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0:03
导语:在大学礼仪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礼仪教育 素质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商务礼仪是在商务活动中通过礼仪、礼节、礼貌;仪容、仪态来更好地体现尊敬、友善。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个人的素养,方便个人交往应酬,继而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因此,学习礼仪、应用礼仪、掌握各种商务礼仪知识尤为重要。
笔者就如何教授“商务礼仪”课的教学思路,谈几点体会。
1 商务礼仪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1.1 学校对商务礼仪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学校对商务礼仪学科视作“豆芽”学科。学校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商务礼仪的重要意义,其专业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中绝不亚于掌握外语、电脑、汽车驾驶等热门的专业技术之下。现代大学生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取决于对工作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团队精神、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等等,而这些的获取都是以礼仪教育为基础的,把理论知识真正融入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其次,学校领导对商务礼仪课程的不重视。表现在:很多学校没有商务专业的实训室。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教室里完成训练。如:我们在教授个人礼仪时,尤其强调的站、立、行、走、蹲等各种姿势的规范性,教师只能选少部分同学进行联系和展示,大部分同学只有观察。如果我们拥有实训室,大部分学生都可以得到较好的训练;学校不够重视商务技能展示,每年搞商务技能展示活动的拨款资金都是其他技术型专业拨款资金最少的。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商务展示效果不够显著,得不到认可。
1.2 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讲解
在教学课程内容的整体安排上,对于理论知识部分所安排的课时多,对实践部分安排的课时较少(就我校而言,商务礼仪的理论课一学期安排923节,实践课程安排200节)。教学方法上,教师主要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型”模式进行授课。主要体现在,整堂课局限在教室里面,老师以讲解知识的重难点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没有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如:我们在教授公司礼仪、企业礼仪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听,没有把自己当成真正的商务人员,作为一个职业人来要求自己。因此,学生们极度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不能真正地把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
1.3 商务礼仪课程教师 “闭门造车”
商务礼仪课程任职教师之间除了相互听课,没有其他学习实践的机会。如:因每位商务老师的课程比较饱和,完全没有时间走出去学习、进修、培训或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等等。因此,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严重,所以教学效果不明显。
2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探索
2.1 要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建设
首先,学校领导要对这门学科以及商务管理专业高度重视。不要和其他专业技术课程拉开差距。要知道,学生不仅仅在学校要学习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做人,学会如何尊重别人。而礼仪课程就能很好地灌输这些概念。
其次,建立单独的商务礼仪实训室,购买相关商务礼仪教学实训用具,为商务礼仪课程提供必需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如: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的商务技能大赛,不但希望学校领导重视,更希望校方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把商务技能大赛提高一个档次。
2.2 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调动学习兴趣
(1)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校教师要想培养技术加应用型人才,就可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如:教师在上完一章节内容后,可以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如带领学生参加一些商务活动,帮助学生联系合作商家做一些展销活动等等。在活动中检验他们的学习效果。
(2)示范教学法。商务教师结合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在教授装束礼仪的时候,可以采取示范教学的方法,教授同学们如何选择西装,如何打领带。给同学们演示后,分发领带让同学实际操作练习。
(3)情景教学法。教师围绕一个课程主题,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感受和领悟教学内容。如新生开学典礼、老生的毕业典礼、校企合作暨颁奖仪式等等,分别安排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提高礼仪技巧。这种形式也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4)视频教学法。视频教学可以大大弥补教师在某些只是技能方面的不足。如教师在上舞会礼仪的时候,单单用讲授型的方式讲解在舞会中的礼仪,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大量视频进行教授,教学生如何跳交谊舞。最后,通过学校组织舞会来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真正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5)案例教学法。教师应该把贴近校园生活中学生经常看到的,听到的作为案例,给同学们进行分析。如:在讲解校园礼仪的时候,教师可以举同学们平时在校园里的大量案例进行讲解,分析。学生也容易接受或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2.3 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首先,专业教师一定不要做 “井底之蛙”,一定要做到多学、多听、多看。不要仅仅满足于传授知识点给学生,要做到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吸收,把知识转化为行动运用到生活中。其次,学校商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与同门课程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尤其在教授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除上述的教学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串讲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商务教师应该把每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视为引子和起点,而不是终点。希望他们能把所学知识贯穿在生活中。商务教师在课后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体验、总结、归纳和思考,并在下次课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同学之间也能做到相互借鉴。
3 结尾
综上所述,商务教师应该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带入我们学生的课堂。让学生通过互动式的学习,能更好、更快地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做人 。
参考文献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1 经过这次礼仪实训,才知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在商业活动中是如此的重要,才知道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蕴含了如此多的东西,也才知道礼仪一词所涵盖的文化跟修养!
我们首先学习了礼仪的概念,以及礼仪所涉及的各个方面,课堂中还不时有同学的演习,老师的示范,听来也容易接受,更可以根据所学习的礼仪知识来衡量自己!因为一个人的底蕴跟内涵并不是很容易就可以被别人发现的,所以我们需要礼仪,这扇展示自己的窗户,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一个随时都在推销自己的商业化年代,我们更需要标准专业的礼仪!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对于我们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而言,礼仪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问,或者说是一门技能,市场营销就是要跟消费者跟客户打交道,要想别人接受你的产品,就必须要让消费者跟客户接受你这个人,这样才会对你的公司跟产品产生最初的好印象!
然而礼仪就是人与人沟通中所必须的诚意,尊重!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礼仪都没有,又有谁能够接受的了他,更别提跟这种粗鲁的人合作做生意了!对于商务礼仪的训练,我觉的并不是整夜睡木板,整天靠墙站就可以了的!一个人的礼仪品行首先是由内而生的,如果一味的重视给人的感觉但是确实没有内涵与内在的修养又何尝不是在自欺欺人人,而且还欺人欺的那么的辛苦!所以修身当从修心而起,一个真正有内涵有修养的人严格要求自己来也必定不是难事!而修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书!
