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时间:2023-03-13 11:04:28

导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论文

第1篇

    目前国内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讨论仍然停留在政策解读和实践操作的层面。如何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一个重大的政策问题纳入到既有的经济学理论语言体系,从而将一个现实困惑转化为可以进行理论提炼和实证分析的学术问题,是进一步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起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探索性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理论概念化和操作化,以期推进该领域政策概念与理论研究的对话、衔接和转化。

    一、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在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政策概念。为了尽快形成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环境、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产业政策。其中有关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思路和重点措施的产业政策集中体现于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决定》不仅明确提出“现阶段”将选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个重点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布局的重点,而且提出了培育发展这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思路和政策要点——即“三大任务”和“五大支持政策”。其中,“三大任务”分别是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和深化国际合作;“五大支持政策”分别是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制定完善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以及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以《决定》为核心的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框架所确定的政策思路和工具是否符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基础?是否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是否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掘和拓展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优势并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使用我国作为后发国家有限的资本、科技、高素质劳动者和政策资源?是否能够支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路径和发展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我国在面向未来的国际产业竞争中获得比较主动的位置?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政策概念的提出先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因此有关这些现实重大政策问题的学术研究还远远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甚至有些问题的研究至今仍处于空白。基于此,本文将我国既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理论合理性作为研究框架设计和问题提出的出发点和提炼学术研究政策含义的落脚点。

    针对已经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政策思路,我们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质疑:首先,既有的政策框架是否涵盖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内容——科技、市场和国际合作是否是我国占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否还存在科技、市场和国际合作之外的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优势形成的其他关键变量?其次,即便在既有的政策框架下,那些被提及的主要变量又是如何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即:(1)对于主导技术路径上的主导技术、甚至主导技术路径本身都还不明确的产业,其科技创新的方向如何,其科技创新方式具有哪些特征?如果不能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方式,那么简单地提高创新强度就没有任何意义;(2)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刚刚步入中等收入行列的发展中国家,愿意而且能够消费这些基于新兴技术产品的实验性消费者从何而来?当前政策所大力推崇的应用示范工程与理论上最理想的“实验性或领导性消费者”在何种意义上还存在差距?在此基础上,更大规模的新兴技术产品大众市场又如何形成?(3)对处于国际产业竞争焦点、从而各国政府可能严格控制技术溢出和产品流动的战略性产业,国际合作的主体是谁,国际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又如何?为了回答这三个“基本思路”层面的问题,一个“好”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学术研究的任务,是应当提出一个能够识别并包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关键变量的分析框架,然后在这个框架下再进行有关主要变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影响机制的分析。

    从政策工具的层次看,以《决定》提出的“五大支持政策”为代表的我国既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重心,很显然仍然放在了传统的财政性和金融性产业政策工具上。因此,我们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提出的理论问题是,这些应用到传统产业行之有效或部分有效的激励性政策措施是否同样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或者更具体地说,按照一般的逻辑,激励性政策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激励以企业为主的经济主体加强对技术和产业的投资,相应地,“加强投资激励”是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障碍?尽管未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然是一个经济主体基于经济理性进行物质和非物质投资的过程,但适用于传统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政策分析的理论工具是否可以简单嫁接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中去?如果不能,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政策、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政府角色和功能提出了哪些特殊的要求?无论是理清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思路,还是提出能够加快这类产业培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这些规范性的政策分析和理论研究都必须以实证意义上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性质的正确理解为基础。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内涵和经济学属性

    《决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义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可以看出,《决定》更多的是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意义的角度出发来定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由一个强调“绩效”和“结果”的政策概念转变为可以进行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学术概念,就必须首先提炼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概念的经济学内涵。只有很好地抽象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经济学属性,才能尽可能充分地调动既有的经济学理论工具对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学术分析,才能将战略性新 兴产业理论研究纳入既有的经济学语言体系,避免这类研究成为空中楼阁。

    直观地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涉及三个关键词,即产业、新兴产业和战略性。产业一词在经济学中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即生产具有相互替代性的产品的企业群体。新兴产业一词主要出现于技术创新领域有关“产业动态性(industry dynamics)”问题的研究,指的是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初创期”的产业。新兴产业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它在“产品替代性”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时间或阶段的维度。如果产品替代性强调的是企业竞争性的话,那么引入时间维度的新兴产业强调的就是处于产业初创期的企业行为的特征。这里初创期指的是产业从技术培育到产业化再到产业进入者数量达到最大值之间的时期。①根据有关产业生命周期的研究,新兴产业的初创期持续时间因行业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有些产业的初创期仅仅持续两三年,有的则甚至持续50多年(Klepper和Graddy,1990)。初创期的持续时间主要是由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成熟度决定的。其中,主导技术指的是某个新市场中出现的首个集成了大多数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特征的新产品或新工艺(Murmann和Frenken,2006);②成熟度指的是技术机会,即原有技术被新的技术创新所改进或替代的可能性的大小。主导技术的成熟度是刻画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的一个重要经济学维度。由于主导技术出现以后,产业竞争的焦点迅速由突破性的新产品创新转向旨在降低产品成本的过程技术创新,这时,基于规模经济性的市场竞争使得企业数量快速下降,因此从时间维度观察新兴产业可以发现,主导技术越接近成熟,产业的初创期越接近尾声。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决定了这类产业相对于成熟产业必然具有显著的动态性。根据有关产业动态性的研究,市场成熟度是在技术成熟度之外刻画产业动态性的另外一个重要维度。由于在主导技术出现之前,存在对潜在主导技术的不同理解,大量新企业(可能是新设企业,也可能是相关行业或无关行业既有企业的跨行业投资)携自己的产品或工艺技术进入该行业。大量新企业的进入不仅导致产业市场集中度下降,更重要的是,多样化的技术竞争大大提高了市场结构的流动性,即市场份额在企业间的分布快速转换。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成熟度,一方面指的是一般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关注的市场规模的扩张速度,另一方面指的是产业组织结构的稳定性。随着新兴产业逐渐向成熟产业演化,在市场规模增速逐渐下降的同时,市场结构的流动性不断下降,产业组织结构逐渐向多种外生因素决定的长期均衡结构收敛。分行业截面来看,市场成熟度和主导技术成熟度并不存在简单的单调递增关系。因此,理论上任何一个现实的新兴产业都可以定位于由这两个维度决定的二维空间中,或者说,理论上这个二维空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对应一个潜在的新兴产业的某个特定的成长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是“战略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的三个关键词中最缺乏经济学理论共识的概念。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所体现的经济学性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产业所基于的主导技术的未来性和突破性;二是产业所面向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规模巨大。第一个特征决定了主导技术的投资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因而需要更加“耐心”的投资和更加多样化的高强度学习和探索;第二个特征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涉及一国发展的深层次经济利益。也正因此,与传统产业相比,政府往往会通过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参与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不仅是企业层次、更是国家层次的博弈竞争的过程。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把技术培育作为产业生命周期的起点,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误解,即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技术也必定是新兴的,与此相关的一个误导性的观点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是由新兴技术的进步推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导技术通常是、但并不必然是新兴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能是由于既有技术经过“适用性的创新改进”或“技术融合”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产业空间,也可能是因为一项新兴技术在成功应用到新的市场以后获得迅速的发展和完善。事实上,经济发展的历史并不缺乏这方面的案例,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为例,其原型技术并不是针对通信功能的技术,而是德国物理学家用来检测电磁波的实验设备,而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改进和完善是直到近年这项技术由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到大众消费市场以后才实现的(Day等,2000)。所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或既有产业)的成长路径并不是独立并行的,既有技术和新兴技术、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交叉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也正因为传统技术和产业与新兴技术和产业的高度关联性,使新兴产业竞争中的最终胜出者往往并不是新设企业,而是传统产业中在位企业多元化投资后形成的进入者(Dinlersoz和MacMillan,2009;Geroski,200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主导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市场结构的高流动性,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常常为产业领导者地位的确立和后发国家实现经济赶超提供重要的机会窗口。例如,在ICT技术兴起的时候,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基础研究能力和有效的资本市场确立了其在半导体、计算机产业的领先地位。后发赶超国家常常是通过开辟新的技术路径、而不是沿袭发达国家既有的技术路径实现对传统产业强国的赶超。例如,日本通过发展数控机床技术实现了在机床行业对美国和欧洲的赶超,美国利用生物技术兴起的机会实现了对德国和瑞士等传统制药强国的赶超。对韩国经济增长经验的研究也表明,赶超国家的技术突破不是在比较优势显著的传统产业部门,而是在技术模式具有创新频率高、技术轨道可预见性弱等特点的新兴产业部门(典型如电子行业)实现的(Lee和Lim,2001)。然而,新兴的技术机会只是为后发国家提供了在新兴产业领域实现领先或赶超的可能性。如果后发国家不具备适宜的资源基础和制度土壤,那么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会自然成长。因此,提出一个能够包容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变量及其影响机制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对于推进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是重要的。在对战略性新 兴产业问题进行概念化的基础上,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一个既具有一般性、又适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要素、匹配、层次”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除了考虑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层次这两个基本问题外,还进一步引入了要素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动态匹配的问题。其基本逻辑如下:一是识别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一国某个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通常需要技术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但是,历史经验显示,不同的要素在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作用的显著性又存在差异(Mowery和Nelson,1999)。因此,识别关键要素并刻画这些要素发挥作用的主要机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第一步。二是研究这些关键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特征,即要素之间的协同演进和共同内生问题。三是分析这些要素及其互动主要发生在什么位置和层次(国家、产业还是企业?)如下图所示。

    

