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8:02
导语:在问题汇报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深圳天星”为你整理了这篇煤监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立即行动,全面部置
国家煤监局来达州检查通报会后,一是及时向上汇报。宣汉县煤安中心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报告,分析存在问题的根源,制定下步整改措施;二是及时传达贯彻。11月26日上午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许伟主持召开了“国家局来宣检查指出问题整改工作专题会”,全县煤矿业主、矿长和各级监管人员参加了会议。传达了国家煤监局安全监察司副司长李大生一行来宣检查指出我县监管层面和企业层面存在问题,安排部署整改工作。
二、增添措施,整改到位
一是督促煤矿企业全面整改。全县所有煤矿企业在会议当天将国家局检查指出问题,及时通报到矿级领导、科室和班组;结合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规定的221项内容进行对标检查、自查自改,从12月1日起,由县煤安中心组织专班专人,逐矿督促检查落实情况;上峡煤矿、炉坪煤矿针对检查指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并上报县煤安中心备案后,方可组织整改,隐患整改结束后由县煤安中心组织验收。二是切实抓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县安委会牵头抽调专人、组建专班,重新修订完善《宣汉县煤矿安全整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建立对煤矿安全整治三年攻坚行动工作考核机制,落实专人负责督促检查、整改销号、信息上报等工作,完善和落实煤矿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三、建立机制,常抓不懈
一是建立驻矿安监员末位淘汰制。由县煤安中心再次组织学习《驻矿安监员管理办法》,并再次明确驻矿员职责,对应尽职责、事项逐条明确,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试、考核,对考试、考核成绩处于末位的停薪待岗学习3个月,并由县煤安中心纪委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立案调查。二是建立执法文书审查机制。由县煤安中心参照国家煤监局印发的《煤矿安全监管行政执法文书样式》,对我县监管执法文书修改完善,所有执法文书必须进行统一样式,所有执法文书必须上传法规股审查后方可下达。
一、认识不足
表现之一就是外部对工会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认为工会工作无关紧要,没有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高度认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表现之二是广大工会干部对工会工作存在着认识问题,没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维权困难
在当前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从国家与职工的关系变为企业与职工的关系。在复杂多变的劳动关系中,侵犯职工的合法权益屡有发生,有的企业无视职工的劳动条件与安全,随意延长劳动时间,克扣职工的工资,不提供劳动安全保护,虽然我们及时代表职工与企业方面就维护劳动权益问题进行交涉,但往往收效甚微,没有很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劳动关系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责,但是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时,往往与用人单位和企业主发生冲突,存在着一些工会干部因维权被调离岗位或遭辞退的现象,一些乡镇工委主席的待遇长期得不到落实等。
四、拒缴拖欠工会经费严重
目前,全县的工会经费收缴难度很大,收缴率很低,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拖欠、拒缴工会经费的现象十分严重,有的企业甚至认为工会经费收缴是一种乱收费行为。全县24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而上缴工会经费仅仅只有1000多家,而上交工会经费的企业,也没有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拨缴。因此,工会经费无论是从收缴面还是总额数量上都存在着的严重不足。
(二)工会工作解决思路
上述情况说明,大力推进工会工作,任重而道远,务必要引起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对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为此,我建议: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要提高工会干部的认识,引导工会干部从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争取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使各级党政领导把工会工作放在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中去认识和把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三要提高广大企业主和职工群众的工会意识,自觉依法履行《工会法》的有关规定。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工会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统一研究、部署,把工会工作真正当作自己份内的事来关心和过问。二要建立党政工作例会制度,认真听取工会和广大职工的意见,及时解决工会在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和困难,充分发挥工会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三要重视工会领导班子的建设,加强工会领导干部和乡镇工会干部的配备。
三、建立维权新机制。新《工会法》的出台,为维权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要建立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要积极参与劳动争议的调查处理和仲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总所周知,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同样存在,并将在中华名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于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家乡的一些村落,同一些村民、村干进行了交谈,真真实实的了解到了,三农问题不仅是国家当前的一大核心问题,而且也对我县有着很大的影响,对每一个农民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开资均来自农业上的收入,而我们却在农业生产上有着极多的缺陷,从而导致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并且还引发了一系列的共存问题。以下,我就我家乡的一些实际问题,来谈谈我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首先,三农问题是三个共存性的问题,它们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其次,三农问题会引发其它的问题,这就更加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再者,三农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历史性的问题,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就有着历史的艰巨性。
