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时间:2023-03-13 11:04:13

导语:在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东西方教育差异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文化现代性就是指要以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为主导,以民族文化为本位,保持中国儒学文化所蕴涵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包容性,学习西方的理性精神,把握真、善、美的理性认知方式,直面全球背景下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反思现代人的实践行为和思维方式,拯救现代人心中的困惑、彷徨与焦虑,使东西方文化从差异逐渐走向融合,这也正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对文化现代性哲学解读之意义所在。

马克思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本质的体现,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认识和指导社会发展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之所以把先进文化称之为和谐文化,表现在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全人类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均衡分配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和谐并存而共荣。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文化自觉。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只有用一元化指导思想整合和引导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和文化建设,才能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谐文化是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可以说,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文化现代性的一根“红线”。

一、问题的提出

19世纪,曾经有所谓“世纪末的悲哀?笼罩着现代人的心灵,马克思的“人类学笔记”批判对人性的异化,把探寻人类共同的精神出路作为主旨,建构真、善、美之统一的人类精神境界,实现人类的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正是对人的“单面性”的超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现代性的主体,就是强调人的尊严与自由,肯定人的主体地位,让人以主体姿态面对整个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创造、享受、内化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公众话语”,来真正得以实现。人就是通过生活世界,自觉选择实践环节来实现人的需要和满足,从而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

随着实证科学的泛化与技术统治的深入,人们的追求集中在对物的占有与消费上,“物”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人越来越被程序化了。因此,人的期望以及某种意识被深深地解构了,人所扮演的角色,在一种“物是人非”的境遇中,人就变得“无能为力”和“力所不及”了。道德沦丧、文化艺术商品化、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功利化等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导致人们表现出对处境的担忧、对前途的彷徨,特别是对丧失未来可能性的顾虑、焦灼。所以,只有上升到文化的层面,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二、探寻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纵观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区别,还要追溯到人类的发展形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东西方自然环境及地形地貌的差异所决定的。翻开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东方的河流基本都是东西走向的,在河边及附近居住的原始人类,不能随动物的迁徙而奔走,一年要面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为了生存,为了繁衍后代,开创了钻木取火,以及神农氏的谷物等植物的种植技术,从而出现了以农耕文化为主的生活模式。由此靠感觉和经验来判断的方式,自然就成为了东方人赖以生存的思维方式,为此出现了东方古代科学的盛行与发展,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感性基础。而西方的地貌大多是南北走向的河流,在一条河流上会同时跨越一年四季的气候与温度。古人类可以在不远离河流的地方进行狩猎,以满足对食物的需求,而且动物的迁徙也不会远离河流,所以,古人类就会随着动物的迁徙而发展成为游牧式的生活方式,如何精准地捕获猎物成了他们思考与创造的契机。因此,严谨的科学观念和理性思维自然就发展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根脉,成为西方文化发展的渊源。最终决定了西方的理性基础。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东西方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而在生存问题得以解决之后,东西方的差异也自然在缩小,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也越来越走向融合。

三、从“儒学”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谈文化现代性,就要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寻人类的精神出路,追究人生的动力与意义的来源。而中国的儒学文化的稳定性、延续性以及包合性,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从中国百年思想史来看

中国百余年的历史与当今的“现代性”观念是不相吻合的。中国试图以迅捷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为了解决中国的出路问题,历代仁人志士殚精竭虑、上下求索,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自我完善的折衷方案遭到否定。在文化启蒙运动中,竭力强调中国的儒学文化不能解决日益具有全球色彩的现代化问题。尤其是科技问题,因为儒学文化最核心的价值体系中,几乎没有科技的一席之地,而科技正好是侵略与反抗的“工具”,所以人们对儒家的治国方略抱着一种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中国人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放弃了自己一向赖以立身行世的价值标准,事实上并没有就此获得成功,反而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国家不同方式的侵略,这也正是主体价值丧失的结果。

(二)从中国现代化的文化进程来看

中国儒学文化在20世纪8O年代中期曾一度被批判,中国到底是向传统文化寻根,还是转向西方?因为当时很多知识分子认为,中国之所以不能很快进入现代化国家之行列,就是因为中国儒学文化“有问题”,直到李泽厚的《中国近现代史论》一书的出版,让人们在理性思考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也直接影响了2O世纪8O年代中国大陆的思想启蒙运动,

(三)从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看

在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人的独立性越强,人与人的依赖性也越强,因此决不能把自己的利益置他人于不顾。人类在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精神危机,当我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上的缺失感反倒日益严重。这正是价值理性匮乏的集中表现。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文化的支撑,让人们心灵上得到充实,让人们时刻感到自己是社会中有价值的一分子,是家庭成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学会尊重生命。

四.从韦伯的“祛魅”来解读文化现代性

按照被称为“欧洲近代文化之子”的韦伯的观点来看,文化现代性就是世界的“祛魅”,是宗教世界观的消除和世俗文化的产生形成过程。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韦伯指出,新教和传统的宗教是不一样的,因为传统的宗教禁锢人的精神,而新教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了世俗的生活,恢复了人的本性。所以,只有打破了人类数千年来习以为常的传统制度和行为,才能够进入到“现代”的境地,而传统主义不允许任何创新的尝试,所以也封杀了进步的可能性。在韦伯看来,人们在思想行动上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利益的计算,他认为只有在西方,尤其是中古时期的欧洲,理念上的因素以“宗教”最具有代表性,它就是一个“底版”,是现代性的根基,并且能够产生实际的力量。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发展成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不能只用经济的原因来解释,西方的某种“精神气质以及人的个性化起了关键的作用”。按照韦伯的观点,现在的“道德观”是从宗教信仰中发展出来的,它借助于科学经验,获得了自主规范性,而其中的根本,是西方独具的理性精神。从韦伯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所谓的现代性是一个不断分化的历史进程。在世俗和宗教事物被加以分化之后,社会的与文化的事物也逐渐分离开来。韦伯表述为经济、政治、审美、等诸多价值领域的分化。