    本框架第一个维度的工作是提炼影响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关键因素。我们将这些因素大致划分为技术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三种类型。首先来看技术性因素。要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必须首先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新兴技术和主导技术的差异性和动态性。前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范式理论,后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技术生命周期理论。技术范式主要揭示的是技术之间的特征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既可能体现为特定技术作为一种问题解决模式自身所具有的特征,即技术所基于的特定的自然科学原理或技术创新的规则,也可能是特定技术所面临的知识环境的差异性,技术自身及其所处知识环境之间的差异性具体体现在特定技术的创新机会、可收益性、累积性和知识基础的差异等方面。在特定的技术范式约束下,技术的演进总是遵循某种特定的方向和技术路径运行,新兴技术进步的过程既包含新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路径的出现,也包含在既有技术范式下技术沿某个特定路径的完善。特定新兴技术发展的过程既因技术范式的差异而存在特殊性,也存在一般性和共性。与新兴技术演进直接相关的两个模型分别是A-U模型和Hamilton模型。A-U模型可以视为Vernon理论在技术层面的应用,该模型将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流动阶段、转换阶段和明确阶段,流动阶段和转换阶段技术创新的鲜明特点分别是经常性的重大产品创新和重大过程性创新,流动阶段和转换阶段的分水岭是主导设计的形成;明确阶段则是产品技术和过程技术都基本成熟后以改进型的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阶段(Utterback,1994)。Hamilton在A-U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兴技术演进模型。他的模型从企业创新策略的角度将新兴技术演进分为发现、探索、承诺和竞争等四个既衔接又部分重叠的阶段。其中,发现阶段的创新主要是科学推动的,技术进步具有非连续性;探索阶段的创新主要以发现可行的技术应用领域、技术完善、形成明显的市场概念和知识产权保护为突出特征;承诺阶段的核心是选定技术路径和商业化战略、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从而培育特定的竞争能力,这个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选择主导设计、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出售或授权知识产权等;竞争阶段的活动主要包括强化先动优势、产业进入和退出等(Hamilton,1985)。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经济性因素至少包括产业基础、市场结构、企业战略和市场需求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前三个要素都是供给方面的因素。产业基础主要指的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技术相关性或市场相关性的传统产业的资源和优势,例如,美国和德国在医疗设备产业兴起时形成的竞争优势就与这两个国家之前在电子设备领域已经形成的竞争优势有直接的关系。这里的市场结构除了SCP范式意义上的市场集中度内容外,更主要指的是新兴产业中的重大创新和生产要素如何进行配置和组织。产业组织有时会成为制约具有巨大潜在市场价值的新兴技术被成功商业化的重要障碍。例如,美国生物领域之所以不能在生物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的情况下形成成熟的产业模式、进而为投资者创造现实的商业价值,其主要原因是企业之间机会主义的短期交易、而不是长期的关系性合作,企业内部研发的分割、而不是多学科知识的融合,科学和商业边界的过度模糊导致科学研究和商业效率的同时下降等产业组织因素的存在(Pisano,2006)。企业战略包括企业的总体战略和创新、营销等职能性战略。在知识经济和价值链网络化的时代,商业模式越来越成为企业战略的核心内容,商业模式的成功与否决定了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能将企业内部或外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Chesbrough和Rosenbloom,2002)。市场规模和客户需求特征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需求方面的因素。市场规模决定了研发和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因而有利于形成配置效率(生产规模)和动态效率(创新)相互增强的机制(Mowery和Nelson,1999),而一国或地区市场需求的性质则常常成为主导技术和新兴技术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客户、特别是“领导性客户”在创新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是新兴技术和产品功能不断完善、技术性能持续提升的重要因素(Von Hippel,2005)。另外,“实验性消费者”不仅是新兴技术最初的市场来源,而且是对不成熟技术反馈需求信息、甚至直接改进技术的重要知识来源,因而对于主导技术选择具有决定性的意义(Malerba等,2003)。

    制度性因素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机制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效果:一是制度性因素决定了产业系统中各类主体的抱负水平和激励水平,从而决定了整个系统学习的强度;二是作为集体行动的规则,制度起到协调创新系统不同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的作用。制度性因素大致可以分为政府的激励结构、产业政策以及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三个方面。政府的激励结构是政府行为目标和导向的基础,决定了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基本态度、功能和角色;在层级制的行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对于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周黎安,2008)。产业政策既包括财政、税收、金融等传统的支持性政策工具,也包括技术路线图等协调性政策手段以及具有供给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功能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虽然不同部门的产业政策可能会遵循某些共同的原则,例如,应当鼓励技术和企业的 多样性和竞争,应当加强大学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功能等(Mowery和Nelson,1999),但有效的产业政策通常都是部门特定的。另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动态性,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微观制度(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企业理论研究的委托问题,而且还要符合“创新型企业”的制度要求,即战略化(保证企业的资源向长期的战略性领域投资)、融资支持(保证企业的战略行动能够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协调(企业内外部活动的协调一致)(Lazonick,2005)。

    “要素、匹配、层次”分析框架的第二个维度是研究优势来源之间的相互适应性和动态匹配特征,该视角的研究包含三个层次:(1)技术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匹配。一方面,技术性因素会影响制度设计的逻辑和特征,例如,产业的技术范式决定了技术进步的模式——科学推动型还是需求拉动型,产品架构技术的特点决定了关键技能和知识形成的位置(Fujimoto,2008),从而决定了一国产业政策的着力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趋于成熟的背后是这些产业的部门创新系统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是整个国家的创新系统由旧的模式向新的结构进行深刻转变的过程。创新系统所嵌入的新旧制度体系转型的成本和特点决定了系统内技术演进的速度和方向。每次重大的技术创新都会伴随着由共性技术、基础设施和经济组织方式所共同构成的技术体系和经济体系的整体变迁,即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常常表现为“技术经济范式(Techno-Economic Paradigm)”的协同演进。也正因为每次技术革命的扩散都要遭遇根植于旧的技术经济范式在制度上的巨大抵抗(包括老式的实践、标准、习惯、思想和惯例等),所以每次技术革命的扩散都会在拓展期(deployment)之前经历一个大约二三十年的导入期(Installation)(Perez,2010)。因此,一个完整的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度分析必须既要包含一个最优的制度框架设计的静态分析,也要包含新旧制度变迁的动态分析,特别是对于某些并不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要求、但应用在传统产业身上却看似行之有效的既有制度安排,这种有关制度锁定和突破的研究显得更有价值。

    (2)技术性因素和经济性因素的相互适应。一方面,在不同的技术范式下,不同产业的市场结构和企业的创新行为会表现出差异性,例如,生物医药、电子等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由于其创新的技术机会丰富,因而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散且企业的创新资源主要投向重大的产品创新;对于基础化工、冶金等连续流程类的产业,由于技术相对成熟,因而市场集中度高且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以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为主;对于机械等产品工程类的产业,由于技术机会一般,因而市场集中度介于前面两类行业之间,企业既注重产品创新也注重有利于新产品技术工程化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工艺技术创新(Marsili,2001)。另一方面,经济性因素也会影响技术进步的速度和方向。例如,市场集中度会影响技术创新的强度,且二者的关系可能是非线性的;具有不同战略资源、处于不同战略位置的企业会内生地选择不同的技术路径和产品架构;市场需求对技术的影响更加显著,有关“需求拉动”型技术进步的强有力的证据是,一些新兴技术(如互联网、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等)获得快速的发展不是因为科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而是因为出现了新的更有前景的市场。

    (3)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相互匹配。经济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的相互替代和补充关系在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业化问题研究中尤为重要。企业将新兴技术进行商业化的机制通常包括策略性的手段和制度性的手段。其中,策略性的手段包括先动优势、保密、互补性资产和人力资源政策等;制度性的商业化手段通常有专利、政府采购、奖励和补贴等。策略性手段和政策性手段之间的关系既可能是相互补充的,也可能是相互替代的。一方面,制度性的安排会对策略性机制的有效性产生影响。例如,企业策略性商业化手段的有效性越弱,政府的研发补贴对企业内部研发支出的激励作用就越弱;另一方面,企业的策略性活动也会影响某些制度设计的有效性,例如,考虑到企业在商业化手段方面的差异性,最优专利制度的设计应该更有“弹性”——如引入“专利展期”制度,也即将专利保护期缩短,每次保护期结束后原专利持有人都需要重新向审查机构提出申请以获得下一个时期的专利保护(Cornelli和Schankerman,1999)。

    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的第三个维度是分析这些使得一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要素以及各种要素之间的互动发生在经济系统中的哪个层次—国家、产业还是企业。首先,从发展的效果看,有可能一国在几乎所有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都形成显著的领先优势,也可能仅在某些部门形成行业性的群体优势,但也可能仅在特定产业的少数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其次,从影响的因素和机制看,技术性、经济性和制度性因素都可能发生在不同的层次:一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的竞争优势可能是由于国家层面存在某种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环境性因素,也可能是由于部门层次存在的某种部门系统性的因素,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的某种独特的资源或能力使然。尽管不同层次的因素和作用机制之间常常是紧密联系的,例如,很难严格区分企业的紧密合作和互动是部门层次的产业组织因素还是企业层次的能力原因,创新型企业的制度基础既可能是国家层面的有效的产权制度(包括知识产权制度),也可能是源于特定企业独具的企业家抱负和组织能力。但对于绝大多数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还是可以将其置于某个特定层次的问题背景下进行分析(Mowery和Nelson,1999)。有关层次分析的最主要的理论意义在于,它可以促使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特定来源的微观机制到底是什么,这种研究的政策含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即可以更加明确政策作用的对象和主体。