三农问题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它们是并存的。农业得不到发展,就使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总是处于低迷状态,那么农村也无法得到发展。这样一来,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拉大。农村的种植方式,民房,都还处于十分低下的状态,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受天气的影响极大,尤其是今年,我目睹了家乡水稻无法正常收割的情况,令人堪忧。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如同恶性循环一样的并存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所改善才能改变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的状态。家乡的三农问题尤为显着,家乡的生产发展都是靠农业农业,所以有的地方栽种花生,有的种西瓜,有的种柑橘,虽然说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性,但是却是采用的小户自家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是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的。首先,小户种植,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科技种植方法,产量就会得不到提升,其次,小户种植太过随意,对于作物的出售渠道就会有所限制。这样,农民的所收获的产物就没有得到很好的收入,农民的经济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农村的道路就依旧还是不通畅。基础设施差,农产品无法得到及时的运输,影响了农民的收入,这样周而复始的循环,三农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三农问题的存在,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存问题。第一,农业一直得不到发展,家乡年轻一代的群众就选择了外出谋生。很多人都觉得在家务农不如出去闯荡,我小时候的朋友,有好几个都是留守儿童,这样一来,在农业生产上就只能靠所谓的老弱残兵了,农业发展的前景就更加堪忧了。并且,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跟着同时产生了。据调查显示,家乡的留守儿童占了儿童的57%。儿童是国家的希望,但是却没有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怀抱,那么就在学校形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最终父母是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在我下乡走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么这其次就是,房屋荒废,田地荒芜。一个村,就有三四家的房屋无人居住,甚至是杂草重生,这并不是家道中落,而是全部都选择了外出谋生,那么这些田地也无人看管,落得个荒凉。其实,人们选择外出打工并不是一个错误,三农问题严重,人们在家入不敷出,这个选择或许也是出于无奈,这是一个并存性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三农问题。如果农民有了足够的收入,那也就没有人想外出了。
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古至今,农民都是一个核心问题。长久以来,农民的生产生活对经济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县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农业,所以要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靠一朝一夕来完成,但是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步,扎实稳固,历史性的问题就要通过长期的检验来完成。只有慢慢的让农民富裕起来,才能让整个国家更加强壮起来。
市是粮食主产区,全市12个县(市、区)有9个商品粮基地县,粮食生产是农业生产非常重要的内容。
1、市耕地面积
市耕地面积1985年为252.46万亩,1994年为245.37万亩,减少7.09万亩,年均减少0.788万亩。1995年、1996年两年土地普查分别为272.37万亩和278.32万亩,分别比1994年多27.0万亩和32.95万亩。2005年为245.98万亩,比1996年减少32.34万亩,平均每年减少3.59万亩,耕地减少速度显著加快。如扣减1996年耕地普查面积比1994年增加的32.95万亩,2005年耕地面积为213.03万亩,比1985年减少39.43万亩,减幅15.62%。
2、市粮食播种面积
1985年2006年,市粮食播种面积22年年均379.06万亩,最多为1998年的413.48万亩,比年均面积增34.42万亩,增幅11.20%;最少为2003年的342.11万亩,比年均面积减36.95万亩,减幅9.95%;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71.37万亩,差幅20.83%。
水稻播种面积。1985年至2006年,市水稻播种面积22年年均305.38万亩,最多为1990年的353.70万亩,比年均面积多48.32万亩,增幅15.82%;最少为2003年的283.77万亩,比年均面积少66.61万亩,减幅21.81%;最高年与最低年比较相差114.93万亩,差幅48.55%。
3、市粮食总产
1985年至2006年,市粮食总产22年年均126.94万吨,最高为1999年的144.1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7.16万吨,增幅11.90%;最低为1986年的107.58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9.36万吨,减幅15.25%;最高年与最低年差距36.52万吨,差幅33.94%。2006年比1985年增20.19万吨,增幅18.42%。
水稻总产。根据市统计年鉴,1985年至2006年,市水稻总产22年年均113.88万吨,最高为1999年的125.22万吨,比年均总产多11.34万吨,增幅9.95%;最低为2003年的100.36万吨,比年均总产少13.52万吨,减幅11.87%;最高年与最低年相差24.86万吨,差幅24.77%。2006年比1985增0.51万吨,增幅0.48%。
根据我们调研情况,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小和市、县、乡主要负责人的政绩观影响,统计数字失真幅度较大。以2006年为例,早稻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40.0万亩,而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干部估计实际面积不会超过20.0万亩。各种旱杂粮播种面积,统计数字为102.86万亩,实际面积估计不会超过60.0万亩。由于相当多的山垅田抛荒,中稻实际播种面积与统计面积亦有1/5左右的差距。
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总产的基础,如果扣除虚报面积,2006年的粮食总产和稻谷总产均比1985年有较大幅度地下降。
4、年早稻情况和晚稻播种情况
根据市信息站收集各县统计,年水稻播种244.22万亩,其中双早40.01万亩(平均亩产404公斤),中晚稻175.13万亩,双晚39.08万亩,播种旱粮107.22万亩,其中马钤薯15.63万亩,甘茹35.8万亩,大豆27.39万亩,花生12.99万亩,玉米15.41万亩。据调查后推算,实际面积早稻和双晚面积低于20.0万亩,中晚稻面积150.0万亩左右,旱粮面积60.0万亩。
二、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情况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情况
市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主要采用引进消化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方式,从事研究的单位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及各县的县级农业科学研究所等,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方面在省内尚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先后有十余个新品种(组合)通过全国与省审定。继八十年代育成汕优63、威优77之后,又育成汕优明86、ⅱ优明86、ⅱ优1273、汕优82等新组合,水稻区试单产水平提高8%左右。在栽培技术研究方面,主要有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水稻再生栽培、优质稻栽培技术、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甘薯、马铃薯脱毒高产栽培、花生、马铃薯复盖栽培技术、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对提高市粮食单产水平和品质,作出了较大贡献。水稻单产20年来提高了50公斤左右,各种旱粮单产增加10%左右,超级稻单产水平普遍达到650公斤,最高的达到900公斤。
