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4:20
导语:在水产类专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问题;建议;安徽霍邱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291-02霍邱县是安徽省第二水面大县,全县总水面达4.13万hm2,可养水面3.47万hm2,另有1.33万hm2滩涂地可发展水产养殖。全县水生鱼类43种,水生植物70余种,独有的沣虾、银鱼、芡实等资源享誉国内外。至2011年,全县建成7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占养殖面积的50%以上。16家养殖单位被评为市级水产标准化养殖小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个,市级水产良种场1个,创建国家级水产良种场已通过部级专家评审,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处。全县涌现各类水产大户561户,水产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达46个,社(会)员1 960人。2011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9万t,水产品总产值达10亿元,占全县大农业总产值的12.8%,跻身全省水产大县行列,连续2年获全省平安渔业示范县、全市水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1 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发展情况
1.1 机构建设情况
霍邱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包括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1个,成立于1986年,隶属霍邱县水产局,公司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核定编制3人,在职人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人。主要职能是水产技术推广、职业技能鉴定、水产项目实施;新技术、品种材料引进与试验、示范、推广;水生动植物防疫、检疫、病害测报、防治;水产苗种、渔用饲料、药物的监督、检验、水产品质量检测、养殖水环境监测;水产经济、信息服务等;乡镇级水产站32个,有水产工作人员32人,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
1.2 队伍建设情况
全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共37人,从学历构成来看,本科以上5人,占13.5%;大专19人,占51.4%;中专8人,占21.6%。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人,占2.7%;40~50岁19人,占51.4%;30~40岁15人,占40.5%。从专业类别看,水产类专业24人,占64.9%;其他专业6人,占16.2%;转业军人及其他7人,占18.9%。从职称方面看,高级职称7人,占18.9%,中级职称16人,占43.2%;初级职称8人,占21.6%;其他人员6人,占16.2%。
1.3 经费保障情况
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没有独立账户或分立账户,由县水产局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付县水产局,再由县水产局打卡到人;财拨办公经费由县水产局统一安排使用;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享受全县财政统一标准,2012年住房公积金个人按工资总额的20%上缴;医疗保险财政上缴工资总额的8%,其中个人缴纳2%。乡镇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资、住房公积金和医疗保险保障情况与县级相同。
1.4 条件能力建设情况
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了电脑及电教设施,没有试验、示范基地。32个乡镇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原在乡镇畜牧水产综合服务站与畜牧人员共同办公。2009年以后,随着国家畜牧兽医制度改革,畜牧人员、财产收回县级管理,上级投入资金建设独立办公楼,而水产人员未作调整,办公场所由当地乡镇政府提供,水产人员根据乡镇情况安排开展工作。
1.5 推广工作开展情况
全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坚持依靠科技助推渔业健康安全发展,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以实现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和渔民持续稳定增收为目标,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培训,宣传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提升水产科技含量,提高科技入户率和转化率,促进渔业科技创新以及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提升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建设的支撑保障能力,使广大农民得到实惠,对全县水产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全县水产技术推广人员近5年在《科学养鱼》《中国水产》《水产养殖》《安徽农学通报》等国内期刊上80多篇。其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人员完成的《安徽霍邱城东湖太湖新银鱼生长的初步研究》等6篇论文获安徽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4次,获安徽省“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1次,论文入选《中国南方十六省(市)水产学会渔业学术论坛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集》2次。编著《观赏鱼养殖新技术》等著作7本。获得省、市、县科技进步奖10多项,其中霍邱县水产站《猪鱼莲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乌鳢人工繁育及配套养殖技术研究》《中华鳖(甲鱼)人工繁殖与健康养殖集成技术研究推广》获六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银鱼移植增殖及持续发展利用研究》获六安市科技科技进步二等奖;《克氏螯虾人工繁育与高产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泥鳅、黄鳝繁殖力及健康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霍丘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霍邱县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在公益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广大水产养殖户对水产科技人员的满意度有所提高,但该县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存在体制不顺、力量不足、素质不高、保障不够、队伍不稳、配套不力、后继乏人等问题,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2.1 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推广效果、效率双低
霍邱县乡水产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体制、技术推广的基本理念、运行机制、广大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思想陈旧,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渔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水产科研成果与渔业生产实际脱节,不能充分发挥其工作职能。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乡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但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反而造成“谁都管、谁都不管、谁都管不好”的不良后果。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未达到纵向成线、横向成网的要求,影响水产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1-2]。
2.2 水产技术推广专业人员短缺
霍邱县总水面4.13万hm2,若按333.33 hm2配备1名水产专业人员计算,全县应配备124人。目前,全县有县乡水产技术人员37人,出县不在岗不在位7人,在县但不在岗不在位8人。在岗在位人员中还有部分人员从事兼职或第二职业,全职从事水产技术推广人员严重短缺,推广机构更缺乏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推广人才。
2.3 人员断层和素质不高问题严重
2000年后,随着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机关事业单位编制所限,县乡水产推广部门普遍存在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技术不精等问题。部分在职人员不钻研业务,观念陈旧,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已经跟不上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很难适应现代渔业生产发展对新技术的要求。
2.4 推广条件无保障
当前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经费不足,只靠县财政拨的人头费开展工作,很难开展试验示范、科技攻关等项目,推广机构存在基础设施陈旧、办公条件简陋和资金缺乏等问题,离“五有”标准(有较好的场所、有齐全的办公设备、有先进的技术服务手段、有一处较好的培训场所、有一定规模的试验示范基地)相距甚远[3-4]。
2.5 激励机制不健全
对推广人员缺乏科学有效的考评激励机制,工作无动力、部门无活力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人员工资、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奖金福利上,与其他行业或行政人员相差很远,严重影响了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部分科技人员工作不安心,思想波动大,转行跳槽现象时有出现,极大制约了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3 建议
3.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争取各级领导重视和关注
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兴渔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渔业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促进渔民增产、实现增收的主要直接力量。特别是渔业进入新的阶段,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渔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进步和养殖者素质提高。各有关部门应切实贯彻执行《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充分认识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这项基础性、核心性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各级领导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安排,及时帮助解决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和发挥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一系列进一步加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确保将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2 改革完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
一是要明确职能。明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承担的是国家公益性职能,根据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岗位职责设置,建立、完善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水产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总体要求,加强队伍建设和人员管理,从制度上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目标任务,确保推广机构独立、依法履行工作职能。二是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各级政府要为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工作和生活条件。三是整顿队伍。全面清理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人员的在编在岗情况。根据清理情况进行分类处理,对空岗严重的要及时补充,对不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限期归位,不能归位的要及时转岗。四是完善多层次、多元化推广体系。调动养殖大户、合作社、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逐步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一主多元的新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
3.3 创新机制,激发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工作活力
一是创新用人机制。建立和完善以“竞争上岗、以岗定责、动态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式,充实基层水产技术推广队伍。二是建立首席水产技术推广专家制度,实行专业竞争上岗、定岗、定职、定薪,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以制度确定在岗科技人员应承担的最基本的职责和工作,加快水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对在职专业技术人员,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一支能适应新时期渔业技术工作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推广队伍。四是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建立基层公益性水产技术人员定期轮训制度,实施基层水产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素质,增强基层推广队伍战斗力。五是开展职业技能监定、认证,实行资格证制度。持证竞争上岗,建立健全全员聘任、能进能出的机制,保证水产技术推广体系队伍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3.4 强化保障,确保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正常运转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大财政对推广人员工资、社会福利等方面的保障,确保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相关待遇及时落实到位,逐步提高技术人才待遇,保障留住人才,推出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二是设立专项基金。在原有基础上,财政或农村领导小组每年从财政预算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水产科技成果转化、农民科技培训、高新水产技术推广、重点水产示范园区建设、重大水生动植物病虫害防治、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服务条件建设等工作,专项资金由财政监督,专款专用。三是强化物质保障。重点加强水产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技术服务场所建造和仪器设备、交通工具配备,实现县乡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工作有场所、服务有手段、下乡有工具、推广有基地,确保服务及时、便捷、高效。
4 参考文献
[1] 唐德文.武汉市水产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与科学发展的思考[J].渔业致富指南,2011(19):15-18.
