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0:18
导语:在绩效自评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年度资金40.83万元,本年度财政拨款40.83万元,执行率100%。已带动14户贫困户39人分红,已保证稳定脱贫,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产量10万斤,利润为2万元,项目已带动14户贫困户采取托管经营的方式年底分红。已建酒窖一间,12个发酵池,每个规格(长宽深)为3*1.8*2。建厂房、酒窖及基础设施建设12.08万元;购买变压器一套18.8万元;购置电锅炉一台6.75万元;增设发酵池十二个3.2万元;共计40.83万元,改建后已带动14户贫困户分红,分红款每户贫困户可分得700元,已稳定脱贫。
2、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设定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影响指标、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二、绩效自评开展情况
2020年11月10日,镇村扶贫酒厂因环保要求和生产需要扩大规模,改建发酵池、地下酒窖,已提高生产规模、减少成本、改善污染情况,达到环保要求,生产出质量好,各项指标都达标的产品。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年度资金40.83万元,本年度财政拨款40.83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率为100%。
3、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专人管理。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产出指标包括产出数量、质量、时效指标。
数量指标:建厂房、酒窖及基础设施建设,12个发酵池,每个规格(长宽深)为3*1.8*2;购买变压器一套;购置电锅炉一台;增设发酵池十二个。
质量指标:计划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为100%。
时效指标:计划项目工程完成及时率大于或等于98%,全年实际完成及时率大于98%。
成效指标:项目年度到位资金40.83万元,实际完成投入40.83万元,已竣工验收合格后支付。
设定指标已全部完成。
效益指标:项目建成后对外发包,承包费用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并带动14户贫困户39人分红保证稳定脱贫,项目已带动14户贫困户采取托管经营的方式年底分红。
可持续影响指标:计划工程使用年限大于等于15年,设定效益指标已完成。
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已解决收益贫困人口满意度大于等于98%,实际收益贫困人口满意度大于或等于98%。全年实际指标均按计划完成。
一、目标管理情况
区政府高度重视“四好农村路”民生工程建设,出台了《市区人民政府2020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区政府2020年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项目。并与区交通运输局签订了2020年度目标责任书,细化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责任,确保“四好农村路”建设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同时加强了“四好农村路”建设宣传力度,为各项工作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扩面延伸工程和养护大中修工程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2020年我区实施扩面延伸工程142.376公里,共144条路,计划投资16836.5万元,实施养护大中修工程11.96公里,计划投资450万元,其中上级补助286万元,地方配套164万元,目前各项工作均圆满完成。
(二)绩效自评开展情况:我局自接到市民生办绩效自评通知后,区交通运输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门会议,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绩效自评工作方案,明确了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并对各项建设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自评,对工作成效进行检查,核实,年度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资金到位及时,项目支出合法合规。
(三)项目决策情况
项目申报规范性:区交通运输局根据市交通运输局下达的全市年度建设计划任务后,于每年9月底前制定各乡镇街下一年度建设任务分配方案并征求各乡镇街意见,在统筹考虑各乡镇街意见后,同步开展具体建设项目的计划申报工作,计划申报通过后,由区交通运输局将计划下达到各乡镇街。
项目审批合法性:我区扩面延伸工程和大中修工程严格按照项目审批程序执行,扩面延伸工程项目和养护大中修道路设计文本均由区交通运输局组织专家评审,报市备案。
项目绩效目标合理性和明确性:我区2020年扩面延伸工程、养护大中修工程、路长制工程和农村运输通达工程均纳入政府目标绩效,且上级下达的扩面延伸工程和养护大中修工程已于2020年8月完成全年建设目标任务。
(四)资金落实情况
我区严格按照省、市、区“四好农村路建设”扩面延伸、农村公路养护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合理分配建设资金;并在区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上明确了“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由区财政统筹安排,2020年我区财政安排“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5707万元,其中扩面延伸工程5543万元,养护大中修工程164万元。扩面延伸工程和养护大中修工程资金拨付均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资金,目前我区扩面延伸工程已支付资金8734.30万元,大中修工程支付资金129.08万元。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资金。
(五)项目管理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项目管理工作,制定了《市区农村道路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下发了《市区交通运输局关于成立工程质量安全督查小组的通知》,同时在市农管局、交通质监局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下,结合区域实际,严把“八关”,切实保障工程质量。一是严把准入关。对参与建设的企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对挂靠借用资质投标、违规出借资质等不符合条件要求的一律不予准入;二是严把招标关。公开招投标信息及工程预算造价,实行合理低价中标,招投标结果一律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严把程序关。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四制”要求,完成一道工序、验收一道工序,方可安排下一道工序;四是严把监督关。项目业主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安排专人全过程现场监督施工,同时邀请乡镇街、行政村派员监督,构建多位一体的立体监督模式;五是严把安全关。严格安全评估、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封闭管理,完善安全生产日志,经常性进行安全生产巡查治理,确保施工安全;六是严把廉政关。注重按规范签订廉政合同、认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防控、从严追究违反廉政规定行为。七是严把验收关,区交通局成立了验收工作领导小组,严格验收标准,对不合格工程一律不予验收。八、严把项目公示关,对2016年以来实施的工程进行回看,在检视整改工作中发现的部分2016-2018年项目未完全实施“七公开”制度,现已整改完毕,2020年实施的项目均严格执行了“七公开制度”通过以上措施,我局牵头实施的交通工程项目,能够达到设计规范要求,无明显质量事件、无安全责任事故。
(六)财务管理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区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设工程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专户,做到专管专用。同时,强化建设资金拨付管理,严格执行资金支付由农管局、质监站、工程计划科、财务科及验收组成员会签制度,确保了资金拨付规范性,做到公开、透明、安全、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无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套取等现象。
