有找到与造价相关实习单位的同学。两种方式并行,目的在于使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专业应用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得到锻炼。
高级经济师,河北省保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技术系副主任、副书记,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责任人与带头人,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建设责任人;国家高级职业资格评审员,教育部智能物流专业教学指导(专家组)委员会委员。唐星国际大学生就业发展论坛理事;高职高专“十二五”规划精品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
他出身贫寒,通过上大学走出了农家门。他做过教师,也曾到房地产、国际贸易与咨询等公司就职。职场闯荡多年,他毅然选择了回归职业院校。十年的职场历练,让他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如鱼得水。
人穷志不短
20世纪60年代,刘建清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父亲患有严重的胃病,每天都要吃药,不能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在别的小孩还在父母怀里撒娇时,他就要帮父亲担起家庭的重担,收麦、割草、拾粪、做饭,这些原本大人干的农活他都要干。
当时,顺平县交通闭塞,出门很不方便。村里人每次买东西,都要徒步到几公里外的镇上。父亲不能独自外出,母亲忙于田间劳作,刘建清8岁时,就承担起外出买东西的任务。
“我第一次独自外出买盐和其他生活必需品时,背着一个和自己差不多重的大竹筐,从几公里以外的镇上往回走。”回家途中,好心的过路人看着他实在心疼,主动赶着马车送他回家。上车的那一刻,这个小男孩立刻瘫软在车上,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当时我家很穷,家里有5个小孩,每年青黄不接时,树叶便成了家常便饭。”刘建清回忆,“家里养活5个孩子已经很困难了,幸运的是,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孩,家人坚持送我读书,希望我能够多认几个字。”
繁重的劳动加上长期的营养不良,使得刘建清比同龄人个子都小,可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的男孩,却从来没人敢小瞧他。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是那些大个子同学怎么追也追不上的。
虽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顺平县有着良好的文化传统。物质生活贫乏,但阻止不了刘建清读书的热情,他深知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改变自己和全家人的命运,优异的成绩更坚定了他考大学的决心。为了供他读书,姐姐过早地放弃了学业。就这样,他承载着全家的希望终于考上了河北工学院,成为工业管理专业的一名新生。
在学校,刘建清是班上最节俭的同学,生活费也是最低的,早餐是稀饭、馒头加咸菜,中、晚饭是白米饭加白菜、萝卜,一个月才吃一次肉。对他来说,能够读书,哪怕物质条件再艰苦,也已经很知足了。
想起为他读书而辍学的兄弟姐妹,刘建清就心怀内疚,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为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为家乡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此时,他有了一个新的梦想,那就是让更多的农家子弟走出农村,帮助更多农村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
为提升教学技能,企业历炼十年
大学毕业后,凭着优异成绩及读书期间的出色表现,刘建清接到了很多单位的邀请,这其中既有国家机关,又有大型国有企业。
“在大学期间,我读了很多课外书籍,逐渐意识到教育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宣传再穷不能穷教育,毕业时我选择了保定市物资局下属的职工学校,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当时,职工学校主要是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
工作之后的刘建清积极性很高,总是想方设法地上好每一节课。尽管如此,他觉得自己的课还是不够精彩,“比如在讲解企业管理时,我总感觉自己讲得很空洞,对教材上的事例总不能很好地领悟。学生最渴望得到的是企业工作的实际经验总结和操作技能的提高,而这一点我当时是很欠缺的。”
在职工学校的第五个年头,刘建清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感觉自己在理论教学上很在行,但实践指导十分欠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很多差异,如何提高实践教学技能成为刘建清时时刻刻思考的问题。
有一次,刘建清应邀去观摩一位职教名师的课堂。这是针对大学内部后勤集团工作人员的企业管理培训,负责培训的老师在企业工作多年,实践经验丰富,同时又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这位老师按照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了行业与职业岗位分析,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了调整,并且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他所讲的每一个理论知识背后都附带着相关的背景案例,这些案例既通俗易懂,又贴近工作实际,加上教学方式得当,接受培训的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下课后,那位老师被热情的学生团团围住,大家就工作之中的具体问题纷纷向老师咨询。
这堂课给了刘建清很大震撼。他心中的疑惑终于解开了,他欠缺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于是,他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校园,深入到企业内部中,积累实战经验。他拒绝了校长的多次挽留,放弃了即将升迁的大好前途,毅然走向了一个他所未知的世界。
