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本科往年毕业论文

时间:2023-03-13 11:03:38

导语:在本科往年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本科往年毕业论文

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一)启动阶段

20××年10月25日,教务处制发了《关于20××年毕业教学实践工作安排的通知》,标志着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正式启动。要求各专业本学期内完成选题和开题工作,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时间不少于9周。同时,文件对毕业实践环节从前期准备、过程管理到成绩评定都提出了要求。

20××年11月22日前,各二级学院将20××届各专业毕业实践教学工作安排交至教务处备查。

实践教学科对2017年7月编印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手册》重新进行了修订,并发到每位指导教师手中。

上述文件的制发,进一步明确了毕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规范了管理环节,保证了工作质量,为毕设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选题、开题阶段

各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选题、拟题和审题、开题、论文写作指导等工作环节提出具体要求。

选题、开题环节12个专业都能按照规范要求严格审查,并做到一人一题,来自社会生产一线的应用性选题比例较往年明显增加。每个学生都下达了任务书,完成了开题报告,国际学院、人文学院还组织了开题答辩。

(三)前期指导检查阶段

寒假期间,各专业本科毕业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任务书要求,收集毕业论文(设计)所需的相关资料,构思整体框架,开始毕业论文(设计)的初稿撰写工作。指导教师按照学校的要求,采取当面指导、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定期和学生联系,指导论文写作。

(四)中期指导检查和整改阶段

20××年3月21日,教务处下发《关于开展20××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中期检查的通知》,并于3月24日至3月30日组织开展了中期检查。

本次检查的重点是工作进度、论文质量和教师指导情况。同时,也是对学生前期调研、论文(设计)完成过程、进度、工作态度的综合评价。检查分二级学院自查和学校专家组抽查两个阶段。自查阶段,各分院从20××届本科毕设是否做到一人一题,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指导学生人数是否达到学校要求,工作进度和质量是否实现任务书目标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指导教师要为每为学生的工作态度和论文完成质量评价打分,学院对整体工作进行总结。抽查阶段,学校组成文科和工科两个专家检查组,10为专家采取查阅资料、与学生座谈、听取汇报和质询等形式,对分院的毕设工作给予综合评价。

从检查结果看,20××届12个本科专业均能按照学校的整体安排,严格有序地开展工作。据统计,全校20××届本科毕业生共1328人,1266人按时完成初稿,延迟完成62人。总体优良率为79、5%。中期检查通过1178人,占学生总数的89%。87、9%的学生态度认真或较认真。

7个工科专业毕业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比例均大于50%的合格标准,文科、经管类专业中工业工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达标,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和英语专业整改后能基本达到要求。

专家组从指导工作、学生状况、教学管理、资料留存等4个一级指标及9个二级指标,对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给出了量化的总体评价。同时,针对性的指出了各专业的成绩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五月下旬,校评建办联合教务处、教学督导团及二级学院教学副院长开展了全校教学资料“四查”,其中本届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检查内容。学校教学副院长还组织召开会议,把检查出的问题当面向二级学院反馈,并要求限期整改。

(五)论文答辩阶段

20××年4月30日,教务处下发《关于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通知》,本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于本学期第十二周至第十三周进行。

各院成立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组成答辩工作小组,负责评阅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审定学生答辩资格,统一答辩要求和评分标准,审核答辩成绩等项工作。

5月19—25日,各学院集中组织学生论文答辩。教务处对各个专业的答辩开展情况逐一进行了检查,并就发现的问题现场提出意见和整改建议。

(六)论文抽检

为端正学风、规范学术行为,保证毕业论文(设计)的原创性,学校对本届学生提出了明确要求,每位学生在签订任务书时都同时签署了独立完成论文(设计)的诚信声明。成稿前,教务处要求学生统一利用维普通达系统对自己的论文(设计)进行复写率检测,并根据比对结果进行整改,规定学生最终提交的论文(设计)复写率不得高于30%,优秀论文不得高于20%。

(七)评优选优阶段

5月8日,教务处制发了《西安思源学院优秀毕业论文(设计)优秀指导教师评选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了优秀论文(设计)和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组织管理、评选奖励办法以及理工类和文史经管类优秀论文(设计)的评选标准。

经二级学院评选,有88篇论文(设计)被推荐参评校级优秀。这些论文经教务处审核,并组织专家进行二次评审,最终20××届12个本科专业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76篇,推选出优秀论文指导教师40名。经校专家组评审后,将正式颁发文件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资料归档阶段

目前,20××年毕设工作已基本顺利完成,为做好毕业论文(设计)各项留存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5月24日,教务处下发了《关于20××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资料归档工作的通知》,并提供专门的档案袋,要求学生论文(设计)资料统一按照10项内容和顺序归档保存。要求二级学院按照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2个教学环节收集整理归档资料。

二、毕设工作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层面

1、学生知识面窄,专业基础理论欠扎实,缺乏的论文写作的专门训练,造成论文完全是策划或材料堆积,缺少实证研究;

2、由于学校对本届学生论文的格式提出了统一严格要求,并反复强调检查,使论文格式规范化程度整体上大为改观。但少数学生仍存在格式不规范,摘要写作质量不高等问题;

3、学生论文研究课题的独创性不够,有的设计性课题过于简单,只覆盖1—2门课程的内容,学生在毕设中得不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不能起到检验学业水平的作用。学生尤其是文史类学生论文在实习、实验、实训和社会调查中完成的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

4、近一半的由于提前找到了工作,有的已正式上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保质保量完成毕设工作。极个别学生对毕设工作采取消极的态度,土木工程、建筑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各有一名学生因为没有及时提交论文(设计),成绩不及格。

(二)教师层面

1、部分青年教师没有指导毕设的经验,个别教师不能胜任指导过程所有知识内容的要求,需要别的老师协助完成。

2、外聘教师大多年事已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与学生交流、讨论,指导学生完成毕设;部分专业几次更换指导教师,由于每个教师的指导思路和方法不尽相同,造成学生长时间适应不了,因而影响了论文的进度和质量。

(三)二级学院层面

1、机电学院在毕设写作阶段对学生监督检查不严,严重影响了答辩进度。

2、交通运输专业提供给学生的选题中,分析类课题占50%多,设计类课题不到50%。学生论文内容叙述性文字多,专业知识含量和综合技能的展示不足。

3、检查发现,个别学院过程资料不完整,或表格填写信息不统一,准确性不高。

(四)学校层面

1、大四学生没有固定的自习教室,到图书馆作毕业论文(设计)时间有限,建议学校能给提供专门作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室、场所。

2、电信、机电、能源等学院都有部分学生结合毕业论文(设计),制做出实物成果,但学生和二级学院都缺少购买零部件的经费,建议学校能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第2篇

