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

时间:2023-03-10 14:48:39

导语:在农业资源利用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农业资源利用论文

第1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第2篇

关键词:东南地区;多级循环农业;构建;技术集成

现代多级循环农业模式是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优化构建,通过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设计和优化管理,着力实现物质能量资源的多层次、多级化的循环利用,力求达到农业系统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购买性资源投入最低化、可再生资源高效循环化、有害生物和污染物可控化的产业目标。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可控化和再修复“5R递进”为指导原则,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发展主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重要任务。在发展策略上,应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与经营创新,科技协同创新与集成开发;注重生产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三产有序融合与合理链接;注重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生态保育与经济并行发展;通过强化系统性设计,实现统筹兼顾与高效经营;通过强化高效性经营,实现提高“四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污染防控率)与“五化”(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产业化)水平;通过强化创新性技术,实现协同攻关与集成推广;通过强化统筹性管理,实现政策引导与产业扶持;通过强化长期性规划,实现“三产”融合与农村建设。致力于构建循环技术体系,引领区域农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实现区域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福建省多级循环农业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成果进行综述。

1多级循环农业模式的构建与技术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战略,研发和推广应用农业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结合区域农业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创立福建省现代多级循环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并实施集成推广应用,不仅是解决东南地区农业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举措[1]。东南地区是我国农业高度集约化的重要区域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耗,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生产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巨大压力[2]。以福建省为例,全省食用菌年产量达230万t[3],同时养猪业快速发展,年出栏约2000万头[4]。研究探讨将大量的菌渣和畜牧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循环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刻环保意义。近年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循环农业科技工程”项目的研究任务,从农牧结合、秸秆菌业、生态循环、固碳减排等方面深入开展生产经营模式探讨与关键技术研发,创建了农-牧-菌-肥多级循环的技术体系与生产实践范式开辟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废弃物再利用型的现代循环农业发展道路,取得明显进展与良好成效。在对东南地区农牧菌废弃物循环利用潜力、农田环境承载力、多级循环能值、循环利用效益和食用菌栽培多级循环温室气体排放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协同攻关,集成构建大中型养猪场废弃物减量化与资源化多级循环利用、规模化养殖场微生物发酵床及其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以牧草治污与饲草利用为纽带的多级循环利用、以菌业生产与增值利用为纽带的多级循环利用、以菌业生产碳减排为目标的农菌立体栽培多级循环利用、以农牧菌废弃物制肥的多级循环利用、以菌渣高效转化为核心的多级循环利用等7种具有东南区域特色的多级循环农业模式,同时重点突破28项关键链接技术,主要包括:攻关环保型生猪饲料及健康养殖配套技术、粪便污水污染物快速减量化技术、猪粪渣代料栽培食用菌技术、利用废渣与沼液栽培蔬菜技术、养殖场废弃物微生物降解技术、微生物发酵床大栏养猪关键技术、养殖场发酵床废弃物作为生物肥药发酵基质及产业化技术、养殖场发酵床废弃物作为种苗培育基质及产业化技术、养殖场发酵床废弃物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及产业化技术、狼尾草草地消纳养牛场废水处理技术、饲草新品种选育和牧草加工技术、奶(肉)牛高效利用牧草技术、以狼尾草替代常规料栽培食用菌技术、草生菌培养料微生物助堆剂筛选及三次发酵技术、小型隧道式摆头进料机的研发与应用技术、双孢蘑菇新菌株选育和栽培技术、食用菌菌渣二次栽培食用菌技术、麻笋壳和稻草垫料代料栽培食用菌技术、菌业加工废弃物增值循环利用技术、草生菌栽培过程碳减排调控技术、农作物(木薯、芋头)套种竹荪技术、茶园套种灵芝技术、设施菌-菜共作栽培技术、特色农牧菌废弃物生物炭制备和应用技术、高效发酵菌剂组合构建和菌-畜业废弃物堆肥技术、菌-畜业废弃物制肥质量控制与制肥成套技术、低养分双孢蘑菇渣做肥料造粒黏结剂技术、功能性肥料研制与施用技术等关键接口技术。

2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推广应用成效

近五年来,依托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通过科技人员共同努力,取得科技成果与科技推广奖励8项;授权专利28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获得福建省专利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4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企业标准10项,福建省地方标准2项;研发新产品30个,筛选并获得各类微生物菌株(剂)22个,筛选适宜栽培的食用菌菌株5个,认定新品种2个,筛选食用菌代料栽培新配方11个;出版科技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139篇;举办学术会议5场次。在福清市建立微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2000m2菌蔬共作温室复合系统1套,构建以规模化养殖场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多级循环,以垫料(猪粪渣)再利用的多级循环,以菌业生产与增值利用为纽带的多级循环,以菌业生产碳减排为目标的多级循环,以制肥工程为纽带的多级循环等示范基地近30个,并通过现代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实现循环农业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将传统农牧菌废弃物多级循环向现代设施化多级循环转型,5年累计辐射推广20多万hm2,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深化循环农业技术研究的对策

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多级循环农业是以追求最佳效益(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的,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农村产业链为主,高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以某一特定生产对象或生产目的为目标,形成规模适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非均衡农业生产体系[5]。

3.1要突出地域性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就是要合理利用环境和资源,着力优化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输入要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特色现代循环农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也是特色现代循环农业的支持系统。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在生产上局限于特定的生产区域范围,其产品必须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容量,并在区域内形成专业化生产。

3.2要强调独特性

发展独特的现代循环农业就是要体现品质差异、时间差异、季节差异和营销服务差异。独特性还包括区域传统的生产与产品部分,要继承和发展祖辈们在种植、养殖、加工方面创造的有自身优势特色的产品。富有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是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板块,还须加入循环环节与现代元素,着力提高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水平,着力提高绿色化与高优化产品质量。

3.3要体现规模性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就是要通过种养加有效结合、产供销一条龙经营、贸工农一体化管理,将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再生产过程作为优化开发系统,即将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稳定、持久的规模经济。同时,通过规模化、产业化,反过来强化其区域优势和产品优势,形成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

3.4要讲求效益性

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在选择发展项目和品种时要统筹兼顾,既要考虑经济效益,又要考虑市场需求,更要考虑多数人的消费能力。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是针对市场需要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其最终目标是实现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经营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循环农业重要意义就在于有利于提高粮食(农产品)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5要注重持续性

结合南方区域实际,继续优化构建与完善提升现代多级循环农业科技园、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现代循环农业产业聚集区等“两园一区”的发展新格局,力求提升现代循环农业产业的机械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与污染防控率,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循环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与高优化的开发成效。

参考文献:

[1]翁伯琦.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是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重要途径[EB/OL].(2017-06-05).

[2]秦志伟.福建,现代循环农业的“特区”[EB/OL].

[3]翁伯琦,雷锦桂,王义祥,等.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与低碳农业的发展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1):1-6.

[4]严顺龙,何海铭.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2017-06-05).