“那时,我很年轻,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觉得自己不能胜任职工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技能培养。就这样,我决定去企业学习。同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我又觉得作为年轻人,应该勇敢出去闯闯。我从小到大没有离开过河北,我要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刘建清的决定像炸弹一样在家里引爆了,父母气得不理他,亲朋好友也都轮番劝说他不要放弃这个稳定工作。在农村人看来,教师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行业,能吃上城里的“商品粮”足够让人做梦都是笑着的,而放弃这来之不易的“铁饭碗”,又是多么得不明智。
面对巨大阻力,刘建清没有退缩。“我来自农村,从小吃苦受累,只要能学东西,自己什么都能干。”他将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与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相结合,优势慢慢地显露了出来,渐渐地,他的动手能力比谁都强,有时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要请教他。他从最基层的采购、库管、销售人员,逐渐做到营销经理、执行经理等职务,每一步都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企业的工作经历对于这个从零开始的门外汉来说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不乏委屈与误解,但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刘建清都一一克服了,并为自己的人生经历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刘建清喜欢去挑战自己,做更难的工作、到更锻炼自己的岗位上去。
回归职业教育
在企业闯荡了十年,刘建清如鱼得水,扎实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逐渐成长为一个资深职场达人,深受企业老板器重,迅速成为公司骨干。虽然在企业拿着待遇不低的薪水,但步入中年的刘建清感觉自己还缺点什么……一个偶然机会,刘建清得知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正在招聘教师。
作为土生土长的保定人,刘建清一直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与建设。“职业教育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保定更需要发展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
他迫不及待地递交了简历,并因出色的企业工作经验应聘成功,于2005年正式成为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员。入职后不久,刘建清在工作中就开始独当一面,被任命为商务技术系副主任,负责系里的全面教学管理工作。
当时,商务技术系才刚成立不久,教师都是从各个系部抽调的,还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工作中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刘建清刚来学校不久,资历尚浅,对各方面还不是很熟悉,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
“只有加强团队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工作。”在企业工作多年,刘建清深知这一点。工作之余,他仔细查看了系里所有老师资料,对每位老师进行深入了解。为培养老师之间的感情,他多次活动,增加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在他和全系老师的努力下,商务技术系迅速融为一体。
由于商务系刚成立,相关教学资源还相当匮乏,人才培养方案都尚未制定完整,专业的设置也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一切工作都有待于调整。刘建清根据当时国家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保定当地需求,为了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在做强物流专业的同时,大胆开设了连锁经营专业。
“小时候出门买油、盐等生活必需品时,要走很多山路到镇上,而且镇上的东西品种很少,那时候我就特别希望家乡的道路宽敞,可以很轻松地就买到东西。”刘建清笑言,“在企业工作时,我也意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我对物流专业与连锁经营专业情有独钟的原因吧。”
有着多年的企业工作经历,刘建清在指导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方面极具实战经验。每年新生入学,他都会在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博闻讲堂”为新生做“就业与创业”方面的专题讲座。
在企业工作多年,刘建清深知实训环节在职教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为此,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2006年,商务技术系在保定市益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商务技术系的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学生都有了固定的实训平台。“在我看来,实训基地不仅能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企业量身打造合适的人才!”
商务技术系还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答辩。刘建清带领专业老师和快递企业工作人员担任答辩会专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全面考核。“答辩以座谈会形式进行,同学们结合论文选题,阐述了在实习期间的心得及感受。这种形式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互动,有助于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物流专业与连锁经营专业在当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的后备人才做支撑。为了培养优秀师资,他鼓励老师下企业锻炼,同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制度来实施。
