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7:03
导语:在林业专业技术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林业科技; 推广; 现状 ;发展对策
1我区林业科技推广的现状
我区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从党的以后开始的。1983年自治区成立了宁夏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配备了人员,落实了经费。从1983年到现在,通过试验,在重点总结群众传统技术和创新经验基础上,推广了一大批技术成果,影响面较广的有育苗技术、整地技术、栽植技术、推广良种,由此推动了我区林业科技推广的整体步伐。
2我区科技推广水平低的原因
2.1科技意识较差,认识不到位
较普遍地存在着忽视科技,不重视推广的现象,也有的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或政策措施,把科技措施]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从思想上没有认真学习和领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推广在林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未被一些领导所认识,认为生产是硬任务,推广是软任务,搞好搞坏无所谓,只要将生产任务完成就行了,不能自觉地应用和推广先进技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整个林业生产水平仍然不高,林业生产和林业科技水平的发展相一致,即生产工艺依靠科技,科技面向生产,对林业科技重视不够,也就很难下大力气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了。
2.2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不健全
正在发育的,脆弱的林业市场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很差,主要从事林业生产的农村和国有林场,还没有足够的动力来主动吸收应用林业科技成果,而林业科研单位的成果一般都是无偿转让给林业生产者,甚至还要投资补贴,所以国家制订鼓励科技成果推广转让的优惠政策,是很需要的。
2.3林业科技推广的投入不足
我区各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经费紧缺,推广经费不足长期困扰着科技推广部门产,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由于经费不足,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不能及时推广而失去先进性,许多科技推广人员无事可作,造成人才浪费,许多林业生产者急需的适应技术不能及时到位,同时,造成各级推广部门手段落后,科技人员生活、工作条件简陋。
2.4缺乏监控,效果不佳
由于在林业推广工作中缺少有效的监控措施,有的项目经费被挪作它用且浪费现象严重,致使这些推广项目或半途而废,或效益不理想。
3林业科技推广对策和建议
3.1增强科技意识
要增强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的科技意识,首先,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介,广泛宣传科技推广在我区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科技推广的先进典型和示范样板,用事实教育群众,说服领导,使之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其次,组织他们到技术推广示范现场参观,增加印象,从思想深处转变观念,从内心里明白林业科技推广对林业建设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3.2增强科技投入
林业科技推广不同于农业,更不同于其他行业,具有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许多项目是整个社会受益的生态项目。当前,我区林业科技投入的整体水平很低,远不能适应生产建设的要求,增加投入一方面要增加林业科研投入,多出新成果,另一方面要增加林业科技推广投入,加快成果转化步伐,一是要形成比较稳固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林业科技投入体系,以国家投入为主,集体、个人一起上。二是要增加林业生产部门的投入,保证科技推广项目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科技的投入要高于国家对林业投入的增长比例。三是设立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社会各界及林业部门用于林业科技推广项目资金的部分收益,可划入林业科技推广专项基金,不断壮大,专款专用。
3.3推进科技体制改革
3.3.1制定促进科技人员的奖励政策,对深入推广第一线,为成果推广转化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并在职称评定中放宽条件,予以一定优惠。
3.3.2转换推广机制,在推广主体上,要积极推行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不能因等靠国家的扶植而贻误时机,特别是对那些见效快,效益高的项目,提倡以个人,集体投入为主,在推广形式上,对那些国家、省、地(市)的重点推广项目,采取建立示范样板点,然后以辐射带动的形式推广,对那些生产上已经成熟的适应技术,采取“四位一体”的推广模式,即将生产、计划、科技、财务部门捆绑在一起,每年下达生产计划时连同科技推广计划一块下达,将适应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
3.3.3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快成果转化。一是要充分发挥的推广机构、民间科技组织、科技示范户、林农专业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形成以专业技术队伍与群众骨干相结合,多方参与的完善的推广,网络。二是要采取政府行为和市场相调节相结合的机制,以生态效益为主的推广项目,以政府无偿投资支持为主,对经济效益高,物化水平高的技术成果,逐步通过市场调节,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的作用,有组织地举办林业技术成果交易会,技术洽谈会,博览会,或采取技术入股的形式,提高转化率,使林农或企业成为推广的主体,三是加强技术培训,特别是对基层技术骨干的培训,实践证明,技术培训是诸多推广方法中成效较佳的、具有技术普及快,普及面广等特点。林业适应技术培训要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即讲解理论知识,具体技术方法,又请学员到示范样板现场操作实习,以加深理解,牢固掌握,通过技术培训,达到农村技术骨干掌握1-2门适应技术,四是利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推广手段,加大技术普及面,电视、幻灯,广播、墙报,信息会、展览会等是林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方式,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技术成果的现状及可行的推广条件,采取以上一种或几种形式。
3.4加强科技队伍
一个健全、结构合理的省、地、县、乡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及一支高素质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是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基本保证,一是要加强各级推广机构的基础建设,多方争取,改善办公条件,职工生活条件,购置必要的科技推广设备,改善推广手段,二是各级推广机构要不断增强自身生态发展能力,进行市场调研,根据本地区的优势,抓好一批有前途、效益好的经济实体,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三是要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首先要严把进人关,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善于搞林业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才进入推广机构,其次要加大培训力度,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科技知识,有一定经营才干的新型科技推广队伍。