(七)项目效益情况:
一是方便了群众出行。随着上级资金的不断投入,危桥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逐步深入推进,村村通“断头路”逐步修复,安防工程对安全隐患的解决,促使好路率逐年攀升,群众出行由便捷实现了向安全舒适的转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已成为历史;二是加速了商品流通。农副产品及时出得去、农资产品快速进得来,农民收入年年攀升,带动了居民生产消费,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三是造就回乡投资创业热潮。经济示范项目、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等依托农村公路在村组悄然兴起,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良性循环;四是助推了新农村建设。农民择路而居,促进了乡村组综合规划,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强了农村的畅、洁、绿、美,提升了群众幸福生活指数。群众对交通运输工作满意度逐年攀升,积极参与建设管理、主动出资修路架桥,全面加快了和谐交通进程。
三、农村公路路长制情况
路长制持续运行,区乡村三级路长体系运转良好,各项规章制度按照规定上墙,完善了路长制公示牌,召开了两次区级路长制工作例会,路长和乡村道路专管员均严格按照路长制实施方案和道路专管员管理办法履行各自职责,2月底对96名道路专管员集中进行了业务培训,及时发放了专管员工作经费,目前专管员巡路护路工作已全面开展,通过路长制的实施极大改善了全区的路域环境,有效治理了全区农村公路沿线乱堆乱放、违法侵占、违法搭建广告牌和违章建筑等治理工作,基本消除农村公路“脏乱差”现象,改善了区容区貌,实现了农村公路“畅安舒美”目标,提高了农村招商能力,提高政府威信;维护社会发展公平等社会效益显著,人民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__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经费年初预算资金90000.00元,乡政府按季进行申报,经财政局批复下达后,全部用于环境综合治理。
(三)项目绩效目标。__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建成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基础设施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
(四)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项目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方式,成立项目自评小组,结合评价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扎实开展本次自评工作。自评小组针对申报内容、实施情况、资金兑现、财务管理等做出自我评价,认真听取社区居民建议意见,做好总结工作。
(一)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__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经费年初预算资金90000.00元。在实施过程中,于2013年1-12月按月平均申请并批复资金7500.00元,截止12月底所有计划资金全部到位。
2、资金使用。截止2013年12月底,__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经费已全部支出,主要用于:路灯电费支出14767.00元,环境卫生及垃圾清运工资22760.00元,环卫车保险、驾驶员保险及燃油维修支出22773.8元,环境整治场地、农药、扫帚等28199.2元,环境整治宣传、资料费用1500元,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__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经费采取授权支付形式,由财政所年初拟定用款计划,分期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进行计划申请,及时、规范对收支进行会计核算及账务处理。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成立工作小组。乡政府乡长唐平任组长,人大主席兰宗权任副组长,党政办主任杨明英,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人员胡玉芳、财政所谯世枝、郑俊坡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整个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
(二)项目监管情况。
各村委会、社区、单位之间加强协调,注重配合,强力推进,同时,乡党委政府还加强综合协调,加大督办力度,督促任务落实,保证顺利完工。
本项目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关心、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顺利推进,圆满完成任务,并经村、社区居民评价,满意度为100%。
今年元至10月份,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局的指导下,我局领导班子团结和带领全体干部职工紧紧围绕“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严谨作风,推动发展”为主题活动,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三加强,三确保”为中心工作目标,克服机构改革期间的困难,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已基本完成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中为民办实事农村药品“两网”建设项目已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全县未发生任何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现将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明确目标,制定方案。
年初,我局根据市综合绩效评估指标,结合县域实际情况,确定了安仁县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工作目标,印发了《安仁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二O一O年工作要点》,制定了相应的各项工作方案,如《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方案》、《药品医疗器械稽查工作方案》、《安仁县2010年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安排》、《安仁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实施方案》等20多个工作方案,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措施,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各项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一是将各项工作明确责任领导和股室,具体细化到岗到人;二是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点评,保证工作任务进度和质量。三是日常监管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组的形式,量化指标,检查到位,奖惩分明。四是建立了详细的工作台帐,如日常监管、稽查办案、“两网”建设等电子台帐,随时掌握工作进度和质量。
三、加强协调,采取支持。
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开展系列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后续监管机制,巩固扩大“清无”成果。从今年2月底,按照市“清无”办的工作部署,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由执法队牵头组织,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街道相继在辖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多项有针对性的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对网吧、餐厅、娱乐场所、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六小场所”等行业进行了重点清理。
一、以执法队作为执法主体,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开展清理整治无证无照黑网吧专项行动。按照市领导指示精神和《全市清理整治黑网吧统一行动工作方案》(深清无办1号)的部署与要求,执法队继续加大无证无照黑网吧打击力度。
