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文化内涵论文

时间:2023-03-10 14:48:20

导语:在文化内涵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文化内涵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文化;德育;影响机制

德育教育与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以“文”化人,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是实施德育的源泉;而德育作为一种文化教育,文化的发展模式、活动规律以及所包含的价值观,必然会对德育产生根本性的深层次影响。肩负着育人重任的学校德育,其运作过程是一种文化和道德的传递与创新的过程。探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探讨文化与德育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文化与德育之间的潜在的、深层次的本质联系,进一步解读德育的本质,从而自觉完成新时期学校德育的育人使命。

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含义

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德育教育,应该认识到,德育充分体现着文化所具有的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德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根本在于其所蕴含的文化力量,德育内容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德育效果的彰显在于文化方法的正确运用。德育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伴随着价值和价值追求的文化与人的双向建构,这种双向建构过程必然要受到文化的影响。

研究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主要是从宏观上更加侧重对文化与德育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加以把握,也就是说,在对德育与文化的关系研究中,更多地关注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及影响方式,更多地关注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形态及其内在规律,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对德育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进而认识和把握在文化的影响下德育所产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由此,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可理解为:在文化与德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文化对德育发挥的有规律性的作用,及发挥这种作用的过程和作用原理。

简要地说,也就是文化对德育的“有规律性的作用模式”。

从关于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概念界定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第一,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只能发生在二者相互联系的过程中,割裂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则难以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第二,这种影响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规律性的作用体现,重视对这种规律性作用的认识和把握是认识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关键所在;第三,这种有规律性的作用在其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原理,揭示相应的过程和原理应是认识和把握文化对德育影响机制的重点。

由于文化既存在于德育外部,又存在于德育内部,同时它还起着沟通德育内外部关系的桥梁作用,因此,一般来说,文化对德育的影响具有全面性。在我们有关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机制的讨论中,重点是通过考察文化对德育的影响过程,了解在此过程中文化对德育的影响特点,以及在此影响下德育的变化规律。

二、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

文化是德育的“生态圈”。德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其中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和校园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因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德育主体,不同的德育主体通过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进行不同的理解与选择,进而产生对德育系统建构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实现的。

(一)文化信息的传导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最基本的是信息传导,即社会文化环境与学校文化环境各要素通过一定的形式、渠道和媒介把信息传导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学校文化环境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舆论监督、榜样示范、人际互动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学校文化环境是教育者根据社会需求和育人需要有目的地设计和组织起来的一种道德教育环境,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即围绕培养人、造就人这一根本目标运转,因此,学校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相对集中、明确、深刻和持久,对于人们思想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可控性与系统性。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传导主要是通过公众信息、思潮引导、公德规范、社会舆论等环境要素来实现的。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其目标是模糊的、多变的,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影响往往是多元的、分散的,有时甚至是相互抵触、互相冲突的,具有不可控性与非系统性,因此,应正确认识学校文化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对德育影响的不同特性,在发挥文化信息对德育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增强其可控性和系统性,强化其信息传导的针对性和导向性,保证文化环境影响的正效应,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文化信息的选择过程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环境具有层次性,不同文化环境层次和同一文化环境层次各要素,都会对德育主体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各自相对的接受主体。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环境下,由于不同接受主体的思想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各有不同,因此,每一德育主体对文化环境中所含信息的理解与择取也是不同的。由于德育主体对信息的不同选择而导致的对德育的不同影响的过程,形成了文化环境对德育的信息选择影响。

当然,就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德育工作者对来自各方面、各层次的信息,都有一个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过滤、筛选的过程,并有明确的存优去劣的指向性。而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相对缺乏这种明确指向性所决定的过滤与筛选。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信息选择的影响同时具有组织性与非组织性两种特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环境所具有的组织性,并借此增强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指向性,为德育信息的选择提供更多更好的条件,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文化信息的重组及对德育的影响

文化与德育的本质联系决定了文化本身内含着德育要素。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不可避免地产生着影响,其中重要的体现就在于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由于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具有广泛性、多样性、隐蔽性和弥漫性,使得这种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资源的影响处于一种不自觉的状态。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德育工作者自觉根据其工作目标,运用经过鉴别和选择的来自外部的文化信息,对原有的德育资源进行重组,从而丰富学校德育资源,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工作者自觉对来自社会环境的文化信息进行鉴别选择,并在此基础上重组和优化学校德育资源的过程,可视为借助文化环境对德育的影响所进行的德育系统优化。如果说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于学校德育资源的正面影响尚不具有自觉性的话,则基于学校德育本质要求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较充分地体现出文化环境对德育资源重组影响的自觉性。可见,文化环境相对于德育资源重组的影响具有非自觉性与自觉性两种特性。因此,通过自觉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不断丰富学校德育资源,优化学校德育系统,用先进的、正确的文化信息影响德育对象,并努力使这种影响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主要方面。

三、文化对德育内部有关要素的影响机制

文化对德育的影响最终要通过对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影响才能真正体现。文化对德育内部要素的影响机制是指文化作为德育的母体,为德育系统的建构提供基本的价值导向及内容规范,这种基本的价值导向和内容规范,规定和制约着德育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存在与发展。这里主要从文化对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标及德育课程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展开讨论,以引发对相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一)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

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是指德育作为文化的有机组成,其所依存的文化在德育产生之际对它将要发挥的功能已经预先设定,这种设定体现着文化对德育作用的相应规定,表现为德育对文化的功能要求的适应,并影响着德育的发展形态。就文化与学校德育的发展而言,文化作为德育的源泉,其形成无疑先于德育。事实上,正规的学校德育是文化积累和发展到较为规范阶段后才出现的,是随着文化的积累及文明形态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为适应与满足一定社会和阶级所特有的道德文化的需要才出现的,应该说,这也正是德育产生之初的功能,即通过特定文化的传承从而实现其对社会和对个人的作用。因而,学校德育在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社会认定了的文化要求,成为一种制度化了的文化传承方式。

重视文化对德育功能的预设,要求我们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在强调德育对社会需要的功能的同时,注重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就将抑制德育功能的发挥,阻碍社会与个人的发展。

(二)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

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是指文化在德育有选择地吸收文化信息过程中,通过信息整合与信息重组,不断地使自身所蕴含的价值与原有的德育要素相融合,进而使德育价值体系不断得到优化与丰富。