【参考文献】:
一、目的意义
以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组织优秀林业科技特派员进村创业服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充分发挥科技人员技术、信息、创新优势和创业、创造活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广大林农的科技创新、适应场和增收致富能力,提升优势产业,壮大龙头企业,培养致富典型,辐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进村创业服务活动,可以把林业科技成果充分转化到农村林业生产中,扩大林业产业规模,提升质量,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目前林业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现状。同时,进村创业,也为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了施展才智的用武之地。能有效的整合人才资源、项目资源、经费资源,集中力量,抓好重点林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科技创新工作。使科技人员提升科技服务效能,炼就一支能创业、会服务、出成果的科技队伍。
二、人员选派
落实责任,为了明确项目实施主体。进村创业服务坚持以项目为单元,由林业工作站、林科所、省苗木繁育中心牵头组成三个专家团队,分别实施核桃、花椒、生态苗木三个科技示范园区建设项目。从马头滩林业局、辛家山林业局、林业干部培训学校、林业调查规划院组织优秀科技人员充实到三个专家团队,保证技术力量。
身体健康,选派的技术人员原则上年龄为52岁以下。政治表现良好,思想作风正派,业务水平较高,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专业特长,工作责任心强,创业意愿强烈,熟悉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
按照1人1村的原则,本次共组织优秀林业专业特派员30名。分别包抓30个村的科技示范项目。项目实施中,对于重大技术推广任务和科研攻关项目,要以专家团队为单位,集中力量,破解难题。具体名单见附表)
三、创业服务村选择
通过包抓能发挥产业示范辐射效应的30个村作为服务对象。选择包抓的创业服务村要有一定产业资源基础、村干部要有依靠科技创业的积极性。
1生态苗木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由陕西省苗木繁育中心抽调的8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
2名优核桃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由林业工作站、林业调查规划院、马头滩林业局抽调的11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
3名优花椒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由林业科学研究所、林业干部培训学校、辛家山林业局抽调的11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实施。
四、目标任务
组织的优秀特派员用2-3年时间,从2011年7月开始。深入包抓村,围绕全花椒、核桃和苗木花卉三个科技园区规划建设任务,积极开展创业服务,促进园区中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的工作全面开展。
扩大核桃、花椒、经济林面积,1扩大栽培面积。秦岭、关山和渭北适生区通过新建示范园。实现“双百万”核桃花椒经济林基地。以苗木繁育中心为龙头,以各县区中心苗圃为主体,辅射带动乡村苗圃发展。通过播种、扦插新育乡土树种为主的生态苗木,增加苗木花卉种植面积。从扩大面积上增加经济林和苗木总量。
采取综合配套措施,2改造低产林。积极扩大新栽经济林面积的同时。促进现有经济林增产增收。花椒产业主要推广防虫和抗霜冻技术。核桃产业主要推广抚育扩盘和高接换优技术,每个村建立一个低产林改造示范样板,突出提质增效,提高品质和单产水平,增加农民收入。
引进优良品种。花椒要以培育抗晚霜和无刺花椒品种为主,3引种推广新品种。要积极培育新品种。大力推广优质大红袍花椒品种;核桃要重点推广香玲、西扶1号、西林3号等十六个优良品种。通过推广新品种,单产提高1倍以上;大力繁育推广乡土树种和引种胶东卫矛、美国凌宵等生态苗木。
对包抓村林农进行宣传培训和技术辅导,4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由林业站、林科所分别负责编写印制林业实用产业技术资料2万份。使80%以上的农户至少每户有一人掌握12项实用技术。
进行量化分析和全面高度总结,5形成科技成果。林业科技特派员要及时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形成科技成果和调研报告,进一步向全推广应用,辅射带动全以花椒、核桃为主的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和苗木花卉产业发展,使全所有优势产区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五、保障措施
对于工作任务重、成绩突出的可以适当增加经费。村和单位由局里在上安排专项经费基础上再增加经费,2经费保障。每人每年拨给3000元工作经费。同时将产业项目向创业服务村倾斜。
半年来,镇林业站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林业局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紧紧围绕脱贫攻坚、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目标任务。死守生态与发展的底线,坚持改革创新,以森林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据,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兴林富民为宗旨,全镇森林面积持续增加,林业产业快速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镇林业站2020年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回顾和2019年下半年的工作谋划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镇林业站业务工作方面
(一)森林防火。完成政府与部门、社区、村(居)签订防火责任书30余份,村(居)与村民组签订防火责任书365份,组与农户签订责任书、承诺书两万余份。张贴州、县禁火令上千余张,发放各类防火宣传资料一千余份,悬挂宣传布标60余幅,配置6辆森林防火宣传车,巡回宣传达上千余次,覆盖全镇所有村寨。镇、社区、村、组及护林员各级共同联防联控,采取重点林区、重点路段、重点村寨都有专人负责巡护和防守,坚持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制度,一旦发现火情都能得到及时扑救,从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森林防火期期间,无重大、特大火灾(省、州防火办无火灾记录),镇域内均发生一起“卫星火点”(森林防火卫星遥感监控技术),有效处理火情火警25起(政务110,群众来电),消除火灾隐患2300余起(窝火堆、烧田土坎等)。
(二)林木、林地管理。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六个严禁”原则,将林木、林地管理工作纳入护林员的考核中,坚决执行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坚决查处、打击一切有损害和破坏林木、林地的违法行为。上半年,配合县林业局查处1起盗伐、乱伐林木案件。
(三)森林树木检疫。完成了2020年度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在镇林业站及护林员的共同努力下,普查的结果没有发现松材线虫病,但在新寨社区鼠场村万冲组出现天幕毛虫,在县林业局林业检疫站的指导下,镇林业站组织护林员完成对天幕毛虫的防治和检疫。
(四)经济林“三定三统”。一是2020年3月15日前完成经济林种植9845.89亩(不含鼠场村新增320.45亩);二是2020年3月20日前新增种植高钙苹果850亩;三是2020年6月30日前完成第一季度抚育10695.89亩。
二、脱贫攻坚生态补偿工作方面
