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时间:2023-03-13 11:04:06

导语:在概念隐喻理论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概念隐喻理论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语言学学术论文,英文摘要,名词化

摘要是对研究者的学术研究过程及成果的高度概括,能直接反映论文质量高低,影响论文的传播和影响力。目前,对英文论文摘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下方面:对英语摘要从学术规范的角度(例如,在时态、语态、句式等方面应该遵循的规范)进行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中西方学者英文摘要差异,或是研究不同语种英文摘要差异;对某一学术领域论文(如财经类、医学类等)摘要的结构进行研究。学术论文摘要需要具备特有的客观、严谨、学术的特点,朱永生、董宏乐曾指出,在正式的语体中使用名词化结构可以增加语篇的理性、技术性和客观性[1],这无疑与英文摘要的要求不谋而合。因而近年来有学者开始从语法隐喻的角度对论文摘要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本文将聚焦于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试图为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文摘要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

1 名词化概念隐喻

语法隐喻理论认为隐喻除词汇层面外还发生在语法层面,即语言意义未发生变化,只是在隐喻化过程中发生了语法性状的变化,可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两种形式。韩礼德曾明确指出概念语法隐喻主要表现为名词化,即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体现的过程(一致式)和特征由名词或名词词组(隐喻式)来体现[2]。很多学者指出语法层面上的隐喻度越高,语言正式化程度也越高。由此可见,名词化隐喻式常见于相对正式的书面语中。

摘要是对学术论文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其语言需要符合简练、客观、逻辑性强,而名词化是将复杂的小句成分“浓缩”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使得语言结构更加凝练、紧凑。由此可见,名词化语法隐喻恰恰迎合了英文摘要写作的要求。聚焦于学术论文摘要中名词化语法隐喻特征对摘要的英译与写作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 语言学论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总体情况

有些学者曾从实证的角度对其他类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名词化现象非常普遍。杨信彰[3]指出,以名词化为特征的语法隐喻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科学方法、科学论证和科学理论的需要。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同样存在大量的语法隐喻,陈兰[4]选取从国内外的核心期刊上随意挑选了20篇字数上较为接近的语言学论文的英语摘要,发现以英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平均值为10.6%,就说明每100个单词中出现10.6个名词化结构;而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学论文摘要的名词化频率为9.13%,存在一定的差异。此外本文按照“-ion等名词后缀及其变体的相应名词进行检索统计发现中国作者的使用频率(33.7%)比英语为母语的作者(19%)高得多,可以看出这方面中国学者存在一定的过度使用的问题。以上两点值得研究者加以重视,小学英语 论文以期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书写中提升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同时尽量纠正不良倾向。

3 名词化隐喻在语言学论文摘要中的构建功能

名词化语法隐喻对于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构建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实现摘要简洁凝练的文体特征

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力求以最短的篇幅,用最凝练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量,向其他研究者介绍其研究的背景、内容、方法等。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形容词”(即“一致式“)经过名词化(即”隐喻式“)后,信息打包重组,在表述相同的内容时,可以有效地提高语篇的信息密度,真正实现了语言学学术论文摘要的简洁性和概括性。

3.2 实现论文摘要术语化、客观化的文体特征

术语的大量使用是论文摘要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增强摘要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可以通过语法隐喻把信息量繁多的小句凝练为名词或名词词组,从而实现摘要术语化的文体特征。同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应该客观表述研究内容,尽量避免出现显示出主观臆断色彩的表达方式。在名词化隐喻式中,名词化的使用使得动作的参与者信息得以淡化或是隐藏,从实体概念向抽象概念转换,可以脱离时态和情态的限定。因此,名词化结构可以避免行文的主观色彩,增强摘要的客观性。

3.3 提高摘要语篇的连贯性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句子有主位和述位两部分构成。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表现已知信息。述位是主位之外的成分,传递新信息。如果将前句述位部分隐喻化,作为后句的主位。通过“主位—述位”的承接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

4 本研究教学启示

理解语言学类学术论文英语摘要的名词化特征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重要的意义是可以更好地为学术论文摘要的写作和翻译服务。基于以上研究,笔者提出以下可供借鉴的训练方法:

4.1 “以阅读带动写作”提升学生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术具有名词化语法隐喻意识,阅读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在英语专业精读教材,特别是高级阶段的教材中,政论性的问题和演讲文体占有很大的比重,在这样的文体中,语篇中大量的名词化隐喻是一种典型的“动因的突出”,是作者为顺应某种交际目的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名词化隐喻与文体正式程度的相关性。

4.2 提供一定量的范例语料加以分析与模仿

教师可从体裁分析的角度分析大量的典型范文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类论文摘要的语言特征,教师也可提供国内外不同学术杂志进行英语本族语学者与非本族语学者英文摘要的主要差异。然后学生通过模仿所分析的范文提高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能力。主要模仿对象为常用名词化句式,使得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模式化的可供直接借鉴的语料在学术论文摘要翻译和写作过程中直接使用。

总之,学术论文英文摘要通过使用名词或名词词组等名词化隐喻手段,具有高度的浓缩性和概括性。语言学类学术论文摘要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具有正式性、客观性,同时语篇需要具有衔接性和连贯性。研究语言学论文的英文摘要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摘要这一特殊语体的理解,从而撰写出更具学术性,语言规范、得体的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1]朱永生,董宏乐.科技语篇中的词汇隐喻、语法隐喻及其互补性[J].山东外语教学,2001(4):5-8.

第2篇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简要介绍,说明了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和指导作用;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中的词汇、语法及篇章和文化理解都有着一定的启示。  

    一、概念隐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通过一个概念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域的方式就是概念隐喻。概念隐喻的形成,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结构投射,即利用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示该事物的词语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借“它类事物”来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Johnson,1980),通常以A is B的形式表现。这里的所说的“该类事物”即A指目标域,一般是比较抽象、陌生的事物;而“它类事物”即B指源域,通常是人们比较熟悉、具体的、有形的事物。概念隐喻具有常规性、任意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前两种特性为隐喻的一般特性,系统性和不对称性为概念隐喻独有的特点。 

    二、概念隐喻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1.词汇的理解与记忆。概念隐喻理论与外语教学最容易结合也是应用最广的方面是词汇教学。Lakoff认为,我们日常生活在中70%的语言都源于概念隐喻,词汇在外语教学中历来都是难点和重点,由于受到结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传统词汇教学认为词语与意义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所以只注重词汇的机械记忆,忽略了词汇间的认知联系。往往出现学生将一个多义词的每个意项分别的、单独的加以记忆的现象,缺乏系统性有效的记忆与理解。隐喻因具有易理解、化难为易、易记忆、易回忆性、生动有趣和具体形象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指导学生学习词汇,改进词汇教学。以单词cool为例,其最初意义为凉的、凉爽的,后来引申出其他相关联的含义:冷色的凉的、凉爽的冷静的冷淡的孤傲冷漠的教师可以借助图示来解释cool的本义与比喻义之间的联系,说明不同词义的扩展和转化是隐喻思维的结果。在词汇教学中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学习者形成推理规则,减轻学习负担,省去了死记硬背和重复记忆的麻烦,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 