(二)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情况
粮食生产技术推广队伍主要由各类种业公司和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主体为农技站。推广情况:
1、水稻良种复盖率达90%以上,旱粮作物良种复盖率达50%以上。
2、优质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基本形成了早稻以佳辐占,晚稻以宜优系列三系杂交稻和两优2186两系杂交稻等为代表的优质稻种植格局。
3、再生稻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多年均居全省第一位,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最高单产水平两季超过1300公斤。
4、超级稻推广面积和单产水平全省第一,2006年全市推广67.38万亩,平均亩产562.99公斤,比一般杂交稻增产9%左右;年全市落实超级稻81.31万亩,建立了尤溪、沙县、永安、宁化四个省级示范片2.0万亩。超级稻再生技术研究2005年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5、稻烟菜菌优化栽培模式被农户广泛采用,烟后稻、菜后稻、瓜后稻的产量较高,一般亩产超过600公斤,最高亩产超过800公斤。
(三)绿色粮食生产情况
发展“绿色粮食”生产是粮食种植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件大事。我市高度重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工作,着力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大力推广优质稻的种植生产。并积极通过形式多样的广泛宣传,推介优质稻内在的品种特性和优势,引导农民适应粮食产业化经营需要,根据市场供求安排优质稻的种植。
1、建设绿色食品工作网络。至2000年底相继成立了市、县绿色食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绿色食品工作网络建成,为我市绿色食品发展走上正轨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具体状况,及时制定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并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企业给予奖励,有效地提高了我市农产品质量。到2005年底,全市共有17家企业的2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基地控制面积7800多亩,绿色食品产值16405万元。
2、绿色优质稻米的种植与推广。从2002年起,我市先后引进了一批高产、品质优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质稻品种。如从江西引进优质水稻品种“987”,平均亩产400-55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50公斤比常规品种高出15-20元,每亩可增收150-200元,深受农户欢迎。我市先后引进“佳福占”等8个优质稻的品种,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确保优质稻种植年年出新,进一步提高优质稻的市场占有率。目前,我市具有一定优质稻生产规模的有泰宁、宁化、明溪、建宁等四个县,面积分别为34483亩、64696亩、35000亩和15000亩。
3、绿色优质稻米的市场建设。我市积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等办法,加强与沿海销区的产销链接,发展订单农业,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鼓励、发动沿海粮商到我市投资建仓储粮、联合创建优质稻生产基地。在2006年省内产销区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上,宁化县与龙岩、泉州、厦门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38000吨,泰宁县与厦门、泉州、福州共签订稻谷购销合同24000吨。
4、“绿色粮食”品牌建设。我市积极扶持市场前景广阔、科技含量高、牵动能力大的绿色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创新经营理念和品牌战略意识,鼓励其筹集资金,更新改造一批高档优质的精、深加工设备,拓宽优质稻米的生产与发展空间,创立本市绿色品牌产品。目前,我市已有市佳源米业公司、宁化县佳穗米业公司和建宁裕芳粮食加工厂等8个企业生产的18个产品为“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企业”4个。
三、市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状况
(一)粮食供需平衡状况。我市社会粮食供需平衡现状是:本地生产的粮食从总量上基本能满足当地的粮食消费。但由于我市是水稻主产区,品种比较单一,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小麦、玉米、大豆、优质米仍是调入的主要品种。基本情况是:2006年我市总人口2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67万人,农业人口152.33万人。全年粮食供给总量162.97万吨,其中地产粮116.25万吨。全年粮食需求总量158.53万吨,粮食消费总量119.50万吨,其中口粮消费64.48万吨,饲料用粮45.45万吨,工业用粮3.63万吨,食品用粮5.6万吨,种子用粮0.34万吨。年初各类存粮49.77万吨,年末为54.18万吨。
(二)粮食储备状况。以2006年为例,一是为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供应,全市地方储备规模共计57000吨(市级21000吨,县级36000吨)全部落实到位,远远超过了粮食安全警戒线,可以作为以丰补歉,救灾救荒,预防突发性事件的物质保障。市区落实大米储备1000吨,确保市区粮食出现异常波动时,大米供应不断档,不脱销。二是高度重视市县中心粮库建设,重点改造扩建市区粮库荆西粮库、东站粮库,仓容量分别为7000、1500吨。三是储备粮品质进一步提高,轮换各级储备粮20623吨,2005年及2006年产的粮食上65.5%。年,全市粮食储备订单计划80158吨,其中省级6万吨,市本级8869吨,县级11289吨。
(三)订单粮食收购情况。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让群众家喻户晓;为农民服务措施到位,方便农户售粮;收购市场监督管理到位,维护稳定的农村收购市场秩序。2005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9463吨,其中订单收购70470吨。2006年,全市共收购粮食75240吨,其中订单收购69769吨。截止年6月,全市共办理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证127本,并全部通过年审。
(四)粮食加工情况。我市积极拓宽粮食行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思路,提高粮油加工骨干企业产业化水平,发展粮油精深加工。努力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扶持和服务,创新粮油加工骨干企业组织结构,实现以资产不纽带,组建集收储、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综合利用粮油资源,并加强产品结构调整,开发高附加值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我市粮食品种有优质化和主食品的工业化水平,占领更多市场份额。据市粮食局2006年统计,全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能力:大米579500吨,小麦粉37500吨。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8个,资产总计7310万元,其中大米4765万元;从业人数433人。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9846万元,其中大米25136万元;产品销售收入28995万元,其中大米25451万元;利润总额413万元,其中大米301万元。加工企业中大米加工企业47个(日处理原粮100吨以下的44个,日处理原粮100-200吨的2个,日处理原粮200-400吨的1个),小麦粉加工企业1个;大米总产量116274吨,(其等米30156吨,标准一等米84859吨,标准二等米900吨);小麦粉总产量6897吨。从业人数中,大米399人,小麦粉34人。
