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49:40
导语:在质量工程师年度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前言
城市地铁的机电设备与地铁安全运营紧密相关,而设备维护管理模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维修效率,关系到设备的正常平稳运行。本文主要就我国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模式的现状,提出了设备维修综合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模式,就其优势进行了阐述,提出了若干实现方式,最后针对该模式的所面临的风险问题,从多角度研究了相应的规避和实施保障的策略,探讨可以适用于X地铁的现代化综合维修管理模式,提高维护、检修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X城市地铁车站机电设备维修模式现状与探讨
1、现有模式分析
目前,X地铁运营分公司采用的设备维修保养体制主要是按专业进行分工,成立几个‘部”(或室),负责本专业的运行和检修。从我国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多年的实践来看,这种模式由于专业分工的全面和细化,在确保地铁各系统所有设备的可靠性和正常运转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运营初期显示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后续线路的建成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铁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存在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各专业各行其事的模式在人力资源上不能优化组织,管理层面多,职能重叠,机构臃肿,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2)人力资源总成本和管理总成本较大,这样必然导致个体福利不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降低,责任意识不强,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维修改造技术不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结合,机电设备越来越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微电子化,这使机电设备的操作越来越容易,而机电设备故障的诊断和维修则变得困难。设备维修技术的发展必然朝着以计算机技术、信号处理技术、测试技术、表面工程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依托,以现代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先导,以机电一体化为背景,以满足现代化工业生产日益提高的要求为目标,以不断完善的维修技术为手段的方向迅猛地发展。
(4)维修养护设备的折旧费用相当高,给地铁运营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2、 社会化、市场化、综合化运作模式分析
社会化、市场化、综合化的运营管理就是在现有的地铁运营管理模式中引入市场机制,以社会化手段进行运营设施的综合管理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追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佳的配置模式,实现运营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使地铁运营成本及设备维修保养得到最优控制。竞争是市场化达成交易的必由之路,维修保养市场也不例外。市场机制是竞争的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不是只有一个买主和一个卖主,就必然要有竞争。竞争机制的引 入,对维修保养来说必然会带来成本、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最优控制,这也正是现代城市地铁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所要追求的目标。
2)促使地铁运营管理系统功能的有机分化维。修保养社会化并不是简单的运营成本控制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运营机制的创新,突出主要矛盾(旅客运输),弱化次要矛盾(设备维修保养等),实现系统功能的有机分化。
3)加快国内企业探索地铁设备国产化进程。设备国产化是我国地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设备技术国产化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大力度支持科研院所的技术服务研究,二是加大力度支持国有企业积极研究、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的国产化。市场化方式所选的承包商很多是相关设备的国内集成商和生产商,他们参与维修保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自身的技术进步,实现产品和配件国产化。
4)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社会化大生产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服务的范围也相应拓宽,地铁运营公司可以充分运用市场上发育成熟的维修保养单位对地铁各个系统的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及故障维修。它们不仅能使检修质量得到保证,可以发挥检修企业的技术、资金优势等作用,从规模经营上降低费用,丰富资源与共享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主要实现方式
社会化、市场化的维修保养模式就是委外维修保养,即所有工作委托给社会上的企事业单位。根据委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委外和部分委外两种实现方式。
1)完全委外,顾名思义是将系统所有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紧急情况的故障维修、软件升级等全权委托给市场上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地铁公司只需要配备人员进行工作监督、质量验收和责任界定等,所有的责任由维修保养公司承担。
2)、部分委外是由市场上的承包商和地铁运营公司共同完成设备维修保养的一种运作方式,这种方式需要维修保养两方进行明确的工作界定、责任认定,制定好责任认定的处理办法,尽量避免相互推诿而导致维修保养工作不能顺利完成甚至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的事故发生。
4、委外维修的承包商
承担地铁维修保养工作可以是市场上任何具有相关技术实力的企事业单位。
1)供货商
供货商或设备的集成商对供应的设备较为熟悉,质保期内的维修保养均由其负责,技术上不存在问题,且对设备技术状态具有连续跟踪能力。另外,选择供货商作为承包商,对保备品备件供给有一定的保障,这样,地铁公司就不需要配置资金和厂房用于储备较多的备件,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2 ) 安装商
地铁很多系统是由供货商供货,但由设备安装商或建设公司负责施工安装。这些安装商在设备安装和调试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且拥有专用的安装器械和检测调试工具,所以他们也可以作为委托商的备选方。
3)专业维修保养商
地铁中一些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维修保养市场也是相应较完善的系统,如空调通风系统等,可以从市场上选择专业从事维修保养服务的公司。他们有专业的人员配备、专门的维修保养工具和设备,有一整套工作程序和完备的规章管理制度,且在行业中具备一定等级的专业资质。
5、X城市地铁后续线路车站机电设备委外维修模式要点
1)、分站(线路)委托给不同的承包商
在对系统整体运行没有任何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把车站机电设备系统的维修保养工作推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可选择按车站或按线路分包给不同的维修保养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标。运作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淘汰政策,建立与健全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力求公开、公正、公平。定期进行全面考核,强化他们的质量意识和忧患意识,不仅会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费用,还能避免受制于单一承包商的风险。
1)适度适量委外
一些通用设备的专业(通风空调专业、给排水专业、低压动照专业、电扶梯专业)完全可以委外维修保养;但一些关键设备,特别是行车设备专业(屏蔽门专业),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维修能力,否则会受制于人,风险太大。
3)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机动、快速、应变能力强的综合技术人员救援队伍,来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4)自备备品备件
自己提供全部备品备件,一方面能够保证备品备件的质量,另一方面可借助于供货合同中备品备件条款以相对较优的价格降低维修成本。这样,可以避免委托商为了追求过高的利润,使用质量不合格或型号不配套的备件,影响维修保养质量,进而影响正常的地铁运营。
5)质量管控
a) 建立详细的质量评价体系
质量的评价应当有两套体系。一是评价承包商承接了业主的维修保养工作后,他们的服务质量如何,履行合同条款情况如何。例如,有没有按照合同的要求完成自己的职责,完成的结果如何,这可以称为对承包商的服务评价。二是评价设备经过承包商的维修保养后,其工作状态如何,称为质量评价。但是由于承包商的服务情况和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很难对这两个体系进行分割。对于第一种体系,可以使用合同条款中规定的承包商的工作范围及评价标准,定期按照标准对承包商的工作进行检核。对于第二种体系,可以根据设备的技术参数、故障率、运行状态等来评判。
b) 及时、有效的管控
将综合监控系统终端机配置到各工程师、工班、主任办公室,使中心的管理人员对现场的设备状况实现及时、有效的监控。下图为B城市地铁的设备监控系统,目前已配备至中心、车间、班组的各个办公室。
中心必须具备专业的维修保养业务监督验收力量。通过工作进程表、周例会和月例会的工作总结会议和每年进行的年审会议,对外包活动进行适时的调整和监控,包括总结合作经验、制定改进方案等复杂的工作。保持合作双方良好的竞技状态,达到双赢的目标。
c) 通过完善的法律合同明确承包商的责权利
维修保养合同中,必须明确维修保养各方的业务分工、维修保养业务的接口管理、维修保养资源的共享与维护责任、维修保养不可预见风险的分担、维修保养故障类型的划分与与责任认定等。
三、预期效益对比(以X城市地铁2号线为例)
1、人员配置对比:
初期委外模式(表四)
自修维修模式 委外维修模式(屏蔽门不委外)
工班成员 工程师 工班成员 工程师
风水电 88 6 8 6
门梯 24 2 16 2
调度 5 5
综合管理员 1 1
材料员 1 1
合计 119 8 31 8
总计 131人(含正副主任、安全工程师) 42人(含正副主任、安全工程师)
结论 人数减少88人
远期委外模式(表五)
自修维修模式 委外维修模式(屏蔽门不委外)
工班成员 专业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技术员 技术质量工程师 安全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风水电 88 6 1 13 6 2 2
自动化 39 5 1
AFC 38 8 1
门梯 24 2 16 2
综合管理员 3 2
生产调度 15 2
材料员 3 2
合计 210 21 3 35 8 2 2
总计 242人(含正副主任) 50人(含正副主任)
结论 人数减少192人
2、人力成本(初期委外模式)
在初期委外维修模式下,风水电维修人员主要从事设备巡视与故障处理跟踪及委外方预防性维修监控工作。配置人员成本情况如表七
初期自修维修模式人力成本见下表六:单位(万元)
项目 工资 非工资 平均支出 配员 支出 专业总支出
生产岗 5.5 2 7.5 119 892.5 1036.5
管理岗 9 3 12 12 144
初期委外维修模式人力成本见下表七:单位(万元)
项目 工资 非工资 平均支出 配员 支出 专业总支出
生产岗 5.5 2 7.5 31 232.5 376.5
管理岗 9 3 12 12 144
3、其余成本分析
1) 承包费用
风水电专业、电扶梯专业承包费用不包括维修作业物料消耗、设备及工器具消耗成本。估算结果,承包费用估计:306(万元)
2) 物料消耗成本
在委外维修模式下,风水电专业及电扶梯专业物料消耗成本与自修模式基本一致,质保期内估计为:6(万元)
3工器具成本
在自修维修模式下,风水电专业及门梯专业工器具成本估计为42万,在委外维修模式下,风水电专业及门梯专业工器具成本估计为11万。
4、总成本对比(表七)单位(万元)
项目 自修年度费用 委外年度费用
人力成本 1036.5 376.5
承包费 306
工器具 42 11
材料 6 6
合计 1084.5 699.5
结论 减少385
5、经济分析
2号线东南段在委外维修和自修模式下的成本对比如表七。由此可见,初期委外维修模式成本比自修成本少385万元(如果实现远期委外模式该金额可以达到900万员),该金额随着西北段的开通,线路的延长,整条线的节省成本将随之提高,如果采用远期委外维修模式,2号线单条线年度节省金额预计将超过1800万元。委外维修模式更具备经济可行性。
关键词:CDIO 卓越工程师 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152-03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工业4.0的到来更预示着对创新拔尖工科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根据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显示,我国工程师质量指标在世界众多国家中排名相当靠后[1]。过于学术化、缺乏特色和个性、专业领域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差等问题十分严重,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工业发展的滞后性而形成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另一方面主要还是高等教育模式过于传统、课程结构失衡、内容单一、实施弱化等问题突出。因此大力开展教育改革创新、开放教育模式,是实现教育大国,工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CDIO一词最初由MIT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国外著名大学组成的国际教育组织提出,是“做中学”与“基于项目教育”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运行(Operate),为一种全新的工程教育模式。其核心含义为,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实践、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2]。近年来有超过25个国家81个院校加入该组织并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纲,且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国内院校以汕头大学为代表于2005年开始实施CDIO工程教育改革,为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3]。2007年9月,由中国工程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新形势下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曾深入探讨我国工程教育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改革的必要性。2010年6月,教育部召开关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议,此后在教育部批准下,国内高校相继成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河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在原洛阳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基础发展起来,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于2011年成为该校首批经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从2012级本科生(轴承方向)开始全面实施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打破传统的培养模式,建立专业的CDIO培养框架、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基于项目学习的教学管理体系,在相关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该文将结合河南科技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轴承方向)“卓越计划”的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展开论述。
1 模式创新
“卓越计划”是对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变革,其目的在于提高我国高等工程技术人才质量,向企业、向社会输送能力更强、技术更加全面的高精尖工程师[5]。本着培养“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才目标,河南科技大学特别强化实践性课程的标准,在原来已经比较成熟的“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注入CDIO理念,在遵守“3+1”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的制定了“2.5+0.5+0.5+0.5”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半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并辅以金工实习、认知实习等实践课程,每学期安排定量实验环节;大三年级下学期进入企业学习,然后大四年级上学期回到学校继续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最后在大四年级下学期返回企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河南科技大学机械院系教学科研基地资源丰富,科研成果突出,教师行业背景知识深厚,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依托优势资源,“卓越计划”班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期间,优化课程结构,增加实践环节比重,让学生亲身参与到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整个环节中,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企业学习阶段,在浙江、上海、湖北、江苏等地建立了一批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聘请企业资深专家、高级工程师、优秀校友参与制定学生培养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分享工作经验,评价培养质量。让学生实际参与到工作岗位上,学习到企业的先进技术,了解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技术革新和生产开发过程,通过企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半年的企业实践学习,学生巩固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将其应用到解决企I的实际问题中,体现了“做中学”的CDIO原则,同时带着一些复杂的工程实际问题,回到学校再进行半年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从原理上寻求解决方案,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国际竞争能力。毕业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到企业项目,一方面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快速融入企业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企业工程师的平稳过渡,同时为企业创造效益,实现双赢。秉承开放的教学理念,配备卓越的师资力量,并通过校企联合的方式,探索具有鲜明特色的工程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此来提升教育品质,增强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实践教学
