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金融英语论文

时间:2023-03-10 14:50:12

导语:在金融英语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金融英语论文

第1篇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势所必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要逐步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等新开放模式,实现金融服务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成立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加快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但是,上海与纽约、伦敦等西方金融中心难以抗衡,与亚洲的香港、新加坡和东京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继续培育金融市场要素、完善配套制度环境建设与培养战略性金融人才,上海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如果金融人才具备用第二语言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就能够快速获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待同样知识的不同理念,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接受信息,获得英美等先进国家金融学科和实践方面的前沿知识。由此可见,金融业的开放对金融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其掌握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掌握对外沟通交流的能力。金融专业英语作为金融专业的专门用途语言对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对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在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中,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翻译的能力,主要通过阅读专业相关的英文文献或资料掌握专业有关的词汇,因为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在专业词汇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如position在基础英语中是“地位”的意思,而在金融专业英语中是“头寸”的意思;future在基础英语中是“未来”的意思,而在金融专业英语中是“期货”的意思;interest在基础英语中是“兴趣”的意思,而在金融专业英语中是“利息”的意思;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要求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相关的资料是学习专业英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其他能力拓展的基础。但在当今金融市场日益开放的环境下,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和翻译能力,更重要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金融专业英语语言沟通能力和实际运用英语处理与金融有关业务的综合能力,因此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阅读和翻译的能力,应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方面的听、说能力,以及处理相关业务(如金融往来函电和报文)的写作能力。

2提升学生金融专业英语综合能力的思考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相关专业文献中涉及的词汇、语法进行讲解,侧重于学生专业英语阅读翻译和翻译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学生只是被动地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只能培养“哑巴”英语人才,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很难用英语进行灵活地沟通交流,不能适应适应开放金融环境对金融人才的能力的需求。为适应新环境对金融人才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文中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金融专业英语课程的改革。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保持与基础英语的延续性,适当增加金融专业英语的课时。目前很多高校的基础英语学习在大一、大二就完成,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才开设金融专业英语课程,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脱节。此外,金融专业英语的课时相对较少,一般为40学时左右,这使教师不得不花大部分的时间在专业词汇、语法的讲解上,较少有时间用于培养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因此,建议在基础英语学习完成后,就开始金融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在大三至大四上学期各学期都开设金融专业英语课程,当然各学期学习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大三上学期可以进行基础词汇的学习和阅读的训练,大三下学期可以进行听说的训练,大四上学期主要进行金融业务相关实践和综合能力训练。其次,应加强金融专业英语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能力,目前各高校在专业英语的师资配置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目前各高校金融专业英语的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基础教学英语教师从事专业英语的教学,这些教师英语基础较好,口语交流能力也较强,但缺乏金融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讲解时不能深入,也难以对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介绍;另一类是由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专业课老师担任专业英语的任课教师,这些教师对金融专业的基本理论、前沿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口语交流能力相对较弱,不利于学生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因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从事专业英语的教师进行培训。如果从事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主要是基础英语教师,则应专门对其进行金融专业知识的培训,鼓励基础英语教师到金融机构学习实践。如果金融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主要由金融专业相关老师担任,则应对其进行口语能力的培训,为其出国交流提供机会,提高其沟通交流的能力。最后,在教学方法上,应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采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提高其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目前,大部分学生在金融专业英语“读”和“译”方面存在的障碍较少,学生所欠缺的主要是“听”“说”“写”的能力。因此,在学生学完金融专业英语的词汇和语法,具备基本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在后续的专业英语学习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来提升学生的听、说和写的能力。情境教学法在对英语专业知识进行传授的同时更注重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听、说、读、写的情境训练来培养学生金融专业英语的综合能力。情境教学法中,每堂课由教师设计金融专业英语的某个主题,要求学生对相关的主题的内容课前准备,在课堂上围绕主题用英语口语进行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或者要求学生针对某个主题进行场景模拟,如可以用英语模拟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保险从业人员如何向客户推销产品等,这种教学方法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高美(2009年)通过对南湖职业学校学生进行的情境教学实验表明情境教学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更大的空间进行自主学习。

3结语

第2篇

论文摘要: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就业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凸显出来,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在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进行总体判断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的传导机制,并针对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现实,研究和探讨了运用财政政策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金融危机,通过全球化的资本流动以蝴蝶效应方式向其他国家蔓延,发展成为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使各国经济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衰退。日益融入全球化的中国也难以幸免。金融危机透过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渠道,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就业的影响。

1引言

就业压力大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基本国情,这场危机使原本艰难的就业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因此,如何通过经济复苏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压力的冲击已成为当务之急。财政政策是应对当下就业问题的重要的政策手段,如何针对金融危机作用于就业的特殊途径以及就业现状来选择有效的财政政策手段加以实施,是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议题。

2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2.1金融危机凸显我国就业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从就业总量来看,我国劳动力供需缺口异常庞大,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数量构成了庞大的就业规模,新增劳动力仍在持续增加。中央提出2009年经济增长的目标是8%左右,按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计算,只能提供900-1200万个就业岗位,那么由此来看,大量新增就业人口将无法就业。

(2)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就面临着经济转型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阵痛: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这种失业总体上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与劳动力市场用工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即供给比需求低一个档次。因此呈现出“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而在大量失业人员中,主要是低技能和无技能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种情况更多的表现为在东部沿海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商企业就业的大批农民工返乡以及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