[2] 曾明昱.关于江西省上犹县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调查思考[J].北京农业:下旬刊,2011(10):55-57.
关键词: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020-02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本质的科学,其相关知识涉及胚胎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作为生命相关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发育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素质教育及技能的提升。为了提高我校的本科教学质量,深化内涵建设,2011年发育生物学课程成为上海海洋大学全面实施的海洋“085工程”建设项目之一,2012年又建设成为校级精品课程。结合我校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大纲和内容体系优化、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多样化以及课程资源网络化等方面总结了我校“海洋085课程建设”中发育生物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具体措施和效果,以希抛砖引玉,达到相互交流与借鉴的目的,共同促进发育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组建稳定的、学历层次与学术水平高的课程师资队伍
建设前的发育生物学课程组只有2名教师,却承担着水产与生命学院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务。通过一年多的建设,现在的发育生物学课程组已有高级职称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新进博士后1人、博士1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在专业结构上,发育生物学背景的有4人,组织胚胎学背景的有1人。在师资来源上,外校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2人,有3位教师具有国外学习或工作的经历。本课程负责人为博士生导师,工作以来长期从事发育生物学与水产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教学与科学研究,2名主讲教师有多年从事本课程及相关课程的教学经历,2名主讲教师为新引进的年轻教师,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的教学队伍。
同时,知识结构、学术科研等素质水准是教学方法形成的基础性要素,因此需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此建立了青年教师导师制和跟班听课制度,进行院教学督导听课、系教学督导组听课,督促青年教师认真备课与上课,并针对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提出建议,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校院课堂教学艺术竞赛及精品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二、根据不同专业和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
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对象由开设之初仅面向生物技术一个专业拓展到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生物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和水族科学与技术多个专业,课程类别由原来单一的专业基础必修课转变为针对不同专业的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模式,且必修和选修的学分、学时和培养目标及要求也不同。课程组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兴趣特征,适当调整教学观念,收集整理大量分散在不同学科与课程有关的文献,参考国内外最新出版的相关教材,补充完善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逐渐形成了本课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与以前的大纲和教学体系相比,新大纲和教学体系更加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内容更有新意,基本反映了发育生物学课程的新动态和新发展。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优化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取以语言传递为主的传统讲授法如启发式和提问式等教学方法外,还灵活运用讨论式、发现式、范例式等教学方法以改善和活跃课堂气氛,注重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每学期组织学生分组课外准备个别章节,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课并互相提问、进行讨论。这不仅使学生将所学基础知识与学科发展前沿相结合,而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创造了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机会,做到了教学相长。
同时,进一步改革考核方式,使之灵活多样化。如采用考试、论文、PPT报告、课堂讨论相结合的多样化考核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四、运用新多媒体手段完善教学课件、编制习题库和试题库并使课程网络化
运用PowerPoint、Flash等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一套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教学PPT,通过课堂上大量播放图片、图像、动画等,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而且给学生提供了感性材料、加深了他们的感知度,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避免了枯燥和乏味,使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也使教学活动更加有趣,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还通过广泛收集试卷和试题,精心设计,初步编制了一套与教学内容相配合的习题库和试题库,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所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目前已将包括主讲教师信息、教学队伍组成、课程描述、教学课件、习题库、网络资源链接和教学录像等课程资源上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BBS、E-mail交互功能实现网上交互式教学,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总之,通过以上对发育生物学课程建设的不断摸索改革与积累,以我校海洋“085工程”课程建设为契机,使发育生物学课程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较以往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并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师生坚持不懈的努力能使发育生物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卫.发育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09.
[2]戴忠民.浅谈提高发育生物学教学效果的途径[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39-140.
[3]彭树英,李俊,金显文.对发育生物学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2):199-200,232.
(一)宁波涉海外语人才无法满足本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
目前,宁波市众多高等院校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特征,开设了一系列与海洋相关的专业,培养了一大批涉海人才。如,宁波大学的海运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的现代物流学院、宁波工程学院的交通与物流学院以及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充分运用各自在学科上的优势,培养了一大批海运物流类人才。另外,除了海洋贸易物流类人才的建设,宁波市海洋生物与生命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目前宁波市各类高校设置的涉海类专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且专业分布狭窄,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业及物流专业等,过多开设了基础学科专业和传统专业,造成某些专业设置重复,甚至在海洋类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部分专业人才显现出相对过剩的趋势,而与海洋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涉海外语人才则相对缺乏。大批具备涉海类专业知识的人才,由于外语水平的欠缺,无法到新兴的涉海类企事业单位就业,同时,一些外语人才因为缺乏涉海类专业知识,也不具备服务于海洋事业的能力。目前,除了以上传统涉海专业以外,海洋服务业、海岛资源开发,海洋文化交流,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新兴产业中涉海外语人才更是缺乏,根本无法满足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宁波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严重缺失
近几年来,在宁波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涉海外语人才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追根朔源,高校涉海人才培养中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严重缺失是主要原因。基于对区域地理优势的分析,宁波市早已实施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引进和培养了大量各类涉海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海洋经济的发展。从宁波本地培养的海洋人才来看,目前在宁波市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共同努力下,已形成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养高层海洋人才,以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培养海洋技能人才的基本格局。[2]但是,针对宁波市现有的涉海人才培养格局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涉海人才培养主要还是着眼于具备涉海专业知识的高层海洋人才和具备涉海业务操作技能的初级人才,没有整体规划设计过如何培养涉海外语人才,各高校都没有构建起基于专门选拨和专业化培养基础上的针对外语感兴趣的涉海类专业学生外语人才培养板块。目前,除了宁波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开设了部分涉海类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课程之外,宁波市各高校涉海类专业的外语教学中,仍然是普遍的大班化教学和通识教育,无法体现专业特性,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的严重缺失导致出现涉海人才培养格局的“短板效应”,这些都将影响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因此,构建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板块,进一步完善宁波市高校涉海人才培养格局对于促进宁波海洋经济对外交流和合作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宁波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不到位
人才培养离不开基本的保障,如教学设备投入、基本经费安排、配套课程教材编排、专业教师队伍培养等。由于涉海专业实践性很强,除了这些方面的基本投入以外,还要求有良好的海上实习条件和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这就比其他一般专业需要更大投入。尽管目前宁波市各类高校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投入大量资金来保证基本的教学经费,并建成一批涉海类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明显改善了涉海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但总体来说,建设经费依旧相对紧张,部分院校的海上实习条件没有得到切实落实,这些直接影响了专业实践的教学质量,从而制约了涉海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此外,作为高等教育实力的主要指标,宁波市高校中还没有涉海类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3]由于基本保障不到位,教学计划制定、教材编写等方面明显滞后,更谈不上进一步探讨明确涉海外语人才应具备何种知识结构,如何合理安排涉海专业知识与外语知识的比重,也就无法明确外语教师队伍的规模和结构组成。专业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也是一大问题,宁波市高校中缺乏高层次、高水平的涉海外语学科领军人物,缺乏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具有很高学术造诣和综合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
二、宁波市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宁波市涉海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依靠发达的海洋经济,保留现有海洋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性强、覆盖面广以及学科建设相对完善的特点。同时,汲取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成果,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确定培养目标,建立特有的培养体系以及推广经济适用的培养形式。
(一)确定创新型涉海外语人才为培养目标
外语人才培养历经变革与完善,从应用型外语人才、复合型外语人才到创新型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培养一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转向。[4]培养新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一直是我国外语教育界人士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进入 21 世纪后,需要有一批更为尖端的外语人才,创造性地处理对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的重大问题。因此,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发展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也调整为“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5]并且,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科之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因此,在关注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问题上,应特别重视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说,创新型涉海外语人才是在海洋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是指具有创新意识、扎实的海洋相关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能独立从事与海洋相关的涉外经济交流、技术输入输出、文化交融影响以及条约规则制定等工作的涉海涉外语特殊人才。从培养目标上看,旨在海洋经济的大背景下,培养能够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海洋经济和涉外工作的人才,具有丰富的海洋知识与较高的英语水平,能够有效完成海洋经济产业中的相关工作任务,并能在工作中体现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值得注意的是,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更加关注人才培养理念的创新,更加关注学生在工作中的实际能力,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变化。
(二)建立高校院系联合式培养体系