(五)粮食产销经营情况。以搞活粮源经营为重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产销衔接方式,实施“引粮入明”工程,同时,积极组织供需见面活动,加大产销协作力度,推动产销双方在粮食经贸合作等方面进一步发展,确保全市粮食供需平衡。几年来,省内粮食产销协作不断扩大,与沿海销区签定购销合同由2005年的25.55万吨,2006年提高到35万吨;与省外粮食产销协作关系不断巩固,2005年调入粮食8.25万吨,2006年提高到13.3万吨。通过产销协作平台,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建立了顺畅的产销衔接通道,增加我市优质粮食的市场供应量,有效地维护我市粮食市场稳定。
四、市粮食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与存在问题
(一)粮食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方面
近年来,市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和农田基本建设也均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粮食生产却呈现逐年下滑的局面。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粮豆大量调入我国,粮豆价格持续低位徘徊,严重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热情,粮食生产下滑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粮食生产呈现系统性危机状态。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稻播面积、粮食总产、稻谷总产均较大幅度下降(从我市粮食生产历史比较,可以明显看出这种趋势)。农田基本建设多头管理,规划、标准、投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不一致。个别地方有截留经费补充办公费用的现象。
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近两年,农村劳动力价格涨速过快,全劳力日工资从20-30元上升为40-60元,二年之内已近翻番。农资价格只涨不跌,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价格仍然较低,涨幅很小,农民种粮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以年中上田段亩产千斤稻谷的收入成本比较,农民种粮的日工资为40元左右,位于农村全劳力日工资的最低位。按1000斤稻谷计算,单价0.8元,产值800元;成本:n肥65元,p肥20元,k肥44元,农药30元,种子20元,机耕30元,农具折旧30元,合计239元;生产用工:育秧1天,整地1天,插拔秧2天,施肥与病虫防治3天,收割2天,晒谷1天,渠道和田边杂草整治2天,粮食管运卖1天,合计13天,在不计地租情况下,扣除成本,日工资仅43.15元。如遇自然灾害或气候较差年份,产量下降,日劳动工资将大幅降低。中低田段的单产更低,生产用工更多,效益更低。
此外,由于粮食直补大部分均按承包田发放,农民不种粮照样领补贴,也降低了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
3、粮食生产劳动力日趋紧张,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艰苦,收益不高,青年农民大量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务农劳动力年龄多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且由于种粮效益低于其他的经济作物,务农劳力的投入更多的是投到经济作物方面,多数农户种粮仅以保住口粮为主,粮食商品率大幅降低。
4、土地抛荒较为严重,粮食复种指数大幅降低。我市几乎所有乡镇均有耕地摞荒现象,但由于行政考核制度的制约,具体摞荒面积无法统计,估计全市摞荒面积达到10万亩。据沙县土地流转工作调查,全县摞荒面积达到8000亩左右,由于土地摞荒多发生在偏远的山垅田,调查人员难以做到逐段逐田核实,实际摞荒面积可能超过统计面积的一倍以上。年水稻播种190万亩,复种指数仅为1.118,比最高年份353.7万亩,复种指数1.6,种植面积少163.7万亩,复种指数降低了0.48点。
5、政府对粮食生产的关注力下降。近年来,政府部门更多的是关注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生产已多年不被各级行政列为重要议题。除了中央强调和出台的相关政策之外,其它各级政府基本上属于口头重视。由于中央减免了征粮和粮食统购,解除了县乡镇干部在粮食生产上的压力,粮食生产已不再是县乡镇的中心工作。相当多的村干部和农民反映,现在的行政领导下村检查工作已经很少到田头了,粮食生产已基本上成了农户个人的事。
6、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成果显著,但后继乏力。目前我市不少从事粮食生产技术研究单位,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已是名存实亡。现有从业人员主要集中于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制、引进与开发、推广应用上,水稻的其他增产技术及非主要粮食生产技术,由于在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过程中科研单位与研制技术人员无法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几乎没有人员从事这些技术的研究,非主要粮食作物的品种更新等生产技术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从外地引进。目前仅存的优势项目--杂交水稻新组合的研究,也因立项困难、投入经费少而逐步陷入困境。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存在“立项难、经费少”的问题。在今年我市的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中已经没有相应的研究计划了。
7、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推广工作举步维艰。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原来主要是由各级农业局等推广部门完成的,由于推广经费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市一些县、乡级农业推广部门已经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多数单位部门下乡的旅差费都严重不足。新品种、新技术的生产示范与推广的工作力度、工作成效已较大幅度地落后于前十年,虽然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受限于人力物力的不足和推广网络的缺乏,科研成果的示范工作成效亦较差,许多科研成果只能是纸上谈兵了。种业公司是现阶段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的重要力量,但普遍存在示范规模小、影响力弱、售后服务差等等问题,栽培技术指导工作也严重滞后。且由于种业公司的最终目的是通过销售种子来获得经济利益,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只是它们的宣传促销手段,示范推广的费用将全部作为成本计入到销售价格中,在种子销售过程中转嫁到粮食生产者—-农民的头上,无形中又增加了粮食生产成本、降低了粮食生产利润。
(二)粮食加工、储存、流通、产供需方面
