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7:48
导语:在大学生爱情心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旅游研究
(1)江永“三千文化”特色旅游产业深度开发探讨 伏六明
(5)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扶贫绩效模糊评价 向延平
(8)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业发展空间差异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 谢新暎 郑立文 吕群超 谢新丽
(14)内生式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行动者解读研究——以长沙市桃花岭村“农家乐”为例 罗芬 方妮 周琴
(19)基于ahp法的旅游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乔海燕
(23)广西入?a href="baidu.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糜吻蚍⒄共钜旆治?姜尧 谭丽林
(28)旅游景区形象测量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吴雪飞 邱宏亮
(33)基于ahp分析的民族旅游地竞争力研究——以大寨瑶族梯田景区为例 冯雅力 吴忠军
(38)导游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向前 刘衔华
经济研究
(41)林业专业合作社盈余利益分配标准的经济学分析 陈建敏 黄森慰 张春霞 谢志忠
(45)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能力测评与对策研究——基于2008-201o年面版数据的dea分析 李言规
(49)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 黎克双
哲学·公共管理
(52)重温小平“九二”及对当下我国改革的哲学思考 朱雯云
(56)中国人的儒道互补人格及其内在变动机制 涂阳军
(61)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难点及其突破 秦勃
(66)就反式脂肪酸的管理浅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职能优化 孙勋 曹建康 李红勋
(70)男性青少年犯大五人格特征分析 陈利君 孟红
法学研究
(73)关于我国专利奖励立法若干问题的思考 喻少如 曾祥昌
(77)企业防范核事故风险的法律责任分析——以日本“福岛核事故”为视角 诸江 叶胜宇
(81)完善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思考 姜淑明 李炯
(86)慈善捐赠:现状、成因及改进思路 周艳
生态与文化
(89)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万世之基——论绿色发展的林业观 谢朝柱
(94)长沙市洋湖垸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建设经验 汤伟 李珍贵 朱青松 龚胜辉
(96)长沙市湿地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 宋平 刘华 贺彬
(100)专家对19世纪上半期德国交通政策的影响分析 罗衡林
(104)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文化价值批判 黄汀
(109)当代环境文化建设的理论变革及其发展趋势 李雄华
(114)汉族情歌的人类学解读 白志艺
(116)论社科科研
才评价的主体 邹颠
(120)《经济林研究》品牌期刊发展之路探析 闻丽
语言文学
(123)湘西南苗瑶平话的代际传承研究 胡萍 吴萍
(127)从语音特点看吴语区的谐音习俗 唐七元
(130)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生态审美视野下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海棠 杨灿
(134)论沈从文创作中的音乐性元素 唐旭君
(138)兰斯顿·休斯小说《并非没有笑声》的意象叙事 林娟 欧阳凤
(141)不再沉默——从欧茨笔下的莫琳形象看女性话语权 崔金燕
(144)《钗头凤》英译中“隐”、“秀”美学风格的传译 蔡爱春 申丹
(148)从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看中医学中“脏腑”术语的英译 张小云
艺术设计
(151)闽南建筑的红砖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解构传承——以福建泉州蔡资深故居中红砖艺术为例 林阳
(155)基于模仿创新的产品设计 叶剑虹
(157)对人性化网站设计的探讨 杨亦艺
体育
(160)篮球运动员身体协调性训练研究 马丽娟
(163)博弈视角下的难度动作推进武术套路国际化价值探析 陈红梅 龙佩林
(166)湖南省体育院系体操普修课教学现状与改革研究 李军
(169)第26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攻防技战术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联分析 王恩东 刘毅
(174)中华武术散打之局部力量与整体力量解读 马景卫
教育研究
(177)新时期西藏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思考 李春燕
(180)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管窥 吴锦波 唐鼐
(183)当代大学生爱情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黄文胜
(187)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胡清华
(191)法律本科生团队式司法实践模式研究——以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漾翅法律实践团队为例 蒋先福 黄捷 王朝
(194)物流类本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李义华 庞燕 王忠伟
(198)《绿色食品》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彭湘莲 付
(201)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潘璐璐
(204)略论高校散文鉴赏教学中的形象感染 孙际垠
(207)从语言模因论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 钟玲俐 刘胡英