    “要素、匹配、层次”分析框架对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研究的贡献在于,它涵盖了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绩效的所有关键因素,因而具有理论的一般性和综合性;该框架考虑到了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问题,因而具有动态性和理论框架的自洽性;同时该框架提出了影响作用和互动机制发生的层次,因而对于 问题提炼、实证性经验研究以及产业政策制定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启发性。当然,战略性新兴产业问题的新颖性决定了,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还远远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模型和标准的研究方法。因此,我们提出的分析框架也仅仅是探索性的,其合理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更多实践经验的支持。

    注释:

    ①有学者从产业增速、而不是技术和市场结构的角度将新兴产业定义为处于高速增长期的产业,见Low, M., Abrahamson, E., Movements, Bandwagons and Clones: Industry Evolu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No. 12, 1997, pp. 435-457。我们认为,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区间还应当包括新兴产业所基于的新兴技术出现的阶段,而新兴技术出现初期产业的增速可能很低、甚至产业化根本就没有开始。就中国问题的特殊性而言,将新兴产业等同于高增长行业尤其具有误导性。

第2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就业偏度

一、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顾名思义,其突出特点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新兴性。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都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其自身又代表了世界产业发展的前沿,对于要素使用需求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对我国社会经济方方面面产生深远的影响,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因此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将从一个侧面反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参考。

二、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与新兴性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对于就业的体量和结构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主要逻辑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前沿产业,其拥有的先进技术可以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就业具有较高的吸引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作为战略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需要劳动力的大量涌入,推动产业发展进入健康的轨道,逐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这两方面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稳定我国就业市场的同时也将推动我国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1. 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业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具有广泛关联的产业群,其发展需要周边产业的支持,也需要拓展上下游产业环节,从而将构建多层次的产业链。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带动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中也必将强有力地带动就业体量的增长,这对于稳定我国经济增长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也使得其对就业量的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价值。

2. 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就业结构。战略性新兴其对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和需求还需要大量可以提业技术更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技术人才与企业家人才,其对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改造也需要大量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的参与。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兴性”在就业领域表现为推动就业结构的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同时也增加了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促进供给端技术型和企业家型人才的成长,以涌现大量具备适应全球技术竞争和商业竞争的人才,这将大大提高我国人力资源的质量,成为我国打造现代化经济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人才基础。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如前讨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求其带动就业体量增长,表现为产业发展对就业带动的效率。结合可获得数据与经济学的现有研究方法,本文将以就业弹性作为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就业体量增长的测度指标。

1. 就业弹性的测度方法。就业弹性是指当影响经济变化的其他因素恒定的情况下,产业产值增长(或减少)一个百分点所引起的就业变化的比率。就业弹性系数具体反映就业弹性的强弱程度,它是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两因素有关系,即就业增加率与产业产值增加率的比值,

εi=(1)

当就业弹性大于零时,其值越大就说明当产业产值变化同等比例时,所带动的劳动增加率越高,说明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强;相反,当就业弹性较小时,说明当产业产值变化同等比例时,所带动的劳动增加率越低,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就较为有限。而就业弹性小于0时,如果产业的产值在持续增加,那么就说明生产效率在大幅提高,所需劳动力不升反降,劳动力需要重新配置到其他产业领域。因此本文将采用就业弹性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就业的带动作用情况。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的测度。在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弹性之前首先应当来考察我国整体就业弹性的情况,以获得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参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以及式(1),可得整体国民经济的就业弹性。可以看出,自从2002年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呈现出总体下行的趋势,在2012年之后又略有回升。这说明我国整体产业对劳动的带动作用在下降,我国产业发展越来越偏重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近年来随着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对就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效果愈加明显,因此从2012年开始就业弹性出现反弹。这是我国经济、产业逐步转型在就业市场的充分体现。

而分三大产业来看,其中第一产业从2003年开始其就业弹性稳定在负值区,且在持续减少,2013年下降到了-0.71.说明第一产业产值扩张的同时农业就业人口在持续减少,说明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在显著改善,农业劳动人口也在持续外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波动较为明显,如第二产业在2005年时就业弹性达到了0.34,而在2008年下降到了0.10。但是到了2012年又涨回到了0.41。这说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二三产业的生产效率的变化也存在着较为显著的波动,其技术路径较为复杂,产业总体发展仍在转型中徘徊。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式提出的2009年为时间下限,根据2009年~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产业的各二级分类产业数据来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弹性。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各产业就业弹性的走势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走势较为一致,总体波动多呈现反复。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弹性大部分都远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并主要集中在0.3~0.5的区间。并且其中低于平均水平的产业就业弹性多为负值。这说明部分产业在产值增长过程中,在局部年份出现了劳动力流出的现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较为明显,产业每一个百分比的产值变动都可以带动较多的就业。尤其是2012年以后,诸多产业的就业弹性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也解释了国民经济就业弹性在2012年之后出现的回升现象。

具体来看,其中生物医药、通信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和元件、办公设备等就业弹性较高,保持在0.5附近甚至是1.0以上,说明这些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比的产值就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因此在经济转型期,更应当大力发展这些新兴产业,可以起到稳定就业,保持经济增长动力的作用。而仪器仪表、视听设备制造、化学药品制造等产业由于产业链较短,对就业带动作用增长较为有限。但是如航空航天设备制造、飞机制造、通信设备制造等重工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就业弹性仍较低,其中飞机制造甚至在2013年下降为负值,这些产业的就业弹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当继续大力发展这类的战略性产业,充分发挥其对于就业的带动作用。

四、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如前文所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新兴性"要求就业结构高端化发展。因此本文引入就业偏度来测算各行业对就业的相对吸引力。

为了考察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就业偏度指标来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来,通过对就业的吸引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产生了何种影响。

1. 就业偏度的测度方法。就业偏度即就业的偏向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φi=-1(2)

即产业产值占比与劳动力占比的比值与1之间的差距。当就业偏度小于零时,表明该产业产值占比小于劳动力占比,产业增长较慢,劳动处于过剩的状态,急需转移劳动力,产业缺乏对劳动力的吸引力;而就业偏度大于零时,产值占比小于劳动力占比,表明该产业发展较好,且处于扩张阶段,具有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劳动力配置向其倾斜。但是当就业偏度增大时,说明产业产值占比的增加大于就业占比的增加,说明产业对于劳动力吸引力下降,甚至劳动力出现了外流的情况。如果就业偏度逐年持续减少,那么说明产值增加的同时劳动力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产业正在吸引劳动力的流入,就业结构向着有利于该产业的方向发展。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偏度的测度。首先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发现,我国第一产业就业偏度呈现明显的上升,并且在2002年和2003年还处于负值状态,并逐步接近于零,这说明我国第一产业一直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并且在不断向其他产业转移。而到了2012年和2013年第一产业就业偏度分别达到了2.670和3.231。而第二、第三产业就业偏度在显著下降,分别从2002年的1.071和0.479下降到了2013年的0.451和0.219.说明我国劳动力持续从第一产业流出而向二三产业配置。并且第三产业就业偏度还要小于第二产业的就业偏度,说明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相较于第二产业更强。

其次,本文利用2009年~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数据,以《中国统计年鉴》中各地区GDP和就业人员为总产值和总就业,通过代入式(2)计算整理可以看出,在考察期内,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所有行业的就业偏度都要远远大于二三产业的平均水平,普遍保持在7.0或8.0以上,部分产业甚至达到了10.0以上。这说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保持着对劳动力的强大的吸引力,产业自身发展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就业偏度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持续增强,就业结构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逐步升级。而在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又以生物医药、通信设备制造和计算机整机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为最强,到2013年时就业偏度分别达到了15甚至是24以上。但也要看到,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就业偏度呈现出持续下降的发展趋势,这有可能说明产业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产业对于技术的需求逐步超过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产业的要素禀赋正在发生变化。因此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一种快速扩张的阶段,需要继续大力扶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但也要顺应个别产业新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差异化的人才政策,保障产业的顺利发展。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的计算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我国就业带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各子产业的就业弹性普遍高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因此从就业带动方面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实发挥了“战略性”产业的战略作用。而其就业偏度也都远远高于第二和第三产业,说明其对劳动的吸引力较为明显,我国就业结构正因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其发展代表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展现出“新兴产业”对劳动力配置该有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就业的发展,本文认为应当作如下的改进:

1. 深化户籍改革,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不应当让劳动力的流动出现严重的制度障碍和地缘障碍。让市场机制在劳动力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劳动力的配置效率,这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对就业带动作用的重要前提。

2. 因地制宜地确立产业发展规划,挖掘产业发展潜力,重点扶持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产业的发展。通过计算可知,生物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办公设备制造等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但同时其就业偏度却相对较低。这说明要想充分达到带动就业的作用目的,我国各地仍需结合地区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和发展此类就业带动显著的产业,以提高经济转型发展的效率,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就业带动作用。

3. 建立培养现代化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在持续推进高考等基础教育制度改革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使得教育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所需的技术、商业、组织等方面的人才提供成熟稳定的培养机制,使得可以源源不断地涌现创业人才、创新人才和服务人才,推动产业全面快速发展。

4. 提高人才结构的国际化水平,拓宽人才交流的国际化通道。为了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球化竞争需要,还需要能够创新制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人才施行专项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来我国工作,同时也要鼓励我国人才走出去,在国际舞台展露才华,内外联动,以推动我国产业发展更加紧跟世界潮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大学生就业效应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学位论文,2013.

[2] 吴玉乾,李廉水.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效应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3):5-6.

[3] 周申,李春梅.工业贸易结构变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7):3-13,108.

[4] 林智灿.福建省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就业的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学位论文,2010.

[5] 蒲艳萍.第三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就业增长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1-37.

[6] 华晓慧.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对就业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3):41-44.

[7] 林学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形成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2,(2):26-34.

