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生产部员工管理制度

时间:2023-03-10 14:50:14

导语:在生产部员工管理制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产部员工管理制度

第1篇

一、内控管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作用

1、保障企业管理信息的真实性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需要得到切实的保障,而采用内控管理能够有效实现上述目标,由此可见,采用内控管理在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企业领导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可以为企业经营方针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保障;熟悉掌握现代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动向以及熟悉掌握企业经济实力,能够为企业的正确决策和判断提供依据。

2、防范企业风险,确保实现目标

及时地预防和控制企业风险,作为实现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目标的一种根本措施,而采取科学的内控管理能够强有力实现预防风险目的,由此可见,内控管理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内控管理首先对企业运营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其后采取合适的措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控制和调整,将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予以消除,因此,可以实现有效防范企业风险,确保企业目标实现。

3、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性

企业资产的安全需要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并以内部控制结构作为企业控制制度的重点,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健全且完善的内部控制结构,不仅能够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而且能够有效控制物资财产的各个过程和环节,如计量、采购和验收等,可为企业财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供保障。企业内部制衡的核心机制是会计控制,其以《会计法》相应要求监督企业内部会计工作。体现在几点。(1)企业内部员工、部门以及岗位之间相互验证仪保证各个机构间的相互制约,而内部结构之间相互牵制并形成相互影响的效果。(2)企业内部员工个人或者单独部门无权处理经济商业业务活动,且与本商业活动无直接关系的部门或者个人的许可证需要经负责人员核对后方可发挥效用,适当更换重要岗位工作人员,防止出现固定个人担任控制关键要害结构。(3)财务监控权由熟悉和了解企业经营环节的人员掌控,其主要是通过有效实现分权制度的方式,防止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失和亏损,进而避免企业的各项利益受到损伤。

4、保障经营企业的有效运行

健全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依靠统计、会计以及业务等部门的相关制度与规划,整合经营、财务以及生产等部门,协调各部门间的联系,以实现企业内部整体协同的效果。采取较为严格的绩效考核以及监督制度,真实反映企业员工工作情况,采取奖罚制度激励员工工作潜能以及工作积极性,以实现整体提供经营效率的目的。综合考虑当前市场发展形势,企业发展至特定时期可能出现多种不协调因素,如资源设备、机构设置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等与企业发展形势不适应,资金、人员失控等现象逐渐凸显,因此企业经营管理失控风险得到彰显。严格且富有创新性的内控管理制度以及体系不同于传统的管理模式,其重视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建设,目的在于塑造具有企业个性和特色且符合市场发展形势的新型化企业管理模式。

二、内控管理体系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运用

1、和谐管理环境的开创

企业员工自身行为受到企业管理环境的影响,即良好且和谐的企业管理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自觉性;此外,企业和谐管理环境能够为企业内控管理措施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企业部门设置、企业监督部门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均是企业内控管理的影响因素,相关法律规章制度指出,企业部门应该构建合理的公司的运行模式以及管理制度的合理构建,能够为企业责任归属、科学分工以及管理经验模式的构建提供保障。企业的经营致力于企业长远持久发展和扩大,而制定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额人力资源政策是前提,实施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是保障。

因此,企业招聘员工首先需要考虑员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员工被聘请后,可采取继续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员工的自身专业素质。针对企业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进行培养,以积极乐观、富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合作意识的员工作为员工培养主要方向,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断增强企业管理层面的风险意识,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持久进行创造持续条件。

2、企业经营风险的全方位评估

企业的良好运行同正确的风险评估之间的联系紧密,即企业运行的效果和效率离不开风险评估,主要表现在,现代企业对经营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及时地进行辨别和分析,依据风险评估情况采取对应的弥补措施,进而实现企业安全顺利运行和操作。企业结合市场形势设立合理可实现的控制目标,针对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可靠信息系统予以跟踪和全面调查,联系当前市场发展形势和企业自身实际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风险预测分析和评估。

正确预测企业运营活动中的风险并予以良好的内部风险控制,需要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其一,针对当前企业发展中的各个风险控制点进行管理,树立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意识,设立有效风险管理系统;其二,统筹使用各类针对如何降低、避免、分担以及处理风险的应对策略,及时有效对风险进行控制;其三,以现代企业业务拓展情况收集以及风险变化等相关信息为依据,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措施,凭借风险评估手段及时地调整企业内部措施,并落实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风险应对措施。

3、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增强

(1)审批制度符合企业现状

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管理层面充分利用自身职权并积极承担与自身相关的责任,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予以规范性的操作,进而构建一个同现代企业内部员工素质、机构性质相一致的审批制度,包括企业领导层需要承担的责任、工作流程以及相关权限等。

(2)财政收支审批制度的完善

企业财政需要依靠严格的管理制度,主要是因为,企业内部进出债务需要依靠严格的规范制度,进而减少企业物资浪费现象;其次,依照严格的管理制度办理企业财务,可以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进一步降低企业物资浪费现象的发生率。

(3)内部制度与企业需求具有一致性

以《会计法》以及国家会计管理相关制度为依据,构建能满足企业账务处理系统要求的系统。此外,现代企业还需要以自身经济业务流程为依据,不断探寻内控管理的控制点,并充分利用审核、审批制度等原始凭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会计业务章程。

(4)设立财政预算控制制度

严格把控企业未做预算的财政支出,即在企业财政预算范围内,采用责任人限额审批制度的方式对集体审批制度以及预算资金进行把控。此外,企业的评审监督制度需要得到进一步改正,这是因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保证与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由于企业经营活动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故内部控制需要得到严格的监控。

(5)增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

就现代企业内部信息交流而言,可以通过建立信息交流制度的方式,收集、处理以及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而为企业内部控制的良性循环提供保证。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内部员工责任的明晰提供保障,而有效的信息交流系统不但需要了解企业下部员工的相关信息,还需要了解企业外部以及上部领导的信息,为良好的企业内部沟通创设渠道。