第2篇

论文摘要:通过分析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作者阐述了文化交流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就扣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1.3文化教育是语言交流的关键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 , EL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语言的基础。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指出:“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这里的内涵就是指这种语言的文化成分比如英文谚语中有“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一习语,汉语是用最简洁的四个单词“殊途同归”来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目标”,但英语中这个习语的意思来源于西方人对他们文化根基一古罗马圣地的崇拜。所以要是不了解英语的文化历史,难以真正弄明白这个习语的确切含义。

2、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交流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其本身便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它通过语言的教学,向学生传递着异文化圈中的异文化模式,使学生得以全面了解异域文化,并按照我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积极地对之扬弃,从而实现我们民族主流文化的创新,这便是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涵。

其一,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就是通过客观的、非判断性的对比,正确理解本族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在摆脱民族中心论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另一种文化。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对于表面的、明显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新奇而富有异国情调;第二,对于细微而有意义的,与自己的文化迥异的文化特征,人们通常认为难以置信或难以接受;第三,与第二个层次类似,区别只在于通过道理上的分析认为可以接受;第四,能够做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来接受其文化。因此,文化导人应通过对比来认识与本族文化不同的文化现象,逐步建立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这些文化现象不再显得新奇和富有异国情调。

其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实现英语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外语学习当成乐事,是外语教学的最佳境界,也是学生学习进步最快的时候。在以往的教学中,文化知识的缺乏常常成为学生理解语言知识的障碍。而在教学中导人相关文化知识,则会大大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从而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与第一步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导人与英语教学一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介绍,而应要求学生共同参与。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文化目标,如角色表演、情景对话、电影及文学作品赏析、专题讲座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三,正确理解文化的差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外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明确地意识到,无论我们对英美文化理解得多么宽广,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我们可以努力使其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文化的共性,同时也要更好地理解自身。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有利于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

3、文化交流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跨文化交流是双向交流过程,交流双方都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征,并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跨文化交流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中国“人世”以后,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频繁,人们将面临如何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问题。教师应培养学生利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更深刻地揭示西方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辨、分析能力,从而也加深对中国文化本质特征的了解。训练他们使用英语中介语,宣传中华文明的灿烂文化,使他们不仅能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也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使他们不仅了解本国的文化,还乐于接触、学习其它文化,这不仅是学习表面的细节,在日常生活、商业交往、国际事务中能真正尊重西方人的文化,也向他们传递中国的文化,在互相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往来,才能跨越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

教师要在教学中遵循以下几个原由:即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适合性原则等。

(1)实用性原则:指文化导人要注重与日常交流的主要方面紧密联系,对于那些干扰交流的文化因素,应该详细讲解,反复操练,做到学以致用;

(2)阶段性原则:要求导人的文化内容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意由浅人深,由现象到本质,逐步扩展其范围;

(3)适合性原则:要求所导人的文化内容应该与教材的内容有关,或者是教材的拓宽。文化导人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尽可能地与语言教学同行。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遵循了以上几个原则,通过对东西方文化差异和文化历史背景的循序渐进的介绍,加深了学生对教材中涉及到的文章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1文化教学的内容

我国语言学家张占一曾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按功能划分为两种: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艺术等文化知识;交流文化是指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时,那些影响信息准确传达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包括问候、致谢、称呼等习语和委婉语、禁忌语等。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流文化的教学。

文化教学应注重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为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及思考问题的方式等。交流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一 、引言

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atherine’s brother married John’s sister. 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atherine’s brother 究竟是比Katherine 大呢还是小(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小的叫弟弟,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舅表和姨表,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人民生活困苦,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 the Lord thy God. ”,二是“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基督教认为,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出了家长耶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 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 高旭东,吴忠民. 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第4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 教学改革 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价值观念、人格特征、精神面貌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内在修养。高职院校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英语教学往往比较注重词汇、发音、语法的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培养,人文素质的缺失成为制约人才培养的严重问题。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成为当前社会所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知识素质的培养,它是以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完善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的。高职学生由于正处在人生的青春期和成长期,在心理和思想方面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不够完善,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可塑性非常高,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单纯的英语教学只能教会学生一门语言技巧或专业知识,并不能在独立思考、接人待物、求知探索方面给予帮助和成长。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培养,重在通过英语课堂的学习和校园环境的熏陶逐渐提升学生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单一的、理论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只具备技术而没有人文素养的人只能成为“机器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英语教学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学科,学生不仅是为了等级考试才进行学习的,而是为了提升英语的运用水平和实践能力,利用英语学会合作和生存。在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强化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才能深度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的原则

1.渗透性原则和对比性原则。渗透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传授英语知识为主,人文素质的培养潜移默化的融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很难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直接进行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容易引起学生的消极情绪。高职英语教学的内容可以围绕人文教育进行,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顺其自然的接受人文素质的教育,切忌长篇大论的讲述理论知识。

对比性原则是指,东西方文化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都有所不同,要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找出异同。教师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尊重文化的差异也是人文素质的一种体现。