根据对宁波市现有海洋人才培养格局的分析,宁波海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是宁波市高等院校。因此,建立宁波市高校院系联合的培养体系能够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涉海外语人才的培养层次和结构。从具体战略上看,整个体系建设关键在于海洋类学院(系)、经贸类学院(系)与外语学院(系)的协同联合培养。建议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和海运学院、宁波工程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现代物流学院等院校的海洋与物流学院为涉海外语人才培养中心,培养高层次和基础技术型的涉海人才,并以各个学校下属的外语学院为协作单位,加强各院校与各院系之间的信息联动,利用优势资源,重点培养,在某一领域内实现涉海人才向涉海外语人才的过渡。宁波海洋经济的发展,将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为重点。因此,港航服务业、临港大工业、海洋新兴产业和海岛资源开发领域也是今后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重点。以宁波大学为例,海洋学院、海运学院、商学院以及机械与工程学院等均可以与外语学院展开校内合作,重点培养一批能适应在以上四个重点建设领域工作的涉海外语人才。比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宁波市两大高教园区为中心,根据一定的选拨机制,开设水产养殖学(英语特色班)和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英语特色班)等以海洋类学科为主修课程,全英文教学为特色的涉海外语类专业,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特色班。
(三)推广校企合作式培养形式
宁波市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群体并不是所有海洋相关类专业学生,而是面向与海洋专业相关的学生设立涉海外语人才试点班,以个体优势(海洋类知识技能和外语类知识技能)为基础实行专门培养。为优化教学过程,解决办学经费紧张等问题,建议推广校企合作式培养形式。学校通过与海洋经济发展部门和企业合作,实行定向或订单培养,也可让优秀的涉海人才到高校深造,有针对性地培养社会紧缺型人才。此举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可以通过一线的教学,向涉海人才汲取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经验,从而完善课程体系,实施科学的教学评估,优化人才培养形式。
1. 完善海洋知识为主外语知识为辅的课程体系
在完善课程体系方面要注意如下二点:首先,需要明确三大类课程内容。一是涉海外语类基础课程:比如开设海洋类外文通识材料阅读、涉海交流口语和听力培训及涉海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强化外语基本功训练;二是海洋文化普及类课程:比如开设海洋文化概况、英美海洋文学经典作品选读等课程,提高海洋意识,强化学生对海洋的关注;三是海洋专业类课程:比如海洋工程、海洋环境、海洋生物、海洋医学、海洋商贸、海洋法规等,由海洋相关各专业所在学院负责实施,以保证其专业水准。其次,要重视涉海外语类实践环节。这一环节包括专业知识交流、论文写作与社会实践等环节。专业知识交流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促进学生主动关心和了解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前沿的进展;论文写作可以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术能力;社会实践是指融入到企业中去,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最后,可以考虑建立零课时课程。由于学科的交叉性和有限的课时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利用网络课程、网络链接设计一定量的零课时课程是解决课时量不够的有效手段。[6]根据相关课程的教学要求,将该课程分为数个教学关键阶段,找出各个阶段的教学核心,之后围绕核心选择教学材料,列出思考题和阅读材料以供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学习。零课时课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传授知识,还可以培养和强化学生自学的能力,并且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此举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的培养意义深远。
2. 实施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学评估
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大量涉海主题活动和模拟工作流程,并且以船舶修造、海上运输、石油化工、滨海开发公司等企业为实训基地,做到“知行合一”,逐步缩小学生现有水平和实际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差距。因而针对涉海外语人才培养的评估也是立体的,要以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展开。整个评估自上而下,包括企业和学校不同层面的评估;由个体到整体,包括对学生、教师和相关学科建设的评估。涉及到人才个体,不同的管理层面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开展全方位的评估。专业知识包括海洋专业知识和相关英语知识技能。海洋知识占 40%,突出海洋知识的主体地位,英语相关知识占30%,能够让学生给予英语学习足够的重视。实践能力的评估结果占 30%。涉海外语人才是否符合达到培养目标将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评估的结果决定。
三、结语
关键词:食品科学;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7-0031-02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注重实验教师队伍基础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计划地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培养进修的机会,鼓励优秀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进步,培养出新一批的实验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以人为本,在提供专业发展空间的同时,提高实验教学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出色地承担起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坚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手段,通过引进、稳定和培养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配置先进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共享实验教学资源,达到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在区域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作为实验中心建设指导思想。
湖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依托于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院拥有食品科学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别为湖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拥有1个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技术学科博士学位点;食品科学与工程、预防医学与卫生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2个,拥有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质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食品工程、食品加工与安全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中心拥有1个有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1个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肉类加工技术研究工程中心、1个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湖南农业大学乃至湖南省相关高校的食品类专业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平台。中心实验用房使用面积4624m2,仪器设备1571台(件),仪器设备总值1123万元。
中心现有教师52名,其中教授11名,副教授18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23名,博士17名,硕士9名,国家农业部高级专家2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湖南省优秀教师1名,学校优秀教师1名,学校教学名师1名;专职实验教学人员22名,正高级职称教师3名,副高级职称教师5名,博士4名,硕士11名。
近5年来,本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共获各类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2项,省级8项,校级11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13篇,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学校教学名师1人,学校优秀教师1人;农业部部高级专家2人,湖南农业大学优秀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中心人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获得教学成果奖8项:其中省级三等奖1项,校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主持教改项目15项:国家级2项,省级5项,校级8项;发表教改论文28篇,出版教材与专著18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
一、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培养培训制度
湖南农业大学以《教师法》和《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全面贯彻“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制定了师资选拔、引进、培养与使用办法,出台了一系列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包括《湖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农业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湖南农业大学师资培训工作暂行规定》、《湖南农业大学“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办法》、《湖南农业大学稳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暂行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带头人及首席主讲教师遴选考核办法》、《湖南农业大学青年教师配备导师暂行规定》、《湖南农业大学聘请客座、兼职教授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形成了一套实验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吸纳高素质人才,优化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断提高队伍专业素质,提供人才发展机会,加强工作质量考核,完善管理监督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与兼职教师结合,固定与流动岗位结合,专业背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高、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人员互通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教学中心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实验教学中心队伍建设具体措施
1.科学设岗、定编,择优选拔人才。通过“三定一聘”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聘任(定岗、定编、定员、竞聘上岗),建立开放的人才选拔机制、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用人模式采取固定与流动编制、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要求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必须承担本科生实验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中实行主讲教师责任制,并由主讲教师负责实验课程安排与实施,保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辅相成。
2.以政策为导向,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岗位津贴、补贴等方面制度,调动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稳定实验技术专职人员队伍。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参与指导学生实验和实习,鼓励教师将科研方法、内容及成果引入实验教学过程,促进教研相长,以食品科学学科特色与优势带动和保证本中心实验教学特色及优势。鼓励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承担和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对实验教学成果与理论教学成果等同对待。
3.加大投入,加强培训,采取“外引内培”的方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实验中心三支队伍。设置实验技术队伍培养专项经费,根据岗位特点,鼓励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学习、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综合素质,达到一专多能。
中心将依据学校人才引进、培养的相关政策,外引内培,加大实验技术人员的引进力度,继续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高素质博士和专家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为实验教师创造和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鼓励人员在职进修提高业务水平,鼓励在职攻读学位改善队伍结构,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学术水平。探索专职管理人员的聘任方式、职称、待遇的自主运行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实验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管理和保障机制,以激励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参与实验教学工作。
4.不断完善学、研、产相结合机制,不断提高实验教师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本中心是湖南省培养高层次食品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明显的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本中心以实验教学工作为核心,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展校企合作,为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形成产业和科研支持教学,教学为科研和产业服务的办学特色,提高实验教师的技能、创新能力。①中心和企业联合申报国家和省部科研平台和各级科研项目,或者企业在中心成立研究机构、委托中心技术攻关,促进了实验室建设,如与湖南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申报湖南省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蔬菜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湖南省肉类加工技术研究工程中心、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②老师带领学生为食品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中心20余人次先后被湖南省政府、长沙市政府聘为科技特派人员,建立了一大批校外教学科研基地,其中长沙坛坛香调料食品有限公司、湖南益阳益华水产有限公司、湖南光明派派乳品有限公司3个基地评为湖南省高校优秀实习教学基地。中心与浏阳市、新田县、隆回县、衡南县、望城县、祁阳县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县市进行了县校挂钩,为他们规划食品工业发展方案、确定食品开发项目、提供技术服务、培训和输送食品科技人才,促进了当地食品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本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和毕业生就业开辟了新的渠道。
参考文献:
[1]易有金,邓放明.食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6):1-2.
