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8:24
导语:在护士职业道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都十分重视护士的护理伦理素质,这是构建护理职业道德的基础。在护理实践中,涌现出了很多护理伦理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优秀护士。就整体而言,护士伦理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还比较突出。我国许多护理院校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才陆续开设护理伦理学课程,部分护理人员在校期间的接触只是散见于其他课程,也有部分护理人员通过自学考试、电大等方式对护理伦理学有了初步了解。有关调查结果显示,42.92%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基本了解,47.74%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有接近20%的护士对护理伦理学知识不了解[1]。此外,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部分护士自身不思进取,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被动医嘱执行,轻主动整体护理;重治疗效果数据,轻护患交流沟通;重常规护理操作,轻知识结构更新。同时,医院缺乏为临床护士提供护理伦理学再教育的机制,未建立护理伦理评价体系来指导护理实践。这些原因,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护理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发展。现阶段,相关院校重视、加强护理伦理学教育,是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保证,也是当前我国护生接受伦理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2.目前高职高专护理伦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理念的偏差
有一种观念认为,护士只要掌握了护理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就能很好地为患者服务。这种重学科,轻伦理的教学理念导致长期以来的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存在失衡,即片面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更是如此。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高度重视护生对医学基础知识、护理专业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教学,对护患伦理认知、护理法规认知、职业道德修养等人文素质培养不够重视,缺乏科学明确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对护理伦理学课程的开课时间、教学时数、实践教学等方面欠科学考虑。此外,在教学设计上,不注重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衔接关系。比如有的院校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护理伦理课程,此时护理专业课程尚未开设,学生对临床护理中护理伦理行为的选择缺乏感性及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伦理评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离。护理伦理课程结束后,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没有具体要求,实纲中缺乏护理伦理道德评价体系,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地将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与护理实践结合起来。
2.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对课程的定位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学科,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的知识结构。由于高职高专学校的迅速发展,目前护理伦理学师资力量和水平相对滞后。有研究表明,目前担任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师,人文学科背景的占51.4%,专业背景的占28.6%[2]。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囿于自身专业特点及相关知识缺陷,对护理伦理学在护生培养中的定位、教学内容取舍、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教师把护理伦理学定位为思想品德课,从道德层面上剖析课程,对护理伦理学的基本理论、规范体系、伦理道德等知识讲授透彻,但由于缺乏护理学知识背景及临床护理实践的体验,对临床工作中如器官移植、人工生殖、死亡关怀等伦理问题的判断、推理、决策训练的能力欠缺,强化了护理伦理学的说教色彩,淡化了护理工作中蕴含的伦理关系[2]。有的教师将课程定位为专业课,授课时能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将护理伦理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帮助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正确的伦理行为,但对护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本质分析不够明晰和透彻。护理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培养意识淡漠,加上缺乏一定的伦理学专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护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略了对护理学中伦理问题的分析。这些“专业偏向”,都不利于护生护理伦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有效指导护士处理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问题。
2.3高职高专护生的综合素质影响
高职高专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且大多为独生子女,入学成绩较差。社会转型期的种种因素,诸如一些不文明现象、医患间彼此的不信任、家庭教育偏差等对青少年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使护生综合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有些护生甚至出现人生价值取向偏移[3],导致职业思想不稳定。他们在校学习期间,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使命感、责任感;重个人享乐,轻服务意识;重个人利益,轻奉献精神;重自我凸现,轻团结协作。加上社会经验的缺乏,法律意识的淡漠,在面对临床中各种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会感到较大的压力。
3.加强护理伦理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3.1完善护理伦理学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学科渗透