1、需大于供将是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市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外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在短期内我市的粮食生产在总量上如未能实现大的突破情况下,需大于供将逐渐成为我市粮食供需平衡发展的趋势,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2、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机制有待提高。一是部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影响了企业参与市场竟争的能力。二是企业内部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市尚有266人需要分流,其中购销企业217人,缺口支付职工补偿金960万元。三是粮食流通执法队伍有员编制和经费尚未落实到位,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3、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管理落后,发展缓慢。我市大米加工企业有近百家之多,一些个体加工厂规模极小,最大企业日处理原粮200吨。且生产设备陈旧,管理营销手段简单,多数为家族式的管理,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些企业分散在全市城乡的各个地方,为居民的粮食消费带来了便利,但也由于企业规模小而分散,造成粮油加工业发展缓慢,产品品牌效益低下,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同时,市场粮价的波动和资金限制,原粮储备不足,也影响了加工业的发展。
五、保障我省粮食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个国家的发展进步没有粮食基础的支撑不可能持续。粮食问题历来受到广泛重视,粮食安全受自然技术和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粮食安全应包括:粮食的数量安全和粮食的质量安全。我们必须与时俱进,统筹当前和长远,生产、流通和消费,根据我省情况来考虑保证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我省是一个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省份,是个缺粮省份,自给能力仅占50%左右,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粮食供需将是偏紧的趋势,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
(一)必须把严格保护耕地,提高生产效益,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一项长期战略目标。
保障粮食生产的关键要从政策和科技两个方面保护、发展粮食生产能力。中央已就耕地保护、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粮食收购保护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粮食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科技示范等方面出台了很多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已为粮食生产能力的恢复发展创造了一个很浓厚的政治环境,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中央的政策结合我市的客观实际予以及时的具体的落实。
1、依法保护耕地,确保基本农田不被侵犯并运用于粮食生产。近几年,我市能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减少幅度非常可观,很多农田被用于修路、盖房、办厂、植树、挖塘,稍为边远的地段出现较大面积的弃耕抛荒,耕地实际拥有量已较大幅度地低于统计量。因此,一是必须始终把保护耕地作为保证粮食安全的首要政策目标,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要切实搞好基本农田的保护。二是整合农田基本建设机构,统一农田基本建设规划、标准、投入,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中、低产田的改造。三是组织有关业务部门专家对耕地保护现状进行一次认真严肃的检查,详细调查农田抛荒实况,真正摸清我市的耕地数量。严厉依法查处违犯耕地保护的行为,对于可供恢复粮食生产的被占耕地应责令立即恢复耕作,争取二年内我市粮食播种面积恢复到400万亩左右。四是认真总结农田流转工作经验,引导农田逐步向种粮能手集中,提高规模化集约生产能力和种粮效益水平。
2、要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粮食是特殊商品,粮食生产是相对效益较低的基础性的弱质产业,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市场将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市场因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明显增强。要保持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必须尊重市场法则,使种粮有利可图。在粮食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当务之急是着手研究制定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一要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好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政策。二要采取政策措施降低主要农资价格,加大粮食生产机械的研制推广力度,降低粮食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三要根据社会物价水平,及时调整粮食保护价,确保农民种粮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服务体系,改善流通设施,为农民卖粮提供便利,保证货畅其流。
3、制定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中长期规划,为粮食生产提供长期的技术支撑。为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一要继续加强粮食作物的品种选育、引进工作,继续抓好“种子工程”,进一步提高优质种子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二要进一步加强粮食作物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优质高产品种的增产作用。三要加强基层乡镇农技站的组织建设工作,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技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农技站推广主力军的作用。四要加大粮食生产技术研究、推广的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总量的内在价值量不低于10年前的总量。
4、加强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与应用步伐。随着农村主要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目前在农村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已经出现以老、少、妇为主的局面,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实用技术掌握困难。政府应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能力的同时,注重引导和加强对通俗易行的实用型粮食增产技术研究的人才发展和经费投入,科研部门要面对现实,致力于农民投入少、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如粮食新品种的更新、抛秧栽培等省工省时、简便易行的粮食生产技术的研究。
5、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培养造就新型农民。中央政府已将农民的职业教育列入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要制定农业职业教育长期规划,统合农校、农广校、农函大和市、县、乡各级农业技术部门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大规模地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工作,并将粮食生产的各项技术列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培养、造就一大批年青、懂技术的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
(二)强化粮食市场运作,加强粮食宏观调控,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安全保障体系