(210)合作学习打破大学英语课堂沉默的有效性研究 何凌霄
(214)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白玲
(217)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杨培涛 谭骏珊 王帅 苏慧
书评
(221)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再认识——读罗建文教授《社会发展理念与民生幸福研究》 孙伟平 温
航亮
(223)2012年总目次 无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基本内涵
道德观就是人们对道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抽象和概括。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中国特色的新道德观,是一种有助于社会整合、为选择不同的价值体系的利益主体——大学生所共识的能够协调其行为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第一要义
大学生和谐道德观以和谐为第一要义,即大学生个体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真正融入自然,融入社会,融入集体;形成人与人之间道德关怀的氛围、相互合作的和谐关系;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二)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这就意味着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本,要通过对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他们的利益的尊重,帮助他们确立起以人为本的道德观,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它在和谐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举足轻重,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首先,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的基本原理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其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作为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当前中华民族的理性自觉。再次,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形成和谐道德观。
二、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道德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的道德素质和水平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而逐渐提高。近年来,高校也积极探索和开展了诸多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悲观主义,在一些大学生中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道德观存在严重偏差。具体表现如诚信意识淡薄,论文抄袭、剽窃、考试违纪舞弊,助学贷款拖欠不还,缺乏正义感,是非观念模糊,行为举止粗俗,吸烟酗酒;一些大学生婚恋观缺乏道德责任感,寻求感官刺激;对互联网信息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往往陷入低谷,甚至脱离现实,沉溺网络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瘾症”;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将个人价值置于社会价值之上,将个人事业成功列在人生追求目标的首位,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用、实惠和物质享受的现实生活,倾向于索取与奉献并重,并以索取多少来决定奉献多少。当代大学生这些道德不和谐的表现及因素,都将影响到大学生的和谐全面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提出,是高校道德观教育不断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化不和谐因素为和谐因素的新途径、新实践。
三、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探索
从本质来看,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作为一种对道德规范认同与接受的过程,对个体生命而言,就是一种心智模式的提升,人生智慧的陶冶,个体潜能的发挥,主体性人格的形成,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这一过程既不是简单的有关道德观知识的传授,更不是单纯的合乎价值主导的行为训练,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灵魂震撼灵魂的体验。因此,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应该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对学生行为的作用,改变过去单纯认为是理性因素决定学生的行为方式的观点。对学生始终要怀有深切的关怀与理解,关切他们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积极向上,成为合格的具有高度理性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一)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消除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不和谐因素