卫生部颁发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明确提出:“加快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在课程设置中加大心理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的比重,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校必须让护生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在护士的培养方案设计上,科学安排护理伦理学的开设时间,保证教学学时,并将伦理课程纳入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把护理伦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深度融合[4],使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识、技能、态度三个目标的协调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98%以上的护理专科毕业生认为临床课程学习时期和临床实习时期是他们巩固专业思想、建立职业信念的最重要时期[5];重视实习阶段的护理伦理素质培养,把护理伦理素质要求纳入实纲,有目的地指导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将护理伦理理论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对护生的伦理素质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3.2优化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
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让护生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培养职业情感,在掌握伦理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护生对这门课产生兴趣。组建知识结构全面的教学团队是进行优质课堂教学的前提,能够有效解决目前护理伦理学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对课程的定位及对教学重点把握不一致的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取舍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通过集体备课,知识互补,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及手段运用上,既考虑知识性,也考虑趣味性,通过案例教学、情景再现、讲座、评议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思考,主动运用护理伦理学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及规范,去解决在现代医学技术运用中出现的与道德冲突方面的问题,提高护理伦理决策能力;在教学效果评价上,将结业考试成绩、教学过程参与度、案例分析、论文的质量等,从认知、情感、表达、价值观多方面考量,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价。
3.3加强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
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对护生职业道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6]。全体教师都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在学生管理及日常生活中树立服务意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通过自身的模范行动去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的角色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专业学习,优化知识结构,具有渊博的人文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水准,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护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帮助护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3.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法律意识
一、工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
很多人认为“工会是为职工服务的,本身工作就是以人为本”,其实并不尽然。工会工作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能仅仅在待遇与情感上关心职工、凝聚人心,更要关心职工的成长发展,关心他们的业务进步与素质提升,这一点在很多医院的工会工作中并没有提升议事日程。
所以,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在员工业务发展方面想办法、给机会、搭建平台,才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工会不仅要改变自己的工作思路,更要想办法改变全体医院管理层的思维,重视在职工业务学习成长方面的投入,支持医院工会在员工成长方面做出的努力,让工会有发展作用的平台。另外,医院工会促进职工的专业发展,不仅仅要把目光聚集在业务水平的发展上,更要体现在职业素养的监督提升上,教育员工以治病救人为本质,提高服务态度与方法,提升医院整体的服务质量,实现专业与道德的全面发展。
二、工会要搭建员工素质提升的平台,提高员工职业道德
工会促进员工的发展不能够仅仅体现在一两次业务学习、个别的职业道德活动比赛、每年一次的表彰奖励上面。固然这些都是促进员工成长的方法之一,但是一定要注重提供一种促进员工成长的长效机制与常规平台,把发展融入到员工的生活与工作当中去,才能够受到实际的效果。
什么是员工成长的平台呢?这个平台可以是硬件的,也可以是软件的。例如:工会还要积极筹备医院的图书馆与阅览室等硬件体系,为员工的学习活动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医院工会可以建立青蓝工程制度,让有经验的医生或者其他服务人员进行以老带新工作,通过订协议、找师傅、举行仪式、定期评估等方式,促使一些有经验的医生与其他人员相互结成对子,让他们在工作中进行教学帮助,从职业道德与业务素养各个方面学习指导,能够促进他们双方的业务与素质发展。
医院工会要搭建员工发展的活动平台。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素质。工会履行职能,利用多种形式在职工中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创新,如“5.12”国际护士节之际举行全院护士岗位大练兵和输氧输液、无菌技术护理操作竞赛活动并颁发奖金和证书。积极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促进劳动竞赛、技术革新小组等活动,增强员工的创新能力。
三、工会要促进员工成长发展制度化,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
当前,在市场经济的竞争当中,很多医院过于重视短期利益,医院绩效管理制度的制定过于重视员工工作实绩评价,对员工的终身发展成长的评价不够重视。
首先,要建立员工成长发展的奖惩制度,把业务成长纳入到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当中,例如:工会牵头制定员工业务考试制度,定期布置学习任务并定期进行业务考试,将得分情况纳入绩效当中,对于员工、课题研究、技术创新等等,要建立奖励制度,同时纳入绩效评价体系。
其次,要建立员工发展基金,对员工发展提升如论文、课题、进修等进行补助,基金可以从员工工资与奖金当中收取少量费用、医院提供部分经费、积极争取社会与上级部门的投入等等结合而成,为员工发展建立坚实的经费平台。
再次,员工的平台也包括学习的制度体系,工会可以建立员工定期学习制度,把每周的一定时间定为集体学习时间,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促进员工的发展。