加强粮食储备,强化市场运作,确保粮食市场稳定。做到粮食生产供应“保面积、稳粮源、多渠道、保畅通、供得上、调得动、管得住、有保障。”
1、继续完善粮食储备政策,充分发挥好储备粮在调节供求、稳定市场等方面的作用。各级粮食储备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要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城市化发展等新情况,重新研究确定各级粮食储备的合理规模。包括种子、饲料粮、保健品、副食品所需粮食都要列入其范围。要按照(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要求,加强和改善中央储备粮管理工作,确保在国家需要时调得动,用得上。要督促各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地方政府对粮食市场调控的责任和能力,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打好物质基础,确保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买得到买得起他们所需的粮食。
2、统筹省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灵活运用粮食调运手段,为调节省内粮食市场服务。坚持“立足本省自已生产,余缺适时调剂”的方针,根据本省粮食供需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采取不同的手段,灵活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根据本省余缺适时调剂,为实现本省粮食总量平衡服务。同时,要鼓励产销区之间按照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自愿合作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协作关系,促进粮食有序流通。
3、创新粮食安全观,实现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化。粮食生产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一是要建立稳定的粮食生产体系,特别是如何保护主产区利益,稳定提高优质专用粮生产能力,高标准建设国家和省级现代化商品基地。二是粮食贸易供应体系,包括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建设。三是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粮食预警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粮食法规体系建设。
(三)加强市场分析预测,建立和完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及应急机制,是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制度建设。目前我们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相对薄弱,粮食流通管理部门作为联系生产和流通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对粮食市场的分析预测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既科学合理、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粮食安全预警应急系统,及时发现、判断粮食不安全状态,发出预警报,及时启动该系统应急措施,确保粮食市场稳定,使政府掌握保障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1、定期分析和粮食供求市场信息,引导生产和流通。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形成快速、更贴近市场的监测系统工程,提升粮食市场信息的收集、储存能力,提高对市场动态的分析和预测能力。
2、完善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确定调控预警指标,实施先兆预警。建立政府粮食安全预警系统,具体规定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做到职责分明,才能收到明显成效。特别是粮食主管部门和物价、工商、交通部门应密切配合,做好粮油市场监控工作,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迅速有效地监控全市粮食安全状况。
3、建立全省和区域性粮食应急机制。全省各地市要建立粮食安全预警应急方案和成立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出现情况及时启动议案,确保粮食市场和价格基本稳定。并坚持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充分发挥政府储备粮食、粮食风险基金以及重点粮食市场和骨干粮店、骨干粮食加工企业的作用,进行调控,及时平抑粮价,稳定市场。
(四)深化改革,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发展粮食加工,推进粮食经营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快发展来解决。总的是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的精神,逐步实现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由传统加工工艺向采用先进适用技术转变;推进粮食生产基地化、产加销经营一体化、加工制品优质化的要求,把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粮食生产重要抓手,促进粮食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1、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根据《全国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编制和实施粮食加工发展规划,引导粮食加工业合理布局,渐进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根据发展规划,落实分步实施的办法和措施,纳入实施单位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2、做大做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扶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有发展前景且带动力强的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努力搞好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质量,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之间的联合和兼并,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有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粮食加工企业,从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一体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以此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促农业。
3、建立和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合同契约订单,逐步扩大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加快农业行业协会建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介组织,与龙头企业一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在完善现有合同契约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的基础上,加快建立股份合作制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是树立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用法律手段保证龙头企业与农户合同的法律效力。