2.2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的传导机制

随着金融危机全球化,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现了经济衰退迹象,这导致发达国家进一步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口需求,造成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外贸出口大幅度回落。而且,金融危机导致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等汇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这种升值必将影响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从而使对欧盟和英国等国的出口下降。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一些跨国企业由于资金限制和投资预期的减少无法或减少对中国进行投资。另外,在出口减少和人民币升值影响下,很多出口导向的外商企业和国内企业面临着亏损和倒闭的威胁。

在人民币升值、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下,东部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出口企业和外商企业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因为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很大,而且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上这些农民工的就业比例非常高的领域。所以,在企业被迫裁员时,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比较低的农民工就不可避免地遭受冲击。

3应对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财政政策建议

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改变财政支出、调整税收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在反经济衰退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按政策实施效果的差异,财政政策主要可以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根据当下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的传导机制以及我国就业的现状来确定财政政策的功能和取向,进而对采取具体财政政策手段加以实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主要途径。

应该说,在外需疲软,无法拉动经济增长而引起就业问题的背景下,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以化解当前的就业困境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目前我国政府已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比如“4万亿投资方案”、对农村居民购买家电进行财政补贴的“家电下乡”活动,还有一些由地方政府进行的直接消费补贴以及针对特殊群体就业的税收优惠,这些措施在刺激内需、扩大就业上都起了一定的作用。笔者认为,面对依旧严峻的就业形势,财政政策要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实施消费型财政政策的力度。我国以往的积极财政政策基本上是投资型的,这使得消费需求不足问题无法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并且造成消费增长与投资增长不协调。因此,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居民消费。一是在财政支出上,政府通过增加转移支付或者对粮食等实施保护价格收购来加强对低收入者的帮扶,降低收入分配的两极化趋势,提高总体消费倾向;二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少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刺激消费;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增加对教育、医疗、住房支出等个人所得税扣除,适当提高现行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应适当降低居民生活消费品的增值税税率,增加人们税后收入,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2)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投入。我国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低、技能缺乏是制约他们就业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应把就业培训计划与各地的产业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科技教育培训体系,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服务。

(3)实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支持创业的财政政策。近年来,中小企业和小群体创业在解决自我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空间。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对他们进行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收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伟宁,蓝常高.促进就业的税收优惠与宏观就业政策的协调[J].税务研究,2005,(2).

[3]孙胜利.我国就业问题对财政的影响与压力[J].经济学动态,2003,(1).

第3篇

中小企业融资融资模式供应链金融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其信息透明度低、缺少贷款抵押物,而资本市场的准入门槛又比较高,导致融资十分困难,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融资模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并逐步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

二、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概述

供应链金融指的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一供一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畅顺,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应收账款模式

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经常处于弱势地位,应收账款经常要在卖出存货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收回,导致现金流短缺。应收账款模式则允许处在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将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从而获得银行贷款,但是核心企业要对此进行担保。

(2)预付账款模式

当处于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需要预付货款,才能向上游的核心企业购进维持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时,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预付账款模式则允许处在供应链下游的中小企业将预购的货物质押给银行获取资金支持。

(3)存货模式

存货模式是指中小企业把银行认可的存货抵押给银行,从而获得贷款。中小企业通常都是批量购进原材料,并且只有部分原材料会用于生产,还有一小部分原材料则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些原材料很可能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利用这种融资方式把它们抵押给银行,则可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

通过以上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有如下几点优势:首先,银行可以通过核心企业、监管企业来获取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及成本;其次,这种以真实贸易为基础的融资方式,缓解了中小企业缺少抵押物的问题,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另外,这种融资方式还能使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企业的经营和资金周转也更加顺畅,构建较为牢靠的长期战略协同关系。因此,这种新型融资方式被许多企业所采用。

三、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存在问题

(1)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物权法》、《担保法》、《动产质押登记办法》、《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办法》等,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加顺利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并为其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但是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种类多样,在涉及信用捆绑、质押物监管、动产质押、违约情况下质押物的处置等方面的问题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导致金融机构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一定风险。

(2)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

相比于传统银行信贷,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要求银行评估整个供应链的信用情况。但是现阶段,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社会信用征集系统的建设刚刚起步,金融机构现有评级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并不能得到有效归集和正确评估。

(3)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关系松散

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的关系普遍呈现松散的特征。中小企业对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缺乏开展合作的意识,核心企业也没有动力将中小企业纳入其供应链管理系统。这使得有效的供应链金融融资机制难以建立,也无形中增加了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风险和成本。

四、优化基于供应链金融视角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为促进我国供应链金融的良性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应尽快完善。比如《物权法》虽明确了存货和应收账款可以作为担保物,但缺乏具体细则和相应的司法解释,仅以此法作为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法律依据不能有效保护信贷主体的权利。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制定具体细则,明确《物权法》中关于动产质押的相关条例以及信贷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障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的利益,从而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健康发展。

(2)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

基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特点,金融机构应该建立一个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比如将对授信主体的风险评价体系由静态评估变为动态评估,并将传统的单一受信主体评级制度变为“主体+债项”的新型评级制度,同时侧重对“债项”的评级,从而弱化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审查。

(3)建立稳固的供应链上下游协作机制

如今的市场竞争早已演变成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在制定其发展战略时不应只局限于自身,而应立足于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状况,顺应其发展趋势,找准企业在供应链上的定位,并加强与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协作。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仅能提高供应链的运转效率,也能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五、结论

供应链金融这种新型融资方式的出现,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虽然目前,这种方式的施行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不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不完善、供应链上企业之间关系松散等,但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建立稳固的供应链上下游协作机制等方式,这些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参考文献:

[1]贾帅.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评估[J].商,2016(32).

