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5 16:16:13
导语:在肿瘤科质控医生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血培养;菌群分布;变迁;北京石景山
众所周知,血培养菌群分布与地域、人种、抗生素的使用等有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菌种也会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迁。而临床工作中,对于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绝大多数都是经验性的,因此,一段时间内菌种培养的结果及其耐药状况可以充分为经验性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据此,我们回顾性总结了2010~2015年我院血培养数据并分析,希望能够为北京石景山地区细菌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10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门急诊和住院患者血培养分离获得的病原菌共25 986份,均为全院血培养连续分离的非重复首次分离株,其中男性患者标本13 895份,女性患者标本12 091份。
1.2仪器与试剂
采用BD BACTEC 905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及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质控菌株来源于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方法
(1)按照常规操作规程进行菌种鉴定,包括常规生化鉴定和自动化仪器鉴定。(2)血培养方法严格依据《血培养检测规范化操作》进行操作;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对菌株的抑菌圈直径。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各科室血培养标本量情况
(1)从2010年1月~2013年12月,血培养标本总量逐年递增,而近3年稳定在5000份左右;(2)送检血培养标本数量前三名的科室在2014年以前一直被ICU、呼吸及血液科雄踞,且这三个科室标本量的总和几乎均占据每年总标本量的60%以上,从2010到2014年依次为49.4%、62.3%、60.1%、66.6%、61.8%;(3)自我院2013年开设RICU开设,其血培养标本量直线上升,至2015年底RICU的标本量超越血液科跃升至第3名。2010~2015年我院各科室血培养标本量情况见表1。
2.2各科室血培养阳性率情况
(1)细菌检出的年总阳性率6年来也随着标本总量的变动规律而变化,但6年合计总体阳性率为10.5%;(2)呼吸科、血液科、ICU、免疫科血培养阳性率比较平稳,其中以呼吸科、血液科变动最小;而肿瘤科、普外科、妇产科、RICU阳性率变动幅度较大;(3)各科室6年总阳性率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普外科、肿瘤科、ICU、肾内科、泌尿外科、消化科、妇科、RICU、呼吸科、免疫科、血液科;(4)从2010~2015年,只有ICU和妇科的年总阳性率有逐年递减的趋势,而泌尿外科、肾内科则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见表2。
2.3血培养阳性菌种分布情况
2.3.1血培养细菌总量年统计情况 我院6年来血培养阳性细菌总量的变化趋势也与血培养标本送检总量的变化保持一致。大肠埃希氏菌感染的人群在各年份中几乎一直稳居第一。见表3。
2.3.2血培养细菌感染谱的变迁(1)从2010年1月~2015年12月血培养显示细菌感染谱前三名从大肠埃希氏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向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氏杆菌变迁。见表4。(2)细菌感染谱各年前三名总和占当年总阳性细菌的比例依次为:27.3%、34.4%、36.9%、31.8%、33.9%、43.2%。(3)从2010年1月~2013年底,屎肠球菌的感染率逐年从6.7%、7.1%、9.5%递增至12%,2014年突然减少至6.3%,与前一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细菌培养对于临床诊治的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血培养。我院已经开展血培养40余年,临床医生对此的认知也在逐渐加强。这一点从2010~2015年血培养年标本总量的上升可以看出(见表1)。由于我院为一个区域性很强的医院,主要承接石景山地^的病员,外来患者较少,因此受区域人口地限制,近2年的就诊人数变化不大,血培养年标本总量相对稳定在5000例左右。
从血培养送检的科室结构来看,年标本量前三名的科室在2014年前一直是ICU、呼吸科、血液科。2013年我院成立RICU后,其标本量异军突起,至2015年时已超过血液科跃升至第三,这和刘根焰,陈友华研究的成果相同。这也说明重症患者、呼吸疾病患者和血液疾病患者的血性感染几率大,提示医生应注意预防、降低院内感染的可能性。
目前公认的血培养阳性率在10%左右,而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见表2)。6年来,呼吸科、血液科、ICU、免疫科的阳性率一直比较平稳,其中以呼吸科、血液科的变动最小;而肿瘤科、普外科、妇产科、RICU的变动较大。我们知道,血培养的阳性率与标本量大小、标本采集方式有关;肿瘤科、普外科、妇产科的年总标本量仅在几十至一二百之间变动,所以阳性标本数量就对阳性率结果的影响较大,而标本量较大的ICU、呼吸科则影响较小。而血液科的患者本就容易血行感染,因此其稳定的阳性率也就可以理解了。
【关键词】 护理路径管理; 健康教育; 癌痛; 治疗规范化
癌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随着“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地创建和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开展,健康教育在肿瘤病区内显得更加重要[1]。为使癌痛教育切实有效,提高疼痛控制效果,本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CNP)管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疼痛相关健康教育、并研究其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实施效果,取得较好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经NRS评分法(0~10数字疼痛评分法[2]: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评定为中重度及以上(NRS评分≥4分)的癌痛患者按住院号奇偶进行分组,奇数者进入治疗组,偶数者进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共422例,男245例,女177例,最大87岁、最小14岁,平均(45.7±14.26)岁;均为临床确诊的癌症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治疗方案和疼痛程度、性质、既往治疗史及家庭、社会支持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管理流程 将422例患者分成治疗组236人,对照组186人。