死守生态与发展的底线,纵深推进林业生态补偿与与脱贫攻坚的关系,把脱贫攻坚,林业产业发展、公益林、退耕还林同生态建设融为一体,力争林业生态补偿助力脱贫攻坚“一达标”。一是继续抓好我镇277名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的聘用和管理,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服务林业工作的同时促使自己脱贫;二是继续开展好上一轮退耕还林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小班地块的核实、申报、兑现,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现已完成上一轮02、03年度和新一轮15年度,共三个年度退耕还林资金的兑现,并积极开展因复垦、账户信息错误产生的滞留资金的清理和兑现;三是继续抓好辖区内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的核实、申报、兑现,促使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现已完成11-18年重点公益林和16-18年地方公益林资金的兑现,并积极开展因林权纠纷和账户信息错误等情况产生的滞留资金的清理和兑现;四是继续抓好易地搬迁迁出点的复绿工作,上半年协助县林业局完成18个整组搬迁迁出点301.6亩的复绿,13个迁出点申请退耕还林项目支撑整组搬迁迁出点复绿的图纸勾绘上报工作;五是加大因历史的局限性产生的林权纠纷调处工作,现已梳理辖区内林权纠纷共90起,正在分类积极开展调处,进而提高群众的认可度,让社会更加和谐。
三、其他阶段性重点工作
根据上半年工作安排,镇林业站配合县林业局技术部门完成全镇森林资源大普查,完成天然商品林区划界定工作总任务的6278.5亩,完成2016年度退耕还林小班地块核查总任务的6147.95亩,完成镇域内几个重点项目的树木清点和补偿资金核算工作,现已核算资金共计20.38万元
四、存在的困难
1.因干部人事调整、林权纠纷及农户账户信息更换等原因,导致2011年-2018年公益林资金不同程度未兑现,资金共计125.59万元;
2.因年代久远、农户账户信息更换等原因,导致上一轮(02、03、04、05)4个年度退耕还林和新一轮(14、15、16)3个年度退耕还林资金不同程度未兑现,资金共计管护费18.66万元,粮食补助21.48万元。
3.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之年的政治背景下,镇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专业技术工作开展困难。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对公益林管护资金进行核查,镇林业站联合镇财政所对公益林资金开展“回头看”,严查不按程序签订管护合同,弄虚作假的行为。秉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原则,对前期公益林管护合同签订进行二次核查,确保公益林资金管护“零”问题,公益林资金“零”滞留的“双零”目标。
2.对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也开展“回头看”,重点对新一轮(14、15、16)3个年度退耕还林小班地块进行核查,对地块重叠、复耕等情况的小班进行实质性的处理。
3.对2016年、2017年两个年度的生态护林员工作考核和工资发放情况进行梳理,并对277名生态护林员和11名天保护林员开展一次全面的清理,对年龄超限、肢体带有残疾等严重不符合护林员聘用标准的进行解聘处理。
4.经过梳理,镇域内林权纠纷共计90件,下步将对其进行分类,就处理的难易程度下发至村(居)攻坚队开展处理。
5.“防字当头,严管重控”的开展好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森林防火工作,管火先管人,教育是基础,重点抓好277名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的培训及管理。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
6.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六个严禁”原则,结合脱贫攻坚基层力量,纵深开展“滥砍滥伐”查处力度,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珍稀野生动植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努力适应林权制度改革后林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在林业三大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林业科学和技术“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建设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现代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科技示范和技术服务为核心,实施项目带动,政策引导,通过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和推广应用,构建从县、村到农户的基层林业科技示范体系,加快生态建设,推动产业发展,繁荣生态文化,形成户有基地、村有产品、县有产业的崭新发展格局,努力提高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为兴林富民做出积极贡献。
(二)建设目标
根据林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林业科技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在全国建设100个林业科技示范县(含市、区、旗,下同)、1000个科技示范村、10000个科技示范户,示范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0%以上,林农收入增长率提高20%以上。
二、基本原则
(一)地方为主,部门引导。各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协调与指导,示范县(市)人民政府负责示范区的建设和管理。
(二)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从区域规划要求和各地林业发展实际出发,选择基础相对较好、优势较为明显的典型县、村和农户开展林业科技示范活动,以带动周边地区的林业发展。
(三)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围绕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立足当地资源,依托科技示范,形成一村一个特色品牌,一县一个优势产业。
(四)多方合作,互动共赢。鼓励和引导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社会等各方面加强协作,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科技示范点建设,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建设条件
林业科技示范县、示范村、示范户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林业科技示范县
1.当地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林业,有切实可行的林业发展规划,对林业科技有积极需求,林业科技投入不低于当年林业建设投入的3%;
2.每个科技示范县至少建立10个具有特色资源和品牌产品的科技示范村、100个科技示范户;
3.生态区位重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生态安全建设中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林业产业发展基础良好,拥有主导产业和特色品牌,在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壮大县域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5.林业科技推广体系较为完善,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林业科技推广队伍,有明确的技术依托单位或合作伙伴,林业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等中介服务机构较为健全。
(二)林业科技示范村
1.有一个带领林农依靠科技致富的村民委员会,村民依靠科技致富热情高、参与意识强;
2.在改善村屯生态环境、发展特色林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方面优势明显,对周围地区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特色产品或产业具备一定的水平和规模;