第4篇

造船行业既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产业关联度大、创造就业机会多等特点,造船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稳定社会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主要造船国如日本、韩国等,都把造船业作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政府通过政策性融资等手段大力支持造船业的发展。我国造船业凭借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造船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近二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行业。

中国进出口银行作为重点支持大型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等资本性货物出口的政策性银行,支持船舶出口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职责。成立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始终把支持我国船舶出口作为出口信贷的工作重点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进出口银行出口信贷业务累计对船舶出口发放贷款434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放款总金额的23%;办理船舶出口的对外担保22.5亿美元,占担保总金额的74%;共计支持了包括超大型油轮、大舱口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化学品船、高速水翼船和自卸船等在内的各种出口船舶708艘,总吨位1767万吨,合同总金额121亿美元。同时,为贯彻国家鼓励国轮国造的政策,中国进出口银行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内销远洋船舶的建造也提供了少量的出口卖方信贷支持。目前,国内的大中型造船企业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进出口银行近年来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支持率已经达到90%,与广大造船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八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对船舶出口提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促进了造船工业及其上游行业制造能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帮助相关行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我国船舶出口连续数年居世界船舶出口第三位的成绩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目前,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既存在优势也面临困难。从优势来看,一是我国造船业技术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不仅可以建造一般大型船舶,而且能够建造30万吨级超大型油轮,造船的质量和服务都能满足船东的需求。二是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造船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三是与其他国家一样,我国船舶出口得到了政府在出口退税和出口信贷等方面的支持。我国造船业虽然与韩国、日本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发达国家的不少船东预言,未来世界船舶建造的主要市场将转到中国,中国很有希望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从面临的困难看,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造船业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世界船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市场船价降低,我国造船成本提高,船舶出口难度加大。船舶出口如不能保持稳定增长,或者出现下降趋势,势必极大地影响造船业的发展,并将对拉动经济增长和解决社会就业问题产生很大影响。我们应该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支持造船业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我国船舶出口的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使我国早日成为世界第一流的造船和船舶出口大国。

二、借鉴国际经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主要利用出口卖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同时,借鉴国际同类机构的通行做法,为我国船舶出口提供了出口买方信贷支持。向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是国际上通行的船舶融资方式。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般贷款相比,买方信贷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等特点,为造船企业、船东和融资银行所普遍接受。去年11月和今年4月,我们先后向挪威索莫盖斯有限公司和温特盖斯有限公司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支持他们从我国进口四艘8删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和两艘1万立方米液化石油气船,反响很好,受到出口企业和国外船东的欢迎,这两笔贷款成为我们运用买方信贷支持我国船舶出口的有益尝试。

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向购买我国船舶的外国船东提供出口买方信贷,可以增强对船东的吸引力,提高我国出口船舶的竞争力。国外船东、船舶融资和中介服务机构普遍看好中国造船业的发展,他们希望能够在为船舶及相关贸易提供融资与服务方面加强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合作,并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的支持。我们向挪威斯考根海运集团提供买方信贷后,在国际上引起积极反响,一些国际知名船运公司和船东对我们向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等融资服务很感兴趣,纷纷前来咨询,表示愿意探讨具体的合作项目。事实证明,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能够有效地增强我国造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让国外船东作借款人,可以解决国内造船企业资产负债率高和贷款担保难的问题。从船舶建造到出口收汇,整个过程所需资金量大、占用时间长,如果单纯使用出口卖方信贷,会加大船舶制造和出口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出口收汇风险。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也增加了船舶出口企业持续获得贷款和担保的难度。出口买方信贷免除了由造船企业直接承担的长期负债,不仅可以改善国内船厂的资产负债状况,解决他们贷款难及寻求担保难的问题,也解除了企业船舶出口后存在收汇风险的后顾之忧。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有不少有利条件。首先是所需外汇资金有保证。建行初期,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外汇营运资金极度紧张的情况下,曾通过为国外银团贷款提供担保的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现在,国家外汇储备比较充裕,作为支持资本性货物出口的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通过购汇等方式补充外汇营运资金,因此,运用买方信贷业务支持船舶出口所需的外汇资金来源充足。其次是贷款风险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中国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船舶出口融资业务,对中国船舶市场和造船企业的状况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与国外著名船东和融资机构也有比较广泛的联系。目前,我们已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船舶出口信贷风险管理制度,船舶贷款的信贷资产质量也比较高,不良贷款比率低于其他行业的水平。在对船舶出口提供买方信贷时,我们可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加强对借款人、担保人的信用评估,控制和防范船舶建造风险。可以说,我国运用买方信贷方式支持船舶出口的条件已经成熟,只要各方共同努力,买方信贷应该也能够在我国船舶出口融资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船舶出口融资方式。中国进出口银行将同时发挥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的作用,两个轮子一起转,进一步加大对船舶出口的支持力度。

三、运用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几点意见

中国进出口银行运用出口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发展这项业务,加大利用买方信贷对船舶出口的支持。

一是充分利用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品种齐全、功能强大等优势,为船舶出口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船厂交船前我们可提供出口卖方信贷,同时提供所需的履约和预付款等保函服务,满足企业在建造船舶中对资金的需求;在交船后根据船东及担保情况,或提供出口买方信贷,或继续提供出口卖方信贷,使造船企业和船东得到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我们鼓励造船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买方信贷方式进行融资。

