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活即教育

时间:2023-03-10 14:49:05

导语:在生活即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活即教育

第1篇

一、生活、游戏及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生活、游戏和教育都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三者可以连为一体,变成一个活动进行,这其中就有必定的联系,也是给幼儿带来最大影响的活动――游戏。

1.生活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游戏是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从幼儿生活中来,纳入到幼儿游戏中去,并在游戏中实现整合,积累经验。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人类的一切源于生活。游戏是快乐的学习。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幼儿必定离不开游戏,而游戏的内容来源于生活,这就说明“生活和游戏”本身具有综合性,它们不可割裂、分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2.教育与游戏之间的关系

从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有着共性:首先,目的相同。游戏的目的在于实现儿童认识、运动、社会性和情感等能力发展。其每一方面的能力又含有众多的发展内容,也就是囊括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有计划地将幼儿的身心发展融入一个课程里,通过多种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但游戏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而教育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过程,两者在终点上达到一致,即游戏的目的和教育的目标都是儿童的发展。其次,内容有联系。在游戏的发展探索过程中,涉及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各种知识经验,涉及动作技能、大小肌肉的平衡协调力,涉及对规则的理解、遵守,和用规则进行的同伴协作交往,等等,这些正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二、游戏的生活化

在幼儿园的游戏里,主要以自主性游戏为主。这个游戏就像一个小社会,都是幼儿生活常见的场所,与幼儿的生活育着密切的联系。游戏能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是幼儿生活中最主要的方面。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成长的,因此,游戏需生活化。

1.环境的创设――游戏社区

在环境创设时,我们要先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接触最多的场所,再通过环境、材料的结合,创设一个缩小版的“社区”。例如,小班幼儿最初上幼儿园,对幼儿园陌生,而娃娃家游戏正可以缓解幼儿的离家情绪。除了娃娃家,另外点心店、菜场、理发店、糖果店等都是幼儿生活中常去的地方。把这些游戏区布置在一起,像一个小“社区”,幼儿看到这些游戏区特别想玩,也激发了他们参与游戏的兴趣。

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和环境的变化,我们也寻找幼儿的喜好,不断地更换游戏的内容和游戏的材料,更加体现游戏的人性化、生活化,让幼儿的游戏生活化。

2.角色的扮演――游戏互动

游戏是想象与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它不是社会生活的简单翻版,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所以,我们的自主性游戏更多的是让幼儿利用假想情景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各种活动,又不受真实生活中许多条件的限制。游戏时,每个游戏都是有互动,有交流的。例如,娃娃家里,爸爸可以出去购物,妈妈会照看孩子,并带孩子去点心店吃点心,还可以去医院看病,去理发店理发,跟我们真实生活相差不多。幼儿在各种角色扮演后,知道每种身份都有自己的职责,不仅在游戏中感受到乐趣,也体验到成人生活的别样。

3.游戏中再现生活――游戏生活

自主性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自由选择的活动。游戏的过程,就是幼儿把成人的行为活动和相互关系搬到游戏中,加上幼儿各自家乡的情节,体现出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例如,小班幼儿经验少,在玩娃娃家游戏时最多的是烧饭做菜。而有一天,发现一个小朋友在抱着娃娃把尿。他就是把在家看到的妈妈抱着弟弟把尿的情景表现出来。许多幼儿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在点心店、小菜场,幼儿会大声吆喝叫卖,学着人家做活动(特价、打折等),也有推出新品的。

幼儿不仅模仿成人,将生活在游戏中再现,而且还加上自己的想法,所以也不是完全的模仿。这就是游戏的本质。

三、游戏即教育,在游戏中教育

游戏的本质就是教师利用身边的自然物质、自然现象以及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的愉悦的过程。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才能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发挥游戏对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作用。例如,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学到如何使用礼貌用于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丰富游戏的内容以及制定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处于主导的位置,教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经验。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就是一个习惯养成的阶段。对什么都不懂的他们,直接灌输知识是徒劳无功的。因此,我们通过不同的规则游戏来让幼儿约束自己的行为,比如《大圆圈与小圆圈》、《大皮球》等,都是让幼儿学习站圆圈;还有《丢手帕》、《请你猜猜我是谁》等,不仅训练幼儿追跑、听觉、视觉的能力,还让幼儿学会不能向其他伙伴透露信息,做到遵守游戏规则。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教育文集

寒假中,翻阅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当我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因为他在八十多年前提出并研究的问题,正是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最新的理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具体包括三方面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看来,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

近几年,“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的开设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去年,我搞过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参加了市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比赛,在整个活动中我真正发现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惊人的。许多时候不是教师指导学生,而是学生指导教师。今天又读了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即教育”,觉得“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开设正是这一思想的体现。