4.依托县乡林业科技机构和林业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能经常性开展科技咨询和农民适用技术培训活动,林农受训率达到50%以上;
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政府已批准建设的“科技示范村”优先考虑。
(三)林业科技示范户
1.拥护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遵纪守法,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影响力;
2.从事林业生产积极性高,有自建基地、果园或林场等,且生产经营技术水平较高,林业收入占其家庭总收入的40%以上;
3.科技意识较强,文化素质较高,依靠科技致富的愿望迫切;
4.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农民技术员、各类科技推广项目示范户、种养大户。
四、申报与管理
林业科技示范县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申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推荐,国家林业局评审认定。林业科技示范村、示范户由县级人民政府根据本方案确定的条件组织评审和认定,并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汇总后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一)林业科技示范县的申报程序
1.县级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林业局的年度申报通知,组织编写林业科技示范县申报书,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
2、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推荐指标,组织对申报文本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并以正式文件报国家林业局;
3.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推荐的林业科技示范县进行评审,并由专家组提出建议名单;
4.国家林业局根据专家组提出的建议进行审议,对确认的林业科技示范县正式公布并授予“国家级林业科技示范县”标牌。
(二)林业科技示范县的管理
1.实行分级管理。国家林业局负责林业科技示范县的统筹管理与指导,省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林业科技示范县建设的监督与检查,县级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林业科技示范县建设的组织与实施;
2.实行目标管理。从组织领导、科技成果试验示范与转化效果、科技投入、技术培训、林农增收以及对当地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确定工作目标,并据此进行考核与评价;
3.实行动态管理。国家林业局对林业科技示范县每两年组织一次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实行择优扶持、末位淘汰。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林业科技示范县人民政府参照以上要求,对林业科技示范村、示范户进行管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业科技示范县人民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把“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示范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林业工作的重要位置,落实措施,抓出成效。林业科技示范县人民政府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与协调,研究解决示范县(村、户)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林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9-0161-01
生态即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和。环境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人们的艰巨任务。
1生态林业发展的问题
1.1认识不足
林业生产因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限制,其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管理难、破坏容易、恢复难、经济效益相对低下。人们在认识上只看到林业是林产品的形成和利用,即直接经济效益,没有看到森林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防灾减灾等巨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2林业科技含量不高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某县曾被江西省委、省政府评为“无荒山县”和造林绿化先进县,林业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国家和省重点工程造林及世行贷款造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在95%以上,在林业科技投入和应用上也获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其中1997年毛竹林低产改造曾荣获江西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林业生产管理及新技术推广应用还相当薄弱,林区生产和林农的科技意识基本还停留在粗放经营阶段,森林质量较差,资源的内在质量还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
1.3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
乱砍滥伐森林长期以来得不到控制,山林火灾等破坏森林的现象时有发生。
2措施与对策
2.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森林是陆地生存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生物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和绿色水库,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器。
2.2强化管护,健全法制,以法治林
“三分造、七分管”,造是基础,管是关键,这充分说明了管理的重要性。要认真贯彻执行限额采伐,采取山上凭证采伐,运输进行凭证监装,收购加工凭证收购,严格执行“森林法”,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究而必严。
2.3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全社会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新风尚
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森林保护和林业生态建设的宣传力度,普及林业和生态知识,提高全社会的生态建设、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意识。
2.4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关键词:人才;张掖;林业;作用
1 人才培养在发展张掖林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1.1 解决林业经济发展机制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林业作为科学发展观重要的践行行业,更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发展的层次。此外,要认识到人才培养能够解决林业经济中的许多问题,例如解决林业经济发展机制问题,张掖市目前的林地面积在逐渐减少、森林的质量也在逐渐下降、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问题都是因为经济机制不合理导致,依靠人才培养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理顺林业经济发展机制,增加人才数量,使张掖市的林业经济发展更加高效。