实训期间,本班同学借多媒体教室放了部美国大片——《杀手代号47》,说这个当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当杀手,只是男主角的走路姿势真的是很标准,不信可以去看看,应该说去学学。那样的'姿势绝对符合商务礼仪的标准,而且我觉的电影里的东西更加容易模仿,因为毕竟那也是一种文化!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实训,也不知道实训总结该怎么写,就随便说了些自己的感受与看法!而且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按照商务礼仪中的准则去要求自己!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2
交礼仪是一种无声的人际交往语言,它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涵养、教养和素质水平,而且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它是我们个人发展、事业进步的需要,是社会时代的需要,是一门必修课,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使我懂得了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使我的身心健康。
任何社会交际活动都离不开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社会化,人们也就越需要礼仪来调节社会生活。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条件,是交际生活的钥匙。
作为一名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每个人都非常渴望获得真正的友谊,进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现在的大学生都远离父母,过着集体生活,与别人处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种对父母的依赖已经不存在。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并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适应大学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发展成"独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们成功走上社会的需要。事实上,在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大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所以,社交礼仪的基本规范和知识,帮助我掌握交际技巧,积累交流经验,在交往过程中学会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的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接近,使他们觉得我是熟悉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因此我们之间建立真挚深厚的友情。
事实表明,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烦恼,宣泄愤怒,压抑和痛苦,减少孤独,寂寞,空虚。这些都是十分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而且也会使我们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即使产生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排遣。
同时,我感觉社交礼仪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让我们用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去顺利地开启交际活动的大门,让我们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这样,不仅是形成良好社会心理氛围的主要途径,而且对我自己来说,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心理保健功能。
总之,学习社交礼仪知识使我受益匪浅。
以上是以个人角度来看的。从团体的角度来看,礼仪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企业形象的主要部分。凡是较大的企业,对于礼仪都有高标准的要求,都把礼仪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与其他企业合作成功的关键,所以学习社交礼仪,不仅是时代潮流,更是提升竞争力的需要。
学习文明礼仪心得体会3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必将受用终身,因而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作为老师的我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榜样,时刻以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来影响幼儿、熏陶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孩子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已开始懂得一些礼仪,晨间来园主动地向老师问早、问好,与家长说再见;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排队入厕、做操,这是个良好的开端。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幼儿礼仪教育贯穿幼儿园每天活动的全过程。
礼仪教育就像清新的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人心旷神怡。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把“文明行为习惯”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从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入手,实施礼仪教育,引导幼儿学礼仪,讲礼仪,重礼仪。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本学期礼仪教育总结如下:
一、把礼仪渗透在一日活动中
1、晨间活动:我们和幼儿进行简单的礼貌用语交流,如早晚跟师生问好“早上好”“再见”。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2、区角游戏:在各种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相互关心、互相照顾,懂得谦让,乐于分享。
3、进餐、盥洗:进餐时,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指导幼儿独立进餐,不浪费食物。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放好。对幼儿盥洗能力的培养。教育幼儿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和洗手的正确方法。
二、形式多样的礼仪教育活动
1、培养幼儿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刚开学时为了使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我们积极开展《我爱我的幼儿园》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因为年龄小加上父母过度爱护他们的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因此,我们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切入(《洗手歌》、《穿鞋真有趣》《能干的小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幼儿独立的进餐、盥洗、整理衣服等良好的自理能力。
三、节日中的礼仪教育
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他们的美好祝福,感受亲人间的爱。
四、家园联系共同教育
【关键词】高职 社交礼仪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8-0034-01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与人交往的日益频繁,礼仪成为人们日常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行为规范。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更应学习和掌握一些必要的现代社交礼仪知识,提高礼仪修养,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这也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塑造美好形象的内在要求。
为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文秘、旅游管理等专业都开设了社交礼仪课程,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应认真贯彻高职教育理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现根据笔者教学实践,对社交礼仪课程的改革进行如下论述。
一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整合
社交礼仪涉及内容很多,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编排体例和内容。按照实用性、科学性、针对性的原则,笔者与教研室其他教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交流,同时征求了部分学生意见,确定了以下授课内容:礼仪概述、个人礼仪(仪态、仪容、服饰)、日常交往礼仪(介绍及名片、握手、交谈、电话)、交际礼仪(馈赠、拜访与待客、饮宴)、公共场所礼仪、中国民俗礼仪、涉外及商务礼仪等。在教学中又根据学生毕业前的需求,增加了办公室礼仪、面试礼仪的内容。
二 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
1.案例式教学法
社交礼仪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果单一使用传统的讲授法,一来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来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为此教学中应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的、精选的案例,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分析,相互讨论,得出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如在讲解礼仪原则中的“女士优先”这一部分内容时,为学生提供了如下案例: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小贺第一次独立地走上了迎宾员的岗位。一辆白色高级轿车向饭店驶来,司机熟练而准确地将车停靠在饭店豪华大转门的雨棚下。小贺看到后排坐着两位男士、前排副驾驶座上坐着一位身材较高的外国女宾。他一步上前,以优雅姿态和职业性动作,先为后排客人打开车门,做好护顶关好车门后,又迅速走向前门,准备以同样的礼仪迎接那位女宾下车,但那位女宾满脸不悦,使小贺茫然不知所措。这位女宾为什么不悦?小贺错在哪里?
学生通过对本案例的讨论,了解到在社交场合或公共场所,男子常为女士着想,照顾、帮助女士。迎宾员小贺未能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先打开女宾的车门,致使那位外国女宾不悦。采用案例教学这种方法,使学生从有限的案例中,主动去获得一般性、概括性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境模拟式教学法
社交礼仪课的内容有许多适合于模拟演示,如介绍礼仪、握手礼仪、名片礼仪等。笔者在讲授日常见面礼的正确运用时,将班内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演示,其他同学进行观察,待模拟结束后,由学生进行点评,之后再由教师进行适当点拨,纠正错误的姿势和动作。此外,还可以将几个方面的内容结合,设定情境开展礼仪的表演,在实训室中进行演示,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根据模拟演示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讨论,经归纳总结,使之上升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讲解有关的礼仪,这样便于学生在整体上全面掌握。
3.操作演示法
凡是涉及实际操作的内容,一般都采取了先介绍要领,然后播放光盘,强调规范性,再由教师和学生进行操作演示的教学流程。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又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演示、讲解。如面部化妆,请了专门的美容师给学生进行现场化妆演示教学,并结合实际经验进行提示,学生在下面进行观摩,并当堂利用礼仪实训室内的化妆用具进行化妆练习。
三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在教学中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组合。多媒体声像兼备,图文并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其效果靠单纯语言讲授是无法达到的。电教媒体所呈现的信息符号形式主要是语言、图像和音响三方面,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均有不同功能与特性,可满足不同的教学需要。这些都有助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提高学生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对学生的创造力也大有裨益。