二、以执法队作为执法主体,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为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执法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对辖区内的无证照豆腐作坊进行了地毯式整治。
摘要: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教育投入产出的相对有效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院校处于DEA有效、规模收益不变阶段,并通过投入产出指标的不同组合,进一步探讨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本的相对效率。据此,提出了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增长,充分利用教育经费,适当增加人力和物力资本,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等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 :高职学院;教育投资效益;评价;数据包分析方法(DEA);广州
基金项目: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与效益问题研究—以广州为例”(项目编号:2013A157)
作者简介:王超辉,男,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监察审计处经济师,高职研究所兼职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教研究、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4-0017-05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如何对其教育投资效益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往学者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定性分析方面,鲜有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进行研究,而衡量教育投入产出最根本的指标就是其生产效率。因此,本文从教育投入产出实际出发,以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教育投资效益为研究对象,尝试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以下简称DEA)对广州市属高职学院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数据包络分析。同时,通过投入产出指标的不同组合,探讨人力资本、教育经费和物力资本的相对效率,以期发现广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为相关政府部门和高职院校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提供参考,从而为我国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帮助。
一、DEA评价方法的选择
DEA最早是由美国运筹学家查恩斯(A.Charnes)、库伯(W.W.Cooper)和罗兹(E.Rhodes)等学者于1978年基于“相对效率评价”原理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非参数分析方法[1],基本思路是运用线性规划的方法构建观测数据的非参数分段曲面或前沿面,然后相对于这个前沿面来计算效率。即把每一个被评价单位作为一个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以下简称为DMU),众多DMU构成被评价群体,通过对投入和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以单元的各个投入和产出指标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确定有效生产前沿面,根据各单元与有效生产前沿面的矢量距离,确定各DMU是否DEA有效。基于法雷尔(Farrell)测量的数学规划方法,查恩斯、库伯等学者提出了CCR模型(规模报酬不变),而后又修正为BCC模型(规模报酬可变),从而扩大了CCR模型的应用范围。总之,所谓的DEA就是评估一群DMU之间的相对效率,当某个单位的投入越少,而产出越多,显示这个单位的绩效较高。因此,DEA常用于多投入与多产出的评估。
诚然,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方法有多种,如比例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包络分析法。相比于其他测量方法,DEA的优点在于适合处理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评价;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在避免主观因素、简化运算和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DEA分析不受指标量纲的限制,相对于一般生产函数衡量方法而言,DEA方法以整体为研究的基础,更符合系统原理。因此,DEA被广泛应用于包括企业绩效研究、金融机构绩效评估、产业效率评价和高校等非盈利机构绩效评价等方面。
DEA中的效率具体可分为技术效率(crste)、纯技术效率(vrste)和规模效率(scale)。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是指在既定的产出组合量下,所投入最小的投入组合量,或以现有的投入组合生产最大产出组合量,来衡量DMU是否以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若DMU能够在维持相同的产出水平下,减少多余的投入,即可增加技术效率。规模效率是生产量与资源投入量的比例,当产量与资源投入量成等比增加时,即具有规模效率,若不成比例增加,代表不具规模效率。本研究主要在衡量教育资源投入下所产生的效益,并采取以BCC模式中的产出导向效率作分析。另外,由于DEA效率值的测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投入和产出指标的组合[2],本文也通过不同投入—产出组合来分别探讨效率值,即单一投入对应多产出和多投入对应单一产出,借此说明各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情况。
BCC模型原理可以理解为:假设存在N个DMU,每个DMU都有P种投入和T种产出,而对于第m个DMU,Xm表示投入向量,Ym表示产出向量。将X定义为(P×N)的投入矩阵,而将Y定义为(T×N)的产出矩阵。在规模收益可变的假定下,第m个DMU的投入型效率值可以通过求解获得。其函数简化形式如下[3]:
minθ
s.t.∑tj=1λjxj≤θx0,
∑tj=1λjyj≥y0,
Iλ=1
λj≥0,j=1,2,…,t,
其中θ(θ≤1)是一个变量,约束条件Iλ=1,可以确保前沿面满足凸性,表明规模收益可变。我们能够用BBC模型判定是否同时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当θ=1,且s1+=s1-=0,则DMU为DEA有效,DMU的投资活动同时为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当θ=1,但至少某个输入或者输出大于0,则DMU为弱DEA有效,决策单元的经济活动不是同时为技术效率最佳和规模最佳;当θ<1,DMU不是DEA有效,投资活动既不是技术效率最佳,也不是规模最佳。[4]
二、指标选择和数据处理
在用DEA方法评估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之前,必须先确定高职院校投入与产出的指标。国内外文献关于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研究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可以看作将一定数量的教育投入(人力资本、财力资本、物力资本)转化为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等产出的运营过程。所以,人力资本、财力资本、物力资本等可以看作投入指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等为产出指标。而在确定基本指标之前,我们对所有候选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除出了一部分无效指标之后,本次研究选取的投入指标有专任教师数(X1)、教育经费总额(X2,万元)、教学行政房面积(X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X4,万元)、纸质图书总数(X5,万册);产出指标为在校生数(Y1)、为学校社会服务收取的服务费(Y2,万元)、技术专利项目(Y3)及论文数量(Y4)。我们把参加评估的所有广州市属高职学院看作是同类型的DMU(所有的数据均来源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014年度报告》及中国知网),表1为2013年6所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投入产出指标的具体数据值。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组合效益包括人力效益(B1)、财力效益(B2)、物力效益(B3)、基于人才培养数量的效益(B4)、基于社会服务产值的效益(B5)和基于科学研究成果的效益(B6)。如表2所示,其中含“√”为参与指标。