第2篇

一、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概况

企业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业务增长,提高企业利润收入,这就要求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对??的管理措施。当前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逐渐融为一体,这就使得大量外国企业迅速融入国内,由于外国企业具有强大的科技能力、雄厚的财力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给我国企业带来了严重威胁和挑战。这些新时期的各种变化需要企业的管理者积极更新自身的思想与理念,进而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和方法,但是很多企业管理者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在企业的经济管理方面依然延续传统思想与方法,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导致企业经营管理存在较大缺陷,最终导致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二、当前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经济管理者思想理念落后

不难发现当前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人员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主要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这充分说明企业的经济管理者在新时期未能及时更新自身的经济管理理念,这也是当前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思想理念落后主要体现在未能正确处理企业短期效益以及长远效益之间的关系,很多企业管理者为了企业的短期效益,往往忽视了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不惜牺牲企业的长远利益获取短期效益。这表现在企业经济管理的多个方面,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和不合理,很多部门各自为政,只顾自身利益,看不到企业整体利益所在,这说明企业经济管理的内部结构存在严重问题。此外企业管理者与普通员工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导致企业管理者不能准确掌握普通员工的诉求和关注点所在,这就会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管理工作,无法将企业员工利益体现出来,当然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了。

2.企业经济管理的控制管理相对缺乏

当前很多企业的经济管理内部组织存在松散、低效的问题,这就使得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以及普通员工之间形成了不少断层,各个层次的人群无法实现有效沟通交流,进而导致针对企业的经济管理难以实现一惯性和有效性,并影响到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最终使得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极低。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落后于时展需求,这就使得他们无法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原本就存在缺陷的管理机构组织进一步弱化,使得企业的经济管理进一步失效。此外企业管理人员针对本企业实施的管理方式改革往往流于形式,很多举措措施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有效执行,此外企业内部普遍存在的管理授权不清导致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容易出现脱节,这就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在管理控制过程中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3.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科学调节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企业的经济管理需要积极关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以及组织结构管理等多方面内容,但是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往往未能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难以达到高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管理制度落后于企业发展速度,有的企业在规模、结构、业绩、产能等方面取得大幅增长后,对应的管理措施往往未能及时更新,这就导致企业的经济管理落后于企业发展需求。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还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使得企业的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这些不科学的管理措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并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同时对企业经营效益的负面作用不容小觑。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企业各个层次的员工无法顺利沟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沟通的不畅通,难以有效凝聚企业员工,并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经济管理效率的低下。

三、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1.更新企业经济管理者的思想理念

首先要针对企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思想理念的更新,这是新时期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首要步骤。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组织企业管理者进行集中学习,学习最新的外部经济形势以及各种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并通过各种案例向管理者揭示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促使管理人员认识到实施科学管理对于深入发展企业、提高企业经营效益的作用。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利益与外部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先进的管理理念会促使管理人员根据外部环境变化以及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并将企业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进行有机联合,通过管理创新来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最终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管理者的理念更新有助于为企业的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促使企业的发展沿着经济、科学的方式前进,最终保证企业的高速优质发展。

2.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控制

为了促使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够适应新时期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控制。首先要根??需要进一步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这一变化有助于将企业的经济管理由局部转化为整体的操作,最终实现企业的整体性经营管理。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构建合理的财务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对企业运转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财务管理来保证企业预算方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这样就可以促使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财务运转的掌控力度,促使企业经济管理人员有效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管控。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体系,这就是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内部深入发展健全的创新机制,从而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最终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第3篇

痛定思痛,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抓好今后的安全工作,根据集团公司统一安排,结合我矿近两年发生的事故,我们在全矿范围内积极开展了安全大讨论活动。制定了六个方面的讨论内容,我们及时下发了大讨论通知,组织全员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认真讨论,深刻进行反复讨论,文秘部落从深层次查找原因。通过安全大讨论和8月14日集团公司对我矿进行的动态专项检查看,暴露出我矿在安全生产、技术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意识方面:

1、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工作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的思想,没有真正把安全“重于一切、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来抓,安全这根弦没有始终如一的保持绷紧,自觉不自觉的存有松劲、思想,没有很好的坚持安全管理的“五个观念”。今年以来,我矿重点工程比较多,特别是生产任务紧张时,部分干部员工中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将班前会讲的、平常进行的安全教育、领导的教育、亲人的嘱托抛到了脑后;部分员工存在早干完活、早上井的思想,忽视安全,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2、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不到位。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创新安全教育形式,提高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但整体效果不好,不同程度的存在流于形式和缺乏针对性的问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主保安、互保联保意识淡薄,安全第一的观念不强,不同程度存在着“无知无畏”现象。这起事故就是员工安全意识淡薄、严重违章作业造成的。

3、“三铁”对“三违”的力度不够。执行规章制度要求不严,导致少数管理人员存在好人主义现象,造成部分员工“三违”现象严重,工作中存在“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问题,甚至仍存在胡干、蛮干、马虎、凑付、不在乎的现象。

二、安全管理方面:

1、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今年以来,我们重新修改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部分干部工作飘浮、不扎实,深入现场不够。有些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没有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甚至还存在相互扯皮、责任不落实、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等现象。

2、对安监员要求不严、管理不到位。少数安监员工作不负责任,对规程措施现场兑现监督检查不力,有些问题和工程该整改的没整改,改挂停的没挂停,造成有的施工现场标准不高,工程质量低劣,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给安全工作埋下隐患。

3、对基层管理人员安全工作的监督监察不到位。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少数干部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没有把安全工作真正放在第一的位置,抓的不严、不细,程度不同的存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要”的现象。

三、生产管理方面:

1、区队管理不到位。没有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速度的关系。部分区队在生产任务紧的时候,一门心思放在生产上,无论安排工作或是日常检查总是突出生产进度,抓安全的力度相对削弱,重生产、轻安全;班前班后会,只安排工作量,安全措施方面强调的不够;日常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凑合应付,缺乏针对性;员工图省事、怕麻烦,违章作业大有人在。