[2]朱键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2(10):81-83.
[3]夏兴有,潘信吉.优化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结构[J].实验室科学,2004,(1):90-91.
[4]廖卢艳,吴卫国,易有金,李清明,邓洁红.食品工程机械应用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轻工科技,2014,(2):161-162.
关键词:中国;加拿大;高等农业教育;对比分析
本文根据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五年多的实践经验,基于我们与加拿大合作方教务部、国际留学生部、动植物、经济管理等七个系以及项目内各专业年级学生的广泛交流,依据笔者作为项目协调员在加拿大高校访问期间多渠道的参与及感受,对比分析中加高等农业本科教育。在对比分析中,中方以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两个农科本科教育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书编号MOE35CA2A200302890/91)。加方以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Nova Scotia Agricultural College,NSAC)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NSAC是位于加拿大东南部大西洋沿岸以农业为主的公立院校,这所新斯科舍省唯一的农科院校的农业科研、国际化程度在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久负盛名,是加拿大大西洋沿岸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最为深入的一所学府。该校以开展学术研究的形式吸引了较多的项目资金和政府拨款,与许多企业联盟,参与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建设,是加拿大有机农业中心的科研基地。
一、入学条件
除少数推荐免试外,中国高中毕业生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即“高考”才能进入大学学习。福建农林大学为教育部直属二类重点综合性大学,每年高考录取分数都比二类本科控制线要高出二、三十分。如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两个农科专业2008年在福建省录取的最高分为600分,最低分为528,而当年该省二类本科控制线为471(满分为750),由此可见其入学考试竞争的激烈程度。
进入加拿大大学,例如,新斯科舍农学院无须正规的入学考试,学生入学以高中毕业成绩为主要依据,一般各科成绩及格且主要科目成绩在60分以上者均可入学。省份、学校排名和专业不同,成绩要求也不同。即使在同所大学,对来自不同省、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其入学条件也有差别。新科舍农学院对2006秋季申请入学的农科类学生高中成绩的要求分别为:本省学生不低于60分,来自其他省份的学生除符合上述要求外,对特定科目还有额外的要求,且科目及其要求随不同省份学生而有所不同,此外,还要有高中老师或辅导员的推荐信;对北美以外其他国家的学生同样有额外的要求。似乎加拿大高校对学生入学的要求更多,但事实上,由于加拿大高中教育的特点,对于大部分高中毕业生而言,达到这些条件并不难;相比之下,中国学生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显得更为严峻。
二、人才培养
总体而言,加拿大高等院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在一定领域范围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较广的知识面、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同时培养可进一步提高其能力的可塑性人才。这一教育方针是由加拿大“教育面向市场”的特点所决定的。在高等农业教育中,这种培养方针的结果便自然而然地表现为:一方面,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利于其就业或进一步深造;另一方面,广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更能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去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中国高等农业本科教育虽然也非常重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出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但从结果上看,我们培养的学生专业方向还显窄、工作适应力还不够强,特别是实践能力还比较薄弱,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创新性和严谨性还不够突出。
三、质量控制
中加两国农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在学生质量控制方面也有所体现。在加拿大大学“宽进”的环境下,教授的严格教育是培养高质量学生的关键。在加拿大,一门课的课程阅读量非常之大,有学生说一堂2.5小时的课的阅读材料可能需要20至30小时才能阅读完。因此,加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付出极其艰辛的努力,课后大量的时间都用在阅读材料和参考资料上,否则就很难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小组活动以及完成课后作业,也不太可能顺利通过期中和期末的课程考试,即使勉强通过了,也很难取得好成绩,淘汰率很高。在学分要求方面,NSAC的学生是根据其考取了的学分去区分身份,没有严格的年级概念。初入学者至考取到24个学分的学生称为freshman,取得25至55个学分便属于sophomore,56至89个学分者称为junior,而90个学分或以上则为senior。福建农林大学农科专业的学生在毕业时根据专业不同必须修完165至180个学分,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在弹性学制年限(四年制本科学制年限为六年)内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完成各教学环节准予毕业,并授予学士学位证书。学校对学生学籍管理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根据中加合作办学项目开课计划,以2003级中加合作项目学生为例,通常情况下,学生各学年累计取得的学分约为:第一学年56学分,第二学年105学分,第三学年150学分,第四学年180学分。课程考核不及格的学生可在下学期开学初补考一次,补考仍不及格的,由学校安排重考,仍不及格的,允许在毕业前再参加补考。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试读一年,试读期间被编入下一年级学习,但若试读期满仍达不到学分要求,则立即退学。
综上所述,两国在学生质量控制方面似乎都相当严格,但中国高校农学类专业本科学生由于累计学分达不到要求而被退学或试读的,其占学生总数的百分比与加拿大大学接近50%的淘汰率相比仍然要低得多。课程考核是学校对学生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目前,尽管农学类专业专业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灵活,可以采取开卷或闭卷等不同方式进行,但由于老师的授课内容大多来自课本,考试前划有重点,因此,学生只要平时认真听课、做好笔记,考前再突击一下,通过考试并取得课程的学分是没有问题的。但加拿大大学则不然。对于书本上已有的内容,老师通常要求学生自学,在课堂上只简要介绍一下,重点的讲授内容是老师另外收集的各种学术资料和业界动态,即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预习,对课本知识有充分了解,才能保证在课堂上能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课后的学习任务也并不轻松,如NSAC农科专业,根据该校的开课计划,学生除了参与课堂授课(Lecture hours)之外,还要进行相应学时的实验室(Lab)实习或野外(field work)实习、课后辅导时间(tutorial hour)要求,这些都是取得课程学分而必须完成的并且在总评成绩中约占50-75%。在考试的时候,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凡是老师课堂上讲授的或课后布置的有关内容都是考试范围,学生平时的用功与否能够在期末考试中真实地反映。
四、学生科研
加拿大大学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实践机会,使学生得以在学习理论知识之余,可以跟随老师进一步锻炼实际操作能力,福建农林大学海外学院中加班2004级园艺学生林松在NSAC就读本科阶段期间,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他撰写的研究论文《通过同步排卵时间和定义卵过度发育来提高极地嘉鱼的卵质量》一文获得加拿大大西洋地区18届水产养殖科学年会第二名。加拿大的大学除了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及成果之外,对学生的其他素质也十分关注。在NSAC,每个科研项目结束后的两周之内,指导教师必须就每个学生在该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定性评估。评估的内容涉及以下多个方面:工作兴趣、积极主动性、组织与计划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判断能力、可靠程度、团队关系、对建议和批评的接受能力、工作中表现出的个人品行、出席次数、守时程度以及总体评价等。这样的评估,在对学生的工作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同时,也使学院和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作为工作团队中的一分子所应有的素质。这与加拿大既注重学术能力,亦注重人格品行的人才培养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NSAC的植物系每年有一个由学生组织的学术会议,由研究生组织,高年级本科生参与,起到锻炼学生写作科研论文、进行会议报告的初步锻炼。
中国各高校每年也设立有大量的学生科研项目,并投入了一定的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予以支持。但由于在项目监督、评估验收等方面相应的措施和约束还不够完善,致使部分科研项目最终以“走过场”的形式告终,一方面对师资和财物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导致学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
五、教学评估
如果说课程考核是对学生进行质量控制的手段,那么教学评估则主要是对教师进行质量控制。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活动主要由学校教务处发起,每学期一次,在期中进行。其检查方式包括学院的自查,包括课堂出勤情况、教师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反馈意见;教务处到各学院的专项检查。每学期的教学评估活动内容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评估涉及内容有:学院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听课,教授、副教授对本科生开课,课程主讲教师教案和备课,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教材使用,学生到课率及课堂纪律,实践性教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及教学管理等等情况的检查,另外,还有对前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抽查(试卷质量、成绩评定情况)。为了及时反馈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福建农林大学还采取网上评教,由各学院教务人员和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此项工作。另外,还发放“教师课堂教学质量问卷”的形式,以调查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该调查问卷采取填涂卡的方式,调查内容涉及教师的备课情况、课堂教学态度、师生互动情况等20多项,每项均分为A、B、C、D、E5个等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判断作评价,同时可以提出书面的建议及意见,学院将根据调查的情况对教师进行反馈,促使他们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等。一些教学评估活动只局限于形式,没有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预期目的。加拿大大学在教师质量控制方面与中国有许多相似之处。新斯科舍农学院针对教师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设计有专用的评估表,其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评语,学生可以对课程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出分别评价和总体评价,就其中不受欢迎与有待改进之处以及对课程设置、授课教师、实习指导老师和TA工作等提出建议和意见;第二部分为数字评估,学生就课程总体情况、教师讲课水平、小组讨论情况和实习实验情况4项分别评定等级,每项划分为5级。这些评估表都是匿名填写的,并且特别注明了所有意见将在学生相关课程最终成绩公布后才会反馈给授课老师。除此之外,院系还会不定期召开学生意见反馈会,学生可以无所顾虑地就自己的感受和意见畅所欲言,有时提出的意见十分尖锐,这也体现了加拿大学生对教学质量重视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的意识。此外,加拿大高校有专门的网站(省略)供学生在网上匿名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定,全校老师的各自得分一目了然。这不失为促使教师改进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参考文献:
1、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福建农林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Z].福建农林大学,2004.