    2.语法的习得。传统教学,语法一直被视为中性的或是一套逻辑的形式框(Hopper,1998)。大多数人将语法定义为语法书和教科书规定语言的使用规则,从而把学习语法也当作是死被教条和规律的过程。语言作为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成果,是思维的巨大成就,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视。一种语言的语法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且与民族特性联接紧密。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中的词一般在作为句首或专有名词时首字母才大写,但第一人称单数“I”无论在句子的什么位置都以大写形式出现。如果在这里教师可以把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崇尚个人主义和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文化加以说明,相信学生对此一定可以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3.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中,阅读是对词汇和篇章的语义层面和意义层面的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检索和推断,教师的重点放在了对词汇、习语和句子的理解。然而,交互式学习理论将阅读视为一种认知的、发展的和社会建构的任务,远远超越仅对书本词汇的理解。阅读理解应该是一种读者从话语信息中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阅读专家Katherine Maria对阅读作了以下定义,通过以下三个因素的互动而从书本建构意义的完整过程:(1)读者由语篇激发的知识,如词语辨认能力、世界知识和语言规则;(2)读者对作者用来建构语篇的语言之阐释;(3)语篇阅读的情景。对词汇的隐喻认知方式在大脑中构成了一套信息概念系统,以图式的投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在阅读理解当中要注意词语隐喻形成的系统,帮助更好的形成对篇章结构、内涵的理解。学习者可以通过目标域与源域的不断互动,同过两者之间的相似形形成联想,构建起对篇章文本的生动有效的理解。 

    4.文化理解。认知隐喻理论认为,语言是表达人类思维的方式。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相似性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都找得到共性,有助于我们对不同的文化模式下人类的一般思维有进一步的认识。然而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又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相同的意思在不同文化中往往以不同的隐喻来表达,如:汉语中“爱屋及乌”的意思到了英语中变成了“love me,love my dog”。处于两种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发现难以将对方隐喻中的目标域与源域联系起来,因为隐喻思维能力与文化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对隐喻的理解要取决于对该种文化的熟悉和理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种文化模式下很常见的隐喻,在非本族语看来却相当难以理解。学习文化的过程与学习该文化的隐喻思维能力不可分割。 

    参 考 文 献 

    [1]Dirven,R.&V.Marjolijn.Cognitive Exploration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8 

    [2]Lakoff,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第3篇

论文摘要:笔者运用隐喻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实例研究表明:隐喻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词汇,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值得推广。

论文关键词:隐喻,英语词汇教学,实例研究

1.隐喻的实质及重要性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用来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它关注的是隐喻的辨认,而非隐喻的产生机制(束定芳1998)。而现代隐喻学将重点转移到考量隐喻的形成机制上。胡壮麟(2004)总结了各家关于隐喻实质的论述,其中包括:替代论、比较理论、互动理论和创新论。各家之说各有侧重,但任一理论都无法全面概括隐喻的实质,应该说隐喻包含了上述所有特征。事实上,对隐喻关注角度的不同,重在辨认或是重在溯源,正是传统和现代隐喻学的重要区别之一。与传统隐喻学不同,现代隐喻学认为:隐喻绝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隐语归根结底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理解和认知世界的工具和结果,它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概念系统也是隐喻的(束定芳1998)。

华侨大学2008年实验教改课题 (资产〔2008〕8号)

第4篇

关键词: 视觉词汇 隐喻 国内相关研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基本认知机制。隐喻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的语义延伸,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的结果。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指出,隐喻本质上就是以一种事物体验另一种事物,即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通过隐喻,我们能够以一个经验域理解和认识另一个经验域,从而建立起概念系统。

一、 视觉的特点

隐喻植根于体验,人以体认的方式认识世界。在这一认知活动中,知觉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是人类心智和概念系统的重要源泉之一。而视觉是知觉之首,是最高级的知觉活动,只有视觉才有助于获得真理。赫拉克利特说过:眼睛是比耳朵可靠的见证。心灵的欲望是求知,而求知的工具主要是眼睛,视觉最直接,最容易获取,我们睁开眼睛所获得的信息是听觉、嗅觉等其他知觉无法比拟的。同时,视觉的主动性也最强,在很大程度上视觉可以由人的主动认知控制。面对纷繁的外界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我们可以有选择地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上。人的视觉范畴包含光源、观察者的视觉感知、被观察事物的视觉特性等多方面相互关联的系统范畴。

二、国内相关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随着一些英语学者译介的推动,隐喻研究在国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近些年视觉词汇隐喻成为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领域。从国内相关研究来看,视觉隐喻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汉语视觉动词词义研究和英汉视觉词汇对比研究。

(一)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

国内对视觉词汇的语义研究多集中在视觉域范畴向非视觉的思维、感情等范畴的映射,其中以陈佳为代表。陈佳选取了85个英语视觉常规隐喻表达,对英语和汉语中视觉词的常规隐喻用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语言中均广泛存在从实体的视觉源范畴向非视觉的思维、[1]感情、态度等范畴的映射,而且这些隐喻表达由于人们反复长期使用已成为常规用法固化在语言中,得出汉语和英语的视觉常规隐喻表达具有较明显的系统性。

此外,余红卫循着英汉两种语言隐喻性视觉词汇语料的轨迹,探析了隐喻认知系统的路径,即一个由五个认知层面组成的“树形”层级结构,自下而上分别是: 文化—身体经验—意象图式—概念隐喻—隐喻表达。指出隐喻性思维成为词义进化和延伸的重要理据,它还连接起语言、认知和身体经验。这种隐喻认知模式层层架起从基本具体经验到高级抽象经验之间的桥梁,并在语言层面留下了轨迹。曾玲玲在对英语和汉语视觉域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论证中得出视觉域的概念隐喻基本一致的结论, 即从视觉域(属身域) 向思维、情感、态度(属心域)投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

(二)汉语视觉动词词义研究

在词义鉴别方面,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从动作和结果的角度对“看”和“见”做了区分,指出“看”表示视觉动作本身,而“见”或“看见”表示动作的结果,两者不能换用。

韩玉国从认知的角度对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相关的语法化过程进行了描述。从视觉的自然特性,物质力量和检测作用将视觉与心智联系在一起。

缑瑞隆对汉语感觉范畴隐喻进行了分析和描写,提出了“眼是智能”、“看是获取知识”、“看是施控”、“看是对待”、“明白是理解”、“模糊是不理解”的隐喻关联,体现了由初级神经活动向高级精神活动发展的轨迹。

张云在其硕士论文中,对视觉动词在各个时期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历时的考查,提出了“看”的义项是递增的过程,而“见”的义项则是一个递减的变化。她还对两个词的语法特征和带宾情况进行了描述。

(三)英汉视觉词汇对比研究

在汉英视觉词汇对比研究方面,陈佳从认知的角度入手,对英汉视觉词的常规隐喻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种语言的视觉常规隐喻表达均反映出从具体的视觉范畴向非视觉的思维、感情、态度等范畴的映射,提出不同的语言系统体现了相似的认知过程。吴新民对汉英常用视觉动词词义演变中反映出来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汉英在视觉域的概念基本一致,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子隐喻上。这反映出汉英两个语言民族在以视觉体验为基础的对世界的概念化方式上既有较多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文化特点。伍艳萍对英汉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词语的语义变化是从一个具体的语义域向另一个抽象的语义域投射的过程。

还有很多学者以具体的词汇分析英汉的隐喻对比。黄碧蓉在其博士论文《人体词语语义研究》中对“眼“和“eye”进行了语义对比研究。她使用了权威的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和《汉语大辞典》,将其中的义项进行了分析,提出“眼”和“eye”的转义都以其基本义为核心,围绕其形貌特征和视物功能特征经辐射而形成,不同的是汉语更加注重形貌取象,而英语的形貌取象和功能取象则大致相当,显示了不同民族间词义认知取象的差异性。