治疗组按CNP模式进行疼痛规范化健康教育和护理管理,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和管理,并于入院当日、两周后、一月后等进行问卷,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疼痛控制情况、疼痛相关知识的认知掌握和对医护满意度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2.2 具体措施 按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要求成立疼痛专控小组,专控小组和全科人员均须进行疼痛规范化治疗专项培训。疼痛专控小组和责任医生、护士负责健康教育的执行,治疗方案的制定、修改,效果评价及患者意见反馈分析。制定癌痛患者健康教育CNP表(包括护士版和患者版),内容包括:正确认识镇痛,疼痛评估方法、疼痛量表的使用,缓解疼痛的措施,药物止痛原则、镇痛药物治疗的必要性及副作用处理方法、疼痛护理措施和效果评价;多媒体播放包括文字、图片、科教小影视等宣传资料。治疗组患者入院时采集信息,进行第一次评估教育,教会患者自行评估癌痛,指导填写疼痛入院调查表,发放疼痛健康教育手册和CNP表(患者版)并请患者签名。住院过程中按疼痛患者健康教育CNP表执行并纳入质控:护士长和疼痛专控护士按疼痛患者CNP表(护士版)进行检查督导,按CNP表(患者版)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效果反馈,审核治疗、护理目标完成情况。对因故未完成的工作,要分析原因并及时补充,确保不影响护理路径方案的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改、完善[3]。对照组患者,教会自行评估疼痛,疼痛认知及满意度调查,疼痛评分和遵医行为观察记录与治疗组相同,但不按疼痛患者健康教育CNP表执行和纳入质控,对疼痛教育的效果、治疗依从性管理等无控制标准。
1.2.3 评价工具 NRS疼痛评分量表为国际通用评定疼痛量表之一,NRS与VAS(the visual analog scale)的相关系数为0.847,有较好效度;而疼痛知识的认知和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医护满意度调查表均为根据疼痛规范化治疗要求内容和本地区癌痛流行病学情况由本院自行设计。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9.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癌痛治疗依从性见表1。不遵医嘱用药和遵医行为良好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疼痛控制情况以患者应用NRS评分法自行评价,结果见表2。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周后中度疼痛控制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而重度疼痛控制组间差异不显著;1个月后治疗组中度和重度疼痛控制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对疼痛知识的正确认知及掌握情况两组对比结果见表3。入院时除疼痛可控制外,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两周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患者对医护人员满意情况结果见表4。入院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周以后治疗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各种研究表明:患者对癌痛治疗知识的缺乏和药物成瘾等错误认知会从心理感受、态度、行为等多方面影响治疗依从性和癌痛治疗的效果,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4-12]。萍乡地区调查显示:癌痛患者因担心阿片类成瘾不愿镇痛治疗的占44.3%,担心阿片类成瘾使疼痛未获理想控制占39.1%[13]。9.29%的癌痛患者因不遵医行为导致镇痛效果欠佳[14]。如何纠正患者对癌痛治疗的错误认知,提高治疗依从性,是癌痛规范化治疗的核心内容之一,杨靖华等[5]认为癌症患者镇痛治疗中应用CP的护理模式,对癌痛控制效果、癌痛知识的掌握、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护士满意度方面均有积极作用。石淑英等[4]报道应用临床路径实施护理,患者能正确认识癌性止痛治疗,提高对疼痛护理的依从性,与护士共同控制疼痛。本研究将CNP应用于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房”创建中,把癌痛健康教育纳入CNP使之变得简洁、明晰,规范化,对提高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服务、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推动肿瘤姑息治疗等取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2年11月,本院肿瘤科顺利通过了江西省级评审成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房”,并因此使癌痛教育变得更加规范和有效,形成了一种较好的良性循环。结果表明:CNP管理下的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的影响有显著意义。
随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工作不再是盲目或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计划、有预见性地进行[16]。临床路径管理下的健康教育实际上为护士提供了一个具体可参考的健康教育计划[17]。本研究根据癌症患者镇痛治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查询文献并结合癌痛规范化治疗和优质护理服务,制定了癌痛患者健康教育CNP表,使疼痛教育不仅成为护士工作必须内容,更成为可测量的护理工作量,有章可循,将其目标纳入质控管理体系,增加了癌痛教育质控的透明度和可控制性。从本文表2和科室护理质检反馈: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和癌痛控制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与临床路径相结合,可促进护理质量的快速提高[16]。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体现了患者的知情权,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8]。CNP的实施,从患者入院与护士第一次接触,就建立了一种较亲切的合作关系,护士主动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护理和康复信息,患者了解自己的疼痛治疗计划目标,积极参与,增强了自我护理意识和能力,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19]。从表4看出:治疗两周后对医护满意情况对比治疗组好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43】号:2011-4-30
[2] Judith A P,Cohen L F. Validity of a verbally administered numeric rating scale to measure cancer pain intensity[J]. Cancer Nursing, 1997, 20(2): 88-93.
[3]苏沽,张俊,杨品,等.临床路径模式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管理[J].现代护理,2007,12(35):3428-3429.
[4]石淑英,张巍巍,张璐.临床护理路径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5(1):427-427.
