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0 14:50:21
导语:在复分解反应的定义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初中用高中知识“下凡”,讲清“知其然”,实现启下衔接
1.反应类型
初中的四类化学反应类型是根据表面形式划分的,在内容上要讲清分类的实质特点:化合反应是“多和一”;分解反应是“一分多”;置换反应是某一位置的替换,讲清阳离子置换特点,如Zn+2HCl=ZnCl2+H2,对应高中阴离子置换,如Cl2+2KBr=2KCl+Br2;复分解反应是分解反应的复合,两个反应物都分解,如:BaCl2+Na2SO4=2NaCl+BaSO4,BaCl2和Na2SO4阴、阳离子都分开再重新结合。
在学生学习中,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较易掌握,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则相对困难,要到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学完才能真正理解。初中阶段的教学,可在学生能接受的程度上渗透一点高中知识帮助学生理解。
如关于置换反应的教学,通过“金属活动顺序”把握置换反应的规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则是利用了高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在教学中讲清“原位置的替换”,在理解上建议以溶液、离子知识为基础,渗透一些高中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有利于优等生的智力开发。如Zn与盐酸反应,盐酸在溶液中是以H+、Cl-的形式存在,HCl中的H+反应形成了H2,Cl-与Zn变成的Zn2+结合形成了ZnCl2,实现了HCl变成ZnCl2和H2的过程。为什么Zn变成了Zn2+,H+反应形成了H2?简单点化“Zn变成了Zn2+的过程中失去电子,H+变成了H2的过程中得到电子”。悬念启发使学生得到思维的训练,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望。“知其然”是强行入轨,“知其所以然”才是素质教育的体现。将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下凡”,实现初中“置换反应”的承上过渡和高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启下衔接。
2.反应原理
(1)从化学反应的规律着手,初步认识反应特点
初中化学知识内容简单,学生掌握知识的层次处于表层,不能从本质上理解概念、原理,常常生吞活剥、死记硬背结论,这给学生学习化学带来困难。在知识的理解、掌握、迁移等环节中,建议尝试使用高中知识,引导学生力所能及地从化学反应的规律着手,初步认识化学特点。如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方法,有固+液(如H2)、固+固加热(如O2)、固+液加热(如CO2)。建议利用高中的知识,在复习中对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仪器装置等内容,根据制气模式认识特点、把握知识。
(2)从结构决定性质的特点着手,初步认识探究过程
初中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是将各物质逐一介绍,如H2、O2、Fe的学习,是从它们与单质、化合物(酸碱盐)反应来串联知识的;高中则是从一类典型物质如碱金属、卤素的学习,过渡到“族、周期”整个物质系统的学习,通过物质结构上的相似与递变,认识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与递变。建议初中在学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概念后,采用探究程序来进行学习,即:探究物质的组成分析物质的结构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验证物质的性质。如学习三大强酸中硫酸的性质时,可通过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离子化合物等知识,探究硫酸的组成(H2SO4)分析H2SO4的结构(H+、SO42-)预测硫酸的性质(酸性:与金属锌发生置换反应、与氧化物Fe2O3、碱Cu(OH)2、盐BaCl2发生复分解反应)实验验证硫酸的性质。
3.实验测算
初中以相对原子、分子质量进行计算,理论根据是什么?
(1)利用高中摩尔质量比的方法引入质量比
从以上分析看出,相对原子量比与质量比的实质和表现相同,可以将质量比“下凡”至初中阶段,叙述如下:将原来“4份H2与32份O2反应生成36份H2O”,具体为“4gH2与32gO2反应生成36gH2O”。引入质量单位后使初中的质量计算顺理成章,亦成功过渡到高中的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
(2)计算带入单位,为高中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奠定基础
现在初中教材中已将单位带入计算式进行运算,但往往没有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但一旦不良习惯养成,到高中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时这种不带单位的习惯易造成计算混乱。
二、高中以初中知识“升华”,讲清“知其所以然”,实现承上过渡
高中用初中知识承上过渡,通过旧知识的迁移,使新知识不“新”,去掉神秘面纱,增加亲密度,实现难点分散和化解。
1.反应类型
高中的化学反应类型有无机反应与有机反应两类,有根据表面形式划分的、也有根据实质内容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是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升华延伸;取代反应、脱水反应(消去反应)、酯化反应等有机反应与初中的无机反应区别较大。
(1)离子反应以初中复分解反应条件为切入点
关于离子反应的教学,以初中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点承上过渡,教学的切入点是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同时引入电离及强弱电解质的概念,从离子反应的角度揭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完成离子反应知识点的扩充(参见表1)。
表1 复分解反应条件衍伸离子反应条件的比较
(2)利用金属置换反应引入非金属置换反应
例如,高中的非金属置换反应,指卤素间的置换,如
Cl2+2KI=2KCl+I2
2.反应原理
(1)理解生成物的产生原理
例如,金属钠与非金属O2反应,初中介绍钠与O2常温反应形成常规氧化物Na2O,O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O2-。高中介绍钠在空气(O2)中燃烧形成Na2O2可作如下解释:由于反应剧烈,O2分子来不及破裂形成单个氧原子O,O2分子直接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气离子O22-。把过氧化钠中过氧根离子从来源角度称为氧气离子,与氧离子形成对接,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把握。
(2)渗透化学反应原理,理解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
初中化学做为入门学科的限制,使学生习惯用记忆法去掌握方程式的书写;而高中方程式多、杂、乱的感觉,学生难以把握方程式的书写。高中教师要抓住学生学习心理,由经验记忆型向探索理解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应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内容。如钠的氧化物性质介绍,Na2O溶于H2O形成NaOH,Na2O2溶于H2O形成NaOH和O2,反应原理与过程叙述如下。
(3)以“点-线-面”升华知识网络,构筑知识体系
初中化学以点带面的介绍了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很零碎,而高中必须升华为知识系统,方能学生全面把握化学学习。例如,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目的,更多的是要解决化学实验的实践问题。对实验的现象、操作、原理等知识点进行比较、分类、归纳,形成“点-线-面”知识网络,建构知识体系,以便于思考问题时,大脑能及时搜索出有意义的信息解决问题。
如对于铝的性质实验的系统教学,展示给学生的是知识点金属Al、Al2O3、Al(OH)3、Al3+的性质,每个知识点根据化合价的递变关系和性质转换形成知识线。
在铝的知识线中整体反映Al、Al2O3、Al(OH)3的两性特点,这是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的(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连接Na-Mg-Al-Si-P-S-Cl性质,形成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知识面,整体形成铝元素“点-线-面”知识网络,建构铝的性质实验体系。
3.实验测算
(1)概念、公式记忆法升华,“理解不用记”
高中是学生记忆力、智力培养训练的重要阶段,多学科、大容量的知识学习,必须将原来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法升华。在“理解记忆”法基础上提出“理解不用记”研究型教学模式,目的是强调“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克服不理解而记忆的盲目性、不准确性。
①认识概念顾名思义。如“摩尔质量”:1摩尔的质量(口语表达)。
②理解公式定义着手。如1摩尔的质量怎么求解?2molAl物质的质量54g,则Al的摩尔质量是:54g/2mol=27g/m2。
③掌握公式口算反推。如题目求1.5molNa2CO3的质量,学生这样思考很容易掌握公式:1molNa2CO3的质量106g,1.5molNa2CO3的质量=1.5mol×106g/mol,所以公式:m=n·M。计算题运算时由算式反推公式,确保公式“不用记”能想出来。
④验证公式单位算出。如“计算24.5g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你记忆的公式是否正确?可用单位算出。由质量m求物质的量n,即摩尔数,“质量—摩尔”自然联想摩尔质量M。由m与M求n,m与M能乘还是能除?看单位:g与g/mol只能是除:n=m/M。计算题运算时公式由物理量单位算出,确保公式“不用记”能运用无误。
(2)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法升华,“一步到位”
以初中方程式质量计算为基础,“升华”高中多种物理量混合运算的方法原理。
[例1]6.5gZn放入足量盐酸溶液中完全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多种物理量混合计算“一步到位”技能方法总结如下:
例1中的解法:给6.5g,就用6.5g直接计算,不要转换成0.1mol;求H2的体积,就直接设VH2,不要求出质量0.2g或物质的量0.1mol再转换成体积。这样不用转换而一步到位的比例式,使用了不同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把单位带入,通过“比例上下单位统一”正确列出比例式。
教学中能否达到这些效果,需要教师的精心钻研,初中教师要研究高中教材,高中教师也要研究初中教材。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相关知识的衔接,要让初中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解读初中化学知识;要让高中学生能从初中基础知识中,迅速、自然接轨,进入高中阶段复杂、繁重的学习中。初、高中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对接是一门教学艺术。初、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衔接,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强化衔接意识是前提,重视化学的起始教育是基础,加强教材中实验内容的衔接是根本,注重实验教法的衔接是重点,加强实验过程与方法的衔接指导是关键,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是保障[2]。真正做到三个方面的对接,才能驾驭中学的课程、教材与教法。