2、侯建国.加拿大高等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自1979年北京农业工程大学首办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为农建专业)以来,现在全国已有10余所大专院校设有该专业。1986年由国家教委主持审定的农林科本科专业中,农建专业被确定为一门正式专业。“农业生物环境与建筑”已明确作为国家一级学科—农业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988年5月和1991年6月分别在西北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召开了全国农业建筑与环境工程专业教育改革学术会议,讨论认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农业与民用建筑以及农业生物环境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材。专业的业务范围包括:农业生产性建筑;生物环境工程(利用工程措施为农业生物的生长、贮藏或加工提供适宜环境);农村民用建筑(住宅及公共建筑);村镇建设规划。10多年来,这个专业已给国家培养了大批合格人材,并对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新专业,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重大间题梦急待研究解决。
1农建专业现存问题的分析争
1.1农建专业的发展方向要进一步明确最近,在专业和学科建设中出现了某些“离农”和脱离实际的倾向[13。这些倾向在专业名称、课程设置、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新反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毕业生分配问题,臼口的业务主管部门问题和专业的多学科特点等问题。笔者认为,这些原因都是客观存在的,甚至给专业带来了相当多的困难,但是,在农建专业的办学方向上决不能动摇。农建专业扣学科的发展必须围绕而且一定要主动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农建专业只有在主动参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得到发展,才能具有生命力。如果把农建专业办成了类似于工民建的专业,那末它不但失去了竞争能力而且重要的是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农建专业办在农业院校,不但应该立足于农业和农村,而且正因为它还有众多的相关专业(例如畜牧,园艺、食品、农机、农经等)作依托,并与它们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有机结合,所以农建专业完全有条件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的专业才是农业经济建设所需要的。
1.2农建专业的地位和业务归口单位应该进一步明确,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支持农业工程是农业科学三大分支(农业生物学、农业经济学、农业工程学)之一。实践证明,发展大农业,不仅需要农业生物科学,而且必须采取有效而经济的工程措施。近十多年来,我国设施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对农业所起的重大促进作用就是明显的例证。现代农业的发展迫切要求农业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但是,由于我国按专业管理、部门所有的经济建设体系的环节不完善,业务部门往往忽视为农业服务的工科专业。例如,建设部门重视城市建设、工业建设而忽视农业建筑和农村建筑。农建专业是工科专业,但服务对象是农业和广大农村,专业又设在农业院校,归属农口,导致工口和农口都不够重视,也不真正管理。科研课题的来源、学术交流、精力上相互支持往往渠道不通,在办学上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料以及专业具体业务的联系都缺乏支持,造成学校孤军奋战的局面。同时带来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毕业生的分配渠道不通。按照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能力,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去向应该是农业生产性建筑的设计、施工或研究部门;农业、农垦、畜牧、水产等部门所属的建设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各级城乡建设部门。但不少接受毕业生的领导部门、计划部门和人事部门不了解农建专业,致使一部分毕业生学非所用、造成很大浪费,也给学校和地方的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进行工厂化生产,大、中城市的“菜篮子工程”,广大的农村建筑市场、村镇规划等多方面都非常急需农建专业的人才。所以,尽快建立主管农业工程业务的归口单位,确立农建专业在设施农业和“菜篮子工程”中的地位、疏通业务和毕业生分配渠道十分重要。农建专业也要在科学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和培养人材方面,大力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间题,以使专业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支持。
1.3农建专业的学科特点具有边缘性和综合性,这种特点并没有被认识清楚不少人认为,有传统的建筑学或工民建专业,完全可以搞农业建筑;一部分农建专业办得模糊了特色,或办成了类似工民建的专业,或脱离当前实际办成了门路过窄的生物环境工程(或控制)专业。农业生产性建筑,包括畜禽舍建筑、保护地建筑、水产养殖建筑或果蔬及产品的贮藏保鲜建筑。它们的服务对象都是农业生物。因而必须提供农业生物所要求的适宜环境,它往往比只处理非生物体的工业建筑要复杂,建筑上的处理与设备上的措施亦必需与生物科学、生物技术有机地结合。这里体现了学科的边缘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向农业专家了解农业技术和工艺,然后用传统的工民建知识进行农业建筑的设计,不仅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若生搬硬套工业建筑的模式还会造成失误。例如工厂化养鸡,即便是在工艺和设备确定之后,许多按工业建筑设计的鸡舍还是难以满足非常密集养殖的鸡的温度、湿度、气体、防疫要求,不少鸡舍内存在着通风不良、环境条件差以及容易产生疫病的情况。对于保护地建筑,由于保护地建筑内热量及质量传递的复杂性以及围护结构的特殊性,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种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供热量和通风量的工程方法,并且在真正保证温室和大棚的环境条件的具体措施上也存在不少间题。除此而外,提供环境条件的各种设备还应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以便使环境达到最优状态并节省设备和能源。我国的建筑学专业、工民建专业已有多年的历史,但基本上是以城市建筑和工业建筑为中心,对农业建筑不仅缺乏经验,而且从知识结构方面也不能较好适应。有一种观点认为住房就是为有生命的人设计的,所以畜禽舍也没什么特殊的。但他恰恰忽略了一个问题,即设计住房的人对居住是精通的或者是深入研究了人活动的需要,而设计畜禽舍的人可能不懂得畜禽,更何况人是有语言能力的,不适应时有自我调整的可能和能力,而密集养殖的畜禽在不适的情况下可能迅速死亡、或产生疫病导致全场覆没。应该看到,正如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一样,农业建筑有自身的特点和领域。从根本上来说,应当在建筑类专业成果的基础上和生物环境学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生物要求的环境条件与建筑、设备、控制等工程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方案的经济分析和比较,这是设计好农业建筑的保证。这里体现了农建专业应该综合应用农业、建筑、设备(供热、通风、降温、控制等)以及经济分析的知识的综合性质。目前,我们工作的弱点正是在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结合方面,既缺乏理论,也缺乏经验,必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这无疑应当是农建专业必须解决而且能够有所作为的一个重要领域。除上述之外,还应当考虑到农业建筑必须与农业经济相适应的特点。我国农业相对于工业,农村相对于城市,经济力量较弱。因此,对农业建筑的经济效益的要求较高。在设计农业建筑时,必须考虑到怎样使用有限的财力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降低成本。不可能使用昂贵的建筑材料,也不能盲目地搞全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或大量地消耗能源。
1.4农建专业跨多门传统学科的特点与课程安排之间的矛盾需要很好地解决农建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涉及到好几个传统专业的领域,例如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农业生物环境,环境控制等。而四年的学习期间,总学时有限,所以在课程安排上矛盾较大。我们认为,跨多门传统学科的特点是农业工程学科的普遍特点,难以避免,但并不意味着在大学四年里要学习三、四个专业的课程,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必要的。关键是应当根据专业的任务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调整课程内容,并且最后要看,在通过四年的学习之后毕业生是否具有真实的本领。在全国第一次农建专业研讨会上,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周军、贾先斌同志的论文和研讨会最后的文件都在这方面提出了较为妥善的设想图。当然,对农建这样一个新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上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这正是教学改革的任务之一。
1.5科学研究工作薄弱,专业本身还不能主动适应大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农建专业科研工作力量薄弱,专业中大部分教师是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缺乏带头人。在工程学科与生物学科的结合上,人力方面没有形成整体力量,业务上困难较多。研究课题和经费的来源都存在着不少间题,研究所需的资料和信息渠道不通。其结果是研究的成果少,许多方面都是空白,与经济建设的需要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对农建专业来说,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生产中的问题也很多,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把工作做好。科研工作的被动局面也直接影响了农建专业的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此而外,专业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方面还不能主动适应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特别是在课程内容和教材建设两个问题上应仔细研究,尽快解决。
2促进农建专业教育和科研发展的对策
2.1提高对农建专业和学科地位的认识,端正办学方向是办好专业的根本农建专业的教职员工应该认清本专业的重任与特点,除应熟悉传统工程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外,还应建立农业生产的意识、熟悉有关农业生物科学方面的知识,并努力把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把现代化的工程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牢固地树立为农业、农村和广大农民服务的思想。业务主管部门特别是农业部门和城乡建设部门,学校的领导应该看到农建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新专业,它正在而且必将对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所以应该大力帮助专业解决困难,疏通渠道,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毕业生分配等问题上给以大力支持。
2.2进一步加快和深化改革,主动适应大农业经济建设的需要
(1)农建专业应该根据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本专业面宽、综合性强的特点,从实际情况出发,为农业和农村培养各种专门化的人才,特别是当前急需的人才。本专业的业务主要包括农业与民用建筑、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控制)两大部分,各校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而有所侧重,或者可以允许学生自己有所侧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专业的主要方面可能更多地向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方面发展,所以在这方面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成效
(一)完善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形成良好的科技工作环境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和完善了《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的意见》、《县实施“绿色富县”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县人民政府重大决策专家咨询制度(试行)》、《关于在全县开展“农村万名党员农业科技入户行动”的实施意见》、《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县招聘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县高原无公害蔬菜产业三年发展规划》等七个产业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及贯彻落实,加强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全县农、牧、渔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从宏观上为全县科技进步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推进农业“一特两化”进程,培育壮大支柱产业。