在课程改革方面,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紧密课程体系框架与基本内容,对一些陈旧过时的课程进行了压缩和删减,增设一些综合性跨学科的课程,涵盖机械、电气、材料、管理、环境等多个工程领域,开设一些科技前沿的专题讲座和专业导论,同时增加实践课程,比如调整金工实习课时,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车、铣、刨、磨、焊、铸、锻等工艺过程及要点,并按照课程要求动手操作,加工产品;按照要求对产品进行热处理再加工;熟悉数控车床加工原理,按照设计要求学习数控编程,并在指导老师指导下操作加工产品。课程结束后进行创新设计大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在优化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推动课程实践性,充分发展“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习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安排学生进入轴研科技、北方易初、大阳摩托以及众多轴承企业进行认知实习,在学习过程中,围绕轴承专业培养目标,让学生对机械产品,尤其是轴承的设计、制造工艺、质量检查等过程有一个宏观、全面的认识。通过对生产线的观摩学习,运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来解释生产实际问题,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的。经过认知实习,使学生对机械学科、机械制造业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和方向。在大三学年,开设“轴承设计课程设计、轴承工艺课程设计、轴承机床课程设计”等课程大作业,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从产品的概念设计开始,到理论计算、图纸绘制,再到最后的加工生产,使学生具备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设计创新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寒暑假安排学生到舍弗勒、NSK等知名轴承企业开展轴承实验和生产实习,增加实践教学。
3 校企联合培养
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技能之后进入企业、进入社会,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发挥出来为社会创造价值。让学生更早地进入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河南科技大学为全国唯一一所开设轴承专业的本科院校,该专业毕业生对全国各轴承企业来说更是供不应求。然而随着行业要求的提升,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必须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出一批真正的卓越工程师。为此,学校针对2012级轴承专业卓越班先后在浙江新昌县和上海人本轴承集团建立“卓越工程计划校企联合培养基地”。企业培养方案以CDIO为总体思路,借鉴现代质量管理基本思想“PDCA”,本着培养卓越工程师、卓越管理人才的目标,以专业理论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考核指标,以轴承特色加工工程为主线,划分为企业专题教育、综合性实验、生产实践、团队活动4个层次。培养计划涉及到企业文化教育、轴承实验操作、生产实践学习、技术交流、轴承知识专题讲座等内容。使老师能够做到“基于项目中教育”,使学生能够达到“做中学”。
在新昌县实训基地,首先安排学生在浙江省新昌县中小型轴承质量监督与检验中心,由企业导师指导完成相关轴承实验,包括轴承噪声的测试与分析、滚动轴承游戏测量、轴承材料金相测量与分析、圆度测量与分析、滚动轴承疲劳寿命试验等,填补了学校实验设备不足的缺陷;同时讲授相关轴承测试的知识,并带领学生参观学习高精尖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在浙江斯菱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西密克轴承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参观实习学习。企业安排导师带队进入车间进行在线参观学习、技术交流、答疑解惑,对轴承加工生产中的工艺过程有一个深入了解。同时制定企业课堂学习内容,由企业知名技术骨干讲授实际生产中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案,安排企业领导及知名校友讲授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现场操作与管理、品质管理以及工作经验分享。在实习结束之后增加课堂反馈环节,对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总结。
生产实习环节安排在上海人本集团,包含入职培训、车间生产实习、课外素质实践等环节。入职培训由集团人事经理带领,包括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安全生产、6S标准、团队活动五部分,以知识竞答、个人讲演、项目设计比赛,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通过这种方式使全员参与进来,对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进行系统化培训。生产实习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将同学分到不同车间进行学习,实习部门包括车工、磨工、热处理、装配、质检、设备等多个岗位,每个岗位均安排企业骨干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教学、监督、考核。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同学们尽可能多地学习到岗位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定时进行轮岗,对整个车间布局、工艺路线、操作要点、产品设计进行学习,将“做中学”渗透到各个环节。课外素质实践环节安排在周末,主要有篮球友谊赛,参访文化圣地、名人故里等。
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同样安排到企业中完成,以个人发展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轴承专业方向所需的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增强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毕业设计题目,一般为企业比较前沿、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同时结合了CDIO教学模式以及“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学和学习”。对毕业设计考核实行“动态”考核,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进行实时监督、检查、指导,以此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最终的考核分4个模块,包含学生参与积极程度、指标完成度、毕业论文质量及格式准确度、答辩表现。每个模块按照一定比重进行考核,结合企业反馈意见确定最终成绩。
4 结语
该文借鉴成熟的CDIO工程教育理念,通过教育体系改革,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基础,以实际工程设计为背景,以“卓越工程师”为培养目标,对河南科技大学轴承专业首届“卓越工程划”试点班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创新、管理体系改进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CDIO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的有机结合将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校积极推进卓越计划的同时,一定要明确培养目标,工程教育以应用为主,人才培养要以企业需求为动向,不可一味地照搬固有模式或模仿其他院校。卓越计划推行实施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配合积极性,需要校企双方通力合作,排除障碍。学校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学生工程意识、工程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实践环节的实施监管和成效;另一方面应加强与企业沟通交流,为企业输送高质量人才。企业方面则应尽可能提供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到工程设计、工程管理中去,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专业素养。河南科技大学能够在坚持特色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推进卓越工程计划,将“校企联合孕育莘莘学子,理践并行传递轴承薪火”从口号落实到实践中去,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为同类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参考文献
[1] 周立,张发爱.浅谈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3(3):41-42.
[2] 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24-40.
[3] 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等.CDIO在中国(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34-45.
一、围绕质量月活动主题,提高质量意识
1、落实领导责任,加强宣传发动。
上海建工、城建集团,江苏、浙江、中建、四川、广东等沪办建管处分别召开了在沪施工企业负责人质量月活动动员会,传达文件,布置工作,提出要求,落实责任。施工企业纷纷成立“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分析本单位质量工作状况,寻找企业质量工作薄弱环节,制定提高工程质量相关措施;宣传和动员职工,营造“质量月”活动气氛;组织职工进行规范的学习和培训。据不完全统计各企业及其工地共展出黑板报3100块,宣传标语、横幅3500条。各企业组织开展了各类质量方面的培训、知识竞赛、讲座、宣传会共250场(次)。
2、加强质量自查,促进质量管理。
上海建工集团,城建集团,浙江、江苏、四川、中建等沪办建管处在9月份质量月活动中,广泛开展条块结合的质量月活动专项整治工作,特别对在建的轨道交通工程、住宅工程、安装工程开展有重点地专项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以文件、简报及会议形式进行通报,据各单位不完全统计,共检查在建项目的单位工程7500个(次)。
3、组织开展质量培训工作。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委托上海建筑施工行业协会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举办了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科长、质量工程师质量培训班。对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进行培训,参与培训的施工企业质量科长、质量工程师共有150余人次,切实从理论上提高了企业质量人员的业务管理水平。
二、组织开展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检查,强化质量监督。
1、组织开展全市住宅工程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为了进一步规范本市住宅建筑市场,提升本市住宅工程质量水平,市建设工程安装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开展了全市住宅建筑工程专项检查,共抽查了40个工地,共开具局部停工整改指令单4份、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29份。被查工程以二、三级企业和有不良记录的企业总包的工程为主,检查表明,工程的现场质量状况总体受控,基本能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按有关规范、标准、施工方案施工;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总体规范。但通过检查同时也发现部分工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未能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或运转不正常。
2、组织开展全市监理企业安全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为加强对本市监理企业在施工现场的行为监管,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开展了本市监理企业安全质量监理行为专项检查。检查本市建筑工地30个,涉及监理企业30家,其中甲级资质15家,乙级资质13家,丙级资质2家。签发局部停工指令书1份,安全质量问题整改通知书15份。检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监理单位能执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工程实物、现场建材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进行有效监理,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能及时签发整改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全面整改,并做到整改完毕有回复、质量问题能封闭。但全市监理企业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低资质监理企业,质量监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组织开展全市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为保证本市建设工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对全市预制构件生产和质量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此次检查共抽查了本市二级构件生产企业24家、三级构件生产企业6家、住宅烟道生产企业8家,外省市进沪预制构件生产企业24家,开具3份质量问题整改指令单,对生产质量控制不严,钢筋无生产许可证,实物质量合格率低及经营行为不规范的企业分别作出了整改要求。
4、组织开展全市商品混凝土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生产企业混凝土生产过程管理及原材料使用的行为,保证本市建设工程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开展了“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专项检查”。共抽查36家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开具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21份。大部分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原材料进场验证、复试;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配合比设计、调整;试验室人员配备、检测设备、检测环境等环节能满足规范要求,混凝土质量基本处于受控状态。但也暴露出个别商品混凝土生产由于企业管理层变更较大,质量负责人更迭频繁,企业内部管理松懈,质量意识淡薄,在原材料复试、混凝土生产中严重违规;对原材料备案证明现场使用验证单不够重视;尤其在质量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5、组织开展全市检测机构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规范本市建设工程检测市场行为,提高检测质量,市安质监总站对本市部分对外检测机构和企业内部试验室进行了质量专项检查。本次检查共抽查了包括建筑材料、基桩、钢结构、室内环境在内的20家对外检测机构和企业内部试验室。检查表明通过对141号部长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的宣贯和执行,检测机构普遍增强了质量意识,检测行为和检测工作质量得到规范和提高,但同时也发现部分检测机构在管理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个别企业领导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松懈,缺乏必要的自检措施;检测人员放松自身要求,导致在一些基础管理上出现了各种问题,有些问题的性质还很严重。对此检查小组作出了查处和整改要求,共开具了7份整改指令单。
6、组织开展全市安装工程质量专项执法检查。
为加强本市建设项目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强化对安装工程的重视与检查,规范安装工程的质量行为,市建设工程安装质量监督总站组织全市安装工程质量的专项检查,共检查本市在建项目安装工程40个,其中大型工业装置4个,厂房10个,轨道交通车站2个,办公楼公建项目14个和住宅高层10个,共开具了质量问题整改单23份。这次专项检查是本市近十来安装工程的一次综合检查,首次将安装设计、安装材料纳入到检查范围。检查表明,本市建设项目中的安装工程质量总体基本上处于受控状态,施工质量标准出现稳步提升态势;有关建设、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工程参建各方,能按照政府有关规定,重视安装工程管理和施工。但同时也暴露出,本市建设项目安装工程质量管理发展的不平衡,少数工程在管理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违规施工、违章操作仍有出现;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意识不强。
三、聚焦重点,严格轨道交通工程质量监控。
1、开展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效能监察大检查
为贯彻《关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各方责任意识,推动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效能监察协调小组办公室会同市安质监总站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专项检查。此次共检查了10条轨道交通线的36项工程。检查发现,效能监察的文件精神得到了贯彻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普遍建立并基本得到落实,各个环节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工程现场质量安全基本受控。但在具体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部分质量安全责任制度的编制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有些工程对施工过程中风险点和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制定不够严密,以及招投标文件对人员资格要求在现场执行不严格等。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提出了具体建议,要求建设参与各方要制定切实措施,保证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
2、成立轨道交通工程承压水风险控制研究课题。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工程大规模、高速发展期的到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难度日趋增加,技术风险居高不下。其中承压水的风险控制一直是轨道交通建设中的一大难题。为了减少和消除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总站邀请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及轨道交通设计、施工、建设、监督等有关单位,成立《轨道交通工程承压水风险控制研究》课题组,对承压水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轨道交通工程承压水控制措施,防范承压水风险。