1)毕业设计任务书: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提交后传输到系主任进行审核。如果审定不通过,则返回到指导老师处修改,重新审定。审定完毕后,学生方可查看阅读。2)开题报告: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开题报告,填写完毕后,提交给指导老师进行审定,填写意见。如果审定不通过,则返回到学生处修改,重新审定。3)外文翻译:学生在开题报告完成时间内完成外文翻译,提交给指导老师进行审定。如果审定不通过,则返回到学生处修改,重新审定。

2毕业设计检查

毕业设计开始后指导老师要定期对学生辅导和答疑,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和质量,所有检查进程均在系统中留有痕迹;注重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良好工作作风的培养,对思想涣散、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对违反纪律的要及时上报学院。检查主要包括:1)每周指导老师和学生分别填写毕业设计指导记录表:学生填写上周完成情况,指导教师填写下周计划,最后自动生成毕业设计论文手册中的《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2)学院也要组织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检查,前期重点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条件是否具备、任务书撰写和下达情况等;中期重点检查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进度、教师指导等情况;后期重点检查毕业设计质量和答辩情况。3)学校教务处层面的检查分为随机抽查和重点复查两方面:每年组织教学专家对当年毕业设计任务书和中期检查等通过系统随机产生被抽查学生名单,并直接调用显示学生的毕业设计情况以及导师的指导情况。对于中期检查也可以采用委派专家组到各学院进行答辩检查的方式进行;重点复查主要是复查往年的毕业设计情况,找住存在的问题。

3毕业设计结题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论文相关的所有资料:论文、附录、源代码等所有资料,这些资料都以附件的形式提交到系统中。论文手册不需要提交,系统可以自动生成。指导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填写《指导教师评语》。由于系统的模板是统一的,所以可以保证毕业论文的统一格式、统一封面。

4毕业设计评阅与答辩

具备指导教师资格的老师组成认真评阅和答辩专家组,组织论文的评阅和答辩工作,确保论文评阅质量和答辩效果。按照有关评价指标,评定学生的毕业论文和答辩成绩,并填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语》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评语》、《答辩记录表》、《成绩汇总表》等。由系主任完成论文评阅教师、答辩的分组。论文的评阅工作是通过网络进行的,评阅教师可以调出学生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文档的留痕,即毕业设计全过程相关的所有文档资料。2.8优秀论文评选与总结学院提交优秀论文名单,完成毕业设计工作总结。对于优秀毕业论文可以采用:学生申请、导师推荐的方式,由专门的评优专家组对其进行答辩。

5过程化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实现

1)用户:系统用户分为教务处、各院长、各院教学办、各系主任、指导老师、学生6类用户,每类用户的功能和权限是不同的。2)时间设定:毕业设计各阶段起止时间的设定,可以分为两种时间:一个是教务处处设定的时间范围、一个是各院设定的时间范围。各院设定的时间范围不能超过教务处设定的时间范围。要求各类文档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避免目前存在的"最后答辩前提交论文的时候再编写或修改任务书、开题报告、指导记录表、中期检查表等文档"。3)通知系统:教务处、院、系、指导教师可以分别通知,学生可以看到所有与自己相关的四个级别的通知。4)过程监控:教务处、院、系三级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本单位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随时监控、随时查看相关文档。支持随机抽查学生名单。5)统计分析:教务处、院、系三级领导可以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毕业设计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实时统计学生各种文档的提交情况,大大减轻领导和老师的工作量。6)雷同论文检查:通过内容匹配检索重复度较大的论文,避免论文抄袭现象。7)在线指导:教师可以在线与学生相互对话、相互传输文件,实现远程指导。8)同一入口:实现与《教务系统》同一个登录入口,扩充现有教务系统的功能。9)文档模版:教务处、学院可以分级对模板格式进行设定,设定后指导教师、学生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填写内容,其他区域将无法修改,从而保证格式的统一。10)成果共享:类似于万方数据库中的硕士、博士毕业论文,将所有本科上共享,提供多种查询方式。这样既做到了资源共享又可以给学生以震慑,避免抄袭论文。11)角色+权限+院系控制:教务处可以对各类文件模板、审批流程、文件提交日期限制进行设定,设定后将影响全校各院系;还可以通过"权限设置"模块将该权限授权给学院进行学院的个性化设置。院系对模板、审批流程、限定日期等进行设置,设置后,只影响本院系。

6结束语

第3篇

关键词: 毕业设计 问题 质量

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而且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毕业设计(论文)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使之成为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或各类教学质量评估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将毕业设计这个重要的环节做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而言,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形势带来的就业压力的持续上升,高校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日趋下降。本文针对毕业设计中所体现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一、目前毕业设计中所体现的问题

1.就业压力与研究生复试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部分高校在大四下学期开展毕业设计的工作,而此时正是学生就业的高峰期以及研究生考试的复试冲刺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学生在还没有签订就业意向的时候,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的具体工作;研究生的复试细则越来越多,一旦失利,就要重新寻找工作,残酷的现实让他们很难融入到毕业设计的氛围中去。

2.毕业设计选题的盲目性

关于选题,大部分高校的做法是教师首先列好题目,由同学们进行自由的选择,这种做法虽然便捷,但往往会出现学生不了解毕业设计内容,教师又不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而毕业设计题目所涉及的内容难易程度不同,给以后毕业设计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师资力量与经费的不足

随着高校不断的扩招,师资力量与教学硬件配置的更新速度无法适应学生人数的增长。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学生所受到的指导必然减少,部分老师甚至无法顾及学生的毕业设计;工科类专业的毕业设计,还经常涉及硬件电路的搭建。经费的不足,致使很多必需的元件、设备不齐全或者达不到实验要求,得不出毕业设计的实验数据,因此很多学生只能提供不可靠的数据,甚至抄袭,直接降低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4.学生学术写作能力的缺乏

在校期间,大学生过多地注重理论课程学习,关注各种类型的考试,从而忽略了自身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学术写作能力,不知道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登陆学术期刊网,不会查阅相关的专业期刊论文,也不清楚毕业论文的规范格式。

5.毕业设计答辩程序中成绩评定的非合理因素

答辩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随意,学生的回答内容空泛;答辩的学生人数过多,往往使答辩成为“走过场”。毕业设计的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学生的论文评定中公平性和合理性尤为重要。对学生来说,毕业论文的成绩是对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的检验,直接影响到学生论文的评优与学位的获取;答辩环节所提出的问题,更能直接反映出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为毕业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指导教师来说,学生成绩的评定,实际上也直接反映出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中所付出劳动的多少,如果成绩不合理,付出很多心血的教师,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给以后毕业设计的开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

1.双向选题

首先,毕业设计题目的来源必须遵循立题原则,制定适当的工作量,在满足基本的专业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力求与往年电子设计大赛题目、生产实践、实验项目等具体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学院统一将教师所上报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评审,评审后发送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选题,选题后立即与指导教师进行联系。教师据此提供相关的著作和期刊论文交由学生阅读,学生阅读后与教师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大致判断该生是否适合此毕业设计题目。对于不适合的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情况下,进行协调,实现双向选题,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地完善选题过程。