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方针,着力推进农业“一特两化”进程,进一步调整优化特色产业结构和布局,使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农业科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肉羊产业优势突显。近年来,我县引进了世界著名的无角陶赛特、波德代、白头萨福克、德克赛尔肉用种羊共186只。利用引进的优质纯种无角陶赛特、波德代、白头萨福克、德克赛尔种羊累计繁育达到2036只。种羊场参与承担的《提高绵、山羊颗粒冷冻品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代集约化羊肉业主要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省科技厅农业成果转化项目1项,获科技资金10万元;承担市列科技项目《绵羊颗粒冻精制作及授精技术试验示范》等2项。在国家、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多渠道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省肉用种羊省级示范园区。省农牧厅确定省肉用种羊场为省级农区种羊场、省肉羊新品种选育和优质肉羊产业化开发中心、试验基地。肉用种羊场是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教学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也是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中的20个综合试验站之一,辐射带动五个县区(县、县、县、区、区),主要开展肉羊新品种引进、杂交改良地方羊新技术的示范推广。肉用种羊场已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种羊系谱档案、饲养管理规程和管理措施,按照饲草料配方科学化、种羊生产优良化、选种选配系列化、防疫消毒程序化、饲养管理工厂化等一系列肉用种羊生产管理标准。
近几年,全县肉羊产业以肉用种羊场为依托,德赛羊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全县十个乡(镇)为基地,建立了标准化舍饲养殖示范小区14个,标准化舍饲养殖专业村80个,建立种公羊站280个,累计培训养殖户3万人(次),杂交改良地方羊80万只,发展规模养羊户10866户,年饲养量达120万只,年出栏达40万只,养殖户户均增收8000元,肉羊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民致富的优势产业。县被农业部《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15)》列为全国肉羊优势区域优势县(153个)之一。3月,全省牛羊大县建设工作会上,省委、省政府对我县肉羊产业发展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将我县确立为全省10个养羊强县之一。
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县沿山冷凉灌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县委、县政府将食用菌产业列入县财政资金投入发展的重点产业扶持。起,与省农科院蔬菜所实施了四期《食用菌生产技术合作协议》,以农科院蔬菜所任爱民主首的6名专家常年驻点,技术服务我县食用菌产业。县政府及时采纳省农科院专家提出的“设施简易化、生产规模化”建议,建造双孢蘑菇栽培专用设施,极大的降低了建造成本,同等面积的蘑菇棚造价是日光温室造价的1/2,缓解了农民建棚成本压力,栽培面积从的5万平米扩大到目前的 100万平方米,呈现迅猛发展的势态。在工作中采取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的措施,并制定了生产相适应的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规程及生产标准,推广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截止目前,引进新品种42种、新农药21种、新技术36种,培训种植户4万多人(次),编写培训教材11本,印发30万册。全县食用菌种植菌棚达到7049座、栽培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产量达到1万吨,产值约8000万元,户均增收约1万元。从起,先后参加实施了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提升了食用菌栽培种植技术水平。全县食用菌不仅种植规模有了较大发展,而且加工、流通等相关产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全县建成菌种繁育、产品加工、营销龙头
企业,蘑菇产品远销国内市场,产业链条得以延伸,“科研单位+地方政府+公司+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有力地推进了产业的发展。我县食用菌栽培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省第一,已发展成为全县具有优势的“阳关产业”和“戈壁产业”。7月底我县承办了市人民政府、省农业科学院、省食用菌协会主办的“河西冷凉区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研讨暨基地观摩会”,来自省内外的食用菌专家和天水、武威、张掖、酒泉等地的农业科技人员现场观摩食用菌产业基地,研讨河西冷凉地区双孢菇产业发展、标准化生产、贮运加工、产品销售等问题。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张金霞、昆明市食用菌研究所研究员高观世、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研究员王波、甘农大食品科学院教授余群力等国内知名食用菌专家应邀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的成功举办强有力的影响和宣传了我县食用菌产业,也将促进我县食用菌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啤酒大麦产业稳定发展。县是全国啤酒大麦集约化生产基地之一,啤酒大麦农业标准化生产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县。近年来,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优质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共引进新技术19项、新品种14个、新农药11种、啤酒大麦专用肥5种,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年总产量达18万吨以上,年产值约3.6亿元。实施《垄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等科技项目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不断加强科技培训,利用科技之春(冬),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培训种植户约6万人(次),编印资料约30万份。以标准化生产为主的啤酒原料产业按照国家级啤酒大麦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要求,健全技术规程体系,全县形成了以铧尖滩为主的清河区,以东寨为主的东河区,以红山窑乡姚家寨、夹河为主的西河区三大标准化生产基地。啤酒大麦的大量生产也带动了我县麦芽加工企业的快速发展,至今己建设并投产的万吨以上麦芽加工企业有9家,年加工生产能力达28万吨以上,工业增收值达到2亿元以上,麦芽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工的麦芽优级率高,产品畅销省内外。
高原无公害蔬菜产业成效显著。我县境内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有机肥源充足,祁连山雪水浇灌,是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最理想的区域之一。,省把我县列为全省高标准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我县生产的胡萝卜、西芹、花椰菜三个露地蔬菜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认证,成为全省首批办理了绿色证书的露地蔬菜产品;取得10万亩蔬菜面积的产地认定;又注册了“胡萝卜”商标。截止目前,全县种植以胡萝卜等为主的高原优质无公害蔬菜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日光温室种植面积达到5600亩,蔬菜总产量达35万吨,蔬菜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30%,蔬菜产品的80%以上销往国内外大中城市。以科技项目带动,实施省市县科技项目12项。引进新品种80多个、新农药40余种,新技术30余项,培训农民约10万人(次)。今年,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兰州试验站将设为设施蔬菜、高原夏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引进集成试验点,大宗蔬菜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将首先在试验推广,带动河西走廊国家内陆蔬菜出口基地的壮大发展。
玉米制种产业不断壮大。从起,我县玉米制种按照“抓重点、强基础、促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转变观念,强化措施,全县的玉米制种产业以清河两乡镇为主,辐射带动周边农场以及六坝乡,适宜进行玉米杂交制种的耕地面积达20万亩。近年来,我县大力开展玉米制种科技支撑,引进新品种8个,开展新技术9项,培训农民1万余人。目前,全县玉米杂交制种面积达到10万亩,产种量3400万公斤,产值12亿元以上,亩均产值约1400元。有12家省内外知名制种企业,把我县设为制种基地。玉米制种产业走上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我县日照时间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气候干燥,作物干物质积累多,制种隔离条件好,病虫害轻,有河水和井水互补的灌溉条件,能够保障种子旱涝保收。所生产的玉米杂交种,籽粒饱满,色泽鲜亮,发芽率高,发芽势强,加之种子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管理,使种子的纯度较高,商品性好。我县所生产的种子主要销往陕西、山东、四川、河南等地。玉米制种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玉米对外制种产业化格局,
(三)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年来,共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83项,其中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66项、实施县列科技项目85项,26项科技项目获市科技进步奖。 “优质肉羊集约型舍饲养殖技术示范及产业化”(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和“县高原无公害夏菜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列项,“县肉用种羊场科普示范基地”、“城关镇金川东胡萝卜协会”、“县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获国家科协列项并表彰奖励。“新农村科技示范镇建设(城关镇)” 等23个项目被、省科技厅列项。
(四)推进科技示范,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
农业标准化稳步推进。省列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通过验收。胡萝卜、西芹、花椰菜、德赛羊肉、河西走廊牌麦芽获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西瓜、辣椒、蕃茄、甘蓝等6个无公害蔬菜产品和县10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通过省级认定,胡萝卜、西芹等16项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已经省上颁布,作为地方标准开始实施。县啤酒大麦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已被国家质量总局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项目。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全县已建成啤酒麦芽生产加工、羊肉制品加工、无公害蔬菜保鲜储运加工等三大龙头企业。全县建成万吨以上啤酒麦芽生产企业9家,年加工能力达到28万吨。全县已建成大中型蔬菜恒温库8座,年吞吐周转蔬菜10万吨;已建成春芽公司、新地公司吨优质冻干、烘干脱水蔬菜生产线,新地公司被科技部列为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企业。
(五)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加强院地院企合作,推进创新源头建设。近年来先后与省农大、省农科院蔬菜所开展了“国外肉用种羊引进、纯繁与杂交改良”、“县高原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 “食用菌产业开发”等15余项技术合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省农科院蔬菜所合作实施“县高原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项目,集成创新出优质、高效蔬菜生产新技术23项,开发出高原夏季无公害蔬菜专家系统,示范推广项目获经济效益7.33亿元,项目区科技贡献率达到78%。与省农科院蔬菜所合作开始实施“食用菌产业开发”项目,以双饱菇为主的食用菌发展到的7049座,100万平方米,产量达1万吨,产值约8000万元,因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食因菌栽培面积有涨有落。与省农大合作实施的“国外肉羊引进、纯种繁殖与推广”项目,由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有璋教授牵头,从国外引进肉用种羊无角陶赛特、波德代,依托肉用种羊场开展科研和推广工作。在赵有璋教授的带领下,有4名博士生、硕士生和学士常驻开展冷冻技术攻关与胚胎移植研究工作,该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县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世界著名的肉羊新品种德克赛尔、白萨福克103只。目前肉用种羊场已初步建成集生产、科研、杂交改良为一体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和全省最大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县肉羊产业的发展,已完成地方羊杂交改良80万只,培养了一大批畜牧科技人才,促进了全县现代肉羊业的发展。