3、召开轨道交通工程承压降水工作和旁通道施工技术交流研讨会。
为了减少和消除轨道交通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市安质量监总站和申通集团公司建设事业部在轨道交通申松线宜山路车站及杨浦线周家嘴旁通道施工现场联合召开“承压水降水施工”和“旁通道施工”的总结交流会。对“承压水降水施工”和“旁通道施工”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提出了控制基坑施工风险的措施,并建立了二支具有承压水降水施工经验的承压水降水抢险专业队。
4、举办轨道交通工程及地下建筑降水控制技术讲座。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与上海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基坑降水与工程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市安质监总站、涉及轨道交通建设监督的各区安质监站及轨道工程参建各方等有关单位近二百人参加了本次讲座。通过本次讲座,参加讲座的参建各方人员对基坑降水承压水控制技术有了更加系统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学习了基坑降水工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本次讲座达到了预期目标,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开展节约型工地评选,推进建筑节能
1、召开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节能降耗工作会议
为深入贯彻市人大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节能工作有关决定和意见,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切实开展企业节能降耗工作,确保节能降耗各项指标的实现,市建管办和市安质监总站召开“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节能降耗会议”。市建设交通委孙建平副主任在会议上作题为“打造节约型工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讲话,指出要从政治的高度,发展的需要,充分认识“企业节能,工地降耗”,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要求大家将打造节约型工地,提高节能降耗意识的活动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所有建设参与方,从勘察设计开始,都要有节约理念,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去做,市区二级质监站要加强监督,签约单位要起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广泛地开展科技创新,改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在过程中要注重将好的工艺工法形成规范性标准,以利于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施工企业在做好规定工作的基础上力争做出有特色、有效果的自选动作。工程参建各方和各级建设管理部门要重视这项活动的开展,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决不流于形式或走过场,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2、建筑业施工企业能源消耗专项调查工作有序开展
为了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建筑业施工产值能耗下降20%,每年环比下降4.4%的目标,确定企业施工产值能耗基数,核定企业能源消费指标,重点控制年耗能500吨以上标煤的施工企业,开展了全市施工企业产值能耗专项调查。
3、开展节约型工地创建工作
为了规范本市节约型工地的创建工作,指导建设工地深入开展该项工作,起草并颁发了《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创建节约型工地考核办法(试行)》。
五、注重科技创新,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1、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
在新形势下处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时期的上海,工程量多面广,有大量的高、大、精、深、新工程。现今的质量通病已经不是以前住宅工程渗漏壳裂那样单一,为此总站成立了课题小组对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深基坑、大跨度钢结构工程、超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工程、安装工程开展专题研究,积极探索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组织召开在沪大型骨干施工企业质量科长联系会议。
为进一步促进本市施工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并对当前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总站在南汇召开了2006年度施工企业质量科长联谊会。本市2005年度企业综合实力排名前20位的本市一、二级企业以及外省市进沪施工企业的质量科长共70多人参加了会议。围绕着新形势下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如何定位,当前建设工程新的质量通病表现形式和产生机理,企业如何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加强工作交流与沟通等当前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的施工企业一致要求,希望类似的会议总站应该多组织,让质量科长畅所欲言。
3、举办“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论文征集”活动。
为了系统地总结全市建设系统工程建设技术精华,提升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技术含量,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会同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工程质量安全专业委员会开展了“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技术论文征集活动”,动员在沪从事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设、检测、审图、生产供应等活动的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从建设工程质量技术理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技术管理三方面入手开展新形势下轨道交通、深基坑、大跨度、大空间、钢结构、超高层建设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治理的研究。目前已收到各类论文58篇。
六、评选质量先进,树立学习榜样
关键词:开放与远程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 建设模式
一、教学团队
“团队”最初起源于企业团队建设。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团队”一词已经跨越了企业管理的范畴,在教育领域里得到了更多运用和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中小学校就已经开始推行团队教学制度(Team Teaching)。到70年代后期,各种形式的研究和教学团队已在各个高校中普遍推广。据统计,目前美国80%以上的高校和中小学在实施团队教学。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一些高校开始组织教学团队。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在教育部举行新闻会,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该工程其中一项建设内容就是“教学团队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至此,广大教育科研工作者对“教学团队”这一科研课题开始展开研究工作。
不同学者对于团队的定义不尽相同。我们参考了美国学者乔恩・卡曾巴赫和史密斯于1993年提出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关于“团队”的定义。他们认为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因此,刘宝存认为高校教学团队是:以人才培养、教书育人为根本目标的,为了完成某个教学和学术任务而明确协同合作,承担相应责任的少数教师个体为了知识互补而组成的群体组织。[1]
目前,团队是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形式,它的建设可以极大地协调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提高组织效率。团队协作效率机制有利于教师整合并开发教育资源,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还可由名师向青年教师传授经验,帮助备课,解答疑难,同时指导课堂教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还可利用帮思想、带教研等做法与教学梯队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尤其面向高等职业教育、国家开放大学,要实现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更是必备要求。
二、“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
1.建设目标
(1) 素质能力。高校理应引导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帮助教师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团队协作意识,促使其更多、更快、更好掌握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不断拓展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时刻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教学团队。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团队建设理论,高效的团队应在能够完成任务的前提下使用最少的人数。一般来说,一支高效的团队规模在10人左右,并且由不同背景的人组成最为合适。根据教育总体规划,专任教师数量需要达到10人以上,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达到7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企业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比达到1∶1。一个团队中至少保证教学团队带头人1~2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著名高校聘请特聘教授1~2人;聘请企业兼职教师2人以上,教学管理服务人员1人。
2. 建设方法
“双师”教学团队建设是开放与远程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重点和核心。[2]由于“双师型”队伍建设要求人员整体素质高、资金前期投入较大,因此建设主张以引进或者聘请教学名师、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通过专业教师“走出去”持续深化校际、校企合作,建设一支学历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协调、专兼比例满足要求的高素质教学团队,积极拓宽教师队伍的来源途径,优化改进“双师”教师队伍,健全管理机制,实行激励制约相结合,采取“引进、聘请、选送、下放、带起来”和 “内培外引,双向交流”等措施,深化两个“双配制”,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团队。[3]
(1)引进。 即可加大高层次师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设计专家、技术人员等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又可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引进人才,重点引进学科、专业带头人,设立教育奖励基金,专门奖励优秀教师,加大培养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聘请。 即可探索建立聘请企业在职或退休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教师的机制;对综合性、设计性比重较大的课程,还可聘请校外专家兼职授课。高校要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建立相对稳定的培养环境。
(3)选送。 即可选送骨干教师到科研机构或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获取各项资格。[4]例如改善制度,加强进修支持力度,使工科专业现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能安心取得学位,并有计划选拔部分教师攻读博士学位。
(4)下放。 即保证足够中青年教师到企业参加生产锻炼,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到工程现场第一线实习,提高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实践经验,实现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并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远程教育。
(5)带起来。 即“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实行“导师制”。实行“导师制”是“双师型”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双师型”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人选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行“导师制”,将逐步创设专家教授与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人选之间进行业务交流、教育教学指导、人格影响与激励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在专业教育领域中观念新、意识强、善教学、懂方法、有特色的排头兵。
3. 培训方法
入职培训、一对一辅导、工作要点、教师工作手册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可以高效、快捷地提高教师远程教学的技能。入职培训是全体辅导教师必须参与的,在此过程中负责人需向教师们讲解远程教学相关理论,详细介绍远程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一对一辅导是开放与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常规化工作,每学期由教学部有经验的教师负责指导辅导教师使用双向视频系统、课件制作、优化远程应用平台;工作要点由学校教务处为每位辅导教师制定;教师工作手册是指导辅导教师每学期各阶段具体工作的纲要,具体介绍远程平台的学习栏目、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与技巧,促进互动的活动的组织方法等。
4. 团队考核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要形成一支专业使命感强、年龄层次合理、学术梯队合理、学术水平较高、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双师型教学团队,考核制度是持续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教学团队考核周期一般应为4年。考核方式上,学校对教学团队的工作业绩考核可分为年度考核和建设期考核。考核过程中坚持“教学、科研和教学效果”并重,既应考核教师在厅局级以上教育改革纵、横向课题科研,还要重视实践教学效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学检查和教学效果考核。每年团队及其成员须填写年度考核表,由教学部组织进行年度考核和总结,并报教务处审核备案;对建设期满的团队,进行建设期综合考核。
三、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
为满足社会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提升学员综合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及发展潜力,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积极构建“双师”团队,协同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率先引入工程师、讲师指导的模式。
例如,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资深设计师会同校内专业教师对土木工程本科班学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A)》课程进行指导。该课程是土木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实际工程联系紧密,结构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是其主要内容。针对这门课的特点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聘请“双师型”教师任教是解决了此课程远程教学难的合理方式。校外专家丰富的工程素养和实践经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程对设计的要求,既培养和强化了学生专业知识,又把工程实例与枯燥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学生喜欢。
针对目前教师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导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立了持续派遣专业教师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和交流的机制。具体举措包括:①健全专业教师到生产单位实践、学习交流的机制,引导、推动教师前往生产单位学习实践,全面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②提倡、鼓励、促进骨干专业教师进一步密切与工程界的联系,积极参加注册工程师考试认证,努力承担工程设计、检测、鉴定、咨询等技术服务项目,参与各种工程技术评审会议,全方位地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素养;③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科研、工程实践能力水平的评价体系,引导、促进教师不断提升工程素养。
四、结论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结合开放教育的实际,“双师”教学团队的建设可以借鉴普通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模式,使开放与远程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总之,开放与远程教育“双师”教学团队应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合理的老中青搭配,职称和知识结构,突出的教学研究与建设成果,积极带动和激励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燕B.以教学团队模式解决省级电大教学质量滑坡问题的探讨[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12).
[2]刘 艳.浅析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团队建设[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2(03).