2、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没有正确处理好重点与非重点的关系,对一些非重点工程从思想上重视不够,管理上急躁、粗放,对安全工作没有很好科学地协调,疏忽大意。

3、专业管理不到位。客观上讲,近期我矿安全管理重点多,生产接续相对比较紧张。专业安排的生产任务比较紧,而在安全管理上,强调的比较少,有时没有做到安排生产的同时安排安全工作。

四、技术管理方面:

今年以来,我们加大数字化矿井建设,提高了矿井科技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但是在技术基础工作管理中,主要是在规程措施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存在不严不细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临时性工作,存在措施编制不及时的现象,使有些施工项目作业时无章可循。

2、在措施的贯彻方面存在不细不透的现象,导致部分员工对措施内容似懂非懂,影响了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很好的落实兑现。

3、在现场落实上,部分干部员工中存在着“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的问题,认为井下工作天天干,老生常谈,可以凭经验干,而没有把规程措施的规定要求落实到每道工序、每一环节。质量问题、违章行为都是由此而引发的。

五、干部作风方面:

下半年的工作,海域投产,工广改造完成,产量进尺等指标完成的不错,以至于在部分干部员工中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车到站、船到岸、歇歇脚,态度不端正,工作上要求不到位,管理不到位,表现在工作中软、松、不认真,特别是“6.27”事故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警钟敲得不够响。

在今后的安全工作中,我们认真接受事故教训,痛定思痛,端正认识,稳定心态,以平常的心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进一步查找深层次的原因,特别是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为首”的安全管理理念,突出五个重点(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标准化建设、安全科技投入、安全制度建设、安全责任落实),开展好两项主题活动(三季度“安全平安季”和四季度“安全效益季”活动),实现三个阶段性目标(至今年底确保实现安全生产,至明年六月底实现上半年安全生产,至明年8月11日实现安全生产一周年)。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我矿事故多发的势头,推动我矿安全状况的稳定好转。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员工安全培训,深入开展安全思想整顿

1、重点抓好内部员工安全和业务素质教育。要有专人负责,排出培训计划,充分利用每周一三五的安全业务学习日,提前半个小时召开班前会,对员工进行安全应知应会知识、规程措施等方面的学习;每月由各专业组织对本专业员工进行业务培训。

2、抓好十二种人的排查。各单位每周对安全重点教育的十二种人进行排查和重点管理,并将排查情况报安监处,由安监处组织集中培训。

3、本周安全第一责任者培训活动,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定期开展员工基础技能应知应会的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4、组织开展“怎样当好区队长”讲座,提高基层区队长的管理素质;

5、重新制定“三违”、“严重三违”的培训制度,对严重三违人员要由家属、单位领导、安监处、工会一起进行培训帮教,并在电视曝光亮相。

6、要加强组织领导。矿成立安全教育培训督查小组,由安监处、人力资源科、政工科、工会和综合办组成,每周对基层单位自我培训和安全活动日活动等情况检查1次,并将检查情况在早调度会上通报,每月每个单位随机抽10人进行考试,以保证培训效果。

二、继续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1、深入开展“双基”、“三创”活动,突出掘进工程质量,加大基础管理力度。

2、突出薄弱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继续抓好“三项制度一个办法”的落实兑现,坚持日检、旬检、月检相结合,正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质量检查制度。严格执行工程质量验收与工资挂钩办法,严格按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规程措施要求进行验收,验收人员在现场上尺上线,实事求是,评出结果并签字,不搞人为平衡。

3、突出责任落实,加大奖惩考核力度。继续加强对专职质检员定岗定责,划片管理,将其工资收入与分片质量情况挂钩,从安全施工、工程质量、创建标准三个方面进行严格的考核。

4、突出管理创新,加大制度建设力度。由安监处牵头,制定实施我矿安全质量工作评估办法。自七月份开始,从“三违”、挂牌、事故、工程质量、煤质、通风、机电、员工教育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每月对各生产单位进行安全评估,排出名次,对排在后面的不放心单位,进行重点管理。

三、继续强化安全技术管理

1、继续抓好数字化矿井建设。重点抓好信息化、自动化上去以后,安全安全制度配套落实,不断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

2、继续抓好技术管理基础工作。从规程措施的编制、审批、传达贯彻和在现场的落实兑现入手,全面提高规程措施质量,很好地指导安全生产。

3、坚持重大隐患排查和治理,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先安全后生产,强化执行力、落实力,做到大问题不过天,小问题不过班,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四、继续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矿安全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以及各级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责任意识,强化各基层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加大安全责任落实、追究力度。

五、继续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切实将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现场,确保实现安全生产。

1、强化专业管理,全面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各专业要把“超前分析、严格管理、扎实工作”贯穿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彻底改变看惯了、干惯了、习惯了、对存在的各种问题熟视无睹、无动于衷等不良现象,提高工作效果。对查出的各类问题严格落实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解决落实不下去、浮在表面等现象。加大各专业安全管理力度,切实提高专业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2、继续开展“科室包挂区队”活动。要求机关科室人员按照安全整治责任分工,对所包挂区队的安全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监督和指导,每月至少参加两次区队班前会,每周深入现场一次,并建立包挂记录,并且由区队签字。

3、强化安监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狠抓安监人员的教育、考核和奖惩,加强队伍内部的管理,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或失职的,坚决清除出安监队伍。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安全执法力度。

4、抓好H2101面撤除、4401面安装、海域气体、防治水、一通三防以及2420面施工等现场安全管理重点,确保万无一失。

六、深入开展好两个主题活动版权所有

第4篇

[关键词] 企业管理;管理制度;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竞争也将越来越来激烈,导致许多曾经不重视企业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方面问题的企业,也意识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管理涵盖的内容很广泛,包括整个企业的生产以及经营各个方面,涉及到管理层的职责、激励员工措施、组织结构的协调等方面,因此如何才能改善企业管理的不良现状,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完善组织机构、良好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以及提高员工培训和学习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企业管理方法与策略的解析。