1.2 实现林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林业经济与其他的行业一样,也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而现代化建设工作最需要的就是人才,只有人才数量达到一定的层次,人才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林业现代化建设工作才能走向成熟,这一问题已经被无数历史和现实所证明。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和经济发展迅速,林业必须要调整自身的工作思路,适应竞争环境的节奏,并找出自身的优势,促进林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我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协助,只有加强人才培养力度,才能让林业经济具备较强的发展动力,才能让我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3 改善林业部门人员结构
从张掖市林业部门的人员结构来看,众多人员均是其他专业出身,对林业经济发展并没有专业的眼光,而且专业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要知道张掖市目前正处在林业改革的关键时期,正在从以木材生产为主的传统林业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F代林业转型。如果林业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能力不强、技术水平较低,将会阻碍转型工作顺利进行。
2 张掖市林业人才现状
张掖市处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人才大多选择到东部城市发展,使得张掖市林业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人才结构急需优化,人才素质有待提高;同时,在张掖市基层林业部门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少之又少,一般这种类型的人才都选择到上级部门或者更好的单位发展,而不愿待在条件较差的基层部门,因此基层林业部门的人才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基层林业部门的经费保障较为有限,工作常常得不到有效开展,而且难以挽留高素质人才,致使人才流失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张掖市的林业经济将会面临非常大的困境,从根本上来看,只有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增加人才数量,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才能协调林业经济中的关系,保障林业经济健康发展。
3 张掖林业经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策略
3.1 重视人才的实际意义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林业科技含量也在逐渐提高,如果缺乏专业的人才,林业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张掖市林业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才在林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林业人才,并善于挖掘和培养部门中的人才,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林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力度
张掖市政府主管部门应当认真了解张掖林业发展现状,了解林业工作者的切实困难,并通过增加资金保障数量,实现留住人才的目的,让林业人才在林业经济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人才培养支出,聘请外界专业的林业专家为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或者投入资金让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
3.3 形成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
首先,相关部门要积极为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条件,使得人才成长的道路顺畅、高效,要努力寻求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加大林业建设开发力度,积极进行林业技术创新,以创新带动林业发展。其次,林业部门要保证各项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定期对基层林业部门的人才数量、职称等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基层人才培养情况。再次,要切实强化林业工作部门建设,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严格进行管理,使林业技术人才队伍能够稳定发展。在良好氛围的支持下,人才培养的效率才能提高,人才基数才能增长,张掖市的林业经济才能具有希望。
4 总结
总之,张掖市作为西部林业发展重地,应当充分认清当前的林业经济形势,加强人才储备意识,培养更多专业的技术人才,为发展林业提供强大的推动力,相关政府部门要提供制度和资金方面的支持,让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张掖市林业经济将会实现更快速发展。
【关键词】2.5+0.5 园林专业 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14-02
一、“2.5+0.5”学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及国家加强现代职业教育立交桥体系建设的需要,中等专业学校学制将由原先“2+1”模式转变为“2.5+0.5”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时间为0.5年。
1.“2.5+0.5”学制的实践
2013年江苏、广西等省份开始在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学制分段模式的改革,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2年延长到2.5年,在企业顶岗实习比原来缩短了0.5年的时间。改革后学生的校外实习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学期,这就要求学校创新管理思路,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学校期间的5个学期进行教学改革,正是通过学校的管理教育弥补学生0.5年的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时间的空缺,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与企事业单位节奏合拍,缩短学生与企事业单位的磨合期。江苏、广西等省份的实践证明,“2.5+0.5”学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贵州省林业学校园林技术专业“2.5+0.5”学制的实施
2015年秋季,贵州省林业学校园林专业作为试点专业,在2013级园林专业2个班级开始执行“2.5+0.5”教学模式。
园林技术专业在新的教学标准下,基本学制为“2.5+0.5”模式,即今后的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校内的学习时间达到2.5年,走上顶岗实习、实训的时间应缩减到0.5年。新的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标准,在基本学制发生变化后,教学时间安排、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主要连接专业、课程结构设置要求、职业范围、教学实施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均会发生变化。