参考文献
第一周复习:化学符号
1、复习常见的元素符号;复习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根据化合价能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3、会表示课本提及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
1、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酸碱环境中的颜色变化。
2、酸和碱的定义,溶液呈酸性和碱性的原因。
3、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第三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节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和实质及盐的定义。
2、酸与碱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3、中和反应的实际应用。
第四周预习:九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节酸和碱的性质
1、酸碱的腐蚀性(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2、常见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3、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第五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节海水中的化学
1、海水中的化学物质,海水制镁。
2、"可燃冰"和"锰结核"。
3、海水淡化技术。
第六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二节海水"晒盐"
1、海水"晒盐"过程--蒸发结晶。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区分和转化。
3、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降温结晶。
4、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
第七周预习: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节海水"制碱"
1、氨碱法制纯碱的简单原理与主要流程。
2、纯碱的性质及用途。
3、盐的水溶性规律。
第八周总结假期学习情况
整理假期学习内容,落实记忆基础知识,整理好预习笔记。
要求:1、按计划完成复习预习任务,并整理好复习、预习笔记(每周笔记不少于200字),开学检查。
2、预习时注意阅读课本,并完成"在线测试""挑战自我"涉及的习题,开学检测重点。
二、社会调查及科技论文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2、金属的特性:大多数金属是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汞是液体。
3、金属的共性:有光泽,有导电性和导热性,有延展性。
4、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用途,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回收、对环境的影响等。
二、合金
1、合金: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合金是混合物。
2、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主要成分是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3、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大,熔点比纯金属低。
4、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抗腐蚀性能非常好。
三、金属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
4、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是银。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4Al
+
3O2
==
2Al2O3
2、铜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2Cu
+
O2
2CuO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1、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置换反应中有些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2、(1)铁与盐酸反应:Fe+
2HCl
==
FeCl2
+
H2
铁与稀硫酸反应:Fe+
H2SO4
==
FeSO4
+
H2
现象: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镁与盐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
+
H2
镁和稀硫酸反应
Mg+
H2SO4
==
MgSO4
+
H2
锌和盐酸反应
Zn+
2HCl
==
ZnCl2
+
H2
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
Zn+
H2SO4
==
ZnSO4
+
H2
铝和盐酸反应
2Al+6HCl
==
2AlCl3+
3H2
铝和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
==
Al2(SO4)3+
3H2
(2)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铝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2Al+
3CuSO4===
Al2(SO4)3+3Cu
(3)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Fe
+
CuSO4
==
FeSO4
+Cu
(4)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现象:浸入溶液中的铜丝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Cu
+2AgNO3==Cu(NO3)2+2Ag
3、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钾
钙
钠
镁
铝
锌
铁
锡
铅
氢
铜
汞
银
铂
金
4、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注意:盐必须可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相差越远,越容易反应。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金、银等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其余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原理:在高温下,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Fe3O4+
4CO
高温
3Fe
+
4CO2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现象: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目的是排尽管中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2)实验完毕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CO: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倒吸,炸裂玻璃管。
(3)尾气(含有CO)的处理: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二、金属资源保护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氧气、水发生化学反应。铁锈(主要是Fe2O3.xH2O)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干燥;在铁制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等。
2、金属资源保护的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合理有效地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一、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
3、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汽油、酒精也可以做溶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
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如果其中一种是水,把水叫做溶剂。
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如植物油分散到水中。
6、乳化: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着水流走。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1)温度基本不变:氯化钠溶于水;(2)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
(3)温度升高:
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水。
课题2
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相互转化
不饱和溶液变饱和: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除熟石灰和气体)。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增加溶剂、升高温度(除熟石灰和气体)。
3、结晶的方法:
(1)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
(2)蒸发溶剂:氯化钠从溶液中析出。
二、固体的溶解度
1、定义: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三、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一、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二、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三、稀释问题
1、原理: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公式:浓溶液质量×a%=稀溶液质量×b%
四、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石蕊和酚酞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一、常见的酸