2 企业管理的相关概述

2.1 企业管理的定义

管理是组织凭借某种职能,通过对各个部门的工作和人进行协调,从而有利于达到企业所想要达到的目标和利益。企业管理从其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主要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种。其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企业管理是企业以企业员工为中心进行管理的。以企业员工为中心意味着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要求,遵循人本管理原则。因为企业是由员工组成,企业的效益也是由员工去创造,因此以企业员工为中心,根据不同员工对物质或精神追求的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措施,满足员工的物质或精神要求,从而实现对企业员工的管理。

(2)企业管理是通过协调工作与员工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的。管理者根据企业既定实现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而计划的实施需要合理的安排工作职责和工作岗位,这就要求在员工定岗之前或是工作安培之前进行适当的沟通,定岗充分考虑到员工的个人能力是否能胜任该项工作,在工作和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3)企业管理主要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企业的各个部门,不管是负责生产还是经营,不管是企业的制度还是企业的文化方面,都需要良好的管理才能很好的完成日常的工作安排,才能实现企业所想达到的目标,因此管理存在于企业日常生产和经验活动的每个角落。

2.2 企业管理的内容

正如前文所说,企业管理存在于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每个角落,由此看出其涵盖的内容及其广泛。从企业所划分的职能来看,首先需要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管理,因此一般的企业中都存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并且这两类管理对实现企业的目标和促进企业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生产型企业,需要着重于生产方面的管理,对于经营型企业,需要着重于经营方面的管理,而且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企业,都还需要重视成本方面的管理,这将与企业的经济利益存在直接的关系。

3 现代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许多企业存在管理机制不完善、不明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素质、企业员工素质、生产设备、融资渠道以及经营目标不明确等方面。其原因主要还是企业管理方面的存在漏洞,譬如管理制度不符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或管理框架属于粗放型、以及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不稳定,经常变动等方面。

3.1 管理制度不符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

有很多企业都是看见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法或是策略比较好,就照搬到自己的企业中,完全不考虑自身企业是否适合,忽视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特点和特定的企业文化,造成企业管理制度脱离的企业的实际发展要求。

3.2 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或管理框架

缺少长远的战略目标是造成粗放型管理模式或管理框架的原因之一。这种管理制度跟不符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一样,都是具有相应的部门管理、企业制度文化等方面,但是不同之处在于,粗放型在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同一个人,缺少了一定的客观性。长此以往,这种管理模式或管理框架会渐渐的失去它的作用,演变成所有的人员调动、惩罚以及奖励等措施都是领导一个人决定,无须按章做事,这样的管理将使得企业面临极大的危险性。

3.3 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不稳定

忽视管理的作用存在于部分企业之中,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因此这些企业只有简略的管理制度甚至有的没有的管理制度,所有的工作安排都是临时的命令和指挥,缺少系统的职责和岗位安排。这种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现多个领导指挥或安排一个工作,或是一个员工备案配多份任务和职责,造成员工对工作职责不明确、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清楚等现象。

4 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针对目前企业管理的现状,分析研究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对于改善企业管理的现状,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将主要从完善组织机构、良好的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提高员工培训和学习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解析,并结合一定的案例进行分析。

4.1 完善组织机构

完善组织结构能起到提高企业管理能力的作用。组织结构有直线式和事业部组织结构等结构模式,直线式结构可以在企业专业管理方面起到良好的作用;事业部机构则可以使领导的权利最大限度的交给下级管理人员。不管是采用哪种结构模式,企业首先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部门;建立层次分明的管理层,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的范围,这样将有利于分工明确,在对员工的工作安排上也容易协调;在每个部门中需要精简人员,尽量不要出现一人担任多职,或是有员工担任虚职,这样将对员工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同时也是浪费企业的人力和财力。在建立组织结构之后,企业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周围环境等要素的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企业在以后社会中的发展。

4.2 良好的激励机制

一般而言,员工只需花费三分之一的精力就可以完成工作任务,但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却还有接近三分之二没有发掘出来,这就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去发掘了。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发掘员工的工作能力,满足员工对物质或精神的追求,另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的效益,因此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处于重要地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激励不代表仅仅是奖励,并且同样的激励机制不是适合任何人的。另外,并不是企业只要有激励机制就有起到作用,还需要正确、适宜的激励方式。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可以采用工作任务责任制的方式,使每个员工都有工作目标,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地工作;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方式,带给员工一定的工作积极性;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的发展规划,以及在如何实现企业利益和目标方面提出自己的建议,不仅使员工得到自我满足和成就感,还可以激励员工更好的工作;此外还可以采用尊重、关心、适当的表扬、颁发荣誉以及物质奖励等方面的措施。合理运用管理工具和手段,激励机制制定的过于严格和过于轻松,都将不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也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

4.3 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进行企业管理的基础。建立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在建立前进行系统的调研,尽量做到尊重每个员工的意见,是每个管理层的管理制度得到衔接,增加了企业管理制度的实际操作性。其次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这样可以及时的协调员工与制度之间的产生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及时发现管理制度方面的漏洞进行调整、修改。最后,不管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管理制度都要重视。对于新制定的制度,通过管理者和领导们的重视程度,对员工进行的引导作用和正面的影响,再通过加大力度的宣传,让员工们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能够自觉遵守和执行。

4.4 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高素质有助于采取正确的方式追求利益,避免做出有损消费者利益和企业形象的行为。管理者和员工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者是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具有协调沟通能力、分析事物的精准能力等方面能力的人,加上其行为不仅代表企业的形象,而且也将影响员工的行为;不管是生产型企业还是经营型企业,员工都是与消费者接触最多的人,因此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员工对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此外,拥有高素质的领导和员工,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将互帮互助,可以为企业营造融洽的工作氛围。在培养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过程中,管理者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发挥模范到头作用。除此之外,管理着还需要培养一定的领导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出一支高素质、齐心协力的团队。

5 结语

企业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每个角落,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有利于增加企业内部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提高领导的执行力、有利于实现企业未来的战略目标。正是因为企业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管理,为避免出现管理制度不符合自身企业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或管理框架属于粗放型、以及领导干部管理制度不稳定,经常变动等方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姚乐,周瑞华.辨析企业管理方法的本质与应用[J].当代经济,2012(23):64-66.