三、评价结果分析
(一)综合效益分析
应用DEA分析方法评价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教育投资的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及规模效率,结果可见表格3。从整体上看,2013年,6所广州市属高职学院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平均值分别是1和0.997,纯技术效率皆为1而规模效率却相对较低,这说明广州市属高职学院在不考虑规模规模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其教育投资有效率,但是由于其办学规模的不合理,导致了整体投入产出效率的低下。其中,6所学校中有5所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同时为1,说明这些高职院校教育投入产出效益全部有效,并且全部处在规模收益不变阶段。而DMU4纯技术效率虽然为1,然而由于其规模效率的偏低影响了整体效率,而从该学院所属类型来看,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这种规模效率的降低来源于学校办学规模的不合理扩大。因此,就目前数据结果来看,大部分广州市属高职学院的规模基本达到最适合的状态,必须严格控制办学规模来实现效率的整体提升,在保证办学规模的适度扩张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教育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等创新手段提高自身的办学能力即纯技术效率。
(二)组合效益分析
应用不同投入—产出组合来分别探讨人力、资本、物力资源以及这些投入对于广州市属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数量、社会服务产值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影响程度,表4给出了通过DEA方法评价的不同组合条件下的相对效率数值。
由表4可知,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纯技术相对效率平均值分别为1、0.961、1,这与综合效率比较接近,然而由于财力资源的规模效率值仅为0.807,这严重影响了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教育财力投资效益,这也说明存在财力资源利用方面的规模无效性,这种无效性对于广州市属高职学院的影响甚至高于财力对效率的影响。另外,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规模效率平均值依次是0.951、0.807、0?981,有效性排序为物力>人力>财力,这表示只有80.7%的办学经费投入有效地转化为了教育产出,其中,有2所学校(DMU2,DMU5)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2所学校(DMU1,DMU4)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剩余两所学校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总之,人力、财力、物力资源DEA效益数据显示,广州市属高职学院虽然纯技术相对效率整体有效,但是三者都不具备规模效益,处于弱有效阶段,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将产生少于一个单位的产出,尤其是财力投资效益更为突出。
从表5可以看出,基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纯技术相对效率平均值分别为1、0?949、0.972,这与综合效率也是比较接近。人才培养数量的规模效率(0.941)相对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规模效率(0.942)有些偏小,这说明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教育教学水平相对于自身的学术科研质量偏低。
然而,基于社会服务产值的规模效率为0.847,并且仅仅有1所学校处在规模递减阶段,显然,广州市属高职学院应该适当增加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从而可以提高自身教育投资效益。而从基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规模效率及规模报酬类型可以看出,科学研究是带动教育投资效益的重要动力,而对人才培养数量的不合理扩张,则成为了一种不容忽视的阻力。
四、讨论与建议
由前文对广州市属高职学院教育投资DEA效率的研究结果可知:在现有教育教学水平下,学校规模、人力、财力、物力的有效利用、参与社会服务、教育科研水平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的主要方式。
1.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增长,充分利用教育经费。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国家技术人才的摇篮,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然而,从前文研究结果可见6所学校的规模效率(0.997)和人才培养数量的规模效率(0.941),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广州市属高职学院办学规模的教育效益带有弱有效性。因此,政府和学校必须严格控制学校规模增长,使得高职教育投资效益实现最优化。诚然,教育投资必然涉及教育经费,财力投资的技术效率(0.961)和规模效率(0.807)要求我们不能盲目地加大财政投入,必须充分利用教育经费,只有这样,才可以向着高职教育投入与产出的理想化道路迈进。
2.适当增加人力和物力资本,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由前文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广州市属高职学院人力和财力的纯技术相对效率平均值皆为1,规模效益分别为0.951、0.981,但是其规模报酬类型大都没有处在递减阶段。所以,适当增加人力和物力资本方面的投入,诸如扩大专任教师数量、引进高素质人才、扩大校园基本设施建设等,都可以有效地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事实上,这也与解决人才培养数量上规模效率较低的路径不谋而合,即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众所周知,教育教学最终是要落实到课程教学实践中,而这需要学校人力资本(教师)和物力资本(设施)的强有力的支持,才可能达到较高水平和质量。
3.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由于广州市属高职学院社会服务产值的规模效率(0.847)和整体所处类型,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规模效率(0.942)和规模报酬递增(IRS),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则成为政府和学校提高教育投资效益的必然选择。对此,国家和高职院校应更加积极参加大量的社会服务活动,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融入社会的理想目标,同时重视自身的科学研究水平,加大自身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科研成果、专利项目的产出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
最后,由于本研究是对截面数据进行的横向比较,因此结论只能反映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某一阶段的教育投资效益,以后将通过对各年数据及各省市院校进行纵向分析,探讨其效益效率发展变化的情况及趋势,并考察近年来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变化给教育投资效益带来的改进是否显著。
参考文献:
[1]A.Charnes,W.W.Copper,E.Rodes.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 Research,1978,(2):429-444.
[2]Jenkins,L,Anderson,M.A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Reducing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3,147(1):51-61.
[3]Alm T,Chames A,Cooper W W.Some statistical and DEA evaluations of relative efficienci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J].Social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1989,22(6):259-269.