覃修桂对比了英汉语中“眼”的概念隐喻。研究的结果显示,英汉两种语言共享了“眼”概念的大部分隐喻投射,而少部分投射则为英汉语所各自独有,反映了两个民族在思维层面上存在的同一性及差异性。大体说来,“眼”的投射范围包括知识、情感、社会、关系和形状/时间域。同时,他对比分析了光明概念和黑暗概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发现明概念的隐喻投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智力、情感、社会关系等概念域上。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通过对目前所了解的国内外视觉隐喻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视觉隐喻已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在理论研究和具体语料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但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有些重要议题虽有论及,但也只是避重就轻,没有深入的分析,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虽然有学者对视觉词汇向其他领域的投射中也涉及感官见的投射,但没有深入阐释。

总体看来视觉域向其他感官域的隐喻投射研究成果不太深入,也不够系统,有待更多学者的参与研究。

参考文献:

[1]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1).

[2]陈佳. 英汉视觉常规隐喻比较[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3]高玲玲.视觉动词SEE语义演变的认知语用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8(5).

[4]韩玉国.汉语视觉动词的语义投射及语法化构拟[J].外国语言文学,2003(4).

[5]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11).

[6]余红卫.基于英汉视觉词汇预料的隐喻层级认知结构探析[J],2012(5).

[7]王寅.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1).

[8]王桂花. 汉英视觉动词对比研究[D].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9]覃修桂.“眼”的概念隐喻——基于预料的英汉对比研究[J].外国语,2008(9).

[10]缑瑞隆.汉语感觉范畴隐喻系统[J].郑州大学学报,2003(9).

[11]Lakoff,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第5篇

关键词:成语 概念隐喻 《唐顿庄园》 隐喻表达

中图分类号: G71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6-0126-01

一、引入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现代语言学发展迅速。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奠定了基础,韩礼德和乔姆斯基竞相发表论著,在语言学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随着现代语言学逐渐完善成熟,一些分支科目相继形成,然后具体的理论也得以衍生出来。认知语言学就是其中之一,而当下研究颇多的概念隐喻则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板块。

上世纪末,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Lakoff的专著《女人,火与危险事物》的出版都是划时代的,如同语言学界的惊世春雷,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诞生。人们对隐喻的研究从传统修辞转向隐喻思维!因此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行动方式,语言只是概念隐喻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中文里,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次比赛高手云集。”句话里,将“很多高手”和“云”进行类比,是隐喻修辞手法,所以这句话可以看成一个隐喻性表达,但是它也应了一种概念隐喻 ― 云很普遍。再举个英文例子,如果你对一个手舞足蹈的朋友说“You are so high!” 那么实际上你意思是“你很高兴嘛!”这个情况中的概念隐喻就是“HAPPINESS IS UP.”

声名鹊起的英国电视连续剧《唐顿庄园》里有很多地道的英语习语。为了更好地欣赏这部充满英伦气息的影视作品,理解剧中每个人物的话语是很重要的,而隐喻表达对非英语观众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从概念隐喻理解开来,然后扩大到更多的隐喻表达,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概念隐喻理论

人的大脑是怎样进行隐喻性思维的?概念隐喻理论发挥着潜在指导作用。这一部分将介绍概念隐喻的定义和其工作机制。

1.概念隐喻的定义

在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或认知隐喻)指的是通过彼概念来理解此概念,比如通过方向性来理解数量(如:价格在上涨)。概念隐喻往往需要一定的中间物来建立两个事物的可比性,所以彼此两个概念是具有实在相关性的。

2.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

概念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因此,有三个要素需要指明,即事物A,事物B,AB间的关系。首先,我们从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谈起。

2.1 概念隐喻和隐喻表达

前面我们提到了这两个概念,在这里我们将它们进行区分。

第一,概念隐喻是基于经验主义的哲学术语,而隐喻表达只和语言学有关。第二,在英文中,概念隐喻的每个字母都需要大写,而隐喻表达只需要遵从常规书写。如,TIME IS MOTION就是概念隐喻,而“We are getting close to Christmas”则只是隐喻表达。最后,概念隐喻是拔高的抽象概念,而隐喻表达是实实在在,印证抽象概念的语言学结构(词语、表达、句子等)。

以下是一个例子:

(1) LOVE IS A JOURNEY

(1)是一个概念隐喻,而下面三个则是附属的隐喻表达。

(1)a. We’ll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s.

(1)b. We’re just spinning our wheels.

(1)c. I don’t think this relationship is going anywhere.

2.2源域和靶域

源域即是我们得到隐喻表达的概念域(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中的“The JOURNEY”)。

靶域即是我们试图去理解的概念域(概念隐喻“LOVE IS A JOURNEY”中的“THE LOVE”)。

又如一下这个例子:

(2)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显而易见,例(2)是一个隐喻表达,我们也很容易得出它的概念隐喻 ― ARGUMENT IS WAR, 这里的源域是“WAR”,靶域是“ARGUMENT”.

2.3 映射

映射是源域和靶域组成元素间的一组系统对应。这个系统建立在源域元素和靶域元素的相似性的基础之上,所以映射的两端具有逻辑推导性。完全理解一个概念隐喻则要明白映射是怎样连接源域和靶域的。

下面这个表格则完整展示了Anger Model中概念隐喻不同元素的关系。

Table 1: Three Elements in Anger Model

三、典例分析 ― LIFE IS A JOURNEY

“生命就是一段旅程”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话语。同时,LIFE IS A JOURNEY是众多概念隐喻中很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下面我们通过“social climber”来分析概念隐喻的妙处。

Example:

Anna: A frenetic social climber like him won’t rest until he reaches his goal.

安娜是《唐顿庄园》中的一位女仆,她和庄园主人的贴身男仆贝茨先生有着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这句台词里,安娜将托马斯称为“趋炎附势者”。托马斯是庄园里的一号男仆,但是他对其他仆人极其苛刻,同时他不惜一切代价来提升自己身份。为了取代贝茨的位置,他竟然恶意诽谤贝茨,并且陷害任何他觉得可能阻碍他前程的人。智慧的贝茨先生心宽体胖,忍气吞声,并没有直接和托马斯起冲突。甚至当安娜为贝茨叫屈,并将托马斯形容为“狂热的趋炎附势者”时,贝茨依然极力维持庄园里的平和景象。不可否认,托马斯在这部剧中坏事干尽,他最后也自尝恶果,身败名裂。在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里,这种人并不稀少。一定程度上,他们是聪明人,但可惜的是他们把自己的聪明用错了地方。

Social climber这一习语将社会比作垂直的东西(比如一架梯子或是一个陡坡),将向上移动比作攀升的动作,这样的联想很容易在我们脑海中产生。随着人的阅历和经验的丰富,我们都会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 ― 晋升是向上运动,降级是向下运动。所以,这个习语是“人生就是一段旅程”的衍生表达。一个攀爬者在他的人生之旅中不断往高处爬,而他所攀爬的载体就是社会等级的层级。

从概念隐喻角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爬山是一件消耗体力的事情,有时候甚至是危险的,比如攀岩。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也是一样的。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如此生动形象的概念隐喻时,脑海中自然会呈现一个社会攀登者的样子。

基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表格:

表2:LIFE IS A JOURNEY

四、总结

这篇文章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及其重要元素:源域、靶域和映射。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唐顿庄园》中的习语。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分析英文习语还是比较新的领域,在未来这方面肯定会有更多的研究。

放眼未来,语言学者会逐渐意识到习语和概念隐喻的联系。习语反映了特定文化的思维方式或者是社会个体的思维习惯,因为概念隐喻都是根植在人的大脑中的思维模式。如果语言学研究能够更广泛,更有效地开展,我们有信心相信概念隐喻将是通往人类认知世界的一扇大门,这也将造福于其他专业领域,比如医学,史学研究等。

基于英文习语进行概念隐喻研究让习语具有更高级的价值,也让概念隐喻有了更多实体性的依附,相得益彰,但最终还是要让概念隐喻的实用性得到诠释。

参考文献

[1]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

[2]Lakoff, G. and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1980].