四、工会要充分发挥职工之家的作用
工会的主要活动场所是职工之家,工会的很多活动都是以职工之家为载体进行的,所以工会要想实现促进员工素质发展这个任务,必须把职工发展进步与职工之家建设结合起来进行。
首先,要抓住骨干成员与青年队伍。骨干成员必须是业务与道德上的骨干,他们必须业务水平较高、对待员工热心积极,让他们组成医院的学习发展的示范力量,定期组织沙龙进行业务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提升,同时为他们外出学习、考察、科研提供资金支持并进行大力的宣传,形成示范效应,打造品牌医生。
[关键词]心理;护理;管理
护理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以护理人员和患者的个体心理、心理护理、以及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修养为研究重点。因此运用护理心理学,能够维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护士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医疗服务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力。门诊护理工作实行院长领导下的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二级管理体制。搞好护理工作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实施分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1]。论文百事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要从社会、家庭环境、疾病、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对患者实施全面的身心护理。医院应积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边缘学科的知识,将心理护理、护理管理中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从而能有效地促进医院的发展和建设。具体做法如下。
1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尊自重,克服自卑心理部分
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正确的全面的认识,认为护理工作每天给患者打针、发药、三班轮转、工作单调乏味,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患者翻身、拍背、吸痰、导尿、端便盆等生活又脏又累,社会地位低,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自卑心理。根据现代管理的基本原理,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须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不同层次的需要,充分利用物质、精神、信息等动力,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树立自尊及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激励对于人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切内心要争取实现较好条件,包括希望、愿望等所产生的一种动力[2]。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对护理人员运用的最重要的心理护理理论就是激励理论。激励理论就是运用这种内心状态及职工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工作动机的一条现代化管理原则。目前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主要有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及公平理论。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通过举行一年一度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系列活动,如会议、演讲、巡回医疗、观看录像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党对护理工作的重视,职工家属对搞好护理工作的期望,充分认识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光荣感、责任感。
1.2开展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的活动大力宣传医疗卫生事业中的先进人物、事迹,用白求恩、赵雪芳精神激励同行,同时树立本院护理人员中的先进典型人物,认识到护理工作中的真正价值,增加自信心。1.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了防止“高效益、低道德”的现象出现,教育护士长和护理人员,时刻树立“在其位要谋其政,在其岗要负其责”“、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等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一切方便患者,一切服务患者”,使全体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普遍增加。
1.4讲究工作方法管理工作者对待自己的下属,防止用简单、粗暴、训斥的方法去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在开展批评或指出对方存在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对方,肯定其成绩,赞扬其长处,满足对方的心理需要,使其对批评的改进意见容易接受,不易产生反感,避免逆反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晨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护理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现代护理从医院走向社会,从治疗疾病走向预防疾病,从救护生命到注重生命质量,与此同时对护理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培养学生拥有丰富的职业情感,恰当地进行职业情感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中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对待技术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
传统的护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已不能适应今天护理的现状,现代护理教育观念一方面要继承传统思想,培养临床实践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理论素质,另一方面更应加强培养学生的护理科研、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能力的创新和人文素质。而护理伦理教育就是通过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根据护理专业特点,努力挖掘其内在的教育因素,做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这对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意识,形成一贯的道德行为有着深远的意义。
《护理伦理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精神和护理道德规范,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护士的职业道德应由意(意志)、情(情感)、知(知识)、行(行为)四个要素组成。
怎样才能培养独立学院护理专业学生具有这些良好的职业道德呢?