[4]Tom kins C,Green R.An experiment in the use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iency of UK university departments of Accounting[J].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and Management,1988,(4):147-164.
关键词:绩效预算管理 ARP预算管理系统 绩效报告
一、项目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 项目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
“一上”的预算凭空编制。虽然项目预算的编制是根据模板中的三级明细科目汇编的,做到了由粗放式到细致化的转变,但在我国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处于计划管理下,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完成科研任务而不是将科研任务与预算相结合,这就造成课题负责人在进行科研经费申报时不依据课题的实际情况,只是根据模板项目一一编制,对项目支出缺乏考察与深入研究,可行性分析缺乏深度,既降低了预算的可靠性,又增加了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操作的难度。
“一下”预算控制数的难以确定。由于“一下”预算的主要目的是由财政部下达各部门预算控制数,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财政部门不能够完全了解预算的内容所以很难给定一个合适的控制数,并且目前这个控制数仅仅是根据“一上”预算的总数往下削砍一定比例得来的。这就势必会造成预算申报时的多报、虚报。
2.预算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年度预算经费滞后。因项目预算是以会计年度为预算期的,而一般情况下,年度预算经费下达较晚,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项目的执行进度。在“二上二下”过程中,不断会有新的预算调整和项目预算加入,最终预算的下达通常要到下半年甚至更晚, 对于续作项目往往是上半年执行上一年度的节余资金, 但对新上的项目由于资金不到位无法及时开展工作,虽然可以先通过借款取得一部分资金,但其主要工作仍然集中到预算下达后, 这样就影响了预算的执行进度。
预算管理与技术管理的结合还不够紧密。目前,项目管理由科研管理和财务管理两部分构成, 其具体工作分别由两个部门负责。这两个部门各司其职促进了专业化管理,但彼此缺少有效的沟通机制。财务人员不了解项目实际的具体内容和进度, 而科研管理人员不了解预算执行情况, 因而不能够及时发现并协调预算执行与项目进度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项目承担单位超能力承担项目等也是影响预算执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单位为取得预算收入而申报过多的项目,使得其工作有些应接不暇。另一方面,在项目申报时没有认真考虑和调查项目的可行性和工作难度,往往是先申请下来再考虑具体的工作内容,尤其是期限较长,较为复杂的项目很有可能超出本部门单位的承担能力[1]。
3.预算控制和绩效考核问题
第一,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控制机制。目前的项目预算,在预算控制的即时性及与决算统一融合等方面有着明显不足。尤其是对内容多,角度新、资金使用时间长的项目进行评价时,评价指标如何设置,如何保证各项定量定性指标科学合理等问题,在实际预算运行中几乎空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
第二,目前绩效评价只针对单个项目或某一部门,不能反映项目之间、部门之间的绩效差异,因此无法对项目的投入产出效益进行评价,也不能很好地横向比较项目的优略,造成项目选择的限制。
第三,项目从投入到产出,再到效益发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评价时点如果选择在项目完成后,则项目效益远未充分体现;如果选择在项目效益充分发挥后,则时间跨度过长,即使评价结果相对客观,也无法做到及时调整预算。
二、完善经费预算管理的对策
1.构建绩效预算管理的框架体系[2]
绩效预算管理是指利用预算绩效信息设定统一的绩效目标进行资源配置与优先顺序的安排,以帮助管理者维持或改变既定目标计划、并报告其结果与目标符合程度的过程。其核心是将绩效水平与具体的预算数额联系起来。绩效预算管理框架体系包括项目绩效计划、年度绩效报告、绩效评价和反馈绩效评价结果。
项目绩效计划。项目绩效计划通常在编制项目预算和项目任务书时根据项目的战略目标确立,包括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目标、实现绩效目标需要开展详细的活动和需要动用的资源、衡量绩效目标的具体指标以及按照正常条件能够打到的绩效标准等。
年度绩效报告。为跟踪部门年度绩效计划的进展情况,一般要求部门管理者定期或者不定期地提交绩效报告。绩效报告通过实际绩效和计划绩效的比较,描述绩效目标的完成进度。绩效报告的主要用途包括:有利于部门管理者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正措施,并据以调整资源分配;有利于部门管理者向公众证明本部门履行职能的有关情况。
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对部门完成绩效情况进行评价。虽然绩效报告一般会对部门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做出判断,但是,由于绩效报告由部门自己提供,是对项目绩效的自评,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为了更好地对部门绩效进行评价,很多国家开始采用公民取向的绩效观,即绩效报告要向社会公众公布,由公众进行评价。
反馈绩效评价结果。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能帮助相关部门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和加强其预算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结果产生的作用不同:对于部门管理者,绩效评价结果有利于其了解公众的偏好以及自身的不足,据以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对于预算分配部门,绩效评价结果是调整以后年度预算分配的重要依据。
2.使绩效预算体系和ARP系统相融合
绩效预算是预算管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兼顾经济性和效益性。ARP预算管理系统是一整套为预算管理而建立的预算管理服务信息技术平台,通过登录网站即可录入和查询信息。因此将两者有机的结合不仅能够达到上述绩效预算管理的目的,而且还能够起到完善ARP预算管理系统、优化预算管理的作用。
融合流程图
首先,中科院ARP系统中的预算分析表中仅仅包含了预算的完成情况而没有项目的完成情况,因此,为使两者结合从而对项目绩效做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需要加入包含项目绩效和预算绩效的部门自评而形成的绩效报告。其次,ARP系统当中的预算录入只是对预算金额的录入,而没有项目计划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录入。因而会造成绩效评估内容的缺失,因此除预算录入原本包含的三个二级科目外,还应加入项目计划的录入。这样才能为后面进行的绩效评估提供依据,为最终绩效报告的生成做准备。
绩效报告的形成。这里的绩效报告其实就是部门的自评报告。对于实施范围内的跨年度项目,在每个预算年度结束后两个月内,项目实施部门对绩效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实施一年一评的中期评价,自评结束后将自评报告报业务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在该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项目实施部门对绩效总目标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自评结束后仍将自评报告报上述部门。对实施范围内的非跨年度项目,在预算项目完成后两个月内,项目实施部门对项目支出的绩效和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自评,自评结束后将自评报告报业务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
项目预期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预期绩效总目标反映项目实施后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的、产生的效果等。根据项目管理实施文件要求、上级和区政府工作考核标准、部门制定中长期规划、部门年度工作计划、申请项目资金时提出的预期绩效目标等方面综合分析后填写。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第一,对于项目完成情况的分析。首先,考察项目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项目以最低成本达到目标,即是否节约了资金。其次,考量项目的效率性:主要反映项目的实施能否按照预定目标快速、高效组织实施并完成,主要从实施质量与进度方面来反映。最后,评估项目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多大程度上达到政策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反映项目实施是否达到预定目标。除了上述三方面还可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考虑。第二,对预算完成情况的分析。预算完成情况可用预算完成率来评估,具体情况如下表:
第三,自评结论,出现的问题及建议。主要从项目完成情况和预算完成情况两个来说明本项目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对其中完成情况不理想的项目进行重点考察,更新计划目标或节制预算。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118-264
[2]夏友全.以A R P 预算管理系统为手段创新财务服务机制[J].工程技术( EngIneering Teehnology),2013,(6):105-108