2.尊重性原则和选择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是指,在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教师既是课堂知识的传播者,也是人文素质的实践者,基于双重身份的特点,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理解学生能力的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的独特性,爱护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选择性原则是指,任何一种文化都存在两面性,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能够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存在状态,但是教师应该选择性的向学生传递文化内容。一方面,要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自觉的去抵制不良诱惑;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三、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注重学生理论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大多数的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将英语看成了一门简单的语言课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完成教学任务和通过英语考试上,过于注重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培养。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英语基础不好,面对严峻的就业前景,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会对未来人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学在师资力量方面也有所欠缺,很多英语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就不高,忽视了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不能够很好的将英语知识与人文素质进行结合,间接的阻碍了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2.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考核制度不够完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学生作为参与者只能被动的听从,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语法、句子分析、背诵单词、朗读课文等,比较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不能够体现出人文教学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很容易产生隔阂。在考核制度上,主要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评判标准,很容易出现高分低能者和哑巴英语,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这种考核制度下无法选择出真正优秀的人才。

3.宣传力度过于微小,缺乏人文素质氛围。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人文素质培养的概念和意义。第一,缺乏了解人文素质培养的特点和优势,即使教师渗透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就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第二,缺乏培养人文素质的氛围。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高职英语教学都是在教室内由英语教师指导完成的,一节课结束之后学生基本上就脱离了学习的环境,而英语课程的数量和时间又非常有限,很难对学生产生持久、深刻的影响。

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策略

1.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坚持教学中渗透人文理念。高职英语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必须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以人为本的现念是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通过培训讲座或信息宣传了解人文素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打破传统英语教学的认知局限,真正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和爱护学生。其次,注重学科的知识积累。提升自我专业能力。教师要扩大阅读范围,对于政治、文学、艺术、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都要有所涉猎,保持对知识的敏感性,才能够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厚积薄发。最后,培养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只有自身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素质,才能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表现的游刃有余,通过参加研讨会、网络自主学习等方式逐渐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体现人文精神。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人文素质教学的需要,必须要根据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进行改革,英语课堂作为传播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场所。第一,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英语课本中除了专业知识,也承载着很多人文精神,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渗透。第二,灵活运用上课的方式。在课堂上可以开展英语演讲、话剧表演、电影欣赏等活动,在开放、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感受到人文的意义。除此之外,在考核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中,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尝试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改变以功利性为目的的评价,将卷面分数只作为其中的标准之一,还可以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互帮互助能力等综合起来评价,就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多种方式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人文素质教学行为的体现。

3.开展多样的人文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培养,一定要在校园内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进来。首先,做好宣传工作。通过学校的广播、宣传栏、校报等媒介向学生灌输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形成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向学生推荐一些比较优秀的国外文学作品,在阅读完毕后进行英文的读后感征稿,通过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在学生的脑海里完成鉴赏英文作品的整个过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文能力和人文素质。最后,进行实践活动。由学生为国外友人做旅游向导,用英文向外国朋友介绍当地的名胜风景和历史文化,一方面,能够极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相吻合的;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内心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这也是人文素质的一种体现。

五、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一方面,人文素质教学能够使学生充分领略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验到不同文化内涵的魅力,运用更加辩证的眼光和思维看待世界;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更加直接的追求艺术的美好和科学的真谛。在高职英语教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定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提高科研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艳.论高职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2]宋玉春.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几点做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4).

[3]吴淑芳.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渗透[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第5篇

关键词:英汉思维对比,思维模式,负迁移,中国式英语

 

一、学习迁移的本质及其理论基础

学习迁移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传统话题,许多心理学家对此做过大量研究。早期的迁移研究是形式训练说,它认为心理官能的训练是迁移发生的根本条件,比如拉丁语的训练,言语能力可以自动地迁移到其它语言的学习,如英语的学习中去。

共同要素学说认为客观成分是语言迁移的重要因素,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内容或学习材料与以后的迁移内容或迁移材料之间共同成分越多,相似性越大,则越容易产生迁移。这种共同成分取决于母语的特征,也取决于外语的特征。

认知理论则认为迁移的知识经验是储存于学习者脑海中的抽象的主观认知结构或图式,迁移则是该认知结构或图式在不同情况中的应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言语和心理结构,主要是通过汉语于英语两种语言的双向迁移和相互作用,使得学习者的言语心理结构不断改造、更新,从而形成了既不同于汉语的心理结构又不同于英语的心理结构的新的言语心理结构,即中介语结构。该结构既包括与汉语有关也包括了与英语有关的认知和操作经验并且相互联系。

以刺激和反应为特征的行为主义理论则通过对比分析,将母语和外语进行比较,发现两种语言的差异来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负迁移,由此来预测学习的困难程度。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认为语言学习具有天赋基础,人生下来就存在普遍语法,具有自然学会语言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行为主义理论研究者认为语言的迁移不是一种“全或无”的现象,而是一个主动选择的过程。研究者开始关注迁移发生的条件、迁移的程度、迁移的内容和内在机制等,也就是试图探讨原有语言经验,如母语向外语或第二语言迁移的条件及决定母语迁移性的基本原则。

符号性图论式理论、产生式理论、结构匹配理论与情境理论等也对语言学习迁移作出了解释和定义。这些解释和定义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迁移是一种认知活动,体现了学习者个体主动的心理加工过程。迁移是新旧经验整合的过程,可以通过同化、顺化和重组三种方式实现。