第3篇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210014)

摘要:为给秸秆机械还田利用和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 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处理产量最低,为5524.5 kg/hm2。方差分析结果说明,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不大,且两者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省工节本,效益较其他处理明显提高。综合来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方式为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

关键词 :产量;免耕;浅耕;秸秆还田;效益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953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区域秸秆全量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CX(12)1002];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江淮东部(江苏)水稻小麦丰产节水节肥技术集成与示范”(2013BAD07B09);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区域种植业废弃物中氮磷养分管理及多级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ZX07101-004)。

第一作者简介:张斯梅,女,1981 年出生,江苏赣榆人,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主要从事稻麦栽培生理生态及秸秆资源化利用研究。通信地址: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025-84390198,E-mail:zhangsimei929@sina.com。

通讯作者:杨四军,男,1958 年出生,江苏赣榆人,研究员,本科,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机农艺融合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信地址:21001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Tel:025-84390201,E-mail:yangsijyun5819@163.com。

收稿日期:2014-09-25,修回日期:2014-12-02。

Effects of Less Tillage and No-tillage Patterns and Total Rice Straw Mechanized Returning

in Situ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Grain Yield of WheatZhang Simei, Yang Sijun, Gu Kejun, Yu Jianguang, Zhang Henggan, Xu Bo(Institute of Agricultur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jing 210014, Jiangsu, China)Abstract: To use straw mechanized returning to field and increase yield and efficiency of wheat in rice-wheatrotation, effects of no-tillage, shallow tillage and total straw mechanized returning in situ on seed germinationand grain yield of wheat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reatment of no-tillage with total strawmulching had the highest grain yield, up to 6480.0 kg/hm2, followed by shallow tillage treatment without strawreturning, and the treatment of shallow tillage with total straw returning had the lowest yield, 5524.5 kg/hm2.ANOV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no-tillage, shallow tillage and total straw mechanized returning in situ had littleeffect on wheat yield, and there was no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Total straw mulching without tillageneeded less cost,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was improved. Taken together, the appropriate way to high yieldand efficiency cultivation of wheat was no-tillage plus total straw mulching in rice-wheat rotation.

Key words: Yield; No-tillage; Shallow Tillage; Straw Returning; Benefits

0 引言

中国稻茬小麦面积约为480 万hm2,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稻茬麦区光热资源丰富,降雨较多,小麦生长受水资源限制作用小,是中国小麦增产潜力最大的区域[1]。江苏稻茬小麦占全省小麦总面积的70%以上,淮南地区稻茬小麦比例高达80%以上,稻茬小麦生产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省小麦的生产与发展。少免耕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其推广应用面积占江苏省稻茬小麦面积的90%以上。

目前,针对少免耕对作物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3-5],研究结果不尽相同,有报道显示,少耕稻茬小麦产量与常规耕作基本持平[6],免耕可提高稻茬小麦产量水平[6-7],也有研究认为免耕导致稻田套种小麦产量明显降低[8]。秸秆还田是其资源化利用的最有效途径,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秸秆还田对当季乃至还田后的前几季作物产量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但随后其优势会逐渐显现,可以起到较好的增产效果[9-10]。以往研究大多采用盆栽或小区试验,秸秆往往经人工切碎后归还土壤,而田间大区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的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在稻麦两熟地区,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田间出苗、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区概况

试验于2011—2012 年在江苏省农业农业科学院宿迁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进行。试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日照2315 h,年平均气温14.1℃,活动积温5189℃,年均降水量为892.3 mm,一年两熟制。1.2 试验材料

供试小麦品种为‘迁麦1 号’,采用机条播,行距20 cm,播量为300 kg/hm2,2011 年10 月10 日播种,2012 年6 月7 日收获。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4 种处理,分别为浅耕秸秆不还田(ST)、免耕秸秆不还田(NT)、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STS)和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NTS)。为了便于耕作,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每处理面积为360m2,不设重复。除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不同外,其他田间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4 测定项目

小麦出苗后,调查基本苗数,计算田间出苗率。成熟期测定有效穗数,用1 m2大小的方框,每小区选取3个位置人工计数框内的穗数,测定穗粒数和千粒重,每个处理收获12 m2计产,籽粒晒干后测定含水量,折算成含水量为13%的籽粒重量。

田间出苗率=(单位面积基本苗/单位面积有效种子粒数)×100%单位面积有效种子粒数=单位面积播种量(kg)×每kg种子粒数×发芽率每种子粒数=1000×1000/千粒重(g)

1.5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 处理数据、作图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出苗率的影响

从图1 可以看出,免耕秸秆不还田(NT)稻茬小麦出苗率最高,为79.9%,浅耕秸秆不还田(ST)出苗率最低,两者相差5.6%。同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免耕出苗率明显高于免耕,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同在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条件下,浅耕混埋处理出苗率略高于免耕覆盖处理,差异也不显著(P<0.05);秸秆是否还田与耕作方式之间无交互作用。这说明,在试验条件下,秸秆是否还田、浅耕或免耕对稻茬小麦出苗率的影响不大。

2.2 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产量的影响

从表1 可以看出,不同处理籽粒产量高低顺序为NTS>ST>NT>STS,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 kg/hm2,其次是浅耕秸秆不还田处理。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处理产量最低,为5524.5 kg/hm2,比免耕覆盖还田处理减少了14.7%。

进一步比较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秸秆不还田条件下,免耕处理有效穗数高于浅耕处理,而前者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低于后者。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条件下,免耕覆盖处理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高于浅耕混埋处理,而前者千粒重低于后者。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即秸秆是否还田与不同耕作模式对稻茬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不大,且秸秆是否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2.3 不同处理稻茬小麦效益分析

小麦生产成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依赖于省工节本、补贴收入的增加及收购价格的提高。与秸秆不还田相比,机械全量原位还田节省了将秸秆移出田面的过程费用(人工费、机械费和运输费等);水稻秸秆还田腐解释放的N、P、K等营养元素可供后茬小麦生长需要,从而减少麦田肥料施用量,降低了肥料投入成本;还田还能有效减少焚烧和遗弃,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与浅耕相比,免耕省工节本优势明显,且有利于保护土壤结构。免耕结合秸秆机械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可起到蓄水保墒、减少地表径流损失及杂草发生等作用。因此,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稻茬小麦效益的角度考虑,以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少免耕是集保护性耕作、轻型栽培、保护生态于一体的综合技术体系,是顺应农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的农业应用技术之一。该技术通过简化农艺流程,能够有效缓解农忙季节用工紧张的矛盾,大幅降低劳动强度。同时,少免耕还可以减少机械耕作作业能耗和费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由于不需要耕翻整地,可以保证下茬作物适时播栽,有利于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抗灾应变能力,增产增效优势明显。此外,耕层土壤不受破坏,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因此,国际上目前提倡以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模式。针对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多,结果也不相一致,多数研究都从正面评价其效益,或者认为少免耕与常规耕作的差异不大[6],但保护性耕作导致作物减产也是客观事实[11-16]。

禁止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或随意遗弃,是当下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农民及各级政府面临的难点问题。秸秆还田是解决秸秆出路及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最重要途径,目前也是秸秆综合利用的最主要途径。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长期秸秆还田对当季乃至还田后的前几季作物产量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但随后其优势会逐渐显现,可以起到较好的增产效果[9-10]。以往研究大多采用盆栽或小区试验,通常的做法是先收集秸秆,经人工切碎,与土壤混埋,再播栽下茬作物。苏南部分地区,农民亦有小麦播种后覆盖整草的栽培习惯。迄今为止,关于田间大区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的报道较少,未见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和少免耕对作物影响的研究报道。少免耕的同时覆盖农作物秸秆,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具有保土保肥的效果。此外,还可避免秸秆焚烧和遗弃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的污染,有效培肥地理,改善土壤性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与人工秸秆还田相比,机械化作业不仅将劳动力解放出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为此,笔者在稻麦两熟地区,研究了少免耕与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还田对稻茬小麦田间出苗、产量及其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依据。

本研究结果表明,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达6480.0 kg/hm2,浅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混埋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最低,比前者减少了14.7%。从稻茬小麦高产高效、秸秆资源利用和保护环境的角度综合考虑,以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还田处理最好。免耕秸秆机械全量原位覆盖种植小麦,不仅没有导致小麦减产,而且节本省工增效,秸秆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得到稳定提高,大大减轻环境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任何耕作方式都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长期采用相同措施可能导致负效应的累加。因此,以后有必要开展年度间不同耕作方式组合的研究,探索适于新形势下秸秆机械还田的稻茬小麦高产高效耕作与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朝苏,汤永禄,吴春,等.播种方式对稻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建成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8):36-43.