[8] 陆立军,于斌斌.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J].中国软科学,2012,(5):28-39.

[9] 贺俊,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政策概念到理论问题[J].财贸经济,2012,(5):106-113.

[10] 欧阳i,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11] 于新东,牛少凤.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异同点与未来趋势[J].国际经贸探索,2011,(10).

[12] 程新章,吴勇刚.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选择――主流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1).

[13] 周红英,贺正楚,张训.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经济地理,2011,(12).

[14] 李扬,沈志渔.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规律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0).

[15] 陈柳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16] 沈小平,尹华杰,朱黎冰.适应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科技服务业产业生态――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中国城市经济,2011,(17).

[17] 胡志伟.发达省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研究[J].财贸研究,2011,(4).

[18] 孙明.银行间债券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产权导刊,2012,(3).

[19] 文骐,童舒静.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演进与理论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11,(1).

[20] 熊勇清,曾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基于传统产业的视角[J].重庆社会科学,2011,(4).

[21] 王晓东,苏启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转移渠道研究――基于共性和互补性资产的视角[J].现代经济探讨,2014,(1).

[22]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及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跟踪研究”(项目号:12AZD04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产业革命背景下我国产业转型的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号:13AZD07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技术和制度共同演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机制研究”(项目号:71302021)。

第3篇

论文在论证政策性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要性基础上,以政策性贷款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研究对象,对我国2010~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应不明显,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应明显。今后我国可以通过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引导政策性资金市场化运作以及建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方式来提高政策性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我国政府于2010年确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领域——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尤其是在内需不足以弥补出口总额下降的态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十二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七大行业总体增速约是GDP增速的两倍,近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处于持续增长中。尽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中流砥柱,但产业发展仍面临很多制约因素,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融资较难,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创新仍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前期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政策性融资是新兴科技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融资渠道之一。政策性融资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商业性融资市场的缺位,同时也是财政支持科技的市场化行为。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比,用低息有偿方式资助初创期的新兴科技企业并保证资金良性循环,更能考验政府智慧和运作能力。本文从政策性融资视角出发,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及效应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政策性融资优化策略,有利于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率,这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一、理论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必要性的论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往往具有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它们对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十分重要。然而这些企业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投资偏好相悖,导致这些企业的外源融资能力较弱。latimerAsch(2000)认为在商业性金融机构眼中,中小企业所需资金规模较小,很难形成贷款的规模效应,可图之利甚少。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问题,自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麦克米伦提出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麦克米伦缺口”开始,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政策性金融手段来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纪琼骁(2003)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实质是一种市场失灵,这一问题只能通过组建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才能得到根本解决。政策性融资是指企业充分利用各级政府为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供的政策性支持,或政府为了支持新兴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而提供政策性资金支持的融资行为。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政策性融资在融资成本、融资风险等方面都比其他融资方式有很大的优越性。Arrow(1962)指出通过政策性金融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资助可以有效地缓解商品市场的非有效性。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初期,政府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如果没有财政资金的支持,很多核心技术很难实现突破,更谈不上产业化。财政补贴是财政资金扶持产业发展的常用手段,但大量的研究表明,政府直接资助企业创新的政策手段,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企业的逆向选择行为,产出效率并不高(如安同良等,2009)。陆国庆等(2014)指出尽管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贴十分重要,但补贴方法和效率有待改善。政府如果过度干预企业补贴资金投向,会扭曲资金使用效率,致使大部分政府补贴资金流向产能投资领域,我国太阳能电池行业的产能过剩就是最好的例证1。相比之下,政策性融资是财政支持金融化、市场化的有效途径。国内部分学者从政策性融资的视角,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了剖析。顾海峰(2011)提出了“两体一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即通过政策性金融支持机制,引导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金融资源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王伟、魏寒(2012)提出,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政策性融资体系应建立在以政策性银行为中心、以信用担保机构为基本手段、以企业发展基金为补充的基础上的市场化运作体系。总之,以新兴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其融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政策导向。尽管国内学术界关于政策性融资促进产业成长的理论研究积累了很多成果,尤其是政策性融资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研究也并不鲜见,但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这一课题仍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缺乏实证方面的检验,某些问题的研究深入性不够,例如政策性资金配置效率、政策性融资的最优模式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方式分析

从我国来看,政策性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升级的培育主要方式包括通过国家政策性银行发放的政策性贷款,政府通过政策性担保、财政贴息等方法引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的信贷倾向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和政府设立的专项扶持基金等。

(一)政策性贷款在我国,政策性银行是发放政策性贷款的主要承担者,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是我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力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项目需要中长期性的资金支持,定位于开发性金融的国家开发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2010~2015年期间,国家开发银行先后为我国民用航天领域遥感卫星、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航空产业链和中泰化学循环经济等重点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在江苏、安徽、湖北、广东和深圳“四省一市”试点探索新型平板显示、基因工程、数字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模式。根据国家开发银行公布的年度报告,该行2010~2015年间累积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12582亿元,不仅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海洋生物工程等领域提供了发展资金,同时也为推动先进制造业整合和开发、构建银企合作机制助力。

(二)政府专项基金近几年,为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各大部委分别建立了扶持产业发展的基金或专项,如发展改革委的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科技部的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等,这些扶持基金通过无偿补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除了各部委之外,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投入规模也在持续扩大。如2012~2014年,浙江省财政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中统筹安排7.4亿元,支持107家重点企业研究院建设;广东省财政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银企合作专项资金,在2011~2015年期间安排50亿元,通过贷款贴息方式,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直以来,我国对科研项目的财政支持多遵循“点对点”、“项目对项目”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对科技企业的研究及成果转化的促进效应有待科学评估。在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2009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了“新兴产业创投计划”,由中央财政资金与地方政府资金、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通过设立创业投资企业,或以股权投资模式直接投资创业企业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初创期、早中期新兴企业的发展。这种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把政府的货币资本与社会的人力资本、民间资本有效结合起来,把公共政策的效应与市场化机制有机结合起来。该项基金不仅实现了资金来源多元化,而且将进行完全的市场化运作。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纳入“新兴产业创投计划”支持范围。截至2015年末,我国“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已累计支持设立206家创业投资企业,资金总规模557亿元,该投资基金对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融资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政策性融资担保政策性融资担保是通过各级政府投资或控股的政策性担保机构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把建立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作为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如美国的小企业管理局在中小企业融资中起到了很好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作用。从我国现有的担保机构来看,尽管数量众多,但是平均注册资本金小,在保余额小,且大多为商业性担保机构,有些尽管以政策性担保公司名义,但实际上政策性不足,承担不了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的职责。根据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融资性担保行业共有法人机构8402家。总共注册资本为9311亿元,在保余额1.91万亿元,平均资本仅为1.11亿元,平均每家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27亿元,放大倍数仅为2倍,乘数效应难以发挥,并未形成全国性的担保机构,这种分散性降低了担保公司的公信力和银行认可度。在这8402家担保机构中,国有控股占18.7%,民营及外资控股占81.3%。也就是说国内的担保公司大部分是商业性的。即使是以政策性为名义的担保公司,由于需要接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目标、公司绩效等方面的考核,在开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业务时因缺乏政策性扶持而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如浙江省成立专业性科技型担保公司,为省内科技型、创新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浙江省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云南率先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由省级财政筹措资金20亿元,组建云南省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甘肃省在《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中提出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型产业。但总体看来,尽管政策性融资担保是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但是由于我国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因此短期内很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融资效应实证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与样本的选择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主要从政策性贷款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两个角度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进行考察。其中,受限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研究的政策性贷款数据仅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公布的相关数据。另外,本文的实证分析立足于宏观角度,故从产业增加值和发明专利授权件数两个方面来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出规模。本文实证分析的数据分别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国家开发银行年度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统计分析总报告》。由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提出年限尚短,且对外公开披露的信息有限,其中部分指标在2015年的数据官方并未公布,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考察的样本区间为2010年至2014年5个年度。其中,计量分析中所采用的各指标变量及含义见表1。由于本文的样本期间较短、变量较多,为降低模型的拟合误差,本文的模型采取逐一变量回归、纵向比较的建立方式。其中,产业增加值的政策性融资效应比较模型为式(1)、(2)、(3),发明专利授权的政策性融资效应比较模型为式(4)、(5)、(6):

(二)实证结果分析1.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支持分析。从政策性贷款方面来看,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182亿元,其中2011年最高(2825亿元),2010~2014年的平均增速为29.78%(见图1)。但比较来看,2012~2014年国家开发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发放增速明显要低于同期政策性贷款发放总体的增速,且以2012年相差最为明显。通过政策性贷款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可以反映出政策性银行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图2的结果可以看出,政策性贷款总余额占GDP的比重大致在12%左右,而政策性银行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放的贷款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014年是4.49%,其中最高为2011年的11.67%,近年有递减的趋势,这说明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放增速要低于战略性产业增加值的增速。两组数据比较来看,政策性贷款对GDP的贡献度明显高于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度。2.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从政府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来看,截至2014年末,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资金规模574亿元,2010~2014年的平均增速为52.25%,最高为2011年的93.58%。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见图3),明显高于同期全国财政科技支出的总体增速。3.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融资效应回归分析。利用样本数据和模型(1)至(6)分别进行回归分析,回归结果来自于Eviews6.0,整理如表2所示。从表2的回归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三个结论。第一,政策性贷款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效应不明显。表2可以看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贷款(sEil)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sEiAV)、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EiAVP)、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sEiiPA)及其占比(sEiiPAP)的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政策性贷款(nDRl)与GDP、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iPA)的回归系数均通过了1%置信水平的检验。这说明,政策性贷款对我国的国民经济、科技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融资效应不明显。第二,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明显的融资效应。表2可以看出,在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计划资金(sEiVC)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sEiAV)、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EiAVP)、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sEiiPA)及其占比(sEiiPAP)的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均通过了相应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sEiVC每增长1%,sEiAV、sEiiPA会分别增长0.54%和0.27%,这说明国家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在财政科技支出(EsT)与GDP、境内外发明专利授权(iPA)的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也分别通过了1%、5%置信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EsT每增长1%,sEiAV和sEiiPA会分别增长0.95%和1.17%,即国家科技支持的科技、经济效应也是显著的;将以上两组结果比较来看,第二组数据要高于第一组,这说明国家财政科技投入的融资效应要高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融资效应。第三,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不等于融资规模的扩大。同样从表2可以看出,如果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在财政科技支出比例(sEiVCP)提高的话,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sEiAV)、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sEiAVP)、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sEiiPA)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授权占比(sEiiPAP)均会显著提高,分别为15.82%、0.55%、7.51%和0.63%。但政策性贷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放占比(sEilP)对上述变量的回归系数在10%的置信水平下均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说明如果仅仅依靠提高政策性贷款投放数量,不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到撬动作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政策性资金的投放规模有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放增速低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增速。同时,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效应不能仅依靠政策性资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投放规模增大,而应考虑如何提高融资效率、创新融资模式、健全政策性融资体系。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性融资优化策略