二、 负迁移和中国式英语

迁移(transfer)是不同学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存在于各种内容、各种形式的学习中,同样也存在于语言学习中。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基础上进行的,有意义的学习中一定有迁移。正如奥苏伯尔指出的: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也是无效的。也就是说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不能不受来自母语的语言习惯的影响,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准备,不可避免的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去。就语言迁移而言,既包括不同语言之间的迁移,即语间迁移,如汉语和英语之间的迁移;也包含同一语言内部的迁移,如英语词汇学习对阅读理解和听力的迁移等。

无论语间迁移还是语内迁移,都存在正负两种同化性迁移。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是一致的,有助于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学习,即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反之,如果母语的语言规则和目的语相去甚远,母语则会干扰或阻碍目的语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中国式英语(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等的影响和干扰,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规范或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这种英语属于语言的负迁移。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以教授英美规范英语为既定目标的英语教学实践对将两种语言杂糅拼凑的中国式英语持排斥态度。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而大学生已达到或接近成人年龄,其根深蒂固的汉语思维模式是难以规避的。因此,英语学习中他们虽大量的背记单词、句子,学习语法,但由于受到“母语的负干扰”,不能摆脱汉语思维的束缚,英语学习的瓶颈无法突破,就只能套用母语的语言模式造出错误百出的中国式英语。在此,笔者认为极有必要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的异同处,使英语学习从语用层面提升到思维层面上来。由此,大学生能自觉的预防和排除母语的负面影响,真正的做到用英语思考和表达。

三、 英汉思维对比

1.造字构词中的英汉思维对比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观,对语言中的表现法有很深远的影响。我国古代哲学家倡导一体思想,认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莫不存在于一体之中。从《易经》的“ 观其会通”,最早提出了以“统一”观察事物的思想方法论,到“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这种整体思维观历经千百年形成了一种思维形态。而西方哲学则崇尚个体思维。从辩证法提出“整体只有在与个体的对立中才能存在”时起,到Sophocles(490BC-406BC)提出“每个人都应有自在的个性”再至英国哲学唯理论,不断有哲人提倡个体思维的价值,这些哲学理论的提出无不对英语的理性素质产生影响,并对英语的理性规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东西方各自不同的哲学理论和背景,造成了汉民族思维重整体而西方人思维重个体的特点。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则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这两种思维不同的性质可谓泾渭分明。而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影响到各自的语言表现形式。也是英汉造字构词存在差异的一种解释。

英语的造字构词方式正是西方人强调个体性思维模式的反应。这种注重个体的特点被比喻为“原子生义”,即对现实世界中事物的指称命名是从个体(原子)出发,不特别注重整体或依据个体之间的联系。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汉语命名重统一观,具体表现为对事物的类属概念必须给以描述,如“汽车、卡车、公交车、出租车”等等,而英语则并不给以任何统称,分别命名为 car ,truck, bus , taxi了。当对这一思维差异有了一定了解,学生才能有意识的跳出母语的构词思维,排除汉语的语际负迁移。“牙医”(dentist)不会拆分成“牙齿”“医生”(teeth doctor),“钱包”(purse)不会被拆成“钱”“包”(moneybag) 。当然也能理解为什么“树皮、兽皮、羊皮” 是 bark, hide ,cover的缘由。

2.词语用法中的英汉思维对比

英汉民族思维的另一明显差异是:英语民族的思维注重科学、理性,强调借助形式逻辑和推理论证去认识世间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习惯用理性去规范世界。因此英语民族善于透过表象深入本质,形成其探究性的抽象思维特点,这也正是西方注重判断推理的哲学理念的体现。而中国传统哲学在倡导超越理性思维的感觉经验,既强调悟性又崇尚具体思维,特别重视以具象来体现和比喻抽象。句子:这是我最喜欢的东西。(It’s my favorite.) 成了It’s my favorite thing. 正是这种抽象和具体的思维差异的结果。

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英语民族的思维抽象性决定了其用语总体来说比汉语抽象。在英语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尤其常见于社会科学论著、法律文书、报刊评论、商业信函等文体。而英语中有丰富的虚词及词义虚化手段大大的方便了抽象表达法。比如大量的前缀、后缀表性质、状态、动作、结果、主义、学说、信仰等甚至改变词义和词性,例如:减少分散注意力的事物。Cut out distractions.由于汉语思维这种具体化的特点影响,学生们译出的句子就显得十分臃肿:Cut out the things that distract us.又如构词法的一个专项练习It was clear that the minister was the right man tospeak at the dinner: his delivery was faultless. 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是没有意识使用delivery 一词的,他们最可能产生的句子是The speech he delivered was faultless. 由此可见在词汇层面,由于汉语思维模式造成的母语负迁移是很普遍而且不容易被察觉。而有意识的进行英汉思维的对比,有助于学生减少这方面的失误。

3. 句式上的英汉思维对比

人的主体意识,属于一种意识倾向,即在思维中把自己(主体)从环境(客体)中区分出来。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主体意识往往从这个自我出发来理解、解释、描述客观环境这个外在世界中的事物,因而使语言表述带有主体性。西方哲学思想强调理性,主张理性的结果是主客分明,需要强调主体时强调主体,需要强调客体时强调客体。而汉语思维方式则多强调主体的参与,从人出发的主体意识。这一差异在英汉句式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3.1行为动词主语的物称和人称

由于英语的理性思维导致了英语的客体性叙述,而汉语则注重主体性表达。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英语常常用物称表达法,即用抽象概念、心理感觉、事物名称或时间地点等“无灵主语”或形式主语,汉语则常用人称主语。

我的后脖子根冒出了冷汗。A cold sweat broke out on the back of my neck..