[2] 杜永林,杨洪建.江苏作物免少耕栽培技术发展探讨[J].耕作与栽培,2008(1):1-3.

[3] 江晓东,李增嘉,候连涛,等.少免耕对灌溉农田冬小麦/夏玉米作物水、肥利用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7):20-24.

[4] 江晓东,迟淑筠,李增嘉,等.少免耕对冬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和产量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55-58.

[5] 董文旭,陈素英,胡春胜,等.少免耕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2):141-144.

[6] 庄恒扬,刘世平,沈新平,等.长期少免耕对稻麦产量及土壤有机质与容重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1999,32(4):39-44.

[7] 严洁,邓良基,黄剑.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机化,2005(2):31-34.

[8] 刘世平,陈后庆,陈文林,等.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7,27(5):859-863.[9] 曾木祥,王蓉芳,彭世琪,等.我国主要农区秸秆还田试验总结[J].土壤通报,2002,33(5):336-339.

[10] 张永春,汪吉东,聂国书,等.不同量秸秆机械化还田对稻麦产量及土壤碳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8,24(6):833-838.

[11] Kirkegaard J A. A review of trends in wheat yield responses toconservation cropping in Australia[J]. Australian Journal ofExperimental Agriculture,1995,35(7):835-848.

[12] Tebrügge F, Düring R A. Reducing tillage intensity—a review ofresults from a long- term study in Germany[J]. Soil & TillageResearch,1999,53(1):15-28.

[13] Uri N D. Perceptions on the use of no- till farming in productionagri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an analysis of survey result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2000(77):263-266.

[14] Govaerts B, Sayre K D, Deckers J. Stable high yields with zerotillage and permanent bed planting[J].Field Crops Research,2005,94(1):33-42.

第4篇

关键词:科学研究地方院校特色学科发展

地方高校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与国家重点高等院校一样,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为地方经济服务这三大任务。学科是高等院校进行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亦是衡量高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国家科教队伍的一员,地方高校更侧重于地方特色。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带有明确的目标和特色。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产出优秀的科研成果,推动着理论和技术创新,推动高等院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为完成国家赋予高等院校的三大任务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正确认识科研对学科建设的关系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一、科学研究在地方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性

学科建设是根据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有意识地对学科发展进行规范。学科是高等院校进行高级人才培养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要基础,是高等院校的基本元素。一所大学如果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就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影响,就会在社会上立足。加强学科建设就要在符合高校三大任务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鉴于历史、区位、人才、经费等多方面的原因,地方高等院校有着自身一定的特色和不足。因此,她在学科建设上更应注意将自己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结合,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扬长避短,来加强自己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并以此带动整个学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长江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本着“支持重点、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的原则,确立了以“石油科技”、“江汉平原涝渍地开发”、“楚文化”研究为三大特色学科。也正是有了这三大学科的建设,不仅使学校在“油藏描述”、江汉平原涝渍地综合开发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荆州古城墙野生植物保护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还带动了学校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仅在2004年里,长江大学就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居湖北省属高校获奖成果数之前列。

二、科学研究在特色学科建设中的作用

2.1为传统学科的改造增添新的动力

传统学科是原有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多年发展的产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点,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学科的局限性日渐突出,各种各样的矛盾会日渐尖锐。要扭转这一现象,必须加强科学研究,充实新的内容,不断发展,才能适应日益加快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形势。“农业水利土资源利用”是设在长江大学农学院的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也是一个传统学科。在学科建设中,该学科人员紧紧抓住“江汉平原四湖涝渍地改造与综合开发”的科研课题,对以四湖涝渍地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出了以四湖涝渍地特征为代表的南方易涝易渍的中低产田治理与开发利用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研究出“对同类型的区域农业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价值”的成果。在该项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项目承担者既充分地应用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学科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又通过研究、探索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技术,使400多万hm2次的易涝易渍的中低产田受益,产生了6亿多元的经济效益,也充实了该学科的内涵,为其他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2.2促进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科学研究是学科重要的生存空间。特色学科建设需要相关学科及科学研究的参与、渗透和支持,其间的关系密不可分。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众多相关学科的参与能起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知识碰撞,产生新的知识火花,产出新的科技生长点,获得新的生长空间,从而更好地促进其学科建设。在“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学科建设过程中,学科的建设者积极争取并参与各种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获得了一些建设条件。该学科共主持承担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等资助项目及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重大科研项目、湖北省重点攻关项目10个,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12个,研究经费达到350万元,加上日方的总援助金额6.5亿日元,该学科5年间拥有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到788万元。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学科的知识溶入,相关学科也有人员参与,均有了较好的收获: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二、三等奖多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2部、教材4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农业生态学等学科也在这一系列的研究中获取了大量资料,产生了涝渍特定背景条件下的新理论及新技术。这样既支持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学科,也丰富了自己。这样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学科建设,也促进了相关学科建设与发展。通过科学研究的磨练和相关学科力量的参与,使该学科及相关学科组成的学科群的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为我校走向全国、占领全国湿地农业资源环境保护与利用的制高点打下了较坚实的基础。

2.3科学研究促进特色学科发展,更好服务于地方经济

知识经济和科教兴国使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地方院校也在其列。地方院校通过加强科学研究,促进特色学科建设,产生更多的科研成果,将学科的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可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科建设也才能找到自己的立足点,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在长江大学的学科建设过程中,这种事例不时可见。如农学院的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始终注重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在生产实践中寻找课题,进行科研,又将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农业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学科培育的大麦品种“鄂啤2号”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通过湖北省和四川省品种鉴定;啤饲兼用大麦“鄂啤5号”也于1993年通过湖北省品种鉴定;我国第一个利用辐射育种成为种植面积上百万亩的高产、优质、多抗棉花品种“鄂棉15”于1990年通过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育出了棉花高产、抗病、抗虫新组合“HZ101”和“HZ401”;在水稻方面,选出了早熟、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稻“汕优8号”,早熟、优质籼稻品种“青草早”,野败型雄性不育系“温线早A”和籼型光敏感核不育系“湖农5s”;同时还先后选育出油菜“鄂油长荚”、“鄂农82矮蚕豆”、大豆“鄂豆6号”以及红麻、苎麻新品系和杂交水稻新品系1-94、1-161等共计18个品种(系),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hm2,增加经济效益15亿元。

三、加强科学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目标定位

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目标越大、投入越多。限于地方高等院校的现状,在运用科学研究策略促进特色学科建设的策略中也有一个目标定位问题。大目标虽然有可能产出大的成果,但若目标定得太高,难以达到,则反而会产生一些负效应,从而影响这一策略的继续实施。从现实与超前两方面综合考虑,应考虑所有现实条件(含现实可利用的条件)为上限,这样较为稳妥。

3.2科研环境

科研环境包括进行科学研究所需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包括进行科研所需的设备,资金、物质的集合,后者包括保障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所需要的规章制度及相应待遇等。要实施科研强学科、强专业、强学校的战略,必须要从大局着眼,从战略的高度来组织、实施这一个系统工程。实施单位亦要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充分考虑科研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在硬环境方面,可以在研究的主要方向上进行设备的整合,或集中财力解决一定关键设备,亦可以“借般出海”,借用、租用有关单位的设备,在软环境方面,要制定相应鼓励政策,使具有科研能力的人员人人思科研、人人愿科研、人人能科研。新晨

3.3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组织众多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的一个重要条件。团队精神强,众多科研人员能够集合在某一个旗帜下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群策群力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努力,成攻的把握就大,出成果、出大成果的希望亦较大,反之则不然,要从各个方面努力,使集合的科研人员都能有事干,能干事。不然,只靠单干户、“夫妻店”是很难再成气候的。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较,地方高等院校的人力、物力等条件本身就存在“先天不足”,团队精神则有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陈玉春,张大春.加强科学研究,推进学科建设与发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3(3)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 沼气建设 生态环境 评价体系 初步构建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286-01