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受到来自文化的制约。和规定,德育的存在必须有着对生活和对生命的文化意义。德育的价值不是教人学会一些谋生的工具性知识和本领,而是在于引导人们去把握生活的意义,去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而帮助人去生成有意义的生活,形成内在于人的有道德意义的世界。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对人生活的指导和对生命的丰满正是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所致。然而,在单一文化时代,学校德育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工具性特征,德育完全是按照已有的、被制度化的、外在的社会化标准的文化模式机械地训练人、加工人、塑造人,它不仅完全否定其内在的文化育人的品质,而且完全漠视、抹杀了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主动性及自我建构性。这样,德育在文化的意义上便成为一个“虚概念”,它虽然传承文化,但却不是文化,扮演一种社会主流文化的“传音筒”和“代言人”的角色,这是长期以来学校德育无自主性、无文化性的根本性症结所在,而缺乏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品质的德育只能是文化灌输式的教育形态。在当前的多元文化时代,不同文化间交叉传播,使传统的一元的封闭的学校德育呈现出较多的开放特征,同时,不同类型的文化变迁使得学校德育开始反思对政治的单纯依附,重视文化对德育价值的建构。因此,德育在突出其本性特征即德育对社会、对人发展的价值作用的同时,应更关注对人类进步的作用,对人的生命世界的价值和意义。

(三)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

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是指作为一种价值导向,德育目标不仅是一个国家统治意志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规范及其价值的反映。严格说,国家的意志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直接影响着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的目标的内容和性质,同时德育目标反映着文化的实质及其结构。

从一定意义上讲,德育目标应该如何定位,价值取向如何,都体现着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尽管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德育目标的性质和内容是不相同的,但从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道德教育的本质意义上看,德育不仅具有社会,还具有个体,德育的根本价值就在于提高和扩展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才能,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尊严,使人真正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为此,德育的目标应当定位在确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这一基点上。然而,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中,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是社会本位目标至上,往往是把人作为工具来培养,与个体本位目标处于对立状态。强调德育目标的社会性要求有着它的合理性,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伴随着人们对文化的认识的深化和文化对人民生活影响的加深,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价值得以珍视和确认,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强调对人自身的关注,促进人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这一变化必然要求作为文化有机组成的德育在个人的关系领域发挥作用;必然要求德育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工具来培养;必然要求德育目标要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出发点,把培养人的社会化人格作为归宿。总之,重视文化对德育目标的导向,必须依照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对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定位,使德育目标的确立有利于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

(四)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

文化对德育课程的规范,是指文化作为德育课程的母体,造就了德育课程,决定着德育课程的文化品性,并为德育课程设定了基本的逻辑规则及规范来源。德育课程属于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社会所积累的优秀道德文化是德育课程的主要源泉,抛开文化,德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德育作为文化的子系统,其课程开设是传递、传播和创造道德文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第2篇

作者:余芳 单位:福建省永安市供电有限公司

在电力企业中直面客户层的营销文化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在最外层的,这一层虽然是最底层最简单的文化组成,但是其也是直接面对客户的,对电力企业的日常营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以说直接是企业的形象层。在这一层的电力营销中,应该构建完善的服务文化,加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友好的联系与沟通,维护客户与企业固有的关系,并且进行潜在客户的开发,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来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从而获得企业的收益。程序流转层。程序流转层也就是营销文化的中间层,这一层主要是营销方案的制定以及现场的侦查活动。在这一层的营销之中有着相关的制度以及行业的标准,这些都是需要营销人员特别注意的,在这一层的营销文化需要有专业的行业素养以及个人服务热情,要进行细致的工作,对于客户的服务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要特别的注意,不能够出现失误。因为可能一个失误的出现都直接会影响最后的投入运营,造成客户对企业的不满意,从而对企业的形象造成影响。营销文化核心层。营销文化的核心层也就是营销文化体系的最内层,这个层级是整个营销文化的最关键的地方,直接是营销文化的形成的地方。在这个层级中,需要企业对员工的思想做一个有效的引领,帮助员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营销氛围,让企业的员工因为企业的信念而凝聚起来,在心中形成一个小小的宇宙,从而在工作的时候信心百倍又充满活力。当然这个层级的文化也是整个电力企业营销文化的灵魂部分,它能够积极的推进企业的营销,在获得企业利润的基础上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对于电力企业也是一样,营销文化的建设能够让企业内部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在电力营销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优势。做好企业文化分析,准确定位营销文化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的文化,虽然有的企业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体系,但是企业文化就像是一种空气一样无处不在。统一的着装,统一的口号等等这些都是企业的文化内容。所以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考虑到企业的整体文化,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营销文化的准确定位。营销文化需要根据个性化、差异化等不同的因素来进行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电力企业所处的地域,企业的历史背景等等,从而让营销文化有个好的定位,具有深厚的内涵以及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总体来讲,在电力营销文化的定位中在除了坚持优质服务之外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特色化的电力营销口号,在这些口号中需要有感恩、感谢一线员工、感谢客户、创新、高科技、尽责等等文化因素,从而让企业营销人员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以共同的信念与企业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构建电力营销文化体系,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电力营销文化的建设需要一个成熟的体系作为铺垫,从而更好的发挥营销文化的作用。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应该建构三层的电力营销文化,通过对核心文化、流转层文化以及外层文化的构建,让企业内部充满生机与活力,让企业的员工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的蓬勃发展。当然在具体的构建中,在核心文化层需要引导企业的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企业内部找到认同感与归属感,还有奋进感,从而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其次,在流转层文化的构建中,需要培养出一流的营销队伍,提高整个营销的方案制定能力,提高业务质量;最后在营销文化的最外层应该构建起客户的文化,优化员工的服务意识,并且让营销文化充满员工的内心,从而更好的给客户带去服务,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

打造营销品牌,增强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品牌也是一种文化,品牌效应不管是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电力企业中也是一样,一个好的品牌总能够带动员工的积极性,能够让员工的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有自信。所以,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在营销文化的建设中也应该不断的进行品牌文化的创设,不断的树立典型,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以此来增强企业营销团队的战斗力。并且在营销团队之中,还应该树立典型,对于那些营销做得好的员工要进行奖励,让他们去主动积极的帮助其它的员工,一起来让企业的营销做得更好,从而不断的增进企业的绩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文化体系,通过文化的力量来推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并且取得效益,这是当今电力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所以,电力企业一定要认真的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的营造企业的营销文化,为电力营销创造良好的氛围,组建一支优秀的营销团队,从而促进企业发展与繁荣。