学生的句子则是:Myneck broke out a cold sweat.

3.2汉语的主动语态和英语的被动语态

受到“客体意识”思维方式的影响,英语中广泛使用被动语态,尤其是在科技报刊中,而汉语受主体思维影响多用主动语态。比如: History is made by people 人民创造历史。于是It’s well known that (众所周知)这样的句式,学生的句式则是:we allknow that, 于是:It’s well known thathistory is made by people.(众所周知是人民创造了历史)在学生的习作中便成为We all know that people made the history.这样看似正确,却实际很别扭的中式英语句子

四、 教学中母语负迁移的克服

怎样排除汉语的负迁移,引导学生正确的利用母语而不是完全排斥母语,将其负迁移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这是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我们提倡学生用英文思维,但实践起来谈何容易。因为要摆脱母语的负干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免费论文,中国式英语。而教师迫切要做的是多收集有关母语思维模式负迁移的范例和材料,在教学中适当的作汉英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白造成负迁移的原因,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记忆一些连接词和表达方式。同时在阅读、翻译、写作中引导学生注意英语遣词造句的模式和汉语思维方式的不同,逐步的克服汉语思维的负面影响,从而真正用英语去思维。

参考文献:

1.李继宏.母语负迁移与英语教学[J ] 外语研究,2006,(5):136-137

2.冒国安.实用英汉对比教程[M ]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魏云.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J ] 长熟高专学报,2004,(6):31-33.

4.喻云根.英汉对比语言学[M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第6篇

论文摘要:定量分析了出租车行业内具有不同个体特征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证明了两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进而讨论了员工的个体特征在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两方面的差异表现及成因.

20世纪末,管理思想的一个巨大变革就是企业管理从“让员工服务于企业利润”转向“为员工服务”,也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因为只有尊重并关怀员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员工才能对企业忠诚和认同,才乐于付出额外的努力,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开始从“以利益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扩展到了“以人为本、高满意度”的双重管理目的.把员工工作满意度作为企业诊断的一个评价依据是最能体现这种管理思想的如果企业管理者掌握了员工的工作满意状况,一方面可以明确企业在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对于管理工作可以起到预报和监测的作用,它是诊断组织现状最为重要的“温度计”之一.工作满意度已成为组织中一种早期警戒的指针,为组织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国外研究表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嘲、绩效、离职、组织承诺、生产力等因素之间相关.其中,沟通状况能够显著地影响工作满意度.但是,上述结论是在西方企业文化背景下研究得到的.不同的经济形态、地域特征和文化特征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还较少.东西方文化对人的成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西方文化氛围下,人们表现的更为“开放(open)”,而东方文化氛围下,人们表现的较为“内敛(constirngency)”.因此,西方文化氛围下,员工之间的沟通可能更为容易一些.通过文献检索,没有发现不同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相关关系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员工的实证研究,发现东方文化背景下,出租车行业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个体特征人群在工作满意和沟通方面的差异表现及成因.文中的工作满意度定义为企业员工对其工作本身或工作经历的一种态度反映.沟通满意度定义为人们分享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任何过程.这种过程不仅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包含形体语言、个人的习气和方式、物质环境等赋予信息含义的任何东西.

1 实证研究

1.1内容

围绕所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了(1)员工工作满意度及不同个体特征人群工作满意度的结构和状况.(2)员工沟通满意度及不同个体特征人群沟通满意度的结构和状况.(3)员工工作满意度与沟通满意度的关系,测量并发现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沟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1.2方法

采用结构化问卷调查方法.为了尽可能地获得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真实情况,问卷调查时采用匿名方式.数据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工具为SPSS(12.1版).

1.3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采用国外研究中成熟的量表设计问卷,保证了问卷的效度.同时,问卷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同一指标从不同角度进行考察,题项具有一定的冗余和重复,目的是更准确的测度.(2)被试集中填写,问卷过程连续,可以保证题项给分标准的前后一致性,同时被试者可以与本文作者当面沟通,保证对题项的正确理解.(3)被试填写问卷态度认真,每份问卷基本都用15min填写完毕.另外,对问卷进行Cronbach信度检验,结果显示每一个分量以及问卷总体的信度水平都达到0.7以上,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2 数据与结果

2.1样本

调查于2005年9月进行,范围限于某出租车运营企业内.调查问卷共发出200份,回收198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问卷回收率99.有效问卷中,来自男性员工122份,占全部问卷的61.62;女性员工76份,占全部问卷38.38.按照年龄段划分,20岁以下员31(含20岁)12份,占6.06;20~25岁(含25岁)43份,占21.72;25~30岁(含30岁)46份,占23.23;30~35岁(含35岁)68份,占34.34;35~40岁(含40岁)22份,占11.11;40岁以上7份,占3.54.按照受教育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程度22份,占11.11;高中程度103份,占52.02;大专程度64份,占32.32;本科程度9份,占4.54.