对于已经确定工作去向的学生,应尽量帮其选择一个与其将来工作相关的课题;对于考研的同学,应尽量帮其选择理论性较强的研究型课题,培养理论研究与分析的能力,为其硕士阶段的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所选题目与学生工作方向相去甚远,但导师又不能更改或者修改题目时,此时就应该主动向其说明该题目的具体意义,通过谈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其意识到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企业实习基地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一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使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提高。此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学生利用企业实习基地内的现有条件,有针对性地结合基地内实际的生产过程,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分析进而解决问题。在企业基地里,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交际能力,在毕业设计中得到提高。在就业压力极大的今天,如果学生表现优秀,就很有可能被企业所接纳,从另外一个方面拓展了就业途径。

对于学校而言,这种模式具有更大的优势。一是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丰富资源,弥补高校教学设备以及经费上的不足,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二是能与企业紧密联系,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促进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进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三是指导教师必须将生产实际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充分结合,了解社会生产中的现实动态,为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企业而言,主动地参与培养人才,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通过与高校的交流,企业也增强了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技术问题,提高经济效益,从而达到双赢。

3.完善毕业设计管理制度

教学管理部门应安排可操作性强的监督制度,除了在规定期间(例如前期、中期、后期检查)进行检查之外,实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的对象可以是随机的,这样就可以引起教师及同学的重视,从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指导老师与学生共同确定毕业设计各个环节的完成期限,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指导老师应坚持每周至少两次与学生进行见面交流,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并给予指导。在交流会上,学生应将每周在毕业设计中所做的工作、收获以及遇到的问题整理成具体文档,全部以文字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一是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做工作进行总结,为毕业论文的撰写积累丰富的材料;二是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给学生指明下一步开展工作的方向。最后在答辩前,指导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预答辩,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保持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师生之间的感情,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4.答辩过程规范化

各学院将答辩时间、地点、分组等情况上报学校教务部门,教务部门将其公示,并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巡视和旁听,确保答辩过程的规范化。只要学校教务部门与指导教师通力合作,监管适度有力,师生认真对待,促使指导老师与评阅教师认真审阅毕业论文,给出相对客观、合理的成绩,毕业设计的质量就会得到稳定的提高。

总而言之,毕业设计是考核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深化毕业设计改革,在科学的选题、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完善的管理、规范的答辩的基础上,仍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仍需要不断完善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国锋,李云龙,张志刚,李宁湘.试论高校毕业实习的教学与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07,(2).

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质量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创新意识起着重要作用。我校在坚持“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基础上,依据学校制定的综合培养方案,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指导思想,严格加强规范化管理,切实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本文拟就有关毕业设计(论文)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

1.对指导教师资格和指导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主持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应是副教授以上的教师,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应是讲师以上的教师。各学院对指导教师的资格都要进行严格审查,指导教师认真负责,尽心尽力,责任心强,对设计内容和任务有明确要求,能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对学生进度进行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2.组织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重点检查教师的指导是否到位、任务书的填写及阶段检查的情况,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质量、出勤、纪律等情况,中期检查与该学期的期中教学检查同步进行,并作为一项重点检查内容。例如:有的学院在中期检查中下发问卷调查表,主要围绕学生是否对课题任务明确,进度检查是否落实,指导教师答疑情况,上机时间是否保证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调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有的学院组织毕业设计报告会,让学生报告所进行的工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些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3.在答辩工作中,学院成立答辩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任组长,领导本院的答辩工作,各系(教研室)成立答辩小组,具体负责答辩工作。

学生必须独立地写出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叙述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论点明确,文理通顺,计算正确,绘图清晰,标点符号准确。按照学校统一格式,统一封面装订成册,答辩前,学生要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在指定时间内交给指导教师,由指导教师审阅,写出评语,再交答辩委员会组织评阅。

在答辩及成绩评定过程中严格按照《天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学生的工作做出客观的评价。

二、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所学知识与实际更加紧密结合,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几年学校决定在本科生中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我们首先在部分本科生中进行了试点,然后在全校推广。当时全校有17个专业782名学生参加了试点工作,占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的31.4%。有关的学院、系(教研室)在第七学期期中公布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或研究方向及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通过对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试点工作的每个专业的指导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调查,并且与部分学生进行了座谈。反映了一些共性的情况和问题,同时也有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为我们今后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第一手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1.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有利于学生的培养、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在第七学期,学生能接触到课题和研究方向,提前与导师沟通,广泛地查阅资料,熟悉自己的课题方向和实验方法,以便在第八学期开始就全面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的实质性工作。对于一些专业,学生的科研积极性较高,与指导教师的提前接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这样学生的实践时间得到了延长,也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几年教师提出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质阶段工作时间过短的问题。

2.第七学期是学生进行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习相对集中的学期,如果学生在第七学期开始就确定课题或研究方向,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课,能帮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课,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我校大部分专业在第七学期开设了专业英语和文献检索课或讲座,而这两门课程正好是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工作中十分有用的工具课,学生边学边用,既能熟悉课程知识,又能提高毕业设计前期工作的效率。对于保送研究生和不考研的学生,第七学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对他们更合理地安排时间起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以前第七学期不考研的学生时间安排较松,不能很好地抓紧时间学习。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后,他们能很好地充实非上课时间,认真完成指导教师布置的任务。同时各学院老师普遍反映,第七学期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对优异生科研能力的提升也十分有益。提前进入毕业设计(论文),写出开题报告或文献综述,并打印编辑,提前熟悉了Word、AutoCAD等软件,有利于提高论文后期工作的效率。这样就避免出现往年,毕业设计开题查资料2~3周,后期打印一个月,而中间实质性工作时间不足的情况。

3.几点影响因素及对策。我们认为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受本科生就业的影响,每年从11月份开始,许多单位就要在学校举行招聘会,为了将来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就业单位,有的学生要参加几个招聘会,这不仅对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有一定的影响,就是对学生上课学习也有一定的冲击。其二就是受应届毕业生考研的影响,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加,许多专业报考比例占学生人数的50%,有的甚至高达70%~80%,由于第七学期是考研复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开始一段时间还能够按照学校的有关要求做,随着考研时间的临近,学生的精力投入就不那么足了,有的教师对学生产生了同情心理,也就放松了要求。对于第二种情况,有的学院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要求,对于保送研究生的学生,必须在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投入比较多的精力;对于不考研的同学,在完成好正常学业的同时,要把一定的精力投入到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中去;对于考研的同学,在考研后的寒假期间也要补上一些工作。教育部已经确定,从2003年起,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由5门改为4门,这无疑会对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提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去。

三、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抽样评估工作

为了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及总体掌握

各学院毕业设计的工作情况,毕业答辩以后,学校每年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样评估,在各学院自评的基础上,学校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学识渊博、工作认真负责且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学校专家组,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估,评估的比例为应届学生人数的15%左右,学校专家组对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同时也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积极的建议,专家组总体反映为: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创新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翻译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实验等方面的能力有很大提高,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在逐渐加强,抽样评估对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四、几点思考