四 考试内容与方式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笔者经过教研认为,社交礼仪课程的考核方式应与一般学科的考核方式有所不同。应摒弃传统的理论、闭卷考试形式,将考核测评贯穿于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之中,继而达到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具体考核方法应将理论考试与技能考试按一定权重比例体现在分数上,并将平时考核与期终考核相结合。期终考核制订了考试改革方案,采取技能测试的形式进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小组自编、自导、自演礼仪知识情景剧,以考核学生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礼仪活动在日常交往中应用较为广泛,所以考核内容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于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元授.交际礼仪学[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2]林友华.社交礼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关键词:职业素养;国际商务礼仪;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213-02
广东省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最发达地区、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国际贸易一直以来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提出,“建设与港澳地区错位发展的国际航运、物流、贸易、会展、旅游和创新中心。” 因此,结合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向需要对国际贸易技能型课程进一步整合,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职业的匹配度更加契合,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外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珠三角地区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
国际商务礼仪是国贸类专业的必修技能型课程,是人们商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商业服务类企业对自身形象和员工形象越来越重视,现代商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代表着企业形象、商务角色和商务责任。掌握国际商务礼仪的知识和技巧,在合适的情境中加以运用,能塑造良好形象,展示职业素养,传播正面影响力,扩大商务交往,对个人和企业的发展都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传统单纯的教科书式商务礼仪理论教育与现实社会人才培养相脱节,随着对学习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利用情景、协作、交流、意义等学习环境要素,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情境式学习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学生自我实践为主,教师适时辅导、积极引导,实现学生与指导教师、学生与网络资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产生一个发现并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建构,培养素能结合、技术应用型的高等职业人才。
一、课程开发的对象和目标
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开发突出情境性、示范性、参与性、互动性的特点,课程项目以课内实践或模拟实践为主,教学场地以外贸实训室为主。外贸实训室模仿一般外贸企业的工作环境,分设了办公区、洽谈区、板房以及形体训练区等实训区域,让学生能够在仿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下进行拟实操。在国际商务礼仪一体化项目教学中仿真未来就业岗位。各班成立模拟公司。各模拟公司都有具体的公司名称、公司简介、产品(服务)说明、组织机构以及名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经历在公司任职。教学过程中所有的能力训练项目、情境模拟实训都是在仿真模拟公司间进行。
目前该课程培训过的学生有两类,分别为大一刚入校的新生和大三即将赴企业实习的毕业生。新生刚从高中阶段过渡到大学,可塑性和积极性很强,但是在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方面能力较显不足,在第一学期开设该项目教学对塑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起到关键作用,有利于培养国际商务类实用性技能人才。大三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且正在为求职做各项准备,在第五学期接受该项目的训练,有利于他们找准自身优势,对就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课程组以能力为导向,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入手完成过程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后拆分成若干任务,让学生在设定情境下,依托教师的帮助,独立完成任务目标,学习各项实用技能。拆分的教学内容会灵活根据不同教师的实际技能进行分工教学,既可以让不同的老师教授自己最擅长的技能部分,又可以解决多平行班上课师资不足问题,同时又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设置
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和情境的理解也各自不同,教学过程要通过精心设计,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进而融合,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需要,设计出新颖真实、知识和趣味相结合的实践场景,使学生自觉成为学习的主角。同时,实训项目成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和发挥性。
通过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就业岗位群工作分析,明确了岗位所需能力要求,确立了国际商务礼仪课程的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知识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课程能力训练项目,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打破传统的按照知识体系进行教学的模式,充分整合教学内容,将教学体系分为若干个项目模块。基础模块和综合训练模块根据教学实践情况穿插安排,在介绍课程概论时提前布置好任务书以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比如在仪容、仪表、仪态商务形象模块训练之后,安排学生进行综合实训的项目。即根据教师设置的特定情境(例如和主管一同前往供应商处洽谈合作事宜,该供应商规模和名气很大),在组内挑选合适的模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包括化妆、发型、着装等),然后组内设计人员简要介绍并接受教师的提问和点评。
三、运用建构主义教学项目模块的设计
教师分模块示范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把传统的教科书式和PPT式灌输式传授改变为以实践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结合每一位学生的自身经验和性格特点,更真实更深刻的塑造“私人订制”式的教学体验,使学生在认真投入的情境中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比如在仪表项目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商务着装知识、了解TOP国际着装原则、熟悉饰物的佩戴知识,更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诉求。经过个人自我扫描和小组内讨论,进一步确定符合个人风格的服装色彩及款型搭配。在熟知色彩搭配的前提下,综合个人的外貌、风格、修养等多重因素,帮助学生利用样品服饰搭配穿出适应不同场合的服装效果。
仪态项目训练环节中,在站、坐、行、蹲姿态的基本知识讲解和示范之后,教师更注重设置不同的场合,在静态、动态交互的情境中一对一、一对多的集中式高强度训练。让学生在情景练习中真切体会到商务人士庄重稳健的站姿、潇洒魅力的走姿、具有信任力的坐姿,会给对方留下令人愉快、不可磨灭的印象;在语言项目环节,从情境设计出发,营造迎接新同事、电话面试、客户投诉等不同的仿真场景,帮助学生分析声音的长短处和谈话技巧;在用餐项目环节中教师在实训商务洽谈区设置了小型沙龙,提前给学生布置任务书,从咖啡和茶的基本种类、冲泡技巧、上茶、喝咖啡的礼仪,由学生自主设计角色细节并实践,最后教师点评、总结,整个过程在轻松自然却充满知识性的氛围中完成。
四、课程考核评价机制的创新
传统的闭卷笔试已经远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职教育,考核内容应侧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应用和创新的考核。课程体系的实践开发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革新,还应考量课程考核方法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平性,把“形成性考核”、“过程考核”、“全面考核”等理念贯彻到改革当中。同时把学生在项目中的仿真演练拍摄、录制下来,建立和学生双向沟通的机制,反馈、交流、总结后不断提高,使考核方式真正体现教与学的绩效,并对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本课程设计的每个项目都会进行现场过程考核,学生需要针对项目所需技能进行演练并在教师前展示,得分占总评的30%,综合训练仿真场景测试是阶段性考核,学生需要在相关情境下展现自己各阶段内所学技能并加以综合运用,测试成绩占期末总评40%;在以上两类考核中,评委老师会对每组的情景进行打分,依各组得分进行排名确定其相对得分,设置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档梯度基础分,组员个人成绩以小组得分为基础并参考整个过程中的参与度进行个人加分。这种考核方式解决了以往按照小组表现给定统一分数,从而忽视了表现突出的个体,容易出现的“搭便车”问题,同时兼顾了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为了对所有项目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回顾,在课程结束时也给学生安排了国际商务礼仪基本理论素质笔试考核,笔试成绩占期末总评20%,皆是上课重点介绍和讲解过的内容,注重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最后,职业素养考核部分占总评的10%。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到课情况和爱岗敬业、守时守信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先给学生见识“鱼”,然后再帮助学生探索如何去“渔”。工作中知识的更新速度和环境的发展变化都要求学生具备更多的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环境的营造着、情感的支持者、信息的咨询者,应尽可能的创设职业岗位中常规的工作情景。笔者经过近三年在商科类专业国际贸易实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17个教学班的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基于建构主义情境项目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职业技能方面已经显现出积极的成效。学生普遍反映,“听过不如看过,看过不如练过”。这种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易于接受,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文广.《国际贸易实务》立体化教学包研究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4,(31):49-50.
[2] 田芳.“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商务礼仪课程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0,(4):82-83.
[3] 王文丽.商务礼仪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商贸,2011,(10):195.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营销;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2-0000-03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System Reconstruction Study Based on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Zhou Cuijian
(Guangdong Huizhou Commercial School,Huizhou516003,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by systematic work process model,the marketing staff in the analysis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to break the disciplinary system,knowledge systems framework,making disruptive reform,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fields of study,to supermarkets and other nine products or marketing services marketing as a carrier for the courses,each course in the four categories of training are repeated in 8-10 items 15 typical tasks.Fiction text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new market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and teaching methods,learning methods,support systems,teaching tools for the design.