心智模式,是人的思想方法、思维习惯、思维风格和心理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内在的对于外在事物的一种认识、一种评价、一种判断。由于心智模式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隐藏于人的内心,不容易被察觉或检视,但却影响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影响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最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利益格局不断变化重组,价值观念发生嬗变,一些长期以来被多数人接受的道德准则被打破,而新的道德准则还没有确立,道德困惑在每个人的内心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容易产生不利于大学生和谐道德观培养的心智模式,如道德人格缺失、价值取向偏移、理想信念迷茫等。2.社会经济的转型导致部分家长道德观念滑坡、家庭结构不健全等,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对和谐道德观抵触的心智模式,加之大学生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家庭环境优越,从未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往往被家长当作小皇帝、小公主宠爱,渐渐地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智模式,这使他们当中不少人不可避免地在道德观方面出现种种弱点,如道德认知模糊、道德观念错位等现象。
在培养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实践中,优化大学生的心智模式主要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互动探询和辩论等方式,营造一种自由、平等、轻松的情境,让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的见解,并有机会聆听别人的见解并进行反思和“自悟”。通过比较、学习、鉴别,每一个参加者都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智模式对自己的道德观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改善、优化自身的心智模式,促进和谐道德观的形成。
(二)和谐互动,塑造大学生和谐道德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特殊性,决定其在大学生和谐道德观的培养中的主课堂地位和主渠道作用。2006年秋季以来,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学观念转变为先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认真分析思想政治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努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通过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和案例式教学,建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适合代际交流、站在学科前沿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新体系,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切实做到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间的和谐互动。这种和谐互动要求教师在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具体步骤如下:教师通过自身的学习研究,公布一些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选题点,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选题。譬如确定大学生道德观研究这一个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组织讨论下自主选择有浓厚兴趣的题目,衍生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态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生命伦理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爱情(恋爱)道德观的调查研究、大学生消费道德观的调查研究等相关子选题。学生通过课后查资料、实践调查之后,形成论文观点,并做成powerpoint的幻灯片,以图、文、声三维的方式呈现。
这种和谐互动,不仅可以建立起师生之间和谐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加以引导和分析,使德育内容真正触动学生,使学生能真正喜欢所学的课程,确立社会主义信仰,并且能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在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中明辨是非,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一致,形成和谐道德观,而且还可以创造使学生潜能得以发挥的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讨论和对话的空间。结合个人优势、经验和研究心得等,最大限度地容忍差异和不同,容忍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解释,充分展现“和而不同”的人性关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知识本位向人格发展的转化,由知识灌输为主向以价值道德观引导为主的转化。爱因斯坦曾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武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一样就象一只受着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和谐互动,促进大学生求真求善求美,达到自身道德观的和谐。
【关键词】 初中生; 性审美; 异往
1问题提出
中学阶段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伦理、性道德、性审美等多个方面。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当前的性教育方式及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性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审美能力。陀斯妥耶夫斯基甚至说过:“美可以拯救世界”,所以“正确的性审美可以拯救迷失的灵魂”。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性审美呈多元化趋势发展,不同的人依据不同的性审美标准,在对待和处理性审美问题上也就表现出了多样性。当前有不少学生在一些社会不良性审美观的误导下,出现了性审美的盲目和偏差,所以从青春期教育角度来探讨初中生性审美非常必要。