[3]The Scripts of Downton Abbey King, K.《把握英语脉搏习语中的习语》.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转贴于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死喻复活 工作机制 激活方式 映射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

一、引言

死喻与死喻复活,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进入了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国外学者(Mooij,1976;Ricoeur,1987;Goatly,1997;Le Guern,2000;Young,2008)对死喻及死喻复活作了深入研究,为我们拓展了隐喻研究的新视野。近十年来,我国学者(束定芳,2005;王寅,2007;孟宏党,2009;杨雯、张明林,2010)分别从认知理论角度论述了隐喻的回复性、转换性和死喻复活条件,对促进国内英汉死喻对比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目前,英汉死喻复活对比研究受到了更多关注,国内部分高校甚至将死喻复活列为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之一。但是,近年来国内虽有不少隐喻研究论文见诸各类期刊,不过死喻复活工作机制及激活方法研究鲜有专文论及。笔者在借鉴映射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上,对死喻喻义复活的运作机制作了初步探讨,供有相同研究兴趣的学者参考。

二、死喻与死喻复活的特点与鉴别

死喻最初都是具有鲜明隐喻意象特征的活隐喻,只是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失去其隐喻特征,最终才成为词汇化隐喻(lexicalized metaphor)。隐喻从活隐喻演变为死喻历经了隐喻意象的消解及隐喻意义词汇化过程。隐喻神经理论对死喻的产生作了这样的诠释:

两个不同的概念(本体和喻体)第一次链接时,其隐喻连通权值很低,但是反复的使用会提高其连通权值,并有了记忆,当这种连接和表达被固定下来甚至融合到它自己的网络中时,隐喻义被“绑定”在该语言表达式上,这使隐喻表达与常规语言表达无异,隐喻就成了死喻(王寅,2006)。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死喻和使用的时间长短并没有直接关系,使用频率高应该是死喻产生的直接原因。但是隐喻习语music as the food of love 虽然使用了300多年,其隐喻色彩却依然存在。汉语“狗”喻指“卑鄙小人”至少有数百年历史,且使用频率极高,但时至今日,其隐喻义仍未作为独立义项被收入汉语词典,这些特殊的语义现象值得研究。

人们对死喻的认知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或文化差异性,因而对死喻程度的判断亦不尽相同。束定芳(2001:73)指出,隐喻性有程度之分。隐喻性是一个连续体,一端是隐喻性极强的新鲜隐喻,另一端是已经失去隐喻性的死喻。但隐喻性程度的判断是主观的,而且没有完全“死去”的隐喻,即使是死喻,在适当的语境下还可以复活。笔者注意到,国外学者对死喻程度的判断与表达也不尽相同,类似于死喻含义的概念有:lexicalized metaphor(词汇化隐喻),frozen metaphor(冷冻隐喻), extinct metaphor(消亡隐喻), stone metaphor(石喻), worn out metaphor(磨蚀隐喻),conventionalized metaphor(规约化隐喻),Fossil metaphor(化石隐喻)和extinguished metaphor(消亡隐喻)等等。其实这些概念的含义并无明显差别。Philip Eubanks(2000:67)甚至主张把weak metaphor, tired metaphor, sleeping metaphor等都当作死喻(dead metaphor)。为简便计,我们不妨将它们都称为“死喻”(dead metaphor)。

死喻的鉴别也是死喻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Goatly(1997:3)认为,如果某一词汇的隐喻意义与该词的原意之间已经失去了联系,或已经成为该词的常用意义的一部分,那么这个词就可以被称为“死喻”。黑格尔从美学的角度阐释这种语言现象。他说引申义变成了本义,意义与意象在娴熟运用之中就不再划分开来,意象就不再使人想起具体感性关照对象,而直接想到它的抽象意义。(李国南,2002:50)隐喻由原义演变为抽象义本质上是一种非范畴(decategoratizaion)和再范畴化的过程。死喻概念普遍地存在于语言系统中。它们是人类隐喻认知与隐喻概念研究的活化石,探讨死喻的语义演变特点和规律,对了解人类语言概念的产生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死喻复活的工作机制

死喻复活(reanimated dead metaphor,revived dead metaphor,resurrection of dead metaphor, rejuvenation of dead metaphor)这一认知现象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Le Guern指出,“只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词汇化才能导致(隐喻)意象的全部消失,但是在其他情况下,虽然其意象有所减弱,但仍然可以感觉到其意象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词汇化隐喻都能重现昔日的光彩。”(转引自Ricoeur,1987:291)这句话的含义是只要没有完全丧失其意象特征,几乎所用的死喻都可以再度复活。Jean Ladriere(1987:292)在论及死喻复活时也指出:“复活死喻超越了仅有命名功能的局限,再度发挥其活隐喻的虚构功能和二度描述功能。”所谓“虚构和二度描述功能”是指复活死喻再度成为具有文学描写功能的活隐喻。国内学者束定芳(2001:85)在论述隐喻的回复性时指出,“所谓隐喻回复性指的是死喻在特定的语境中恢复其字面意义。”该学者提出的“隐喻回复性”,阐释了隐喻喻复活的形式特征,本质上和死喻复活并无二致。王寅(2007:466~467)在论述隐喻的转换性时也指出:“有时隐喻意义可能转回到字面意义上来,反而可能成为一种十分有趣的新奇用法,这实际上又产生了一个隐喻性地跨概念域的映射过程,对隐喻作了一次隐喻性‘还原’或‘回归’用法。” 该学者从认知语义角度阐述了隐喻语义的转换性特点,对死喻复活工作机制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根据莱考夫的映射理论(Mapping Theory),我们认为死喻复活是死喻本义的二度隐喻现象,它关涉到死喻的源概念向死喻概念域(目标概念)的二次跨范畴、跨义域映射。这种映射基于身体和社会文化经验,具有普遍性、单向性、系统性、不变性特点。莱氏认为,固定的对应映射过程受到了不变原则(Invariance Principle)制约(constrain)。所谓不变原则指的是映射保留了始源域的认知拓扑结构(topology),在一定的程度上和目标语的内在结构保持一致,即目标域结构不会受到破坏,因而限制了可能的映射数量。但是莱考夫的映射模式只是强调始源域向目标域的单向投射,最终在目标域中形成的结构、特性和知识是始源域原有结构、特性和知识的继承,而目标域本身的结构、特性和知识在映射过程中的运作并不清楚。Ungerer& Schmid(2009:143)指出,“隐喻映射域最好理解为一套限制,这套限制规定哪些对应有资格从源概念映射到选定的目标概念上,这些限制不仅有助于避免将任意一种特征从源概念转移到目标域概念上,而且有助于激发可能的对应范围。”但是两位学者对映射限制是来自源域还是目标域语焉不详。我们认为,始源概念投射并不能将自身特征全面转移到目标概念,其原因在于始源概念特征映射要受到目标概念特征的制约。比如,约翰不讲个人卫生,有人会说“约翰是猪”(John is a pig),那么源概念只是将猪肮脏的对应特征转移到目标约翰身上,源概念不能将其它特征,如“愚蠢、贪吃、贪睡、肥胖”等特征投射到目标域,原因是目标概念本身没有对应的特征。从这个意义上说,源概念映射限制主要来自目标域。莱氏的映射理论对死喻复活跨域映射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目标概念和始源概念隐喻特征融合和隐喻义合成过程似乎都是在目标域内完成的,这种模糊的处理方式让人不得要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对死喻复活的二度隐喻意义生成机制,我们参照Faucornnier& Turner(2002:312)概念合成理论模型,在始源域和目标域基础上增加了一个隐喻义合成空间。下面以死喻复活句At the port stand some cranes with long necks(繁忙的港口耸立着几只长颈鹤。)为例,分析该死喻的喻义复活过程。见下图:

死喻crane(塔吊)和字面义crane(鹤) 分属目标域和始源域概念。“With long necks”为死喻的源概念特征,也是死喻的激活要素之一。死喻通过“long necks”的隐喻激活作用,源概念和目标概念之间再度产生跨范畴、跨义域映射,与此同时,源概念和目标概念内容也再次融入隐喻义合成空间、经过隐喻要素匹配与整合,重建隐喻概念结构:A crane is a crane with a long neck(塔吊是长颈鹤)。“塔吊”再度成为具有“鹤”意象特征的活隐喻。死喻复活并不意味死喻的意象特征完全为源概念意象特征所取代。死喻概念crane通过源概念特征long neck激活不仅让我们想到了塔吊和鹤的意象,而且在我们的脑海中产生了塔吊和鹤的外形结构和运动状态部分叠合的隐喻意象,“正因为隐喻的这种双重意象,隐喻才具有一般语言使用所不具备的、将本来属于某一领域的事物特征转移到另一领域,所引起的相关意象从‘不和谐’到‘和谐’的动态互动过程。”(束定芳,2001:191)死喻复活具有相同的语义条件——语义冲突,但是不同类型死喻需要采用不同的激活方向。

四、死喻复活的条件与激活方式

语义冲突是死喻复活的必要条件。所谓语义冲突是指死喻的本义和语境存在语义逻辑矛盾。人们需要从死喻的字面解读其含义才能消除这种语义冲突。死喻复活是基于对特定语境条件的洞察而被建立起来的语义现象,其建构过程是一个重新认知和使用死喻的过程。就死喻激活的方式而言,主要有直接激活和间接激活两种方式。

直接激活方式

所谓直接激活指采用和死喻建立偏正、主谓、动宾隐喻搭配关系,创造死喻与搭配词义之间的语义矛盾,从而将死喻的原始喻义及意象再度激活。

1.偏正搭配。

我们可以用采用和死喻构成偏正语义搭配关系,使死喻和修饰语之间发生语义,促使死喻回归到字面隐喻义。

(1)The children were attracted by the smiling face of the big clock.(孩子们被大钟的笑脸所吸引。)

Face(钟面)是由人脸派生而来的死隐喻。它和smiling构成了拟人偏正搭配。死喻在

smiling的诱发作用下,从本义度回到字面义“人脸”。采用偏正搭配将死喻概念激活的例子还有:the unshaven the leg of the table(未剃光腿毛的桌脚),blind eyes of the needle(失明的针眼),the foaming mouth of the brook(吐着白沫的溪口),the fat body of the essay(肥胖身躯的文章)等。

(2)城市环卫工对这些久治不愈的“牛皮癣”无可奈何,束手无策。

死喻“牛皮癣”由皮肤病概念引申而来,喻指城市张贴的非法广告。该死喻通过前置修饰语“久治不愈”的隐喻诱发效应,使人再度联想到皮肤病概念“牛皮癣”。该死喻复活的理据在于:牛皮癣经久不愈、难以根治的特征和令人目不忍睹、无法彻底清除的垃圾广告之间具有相似性特征。类似的例子还有:瘸腿木椅、溃烂的山脚、倒塌的精神支柱、失声的新闻喉舌、刺耳的政治高调等。

2.主谓搭配

我们还可以采取和死喻建立主谓搭配关系的方式,创造主谓语义冲突的语境,促使死喻由本义向字面作二度隐喻回归。例如:

(3)The tongue of flames was licking greedily the logs in the fire.(炉内的火舌贪婪地舔舐着木柴。)

死喻tongue(火苗)和动词lick(舔舐)搭配,导致了的语义的不协调。死喻“火苗”只有作字面义“舌头”理解,才能消除其语义冲突,使人产生“火苗像人舌一样贪婪舔舐”的心理意象。比喻情景交融,极富动感。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类似的例子,例如:A)More branches of Midland Bank will be lopped off.(米兰银行更多的分支将被砍伐掉)B)The heart of the city began to beat again after the workers on strike left the streets.(罢工的工人离开街市之后,城市的心脏又开始跳动起来。)

(4)小河得了严重的“肠梗阻”,河口吐着白沫,几乎奄奄一息。

“河口”是基于人“口”概念构建的死隐喻,它几乎和人体概念“口”失去了隐喻联系,但是和“吐着白沫” 搭配在一起,死喻人“口”隐喻意象被再度激活,使人产生集聚污水泡沫的河口就像病人口吐白沫”的隐喻联想,隐喻形象贴切,发人深思。该死喻和源域之间的隐喻映射被限制在一个单一的对应集上,而其他特征则处于次要的补充作用。汉语中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山头谢顶、外墙掉面子、“红眼病”流行、怒火熄灭等。

3.动宾搭配

有些死喻和某些动词建立动宾搭配关系,死喻的本义在隐喻动词触发作用下再度还原到字面义。例如:

(5)The police had decided to eat the bad apples in the small town.(警察决定吃掉小镇上的几个“坏苹果”。)

死喻“bad apples”是“坏家伙、坏蛋(美俚)”的意思,但是和动词“eat”构成动宾搭配关系后,语义产生了隐喻性变化:本义“抓住这几个坏家伙”再度隐喻为“吃掉几个坏苹果”,比喻幽默诙谐,令人忍俊不禁。再如,动词“feed”和死喻“the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pick”和死喻“the apple of one’s eye”(掌上明珠)构成动宾搭配,可以使让死喻恢复到其原始隐喻义。

(6)几位好心的村民冒着危险在奔腾的洪水中救起了这些“落水狗”。

“落水狗”喻指失势的坏人,其本义成为该死喻的“显义”。在汉文化语境中,凡“落水狗”须痛打之,不可姑息。但在本句中,和动词“救起”构成动宾搭配关系,死喻由“失势的坏人”恢复到字面义“落入水中的狗”。这是一种滑稽俏皮的隐喻方式,能体现言者的睿智与幽默。汉语中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如关上话匣子、打破“醋坛子”、掉进火坑、收拾烂摊子、唱旧调等等。