4、加快粮食加工的集聚地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动员本地乡镇企业、民间能人、个私业主在园区发展粮食加工企业,促进园区成为粮食、饲料加工企业的集聚区,并且带动相关企业发展。
(五)加快发展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保证粮食的质量安全。
目前我省对粮食质量认证相对较少,粮食是大宗的农产品,也是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的质量安全关系到大家的切身利益,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应进一步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体系,普及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引导农民合理施肥、科学用药。要进一步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加大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力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产品,有效保障农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安全,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1、加大绿色食品宣传力度。在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开辟绿色食品开发园地,在农业969155网站上完善绿色食品网页,及时宣传有关知识和报导我市绿色食品开发进展情况,引导广大市民和农村提高对绿色食品的认识和参与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树立“不仅要多卖粮,还要卖优质粮”的观念。
制鞋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中使用有机溶剂、粘胶等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职业健康安全防护及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规范制鞋业生产经营活动,预防和避免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保护从业人员生命健康权益,市于近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制鞋业职业健康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在检查中发现制鞋业存在不少职业危害隐患。以下是在近半月多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制鞋业存在的职业危害隐患问题和对此的一些浅显建议。
问题
检查中发现制鞋企业大多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的申报,但职业健康管理资料不健全不规范。制鞋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粉尘、噪声、苯等职业危害因素,长时间接触易发生职业病伤害,然而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从业人员未配备劳动防护用品(防毒口罩、耳塞)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一般白纱口罩,起不到防毒防尘防噪声作用;喷漆刷胶工艺处未设置通风设施或为了降低成本设置的防护通风设施未正常开启,防护设施成为摆设;企业未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未能如实将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以警示方式告知从业人员;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等诸多问题,充分反映出部分企业对职业危害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管理措施不到位,从业人员缺乏对职业健康知识的认识。
措施
(一)落实制鞋业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责任。
落实制鞋业职业危害隐患自查责任,在制鞋企业中普遍倡导推行用工体检、有毒岗位分发防毒口罩、车间通风、使用合格低毒胶合剂,改善生产工艺或完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二)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职业健康相关知识,定期开展宣传教育培训,组织学习职业病防治法,提高职业危害防治意识,使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充分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和职业危害的严重性。
(三)落实安监部门监管职责。
安监部门增强服务意识,执法人员提高职业健康执法能力,深入鞋业企业调查研究,经常检查、指导、帮助督促企业建立预防职业危害管理体系,促进职业健康执法工作的有序开展,从根本上保证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维持社会稳定。
(四)部门联动,加强制鞋业职业健康安全长效管理。
制鞋企业职业健康专项执法,是一项综合性的监管执法工作,要加强对制鞋业的常态化管理,各镇(办)对辖区内制鞋企业摸底排查,公安、环保、安监、消防、工商等部门实现部门联动、综合施治,发挥部门优势,形成执法合力,日常深入制鞋业进行职业隐患排查和整改治理,规范制鞋业的生产经营秩序。
一、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了城市环境面貌,带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难题。如:杉木树下路,2006年被列为市政府重点工程,至今未开工建设。该路段残缺破损,凹凸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居民对此反响强烈,多次向上,要求政府尽早开工建设。同时,我辖区有相当数量的居民小区路面未硬化、绿化,路灯配置也不合理,也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另外,市政工程建设完工后,堆积在路旁的建筑废土未及时清理,绿化未及时跟进,导致形成新的环境卫生整治难点。在此,建议市政府要加大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及后续工程的完善。
二、国有改制企业职工宿舍区脏、乱、差、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整治难度大。我街道社区均对辖区内的改制企业物业留守公司下发了整改通知,但这些物业留守公司对整治工作大多持置之不理或消极应付的态度,与市、区下发给街道的整改通知的效力相比有天壤之别。这些企业改制后,职工宿舍区普遍存在脏、乱、差现象,其市政设施仍然维持甚至落后于原来的水平,职工生活比较困难,这些居民区已经成了被城市遗忘的角落。如:赣南建筑总公司、江西气压机厂、赣南纺织厂等。对这些小区的环境卫生整治,街道是力不从心、力难所及的。建议市、区两级政府加大对该区域管理的资金投入。
三、市、区属有关单位的配合不够积极。我辖区内有相当部分市属单位、区属单位的职工集资房小区无人管理,脏、乱、差现象普遍,职工住户意见大。社区居委会干部就此事找到有关单位,大多数单位都找借口推脱,不愿主动承担管理职责。如:红旗大道45号城建大院,卫生脏、乱、差,临街面楼下沟道污水横溢,垃圾成堆。该院内住户由多家单位职工组成,这些单位有:市政养护处、市政工程公司、市园林局、市规划局、市自来水公司、市公共汽车公司、区建设局。该城建大院的管理,需要市级有关单位牵头才能得到有效解决。同时,我辖区内无人管理的小区还存在大量公房,对此,市房产局应负责监管起来。建议市、区要加大对市、区属有关单位不履行“两城同创”工作要求的责成力度,促使其积极履职,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按照《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问题及整改清单》要求,针对存在的问及表现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并对照整改措施进行逐条查摆和整改。
