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3:48
导语:在研究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系统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1-0068-04
一、引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及生活方式,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的“随时随地、无处不在”的学习也正在为人们所重视。移动学习模式为学习者提供了开放的、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学习环境,使得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在以终身教育理念为主要特征的学习型社会中,人们的学习活动已经不止局限于学校学习,人们开始关注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零碎时间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和提高。由于人与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等各种经历都各有不同,个性化的移动学习已逐渐被更多的人推崇。本文在从移动学习和移动学习中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的研究等方面对该学习方式进行了初探。
二、移动学习的概述
1.移动学习的内涵
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确切的共识,领域内的学者分别给出了各种不同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1]:一是,Paul Harris认为,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技术和E-learning的交点,它能够为学习者带来一种随时随地学习的体验。二是,Alexzander Dye认为移动学习是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发生的随时随地的学习,这些设备必须能够呈现学习内容并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提供无线的双向通信功能。三是,Clark Quinn则指出移动学习是通过IA设备实现的数字化学习。四是,Desmond Keegan给出的定义为移动学习的发展将使学生在远程学习方式上更加自由,只要能够实现电话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的地方(无论在机场、在床上或在他们选择的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学习。无疑,下一代的学习方式将是移动学习。
几位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移动学习给出了定义,可以看出,“学习者随时随地的学习”被认为是移动学习的核心特征,与此同时,Paul Harris和Clark Quinn 强调了移动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关系,Alexzander Dye强调了移动学习的实现技术,而Desmond Keegan则从一种学习方式的角度去定义移动学习,他认为移动学习是对远程学习方式的一种进一步发展。综合几位学者的观点,笔者认为,移动学习是学习者使用移动终端设备,在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的学习方式,是对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扩展。
2.移动学习的特点与优势
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是数字化学习的一种扩展,它在具备数字化学习的某些特征的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主要特点如下:
(1)访问方便灵活,学习者在移动终端的支持下,打破了传统数字化学习对于时空的限制,使得学习者能够非常灵活、便捷的访问学习资源,完成学习。
(2)内容的碎片化[2],移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者往往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学习状态,进行移动学习的时间是生活中的零碎片段,学习者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而中断学习。因此移动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利于在短时间内吸收的零散的碎片化的知识。
(3)学习的个性化,移动终端的私有性和学习者之间在个性上的差异,注定了移动学习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移动学习不仅仅可以使学习者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需求自定学习步调和进度。
(4)交互的及时性,移动学习可以充分发挥移动终端固有的特点,实现及时交流,使学习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获取信息得到帮助,或者发表自己的想法并及时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收获和观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即时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并得到反馈。
基于以上移动学习的定义以及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移动学习的主要优点如下:
(1)一旦将学习资源下载到客户端,即可实现无网络环境下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随时随地学习;
(2)能够充分利用日常零碎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3)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实现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互与合作学习。
3.移动学习中的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的模式可以分为基于离线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短信服务的学习模式和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模式[3]。
(1)基于离线资源的学习模式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不够成熟,以及现阶段移动网络连接费用比较昂贵等原因的限制,在很多地方都不能完成流畅的在线学习,甚至在很多地方完全没有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作为移动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离线学习在现阶段的移动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得随时随地的学习在现阶段得以实现。学习者将学习资源下载到自己的移动终端,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2)基于短信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
基于短信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是指,学习者通过使用短信息的传送对各种教学要素进行学习,学习者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将短信息发送给其它学习者、教师及移动学习系统平台的服务器中,同时服务器可以对学习者发送的短信息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处理并发回给学习者,以完成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在该模式中,学习者可以使用具备短信收发功能的移动终端,有效的与其它学习者、教师和服务器之间的进行交流并完成学习,而且不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3)基于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
无线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为基于连接浏览的学习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者可以像使用PC机进行远程学习一样,与服务器进行连接,浏览课程网站的内容、下载多媒体学习资源,也可以通过论坛、博客与其它学习者和教师进行交流,进行简单的信息查询并获取信息。同时,又使得移动学习具备了传统远程学习所不具备的移动性和便携性。随着移动终端的不断发展更新,移动终端的功能及移动学习软件越来越丰富,学习者可以有更多不同的学习体验以及更加多样、逼真的交流方法,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移动学习中的个性化学习
1.个性化学习的意义
个性化学习是具有或体现学习者个性的学习如在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方面充分体现个人的个性特征。个性化学习注重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以学习者的社会背景、态度价值、情感等方面为前提,使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以终身教育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要求每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要不停的学习以提升自己,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千差万别,人们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也各有不同,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考虑使得学习者更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满足个人生存的需要。个性化学习可以使每一个学习者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获得成功体验和生存效能感[4]。
2.移动学习中个性化学习的关键要素
从移动学习的固有特点以及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移动学习是一种非常适合个性化学习的学习方式,同时个性化学习也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方法。
在移动学习中,个性化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5]。
其中:
(1)“人”是指使用学习者的个性特质,如生理特征、性格特征和情感、社会角色、智力、行为方式甚至家庭结构等。
(2)“产品”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与之产生关系的特定物体,包括学习者使用的移动终端、学习系统、学习资源等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密切相关的工具或者材料。
(3)“环境”是指学习者的学习情境和背景,包括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如生活习惯、工作状态、经济结构、居住空间等。三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个性化移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四、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系统模型设计