(二)间接激活方式

所谓间接激活方式指死喻的本义和外部句子存在语义歧义现象,死喻需要作字面义解读时才能消除这种歧义。这样死喻由本义向字面义作了一次隐喻性回归。请看下例:

(7)I think Mr.Smith was a good carpetor becaue he hit the right nail on the head in dealing with the dispute.(我认为史密斯先生是个不错的木匠,因为他处理这个争议,锤锤都“敲在钉头上。)

分句中的死喻hit the right nail on the head(一针见血、正中要害)和主句中的“不错的木匠”似乎毫无关联,但是如果按照死喻的字面义“正好敲在钉头上”解读,就会消除这种语义歧义现象。再比如:A)Well,as these banknotes are tainted with blood,I don’t want the blood money(呃,这些钞票上有血迹,我不想要这些带血的钱。)B)He can swim like a fish while you can do nothing but feed the fishes in water.(他非常擅长游泳,而你只会给水中的鱼喂食。)死喻“blood money”的意思是“付给杀死手的钱”,想“blood money”的含义是“溺死”。这两个死喻在外部句子语境激活作用下,重新回到字面隐喻义。再如:

(8)王二楞要帮刚认识的女朋友修鞋,希望他修的不是“破鞋”。

死喻“破鞋”的本义是“乱搞男女关系的女人”。由于分句提供了为女朋友修鞋的语境信息,因此“破鞋”回复到字面义“破烂鞋子”。死喻“生活作风不正的女人”再度回到最初的隐喻义“破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类似的例证。如“媳妇说婆婆是个药罐子,经常在外边倒苦水。”“他可能在假肢厂工作过,办事很会做手脚。”“你是开醋店的吧,怎么那么爱吃醋呢?”等等。

(9)A:Are you a man or a mouse?(你是男子汉还是胆小鬼?)

B:Throw me a piece of cheese,and you’ll find out.(扔给我一块奶酪,你就知道了。)

死喻“mouse”的本义是“胆小鬼”,字面义是“老鼠”。 受话人对发话人的提问未作出正面回答,而是要求发话人给自己奶酪,喻指自己是饥饿的老鼠。这样死喻“胆小鬼”向字面义“老鼠”作了二度隐喻回归。如果我们把死喻“胆小鬼(mouse)”和“鼠标(mouse)”复活映射特点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源概念“老鼠”向目标概念“胆小鬼”的隐喻投射是一种单一的隐喻隐射。源概念只是将老鼠“胆小”的特征转移到目标域,其它特征映射则受到了限制,无法转移到目标域。但是,就死喻“鼠标”复活而言,源概念“老鼠”的鼠身、鼠尾和鼠标的“圆形外壳、接线”等形成了对应的映射关系。源概念投射的是一组和目标概念对应的映射集。

(10)A:他的肠胃功能不好,刚吃完饭就去上厕所。

B:嘿嘿,这小伙子真是个“直肠子”。(王寅,2007:467)

在对话中,上句“吃饭就上厕所”为下句中的死喻复活埋下了伏笔。死喻“直肠子”的本义是“性情耿直”和“吃饭上厕所”视乎没有任何关联,但是其字面意义和上厕所显然存在隐喻关联:小伙子的肠子是直的,吃了食物得立马上厕所排出去。这和性情直爽、直言不讳具有某种隐喻相似性。从社会语用学角度看,“直肠子”“拖后腿”“落水狗”“破鞋”等都是具有中国语言文化特色的隐喻概念,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隐喻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这类隐喻认知模型根植于民族文化沃土,传承着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基因。

五、结语

死喻复活是主体对死喻本义的隐喻再认与隐喻义重构过程。死喻概念及其源概念以经验和意象图示并存。虽然死喻概念和源概念已经部分或完全失去隐喻联系,但是死喻一旦为源概念对应的突显特征所触发,源概念会再度向目标域作跨范畴、跨义域隐喻投射,将死喻相关隐喻特征转移到目标概念,死喻再度成为具有源概念隐喻特征的活隐喻。语义冲突是死喻复活的基本条件,只有创造和死喻产生语义冲突的语境条件才能再度将死喻激活,使其向字面意义作隐喻性回归。死喻激活的方式包括直接激活和间接激活。直接激活方式主要通过和死喻组合成偏正、主谓、动宾隐喻搭配关系将其激活;间接激活方式主要通过创造和死喻句子产生语义冲突的外部语境条件将死喻再度激活。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illes and Mark Turner,The Way We think:

Conceptual Blending and tile Mind’s Hidden Complexities. New York:Basic Books,2002:312.

[2]Lac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ckoff,G.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A].In A.

Ortony(ed.).Metaphor and Thought[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202-251.

[4]Langlotz,A.Idiomatic Creativity[M].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

[5]Goatly,A.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London:Routledge,

1997:3.

[6]Mooij,J.A. A Study of metaphor. 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6.

[7]Philip Eubanks. A War of Words in the Discourse of Trade:

The Rhetorical Constitution of Metaphor[M]. Carbondale: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00:67.

[8]Ricoeur,Paul. The Rule of Metaphor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of the creation of meaning in language.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7:289~294.

[9]Young,Elizabeth Black Frankenstein:The Making of

American Metaphor[M].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08

[10]单满菊.英语Parody和汉语仿拟格修辞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

语大学学报,2009,(2).

[11]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李国南.辞格与词汇[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3]刘景霞.仿拟话语生成的认知理据[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4).

[14]鲁晓娜,杨真洪.概念理论整合视角下的仿拟构建与仿拟解读

[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2).

[15]马明.语言哲学视野中的隐喻指示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

报,2012,(1).

[16]孟宏党.论死隐喻的形成、特征与复活[J].山东外语教学,

2009,(4).

[17]牛保义,席刘生.仿拟构式生成的认知语用学解释[J].现代外

语,2009,(2).

[18]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9]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语言体验性论文之六:从神

经学角度论证隐喻和语言的体验性[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5).

[20]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1]王寅.隐喻认知理论的新发展[J].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5).

[22]杨文,张明林.死喻认知形成的基础及其复活的必要条件[J].

第8篇

关键词:语法隐喻;英语阅读;阅读教学

H319

一、导言

一直以来,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都承担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一方面,从历年高考英语的考试情况来看,语篇理解错误往往是失分的最大项目,阅读也自然成为学生的软肋;另一方面,在权威的英语水平衡量标准――英语四六级中,阅读理解部分占据着35%总分比例,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得分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看不懂”,“读不通”这些都是很多学生阅读的真实感受。即使是通过传统的阅读方法,理解所有词汇的意思仍然不能完全理解整段语篇所要传达的讯息。因此,学生阅读能力亟需提高,相应的英语教学方法也需要及时改进。

本文通过借鉴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研究语法隐喻对阅读理解的作用,改善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二、语法隐喻理论

“语法隐喻理论”概念最早是由Halliday在1976年发表的论文《反语言》 (Anti-language)中提出,他认为“反语言实际上是日常语言的一种隐喻形式,而隐喻可以出现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隐喻、语法隐喻和语音隐喻。”其中语法隐喻又可进而分为三种形式:词法隐喻,词汇隐喻和句法隐喻。Halliday明确提出,“语法隐喻是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日常语言大多是隐喻性的,只不过其本源并不为人所知或已被人忘记。”然而,由于缺乏相关具体论证,很多观点并不成熟。直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Halliday系统地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标志着语法隐喻理论进入完善阶段。Halliday在《功能语法入门》(Halliday 1985)中指出,“隐喻现象并不只是限于词汇层面,而是常常发生在语法层面,这便是语法隐喻。它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用某一语法类别或者语法结构去代替另一语法类别或语法结构。”在中国,很多学者(胡壮麟1996, 朱永生2000, 严世清2003)也逐渐介绍语法隐喻理论,讨论语法隐喻的产生依据、理论模型和动词化等。