二、 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法(MTM)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应用广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在基础教育方面,该教学模式正在应用和推广。
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在第5学期开始进行模块化教学,对新学制进行初步探索。
三、制定模块化教学计划
第5学期由原先计划的顶岗实习改为模块化教学。通过社会调研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了更加接近学生学习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制定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校园木本园林植物电子图鉴、校园草本园林植物电子图鉴、GIS(地理信息系统)、测量仪器的使用、园林手绘、林业工程招投标概要和园林设计与施工等8个教学模块,安排8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模块化教学。
1.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个学期进行18个星期的教学,根据模块相互之间具有衔接和延续性的特点,针对性安排教学模块的教学顺序,安排如下(表1):
2.教学模块一体化
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园林设计与施工为核心模块,其他模块围绕着这2个核心模块服务。形成2个一体化的模块群(见图1):
3. 设置园林专业主打模块
“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
园林设计与施工是整个园林工程中投入最多、技术最复杂的环节,因为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涉及的图纸设计、栽植技术、植物管护等,牵涉到园林景观效果。每年毕业生就业,对于在园林设计与施工这块做到好的学生,深受园林绿化企业的欢迎。“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作为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重头戏,安排在适合于施工季节的学期期末阶段进行教学。
4.设置跨专业选修模块
(1)“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模块
2015年贵州省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大量需要具有林业知识的职业人才。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在下一个学期即可参加项目的顶岗实习。对园林专业的学生跨专业选修现代林业技术的专业课程,拓宽了园林专业学生就业面。
通过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和校园周边地区进行实地区划、调查、资源统计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二类调查的方法与步骤,在实习顶岗区间便可以在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二类调查工作。
(2)“GIS(地理信息系统)”模块
农林类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中会经常使用到GIS(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y(GIS)在林业资源管理与动态检测、林业专题图编制、森林经验与林业工程规划、森林病虫害管理、森林防火、林业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以及林业其他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实用、技术含量高的学科,通过模块化教学,引领学生入门。
四、精心编写授课计划
指导教师在编写授课计划之前,与学生探讨教学内容,根据近2年学习过的相关理论课程,确定各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指导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的时候,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偏重于学生技能的提高。
五、组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学
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和参与的多少。学生参与意识是决定教学效果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形成“参与式”教学。以“制作校园草本植物电子图册”和“园林设计与施工”2个模块为例:
1. 特色之一:“制作校@草本植物电子图册”模块教学
教师指导学生制作园林植物卡片(见图2),然后汇编成图册:
教师先用图片讲解某种园林植物的识别要点以及园林用途,学生通过在校园内寻找该种园林植物,进行拍照,填写识别要点及园林用途,最后在微机上把所有植物照片汇总成图册。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特别深刻、特别扎实。
2. 特色之二:“园林设计与施工”模块教学
虽然《园林设计与施工》作为一门课程,有理论授课也有实践授课,但作为教学模块,更侧重于实际技能的提高。学生在其他模块学完后再学习该模块,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园林设计与施工这一模块。
教师在校园内划出一块区域(比如几块草坪和几条道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根据学生的作品,指导教师对优缺点进行点评,提出缺点的解决办法。最后以把设计最好的作品,经过优化后,在校园进行施工实践。
指导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手把手交学生绘图、示范园林植物的栽植与管护,最后在形成植物景观的时候进行点评与总结。
六、组织教学评价
1.学生填写教学日志并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评价
学生在教学日志中填写学习内容,填写学生的考勤,是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之一,也让学生在学习中互相监督。每个模块化教学结束后,由学校教务科与组织学生对指导教师进行一次评价,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2.教师填写工作日志撰写总结
教师在工作日志中填写教学内容,学生考勤,每周工作自我评鉴,便于教师在模块化教学中更好地总结经验。模块结束后,指导教师要撰写教学工作总结,并对不足之处提出改正意见。
3.教务科对师生评价进行总结
教学督导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进行听课和评课,学期结束后,根据收集到的评价资料,对模块化教学提出,进行阶段总结。
根据学生对教师授课水平的反馈意见,以及教师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务科制定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
七、模块化教学管理
1. 撰写模块化教学总结
在学期结束后,根据指导教师的教学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学督导的意见与建议,由教务科总结模块化教学经验,对做得好的方面进行推广,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编写模块化教学校本教材
根据指导教师编写的教案进行汇编,装订成册,成为今后园林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校本教材。通过今后模块化教学不断的探索,对校本教材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摸索出一套适合于本校各专业的模块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志峰.中职学校“2.5+0.5”学制分段后实施班级企业化管理必要性探析[J].新课程研究,2015(03).