“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学科在内容的选择上无硬性的规定,主张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要一味地参考课本,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有疑问的身边小事。教学时,可以邀请社会人事(例如:家长、专家等)共同参与学习,这就是“教学相长”也。学习型遥控器 论文教学时间不一定在课内,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教学地点也不一定要在教室,社会是最好的课堂,让学生走出去,亲密地去接触社会,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这种来源于生活内容的教育是真正受学生喜欢的教育,这种教育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第3篇

一、“生活即教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教育的对象是生活的,教育的环境是生活的,教育是为了生活服务,因此就要用生活的教育方式。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从精彩的生活中捕捉现实,感受精彩,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孩子去留心观察。我们的立体可能是孩子非常了解的生活现象,也有可能是他们全然陌生的事或物,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寻找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让学生不仅是在学教材,更是在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的大教材。

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名词,有些词语在学生的印象中很抽象,也没有什么办法去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六年级的数学教材中,有一段关于“百分数”的知识,我在教学中就充分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来认识和学习“百分数”。先让学生在上课之前,自己在商店、家里各个地方找到包装上带有“%”标志的瓶子(饮料、酱油、酒、醋……),在课堂上,让各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带有“%”的数字――“百分数”,并且,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后,再用这些百分数说说每个包装上“百分数”的意义,整节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的课堂教学让我觉得:因为熟悉,所以学生感兴趣,因为可以看得见,所以学生学得简单,因为简单,所以学得认真,学有所获!

本来让学生很陌生的数学名词,在生活中竟然就在我们身边,近得看得见,是生活让它们离我们这么近!

二、“生活即教育”――让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生活中的你处处都在与数学打交道,如你去商店为妈妈买一些生活用品;算算自己的体重与身高;去和同伴分一块蛋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与生活的“对话”,要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造,要将学生的视野引入到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进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图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这些图形是数学中美丽的图画,可是它们也给我们学生的学习带来了麻烦,各种公式、定理全部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小脑袋去想象,有时候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那么怎么样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P这些图形的知识呢?首先,我会带着学生一起动手做一个模型,一模在手,可以看得见的知识,远比需要不停想象的知识更容易让小学生掌握吧!然后让学生回去找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实例,可以带实物,也可以用图片,教师也可以用幻灯让学生把这些图形放在眼前,相信每一幅图片,每一个实物都会在学生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还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用自己的画笔,用自己学过的图形,画出心中最美丽的图画!因此,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方式,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述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和创设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

三、“生活即教育”――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生活数学”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他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并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可见他坚决的态度和立场。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即根据学生的生活需要而教、而学,通过生活实践来学,从而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进而收获到口眼手脑并用的功效。同样,在《新课程标准》中我们也常能看到“体验”这个词语,这也表明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进而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

第4篇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初中物理;生活;教学设计

闲暇之时,我会阅读一些理论,作为教师,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总让我常读常新。在教育界,陶行知的名字无人不晓。作为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提出的很多理论至今对我们都有其前瞻性与指导性,历久弥新,关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也给了我不少的启发。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在其课程性质中强调了在教学中要体现出物理价值,即: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得到启发,自然而然地渗透物理学的原理,同时通过物理学的相关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能联系及运用。由此可见,物理这门学科与生活、自然联系紧密。如果说我们生存的环境给我们的是一种表象,那么物理学科便是透过这种表象而达到的一种“深入”的哲学,这种通过“浅出”的生活表象到达的“深入”的探究,在哲学上讲就是完成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进行灵活有效的课堂设计,以下是笔者针对这一物理哲理所做的一点探究。

一、源于生活的现象,探究现象的物理原理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些现象是一种生活的表象,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有的学生不喜欢物理,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物理学科的趣味,而不少学生之所对物理产生浓郁的兴趣,就是因为看似枯燥的物理原理,实则都源于生活的现象,教师在教学物理学的原理时,不要一味强调学生去记忆,而是让学生把物理原理从生活的现象中得出。

比如,教学声现象时,我在上课一开始就问学生:“声音是什么?这个在我们的生活中再熟悉不过,有美妙的音乐、繁杂的声音,我们通过自己听到的声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是这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表象,声音的深层次内涵体现着物理学的科学原理,比如,声音是怎样发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需要有多大的能量?”学生通过生活的现象,很快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随后我又用一些生活现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比如,我用一张纸、一个铅笔盒、一支粉笔这些随手拿来的工具,提示学生:“怎样能使这些工具之间相互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学生在这种看似“浅显”的生活现象里,一步步走进“深入”的物理学的原理,进而我在总结中提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传播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传播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源自生活的启发,探究实验的物理验证

既然物理学科是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完成这个过程就好比“拨开云雾见天明”,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得到一些启发,进而探究实验的物理验证,通过实验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