在院地科技合作的良好基础上,经多方努力、积极争取,我县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已纳入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肉羊产业:肉用种羊场被国家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列为综合试验站(全国20个),辐射带动五个县区(县、山丹县、民勤县、金川区、凉州区),主要开展肉羊新品种引进、杂交改良地方羊新技术的示范推广。食用菌产业:国家现代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兰州试验站设在省农科院蔬菜所,县为示范县,主要承担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技术引进与研发,体系内所有全国专家最新研究的新品种、新技术、
新工艺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层技术人员培训,解决食用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难题,支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蔬菜产业: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兰州试验站将设为设施蔬菜、高原夏菜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引进集成试验点,大宗蔬菜体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将首先在试验推广,带动河西走廊国家内陆蔬菜出口基地的壮大发展。啤酒大麦产业:国家现代大麦技术体系建设岗位科学家潘永东研究员(全国10名)的实验研究基地设在县,主要开展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示范,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优质胡麻产业:国家现代胡麻技术体系建设首度科学家党占海研究员的实验基地设在,主要开展胡麻新品种选育、优质高产技术研究示范,农业技术人员培训等。创新科技服务机制,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近年来,我们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解决“三农”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有效措施来抓,积极探索科技人才发展农村经济的新机制。以来,全县列入市科技特派员94名,实施科技项目68项,市科技局列项科技资金98万元,带动农户9000户以上、5万余人,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39项,各类种、养新品种43个,建立各类农业科技示范点52个,培养科技示范户600多户,带动发展示范面积近10万亩。科技特派员所在村农民人均收入比下派前增长500元,驻点村农民收入平均增幅达到了15%以上。
全县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通过基地示范带动、技术培训推动、招才引智促动等工作的开展,科技特派员已经成为当地科技致富的领路人、实用技术的播种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人,有力地推动了实用技术与生产的紧密结合,使先进实用技术直接导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量,加速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加大科技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科技意识。近年来全县以《科技进步法》和《省科技进步条例》为重点,通过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举办培训班、到农村讲课、现场咨询、组织“三下乡”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宣传活动,既注重宣传法律本身,也注意科普宣传和典型宣传,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注重加强青少年科普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征集青少年小创作、小发明、小论文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形式,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养。自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65场(次),参训人员达21.5万人(次),编写印发科技资料57万份,赠送科技书籍19500多册,播放科技录像和科技电影232场(次),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3场(次),聘请专家讲学82场(次),组织外出考察学习280人(次),举办科普画廊19场(次),有55项青少年创新作品获奖。通过宣传普及,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公民的科技意识和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和“科教兴县”战略不断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不断增强,全县上下初步形成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科技工作的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加强科技推广服务,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按照“提高县一级,充实乡一级,完善村一级”的原则,加强和完善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县、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全县各乡镇都有完善的科委组织,并配备了过硬的领导班子,建立村级科技服务站111个,配备农民技术员355人,建立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28个,培养科技示范户3947户。与此同时,还积极发展骨干企业、中介机构和农户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完善了以农民和中小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企业为龙头、以系列化为纽带的区域服务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技工贸一体化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实现了区域第三产业的功能综合化、产品科技化、服务社会化、组织网络化、经营实体化。
二、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全县科技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科技投入不足,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由于县级财力有限,科技政策落实不够,科技投入不足,致使许多科技项目无法实施。科普经费少,硬件投入不足,手段落后,城乡科普工作阵地简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大众科普传播基地。
2、科技人员继续再教育工作做的不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再教育工作做的不够。科技队伍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要求。
3、企业科技创新不够。企业的科技工作尚未作为一项整体性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科技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有的还较落后,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企业技术改造尚未有机结合,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4、信息化建设及服务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投入少,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用信息化手段指导全县经济建设做的还不够。
三、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对科技的紧迫需求,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依靠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强化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自主创新投入,以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为主线,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院地、院企科技合作,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发挥人才优势,实施能人带动战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全县经济建设进程。
二、全县科技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科技创新不够,行业技术发展不够平衡。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不大,具有高新技术含量的名牌产品、知名企业不多,经济竞争能力不够强。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从总体上看,企业的科技工作尚为作为一项整体性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坚强。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企业技术改造尚未有机结合。企业科技装备水平、工艺技术有的还较落后。
(二)激励优秀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的机制还不完善。一是全县科技队伍人才总量不足。据调查底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16人,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县总人口25.73万人的1.36%。二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不足问题尤为突出。我县是农业大县,全县现有农、林、牧、农机、农经、水产养殖等农业科技人员590人,其中:县、乡两级221人(县级132人、乡(镇)级89 人),村级农民技术员369人(农业技术员257人、专职村级防疫员112人);县、乡两级农业科技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3216的6.9%。三是人才使用与浪费并存。近年来,尽管全县上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日渐浓厚,但由于受设备、经费、项目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能量未能充分发挥。同时,乡镇农技中心人员有的交叉任职,由于忙于乡镇中心工作,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中花费精力少,造成人才的浪费。四是继续再教育工作受限。由于受经费的限制,科技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现有科技人员知识更新缓慢,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
还存在农业科技人员“所学非用”的现象。五是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还未得到很好落实,特别是县级农业科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对外语、计算机要求较严。乡(镇)级农业科技人员职称评定也还存在一定问题。(三)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科技投入不足。-县级科技三项费累计投入仅为100万元,年均32.5万元,未能按《科技进步法》中关于科技三项费投入达到本级财政支出的1%的要求。按照《科普法》、《省科协条例》科普经费人均0.1元的政策标准,一直没有得到落实。科普手段落后,硬件投入不足。科普人员编制少。我县城乡科普工作阵地简陋、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科技馆等大众科普传播基地,跟不上时展的节奏,制约了公众参与科普活动的需求。
(四)信息化建设的管理体制不适应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全县人均电信业务消费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宽带数据通讯业务还未覆盖全县,且传输速率低,使用费用昂贵;信息产业规模小,总体上不具备优势;广大农民的信息素质低,用信息化手段指导农业生产市场需求薄弱。