引言

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自2008年以来启动了沼气建设项目,沼气池是新能源建设项目之一,主要是对农村的农业废弃物进行有效利用。目前宁蒗县的农业部门建设户用沼气池大约4000口,包括100立方米的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0多个。这些沼气工程已经成为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的示范项目,所产生的社会、生态效益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农村沼气建设的必要性

在农村环境中,之所以农村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主要的原因就是生物链比较短,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没有实现多层次循环,从而导致农村的生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1]。加快农村沼气建设的步伐,则是提高农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农村的能源消耗。

从农村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虽然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农村资源保护力度不够,使得农业的生态环境很容易遭到破坏,致使农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不是很高,特别是生物资源的利用率非常低,这也使得农产品出现了安全问题。中国倡导循环经济发展,农村沼气建设对农业资源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所谓的“农村沼气建设”,就是一方面对农村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解决农村能源短缺的问题,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予以改善,以使得农业经济效益有所增加,同时促进农民的收入增加。农村沼气建设,就是农业的发展以沼气作为纽带,结合养殖业和种植业,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标准建立起来。将农村沼气建设与农业经济、农村经济以及农民增加收入等等结合起来,不仅使得农村的牲畜粪便有效利用,还使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原有的蚊蝇到处飞的环境由于废弃物得到多层次利用而有所改善,使得农村的资源被循环利用[2]。比如,农村的牲畜粪便可以采用厌氧处理技术,使得农村的环境得到了净化,而且还使得农村的生活能源缺乏问题得到了解决,农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2 构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就是评价环境影响范围内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评价自然环境和评价社会环境。在评价自然生态环境的时候,在客观条件下针对自然环境中所运行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价,主要是分析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运行的稳定性,即可以对生态环境保持平衡的能力,以及对各种干扰因素予以抵抗的能力。评价社会环境,就是对社会的生态化效应进行研究,即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系统的程度。进行生态环境进行评价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对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特征以及生态功能都予以充分认识,从而对生态环境开发建设项目所发挥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价[3]。要求在进行农村沼气建设的时候,要力求评价体系的设计具有动态性和实用性,让体系的运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能够分层展开,做到农村沼气建设和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结构层次分明,而且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准确的评价结果。

具体而言,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将评价指标确定下来。本研究所设定的指标包括8项指标,即生态环境指标、卫生环境指标、能源综合利用指标、废弃物指标、水环境指标、土壤环境指标、空气环境指标和生活环境质量指标。其中,生态环境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土地的适宜性、林木的覆盖率、水土流失率、农业化肥使用情况、农药的残留率以及土壤退化情况等等;能源综合利用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降低化肥用量、降低农药用量、沼气能够对农民生活用能的满足程度、秸秆回收利用率、节约燃料量以及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等等;废弃物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生活垃圾的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废水环境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污水排放效率、污水处理的达标率;土壤环境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农药残留情况以及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情况;空气环境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减少二氧化碳的气体排放量、烟尘的降低率以及恶臭气味的降低率;生活环境质量指标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绿地面积的占有率、空气中所含有的污染物的浓度以及环境舒适度。

3 沼气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评价方法

对农村沼气建设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是通过将影响农村环境的各项因素指标化,以将农村生态系统的运行特征体现出来。如果评价指标很多,就会使得评价指标无法量化,如果指标的数量太小,就无法保证评价的客观性[4]。所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时候,要求聘请专业人士评价,量化后进行加权处理,将所有的影响环境的因子按照其影响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删除无法界定的、不能够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考核的因素,确保环境影响评价量化处理,使评价体系可以定性分析,也可以定量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沼气建设属于是公益项目,旨在将农村的各种生物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开发为可利用的能源,以建设友好型农村环境。关于农村沼气建设,就是在利用农村生物资源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农村目前所存在的能源短缺问题予以解决,而且还可以对农村的卫生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樊凯非.畜禽场沼气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构建探析[J]. 绿色科技,2011(11):151-152.

[2]孙家宾,殷小伟,彭朝晖.成都市推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实践与思考[J]..中国沼气,2011,29(02):38-40.

第6篇

摘 要:对重庆市17所高校图书馆揭示OA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重庆市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OA资源揭示率低、名称设置不规范、资源整合能力较差等问题,接着分析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最后指出应从加大宣传、深度整合和提升馆员素质三个方面提高OA资源的利用水平。

关键词:开放获取;OA资源;高校图书馆

开放获取(open access)是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和出版方式,它打破了基于订购的传统学术出版模式,允许用户无障碍地免费获取和使用其学术资源,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学术出版商对学术资源的垄断局面,引起了国内外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

1.重庆市本科院校OA资源使用情况

1.1调查结果

据调查,目前重庆市共有本科院校17所(民办院校、三本院校和军队院校未列入统计范围)。笔者逐一浏览这17所高校图书馆主页(调查结果见下表),发现其中有11所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地揭示、整合了一些开放存取资源,占整个调查院校64.7%,3所院校图书馆主页上找不到OA资源的链接,3所院校的图书馆网站打不开,这说明OA资源已得到了大多数调查院校图书馆的重视。调查发现被接入较多的分别是汉斯开源期刊(4)、Google OA图书馆(4)和Socol@r(3),就接入最多的汉斯开源期刊而言,3所高校图书馆仅接入了这一种OA资源。而其他一些重要的OA资源,如Open G-Gate、NSTL、PubMed Central都很少接入,国内的重要OA资源如中国预印本服务系统、奇迹文库则无任何一家图书馆接入。

1.2存在的问题

目前OA资源的类型主要有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仓储、电子预印本、开放获取搜索引擎四种,数量众多的OA资源分布在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高校图书馆如果能组织人员专门对OA资源进行揭示、组织、整序,形成一个信息资源集成利用平台,将会大大方便用户的信息查询,也有助于OA资源在高校科研人员中的推广和更广泛的使用。由上表可看出,重庆市揭示了开放存取资源的11所本科院校图书馆中,只有重庆大学将OA资源和馆藏资源进行了整合,读者能在OPAC检索结果中看到OA资源的链接,其余10所只是做了简单的链接,有的在试用资源下列出链接(2所),6所在免费资源下列出,其余的则在外文或中文数据库资源下列出,这就说明图书馆对OA资源的归类很不统一,自己对OA资源的概念和内涵都没有把握准确,人为造成了混乱,致使读者根本不知道OA资源是什么,更不用说使用它了。另外即使做了链接的图书馆也只是简单链接到网站,连个中文介绍都没有,这些都影响了读者对OA资源的鉴别和认知。

重庆市本科院校图书馆对OA资源的揭示绝大部分都是浅层次地链接,而且揭示OA资源的数量偏少,11所院校中链接最多的是重庆医科大学图书馆12个,重庆第二师范学院8个位居第二,这与学校的学科性质有关,因为大部分OA资源是理工科和医药卫生类的,但是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作为本市的综合性实力较强的大学,揭示OA资源数量仅为5和3,这与国内其他院校的平均值22.26差距较大(最多的江南大学为199)[1],其他院校的数量则在1-4中间,此外只有重庆大学图书馆对OA资源进行了深度揭示,与馆藏资源整合在一起,其余都是浅层次链接,这说明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对OA资源揭示程度不高,资源整合率较低,整合能力差。调查还发现,重庆市本科院校图书馆没有自建开放存取资源,这与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红火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已经成特色数据库的图书馆也都设定了IP限制,大量的特色资源得不到很好地使用和推广,这和开放获取的理念是相悖的。