[3]Fisher J.G.MainesL.A.Peffer S.A.Sprinkle G.B.2002.Using budgets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effects of resource allocationand horizontal information asymmetry on budget proposals,budget slack,and performance.The Accounting Review,847~865
[4]宗建岳.浅议预算管理中如何开展项目支出绩效跟踪评价[J].财经研究,2012,112233360(8):70-72
作者简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强预算布置的科学性、准确性、有效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强化财政支出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本方法适用于与各级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拨款关系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简称“预算单位”
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第三条本方法所称预算支出绩效考评(以下简称“绩效考评”指通过规范的考核方法。对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运行过程及其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的管理行为。
第四条绩效考评的对象为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布置的预算支出项目。
第五条绩效考评的原则
(一)统一管理。统一组织,预算单位协助配合,分级实施。
(二)科学规范。科学、公正地评价预算单位支出的绩效情况。各预算单位要根据被考评对象的行业、项目特点,制定绩效考评具体实施方法。
(三)客观公正。通过实施绩效考评,科学、公正地评价预算单位支出的绩效情况;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项目为主,重点评价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第六条绩效考评的主要依据
(一)国家和省、市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各级党委、政府相关工作的决策安排;
(三)财政部门制定的专项资金管理方法和绩效考评工作规范;
(四)预算单位的职责、年度工作计划、中长期发展规划及相关支出绩效预期目标;
(五)预算单位申报预算的相关资料和财政部门的预算批复文件;
(六)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总结资料和项目验收及绩效自评报告;
(七)预算单位的财政支出决算演讲和有关财务会计资料;
(八)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演讲;
(九)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章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方法
重点以项目支出绩效考评为主。第七条绩效考评包括以部门全部支出为对象的部门预算绩效考评或以项目支出为对象的项目支出绩效考评。
可分为项目完成结果评价和项目实施过程评价。第八条绩效考评主要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实施考评。绩效考评类型按评价阶段的不同。
也可以在项目全部完工以后一次性考评。项目完成结果评价是指项目完成后的总体绩效评价。其中:阶段性任务在目标完成之后即可实施绩效考评;跨年度支出项目既可以根据项目完成情况分阶段进行考评。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对实施过程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
第九条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
(一)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
(二)为完成绩效目标布置的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与使用情况;
(三)预算单位为完成绩效目标制订的管理制度、采取的具体措施等;
(四)财政支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
(五)预算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其他考核内容;
(六)财政部门认为有必要考核的其他内容。
第十条绩效考评方法主要包括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利息效益分析法等。
(一)比较法。指通过对绩效目标与绩效结果、历史情况和考评期情况、不同部门和地区同类支出的比拟。
(二)因素分析法。指通过分析影响目标、结果及成本的内外因素。
(三)公众评价法。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对各项绩效考评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和经济社会效益状况的考评方法。
(四)利息效益分析法。指将一定时期内的支出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
(五)财政部门确定的其他考评方法。
第三章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
对跨年度的重点项目可根据项目或支出完成情况实施阶段性评价。第十一条绩效考评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
并考虑以下因素:第十二条绩效考评指标是衡量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的载体。绩效考评指标设置和选择应以评价内容为基础。
(一)相关性。选定的绩效考评指标与预算单位的绩效目标和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有直接的联系。
(二)可比性。对具有相似目的工作选定共同的绩效考评指标。
(三)重要性。对绩效考评指标在整个考评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筛选。
(四)经济性。绩效考评指标的选择要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
(五)系统性。绩效考评指标的设置应注意指标体系的逻辑关系。系统反映财政支出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内容。
个性考评指标是指针对预算单位和行业特点确定的适用于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项目的绩效考评指标。第十三条绩效考评指标分为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共性考评指标是指适用于所有单位的绩效考评指标。
第十四条绩效考评共性指标主要包括:绩效目标完成水平、组织管理水平、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及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具体指标由财政部门确定。财政部门应根据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情况。
第十五条绩效考评个性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等。具体指标由财政部门会同预算单位根据被考评对象的绩效目标确定。
第四章绩效考评的组织管理
由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及所属项目单位分级具体实施。采取项目单位自行评价(以下简称“自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组织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第十六条绩效考评实行“统一组织、分级实施”管理方式。即由财政部门负责统一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所属项目单位自评
(一)项目单位作为基层预算单位。必需及时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提出项目资金的预期绩效目标;根据确定的绩效目标,结合项目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自评。
(二)项目单位每季度对项目绩效实施情况进行自查。提出考评项目下半年支出进度和资金使用意见;项目单位在预算项目全部完成后(跨年度项目在预算年度结束后)进行事后自评,自评结束后20天内将自评演讲报主管部门和县财政部门备案。
(三)自评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况、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自评结论、问题与建议、评价人员等。如项目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目标存在差别的应在自评演讲中作出详细说明。
第十八条主管部门组织考评
(一)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项目考评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本部门及所属单位的项目考评工作,指导、监督、检查所属项目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
(二)主管部门应根据年度工作目标。同时可对项目单位的绩效自评情况进行抽查。
(三)主管部门应认真编制年度项目评价计划表。
(四)主管部门项目评价演讲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况、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问题和建议、评价人员等。
第十九条财政部门组织考评