通过对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态度问题的了解,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
1分析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对护理专业的认识
在新生入学后,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树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对护理这门职业的认识,让具有较强职业情感的教师进行护理专业相关职业的介绍,启发引导学生树立对护理专业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
2丰富教学模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在护理专业学生情感教育实践中,优化显性课程,开发隐性课程,认知与情感的激发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的教学策略。以这一策略指导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情感教学和情感培养两个途径,唤起学生对学科的积极情感与主动学习态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果[1];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
3优化教学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护理情感教育作为一种思想的接受,其情感限定不能局限于对病人情感的满足,应重视学生自身情感的完善和发展 ,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对病人情感的理解和关注[2]。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注重加强师生的心灵沟通。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较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是一种隐性教育。教师应以爱和尊重为前提,创造美的交流氛围,优化教学环境,培养护理情感,强化专业思想教育,利用社会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合理定位,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明确专业与实现自我需要的关系。
4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有道德情感就会有道德行为。当前社会上反映出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对护理队伍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护生来说,激发和培养事业心、责任感特别重要。可请护理界的老前辈讲传统、请英雄模范人物作报告或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批评不道德的坏人坏事等方式,加深与病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进一步激发护生的道德情感。 5案例教学法纳入伦理教学
教师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演绎护理精神的可贵。
以我校四年制本科护理专业502名学生为教学对象,教材采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伦理学》,授课时间安排在第三学期,选择护理伦理学中适合的章节采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教学课时为32学时。案例教学法:(1)课前选择案例设置问题。教师在讲授新课前选择典型案例,提出要讨论的问题及方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充分准备。(2)课堂讨论。每组5~10人先讨论,再推荐代表发言的方式,设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争取做到一人发言。(3)讲评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给予总结,点评学生的发言质量,归纳学生的观点,指出在本次讨论运用的理论知识,指明正确的思路,引导学生对案例有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课程结束后,调查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满意程度,调查结果显示:9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习兴趣,85%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能调动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护理伦理活动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6提高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讲课能力
实际教学显示现成的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为讲好课要广泛的涉猎资料、通过网络、电视媒体、书刊杂志等获得最新知识,而且教师之间要经常在一起探讨、交流授课内容。教师要以协调员和参与者的角色和学生共同讨论问题,交流感情,这样把伦理课和思想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感知、领悟到伦理道德的内涵。
综上所述,护理教育要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的适应21世纪的适用型护理人才,只靠单方面,单一学科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需要所有学科的共同努力,学校要顺应现代护理教育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构成比,加大人文、心理学与社会学课程比重,对德育课内容进行调整与整合,凸显德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的地位,并要求专业课教师结合专业知识的内容去渗透伦理道德的思想,使品德教育多样化。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文知识 内科护理 护理教学 教学评价
为了从根本上提升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将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不断的向人文教学模式发展,提升学生的学习素质,就必须要在内科护理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实践的内容,将传统人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等有机结合,并且渗透到内科护理教学当中,以学生的角度为出发点,从多角度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可以对教学改革方向起到指导作用。本文主要以本校护理专业2011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的2个班级,分别定义为A班与B班,对两个班级学生实行差异性教学模式,A班级使用常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B班级在常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融入人文知识教学,在一段时间之后,对两个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进而论证人文知识 内科护理教学中的渗透效果进行分析。
1.教学方法