二是进一步加强与国外有关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便利。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请国外金融机构继续为我行出口买方信贷提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搜索论文

繁體

论文首页图片论文热点论文专题论文管理论文经济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语言论文英语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社会论文

哲学论文法学论文声学论文艺术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计算机文农学论文医学论文其它论文搜索论文写作指导应用文稿

考试信息考试软件职称评审信誉保证论文转让论坛交流论文qq群联系方式论文订单论文讨论论文资讯联盟知道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国际贸易背景:阅读论文

积极运用买方信贷业务

供担保,还可利用这些机构长期从事船舶融资的经验,借助它们广泛的客户网络,为国内企业提供国际市场的相关信息。此外,对采用国外船用设备和材料、在中国制造并出口的船舶,可探讨由中外双方分别提供出口信贷,进行联合融资。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开展利用国外买方信贷进口国外造船设备的转贷业务,以支持国内造船企业更新设备,提高造船能力。要通过上述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扩大我国船舶建造项目订单的来源,为国内船舶出口企业争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是加强对船舶融资担保方式的调研,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目前,中国进出口银行船舶融资模式还主要建立在银行信用担保基础上,我们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探索建立在船舶抵押担保基础上的融资模式,以降低船东的融资成本,有效地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扩大买方信贷支持船舶出口的规模。此外,我们将借鉴国外有关金融及中介机构在控制船舶融资风险方面的成功经验,改善船舶融资的风险评估办法,更加有效地支持我国船舶出口。

第5篇

 

关键词:入侵检测异常检测误用检测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政府、教育、商业、金融等机构纷纷联入Internet,全社会信息共享已逐步成为现实。然而,近年来,网上黑客的攻击活动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1 防火墙

目前防范网络攻击最常用的方法是构建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一种边界安全的手段,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对网络的非法访问,通过监视、限制、更改通过网络的数据流,一方面尽可能屏蔽内部网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危险站点,以防范外对内的非法访问。然而,防火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1)入侵者可以找到防火墙背后可能敞开的后门。如同深宅大院的高大院墙不能挡住老鼠的偷袭一样,防火墙有时无法阻止入侵者的攻击。

(2)防火墙不能阻止来自内部的袭击。调查发现,50%的攻击都将来自于网络内部。

(3)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毕业论文 而这一点,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技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Internet入口处部署防火墙系统是不能确保安全的。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对安全高度敏感部门的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化的手段。

由于传统防火墙存在缺陷,引发了入侵检测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研究和开发。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是对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的监测,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现在,入侵检测已经成为网络安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各种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入侵检测

2.1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通过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做出自动的响应。其主要功能是对用户和系统行为的监测与分析、系统配置和漏洞的审计检查、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评估、已知的攻击行为模式的识别、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及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行为的识别。入侵检测通过迅速地检测入侵,在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之前,识别并驱除入侵者,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并且阻止入侵者进一步的行动。同时,收集有关入侵的技术资料,用于改进和增强系统抵抗入侵的能力。

入侵检测可分为基于主机型、基于网络型、基于型三类。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论文 已经开发出一些入侵检测的产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ISS(Intemet Security System)公司的Realsecure,NAI(Network Associates,Inc)公司的Cybercop和Cisco公司的NetRanger。

2.2 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检测及攻击行为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例如,实时检测通过记录证据来进行跟踪、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控制;攻击行为检测注重于发现信息系统中可能已经通过身份检查的形迹可疑者,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力度。入侵检测的步骤如下:

收集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的信息

入侵检测一般采用分布式结构,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一方面扩大检测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多个采集点的信息的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可疑现象或发生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所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以下4个方面: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完整性分析。模式匹配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

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当观察值超出正常值范围时,就有可能发生入侵行为。该方法的难点是阈值的选择,阈值太小可能产生错误的入侵报告,阈值太大可能漏报一些入侵事件。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该方法能有效地防范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3 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入侵检测通过对入侵和攻击行为的检测,查出系统的入侵者或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滥用和误用。工作总结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将入侵检测分为异常入侵检测(Anomaly Detection)和误用人侵检测(Misuse Detection)。

3.1 异常检测

又称为基于行为的检测。其基本前提是:假定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是异常的。首先建立系统或用户的“正常”行为特征轮廓,通过比较当前的系统或用户的行为是否偏离正常的行为特征轮廓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此方法不依赖于是否表现出具体行为来进行检测,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常用的具体方法有:统计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特征选择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贝叶斯推理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模式预测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数据采掘异常检测方法等。

采用异常检测的关键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

(1)特征量的选择

在建立系统或用户的行为特征轮廓的正常模型时,选取的特征量既要能准确地体现系统或用户的行为特征,又能使模型最优化,即以最少的特征量就能涵盖系统或用户的行为特征。(2)参考阈值的选定

由于异常检测是以正常的特征轮廓作为比较的参考基准,因此,参考阈值的选定是非常关键的。

阈值设定得过大,那漏警率会很高;阈值设定的过小,则虚警率就会提高。合适的参考阈值的选定是决定这一检测方法准确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此可见,异常检测技术难点是“正常”行为特征轮廓的确定、特征量的选取、特征轮廓的更新。由于这几个因素的制约,异常检测的虚警率很高,但对于未知的入侵行为的检测非常有效。此外,由于需要实时地建立和更新系统或用户的特征轮廓,这样所需的计算量很大,对系统的处理性能要求很高。