1.系统整体设计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界面以及清晰的学习导航与导学,同时可以依据各个学习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同一个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变化,提供更合适的学习环境。
本学习系统主要由学习者模块、教学策略模块、教学资源模块、课程模块、移动学习界面以及学习行为监控模块等6个模块组成。其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系统中学习者学习流程以及系统功能模块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分析
(1)学习者模块
学习者模块是整个个性化学习系统的基础和前提。学习者模块详细的描述了学习者的特征信息,学习者特征信息包括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静态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专业、学号等,这些信息在其生存周期内都不会变化,方便存储和管理。动态信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信息,是体现学生个性特征的关键,包括移动学习情境、学习时间、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学习风格等。动态信息还可以依据信息变化周期长短分类保存。
学习者特征信息的获取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填写注册信息,学习者在使用个性化学习系统之前,在注册过程中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提交给系统,主要适用于静态特征信息。二是填写问卷,包括调查问卷和测试问卷,学习者学习情境,以及原有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学习风格等动态信息可以通过填写问卷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后获取。三是学习行为监控,通过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监控,并对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以及效果评估来获取学习者的新的特征信息以及原有特征信息的细微变化以完成对学习者模型进行更新。
(2)教学策略模块
教学策略模块中存放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选择规则。教学策略是为了达到学科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媒体、学习活动等。该模块中包含丰富的教学策略,并对教学策略所适应的知识类型和难度以及适合什么样的认知结构的学生等信息做出详细描述[6]。教学策略选择规则结合学习者模块,依据学习者特征信息和学科内容特点在教学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完成学习活动过程中所需教学资源的调用,以形成最后的教学路径。
教学策略选择规则是创建个性化学习路径的主要依据,规则的创建不仅要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基础,还要大量的实验和理论依据。同时本系统还结合了数据挖掘算法动态的进行规则生成,以完善教学策略模块。以关联规则为例,通过领域内专家或有丰富经验教师分析并确定了课程模块中各知识点之间的前驱后继关系,但这种关系可能还并不足以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全部关联,关联规则则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和结果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可以挖掘出各数据项之间隐藏起来的关联关系,在原有关系的基础上动态的进行补充[7]。
(3)教学资源模块
教学资源模块是移动学习课程的核心模块,存储并描述了该课程与学习着相关的、丰富的各种媒体资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信息。为便于学习者学习,各个资源都是由相对独立的、简单直观的、短小而完整的知识点构成,易于学习与理解。系统中教学策略模块会依据学习者之间的不同以及具体的课程知识从该模块中选择适当教学资源。该模块对各个教学媒体资源都有相应的信息描述,包括资源类型、适合学习的时间长度、映射的知识点、相对应的学习者特征信息等。
(4)课程模块
课程模块针对具体的学科,包含了课程知识结构及具体的知识库。课程本身都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的结构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课程的知识框架,帮助学习者对课程的学习与理解。本模块中纪录了具体课程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前驱后继关系,标明了课程统一的学习流程。教学策略模块和学习者模块相结合分析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偏好,并在课程模块原有的知识组织基础上进行知识点抽取,生成最适合学习者的学习活动路径。
(5)移动学习界面
学习者通过身份确认后,进入个性化移动学习环境,系统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的学习界面,这是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入口,同时也是完成学习过程的出口。在移动学习界面中,为学习者安排好个性化的学习活动流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智能导航,根据学习者模型为学习者呈现与其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相适应的课程相关的资源连接。学习者也可以在学习界面中找到自己以往的学习纪录和学习成果,以帮助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进行评估和改进,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6)学习行为监控模块
学习行为监控模块是保证系统适应性的重要部分。该模块不仅要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外在行为表现进行监控还要对学习者内在心理层面上进行监控。可以通过跟踪学习者在学习系统中的学习痕迹并进行纪录,以及移动学习终端的定位等方法来实现对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外在行为的监控,监控对象包括学习过的课程内容、学习的各个时间段(通过纪录开始时间点和结束时间点)、进入系统的次数和总时间量、课程学习的次数和顺序、在讨论区发表的文章和发言情况、学习者的作业和成绩情况和学习情境的变化等。通过对学习者的周期性调查,以收集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心理层面上的变化,并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分析获取学生新的特征信息。学习者心理层面的监控对象包括情感、兴趣、认知水平、知识结构、学习风格等。
通过对监控行为模块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实时的获取学习者在移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上的变化,从中抽取出学习者特征信息对原有的学习者模块进行更新。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身学习与建设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的新需求,而个性化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不仅符合了这种需求,同时帮助每个人实现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价值。在新的教育理念与移动技术的发展的促进下,移动学习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且得到了很大发展。固然,个性化移动学习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成熟,以及对于移动学习的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瓶颈,但这一学习形式终将会对教育行业带来巨大影响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年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
[2]何明星.移动学习的特征与手机出版[J].现代教育技术,2010(9).
[3]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4]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2005(3).
[5]罗士健,朱上上,应放天,张劲松.手机界面中基于情境的用户体验[J].计算机集成计算系统,2010(2).
[6]武栋.基于Web的ITS中学生模型与教学策略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7(5).
【关键词】薪酬;激励;体系
一、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工资差距。一是岗位工资的差距。岗位工资虽然设置的岗位等级有13个,但不同岗位的工人档次却没有拉开。两个相邻的岗位等级之间相差很小。这样员工即使努力干好工作,好不容易升了一个岗位等级,却只有十几块而已,失去了岗位工资的真正内涵。二是技能工资的差距。该企业的技能工资按照制度规定,最大的差距为30元,然后依次为28元、26元、24元等等,最小差距为10元。两年进行一次技能考核,根据考核内容进行升级或降级,并决定级数的多少。但实际情况是:企业并不按原先规定进行考核,固定的两年升一次技能工资,每次升三级。这样一来,导致职工会认为不论实际工作能力如何,只要在该企业工作足够的时间,同样可以取得很高的技能工资。所以就有部分员工有了“混日子”的想法,而不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也就降低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三是浮动工资的差距。浮动工资比例小是该企业的一个问题,岗位工资和技能工资组成的基本工资占员工拿到的实际工资的约80%左右,浮动工资约占20%。(2)薪资透明度问题。薪资是否应该透明,一直是困扰管理者的一个难题。不公开的话员工无法准确自己的薪资在市场上处于什么水平,缺乏对员工的激励。透明的话也不能保证支付薪水时做到绝对公平。
二、生产工人薪酬方案设计