第3篇

摘要:中华武术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归纳并加以整理研究对我国文化的今后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华武术;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9-0201-01

中华体育文化流传千古,经久不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蕴含着的独有的东方武术文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武术曾被提到高一种文化层面,“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则是对它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武术文化也逐渐受到热烈的追捧,武术项目不仅成为08年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同时其也频频现身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从70年代香港媒体中的功夫之王-李小龙,到近期好莱坞中的红得发紫的“功夫熊猫”,无处不彰显着这种东方古老文化的强大魅力。武术,又名国术,是古人类之间自然搏击打斗方法的演变,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世界,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保留和继承中华先民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的肢体语言,是全世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块瑰宝。

一、中华武术文化的内涵

(1)“和”,“合”文化价值

与西方在搏击,剑术上所推崇的格斗中人性的释放的价值取向不同,我国的武术文化长期在中华文化大环境的熏陶下,形成一种独到的,以追求“和”为最高目的的行为准则。自古以来,儒家思想就占据了我国社会文化的主流,而其中包含的“和为贵”的理论精髓,成为自古以来人们行为处事的重要信条;以至于后来的道家的“不争”、“无为”,墨家的“非攻”、“兼爱”都摆脱不了对“和”的依赖。从我国武术的起源与发展也可以看出,其追求“和”的内在本质也是非常明显的。原始社会,人少兽众,为了更好的获取生产资料,发掘自然,满足世间万物的平衡所需,人们就必须通过武术来为自己的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随着人们对原始社会的摆脱,人们自身的私欲日渐膨胀。曾几何时狼烟四起,人们家破人亡,为了捍卫自己国家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得不对普通老百姓进行武术相关指导,以武力抵抗外族的侵略。后来武术又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营生手段,封建社会的“武状元”、民间团体的“武术总领”、近代出现的“私人保镖”等。当然武术不一定是理论上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但是“止戈为武”的指导原则确是在实际中取得效果最好的方法。武术的自身功能特点与“和”文化的追求在表面上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在实质中又相互制衡,协调发展。肢体运动“斗”的内涵与精神层面“和”的意识在武术文化上取得高度地辩证统一。对“合”的文化价值的追求也是中华武术精髓的另外一面。主要包括“形神合一”、“知行合一”、“阴阳合一”三个方面。“形”指的是武术动作的一招一式,是习武之人的外部形态;“神”指的是习武之人的意识,精神面貌。“形神合一”就是说通过武术行为反映出内在的文化内涵,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古人云:“既学艺,必试敌”,这表明古人已深知认识与实践两者间相互联系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并使认识得以发展,同时实践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知行合一”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阴阳合一”在武术界得到广泛流传,阴阳通常用来代指同一种事物不同属性的对立的两面,合一则表示其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2]武术搏击中刚柔相济、动静结合、虚实变幻无不是对这一理论的最好体现。

(2)休闲文化

武术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对养生性的追求,中国的养生文化由来已久。着重表现在“养身体”,“养家糊口”等方面。武术文化也深受其影响,因此其包括娱乐和健身在内的休闲性相对突出。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对人体身体健康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武术在强身健体方面的功效自然不用多说,在配合有关“天人合一”,“阴阳合一”等科学内涵,强身健体方面的作用达到极致。增强体质的同时,以“打”、“踢”、“拿”等基本动作为主打的中华武术,常常也被用到民俗文化的发展上。令人瞠目结舌的中华杂技艺术,美轮美奂的功夫动作指导,精彩绝伦的国粹京剧表演都大量渗透着武术文化的影子,在为观众带来愉悦,调节情感,舒展身心的同时,也带动了一个地方,甚至一个国家产业链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机会,如央视体育频道的“武林大会”,江西卫视的“争霸擂台”节目等都是武术经济价值的重要体现。可以说“武术属于体育,但又高于体育”[3]。

(3)整体谋略思维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无疑是对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流,不同于西方拼规模,拼人数,拼装备。我国武术文化在军事指导方面自古以来就偏好于带有谋略的战略思想,《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兵书表现的尤为透彻,“不战而屈人之兵”,“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故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我国武术文化认为在体能斗争中,体格间的差异是不可否认,也不可避免的事实,但这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通过智取,谋略,同样可以达到“出奇制胜”,“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以己之长,攻彼之短”是我国武术的核心思想,同时我国武术文化也非常看重整体意识,这与强调个体,个性突出的西方搏击文化有天壤之别,具体表现在武术的格斗过程中攻守转换,手脚并用的技巧。武术的基本技法中手可拿、可打,脚可踢、可踹,腿可拌摔。就连背也可以靠,身体所有接触的部位都可能会成为技击的点[4]。

参考文献:

[1]、吴明.漫谈武术文化内涵.搏击(武术科学),2010,(10).

[2]、次春雷. 对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第4篇

[关键词]甘肃临夏;彩陶王;马家窑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26-02

“彩陶王”出土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国家级文物,原名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双耳四彩陶瓮,被郭沫若先生誉为“彩陶王”。1950年4月,时任三坪村党支部书记的戚永仁和其哥哥戚永年在雨水冲刷的坑洼里发现并挖掘保存了这件彩陶瓮,1954年捐送国家。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一枚,使它蜚声海内外。

一、“彩陶王”出土的地理环境

“彩陶王”出土的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地处黄河南岸二级台地上,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隔河相望,面积66万平方米。黄河南岸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未经破坏的原始生态条件下,当地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这一地区的原始农业并不像现代农业那样远远落后于平原和沿海地区。文物主要分布在头坪的旧庄大锅,尕鲁坪的上庄、尕塬、二坪的麻黄咀、高崖咀、坨子岭,三坪的园地咀、犁地咀、城墙地。该区域是一处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并存的文化遗址,遗址面积大,分布广泛,内涵丰富。尤以马家窑类型为典型,出土文物有瓮、罐、瓶、盆、钵等,还包括大量的石器、骨器等。2003年7月5日,三坪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彩陶王”的文物特征

马家窑类型彩陶瓮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平口,短颈,阔肩,腹部渐收平底。口沿处有对称的四只小突,腰腹部有双耳。体型硕大,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草叶纹,中层为连续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草叶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饰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饰最宽,为主体花纹。这件彩陶瓮的周身共绘四个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四个大旋涡纹首尾相连,成为有机的连续体。每两个大旋涡纹之间还饰有小旋涡纹。花纹富有极强的动感和气势,波澜壮阔,富丽流畅,造型古朴典雅、雄浑壮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先生在他的专著《陶器鉴赏》一书中这样描述这件彩陶瓮:“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部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旋流动,表达了极其波澜壮阔的美观效果,十足的精彩。造型也很特色,口沿外四钩形钮,腹部双耳,表面打磨光滑。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这件可以称作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造诣。”