1、盐酸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口有白雾。用于金属除锈,人的胃液里有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2、硫酸是无色、油状液体,不挥发。浓硫酸有吸水性,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氨气),用于金属除锈。
3、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衣服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4、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否则会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5、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6、酸的化学性质
由于酸溶液中都有H+,所以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不变色;
(2)酸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酸和另一种盐。
铁锈与盐酸反应: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铁锈与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Fe2(SO4)3+
3H2O
铁锈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二、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有强烈的腐蚀性,如果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2)、氢氧化钠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放出大量热。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易潮解,常做干燥剂(不能干燥CO2、SO2、HCl)。氢氧化钠可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就含有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而发生潮解(物理变化),还能和CO2反应而发生变质(化学变化),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工业上制氢氧化钠:Na2CO3+Ca(OH)2==
CaCO3+2NaOH
2、氢氧化钙
(1)氢氧化钙俗名熟石灰、消石灰,是白色固体,微溶于水。氢氧化钙可做建筑材料、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2)生石灰与水反应可制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CaO
+
H2O
==
Ca(OH)2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
3、碱的化学性质
由于碱溶液中都有OH-,所以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使无色酚酞变红色。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和酸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4)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中和反应
1、由金属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氢氧化钠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NaOH
+
HCl
==
NaCl
+
H2O
氢氧化钠与硫酸的中和反应
2NaOH
+
H2SO4==
Na2SO4+2H2O
二、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在酸性土壤中加入熟石灰,以中和酸性;硫酸厂的污水中有硫酸,可以用熟石灰中和;胃酸过多,可服用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被蚊虫叮咬后(蚊虫能分泌蚁酸),可涂上含有碱性物质(如NH3.H2O)的药水。
三、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酸碱指示剂。
2、表示溶液的酸碱度,用pH,pH的范围在0~14之间。酸性溶液的pH
3、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4、测定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将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
5、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为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因溶解有二氧化碳,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的pH
5.6。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NaNO2)有毒;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苏打);碳酸氢钠(NaHCO3,又叫小苏打);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
一、氯化钠:
1、用途:是重要的调味品;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氯化钠配制的;公路上的积雪可以用氯化钠来消融。
2、粗盐提纯的步骤:(1)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2)过滤:玻璃棒引流;(3)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二、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1、用途:碳酸钠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碳酸钙是重要的建筑材料,还用作补钙剂。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能治疗胃酸过多。
2、CO32-或HCO3-的检验方法:加盐酸,产生气泡;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物质中有CO32-或HCO3-。
碳酸钠和盐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
CO2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HCO3
+HCl==NaCl
+H2O
+CO2
三、复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盐和盐反应、盐和碱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可溶。
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化肥简介
1、氮肥
(1)、作用:使作物叶色浓绿。
(2)、常用氮肥:尿素、氨水、铵盐、硝酸盐等含氮化合物。。
2、磷肥
(1)、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2)、常用磷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等含磷物质。
3、钾肥
(1)、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2)、常用钾肥:硫酸钾和氯化钾等。
4、复合肥料
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磷酸铵和硝酸钾(KNO3)等。复合肥料能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有效成分高。
5、使用化肥的利与弊:使用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不合理使用会污染环境。
6、使用农药的利与弊:使用农药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二、化肥的简易鉴别
1、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据此可以检验铵态氮肥,同时注意这类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
2、区分常见化肥的方法
氮肥
钾肥
磷肥
看外观
白色晶体
灰白色粉状
加水
全部溶于水
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加熟石灰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无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食物的成分中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称为营养素。
一、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瘦肉、鱼、鸡蛋、牛奶、豆类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些物质如甲醛等会与蛋白质发生反应,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二、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淀粉属于糖类,稻、麦、马铃薯等富含淀粉。蔗糖存在于甘蔗、甜菜中,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就是蔗糖。
三、油脂: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称为油;
动物油脂呈固态,称为脂肪,二者合称油脂。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
四、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常量元素:
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如氧、碳、氢、氮、钙等。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
二、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小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1、必需微量元素:如铁、锌、硒、碘、氟等。缺铁会引起贫血: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缺硒会引起癌症;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氟易产生龋齿。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2、非必需微量元素:如铝、钡、钛等。
3、有害微量元素:如汞、铅、镉等。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一、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无机化合物。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CO、CO2、CaCO3等看作无机化合物。
二、小分子与有机高分子
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小,称为小分子: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高,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三、有机合成材料