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34-02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加强国际高等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以推动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过程。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展;发展方向日益指向教育贸易;合作办学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交流技术日益得到应用等等。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国际化趋势,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在当今时代,科技信息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变成了是对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然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来说,既精通本专业又精通外语的能够从事涉外事务的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量比较大。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和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得到高度重视。

三、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依然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及师资等方面都存在不少的问题,阻碍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在此,我们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

1.教学目标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定位于以打基础和提高学生一般语言技能为主的通用英语教学。这种通用英语教学仅仅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把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当作教学主要目标,只是学习的初级阶段,在高中阶段就可以完成。然而,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对高等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即必须培养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用英语直接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促进本国教育乃至全方位的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通用英语教学就会导致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与中小学英语学习内容低水平重复,教学资源严重浪费,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严重挫伤,并产生厌学情绪、懈怠倾向,这就会对学生专业领域的发展和毕业后工作的需求造成不利的影响,违背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必须从以考试为导向的通用英语转变为以国际化课程为导向的学术英语。学术英语把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提供语言支撑作为目的。学术英语由通用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两类组成。通用学术英语,侧重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学术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及书面交流能力,如听英语讲座、查找英语文献、撰写英语论文和参加国际会议等等。专门学术英语,即专业英语,侧重医学、法律、工程等特定学科的词汇、语法、语篇体裁及工作场所英语交流策略和技能的培养。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培养学生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工作能力,各大高校必须重视这两种学术英语教学,尤其是通用学术英语教学。通用学术英语教学体现各大高校的学科特色,使学生能够掌握学术英语文献的一般特点和进行专业研究所必需的学习技能,以及国际学术写作规范,从而搭建起通用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桥梁。

2.课程设置

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仍然是单一的大学综合英语课程体系,大多数学校开设的是传统的听力和精读课程,或口语、阅读、写作、翻译等选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或许使学生能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等能力,但是不能满足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学习和研究的需求,更不能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因此,要使大学英语教学真正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就必须丰富其课程形式,扩展其课程内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可设置为普通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课程。为了给英语水平较低的新生补基础知识和能力,可以设置听、说、读、写、译等过渡性的普通英语课程,使他们能够尽快过渡到核心课程――学术英语课程上来。作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核心,学术英语课程由通用学术英语课程和专门学术英语课程组成。前者主要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学术英语能力,课程包括学术听说、学术阅读、学术陈述和学术写作等,从而保证学生的口头和书面学术英语交流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后者则侧重特定学科的词汇、句法、语篇、体裁和交际策略的教学,如开设医学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海事英语等课程。选修课程主要让学生通晓国外文化与社会,懂得本专业国际规则,掌握学术交往中的跨文化交流、合作和沟通的技能,提高他们的科学和人文素质,如开设有关英美社会与文化、跨文化问题及英语公众演说等课程。当然,为了确保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高,各大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普通英语课程、学术英语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设计出个性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3.教材编写

目前,各大高校使用大学英语课程教材是照搬普通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的现成模式,在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教材体裁等方面缺乏创新,课文选择和编写基本上都是以四、六级词汇为核心,缺少专业特色。所以,加快新的教材编写是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今后,学术英语教材将成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编写的新兴热点。通用学术英语教材可以围绕一般人文和自然科学的话题进行跨学科的听、说、读、写、译学术技能的训练。专门学术英语教材则可按工程、金融、法律、海事、新闻、医学、心理学等学科进行特定领域的语言教学,其课文内容要尽量体现该专业的语言结构和语篇体裁的特点。总之,各大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方向和学科特点,基于对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分析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对英语的需求,科学地选材、开发学术英语教材。

4.教学手段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迫切需要更加先进而有效的教学手段。目前,一些高校还没有配备供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仅有传统的教材、黑板、录音机等设备;有些高校即使有多媒体教室,但数量有限,不能满足大学英语教学的需要,并且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网络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的使用,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起着反馈教学信息、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还是沿用传统的考核模式,即校内的终结性测试和全国高等学校英语等级考核,尤其是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这些评估手段忽略了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考核,不能有效地测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不符合社会对英语人才的基本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不利的影响。然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评估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也要评估他们用英语在专业领域从事研究的能力、批判性创新性思维能力及遵循学术规范的能力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6.师资培养

随着大学不断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而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必修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实行大班教学,很难保证教学质量,同时导致了教师的备课和授课压力变大,并且作业批改的量也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就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学习、进修,自身知识体系不能及时更新,长此以往,必然无法跟上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迫在眉睫。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让教师能够有效地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的同时,学习有关法律、医学、计算机等专业知识,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来满足我国对国际化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结束语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对社会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手段、教学评价及师资等方面做出适当、合理调整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这从根本上顺应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Jordan,R.R.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第7篇

关键词入侵检测异常检测误用检测

在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基于网络的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发展的主流。政府、教育、商业、金融等机构纷纷联入Internet,全社会信息共享已逐步成为现实。然而,近年来,网上黑客的攻击活动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1 防火墙

目前防范网络攻击最常用的方法是构建防火墙。

防火墙作为一种边界安全的手段,在网络安全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控制对网络的非法访问,通过监视、限制、更改通过网络的数据流,一方面尽可能屏蔽内部网的拓扑结构,另一方面对内屏蔽外部危险站点,以防范外对内的非法访问。然而,防火墙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1)入侵者可以找到防火墙背后可能敞开的后门。如同深宅大院的高大院墙不能挡住老鼠的偷袭一样,防火墙有时无法阻止入侵者的攻击。