Keywords:Systematic work process;Marketing;Curriculum
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1]。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课程设计,有效的课程设计离不开有效的课程体系设计,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大前提,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依据。设计课程体系目前较为前沿的是我国姜大源教授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姜教授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基础上,加以吸收和创新。2011年6月11日至6月12日上午,高等院校工作过程系统化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研讨会暨全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联盟成立大会在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隆重召开。意味着职业教育领域包括中高职在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
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重构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思路
(一)体系的选择
打破学科体系、知识体系的框架,做颠覆性改革。根据前期与企业的共同调研,分析相关岗位职业群,归纳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相当于课程,每个学习领域里设计若干个典型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相当于一个学习单元。
(二)要素的选择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到底须具备哪些要素?笔者认为课程体系包含这几个方面的要素:课程名称、课程时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学做”一体化环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专业建设方案》(包括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建设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专业建设保障措施、效果评价等),《学习领域设置一览表》、《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描述》、《课程单元设置汇总表》、《课程考核方案》等。
(三)结构的选择
过去在学科体系和知识体系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里,常用的结构可以归结为混沌结构化。混沌结构化也称为任意结构化或随机结构化。这是一种开放式的、根据知识需要随机组合的一种结构[2]。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其实施性教学计划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一方面要考虑以工作过程进向序列原则,另一方面要考虑重构后的学习领域之间、学习情境之间有系统化逻辑关系原则。重构后的课程体系可参照姜大源教授总结出课程体系的结构:第一大类课程结构连续一线性结构化形式,包括阶梯式课程、螺旋式课程。第二大类课程结构非连续一同心圆结构化形式。这种结构化课程也称为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课程,包括非连续性和主题化这二大维度[3]。
重构后的课程体系是以某些主题或某些项目为载体,分层由里及外一圈圈往外扩散基本、中级、高级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知识、技能、方法、素养,这种结构更多的是体现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混沌结构化为一堆零散的知识,而主题一同心圆结构化或项目或过程型结构化则真正构建“系统观”和“整体感”。
二、职业教育领域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下面我们比较两张表。表一节选自广东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中专生三年学制实施性教学计划。表二节选自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营销专业中专生三年制实施性教学计划。
表一
第二平台课程 专业基础模块
10 市场营销
11 市场调查与预测
12 经济法
13 基础会计
14 管理学基础
第三平台课程 专业模块
15 推销实训
16 采购管理
17 物流配送
18 商品学
19 超市营销实务
20 网络营销
21 商务谈判
22 连锁店长实务
23 汽车营销
24 房地产营销
25 广告实务
26 店长综合实务(营销策划模块、公共关系模块)
27 创业教育
表二
必修专业课 市场营销学
商品学
财经应用文
消费心理学
营销基础
营销师考证
推销与谈判
营销策划
市场分析
物流基础
物流员考证
电子商务
基础会计
广告学
网络营销
公共关系学
通过分析广东省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和岳阳市湘北女子职业学校营销专业这两份实施性教学计划,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共性,一定程度反映我国目前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一些现状和弊端。
现状一:课程体系仍然是学科体系、知识体系为主线,课程设置仍未能突破学科框架。
在这两所不同的学校的营销专业教学,均按三个平台开展教学。在第一平台的课程里,设置了德育、语、数、英、计算机、礼仪、体育、音乐等通识性课程,在第二平台里,主要是专业课程,也根据专业和社会需求,开设了专业基础模块包括《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法》、《基础会计》、《管理学基础》,专业模块课包括《商品学》、《推销实训》、《采购管理》、《物流配送》、《超市营销实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连锁店长实务》、《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广告实务》、《营销策划》、《公共关系》等。为了拓展学生的其他能力,在第二学年一年可选修第三平台的其中一个模块课程。这种课程体系正是所谓的“大而全”,貌似涉猎广泛,给出的一大堆知识,但学生无法建立起一个整体的概念、融合的概念,也就无法运用一大堆支离破碎的知识来解决工作当中面临的一个又一个综合、复杂的问题,也无法实现岗位迁移能力。
现状二:课程目标定位重知识和技能目标,轻方法和素养目标。
原学科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传授的是陈述性知识,目标定位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知识和技能的本身,而忽略如何立足于行动体系,应用知识,利用所掌握的陈述性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重构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传授的是过程性知识,重经验、策略,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明确列示德育目标或素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职业素养。
三、惠州商业学校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设计
(一)课程体系重构思路
专业教师与校企业合作企业、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等组成课程重构团队,在前期充满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原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模块18门课程整合成10个学习领域。
1.岗位及岗位群分析
做市场营销有几大对应岗位群:市场研究、市场策划分析、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全过程操作(售前、售中、售后)、销售。
岗位从低到高,分基层、中层、高层依次为普通营销岗位或客服岗位、营销主管(店长)岗位、营销经理或区域经理岗位、营销总监岗位。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工作任务由简入深,可以实现分层教学。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营销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营销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思路可以归纳为4类15项:销售产品(分为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设计价格(分为定价、计费);寻找渠道(分为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策划促销(分为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危机处理)。
整合思路以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为课程,每门课程里均反复训练4类15项中8-10项典型工作任务,每项作任务至少被重复3次以上。
(二)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第一:基础支持领域。支持工作过程系统化其他专业课程,为顺畅开展工作过程系统化,需要学生具备一些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支撑,因此开设《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作基础支持。
第二:专业学习领域。以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营销为载体设置如下学习领域:超市营销、汽车营销、鲜花礼仪营销、电信产品营销、电器营销、房地产营销、建材营销、网络营销、酒店旅游营销。
第三:综合学习领域。第三学年第五学期开设经理实务或店长实务专业实训课,创设综合实训场景和情境8个,综合4类14项工作任务强化训练。
课程体系设计以图表示:
序号 学习领域 学习情境(包含原课程内容)
1 基础知识领域 《营销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
2 专
业
知
识
领
域 超市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定价与计费、点钞与收银、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POP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沙盘模拟、危机处理
3 汽车营销 产品介绍、礼仪与沟通、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进出库管理、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危机处理
4 鲜花礼仪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计费、市场调查、物流与配送、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售后服务
5 电信产品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6 电器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7 房地产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8 建材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陈列、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9 网络营销 在线产品介绍、在线产品包装与展示、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物流与配送、进出库管理、广告设计、营销策划
10 酒店旅游营销 产品介绍、产品包装与展示、礼仪与沟通、定价、计费、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广告设计、营销策划、推销实训、危机处理
11 综合学习领域 经理实务或店长实务专业实训,综合实训场景和情境8个
(三)课程体系教法与学法设计
1.教法
主要是在工作过程系统化思路下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计算讲练强化训练法、纠错法等。
2.学法
行动学习法、团队合作法、项目作业法、团队作业法、模拟表演法、分组竞争法等。
(四)课程体系支持系统设计
1.班级组织模式
班级实行模拟公司运营模式,班长为总经理,分组为公司内设不同的部门或分组为不同的公司,班级文化按企业文化建设。班级创设公司场景和情境。
2.教室环境设计
设计一体系课室,无线网络进班级,教室营造公司文化。
3.教学工具
教材内容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整合,根据具体的学习情境,整合教材内容,教学工具有《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描述》、校本化教材、实训设施设备。
4.考证
除了考原有的高级营销员资格证之外,还可以推荐考电子产品装配工、助理房地产经纪师、驾驶证、美容师、营养师等技能证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高教研究,2009,4
关键词 礼仪形体训练 教学设计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Teaching Design for "Ritual Body Training" Courses
WANG Yonghong, ZHONG Lei
(Basic Department of Jiangxi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Jiujiang, Jiangxi 332000)
Abstract The ritual body training courses is designed primarily for hotel management, tourism management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ccording to student jobs and job needs, the ability students have to develop and design. Authors discussed and studied the design of the ritual body training course concepts and ideas, content , teaching organization.