关键词:现代化;生态林业;工程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现在生态林业的发展不但能够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增长,并且可以美化环境,现代生态林业的发展也是时展与进步的需要。
一、生态林业建设概述
现在的生态林业工程主要就是指的依据生态学、林学以及生态控制等原理,对于自然资源的环境特征以及社会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且将相对应的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种群进行人工匹配,形成稳定高效的人工复合的生态系统的过程。生态森林建设的目的就是在于保护、改善并持续的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在现在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是林业、环境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生态理念已经逐渐地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的今天。人们由于过度追求经济上的利益,持续不断地向大自然进行索取,以至于使得现在的森林严重的被损害,并且自然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破坏,面对荒漠化、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的现状,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敏感的时期,人们必须要冷静的进行思考,实现科学、合理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建设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二、生态林建设存在的问题
1、林业工作者专业技术欠缺
在现有的林业单位当中,生态林建设的林业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水平还不能满足当代生态林建设的需求,专业技术还存在各方面的不足。其具体体现在所掌握的知识由于年代久远没有加强学习,知识较成旧,知识理论水平较欠缺,理论知识不牢固和工作效率低下等。这就需要我们必须重视林业工作者的专业技术。
2、居民法制和生态意识淡薄
现阶段由于人们生态环境保护和一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一部分人认为生态建设并不重要,那是后代的事情,因此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乱砍乱伐的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水土资源。具体主要体现在偷卖树木,盗伐等这些都是由于居民法制意识和生态意识薄弱而产生的。另外,我国目前缺乏一套保障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政策体系。
3、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欠缺
生态林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只靠林业主管部门是很难完成的,但是在实际中,各部门之间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忽视之间的沟通协作,导致生态林建设存在质量等各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生态林的建设发展。这就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共同推进生态林建设,总结生态林建设的经验和信息,林业主管部门要把这些经验和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促进生态林可持续发展。
4、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不是很高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对水土保持,防护林建设等有了较高的认识,一些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总体来看,我国的生态林业建设的质量并不高,生态林业建设除了一些重点建设地方外,其他地方生态林建设标准都较低,质量较差。
5、重造林轻管理现象严重
造林是生态林建设的基础过程,但是造林过后的护林工作才是生态林建设的重点工作,但是许多林业承包商或者自有林者由于离林地较远,基础条件差,护林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而常常缺少对以造生态林的日常管护。最后导致生态林存活率低,生长缓慢,生态效益差,生态林质量存在问题等现象,预期经济效益不能实现。
三、生态林业建设过程中的有效对策
1、加强国家以及地方政策的落实以及引导工作
在现代生态林业的建设中,尤其是涉及到退耕还林以及退耕还草、封山育林等措施,和相关的生态保护型以及生态防护型、环境进行改良型的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经常会关系到地方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当影响到部分地方政府以及集体或个人的利益的时候,就会有一定的压力。很多时候在遇到困难时,原本的计划就会被现实的困难所打破;就算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在进行落实的时候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导致政策不能落实,或者是政策不能够及时的落实。例如,各级在财政上的预算向生态林业工厂建设方面的倾斜,以及加大放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相关优惠性质的政策,这样的政策具体表现在适度的减免部分相关的税收费用,进一步的拓宽现代生态林业工程进行科学建设需要的资金渠道,多种措施共同实施为各个企业或者是事业单位以及个人开展生态林业的工程建设提供方便,例如,延长与银行之间的贷款以及还款时间,利用民间借贷等等有效的途径进行贷款。另外,还需要坚持“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然后积极的把各个单位都推进到现代林业工程的建设当中去。
2、兼顾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双重性利益
个人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在本质上一样的,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在一个集体中只有集体的利益得到保证了,个人的利益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但是如果个人的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某些方面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保护个人利益是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上进行的,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在进行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是一致的,林业的发展不但能够美化环境,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是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质的自然环境。但是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如果发生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不同的现象时,就要以林业建设的集体利益为重,当然也不能损害到个人的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要做好协调处理。
3、加强人们对现代林业建设的认识与理解,正确的区分传统林业与现代林业
过去的传统森林培育以及经营技术最为关心的就是本木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木植物种间以及本木植物种内的关系,物流与能量流等问题,其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林地生产率,进一步的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营。在之前的认识中,甚至很多人认为林业就是“木头”,认为只有材林才是林,造林就属于刨坑挖树,认为农田的防护林就是大大小小的方填林网。此种传统的意识非常严重的限制了现代生态林业工程与这些地区的工作开展,并且落后的林业观念也使得林业概念已经越划分越细,并且其中很多工程的开展也并得不到当地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例如,有一些地区为提高对空气污染的修复以及对林下空间的利用率,种植一些林下的灌木以及园林树木、中草药等。但是很多的群众认为这是“不实惠”的,都是摆设,没有什么实际性的用处。所以我们在开展现代林业工程建设的时候,需要进行大力度的宣传,培养出人民群众的现代化林业意识,能够使得人们更加正确的区分开传统的林业与现代的林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