[5]杨靖华,黄君,沈晓燕,等.临床路径在癌痛患者镇痛治疗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21(2):17-18.
[6]陆宇晗,关珊,马双莲,等.疼痛教育项目改变癌症患者对疼痛治疗的态度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8):685-687.
[7]禹玉姗,罗艳辉.对癌性疼痛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探讨[J].当代护士,2008,6(8):101-102.
[8]王凤云,罗明,王永峰,等.阿片类药物联合疼痛健康教育治疗癌痛临床观察[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2,28(6):46.
[9]陶利英,莫华兰,蒙艳勉.癌痛患者健康教育路径与止痛治疗依从性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5):16-17.
[10]刘霞,王庆丰,周杨.疼痛健康教育对癌症患者疼痛控制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0,25(11):1993-1995.
[11]杨师俊,韦燕,林月双,等.癌痛患者对吗啡止痛治疗的感受及健康教育对策[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0,2(12):320-321.
[12]陈芳.癌症患者疼痛控制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74-75.
[13]马熙天,李庆萍.江西省萍乡地区癌痛患者认知和治疗现状调查[J].实用临床医学,2009,44(2):119-121.
[14]李庆萍,马熙天.癌痛患者药物镇痛治疗的护理干预[J].江西医药,2010,45(4):375-376.
[15]于世英.癌痛诊疗的规范及示范病房的自评标准解读[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2):706-709.
[16]韩杰,李飞,霍添琪,等.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11,25(2):456-458.
[17]孟艳林.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对癌痛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的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4(5):39-41.
[18]田丽.临床路径在护理领域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4,18(4B):734-735.
关键词: PDCA循环;满意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优质护理措施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充分考虑患者的综合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1]。PDCA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的循环模式,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是英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缩写。。通过PDCA循环的应用。能使管理思维和工作步骤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评价、有反馈、有改进,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2]。为了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2014年我院护理部运用PDCA循环管理,制定护理工作管理方案,在内科系统提高病人满意度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内科系统包括消化科、呼吸科、肾内科、肿瘤科、放疗科、心内科一病区、心内科二病区、神经内科一病区、神经内科二病区、儿科一病区、儿科二病区、新生儿科、感染科、ICU共14个科室。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3月每科15例患者住院患者210例为对照组,随机抽取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2014年7月至9月每科15例患者住院患者210例为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
1.2 方法与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自行设计。分A.服务态度、B. 健康宣教、C. 技术操作质量、D.病情掌握四项。每项二级,满意(大于98分),不满意(小于98分)。每张问卷满意度总分为40%A+30%B+10%C+20%D=100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持续性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1.2.1计划阶段(plan)成立提高病人满意度质控组,包括大科护士长、各病区护士长。查找2014年1月至3月内科护理满意度低的原因。确定将提高内科系统病人满意度为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
1.2.2实施阶段(Do)
1.2.2.1 护理部采取讲课辅导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全院护士进行培训,强化服务意识的教育,使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护理服务理念。
1.2.2.2护理部常下科室协助管理,进行人力资源调配,并于7月份汇同人力资源部招聘具有专科及本科学历的护理人员共89名,根据科室的工作量,调配到各临床科室工作。缓解了部分科室护士不足的压力。
1.2.2.3护士站前移,简化护理记录,优化排班模式,责任护士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的病人沟通,评估病情和卫生宣教。
1.2.2.4各科室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培训,根据专科特点制定健康宣教手册,利用工休座谈会为病人进行健康宣教,并将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1.2.2.5护理部要求护士长上午不许离开病房,每日查看病人,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护士长及护士每周跟随科主任查房1至2次,了解病情及诊疗计划,护患沟通时做到医护信息一致。
1.2.2.6护理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的早会点评及床边交班,加强年轻护士能力培训及考核,提高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水平及评估能力。要求护士长晚查房提问值班护理人员病人九知道,考核结果纳入护士长绩效考核。
1.2.2.7要求各科室加强业务学习,制定学习计划,有目的地学习新知识及沟通技巧等,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沟通宣教能力。
1.2.3检查阶段(Chedk)护士长每天查看措施落实情况,大科科护士长不定期抽查,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1.2.4处理阶段(Action)对实施和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不断进行整改,对于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循环,好的方法予以总结改进。
1.3观察指标 病人满意度得分。
2 效果评估 实施PDCA循环前后满意度得分对比。
表1 实施PDCA前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得分
表2 实施PDCA后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得分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到,与实施PDCA循环前相比,内科系统总体护理满意度明显上升,平均分均达标,部分科室如神经内科、心内科、放疗科、肿瘤科、肾内科等均为满分。其中总满意度情况:服务态度满意202人,占98%,不满意8人占2.0%;健康宣教满意204人,占98.5%,不满意6人,占1.5%;病情掌握满意207人,占99.3%;不满意3人,占0.7%;技术操作质量满意207人,占99.3%;不满意3人,占0.7%。表明措施落实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第一季度均有所提高,
3 讨论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的第一线,护士作为直接接触患者的人员,对于患者的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的问题的发现极为重要,因此临床上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不断发现护理中出现的问题,持续改进,对于患者、护士、医生及医院各方面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具有以下特点:①大环小环紧相连,小环推大环,促进大循环;②不断提高、不断前进;③呈现门路式上升趋势;PDCA循环并不在同一平面上,每完成一个循环,就可取得一部分的成功,解决一部分的问题,促进治理水平及品质水平更进一步[3]。将PDCA运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及工作方法。
参考文献:
1、金利芸,饶和平.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健康助理员岗位设置与管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13(2):172-175.