比如,在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中讲到“物质的三态”相关知识点的时候,特别是讲到物质的“升华”,我一开始并没有把升华的定义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比如,衣柜里的樟脑丸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变小了,但是打开衣柜的时候,我们可以闻到气味,还有,在冬天气温很低的情况下,我们刚洗好的衣服晾在晾衣架上,但是发现很快变成了冰,这时候我们都知道衣服不能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硬邦邦的衣服渐渐干了。这就是物理上所说的“升华”。

随后我又列举了生活中的小例子,想:“让我们刚洗过的衣服快速地干,我们有哪些办法呀?”结合生活中的经验,学生很快提出了多种办法:“可以将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可以将衣服放在衣服篮中平放摊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将衣服用洗衣机把水甩干。”“可以将衣服放在太阳下晒,或者在温度较高的地方烘干。”可以说,这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启发,结合物理学的相关原理,再回到生活的验证中,完成从生活到物理原理,再到生活的过程。

三、源自生活的素材,探究物理科学的价值

在探究、挖掘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时候,关键点在于什么?我认为在于乐趣。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物理学科感兴趣的学生,无一不是乐于探究、乐于思索的学生,他们在探究物理科学的过程中,得到一些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就是学生前行的动力。在好奇心的指引之下,学生的探究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教学“光现象”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时候,我带了一个白瓷的碗和一根筷子,带到讲台上,结合学生平日的生活经验,很快发现筷子放进碗中就变成了弯的。我随后跟学生说道:“这个场景你们再熟悉不过了吧,但是有没有想过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好奇地看着我,等待谜底的揭晓。随后结合我黑板上给出的光的折射的定义,学生了解到光是通过某种透明介质折射到别处,如果这种介质不是透明的,那么就会产生反射现象。随后我又通过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图,给学生加以剖析,加深他们的印象。通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并且结合他们的夹角进一步分析。这时候学生对“光现象”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因为平日里他们只看到一些表面的现象,而通过对“光现象”的物理学分析,让他们更加理性地了解到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四、源自生活的实践,探究物理科学的实用

认识世界的过程,让我们拨开云雾见天明,智慧的课堂不仅要让学生完成认识世界的过程,更要完成改造世界的过程。物理学科是一门集科学、哲学、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所以在我看来源自生活的实践,真正让学生感受和体会到物理知识的价值和有用性,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学科学习的目标,让学习不仅变得高效,更是变得有效。

在学习“摩擦力”之后,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有意识地将摩擦力的原理应用于生活中。比如,学生在购买鞋子的时候,会留意一下鞋底,怎样的鞋底有更好的摩擦力,在路滑的时候不容易摔跤。把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带到课堂,让学生分组讨论:自行车上的摩擦力体现在哪些方面?通过小组热烈的讨论,课堂达到了,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温故知新的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正是要求我们教学不要脱离生活,要紧紧联系生活实践,这也切合初中物理新课改的要求,初中物理作为一门集科学、哲学、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普遍都注重了科学性这一点,而没有深入地挖掘,导致学生对物理学科不感兴趣。其实物理和其他学科一样,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有着人文性价值的一面。生活与物理不可分割,透过生活的“表现”,挖掘生活的“本质”,这是物理学科的奥秘,也是智慧课堂的钥匙。

参考文献:

[1]李海燕.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3).

第5篇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小学英语 课堂教学 新英语课程标准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从前的书本教育,就是以书本为教《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为生活化的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实施的舞台,帮助学生将英语理论学习与实际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如何让课堂教育贴近生活并充满趣味成了我首要考虑的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四个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连接教学与生活

学习语言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那么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有助于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英语知识。学习情境越真实,学习主体建构的知识就可靠,越容易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在教学文具类单词时,我利用实物来创设情境。出示pen, pencil, pencil-box, ruler, crayon等实物,问学生What's this in English?接着教学生说这些单词,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单词的发音后,我又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如:Listen and show; Let's guess; What's missing?等。通过游戏来巩固这些单词。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链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英语。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留下难忘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开端,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学、爱学。

在教授2A Unit9 Merry Christmas时,我让学生先观看了简短的Flash,让学生感受圣诞节的气氛,引起他们的兴趣;接着展示给学生一棵小圣诞树(提前制作),让学生更形象地明白圣诞树的装饰;操练“Merry Christmas”,“The gift is for you.”时,我带上圣诞帽子扮演圣诞老人,与学生进行操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一系列的教学措施,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只注重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生活中的场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美国教育家毕特指出:“生活的世界就是教育的世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英语教学仅仅依靠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难以达到深入掌握并进行语言交际的。因此,要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说说、练练、玩玩、耍耍,以加强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从而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

三、布置生活化作业,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关键是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因此,我布置的英语作业除了要巩固课内知识和技能外,还要让英语走进孩子们的生活。为了使英语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我认为可以布置活动性和操作性强的作业。例如:

1. 让学生把所学内容改编成剧本,编排剧本后表演给家长看(也可以请家长一起表演,并请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演绎,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书本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使孩子们能更快的掌握语境提高运用能力;

2. 让孩子们每天坚持听读课文录音,并开口朗读,比较自己发音与录音的差异。鼓励孩子们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看英语视频,欣赏儿童英语歌曲等;

3. 让学生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贴标签,以便加深记忆做到看见物品就能想起单词。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必然会大大提高。

现在生活中处处都是英语,作为孩子们的引导者,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内容,收集信息,将这些内容书写在黑板报中的“学生展示区”中,供孩子们相互交流学习。对一些好的作品要及时给出激励,对于在生活中常见但孩子们理解有难度的内容可以用谐音来提高孩子们的记忆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在班级氛围内形成“赶”“比”“超”的英语学习良性循环。真正达到生活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综合语言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包括五个维度,它们分别是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生活化的英语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对待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不管在课堂还是课外,“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可以帮助学生走得更远,更好!

参考文献:

[1]周德藩,走进陶行知:教师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6篇

陶行知所提倡的“教”“、学”、“做”的合一,是以“做”为中心,是因为在“做”的过程中,学生们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也可得出新知、培养创造力,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要将教、学、做结合起来,教学相长,教学的实践和学习的知识都要寓于实践活动中。

二、生活教育理论中的偏见

1.教育为未来生活服务陶行知强调教育对生活所起的作用,宣扬现实的教育能够为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过分夸大了教育对未来生活的作用,却忽略了对当下生活的作用。导致许多教师、学生和家长都产生了为将来生活的幸福而牺牲现实中的幸福的错误观念。教育为生活服务是没有时间分别的,如果教育不能让学生的现实生活得到幸福感,那么何谈未来的幸福。2.教育不需要学校陶行知对于教育的范围太过于广泛,导致了教育就是放任自流的状态的论调,引发了关于取消学校存在的争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被一再用来证明这些极端的说法,社会上开始对学校产生偏见,学校的地位开始动摇。教育与生活不应该存在界限,但这不代表可以否定学校的作用。3.生活教育理论的绝对性生活教育一直主导着教育活动,显然在教育界树立了绝对权威,教育者们却忽视了生活教育中过于偏激的观点,未进行足够的实践和实验活动,只是一味地盲目推崇生活教育理论,被蒙蔽了双眼。对于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是否还适合现代教育的需要,能否在现阶段教育实践中得以实现都还无法确定。

三、批判运用生活教育理论,发挥其正确的启示作用

第7篇

关键词:学校教育;生活教育;生活世界;科学世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项贤明,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北京 100872)。

内容提要: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是“真包含于”的关系,即“学校教育”真包含于“生活教育”。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另外一对概念,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中都同时存在着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在人的次级社会化和引导人进入科学世界等方面发挥着高效的促进作用。混淆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割裂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之间的联系,是当今人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关 键 词: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世界 科学世界

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就是从“抽象的人”回归“生成的人”或“现实的社会的个人”。与此相联系,生活世界和生活教育正日益成为教育学界关注的理论焦点之一。在相关的讨论中,诸多概念交错呈现,其逻辑关系繁复互迭,学界见仁见智,其中生活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两个出现频率较高的重要基本概念,厘清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生活即教育与学校亦生活

生活教育即人的教育,学校教育其实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A)和生活教育(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真包含于”的关系,即,AB。

现代教育学是从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开始的,而赫尔巴特的教育学主要探讨的是学校教育,因此,现代教育学实际上是先研究学校教育,而后再讨论生活教育的。因此,现代教育学不知不觉颠倒了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以为教育由教学而来,只有通过教学才能进行教育,“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1]。从这种观点出发,现代教育学把学校教育看作教育的根本,因而把生活教育理解为学校教育向社会生活的拓展。

陶行知先生在论述生活教育时曾经这样界定这个概念:“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2]陶行知先生还用英文来表达这个定义:"Life education means an education of life, by life and for life"。[3]为什么陶行知先生要特别用一句英文来表述呢?因为中文里的“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等可能会引起误解,让人以为生活教育就是把学校教育移植到生活中去。英文的"of"、"by"、"for"三个介词,在这里更能比较精确、清晰地表达"education"和"life"之间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也批评另一种误解生活教育的似是而非的理论,指出生活教育并不是说“学校里的教育太枯燥了,必得把社会里的生活搬一些进来,才有意思”[4]。他强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5]这就把“生活”和“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重新摆正了。