(一)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我国目前已建立的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虽然在近年来不同程度地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但由于自身的分工、职责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不同,都不会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其重点扶持的对象,它们在该领域所扶持的多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或者初具规模的大型企业,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很难通过政策性银行获得资金支持。从国外经验来看,建立专门服务于产业的政策性银行已有先例,如韩国于1954年成立的韩国产业银行是由政府批准设立的国家政策性银行,自1990年开始担任企业金融作用开始培养高科技产业。因此,可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设立以产融结合为出发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性银行,从而打通社会资金流通渠道,扩大政策性资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覆盖面和规模。

(二)引导政策性资金向市场化发展在本文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我国的政策性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融资效应并不明显,从实际来看,我国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与成果评价均存在问题,这些都与我国政策性融资的市场作用发挥不充分有关。因此,应引导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从奖励、贴息、补助等直接补贴形式向创业投资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方式的转变,建立由市场技术决定创新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推动政府引导基金体系建设,发挥政府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减少政府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将政策资金市场化运作,对社会资金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第4篇

〔论文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国际竞争;消费需求;四川创造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和“新兴”是其质的规定,“战略”是对国家层面和全局发展而言;“新兴”是对传统产业和成长阶段而言。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不仅是增进共识、深入贯彻中央和四川省委部署的认知前提,也是履职尽责、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发展先导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着眼未来、超越传统的新经济形态,深度融合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向、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代表科技前沿。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能源为动力,以新材料为原料,应用智能技术或生物技术,注重循环利用和生态环保,为绿色、低碳、智能、普惠发展提供物质技术条件,能够有效地破解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瓶颈制约,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源于当代最新科学发现和技术进展,又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深度应用和产业化提供平台,是对科技突破引领产业革命规律的深刻认识和主动运用,其竞争空间一定是全球范围,核心技术一定是世界前沿。当今世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纳米、生命、信息、环境和认知科学相融合为特征,集中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最有可能取得突破的领域,代表了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中能够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具有强烈的信号指示作用,客观反映未来发展重心和政策走向,引导资本关注、研发投入、人才集聚,推动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存量升级、增量上档,重塑产业格局,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水平。

2.全局带动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体现了国家战略需要,不是一般的产业概念,而是为了解决重大紧迫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而科学选择的特殊产业,“正外部效应”明显,超越经济意义,带动全局影响社会,关联度高辐射力大,渗透性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突破现有技术体系,交叉融合多种科技要素,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具有很强的前向效应和后向效应。不仅包括由重大技术发展形成的最终产品,也包括围绕重大技术而形成的产业链条体系,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进入市场,内化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往往引发诸多产业技术更新,既带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经济整体效率,又促进相关产业共同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消费水平,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渗透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力强、辐射面广,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之一,关系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同时能够促进消费升级和民生改善,带动生产体系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甚至影响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改变整个社会面貌。 

3.创新依赖性

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源驱动,没有创新就没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没有定型设备和标准体系,也缺乏显性需求和配套政策,无论技术工艺还是产品市场,都需要从头做起、“无中生有”,所以特别依赖科学技术、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等系统创新驱动。与需求拉动、资源供给和区域转移等形成的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由核心技术的突破诱发产生,是从“凝聚物质资源”到“凝聚知识技术”的根本性转变,有时一项新技术的出现甚至会对整个产业产生颠覆性影响,其核心技术占据着产业链的高端、控制着价值链构成,决定着产业发展的方向、水平和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代表新的生产力,需要新的生产关系与之适应、新的体制机制与之匹配,且有赖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作保障,完善经济、科技、法律等相关制度,健全人才、市场、金融、中介服务和考核评价等体系,否则,技术创新的种子难以破土成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能否走过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产业兴起的发展阶段,最终取决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和市场的接受程度,这就要求从研发、设计、管理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加强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需求的商业模式,提供专业服务和增值服务,积极引导大众体验和消费,努力培育和占领市场。同时也要看到,“创新”常常伴随“风险”,“新兴”往往比较“脆弱”,战略性新兴产业集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于一体,发展中可能面临较大的技术选择风险、成果转化风险和市场竞争风险等,需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

4.较高成长性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长远盈利特征,产业成长性强,在市场需求、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等方面大大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其地位和影响力趋于上升,市场空间大,发展速度快,综合效益好,发展前景远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品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随着营销渠道臻于成熟,营销方式不断完善和产品公众认知度的提高,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十分广阔。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有以创新为动力的良好基因,又有较大利润空间的吸引,还有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具有快速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其投资规模、产出份额、产业增长率等均高于一般性产业,呈现出非线性发展态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既可在技术垄断和供给不足情况下,通过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向,掌握产品标准和商务规则,又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缩短产品更新周期,始终占据高端领先地位,保持较高利润水平。同时,还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避免系统性、机制性浪费,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向和路径

1.突破核心技术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中,常常呈现出低端技术市场化与高端技术政治化并存的现象。关键核心技术引不来、买不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就现实而言,各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热情高、规模冲动强,但多处于高端制造的低端环节,关键核心技术“空心化”是致命弱点。在宏观层面,没有关键核心技术作支撑的产业扩张,可能造成新一轮的技术重复引进、雷同式布局和低层次恶性竞争;在微观层面,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巨量投资有可能在一夜之间变为不良资产。“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就不能总是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必须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下功夫,防止成为“只有四肢没有大脑的‘世界工厂’”。因此,围绕产品攻关是当务之急,完善产业创新链条是关键所在,攻克共性技术是基础。在高端人才缺乏、科技体制不适的情况下,应以更广的眼界和更大的魄力,坚持内源式和外源式创新相结合,立足现有基础,强化省部、省院等合作,围绕产品集中优势力量,锁定目标实施联合攻坚,重点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力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的重大关键产品上率先取得突破。事实表明,以国家和政府为主的单向科技投资体制,难以形成投资—受益—再投资的创新链,导致科技人员没有足够的创新动力、企业缺乏应有的研发耐心。应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利益联结,允许并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高科技企业兼职兼薪,支持合格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等,构建企业主导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创新联盟,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布点建设软件园、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等孵化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和产业化示范工程,促进科技研发的最前端与市场应用的最后端融为一体,避免“学院式”研发、“作坊式”生产。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开发的基础阶段,有助于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的瓶颈,形成技术优势。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性,单靠市场机制很难实现,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组织攻关。应把握好科技超前部署的规律,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规划、知识创新工程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的实施,加强交叉领域的技术和产品研发,构建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技术标准、科技信息、基础数据、重大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提高基础性、前沿性技术研究水平,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创造条件提供支撑。

2.培育重点企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尤其需要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形成龙头牵引、整体推进的发展态势。要着力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优势企业,促进一般加工向高端制造、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四川制造向四川创造转变。坚持主体多元,着力扶优做强,塑造竞争品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需要多元主体支撑,必须打破所有制壁垒,放宽准入领域,提供公平进入机会,让不同所有制企业在竞争中强筋骨、增活力。既要依靠国有企业支撑引领,在那些企业不愿干、干不好而国家战略又需要的领域中着力;又要重视发挥民营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与大型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形成配套,在大项目上分工协作;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军工企业的技术优势,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富有弹性的多元主体结构。在分类指导、突出重点中扶优做强,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通行做法和有效之举。扶优,就是选择基础较好、带动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加以重点扶持;做强,就是整合集成各类资源,动态调整激励政策,推动重点企业做强做大。尤其要引导企业以产权多元化改革为突破口,转换经营机制,强化企业管理,通过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兼并重组等多种方式,实现产权结构多元化,提升企业素质和发展水平。产品体现企业实力,品牌代表企业形象。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质是产品和品牌的竞争,关键要拿出优质产品、创出自主品牌。要引导重点企业围绕终端产品加强研发设计,不断改进和提升产品性能,形成相互比较、相互追赶的产品竞争格局,以产品和品牌优势抢占市场。 