Key words ritual body training; teaching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从高职学院的就业形势来看,社会对人体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得到社会、同行以及周围人的重视,除了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同时还需要拥有一个健美的形体、高雅的气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既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训,也不是传统的普通专科学历教育,它是通过三年的高等职业教育,把可塑性很强的具有高中或职高学历的学生,培养成为既具有即时上岗的应职应岗能力(含技能),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的素质与潜能,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1 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服务性行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旅行社管理与导游、酒店各部门管理与服务(如前厅、餐饮、康乐、客房等)、景区讲解、会展管理与服务等。这些岗位相对应的从职主要身体素质有腿部力量、腰腹部力量、上肢力量、颈部、肩部力量及相应的灵活性和耐力。应有的素养包括:专业的职业姿态和表情、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高雅的气质、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
礼仪形体训练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正是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及岗位需要,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来制订和设计的。因此,本课程的设置具有双重意义与作用,一是塑造学生美的个人形象,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直接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相关素质,提高职业能力 。该课程是专业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塑造体形、培养学生高雅优美的身体姿态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礼仪形体训练教育的具体定位是:塑造形体形象、提升职业素养、服务于专业。
1.1课程实施条件
授课教师必须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授课对象是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
保障措施:建立形体训练房,添置专项器材,保证课堂教学与课外锻炼的实施。校外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
1.2教师指导方法
在校内,课堂教学时采取全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课后建立“礼仪队”、“形体训练队”、“兴趣班”,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指导。在校外,带学生到实训基地实习。
1.3教学效果
课程教学后,经过训练,使学生对自己的正确姿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自身站、坐、行等体态的自我控制意识增强,从而对学生内在和外在美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提高了学生对服务性职业形象的认知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形象和素质,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礼仪形体训练课程对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职业人格素质、职业技能素质、职业行为素质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2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2.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本课程在选取教学内容时,根据服务性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选取确定的。
在充分考虑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教学内容的设计紧跟服务性行业发展的趋势,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对服务人才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要求的实际,教学内容分两大模块来进行。一是理论教学模块,二是实践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下又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划分为若干子模块,子模块下又设计了具体的步骤,即一个更为具体的教学任务,构建了“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提升。
2.2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高职学院特色。因此,在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充分考虑上述因素,力求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鲜活的特点。根据高职学院 “依托行业、产学结合、接轨国际”的办学理念,并结合服务性行业实际用人需求特征,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素质同步的思想。将礼仪形体训练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主动服务、服从于专业培养目标,充分展示形体礼仪在校园文化建设和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使礼仪形体训练课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熟悉与掌握形体、礼仪、个人形象塑造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与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与内容;通过配乐练习,使学生对动作、形体姿态的人文思想更进一步理解。
能力目标:学生能理解舞蹈、健美操等形体操的塑身价值,能随音乐节奏自练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技能,并尝试动作创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展示形体与动作美,体现成功完成动作及组合的喜悦,提高对动作和音乐的人文与科学思想的理解力;发展灵敏、协调等体能,在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增进交往能力和团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节奏感,提高表现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及自控能力;通过连贯的本课程训练,掌握职业形体礼仪的规范与标准,获得今后职业所需的悦目的仪表和得体的举止。
情感目标:强化心灵美与动作美的统一,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培养与众不同的个性气质;在音乐的伴奏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练习,让学生真实地去感受美,体验美,培养文明行为和集体主义精神,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3课程教学组织设计
3.1形体训练课程“1+1”是,“1”是校内形体训练课
采用小班授课形式进行教学,共36学时。“1”是校外实训,时间一个月。校内授课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
表1 校内授课内容
3.2理论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
教学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处理好传统知识和技术与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的关系,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工学结合”,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实践教学在专业形体房进行教学。教学中要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多采用情景模拟的方法进行教学,注重职场氛围的营造。
3.3教材主要是用《形体训练与形象塑造》《旅游服务礼仪与形体训练》
我们是在总结课程教学的基础和分析岗位技能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按课程所需要的工作过程要求,把实际中真实的工作内容选择为教学内容,最真切地显示现实工作状况。如服务形体语言(包括走姿、站姿等基本姿态),个人形象礼仪(包括姿态礼仪、服饰礼仪、化装技巧等)、见面礼仪、拜访迎送礼仪、交谈礼仪等。
3.4教学内容的组织顺序、学时
表2 教学内容的组织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激烈竞争要求高职学生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通过本课程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形体基本动作的训练方法,掌握正确的动作姿态,全面提高学生的力量、灵活性、柔韧性及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塑造学生的形体。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职场魅力,使其具备高雅气质,为长期从事服务工作奠定扎实的形象基础;使其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包括表情、姿态等),掌握必备的服务形体语言,为胜任服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郭娟.形体训练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J].搏击·体育论坛,第五卷,第六期.
[2] 刘晓虹.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形体训练教学研究[J].生态环境保护,2012年11月下半月刊.
[3] 石珺.《礼仪与形体训练》教学的改革创新[J].中国职工教育,2013(2).