(1)设计原则。一是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制定薪酬系统首要考虑的重要原则,因为这是一个心理原则,也是一个感受原则。为了保证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应在新的薪酬体系中引入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二是竞争原则。企业想要获得和保持优秀的技术工人,必须要制定出一套对人才具有吸引力并在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系统。三是激励原则。对一般企业来说,通过薪酬系统来激励员工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是最常见和最常运用的方法。一个科学合理的薪酬系统对员工的激励是最持久也是最根本的激励。(2)薪酬制度的总体设计思想。西安化学试剂厂从前的岗位技能工资制没有充分体现岗位价值的重要作用,对岗位任职者没有给予充分的激励。因此,在吸取现行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和奖金分配的经验基础上,进行薪点工资制的初步设计,再根据企业实际的状况进行浮动工资的方案设计。(3)薪点工资的设计。一是劳动点的确定。岗位劳动点是反映职工岗位劳动差别的薪点。由于企业岗位比较多,从管理成本角度来看,只能采取将相近岗位进行归并归级,这就会形成同岗位级别内也存在劳动差别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企业就在同一等级内,优化分档次。这样就呈现了一个越往上差距就相对大一些的趋势,激发了员工的进取意识和技术优秀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技能素质点的确定。技能素质点是体现职工实际操作技能和潜在劳动素质的薪点。对于车间的操作工人来说,这是其薪点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具体由技能等级点,学历点组成。职工技术等级点着重体现职工实际的操作技能,按职工原技能工资,对照技能等级标准折合成技能等级点。对于工人来说,工作技能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因此技能素质点相对的比例就要大一些。学历点是对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职工增加的薪点,但是也应体现出高学历的优势所在。三是积累贡献点的确定。积累贡献点是反映职工过去劳动所作贡献的薪点,具体由工龄点、考评升级点和奖励晋级点所组成。工龄点是对连续工龄满5年的职工,按连续工龄年限一年折合为5点,今后每年在12月份统一调整工龄点。考评升级点是对绩效考评中成绩优秀的职工岗位工资可升一个等级,升级面控制在职工人数的5%~10%。奖励晋级点是对突出贡献的职工增加的薪点,经厂内推荐,由厂部批准,一般奖励10~20个薪点。考评升级点和奖励晋级点相对于奖金来说较为固定,并且范围要小一些,着重奖励那些有突出贡献和业绩特别优秀的员工,作为生产部门的典范。(4)浮动工资方案。一是奖金总额的核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企业实际经营效果和实际支付的人工成本两因素决定奖金的支付。其计算公式如下:奖金总额=(销售总量×标准人工成本费用-实际支付工人工资总额)×计奖比率,计奖比率应由企业根据实际经营状况制定,一般应该留够企业进行扩大再生产、购买原材料、周转资金等。二是奖金分配办法。对于生产工人来说,经常性的奖项,一般采用计分法来分配。无定额的雇员根据完成任务的程度进行综合评分,最后按照奖金总分求出每位雇员奖金的分值。个人奖金总额=(企业奖金总额/各人考核总得分)×个人考核得分。那么,根据奖励指标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就是奖金分配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学化学;教学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上的很多的事物都在进步,当然这也包括人们非常重视的教育。从几千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有了教育,而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一直在不停的进步。直到出现了电子设备和信息技术,我们的教育彻底走向了一条新的道路。信息技术的应用方便了很多学科的课堂教学,尤其对于化学这种抽象化的学科。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化学的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充满了学习的兴趣。
一、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作为教学的基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准备充足,才能在课堂上绽放光彩。那么教师如何在课前准备时获得大量的知识呢?这时候计算机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我们运用计算机来采集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并且可以通过欣赏优秀的化学教学设计带给自己教育的灵感。在网络中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化学教学课堂的设计。
2、教学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教学过程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学生学习化学现象、化学概念、化学反应时,需要为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在以后的测验中灵活应用学过的知识。那仅仅靠老师的形容和讲解,很难让学生们对这些抽象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甚至会使学生对化学感到厌倦和困惑。但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像和声音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其对这些枯燥的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同学们不仅不会枯燥,相反会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3、创设情境
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通过将教学知识与图像、动画、声音相结合,制造出一种愉快氛围,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进去。传统的教学课堂以教师的说为主,很难为同学们创设情境,就算是通过语言的描述创设出情境,学生们也不容易融入进去。所以信息技术的出现,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高科技技术可以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的。化学中的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难以理解,计算机可以以一种幽默的表现形式,将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物质结构生动的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创设出一条捷径。
4、帮助总结
计算机可以将教学过程中的板书简化成一个课件。在以前的化学教学中,如果遇到复习,就会产生大量的板书,这个时候会消耗一节课甚至几节课的时间来板书复习资料。而且板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现象很难达到清晰明了的要求,学生看着满黑板的知识点,很难有心情参与到复习中。然而多媒体可以将所有的复习资料整合到一起,便于学生整理。也可以制作化学知识的素材库,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知识分类,提高复习效率。
5、检测反馈
想要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法是及时的反馈,及时的改正。计算机的知识储量较大,分析能力较快,利用这个优点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通过计算机建立中学化学的考试系统,在学生每次回答问题的时候,及时发现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正确的建议。教师也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的不足。计算机还可以分析学生每次回答试卷的情况,找出学生在哪个化学反应或对哪个物质的理解有问题,在下次训练时多侧重于学生易错的地方。这样可以满足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大大的提升学生的进步空间。
二、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化学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尽管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作为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的替代了教师的存在。所以在这个计算机高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合理的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融入到中学化学的教学中,才是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进步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注意一下两点。
1、多媒体技术不能取代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师与多媒体技术的相互融合,既不能没有多媒体的辅助,也不能失去教师的引导。在多媒体技术出现后,存在部分教师产生了这样的观点,他们觉得只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省去一切的教学步骤。但这样往往使他们丢失了一个作为教师的义务,从教学的引导者变成了旁观者。化学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为学生播放动画,学生很难从那些琳琅满目的图画中找到哪些才是学习的重点,这样的教学方法是很难使学生得到提高的。
2、不要用信息技术取代实验
信息技术是可以帮助教师完成很多教学中很难完成的事情,但同时化学又是一门需要实验的课程。化学实验是化学理论得以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无论信息技术多么的强大,都不应该为了方便,简单的通过为学生播放视频来达到实验的效果。在遇到化学实验时,我们要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亲自观察实验现象,这样才能使他们对化学反应现象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但如果是一些特殊的化学反应实验,由于条件限制难以亲自实验的,这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帮助达到实验效果。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成了一把双刃剑。只有合理的、正确的处理教育与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得教育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李萌 杜雪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货币一体化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初,国际货币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欧元的诞生,把以美元为主宰地位的国际货币格局,改变成以美元和欧元并列称雄的格局。另一件是人民币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人预言,人民币会成为继美元、欧元和日元之后的又一种世界货币。联想到现如今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似乎有理由使人们相信,人民币终将成为一种硬通货。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强盛的内在要求,同时人民币国际化的实行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货币一体化(包括货币国际化和共同货币选择)是经济发展、贸易深化及信用扩张的必然趋势,货币经济的逐步发展要求货币具有统一的形制和统一的价值,但哪种货币能够成为国际一体化货币则是多元货币竞争的结果。中华民族之崛起,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来支撑,而强大的经济实力的获得必须依靠国民经济的竞争力。这不仅需要我国的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而且也需要人民币走向世界,到国际舞台上发挥国际货币的职能,争取更大的效力空间,即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二、现实与理论上的逻辑冲突