3.建设特色基地

基地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特色是产业基地的灵魂所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以特色基地建设为依托,推动技术突破向产业化发展,走集约集聚之路,优化重点布局。突出产业特色,配置优质资源。要围绕国家信息、软件、新能源、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等六大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水平,强化要素集聚和技术集成,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空间格局,是遵循科技规律、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的必然要求。应结合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既“深耕”存量、改造提升,又强化创新、重点推进,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向产业依托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承载能力强、科技资源富集的区域集聚,防止布局分散、资源浪费。没有以“专”为基础的特色打造,就会缺乏参与竞争的制胜“法宝”。四川省钒钛、稀土、天然气、水能等资源优势突出,装备制造、生物领域、多晶硅等产业基础较好,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强实力。要发挥这些优势,以专业园区为依托,彰显特色、打造亮点,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专业特色鲜明的产业化基地。区域竞争表面上是有形资源的争夺,实质上是聚集能力的较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指向是高端领域,发展的关键在于配置和集聚优质资源。应坚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积极推动平台向基地集中、人才向基地集聚、政策向基地倾斜,吸引实力雄厚、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项目和大型研发机构、营销中心进入,推动产业向高端、高效、高辐射方向发展。 转贴于

4.深化国际合作

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具有高成本和复杂性,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在产业链上共同投资、联合开发、密切合作等新的特点和趋势,谁能优化利用国际科技与人才资源,谁就能拥有更大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开阔的视野,推进智力、资本和市场的深度合作。要善于合作竞争,提高利用水位,拓展发展空间。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与竞争对手结成合作伙伴、实现互利共赢已成为理性共识和发展策略。要坚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利用自己的竞争优势与国外大企业合作,开展产业招商和“补链式”招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急需的新技术及其配套项目,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当前,要以实施成渝经济区规划、启动天府新区建设和加快建设新加坡—四川创新科技园等重大项目为契机,做好整体性、差异性、互补性产业承接,促进优势互补,谋求共赢发展。引进技术的目的在于促进应用、推动创新。要坚持以我所需、为我所用的原则,更加注重技术的学习、消化和吸收,将主要投入用到本土技术能力的培养上,着力改变重引进轻吸收的现状,实现引进一批技术、催生一批创新、发展一批产业,避免“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质上是“一种资源”“一个市场”,既要“引进来”利用、又要“走出去”发展。在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要抓住机遇,大力支持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点产品、关键技术和产业服务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在更高起点、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进行技术创新和交流合作。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素和保障

1.培育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是决定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因。只有经济系统中存在一定市场容量,新兴产业才会被系统接纳,产业发展的程度和速度才有保证。没有市场,再好的技术也只是空中楼阁,再好的产品也只能昙花一现。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起点推动与市场需求末端拉动共同作用的特点,加强培育、积极拓展,变隐性市场为显性市场、潜在市场为现实市场。预测市场空间,培育初期市场,扩大国内需求,重视专利和标准。总体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潜力巨大,但具体产品千差万别,必须加强评估、科学预测。既要立足国内需求、也要放眼国外市场,既要对接国家战略、也要满足多样需要,既要考虑现有需求程度、也要适应将来需求层次,防止“跟着感觉”立项、“拍着胸脯”上马。初期市场对消费者具有“首因效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在市场导入期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实施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国产首台首套装备风险补偿、消费品购买者补贴等措施,利用规划、政策等手段创造市场。从全球范围看,政府采购被作为提振高新技术产业的第一推力。政府采购跑好了第一棒,社会购买就会跟进,自主研发才有信心,初期市场才能得以培育。扩大内需既是我国经济内生增长的战略方针,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母国市场效应”表明,“本土的预期型需求可能催生产业的国家竞争力,而市场规模和成长模式则有强化竞争力的效果”。要用好市场条件,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通过国内市场实现规模经济,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标准、规制等具有先入为主和“路径依赖”的特征,抢先一步就会占领制高点,后来者只能亦步亦趋。在这个意义上,低层次竞争是生产和制造的竞争,高层次竞争是专利和标准的竞争。要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做好重大技术结点的抢先突破和专利注册,一旦技术可行性确立,及早遴选、制定行业或国家标准,抢占国际标准,掌握市场话语权,摆脱“被牵着走”的困境。

2.强化项目支撑

项目聚集要素、整合资源,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人才、资金跟着项目走,技术、产业依托项目生。要着力搭建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的运行平台,发挥项目承载聚合、拓展创新、带动示范的功能作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选准项目,促进“落地”,动态管理。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非常重要,选对了就能跨越发展,选错了就会贻误时机。要突出前瞻,跟踪现代科技前沿,着眼引领未来,选择相对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产品;要发挥优势,对接国家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关政策,坚持优势优先,根据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区位优势、人才基础和战略需求,选择能带动一批产业兴起的发展项目;要加强论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听取专家和企业家等各方意见,开展决策咨询,瞄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优选项目。项目落地,要素才会跟进、规划才不悬空。抓“落地”,就是要抓大不放小,既发挥大项目的支撑带动作用,又发挥小项目的配套补充作用,千方百计加快项目进度和设施配套,将投资的货币形态和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实物形态。四川省确定的“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大关键产品、重点培育产品、区域特色产品,需要有足够的要素配置和工作力度才能加快落地、早见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动态性,随着不同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涉及的产业领域也会发生变化。要建立动态管理、梯次推进的项目库,及时调整发展路线图和项目规划,不断优化、完善要素配置,形成开工建设一批、储备论证一批的良性循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适应需求、走在前沿。

3.加强政策扶持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着眼全局的战略考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政府的适度介入和积极推动。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世界上不少国家都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给予强力的引导和支持。目前,我国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略显滞后,四川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处于发展初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形成综合配套、协同一致的政策支持体系,防止政策碎片化、执行分割化。现阶段的重点是:创新人才政策,创新财税政策,创新金融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根本的取决于人才集聚度和创新活跃度。四川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实制约是人才制约,特别是缺乏高端领军人才。应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优先投入,着力全球融智,以项目和事业吸引海内外高端人才;着力引导各类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向产业发展一线聚集;着力高端培养,依托重大科技项目、重点科研基地等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扎实有效地推进人才战略。适应的财税政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有力杠杆。应进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税收政策的激励作用,系统改进支持方式,采取起步时补供方、发展中补需方、产业化靠市场的策略,一方面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另一方面结合税制改革方向和税种特征,形成普惠性激励社会资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同时,要深化资源环境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加快传统产业外部成本内部化等制度创新,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依靠市场提高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研发和产业化投入高,需要良好的金融制度和成熟的金融产品作保障。四川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巨量资本需求与融资渠道狭窄的矛盾,应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完善风险投资体系,着力解决企业研发负担过重、银行贷款风险过大的难题,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创业投资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第5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影响因素;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论文的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知识研发和技术进步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什级,推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高新技术保持这一个较为平稳的态势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高技术制誉造业销售利润率达到5.41%,创7年来全国高技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新高。一是世界经融环境的前景良好,但依然有一定的风险存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未来发展趋势走高。但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未完全消除,全球经济是否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的稳定增长期还一时难以判断,依然存在这一些潜在的风险。二是“十二五”规划的启动,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实施、收人分配改革不断深人和城镇化进程的显著加快,意味着国内市场的需求扩大。同时,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都为带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势必将进一步壮大我国高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品市场空间。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环境进一步优化。

二、相关理论

1.高新技术的含义及特征

高新技术的概念是由高技术的概念延伸而来的。高技术(High Technology)一词,简称为“High-Tech”,该词于70年代起源于美国。中国对高新技术的定义是:新型技术、创新的成熟技术以及专利技术、专业技术和本国本地区没有的技术。高新技术是以当代尖端技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技术群。

高新技术的特征:

(1)创新性。通过投资高额度的资金,来推动创意的完成,促使科学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从而达到科技的创新。

(2)智力性。要想推动高新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科研人才是第一要素。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要务。

(3)驱动性。高新技术对经济发展具有较为强大的推动力,其科研成果的转化,能有效的运用到传统工、农业中,能跟好的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

(4)战略性。国与国的竞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和军事上的竞争了。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也体现到了里面,而高新技术就体现了这么一个发展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也因此,高新技术具有了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5)风险性。创新往往都是收益和风险并存的。在高收益的愿景下,我们也要注意到其存在的风险性。

(6)时效性。由于高新技术的推新换代速度快,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高,因而时间收益特别高,在最几十的时候投入最新的成果,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2.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高新区),是指性质和功能相似的一类地域组织,众多功能相近或不同的企业,机构等集中在一起是为了合理的理由当地的资源。其集群是为了相互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信息间的传递更为迅速,推动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更好的推动科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科研技术的创新,促使科研成果向商品化、产业化的转化。高新区有利于集聚产业群,创造较好的企业发展环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带动周围区域的发展。起到一个带头和风向标的作用,推动整个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科技发展。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它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什级和转型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跟好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的经验和启示,尽可能的走更少的弯路。

1.发挥规划宏观指导作用

按照“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总体部署,及时出台相关产业规划,切实加强中央和地方、产业和科技、应用和研发等各方面规划、政策的衔接和配套。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强化自主创新的总体目标,将调结构、转方式的各项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一是明确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指导方针、具体路径和战略步骤,实施若干研发、产业化、市场应用、业务创新和政策扶持相互协调的系统性工程。二是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布局,一方面强调东中西部错位发展,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和有序转移;

2.开拓高技术产品内需市场

国内市场依然是一个消化高新技术产品的好地方,政府推行政策,扩大内需,尽可能的推动国内高新市场的发展,从而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抓住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热点,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最需求的地方,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和科技效益。

3.稳步推进创业投资发展

一时继续推动鼓励自主创业的政策,引导人民自主创新并加以实施。引导风险投资和创意相结合,并完善相关体制,保护相关合法人的利益。二是发展专注投资早期创业企业的投资方式,为早期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和管理支持。三是尽早建立创业投资统计体系,为正确引导和管理创业投资发展和创投机构准确决策提供依据。