1.毕业设计(论文)对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的指导教师本身参加科研、工程实践、社会实践不够,基本功不够扎实,缺乏实践经验,直接导致指导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不高,这就要求指导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向老教师学习,增强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把教书育人的精神体现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中,把“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切实体现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

2.学生就业的压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产生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一改过去由国家统包分配的作法,学生就业的压力在增加,无形中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就要开始联系工作,参加不同形式的招聘会,接受用人单位的面试等。有的学生从开始找工作到落实工作单位,所剩时间无几,匆匆忙忙应付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难于保证。还有些学生的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差较远,导致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缺乏兴趣,应付了事。

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专业的文献、论文见诸网上,特别是文科、管理学科情况尤甚,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剪切、复制、粘贴,在网上“完成”毕业论文,缺乏创新之处。这就需要建立论文写作的诚信机制,就像参加高考的学生在考前要签订诚信协议书一样,确保论文质量。

第5篇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系统应用;数据统计

教务管理主要是根据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和管理活动的一般原则,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评价等手段,对教学工作实施的过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数据结构规范,信息编码符合国家标准,对于各种信息编码,国家有明确的规定,高校不能随意更改各种信息编码;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有很强的动态交互功能,在成绩管理、选课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参与,这就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动态交互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务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结构和相互关系也在随之改变,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这就要求教务管理系统能够随时扩充,随时改进,数据处理过程复杂,数据安全不容易保障,数据处理过程复杂源于教务管理的复杂性,这就对系统设计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务管理系统既是对以往数据的管理,同时要具备根据新情况,修改完善数据库的结构和管理功能,为新教学体系的建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数据支持。

一、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功能

1.系统分析。教务管理工作主要是由教务处完成,是教务处在总体上对全校的管理,例如:选课、查询信息、考试安排等。各学院增设各自的教务管理,在主管部门的授权下进行录入、查询、统计、修改、打印等工作。这样就把教务管理的工作分配到各个基层单位,提高了教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高校管理模式基本相同,都是以学生为对象,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每个环节进行分层管理。稳定的教务管理系统一般采用的是B/S系统开发架构,Visual Studio网络开发平台,Java开发语言。一般高校有如下图1的教务管理流程,主要模块都是在流程中基本模块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图1 教务管理流程图

在如上的教务管理流程中,有的模块下包含着很多模块,例如:教学管理一般包括考勤管理、答疑管理、考试管理、实习管理等模块。

2.系统主要功能。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内容包括系统总体结构框架、代码、数据库、输入/ 输出、处理流程及模块功能。(1)系统总体结构框架。根据图1的教务管理流程图,按照子系统相对独立、数据依赖性小、数据冗余小、满足未来发展需要、便于分阶段实现、各类资源充分利用的子系统划分原则,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分为几大子系统进行分别管理,这样不但可以保证信息的独立性,避免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可以保证系统的可拓展性,当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需要进行改进时,只需在原来基础上增加需要的子系统,而不需把整个系统重新设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分为:资料管理、选课管理、课程计划管理、学业管理、系统工具管理、系统安全维护等六个子系统。在每个子系统中,都需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并在总体上进行兼顾,可得如下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图2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

(2)模块功能。在高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中,根据教务管理的需求,分以下几个模块:一是用户登录模块。在用户登录界面中可以设置学生、家长、教师、辅导员、教务员、教学负责人等不同登录权限,从而方便不同人对教务系统的访问。二是成绩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成绩录入、查询、更新等功能。每学期期末高校组织期末考试,教师对不同的科目成绩进行分别管理。三是学籍管理模块。当学生入学时,教务人员将学生学籍信息录入系统中,前台用户可以查询学生的学籍基本资料,从而保证学生学籍信息的准确性。在学籍管理上高校要注意学生信息的保密工作。在查询时应该注意权限设置,从而保证学生信息安全。四是教学管理模块。教学管理模块包括:教师可以在网上及时上传教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于优秀的课程,高校会根据不同的评级以精品课程的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学习参考;期末考试、补考以及大学中各类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安排;不同专业学生、单学位、双学位学生培养计划录入、查询等。五是师资管理查询模块。在授权下将授课教师的信息录入到后台数据库中,前台用户可以根据专业、姓名、职称、学院查询授课教师信息,方便学生对教师的了解,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六是日常管理查询模块。随着教务工作的不断深入,日常管理查询模块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加,例如:对比以往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日常教室空闲查询、规章制度查询、教务办事向导等的引入方便了学生和教师的日常活动。七是系统工具模块。主要包括报表的输出、登录密码的修改等等。学生和教师可以从教务系统上下载日常需要的报表,例如:教室借用申请表、休学申请表、转专业申请表、调课申请表等。八是考勤管理模块。在高校的教育管理中,学生的出勤率一直是家长和老师最头疼的问题,网上在线考勤管理模块可以缓解这个问题,教师上课不需自备考勤表,只需将考勤信息提交到网上,这样不但避免了考勤表丢失,节约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家长也可以及时在网上了解孩子的考勤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九是实习管理模块。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高校学生就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高校就业率低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一般高校每年都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但是很多实习都是集中于高校,校外实习又没有很好的单位。面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以增加实习管理模块,由高校出面吸引更多的好公司到高校发展培训计划,然后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对实习单位进行选择,从而提高学生的实习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第6篇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锻炼动机考学难度课程设置就业状况

从当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来看,当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人才竞争力略显羸弱,暴露出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1]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上升,改行现象频繁出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实际的需求结构失衡,在体育学所包括的其它4个专业相比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契合,与产业发展紧密接轨,与健康中国深度融合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等等,都是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2]社会学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的升学以及就业问题的思考,从武术馆校学生的锻炼动机、运动员参赛目的、升学难度、本科课程设置、就业状况5个维度出发,主要讨论学生升学难、在校期间课程设置不科学、毕业后就业压力大以及专业不对口等现象。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平型关文武学校、蓝天文武学校、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3所学校的在校学生在习武的动机、考学目的、毕业后择业方向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相应文献资料。查阅关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单招考试规则、学生培养计划、专业课程设置、就业状况等书籍、期刊,为本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对被试样本进行数据收集,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制量表,通过问卷星、邮件进行问卷发放,共计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92份,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96%,有效率100%。

1.2.3访谈法

通过邮件、电话的形式,对平型关文武学校以及蓝天文武学校的校长和教练进行采访,从中了解中学生习武锻炼的动机。通过打电话的形式,与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系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获悉本科生的学习状况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2.4数理统计法

利用IBMSPSSStatistics23.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KMO值检验、可靠性分析都符合后建立各维度相关系数矩阵,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结果与分析