护理部按照卫生部《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和《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要求,在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高护理水平”
的工作宗旨,扎实推进优质护理服务,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真正将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连续、全程、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从根本上改善护理服务,提升护理质量,做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落实政策,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一2015年)》要求,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全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目前,我院优质护理服务已延伸至特殊科室,真正意义上做到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6月份全院召开了优质护理服务推进会,7月份在特殊科室(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手术室、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各科室制定了优质护理服务方案和活动计划,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创新服务,修订和完善各部门工作制度,改变排班模式,优化工作流程,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二、推行护士岗位管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
1.按照《卫生部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制定了《民大医院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护士岗位管理相关政策(管理制度、岗位设置、岗位职责、护士配置、护士晋级),修订绩效考核办法
。
2.年初对全院护士进行了岗位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让大家对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的目的和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按照医院的条件和各科室的具体情况,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行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逐步建立激励性的用人机制。
3.为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医院采取护士转聘及评选优秀护士等激励措施。5月份护理部协助人力资源部对20名护理人员由聘用制护士转为院内人事;并评选出47名优秀责任护士,在5.12护士节进行了表彰,护理部副主任万秋英和呼吸内科护士长朱敏荣获湖北省优秀护士光荣称号。
三、加强管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1.修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常规、流程和标准
根据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及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检查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护理部完成了《民大医院护理常规》、《民大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及《临床护理操作流程》的修订与编写工作。在原有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基础上对《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考评标准》等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进一步修改,使临床护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2.定期检查,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1)年初,护理部制定了专项督导检查方案,每季度对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管理、查对制度落实、护士依法执业等质控项目进行一次全面督查,督查后当面给予书面反馈。科室在三天内给科护士长上交整改措施,科护士长在一周内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上交护理部,科室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后如在一周内未落实整改措施,将按标准扣分,同时计入
“温馨病区”竞赛活动相应项目中。
(2)2013年,护理部全年共召开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4次,护理质控讲评会和护理安全会议4次,护士长节假日、夜查房共144次,对检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3)全年共召开护士长例会共12次,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讨论会4次。努力营造非惩罚性报告制度的病人安全管理文化,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全年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02例,对各科室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定性,作出处理意见,提出防范措施。本年度严重护理差错较去年明显减少,无护理事故及纠纷发生。
3.专项督导,保证安全
护理部修改和完善患者压疮、坠床、跌倒、管道脱落等管理和报告制度,并有相应的防范预案,各项管理措施到位。并对全院各科室压疮、坠床、跌倒、管道脱落等管理制度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整改,从而保障了病人的安全。全年上报压疮高危人群612例,发生难免压疮14例,难免压疮发生率2.3%;全年上报跌倒/坠床高危人群138例,发生跌倒/坠床1例,跌倒/坠床发生率0.7%;非跌倒/坠床高危人群发生5例。
4.预案演练,防患未然
全年全院共进行应急预案演练8次,对心脏骤停、针刺伤、汞外泄、围手术期、输血、跌倒等进行预案演练,并要求全院各科室进行相关的预案演练,让每位护士熟知演练经过,提高护士的应急能力。
四、加强培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1.
加强护士长管理培训,提高护理管理水平,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护士长进行管理知识的培训。全年选派护士长外出学习70人次;护理部举办了三期护士长管理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了培训学习,使护士长开阔了眼界,大大提升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护理部拟于2013年12月6至2013年12月8日举办2013年湖北省继续教育项目——护理管理培训班,浓重邀请著名护理学专家李冰、赵庆华、汪波教授为来自省内外150余名护理同仁授课。在培训班上三位专家进行了《卓越管理,构建优质护理长效机制》、《创新护理管理质量,科学控制护理质量》、《强化质量安全,提升品质服务》、《护士职业压力与管理》等多场精彩讲座。此次培训班的举办,不仅为护理同行们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还为培养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增加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推动恩施州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
2.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岗位职责、护理核心制度、护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并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大大降低了护理风险。
3.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完成在职护士的分层培训,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适应临床护理发展的需要。护理部定期组织学术讲座,强化“三基”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全年共完成全员性操作培训六次,参考率100%,考试合格率100%,进行专题讲座22次。