棉花、羊毛和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塑料有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四、“白色污染”与解决方法
1、“白色污染”的危害: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会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
2、解决方法;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策略研究提升初中化学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化学高效课堂的呈现,也是考核教师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欲实现高效课堂,就要在教学中倡导“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把活动权交给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敢做、敢想、敢说,引导学生真正全员参与起来,深入、持久地进行探究。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一个学生只有喜欢你的课,才会主动学习你所教的学科,而爱学、好学、乐学,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提升教学实效。而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也是一种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状况、特点以及能力,再结合教材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引起学生思考。
在溶液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时,为了揭示溶液的特征和溶质种类的多少,提出问题:盐水还能溶解其它固体物质吗?让学生提出假设、分组讨论,进而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记录结果、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实施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通过探究大家发现,水中不但可以溶解食盐,而且还能溶解高锰酸钾等其它物质。
由于高锰酸钾溶于水颜色是紫红色的,色彩很鲜艳,学生的兴趣被完全调动起来,学生的参与率明显增高,课堂的气氛也异常活跃。
由于高锰酸钾溶于水静置一段时间后,上下颜色完全一致,证明溶液有均一性。静置又没有出现分层现象,同样可以证明,溶液具有稳定性。水中不但可以溶解食盐,而且同时还能溶解高锰酸钾等其它物质,进一步证明溶液的定义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二、分散教学难点,克服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化学用语及酸碱盐等知识点时,常常产生畏难情绪,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比如,就化学元素符号教学而言,可以从绪言课开始每节课有计划性地介绍常见的化学元素符号和一些常规的化学式,这样学生每节课只要稍微花一些时间,就能学会,并在一至三单元检测中作为考核要求,至第四单元学习时学生已经比较熟悉了,学生已不觉得学习化学用语有多难学了。
化学式的书写,学生往往不能得心应手,重要原因是不熟悉元素的化合价。于是,可以将常见元素化合价编成歌谣运用于教学中。“钾钠银氢正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铝三硅四氧负二,氟负一,铜一二铁二三。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虽显老套却十分奏效,学生一边诵读,一边写化学式,这样既熟悉了化合价,又学会了化学式的书写。学中用,用中学,难点就迎刃而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就会更高,主动性就会更强。
三、改演示实验为科学探究性分组实验,还学生活动权
演示实验,只能是老师体验,学生无法亲历,无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溶液的形成》这一课的目的,是解决“溶液的定义、组成、特征等知识”,书本通过演示实验教学法来解决,学生的兴趣不浓、参与率不高。而改用科学探究性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的小组学习法,来学习“溶液的形成”这一节知识,将抽象知识变为直观知识,课堂气氛活跃。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积极讨论和动手操作中,学生全员参与了探究性实验。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时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顺理成章的得出溶液的组成、特征及定义等知识。
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学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为以后学生学习类似的知识提供了具体的经验。
四、以学生为中心,还学生训练权
训练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通常训练权是教师起主导作用,这样不利于学生自身查漏补缺,不利于学生自身的提高。只有主动去查找自身不足,才是学习知识最好的方法。
1.让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
只有自己归纳的知识才能有更深的映象,才能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内化。酸碱盐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难点中的难点,学生上课听得懂,但考试时又不会做,这一直是教师头痛的事情。教学中采取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归纳、总结,促进对知识、技能的巩固、掌握和应用,复分解反应是初中化学中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发动学生讨论、自己归纳总结找出反应进行的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将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碳酸钾溶液与石灰水反应:K2CO3+Ca(OH)2=CaCO3+2KOH;
②碳酸钾和稀盐酸混合:K2CO3+2HCl=2KCl+CO2+H2O;
③氢氧化钡与稀硝酸混合:Ba(OH)2+2HNO3=Ba(NO3)2+2H2O。
(2)上述复分解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呢?分组讨论,开展辩论,总结规律,实战应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中含有一些“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能相互结合而形成一些特殊的物质使反应得以发生。在①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CO32-和Ca2+,而K+和OH-则是“旁观者”,并没有参加反应。在②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CO32-、H+,在③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OH-、H+。
学生通过讨论、思辨、总结、应用,比较深刻地领悟了复分解反应的实质,通过领悟掌握的知识是终生受用的。
2.让学生自己出试卷
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在某个单元或某个知识点掌握不够好时,可以采取让学生自己出试卷,然后让全班的同学参与答卷。由于是出给同学们去做的,出卷子质量的好坏会影响自己的脸面,因此学生会专心去搜集相关的知识、学习相关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相关知识。
指导学生自编试卷好处多:一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前总是教师出考题,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现在,让他们也做一次小老师出试题考别的同学,这必然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思考考查范围,自觉地查阅资料。有些学生在编题过程中,还能主动地向教师和同学请教,起到了很好的查漏补缺的作用。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复习的能力。要出好试题,必须对整个单元或某些知识点有整体了解,这也正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个基本要求。
我们倡导生本教育的课堂,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既要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又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让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既要“遍地开花”,又要“鹤立鸡群”,真正做到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化学概念 形成概念形象思维 计算推理
初三化学基本概念多而抽象,学生领会和掌握这些概念具有一定的难度。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清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一、动手探究,形成概念
实验,既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是学生形成概念的绝好途径。如通过“水的沸腾”和“镁条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前后,“水的沸腾”只是物质状态卜的变化,而无其他物质生成。但“镁条燃烧”的特点是镁条变成不同于镁的新的白色物质――氧化镁。南此得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同时适当增加课堂实验,让学生直接看到实验现象,既增强了学生对概念的信度,又彻底破除了死记硬背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巩固。
二、形象思维,突破难点
有些基本概念比较深奥、抽象,而学生不易理解其特性和精髓,把握不准、分辩不清、难以顺利迁移、灵活运用,这时应强化形象思维,也是加强概念教学的手段之一。
例如,在讲分子这个概念时,我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一些现象:为什么我们能闻到花香?为什么卫生球放久了会慢慢变小等。让学生从宏观的感觉中体会到微观粒子的性质,理解分子的概念。又如讲到元素的概念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先让学生想象原子和原子核的构成,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形成“元素”的概念,这样既排除学生对抽象概念的厌烦情绪,又使学生对抽象概念理解得较准确和深入。
三、理清关系,便于记忆