三、“彩陶王”的文化内涵

“彩陶王”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陶器是遍布于华夏大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曾被广泛运用于史前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当时的社会发展看,陶器贯穿于当时的巫术、宗教、祭祀、战争、饮食、音乐、舞蹈、墓葬、渔猎、纺织、手工业生产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文化个体的角度看,陶器不仅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同时也贯穿于每一个人出生、成长、婚配、死亡这个过程的始终。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创造和传播,陶器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基础,陶器文化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

陶器是古代艺术的凝聚物,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彩陶,以其精致、细腻的制作,娴熟、精湛的工艺,精巧的构思,完美的装饰,在技术和艺术上登上了一个高峰,成为陶器中的瑰宝。中国彩陶起源于距今约7~8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古老农业文明繁荣的体现。彩陶中的马家窑类型彩陶最负盛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文化品味上,在整个新石器时代都绝无仅有,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彩陶王”的国家一级文物――马家窑类型彩陶瓮,是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说明,原始先民已经进入农业种植时代。从出土的文物看,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先民制造了原始生产工具石铲、石锄、石斧、石凿、石锛等,纺织工具有陶纺轮等;从有些墓中随葬的猪、狗和羊的情况看,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

马家窑时期的制陶业也十分发达。它在仰韶文化的陶艺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并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物主要有瓮、罐、瓶、盆、钵等,色彩早期以纯黑彩绘制花纹,中期使用纯黑或黑红相间的彩绘制花纹,晚期以黑红两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制陶工具开始使用慢轮修胚并研究用慢轮绘制同心圆纹、平行纹、弦纹等纹饰。从陶质看马家窑彩陶以橙黄陶为主,半山、马厂彩陶以红陶为主。据测定,马家窑彩陶的烧成温度达到900~1050℃。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彩陶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崇拜敬仰心理。马家窑文化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也是先民们在生活中认识大自然的产物,所以,在彩陶上也大多绘制了黄河奔流不息、漩涡急流、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现象。如“彩陶王”上画着的旋涡纹、水波纹,就是先民们对水的敬畏、歌颂和崇拜。先民们居住在背风向阳的台阶地上,十分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离不开水,又不了解水,更不能驾驭水,认为水威力巨大、神秘莫测,且有灵气,于是就产生了崇拜。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彩陶艺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艺术的追求。马家窑文化原始艺术主要体现在繁丽多姿的彩陶纹饰上。马家窑彩陶纹饰艺术地再现了原始社会生活,如水波纹、 旋涡纹、网格纹、草叶纹等,反映了原始农业和渔猎的生活。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有了审美艺术的升华,用几何写意表达形象,对称和等分大量应用在彩陶的体形和纹饰中,如“彩陶王” 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工匠在绘大旋涡纹时,是绕彩陶瓮腰腹部一周先定出四个等距点,然后再向所定之点引线使之成为四个很有规律的大旋涡纹,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马家窑彩陶画是中国画的根。彩陶是一部色彩和泥土的文明史,马家窑彩陶画,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著名画家、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先生在《神奇辉煌的马家窑彩陶及它对中国画艺术的长远影响》一文中说:“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最鲜明的特征是:以毛笔作为绘画的主要工具,以黑色线条作为绘画的骨架和基础,以线作为绘画的基本造型语言。中国画的这些基本要素,从马家窑彩陶画上都可以看到。所以我认为马家窑彩陶画为形成中国画的独特民族风貌奠定了基础;马家窑彩陶画是中国画的根;她就是远古的中国的画。”

总之,“彩陶王”是史前彩陶的代表作品,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上登上了一个高峰,不仅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叶茂林.陶器鉴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2]林少雄.洪荒燧影――甘肃彩陶的文化意蕴[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3]郎树德,贾建威.彩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4]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第5篇

关键词:汉语桥比赛;文化内涵

一、汉语桥比赛的内容形式

CCTV汉语之星―“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以下简称“汉语桥”)是由中央电视台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联合主办、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承办的在华留学生汉语比赛。汉语桥”中文比赛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选手们首先在各自国家参加预赛阶段比赛,优胜者应邀来华参加复、决赛阶段比赛。由自选题演讲、常识问答和才艺表演三个板块组成。汉语桥比赛也在逐年增加新的环节。

二、“汉语桥”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以弘扬中华文化、推广汉语为目的的“汉语桥”,在各类比赛和表演项目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历届“汉语桥”中,中国古典文学知识都占有重要位置。在首届“汉语桥”比赛中,第二个项是从歌曲联唱中听考题,这些歌曲都是根据古典诗词谱曲而成的,它们分别改编自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先由中国歌手演唱这些曲目,再由参赛选手从中选择一句名言来描述其中的情景、意境,是用来考察选手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在第四届的比赛中,第二项比赛是“弦外之音”,以电视剧《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的主题曲作为考题,考察选手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理解程度。除了古典文学之外,中国传统艺术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在首届“汉语桥”比赛中,安仁良(加拿大)和盖未名(美国)共同表演的相声《俏皮话》赢得满堂喝彩。在第三届“汉语桥”中,参赛选手分别用天津陕板、山东快书和快板书三种表演形式表演了《武松打虎》。

中华戏曲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在第二届“汉语桥”中,参赛选手表演了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黄梅戏《女驸马》的片段;在第三届“汉语桥”中,选手表演了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的片段。另外,享誉全球的中华武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深受各国留学生的喜爱。在第一届“汉语桥”中,中华武术表演贯穿整场晚会,一位位海外“武林高手”纷纷登场亮相,他们精湛的表演将中华武术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表现得栩栩如生。在武术表演中,表演者使用扇子、毛笔、大旗等道具,把武术演变为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武术舞蹈。

三、“汉语桥”中的中国现代文化

现代中国不能只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现实中的中国文化也必然以现代精神为主导。“汉语桥”的组织者们不想用一个已经成为历史的、只能供人观赏的传统中国掩盖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的中国,所以中国现代文化也是“汉语桥”的重要内容。