4.加大专科护士的培训力度。按照卫生部《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的要求,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重点加强重症监护、急诊急救、血液净化、肿瘤等专业领域的骨干培养,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013年送出10名护士参加专科护士的培训并取得专科护士证书,其中:血液净化2名、手术室护士2名、糖尿病专科2名、PICC专科护士1名、产科护士1名、急诊急救1名,到目前为止,我院已有16名专科护士取得证书,为我院专科护理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品管圈活动,初显成效
全院各科室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调动科室年轻护士的积极性,参与科室质量控制,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方法,解决科室突出的问题。5.12护理部组织进行了“民大医院护理品管圈交流评比活动竞赛”,其中眼科(明眸圈)、肝胆外科(肝胆相照圈)、泌尿外科(晨光圈)、内分泌血液内科(泌乐圈)、消毒供应中心(成长圈)获得三等奖,关节外科(蚁族圈)、风湿免疫科(时尚圈)获得二等奖,急救中心(点滴圈)获得一等奖。于11月份,医院派出关节外科(蚁族圈)、眼科(明眸圈)参加了全国首届品管圈活动大赛,通过激烈的竞争,从100名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赛,最终获得优秀奖。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丰富了护士的知识水平,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五、加强专科建设,创优质护理品牌
(一)2013年4月,护理部经过积极准备,精心组织,在邹莉副院长的带领下,我院糖尿病护理专科、血液净化专科到武汉参加了由湖北省卫生厅举办的全省护理重点专科培训基地的初评答辩会。本次全省参与糖尿病护理专科培训基地答辩的共有31家三级医院,我院成绩88.6分,排名14;参与血液净化专科培训基地答辩的共有35家三级医院,我院成绩81.6分,排名18。5月14日,湖北省卫生厅评审团来我院,对血液净化培训基地进行了现场评审;
5月17日我院血液净化专业获得培训基地资格;10月,我院正式接受第一批培训学员(其中医生2名,护士6名)。
(二)各临床科室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一病一品”活动,制定专科疾病临床护理服务路径,并制订成册,指导年轻护士的护理工作,规范了护士的行为。同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科室临床路径和单病种的管理,各科室完成了医院规定病种的护理临床路径的制定工作,并应用于临床。
六、开展温馨病区的评选活动,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1.修订和完善了《2013年民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考评标准》并组织实施。
2.全年共评出温馨病区18次,其中内分泌血液内科获得4次,神经内科获得3次,呼吸内科获得3次,普外二科获得2次,心内科获得2次,普外一科获得1次,脊柱外科获得1次,妇科获得1次,肿瘤科获得1次。奖励津贴11.2万元。
通过温馨病区的评选,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七、开展特色服务,丰富护理服务内涵
1.呼吸内科自制“呼吸操”光盘,每天下午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为了减少气管插管时的误吸,科室在通知麻手科的同时,由护士先置入胃管,将胃内溶液抽吸出来,麻醉医生到后再行气管插管,减少了插管的并发症,大大提高了危重患者成活率!
2.内分泌科购进立体式广告机一台,滚动播放糖尿病、甲亢及科室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还自制糖尿病饮食教育模具,将各种食物的单位交换份更形象的展现,让病人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糖尿病饮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定时组织科室糖尿病病友会,进行讲课、讨论与交流、看图对话式个性化的健康宣教。
3.普外一科为了方便置管病人下床活动,进行护理创新,制作了防止导管打折和滑脱的保护袋。
4.
关节外科规范新药使用流程,杜绝用药差错发生。
5.部分科室建立了QQ群,如内分泌的“糖友之家”、心内科的“高血压之友”等,加强了与病人的沟通,使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和家庭,使护理服务更贴近患者。
八、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1.
按照民大医院《2013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继续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全面履行护理职责,关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任务,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2.加强护理内涵建设,认真落实临床护理实践指南和护理技术规范,细化工作标准,规范护理行为。责任护士能够正确实施治疗处置,密切观察、评估患者病情并及时与医师沟通,配合医师共同完成诊疗计划,同时,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尊重关心爱护患者,增进护患信任。
3.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临床护理服务充分突出专科特色,运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患者开展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导康复锻炼,促进患者功能恢复,解决护理疑难问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4.
2013年2月23日,护理部成立了护士随访工作站,每两月进行一次全院护理满意度的随访调查,2013年全年全院护理总满意度为95.22%,责任护士知晓率99.2%,患者对优质护理知晓率89.7%。2013年共收到锦旗119面。
九、存在的问题
1.医院部分职工观念转变不到位,缺乏对优质护理的理解和支持。
2.医院的支持系统需进一步完善。
3.部分科室护士长排班不合理,不利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落实。
4.护士绩效考核未落到实处。
十、下一步工作计划
1.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2.继续开展品管圈活动,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3.认真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全程、全面、优质、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改善病人住院期间的感受,提高病人满意度。
4.充分利用医院资源,探索护理垂直管理模式。
恶性肿瘤患者特点
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预后不良。机体各方面都容易发生改变,可出现多脏器疾病。由于病情易复发,治疗时间长,过程痛苦,患者心理压力大,有的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比较高。
人文关怀的意义
人文关怀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服务行为,一切护理工作应适宜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尊重患者,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建立文明礼貌的行为规范,尊重患者,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人文关怀的内容
入院时:对新入院的患者,当班护士热情接待,介绍管床医生、护士、护士长、住院环境、安全须知、住院须知,送患者到病房,介绍同室病友,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恐惧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的住院环境,同时为每一位患者送上一壶热水。