许多化学概念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抓好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利于澄清学生对概念的模糊认识,所以我在教学中注重给学生理清系统的技能和方法。如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化合物的关系是包含关系,而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则是并列关系。
四、精炼知识,化繁为简
一些化学概念层次较多,这给学生理解和记忆带来一定难度。教学中,我把组成定义的关键词、句突出讲解,促进对概念的理解,加强记忆效果。如,溶解度这个概念,学生在记忆时很难理解全面,所以我在讲解时强调四个方面:一是定温、二是100克溶剂、三是要达到饱和状态、四是溶解度单位。又如在“催化剂”中强调“变”和“不变”,只有理解这些词句的意义,才能深刻理解基本概念。
总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初三学生认识特点和思维能力,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采用多层次,多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化学概念教学 记住概念 理解概念 深化概念 升华概念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概念是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知识的“骨架”,抽象的化学概念却常使学生望而生畏。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习惯、教师对概念教学深度的把握程度、教学方法等原因,造成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使得化学概念的教授在实际教学中困难重重。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化学概念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一、概念教学中的现状
1.初中生思维特点和错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概念教学。
初中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模式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看问题容易片面化、表面化、绝对化。学生每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世界,会自然地获得有关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并形成一定的生活观念和经验,这为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提供了前提条件。而先入的生活观念有的正确,对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的则是错误的,对于概念的形成、理解和运用起到消极作用,造成学习障碍,不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错误观念和经验一旦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延续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正的。
初中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将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后习题上,却忽略了基础概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是一带而过,或者采取死记硬背的错误模式,在具体运用中生搬硬套。这样做往往使得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概念,对于基础知识的遗忘率高,学习效果差。例如:在学习酸碱度概念时,很多同学都会准确地复述,但是碰到具体的题型时,却很难准确地判断和运用。
2.教师在概念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不利于概念教学。
初中化学作为理科,教师在教学中过多注重实效性,讲究课后习题的演练,很少注重概念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习惯让学生将概念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甚至在教授过程中仅仅一带而过。殊不知,如果不讲透概念,学生就无法将知识内化,随着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累积,学生就会觉得化学学习繁琐复杂,毫无体系可言,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际教学中,教师容易将概念点化。其实每个概念都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与其他知识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找准这种联系往往是准确理解概念的必由之路。若把握不好就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错误百出。
二、概念教学中的探索
1.抓住关键词,记住概念。
概念的特点就是简单、明了。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真剖析概念,把握好每一个关键字、词,帮助记忆,例如:在学习氧化物概念时,抓住“两种元素组成”,“一种为氧元素”,学生就能明确地记住氧化物的概念,并能根据具体的题目做出氧化物概念的辨析,知道高锰酸钾为何不属于氧化物。
这些关键字、词还揭示了概念的本质,是与之相似概念区别的关键。如,在学习原子的概念时,“化学变化”、“最小粒子”就是关键词,在讲解时要着重强调。实际上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原子是可分的;而“最小粒子”也仅仅是从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能误解为质量、体积等最小。在历年中考题中围绕此概念的题目也不少,最好在讲完后讲解几道与此有关的例题以加深理解。
2.结合实验,理解概念。
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对化学概念的感性知识,再由教师对演示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对化学概念形成初步的认识。
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教学中,按教材要求给学生做了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大理石与稀盐酸作用四个演示实验。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找出上述四个实验结果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多数学生都能得出前两个实验没有新物质产生,后两个实验产生了新物质的结论。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我又补充了撕碎纸张和纸张燃烧的实验,随后进行总结:“纸张撕碎和纸张燃烧都属于纸张的变化。但纸张撕碎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纸张燃烧除形态发生变化以外,还产生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再由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物理变化。
又如,溶解度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试验,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溶解度概念存在的四个条件。同样,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均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建立概念。反之,老师空洞地讲解,只能是事倍功半,学生听起来也是枯燥无味。
3.联系对比,深化概念。
在化学概念学习中有意识地通过变式与类比的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对概念掌握得更透彻,更能从深层次上获得概念的属性。例如:CuSO+2NaOH=Cu(OH) + NaSO,FeO +6HCl=2FeCl+3HO,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正例。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这个定义,在判断具体反应类型的时候就会因理解片面出现差错。因此在教给学生获得复分解反应概念的定义之后,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定义对不同的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在概念教学中既要举正例又要举反例。虽然反例不具备概念的关键特征,但提供了最有利的辨别信息,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对概念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我们一再强调化合物要互相交换成分,但学生的理解也仅停留在字面上,举出反例CO+2NaOH=NaCO+HO,学生在辨别之后就更深刻体会交换成分,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复分解反应。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联系对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获得概念的本质属性。
初中化学概念中有很多都是相对的,例如元素和原子,分子和原子,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我们都可以在教学中采用联系对比的方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运用概念解决问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知识系统化,升华概念。
概念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将已学到的概念系统分类,概括总结,使知识系统化,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复习化学基本概念一般采用绘图的方法,如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这几个概念后,总结这几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突出元素在这几个概念中的主导地位,揭示这几个概念的从属关系、组成与构成的关系、宏观与微观的关系。
总之,初中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这阶段最重要的是打下坚实的基础,概念学习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基础。同时概念又是联系学科之间知识的纽带和桥梁。因此,概念学习的一系列的细节,决定了化学学科学习的成败。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注意培养学生掌握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应用概念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佐书.中学化学教学论[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毕华林.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J].化学教育,1996,(9).