2.1问卷发放情况

以平型关文武学校与蓝天文武学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与电话访谈校长和教练了解信息,以该馆校初一年级及以上的学生为样本发放问卷100份(每所学校50份),回收问卷100份;山西师范大学大一到大四在校生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有效问卷100%;对山西师范大学2016、2017年两届毕业生为样本发放问卷50份,回收问卷42份。回收率84%,有效率100%。经过IBMSPSSStatistics23.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KMO值检验、可靠性分析。通过问卷回收进行整理,信度检验结果为:0.755,效度检验结果为:0.812,说明回收的192份问卷都符合研究条件。从表2可知:信度系数值为0.755,大于0.7,因而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良好。针对“项已删除的α系数”,任意题项被删除后,信度系数并不会有明显的上升,因此说明题项不应该被删除处理。研究数据信度系数值高于0.7,删除题项后信度系数值并不会明显提高,综合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从表3可知:分析KMO值;如果此值高于0.8越趋近1时,则说明效度越高,此表KMO值为0.812,大于0.6,意味着数据具有效度,适合做相关性分析。最终所有研究项对应的共同度值均高于0.4,说明研究项信息可以被有效的提取。

2.2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简介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属于体育学中教育学类,本科生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证书。主要培养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毕业后能够在武术、散打、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专一性人才。本科期间学生主要学习武术套路、散打、舞龙舞狮、传统体育养生等理论知识,且对这些方面进行基本的技术、技能训练,在日后择业时可选择武术教学、训练、竞赛、裁判、科研、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作为培养目标。

2.2.1招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的高校及专业要求

2018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具备本科招生的院校有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51所院校,比2016年统计中新增院校有湖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2所院校。由原来在招收学校当地考试变成到指定单位统一考试。考试分为理论考试与专业技术考试2大类,理论考试设有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四门课,每科150分,满分600分;技术考试有武术套路、散打、中国跤,不同专业各具体设置,满分100分。最后取文化成绩30%加专业成绩70%,择优录取。具有一级运动员与运动健将等级资格的考生,同等条件下,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可降低30至50分不等。

2.2.2武术馆校学生对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了解与期望

根据问卷调查以及与当地武术馆校校长、教练员的电话访谈,了解到大多数考生是为了避免参加普通高考被淘汰而又想上本科院校才选择习练武术,他们对民族传统体育单招的要求了解甚透,而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了解的很少,甚至有些考生存在盲目性,有跟风的倾向,只是为了完成自己上大学的梦想,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对考学做了一定的了解,按照自身兴趣爱好把自身的升学、就业做了适当的规划。

2.2.3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该专业主要设置的必修课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导论、中国武术史、中国传统养生理论、中医学基础、针灸推拿、运动康复、运动训练、教练员、专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武术套路、散打、武术养生方向、舞龙舞狮等课程。其中大一大二2学年的课程居多,占总课程的70%左右,大三开始准备论文开题与实习,大四第一学期实习,第二学期写论文。在问卷中了解到,学生认为学校专业课设置的不太合理,每周2节专业课4个学时有点偏少,一个学期下来掌握的学习内容不是很多,一些简单的基础课在考学前就已经掌握,在大学重复学习的现象稍有存在,且上课方式单一、老套,上课场地与教材略有陈旧。学生在实习就业中正常课堂能够顺利的进行,然而遇到身体特殊的学生或训练中有队员受伤需要应急处理、训练量大需要及时调整等情况无从下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教育课程单调与缺失,应强化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服务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研究[3];因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非师范专业,学生从教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须增加考取教师资格证的科目;应增加文化课成绩所占比重,增加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加对英语学习的重视;让学生在运动训练、疲劳恢复上进行实践教学,掌握应急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技能等等。

2.2.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实习与就业

调查发现:该专业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实习,第二学期回校撰写毕业论文,实习单位主要在武术馆校、散打与跆拳道俱乐部当中,还有一些在中小学做体育教师。从专业技术看,在实习单位,学生对本专业课的教学基本可以完成,但只要稍微拓展其它课程,就会觉得捉襟见肘。有部分学生认为实习应该放在大三,这样便于早早的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后还有时间去学习和提高自己。大四第一学期实习,刚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未来得及再次给自己充电就马上就要毕业了。影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社会、个人、家庭这三个因素,调查显示,占有比例最高的是社会因素,最少的是家庭因素。说明该专业在时代背景下与其它社会中的体育项目相比不具有优势;个人存在的问题是单一的专业技术具备,广泛的体育基本知识还有欠缺;家庭因素所占得比例最小,说明在择业竞争中用人单位主要是要求个人能力,如有自己创业的学生创业成本也不是很高,所以家庭因素影响最小。

2.3系统性分析不同阶段学生的发展对策

按照层次分析方法,由准则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基础层中学生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对本科民族传统体育系的了解;本科在读生对课程的设置及教学中认为的不足及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和心理角度出发进行系统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从武术馆校的校长、教练到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全面了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这个学科,学生在中小学的时候要明确训练目的,多元化的培养,加强文化课程的学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涵养,让学生明白不只是为了升学,而是有更多的教学、训练细节需要去系统性的掌握。在学生本科在读期间,适当增加教学内容创新上课方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根据社会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建设。增加实践操作课,学会训练受伤应急处理与训练后疲劳恢复等科学训练方法,由教学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鼓励大学生考研、当兵、创业等多元化发展观念。学生毕业后找工作过程中要有先就业再择业的转变理念,不能因为专业不对口或者薪资待遇不高而迟迟不愿就业。从自己原有的专业技术向相近且容易就业专业转变,如:健身房与跆拳道馆及各行业体育俱乐部等。

第7篇

一、思想上听取院学生联合会的引导,组织上坚持院学生联合会的领导

我们从来都是在院学生联合会的指导和监督下进行工作和取得进步的。所以在这一年,我们也将坚决执行院学生联合会的决定和政策。在学生工作开展遇到疑惑和麻烦时,我们会虚心向院学生联合会请教,遇到重大问题会及时向上级报告。这是我们在思想上和组织上坚持的原则和作出的保证。

二、对我系学生会工作进行大体上地初步规划:

1.进行新学期的第一次干部例会,对这一学期的工作提出几点要求和希望

在新学期的第一次干部例会上,我们肯定会有很多事情要说,但集中到一点,就是对XX年学生工作的展望,希望学生会各部门把本部门的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开展好,在往年的经验总结中更进一步。

2.动员学生会各部门一起搞好女生月活动,彰显我系特色

三月女生月,我们将配合院里面的工作,开展好本系的女生月工作,动员学生会所有成员参与到这个有意义的活动中去,不仅女生部积极组织我系女生参加活动,还有宣传外联部帮拉赞助,劳卫部帮忙搞卫生抬东西,生活维权部、心理健康教育部搞后勤工作

3.邀请院宣传统战部领导讲“形势与政治”报告

我们系准备于四月份在活动中心举办“形势与政治”报告会,届时邀请学校宣传统战部的领导来给我们上课,然后组织全系同学认真听讲,并要求写听课感受。

4. 积极准备和组织参与学院“龙虎杯”足球赛

一年一度的学院足球赛也是在四月份举行,体育部主要负责运动员的比赛事项,生活维权部、心理健康教育部、勤工助学部主要负责后勤工作,监察部负责啦啦队员到场的考勤工作。

5.学生干部换届选举,“长江后浪推前浪”