住院期间:①突出人性化服务要求,加强与患者沟通:把关心、微笑带给每位患者,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要为原则。对患者做到“八个一”服务(多说一句话、多跑一回路、多陪一分钟、多送一个微笑、多提供一次方便、多减轻一次负担、多攻克一道难关、多奉献一份爱心),要求管床护士做到患者“十知道”(床号、姓名、心理状况、诊断、职业、文化层次、家庭情况、饮食、治疗、护理问题)。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拟定严密的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病情,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患者的一切日常生活习惯由护理人员协助或直接完成,及时掌握患者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拟定护理计划并严格按计划执行和做详细的记录。使患者得到及时、完全、准确的治疗和护理,把患者的痛苦减少到最低限度。③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理解水平,运用健康教育程序,即评估-计划-实施-评介,采用语言交流、书面教育、图片等方式详细、耐心地讲解患者的用药、饮食、休息、运动。健康宣教的内容为:评估: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性格特点、生活习惯、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及对疾病的了解情况,确立健康宣教的方法和内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宣教。由质控小组评价宣教效果,针对情况及时调整,改进宣教内容及方式。以“仁爱之心关爱老年肿瘤患者”。④加强出院指导,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恶性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疾病容易复发,告知患者调节好休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到服药的重要性及药物注意事项,定期到医院复查,主动帮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送患者出病房,告知患者定期复查血常规,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让患者感到出院仍被关注,密切了医患关系,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内涵。
讨 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院改革的日益深化,加强人文关怀服务已成为医院发展的必然趋势[1],人文关怀服务不仅对晚期肿瘤患者治疗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减少护患矛盾的发生;不仅要重视专业技术操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重视护患沟通、人文环境,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护理事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天地。
学习人文关怀的内涵,提高护士人性化护理知识:医学是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人性是医学实践的核心和出发点。人文关怀的内涵是以患者为本,从人性特点的角度充分考虑患者的生存、舒适、情感的需要[2]。医院应通过有效的培训,讲座,发放书籍增强护士人性化护理方面的知识,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开展亲情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引导护士的思想及思维方式转变,学会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真实感受与需要,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了解晚期肿瘤患者的心理需求,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晚期肿瘤患者住院期间面临着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患者多呈负性心理 (悲观、恐惧、愤怒、绝望)[3],情绪不稳定,不愿接受现实,因此要求每位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加强护患沟通。护士每日必须与每位患者主动交谈多于10分钟,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交接班,通过有技巧的谈话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用真挚、热情、友好的语言、表情、行为表达对患者的尊重、关心,尽心尽力,让患者感到医护人员随时都在关心他们。使患者能坦然地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积极地配合治疗。
营造医院人文氛围,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美好舒适的环境使患者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可积极主动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优雅的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适当摆放有益人体健康的植物盆栽或患者喜欢的照片,淡化医院的感觉,给患者以极大的亲切和温馨感。尊重患者的起居习惯,改变以往单一的病区管理模式,根据患者的需要,允许看电视,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适时播放古典、轻松、优美的音乐也可以让患者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有利于病情的治疗和康复。放宽探视陪护制度,增加探视时间,改变规定时间探视为按患者需求探视,护士适当控制探视人数,治疗间歇期如果病情允许在家属陪同下可以回家看看,和家人团聚,这样不仅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还避免了周末家属集中探视对其他患者造成的影响。
完善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①塑造良好的护士形象,增加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患者在医院,护士的言谈举止,形象,都会给患者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增加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所以护士应当着装整洁,语言朴素、精炼,服务主动、热情、礼貌,精神饱满,配合精湛的业务技能,给患者留下美好的印象,从而增加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在患者需要或呼叫时,护士要在30秒内到达病房,解决患者的需求,增加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②提高护士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增加患者安全感:护士要主动学习医学护理知识,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耐心地解答,做好疾病的健康教育。对患者实施操作时,要求护士动作应当轻柔,熟练,护士可以与患者边聊天边操作来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痛苦。恶性肿瘤患者由于长期静脉输液,化疗,血管硬化,不易穿刺成功,这就要求护士在平常工作中认真地总结经验,提高操作技术,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的安全感。③尊重患者意见,做好家属陪护工作:鼓励家属陪患者一起度过人生最后的时光,家属对患者的关心和照顾能够带给患者更多的爱和安全感[4]。做好家属的协调工作,安慰家属,指导家属参与护理计划,协助家属满足患者的愿望,尊重患者的意见,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体会到更多的来自亲人的爱。④尽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晚期患者,由于疾病带来的痛苦,给患者的休息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尊重患者的休息时间,在患者休息时,尽可能减少一些不急需的治疗和护理(如测体温、更换床单、口腔护理等),各种治疗尽量集中来进行,以免影响患者的休息。在进行静脉穿刺时,允许患者点名输液。对于血管不好的患者,应找技术好的护士来扎,避免多次穿刺给原本很痛苦的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在对患者操作失误时,要向患者诚恳表示歉意,消除患者的不满情绪。对伴有疼痛的患者,除应用止痛药外,可进行按摩、热敷等,消除或减轻疼痛对患者的身心催残[5]。适时给予患者语言关心及抚摸式安慰,对行动不便者,要勤为患者翻身、叩背,或搀扶患者下床活动,帮助患者梳头、洗脸等生活上的护理,动作轻柔。对老年及危重患者,可给予轻柔的安抚,紧握患者的双手,让患者体会到护士的温暖。在临床关怀中,做到语言美、仪表美、操作美、心灵美,给患者更多的爱。
通过实践,人文关怀的方法对住院患者取得满意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满意度明显上升,不仅使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学会了预防保健知识,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依赖,同时促进、加强护士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还是争创文明、优秀科室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谢灵敏.论肿瘤科人性化服务[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194-195.