学校不可能真正脱离人的生活,人无论是生活在家庭、学校或工作场所,都是存在于生活之中,区别不过在于生活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情境不同而已,因而学校教育也总是生活教育的一部分。两者之间在内容和价值取向上可能存在矛盾,但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却不应因此而被割裂。所谓生活,也就是人类为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所有活动,以及对这所有活动的主观经验。英文"life"兼有“生活”和“生命”两个义项。“脱离生活”只是日常语言中一种带有比喻性的表达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脱离生活”只能是死亡。

学校生活也是人的一种社会生活,人自进入幼儿园或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始,就从家庭关系进入了另一种社会关系,实际上不过是从一种社会生活进入了另一种社会生活。原来的社会生活并没有消失,新的社会生活却开始了,这是其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就此而言,学校教育从来都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脱离人的生活,差别只在于它给人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用陶行知先生形象的说法来讲:“学校有死的有活的,那以学生全人、全校、全天的生活为中心的,才算是活学校。死学校只专在书本上做功夫。介于二者之间的,可算是不死不活的学校。”[6]无论是“死学校”、“活学校”,还是“不死不活的学校”,它们都给了人以学校生活,只是活学校关注了人的全部生活,因此给人的是有价值的生活;而死学校和不死不活的学校忽视人的生活,因而给人的是无价值的、价值不大的或负价值的生活。

衡量学校生活价值的唯一标准是它对人的全部生活之意义。一种不关注人的全部生活的学校教育,也就忽视了教育的最终目的,因而不能保证其给予人的是对人的生活有积极意义和正向价值的教育。仅就这一点来说,这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应当是:“学校教育(A)”真包含于“生活教育(B)”。更重要的是,这种逻辑关系还不只是“应该”如何的问题,事实上也总是AB。这一表达式反映的不只是一种应然的关系,也是一种实然的关系,如图1所示。

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

图1 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特殊部分

二、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

论及生活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就不能不联系到另外一对概念,即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唯有将这两对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立体地分析和论述清楚,我们才能真正厘清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这一对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很多情况下,教育科学研究者们正是混淆了这两对关系,才造成了对生活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诸多误解。

如果说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则是人的教育(即生活教育)的两个领域,这两个领域在生活教育中存在,在学校教育中也存在。这两对概念表达的是划分人的教育的两个不同维度。

“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胡塞尔、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哈贝马斯等,都对这一概念有自己的论述。在胡塞尔那里,“世界”只是意识的先验对象,“生活世界”并非即是生活本身,而是为了揭示自然科学的危机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他通过这个概念告诉人们,“现象学者必须排斥自然科学对自在世界的‘客观’解释,回溯到前科学的‘主观’经验世界,即‘生活世界’之上”[7]。

哈贝马斯在其交往行动理论中把生活世界和系统看作构成人类社会的两大基础结构,其中生活世界是对所有个人或社会集团而言,“交往行动‘总是已经’在其中发生着的一个视域(horizon)”[8]。生活世界是行动的世界,可进一步划分为劳动、交往和精神三种形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生活世界体现为生成性思维;就其内容来讲,生活世界又可划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两大领域,其中日常生活是“那些同时使社会再生产成为可能的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9]。日常生活的这种属性使它成为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充分且必要的条件,而非日常生活则是社会和类的再生产领域,个人通过其社会意识和类意识的发展实现对天然关系的突破而进入非日常生活,从而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日常生活世界以对象性活动的形式对人的发展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它是主体持续客体化的过程;第二,它是个人借此被持续地再创造的过程……就主体的持续客体化而言,它的实质是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人摆脱动物性向文化性的生成。”[10]正是在生活世界中,“个体的发展体现为自我意识觉醒条件下的人的个性(特性与类发展的统一)发展,即人的自由发展”[11]。

人的发展必然超越生活世界,从而超越其经验的界限而进入其生活的另一领域——科学世界。舒茨在其《生活世界的结构》一书中指出:“自然的态度没有自以为他自身就是整个世界。每个孩子迟早都会意识到他的行动所固有的限制。每个人都会偶然遇到他的经验的界限。”[12]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科学(wissenschaft)”意味着“客观真理的观念统一”,“即对受到绝对论证的认识之追求”,这种作为知识(wissen)总体的科学,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是同义的。[13]胡塞尔发现,“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unsere alltgliche lebenswelt)”[14]。正是从这里开始,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这人类生活的两大领域悄然发生了断裂。人们误认为那主观建构的科学世界才是更真实的世界,转而忘却了科学世界只有回到生活世界才能显现其意义。