[3]童友枝.基于质量工程的土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9(03):8.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运用企业有限的资源,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优化,以实现顾客利益的最大化。现代项目管理涉及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集成管理九大知识领域,以及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五个过程。20世纪,受鲁布革冲击,我国工程投融资体制、建设管理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逐步推行”项目法“施工和建设项目监理制,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项目管理也逐步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应用。目前,项目管理应用于工程施工已较为普遍,但应用于工程设计正处于探索、总结和完善阶段。
设计管理模式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代,设计院作为事业单位,只需完成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行业特点非常明显,垄断色彩十分浓厚,设计院无需竞争,只需按国家计划和规程规范完成任务即可,因而造成重技术而不重管理和效益的局面。推行设计单位技术经济责任制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以后,设计单位开始迈入市场,促使其从重技术而轻管理及效益逐步向重视管理及效益转变。石化行业设计单位顺应这一形势,率先推行设计项目管理,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成熟、规范。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设计单位改制为企业,设计企业面临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设计单位按照改制的要求,逐步建立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成为“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近似行政管理的设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设计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水电设计项目管理
在推行水电水利设计项目管理方面,我国有些设计单位已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也各具特色。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南院”)作为一家以水电、水利勘测设计科研服务为主导,涉及工民建、市政、交通、电力等行业的综合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保证国家大型重点项目勘测设计质量和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中南院对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等四大水电项目的设计工作开始实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组织形式中南院在龙滩、三板溪、向家坝、虎跳峡工程中实行以“项目管理为中心、专业管理为基础、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矩阵式项目管理模式。实行院长领导下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制定了相应的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各项目的特点和要求,院长在全院范围内选聘项目经理,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在院长授权范围内,代表院对外处理与项目有关的一切重大事项,负责与业主、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工作联系;对内全面负责项目的勘测设计科研进度、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并接受院经营、财务、质量等职能部门的指导、检查、考核和监督。
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设总、计划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及辅助管理人员等组成。对已开工的项目,在施工现场成立了设计代表处,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现场设代工作。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计划的制定、跟踪、监督和调整,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严格按照院有关规定,制定各种配套措施,确保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按照院核定的成本定额,严格控制项目成本;根据各生产部门所完成的工作量、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在院宏观调控下,完成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项目管理的实施四大工程的项目管理实施主要是对计划、质量和经费的控制。
(1)计划管理。各项目部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编写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季度执行计划,分阶段下达各生产处执行。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控并随时检查,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发现偏差及时纠偏。同时,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或各种外界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以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
(2)质量控制。为确保设计产品质量,各项目部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来管理各工程的质量工作,各生产部门对各工程的质量工作接受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的双重领导,项目部和院质量职能部门对工作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均有权进行检查、考核和奖惩。同时,各项目部接受院职能部门对项目质量工作的督促和检查。各项目部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奖惩制度,与院质量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定期或不定期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抽查,结合业主、施工单位的反馈意见,对设计产品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全年质量情况分别给予奖励或处罚。此外,各项目部聘请院内外高级咨询专家,对关键的技术问题和重要的设计产品进行咨询和把关。
(3)经费管理。按照院项目管理办法规定,项目费用包括项目经理部费用、勘测设计科研费用、专项费用、外委费用、项目经理奖等,院职能部门按院有关规定核定,项目经理部统一归口管理。项目经理具有项目部经费、专项费用、对外分包科研试验、专题研究外委&经费、项目经理奖分配的审批权或决定权;在院宏观控制下,勘测设计科研费用的内部分配,按所完成的工作量、进度、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的好坏,由项目部进行分解。项目管理实施效果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1)保证了项目勘测设计进度和质量,促进了工程开工和建设,提高了业主满意度。项目部代表院与业主保持紧密的联系,能及时了解业主的要求,遇到问题能迅速解决,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业主好评。
(2)调动了设计人员的积极性。项目部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各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项目部在进行奖励和分配时,向贡献大的技术骨干倾斜,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方式,调动了技术骨干的积极性。
(3)提高了设计院的管理水平。实施项目管理提高了设计院工作效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企业未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总之,通过实践,中南院初步树立了项目管理理念,积累了一些项目管理经验,但仍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完善。
实行项目管理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形成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最基本的、不易被模仿的、内在的竞争力,它凝聚在企业核心产品和优质服务之中。工程项目是设计单位生产的产品,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企业的竞争直接体现为项目的竞争。通过项目的良好管理、运作,企业更易建立自己的品牌,实现品牌战略,培养高水平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实现人才战略。品牌塑造和人才培养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方面。
(1)项目管理是设计院实行其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管理是指制定有关企业未来方向的决策,并将这些决策付诸实施的动态管理。无论设计单位实行何种战略,其面向顾客和市场的产品——项目的完成是企业实现其战略的基础;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项目实践的增加,以及设计行业的自身特点,在同行业内,设计院仅靠技术已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大力推进管理创新,不断强化内部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走管理效益型发展之路成为必然。根据国际经验,勘测设计单位必然由目前单一的勘测设计向具有设计、采购、建设总承包能力的国际型、综合性工程公司或专业型设计事务所发展,但无论综合性工程公司还是专业设计事务所均离不开项目管理。
(2)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计单位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而忽视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项目管理后,形成单个员工的综合管理体系,员工的技能在一个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中积累发展起来。另一方面,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的责权明确,对项目进行统一宏观管理,统一归口对外。而且由于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目标的特定性,对项目经理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有利于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实行项目管理,企业可形成一定层次的、结构合理的人力资源梯队;反过来,各种类型的人才又能在项目管理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优势。
(3)项目管理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企业员工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项目团队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特定的目标,需要团队成员的积极努力、团结协作。这有利于培养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高绩效团队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过程中必将变革组织结构,对企业文化产生冲击。因此,企业需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对人的价值工程的管理,建立“学习型企业”,重视员工的参与和授权,增强企业凝聚力,积极引导项目管理文化的建设,形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融合。
(4)实行项目管理有利于项目目标的实现和品牌塑造。按照价值链理论,项目实施从合同谈判、计划制定、任务分解、产品设计、服务过程以及项目完工,均是项目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经理将充分发挥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综合作用,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和协调,并根据项目总体目标和各阶段分目标适时跟踪、检查,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确保项目“利润、成本、质量、进度、安全以及客户满意”等目标的实现,并力争项目价值最大化。同时,实行项目管理后,项目团队将十分注重项目的实施,力争设计优质精品工程,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塑造。品牌塑造是企业实现价值追求的首要和必然的步骤,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项目部的组建形式为充分利用设计院内外两种资源,设计院需根据设计项目的门的职责分工。在矩阵式组织中,设计人员处于项目部和生产处室关注的焦点,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而且水电项目设计有其特殊性,容易导致项目优先次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冲突。为此,需明确项目经理和生产部门经理的职责,保持二者间适当的权利平衡,并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如,加强项目管理培训,完善院项目管理办法,组建院项目管理办公室等。
(1)建立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与考核体系。严格、科学的绩效评价和考核体系,对项目部、生产部门和各职能部门的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及其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13064)研究成果
摘要:为推动高校内涵发展,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卓越本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卓越人才培养标准有通用、行业和学校三个层次,高校应根据内外部环境制定适合于自身的卓越人才培养目标。浙江工商大学结合自身历史发展与环境特点,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了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并构建了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体系。
关键词:管理型 卓越会计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为推动高校质量内涵建设,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改变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创新实践能力不足的现状,教育部2010年启动了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批准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试点高校,标志着我国高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开始。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人才计划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人才为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全面而深层次的结合,达到培养卓越人才的目的。时至今日,教育部卓越人才计划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卓越人才计划涉及甚少,财会专业作为商科中应用性最强的专业,建设卓越会计人才计划有着迫切的社会需求,本文将参考现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科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创新性地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界定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并构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路径体系,本文将对地方高校如何培养富有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一、“卓越会计人才”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卓越会计人才计划尽管尚未实施,但是不少高校已经着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探索工作,也有部分论文对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进行研究。
(一)卓越会计人才实践探索。上海外贸学院将大一的基础课程、大二的ACCA课程与大四出国“3+1”项目相结合,构建了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124”模式以及“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三层递进的课程目标模式体系。长沙理工大学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以“校企”联合教学为特色,集“课程改革、企业实践、双师指导”于一体。其中课程改革实施“班―组”互补的课堂教学,每4位学生为一组,实行“双导师制”,突出学生的个性;“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强调实践资料的真实性与实务导师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宁波工程学院的“寻找明日CFO――宁波市大学生财务案例分析大赛”为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一个用人单位与高校零距离交流接触的平台。云南财经大学卓越会计师班则强调国际化能力培养,与ACCA项目联系在一起。
(二)现有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总结。目前关于卓越人才与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高校因地制宜设计卓越会计人才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一是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必须以能力为导向,以校企联合为主要方式,应注重以会计知识与理论为基础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能力的培养。二是各高校应当根据自身特点与内外部环境特点设计富有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卓越人才素质的构建需要设计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层次的培养标准,每个层次的培养标准又分为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学校标准三个层次。三是“卓越人才计划”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性变革,需要从一种全方位、系统性视角去设计教材、案例、实习实践、教学方法等。
二、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内涵
卓越会计人才是卓越人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应以提升学生的会计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为方式,在全面达到国家通用人才培养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本校会计学科的内外部环境及优势,设计具有本校特色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浙江工商大学根据五年来建设国家级“管理型财会人才”创新实验区的经验,提出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培养构想。
(一)管理型财会人才。管理型财会人才是浙江工商大学的财会人才培养特色,2007年学校获得“管理型财会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学校的财会专业具有悠久办学历史,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流动站三位一体的学科平台,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会计专业本科班,五项国家级教育质量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十二五”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和二十余项省级教育质量工程项目;学校还拥有中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中国会计学会设立)。
所谓管理型财会人才是与核算操作型财会人才相对应的。在我国1 200万会计人员中,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核算操作型”财会人员占多数,而能胜任企业资金管理、会计管理、税务管理、成本管理、内部控制等管理工作的“专业管理型”财会人员较少,能适应企业综合、全面管理的“综合管理型”财会人才就更少。因此,学校提出了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管理型财会人才是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通晓国际惯例,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财会专门人才,具有未来成为企业管理团队中财会专家的潜力。为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我校实施了“646”模式,构建了与管理型财会人才对应的六大胜任能力框架(宏观形势理解能力、会计信息处理与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战略执行能力、价值创造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以及围绕六大能力培养的四大培养体系(知识优化体系、能力强化体系、协同培养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六大建设工程(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工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工程、会计教育国际化工程、信息化会计教学平台建设工程、财务总监进校园工程、学生“第二课堂”工程)。
(二)从管理型财会人才到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基于对卓越人才计划的研究和对财会人才未来能力与素质的把握,我校提出要在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建设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我校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为:系统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会计理论与方法,具有宽厚的理论功底、国际化的视野、开阔的战略思维、扎实的会计专业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级财会专门人才。
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是我校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在管理型财会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与通用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较,我校的卓越会计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管理型特征,即我校将定位为未来CFO的摇篮。我校提出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管理型”特色,有着较为充分的现实环境与条件的支持:
1.我校聘请的实务导师都在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担任财会领导岗位。目前我校实务导师已颇具规模,总数已达到30余人。而且,由于我校财会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拥有十分丰富的校友资源,同时,浙江省经济发达,有近300家上市公司,实务导师库潜在资源较为充裕。
2.我校开展财务总监进校园活动已有多年历史,近五年累计有四十余位财务总监进校园、进课堂。财务总监还深度参与我校财会本科生教学工作,如教材编写、学生成绩评价等。
3.我校进行“管理型财会人才”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已逾五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培养经验。
三、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我校以雄厚的财会教学改革力量与科研力量为基础,利用与浙江省财政厅、审计厅、省会计学会、省总会计师协会的良好关系,利用MPACC(会计专业硕士)、MAUD(审计专业硕士)、现有的会计实务导师资源以及丰富的校友资源,构建全方位政、企、校联合协同培养体系。以校外实务导师团队构建为引领,进行教学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的建设,进而全面推进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培养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具体培养路径框架如图1所示。
(一)协同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在卓越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构建实务导师团队为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起到引领作用,它是其他系列教学改革项目的基础。我校拟聘请36位左右的财会类本科生实务导师,每个三、四年级班级配备2-3名实务导师。实务导师的工作任务包括:(1)实务导师进课堂,与学校教师共同组织课堂教学;(2)实务导师给本科生做财务会计实务讲座;(3)担任本科生班的成长导师,通过参加本科生班会,帮助学生完成人生职业规划。
(二)协同推进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学校优先聘请拥有实务导师的企业或单位作为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在实习时能得到学校指导教师和实务导师的共同指导,学生在实务导师指导下选择与企业实务相关的应用性研究课题,在实务导师和学校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
(三)协同推进培养方案优化。学校安排实务导师参与的财会教学改革研讨会,对原有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将第四学年的课程全部改成实践类课程,由实务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在培养方案设计上,适当增加财会课程的实践课时比重,增加财会实务课程;为提升学生国际化能力,学校安排了国内本科生与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课程学分互认,使本科生有机会与国外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全面提升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四)协同进行课程资源建设。实务导师与学校财会课程负责人共同编写以上市公司真实业务为基础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实务教材;编写财务会计、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等课程的教学案例;建设完善课程BB系统。与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将记账业务引入学校会计实验,在实务导师指导下完成账务处理、报表制作与纳税申报过程,使学生熟悉在真实业务环境下的财务会计业务。
(五)协同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根据管理型卓越会计人才的要求,由课程主持人、课程组教师与实务导师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讨论,重新确定教学的重点、教学的内容体系,使教学内容与企业财务会计实践相衔接,同时将实务导师进课堂在教学大纲中得以体现。引入实务导师之后,课程教学将由学校教师与实务导师共同完成,广泛应用基于真实业务的案例教学将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同时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增强学生互动环节的设计,开展启发式、设问式的教学方法,推进课程考试方式的变革。
(六)以项目为载体,协同推进课外教学改革。通过省会计学会、总会计师协会牵头,由学校教师与实务导师一起指导学生进行面向实务的课题调研与研究,引导学生结合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实务中寻找需要解决的问题和课题,使学生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环节,进一步增强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通过参加ACCA组织的就业力大比拼、IMA和CMA组织的管理会计案例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浙江省财会信息化大赛等竞赛,提升学生在国际化情景下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庆石,刘伟.卓越人才的内涵与素质标准构建[N].光明日报,2012-10-16.