2 徐婕,张前德.浅论医疗服务的人性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6,3(6):69-71.
3 阳锡洲,贺达仁,蔡太生.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诊治中的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J].医学与哲学,2005,26(7):59-60.
【关键词】 责任组长; 排班模式; 护理管理; 护理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调查是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重要调查工具,患者满意度是评估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1]。胸外科是众所周知的高风险科室,患者病情重,复合伤及大手术多,病情复杂多变,术后护理工作量大,所以胸外科的护理工作的风险系数和难度大大增加,任何环节稍有失误,都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生命的危险[2-4]。在当前护理队伍流失严重、新入职、经验缺乏的护士比例增大、人才断代的新形式下,原来新老护士搭班,护士分为两层,治疗班统一负责制度的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科基于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理论,流程重组干预措施则参考Cochrane EPOC的干预分类方法(Effective Practice and Organisation of Care Review Group,2002),于2013年1月起,实施护理小组长负责制,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垂直管理[5]。使护理质量责任人由护士长扩展到责任组长和护士,并强化了各岗位职责,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隐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现有护士长1名,护士12名;年龄19~42岁,平均(25.0±0.5)岁;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4名,新入职不足1年护士2名,轮转培训护士2名,新毕业无照护士1名。拥有固定床位30张,常年加床3~5张。
1.2 方法
1.2.1 护理人员岗位层级重组 本科根据职称、能力、学历以及临床经验将原来新老护士搭班,护士分为两层,治疗班统一负责制度重组为现在的三层。N1层为护理组长,由专科护士或资历深、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护士担任;N2层由为低年资护师或高年资护士,主要负责完成小组常规护理技术的操作及基础护理;N3层为低年资护士或新护士,主要负责基本护理技术的操作和基础护理工作,协助护理员将基础护理落实到位。
1.2.2 重组APN排班人员 A班设组长1名,责任护士2名,病床分成2组,每名责任护士负责10~17例患者,P班设组长1名,责任护士1名,责任护士负责15~20例患者,组长负责10~15名患者;N班不设组长。A班及P班的人员搭配相对固定,A班和P班轮换1次/周。
1.2.3 明确护理组长岗位职责 护理组长工作职责:负责危重、术后两天内、新收及出院、预手术的患者的护理及宣教工作,每班至少两次巡视全科病房,督促、监督、检查其他组员的护理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完成的质量、时间及有无差错发生,解决新护士的护理操作的疑难问题;检查因新护士经验及观察能力有限而存在而观察护理不到位及护理隐患;负责新护士业务培训、学习、考核工作。
1.3 调查工具
1.3.1 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采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患者满意度问卷表,问卷在参考相关文献[6-8],并咨询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后完成。共分为服务态度、基础护理工作、护理知识告知、关爱患者、工作能力5个项目,12项细则,采用计分制,5分为最满意;4分为满意;3分为一般;2分为不满意,1分为极不满意。统计各项分值总和,最高60分。问卷Cronbach’S 幌凳为0.891。应用满意度调查表收集统计数据,满意度调查表格式及平均满意度计算公式由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统一制定,评估住院患者满意度效果。
1.3.2 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护理部每月进行的护理质控检查得分,对比小组长制实施前后各一年,护理部对胸外科的评分对比。
1.3.3 护士工作压力指标 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表,本量表有35个条目5个维度,采用4级评法,分数越高表明护士承受的压力越大,此表在国内应用信度较高[9-10]。
1.4 调查方法
1.4.1 患者满意度调查采取便利抽样法 自2009年以来,利用护理查房、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等机会,由调查者向被调查人员发放问卷,采用统一的解释语对问卷进行说明,要求被调查者不记名独立填写,完成后当场回收。本研究对责任组长模式实施前2012年1-12月(共655份)及实施后2013年1-12月(共773份)的调查结果进行筛查,漏答项目超过总项目数20%的问卷记为不合格,数据不纳入统计分析。最终共计获得有效问卷1420份,实施前652份,有效率99.55%;实施后768份,有效率99.35%,实施前后问卷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4.2 护理工作完成情况 由院护理部每月进行评估及请院外专家进行护理质量考核。
1.4.3 护士压力调查 由护士长统一发放问卷调查表,共25份,专人负责回收,回收率为100%。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进行自评,并附加有关调查情况及量表的详细介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52份传统排班模式平均满意度为(94.370±1.352)分,768份小组长负责制调查患者满意度为(98.043±1.145)分,小组长负责制排班模式患者满意度平均满意度有增加,两组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种模式的护理质量得分情况比较 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后,各项目护理质量得分较传统排班模式均显著提高,两种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种模式下护士职业压力得分情况比较 传统排班模式护士调查表为12份,平均得分(92.415±0.686)分;小组长负责制排班护士调查表为13份,平均得分(85.121±0.423)分,小组长负责制排班护士的职业压力小于传统排班模式护士,两种模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工作越来越细化,护理工作量也逐渐地增加。因此,如何更加合理排班、利用好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小护理隐患、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减少护士队伍的流逝,是护理管理者一项重要的内容[11]。本科实行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的垂直管理,责任组长排班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3.1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患者满意度是患者由于健康、疾病、生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而对医疗保健服务产生某种预期期望,然后对所经历的医疗保健服务进行比较后形成的情感状态的反映。患者满意度是评估护理质量的最直接指标,反映一个科室乃至一个医院系统的护理水平[12-13]。