在现在社会中只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才是开展现代生态林业工程的基础,也是相关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的非常重要的保障。所以,各级的政府需要依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然后及时的补充的相关法律以及法规政策,保障现代的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在进行实践操作的时候,各个级别的政府要把现代生态林业建设开展的力度以及开展的实际情况,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地纳入到相关领导业绩的考核范围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加完满,保障人们的利益,促进现在和谐社会的建设。如果在工程的建设中,由于领导在领导方式、领导能力以及领导的态度上存在问题,导致出现对现代林业工程的建设不利的因素,甚至导致出现工期延误等现象时,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对在工程的建设与发展中能够积极的履行责任,并且能够认真协调组织好施工进度的,要及时的给予奖励。做到奖惩分明,对于各级的主管现代林业建设的领导职责要明确,对于相关的管理要形成一定的机制。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是在取得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要重视环境保护,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国的生态林建设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存在的问题还较多,这需要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生态林建设的指导与帮助,并出台新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生态林的保护,严厉打击破坏林业发展的违法分子。当前我国的生态林建设的涉及面比较广,我们必须要从战略的高度加强对生态林建设的规划工作,统筹兼顾,促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湘龙.广东省森林采伐管理现状与建议[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02).
美丽乡村建设是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惠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提升,是新常态下破解“三农”难题的主要载体和有效抓手。林业站工作范围涉及林业建设的方方面面,确保了林业工作在基层的落实。是集体森林资源的基层管理者,是组织亿万农民参与林业建设的组织者,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服务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
一、基本覆盖的网络优势
乡镇林业站早已成为集体林区林业发展的重要管理组织,基层林业站在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技术推广、林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有着立体化、全方位覆盖的特点。其触角要覆盖延伸到村屯的每一个角落,其工作要具体落实到每一个家庭。林业站设在基层、面向林农,通过“政府网”,依托数字林业平台窗口前移,可以在第一时间,把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任务,延伸到村屯的末端。方便了农民办事、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林业站肩负着各项林业方针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承担着宣传站、管理站、执法站、推广站、服务站的角色,可以通过多媒介、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的美化绿化专业知识培训学习,让广大农民群众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和更新相关专业技术知识,不断优化、提升群众的综合素质。
基层林业站在这项工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作用。巩固现有绿化成果,进一步提高绿化品位,在道路村口、房前屋后着力打造一批绿化精品,让绿色扮美扮靓人居环境。人居环境不仅要“建”,而且要“管”,要把抓好精细化、常态化管理,作为建设工作的深化和提升。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乡村相继成立了各种协会或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比如乡村护林联防协会、林果协会、苗木协会、家庭合作林场等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站可以主动与农民、协会、林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加强沟通联系,打造数字林业平台。建立与各种林业协会、技术服务组织相连接的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最大限度地为农民、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在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开发利用、技术服务、政策法律咨询等方面提供高效便捷的指导服务。一般性技术问题,可通过热线及时解答,复杂疑难性问题可先通过电话预约、再通知反馈或上门服务。只有通过沟通联系,方可及时解决广大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生态效益,做到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益。
二、全程跟踪的服务优势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林业站为农民提前、产中、产后服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服务组织。
林业站服务的内容非常丰富,贯彻于林业生产过程的始终。一是积极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及有关政策,在群众中形成广泛共识,增强群众主动参与的自觉性。二是大力提供科技服务。包括林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技术指导,重点是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承包、技术咨询。三是提供物资供应、市场信息、法律咨询服务。四是认真总结经验分析矛盾,提高工作指导的针对性。开展美丽乡村村建设,要认真组织实施为新农村建设办好四件实事。一要抓好林农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政策、会经营、有技术的新型林农和林业科技的“明白人”;二要搞好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积极推广林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新机制、新经验,积极扶持一批林业科技示范户;三要积极引导建立和扶持各种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林业站、林农、协会、林业经济合作组织、技术服务组织相连接的农村林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四要简化办事程序,一切为群众服务。为方便广大农民办事,要实行服务下移、关口前移,适当下放行政审批权限,简化办事程序,简化林业办事程序和环节,为当地农民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真正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充分发动群众,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帮助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当好引路人、服务员。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真正实现“要”到“我要干”的转变,引导群众要当好主力军、运动员。
三、示范带动的引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