2.崔茵.卓越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11):98-99.
作者简介:
力学之美在哪里?从孩子们手中玩耍的陀螺,到杂技演员展现的各种技艺,力学之美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潮汐的形成到天体的运转,力学之美隐含在自然界的规律中;从国王浮起的“皇冠”到“牛顿看到下落的苹果”,力学之美存在于各种充满着趣味和智慧的科学小故事中……
看上去,人们好像都知道一点力学,但您知道吗?“力学作为自然科学的第一个定量学科,发展至今,其现状与以前已大不一样,尤其在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方面。今天我们的很多工程设计与对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揭示及防治都需要高水平的力学研究去支撑,而不仅仅是弄几个力学专业词汇以至于没有深入的力学研究就能有效推动的,它需要创新来促使旧貌换新颜。”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周又和教授一席话,代表了中国力学研究中坚力量的思考方向。
登上塔尖可以看到广袤的风景,站上巨人肩膀可以推动科学研究的快速前行,无论如何都要用尽全力向上攀缘才行。尤其在科学研究方面,更要用功、用心、用智,才可发现攀缘的阶梯。周又和与力学的渊源已30年有余,在力学的天地里不断地攀缘。追本溯源,他的历程是一条汗水凝聚着收获、前行伴随着思索、创新驱动着发展的奋发有为之路。
立志为学――开启人生精彩梦
周天寒彻何所依,又见彩虹艳阳起。和煦春风遍地吹,馥郁桃花满山。
诗言志,一首诗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所感、所想。2011年1月6日,周又和闲来写下了这首诗,以总结自己多年来的人生感悟。诗如其人,可以感受到,周又和在用心参悟生命,在用汗水铺就人生的精彩之旅。
周又和,1957年5月出生于湖北汉川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中有兄弟六人,周又和排行第四,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全家日子过得十分清贫。在上世纪60年代初,大哥考入初中学习,毕业前夕父亲突发重病,亲友们力劝父亲让大哥回家务农以缓解危难,但父亲不忍心让成绩优秀的大哥辍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大哥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取了能提供生活费的孝感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但受温饱问题和“”的影响,大哥之后的两兄一姐的读书都止于小学。到周又和及其两个弟弟读书时,家中困境略有缓解,父亲就坚持让他们多读点书。所幸的是,他们因亲历农村的穷苦生活,所以立志发奋读书以改变贫穷面貌。这样,他家共有兄弟四人实现了读书的梦想,这在当地也算是一段佳话。
对周又和人生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他的父亲与大哥,他们对于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敢为人先的干劲一直深深地扎在了周又和的脑海里。在当地,父亲周协堂是种田能手,上世纪50年代初期曾担任过合作社的蔬菜排排长,对于在何时何地种什么庄稼他都了然于心,精心耕作,成为生产队种田的“高级参谋”;那时,自留地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依靠,他也敢在自留地里种当地人没有种过的生姜与花菜等,并能获得好的收成。大哥周运和对工作一丝不苟,通过不断努力,能力持续得到提升,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通过报考函授大学班获得了大学文凭从而圆了他的“大学梦”,从一名小学老师迅速提拔到初中、高中任教,恢复高考后成为县里有名的高中数学老师,90年代还出任过县重点高中汉川二中的副校长。父亲经常以大哥的优异成绩为自豪,并用大哥的范例来引导与教育其它小孩。受此影响,大哥带回家的数学书籍,周又和“偷偷”拿去学习,因此他从小数学成绩就拔尖。在“教育回潮”的1972年,周又和于当年春季进入高中学习,有幸遇上了抓基础教育质量的好时机。那时学校狠抓基础教育,经常进行课程单元考试,他的数学与物理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为此,任课老师还给他开小灶,将“”前高中课本中的一些较难习题给他做,他总能做出,深得老师的喜爱。得益于扎实的基础,在年底学校举办的高中一年级数学竞赛中,他以满分第一名博得头彩,由此奠定了他的自信心,“立志读书”的信念也在这时候悄然种下。1973年夏天起,受“”干扰,全国遍地搞“开门办学”,学校不敢再抓学习,但周又和始终坚守对学习的信念,支撑着他走过人生不平凡的岁月。哪怕在盛行“读书无用论”的年代,他也从未在学习上有过动摇,一路向上,翱翔书海。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除了生活困苦的磨难外,周又和遇到的更大苦恼是他继续深造的梦想遥遥无望。1974年7月高中毕业后,周又和回乡务农,这一“停滞”就是近四年。在此期间他干过各种农活,当过大队加工厂的“技术工人”,做过生产队的会计,还当过高中民办教师。一步步,他靠的都是自己的实力,小小的改进也给他以慰藉。对于能当上教师这一事,周又和还有一段“励志”经历。那是1976年,他当会计时,因为对数学的兴趣,一次在县城偶然买到一本西安交通大学编写的《高等数学》,喜不自禁。于是,就开始自学,认真做题。他发现书上多处习题答案出错,但又不敢相信会有此事。“初生牛犊不怕虎”,带着疑惑,他就大胆地给教材编写组写信求助,最终得到回复,他的解答竟是正确的!一名不到20岁的高中生敢于“挑战”大学教材,这在当时可是少有的事。这件事不仅让他极受鼓舞,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以至上大学后,他凡事不崇拜、不盲从,养成了独立思考、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也因为这件事,周又和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注意,1977年6月,他当上了一名高中民办物理教师。
科学的春天带来周又和命运的转折。深受“数学皇冠上的明珠”――陈景润的故事影响的他,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成功地考上了大学――踏上了恢复高考的“第一班车”,1978年春季进入大学学习。
结缘力学――奏响学海歌
力争上游竞,学海行舟引潮掀。前程宽广护天地,沿峭硕果令神叹。
………………
2011年3月17日,周又和又写下这首诗,以纪念自己力学学习与工作的34年,表达他对力学的赞美及对工作的总结和展望。有谁能知道,这样一位与力学有着深厚渊源的学者,与力学结缘,却是“机缘巧合”。
向来成绩优异的周又和如愿考上大学,进入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力学专业学习。这一专业并非他所填报的志愿,只因学校要加强力学师资培养,就在所报相近专业的优秀考生中挑选,这样他被调剂进入力学专业的师资班。周又和说他当时对力学知之甚少,幸运的是这一专业与数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也算是能发挥他在这方面的特长,为学好专业课程发挥了作用,从此就开启了他的“力学人生”。
周又和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发奋学习。当他得知数学和物理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后,除了学好力学课程外,也着力学好数学与物理课程,这为他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在大一与大二期间,学校先后组织了大学生数学与物理竞赛,他都积极参加。在数学竞赛中,他为班级获得数学竞赛三等奖,这是按班级参赛前五名考试成绩的总成绩确定的,他是其中五名之一。在物理竞赛中,周又和获得个人三等奖。他取得的这些好成绩,使他在大学期间开始崭露头角。在毕业前夕做本科毕业论文的四周内,指导老师让他就皮带弹簧振子系统自激振动极限环的存在性开展定性分析研究。周又和在得知该问题还没有解决后,他激情饱满,通过严谨的力学和数学分析,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他的科研能力深得老师的赞誉。这一研究论文投到学术期刊《华中工学院学报》,并于1983年发表。这在当时的本科论文中并不多见,也让他初尝到研究成功的滋味。到大学毕业时,师资班中的学生只有成绩好的才可被选留任教。加上他的获奖与毕业论文研究所埋下的良好伏笔,他有幸留校任力学教师。
“前程宽广护天地,沿峭硕果令神叹。”正如诗中所描述的一样,随着研究的深入,周又和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力学的博大精深与无穷奥妙,探求的欲望也日渐强烈。在不断攀爬象牙塔的过程中,累积了让他享用一生的宝贵知识财富。
1987年9月,周又和从华中工学院慕名来到兰州大学,在知名力学科学家与教育家叶开沅教授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叶开沅教授是著名力学科学家钱伟长院士的得意弟子,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北京大学力学专业的五位创办人之一,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此前,周又和参与的圆薄板大挠度非线性问题各种解析解法的收敛性证明与定量研究获得突出进展。由于求解非线性问题的解法都涉及到无穷展开或无穷迭代,其收敛性是判断和保证求解方法有效性的基本数学课题,当时没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成为非线性科学的一个难题。他与郑晓静一道迎难而上,针对圆薄板大挠度非线性问题,寻找到严格的数学证明途径解决了这一棘手难题,使这一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这些研究成果赢得了非线性力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院士与郭仲衡院士的高度赞誉,被认为是该领域“国内外少见的优秀工作”,“已处国内外领先地位,是五十年来该课题最完备的一项研究”。周又和的能力由此也深得叶开沅教授的赏识。在此基础上,叶先生安排周又和就航空仪表中的谐振压力传感器的力学特性开展研究。针对这一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周又和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首先将非线性动态解分解为静平衡部分与在此基础上的动力扰动部分,从理论上证明了静态解对小扰动线性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从而确认了谐振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的可行性;随后,以静态非线性问题级数解法的高精度解为基础,对小扰动线性自由振动的振型函数采用幂级数展开后,提出的展开系数线性变换格式将所导出的无穷阶代数特征值问题转化为有限阶,从而使解的精度得到提升且计算量大幅减小;最后,采用奇异摄动法讨论了大振幅非线性振动的振幅对固有频率的影响。在这一研究路径下,他定量给出了振弦式与振膜式谐振压力传感器的高精度压力-频率特征关系,并给出了圆板受均匀面内压力的屈曲失稳临界值及后屈曲力学特征的定量结果等。周又和的博士生将这一方法还推广到热弹性非线性梁板结构与非线梯度材料梁板结构的力学特性分析中。他在这一领域的这两项研究成果先后获1992和1996年度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用在周又和身上再合适不过。很多人在看到他的骄人成绩时,总会认为他的机会太好了,想啥有啥。但他心里很清楚,为了这些收获,他常常加班加点超常工作,付出了艰辛与努力。40岁之前,他很少在凌晨一点前睡觉,有时甚至通宵达旦。而每一项研究,都会遇到不少困难。对于困难,他敢于面对并给予有效化解。他说,“对于一名科研工作者,找可做的对象是困难,寻求解决途径是困难,学习新知识是困难,解决问题仍是困难,表达科研成果还是困难,周而复始。然而,人的能力就是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得以形成与发展的。”正是这种敢于直面困难的态度和乐于钻研的拼搏精神,使他打响了研究生涯的“重炮”――建立起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跨出国门――攻坚克难勇往前
………………
光阴如箭穿心过,明媚日月照人还。
………………
1989年年底周又和获博士学位后留在兰州大学任教。随着薄板非线性力学研究取得重要突破带来的科研能力和自信心,他接下来的研究便一发不可收拾。1990年前,周又和就在思考转变研究方向。1985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应用力学分会围绕“固体力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了十余篇综述论文, 其中4篇提到电磁固体力学为今后固体力学的新方向,指出“必须发展电磁力学理论”,“磁与力学耦合问题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国内,当时这方面研究尚未展开。1991年,时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的王仁院士在兰州参加全国现代数学与力学学术会议期间,得知周又和与郑晓静要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就对他们的这一选择给予了极力支持和鼓励,使他们更坚定了信心。此后,周又和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围绕这一与高科技密切关联的新兴交叉学科有针对性展开的。