[2]蒋忠东.信息时代的企业管理方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6):18.

[3]王双君.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企业管理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2(9):67-68.

[4]杜言群.谈对企业管理策略的分析[J].今日财富,2010(4).

第5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落地工程;依存关系;融入关系;并进关系;协调关系

企业文化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而是最终用来落地的。所谓企业文化的落地,是指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是让企业文化的理念从口号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和结果,是使企业文化具有特色和操作性。文化理念只有从深奥的哲理式文化走向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从书本中走进员工心里,得到广大员工高度认同和领悟,才能真正落地,进而才能生根、开花、结果。企业文化也只有根植于企业才能决胜于市场,只有落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那么,如何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由“虚”转“实”,从而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需要深入领会并把握好以下“四个关系”。

1 把握“文化与人的依存关系”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市场的竞争,更是人力资源的竞争,高质量的人才才是企业最大的资源。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可以说,员工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土壤,土壤的肥沃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生长情况。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员工办企业,高度重视员工发展,要加强员工职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努力实现员工、企业、电网共同发展。

电网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发展是电网发展的根本保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是员工发展的舞台,三者紧密融合、相互协调、辩证统一。脱离员工的企业将缺乏活力,失去生机,离开企业的员工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要切实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把提高员工生活质量、提供员工发展空间作为价值目标。企业的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学会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爱员工,把员工当亲人。要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给予员工更多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舒心的工作环境、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环境和凝心聚力的文化环境,在企业内部形成思想共鸣、心理互通、人际互信、行动一致的和谐秩序。

要着力建设一流的员工队伍,只有一流的员工队伍,才能理解并全面推广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充足的队伍支撑。企业应切实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要求,建设高水平的管理人才队伍、技术人才队伍和技能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公司劳动组织结构,建立有利于员工成长的岗位序列与路径,为员工成长搭建事业平台。持续建设和改进绩效管理体系,以全员绩效管理激励干部员工创造优秀业绩,促进员工能力素质和工作素质的提升,加大绩效考核结果在组织薪酬总额、干部薪酬、员工薪酬中的核算兑现比重。建设覆盖全员的员工能力素质评价体系,持续强化干部员工提升能力素质的自觉动机。深入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建设员工培训基地,强化一线员工综合技能培训,广泛开展练兵比武、技能竞赛活动。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实施青年员工职业生涯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导师带徒等工作,努力破除制约企业科学发展的“瓶颈”。

2 把握“文化与管理的融入关系”

将文化融入管理。文化是无形的,需要通过有形的管理来体现,文化要引领和支撑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领导等方面的管理,必须把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实务,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以“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为新的工作思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以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为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有机融合在一起,紧抓“四个融入”,即: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从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部署、开展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从评价考核上融入,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真正成为公司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从促进企业搞好改革、加快发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上融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进一步提高评价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全面参与到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活动中。这样可以使企业文化逐步深化、细化,落实到管理实务中去,变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

3 把握“文化与制度的并进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是指导和规范企业整体行为以及员工行为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指导着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企业管理制度是要求企业内部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章,是一种规范组织成员行为的方法,具有强制性、工具性和时效性。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激发员工工作和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刚性的制度建设与柔性的文化建设具有辩证有机的统一体关系,两者各有重要作用,无可偏废、互补替代而又互为补充。

国内知名企业TCL集团,在近年曾经有一段时间,过于偏重企业文化方面的建设,企业精神、宗旨、信条、使命既全面又细致,但却忽略了制度建设的基础,以至于管理问题丛生,国际化经营遭遇挫折。幸好总裁李东升及时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加快推进高制度建设和管理。在文化建设和制度管理的双重作用下,目前TCL集团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而另一家知名企业海尔集团的情形正好相反,由于放松了文化建设的配合,造成了内部活力不足,全面性发展受到影响。由此可见,企业的规范管理上水平,企业的生存和成长,需要文化与制度的永生相伴,需要文化与制度的两重视、双提高。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科学企业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奠基石,没有建立起科学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就没有创建自身企业文化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4 把握“文化与品牌的协调关系”

企业文化和品牌一样,不仅需要内部认同,更需要外部认同。将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把企业文化和品牌结合起来,以品牌入手,打造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推进了品牌文化的传播。

第6篇

(一)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立一套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合理的将企业内部权力进行划分,才能使企业在科学的管理中稳步发展。使投资者利益得到保护、协调企业内部各关系、制约高层管理人员职权的滥用、各关系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使企业在监督和制约中发展。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能使企业提高抗外界经济竞争的能力,当企业一步步走向成熟与壮大的同时,企业内部各利益关系也就更加明显,各部门、各人际关系方面就更加的复杂和紧张。然而企业有一套健全的治理结构,就能有效的避免和控制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才能有效的起到保护和提高企业的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行使企业管理者的职能。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向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相关法律及法规的宣传工作,让员工了解和熟悉其宣传此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断的深化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方针与决策,在进行相关生产时,要明确企业的经济目标,使企业所有员工围绕企业管理者将企业利益最大化一起努力。企业管理者所制定的企业方针应与企业的基本经济方针应保持高度一致,积极的做好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以顾客的要求为己任,带领企业员工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相关工作,使顾客满意和满足。使行使企业管理者的职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现状

(一)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企业制定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管理制度,然而所制定出来的制度广而不精,不能实用与企业的经济发展,和脱离了社会的发展要求,严重的缺乏实用价值和可以操作的价值。要么就是制定了,但没有人来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和促进实施,显得制度执行中的不严谨性,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无法有效的进行和起到原本的作用。