[4] 付桂英.体态礼仪与形体训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01.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文章针对当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积极探索两种文化融合共生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教学保障,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礼仪文化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立项课题“区域传统文化引领高职特色文化建构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A14-43)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礼仪文化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去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完善人格的文化体系。随着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也应该成为弘扬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共存共生,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礼仪文化缺失的现状分析
纵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与融入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所谓“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教育分为7个等级,大学阶段教育定为5级。其中,大学教育(5级)分为学术性为主的教育(5A)和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想永葆她的生机与活力,培育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至关重要。目前全国的高职院校经历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遴选和建设,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培育方面仍然关注不足、重视不够。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为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一直以来关注技术多于关注文化,师生员工中不乏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第二,高职院校的学生行为失范问题日益凸显。目无尊长、考试作弊、恶意欠费、乱丢垃圾、出口成“脏”等不良现象虽然只是部分学生的行为,但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些学生行为失范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教育的缺位、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以及社会教育的错位等。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规范大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将是大学教育的最大失败。第三,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日益增强。近年来,学生生源数量的减少给高职院校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生源质量的下降,教师教学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和科研能力等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评聘职称越来越难,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面对着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生,教师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师道尊严时常面临严峻挑战,教师教学的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随之而来的职业倦怠感与日俱增。
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意义
汲取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无论对于弘扬和传承中国民族文化,还是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都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一,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高职院校师生员工规则意识的强化和对各类规范的良好遵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对“礼”的解释是“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礼,履也”“仪,度也”。无论研究者们如何为礼仪下定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所强调的对社会规则的建立和严格遵守之义都毋庸置疑。在现有的高考录取制度下,录入高职院校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多数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太强的自我约束力。进入大学后,帮助他们不断强化规则意识,学会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里大多数的规章制度都不具有强制性,对违反制度人员的惩罚措施起不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有些规章制度执行起来又有较大的弹性。因此,道德自律是校园内各类规则得以贯彻执行的根本保证“。仁”作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最本质的内涵,强调的恰恰是对人们道德感的培养。荀子曾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说明“礼”对于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人伦秩序的重建和和谐人际关系的维护。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礼是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建立。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主要指通过社群关系规范和调控人们行为的文化体系。所谓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有机体”①。随着手机、网络等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人们个体意识的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模糊化。礼仪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交流情感的重要形式,礼仪文化中的一些仪式活动是增强个体与群体间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通过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可以适当满足师生员工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需要,增强他们的内动力,强化美好情感体验,促使他们尽快回归到本真状态。在校园内,经过礼仪文化的熏陶与教化,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逐渐相互认同、和谐共生,形成亲密的社会群体关系,并在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各种角色。
第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和教师幸福感的提升。掌握一技之长是很多学生进入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技能是学生得以谋生的基本手段,而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和职业的升迁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职业性决定了其技能本位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的高等性决定了其不能抛开素质来单纯追求技能。因此,技能和素质不应是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在高职院校内应该是相互补充、相融共生的存在。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既可以与现代职场礼仪相结合,从而巩固学生的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也可以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从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人格,提升个人的素质和修养。大学之道,重在育人,而文化育人应该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文化育人,其实质是在知识教育中,通过文化价值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介入,以有机整体、共同构成对人才发展良好的内在动力因素,从而使培养对象形成一种互生互补、生机勃发的文化生态,达到“文而化之”的目的。②礼仪文化本身就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折射出高职院校中文化的意蕴和层次。礼仪文化中既包含可操作层面的礼仪技能、礼仪规范,又包含审美的意趣和道德的修养等丰富的内容,可以充实校园文化的内涵,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增强校园文化的底蕴。经过这种校园文化浸润的师生员工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这种价值不可估量,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路径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院校开始关注自身的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对校园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视,笔者通过对江浙地区一些高院院校的调研,总结提炼出一些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经验。
1.制度先行,构筑校园传承礼仪文化的保障体系。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制度文化是在一定管理理念下形成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及具体的规章制度等的综合体。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在制度建设上,既要有宏观层面的全面规划和设计,又有要微观层面的具体执行措施和奖惩办法。文化建设不应该是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既要有通盘的考虑,又要有创新的空间。比如,有些高职院校制定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学生校园文明礼仪规范等相关规章制度,并纳入教师教学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体系中。有些高职院校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礼仪文化和校园文化三者兼容并包,要求在校园内统一佩戴专门制作的“工作证”(分为几类:学生、教师、工作人员等)。同时,各二级学院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为教师和学生定制“工作服”(企业赞助、学院配备等途径),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训期间必须穿着,以准职业人的身份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帮助学生提前适应职业角色。
2.教学保障,构建高职院校礼仪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真正融入校园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纳入到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开设适当课时的礼仪文化类必修课程。在课程的开设形式上可以多样化,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理实一体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均适用于礼仪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可以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需要,进行分类教学和分层培养。比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开设的淑女学院就颇有特色。为了保证效果,礼仪文化类课程的开设既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实用性的需求,又不能与“文化教育”相脱节。通过礼仪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校园内大多数人既能将中国传统礼仪逐渐内化成一种道德修养,又能将中国传统礼仪外化成职业的形象、规范的行为和优雅的举止。