就目前中国经济基础而言,还不足以支撑国际化人民币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具备优势竞争力,其境外流通存在着现实逻辑与理论逻辑的背离。所以,人民币要真正成为亚洲金融经济的支点货币乃至世界货币,首先要强化其体现横向交易契约关系的一般等价物内质,并在此基础上达成现实和理论逻辑的统一。2003年,中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694亿元,增长速度9.1%,以进出口贸易总额计算,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贸易国,2003进出口贸易总额达8512亿美元,同比增长37.1%,已相当于美国贸易总额的41.9%,从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来看,已进入经济大国行列,但就中国金融发展而言,无论是金融发展广度,还是金融发展深度,均未达到足以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境外持有者对长期持有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心存顾虑的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我国金融发展的滞后,这降低了人民币实际交易的国际比较价值,制约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层次拓展。人民币国际化是否可行、何时可行还要看其要实现国际化的支撑条件,人民币的国际化需要国际化的人民币“资产池”作为支撑(钟伟,2002)。
现实条件的不具备,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论上的分析。因为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确定的,因而,对货币国际化的比较研究可以使我们吸取其它国家本币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有助于寻求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发展模式,使人民币国际化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三、美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1.美元国际化的现状。美元无疑是当今世界第一大货币,在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中普遍使用。在各国国际储备中所占份量超过60%;在国际票据市场、债券市场上美国发行债券数额占全球总量的26%(由表1计算所得);在外汇交易市场中,美元作为主导货币居支配地位,占全球外汇交易的87%(1998年);在各国银行的对外资产中,美元占47%(1998);在国际银行贷款币种构成为35.2%(1999年),美元无疑是当今国际上使用最广泛的货币计量单位。在国际汇率体制中,采用盯住汇率制的国家其国别货币绝大部分盯住的是美元。同时,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与美国经济实力并不对称,2002年美国的GDP占世界份额约五分之一,但是在国际金融领域美元却是霸主,而这与美元国际地位的取得是密切相关的。
2.美元国际化的进程。回顾世界经济发展史,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新兴的美国经济高速成长,统一市场正在形成,成为当时全球最具潜力的市场和项目投资源。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暴露出欧洲政局的不稳定,大量的闲置资金持有者对本国经济不抱有信心,因而将目光转向美国。从而使美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急需资金和技术,美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远离欧洲战场的美国不仅经济上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相反却通过“租供法案”向英、法等同盟国提供价值470多亿美元的军火大发战争横财,也乘机占领了西欧各国及其附属国的广大市场。半个世纪的时间,美国在经济上将欧洲各国远远的甩在背后,同时在政治、军事上也建立起自己的霸主地位。这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创造了特殊的历史背景,美国也树立了自己“老大”的地位。1943年7月立足于取消外汇管制和各国对国际资金转移限制的“怀特计划”提出,该计划以设立国际金融机构、稳定汇率、扩大国际贸易、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为目的,通过基金货币单位“尤尼它”初步提出美元与黄金挂钩(10美元=1“尤尼它”=137格令黄金)。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洲的布雷顿森林举行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经过讨论,会议签订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顺理成章的获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
3.美元国际化的特点。由以上的考察分析我们知道,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有其特殊的国际背景,其国际化的过程依赖的是一个全球性的汇率制度安排,即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支持这一体系的基础是美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美元国际化的模式特点可概括为:依托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成为唯一的国际计价单位和与黄金地位相同的国际储备货币;与黄金脱钩失去制度基础后,依赖先入为主的存量优势在世界信用货币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实力的强大巩固和发展了这种优势,继续充当国际货币。
四、欧元国际化的模式考察
1.欧元国际化的现状。欧元国际化是基于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上展开的,即有策略有计划地成立统一经济区,建立货币联盟,各国放弃货币及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创建区域货币——欧元。欧盟在经济规模上与美国不相上下,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则都大大超过了美国,1999年国际债券市场上,以欧元标价发行的占44.5%,甚至超过美国1个百分点。据统计,仅东欧和西非地区就有约30个国家把欧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
2.欧元国际化的历程。欧盟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政府政策有意推动的结果,欧元的诞生是区内各国协调与合作的结果,这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程,是货币国际化的一种独特模式。欧元路径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1)前期铺垫及建议提出阶段。1950年9月1日欧洲16国为解决相互之间的货币结算和实现各国货币自由兑换问题,建立欧洲支付联盟。1969年12月召开的欧共体海牙会议上提出了建立欧洲货币联盟的建议,即《维尔纳计划》,分三个阶段实施从稳定汇率到实现统一货币。(2)法律制度准备阶段。在1978年4月召开的欧共体海牙会议上,法、德两国总理提出建立欧洲货币体系的建议,同年12月欧共体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决定正式建立有联邦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对、卢森堡、丹麦和爱尔兰等17国参加的欧洲货币体系(后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也加入)。欧洲货币体系建立之后在一定程度上将欧共体内部的汇率相对稳定下来,并使各成员国家降低了因美国宏观经济失调引起的美元危机对金融体系的冲击。(3)欧元一体化的初级阶段。1988年6月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向欧共体12国财长提交了《欧共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提出货币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金融一体化和固定成员国汇率等重要内容。1991年欧共体12国达成建立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协议——《马约》,规定最迟在1997年1月成立欧洲央行,并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欧元。1997年6月欧盟15国通过《阿姆斯特丹条约》,确定了分阶段正式启动欧元的日程安排,欧洲货币联盟也如期启动。(4)欧元国际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阶段。2002年1月1日,欧元成为有形货币,迅速取代了区域内流通的12种货币,成为区域内唯一合法货币,欧元以合法身份成为国际货币,依靠货币联邦制的强制力,通过取代原12国货币,欧元在10年内完成了国际化进程。
3.欧元国际化的特点。欧元则作为信用货币其国际化进程是最短的,给世界各国货币国际化的启示是:让渡货币,放弃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采用趋同的财政政策,形成区域共同体,单一货币必须以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为基础,以相近的文化背景为纽带,单一货币区内各成员国须满足最佳货币区理论构建条件,区域经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区域货币生成过程中,有核心货币(ERM中马克)起主导作用。
五、日元国际化的路径考察
1.日元国际化的现状。日本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日元的国际地位却远远不比日本的经济实力强盛,其原因之一就是日元国际化的战略起步较晚。尽管日元国际化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经开始了,但它正式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或日本经济国际化、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环,却是在80年代中期前后。自那时起,政府开始积极推进日元的国际化。到了90年代,日元经济开始停滞和倒退,由此日元国际化处于了明显落后的状态。但总体上由于日本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撑,以及政府的积极推进,日元国际化还是相对成功的,现如今已成为和美元、欧元一样发挥世界货币职能的一种重要的国际货币。