4.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一是加强政策实施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各级政府财政、税收、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人事等部门的政策落实协调机制,明确执行主体、责任主体和监督主体。二是完善相关监督机制,以防在落实政策的同时出现纰漏和其他状况,且包相关政策的实施。不要出现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情况。引导资金向正确的方向流动。

第6篇

如果说,传统产业的发展更多依靠产业链优化的话,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则更多依托其核心技术的发展。从经济学角度,可以将涉及科技支撑战略新兴产业的行为分为两方:科技供给方和科技需求方。而这种角色并非固定的,即企业,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科技服务平台既可以是供给方,又可以是需求方,以企业为例:战略新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科技来提高技术水平,而科技的研发即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还需要政府提供好的科技政策以及服务平台提供好的技术转移机制,在此情况下,企业就是科技需求方;同时,大学要研究新技术,需要企业提供环境和数据,企业又称为科技供给方;另外,科技还需要在不同的企业间进行传递,这就形成了企业之间的科技供给和需求关系。只有理顺了这种关系,才能真正实施科技对于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撑。本文以唐山市生物制药产业发展为例,研究科技支撑唐山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具体策略。

2.科技支撑唐山市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至2011年,唐山市共制药企业23家,其中私有制企业1家,集体所有制企业2家,合伙制企业1家,有限责任公司制企业19家。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11家,工业总产值132 971万元,利润总额16250万元。限额以上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企业7家,销售总额106 714万元;限额以上医药及医疗器材零售企业10家,销售总额72877万元。

根据科技支撑体系的含义和目前唐山市生物制药现状,目前,唐山市生物制药产业的科技支撑方面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唐山市生物制药行业科技支撑人才严重不足,培养乏力

目前,河北省设置生物制药专业的院校5所,生物制药类专业的院校共17所,唐山市仅为3所,石家庄市8所。其中该类专业设置为本科专业的仅为10家,专科为9家;然而,设置“生物制药专业”的院校全部设置为专科。可见,目前,从河北省范围内看,目前生物制药领域严重缺乏高端人才;而从唐山市来看,不仅高端人才欠缺,一般从业人员也呈现供不应求的趋势。

2.2唐山市生物制药行业科技研究机构暂为空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唐山市暂无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所;河北省该领域的研究所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和保定市,致使唐山市生物制药领域的研究能力严重不足。

2.3唐山市生物制药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缺乏

根据调研,目前唐山市生物制药领域科技服务平台较少,以科技园区为例:目前,唐山市生物制药科技专业园区仅一处,为2005年启动的古冶生物科技园区:坐落于古冶区西部,整体规划占地近3000亩,以生物提取、医药制造为主导产业,从动物、植物和海洋生物提取起步,重点发展药品、医药中间体等7大产业门类,累计完成投资5.93亿元,目前已有4个项目入园。另外,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少量生物制药企业入驻,如太阳石药业。然而,目前的园区功能尚不能完全实现生物制药的科技转化。而河北省其他地区,如石家庄已建立了“石家庄新药研发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安国中药产业基地”等,大大加速了生物制药科技产品向生产的转化速度。同时,目前唐山市尚无针对生物制药领域的专门投融资机构或专门贷款类别。在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政府角度资金投入的缺乏,必将严重影响其科技研发。

由于科技支撑严重不足,11家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企业仅有1家,科技人员22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人员仅2人,科技经费内部支出369万元,科技项目8项。而从生物制药产业“微笑曲线”价值链来看,科技支撑不足同样导致唐山市的生物制药企业大多以原料药生产加 工和销售为主要的营业模式和利润来源,处于生物制药价值链链条利润最小的环节,附加值低,不符合战略新兴产业的要求。

3.科技支撑唐山市生物制药产业的策略研究

3.1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支持。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培育唐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举措。因此,构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对于唐山市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意义重点:首先,应发展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开发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其次,创新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方式,进一步扩大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另外,应积极培育和推动各类科技型企业改制上市;同时,政府应通过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构建,推动银行,保险,创业投资和担保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还可以在大学建立科技金融实验室,研究最适合唐山地区的科技金融结合方式。

3.2发挥政府功能,完善战略新兴产业科技转移机制

技术转移是一个交易过程,是一个经济过程,涉及到科技、工商管理、税务、进出口、技术监督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要完善唐山市科技转移机制,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首先,应积极制定实施促进技术转移的地方法规和政策,如应通过地方性法规和条例的制定,确立政府、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从事技术转移的使命,鼓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允许大学、政府经营和拥有的实验室向企业转移研究成果等;其次,政府应推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合作,实现技术转移:为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唐山市可以考虑建立了技术许可办公室等专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和技术转移的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分析评估,帮助教授和研究人员获得专利许可,代表学校和实验室与企业界商谈技术转让事宜,并帮助企业获得技术许可;另外,政府应积极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机制和知识产权环境。技术转移的全过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在技术转移的前期,由于技术的商业价值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大的风险,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一般不愿意冒风险,而是偏向投资成熟的技术,因此技术转移的前期和新创公司创建之初,融资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唐山市政府应建立技术转移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包括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大企业投资、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等,为技术转移的不同阶段提供资金。

3.3提升生物制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生物制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其发展的核心,因此,政府应通过各项政策的出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首先,应加快建立服务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技术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或者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其次推进高素质研发人才和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中小企业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鼓励科技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建议探索建立科技人员创业失败保险基金和创业保险险种,努力减轻研发人员创业失败的压力。重视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激发企业家推进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同时,应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切实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完善税收抵扣、减免和加速折旧等政策,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允许企业按规定以技术开发费用抵扣税收,同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可不受比例限制,计入管理费用。同时,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

参考文献:

[1]于刃刚等.主导产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0-41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 2010.http:// gov. 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 htm

[3]文心.“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新布局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创新科技,2010,(4):8-13

第7篇

关键词:主导产业;SSM;区位商;产业选择

“十二五”是我国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攻坚时期,也是各个省市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主导产业的关键时期。江西作为唯一一个与中国三大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海西经济区毗邻的省份,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其优势也开始日益显现。但与周边省份相比,江西经济总量偏低,综合实力靠后,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合理的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和对现有的主导产业进行分析判断,准确选择一个主导产业对于江西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江西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

(一)江西工业主导产业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西开始逐渐确立和选择工业主导产业,并在之后不断的进行调整。“九五”规划明确提出将汽车、机械、电子、化工、冶金和建材以及食品工业等7个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工业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出台的《江西省六大支柱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明确确立了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工业以及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为六大支柱产业。综合江西工业的发展历程及目前江西各工业产业规模。本文分析十大主导工业产业的竞争力以及发展趋势,从而给出相应的结论建议,为江西工业发展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二)江西十大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江西十大主导产业近十年发展迅速,见图1。

以上数据说明,江西的这十大产业在过去的近十年间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至2011年,十大产业的总产值占江西全省工业总产值的70%,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主导产业,其中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更是增长显著。

二、主导产业发展的进一步SSM和区位商分析

(一)论文分析方法

为进一步分析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引入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析)进行分析。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区域份额分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

(二)十大主导工业产业的SSM分析

现选取2006年和2011年两个时间节点的十个主导产业作为分析对象,以国家范围内相同的十个产业部门的情况作为参照,对江西十大主导产业做SSM分析。

利用SSM分析得到表1,其中包括十大主导工业产业的产业部门增长量、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和竞争力偏离分量,以及产业部门总偏离分量。

为对十大产业部门进行比较,根据表2所得的数据,对各指标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并根据处理结果作产业部门偏离分量图。

分析图2,位于第一象限的产业部门为有色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品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优势都较为明显,这些产业在期初就具备良好的产业结构基础,较其他部门也更具备竞争力,属于较好的产业部门;位于第二象限的为医药制造业和黑色金属制造业,这两行业具有结构竞争优势但竞争力优势不明显;位于第四象限的产业为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具备竞争优势但结构优势不明显;位于第三象限的产业结构优势和竞争力优势都不具备。

(三)进一步区位商分析

为了对这些产业的区位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引入区位商这一指标,区位商是指一个区域某一个产业部门的经济指标在本地区的比重与全国同一产业在全国的比重之比,是测度一个地区比较优势的十分有效的经济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LQi=■;其中,LQi代表第i产业的区位商,pi代表区域第i产业的工业总产值,g为区域工业总产值,相应的,Pi代表全国对应的i产业的工业总产值,G为全国工业总产值。区位商测算结果如表2所示。

三、结语

综上,十大主导产业虽然在江西工业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对比全国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很大一部分产业不具备竞争优势,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也为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如何做好主导产业过渡,实现现有的主导产业实现向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和产业转型至关重要。本文认为力求江西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在加强其结构调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支柱、重点行业的竞争力;对传统支柱产业(如有色金属、非金属)进行技术改造,改变现存的低附加值、低加工度的弊端,提升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价值,延长产业链;培育一批优秀的大中型企业,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资金联系,侧重对机械、电子等产业的投入,这些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加工链长、附加值高等特点,且在江西工业体系中所占份额逐年提高,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应该继续加强这种优势,培育成优势明显的产业;另外,产业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工业的健康发展需要一个动态、长远的发展眼光,需要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在现有的优势上积极培育如新能源(光伏)、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最终实现工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最后,现今工业都存在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能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之下,应当要积极寻求突破,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军以,苏维词.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的主导产业选择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0(02).

[2]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

[3]卢中辉.江西工业结构的偏离份额与投入产出对比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9).

[4]刘飞仁,栾贵勤,刘火群.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于六大主导产业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02).

[5]杨伟,凌琦.基于SSM的泉州市工业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3(04).

[6]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7]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9]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10]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经济发展与政策的理论框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1]王青.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5(06).