采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内科护理第2版的教材为主要指导教材,配合相同的教学大纲,以我校教学计划为主要依据,以保证两个班级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方面的一致性。A班级采取我院常规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教授于学生。B班级的学生不仅要讲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重点,还需要将人文知识不断的渗透到教学课堂教学中,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人文精神的气息,保证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效实行,教师需要时刻保持热情饱满的工作态度,将护理工作人员应有的工作态度以及和病人之间沟通的方式等教授给学生[1]。
1.1 典型病例教学法的应用
内科护理学教学重点一般都侧重于内科疾病护理,如果在上课之前根据所要讲解的内容来选择一些典型的临床病例来当成材料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发言,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评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以及同学与教师之间的沟通[2]。
1.2 伦理教学的应用
介绍艾滋病(AIDS)的护理时可提及相关的伦理问题,包括社会歧视、个人隐私得不到保护、公民权益受到限制等。不仅普通人群存在对AIDS患者的歧视,甚至临床医生、护士因缺乏AIDS知识也会存在惧怕乃至歧视.针对这一情况可以在课堂可见当中放预防AIDS方面的宣传教育片,配合一些名人看望AIDS患者的照片,通过这种方式将伦理学逐渐渗透到教学中[3]。
2.差异教学结果分析
经一段时间的差异性教学后,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考察发现,在专业知识认知程度方面,B班级学生在该方面的所有指标以及在考试时的正确率均要好于A班级,在人文精神认同程度方面,采用“护患关系的伙伴关系”以及“临床工作中提供符合文化特点的护理”这两个问题对所有学生进行提问,在答案的正确率方面,B班级要明显好于A班级[4]。
3.效果评价
在课程结束之后,通过带教质量调查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共计发放调查表40份,调查表的内容包含了巩固专业思想,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水平以及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等5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显示在巩固专业思想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0%,B组学生共计95%。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20%,B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40%。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B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15%。在增进团队意识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5%,B组学生共计90%。在实习过程当中将病人作为中心方面,A组学生效果明显的共计50%,B组为100%。从这一统计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内科护理教学当中渗透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使用这一方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思维创新能力,一举多得,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育方式。
3.结论
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时候,单纯的增加人文学科是满足不了学生要求的,所以应当将基本教育与综合性的教育职能相融合,使人文素质教育和传统的基础教育相互补充。本文通过实例对比的方式对人文教育渗透教学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论证,调查显示经过人文渗透教育法培训出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要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所以在课程当中加入人文精神教育,让人文知识不断融入到护理教学当中,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专业认知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修养与人文精神[5]。
以人为本教育模式是近年来逐渐被人们提出并重视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护理教学当中不断的渗透人文知识,让学生的见习过程中和患者相互沟通,学会如何根据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积累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来锻炼自身的人格与气质,护理工作人员个人的内在品格也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熊良圣,熊杰平,郭玉华,龚媲姝,王莉莉.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11(04):241-242.
[2]吴建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评价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04-06.
[3]许子华.多媒体课件在卫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内科护理学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08-10.
【论文关键词】职业化 班级管理
中职学校的教育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职业人才。职业化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基本方向,职业化包含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和职业化技能部分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化人文素养。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班级作为中职学校最基本的学生管理单位,对其实行职业化管理,营造良好的环境,能更好地提升中职生的人文素养。“班级职业化管理”模式就是指在班级管理和对学生的教育中吸收职业内具适用性、有特色的职业制度和职业文化,使学生在学校不但能够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同时也能够感受职业氛围,感知职业文化,感悟职业精神,提升职业化素养,规范职业化行为,提高就业能力。笔者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一直探索班级职业化管理的实施方法。本文即以本校护理专业班级为实施对象,对班级职业化管理的模式构建进行粗浅的讨论。
一、重视新生入学的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主要是对学校相关专业情况的介绍。刚人校的新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们对所选专业怀有强烈的好奇心,班主任要抓住机会,通俗而且详细地向学生说明,让他们对自己所选专业有初步的认识,初步明确自己的方向。笔者对所管理的护理专业班级新生,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介绍:“护理是什么”,“学习护理后可以从事什么工作”,“护理工作的发展前景怎么样”,“护理工作的要求有哪些”等等。了解专业后,紧接的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来学习”、“我怎样学、”“我学什么”、“我能学好吗”等等。这项工作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通过举办讲座、说课,观看多媒体视频、影像,开展讨论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选专业、行业及岗位的特点与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指导自己的学习行动。