2.日元国际化进程。自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通货体制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以来,因日元升值,对外贸易按美元结算就使日本企业产生了汇率风险的问题。把出口贸易由美元结算改为日元结算,就成了日元国际化的最初动因。(1)日元国际化的起步。1970-1980年,在日本的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了29.4%和2.4%。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日元需求。面临日元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2)日元国际化的迅速发展。到了80年代,日本在金融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政策报告的提出,正式拉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1990年,在日本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为37.5%和14.5%,分别比1980年提高了8.1和12.1个百分点;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也升至8.0%,超过了英镑3.0%的1倍以上。由此,世界就出现了美元、日元和西德马克“三极通货体制”开始发展的趋势。(3)日元国际化的最新进展。进入90年代,由于日元经济的停滞和倒退,日元国际化已处于了明显落后的状态。国际贸易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各国外汇储备中日元比重和银行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的比重均不同幅度下降。针对这些问题,1996年11月,桥本政府提出了标新立异的“金融大爆炸”,意在彻底改革金融。1998年4月,按“自由、公正、全球化”的原则,日本政府全面推进了金融改革,其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金融保护行政,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实现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这样一来,既为日元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对日元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3.日元国际化的特点。日元的国际化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点。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是在美国的压力下,从1980年开始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日元国际化和金融资本市场的自由化同步迅速发展,欧洲日元市场的放开和东京离岸市场的建立是日元国际化的关键步骤;在其经济鼎盛时期,世界贸易中对日元的需求大量增加,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是自然发展的。但是在日本经济出现衰退后,日本政府开始积极地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借助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带动国内金融改革,改变了日本经济二重结构的特点,从而提高金融业的效率。
六、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美元的国际化路径主要是依赖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来,欧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货币联邦制的区域性制度安排,日元国际化路径依赖的是实体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政策。
美元国际化的模式具有历史的特殊性,历史赋予了美元许多先天优势,这是其它任何货币都无以比拟的,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成就了美元经济超级大国的梦想,同时也奠定了美元国际化的政治经济基础。今天,任何其它货币想通过国际制度安排实现国际化几乎是不可能的。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的均衡中,对于人民币的国际化来说,美元路径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实施必须立足于现实,目前存在的一个情况是“一个国家四种货币”,即大陆、港澳台两岸四地有统一的国家,而没有统一的货币。VonFurstenberg,GeorgeM.Geneva(2002)研究指出,回溯18世纪和19世纪,北美殖民地和意大利城邦内部货币统一的历史表明,单一国家复本位货币最终是不可维持的。因此,整合“一国四币”可以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初始选择。但是这个整合过程在最初阶段很难包括台湾地区,因为两岸巨大的政治分歧是货币一体化不可逾越的巨大障碍。有学者指出政治上的分歧并不能成为阻碍经济合作的条件,并以欧盟为例,指出欧盟内部有的国家政治分歧很大,但并没有阻碍欧元的一体化进程,因为这是经济规律的使然。但是通过历史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欧元一体化的成功恰恰是因为欧盟各国在政治上就货币合作问题首先形成了共同的理念,并达成了高度统一,从而即使存在其它的政治分歧,也不足以影响到货币一体化的进展,最终才确保了欧元的诞生。目前我国两岸虽有密切的经济交往,却缺乏基本的政治对话,更别说就货币合作问题达成一致了。因为政治上存在的障碍,使我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首先在大陆和港澳地区实现货币的统一。这种情况下,欧元的模式无疑是我们最优的选择,即实现货币的统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各个国家的货币即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其目的都是为了确保本国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本国的经济实力。因此人民币的领域不仅限于中国区域范围内,而必须与我国的经济扩张相适应,积极“走出去”,这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战略。在这个层次上,日元的国际化路径值得我们借鉴,同时这种模式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总体上,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作用有限,人民币的国际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能是区域的国际化。参照日元国际化的路径,一方面发展国民经济,并确保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从根本上支撑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另一方面,通过人民币国际化来实现金融改革的深化。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应该是区域范围内的国际化,在东盟10+1的经济合作框架内逐步谋求货币合作,可以固定各自的汇率,对外联合浮动,时机成熟后,可以用强势的人民币替代其他的货币或以人民币为主导创造单一货币实现货币统一。其次可以在东盟10+1的基础上拓展到东盟10+3,联合日韩。届时,人民币将真正成长为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国际货币,就如同欧元对于欧洲、美元对与美洲一样。
上述人民币国际化的两种路径是兼容的。对于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路径选择,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在一国统一的情况下,整合“一国三币”实现货币一体化,应具有比欧盟各国更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来说,决不可能仅仅限于一国区域内的货币整合,人民币的舞台是世界的。因而在区域范围内走“日元模式”,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最终实现以强势货币支撑我国强势经济的发展战略。“一国三币”整合的成功,将增强人民币自身的整体实力,必将有力推动其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加快实现国际化的进程。当人民币在东南亚、东亚、整个亚洲等范围内成为一种关键货币,并发挥主导作用时,这时可以很轻松的整合一直以来游离于人民币势力范围的台币。
参考文献:
1.钟伟,《略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世界经济,2002.3
2.李建军,田光宁,《三大货币国际化的路径比较与启示》,上海金融,2003.9
3.刘洋,张丕强,《欧元顺利流通亚元是否可期》,上海金融,2002.7
4.孙晓青,《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的稳定》,国际资料信息,2000.7
5.张瑞德,查胜举,《日元国际化和东亚货币格局》,世界经济文汇,2000.6
6.刘昌黎,《日元国际化的发展及其政策课题》,世界经济研究,2002.4
7.田渊节也,《日元的国际化问题》,国际政治研究,2000.1
关键词:有机化学教学;绿色化学;研究
“绿色化学”是化学界提出来的一种新观念,主要特点就是经济性和环保性,既要做到充分利用资源,同时又要实现“零排放”,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1]。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有机化学教学中,在拓宽学生视野、知识面的基础上还能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本文从有机化学教育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意义着手,针对具体的渗透方法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当前社会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绿色生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绿色教育也受到了社会、学校以及各级政府的重视,当前开展绿色教育的高校数量也在与日俱增,有机化学教学中也逐渐开始渗透绿色化学教育[2]。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在培养目标上要以创新型、实用性人才为主,并且培养出来的人才要有可持续发展观念,不仅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运用科学技术等手段使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当前高校存在课时短、任务重等特点,这些特点导致绿色化学很难作为一门专业的独立学科开进行教学。而有机化学是公共基础课,在高校的开课面比较广,将绿色化学渗透到有机化学课程之中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有机化学教学内容,还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化学老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时候,若是涉及到了绿色化学内容,可以进行针对性讲解,并且适当加深和更新知识内容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在化学教学课堂上引用实例进行讲解,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能使化学教学内容活泼、生动、有趣,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绿色化学教育。这种渗透式的教学方法,既不会造成课时紧张,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举两得。
二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
(一)加强化学教材的建设