语法隐喻具有语言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以此为基础,语法隐喻可分为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

(一)概念语法隐喻

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喻和名物化。概念语法隐喻指语言表达过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产生的各种语句中功能成分的互相隐喻化。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名词形式表达本应由动词和形容词表达的过程或性状,即语言中的“名词化现象”。名词化是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包括动词到形容词、介词到名词、介词词组或连接词到动词以及其他多种转换。

(二)人际语法隐喻

关于人际隐喻,首先需要正确看待形式与意义的关系: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是形式与功能的结合。黄国文(1999)认为,一种形式可以表达出多种意义,同时一种意义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表达。人际隐喻也分为两类: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其主要的表达形式是以小句表达本应由副词表达的语气和情态意义。

1.语气隐喻

语气隐喻是指从一种语气域向另一种语气域的转移(郭明周,董杰 2010)。它与言语行为理论相关,体现的是言语功能的变异。一种言语功能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语气来体现,例如:

(1)You should stop smoking right now.

(2)Would you mind stopping smoking right now?

这2个句子从语义上说都可以表达 “命令” 功能。但是却采用的是不同的语气,前者是陈述句语气,后者是疑问句。

相反, 一种语气可以表达出多种言语功能:

(3)That is a dog?

(4)Actually they dislike the facial expression of this kind.

囊陨狭礁隼子中可以看出,陈述语气在某些语境下也具有“提问”或者“命令”的作用。

2.情态隐喻

情态隐喻涉及不同的情态表达。其中,情态的取向系统决定每一种情态意义的体现,可分为:明确主观、非明确主观、明确客观和非明确客观。(Halliday 1994)

(5)I think Tom is an athlete.(明确主观)

(6)Tom must be an athlete.(非明确主观)

(7)Tom may be an athlete.(非明确客观)

(8)It’ s very likely that Tom is an athlete.(明确客观)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情态意义是通过命题的形式来表达的,语法层则形成一个比喻结构。如果小句表达明确的主观取向和客观取向是隐喻性的,这不仅体现出说话者的认知心理过程,而且它的判断也是清楚而明确的。如果情态动词或副词体现非明确主观和客观取向是非隐喻性的,那么体现说话者的断言也不是一种个人观点,情态的来源隐藏,其他人无法提出质疑。

在(5)和(8)中,虽然情态意义都以小句来体现,但它们本身并不是命题。如在例(8)中,语义理解的重点应是“Tom is an athlete”,而不是“It’s very likely that”。为了证实,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附加疑问句来判断:

正确的是:It’s very likely that Tom is an athlete, isn’t he?

而不是:It’s very likely that Tom is an athlete, isn’t it?

三、语法隐喻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语法隐喻对阅读篇章的难易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了解语法隐喻的语言表达形式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观察这种语言现象,有助于学生树立语法隐喻的概念,通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语法隐喻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一)培养隐喻意识,习惯英语式思维

生活中处处充满隐喻。L.A.Richards (1965: 92)提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而在英语阅读中,这种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因此,学生需要意识到隐喻的普遍性,重视隐喻,并培养隐喻意识。

同时,语言与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每一种民族语言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价值理念,反映了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学习一种语言时,学生可以运用新的观察方法,穿过语言的表层去感知该民族的思维习惯。英语民族的思维特点则是体现在语法隐喻中的,特别是概念语法隐喻。因此,学生可以通过语篇中的语法隐喻来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思维和生活方式,进而学会区别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逐步培养出自身的英语式思维。长期下来,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学生便能自然地理解语法隐喻式的表达,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把握语篇整体,加强分析能力

语篇分析的能力决定着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在英语阅读时,如果能够准确地辨别语法隐喻,并且将对应的一致式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英语语篇的分析能力。很多情况下,语篇隐喻有时会表现为贯穿于整个语篇的一个喻体,并且会反复出现;有时又会表现为一种基本隐喻,采用其特殊、相对应的表达式。语篇隐喻会使得整个语篇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并形成一种隐喻语境。

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语篇隐喻认知运作规律是很重要的环节。这能够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核心思想,提高对语篇理解的准确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懂文章。

(三)灵活记忆词汇,抓住语篇语境

词汇的学习和记忆是英语阅读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60%的学生因为英语词汇量严重缺乏,导致阅读能力长期无法提升。同时,机械背单词,死记硬背等不良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由于隐喻是语义理据的一个重要源泉,运用隐喻往往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在进行词汇的学习中,可以去了解词义的演变过程,以语义原型为基础,根据认知模式推导出其隐喻意义,从而形成一个意义系统。这不仅仅使枯燥的词汇学习变得形象生动,而且也有利于词汇的记忆。

与此同时,语篇语境的理解也尤为重要。通过文章的字面意义与上下文语境有明显不符之处来判断其是隐喻表达。如:A lath leans against the wall,smiling at me.(―木板条斜靠在墙上,对着我微笑。)后面分句就为前面的句子提供了语境,说明 “lath”并不是“木板条”,而是指人,因此前面的主句是一个隐喻表达,形容这个人很瘦。

关于多喻义的词,需要结合语境才判断它是何种喻义。如:在“He is a mouse”一句中,“mouse”可以作多种解释,如“胆小”、“懦弱”、“猥琐”等意思。“mouse”作何喻义就取决于上下文的语境。

因此,我们需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辨认出隐喻,理解隐喻,从而读懂文章。

四、语法隐喻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胡壮麟(2000)在《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中认为,“在语法隐喻表达多重经验的过程中,隐喻化语篇完成了从简单的小句被‘打包’成词组的过程,或从三两个小句被‘打包’成一个小句的过程”。杨信彰(2006) 也发现:“阅读材料中,语法隐喻的数量不同,造成阅读难度的不同,而且语体正式程度不同造成隐喻程度的差异,即越是正式,程度越高”。因此,语法隐喻增加了语篇理解的难度,从而影响了二语输入,降低了阅读速度。针对这个现象,笔者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第一,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逐步地引入语法隐喻的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接触并了解语法隐喻及一致式语言的现象,通过对比直白式表达和隐喻式表达,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运用隐喻式和一致式的能力,让学生认识不同语篇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师也可以对采用语法隐喻最终带来的效果进行解释。例如,及物喻中过程的转化会带来文章衔接和连贯的效果,而名物化的使用则可以使文章高度概括,将前一句的述位浓缩成下一句的主位。同时这还能使文章看起来更客观、科学、可信度更高。第二,在了解语法隐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改写隐喻表达式,写成通俗易懂的一致式表达,并给予学生相应的练习,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法隐喻意识和隐喻认知能力,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民族世界观和社会及语言规范的理解。最后,教师还应贯彻输入与产出并重的原则,培养学生的隐喻思维,将易于理解的一致式进行再加工,从而提高二语输出水平。由此,在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五、结语

语法隐喻与英语阅读密切相关。各类语篇中都存在语法隐喻,它是人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一种语法手段,也是一种扩展语言意义潜势的主要工具。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语法隐喻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隐喻表达式,帮助他们对隐喻表达式进行一致式还原。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法隐喻思维,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Halliday,M. A.K.1976. Anti-languages[A].In Webster,J.(ed.).Language and Society[C].London and New York:Continuum,265-286.