(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组织机构死板。企业管理者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却忽视了企业经济要想稳步的发展,必须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时刻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进行变化,从而使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停滞不前,到最后变为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跟随着企业发展而变动,而不是企业随着所制定的有利企业发展的经济管理制度而稳步向前。

(三)企业人力资源问题过多。企业相对制定的激励机制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员工情绪波动大,人员的普遍流失,使得企业内工作无法顺利的实施和进行,有问题不能得到反馈和解决,使得工作滞后,影响工作效率,从而直接导致企业经济利益受到影响。更使企业形象大打折扣。

(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粗放陈旧。传统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粗放陈旧,企业只会一味的利用扩大经营模式来提高经济效率,然而这种经营模式只能局限企业经济的发展脚步,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无法与时展所衔接,那么企业本身经济管理就会出现漏洞,这种漏洞一旦蔓延开,那么就无法进行控制和弥补,企业最终智能走向灭亡。

三、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方法

第一,提高企业管理工作者的权限和职责,企业管理工作者在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起好带头作用,加大对员工的管理,收到员工反馈及时处理,处理问题及时解决,解决后及时的通报。向有关上级部门提出对企业经济管理好的执行方案,衔接好上下级工作;第二,明确企业经济管理方针和最终想要达到的目标,使其方针和目标符合企业的发展要求和顺应市场发展的要求;第三,优化配置人力资源。员工是企业的主导行为工作者,防止人员流失和浪费使人力资源起到优化配置的作用。切实能占在员工的角度多为员工着想,努力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使员工利益得到保证,才是企业经济得到发展的最好保障;第四,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方针与对策。使其与时展的步调一致,随着市场发展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变化。

四、结语

第7篇

关键词:薪酬;管理;问题;对策

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所必须依靠的中坚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不断从实体经济向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发展和过渡,而人是知识的掌握者和应用者,这就突出了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招募一批爱岗敬业,兢兢业业的员工,为企业的发展添砖加瓦,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作支撑。这就要求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目前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仔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做出合理的改革和调整,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一、目前我国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分析

(一)企业高层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薪酬管理的认知不够深刻,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不高

大多数企业老板以及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薪酬管理培训或学习,或者接受的不到位,没有很好的运用于实际中。他们简单的认为,薪酬就等同于工资。只要工资给到位,员工就会好好干活。然而,完善的薪酬管理不仅包括工资,还包括奖金、升迁、深造、学习以及节假日待遇更多项综合内容,员工不仅需要工资养家糊口,更需要从工作中得到认同感和企业归属感。只有领导者和决策者加强认识,将员工的利益放到公司发展的首位,才能发挥员工的积极主动工作的能力,全身心地投身到企业建设的事业中来。

(二)薪酬结构分配不合理,造成员工心理的不平衡

目前,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严重不合理,许多一线员工处于工作的最前线,工作辛苦,又脏又累,但是却拿着极低的报酬,收入与劳动不成正比,有的员工甚至难以维持沉重的生活压力和物质水平。其次,对于销售部员工的薪酬管理结构不合理,有的企业实行奖金提成平均分配政策这就使得销售部门作为企业的业务主导部门,员工难以发挥销售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影响了销售业绩的整体提高。再者,有的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节约开支,实行一人多岗多职,但薪酬却得不到双倍的回报,造成员工心理的极度不平衡,从而用消极的态度面对工作,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三)工资涨幅小,福利待遇低,使得员工离职率增高,造成企业人员的不稳定

许多企业的薪酬管理政策多年一尘不变,没有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的涨幅实际情况出发进行适当的工资调整,许多老员工为企业效力多年,仍然拿着微薄的工资。而且,许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没有给员工上保险,节假日加班不计加班费用,逢年过节也没有红包和奖金,福利待遇低。员工为了追求自身的发展和生活需要,就会选择离职,寻求更好的出路。大量的员工流失就会造成企业的不稳定,而培养新的员工上手又需要一定的周期,这就给企业的持续性发展带来不便。

二、为了企业的良好发展,企业如何建立健全企业薪酬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应加强自身认知,重视员工的利益,完善企业的薪酬管理

企业的领导层和人事部门必须认识到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必须将提高员工的利益和促进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指定薪酬管理方案和制度时,切实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不但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资报酬,也为员工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和业务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增强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经济收入决定工作态度,只有满足了员工生存和发展需要,员工才能无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企业自身状况,建立适合企业行之有效的薪酬管理结构体系

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决定人们对于当地岗位薪资的期望值也不尽相同。企业在指定薪酬管理制度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自身发展,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薪酬管理体系。例如,在生产性的企业中,一线岗位实施基本工资与计件工资相结合,文职岗位实施固定薪Y与绩效考核相结合,销售岗位实施无底薪责任制提成薪资管理这样不同结构的薪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员工端正工作态度,在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推动企业的发展。

(三)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

薪酬管理建设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除了提高员工的工资水平,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企业还应该在其他方面关怀员工,例如,为员工交纳保险,为员工提供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节假日奖励优秀员工外出旅游,逢年过节发放节日礼物,从小小的细节中体现企业对于员工的重视和关怀。只有不断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才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减少优秀人才的流失,将自身融入到企业的大集体中来。

三、小结

总之,员工是企业发展所依靠的重要人员和力量,而薪酬又是企业吸引更多员工和减少内部员工流失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将企业薪酬管理纳入人力资源部门以及管理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建立并健全薪酬管理体系,将员工的利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将企业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第8篇

 

金跃102井“3.25”亡人事故的发生不仅暴露出项目管理中对承包商管理的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的“硬伤”,也暴露出一些干部员工合规意识淡漠、安全思想麻痹的“软肋”。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青海项目部进一步查找青海作业队、青海区域的辽河项目单位在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违规问题, 深入分析对制度理解不深刻、执行不到位、习惯性违规的原因。