实施责任组长负责制度后,责任组长由患者入院至患者出院以及出院后随访,对患者就医整个过程有了充分的掌握,对患者提出的疑问及就医过程中的意见得到充分的解答,摒弃了以往的需要一层层上报的臃肿负责的程序,由而提升了办事效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实施责任组长制度后,责任组长对护理质量直接把关,对护理不到位甚至错误的护理理念得到及时纠正,使患者得到正确的、高效的护理体验,保障了住院期间的医疗水平,促进了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以胸外科肺切除术前及术后肺功能康复训练指导常规护理为例,术前指导患者积极训练有效的咳嗽,掌握肺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术后积极的拍背、吸痰,指导患者深部咳嗽,积极行肺功能康复训练,是有利于患者早期拔管、患者完全康复的。有序、优质、高效的护理水平,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度,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3.2 护士的职责更加明确 笔者通过责任组长负责制,由责任组长统一分工管理,并问责到个人,使得每个护理人员的分工更明确,在大护理前提下,以患者受益为标准,做到专职专责。对比既往的护士长领导下,把护理任务分管下来的简单机制,由而产生执行不到位、分管责任不明确、患者有疑问无法找到合适人员解答等问题,责任组长负责制合理搭配护理人员,组员之间各取所长,互相监督、补漏,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从而有效促进全面、全员、全过程护理质量监控,降低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率,使患者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而且责任护理小组组长有更多时间深入病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对医疗体系的认识,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3.3 加强护理质控、优化老带新模式 护理组长在工作中承担的是护理工作的重点、难点、及更繁琐的工作,缓解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给新护士更多的时间来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起到监督检查和督促的作用,弥补了新护士由于工作经验和观察能力的不足,而存在的护理隐患和差错事故的发生。承担了新护士的培训工作,为新护士的成长尽快胜任护理工作起到关键作用。组长的经验作风,提升了护士队伍的整体形象,组长的工作方法给新护士给新护士以榜样,稳定了护士队伍。
3.4 人性化的管理,护理-患者有机结合 传统的排班模式,使用的是护长分管工作,下面护士逐一执行,每个护理人员之间的交集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简单的服务及被服务的契约关系,护士只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护士与患者很少产生共鸣,护理人员与患者无统一的长期的联系,由此要想患者在心底里认同一个科室的护理质量,那是难上加难。而责任组长负责制更能实现一个护理人员的医学价值,能使得每一个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己所长,把自己所学到的护理知识及临床经验充分结合起来,并从同事、师者吸取优秀的经验,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护理团队的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作用于患者,患者由住院到出院及出院后自我护理,对自身的疾病有着充分的认识,并且能清楚地知道哪方面有利于自己疾病的康复。优秀的护理服务团队与患者充分地紧密联系,使患者更好地康复,回归社会。
护理人员的排班模式多种多样,没有哪一种是绝对的正确,但以“患者为中心”,根据一个护理单元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护理人员、灵活调动、取长补短,才能充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14]。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受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对一个医院一个护理团队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满意度是评估护理质量的直接标尺之一[15]。
综上所述,本文从护理工作的三个方位,即患者满意率也是护理工作的最根本考察、护士本身、和护理领导即护理部三方面,对此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在当前艰苦形式下,本科出院患者对护士满意度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了较大的提升,护士压力的减小,护理质量的提升,说明护理小组长制为适应当前护理模式,可以说挽救了当前生死攸关的护理界的危机,是一种当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责任组长负责制,是一种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充分实现了一名护理人员的价值,并为患者提供主动、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树立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
参考文献
[1]王世英,李敏,陈春花,等.出院患者延续健康教育的做法和体会[J].护理杂志,2010,27(18):1422-1424.
[2]李京珍.开胸术后病人肺功能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5):1256-1257.
[3]原红,赵秋月,金志红,等.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J].护理研究,2012,26(4):347-349.
[4]曹欣琦.老年患者开胸术围术期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30):3965-3966.
[5] Micheal H,James C.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a manifesto for business revolution[M].New York:Harper Collins,1993:45-46.
[6]丁小容,罗捷,卞苏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实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7):1-3.
[7]罗艳华,何伸,关丽婵,等.医生、护士和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观点的比较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43-346.
[8]吴练,史瑞芬.护患双方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的比较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13):16-18.
[9]李小妹,刘彦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649.
[10]戴琴,冯正直,谢冈敏.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488-490.
[11]韩君,汤丰榕,徐丽娟,等.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分析[J].护理杂志,2011,28(8):63-66.
[12]赵广慧,马丽敏.肿瘤科床边护理层级责任制工作模式[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3,6(4):175-177.
[13]邹利平.护理总值班服务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与效果[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4,5(2):173-175.
[14]范淑玉,杨向红.我国护士排班状况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8,8(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