2.造成重庆市本科院校OA资源利用率的原因分析

目前OA资源的应用可分为两个方面:已有资源的发掘整合和自有资源的开发应用。图书馆整合OA资源不仅可节省经费,还可优化馆藏结构,根据西安交通大学的一项研究统计,全球已有OA期刊1.2万多种。据法国巴黎银行金融分析家SamiKassab的估计,若采用OA模式出版期刊,全球的科学界可节省40%的经费[2],这对于经费相对紧张的西部高校来说是一笔意外资源,可是调查结果表明重庆市各高校并没有将OA资源纳入其馆藏体系,大部分图书馆弃之不用,小部分使用的也是轻描淡写,随便做个链接即可,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2.1馆员的素质及对OA资源的认知水平

调查显示,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对于OA资源的了解和利用程度均不高,很多图书馆员甚至不知道开放获取资源的意思,从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综合性大学、理工类大学图书馆,由于专业的原因,对开放获取的认知程度较高,对OA资源的揭示较多,而文科院校和三本院校由于学校学科所限,很少对OA资源进行揭示利用,以笔者所在的西南政法大学为例,虽然每年的资源购置经费捉襟见肘,但对免费的OA资源却视而不见。另外,我国图书馆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几乎成了学校解决博士等高端引进人才家属的收容站,这些馆员普遍外语水平和专业素质较低,对本行业的研究动态缺乏清晰的把握,文献资源建设大部分都是通过目录征订,而且重藏轻用,认为只有本馆引进的资源才是自己的资源,对众多的网络免费学术资源视而不见,即使发现也由于外语水平限制无法准确判断其学术价值,而且由于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不包括OA资源,因此也就忽略了OA资源的学术价值,任其淹没在网络的海洋之中。

2.2用户对OA资源的认知水平

与传统学术期刊相比,网络文献由于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来源不可靠等原因得不到用户的认可和信赖,尽管OA资源是网络文献中质量较高的一部分,尽管在不同学科都存在该学科的少数顶端OA期刊,但大多数的OA期刊仍处于该学科所有期刊的中下等水平,被传统文摘索引商SCI、SSCI等认可并收录的OA期刊只是很小一部分,而国内高校晋升职称、科研考核、评聘等均以各类出版集团出版的商品数据库中的数据为依据,以的被引次数或所载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论高低,所以国内大多数学者对OA资源持观望态度,一项针对一项对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的调查表明,90%以上的科研人员不知道什么是开放存取[3],更谈不上利用OA资源从事科研工作,再加之网上信息繁多,质量良莠不齐,用户更偏向于从专业的商业数据库获得学术资源。相对于传统学术期刊,OA期刊还是一种新型事物,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认可还需要一段时间。

3.提高重庆市本科院校图书馆利用OA资源的措施

3.1加大对OA资源的宣传力度

目前OA资源的学术影响力不如传统的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但OA资源所倡导的免费公平的信息存取理念和图书馆的精神使命是一致的,开放存取资源已经成为国外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许多知名高校图书馆也对众多的OA资源进行了深度整合揭示,针对目前重庆市高校图书馆OA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领导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高度重视OA资源建设,统一规划,制定策略,将OA资源建设纳入到图书馆馆藏体系建设之中。OA资源建设不仅需要图书馆馆员的参与,更需要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参与,因此图书馆首先要让用户了解OA资源,多渠道宣传OA资源,通过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OA资源专栏、文献检索课教学、张贴海报、举办OA资源专题讲座、邮件推送等方式引导用户积极使用OA资源,鼓励用户参与OA资源建设,介绍OA知识库相对于传统出版的核心功能以及OA知识库在保证论文质量和确保论文首发权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还要指出使用OA知识库能给科研人员带来的潜在好处: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论文被引率和提高他们在同行中的知名度等。

3.2统一标准,深度整合揭示OA资源

研究表明:OA资源并不是普通的网络免费资源,而是值得图书情报机构高度关注的新型网络学术资源。随着开放存取运动的深入,一些大型数据库检索系统都开始整合OA资源,还出现了许多专门收集并提供OA资源的网站和门户,如国内教图公司的Socol@r OA资源平台,图书馆作为OA资源的倡议者和参与者,应当密切关注国内外OA运动的进展,按一定的标准组织OA资源,把OA资源按学科、文献类型、地区、语言等方式进行归类。重庆市高校图书馆大多通过图书馆主页中的相关站点链接来揭示OA资源,这种揭示只是一种浅层次地罗列,这与现在大多数读者所期望的一站式获取资源的目的相距甚远,图书馆员只有将众多物理上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结合本校的学科特色将这些OA资源建成专题数据库予以揭示,根据需要建立学科专题库,按照专题形式对OA资源进行有效组合和导航,实现OA资源与馆藏资源的深度整合,促进馆藏资源和OA资源的有效利用。

3.3提升馆员素质,探索本馆OA建设

开放获取对图书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图书馆应积极投身到开放获取运动中来,一方面做好开放获取资源的宣传推广,另一面也应该加快本馆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目前有影响力的OA资源大多是欧美国家建立的,据统计,英美两国创立的OA期刊数量占所有OA期刊总量的38.22%[4],在互惠互利的OA资源共享体系中,我国显然缺乏资源与他国共享,高校有众多的科研人员,每年有很多科研成果产生,图书馆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做法选择有效可用的开源软件(如Dspace)启动本校开放资源如会议记录、课件、教师论文成果等采集工作,初步建成机构存储库,技术力量强的图书馆还可将本校自建的特色数据库资源导入到开源软件中,建成本馆的机构库,实现资源的免费获取,进而提高本馆乃至本校在整个学术交流体系中的知名度。

使用OA资源不仅可以缓解图书馆情报机构经费紧张的局面,而且也可以加快科研人员信息获取的速度,图书馆应在做好传统服务的情况下调整发展战略,从系统设计、岗位设置、馆员再教育和馆藏规划等方面入手,积极追踪不断涌现的开放获取资源,经过鉴别并整合到现有的资源服务系统中,同时加强馆际协作,认真研究OA这一全新的学术交流模式的各种运行机制,探索并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发挥OA知识库信息传播功能的同时适当发挥其学术评价功能,让OA资源真正成为图书馆资源体系中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麦淑平.我国“211工程”院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开发利用调查[J].图书馆杂志,2011,(3):53-58.

[2] 吴天吉等.我国开放获取资源的应用现状与图书馆应对之策―以农业资源为例[J].图书馆,2012,(2):96-98.

第7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创新联盟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81(2016)02-0140-05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关系着整个农业产业竞争力水平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热点。当前,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均衡、配置不合理,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备,创新成果推广服务能力较弱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京津冀三地之间农业技术水平、创新能力和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差距。在此背景下,京津冀之间只有紧密协作,不断完善科技合作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的互相开放和共享;联合解决重大的农业科技问题,才能促进京津冀区域的农业协同发展。因此,协同创新是提升京津冀科技创新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1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

1.1协同创新的目标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要立足农业科技、农业发展和农村实际,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具体目标应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从共同需求切入,联合解决发展中的重大农业科技问题。二是实现农业科技资源相互开放和共享。三是支持联合、共建各类科技创新机构,鼓励科技园区、高校和企业发展多样化的产学研联合实验室、区域特色产业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四是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人才联合培养,促进京津冀农业科技交流与发展。

1.2协同创新的指导思想

依据京津冀三地各自农业资源特点,发挥三地的科技优势,秉承以北京为创新中心,以天津为孵化基地,以河北为应用支撑区的思路,开展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北京具有信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是重要的知识、技术创新源,是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研究中心。天津是农业科技开发和有效承接北京研究成果的应用示范基地,承担着部分农业科技成果开发的任务,是京津冀地区主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孵化中心。河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1],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撑区,处于创新应用层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最前线,推动着整个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发展。三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由研发到转化到生产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系统,最终将京津冀建设成“创新中心+研发转化+高端生产”分工合作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基地。