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学,首先要从教材着手。前文中也已经提到,在当前高校课时原本就紧张的情况下,单独开设一门绿色化学专业不切实际,化学老师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时候,在涉及到绿色化学教育内容时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因此,加强教材的建设应当作为渗透教学的第一步骤。“绿色化学”是化学界提出来的一个新观念,这个领域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绿色化学的内容在化学教材中并未做具体详细的阐述,很多有关于绿色化学的内容都并未在教材中突出来。因此,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第一步就是调整化学教材。遵循绿色化学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出发点,更新和选择一些与绿色化学有关并且具有时代性的化学内容,例如洗涤剂无磷化、汽油无铅化等,采用新技术和新试剂开发环境友好工艺[3]。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化学教材中,有一节内容是介绍烃类烷基化反反应,在这类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一般是三氯化铝和氢氟酸,这些催化剂属于液体酸类,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能够腐蚀相关的化学设备,并且还会污染环境,对人体也有一定的危害。为了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对新型催化剂进行研究,从超强酸、杂多酸以及分子筛等新型催化材料中对烃类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进行探索,并且已经取得的一定的成果。其中用生产线性烷基苯催化剂代替传统的氢氟酸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环境,目前已经实现工业化。还有一种乙苯液相烃化技术在化学界也引起了高度的关注,这种技术来自于新型分子筛催化剂,这种催化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催化的寿命比较长,而且乙苯质量回收率比较高,据资料显示,已经超过99.6%。类似这样的绿色化学研究,将其整合到化学教材之中,就可以让学生对绿色化学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认知上。化学老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时候,涉及到了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当前绿色化学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成果,并且知道了新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将绿色化学的一些基本原则等以专题化形式纳入到化学教材的后面,丰富教材的内容。在教材的整改和编写中,要实现教材内容由传统化学到绿色化学的转变,但是不能对传统的化学采用完全否定的态度,而是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调整思想,将绿色化学中概念、原理和新思维有效凸现出来。
(二)精简课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决定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机化学在高校无论是一门公共课还是一门基础课,教材的篇幅和学时都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化学老师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时候渗透绿色化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以克服的困难。因此,化学老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专业,对化学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即精简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到的化学知识都是有用的,能够和专业其他学科实现有效整合。例如,园林专业或者农学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农药是有机化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农业与园林和农学都是息息相关,因此老师可以将关注点放在这一方面,并在这方面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对农药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农药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降低副作用、提高药效的过程。例如艾氏剂、六六六,这种毒药的毒性可以不断累积,内吸磷,这种毒药有严重的急性毒性,还有二溴路丙烷、杀虫脒等,这类毒药有致癌作用。这些毒药具有多样性,而且在杀虫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人体也有很大的危害,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先后禁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十几年,人们对于新型农药的研究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一些生物活性很高的农药,在杀毒的时候只是针对靶标,而对于非靶标的生物基本无害无毒,还有一些除草剂和杀菌剂等,也具有特别的作用机制,此外还有一些昆虫生长调节剂,都是新型的农药品种,这些新研发的农药和试剂,既起到了杀菌杀虫的目的,又无害于环境和人体。除此之外,化学防治概念也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重视,以前人们对于有害生物,采取消灭和杀害的态度,而现在更多的采取是控制措施,随着绿色化学的研究发展,化学农药也逐渐成为绿色农药,可以被直接应用在绿色植物和相关的绿色农产品上。除了园林和农学专业,还有很多专业也涉及到有机化学教学,老师在教学有家化学教学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情况对绿色化学教育内容选择性渗透。还有一些专业的学生,例如兽医、食品等,这些专业的学生很少涉及到这方面的知识,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绿色化学的教学内容,采取少讲或者不讲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简,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又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学,适合采用诱导式和启发式教学方式。当前的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老师不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将启发学生思维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指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绿色化学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原子利用率”这个绿色化学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适当引入两个案例,一个是利用现代催化氧化法制取环氧乙烷,还有一个是利用氯乙醇法制取环氧乙烷,通过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制取环氧乙烷的优势和劣势,指导学生掌握“原子利用率”的基本概念。在讲解类似酯缩合等缩合反应以及狄艾反应等加成反应时,化学老师可以让学生对原子利用率进行计算,加深学生对“原子利用率”的理解,并学会用这一新型概念去体会有机合成中不同反应的环保意义和经济价值。
(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相对于传统的板书教书,多媒体教学拥有更多的教学优势,化学老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和计算机等现代教学设备在课堂上进行教学,与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相比,这种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给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点,有效缓解高校课时紧的问题。除此之外,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图片、视频等方式立体化展现给学生,加强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快速消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游戏化 平行实境 学习环境
2010年DICE(Design、Innovate、 Communicate、Entertain)峰会以来,游戏化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向各个领域渗透。国际市场研究机构AmbientInsight研究显示,2016年全球游戏化学习产品市场总额达26亿元。该机构将游戏化学习定义为通过“玩游戏”实现知识传递的方式,包括对抗、升级、奖惩等几个部分。这种学习模式往往和教育建构理论密切相连,主张通过体验式学习、发现性学习以及情境学习获取知识。近几年,游戏化不仅在商业管理、营销领域被广为应用,更引起教育领域的浓厚兴趣,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在探索游戏化的应用可能。但对游戏化设计方法,尤其在教育领域的设计方法的理论性梳理较为有限。本文拟从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着手,探索游戏化教育教学设计的方法论。
一、游戏化、平行实境与学习环境
关于游戏化的定义,有各种版本,Deterding将游戏化定义为“在非游戏环境下,使用游戏化设计元素”,De-Marcoe进一步定义游戏化为“在非游戏的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和游戏设计技术,吸引用户和解决问题”。
其中,Simoes将教育游戏化定义为,“在学习情境下,使用游戏元素”。Lapp认为在学习情境下游戏化的目的主要有三个:吸引他人、鼓励行为和解决问题。因此我们将学习情境下的游戏化定义为“使用游戏元素吸引学生,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平行实境的前身,“另类现实游戏“(Alternate Reality Game,简称ARG)是一种以现实世界为平台,具有交互性叙事结构,玩家借助多种媒介获取游戏剧情的多人互动游戏。设计者希望通过游戏来改变玩家的现实行为,并希望借助玩家的集体智慧帮助相关的决策者解决现实问题。而平行实境的侧重点在于通过平行实境理论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目标,对学生数据进行分析,为老师建立学生模型,在拓展知识中融合现有的课程大纲,以便有效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二、基于平行实境的游戏化学习环境
1. ARG游戏形态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在平行世界游戏(ARG)中,游戏世界不仅只在线上,现实中的某项活动也是游戏世界的一部分。游戏情节的推进不再只局限在电脑端,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获取,因此ARG游戏不需要传统电子游戏的存在,而仅需依托于畅通的线上、线下信息渠道。因此此类游戏有较强的可实现性,而且可根据推进情况灵活调整。周荣庭等人将ARG游戏形态描述为个体、团体、线上和线下活动四维度的组合,并以线上线下的互动结合为显著特征。该游戏形态描述与杨进中等人提出的“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有较高的重合度,因为虚实融合的研究性学习环境正处于以“个体、群体、虚拟情境、现实情境”为坐标指向的研究性学习环境分类框架的中心位置,其涵盖内容与ARG游戏形态的特征分布重叠。为此我们尝试构建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游戏化学习环境,以实现游戏环境与学习环境的高度匹配。