学生对于离子反应微观过程的理解,容易产生认知障碍,因此采用知识线索、思想线索和方法线索“三线合一”教学思想设计教学,从现象入手,与思维联系,同时以电导率实验为载体,帮助学生建构“微粒观”,形成离子反应的概念,并分析归纳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关键词]
三线合一;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一、“三线合一”内涵及其教学设计的价值
匈牙利的哲学家贝拉・弗格拉希曾经说过:“科学的一方面是方法,另一方面是理论;它是二者的统一,而不是同一”。知识、思想、方法是学科的核心要素,化学学科有自身独特的知识、思想和方法。“三线合一”概括讲,是知识线索、思想线索和方法线索的统一。其中知识是指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就化学学科而言涵盖了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等知识。思想是指对事物本质的、抽象的一种具体的认识概括,化学学科思想则是对化学学科本质、规律以及价值的一种理性认识,从化学事实性知识中提炼出的化学观点,同时“它是多角度、多层次,且与化学知识、化学发展以及化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密切相关”[1]。方法是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途径、手段和操作的总和,在解决化学学科问题过程中形成和运用的规则、方式和手段等。线索则是指存在的逻辑顺序。在化学学科教学中,“三线合一”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是指在知识线索、思想线索和方法线索统一的视角下,从知识线索的逻辑上去融合学科内容的思想线索以及方法线索进行编制教学预案的过程。“三线合一”视角下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价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进行探究,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更高层次的抽象和概括水平,促进从学科的角度去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思想形成。
二、离子反应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文以“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为例,从“三线合一”视角下设计教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选取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内容[2]。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既是对前一课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形式的深入,又与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的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是秉承一脉的,这样的内容安排符合学生认知顺序。学生在学习本课前,已经能够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同时知道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离解成离子,掌握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并且积累了一些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前认知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离子间的反应涉及到微观过程,学习起来学生容易产生一定的认知障碍,于是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突破放在了离子反应概念的建立上,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基础,将教学重点确立为: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三、离子反应教学过程设计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是一节化学概念教学课,“概念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元”[3]。在学习化学概念时,不仅仅是对具体概念的理解、辨析和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并将概念当作认识问题和应用的工具。本课以饮用的电解质饮料为题材,接着以“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过程中离子浓度变化情况设计探究实验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在区分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时,从实际例子分析归纳出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再由教材出发引导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最后用所学的离子反应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这一层层深入的顺序作为知识线索。同时在知识逻辑线索基础中,将学生对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情况的深层次思想线索中的微粒观的形成与设计实验、分析、归纳等方法线索进行有效整合,学生得以对离子反应的认识有“从理论抽象到思维具体”飞跃。
【教学过程】
[板书]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生活问题,剧烈运动之后,大家喝水吗?
[生]喝。
[师]其实喝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适当的补充电解质,这是某市售电解质饮料的离子含量表。
[投影]
[师]补充的电解质到哪儿去了呢?其实呀,他参与到人生命活动中的各种化学反应中去了。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导入新课”的设计思路: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展示生活中运动后补充电解质的做法和市售的电解质饮料,提问补充的电解质都去了哪儿,引起学生探究兴趣,并做出回答:其实它参与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化学反应中;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电解质的概念,在此引入电解质饮料题材既是对电解质内容进行回顾,引出饮料中含有各种离子的化学学科知识,又将思维转入微观领域,融合了意在激发学生探究水溶液中离子的反应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思维活动给以概念化的处理。
[举例]下面我们以硫酸、氢氧化钡为例研究它们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引导]硫酸、氢氧化钡溶于水分别以怎样的形式存在?
[生]Ba2+、SO42-、H+和OH-
[师]如果将这4种离子混合会有什么现象?哪些成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让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如何验证Ba2+和SO42-结合成BaSO4?如何验证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小?
[生设计方案]这时学生可能会设计出各种实验方案,比如:混合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加无水硫酸铜检验是否变蓝,加酚酞、石蕊试液检验酸碱性变化,测量混合过程导电性的变化等等。
[师]抓住动态生成的资源,带领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并修正,最后得出一个完善的实验方案。
[师]同学们,大家猜一猜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离子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生]学生一般只能才想到离子浓度减小。
[师]下面选用电导率传感器来研究这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电导率的变化可以表征离子浓度的变化情况。(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实验操作]向稀Ba(OH)2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稀溶液的导电情况,间接表征离子浓度,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和离子的浓度变化。(为保证充分反应,用磁力搅拌器不断搅拌混合溶液)
[实验图形]
[生,心理过程]进行实验时当学生发现曲线走势和他们预测一致时便自然消除怀疑态度,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当曲线又开始上升时,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
[师]随着硫酸的逐渐加入,离子浓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生]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减小,因为Ba2+和SO42-结合成BaSO4,H+和OH-结合成H2O。
[师]最低点代表了什么意义?
[生]离子浓度为最小,恰好完全反应。
[师]离子浓度为什么和大家的预测不一样,又开始增大了呢?