2.2调查结果

2.2.1工作满意度调查

(1)不同性别的员工工作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考察员工的性别对工作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0.255

(2)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工作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0、,A)考察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0.368

(3)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工作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_NOVA)考察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对工作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0.277

2.2.2沟通满意度调查

(1)不同性别的员工沟通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考察不同性别的员工对沟通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0.006

(2)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员工沟通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考察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对沟通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0.815

(3)不同年龄段的员工沟通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0、,A)考察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对沟通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0.143

(4)不同岗位的员工沟通满意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考察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对沟通满意度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F=4.499

2.2.3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的相关及回归分析采用相关分析考察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两变量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earsonCorrelation)为0.657,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因此,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对两者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

表1中,t=12.241:>1.96,β=0.657,即员工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3 结果与讨论

3.1不同个体差异下的工作满意度

从2.2.1的结果来看,不同个体差异下(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员工工作满意度均不存在显著差异、首先,在性别方面,男性员工与女性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在出租车行业中,女员工与男员工基本上拥有同等的机会,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工作本身方面:基本拥有与男员工相等的工作机会;②工作回报方面:只要是工作表现出色,女性员工亦可获得与男性员工均等的升职、加薪机会.在目前情况下,出租车运营还属于一种技术需求相对不高、体能要求相对不高的简单技术劳动,在工作上,除了目前从业的人数外,男性员工没有比女性员工更加突出的优势.其次,在年龄方面,袁声莉等对44家中国企业的研究表明年龄和总体工作满意度呈J形关系曲线.他们发现青年人和中老年人的工作满意度都较高,而中年人的工作压力大,家庭责任重,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不高n.但是,本研究中,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工作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样本分布高度集中.从样本的分布情况来看,介于20~35岁之间的样本量占了全部样本量的80%以上,故全部样本的工作满意度主要表现为这一部分人群的特征.当然,这也是符合出租车行业现状的.给企业的提示是,在出租车行业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一部分人群的工作满意度.最后,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研究表明,在出租车行业内,受教育程度对员工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这也和样本的分布有关.从样本分布来看,绝大部分样本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103),大专受教育程度次之(64).一方面这和目前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的现状相符,另一方面导致了在这样的样本和总体分布情况下,受教育程度对工作满意度没有显著影响.

3.2不同个体差异下的沟通满意度

通过ANOVA分析,员工的沟通满意度在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工作岗位性质4个方面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和在工作满意度一节中讨论过的原因一样,主要因为出租车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员工在这4方面的分布相对集中.因而,沟通满意度在这4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某一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行业中,员工的多种个体特征分布都很集中时,其沟通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3.3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从相关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出租车公司中,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和国外学者的结论相符.说明在人口个体特征方面,出租车公司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结论表现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的相关关系还是存在.

3.4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的因果关系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在出租车公司中,工作满意度和沟通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为管理者改进工作满意度提供了来自员工自身的理论依据,可以通过设计或改进高效的企业沟通机制提高员工的沟通满意度,进而提高工作满意度.

第7篇

关键词 京剧 戏曲 文化 对比

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分别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艺术的最高水准,倍受人们的关注。中国京剧起源于祭祀歌舞,传承了中国戏曲文化,荟萃了中国戏曲音乐、歌唱、舞蹈和各种表演艺术的精华,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剧种,被称为“国剧”、“国粹”。它是一种歌唱表演的戏剧形式,以演员的歌唱为中心。通过研究比较可以发现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同属于戏剧范畴,有一些共同点,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也非常大,追根溯源归结为东西方的历史、人文、民俗及哲学观的迥异。

中国京剧和欧洲歌剧的产生、发展、到成熟,具有各自丰厚的艺术积淀,在世界文化史上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中国戏曲,它的许多传统精华至今还尚未全部挖掘出来。中国戏曲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是一个比较冷寂的园地,20世纪末只有武均达等少数专家在坚守阵地。这几年的研究成果稍硕,学术视野有所拓宽,该方面的论文、著作开始增多,各类音乐、文学类期刊、书籍和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也有30余篇关于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演唱比较的文章。

本文则从梅兰芳的《贵妃醉酒》和莫扎特的《魔笛》之间比较,探索出中西戏剧的异同,并试图从两者在声音、故事情节等细节上的不同来宏观把握中西戏剧背后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无限意蕴。

1两者从声音上比较

中国戏曲和欧洲歌剧均有多声种合作,但划分依据的不同导致人声的音响效果不同。京剧《贵妃醉酒》是梅兰芳中年之后,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代将前人作去芜存菁赋予梅派特色的作品,其剧中人物的唱法声调基本代表了京剧中的典型。

王文在中国戏曲呼吸的运用中讲到,“天伏地,地伏天,天地贯通,气走丹田”。在语言的运用中指出,西方语言属于节奏性语言,高低起伏不大,但颗粒感较强,节奏变化多样。中国语言属于旋律性语言,乐音四声的高低起伏是西方语言所没有的。中国传统唱法一般讲究两种共鸣焦点,一个是穿鼻而过的固定共鸣焦点,一个是在念字行腔过程中形成的游走焦点。中国戏曲唱法对喉头位置的要求有一定的自由度和相对的灵活性。

2故事情节不同

2.1精雕细琢,归于天然:唱腔身段

《贵妃醉酒》是梅兰芳中年之后梅派特色的作品。此刻的梅兰芳,经过青年时代编练《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历史神话题材剧目,以及《邓霞姑》《一缕麻》等时装新戏两大阶段,心中已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贵妃醉酒》虽然剧情十分简单,仅仅表现贵妃失宠的借酒消愁过程,却通过一招一式,唱念做舞,塑造了成功的贵妃形象。

有一种说法,“梅派”即“没派”。欣赏梅派唱腔,心旷神怡的同时很难描绘它的特色,决不是因为梅派平庸,而是梅派演唱风格已斟于化境,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程度。不及程派之幽咽冷艳却自然天成地表达人物内心之忧怨;不及荀派之俏丽活泼却能生动地刻出人物一颦一笑的悲喜之情;不及尚派刚健挺拔,却自有女性一番风流妩媚。《贵妃醉酒》中,无论是前面的“四平调”还是后部的“二黄”皆不温不火,不焦不燥,不蔓不枝,不靠怪腔高腔取悦观众,甜美温润,晶莹素洁的娓娓道出杨贵妃之高雅性格及心态。