(五)防震减灾工作没有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我县位于青藏高原块体的东北缘,河西走廊地震带中东部,祁连山北缘断裂带、河西走廊断裂带等深大断裂带从我县境内穿过,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烈度区划图,我县地震烈度为7度区域,部分地区达到八度,多年被国家列入重点监视区,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潜在可能性,加上我县境内长期以来未发生过中强地震,广大群众没有经历过地震灾难,居安不思危,不少人产生侥幸、麻痹思想,甚至把防震减灾工作当作多余的事。二是群众防震意识不强,农村民居设防标准不高;三是在城乡建设中,对建设工程在场地选择、抗震设计等方面的管理力度不够严格、不规范,使部分工程设计建设达不到抗震防设的要求。四是地震行政执法难。由于种种原因,地震主管部门依然有法难依,执法难行,违法难究,制约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和服务的实效。
三、科技工作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了我国当前和长远发展对科技的紧迫需求,明确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县科技进步与创新要继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强化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实施“绿色富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全民艰苦创业” 四大战略,壮大啤酒大麦、高原无公害蔬菜、肉羊、食用菌特色产业,大力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建设,以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为主线,壮大特色支柱产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全面推进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8%以上,促进全县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一)进一步加大科技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全民科技素质,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一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科技进步法》、《科技进步条例》以及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宣传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及时宣传取得的科技成果、引导全县人民依靠科技、振兴经济。二是全面贯彻落实“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搞好“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工程,结合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民农业实用技术及技能培训,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乡土人才,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每年完成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次),同时进一步强化以农村科技示范户为重点的主体培训,根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的应用以及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储运、保鲜等技术,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和政策、法规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科技素质。三是搞好“三下乡”活动,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场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四是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以高校、院所为主体的创新服务体系;以科技特派员“入户工程”为主题的服务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以农村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示范服务体系;以农技协为主体的合作服务体系;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加快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一是以科技项目为支撑,壮大科技实力。加大特色产业基地(星火密集区)建设力度,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每年积极向国家、省推荐和申报3—10项重大科技项目,向市推荐申报15—20项重大科技项目,以争取国家、省、市的支持,壮大自身实力,并通过对外科技招商、经贸洽谈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联合,自我开发、创新,筹备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产业化前景好、风险小、产量大、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二是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1)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优质粮食产业体系;高效蔬菜园艺产业体系;健康养殖业体系;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生物质产业体系;现代农业服务产业体系)。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的生态农业,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设施种养技术、农产品加工及保鲜储运技术、农业生态保护技术。每年引进农作物新品种50个,使全县良种覆盖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每年推广农业新技术10-20项以上,啤酒大麦面积稳定在35万亩,建设高效日光温室500-1000座,无公害蔬菜面积稳定在10万亩,每年新建食用菌大棚座以上。加大养殖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每年引进推广畜禽良种50个,抓好品种杂交改良,使全县牛、羊达80%、猪、鸡改良率达100%,羊只饲养量达到120万只。(2)依靠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新能源为农业生产服务,开发、示范、推广新能源技术,发展高新能源技术产业。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示范体系,以科技示范入户工程为切入点,创新科技推广机制,科技示范户人均纯收入高出全县平均水平50%以上,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综合试验示范区(点),使之成为新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重要载体。四是认真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每年选派10-15名科技特派员,切实将实用技术送到广大农户
。(三)以科技为动力,提高工业技术创新水平。
一是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各类技术创新联合组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同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二是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用新技术推动矿产、冶金、建材等具有资源优势行业的发展。三是广泛引进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更新装备工艺。四是大力培育经济实力强、产业链条长的支柱产业和市场容量大、前景好、附加值高的名、优、特产品。五是加快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步伐,引进加工新技术,积极发展农副土特产品深加工,大力发展科技型龙头企业,组建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集团。
(四)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一是建立政府引导、项目实施单位及群众自筹、银行贷款、招商引资等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各乡(镇)、各部门逐年提高对科技的投入。二是进一步加大县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三是农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发挥小额贷款的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实施项目上来,为农村“星火科技富民工程”实施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
(五)进一步加强院地、院企合作,增强科技进步创新动力。
一是继续搞好与省农大、省农科院蔬菜所的技术合作,力争将建成科技项目开发基地、产学研基地。二是进一步建立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长期的协作关系,积极开展项目论证、技术咨询和技术攻关,共同组建区域性或行业性的技术培训和开发基地,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示范园区,争取一批高科技项目在我县联合研发和中试,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六)强化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
依托特色优势产业,用信息化促进市场化;依托小城镇发展,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建设农村远程教育服务系统;构成现代化的农村综合信息传播体系。以现有县级网站为依托,以信息化服务为重点,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为目标,建立县、乡、村三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快速传递、广泛应用,进一步推进全社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七)发挥人才优势,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建立科技人才保障新机制。
一是开发人才资源,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引资与引智并重,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和科技人才信息库。积极引进省内外科技人才,发挥人才优势,实施能人带动战略,大力培育地方型懂科技的实用人才。二是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加强专业技术队伍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培养体系,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完善制度和政策保障,进行开放式培养,建设一支宏大的科技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坚持自主参加培训与有组织办班相结合,分层次、分产业、多渠道、多形式、大规模培训各类科技人才,鼓励和支持现有科技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经过3-4年时间,实现现有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全覆盖。三是加强和充实县、乡两级农业科技人员编制,增加总量、提高层次。乡镇农业中心科技人员尽量做到专职,各乡镇有一支比较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对伍,充分发挥乡镇农业中心的服务作用。到,全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总量达到850人以上。农业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达到全县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8%以上;农村一线科技人才达到全县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60%以上。真正形成“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技术员”的农技推广网络格局。四是积极落实农业科技人才的政治待遇,高度重视在科技人员中发展党员,把思想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组织培养的重点对象,及时把他们吸收到党内来。注重科技人员的提拔重用,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及德才兼备的原则,对有知识、有组织领导才能而有年富力强的优秀科技人才,推荐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委以重任,让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五是认真解决科技人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级组织要切实为科技人员排忧解难,使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六是积极落实知识分子优惠政策,对符合“555”政策规定的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推荐上报并得到审批,使他们享受到党的政策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