[生]硫酸的继续加入又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加。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概念建立(1)”的设计思路:以H2SO4和Ba(OH)2溶液反应为例,引起学生对该反应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回顾,并思考该反应离子浓度如何变化并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学生的答案大多是通过导电性实验来判断离子浓度变化。溶液中的具体离子虽然我们看不见,但上节课中学生见过通过导电性实验来获知溶液中有无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重现导电性实验。选用电导率传感器来做,更能体现出滴加稀硫酸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将混合溶液中离子间的反应与微粒观的思维及导电性实验相融合,进而同化理解新概念。这样,能更好地完成课标指出的“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4]的要求。
[师]非常好,如果把向Ba(OH)2溶液中滴加的不是稀H2SO4溶液,而是稀Na2SO4溶液呢?会有什么现象?离子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生]猜想和预测
[实验操作]向稀Ba(OH)2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稀Na2SO4溶液,观察溶液中发生的现象和离子的浓度变化。
[实验图形]
[师]曲线有什么区别?
[生]发现离子浓度并未降到几乎为零。
[师]溶液中哪些离子还大量存在?
[生]Na+和OH-。
[师]什么实验现象可以说明OH-仍大量存在?
[生]学生观察到溶液未像前一实验那样褪色,这说明该反应有些离子并没参与反应
[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Ba(OH)2与H2SO4和Na2SO4的反应,的的确确是离子间的反应。
[师]像这样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就称为离子反应。我们可以根据有无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于是便增加了一种对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
[师]在这些反应中某些离子浓度都怎样变化?
[生]减小
[师]对,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这就是离子反应的本质。
[板书]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化学反应[非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本质: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概念建立(2)”设计思路:为了突破学生理解的复分解反应中所有离子都参与了反应这种思维的局限性,接下来仍用电导率传感器探究Na2SO4和Ba(OH)2混合过程中离子浓度如何变化。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两组反应中电导率曲线进行比较,看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电导率几乎为零,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完全反应时电导率数值较大。从而可知,稀硫酸和氢氧化钡的反应中所有离子都参加了反应,而硫酸钠与氢氧化钡的反应中只有Ba2+和 SO42-反应了,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仍大量存在,至此,学生已初步建构起“微粒观”,认识到溶液中的复分解型离子反应的实质――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改变。逐步地深化概念,能准确对概念下定义,引领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形成知识的理解、具体观念的建构,形成“将观察到的事实通过思维活动给以概念化的处理习惯”[5]。
[投影]练习1、将下面的六个反应进行分类,哪些是离子反应,哪些是非离子反应。
① 2H2 + O2 = 2H2O
②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③ NaOH + HCl = NaCl + H2O
④ 2Cu + O2 [] 2CuO
⑤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⑥ Zn + 2HCl = ZnCl2 + H2
[生]②③⑤⑥为离子反应,①④是非离子反应。
[师]很好,下面我们以②③⑤作为研究对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是复分解反应
[师]对,下面同学们分组进行下列实验,第1组完成实验1,第2组完成实验2,第3组完成实验3。
[实验,投影]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复分解反应的例子,试着根据生成物的特征,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生成沉淀,生成了水,放出气体
[师]归纳得很好,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就是: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满足一个即可)。
[板书]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概念应用”的设计思路:通过练习题巩固新知,强化理解,本着“充分利用教材,回归教材”的理念,接下来将②③⑤复分解反应(也是教材中的实验)作为研究对象,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指导规范实验操作,这些实验都很容易,意在激活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的前认知,归纳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师]在实验1中,CuSO4 与 2NaOH 反应生成 Cu(OH)2 和Na2SO4,而实质上却是Cu2+与OH- 反应生成Cu(OH)2 ,同时进行副板书,哪个式子更能反映出这个反应的实质?
[生]Cu2+ + 2OH- = Cu(OH)2
[师]对,像这样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就称为离子方程式。
[板书]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师]如何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练习2、请同学们以CuSO4+2NaOH=Cu(OH)2+Na2SO4为例来进行练习。
[生]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书写步骤:
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②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强酸、强碱、可溶性盐)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③删去两边相同的离子
④检查反应前后电荷是否守恒,质量是否守恒。
[投影]练习3、下列溶液间能否发生离子反应,能发生的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氯化钠与硝酸银
②氯化钠与氢氧化钾
③石灰石与稀盐酸
④KOH溶液和HNO3溶液
⑤NaOH溶液和H2SO4溶液
[生]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三线合一”视角下“探索新知―离子反应的表达”的设计思路:学生思考回答Cu2+与OH-反应生成Cu(OH)2 沉淀,更能反映出CuSO4与NaOH反应的实质,从而引出离子方程式的含义,再尝试写出其离子方程式,然后大家共同总结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练习。
[拓展]长期食用菠菜豆腐汤易患结石
菠菜豆腐汤是传统家常菜,以其清淡爽口而受到人们喜爱。现代医学研究却表明,菠菜和豆腐不宜同时食用。菠菜营养丰富,但是菠菜里含较多的草酸(每100克菠菜中约含300毫克草酸)。然而豆腐里含有较多氯化镁、硫酸钙,两者同时食用进入人体内会生成不溶性的草酸钙,不但会造成钙质的流失,还可能慢慢沉积成结石。所以菠菜和豆腐最好不要同时食用。
【设计意图】拓展小结:为了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离子反应的知识解释:长期食用菠菜豆腐汤增加患结石机率的原因。
[课后思考]H++OH-=H2O除了能表示习题中KOH与HNO3的反应,还能表示哪些反应呢?
【设计意图】课后思考:对概念的深入分析应用可采取提供各种变式反应,对于更多的书写方面应用,则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去渗透和强化,在书写的同时加深从微观离子角度去分析反应实质的能力。
附:【板书设计】
离子反应(第二课时)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1.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化学反应[非离子反应离子反应]
本质:某些反应物离子浓度减小
2.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水
3.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参 考 文 献]
[1]谢兆贵.学科思想方法与中学化学教学[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保志明.运用实验体现概念的建构过程―“离子反应”的教学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3).