2.游戏化与学习环境的结合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教育游戏(严肃游戏)逐渐成为学习环境的载体,众多学者开展了严肃游戏的实践和研究,并将游戏本身作为学习环境进行研究。在韩庆等人的研究中分析了游戏元素和学习环境元素的高度对应;宋敏珠等人的研究中,基于Norman提出的有效学习环境七个必备条件和流体验、 动机理论,提出了EFM教育游戏设计模型,并认为“教育游戏这样一种‘寓教于乐’的学习环境包含许多有效学习环境的必备条件”但由于严肃游戏需要一定的完整性,开发难度和修改灵活性限制了教育游戏的广泛普及,而且由于游戏环境与现实环境间存在的知识迁移屏障以及游戏与教育间的平衡难度,使得真正效果显著的游戏学习环境也凤毛麟角。
“游戏化学习环境”有别与“游戏学习环境”,游戏学习环境是以游戏为主体,将学习隐藏在游戏中。而前者则是将游戏的元素应用到实体活动中,以实体学习活动为主体,通过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的引入增强学习体验,正如《游戏化革命》中的比喻,游戏化是蛋糕上的裱花;Deterding等人对游戏化的界定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游戏化学习环境的独特性。如图?,它通常并非构建一个完整的游戏,而仅仅是带有游戏有效元素的产品,从而使产品更具吸引力,并带来更活跃和积极的用户群体。而平行现实游戏(ARG)的概念框架的引入,使得游戏化更有布局,并与虚实结合的学习环境现状有了完美的契合。
三、游戏体验设计和学习环境设计方法论
Hunicke等三位资深游戏设计师人提出的MDA游戏体验设计模型在游戏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广受关注,MDA分别代表机制(Mechanics)、动态(Dynamics)和审美(Aesthetics),是一个体验导向的设计方法论。游戏者设计者设定M游戏机制(算法、规则、数据表现形式等),通过玩家的参与和机制的运行形成D游戏动态,再从动态中传递A审美给玩家。此处的审美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品的美感,而是玩家在于游戏系统交互时产生的感受,如情绪、思想等。虽然游戏化设计并非创设完整的游戏系统,但仍需要借鉴此游戏体验设计框架。
同样在教育领域,Qinyun Wang提出了能有效整合ICT(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学习环境设计通用模型(简称PST),基本元素包括教学法(Pedagogy)、社交互动(Social interaction)、技术(Technology)三方面,而这三方面实现的功能分别是:学习者与内容、学习者与人、学习者与界面的交互;基于此设计出的学习环境的有效性评价则基于其效用和用户可用性两方面。如果按照Hunicke等人的MDA来审视PST,发现其结构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时,学习与游戏两个设计维度有望实现更密切的融合。
四、平行实境游戏化学习环境设计流程
我们选用Thomas Lockwood提出的用户体验要素模型(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作为设计流程的参考,它将设计过程分为由抽象到具体逐层展开的五个层面,且每个层次内又包含功能导向和信息导向的双重设计维度。在本研究中,教师应用此方法进行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设计,并对设计元素进行了教育化改进,得出了表2所示的设计流程。可以发现,整个设计过程分为学习环境设计、游戏化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三大部分,各部分层层递进,将前文水波模型中的各层次元素逐一涵盖,设计过程思路清晰且内涵完整。
Step1:设定“ 能力素质模型”。分析群体需求,寻找教与学双方的平衡点,提出基于“知识”、“能力”、“素养”的三层次能力素质模型。
Step2:依据模型,设计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学习资源;在学习方式上设计与学习内容相辅相成的学习策略(如协作探究)、认知工具(如APP)、协作方式等,促进有效学习;同时对于预期效果,评估方式做出简略设计;
Step3:借助游戏化设计理念,进行交互设计,即实现人与课程、人与人、人与游戏元素间互动的机制。学习共同体形成方式、学习支持系统的内容及呈现方式、学习方式等。
Step4:将前三步内容进行逻辑整合,确保各部分元素间、学习者与学习环境间的运行畅通:
Step5:可视化呈现,辅助平台的技术实现。使最终作品的风格统一,且具有用户友好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体会化
学科目设置有研究性的学习计划,针对特定的化学问题,制定特定的教学策略,可以让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养成比较缜密的逻辑思维习惯,这样学生在面对化学问题的时候就会更加得心应手,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
1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流程
在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计划之内,要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并且能够针对自身水平选择学习模式。在全新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框架,并且要实现教学方案的新颖,发掘全新的化学解题思维。在具体实行过程中,就要结合实际的化学案例,让学生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解答,在高效的研究性学习中,明确自身的学习方向。
1.1明确目标
初中化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利用生活实际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能够起到的效果,这是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达不到的,可以说,生活实际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理论联系实践,是加强学生对知识理解非常重要的一种途径。研究性学习可以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方法,确立自身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目标,立足教材高于教材。
1.2内容构建
在确定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目标之后,就需要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实践的内容构建。化学在污染问题方面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将此作为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的一个方向,引导学生对这方面进行内容构建。要对附近的江水、河水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的污染状况,也可以查看附近工厂的化学污染情况。1.3设置条件在假期期间学生可以自行完成计划的研究目标。可以根据研究性学习目标,选择实效性比较强的规划进行调查,更好地完成初期计划。在相关的实践工作完成之后,学生还要在书写报告的时候将自身的感悟写在其中。
1.4总结感悟
在学生确定设置条件完成相应的实践报告之后,教师可以找几份比较好的,作为模板样本,为别的学生提供参考。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大概了解流程,从而在化学学习方面有更加优秀的对策。
2研究感悟的累积
在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实践下开展教学工作,建立初中化学全新的教学模式,这与新课改下对初中化学的要求基本吻合。另外,研究性学习不能够脱离教学实践,研究方向要建立在教材基础上,并且以此为先决条件,激发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尽可能实现初中化学的多元化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力的动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就不能单一的选择某一种研究方式,在对研究性学习实践方法的时候也不能过于单调,而是要鼓励学生针对有关问题展开激烈的辩论,还可以深入生活进行实地考察,发现趣味性比较高的实际问题。在组织学生到工厂进行参观之前,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查看相关资料,了解工厂的大致情况,利用了何种化学原理等等,使学生在参观之前就有大致的认知,方便学生自身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经验。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由点到面地突破,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主观上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在传统的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现有条件,很少有机会取参加相应的研究性实践,自身的探索能力和思维水平都停留在比较浅的层次上,只能是被动学习。初中化学研究性学习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弱化教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建立化学信息认知到总结归纳的思想体系。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实现化学学习的高效性。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知识广度,引导学生针对生活中的某种问题,进行建立在化学基础方面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强调这一问题的化学属性,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探索学习。化学研究性学习是对化学课堂的延伸,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消除传统化学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建立开放性得到研究课堂。改变学生僵化的思维,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各方面渠道中都是可以获取到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之间会有更多的机会,针对某一问题进行交流,这是传统学习环境做不到的。学生在各自的研究小组中,再遇到问题时,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展开研究性活动,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感受在研究性学习成功时反馈给自身的成就感。
3结语
初中化学是打开学生化学学习的大门,能够为学生化学学习奠定非常重要的基础,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实践,会引导学生后续化学学习也会有很强的创新性。对于初中化学教师来说,掌握化学教学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南措卓玛.初中化学研究型课堂教学构建的思考[J].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
[2]姜兴珍.探究性实验在目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再认识[C].//中国化学会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2007.
[3]杨利坤.初中化学新课改下说课的基本原则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杨振菊.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J].读与写(上,下旬),2014.