二、班级建设体现职业化内涵
班级建设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主要工作,是班级职业化管理的“核心工程”,主要涵盖以下三方面内容:
1.班级文化建设体现职业化人文素养
职业化人文素养包括职业意识、职业心态和职业道德。班主任首先要对所管理班级相应专业的职业人文精神有充分的认识,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努力融入并充分体现职业人文素养,让学生得到熏陶。
笔者在对护理班级的管理中,首先了解到护理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同样要求必须做好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强化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重视伦理问题,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人民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终身职责。然后,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如明确班级的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沟通,有自尊、有志气、有效率、有魅力;班级之家是“天使之家”;班训是“要做一名有爱心、细心、责任心的护士”;在教室的布局上,通过天使园地、信息栏、医学警言等专题的设计,让同学们收集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完成排版、张贴等工作,使教室成为既温馨又有浓厚职业人文氛围的学习场所,学生随时都能感受医学人文精神的熏陶。
建立班主任语录制度,班主任每周班会课讲述至少一个与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等有关的故事或者相关讲座,与同学们一同剖析、讨论,从中总结出简练的格言警句,让每位同学记录在自己的班主任语录本上,经常翻阅反思,深刻感悟医学人文精神,提高医学职业人文素养。
都说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从改变自己的态度开始。通过前面所说的入学专业介绍及班级的文化建设等工作,已经能够让学生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要开展以下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2.班级日常管理强调职业化行为规范
职业化行为规范包括职业语言与职业行为。班级的日常管理主要是指纪律的维持、卫生保洁、信息的上传下达、同学关系的处理等工作,琐碎繁杂。笔者首先完善班级组织机构建设。采取自我推荐、竞选演讲、全班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班干部,再以人员相对稳定的宿舍为单位建立若干小团队,构成“班主任——班长一一班委会——小团队——个人”的层级型班级组织机构.营造“班干各司其职、小团队竞争激励、全班合作和谐”的良好局面。其次,针对纪律管理,提出“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找工作,先从遵守纪律开始”等口号,班干做好记录,以小团队为单位进行奖惩。
关于班级卫生管理,笔者经过摸索,对护理班级实行与医院护士相似的轮岗包干制,提出“先学会护理物品,再学会护理人”的口号,把清洁卫生划分为教室护理班、黑板护理班、清洁区护理班、宿舍护理班,以小团队为单位进行轮岗包干。这些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班级管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得团队内成员互相督促激励,团队之间激烈竞争,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以各种事例、案件进行经常性养成教育与讨论,要求“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五句文明语言不离口。提倡学生学会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在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融人行业岗位的有关要求,提出“做今天的优秀学生,造明天的优秀职工”。
3.开展班级活动提高职业化技能
职业化技能包括职业资质和职业化通用能力。职业资质就是从事本职业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是能够胜任本职业的基本标准,是本职业在必备知识和专业经验方面的基本要求。作为一个职业人,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资质,这是进人某一职业领域的通行证。对于护理专业来说,职业资质就是护士资格证书。虽然学校已经有相应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方法以及专业教师等一整套的教育模式,但在班级管理中,仍需要强化培养职业技能,尤其是职业化通用能力。护理专业的职业化必备技能主要有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建设与团队精神、情绪控制技巧等。参加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笔者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创造机会提供平台让 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主要有:(1)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天轮2-3名同学与班主任沟通,形式有面谈、书信、电话等,内容不限,连续四个学期。(2)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天晚自修前轮2~3名同学到讲台演讲,内容自定,连续四个学期。(3)成立各种特长小组,如推拿组、礼仪组、环保组、书法绘画组等,充分挖掘学生潜能,陶冶高雅情操。(4)积极组织班级参加学校的各项比赛活动,这是展示班级风貌,提高班级凝聚力,体现同学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5)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假期活动等,一方面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调动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人际交往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态度、品质、行为的根本改变。(6)每学期开学不久发放“学生核心能力学习实践方案表”,建立开放性档案。此表作为学生的行动指南与纲领,班主任与班干部定期检查督促,要求同学按时完成,期末上交班主任评分。
4.班级职业化管理模式对班主任的要求
一、打造科室文化,树立团队精神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医.学教育网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汉寿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无偿献血。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医.学教育网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三、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入及社会的监督。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我科为了使整体护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相关知识及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舒适护理等新理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医.学教育网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半年手术切口感染率0.5%.