一、对学生的“已知”心中有数
这里说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准确了解学生的“已知”就能够确定教学内容的起点,就能有效选择问题情景和教学策略,就能有效利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教学。如在高中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已知”:(1)已经掌握了一些重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判断一些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2)已经知道部分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3)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4)已经知道化学反应可分类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5)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也略有所知,能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定义氧化和还原反应。我们只有对学生的“已知”做到心中有数,就能准确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和学生应达成的学习目标。
二、对学生的“未知”定位准确
“未知”是相对“已知”而言的,学生的“未知”是指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达到的“未知”水平,它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学习目标中所包含的知识、学生掌握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包括:(1)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3)能够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4)能够用双线桥和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等。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于“用双线桥和单线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转移电子的个数”,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分析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如只有一种氧化剂和一种还原剂的反应,让学生能够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判断出氧化还原反应,能从化合价的升降角度分析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在反应中得到和失去电子的情况。
三、对学生的“怎知”精心设计
“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学习活动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方法、习惯等。如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中,我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进行。首先板书CuO+H2=Cu+H2O,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知识能很快判断CuOCu失去氧原子,发生了还原反应,此时我追问“那么该反应中的H2H2O,发生了什么反应呢”?学生很容易答出“氧化反应”。接着我再举几个有得失氧的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分析得氧和失氧的情况。当通过练习,学生对从得到氧和失去氧的角度判断、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掌握得很好了,接着引导学生来分析这几个反应中物质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发生变化。学生惊喜地发现,这些反应中都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得出“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范畴就更广了。我们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时,就可以根据“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了。学生要掌握这个知识点并不难,因为初中已经学过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如何判断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此时接着再问“那么元素化合价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化合价的变化由什么引起的呢?”学生的思维一直跟着我的思路向前走,此时问题一出,学生都议论开了,“是什么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
在初中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知道了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有关,比如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因为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当它失去这个电子后就显+1价。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答案了“因为有电子的得失,所以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比如钠和氯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中,钠原子失一个电子,化合价由0+1;氯原子得一个电子,化合价由0-1。此时,我给学生分析了另一个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该反应中不存在电子的得失,而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电子的转移,因此说“电子的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例1(2011年乐山)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同颜色、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右图所示的分子模型表示的分子是
A.HCHOB.CO2
C.NH3D.CH4
解析模型表示物质的确定要从物质的元素种类、每个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原子的总数来综合考虑。模型中小球的大小及颜色不同时代表了不同种类的原子,也就是代表了宏观上的元素种类的不同。同种小球的个数代表了同种原子的个数。本题中有三种不同的小球,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原子,且其中有两个同种原子,符合条件的只有A.
答案A.
二、判定模型表示的变化
例2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①②③
解析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就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
答案C.
三、观察模型变化的结果
例3(2010年南京)右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的本身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且分子还是均一的状态,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
答案B.
四、判定模型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
例4(2010年扬州)如图所示的微观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观察反应前后模型的变化,可以知道:反应前只有一种化合物,反应后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符合一分为多这样的特征,应该是分解反应。
答案C.
五、判定模型表示的物质分类
例5(2010年淮安)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若用“”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解析物质的分类要熟悉:按照物质种类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按照元素的性质分成酸、碱、盐、氧化物。判定物质的分类主要看模型中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结合成的集团的种类,前者代表了元素的种类,后者代表了物质的种类。本题中A的每个集团中有两种原子,且图中只有一种这样的集团,所以它是化合物,B和C都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一个集团,属于单质,D是B和C那样的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答案A.
六、判定模型表示的粒子构成
例6(2009年苏州)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解析组成物质的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铜属于金属,是由原子构成。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由分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阳离子钠离子和阴离子氯离子构成。金刚石由原子构成。
答案C.
七、安排化学反应顺序
例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
C.①②④③D.①④③②
解析水电解是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它的过程应该是:水分子先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随后氢原子向负极移动,氧原子向正极移动,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最后大量氢分子聚集在负极,大量氧分子聚集在正极,且体积比为2∶1。
答案A.
八、寻找符合模型的化学反应
例8下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下列反应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A.2H2+O22H2O
B.2CO+O22CO2
C.N2+O22NO
D.N2+3H22NH3
解析如果简单的判定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反应后有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那这个题仍然没有答案。再进一步判定反应前是两种单质,仍然有ACD三个答案。其实微观模型除了告诉物质种类外,还表示了反应前后粒子的个数关系,这是根据模型寻找化学反应的重要依据。本题中反应前后两种双原子单质与生成的化合物的个数比是1∶1∶2。符合这个关系的方程式只有C.
答案C.
九、找寻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例9氢气不仅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还可以在氯气中燃烧,反应方程式为H2+Cl2点燃2HCl,若用“”表示氯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上述反应可表示为
解析知道了化学方程式,就知道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它们的数量关系。此题反应前都是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氯分子,没有差别,因此要看生成物。由反应知道生成物应该是HCl,它是由一个氢和一个氯原子构成,且每一个氢分子、一个氯分子要生成两个HCl分子。正确表示生成物是氯化氢,数量比是1∶1∶2的就只有C.
答案C.
十、比较模型微粒的质量和半径
例10微粒模型观察与比较。如右图所示,在钠与氯气的反应中,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成为1个钠离子;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1个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因为1个电子的质量11836,大约为1个质子或中子质量,故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若用r、m分别表示微粒的半径和质量,以“<”或“>”或“≈”填空。
(1)m(Na)m(Na+);
(2)r(Cl)r(Cl-);
(3)r(Na)r(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