(2)防火墙不能阻止来自内部的袭击。调查发现,50%的攻击都将来自于网络内部。

(3)由于性能的限制,防火墙通常不能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能力。毕业论文 而这一点,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攻击技术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Internet入口处部署防火墙系统是不能确保安全的。单纯的防火墙策略已经无法满足对安全高度敏感部门的需要,网络的防卫必须采用一种纵深的、多样化的手段。

由于传统防火墙存在缺陷,引发了入侵检测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的研究和开发。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是对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通过对网络的监测,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和响应),提高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现在,入侵检测已经成为网络安全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各种不同的网络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

2 入侵检测

2.1 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通过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做出自动的响应。其主要功能是对用户和系统行为的监测与分析、系统配置和漏洞的审计检查、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评估、已知的攻击行为模式的识别、异常行为模式的统计分析、操作系统的审计跟踪管理及违反安全策略的用户行为的识别。入侵检测通过迅速地检测入侵,在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之前,识别并驱除入侵者,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并且阻止入侵者进一步的行动。同时,收集有关入侵的技术资料,用于改进和增强系统抵抗入侵的能力。

入侵检测可分为基于主机型、基于网络型、基于型三类。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英语论文 已经开发出一些入侵检测的产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有ISS(Intemet Security System)公司的Realsecure,NAI(Network Associates,Inc)公司的Cybercop和Cisco公司的NetRanger。

2.2 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为网络安全提供实时检测及攻击行为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手段。例如,实时检测通过记录证据来进行跟踪、恢复、断开网络连接等控制;攻击行为检测注重于发现信息系统中可能已经通过身份检查的形迹可疑者,进一步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力度。入侵检测的步骤如下:

收集系统、网络、数据及用户活动的状态和行为的信息

入侵检测一般采用分布式结构,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不同关键点(不同网段和不同主机)收集信息,一方面扩大检测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多个采集点的信息的比较来判断是否存在可疑现象或发生入侵行为。

入侵检测所利用的信息一般来自以下4个方面: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2)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模式匹配、统计分析、完整性分析。模式匹配是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和系统误用模式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

统计分析方法首先给系统对象(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创建一个统计描述,统计正常使用时的一些测量属性。测量属性的平均值将被用来与网络、系统的行为进行比较。当观察值超出正常值范围时,就有可能发生入侵行为。该方法的难点是阈值的选择,阈值太小可能产生错误的入侵报告,阈值太大可能漏报一些入侵事件。

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某个文件或对象是否被更改,包括文件和目录的内容及属性。该方法能有效地防范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3 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入侵检测通过对入侵和攻击行为的检测,查出系统的入侵者或合法用户对系统资源的滥用和误用。工作总结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将入侵检测分为异常入侵检测(Anomaly Detection)和误用人侵检测(Misuse Detection)。

3.1 异常检测

又称为基于行为的检测。其基本前提是:假定所有的入侵行为都是异常的。首先建立系统或用户的“正常”行为特征轮廓,通过比较当前的系统或用户的行为是否偏离正常的行为特征轮廓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入侵。此方法不依赖于是否表现出具体行为来进行检测,是一种间接的方法。

常用的具体方法有:统计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特征选择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贝叶斯推理异常检测方法、基于贝叶斯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模式预测异常检测方法、基于神经网络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机器学习异常检测方法、基于数据采掘异常检测方法等。

采用异常检测的关键问题有如下两个方面:

(1)特征量的选择

在建立系统或用户的行为特征轮廓的正常模型时,选取的特征量既要能准确地体现系统或用户的行为特征,又能使模型最优化,即以最少的特征量就能涵盖系统或用户的行为特征。

(2)参考阈值的选定

由于异常检测是以正常的特征轮廓作为比较的参考基准,因此,参考阈值的选定是非常关键的。

阈值设定得过大,那漏警率会很高;阈值设定的过小,则虚警率就会提高。合适的参考阈值的选定是决定这一检测方法准确率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由此可见,异常检测技术难点是“正常”行为特征轮廓的确定、特征量的选取、特征轮廓的更新。由于这几个因素的制约,异常检测的虚警率很高,但对于未知的入侵行为的检测非常有效。此外,由于需要实时地建立和更新系统或用户的特征轮廓,这样所需的计算量很大,对系统的处理性能要求很高。

3.2 误用检测

又称为基于知识的检测。其基本前提是:假定所有可能的入侵行为都能被识别和表示。首先,留学生论文 对已知的攻击方法进行攻击签名(攻击签名是指用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表示已知的攻击模式)表示,然后根据已经定义好的攻击签名,通过判断这些攻击签名是否出现来判断入侵行为的发生与否。这种方法是依据是否出现攻击签名来判断入侵行为,是一种直接的方法。

常用的具体方法有:基于条件概率误用入侵检测方法、基于专家系统误用入侵检测方法、基于状态迁移分析误用入侵检测方法、基于键盘监控误用入侵检测方法、基于模型误用入侵检测方法。误用检测的关键问题是攻击签名的正确表示。

误用检测是根据攻击签名来判断入侵的,根据对已知的攻击方法的了解,用特定的模式语言来表示这种攻击,使得攻击签名能够准确地表示入侵行为及其所有可能的变种,同时又不会把非入侵行为包含进来。由于多数入侵行为是利用系统的漏洞和应用程序的缺陷,因此,通过分析攻击过程的特征、条件、排列以及事件间的关系,就可具体描述入侵行为的迹象。这些迹象不仅对分析已经发生的入侵行为有帮助,而且对即将发生的入侵也有预警作用。