3.形式创新,丰富多样的第二课程。与区域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容易打造出高职学院的特色校园文化。笔者所在的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徐州的汉文化资源,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该校开发出了一批多角度普及汉文化的公共选修课,每年坚持开展“牵手非遗”系列活动,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来校讲座并现场制作,深入介绍徐州民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由于常年的汉文化熏陶,一批学生自觉学习汉文化中的礼文化,自觉编排了《汉风礼韵》,把汉代人与人之间、官与官之间、私与公之间、男与女之间的基本礼仪,通过舞蹈、音乐、服饰等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在2014年徐州市文明礼仪大赛中获得特别奖。
4.环境熏陶,营造具有良好礼仪风范的和谐氛围。校园环境,一般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类。硬环境主要指建筑物、教学场地、实验器材等硬件设施;软环境主要指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等人文环境。英国哲学家罗素说“: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完善的礼节……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③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十分巨大,环境熏陶的作用不可估量。首先,在环境的布置上,要有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校园内的每个角落都可以发挥教育功能,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传播礼仪文化,如仿古的建筑、艺术风格的园林、文化碑林、礼仪宣传栏、礼仪文化墙、精巧设计的文化长廊和富有文化气息的实训场所等。其次,在行为的规范上,要注重细节。礼仪教育的成效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工作与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学习、实践、反馈、修正……养成的过程来不断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的选择。一旦反馈、修正的环节出现了偏差,就可能功亏一篑。最后,在氛围的营造上,要体现人文关怀。校园环境建设的过程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校园文化的核心是作风、价值和理想追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在强调道德规范的同时,很多思想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的尊重为先理念和“礼之用,和为贵”的和谐共处思想高度契合了和谐校园最本质的内涵。
作者:张弘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一)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
教育部和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尤其是就业指导实训教学做出了详细、具体的指示。学校要依据各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指示精神,除了在实训课程设置、实训教学时段安排、实训平台建立、指导教师配备等方面,为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提供条件外,特别要重视开展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的研究。一是要充分认识实训教学内容构建的重要性,认识到内容问题是目前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是制约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认识到科学、实用的内容体系,能够成为学校联结社会的桥梁和纽带,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专业课程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校的永续发展产生助推作用。二是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研究资金、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及提供研究条件等形式,规定研究的目的、任务和要求,推动内容研究的顺利进行。三是提供内容体系实施的条件,如课时安排、实训场地与设施配置、实训基地建立、实训过程的人力物力支撑等。
(二)大学生职业教育规律
由于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大学生在考上大学之前,职业意识淡薄,职业目标模糊,职业素质较低,职业技能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因此,要根据大学生的职业发展特点,科学制定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内容计划,笔者认为,学校应在实施全程化实训教学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强的阶段实训教学计划,实行模块教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第一阶段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训,在新生的一、二年级开展。主要进行职业匹配认知与测评、职业世界认知、职业定位与职业目标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实训;第二阶段进行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实训,在大学生的二、三年级开展。根据大学生的职业定位与职业目标,进行职业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实训;第三阶段进行职业获取实训,在大学生的毕业年级开展,主要进行职业信息的获取与选择、求职简历的撰写与使用、求职面试等实训。这样的实训内容规划,构成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内容体系。
(三)理论研究成果和高校职业教育实训经验
长期以来,各高校高度关注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也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它主要表现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训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实训比较系统、科学。据笔者调查①,部分学校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在25—30个课时设置中,一般安排6—8个实训课时,主要开展职业匹配认知与测评、目标职业调研、生涯人物访谈等实训活动。而在毕业生就业指导实训中,各学校都安排了课时和指导教师,一般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毕业生进行求职面试实训;在大学生职业技能的研究与实训方面,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在这方面的成果比较显著,如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安排学生职业体验、进行顶岗实习等,形成了较为实用的内容体系。
二、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内容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分析
从笔者调查的情况看,高校在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的内容体系的构建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
(一)缺乏系统性
目前高校实施的职业教育实训内容,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内容体系,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训练和创业指导实训内容的研究相对滞后,内容链在板块之间出现断裂,而断裂部分恰恰又是大学生职业发展最关键的部分,使内容体系在应用过程中不系统、不科学和不实用。这种情况不仅制约着实训教学效果,也使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课时安排、师资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很难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
(二)存在孤立性
据笔者调查,不少学校就业指导课的实训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游离于专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之外,缺乏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也很少顾及学生职业发展的个性化特点,仅把职业教育实训看作是一般课程的实践性环节教学,使内容体系在应用过程中效果不佳,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1]
(三)缺乏可操作性
实训教学内容体系是由不同阶段的各个具体活动组成的,每次活动的内容安排都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在教学组织和管理上,应由教务处进行课时安排和教学督查;由学生处或就业处安排指导教师和具体进行组织、实施及效果考评;而实训内容中的各种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应由团委参与组织,个性化职业咨询辅导应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承担等。而目前的实训内容设计,只靠就业指导教研室组织,较少联系学校其他职能部门,致使很多实训活动有名无实,难以开展,即是开展了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内容体系构建的思考
大学生职业教育实训教学,是在全程化的基础上,根据各阶段的目标和要求,所形成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其主要内容是:
(一)第一阶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训职业生涯规划实训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目标职业,根据从业要求明确自身差距,根据自身差距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训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的第二或第三学期,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同时进行,由教学管理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组织实施。本阶段实训应安排三次活动。
职业匹配认知实训。目的是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及自我的优势与劣势,进而选择相适应的职业方向;本次活动使用360°评估和网上测评两种手段,采用问卷调查、个别面谈、网上测评、小组讨论的形式;实训效果为两点:一是学生总结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及自我的优劣势;二是选择出3—4个相匹配的目标职业。
职业认知实训。目的是指导学生对各个目标职业的从业要求进行了解,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找出自己与目标职业的差距,进行职业定位决策。本次活动采取企业调研、生涯人物访谈、小组讨论、职场情景模拟的形式。实训效果是学生写出职业定位意见书。
职业生涯规划展示。目的是让学生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把职业目标、实施措施建立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基础之上。实训采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演讲赛、辩论赛、小组讨论的形式,其效果是学生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书。
(二)第二阶段:大学生职业技能实训
本阶段实训是学生获取职业经验的主要手段,是实训内容体系中最关键的部分。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根据目标职业的从业要求,积累职业的通用技能和特殊技能经验。实训时间为学生(本科)的第三至第六学期,由教学管理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实施,每学期安排一次活动为宜。实训以学生专业为单位组织,把目标职业相同或相近的学生进行分组,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职业体验、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其具体安排为:
从业技能条件认知实训。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职业规划中的目标职业应具备的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聘任条件,明确自己与从业技能条件之间的差距,制定具体的职业技能训练计划。实训时间为第三学期的第4—6周,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如学生的职业方向是企业中的工作岗位,就应了解和掌握同类企业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生存环境;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企业的产品性能和生产工艺,产品服务对象与质量标准;目标工作岗位在企业中的职能、地位和作用,从业必须具备的一般技能和特殊技能;企业外部的市场细分情况,市场用户群的特点及所处地域等。实训效果是学生写出从业计划书和岗位技能训练计划书(技能训练的目的、措施、步骤和要求)。