无论是在学校里的社会生活中,还是在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中,人的社会生活都包含着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两大领域。如果说生活世界的教育是直观的、经验的教育的话,那么科学世界的教育则是抽象的、观念的教育。用一个不十分贴切却更加形象的例子来说明:我看到一本书在课桌上,我按照老师的要求拿起这本书并开始朗读,所有这些都是生活世界的教育;我理解这本书中的知识和思想,使那些本来不属于我主观世界的观念成为我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则属于科学世界的教育。对人的发展来说,这两个方面的发展都很重要,虽然科学世界的教育在科学昌明的当今世界似乎显得更加重要,但生活世界的教育仍然是人最基础的教育,是人最基本的必要且必然的教育。个体经历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就可以成为一个社会的个人,而科学世界的教育一旦脱离了生活世界的教育,则会因丧失其意义的基础而必然发生教育的异化,并因此从促进人的发展变成对人自身的压迫和奴役。只有当我们用书中的知识和思想来解释客观世界和我们的社会生活的时候,那些抽象的知识和思想的意义才会现实地显现出来。

在以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学校教育中,科学世界的教育占据着更加突出的地位,但这并不能否定生活世界的教育在学校之中的存在。在学校里,人的社会生活依然可划分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两大领域,而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在其中同时对人的生长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同样,科学世界的教育和生活世界的教育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也不会因学校以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而发生改变。与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之间的“真包含于”关系不同,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之间有着明显界限。生活世界的教育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学校外,都是人最基础的必要且必然的教育,是个体成为社会的人的前提;而科学世界的教育则是个人超越“经验的界限”,从社会意识和类意识的角度审视其生活的重要途径,是个体的发展实现与社会和类的发展相统一的重要方式。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学校外,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都在发生着。

结合上部分对生活教育与学校教育两个概念之间逻辑关系的描述,加上本部分关于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两大领域的分析,我们可用图2来表示这两对概念之间立体的逻辑关系。

学校中科学世界的教育 科学世界的教育 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世界的教育 学校中生活世界的教育 科学世界 生活世界

内容摘要: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是“真包含于”的关系,即“学校教育”真包含于“生活教育”。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另外一对概念,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中都同时存在着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在人的次级社会化和引导人进入科学世界等方面发挥着高效的促进作用。混淆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割裂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之间的联系,是当今人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学校教育;生活教育;生活世界;科学世界

作者简介:

图2 领域切分下的三维逻辑关系

三、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特殊部分

学校生活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人的社会生活可划分为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学校生活同样也包含着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两大领域。生活教育包含了学校教育、自学、体验等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一系列特殊的作用,这也是学校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活动样式的内在依据。

在学校教育中,科学世界的教育占据着主导地位,它给人以超越个体经验的、具有普遍性的系统观念,使人突破个体的“地平线”而进入群体的和类的“地平线”。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他对其生活环境中每条路的方位、长短等都有自己的体验;学校教给他地图,从此他对其所生活之世界的经验,就进入了一个超越其日常经验之视域的、更加精确而系统的视域之中。在那里,人类的经验直接成为个人主观世界的组成部分,个人的经验与类的经验在这里实现了直接的统一。虽然科学世界的教育同样存在于学校以外的生活教育之中,但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以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高效能组织化、系统化的学习活动,把科学世界的教育的特殊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至少在现代世界及其可预见的未来,学校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特殊领域仍将继续存在并发挥其特殊作用。

就个人实现其社会化的过程而言,个体从家庭进入学校,就是从天然血缘关系迈入了社会集体,并从此开始进入并逐步扩展其与社会总体结构和类的关系。用日常生活理论来阐释,即“通过日常生活,个人实现社会化,但这仅是一种初级社会化,真正人的形成要通过非日常生活世界中次级社会化来达到”[15]。学校教育一方面以其科学世界的教育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为个人超越自身直接经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以其集体的社会生活形式,接引个体进入、体验并由此开始不断扩展其非日常生活的领域。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教育在个人实现从初级社会化到次级社会化的递进,以及促进个人的经验从生活世界进入科学世界的转换过程中,都有着特殊的积极作用。

虽然学校教育具有特殊作用,但它并不因此就成为一个与生活教育相分离的独立部分,而是永远只能作为生活教育的一部分存在和发展着。这是由人之存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因为“只有人才有生活,人也只表现为生活,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人,离开人也无所谓生活,生活即人的现实或现实的人”[16]。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学校教育所提供的科学世界的教育,由于其超越了个体经验,似乎已成为可以凌驾于个人之上的、个人必须臣服的东西,但实际上这是不合逻辑的幻想。“科学的世界(系统化的理论)和包含在它之中具有科学的真理性的东西(在自然科学中,在普遍化了的理论中,这是在它的命题、它的公式、它的基架中有效的自然),正如一切以某种目标为划分范围的世界一样,本身也属于生活世界。”[17]失去了有血有肉的生活世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叶圣陶先生1946年在回顾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时,曾形象地比喻说,有些人“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就不能不把他们认作空瓶子,要他们无条件地吞下若干东西”,而生活教育是“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自然要把他们当人看待,自然要把培养能力启发智慧作为教育的任务,自然要竭力使他们长成新血液、新骨肉”。[18]