我们计划在5月中旬举办我系的学生干部换届选举。在选举之前,对学生会所有成员尤其是干事进行特殊时期的重点培养;在选举之后,请学校或系里有丰富学生工作经验的领导来给新任学生干部上课培训。希望学生干部一届更比一届好,“长江后浪推前浪”。

6.积极配合系里搞好12级毕业论文选题答辩

配合系里工作,组织搞好毕业论文答辩。给12级毕业的学长学姐安排好毕业答辩的教室,每个教室安排一位写字和速记比较好的学生干部去写毕业答辩记录。

7.举办考研、选调生的经验交流会

邀请十位左右的大四学长或学姐为12、XX年、XX级学生讲授他们考上研究生或选调生的经验,在场学生可向他们提问和请教。

8.进行XX年上学期的第一次干部例会,回望过去,展望新学期

9月份,我们又将迎来新学期的第一次干部例会,在例会上,我们会一起探讨上学期学生会开展的工作成效和不足,并作出总结,以更好地去做这一学期的学生工作。同时,我们也会对这一学期的工作进行初步规划和强调。

9.迎接15级新生,做好相关迎新工作

我系学生会将和团总支联手筹备这次迎新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各个部门各施其职,各尽其能,同时又能灵活处事,力求本年迎新工作平稳发展。让家长放心、老师同学满意,让新生加快融入大家庭的步伐,共同创建和谐校园。

10.做好军训后勤工作,确保军训顺利进行

我系学生会将安排部分学生干部深入军训队伍当中,按照“二帮一”的原则,每个班级安排两名学生干部进行蹲点陪护,从生活、训练、医疗等方面着手,做到不伤一名同学、不少一名同学,确保军训工作顺利进行。

11.招聘新干事,注入新的血液

军训结束后,我们将招聘新干事,为系里各项工作的开展增添新的活力。在招干方面,我们坚持“既不打击同学积极性,也要确保干事质量”的原则,从严把关,选拔出一批高素质、高能力、具有创新思想的干事,为系里以后的工作增光添彩。

12.组织“龙虎杯”篮球比赛,力争第一

篮球比赛向来是我系非常重视的一场系级间较量的友谊比赛,我系篮球赛将朝着第一的目标前进,严格选拔、严格训练,再轻松比赛,力求为系里取得好的成绩。

13.筹备校运会,做好相关后勤工作

一年一度的校运会是我系非常重视的一项集体活动,也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活动积极性。因此,关于校运会的筹备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我系学生会将召开干部例会,商讨执行方案,制定出一套极具创新而又切实可行的策划书,让运动员以最佳状态活跃于运动场上,使运动会能够圆满结束,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14.组织体操比赛,加强同学们的体能训练

体操比赛能体现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也能增强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我系学生会将安排体育部负责训练,其他个别部门负责后勤,力求展现中文系的独特风采,为系里争取荣誉。

15.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学风

为迎接本年十一月的学风建设月,也为了迎接本院今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我系学生会将制定出一套方案,促进学风建设。如教学楼蹲点、“一帮一”寝室内务蹲点、“学风建设模范班级”评选活动、学期“优秀班集体”评选活动等,提高中文系学生的学风、考风、班风,把中文系各班建设建设成为班风优良、班级团结的优秀班集体。

16.筹备第四届科学文化艺术节,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我系学生会将配合学校、社团及团总支各部门,合理安排各项活动,使其有序进行,提高同学们的活动参与性,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娱乐了自己,又增长了知识。

17.组织元旦晚会,带领全体同学共度新年

元旦晚会带有辞旧迎新之意,也是在老师和同学们辛苦工作与学习后的一次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我们也要尽学生会的能力,开拓创新,选出富有特色的文艺节目,同时做好其他相关工作,让广大师生在晚会中感受快乐、感受激情、感受爱。

第8篇

关键词 食品分析 教学改革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eficiencies and Reform of Food Analysis and Testing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Teaching

XIONG Shuangli, WEI Ming, HAN Zhenqiong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Abstract Food analysi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urses in teaching system of food quality determination and control. This paper firstly stated some deficienc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of food analysis, then mainly presented some corresponding reforms and explorations about course system and content, varied teaching pattern, and examination method.

Key words food analysis; teaching reform; theory teaching; experimental teaching

食品检验、品质管理与新产品研发等工作是所有食品类企业的重点工作岗位,每年有50%以上的食品加工与安全类人才从事相关职业。因此,食品分析与检验类课程是所有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以及食品安全等专业的基础与必修课程,也是食品及相关专业学生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食品检验工综合考核的一门最重要课程。为培养出完全能满足企事单位要求、创新性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不管是本科教育还是专科教育,各高校都非常重视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建设精品课程非常多,发表的相关教学改革论文也有30余篇,国内外相关教材也不少于20余本。笔者在认真学习各级精品课程建设、教材,以及期刊论文的基础上,①②③④结合自己所在教学团队多年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就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及考核等方面的不足与改革探索进行概述,仅供广大教育教学者参考。

1 食品分析与检验理论与实验课程体系与内容的不足与改革探索

食品分析与检验是学生掌握食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的重要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实践性与应用性极强,一般高校都设置32学时左右的理论课程学习和24学时左右的实验课程学习。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成分、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成分,以及包装材料的分析等。内容非常多,56个学时不可能完成全部内容的学习。目前绝大部分高校都主要完成一般营养成分和部分食品添加剂和有毒有害成分的分析,主要介绍相关成分的分析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内容单一枯燥,与其它课程和相关法律法规脱节,没有充分阐述各成分的测定意义,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加之课件缺乏动画、视频等音像资料,学生很难准确理解测定原理与步骤和测定技巧。多年的教学发现,很多学生到大四做毕业论文,甚至部分考入的研究生连标准曲线都不会做,有的还在用坐标纸画标准曲线,教学内容与方式需要及时更新。部分学生在创新研究与毕业论文反映出对数据处理掌握不够,对有效数字的保留、多数据统计分析都存在较大问题。