(一)县财政局负责全县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政策制定和检查、指导、监督工作。每个预算年度选取局部具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力的项目组织评价,并负责县直预算单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和抽查。乡镇(开发园区)财政所(分局)负责同级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工作。
(二)组织开展特定重点项目和市县乡(镇)联动项目的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上级部门工作要求。
第二十条绩效考评实施方式由同级财政部门确定。一般情况下由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实施。
第五章绩效考评顺序
第二十一条绩效考评的准备
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应提前20天向考评对象发出通知,绩效考评对象确定后。考评对象要认真做好迎接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考评通知应包括考评目的内容、任务、依据、考评时间、考评实施者等。
考评实施者拟定具体考评工作方案。
第二十二条绩效考评的实施
(一)资料审查。考评对象应根据考评实施者的通知要求。考评对象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考评实施者应及时对考评对象提供的自评演讲及相关资料进行审查。
(二)现场和非现场考评。现场考评。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并对所掌握的有关信息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提出考评意见。非现场考评,指考评实施者根据考评对象提供的资料,分类、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考评意见。考评实施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考评对象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评形式。
(三)综合评价。考评实施者运用相关考评方法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形成绩效考评结论。
第二十三条撰写和提交绩效考评演讲
(一)撰写演讲。考评工作结束后。
内容完整,绩效考评演讲应当依据充沛。分析透彻,逻辑清晰,评价准确。绩效考评演讲应经考评实施者所有人员签字。
(二)提交演讲。考评实施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向组织实施评价的财政部门、预算单位提交评价演讲。
(三)结果反馈。考评实施者的评价演讲经组织实施的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审定后。
第二十四条绩效评价工作规范
(一)绩效考评实施者对考评对象提供的相关资料负有失密责任。
(二)列入年度绩效评价范围的项目。并配合考评实施者的工作。
(三)主管部门应组织实施好本部门的考评工作。督促项目单位及时报送自评报告。
第六章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第二十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要高度重视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
(一)项目单位逾期不报送项目绩效自评报告的视同该项目未达到预期绩效目标。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对项目单位的绩效自评工作进行检查。
(二)财政部门应逐步将项目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财政支出(预算)重要参考依据。对于绩效优良的项目单位。安排预算时应从紧考虑或不予安排。
(三)对考评对象在申报项目过程中。还要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奖励奖励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并建议有关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于其中冒犯法律的应将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
关键词:基础教育;绩效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背景情况
随着计划经济逐渐过渡到市场经济,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化和完善。2011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将企业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引入到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系中。所谓预算绩效管理是指在预算管理中引入绩效理念,在关注预算投入的同时重视预算产出,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纳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以提高政府资金配置的效益性为目的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作为公共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经费的预算绩效管理也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将绩效的理念贯彻于学校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全过程,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促进学校增强责任意识,改善教育管理水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已成为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课题。现在,已有地方利用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学校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参考依据,使得学校提出的年度预算科学合理,部门编制的年度教育预算更加贴近学校实际需要,并更能合理保障学校预算执行的制约。
二、推进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促进学校增强责任意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我国基础教育经费大都来自于公共财政投入,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往往只关注教育公共支出的规模,如每年教育经费的投入量、增长比率等,却忽略了教育资金分配的科学、合理和产出的效果。学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教育经费支出责任的落实、有利于提升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有利于节约教育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近几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比较缓慢,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增量渠道优化教育财政支出的空间受到约束,必须把工作重心转到盘活教育存量资金、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上。如国家对中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改革,实行全免费教育,与实施前相比政府对中职教育的投入虽然增幅较大,但所增加的经费主要用于免费教育、兑现教师的绩效工资等支出,实际新增可用于教育事业发展、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增量并不大,学校只有通过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才能实现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
(三)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学校公共服务效率
基础教育学校的职责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就其功能而言是提供教育服务产品,完全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通过预算绩效管理,可以使学校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和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保障学校向社会提供合格及优秀人才。
三、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从2003年财政部出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起,基础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经历了十多年的摸索,直至今日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仍只是起步阶段,在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目标、绩效评价和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应用管理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使得基础教育学校预算绩效管理不能快速发展。
(一)推行教育预算绩效管理缺乏热度