关于性审美的研究文献多为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几乎没有。史红在《性美学》一书中提出了性审美的本质、规律、评价标准及性审美的影响因素等,性审美(sexual taste)是以男人或女人作为审美的主体或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将自己的审美对象直接指向异性。进入青春期后,初中生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所以对初中生的性审美教育重点应该侧重在性审美的价值观教育,即审美情趣、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教育。主要包括审美价值观,主体美的内涵和塑造如心灵美、体态美、语言美、气质美和性别美。于海燕在《浅谈中学生青春期性审美与性美育》中提到青春期性审美体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追求自身性角色的美;②迫求异性美;③追求偶像的美。
综上,我们认为性审美的界定可以包括两个大方面:自身性角色的美和异性美,而美的内涵又包括外形美、心灵美、语言美、礼仪美、气质美、性别美、偶像美等。
性审美与心理活动息息相关,性审美过程需要借助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心理过程,也与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情绪、气质、兴趣等有很大关系。针对初中生性审美相对比较外在、肤浅和非理性的特点,我们旨在研究初中生性审美过程中的现状及原因,发现初中生性审美的发展特点与内在规律,以初中生异往特点和现状作为研究切入点,利用初中生爱美的契机,探索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措施,帮助初中生克服不恰当的性审美心理,指导初中生进行健康正常的性审美实践,激发初中生高雅、成熟、理智的性审美观。
2研究方法
2.1被试
本研究以本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被试,共发放调查问卷325份,回收320份,有效问卷302份,有效率达94.3%。其中,男生149人,女生153人;初一157人,初二145人。
2.2工具
选用自编《初中生性审美及异往问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该量表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性审美分量表,包括6个因子,分别为性别美、服饰美、体态美、语言美、偶像美及总体形象,总体信度α系数为0.875;第二部分是异往分量表,包括2个因子,分别为“恋爱”态度,“恋爱”原因,总体信度α系数为0.923。客观题共46道题,主观题为2道题。
2.3程序
在心理老师指导下,由班主任协助,以班为单位进行一次性集体施测,统一发放并当场回收问卷;数据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
3统计分析和结果
3.1性审美总体差异分析
以性审美总分为因变量,年级、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分数,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显著,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主要表现为初一男生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则相反。见表1。
表1性审美总体差异分析变异来源MSdfF性别0.7413.33年级3. 28114.68***性别×年级1.8418.23***
3.2异往总体分析
以异往总分为因变量,年级、性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级、性别主效应显著,初二年级显著高于初一年级分数,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年级与性别交互作用不显著。见表2。
表2异往总体差异分析变异来源MSdfF性别0.6314.123***年级2.19110.21***性别×年级0.7516.34
3.3初中生性审美具体情况
总体状况为我校初一、初二学生对自己形象的重视程度较高,84.5%的学生比较看重个人形象。但是对个体形象的满意程度不是太高,只有53%的学生比较满意。下面从行为美、健康美、气质美、服饰美、偶像美等方面进行逐一阐释。
3.3.1.外表美大部分学生认为女生短发,显得干净利落,而男生的平头为少数学生不能接受。85%的学生认为发型应该接受学校的管理,而25%的同学不同意学校过多的干预。而对于校服大部分学生认为宽松得体的衣服更适合学生,而10%的学生觉得校服应该体现本校特色,并与时代吻合。学生认为外貌在引起异性注意方面占到30%。
3.3.2体态美关于上课回答问题的姿势,86%的学生认为两手下垂,立正回答最好,另外的学生认为回答问题的站姿无所谓。75%的学生能够意识到上课坐姿正既有利于身体发育,又可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3.3.3性别美男生女生均认为有魅力的异性应该是:学习好、乐于助人、性格开朗、善良、言语文明等。男女生的认识差别在于,男生还认为文静、漂亮、尊敬师长、体贴的女生更有魅力;女生认为幽默、诚实、体贴、有理想、稳重的男生更有魅力。在引起异性好感方面,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在优秀和顺其自然上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比初二学生认为优秀更重要,初一学生认为怎么做引起异性好感上认为幽默开朗最重要,初二学生认为顺其自然最重要,其次是幽默开朗。在好好学习和顺其自然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生认为学习好更能引起女生的注意,女生则倾向于顺其自然,再次是乐于助人,然后是学习好。女生认为引起男生好感的第一个因素是顺其自然,其次是幽默开朗,再次是乐于助人。从表4可以得知,在认为自己吸引异性的地方的选择中,在各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女生均认为吸引异性的地方首先会是心灵美,其次是气质美。初一初二在语言美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初一初二学生都认为吸引异性的首先会是心灵美,初二学生更认为语言美能够吸引异性,其次是气质美;初一认为其次是气质美,再次是相貌。