对于上述问题,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更新和细化,针对薄弱环节调整教学内容与重点,主要表现在:(1)在开设食品物性与感官评定课程之前,我们单独设置食品感官评定一章内容,重点介绍感官评定的方法与数据处理,并结合食品实验数据处理课程,开设相关实验,提高学生感官评定的学习质量。开设食品物性与感官评定课程之后,该门课程主要系统介绍食品感官评定与物性分析的理论知识,在食品分析实验中开设相关综合设计性实验,提高两门课程的学习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在没有食品物性与感官评定课程的高校,应最后单独设置相关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监测食品品质的综合能力。(2)结合食品试验设计的学习内容,重点介绍食品数据的记录与处理,如有效数字的保留、准确度、精确度、标准误差和标准偏差等的含义与表示方法,并多举实例分析,尤其是往年学生的出错数据记录与处理。(3)理论课程内容包含一般成分分析,强调一般成分分析的重要性、必要性,并强调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营养标签规定等法律法规对食品分析与检验的相关要求,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讲述食品添加剂与食品污染物时,要多举目前新闻网络等媒体和广大群众都关心的典型食品添加剂事件与食品污染事件,说明添加剂与食品污染物检测的种类和意义,详细介绍重要的典型的添加剂如苯甲酸、亚硝酸盐、重金属铬和汞等的来源、测定意义、原理、步骤与注意事项等。(4)在课程内容中充分体现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比较标准化的、经典的、规范化的传统标准化检测技术与现代检测技术之间的优势和缺点,积极引导学生建立新型分析检测方法建立的创新思维,并能根据食品产品检测要求,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比如最简单的水分测定,一般经典方法可能为常压干燥、真空干燥法和蒸馏法,讲解时能和现代食品红外水分检测技术相互比较,充分体现现代技术的快速便捷性,以后学生在大规模测定水分时,可能就会选择后者,不会选择一般干燥法,费时费力。(5)样品预处理好坏是食品检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在学习各成分测定时,尤其注意样品预处理方法的介绍。食品原料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组织、固态与液态、动物与植物产品等,即使水分测定也不能马虎,如蔬菜、豆类和肉类三种原料的预处理方式完全不同,如果都参照风干豆类样品的预处理,也就是简单粉碎,将会显著增加蔬菜和肉类样品水分测定结果的误差。(6)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纽带,是食品分析与质量控制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不能简单取决于理论课程的学习,应根据食品分析与检验和所在学科整个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多年的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证明,首先就是实验内容的设计,目前我们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一般营养成分分析(水分、蛋白质、脂肪、灰分)模块、添加剂亚硝酸和二氧化硫测定模块、牛奶中青霉素和油炸方便面中丙二醛的测定模块、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综合设计性检验模块。实验内容涉及面广,选择对象为日常生活中常见食品,由基础到综合,模块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典型食品分析与检测方法,显著提升了该门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教学质量。

2 食品分析与检验理论与实验课程教学方式方法的不足与改革探索

结合课程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与效果截然不同。过去,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分别主要为“师讲生听”和“师讲生做”的方式。由于内容本身枯燥,加之学生对很多术语与设备不太熟悉。总是似懂非懂,对于实验课程,反正有讲义和老师在身边,边做边看边问,课堂上基本能学会机械的实验操作。但是,对课程与与实验内容没有融会贯通,不能坚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多年的学习与教学改革探索,形成“他导―互导―自导”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首先,在课程学习之前,将所要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学习内容,包括讲师讲授、学生课外学习和实验讨论内容等全部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特点和安排提前预习和学习,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本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本门课程学习内容非常多,教师讲授部分主要针对重点典型成分进行系统讲解,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与方法,首先形成“他导”的教学方式。在各模块学习过程中,布置相关课外课程论文与课堂讨论,让学生自主积极多方面学习,并通过讨论,教师点评等方式形成“他导―互导―自导”的学习方式。尤其是实验课程,互导和自导至关重要,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原理、最大程度地掌握实验操作步骤与技巧等。

另外,食品分析中某些检测项目如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等,耗时长和操作步骤相对简单等。如果每个实验都单独安排学时,存在等待时间过程过长,学生聊天、实验效率低,严重影响实验课质量。模块化教学中将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类长耗时项目放在一个模块,也就是将四个实验作为一个实验项目,也就是食品中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灰分的测定,可以统筹利用时间,让学生系统掌握常见营养成分的分析测定方法,着实提高实验效率与实验教学质量。

3 食品分析与检验理论与实验课程考核的不足与改革探索

一般地,理论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前者主要包括平时作业与考勤等。实验课程主要是实验报告和形式化的实验技能抽测。考核相对单一,少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期末考试成绩及格就能通过本门课程的考核,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我们改革后的理论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课程论文、课后作业、课堂随机测验、口试、考勤)和期末考试(试题库),每次平时成绩记录后立即公布,让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平时成绩,做到公正公平。另外,教师要认真批改每一份报告与作业,对于平时作业较差的学生,可以让其修改,并鼓励学生修改。通过多次交流学习,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质量显著提高。同时,教师可以随时发现学生学习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更正。实验课程的考核包括课前预习报告与口试、现场操作、卫生整理、实验报告四部分。根据实验前的预习报告,结合学生操作前教师的讲解,随机口试测验,通过后方可进行后面的实验操作。实验操作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及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三废处理与卫生保持情况,并随时询问学生试验相关问题,现场给分并公布成绩。对于实验报告,要求小组数据共用,但必需自己处理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尤其写好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与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也就是讨论分析部分,对于写得不好者,可以重写,重新评定成绩。这样,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满意,尤其是可以提高学生自己的总结能力、创新实践与写作技巧等。

总体来说,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教学改革效果与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但改革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总体目标仍就是通过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等,最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系统深度掌握本门课程的相关内容,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会集中广大教育教学者的智慧,不断改革探索,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西南科技大学2013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3xnkf09)

注释

① 张英华,王喜波.关于《食品分析》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林区教学,2012.6:8-10.

② 顾红.食品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08.8:33.

第9篇

在我国普通高校转型的背景下,选取五所普通高校比较分析其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概况,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实训模块功能不全、实验室数量参差不齐、实习基地类型单一、实训目标定位模糊以及双师型教师缺乏。提出明确实训目标,搞好实训功能划分,构造实训平台,完善实训体系以及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打造新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

关键词:

旅游管理;高校;实训体系

2014年,国务院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转型,根据教育部有关数据,我国现有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院校619所,高职高专院校995所。在所有高校中,重点高校目标通常定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更侧重于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中间层的普通高校则定位模糊,课程和实训体系没有特点和方向。随着国务院指导意见的下发,普通高校定位明确,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新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普通高校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进行改革。

一、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现状

为了更好地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现状,本文选取了山西省的运城学院、晋中学院、江苏省的淮阴师范学院、江西省的九江学院和山西的大同大学五所地方型院校进行分析,这5所院校都处于所属省份的三四线城市,大同大学和淮阴师范学院于2000年组建旅游管理专业;九江学院于1993年成立国土与旅游管理学院,晋中学院和运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则分别成立于2003年和2005年。以实践教学学分分值、实训模块类型、实验室数量、实习基地数量以及双师型教师占比反映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概况.