1.3协同创新的组织机构

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需要一个能有效协调合作重大问题,协调三地政府机构的高层次组织。建议京津冀三地农业政府部门联合发起,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并设立领导小组,由京津冀三地农委主任或农业厅厅长担任组长,负责协同合作中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重大事项的决策和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京津冀三地的农委,实行轮流负责制,每年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合作会议,遇到重大科技合作事项,经协商可召开临时会议。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下设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和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图1)。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是三地农业科研联合攻关的核心,应由京津冀三地农科院为主体,着力围绕现代农业全局性重大战略、共性技术难题和区域性农业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协同创新[2]。京津冀农业科技转化服务平台以北京农科城、天津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和天津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为载体[3],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发起,并负责组织和管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服务活动。该平台通过培育一批星火科技示范带,组建一批农业科技传播站,将农业科技成果外移并转化,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带动京津冀地区农业发展。由河北省农业厅牵头,成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中心。一方面,依托河北省现有生产基地和园区,围绕蔬菜、林果、玉米、小麦、花卉等市场主要农作物品种,建起一批安全、品质高端的生产示范基地,并推进奶牛、生猪、家禽、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另一方面,根据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及时向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反馈科技需求,以便创新中心制定和调整科技需求计划和措施。

2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重点领域

2.1种子种苗产业

作物育种是京津的优势学科[4],需要加强研究实力,进一步提高种业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从5个方面开展种子种苗产业的协同创新:(1)粮棉油作物新品种选育与开发技术提升。(2)选育低能耗、抗病虫害能力强、抗逆性强、高品质的设施专用品种。(3)开展蔬菜优质种苗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4)开展作物种质资源的调查、选优与收集[5]。(5)将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研究以生物技术为主的创新育种技术体系。

2.2农产品现代物流保鲜业

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升值空间,基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京津冀地区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必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围绕农产品物流业,重点要以果蔬、水产品为主要对象,从农产品采后生理、保鲜技术和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技术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农产品采后现代贮运技术手段,推进科技生产力和流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具体包括:(1)开展果蔬采后生理、采后病理、采后病害及病害控制和保鲜调控技术研究。(2)开展农产品物流保鲜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施的研究。(3)开展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保鲜中的集成应用研究。(4)开展农产品物流过程品质动态检测、跟踪与控制技术研究。

2.3设施种植业

目前,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五化”是设施蔬菜和设施果树产业化开发的建设重点。因此,设施种植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优化温室结构,开发适合京津冀三地地理条件的节能型日光温室,研发合理采光、减少热损失和夜间保温技术;研发高透光、高保温多功能覆盖材料。(2)研究开发设施蔬菜保质减药技术。(3)研究设施蔬菜土壤资源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4)开展设施果树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模式的研究。

2.4畜禽健康养殖业

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天津市和河北省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业地位有所提升,养殖业已成为津冀农业总产值的重要组成部分[6]。与此同时,养殖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粮畜矛盾、家畜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违禁饲料添加剂和抗生素的滥用、重大疫病的流行等问题,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成为畜禽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畜禽养殖业协同创新应以构建安全、优质、高效、节能、环境友好型畜禽养殖业技术体系为目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畜禽养殖规划与预警系统研究;研发畜禽主要疫病诊断制品与疫苗;研制畜禽健康养殖专用饲料,通过营养调控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的排泄量。

2.5都市现代渔业

目前,京津冀地区渔业发展的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的健康水产品,还要提供休闲垂钓、观光度假的理想场所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要求更高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因此,更加需要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京津冀都市现代渔业协同创新内容包括:(1)运用生物技术、遗传基因工程等手段强化优质种苗的开发,尤其是高效益的海、淡水鱼品种及高档观赏鱼品种的开发。(2)研究构建不同养殖品种的生态养殖模式,开发新设备。(3)研究构建病害防控平台[7]。

2.6水资源利用

京津冀水资源总量有190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量的0.68%,人均水资源拥有量190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1/5,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降水减少的趋势日益明显,降水已不能满足农业正常生产需求,农业用水主要依靠地下水供给,据统计,70%的农业用水来自地下水。大量的用水需求导致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水位快速下降,地下水漏斗快速下降,个别地区出现地裂缝。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京津冀地区急需开展水资源利用方面的协作,保护水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协同创新主要内容:(1)研究能够提高粮食作物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的技术替代措施,以效率的提高替代规模扩张。(2)开发利用污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替代措施,增加农业用水的可供水量。

2.7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依托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条件,充分挖掘农业的生活、生态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互促互动的新型农业。吸引城市居民节假日到农村进行采摘、休闲观光,环境宜人以及新、奇、特是观光农业成功的关键。京津冀三地开展休闲观光农业协同创新,首先要以《京津冀休闲农业协同发展产业规划》为指导,开展各项工作,根据三地各自优势,推出京津冀休闲观光农业精品路线,打造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圈[8-9],培育京津冀休闲农业整体品牌。其次,加强果蔬、花卉和苗圃园艺与旅游结合的研究与开发。适应休闲观光对农产品新品种的需求呈现差别化、多样化的特点,重点培育栽培新、奇、特的农作物新品种。并且注重花卉、新特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研究。

3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保障措施

3.1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依据京津冀地区的农业科技资源情况,确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为协同创新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三地农科院已有的科技优势,促进农业科研集约化,不断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优化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完成2个方面的资源整合,以便集中投入形成合力,增强农业科研创新实力。第一,整合科研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下设14个研究所,涉及农、林、牧、渔等各产业,综合创新能力较强。与其相比,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需要兼并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并理顺科研、行政管理、推广等部门职能,提高其科技创新综合能力[10]。第二,整合科研资源。整合京津冀三地分散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设备,建立实验室、试验设备和文献资料等科研资源的使用管理制度[11],实现科研资源的共建共享。

3.2完善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通过各种方式,最终建立一套能够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协同发展的有效合作机制[12]。(1)由三地农业科学院轮流牵头,定期举办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与发展论坛和峰会,增进三地农业科研院所在学术和科研领域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整合三地优势科技资源,充分促进三地的优势学科和技术在京津冀地区的渗透和扩散,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增强京津冀地区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整体实力。(2)由“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统筹协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中资金和科研实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促成京津冀创新主体间的协作,共享信息、人力、技术以及科技成果。(3)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上具有优势,但结构上存在不平衡问题,以至于人才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科技优势。为合理配置京津冀三地农业科技人才,促进三地之间农业科技人才的交流和共同利用[13],应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库”,优化配置专家资源,加强京津冀农业科技合作[14],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创新体制制度,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制度在协同创新实现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5]。京津冀地区农业科技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着弊端,如部门调控分割严重,研究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创新能力不足,综合性重大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16]。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进步,影响了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顺应协同创新的发展趋势,必须创新机制,为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17]。(1)创新科技管理机制,提高协同创新效率。借鉴国内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的先进经验,改革现有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简化农业科技立项环节,优化农业科技成果评审和转化的流程,提高科研项目管理效率。(2)变革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职称评定体系,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等科研活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3)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稳步落实科研成果处置权改革,农业科技成果采取所有权转让和使用权许可方式进行转化所取得的收入扣除处置过程中产生的直接费用后获得的净收入,全部留归单位,纳入单位预算,实行统一管理、分别核算,处置收入不上缴国库。拥有单位可从中提取60%~95%的比例,一次性奖励给参与研发的科技人员(包括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及其团队。