第一部分 已完成的工作

一、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确保活动起点高。按照“大排查、大讨论、大整改”活动要求,认真落实直线责任和区域责任,高标准、严落实。组织青海项目部、安全生产科对修井作业、调剖、堵水、酸化等所有在青海区域施工的辽河施工队伍开展了活动,建立安全风险清单,查摆安全隐患10项。通过活动的全面开展,让施工单位及员工对该事故的认识更加深刻, 增强安全合规意识, 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二、坚持全员参与、不留死角,确保活动范围广。把全员参与作为推进活动的重要任务, 让各项目单位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组织青海作业队、各项目单位对施工现场、生活驻地、运行车辆、安全资料进行自检自查,并将检查出的问题及整改情况报备给青海项目部,及时暴露存在的问题,检查验收做到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做到全力整改,提高了全员安全施工意识。

三、坚持安全教育、强化思想,确保活动理念强。青海作业队组织对63名新员工进行三级入厂教育,对应知应会和现场实际操作方面进行培训、考核。组织干部员工认真分析当前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召开会议,对新增风险进行识别,提出防范措施。开展员工井控应急演练,强化员工井控安全意识。

第二部分  工作中发现的不足

一、  现场检查方面:

从检查发现的这些问题来看,反思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负责人对安全工作只是停留在思想上比较重视,但缺少具体的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存在软件资料管理不规范、未开展员工能力安全评估、现场标准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调剖药剂与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不符合;未对新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能力评估、提问员工应知应会知识答不出来;配电箱缺少隔弧板、设备旋转部位防护不全、电气设备接地不规范。二是现场员工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有待提高,存在现场标准不掌握,不知如何去做、去管,主要表现在:进入现场油罐车未打接地、未告知整改;操作配电箱未使用绝缘手套(经检查现场也未配备);吊装作业时,员工站在吊臂下。三是项目单位的上级安全部门对区域的施工项目检查的少或检查的不细致,导致存在问题多,应要求项目单位的上级安全部门加强监管,与我们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四是作业队新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井控意识淡薄,存在安全隐患。应强化大队层级现场检查考核力度,对出现的问题全部及时整改完毕,有违规行为的进行处罚,并现场提出警告,如再次发现以上重复的问题,加倍考核。

二、安全管理方面:

通过召开会议、电话沟通、现场走访等方式,对青海区域安全管理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摸排、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青海区域市场分布较广,难以对现场安全生产做到完全管控。敦煌、涩北作业区、花土沟三地相距较远,均为6个多小时的路程。以往将市场开发工作为主,对项目单位现场施工安全方面的监管和检查有些“走形式、走过场”,发现安全隐患整改后,不能做到对日常安全施工进行“实时管控”。同时,还存在责任不清的问题,对青海区域辽河项目单位行使监管的职能,是由项目管理部机关职能科室履行,还是由青海项目部履行没有界定。目前青海项目部由于市场开发压力大、人员不足,安全监管能力也不足,建议机关职能科室定期组织对青海区域的辽河施工队伍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青海项目部做好沟通协调等配合工作。

(二)对项目单位安全管理不足。目前对承包商的管理主要有HSE准入制度,签订与各种商务合同同样效力的HSE合同、现场监管。这些管理措施对项目单位起到非常大的约束作用,也控制了很多风险,防范了很多事故。但是,在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项目单位用人的随意性,削弱了HSE准入管理的效果。同时,项目单位为降低成本,随意性大,不太能花很多精力和财力去培训他们,使得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很差。加强对项目单位的现场管理,采取重点专项检查、日常周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等多种形式来实施;完善检查考核措施,要切实起到对项目单位的惩戒作用。

(三)青海作业大队方面科技实业外雇特种车辆车况不良,车辆用时得不到保障,维持生产很吃力且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另外青海采油一厂要求大队自行处置油污地膜,但作业大队没有处置能力。

 

 

第三部分 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  分层管理

对青海区域的安全管理”由内而外,由重到轻”分自营项目单位、承包商、区域内辽河二级单位三部份进行管理。

(一)自营项目单位

小修作业是项目管理部的自营项目,对于作业队的管理,近期的工作:一是积极筹备三支队伍投产工作,与甲方对接,准备开工时需要软件资料及现场标准化施工要求;二是对现场井控设备进行检查,组织新职工井控实际操作演练,新入厂工人利用等停时间开展岗位练兵,包括正压呼吸器佩戴、安全带佩戴使用、工具识别、应急演练,提高井控意识,杜绝井喷事故的发生;三是待井控器到位之后,抓紧时间送井下作业公司井控中心进行检测;四是跟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工艺室要施工井号,进行现场勘察;五是对采油一厂污水排放地点进行调研,及审批程序进行摸底;六是对采油一厂跃进二号区块完井地面污染处理进行调研、油污泥处理排放地点进行调研和对审批程序进行调研。

下一步将建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让干部员工做到“有法可依”。加强新员工的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做到每名员工“过筛子”,不合格的员工坚决不能上岗;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作业大队应急处置方案与应急管理制度,完善应急培训、演练相关规定;加强现场管控与检查工作,依照作业区规章制度对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做到“有法必依”,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严格考核通报,警示员工减少失误,做到“违法必严”。

(二)承包商管理

1.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以《辽河油田公司承包商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为编制管理制度的刚性标准,结合《青海油田承包商管理办法》,将承包商准入、承包商培训、承包商评价、考核与奖惩等内容进行细化,完善管理制度。例如:将承包商的单位资质、项目上人员的安全证件、安全管理制度、施工设备的基本情况等资料收集备案。

2.现场检查,青海区域主要承包商共有6家,分别是科技实业、天华实业、泰利达、玉龙、晨宇、钻采院,根据承包商提供的危害因素辨识清单,针对调剖、堵水、酸化等项目的现场施工情况,制定现场安全检查巡视图,完善现场安全检查表;对承包商施工现场做到1个月一次全覆盖检查,做到系统化、科学化,不漏掉可能导致事故的一切因素。同时,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与承包商共同商讨后,形成定稿,坚决按照制度实施,面对违反制度的现象发生,绝不姑息。