[2]Halliday,M. A.K.1985.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 Arnold.

[3]郭明周、董杰, 2010, Z法隐喻浅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4): 73-76。

[4]胡壮麟, 1996, 语法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4):1-7。

第9篇

关键词:隐喻 喜悦 中韩对比

一、引言

隐喻(metaphor)一词出自希腊语。从词源学角度讲,这个词由两个词根“meta”(意为carry)和“-phor”或“pherein”(意为carry)构成,所以隐喻(metaphor)就暗指一种由此及彼的运动,一种转换。英语词‘metaphor’出现在1533年,意指一种修辞格,表示一种类型的词或词组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词或词组,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likeness or analogy)。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看作是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因而只是修辞学、文学和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近年来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隐喻是人们对抽象概念认识和表达的强有力工具,不仅是语言的,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概念的。1980年,Lakoff和Johnson在他们所著的《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提出了一种与传统隐喻观念迥然有别的隐喻认知观——“概念隐喻”。该理论认为,概念隐喻是用隐喻形式来表达概念,隐喻不仅是语言问题,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人们赖以思考和行为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和界定的。

许多表达“喜悦”情感的语言按照传统观点并非隐喻,但从认知的角度看却具有隐喻思维的特征。本文对日常汉、韩语中“喜悦”情感概念隐喻的认知模式及表达方式进行归纳,找出两种语言中“喜悦”情感概念隐喻系统的异同,并对其异同的原因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喜悦”情感隐喻的实质。

二、中韩“喜悦”情感隐喻的共性

人类的认知活动根植于日常的身体经验,而不同民族的身体经验大多是相同的,因此在人类语言里大部分涉及无生命的事物的表达方式都是用人体及其部位或用人的感觉和的隐喻来表示的。各民族的文化虽然千差万别,但人类都生活在同一个星球上且具有相同的生理结构、心理状态和许多相同的生活经历,因此不同民族会有许多相同的文化积累,从而产生共识文化,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共识文化反映在语言中便形成共同文化语义,因此有共识文化就会产生相同的概念隐喻。

喜悦是人的基本情感之一。按照普通心理学的解释,喜悦或快乐是达到盼望的目的后,紧张解除时个体产生的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喜悦的强度与达到目的的容易度和或然性有关。另外,当人们的愿望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场合得到满足,也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喜悦体验(束定芳,2000)。

(一)与方位有关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在体内是垂直上下运动的,喜悦是向上的,而悲伤是向下,这是人类身体生理的共同点。因此在英汉情感隐喻中出现类似的方位情感隐喻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韩、汉语中表达情感都与方位词有关,并且一致用“上”表示喜悦。韩语中的隐喻表达为:

1)?????????????。

2)??????????。

3)???????。

汉语也不乏其例:

4)他的兴致越来越高。

5)他们越讲情绪越高昂。

6)老师的一番话使他重新振作起来。

(二)与光线有关

人们常常借助自身对具体自然现象的感悟来表达丰富的情感。如阳光灿烂时,人们的心情通常愉悦舒畅。人类的这种对自然光亮度的共同感知体悟使得韩汉两种语言都以“明亮”、“光亮”来表达喜悦情感。韩语中的隐喻表达为:

1)????????????。

2)???????????????。

在汉语中这样的隐喻也随处可见:

3)他容光焕发。

4)他满面红光。

5)听到那个好消息,他眼前一亮。

当人们高兴喜悦时,通常体内血液流动加速,因此身体表面便呈现出光亮状态。

(三)与容器有关

我们可以用容器隐喻来隐喻情感,所以我们有“喜悦是容器中的液体”(HAPPINESS IS FLUID IN A CONTA INER)的概念隐喻。韩语中的隐喻表达为:

1)???????????????????????。

2)???????????????。

3)?????????????。

在汉语中这样的隐喻也随处可见:

4)他满心欢喜。

5)喜悦之情如泉水涌入他的心里。

6)他心中充满喜悦。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韩汉两种语言都把人体作为容器。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有身体分界面、里外等。皮肤作为分界面把它与外界隔开。当人们高兴时,血液循环加速,人体这个容器就要满,强烈时情感就外溢(overflow),而当情感膨胀时,就得冲出来(burst)。因此韩语和汉语中都有“喜悦是容器里的液体”的概念隐喻。

(四)与花有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红花”是幸福、快乐、荣誉的象征。人们逢喜事常常会佩戴大红花,如结婚、开业庆典等。因此汉语中常用“花”来表达心中喜悦之情,有“喜悦是心中之花”的概念隐喻。在韩国也这样认知,韩语中也常用“花”来表达喜悦之情。韩语中的隐喻表达为:

1)??????。

2)?????,?????。????,????????。

3)???????????????????。

汉语也不乏其例:

4)老二娶了个如花似玉的媳妇,心里乐开了花。

5)收到重点大学录取通知书,同学们个个心花怒放。

6)妈妈的脸笑成了一朵花。

三、韩汉语言“喜悦”情感隐喻的差异

不同民族虽然有许多共识文化和相同的概念隐喻系统,但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社会环境、、政治制度和生产方式等,因而不同民族对一事物与另一事物之间的联想就会有所不同,不同的语言里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概念隐喻系统。每个民族都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每个人都有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特征,这些因素决定人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取向。由于各民族的语言都有其相当悠久的历史,它们负载了大量有关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因此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人们将自己对情感的认识和理解投射到语言上面,从而使得人类语言中的情感概念隐喻系统呈现出某些不同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汉语用天气隐喻喜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汉民族认为,感情也像天气一样,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乌云密布”;一会儿“热”,一会儿“冷”,所以往往用天气变化隐喻喜悦心情。这些情感隐喻都是汉民族对天气及其变化的情感体验。

如:

(1)他脸带灿烂的笑容。

(2)小李怎么啦?刚才还是阳光灿烂,现在变成阴云密布了。

(二)汉语用红色隐喻喜悦

汉语里“红色”不仅隐喻无产阶级革命,而且往往隐喻喜庆、快乐。

(1)他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红光焕发。

(2)她兴奋得脸也红了,嘴唇哆嗦着,眼里也充满了泪光。

(3)(愫方)脸上逐渐闪耀着美丽的光彩,苍白的面颊泛起一层红晕。

四、结语

上文对韩汉语言里“喜悦”的隐喻进行了一些对比分析。从中不难发现,韩汉语言的喜悦情感的喻体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希望我们的研究及结论,对认识汉、韩语中情感表达的异同,对韩汉互译和提高汉、韩语对外教学都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曲占祥.英汉“喜悦”情感概念隐喻认知对比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2).

[2]许春香,赖祎华.英汉情感隐喻对比分析[J].语文学刊,2010,(2).

[3]张林影,邱智晶,张艳臣,孙赫强,荣楠楠.英汉“喜悦”隐喻认知对比[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7).

[4]钟曲莉,蔡葵.英汉“喜悦”情感隐喻的比较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8).

[5]闫蕾.中韩隐喻表现对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

[6]束金星,徐玉娟.从隐喻式认知看情感隐喻[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1,(4).

[7]???.????????????????.?????????,2006.

[8]???????.『???????.????,1999.

[9]???.?? ?? ??? ??? ?? ??.?????,2002:13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