二、实训体系问题分析

1.实训模块功能不全

实训课程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加专业直观认识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实训模块的多少决定着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高低。根据比较发现,5所大学在实践教学学分分值方面比较相似,没有明显差别,在实训模块方面差别很大,其中实训模块最多的是江西九江学院,其专业实训体系包括餐饮实务、客房实务、酒吧、茶艺、模拟导游、应用软件、职业形象塑造、旅游线路规划、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10项,最少的为运城学院,仅有5个实训模块,仅仅包括专业见习、餐饮、客房技能实训、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五个方面,参照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这样的实训体系远不能完成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

2.实训室数量参差不齐

实训室是承接实训教学体系的载体,尤其是校内实训环节,实训室建设可以反映一个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表1可以看出,5所大学在实训室方面的完善程度各不相同,实验室数量最多的是淮阴师范学院,包括导游模拟、中餐、西餐、酒水、茶艺、礼仪培训、前厅、客房、模拟旅行社、旅游信息以及淮扬特色旅游文化产品设计共11个实训室;九江学院位居其后,除了餐饮、客房、酒吧、茶艺等上述实训室外,还有旅游管理软件、航空三维模拟以及体现地方特色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旅游模拟仿真实验室;相对而言,运城学院实训室较少,分别有餐厅、客房、中式包间、酒吧、导游和旅行社模拟实训室;大同大学最少,仅有客房、旅行社、餐饮和导游实训室。

3.实习基地类型单一

实习基地是指学生在校外学习、实践的地方,一般是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在企业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完成,根据表1数据,实习基地最多的淮阴师范学院有11个,其次为晋中学院和运城学院,最少的是大同大学。而在实习基地的类型方面,大多数院校酒店为主,比如淮阴师范学院11个实习基地和九江学院的7个实习基地均为酒店,运城学院在2015年以前也是全部与酒店合作,2016年刚刚开始了和旅行社的合作,晋中学院的实习基地中有8家酒店、1家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和1家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各个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现有的实习基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有非常明显的缺陷,这样会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就业面狭窄,与企业需求相脱节。另外,5所院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大多选择大城市企业,很少选择院校所在地企业,淮阴师范学院的实习基地以上海和南京为主,本地酒店只有1家;晋中学院合作酒店大多在北京,只有2家在所处城市;九江学院实习基地范围较广,但本地企业也只有1家;运城学院往年合作企业多在北京和上海,2016年增加了5家本地旅行社。实训基地选择大城市企业有很多优点,但是地方型院校有服务地方的功能,和更多的地方企业建立联系有助于实训体系常态化,学生和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教师也更容易参与其中,也有助于实现地方型院校服务地方的功能。

4.实训目标定位模糊

实训体系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是教学体系的一部分。根据我国目标前的旅游管理专业设置现状,研究型大学主要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技术型人才,而普通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是: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综合素质高,能够在旅游行业各产业体系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行业从事管理及服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人才定位,又有别于技术型人才定位,这也是普通高校培养目标和高职高专院校定位的不同之处。另外,从市场需求来看,企业对具有一定能动性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高于对学生技术的要求,企业更看重学生的营销策划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但是在5所院校的实训体系中,无论是实训模块还是实训室建设都更多地体现了技术培养,未能体现出更多的应用能力培养,实训体系的构建模糊了原有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5.双师型教师缺乏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定者及实施者,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招聘教师时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较高,注重应聘者的学习科研能力,这就导致了很多实践能力强、有经验但学历不够的人无法进入高校,而进入高校的人又大多是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企业锻炼机会,在这一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双师型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5所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多少不一,其中比例最高的是九江学院,其双师型教师高达95%,其次为晋中学院和淮阴师范学院,比例最低的为大同大学和运城学院,仅为20%和30%。双师型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校内实训课程,双师型教师过少将会使校内实训课程质量下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无法保障。

三、对策建议

1.明确实训目标,搞好功能划分

实训体系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实训模块的划分应清晰而明确,旅游管理专业实训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层、应用能力层和实践与创新层。基本技能层包括旅游各行业专业认识、实际操作和基础实验等,专业认识是通过参观、考察相关的景区、饭店、导游过程、旅游购物等,让学生对旅游业的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度有个基本的认识;实际操作是各行业基层工作的操作技能和认识,比如摆台、斟酒、传菜、铺床、调酒、茶艺等;基础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技能和外语口语会话技能。应用能力层是在基本技能层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包括运用旅游管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公关、人际沟通、协调与合作能力,还包括旅游职业形象塑造能力、导游服务能力、餐饮管理、客房管理等。实践与创新能力层是在应用能力上的进一步升华,要求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基础上还能够创新思维,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比如活动方案策划、旅游线路和产品设计、智慧旅游建设与发展等。

2.构造实训平台,完善实训体系

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应当构造校内(课堂+实训室+比赛)和校外(实践+实习+比赛+认证)两大平台。校内平台(课堂+实训室+校内比赛),首先是课堂能力培养环节,将现有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将每门课程按章节进行功能定位,进一步压缩教材理论的灌输,代之以任务型教学,分析案例和策划方案,最终以能力是否得到锻炼作为考核标准;实训室是基础技术操作能力的实现载体,资料显示,许多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为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针对实训室资源不足,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校内比赛是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部分高校通过定期举办导游大赛的方式丰富专业活动,由于赛事覆盖面和参与机会较少原因,学生的整体受益性不高。应当结合专业方向特点,将赛事贯穿于整个学年,打造专业赛事平台化、程序化,比如节庆营销策划大赛、旅游线路设计大赛、模拟导游大赛、餐饮创业策划大赛等,丰富的比赛使得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加,其锻炼效果也更加明显。校外平台(实践+校外比赛+认证+实习),实践指的是社会实践,它不同于毕业集中实习,也不拘泥于单位类型和实践形式,学校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或者项目合作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在每一学期完成一次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发现自身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学习;校外比赛是提高学校专业知名度,促进院校交流,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当在校内比赛平台基础上,使校内比赛和校外比赛完美对接,通过大量校外赛事提高专业知名度,提高学生能力和自信心;认证平台是指除了学业合格证书外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对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考核和认可,也是学生就业的必要条件,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考试,并在学分奖励上加以体现,以学分代替选修课程;实习是指毕业集中实习,结合前面问题分析,实习平台主要是实习基地的选择与合作,实习基地必须满足专业培养目标,即实习基地的多样化,又要满足服务地方要求,开拓更多的地方企业作为合作单位,既能满足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的要求,又能合理利用地缘关系,实现社会实践和产学研平台的常态化。

3.推动产学研合作,提高教师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根据上述分析,大多数高校的双师型教师占比不高,与企业建立联系,长期合作的更少,这样会造成教师讲课偏离企业需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三种:一是社会认证考试,现在高校都将资格证作为双师型教师的认证标准,可以促进教师对社会需求的了解,也有助于教师走向社会;二是鼓励教师在企业兼职,与市场脱节是永远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的;三是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通过横向课题项目实现与企业的对接,通过与企业共同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有创新的项目,既可以提高学校知名度,又可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市场前沿动态,也可以邀请企业来到学校进行互动。

作者:李剑锋 单位:运城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桂凤.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置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0(9):62-63.

[2]徐文丽.基于顶层设计理论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2(4).

[3]丁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29(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