在第二届“汉语桥”中,有一个试题故意将《茶馆》的作者混淆,让选手辨认。《茶馆》反映的也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此时的中国正是在西方影响下不断现代化的中国。在第一届“汉语桥”中,华家德(伊朗)朗诵了戴望舒的诗《雨巷》,雷萌(喀麦隆)朗诵了徐志摩的诗《再别康桥》,它们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反映了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而且新诗本身就是在20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诗体形式。

现代歌曲也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歌曲贴近现实生活,便于传唱,留学生还可以从中感受中国文化。在第一届“汉语桥”中,留学生演唱了中国著名作曲家陈歌辛创作的《玫瑰玫瑰我爱你》,阿达莱蒂(哈萨克斯坦)和米静婕(英国)演唱了《茉莉花》,彰显了中国现代歌曲的魅力。演唱现代歌曲极易吸引观众的兴趣,增加收视率。

四、“汉语桥”中的中外文化拼接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不断的交汇融合中发展变化,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也必然如此。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增加,各种文化的融合、拼接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同时,不同文化之间的拼接常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汉语桥”中就出现了很多中外文化拼接现象。

在第三届“汉语桥”中,开场是一个大型舞蹈表演节目,融合了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舞蹈。其中,非洲舞蹈粗犷有力,拉丁美洲舞蹈热情奔放,欧洲舞蹈舒缓优雅。音乐剧小品《梁山伯与朱丽叶》把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梁山伯与英国莎士比亚笔下的朱丽叶进行了跨时空拼接。不仅给观众耳目一新的审美效果,而且可以通过对比展示两种文化的异同。在第四届“汉语桥”中,歌舞《忐忑・孤独的牧羊人・wakawaka》将三种不同文化背景的歌曲拼接在一起,不仅让观众同时体会三种文化的艺术魅力,而且产生了独特的拼接效果。

中外文化的拼接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国文化兼收并蓄、有容乃大的特点。中外文化拼接可以使留学生在多种文化的对比中更加客观地认识中国文化,培养包容心态。同时,选手们在比赛中能够接触到自己国家的文化,也使“汉语桥”比赛很有亲和力。

五、总结

“汉语桥”世界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汉语学习者学习中文、了解中国、体验中国文化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中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全球化的特征和“汉语热”的兴起的背景下,学好汉语,才能进一步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认识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综观四届“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的总决赛,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届比赛中所占比例都是最高的,并结合现代特色,符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宗旨,彰显民族特色,另一方面也符合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这说明“汉语桥”正在日益变得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成海萍.“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传播现象分析[D]. 山东大学 2012.

第6篇

信仰崇拜被很多民族当做精神的指引,这种宗教形式不仅影响到民族的根源和传统,而且对许多少数民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畲族人对图腾和动物的信仰崇拜和宗教崇拜在服饰纹样上得到展现,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畲族民族的意识形态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认为世间万物皆有灵性,特别是对一些传说中的勇士和一些特定动物产生了崇拜关系。畲族人民的图腾崇拜多来源于盘瓠神话以及凤鸟传说。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关于龙犬勇士传说,景宁畲族内部有权威资料记载了盘瓠神话的具体内容,盘瓠被描绘成一位杀敌立功、勇敢机智、至高无上的人身犬头勇士,他被畲族人民视为始祖,视为神圣的民族信仰。畲族人民把有关盘瓠的故事绣画在布上(祖图),世代被视为安定美好的象征。这些信仰直接贯穿到畲族人的头饰和服饰上,比如一些畲族妇女把头饰装饰成龙犬状,并曾在《皇清职贡图》中云:“妇女以蓝布裹发,戴冠状为狗耳。制衣有制裁皆尾形古风……”这些都体现出其图腾崇拜的风俗。此外,畲族人对具有神奇色彩的凤鸟类有着美好的向往,凤鸟崇拜最大限度地在他们的服饰中展现了出来。凤鸟图腾来源于畲族始祖三公主,传说她善良聪颖,远离宫廷携丈夫孩子迁到凤凰山上,被尊称为凤凰神。而传说把彩带和香袋送之爱慕之人便会保佑夫妻白首相携,因此畲族人世代织起彩带,用口传手授的方式把这美好的心愿传承下来。比如景宁畲族妇女在衣服上装饰着各式各样的彩色织带,并镶有金色丝线,象征着凤凰的姿态,就是沿袭三公主的装扮,以庇佑生活美满。盘瓠神话和凤鸟传说影响着一代代的畲族人,从头饰到服装纹样装饰都充分体现出畲族人对于图腾的信仰崇拜,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内涵。

在各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服饰色彩作为一种明显的生活符号,代表着各民族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情结,而对于浙江丽水景宁畲族人来说,努力追求服饰颜色上的厚重感和平实感成为他们体现民族思维和存在价值的关键。生活中的畲族人民,其服饰颜色一般是以黑、蓝两色为主,整个色调显示出他们古朴、深沉之感。特别体现在畲族妇女的服饰上,她们多穿自织的青蓝色大襟麻布衣,衣领、袖口和右襟处多镶有各色鲜艳纹样,不同的颜色搭配,不同的色调和谐,体现出畲族人对于美的一种努力和想象。从某种意义上讲,颜色的选择成为了当时畲族人社会生活的真实折射。但随着畲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不断向往,现在其装饰的织带纹样由单一的色调慢慢发展为五彩缤纷的彩色织带表现个性和自由。比如水红、水绿等颜色多用于此,多彩的织带被畲族妇女们有序地搭配在蓝色或黑色的底子上,鲜艳亮丽如彩虹般,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感,而且突显出一种神秘的质朴美。

在浙江景宁畲族服饰中,注重的是人本与艺术符号达成精神上的和谐统一,不论造型如何变换,只要自我观念在纹样造型形象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便是最为理想的规范。畲族服饰中表形达意的纹样造型符号,不仅代表着自己民族的民族风格和审美看法,而且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的重要依据。畲族服饰主要由纹样造型的不同结构展现出来,由各种纹样编织后镶嵌在服饰的特定位置上,呈现出畲族人民特有的审美情结,畲族服饰的纹样造型主要是以音形符号和动植物造型表现出来的。

1.植物花卉纹样造型

自然万物的美是一种秘密规律的体现,假如美的内在价值没有被揭示出,则它的美也只是表象的。畲族服饰纹样的内涵凝结着他们特有的审美感受,在表达方式和创造装饰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由于畲族先民的生活来源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服饰与自然密切相关,服饰中透露出畲族人纯真、达观的性格特点。在很多畲族服饰上,纹样造型常用植物花卉作为主要元素,常见的纹饰有荷花、牡丹、梅花等,更多的是一些不知名的闲花杂草。智慧的畲女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模仿自然寻找美的规律创造了一系列圆满、柔和的纹样,这种富足、完满、灵动、向上的视觉形象呈现出畲族人民对吉祥如意的向往与祝愿。