关键词:化学研究性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学生主体
1 引言
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最大可能地激发其主动学习和研究的兴趣,进而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对学生实施研究性教学,让其通过自己探索、思考,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正是通向此目标的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把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组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充分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研究性学习的重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是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值得深入探讨。
2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分析
化学研究性学习作为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已经成为新课程化学学科要求或渗透的内容。然而,目前化学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的开设和推进存在一定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社会因素
这里说的社会因素包括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受选拨人才制度的影响,学生、家长、学校、社会乃至教育行政部门片面以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和学生学习好坏的主要标准,忽略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目前为数不少的学校、教师、家长对研究性学习持赞成态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最担心的问题就是研究性学习是否会影响学生考试成绩,影响升学率。
另外,中学各班学生人数日益增多、校舍图书设备不敷使用,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短缺,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没有实验药品和实验仪器,化学研究性学习就是纸上谈兵。
2.2 教师素质
教师的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教改意识、问题意识、关注实际、专业知识精深、基础知识广博、有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等十多个方面。现仅从教改意识、心理学认识和知识储备方面进行分析。
2.2.1教改意识方面
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从未有过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它对教师的要求不再是过去的熟悉和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艺术、揣摩高考动向等,而是要求教师从教育观念到知识结构、从工作方式到教学行为都发生变化。
据调查报道,在指导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盲目照搬外地经验,脱离实际情况,学生难以取得满意的结果,因而失去研究兴趣。还有部分化学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热情,仍以给学生灌输知识,追求高的升学率为教学目的,时常会出现在黑板上做实验的现象,至于化学研究性学习,则被视为教学的额外任务。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化学研究性学习本身并无异议,只是迫于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他们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仍有所顾虑。
2.2.2心理知识方面
老师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仅保持在一般了解的层面上,而且还认为可以忽视学生感受,全力抓紧学生学习成绩才对。这体现了现在部分老师还是困囿在传统的只重视学习的老思想之中,对学生的心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没有足够的认识。
2.2.3知识储备方面
教师的知识储备是否丰富是否精深是家长和学生普遍重视的问题,也是教师能力的显示。教师想要组织好“研究性学习”,教师应具有实践能力。而有着广博的基础知识,又精通一刻专业知识,而且有着理论联系实际,具有相当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中更有用武之地。
2.3学生兴趣及社会的态度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所持的态度亦令人有所担忧。面对升学的压力,考试的压力,高分数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了依赖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失去了他们学习中应有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甚至对充满趣味性的探究性化学实验,他们也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
3 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一般意义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一种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通过主动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特点:
3.1 开放性
开放性主要表现:第一,学习的地点和内容的开放性。化学作为一门中心学科,已涉及诸如能源、环境、材料、生命、健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不拘泥于课本。如塑料及其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的回收与利用, 关于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设想与调查等。第二,学习的途径和方法过程也具有开放性。学生不仅向书本学,还要向社会学,向网络学,向他人学,养成一种开放的思维习惯。第三,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学生可以走出课堂和校园,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化学实验室、网络、调查访问等方式收集资料,把课内和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的联系起来。
3.2 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以自主性、探究性为基础,主要表现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处于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按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自主释疑,自主探索与研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如何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实践性
“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对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分析、自主设计实验,得出结论,从而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如在“关于海水淡化问题的研究”的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采集海水样本,查阅有关资料,讨论并制定实验方案,安装实验装置,用AgNO3测定有关数据,再处理数据,分析结果。这一系列过程都需学生的亲身实践。
3.4 过程性
化学研究性学习关注的不单是实验或调查结果的正确与否,而是更注重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与合作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除了教材、教学参考资料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为他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
4.1 正确处理好一个关系
正确处理好化学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研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是相辅相成、相互包容的,不能把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接受性学习在积累间接经验、传递系统的科学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优越性,而研究性学习在让学生感知直觉经验,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不是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应改被动的、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主动的接受性学习。
4.2以促学生发展为目的,精选研究课题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实际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及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有关“水”的知识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查阅资料、向有关管理部门咨询及实地考察相结合,了解本地区水污染及其危害的情况,并就如何防治水污染献计献策。另外一部分学生就我国水资源、本地区居民饮用水的品种、价格及质量情况进行调查,还可以去了解本地区自来水厂的生产过程、生产的水质问题等情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交流。
4.3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化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其它学科产生了很大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就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可在明确课题研究目的、拟定研究题目、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过程、研究信息的分析、归纳、整理、研究课题总结等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但不能反客为主。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挖掘学生潜能,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这对教师的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应在活动中强化自主学习,增强实践能力,加速自我完善的过程,要求化学教师不仅要精通化学学科的知识,又要对相关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和掌握,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从新的角度、用新的方法去解释化学问题,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专业基础扎实、知识视野宽广、教学技能过硬的“专家型”教师。
4.4 提高学生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性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于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当然他们并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他们学会了无怀疑的接受,从而削弱了自己的问题意识。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多鼓励学生自己发表不同的看法,解决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走不同的路径,同时尽可能在原来问题的基础上从不同方面提出疑问,从而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通过实验创设情景。用生动、鲜明、直观的实验现象以及意想不到的实验事实和结果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促进学生更深刻,全面的思考探究问题,使探究活动得以深入进行。例如,在介绍碳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之前,先播放一段录象:桂林的七星岩和芦笛岩的岩洞。学生们肯定会被这仙境美景所吸引。再问:这位雕琢美景的能工巧匠是谁?学生们联想翩翩。通过小组讨论后揭开谜底:二氧化碳。同学们面面相觑,不可置信。这时再引出实验:氢氧化钙―碳酸钙―碳酸氢钙的相互转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马上就高涨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主体,成为了知识的探索者,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 总结分析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
国家教育部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见,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问题解决的过程。由此可以作出如下概念界定:研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设计研究方案,通过主动的探索和研究而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了解和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养成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学力,增长知识和积累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一定的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研究性学习的三大要素。研究性学习最重要、最突出的属性是研究性、探索性。此外,还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创造性、专题性、学生自主性和实践性,等等。
二、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学化学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指出: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或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以及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和相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一系列的解释。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在学生观上强调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个体学习新知识时,知识的获得是学习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灌输的结果。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也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最突出的一点就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个体如何运用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思维,是衡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研究性学习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去寻找学习课题,强调学生通过主体性学习活动获得体验,注重思维的开发,注重学生认知的过程而不是行为产品或结果。
三、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意义
20世纪40年代,控制论创始人维纳首先给学习下了一个明确的科学定义,即能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完成反馈的特定目的,使个体或系统行为模式能更加有效地对付其未来环境。他指出:“人种之所以是强有力的,只是因为它利用了天赋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基于这一理念,维纳强烈攻击课堂中扼杀创造性的形式主义教育。贝塔朗非特别警告防止使人成为“博学的”,即在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中受过高度训练,而在另一方面人仅仅成为机器的一部分。他大声呼吁:“教师要致力于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然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对于探索的欲望及其对成功的内在愉悦。”他指出:“合格的教育总是并且总将是在揭示人类潜能的意义上进行,纯粹功利性的教育最终与人类的目标背道而驰。”研究性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充分挖掘学习个体的内在潜力,从身边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环境中发现问题、选取专题,以自主探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高中化学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和类型
(一)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应体现开放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问题性等诸多特点。
1.开放性: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要注意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联系实际、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实际问题,要从学科领域开放辐射到联系生活中的事件、现象和情境。研究性专题的内容是广域性的,既可以是单学科,又可以跨学科;既可以是科技的,又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偏重于实践活动,又可以偏重于思辩性的;既可以是社会的现实问题,又可以是学术前瞻性的问题;既可以是以前没有结论的,又可以是暂时不作结论的。
2.综合性:环境系统是复杂的,每一个实际问题都涉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这就要求学生组织多方面的跨学科的知识问题,从而使学生激活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备,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3.社会性:研究性学习内容上注重联系自然界、社会生活和人自身发展的现实问题,具有现实社会性特点。
4.实践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选取专题内容要着眼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要提供学生实践并在实践中获得情感体验和成功愉悦的途径与机会。
5.问题性:研究性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选取的研究专题必须具有问题性,一定要体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研究性学习的类型
研究性学习的类型若根据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可以把研究性学习分为文献研究型、实验研究型、调查研究型、讨论研究型,等等。
1.所谓文献研究型一般是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者网上资料,可以是对某一对象的描述、判断与解释;有关反应规律的探究;有机反应机理的探究或反应条件的确定研究,等等。
2.所谓实验研究型主要是研究化学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现,实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和改进,实验手段和方法的研究;实验设计方案的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