学校生活本身就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也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正如生活教育的其他部分各有其特殊功能一样,学校教育也有其不同于其他部分的特殊功能。因此,学校教育不能代替生活教育的其他部分,生活教育的其他部分也不能代替学校教育。陶行知先生曾形象地指出:“学校以生活为中心。一天之内,从早到晚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人之身,从心到手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一校之内,从厨房到厕所莫非生活,即莫非教育之所在。”[19]陶行知先生正是在这一点上超越了杜威的理论局限。杜威教育理论的失误主要在于他错误地理解了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不了解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以为既然“教育即生活”,那么就应该要求学校教育模仿社会生活,什么都要“在做中学”,因此抹杀了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其他部分之间的界限,使学校教育丧失了其应有的一些特殊性,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知识教学的效率。陶行知先生讲“生活即教育”,虽然也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内在必然联系,却从逻辑上承认了学校生活也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那我们在从事学校教育的活动时,其特殊性就不应被忽视。正如学校教育的存在不能构成对生活教育的否定一样,生活教育对学校教育的真包含关系,逻辑上也不蕴含着对学校教育之特殊性的否定。

生活世界即人存在于其中的世界,生活世界的教育即人的生长发展本身。德国哲学家罗姆巴赫在其《关于教育实践的哲学思考》一文中指出:“在这个半是部分体系化、部分经验化的教育学区域的背后,要看到一个深层维度,在这个维度中,教育没有完全与人类存在区别开来”,因此,“人在其基础中和整体上就是‘教育’(在一个尚需澄清的意义上)”。[20]罗姆巴赫认为这里的“教育”之意义尚有待澄清,是因为这个概念在现代教育学中已经不知不觉与“学校教育”混为一谈,于是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教育”,连教育科学研究者们自己也莫衷一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现代教育学的教育概念其实指的是学校教育,甚至仅限于学校中的科学世界的教育,这样的“教育”,自然就不是罗姆巴赫说的那种“教育”了。这种状况由赫尔巴特延续至今,以至于人们又对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之间的关系做出了错误的理解,把学校教育从生活教育中割裂出来。在笔者看来,这或许正是当代人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实际上已经向整个人类的教育世界发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呼唤。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2.

[2]陶行知.谈生活教育[A].徐明聪.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C].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96.

[3][4][5]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等.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587-588、587、587-588.

[6][19]陶行知.我之学校观[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等.陶行知文集[C].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184、184.

[7][13]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503、516-517.

[8]Jǜ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M].Boston: Beacon Press, 1987. 119.

[9]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

[10][11][15]王晓丽.生活世界视阈下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9、93、91.

[12]舒茨.生活世界的结构[A].尹树广.后结构·生活世界·国家[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318.

[14]胡塞尔.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A].倪梁康.胡塞尔选集(下册)[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085-1086.

[16]李文阁.回归现实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1.

[17]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A].倪梁康.胡塞尔选集(下册)[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1027.

第8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更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在逐步加快,特别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使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日趋多样化,从而诞生了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手段,就是利用科学技术,使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融入生活,在中小学教育中,以“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来体现。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二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当前我国正在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同时注意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问题,二者同时前进。

一、作为学科教育,信息技术着重的是技能培养,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更好的为生活和学习服务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创造和传递。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一种重要工具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但我们决不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代替信息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只能将计算机作为信息获取、分析、处理的工具进行学习。对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应从信息技术的高度、信息技术的角度进行学习,而不是脱离这个前提进行学习。

生活是学生的终身课堂,源于生活的知识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进而理解和掌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许多比较单调而且枯燥,但又必须了解的知识。例如,在《信息的编程加工》,我们以电视节目购物街猜物品的价格的环节导入,整节课以此为核心,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对算法的理解,从而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编程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将教育和生活相融合!例如:在讲“使用我的电脑”这一节,有关“文件夹和文件”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计算机硬盘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文件夹,文件夹中为什么还有下一级文件夹或文件?这些学生很难理解。如果此时教师打这样一个比方:全校学生都集中在操场上自由活动,你爸爸来找你,就会很不容易找到你。如果你在自己所在的班级中上课,你爸爸就会根据你所在的年级、班级、第几小组,很快地找到你的。计算机硬盘里存放了很多功能不一样的文件,我们也需要一组一组分开来保存。然后通过一张“生活事物与信息概念”的对照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理清关系。

又如,在讲到Word文字处理中“绘制图形”时。教材中采用绘制一个三角形,然后经过旋转等处理组合成一个类似菱形的形状,这样学生感觉到比较枯燥。而笔者则先向学生展示大量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志符号,如:交通标志、安全标志、禁烟标志等,然后简要介绍绘制图形的基本方法,放手让学生利用插入自选图形来绘制其中的一个,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又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各种标志的含义。这样联系生活的学习,自然效果要好得多。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只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或者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更多的是和生活相结合,以现实生活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为例,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以掌握的信息技术更好的生活。