在履行“一岗双责”,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能够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所担负的岗位职责有机结合起来,配合全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现将具体履行职责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落实分管责任。支部书记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党建工作,传达贯彻机关党委的部署要求。参照总队2021党建工作要点制定支部党建工作学习计划,确定目标责任,形成支部书记带头抓,逐级传导压力,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坚持分管工作与党风廉政工作一起抓。认真落实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与处室同志分别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抓好责任分解,明确责任要求。认真分析研判专项调查处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认真做好工作部署和检查落实。
二、加强工作指导。把党风廉政建设要求融入到专项调查工作中,针对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指导修改完善了《廉政风险点》、《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完善制度规定,加强风险防控。
按照贵办要求,我局针对当前脱贫攻坚存在问题进行了自查、整改,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部分干部宣传工作不够深入,政策法规宣传不够,贫困户对自己享受的帮扶政策了解不够。
整改落实情况:按照指挥部的安排部署,我局于8月初派出20人组成的扶贫专班组开展专班扶贫,全力奋战在扶贫一线,坚持每日走访,进行入户宣传。从领导班子到普通党员干部,通过两个月来的努力,强化宣传引导,配合乡镇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落实帮扶政策,树立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营造了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切实增加了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加大入户宣传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查缺补漏,落实帮扶措施,不遗余力地完成脱贫攻坚这项政治任务。
随着人口、车辆的不断增多和社会治安管理压力的不断增大,公安警力呈现严重不足。实行统一招录民警以来,缓解了公安工作的压力,增强了公安机关的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近几年的培养使用过程中,新进民警的发展弱势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对公安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融会贯通、独当一面。尤其是非公安专业的考生,对公安业务了解不透,独立办案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对自身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善于学习、思考和总结,工作出现疲于应付的现象。三是对本职工作缺乏清晰的定位,被动等待、眼高手低,工作比较被动,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四是对周围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出现民警流失现象。怎样做好新进民警的培养和使用工作?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保障新进民警的发展前景
要多向基层民警倾斜。对于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民警,机关单位应优先借用和提调,以实现人才的合理使用和正常流动;要多向有突出贡献的民警倾斜。对于能在短时间内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新进民警,要适当突破论资排辈的观念束缚,给予破格提拔,以鼓励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要多向积极进步的女警倾斜。不少人认为,女性只会抄抄写写,受不了苦累、做不出成绩。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当前不少女警也是通过笔试、面试、体能测试、体检等重重选拔进入公安队伍的,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吃苦精神,工作耐心周到,而且同样要求进步。因此,应该在提拔使用上破除歧视女性的旧观念,给予女警同等的发展空间。
二、改善新进民警的生活待遇
新进民警正值青壮年时期,一边要独立自主、回报父母,一边还要成家立业、养家糊口,面对的压力非常大。国家应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特殊性,落实从优待警政策,使其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要保证四季执勤服装按时足额发放到位;要帮助解决住宿问题;要适当提高福利待遇,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三、丰富新进民警的业余生活
年轻民警,尤其是外籍民警,因为人生地不熟,生活朋友圈尚未建立起来,容易感到精神空虚、生活乏味,非工作时间无所适从。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关心,一要加大硬件投入,投资兴建阅览室、健身室等,给他们一个可供拓展视野、休闲娱乐的地方。二要定期组织文体活动,比如开展团体竞赛、文艺演出和单位联谊等,帮助他们锻炼体魄,娱乐身心,增强其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四、呵护新进民警的身心健康
一要强化政治思想教育,清除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新进民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其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要建立领导谈心制度、老民警与新民警一对一结对制度,加强对新进民警的关心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解决他们的困难和忧虑,消除其后顾之忧,促使其健康成长。三要定期组织民警体检,认真落实休假制度,使民警有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去应对日常工作。
五、强化培训教育
坚持培训时间应坚持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在组织初任培训、每年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各基层单位还应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随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培训内容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组织民警政治、法律、公安业务素质的培训外,还应特别重视警务实战技能的培训;培训形式应坚持灵活多样。培训形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创新,比如可以通过听取领导介绍情况、先进民警汇报经验、邀请专家授课、组织观摩学习等方式开展培训;坚持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因材施教。对于非公安专业的民警,可以根据其专业特长进行分班学习。比如将他们细分为文科和理科,语言学和法学等,对于不同专业的民警侧重不同的教授内容,以快速弥补他们各自的不足,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六、规范使用管理,做到因才施用
新进民警在分配到岗之后,各科所队长可以通过交流谈心或摸底考试等方式了解各人的兴趣和特长,再进行具体工作安排,尽量做到因才施用。比如可以安排有写作特长的负责宣传报道;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安排在法制部门工作,具有较强的业务理论和实践功底的安排在一线执法部门工作。只有让这些新进民警各尽其才,才能在不同领域为公安机关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