教育主管部门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预算管理的影响,产生偏面的认识,往往只关注教育预算的投入量和教育经费的增长比率,却忽略教育经费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效益和效率;学校领导往往从本单位的利益出发在年初安排经费时想方设法地多争取经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则更多关注支出的合规性和相符性等,却很少去关注教育预算目标完成的质量、时效、教育支出成本和项目完成的效果所产生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影响等,使得教育经费浪费、使用效率不高现象时有发生;学校会计人员也因预算绩效管理的专业性、复杂性等特性,对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的主动性明显不足,再加上自身认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限制很难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落实预算绩效管理职能缺乏人才
基础教育学校会计人员很多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受过系统的财务、管理、经济、金融等方面的教育,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接受传统预算管理理念,短期内很难适应当前的预算管理模式;有些学校存在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学校财务要求不孰悉,更谈不上参予绩效管理;现有会计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
(三)实施教育预算绩效管理质量不高
预算绩效管理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管理、预算执行管理和绩效评价管理,其中绩效评价管理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核心。学校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在绩效目标、评价指标设置和评价标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绩效目标方面,存在立项依据不充分,部分学校在申请项目时,往往不能很好地和学校的工作目标、重点工作相结合,项目与学校的工作职责之间匹配不够清晰;预期绩效目标在数量、质量、时效、成本上不够细化和量化,成本支出缺少相关的测算过程,申请资金随意性较大等问题。二是评价指标设置不够全面,支出绩效评价是一项新鲜事物,尚属起步阶段,对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设置处于模索之中,目前很难设置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来满足不同层面、性质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需求。三是绩效评价范围有待拓宽,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绩效评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和部门整体绩效评价,目前教育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仍集中在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层面,缺乏部门整体绩效评价。四是绩效评价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能适应绩效管理的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求评价人员要有过硬的财务本领,还需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计算机应用、工程建设、经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超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当下这种复合型高级人才并不多。
(四)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不够
教育支出绩效评价主要有两种方式进行自评,由学校自行组织力量自评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自评,并出具相应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分别报送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从目前出具的评价报告看,往往只停留在发现问题层面,一评了之,评价结果应用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财政部门在安排预算资金时,往往只考虑当年的绩效预期目标、事前绩效评审等因素,而很少将上年度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预算资金安排的参考依据,绩效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之间缺乏有机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力度不够,反馈和公开机制不够完善,目前学校项目往往将评价结果直接反馈给个别相关人员,领导、教师和其他业务部门人员都不清楚评价结果,社会公众对项目绩效评价结果更是无从了解,绩效评价结果无法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学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对绩效评价好的学校缺乏相应的奖励,包括对会计人员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还有对学校层面上的奖励。
四、推进教育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一)大力营造实施学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氛围
2014年,新《预算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公共财政预算收支中的绩效管理要求,为我国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奠定了法律的基础。学校要加强新《预算法》的宣传和培训,使学校领导和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有初步的了解,思想上接受预算绩效的理念,行动上支持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
(二)加快学校管理会计人才更新与培养
采取各项措施,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不仅要使会计人员能在会计核算和管理方面能独挡一面,同时要加强管理学、经济学、财务和金融理论方面知识的培训,使会计人员成为具有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应当加快调整现行会计教育体系,重组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立足于国际水准,重视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为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合格的后备人才,并尽快把人才充实到一线岗位。
(三)全面落实学校预算绩效管理
学校要成立以校长负责、总务、教研、基建、教师代表参予的预算绩效管理小组,促进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联动,按规定编报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进行绩效跟踪,将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及时上报教育主管部门;组织评价小组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做好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出具的自评报告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检查、指导学校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编制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对下属学校预算的执行进行绩效跟踪,汇总、归集学校执行中存的问题和整改措施报同级财政部门;按规定组织下属学校做好绩效自评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开展财政评价和再评价工作。
(四)进一步落实教育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教育主管部门要对下属学校上报的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并将汇总的评价结果上报财政部门;绩效评价结果要在学校公开网站上公开,接受全校教师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建立评价结果反馈与整改机制,评价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安排专项资金的重要依据,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弄虚作假骗取、挪用专项资金等行为,除追缴专项资金、取消以后年度专项资金补助外,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及个人的法律责任。
作者:王以斌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李海南.预算绩效管理是适应我国国情的现实选择[J].财政研究,2014(03):46-49.
[2]李亚楠.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系实施绩效预算的可行性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0(09):104-106.
[3]姜玉中,魏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