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着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是技能学科,而是否掌握技能的考核方法就是作品,而一件作品的最终完成需要大家的合作。而一件作品从制作到完成,特别是网页等比较大型的作品,不是学生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的,而作为老师,我们能做的也只是在技术上提供指导,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完成,需要学生自主去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应因材施教,耐心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自主能力不断地得到强化。要改变强迫性、指令性模式,采取积极参与模式,给学生自己支配时间的权力。鼓励、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倡求异精神,鼓励质疑问难,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多思,不断生疑、质疑,在深入探索中解疑,从而获得新知,积极主动而富有创新地学习。

根据教学需要,由学生自愿或教师根据学生基础状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并进行分工,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他们在听完老师讲课后进行操作时,在小组里边做边讲解,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介绍学习方法。其他学生遇到问题时随时向他们请教。小组遇到问题时,一方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互相启发、交流,一方面由每个小组自主探究,大胆提出设想,敢于各种尝试,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及时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评议,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老师对学生自己发现或摸索出来的方法、知识、窍门予以表扬鼓励,指导其他小组掌握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这一章节,主要是要让学生将之前学习知识整合成网站的形式,并和交流。对于这样比较大型的作品,让学生独立完成几乎不可能。因此,本章节开始,教师先展示已经做好的网站,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在网站中在使用哪种工具,一个网站的设计到应该注意哪些(比如颜色,布局等),然后让学生分组,并进行分工合作,随时质疑、探讨、交流。此时,教师只是进行技术上的指导,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对发现、摸索出好方法、小窍门的学生或小组予以充分的肯定,并指导其他学生学习。虽然教师讲得较少,看上去教室里场面有些混乱,但只要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学习探究,就能从中体会到自己来完成一件作品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与人合作的乐趣,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生活中的合作。

三、作为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感受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准备好的课件,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主探索研究。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品质,又增强了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可进行如火如荼的在线讨论交流。实践证明,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讨论相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辩识,而且可以使他们在这种讨论中,更好地认识自我,促进其开拓思维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更有效地组织讨论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样的讨论,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教师在网上启发性的点拨、开导,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东西,而这正是讨论的教育价值所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促进教学改革。

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实地体验到生活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例如虚拟青蛙,学生可以做非常逼真的青蛙解剖实验;虚拟诊所里,学生可以斟酌情况对不同的病情做出诊断。

第9篇

为了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注重将生活中的事物融入到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

【关键词】

陶行知理念 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语文教学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融入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且,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与生活联系不够紧密

初中语文教学基本以学习教材中课文内容为主,而没有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的联系起来,使教学显得比较空洞。并且,课本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差距甚远,学生理解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课本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二)学生缺乏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而许多初中学生认为语文课程比较枯燥,阅读、写作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从而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学生虽然在语文科目上所花的时间比较多,但其并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其实并不是很高。此外,是否具备学好语文的信心也是影响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有足够的信心能学好语文,那么学习兴趣自然也会逐渐的积累起来。反之,学习兴趣则会降低。

(三)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学生处于比较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占据了教学的主体地位。但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被重视起来。只有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才能使其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并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

二、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一)将学生的实际生活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

将理论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也是陶行知理论所推崇的。语文课本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是对生活中的一些理论、道理的升华。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否则语文教学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比如,《秋天的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之前不理解母亲的懊悔之情。而生活中,学生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也许并不是那么和谐,也存在学生不理解父母的情况。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与父母的生活细节联系起来,想想自己是否也有不理解父母,让父母伤心的地方,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能够对父母多一份理解,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生活场景重现于课堂之上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其优点很多,比如能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将抽象的事物变得形象,能将生活中的场景搬到课堂上等。比如,朱自清的《春》,其中有许多关于春天美景的描述,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这些美丽的景色呈现出来。早上初升的太阳、刚发芽的嫩绿的小草、各种果树盛开的花朵、飞舞在花朵间的蝴蝶、在田野中嬉戏的孩子等等,都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这些景象在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其搬到课堂上来,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春的另一番滋味,从而体会出作者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基本限于课堂上,而交流的内容也仅限于文化知识。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有利于改善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学生时代遇到的各位老师是怎么样的,自己对这些教师的感情是怎样的。然后,再请学生分享自己眼中的老师又是怎样的,加强课堂上的互动,从而增强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做朋友。而情景教学模式能使严肃的课堂气氛得到缓解,使教学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从而对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 语】

综上所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理论与生活实际缺乏紧密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等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加强师生交流等方式,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蛴行У母纳平萄效果,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田林奎.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