2.动物纹样造型

另一种纹样造型则以动物纹饰居多,畲族人把自然当作生活的根本,同时自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和对一切美好来源的向往。往往这种动物造型纹样同联想是分不开的,以联想为基础,将两种相关联的关系巧妙地结合成一种艺术上的共识,使形象更为生动传神,不仅增添了服饰的趣味性和感知性,而且在内涵上体现出丰富饱满的艺术效果。很多动物纹饰如蝴蝶、喜鹊被绣在女性的围裙上,意作保护之意,如围裙或挎包上绣有莲花和鲤鱼,则表示寓意为“连(莲)年有余(鱼)”等,这种以相同或相近的发音来表示祥和美好之意,把审美情调同客观自然交融在一起,并依照自己的主观精神需求,体现了自己的理想和对美好事物的愿望。

3.汉字符号纹样造型

汉字符号造型体现出的审美价值不仅仅是各个纹饰的构成形式,更在于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情趣与文化观念,以及视觉形式上传达出的美好氛围。在很多畲族服饰中,汉字符号纹样造型多以组合形式出现,因为畲族服饰的纹样多数是出现在衣服的襟口、袖口、裙边,组合形式的纹样造型更为立体。比如土字代表大地、正字代表开始、工字代表平等、王字代表诚心诚意、万字代表敬日、中字代表融合、田字代表家业兴旺,山字代表丘陵高坡等。还有一类是类似文字纹样,这类奇怪神秘的符号文字纹样只有年老的畲妇或民间工艺大师才能读懂。他们把美好的生活和自然连接一起,体现在每天形影不离的服饰中。如三条折线上下排列叫“天长地久”、S型为“曲折”、Ⅹ型意为“日”、中加点为“怀孕”、两山相背而相连叫“山连山”、两山相对叫“聚会”、两个菱形相连叫“交流”等类似文字的纹样,在畲族人民的世代相传中成为对自然和生活的一种特殊交流方式。

4.织带组合纹样造型

第7篇

关键词:大学校训;文化内涵;特性

大学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和升华,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高度概括,集中体现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与旗帜,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作用。解读大学校训,全面、充分地认识校训的内涵及其特性,是研究中国大学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的一把钥匙。

一、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

1.校训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校训?通俗的解释为:“学校规定的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词语”;或所谓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讲话中的关键词语,因为既有底蕴又有实效,所以被一代代师生传递下去,时间一长,就成了约定俗成的话语,其既能用来激励和劝勉教师和学子们,同时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中国初版《辞海》对于校训做出的解释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如文献综述提到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于校训的含义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尽管各表述并不完全尽然,但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校训的内涵,笔者通过对中外281所大学的校训进行整理、学习、分析和解读,将校训的概念归纳为: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和目标的精炼文字概括,是学校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浓缩,集中体现了大学精神,是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各项工作具有导向功能和作用。

2.校训的文化内涵

(1)从校训的属性来分析

一般来说,人们依据社会文化的结构分类,将校园文化纵向划分为由浅入深的三个层面的同心圆:浅层面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建筑、校园布局等物质设施和物理环境),中层面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等),深层面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思维模式等)。

从上面对于校训概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校训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体现。从校训的归属性来分析,归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但是校训不同于其它校园文化的是,校训体现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规范要求,在长期的校园文化实践中逐渐演化为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并以主体精神文化的形式居于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成为奏响校园文化之歌的主旋律,同时它一般又以标志性建筑的物化形式存在于校园。

(2) 从校训的生成来分析

校训是大学文化的积淀和凝练,结合中国大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大学校训在形成的过程中,校训主要受三个方面文化的影响:一方面校训源于民族文化的影响。大学文化作为以大学为载体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比如东南大学的校训“止于至善”就是出自于《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校文化的影响。大学本身的文化沿袭和办学实践是校训的文化根基,如南京大学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就是在学校在发展历史中的校园精神文化的沿袭。

另外,校训也受学校所处时代社会文化的影响。比如中国人民大学的校训“实事求是”,虽最早出现在《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中,而该校训真正的内涵出处则是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于“实事求是”的论述。

二、 校训的基本特点

1.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来分析

(1)传承稳定性

即一所大学的校训经过历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和稳定性。校训作为一种文化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等因素制约,其生成同样要受传统文化和学校自身文化沿袭的影响,本质上还是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体现学校的精神文化,这一特点具有一贯性、稳定性。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唯有传承,方能传播,从而达到持久和深层次的影响力,校训也如此,在开放系统中吸收其他异质文化的优秀部分来增加自身生命力时,这种变化并不改变其基本结构和特征。在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应邀到清华大学给学生做了题为《君子》的演讲,用《周易》中两句关于“君子”的卦辞做发挥,自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就开始成为清华大学的校训,一直作为清华师生的言行典范和行事准则,伴随着一代代清华学子的成长、成才,并在清华大学近100年的发展过程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师生,体现了校训作为大学精神的代表的相对稳定性,虽然这八个字的具体所指随着时代的变化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其基本内涵却是固定不变的。

(2)品牌特色性

校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所学校的学科特征、地域文化等特色,与该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体制建设、学科设置都息息相关,因而每个学校的校训也应是极具个性的,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学校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校训理应不同;即便是同等同类学校,校训也应该各具特色。其中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师范类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源自它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于1902年提出的“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开启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强调了办学特色和崇高理念,是北京师大百年来培养为人师表的教育人才的写照,既为在校师生员工树立了行为规范,也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立身准则,凸现了对师生在读书治学和行为修养上的基本要求。而上海中医药大学将“仁爱”二字写入校训(勤奋、仁爱、求实、创新),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救死扶伤的仁爱之心。这些校训符合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了鲜明的个性特色,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升华,体现学校营造校园精神的品牌特色效应。