表3性别美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学习好0.190.110.390.311.97*0.150.170.360.380.48乐于助人0.240.200.430.400.680.260.180.440.381.65幽默开朗0.430.330.490.471.490.410.360.490.480.78服饰好0.010.010.080.09-0.240.000.020.000.13-1.44优秀0.060.120.250.33-1.530.130.050.340.222.32*顺其自然0.270.460.450.50-3.12*0.280.410.450.49-2.0*
表4性别美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心灵美0.490.590.500.49-1.860.530.530.500.500.00体态美0.180.230.390.43-2.350.170.240.380.43-1.40语言美0.270.290.450.46-1.520.210.350.410.48-2.59*气质美0.290.350.460.48-2.140.290.340.460.48-0.75体形美0.200.180.400.391.320.160.230.370.42-1.26身高0.260.170.440.381.420.190.250.430.44-1.07相貌0.280.290.450.45-1.270.260.310.440.46-0.75学习0.220.140.410.352.630.220.150.420.351.63
3.3.4偶像美男生女生崇拜的首先是歌星,其次是影星。在对歌星和历史名人的崇拜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崇拜歌星,男生比女生更崇拜历史名人。在对企业家的崇拜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崇拜企业家,初一和初二学生都是最崇拜歌星,其次是影星,但是在歌星上初二学生比例高于初一,在影星上初一学生比例高于初二。初一初二都认为崇拜明星具备的特点排序是:有才(56.1%),奋斗精神(50.2%),外表(41.9%),女生比男生更看重明星的外表。见表5。表5偶像美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歌星0.290.510.460.50-3.56*0.360.410.480.49-0.76影星0.280.260.450.440.350.290.240.450.430.94历史名人0.180.070.390.252.68*0.160.110.360.310.98企业家0.060.060.240.230.1210.0230.090.150.29-2.49*其他0.190.220.460.47-1.360.150.160.170.140.93
3.4初中生异往现状
3.4.1“恋爱”原因学生认为“恋爱”原因主要是喜欢对方,其次是当不适合向父母说时可以找到倾诉对象,另外还受到各种影视作品、网络书籍的影响。初二学生选择“恋爱”更多是从众,而初一学生从众现象较少。在自己“恋爱”可能的原因上,调查结果如看6所示。在打发时间和不好意思拒绝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更容易选择打发时间和不好意思拒绝;在感到孤单,心灵空虚和不好意思拒绝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更倾向选择这几个选项。
表6“恋爱”原因的性别和年级差异M男女SD男女t
性别M初一初二SD初一初二t
年级孤单0.260.210.440.410.87 0.170.320.38 0.47 -2.90*好玩儿0.10.130.300.34-0.70 0.110.120.31 0.33 -0.39追求爱情0.160.110.360.320.98 0.110.170.31 0.38 -1.45了解异性0.150.110.360.320.81 0.140.110.35 0.32 0.64模仿他人0.020.020.150.130.41 0.030.010.16 0.10 0.98对抗父母0.010.010.090.09-0.03 0.0100.12 0.00 1.19打发时间0.040.110.190.32-2.25*0.080.070.27 0.25 0.42满足虚荣0.030.020.170.150.33 0.030.020.18 0.14 0.70心灵空虚0.050.10.210.30-1.56 0.040.110.20 0.32 -2.26*真心喜欢0.310.420.460.50-1.81 0.390.320.49 0.47 1.11不好拒绝0.020.070.120.26-2.24* 0.020.080.14 0.27 -2.91*
3.4.2“恋爱”态度对自己有没有可能“恋爱”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学生表示遇到有好感的人,一定会;而33%的学生则表示即使有好感,也努力克制自己。对正在“恋爱”的同学,9%的学生表现出羡慕和嫉妒,接近一半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祝福,10%的学生认为他们应该以学习为重,而其余的同学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情,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只有4%的学生认为这种现象影响周围人,表示反感。对于“恋爱”的影响,不到一半的学生认为特别分散学习精力,会影响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其他的学生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关于初中生恋爱的结果,51%的学生认为根本不可能在一起,18%的学生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
对于“恋爱”同学之间身体亲密接触的程度:绝大多数学生可以接受牵手,29%的学生可以接受拥抱,10%的同学可以接受接吻,1.7%的学生认为只要两个人愿意可以更进一步。而对于的伤害,只有少数学生略有所知,但不是很清楚;30%的学生几乎没有了解;11%的学生通过网络基本了解,但表示并不在意。63%的学生特别希望老师给予相关的知识及恰当的引导。
4讨论
4.1初中生性审美