误用检测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攻击签名模式库进行比较,从中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由于只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这样系统的负担明显减少。该方法类似于病毒检测系统,其检测的准确率和效率都比较高。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

3.2.1 不能检测未知的入侵行为

由于其检测机理是对已知的入侵方法进行模式提取,对于未知的入侵方法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检测。也就是说漏警率比较高。

3.2.2 与系统的相关性很强

对于不同实现机制的操作系统,由于攻击的方法不尽相同,很难定义出统一的模式库。另外,误用检测技术也难以检测出内部人员的入侵行为。

目前,由于误用检测技术比较成熟,多数的商业产品都主要是基于误用检测模型的。不过,为了增强检测功能,不少产品也加入了异常检测的方法。

4 入侵检测的发展方向

随着信息系统对一个国家的社会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加上网络攻击者的攻击工具与手法日趋复杂化,信息战已逐步被各个国家重视。近年来,入侵检测有如下几个主要发展方向:

4.1 分布式入侵检测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传统的IDS一般局限于单一的主机或网络架构,对异构系统及大规模的网络的监测明显不足,再加上不同的IDS系统之间不能很好地协同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4.2应用层入侵检测

许多入侵的语义只有在应用层才能理解,然而目前的IDS仅能检测到诸如Web之类的通用协议,而不能处理Lotus Notes、数据库系统等其他的应用系统。许多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间件技术及对象技术的大型应用,也需要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

4.3 智能的入侵检测

入侵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与综合化,尽管已经有智能体、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在入侵检测领域应用研究,但是,这只是一些尝试性的研究工作,需要对智能化的IDS加以进一步的研究,以解决其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4.4 入侵检测的评测方法

用户需对众多的IDS系统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IDS检测范围、系统资源占用、IDS自身的可靠性,从而设计出通用的入侵检测测试与评估方法与平台,实现对多种IDS的检测。

4.5 全面的安全防御方案

结合安全工程风险管理的思想与方法来处理网络安全问题,将网络安全作为一个整体工程来处理。从管理、网络结构、加密通道、防火墙、病毒防护、入侵检测多方位全面对所关注的网络作全面的评估,然后提出可行的全面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使网络系统在受到危害之前即拦截和响应入侵行为,为网络安全增加一道屏障。随着入侵检测的研究与开发,并在实际应用中与其它网络管理软件相结合,使网络安全可以从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形成人侵检测、网络管理、网络监控三位一体化,从而更加有效地保护网络的安全。

参考文献

l 吴新民.两种典型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38(10):181—183

2 罗妍,李仲麟,陈宪.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比较.计算机应用,2001;21(6):29~31

3 李涣洲.网络安全与入侵检测技术.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24(3):426—428

4 张慧敏,何军,黄厚宽.入侵检测系统.计算机应用研究,2001;18(9):38—4l

第8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公司治理;价值创造

 

企业要获得生存就必须不断地创造价值。 企业的价值大部分来源于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且与企业的核心业务密不可分。而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是建立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基础之上的。近年来,在安然和世通公司等的财务造假案之后,从投资者到监管者、从股东到债权人都在寻求完善公司治理以促进企业价值提升的途径。作为企业价值创造和公司治理的工具或媒介,管理会计的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管理会计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意义

一般而言,把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分为两类:公司内部人员和外部人员。管理会计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融合的一门学科,是企业内部人员(如董事会、经营者、监事会等)对信息需求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工具,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是提供各种强制性财务报告之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以满足公司治理和管理中的特殊信息需求,可以不拘方法和内容,例如,经营者可以利用管理会计信息判断公司战略目标的完成情况,预先发现任何潜在的问题;经营者也可以通过预算、差异分析、敏感性分析、成本项目分析,甚至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等整理的管理会计信息来了解哪些产品为企业创造价值、哪些产品在消耗企业的资源、存货管理的状况如何、现金流量怎样、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支付到期债务等等。简言之,管理会计在控制、评价公司业务及业绩与价值创造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企业的公司治理目标

在股份公司中,通过控制权的配置和使用,股东———董事会———经营者构成一种制度安排、一种层层委托———关系,也成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主体,每一层的人都肩负着委托人的利益要求,负有全力以赴开展工作的责任。公司治理的核心就是处理委托———关系。但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合作的集合,通过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相互依赖和融合建立起来的一种复杂系统,而且企业的运行并不是封闭的,是一种与外界存在广泛联系的生态系统。一个公司的竞争力和最终成功是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不同资源提供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他们都应该得到相应的利益,没有哪个人或哪一组人的利益和好处比别人占先。这种共同治理的多边式合作模式,有助于保持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合作,从而逐步取代股东至上模式成为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现实选择。1999年5月由29个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正式制定并通过了《oecd公司治理结构原则》,则把这一思想进一步具体化。

三、董事会职能的构建以管理会计为基础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毕业论文它选出的董事会是代表全体所有者进行决策的机构,是公司内部基本制度、章程的制订者。同时,董事会选聘经理人,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激励和监督:选聘要解决的是如何选择经理人;激励涉及的是董事会需要采取哪些收益分配手段,以激励经理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委托人的目标;监督则强调董事会对经理人的行为进行考核和制约,以防止人行为偏离委托人目标,以实现企业长期价值的最大化。而设计和实施最优的治理是建立在可靠的、全面的会计信息基础上(公司治理结构及管理会计信息的流动见图1),特别是管理会计信息的基础之上的。