(3)精炼审美性

校训相较其它校园文化内容而言,其很突出的一个特性就是具有精炼审美性,即在对校训欣赏时可以从内容和文字上受到震撼,同时又为其美感的外在形式而打动,从而实现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和谐美与意境美的统一。大多高校在制定校训时,都是斟字酌句,反复推敲,做到以最经济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涵,达到内涵丰富,易记易懂,利于传颂,便于传播,主张含蓄、蕴藉,使人一读校训,感受到是经过了理性筛选、过滤的情感,如山东大学的新校训是“气有浩然、学无止境”,以其大气磅礴,气势恢宏的境界透射著独具震撼力的精神力量,营造着催人奋进、向上的精神境界,有著无限的外延和取之不尽的内涵,令人回味无穷,它字中无山却让人感受著山的刚毅与凝重,字中无海却让人领略著海之辽阔与恢宏。

2.从内涵作用来分析

(1)约束凝聚性

校训是学校教师教书育人的行为准则和工作目标,具有广泛的针对性和凝聚力。一方面从字面对直接对受教育者提出要求,另一方面以校训为核心营造的校园文化以受教育者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心理压力和动力,客观上达到了约束和凝聚的效果。校训不仅仅适用于教学的主体:学生和教师,而且对全校教职员工都有约束力,通过宣传、引导师生发扬校训精神,激发内在情感,从而大家达成对学校目标的一致认可,共同促进,努力追求,最终增强学校凝聚力。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的校训,把国家、社会、民族的利益与学校的追求紧密联系、统一起来,帮助师生员工明确奋斗方向,并进行积极引导和激励,提升办学品质和境界。如云南大学的“立一等品格,求一等学识,成一等事业”;台湾大学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等都折射出各大学的对于全校师生员工的约束力和凝聚性。

(2)价值导向性

校训是学校精神追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体现了大学的独立思想、精神追求,体现大学的历史使命感,反映出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促进学校的科学研究活动,加强学校社会服务,提供精神动力。因此,它在很大程度上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起一个主导和影响作用,而且校训这种作用的体现是潜移默化的,是无形的,一旦形成人们的意识,就会变成一股巨大的导向力量,从而表现出价值导向的特点。如东南大学以“止于至善”为校训,体现了东南大学作为大学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校训也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反映大学的科学定位,按照不同的标准和参照系会有不同的大学定位,因而对学校的建设也具有理论上的指导作用。武汉大学是研究型的部属综合性大学,于是武汉大学便从国际知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自强、弘毅、求是、创新”为训。南华大学是教学科研型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于是便从国内知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办学定位出发,立“明德博学,求是致远”为训,应当说这校训与该校的定位是相符合的。

(3)文化归属性

校训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大学文化中最精华和最悠久的部分。一方面大学本身所固有的文化沿袭和办学实践是校训的文化根基,校训是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办学时间长的学校,承载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沉淀,能够形成富有个性和特色的校训。南京大学最早的雏形是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到了南高时期,以“诚”字为校训;易名为东南大学后,要求学生养成“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沉静,大江之雄毅”的国士风范;到中央大学时期,罗加伦校长提出以“诚朴雄伟”四字为校训,而南大另一重要源头金陵大学则以“诚真勤仁”为校训;2002年该校喜庆百年华诞,决定新的校训为“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可谓筚路蓝缕,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的沿袭。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是大学校训根植的沃土。很多高校的校训,都是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传统文化,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和形成特色。如被喻为“江南第一学府”的复旦大学倡导“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句校训突出了复旦人对治学之道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单位:杨卫军江西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

谭君南昌工程学院 外语系

参考文献:

[1]吴崇恕.世界知名大学校训校标[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78-85.

[2]黄展鹏.中国著名大学概览[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99-103.

[3]彭方第.再谈校训[J].当代教育科学,2004,7:55-57.

第8篇

关键词:大理白族;霸王鞭舞;文化内涵

白族是祖国西南边疆古老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百分之八十以上居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除此之外,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地区以及贵州毕节地区也有少量的分布。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汉语意为“白人”,解放前有“勒布”、“民家”、“勒墨”等他称,直至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定名称为“白族”。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无论山区还是坝区,每逢节日庆典,都能看到群众性的古朴典雅、欢快热烈的多种民间表演,令人流连忘返。作为白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霸王鞭舞”渗透着白族人民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白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霸王鞭舞”的产生

关于“霸王鞭舞”的产生,大多是来自白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的一些传说,大致有五种,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三种:一是南诏兵器、警军器说;二是大理国柞丧棒、祭盘、棺钉说;三是部落战争说。除了这三种说法之外,还有摸拟栽秧说,楚汉相争时兵器说两种传闻。以上的这些说法都来自于民间传说,各种正野史中无记述,无据可考。

除了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关于“霸王鞭舞”的产生,各种地方文献史料中都没有历史沿革等情况的专门记载,只有在明、清时代艺文诗词中简略提到过一些情况。例如清朝白族学者杨凉在《滇中琐记》记载:“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院,男妇盆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于南诏。”白族学者赵甲南在《嚎绕三灵竹枝词》也记到“淡抹浓妆分外艳,游行手执霸王鞭,口冬咚更有金钱鼓,且舞且歌为飘然,烤令欣逢四月最清和,簇簇游人此日多。六诏遗风今尚在,诸君莫笑是夷歌。红男绿女喜春游,山麓海滨绕一周,廿四巳过人影散,归家返道事田畴”。从这一类似的资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由明末至清,金钱鼓、霸王鞭舞在大理和洱源一带已经成形,并在白族群众中普遍流行,同时也得到当时地方官府的认可。至于明宋以前白族地区是否流行“霸王鞭舞”?“霸王鞭舞”到底是什么时代产生或传入?等问题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更深入的研究。

二、“霸王鞭舞”的表现形式

白族霸王鞭道具一般都是用直径约三公分,长约八十公分的竹截为材料,在其两端各凿穿两个方向相对的长方形孔,以象征四季,每孔中嵌入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铜钱,艺人说铜钱的数目分别表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或一年四季二十四节令。表演时在霸王鞭的一端系上一个红绸扎成的彩球或拴上一枚铜响铃作为装饰以增加音响效果。流行于白族群众中的霸王鞭舞基本上都是集体舞。各地的白族霸王鞭舞一般都不单独表现什么具体内容,属于一种情绪舞。这种舞蹈大多数情况下是穿插在“绕三灵”、“田家乐”、“三月会”、“闹春王正月”等各种传统民间节庆文艺活动或白族本主庙会活动中进行。各地的霸王鞭舞表现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三、“霸王鞭舞”的文化内涵