“行业与企业的工作经历对职业院校教师非常重要,对组织教学活动也十分关键,我鼓励教师们走出去。”同时,刘建清利用他在企业工作时建立的人际网络,联络当地知名的行业企业,为学生提供符合实训机会,满足教学需要。
工作之余,刘建清带领全系教师深入到当地企业,进行劳动力需求调研,根据社会需要开设相关专业,并组织教授专业课的教师进行企业锻炼,要求专业课教师在具备一定的职业资格和教学能力的同时,要到相关的行业企业中锻炼自己。
关键词:订单班;辅导员;企业讲师;配合
工学结合模式下,订单班培养模式亦普遍存在问题。辅导员作为一线管理人员如何与企业讲师配合提高学生受益的感受度,减少企业与学生磨合期的各种摩擦是值得探讨的。
一、学生反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于企业讲师的看法
65%学生表示较满意或很满意,25%表示勉强满意,10%表示不满意。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上能起到很大帮助和指点作用,但在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和课程吸引程度上有待提高。在毕业设计指导上不能像在校老师给及时的回应和指导。
(二)对于实习的看法
学生对于在绿城进行数周的实训安排均表示乐意接受并且超过80%的人认为学到以致用,但是对于顶岗实习也在绿城进行30%的学生表示拒绝,因为通过家人帮助或者自己努力可以有更好的选择。15%已经签订协议在绿城实习学生在实习期未结束选择离开,实习期满留用绿城的比率不高。平均每周工作46小时,每周多于10小时加班不能接受,小时期待的月收入是1200元-3500不等而实际平均收入是1000-2500元,平均落差近700元,。
(三)原因分析
1.家长和学生对于订单班和专业定位的认识不足
近年对于房地产只能物管方向的调剂志愿入读的比例上升明显,家长和学生对于订单班模式教学都不了解并认为智能物管就是高级保安。
2.没有典型往届毕业生的成功案例
学生表示比起吃苦更怕浪费时间。与绿城的订单班合作不足4年,目前不能提供典型的毕业生成功案例,信服力不足。
3.学生学习主动性低,抱怨多行动少
学生对于专业不满可以通过利用课余时间跟读或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但是现实是学生学习主动性低。
4.定位不明确,讲究物质要求
学生对于自身的权利保护意识增强,物求与经济压力等让学生在待遇问题上相对计较。
5.对于实习与就业的认识不足。
超过60%的学生将实习和就业割裂,在实习单位选择上最先不足30%的学生打算留在实习单位就业。45%的人不认为自己离开现单位会挽留。学生离开的原因中经常加班或工作太辛苦,加班费不明确和未来发展不明确或升职慢是最多的理由。最不能忍受的是实习学不到东西。
二、企业反馈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企业讲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看法
通过5名绿城讲师团老师和1名教师秘书的座谈,了解到对于学生学习态度评价是一方面和绿城新进员工比,明显端正与重视度不足,但是另一方面肯定学生在学习上的掌握能力快,气质形象好。
(二)对于实习学生的评价
绿城在学生实习地点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学生的选择,做到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通过实习顶岗协议约束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部分学生不履行承诺提前离开单位。学生对于待遇要求的思考同时对于自己对企业能创在多少价值欠考虑。学生即使不是正式员工,但无论待遇和考核与员工一视同仁,学生在反馈加班频繁和加班费等问题的同时欠考虑。对企业忠诚度和感恩度欠缺。
(三)原因分析
1.对于学生和家长针对订单班模式的误解认识不足
家长及学生对于专业定位和订单班模式的曲解程度之大出乎校方和企业的预测,面对学生及家长的负面情绪,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始业专业教育和企业文化的熏陶培养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2.企业讲师与在校学生接触少
企业讲师对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色及存在的问题了解较少,会以员工的标准去衡量并要求在读的学生,可是与大学生沟通和与员工的沟通是不同的,所以如何更有效的和在校生情感与专业的有效沟通需要更多经验总结和反思。
三、辅导员与企业讲师的配合与研究
(一)辅导员应教学中的桥梁作用
系部要求企业讲师必须参加教师资格证的培训与考试,定期组织听课。通过跟班听课等方式观察老师与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客观公正的反映问题。在课堂教学与课后学习中出现的双方摩擦,辅导员一方面听取老师和学生双方的反馈,另一方面做好桥梁与解释的工作减少误会的产生或加深,促进双方的理解。企业老师堪比学校教师在校学生能当在职员工,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更要双方协商如何进行更有效的企业文化传播和职业素质
培养。
(二)辅导员直接参与实训与实习
无论是实训还是实习,辅导员的直接参更能直接了解问题的根本所在。通过海南清水湾项目成品保护的实习带队,双方在安全教育寝室规章等合作,增强了企业人员和老师的形象,促进学生的信任。利用下企业机会,能与绿城在岗人员无论是本校毕业还是其他学校人员进行直接接触,切实了解岗位本质和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企业实习指导师傅的挑选也很重要。留住人才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碰到学生辞职与企业劝退等情况,辅导员与学生企业联系人或者指导老师的直接沟通有利于原因分析与问题解决。
(三)引入其他单位进行比较
通过绿城以外用人单位的招聘宣讲,将绿城与同类企业比较,启发学生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和不合理定位的矫正。
四、总结
总的来说,绿城学院和我系房地产专业的订单班合作正处于磨合期,双方抱着互助共赢的态度应该说非常愉快,一定程度上企业解决了用人学校解决了实习和就业问题。随着双方磨合期的不断适应,合作制度的修改完善,提高学生对于订单班的受益体验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曾聪.高职院校酒店专业校企合作若干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