当时,电磁固体力学遇到的主要问题有:铁磁梁式板结构在横向磁场中的磁弹性失稳临界磁场的实验结果远低于理论预测值,致使理论预测偏于不安全;铁磁壳的力学实验结果远低于理论预测值,且不同理论模型预测的结果相差很大;针对仿托卡马克聚变堆实验中超导磁体的磁弹性失稳临界电流的理论预测也与实验有较大偏差;上述两类磁弹性力学问题从弯曲发展到失稳的弯曲路径没有理论上的揭示;多场耦合非线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很少,商业软件不能实现其定量分析等等。周又和围绕这些基础问题开展研究,逐渐发展到包括压电智能结构的动力控制,超导悬浮与断裂力学、超导交变损耗与磁通跳跃失稳、超磁致伸缩智能材料与控制等的建模及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特性分析,小波方法及其在强非线性问题中的应用等等,均取得了突出成果。而这些新的前沿科学研究的成功探讨,要得益于周又和的“走出去战略”。
走出国门,是周又和实现科研跨越的一个重要历程。1993年9月至1994年7月,他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肯塔基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4年7月至1995年7月,作为外国研究员在日本东京大学核工程研究实验室与国际电磁固体力学知名学者Kenzo Miya教授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开展合作研究,取得有实质性进展的创新成果,促成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于1995年和2007年两度向兰州大学捐资共400万日元设立优秀研究生奖励基金。1998年6―12月和2002年3~5月,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两度赴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与Q.Jiang教授开展合作研究。
从美国到日本,从压电智能结构的力学研究到铁磁、超导等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周又和马不停蹄,尽自己最大可能扩展着前沿知识,丰富着所涉及的先进领域。很多人会诧异地问他:“只见过从日本转到美国学习深造的,为什么你要从美国这样好的环境跳出去到日本呢?”周又和的回答表明了他自己的态度:“当时纯粹从学术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哪儿到哪儿无所谓,哪里能促进发展就到哪里,出国是为了增强能力、扩展视野。”
“认真钻研、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和品格贯穿于周又和的整个求学生涯中。初到日本时,恰逢他的合作教授Miya出差欧洲,他没有因此受到影响,而是整日埋首于Miya教授研究组的书房中,阅读各种学术书刊。当时,一本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发表的关于铁磁板在面内磁场作用下振动频率上升的实验研究,引起了周又和的关注与兴趣。在此之前,他对此也有过理论分析,所得结果为对应于固有频率下降的失稳,而实验结果却是频率上升。对于一位以理论研究见长的年轻学者来说,这是极好机会,因为实验结果是不容否定的,问题只可能出在理论模型或定量分析方法上。两周后,Miya教授从欧洲回到东京大学,周又和就向Miya教授提到了这一实验。在得知相关研究没有给出理论解释后,他表示想做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此,Miya教授既没有表示支持也不反对。因为Miya教授知道,这一研究难度相当大,他的研究组拥有最强的计算程序,曾开展过这一问题的定量计算,却屡试都没有进展。但周又和并不因此而退缩,反而更来劲,开始寻找突破口。不到三个月,他通过建立新的磁力表征模型就把这一问题解决了!当周又和将整理成的研究论文拿给Miya教授时,Miya教授十分惊讶:这位既不是学电力工程、也不是从事电力工程工作的中国年轻力学学者如此快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所写论文中涉及的电磁学部分是如此严密和准确!而这一快速突破和严密准确的背后,是周又和在大学期间良好的电磁学与数学知识积累,当然更离不开他持续的付出和努力。回国后,周又和通过系统深入研究基本模型与定量方法,完全解决了这类铁磁材料结构磁弹性力学研究中所存在的基本问题。乌克兰力学学者Podilchuk等人在2005年发表的论文中对这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时,将周又和的完整模型与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学者的其它模型并列给出,由此评述展示了周又和的模型是自Maxwell提出电磁应力张量以来该领域几项代表性发展中最新的一个。意大利学者Nobili等人在2007年发表的论文中评述这一磁固体力学研究的线性化处理所存在的缺陷后,采用了周又和中的观点指出“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线性假设导致刻画磁性体内的分布力有众多表征方式”。国际学者Soh等人在2007年的评述中指出,日本学者“Takagi等人完成了软铁磁板在沿长度方向的磁场中的振动,结果显示为磁化影响使得频率增加。”并通过引用周又和的,指出周又和发现了“经典磁弹性理论得到的由磁效应引起的频率是下降的。”随后又进一步指出,周又和建立的完整模型是“放弃了磁弹性应力张量,发展了一个类似于弹性应力的新的理论.由这一新的理论得到的结果可解释这一实验结果。
周又和研究组后来在超导力学方面的研究也是源自于在东京大学的工作。日本作为新能源装置的磁约束热核聚变反应堆开发研究的主导国家之一,对相关研究投入很大,东京大学在东海就建有一座小型的实验聚变反应堆供研究使用。虽然此前周又和知道一些这方面的信息,但身临其境更加深了认识,加之Miya教授继美国康乃尔大学的Moon院士后,也做了仿托卡马克装置中超导磁体磁弹性失稳的实验测量和理论研究。周又和在发现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有偏差,且弯曲过程没有给出理论揭示后,也同时开展了这一问题的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研究,追踪出磁弹性弯曲路径并得到失稳临界电流,所得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随后他又将这一研究推广到与日本名古屋在建螺旋型聚变反应堆相关联的超导磁体的磁弹性力学分析中。相关的2篇论文均在国际期刊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发表。回国后,除了将这一研究推广到动力特性分析外,周又和研究组还开启了超导磁悬浮、超导块材断裂、超导变形与超导特性的相互作用、超导交变损耗与磁通跳跃失稳、超导CICC导体复合股线等的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关超导磁悬浮动力特性的理论研究论文在学术期刊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发表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这一国际学术组织授予的最佳贡献论文奖,他指导的超导悬浮力特性实验研究的博士论文于2010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
此外,在日本期间,周又和对新兴学术前沿的敏锐能力也值得称道。Miya教授除了电磁固体力学研究外,开展的另一研究领域为无损探伤检测。当时,Miya教授的一名博士生正在采用刚刚形成的最新数学方法――小波理论来从事核电工程中金属结构无损检测方法的理论研究。由于小波理论对短时信号处理的有效性,这一新的数学方法得到了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图改进和解决工程应用中的一些遗留问题,提高其有效性。但是,对小波理论的理解,需要有良好的数学知识,多数非数学专业学者刚入门时就往往被难住,加之当时数学界知道这一理论的人也不多。在此情形下,Miya教授虽已多次听取博士生的汇报,却一直没能理解和接受。1994年11月,周又和在得知这一情形后,以他数学知识的优势,结合傅里叶分析方法的相关特性,先从不同简单小波的特点、计算格式及应用举例出发,再到小波理论的一般框架及小波应用进行介绍,就容易理解了。在短短两周内,他写出了50页的英文小册子,Miya教授看后很快就理解了,随后安排他在研究组讲授。周又和回国后,将这一新的数学方法及应用给予了有效拓展。他与研究生一道将小波方法最先运用于梁板结构的力学分析以及压电智能结构的动力控制特性研究中,提出的延拓技术解决了小波方法应用于初、边值问题时的边界跳跃问题。基于小波理论建立的计算量小且精度高的拉普拉斯数值反演方法及改进的小波生成方法获得了英国、波兰、国防科大等国外国内动力学与控制学科学者的多次大篇幅采用,近期所提出的求解非线性问题的小波方法成功地解决了求解非线性问题的封闭性问题,为求解强非线性问题提供了通用方法。控制理论和控制工程知名学者柴天佑院士在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周又和他们“将小波理论中的函数逼近方法引入到压电智能结构的动力控制问题之中,得到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一种新思路”。
在去日本之前,周又和先是在肯塔基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其合作教授交给的扇形板力学研究,在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其论文后来在Computer and Structures发表。一个偶然的机会,使他能师从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的国际知名学者H.S. Tzou教授。1993年的10月下旬,周又和参加了肯塔基大学华人留学生会举办的一次聚会,认识了Tzou教授的一名博士生,得知Tzou教授正在物色合作者以开展非线性压电智能结构的力学特性的定量研究。结合到自己正要开展的电磁固体力学研究,他也想在这方面有所拓展。他也得知,Tzou教授已出版了几部专著,3篇论文获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授予的“Best Paper Award”奖励,要求的门槛很高,一般不轻易接受,因为要他提供资助。在周又和简要介绍了他在薄板非线性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后,该博士生答应转达周又和的意图。11月初,Tzou教授约周又和去面谈,当即答应次年起开始在他的研究组工作。到1994年5月底,周又和接到东京大学Miya教授的邀请函,欢喜不已。当时,Miya教授是日本应用电磁材料与力学学会的会长,Int. J. Appl. Magnetic Material & Mechanics国际学术期刊主编,国际著名电磁固体力学学者。出国前,周又和就与Miya教授联系过,想去他那里做研究,但一直没有收到回复。到7月上旬办好手续后,周又和于7月中旬中断美国的工作去了日本。这期间他与Tzou教授合作完成的三篇论文日后在国际期刊上发表,首次给出的非线性压电结构力学特征与控制特性的定量结果被后来的同行学者大量引用,其研究也为周又和回国后将小波理论运用到压电智能结构动力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开展压电梯度功能材料的断裂力学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机械工程系学术访问期间,周又和与Q. Jiang教授就旋转压电体表面声波的传播力学特性开展合作研究。这是Jiang教授正在开展的一项研究工作,主要为寻找新的旋转体转速测量传感器在力学原理上进行探讨,即建立表面波传播速度随转动角速度的变化特征关系。周又和进入后,针对这一力学问题从数学上证明了表面波的存在性,给出了波速存在范围的判别公式,定量给出了波速随转动角速度变化的特征关系,相关合作研究论文在The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ZAMP)学术期刊上发表。
从本科生到一名高校教师与在职硕士生,从华中工学院到兰州大学师从叶开沅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从兰州大学留校任教再到赴美国肯塔基大学合作研究,从美国到日本,再到回国后又赴美国加州大学……周又和用近20年的时间画了一个“圆”,而这一“圆”里有丰硕的果实。周又和的科研之路,是一条伴随着面对一个又一个科学问题的挑战并将它们加以解决的绵延起伏之路。这样的循环在外人看来也许充满艰辛和挑战,但对他来说,正是这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成就了不一样的风景,使他的人生更为丰厚和挺拔,也使他的科学研究“开枝散叶”,“旧貌换新颜”。
立足国内――开疆拓土竟驰骋
………………
似曾相识非旧貌,锦色百花开满园。
1995年7月底回国前夕,周又和在日本突然接到大哥的信,告知父亲病重,于是返回国内就从上海直接赶往家乡看望父亲。看到父亲的重病不可逆转时,他伤心不已。陪伴两周后,在父亲坚持的下,他回到了兰州大学。8月底,父亲离世,这给周又和带来了沉重的打击。父亲在世时,周又和因工作太忙又远离家乡,没能尽到陪伴与照顾之责。对此,父亲总是说这没有什么,只要他们在外面好就可以了。在周又和的境况刚有好转时,父亲却离他而去。周又和每每想起父亲的谆谆教诲、养育之恩与大度情怀,就使他的内心不能平静。2011年1月11日,他还为父亲写下了题为《育儿成才之艰难岁月》和《思念与感激》的两首诗,用来表达他对父亲的思念与感激之情。他用繁忙的工作来减轻悲伤之情并用工作成绩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进而使他的内心能得到安慰和平静。
周又和在处理完父亲的后事后,就立刻进入到工作状态,通过长期的持续不断努力,他推动了电磁固体力学中的压电智能结构与控制、铁磁、超导悬浮与断裂、常导磁悬浮、超磁致伸缩材料等先进材料结构的多场耦合力学研究的发展,解决了这些材料与结构多场耦合力学中存在的一些理论与实验不符问题,建立了有效的理论模型与多场耦合定量分析方法及程序,揭示出了一些规律。到1999年,周又和研究组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实质性进展,在总结这一阶段性研究成果后,他们撰写的《电磁固体结构力学》专著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王仁院士欣然为这部专著作序,指出“近十年来,他们经过坚毅的摸索,已经深刻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全面情况,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成果……这方面的专著在国际上也少有,本书无疑将对我国开展这方面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周又和的这些研究成果也得到电磁固体力学的两位开创人、美国工程院院士、康乃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系的两任系主任Y.H.Pao教授及其学生F.C.Moon教授的高度赞誉。世纪之初,两位院士应邀到兰州大学讲学与学术交流。后来,Pao院士在给周又和的信中指出“兰州大学力学系,近以电磁力学之研究闻名国内。经与师生座谈,果然名不虚传”。