(一)体现“族群”文化

一般来说,族群是指享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们共同体,族群成员共享着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文化和历史。族群共享的常见特征为种族的、宗教的、语言的、职业的或区域的特征,或者至少分享最基本的文化特质(如语言、宗教、服饰、艺术等)。作为具有族群特征的舞种,是由历史的因素构成的身体语言表达体系,是特定文化要素与审美要素的合一;作为特定的言语形式标准,它是一种隐形的约束力,带着族群群体的认同,区别于其他舞种。总而言之,大理白族的“霸王鞭舞”正是一种表征族群性的符号,它的外在形式中蕴含着无限的内在蕴含,它们相互碰撞、互相融合,彼此渗透。

(二)体现稻作兼渔猎文明下的民族文化

1、舞蹈形式体现稻作农业的特点

作据资料记载,洱海区域新石器时代的居民不单是定居的农业民族,而且是我国长江以南的稻民族。白族农耕文化中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儒家关于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诸多论述对白族农耕历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围绕岁时更迭,逐渐形成了围绕生产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和舞蹈,白族“霸王鞭舞”就是其中比较代表性的一种。它通过“绕三灵”仪式活动呈现出来,使它不同于平常的劳作生活,从而表达出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由衷期望。同时,在生产中表演“霸王鞭舞”,还能起到团结互助、调配劳力的作用。

2、舞蹈服饰体现白族渔猎生活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为显著和最为直接的外在标志,正如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霸王鞭舞”表演之时,人们身着白族服饰,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生动地体现出了白族对于“鱼”的崇拜。随着历史的变迁,鱼类已不单纯是白族人民心中的自然之物,而是更深刻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白族人喜欢穿海水蓝色的上衣,袖口和衣襟上缀着象征鱼鳞的银泡,围腰、袖口等处还绣有海藻、莲花等水生植物图案,在裤脚处绣有海水的波纹,脚穿船形鞋,充分体现了人海和谐相处的艺术心态。山区的白族妇女喜欢戴鱼尾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祖先原居住在靠近洱海和西洱河的一些村寨,后来才迁居山区的(有关迁居时间,有的说是唐天宝战争年代,有的说明清时节)。移居山区后虽以放牧打猎、农种为主,但却世代保留着洱海边居民的古老服饰,流传至今。

总之,舞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具备着形式、内容、发展三大要素。而“霸王鞭舞”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生活、风俗形成的具有民族特征、审美特征和表达情感方式的艺术形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不仅丰富了白族人民的生活,更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清晰地解读这个稻作兼渔猎文明下的民族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 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第9篇

通过对近年来的一系列关于动漫的文献进行分析,不少文献概念定义不够清晰,描述动漫的时候仅仅包含动画或者漫画,或者二者简单相加。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动漫范围广泛,是动画片、漫画及音像制品、形象的衍生产品、动漫设计加工行业、动漫文化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创意与文化内涵是关键所在,这是因为动漫是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得到迅速发展,必然受到知识经济的影响。创意与文化内涵作为动漫的重要属性,两者之间会不会有什么关联呢?这种关联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一、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

动漫创意这一概念的兴起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并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主要通过人们的思考及其关联的创造型劳动产生出新的实体/虚拟的形式和内容。动漫中的创意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极其宽广,许多传统产业因为加入了富有创意的动漫成分,或者重新复苏或者全新崛起。“得益于高度发达的文明,创意的发展与城市复兴紧密相连、与城市的产业基础相关、受到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企业发展的推动。”

二、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具有紧密的关联:

(一)动漫创意不属于经济活动

其不会直接产生利润,必须依附一定的产品或服务才能完成价值的实现。知识经济时代,动漫创意逐渐从传统动漫行业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一方面突破了传统动漫产业的束缚,有利于发挥想象和拓展创意空间;另一方面动漫创意不再为动漫制作行业服务专门服务,向动漫周边行业、企业渗透,在其附着的产品、服务中获得了附加值。

很明显,提供动漫创意产品和动漫创意服务,是知识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而且动漫产品、服务属于文化范畴,富有文化内涵,因此动漫创意属于文化产品要素,具有文化含义。

(二)动漫创意是一种符号

动漫将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转化成实体/虚拟的产品,形成创意,再进行商业化,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虽然动物也具有实践的想象力和智慧,但只有人才发展了一种新的形式: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在动漫产品中,创作者通过文化创意手法编码动漫形式的符号集合,动漫符号的生产和传播就在作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中进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在面对相同的动漫符号的文化内涵时,会有不同的解读,解读的过程正是动漫打动观众的魅力所在。

(三)动漫创意具有文化内涵

其并不是产生于虚无之中,而是深受创作者的文化背景与创作目的的文化内涵影响,一个优秀的动漫创意取决于其文化内涵的明确表达、能否顺利被观众解读、能否代入其中进行虚拟感受的观众满足。文化内涵则是要通过动漫创意来表达清晰,在观看动漫的过程中,观众“承担了行动角色、主题角色、和角色投入、转换的场所,主要在于获得关系、失去关系、替换关系、(意识形态)价值关系。”

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是动态关联。文化内涵是创意产生的前提,任何的创意都能归入到这样或者那样的文化之中。以动画为例,网络上流行的Flas,就是源自于草根阶层运用极易上手的网页绘图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独特的方言配音、极简的线条和夸张的色彩搭配,创作的动画带有鲜明的草根文化印记。大家都追捧的好莱坞大片,把动漫特效运用到了极致,运用最先进的电脑3D技术和极度写实的人物和场景,细腻的画面色彩,通过大场景、大投入、高回报的运作方式出产了《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大片,将美国人意识与潜意识中所能接受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巧妙地融入富有娱乐性的动漫表现形式中,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欲望的满足,表现出美式价值观及功利主义文化。

三、动漫创意与动漫文化内涵关联对现状的启示

1.动漫创意拓展动漫文化内涵。“动漫能推动民族文化的‘走出去’战略、推动民族文化品牌的形成、提升对外宣传的效果。”动漫创意发展过程就是表现不同文化的过程。动漫因为创意的丰富多彩和富有文化内涵,能够悄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动漫超越了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统传播方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传播的主流传播方式。动漫创意的产生就将文化代码集成到其中,提高创意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加打动观众,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文化“代码”,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动漫产品。2.动漫文化内涵推动动漫创意。提高动漫创意需要改变社会文化中三种不利观念:动漫属于小儿科、动漫属于美术、动漫属于青少年。动漫的文化内涵一旦被更多社会层次的观众所接受,就能够从整体社会文化上面改变对动漫发展的制约,动漫创意包含的文化因素更加多元,可以拓展创作人员的思维方式和途径,最终提高动漫创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