4.1.1初中生性审美总体特征大部分同学比较重视自己的形象,符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初中生会在心目中有一个假象的我,感觉自己像舞台上的演员受到很多同学的重视和关注。一半多的同学对自己的形象比较满意,接近一半的同学对自己的形象不是特别满意。大部分同学的自我接纳程度比较高,而少部分同学不能够接纳自己,主要表现为不能接纳自己的相貌(主要是体型),有32%的同学认为言语需要改进,20%的同学认为行为、修养需要改进。言语不良主要表现为在校园中容易出现骂人现象,看来部分初中生能够清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认为需要改进。这也是初中生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不能接纳自己直接影响了初中生的自信,大部分本校初中生自信程度较低,很难发现自己的优点,对优势和劣势也有不清晰的认识,大部分同学认为学习好、能歌善舞等才能算得上是优势,而对于写字好、整洁、礼貌等认为不能称得上是优点。另外,我校学生对偶像的崇拜主要是影星和歌星,崇拜的表现只是喜欢看他们的作品,喜欢听他们的歌曲,或者收集相关资料或课下经常谈论,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去演唱会,对偶像的崇拜属于正常范围,没有到疯狂追星的程度。这可能与我校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经济情况及接受的媒体信息较少有关,我校地处城乡交界,60%的学生为外地学生,经济情况一般,加上借读的压力,更多的学生更看重学习方面。所以他们更看重偶像的才华和内在品质。
4.1.2初中生性审美性别特征男生比女生更认为自己需要在言语上做改进,这与平时的表现有关,男生骂人现象较为严重,而且多受到家长的影响。女生比男生更认为自己的发型需要改进,这与学校规定有关,我校规定男生必须是短发,女生不能留盖过眼睛的刘海儿,而实际上,很多女生喜欢留盖过眼睛的刘海儿,这一点经常受到学校相关部门的批评。所以女生能意识到自己发型的问题,但出于从众心理和反抗心理,她们依然坚持自己的发型。女生比男生更重视自己的形象,这与男女生发育有关,女生较之男生生理发育较早,心理成熟较早,所以女生比男生更意识到自己的形象在异性和同性心目中的重要。关于有魅力的男生女生,男女生均认为学习好、心灵美和性格方面最为重要。文静和开朗的女生都能受到男生的欢迎,漂亮的女生也容易赢得男生的喜欢;女生更看重男生的幽默开朗和体贴,对于外貌不是特别看重。女生比男生更崇拜歌星,男生比女生更崇拜历史名人。日常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关注超女快男的比赛,知道更多关于比赛的信息和歌星的信息;男生更喜欢读历史故事,知道更多的历史知识。这也符合男女性别差异,男性更倾向于征服和力量,女性更倾向于闲适和柔情。
4.1.3初中生性审美年级特征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更重视自己形象,日常表现为初二年级的服装要比初一年级服装更为整洁,初二年级比初一年级携带更多装束品(镜子和梳子)。这与初中生发育特点有关。初一学生认为怎么做引起异性好感上认为幽默开朗最重要,初二学生认为顺其自然最重要。这与学生的经历有关,初一年级学生更看重性格,而初二年级学生可能更容易凭感觉。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崇拜企业家,这说明初二学生有一定的理想和追求,这与学生一定的自主意识和更加侧重思考有关。
4.2初中生异往
4.2.1初中生异往总体状况我校初中生经常主动谈论“恋爱”这个词,但是对于“恋爱”的界定并不明确,在他们的观念中,喜欢异性的某个方面或被喜欢,并愿意在一起就是恋爱。对于正在“恋爱”的同学,他们愿意祝福,甚至自己也试图去尝试。同时他们也认可“恋爱”双方可以有一定的身体接触,比如亲吻,边缘性,而对于实际的伤害知之甚少。
4.2.2初中生异往性别特征“恋爱”原因和态度上都没有显著性别差异,他们认为是如果谈恋爱是因为真心喜欢对方。而女生多是因为感到孤单,心灵空虚和不好意思拒绝才选择接受男生,经过访谈发现,容易被男生喜欢的女生一般具有这样的特征:学习一般,相貌良好,经常在教室外活动,性格比较活泼甚至泼辣,她们自己评价比较“疯”。男生具有阳刚、大气、有正义感,即使偶尔打架也被女生看好。
4.2.3初中生异往年级特征由于生理发育原因,初二比初一学生更加关注异性,并且在“恋爱”上存在盲从现象。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能接受身边的同学“谈恋爱”及一些身体接触。这与他们的身体发育程度和受大众传媒及校园环境影响有很大关系。
5教育对策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学校要综合采取各种干预措施。
第一做好学校宣传工作,通过广播、手抄报、板报等让性审美的恰当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同时通过讲座和课程对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索,促进学生思想转变和行为改变。
第二利用心理课加强对学生的性审美教育,可以分年级开设一些心理课程,如最酷的口头禅、青春的魅力、花季面对面等,这样可以使学生言语更加文明,特别是口头禅的使用应更加符合学生身份,也能改善学生性别美方面更看重外在的现象,从而引导学生从外在美的关注向内在美方面转变。初二学生因为生理发育问题,在异往方面显得比较茫然,学校应该加强初二学生的异往心理疏导。
第三也可以在不同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性审美的渗透教育,如生物课、历史课、美术课、政治课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自尊自重。语文课可以通过诗歌赏析或文学鉴赏角度让学生从性别审美和对友情、爱情的看法对美进行重新思考;美术课让学生从生理和美学角度对美有新的认识;政治课让学生从语言、礼仪角度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性别魅力来自于自身素养的修炼和气质的培养。
第四可以通过心理社团方式进行朋辈辅导,让学生自编性审美期刊,自编青春魅力心理剧,在真正动手动脑做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真正认识怎样的美是高雅的、深刻的和理性的。
第五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和一系列的文娱活动(T台秀、辩论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更多的接触,在活动中对影响有更多的了解,破除异性之间彼此的神秘感和距离感,也能重新审视自己的性审美观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角去感悟性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贾宝先,肖喜如,高军华.大学生性审美之研究.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12-26.
[2]韩英红.大学生的性教育不能忽视性审美教育.中国性科学,2004(4):15.
[3]于晓燕.浅谈中学生青春期性审美与性美育.中小学教师培训,1994(4):15.
[4]李晓天.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5]易湘成.中学生性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