3.建立青海区域HSE分委会微信群,通过微信通知通告、进行安全文件宣贯、对安全工作的安排等。坚持开展双周例会活动,通过会议了解承包商的日常生产安全工作实施情况、工作中需要协调的事宜等。对承包商进行不定期的培训和考试,主要培训三类人: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负责人、现场安全负责人,并将培训记录、资料、考试成绩留存。

4.编制承包商评估表,通过承包商提供资质、对承包商的日常安全检查、项目结束后安全绩效考察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协同市场科对承包商完成年度评估,作为下一年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

(三)青海区域内辽河二级单位

一、现青海区域内辽河二级单位有油建、筑路、研究院、设计院四家。对于没有承包关系单位的管理,联合相关单位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将检查出来的问题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给施工单位,责令在指定的期限内整改,并要求将整改后的通知单和整改后的照片返回,形成闭环。

二、采用切实有效的安全经验分享模式,让所有人员参与到安全培训教育中来。安全经验分享是将本人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的典型经验、事故事件、不安全行为等总结出来的。通过介绍、交流、讲解等方式,启发大家相互学习,激发大家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吸取事故教训,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筑起坚实可靠的安全防线。

三、加强关注员工的思想状态和身体状况,确保员工全身心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中。人的思想精神状态决定着人的注意力能否集中,操作技能是否正常发挥和运用,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意识是否时刻挂在心上,及时关注员工的思想状态,确保不让岗位员工带着工作不良情绪和家庭生活顾虑上岗作业。同时,青海又是高原地区,发现员工有胸闷、乏力等身体不适时,要停止作业,现场先进行观察,如情况严重时,及时送至医院进行观察、治疗。在保障员工的生活水平的同时,多与员工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解员工心声,为员工排忧解难。

第9篇

一、原燃料质量对钢铁企业的重要性

钢铁企业年物资吞吐以千万吨计量,以济钢为例,2012年全年采购进厂原燃料1000万吨,货款金额700亿元。其质量的优劣对企业影响具体有两点:

对企业铁前系统的生产工艺装备和经济技术指标影响巨大。原燃料质量对铁前炼焦、烧结、球团、炼铁高效生产至关重要,劣质原燃料无益高炉精料炼铁技术进步,虚假质量检测数据更将误导工艺配料结构,影响生产,破坏和损害生产工艺装备,缩短高炉寿命;对企业效益影响巨大。采购质次价高的原燃料不但会造成企业资产流失,对效益积聚更尤如沙池蓄水,匿于无形。试图用劣质原料生产优质产品的良好愿望,终将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加倍付出人力与物力。

二、钢铁企业原燃料供应质量管理

随着整个冶金行业全面发展,原燃料供应商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与信守商业伦理的权衡中倍受考量,部分的供应商的经营行为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

供方囤积资源,待价而沽,待市而动,单方面毁约行为增多;刻意拉拢腐蚀采购供应人员、检验人员弄虚作假,追求额外非法暴利行为增加。

这些现象已经超越了质量管理这一专业管理涵盖的范围,单凭专业管理手段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应当结合企业效能监察这一有效手段综合治理。因此,如何平衡处理好争取资源、实现企业战略利益与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维护企业现实效益之间的矛盾,不光是供应业务部门与质量检验部门要破解的难题,同时也是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原燃料供应过程中供方诚信经营、内部员工廉洁从业应妥善处理的重要问题。

三、质量管理与效能监察的关系

质量管理与效能监察都是以控制为主的企业管理手段:质量管理是侧重于使用技术手段进行检测质量数据信息分析的专业管理;而效能监察作为监察的重要工作方式和手段,以履职监察为核心、以综合性管理监控为内容,通过思想教育来督导企业人员正确、高效履职。两者都强调持续改进,只不过前者强调质量改进,后者强调管理改进;两者都偏重于通过查问题、找原因进而制订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

因此,两者兼容互补性很强,质量管理所需要的全员参与意识可以通过效能履职监察得到强化,原燃料质量事故可以通过效能监察进一步得到查处落实,进而促进原燃料质量管理工作纵深拓展。同时,效能监察也可以通过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和专业方法,推动效能监察自身工作内容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实现效能监察与质量管理相互融合的工作局面。

四、开展原燃料质量效能监察具体应侧重的几个方面

原燃料供应质量效能监察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完善原燃料质量管理:

第一,加大力度查处质量案件。

原燃料供应是企业系统与市场环境的重要对接口,开展原燃料效能监察,发现和查处质量案件关键在于纪检监察部门通过举报网络、信息沟通、协调职能的优势,一方面在进厂原燃料取制样、检测等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建立情况沟通机制和通报制度,充分发挥内部员工的监督力量,构建得力的立体监督网络,另一方面积极与司法部门联系,形成内部执纪与外部执法相结合的、力量,查处和打击弄虚作假的犯罪行为。

第二,加强廉洁与廉政教育。

原燃料质量效能监察应结合思想教育,从廉洁自律、廉洁从业、廉洁共建着眼,在企业、家庭、 社会诸多层面开展助廉活动和廉政教育,利用内部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开展案例剖析和讨论,倡导和创建廉洁守法、廉洁奉公的廉政氛围。通过互动方式向供应商倡导诚实守信、廉洁从业的现代商业伦理意识,来净化外部经营环境。

第三,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督促和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定。通过剖析各类查处的案件发现:不法供应商利用制度的缺失这一管理盲点实施违法乱纪。应运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理念,结合企业实际,实现制度体系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廉政建设的要求。

第四,加强原燃料质量监督,强化制度执行。

监察部门应通过有效地开展原燃料供应质量专项效能监察,建立和制定进厂原燃料检验监督管理制度,采取不定时的进行现场综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督促采购部门和质检部门开展质量效能监察,对供应质量进行测评、总结和反馈,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监督网络,督促履行质量管理职责,提高检测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