3.4增加财政投入力度,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资金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18]。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投入的经验,探索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投入机制,包括设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配套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保障专项资金的长期支持和有效使用。(1)“协同创新专项资金”主要来源于京津冀财政投资,由“协同创新联盟”组织项目实施,并负责资金管理,受农业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审查。“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科技重大项目研究和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①用于农业科技的基本研发,遵循“重点扶持、连续投入”的原则,重点支持作物新品种选育、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物流保鲜、动植物体细胞克隆、渔业科技等农业科研重大创新项目研究。②用于科研协作平台建设,包括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设备购置和升级改造、试验示范基地和实验室等建设,通过稳定、长久的投入,彻底改善京津冀农业研究的基础条件。(2)配套建立“协同创新专项资金”管理制度[19],建立严格的协同创新专项资金投入责任制和绩效评估制度,提高财政投资的投入效益。

3.5搭建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协同创新信息网络平台[20],既方便于京津冀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便于开展科技咨询服务。首先,整合并统筹京津冀农业科技资源,将三地的科学仪器、科技文献、实验室和试验场等农业科技资源进行清查和登记,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数据库”,以便于京津冀开展协同创新活动。其次,建立“京津冀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信息系统”,打造协同创新主体互动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为协同创新主体提供京津冀农业领域的科学数据、文献资源、科学仪器、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项目、科技报告等科技信息资源,又可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科技信息统计服务、行业竞争力情报服务等。通过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资源互补的优势,形成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健,解聪,张悦玲.发挥京津冀资源优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5,21(10):34-38.

[2]刘廉君,李建荣.京津冀农科院协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N].科技日报,2015-05-28.

[3]秦静.聚力打造京津冀区域农业科技创新高地[N].天津日报,2015-02-16.

[4]周铮.北京着力打造“籽种之都”[J].中国种业,2011(1):6.

[5]康永兴,陈伟忠,陈霞.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重点领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546-1549,1584.

[6]边继云.基于京津冀产业发展的河北科技合作领域及布局研究[J].特区经济,2012(8):69-71.

[7]张梅申.河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重点领域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45-148.

[8]谭雅蓉,史亚军.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研究[J].农学学报,2015,5(4):135-140.

[9]徐虹,梁佳.京津冀区域休闲农业旅游一体化对策研究[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34(6):3-6,11.

[10]贾宝红,陆文龙,信丽媛,等.论天津市现代农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6-9.

[11]刘钒.湖北省协同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14(1):61-67.

[12]张敏,苗润莲,李梅.京津冀现代农业区域协作的战略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5,29(2):5-10.

[13]秦静,周立群,贾凤伶.新形势下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2):11-16.

[14]张晨,赵志辉,刘鸿艳,等.外国经验对上海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启示[J].上海农村经济,2014(7):24-27.

[15]文魁,祝尔娟.京津冀发展报告(2015)———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6]周密.提高京津冀都市圈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6(9):20-21.

[17]章力建,朱立志.京津冀一体化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4,167(15):9-12.

[18]李文胜.以京津冀区域合作为目标,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C]//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天津: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社科联,河北省科协,天津科协,2010:163-167.

[19]胡静静.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和资金管理的创新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2.

第8篇

(一)农业科技项目具有很大的社会性。

农业科技项目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农业科技项目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牧业4个领域。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例,就涉及种养业、农产品加工、农业资源利用保护和产业服务等方面。农业科技项目的作用旨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村科技进步,有的还提升了周边地区农户的规模化种植,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带动相关贸易、服务、信息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可见,与工业项目相比,农业项目的社会效益更加显著。

(二)农业科技项目有较强的应用性。

与基础研究相比,农业科技项目具有较强的应用特征。农业项目多数为农、林、牧、渔业产业经营中实际应用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如2011年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目的是建设一批农林种苗花卉农业、稻米加工、天然蜂业中蜂健康养殖、水产罗非鱼加工、宝桑园果蔬汁饮料、水稻育种技术、百得佳有机先米国资源精深加工、春麟化工磷肥、微补植物营养、鸿威农渔产品加工机械等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培育一大批新产品、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加速以企业为创新中心的建设开发,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农业科技项目具有成熟期长、社会影响深远的特点。

农业领域的种植、养殖、加工至少需要1年以上时间,而林业产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农业科技项目带来的效益不止是经济效益,更多的是社会效益。农业项目对当地社会生活、经济环境及自然环境的影响都是深远和长期的,其社会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所带来的经济效果,包括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业增收、辐射带动农户致富、培训农民技术进步、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节能减排、促进生态平衡、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

(四)农业科技项目的社会效果很难量化。

除大多数的经济效果可以量化外,农业科技项目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很多是属于较难量化的,以货币计量或者实物计量都艰难。正因为农业项目的社会影响较之经济效益突出,而社会效益的难以量化特征导致我们很难去对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社会效益评价。现今,人们对科技项目的社会效益都不是十分重视,要么将之附属在经济效益评价,或借用对工业项目的社会评价方法来套用在农业科技项目上,是不符合农业科技项目的发展规律的。

二、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设计

考虑到农业科技项目的上述特点,对农业科技项目的评价就不能只简单停留在经济评价这个层面,还应该深入研究其社会评价方法。农业科技项目的评价应包括两方面: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

(一)经济评价。

经济评价包括对财务支出合理合法性的评价和经济指标实现程度的评价。

1、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性。

根据项目结题验收时提供的专项审计报告和其他财务资料,与项目合同预算科目进行对照,逐一审核其合理合法性。第一,审核所提交的审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数据的正确性。是否有承担单位提交的审计报告与所附的数据、内容不一致的情况,或因项目负责人缺乏财务知识,或审计人员原因导致的审计报告中项目经费科目与合同书科目不相符等情况。第二,审核承担单位提交的附件的真实性与合法合规性。所附的附件至少应包括:(1)项目承担单位出具并加盖财务印章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及项目专项经费明细账。明细账包括专项经费明细账和配套经费明细账。并据以核实科技经费是否专款专用等;(2)项目合作单位出具并加盖财务印章的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表及项目明细账。明细账也包括两部分:专项经费明细账和配套经费明细账;(3)大额支出的原始凭证复印件。关于大额支出的衡量,没有统一的标准,应根据项目经费额度的大小来确定。第三,核对项目的预算支出与项目的实际支出是否相符,凡国家有明确规定的,变更合同支出必须经科技部门批准方可变更的,要查实其是否履行手续及手续的完备性。国家没有规定的,凡实际支出与合同预算科目差距较大的,应有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具体说明,并分析其合理性。第四,检查政府资金的拨付和使用情况以及配套资金的到位情况。核查项目的专项经费的使用率、检查配套资金的到位率以及是否存在虚报配套资金等。

2、经济指标的完成程度。

核对经济指标时,考虑到农业科技项目的应用性较强,应核对是否有项目承担单位提供的反映其经济指标完成与否的证明材料,如销售合同、应用单位的证明、合作企业的财务报表等。

(二)社会评价。

对科技项目做社会评价是分析项目的实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力。农业科技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应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1、项目的实施对国家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第一,评价项目对国家或地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分析项目是否完成合同书的要求,包括出版的与项目相关的专著、科研论文、获得的专利、获得省部级以上的奖励、研制成果的应用情况如生产效率的提高程度、科技成果应用的转化率等,以及项目的成功程度。第二,如果属于基础研究的农业科技项目,即使没有相关的应用效应,也应当视作项目所从事的工作是其他技术发明的后盾,而具有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第三,关于科技服务类的农业项目,评价项目的实施对当地关键生产活动的重要性。农业科技攻关取得的创新成果,只有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才能实现其最终价值。对广东省农业科技下乡活动计划,要依据项目所派出的农业科技专家、免费为农民群众发放的科技资料和技术资料、赠送或者以优惠价格向农民销售水稻、蔬菜、玉米等种子,赠送肥料、农药,受益农民等情况来评价。对农村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项目,要依据派出的省农业科技特派员数量,这些特派员在各村镇、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点开展的“点对点”技术服务工作来判断,包括:举办技术培训专场、发放技术资料等。