1.平衡计分卡综合了董事会的治理目标。战略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的精神所在,在整个现代企业管理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公司法》中就明确地把审核和制定公司战略、经营计划等重大决策作为董事会的职责。董事会为了完成公司治理的职责,必须把战略具体化为一组治理目标,最后再量化成明确的指标,以便于观测和评价治理效率。20世纪90年代,平衡计分卡原理由robert s.kaplan和david p.norton提出,这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改善董事会的治理效率提供了方向。平衡计分卡表达了企业在生产能力基础上的竞争和生产技术革新的竞争中必须达到的、多样的、相互联系的目标,是对决定企业成功的、关键性因素的概括,即反映了企业长期与短期努力的方向,也较为完整地综合了董事会的治理目标。

2.平衡计分卡为董事会提供了检验治理效率的标准。战略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战略管理是一个由战略规划、实施、控制、修正及考评构成的一个完整过程。平衡计分卡纳入到公司治理时,不但把企业抽象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明晰的目标,而且用具体的、可行的评估手段和指标加以衡量,把激励机制同业绩评估手段及指标联系起来,促进和指导了经营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强化了战略性的反馈和学习。平衡计分卡一方面解决了战略和经营计划相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构建了一个系统的过程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并有助于获得与战略实施相关的反馈信息,使对治理效率的评价有了合理的标准。

3.管理会计信息成为董事会履行职责的基础。董事会的重要职责是对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估,以确定薪酬和对继任者进行提名。董事会通过在平衡计分卡中的各种指标向企业的经营者准确地传递了公司治理的目标,保证了经营者按照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向努力,并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那么,董事会通过经营者对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对经营者的管理效率做出评价,以做出薪酬、免职等决定,无疑是客观的、公正的,保护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管理会计信息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桥梁。为了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董事会肩负者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信息,与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任。董事会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混合方式进行的预算编制过程、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分析及改进等信息,就是与企业内部的管理者和员工最好的交流语言。而董事会的外部沟通和交流主要采用的是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董事会决议等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事后信息,但对反映董事会履行公司治理与战略管理职责的相关信息则十分有限。

四、经营者管理活动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现代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企业从为顾客提品到为顾客创造价值,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价值创造作为企业的立业之本。经营者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经营管理,完成肩负的战略任务,并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由于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会计能够与经营的各个层次相结合,并在战略目标定位、发展规划的制定、价值链分析、生产方式的选择、成本控制等方面发挥效力;同时通过产品与市场服务上的表现,汇集外部的相关信息,以使企业能够根据市场、技术、消费等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形成一个闭合的管理信息决策系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

1.价值创造源于“价值链”管理。“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有效的价值链管理对于增加顾客价值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当企业以自身最低的可能成本来实现顾客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时,尤其如此。现代管理会计系统跟踪分布于价值链中的包括作业成本在内的有关信息,进而去除无价值的作业或环节,以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为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2.合理分配资源并协调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关系。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既定决策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本着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宗旨,管理会计必须服务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通过制定预算、计划来最合理地分配现有的和有把握取得的各种资源,对企业在未来的供、产、销进行综合平衡,全面安排,并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业务,以优化企业管理体制,改善财务职能,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保证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的生存和发展。

3.有利于对生产经营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英语论文有效的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对既定目标的偏离可能都是致命的,因此经营者可以通过对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准确地测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绩效,掌握实绩效果与预算或有关指标之间的差异,评判各种管理方法取得的效果,并客观地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沿着既定的轨迹行进,保证战略和决策的实现,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

五、管理会计对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的支撑

企业的监事会向全体股东负责,其主要职责是对公司财务以及公司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履行职责的合法性、合规性进行监督,维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目前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内部人控制”现象,即由于现代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事实上或依法掌握了企业的控制权,以使其利益在决策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例如经营者往往利用过于集中的权利进行短期行为、过度投资、过分的在职消费等等,从而损害了所有者利益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为了避免或降低“内部人控制”的危害,避免监事会形同虚设,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管理会计信息对于监事会履行职责,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偏离股东利益或企业价值提供了很好的标准。例如,原有的经营业绩评价指标多采用税后经营利润,但使用这一指标进行项目评价时,由于没有考虑资本成本,即未包括给股东支付的股利以及资本的机会成本,无法从股东立场考虑投资效率,这就使产生利润的投资项目,可能由于不能支付利息或仅仅够支付利息,而丧失了收益性,对企业价值创造造成了致命打击。而“eva法”评价经营者业绩,较好地解决了采用税后经营利润可能造成过剩投资,以及利用投资利润率可能造成过少投资的问题。eva是税后利润减去资本成本所得的余值,从税后利润的数值减去经过风险调整的资本成本的差额,可以计算出剩余收益———真正的“经济利润”,反映出新投资所创造的企业价值,这是一个最能体现经营者成功的内部业绩评价指标。

总之,企业的价值创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管理会计与公司治理的链接为这一过程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冉秋红,李晶.董事会绩效与管理会计[j].金融会计,2003,(12).

[2]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上市公司治理准则.2002-01-07.

[3]沈艺峰,林志扬.利益相关者理论评析[j].经济管理,2001,(8).

[4]史习民.完善公司治理与管理会计创新[j].会计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