截止目前,周又和已主持各类研究项目30余项。正是他的这些丰硕研究成果,使他于1999年入选为第二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0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他领衔的科研团队于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长江学者创新研究团队,2011年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012年主持申报的“大型超导磁体结构力学分析”立项为国家磁约束聚变能发展规划专项的“托卡马克聚变堆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一级课题,目前还主持超导力学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已在Appl. Phys. Lett.、《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0余篇。主持的“电磁结构非线性力学”研究项目于2005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参与的研究项目“中国北方沙漠化过程及防治”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EEE Trans.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上的研究论文于2008年获IEEE超导委员会授予的最佳贡献论文奖即Van Duzer Prize,研究项目“电磁材料结构多场耦合非线性力学行为的理论研究”获200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在不断推动电磁固体力学深入研究的同时,周又和研究组还结合我国重大风沙环境问题,开拓了风沙环境力学的研究。直到上世纪末,周又和他们的研究难度虽然不断加大,但主要还是在固体力学范围内。1999年,在强沙尘暴刮到北京引起中央高层重视后,科技部就此研究专门立项973项目。在加强力学基础研究的需求下,经过近十次会议论证,周又和最终争取到将他研究组主持的“风沙环境力学及土壤风蚀的定量研究”课题列入这一项目。
从力学层面上讲,风沙力学研究的主要难度在于沙粒散体与大气流体的相互作用还没有成熟的力学模型可资利用,从而使可控条件的风洞实验测量与野外观测之间无法关联,加上沙粒粒径与风速等的随机性、风流动与沙粒运动耦合作用的非线性,使这一研究难度剧增。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周又和研究组同时从理论建模和实验两方面来展开研究。此前,周又和的研究一直在理论方面,使用国外的实验结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实验研究进入了他的视野。兰州大学虽有一些力学实验设备,也只能供本科生教学用,少且老化,达不到科研的要求。同时,他还苦于实验研究人员的缺乏,虽有想法却一直没能展开。
周又和涉入力学实验研究是从参加一次风沙运动的风洞实验开始的,没想到也是一发不可收。2001年暑假,他带领两名研究生到离兰州几百公里的沙坡头开展风沙力学的风洞实验测量,中科院沙漠所也派了一名博士生协助实验操作,实验是在40℃的沙漠地带进行的。在开始实验前,需要对风洞进行无沙风速廓线测量的校准工作。哪知一连几天,计算机上显示的测量结果均不对,无论协助的博士生采用何种手段检查与调试,都没找出问题所在。就在学生们几乎要放弃的情形下,周又和以他在调试计算程序中排查错误的经验,提出检查方法与步骤,按此进行后,再开机测量,结果就正常了。随后,在了解实验规程的基础上,他对风沙力学测量的实验流程作出安排,在两周的实验测量后,回到兰州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周又和他们通过对输沙率廓线的实验数据经拟合再沿高度积分所得到的单宽输沙率公式,不仅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而且还能给出这一物理量实验值随摩阻风速变化的关系式,这在以前是没有做到过的。单宽输沙率是土壤风蚀研究中的重要物理量,其随摩阻风速的变化关系一直是学界关注的话题。在当时,这方面的关系式已多达50余种,或经验的或半经验的,对于同一情形,这些公式的预测结果之间相差很大,可达2~4倍,这就需要高精度实验结果来检验它们的适用性。当周又和的研究生将数据处理结果提交到他手上,并报知可拟合出手头的全部实验结果但却不能反映风沙运动中实际存在的临界启动特征时,周又和对此不满足,亲自改进拟合函数的选择,使之能拟合出全部实验结果及特征。就这样反复尝试,一周后就得到了结果。这一研究成果于2002年发表在国际物理期刊Physical Review E上,评阅意见指出“这是一项引人关注且完整的研究,作者们给出了一系列给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并积累了大量好的数据。受本领域经典工作的启示,他们拟合得到了切实可行的公式”。这一发表在国际物理期刊上的实验研究论文,既为他们日后的实验室建设及实验研究的展开,也为日后在国际物理期刊上发表近百篇研究论文开了好头,积累了经验。在此过程中,实验研究队伍也得以成长。
兰州大学的风沙环境力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这里我们介绍周又和在其中的一个方面――碰撞接触力学。风沙流中的沙粒在重力作用下落到沙床面经碰撞后的起跳初速度分布函数一直是风沙物理(即力学)研究中的基础物理量。周又和他们在立项973项目的课题时,就敏锐感知到这一力学问题的重要性。由于沙粒-沙床面碰撞过程具有随机性,此前他没有涉足过随机性问题的研究,一时难于下手。于是,他一方面找来随机过程与数理统计教科书学习,另一方面与在美国从事非线性随机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的Sun教授联系,于2002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学者合作基金的立项来开展合作。2003年暑假,Sun教授应邀来兰州大学讲授《随机振动基础》40小时,周又和除了将这一英文讲稿复制给所有听课人员外,还坚持全程听课。此后不久,周又和就弄清了研究颗粒随机碰撞的方法与途径,与研究生一道成功地建立了这一问题的唯象模型,给出的理论预测结果能很好地对实验给出有效预测。除了采用唯象模型的方式来研究沙粒碰撞起跳初速分布函数外,2003年周又和还安排他的一名博士生采用离散动力学方法在大量随机碰撞的数值实验基础上通过统计方法来给出。除了对所研究问题给出了一新的统计公式外,获得的一些起跳特征整理成论文投送到地学权威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评阅人在同意接受发表的同时,提出了所采用的最基本两颗粒碰接触力模型中的等效参数如何得到的问题。此前,博士生曾告知这是程序中的,文献中也是如此。虽然论文得以接受发表,但周又和对此要弄个明白,于是就自己推公式。真是不推不知道,一推放不了。他调阅文献发现,目前宏观离散动力学方法(也称离散单元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岩土、泥沙、风沙、水沙、建筑桥梁结构接头处受强地震的连续碰撞毁损、粒料输运等领域都在应用这一方法开展研究,其中所采用的碰撞接触力模型为线性刚度线性阻尼模型,输入的碰撞恢复系数为常数,后者在所有的物理与力学教科书中也是如此表述的。然而,周又和从《弹性力学》教材中很早就知道,两圆球(或颗粒)静态接触力在线弹性范围内于100年前就由德国学者赫芝给出了解析解,其接触力随接触位移的变化呈3/2次幂的非线性关系,即刚度是非线性的,从而引起了周又和的兴趣。与此同时,他还得知,从上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就有实验结果显示出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即不是常数。直到2005年,美国、德国和波兰等国学者还在开展颗粒碰撞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变化的基础实验测量和接触力表征模型的理论研究,只是各碰撞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相差太大。到2006年,周又和针对碰撞的力学基本过程,在考虑弹塑性变形后,成功地建立了一碰撞接触力模型,使现有恢复系数随碰撞速度变化的实验结果得到了很好的预测。这一研究结果被德国佛莱贝格工业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所长、欧洲离散动力学方法及程序应用推广中心负责人Konietzky教授知晓后,主动与周又和联系开展合作,2007年专此来兰州大学讲学。Konietzky教授是采用离散动力学方法从事岩土力学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2010年他申请到德国科教部的国际合作项目,用于与周又和开展学术合作与学术交流。2011年11月,周又和率团赴德国报告了这一工作,后经Konietzky教授推荐,周又和于2012年10月在该校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
最近,周又和研究组将离散单元法的研究拓展到复合超导CICC导体的横向压力-位移特征的理论研究中,成功地对实验结果给予了理论揭示。CICC导体是ITER核聚变新型能源装置中产生超强磁场的大型磁体的基本结构,目前,ITER建堆与运行预算投入100亿欧元,我国是这一大型新能源实验装置国际合作研究的七方国家之一,承担10%的费用。因为ITER装置内要求达到11特斯拉的超强磁场,超导磁体在强磁场作用下的力学变形与超导性能退化就成为这一装置的设计功能能否实现及其后功能提升的主要课题。经对超导CICC导体样品在类ITER磁场环境条件下的实验测量表明,目前设计制备出的样品只能运行6000次左右,远低于预期要求的2~3万次。其次,目前针对提高运行次数的力学设计理论所得结果也与实验结果相反,即理论预测为增大绞缆节距可升高运行次数,但实验却是降低。为此,相关工程界与理论界正在寻找新的有效力学方法,以期希望能解决这一问题。在2012年5月他们将这一研究论文投到国际期刊Super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后,论文送到国际ITER超导磁体设计总负责人Around教授评审。Around教授看到针对这类问题研究的这一新方法后,主动与我国科技部ITER中心联系,希望进行直接交流。经科技部ITER中心的协调与安排,在Around教授的技术代表Denis博士来甘肃白银检查超导绞缆制备工艺期间,7月2日,周又和带领七位教师与研究生前往白银长通电缆厂,与Denis博士、中科院等离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长通电缆厂的技术人员、科技部ITER中心的管理人员一道就这一研究的深入展开进行了交流与研讨。2012年10月,这一论文正式发表。
目前,兰州大学在电磁固体力学与风沙环境力学两个研究领域都建立起了能开展实验研究的实验室,还建有风沙野外观测台站,累积设备费2000多万元。相关理论与实验的基础研究已纳入到周又和主持的“复杂环境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力学”国家创新研究群体,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资助。在科技部相关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他们正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来展开这两大工程领域的关键力学研究。周又和研究组仍在不断努力,以期通过他们的研究来提升我国在这两大工程领域的科学技术水平。
夯实基础――教书育人谱乐章
甘坐板凳十年冷,追求一流代代新。
何惧征程险难阻,收获自有后来人。
2011年4月24日,周又和赋诗一首,表达自己在办学上的所思、所为、所获的心路历程。从1989年底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周又和在兰州这片热土上,见证了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发展历程;同时也作为重要推动者之一,亲历了这一学科的重塑、发展、强壮。
兰州大学力学学科创建于1959年,在叶开沅教授带领下,1981年固体力学硕士与博士学科培养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1986年独立建系。叶开沅教授相继培养出刘人怀院士、郑晓静院士、孙博华院士等杰出人才。
“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教师相继调离或退休,兰州大学力学学科的发展也一度成为关注的话题。1995年7月,周又和从国外返回兰州大学,开始了推动力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发展,并逐渐发展成为这一学科的领军人才,建立起了一支队伍。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则有赖于高水平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培养,这就需要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作为统一的整体来综合考虑与实施”。周又和不仅这样讲,而且着力用心去实践。在总结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面对西部的现实环境,将本科教学、研究生培养和队伍建设作为统一体系来实施,从而在教书与育人两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效。