2、项目的实施对国家或地方其他社会目标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分析项目的实施对社会环境的其他影响,如带动社会就业、收益分配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比如,对广东省森林生态建设网络项目进行社会评价,要通过分析项目对定位站的建设,逐步开展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效益建设的研究,对促进森林小气候、森林土壤、森林水文、森林部落、生物多样性、森林健康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这些影响往往是长期而深远的。再如,广东省在全国率先推进的现代渔业建设,极大地推进了现代渔业产业发展。广州、梅州、深圳、佛山等地所发展的集垂钓、美食、娱乐、度假、旅游、商务于一体的高层次休闲渔业,每年观赏鱼产值10亿元,占全国的60%,该项目所促动的配套渔具产业也迅猛发展起来,有200多家渔具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国的60%以上。广州、东莞、中山等地已成为观赏鱼养殖集散地,产品远销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对农业科技项目的社会影响力的评价往往需要大量的定性分析。

三、案例解析

(一)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课题名称为“水产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承担单位略,项目执行期间为2006年10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该课题研究内容为:在广东、湖北两省,围绕水产安全生产的综合示范开展重要鱼虾质量安全健康养殖技术研究与集成、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监控技术研究与集成、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机制和模式、重要鱼虾健康食品安全养殖示范与推广研究。

(二)项目绩效评价指标。

第9篇

关键词:沿淮地区;人居环境发展;生态与经济

Abstract: anhui province huai regional inhabitation environment along the existing population and land, the problem of water resources, and reveals th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and the huaihe river floo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or area.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and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and concludes that the rational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mode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development and have close relations, and considered that the anhui province huai areas shall, lower cost along the urbanization and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and a moderate amount of urbanization, to promote huai areas alo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healthy development.

Key words: huai along the region; Living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沿淮地区人居环境现状

淮河水系干流地区具体范围包括阜阳市的临泉县、阜南县和颖上县,六安市的霍邱县和寿县,淮南全市(包括凤台县和市区),蚌埠全市(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和市区)和滁州的明光市和凤阳县等13个县市,面积2.84万平方公里,人口1476万人。该范围包括行蓄洪区范围,且行蓄洪区内的社会经济等人居环境问题与该范围密切相关。

1.1人口与土地问题

沿淮地区13县市中,人口密度平均高达616人/平方公里。有的县市人口密度高达1102人/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50年前的两倍。人口增长过快,土地资源稀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2人口与水资源的问题

沿淮地区是一个缺水地区。不同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差别很大,人均水资源量最高的是六安市(霍邱和寿县),达到1776立方米,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最低的是淮南市,只有420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

1.3发展基础与消除贫困的关系

1.3.1薄弱的发展基础是人居环境改善的挑战

人均GDP小于500美元的县有临泉、阜南、颍上、霍邱和寿县,其中临泉县最低,人均GDP只有358美元,人均GDP最高的是蚌埠市区,达到2500美元。13个县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处于均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必须依靠农业资源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1.3.2入不敷出的财政使得人居环境改善难以为继

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是蚌埠市,人均财政收入有850元左右,最低的是临泉县,人均财政收入不到50元。财政收支“入不敷出”。上级财政拨款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基本上是400元左右。

1.3.3人居环境改善的核心是消除贫困

沿淮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000元,大部分地区职工收入水平普遍较低。由居民消费结构看出,例如蚌埠市食品消费占39.11%,临泉县食品消费占59.29%,按照恩格尔定律显示,前者属于相对富裕,后者属温饱,可见沿淮地区多数还尚属不富裕阶段。

2淮河水患与消除贫困

2.1淮河水患

史料记载,淮河从公元1400年到公元1900年的500年间,平均每100年发生水灾70次以上。1901年到1948年的48年中,全流域共发生42次水灾。1949年以来,平均每5年左右发生一次较大水灾,两年左右就发生一次小水灾。

2.2水患导致贫困

由于没有安全保障,人民不敢也无心对生产和生活作出最基本的投入。许多土地因受洪水威胁而不敢发展较大的产业,阜南县政府官员2007年采访时说:“只要行蓄洪区里的人民还依靠行蓄洪区的土地生活,他们对富裕就不敢有奢望,原因也很简单,在行蓄洪区里是不能有大产业的存在。”

3 人居环境改善途径分析

3.1制度创新――安徽凤阳小岗村模式

为解决“十年倒有九年荒”的水旱问题,群众对淮河水系所属地区进行了规模宏大的治理,并修建了一座比较大的燃灯水库。1978年,小岗村的农民走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包干”道路,使得小岗村地区基本上解决了吃饭问题,这一模式也迅速得以在全国推广开来。

3.2移民建镇及城市化

3.2.1沿淮地区城市化的必然性与紧迫性

农业生产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且部分行蓄洪区内的人均耕地数量不足半亩,无法从事规模化经营,生产率越难以提高,农民的收入也越难以提高。因此解决行蓄洪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问题,是要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减少靠土地而生存的农民。

3.2.2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化

城市化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人居环境发展建设的过程。城市可以将安全、卫生的生活条件和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方式同非常低水平的能源消耗、资源利用和废物产生结合起来。

3.2.3城市化模式的选择――低成本城市化、可持续的城市化和适度城市化

1)要通过科学规划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避免城镇空间分布呈现“满天星”状,提升城镇规模,聚集经济能量,保证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

2)走出城镇“各自为政”的格局,避免产业雷同、基础设施重复、竞争无序等问题的出现。

3)城镇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乡村地区、沿淮地区滩涂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原生态等有着良好自然基底的空间形态。

3.2.4移民建镇――安徽淮南毛集模式

以往政府对行蓄洪区开展的安全建设,仅能解决居民在行洪期间的生命安全,却不能保护生产作物的安全,使得长期以来使行蓄洪区居民陷于贫困状态。

1994年毛集镇提出小城镇发展规划,计划将行洪区内缺少安全保障的沿淮四村逐阶段移入毛集镇内。毛集模式异于以往大规模背井离乡式的迁徙,也不同于整体搬迁式的异地移民,而是在顺应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下,一种建立在城镇经济发展基础上的自愿移民,不需要国家大量的投资,是解决我国困惑已久的蓄滞洪区移民问题的范例(刘树坤,2001)。

4 主要结论

1)要使得沿淮地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要有效控制人口的增长规模,其次要极大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的劣势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

2)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及群众增收手段单一仍是制约沿淮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而要改善人居环境,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就必须大力发展经济。

3)人均水资源不足和经常性的洪涝灾害这两大矛盾并存的现状是长期以来制约沿淮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对环境污染的有效整治是实现人居环境改善的的重大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处理好实现工业发展和有效治理环境污染的关系。

5)要让沿淮地区的人民实现安居乐业的目标,一方面,必须提供公共安全的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就是实施移民迁建工程,让居民远离洪水,居住在安全地区,不再受洪水威胁。

6 人口城市(镇)化不仅是解决人地矛盾的一个有效途径,而且也是解决人与水争地,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

(感谢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刘贤腾老师为这篇论文前期所作的研究。感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姜书记为本篇论文所作指导。)

作者简介

郭 锐,男,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在读硕士

刘 锋,男,注册规划师,高级规划师,蚌埠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硕导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 李修松. 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M]. 合肥:黄山书社,2001.4

3 刘树坤. 淮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及行蓄洪区的移民安置[J]. 水利水电科技发展,2001,21(2):23―25,36

4 牛凤瑞.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J]. 望,2005(17):56―56

5 安徽省沿淮城市群规划(2006――2020)[Z]. 蚌埠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 淮河流域防洪减灾规划,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