2.2观赏《魔笛》是非常美妙而丰富的音乐之旅

《魔笛》是一部多元化的歌剧,莫扎特在其中放入了许多歌剧元素,他融合了十八世纪以前德、奥、意、法、捷等国家所特有的各种音乐形式和戏剧表现手法,音乐语言十分丰富。

莫扎特的歌剧《魔笛》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整部歌剧透着庄严、肃穆的气氛。他为我们呈现出十八世纪巴洛克时期的均衡、对立理念,王子塔米诺代表善良、真理的一方,而捕鸟人则是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一方,祭司萨拉斯妥也以其高贵的情操来感化夜后的报复,莫扎特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念寄托于这个童话般的题材中。

从这两部经担的剧作中我们可以从角色、表演的形式等多方面看到中西戏曲文化的不同,中西戏曲各自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只有认清它们的相同和差异,并互相借鉴,才有助于它们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俞为民.《中国古代戏曲简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

[2] 罗念生.《古希腊戏剧・后记》.作家出版社,1992.

第8篇

关键词:文化;多元文化;中国音乐教育

一、引言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信息产业时代。对全球性的国际化音乐教育观念、方法的接收,唾手可得的信息处理等等,必然将会对音乐教育产生影响,形成新的认识,这都是引起众多学者对中国音乐教育的重视,共同探索如何面对未来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问题的原因。

《中国音乐教育与国际音乐教育》隶属于《音乐教育的人文视野丛书》中的五本之一,是一本链接音乐教育与当代世界及国际教育的研究音乐教育理论的著作。本书的作者管建华,是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音乐学研究所所长。兼中央音乐学院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上海音乐学院、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一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人类学、音乐教育、音乐文化哲学。

二、音乐教育哲学文化

201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音乐课程标准》中,把音乐课程性质定义为“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者。对音乐教育哲学与文化的深刻解读,能使促使音乐教育观念渗透到音乐教育课程与教学中,为教学实践做准备。

本书中认为,全球性音乐教育时代正在来临,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增田米强调,“全球性”包含三个基本思想:人类统一感,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无地区或国家界限的全球信息空间的诞生。伴随信息网络社会的发展,全球系统得以扩展,网络社会与多种文化相合作,形成多元化文化,与世界各个区域的历史与地理产生联系。通过网络,我们能够得到多学科、多元文化音乐链接的无限资源,当然有时候的资源仅是片段化的、局限的,这仍需我们不断的努力去扩充全球文化的信息交流空间。

后工业、后现代思潮、后现代文艺、后现代学术现象就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哲学是时代文化的重要思维形态,后现代哲学从根本上讲,就是“差异”和“多元”的哲学。在音乐教育哲学中,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是对全球性的边缘的、差异的、现象的、解释的、生态的与多元文化和多学科交叉的音乐教育学。当我们可以在全球性文化中探索时,我们应该在尽快适应新的音乐文化和建立新的音乐教育观念,这便引发了对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思考。

三、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思考

在高等教育国家化挑战下,中国高等音乐教育被管建华教授梳理为五大问题:国际化的音乐课程、国际化的音乐教育研究、国际化的音乐教育学术交流、国际化交流中的本土音乐文化交流和国际化交流中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从这些小标题中,我们就能够得知,在中国高等音乐教育学习中,我们主要教学的都是西方传统音乐,是以欧洲为中心的音乐教育教学研究,而缺失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教育。因此,中国高师音乐教育国际化应该确立以文化交流为首要目标,其培养目标和评估系统也应该以音乐文化的传承为主,原因由高师的毕业生主要担任中小学教育,其目标也是提高国民的音乐文化素质,首先应该注意“文化”二字。暂且不提西方国家对于中国音乐文化交流的相互性与平等问题。我们在与西方音乐教育学术的交流方面也是较浅层次的,这表现在对国外音乐教育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成果缺乏整体的把握上。我们仅是输出少于输入,缺乏构建系统的音乐教育知识体系,缺少音乐教育学术研究成果。

21世纪的中国音乐教育面临了课程改革的局面。管建华教授提出了音乐课程的立体三维建构:1、母语传统源远流长;2、世界音乐宽似海洋;3、文化统领高屋建瓴。母语是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音乐课程设置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设计中去;以全球性多元文化为基础的世界音乐的教学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音乐教育的热门话题,强调每种音乐都有自己的传承方式和过程,在此过程中,它们会产生各自的教育法和教学法。管建华教授提出,中国音乐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音乐教育文化观念的转变,先解构西方文化中心论,否定欧洲工业文明音乐的“科学范式”,增加道德实践性与审美表现型新的综合认知,从而使东西方音乐教育达到共存、互补。东西方文化的相互补充,从实践事实、思想观念上得以共存,故在中国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中,更要建构一个能够面对新的历史语境、适应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教育哲学,从而开发与实施新的课程。本书中还提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目的是为了传播现代化与传统音乐的更新。