30年的教师生涯,周又和边走边看,边学边思,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经”。他把最美好、最宝贵的时光奉献给了大西北,奉献给了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事业。他用自己丰富的智慧、渊博的学识、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社会的责任、敢于担当的志向和坚实深厚的能力。他对待教书和育人始终一丝不苟,将科研精神与科研成果有机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早在1982年周又和任教于华中工学院期间,他除了教师职业的自豪感外,更多的是深感责任重大,至少不能误人子弟。为此,他在任《理论力学》课程辅导老师的三年中,除了完成好辅导老师的任务、从老教师那里学好教学方式方法外,还主动做完了原苏联《理论力学习题集》中的4000多道题,从而对这一课程的掌握有了全面的提升。周又和备课认真、推导严谨、思路开阔、深入浅出,加上热情辅导和作业全批,教学效果深得学生好评。1986年,教研室从北京弄到一份《理论力学》教学评估的统考试卷,用于同期四个大班的期末考试。考试下来,按大班与小班成绩排名的第一都在周又和主讲的班上,在四位主讲教师中他是最年轻的。这一“果实”的得来,与他对这一课程的用心钻研分不开。此前,他认真参考不同教材,从各章节内容的衔接、体系布局、例题与作业题精选,到斟酌有关内容表述的科学性和可接受难易程度,都细致过滤了一遍,获得认可后形成自己的讲稿与讲授方式。就是在此期间,他发现教材中多个地方的表述不精确,就写下注记一直保存着,直到2006年他在兰州大学再讲这门课程时又进行修改,并于2009年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也是在华中工学院期间,他看到《力学与实践》上就动矩心的动量矩定理的公式如何正确表征开展持续讨论,但没有达成统一认识与表征公式。他就从严格的矢量表征方式出发导出了统一的表征公式。这一教学论文投到《力学与实践》后,于1990年发表,从此这一问题就没有再讨论了。这些,也为周又和主讲的《理论力学》在2007年入选国家精品课程和他本人于2008年获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奖”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周又和已为本科生主讲8门课程,累计3000余学时;为研究生主讲7门课程,累计2400余学时。在主管力学系后,周又和在坚持为本科生讲课的同时,还按力学学科的认知规律,主导了本科生培养方案与各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加强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和科研训练各环节,增设《力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并制作该课程的PPT为学生讲授,提出由硕士学位以上的新留教师担任班主任,设立本科生科研基金,亲自听课并奖励优秀授课教师,要求教授与副教授既要做科研也要为本科生讲课,等等。正是这些得力的措施和实践,使得培养的本科生成为优质研究生的主要来源。在研究生培养中,他将科学研究与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科学精神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从研究生培养方案制订到培养过程各环节,他都亲历亲为,给出有见地的建议性意见,鼓励学生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正是这样,周又和的研究范围越扩越大、越做越深,研究队伍也日益壮实。
“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收硕果香满园。”周又和多年在教育上的努力和付出换来了硕果满园。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全国高校优秀教师特等奖”,200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主讲的《理论力学》于2007年入选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主持的“理论与应用力学创新人才培养团队”于2008年入选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 2009年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主持的本科教学研究项目“高水平力学人才培养与教师队伍建设的互动模式及实践”于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他指导的20篇博士学位论文中,有两篇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与提名奖,直接培养和协助培养的博士中7人入选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成长为教授,成为兰州大学力学的骨干力量……
回首30余年的教书育人工作,面对一张张年轻探索者的面孔,周又和一直告诫学生,要想发展、做出成绩,就要敢于超越前辈老师,至少要敢于超越眼前“高不可攀”的老师,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有这股劲。看到学生们一个个成长成才,他欢喜着,更期待着。
扎好围栏――领航管理出奇效
听天门长啸松涛依旧
凌绝顶远眺风物日新
2011年6月23日,周又和就他领衔申报的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现场答辩完后,他等待着。次日上午得知成功后,就利用空出的一点时间去登泰山,抄下了山顶南天门的这幅楹联。想起自己的点点滴滴,他感慨良多,哪样的进步不是蕴含在这绝妙的楹联中!人生中的种种“风物”,又何尝不是阵阵“涛声”的回响!眼前“涛声”的喜悦,更让他深感寻找“绝顶”去发现新“风物”的重任。
“要将一个学术单位搞好,尤其作为高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对于快速发展是极其重要的。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人员懂得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规律,具备公心和敬业精神,在吸取现代高等教育成功经验基础上,面对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有可能带好队、办好学。”周又和如是说。周又和进入管理并不是他刻意追求的。在2000年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并担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后,学校为结合应用研究发展的需要,推动工科发展,决定办土木工程专业。2003年学校准备成立工学院,请他出任院长,被他婉拒。这样,从2002年开始招生的土木工程专业就只好挂靠在力学系。此前的1999年6月,他接受了没有行政级别的管理工作――力学系主任。他从本科教学各环节、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科研氛围的形成、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实验室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有效办法,并逐渐得以推进实施,不仅使力学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也使后来学院的其它学科得到了有效提升。
周又和出任力学系主任后,改变了力学学科长期没有扩展的局面。1999年底,他主导申报的固体力学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2003年新增工程力学硕士学科点,2004年新增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新增工程力学博士学科点,同年力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设立。
2005年6月,面临新办土木工程专业急需步入正常的迫切要求,兰州大学最终做出决定:将力学学科与地质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一道成立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让周又和出任院长。他从学校大局出发,接受了这一任命。对周又和来说,这绝对是个挑战。新组建的学院面临重重困难,尤其是新建土木工程专业缺少足够的师资和设备。当时,学院教师只有31人,实验设备老化,连本科实验教学都不能维持。周又和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撑起学院并使之发展壮实。他说,“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而且要谋好政、善于谋政”。周又和接任院长这一重任后,就一直思考着学院的发展方式与实现途径,在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措施。通过深思熟虑,决定采取逐步发展的长远策略,并将队伍建设始终放在首位。他通过主持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项目,将学院的其它学科纳入到力学的建设平台,使它们也能得到发展。2005年下半年,学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教学实验室以备国家的教学检查,他综合考虑三个学科的本科生实验教学需要,领衔组建了工程实验中心。在他的建议下,有些设备选择了较高性能,可开展一些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实验测量。建成后,他亲自带领全院教师参观实验室,让实验人员讲解各仪器设备的功能,以便老师们使用。就这样一步步,在保持力学学科发展的同时,也使原本基础薄弱的土木工程学科和地质工程学科通过夯实基础,呈现出阶梯式良性发展的格局。
周又和主持学院工作以来,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平台、教师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2005年底申报的“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成为甘肃省人才培养与科研基地,2009年工程实验中心成为甘肃省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理论与应用力学”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此外,还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学科建设方面,2005年底力学一级学科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新增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2007年固体力学成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新增结构工程硕士点,2009年新增地质工程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获批设立,2012年新增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甘肃省重点学科。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 2005年凝聚学院力量申报的“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批准建设,周又和任主任;2007年协同甘肃省地震局一起申报的“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被批准建设,周又和兼任副站长;2007―2008年由周又和领衔协调校内其它学院一起申报的“特殊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被批准建设,周又和任学术委员会主任;2009年学院协同敦煌研究院等单位一起申报的“国家古壁画保护工程研究推广中心”被批准建设,周又和兼任副主任。在教师队伍方面,目前学院有教师54人,含教授15人和副教授16人,其中2位院士、10位教授、13位副教授是在建院后成长起来的,并建成一个国家质量工程的教学团队(2008)、一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科研团队(2007)和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2011),国家教学名师1人(2008)。在科学研究方面,建院来3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承担国家与地方的科研任务都显著增强增多,2012年的科研经费较建院初的2005年增长了2倍多。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的两名博士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与提名奖。这一系列办学指标,已使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名列兰州大学的前列。
如果说教学与科研为“双肩”,那么管理与教研又为“双栖”。事实上,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管理,无非是能力的使用与贯通。对周又和来说,自己就是一粒“种子”,放到哪里,就要在哪里好好“生根”、“开花”、“结果”,而“收获自有后来人”。
立身桥头踪影不随流水去处地异乡梦魂常往故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