四、提高护士素质、培养一流人才
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首先我们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做到每月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试,不仅如此,护理人员为了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在百忙之中积极报名参加各种自学、成人考试,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在医院组织的“七。一”汇演、“5.12”才艺表演和电脑打字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朱清平护师被
被评为“县优秀护士”。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全体护士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五、工作业绩
××县人民医院手术室是一个充满朝气、勇于拼搏、乐于奉献的集体。伴随着新住院大楼的茁壮成长,我们又兢兢业业地走过了半年。在这半年里我们始终不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用自己的爱心、热心、诚心满足每一位手术病人的需求,努力争创“社会满意、病人满意、自己满意”,把救死扶伤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在医院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各科的密切配合支持下,针对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全体医护人员狠抓落实、认真实施、不懈努力,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一、打造科室文化,树立团队精神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无偿献血。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二、以病人为中心,争创一流优质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三、规范整体护理,争创一流管理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入及社会的监督。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我科为了使整体护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相关知识及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舒适护理等新理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半年手术切口感染率<0.5%。
四、提高护士素质、培养一流人才
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首先我们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做到每月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试,不仅如此,护理人员为了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在百忙之中积极报名参加各种自学、成人考试,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在医院组织的“七·一”汇演、“5·12”才艺表演和电脑打字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朱清平护师被评为“县优秀护士”。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全体护士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
五、工作业绩
积极响应医院“打造医院文化,树立团队精神”的号召,科室坚持每月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法律法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接受爱岗敬业等各种医德医风教育,并有讨论记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适应卫生改革、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参加一切政治活动,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病人满意为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为人民多办实事。组织“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汉寿老百姓义诊、送医送药、体检、捐款等,并有多人多次无偿献血。爱心奉献社会,为科室增光添彩。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人员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做到凡事都来换位思考“假如我是病人”。积极推行年初规划的“一对一全程服务”,接待好每一个手术病人,做好每一项工作,关心每一个病人,当病人入手术室时,护士在手术室门口热情迎接,医.学教育网自我介绍,做好各项安抚工作,加强与病人沟通,减少病人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增强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护士长经常询问同事的工作技术,态度及病人的要求,对病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能予以重视,及时解决。
有好的管理是优质服务的基础和前提,为了使管理更加规范化和专业化,我们坚持做到周周有计划、月月有小结。建立健全服务目标,自觉接受病入及社会的监督。深入开展整体护理,积极发挥责任护士的主观能动性,特别加强术中关爱、术后指导、护理措施的落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调查等工作,从而大大增强了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我科为了使整体护理做得更加完善,多次组织全体护士学习有关整体护理的相关知识及人性化护理、循证护理、舒适护理等新理论。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护理操作规程,医.学教育网无差错事故发生。严格消毒、灭菌、隔离措施的落实、管理和监测。狠抓了护理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严格了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血、输液器等用后,消毒、毁形、焚烧,半年手术切口感染率0.5%.
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科室发展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一支文化素质高、职业道德好、专业技术精的队伍。首先我们通过不间断的学习,提高护理专业理论水平,做到每月进行业务学习,每季进行操作考核和“三基”理论考试,不仅如此,护理人员为了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再上一台阶,在百忙之中积极报名参加各种自学、成人考试,从中使大家的思维方式、文明礼貌、风度气质等方面在潜移默化中都得到明显提高,在医院组织的“七。一”汇演、“5.12”才艺表演和电脑打字比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优异成绩。朱清平护师被评为“县优秀护士”。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高全体护士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