四、重新定位中国音乐教育

我们必须承认西方的音乐教育要比中国先进,自20世纪以来,深受西方一元论的音乐教育观、课程设置、教材与教学影响,但若仍然只坚持崇尚学习西方音乐教育原理,将只会永远被“落后”、“附属品”定义。故推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社会教育语境下,中国音乐教育重新定位的必要准备。管建华提出多元文化教学的四个教学概念框架的六个标准,四个教学概念:平等思想、课程改革、多元文化的能力、教授社会的公平原则:六个目标:理解多元文化的历史视角,发展文化的自觉意识,发展跨文化的能力,反对种族主义、性别主义、偏见与歧视,提升对地球和全球状况的意识,发展社会性活动的技巧。肯定了音乐是文化的教育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课程的主要目标,包含了正确看待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尊重他民族音乐,掌握音乐的概念、结构、直观的和思维的技巧,使学生获得跨文化的音乐交际能力等,这都是强烈的响应着如“十五”、“211工程”项目等的音乐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

五、总结

本书针对各个版块所提主题部分,布置了相关篇幅,进行了中西音乐教育关于哲学、课程教学的对比,使每个版块都较为丰满地展现给读者,预设了读者的疑问并解答,做到了提出观点――举例实证――验证观点,各版块间又存在连贯性,为后好铺垫,遵循了逻辑学的规则,理性地将作者的想法与观念传送给读者。通过阅读管建华主编的《中国音乐教育与国s际音乐教育》一书,笔者得出以下感悟:

1.最新的热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本书于2013年12月出版第一版,所录入的论文都是具有社会讨论热点的话题,具有追踪热点、与时俱进的特点。国家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已经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涌入,哲学的唯一性被打破,权威统一的言说方式被摒弃,以往的边缘地带受到关注,后现代思潮下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将展现更大的包容性和灵活的流动性。肯定音乐教育即文化教育。声音只是音乐的载体,而音乐的真正源泉是人及其文化。美国的唐哥伍德宣言、日本的铃木音乐教学法都把对人及其文化的培养作为音乐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要从大的文化视域中,从国际音乐教育的角度,去找到适应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

2.引出值得深思研究的音乐教育话题。在全球性国际化音乐教育的大家庭中,中国音乐教育着实应该重新审视自身问题,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反思。结合实际考察研究,得出权威的、能够引起绝大多数人共鸣的结论。如在《21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及教学范式的转向:音乐工艺模式与音乐文化模式》中提出的对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的“音乐工艺模式”及教学范式或本土音乐教育的体系性建构,又如在《对以多学科为基础的中学综合艺术教育课程的思考》等文章中都提出自己的构想,但这些都是值得教育者们对其进行深研的议题。

第9篇

论文摘 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越来越要求我们克服文化差异,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明显的体现了这方面的要求。如何在日常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已成为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必须解决的课题。本文结合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一、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21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国际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已经成为各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国际交往的顺利实现,除了要求我们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这些外语技能,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渗透在外语中的外国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当前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一线教师,要想让今天的受教育者在将来能够顺利完成其交际活动,就必须增强文化思维的观念,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渗透有机结合起来,否则就必然造成日后交际上的重大失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赏能力,已成为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标准》指出,文化主要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渗透,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

为了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需要,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改革的大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本套教材不再是一个知识面单一的孤立个体,而是将自然科学、文学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教材。这些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被赋予了很多文化的因素。课文内容往往涉及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地理、工业、农业等,并且课文信息量大,能生动地再现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学生拓展文化视野。笔者在使用该教材时,特别注意整合其中的文化素材,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为目标,做了以下尝试:

1. 在词汇教学中

以表示颜色的词为例,英汉语言习惯不同,风俗各异,表示颜色的方法和用词也不尽相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表示颜色的词汇也相应地不断得到丰富,其意义也从原来表示某种单纯的颜色而派生出许多新的意义,从而使得人类的语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多彩。颜色可产生许多联想意义,也往往对人的情绪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常用颜色喻指人的品德、情绪及对事物的看法。以下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mr. white is a very white(忠实可靠)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脸色不好)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闷闷不乐)toda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mood(心事重重).i hope he’ll soon be in the pink(振作起来)again.

类似的“文化附加义”差异还体现在动物身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形容人“累极了”是dogtired,to put on the dog炫耀自己,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

2. 在课文教学中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课文无论题材和体裁都比较广泛,其中不少就直接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内容。教师在进行这些课文教学时要注意挖掘这些课文的文化内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课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一些基本背景文化及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外,我认为对英语语篇模式的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语言学家robert b.kaplan 认为:英语段落的思维模式是直线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展开阐述论证。而东方语言段落思维模式是围绕主题的外围转圈子,不直接从主题入手展开讨论。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通过对中英文语篇模式差异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往往具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避免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犯文化错误。

3. 在听力训练中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大量地反映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在许多听力材料中可以获得相应的文化差异的内容。听力能力除了需要具备较强的辨音能力、理解语句的能力和大量的词汇外,还必须对语言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否则,就会出现理解上的困难或感到莫名其妙。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听力材料并不是很复杂,生词、偏词也不多,语言结构也很简单,但学生仍然听不明白,即使听“懂了”,也只是获得字面意义,不能从深刻层次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出现这样的状况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所以在选择英语听力教材和辅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作用,选择那些包含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相关材料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听力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只重视听力本身的训练而忽略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文化因素。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听力理解有很大影响,要想 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就必须扫除文化知识障碍,多接触英美文化,培养跨文化意识。

4. 在课外阅读中

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谈及所有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个很好的补充。教学之余可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英文版的文学作品简易读本,如牛津简易英文读本系列(oxford progressive english readers),还可以引导学生读一些报刊、杂志。提醒学生们留心积累有关社会习俗以及日常交际等方面的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可利用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不仅要重视文化上的差异,而且要了解和研究这些差异,从而把文化学习与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敏锐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对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z].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