一般职业技能实训。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从业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实训内容为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执行力、诚信、法律意识、沟通交往技能、心理调适技能等,实训时间为第四学期的第4—8周,实训安排应结合学校相关教育计划(如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心理调适训练计划等),重点安排沟通交往技能训练(学会说话、学会倾听、交往一般礼仪等),采取专题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实训效果是学生掌握沟通交往的基本技能,纠正交往中的不良习惯。
岗位特殊技能实训。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自己所从事工作岗位的特殊技能,熟悉工作环境,积累职业经验,建立与用人单位的互信关系。实训内容应根据不同职业的特殊技能要求来确定,选择核心技能作为实训对象。实训时间为第五和第六学期的第4—10周,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小组讨论、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等形式进行。特别强调的是,实训应根据学生目标职业的岗位要求来安排,采取针对性的实训形式,如高校教师岗的实训,主要进行教师基本素质和教学技能训练,采取备课、说课、试讲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能力、课堂掌控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实训措施的策划和落实,如采取顶岗实习形式,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应制定详细的实习实施计划,包括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实习过程的信息沟通、实习结果的评定、实习应注意事项等。实训效果是学生掌握工作岗位的特殊技能,通过不断地训练过程,具备岗位的从业技能条件。
创业教育实训。目的是让具备创业意识、具有创业潜能和拥有一定创业条件的学生掌握创业的条件、要求和程序,积累创业经验,有条件地开展创业活动。实训时间安排在第五或第六学期的第4—8周为宜,与创业教育课程(选修课)同步进行,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市场调查、生涯人物访谈、校内创业实训平台训练及创业实战的形式,实训效果是学生写出创业计划书和创业实操总结书。
(三)第三阶段:职业获取实训
本阶段实训的目的是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信息的获取与使用技能,熟练运用求职面试技能,及时就业并顺利度过职业适应期。实训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的第6—8周,由教学管理单位(就业指导教研室)实施,采取专题讲座、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企业调查、生涯人物访谈等形式。具体安排两次实训。
文/通讯员 周大勇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荆门技师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德育作为每位教师的“必修专业”,新学期伊始,学院就专门举办了2015年春季师资培训班。
培训班上,学院专门邀请全国技工院校优秀班主任、全国技工院校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培训讲师于吉会做了《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的专题讲座。于吉会老师结合自己十余年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实践的角度介绍技了工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沟通艺术、班级文化建设与学生健康价值观的形成、潜能生的转化与指导,并以《班主任之歌》为题,用记录她学生管理工作的真实视频和图片,分享了她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的酸甜苦辣。讲座结束后,于吉会老师与教师和班主任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
培训期间,学院安排分组研讨,解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文件,学习2015年荆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交流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的《加强职业教育培训,培养亿万高素质劳动者》讲话的学习体会。此外,学院还专门组织全院教学人员赴学院实训基地――湖北航特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企业实践,了解企业岗位需求,参观生产工艺流程,学习6S现场管理,弥补学院教师企业实践经历不足的问题。
此次师资培训活动,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职责,增强了广大教师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提升全院教师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的学生及班级管理工作和科学育人水平,为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打下良好基础。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全力推进河北唐山职业技能
公共实训中心建设
文/通讯员 王俊亮
日前,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经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批准,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落户唐山劳动技师学院。
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被确定为2015年唐山市政府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之一,确立了“需求导向、高端定位、训为企用、校企共享、公共服务、促进就业”的建设思路,将依托唐山劳动技师学院进行高端设备投入3.2亿元。经过多方深入调研,多形式展开探讨、论证,确定了公共实训中心建设的八个行业领域:电气工程、机械维修、汽车维修、机床加工、材料成型、化工工程、现代信息和综合服务。该项目计划2015年实现基本正常运行。目前,项目的前期调研及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正全力推进。
据悉,河北唐山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是河北省第一家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后,中心将突出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核心功能,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宗旨,以在职员工技能提升培训为主线,以大专院校学生技能培训为补充,开展京津冀地区技能人才培训和评价服务。同时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对技工院校、培训机构、实训师资开展培训,为各类技能培训机构提供技能实训所需的场地和设施设备,为各类技能大赛提供优质服务平台,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最终建设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和来料加工生产基地,将在唐山乃至河北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城市价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
研制成功红酒橡木桶自动清洗机
文/通讯员 李津军
天津机电工艺学院产学研中心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研制出一种为干红葡萄酒生产、储运企业提供橡木桶周期性清洗的自动装置,并获得了国家专利。
2014年初,该中心从天津知名红酒企业了解到盛装红酒的橡木桶要按周期清洗,由于在小批量清洗时开启自动清洗生产线成本太高,为此,中心领导萌生了开发一款小型橡木桶清洗设备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念头。
随后中心领导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企业了解橡木桶清洗设备的使用场地、空气、水质、温度、湿度、清洗效果等综合要求,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研制出了首台样机,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日前一台具有技术优势、方便实用的自动清洗机已经定型。
该机采用PLC控制技术,实现了自动加热、水温可控、自动切换冷热水、清洗时间可调等多项自动功能。经实地测试,各项指标均达到了技术要求。此项产品的研发成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改变了传统手动清洗方式,其技术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获得了国家专利。
据介绍,这台自动清洗装置的设计十分精细,就拿关键部件喷枪的设计来说,由于工作时的压力要达到80MP,流量可达每分钟14L,喷枪依靠出水压力和流量的动能进行行量传动,实现无死角全覆盖。经过多种设计的试验,教师们采用不同材质和结构的密封元件,确保技术指标达到要求。同时,他们还攻克了喷枪在85℃和常温水频繁转换中热胀冷缩引起的泄漏这一技术难题。
牡丹江技师学院:
注重强化师资素养提升
文/通讯员 刘 新刚过去的寒假,牡丹江技师学院结合示范校建设工作的全力推进,选派了28名一线教师到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和四川旅游学院,对数控加工专业、电子技术专业及烹饪、面点专业进行了为期15天的骨干教师培训。
此次培训是示范校建设期间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在示范校建设期间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模式创新等内容的探索与实践,对如何实施先进办学理念的示范、改革创新的示范、一流培养质量的示范、鲜明办学特色的示范更加渴望和向往。走进这两所学院,教师们仿佛走进了梦中桃花源,纷纷被眼前丰富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洋溢着现代化的职教与职业气息所震撼。
此次培训令教师们感悟深刻:一是对于一线教师,要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走出去看看科技发展的前沿,感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向。二是优秀的职业院校教师,应有追逐学术前沿的意识,不断加深对教育真谛的理解、了解职校生发展规律、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探讨专业技能。三是教学中常感知识贫瘠、教学时没有更好应对策略的老师,要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吸引学生更好地参与学习。
通过此次培训,强化了师资队伍内涵建设,既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极大的激发了教师参与示范校在学习中建设、在建设中学习的工作热情。
承德技师学院:
新学期开展教师系列培训活动
文/通讯员 张丽丽新学期伊始,承德技师学院针对全体教师开展了系列培训学习活动。为期六天的培训活动,聘请了国家级培训讲师,围绕“信息化教学”“职业礼仪规范”“心理健康”三大主题,通过“专家讲座、集中学习、分组实践、汇报总结”四种形式进行,获得良好的培训效果。
此次培训请到的专家有:教育部信息化教学培训专家魏民教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礼仪培训师”、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蔡少惠副校长,全国专业人才教育委员会礼仪师资培训师、教育部核心能力认证礼仪训练教师王旭,教育部国培专家库入库心理专家、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心理顾问张渝虹教授。
此次培训过程中,魏教授以翔实的资料结合大量案例阐述了微课的概念、类型、制作及评审标准,为教师微课的制作信息化手段应用明确了方向;蔡校长的《中职学校教师职业礼仪规范》内容丰富,讲练结合,非常实用;王老师的《中职学校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幽默风趣,案例丰富,影响深远;张教授的《阳光心态与压力管理》《心理咨询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形式新颖,寓教于乐,令老师们回味无穷。
通过此次学习活动,教师们一方面增长了业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提高信息化的教学技能,一方面明白了要从自身做起,调整心态,正确践行教师礼仪。本次培训为新学期做好教学、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深入实施“全员德育”战略,创设更加规范的“大德育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珠海市技师学院:
在“省长杯”服装设计中夺魁
文/通讯员 印德超
近日,珠海市技师学院参加广东第七届“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珠海分赛区总决赛,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
本次大赛以“创新、融合、提升”为主题,由珠海市科工信局主办,珠海市工业设计协会、珠海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承办。珠海作为第七届“省长杯”服装设计专项赛九大分赛区之一,吸引了全市各企业、高校及服装设计服务公司踊跃报名参赛,分赛区大赛组委会共收到790件参赛作品。经过珠海工业设计和服装设计领域14位权威专家组成的大赛评委会对参评作品的评审,珠海市技师学院年轻教师吴卓老师的作品《涅槃》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同时由该校雷蕾等3位老师和3名学生创作的《海精灵》等6件作品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秀奖。
西安商贸旅游技师学院:
利用寒假组织开展学生家访活动
文/通讯员 肖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