第8篇

Abstract: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third wave of theglobal information, it has been listed as key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ings closely related to data also usher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The essence of Internet of things is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all walks of life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pth fusion, promot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To promote the four measures of information consumption this year, the State Council executive meeting of the application, will further push the animal networking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as integrated perception, transmission interconnection and calculation processing and other functions, is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s highly integrated and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for China's construction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advanced technology, clean and safe, high added value, strong ability to absorb employment system of modern industry, provides strong support and guarantee. This article from the network status, data relations, the impact of large data on network companies and trends and other aspects, analyzes th Internet of things.

关键词: 物联网;信息化;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升级;传输;大数据;发展趋势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informatization;new industry;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upgrade;transmission;large data;trend of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215-02

1 概述

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物联网技术及其相关产业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领域,物联网被视作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均将其试为推动经济走出危机的重大力量而寄予厚望,从美国的“智慧的地球”到欧盟的“物联网行动计划”和日本的“i-Japan计划”,再到“感知中国”,席卷世界的物联网浪潮扑面而来,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开发与应用,正成为世界各国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地,实现经济从低谷走向复苏的重要手段。“物联网概念”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其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念。最简洁明了的定义: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

2 物联网比人工的优势

“不仅是家庭里的灯泡、烟感器、家电产品等越来越多的与互联网相连,工厂里现在也开始利用物联网在进行智能管理,比如各种温湿度传感器、灯光控制、压力水电仪表传感器也都连上了互联网。”德州仪器(TI)副总裁,全球无线连接业务总经理Haviv Ilan目前在深圳对媒体的一场物联网交流会上很兴奋地说道,“甚至,工厂的机械人监控也连接上了互联网,这样,能更好地保证工厂的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工作。物联网要做的不仅是问题发生后才去维护管理,而是要在问题发生前就能预知问题,从而进行改良,让产线不间断运行。”他强调,物联网现在做的工作,远非人工能做了,因为它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布置,这些传感器都要定时、自动地将数据传给管理中心。“目前,有一些酿酒厂已开始在采用物联网智能管理了,很多行业都将会受益物联网。”他说道。

3 物联网发展优势

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国发〔2013〕7号文件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15年,以构筑“智慧山东”为目标,物联网产业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按照山东省的规划,全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在2015年将远超预期。此前的《2013-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安信证券表示,物联网产业拥有明显的发展优势。

①物联网被确定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10月份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物联网被确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明确了物联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任务和扶持政策。②物联网将受惠于RFID技术发展和RFID产业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RFID已经步入成熟期。③物联网产业将继续受惠于财税支持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加强财税和投融资扶持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④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扶持作用,财政部2011年设立物联网发展专项基金,“十二五”期间将累计发放50亿元。预计中央今后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而物联网产业也将继续受惠于政策支持。⑤物联网巨大的市场需求。物联网能利用传感技术进行智能交流,能大量减少工作量。在我国,今后几十年物联网将运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消防、工业监测、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

4 物联网发展新机遇

最初在1999年提出:即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简而言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过去三年商厂用超高频RFID价格从2元降低到0.7元,价格下降使RFID应用领域不断扩宽,国外RFID普及,沃尔玛、梅西百货等都开始大量使用RFID,国际市场进入高速成长期。

国内制约RFID发展的因素正在被克服。国内应用最大困难是,RFID应用没有相关国家标准。专业机构认为,RFID行业标准将是自下而上制定,即龙头企业制定标准并作出标杆案例,之后全行业采纳。随着中集集团推进集装箱RFID管理,阿里巴巴应用RFID到物流管理中,行业规范和标准的成型将加速,中国RFID物流应用有望重复国外之路,行业将进入加速期。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银泰、复星、富春、顺丰和三通一达等共同组建的“菜鸟网络”,其智能物流骨干网是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自动化技术等技术在国内的一次大规模商业实践,有望改变物流行业的零散局面,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真正推动RFID在国内零售物流行业的规模化应用,其未来应用市场规模是其他细分行业应用无法比拟的。远望谷是国内惟一一家以RFID业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专业从事超高频RFID研究和发展,业务除了涵盖整个铁路RFID产业链外,还在烟草物流、军事应用等其他超高频RFID领域取得初步成功,现拥有5大系列60多种射频识别产品。

5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是继通信网之后的另一个万亿级市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赵钧.构建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J].电信科学,2010(06).

[2]梅海涛.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运营平台浅析[J].电信技术,2011(05).

[3]宋琦.基于RFID的物联网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16).

[4]王雅辉.运营商物联网发展的竞争策略分析[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9(12).

[5]谭华,陈宇华,林克.基于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发展思路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0(11).

[6]李玉玲,李露.中国移动TD-SCDMA与物联网的融合发展[J].现代电信科技,2010(Z1).

[7]曾跃,罗斌,周东晓.关注物联网发展:冷静分析,务实前行[A].两化融合与物联网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郑兆铭.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标准化之路的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第9篇

论文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 低碳产业 发展策略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模式:低碳经济

(一)低碳经济的特征

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的特征。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路径,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能源消费结构转变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的双赢选择,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降低发达国家向中国进行污染转移和转嫁的风险,因而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综合性、战略性与全局性特征。低碳经济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或经济问题,而是涉及到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低碳产业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技术的创新会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低碳领域的开拓会带来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重化工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化石能源支撑,而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产业发展又不可避免地带来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因而,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领域是我国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在未来建立我国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低碳经济是一场新国际趋势。《联合国》将国家疆土用国际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任何国家都不得以武力掠夺他国领土及其之上的各种资源,而《关贸总协定》则允许各国以国际贸易的形式,利用他国领土上的资源,包括货币资源、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李俊峰、马玲娟,2008)。而气候变化后制定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则是规制世界上国家、民族、企业和个人利用这种资源的权利的原则和法律。庄贵阳(2008)认为,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是为了打破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僵局,着眼于国际气候制度建设,希望以此建立起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互理解的桥梁。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转变发展方式的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高资源生产率,但低碳经济更强调低能源强度和低碳排放强度,这同样也是全球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中国在面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下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整体国际竞争力。

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和高效利用,通过国际合作,集成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目前,低碳技术国际合作紧密,发达国家并承诺要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转让温室气体减排技术,作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中国,应抓住时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自主创新。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国民经济发生重构,低碳产业蓬勃发展,新能源产业异军突起。同时,消费者要转变观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公平消费和绿色消费,促进生产领域低碳技术和工艺的开发与应用,带动低碳产品和服务的发展。

低碳经济是建立在高资源生产率基础上的经济与环境双赢,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得更大的产出。当然,这里的“产出”不仅仅是产值或GDP,还应包括发展机会。茅于轼、李来来(2007)认为,“低碳经济”比单纯追求GDP能创造出更多的体面就业、不错的收入、更少的废弃物或零废弃物以及良好的生活空间,那么“低碳”相对高GDP而言,就可能使人更多一些快乐。

我国目前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低碳产业

在任何时代,任何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的发展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的巨大推动力,低碳的兴起和发展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和科技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低碳产业也理应成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林善浪、吴肇光(2003)指出,国家核心竞争力就是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国家之间的竞争表现为各个国家的产业之间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较量,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低碳产业必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低碳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这样就必然带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一系列变化。

低碳经济的发展源于具有竞争优势的低碳产业及产业集群。对碳基能源的低消耗,对碳中和、碳封存和碳捕获技术的密集使用,以及对新兴清洁绿色循环能源及原材料的充分利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产业基础应该是低碳乃至非碳消耗的新兴产业或产业簇群。因为具有竞争力的低碳产业会吸引经济资源、生产要素等流入该领域或相关产业,同时形成分工明确、相互关联的企业、供应商、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聚集于某一区域,最终必定推动具有竞争力的低碳产业集群的形成。低碳产业集群在国际市场上会获得竞争力,给一国带来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低碳新兴产业体现技术的创新性和先导性,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及服务保障。低碳产业发展中技术创新是核心,技术的先导性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刘畅等(2008)对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主导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提高产业项目环保准入门槛,特别重要的是要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产品,引导节能技术和清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将低碳技术创新置于低碳产业组织环境。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背景下我国低碳领域布局策略

(一)加强领导且强化低碳产业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建立发展低碳产业联席会议制度,注重解决低碳产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快建立健全低碳产业体系的统计指标、监测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产业安全预警应急机制和政策实施反馈机制,优化低碳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做好专项规划、年度计划与总体规划的衔接,根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科学制定年度计划,分年度落实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对规划中提出的政策性内容,相关责任部门要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落实,确保规划的可操作性。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由人大、政府督查部门和政协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考核组,分年度和中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做好规划中期评估工作,落实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及重大项目等内容。

(二)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以构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

当今世界,以技术创新为导向的新的一轮世界低碳经济角逐已拉开帷幕。因此我们必须做到:贯彻落实相关关于加强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若干规定,做好国家、自治区技术创新、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储备工作;组织多方力量联合开展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高效的低碳技术;发挥资源优势,选择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众多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产业,及产业相关的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产业化;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承接企业的新产品和先进技术引进,充分利用国内外、区内外的科技人才、技术资源和市场,多渠道实现低碳技术引进。

(三)设立低碳产业导向资金以打造融资平台

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低碳产业发展导向资金。在整合重大战略低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基础上,重点支持关系低碳产业全局的关键领域、战略性新兴低碳产业的领头项目以及欠发达地区低碳产业发展;用好节能减排、“双转移”以及现有支持自主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的各项专项资金。广辟社会筹资渠道,引导和带动社会民间资金投入现代低碳产业体系建设,设立高新技术低碳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支持募集建立若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和优势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稳步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建立低碳产业投资基金,逐渐完善低碳产业投资公司内部运营机制,确保投融资工作加快推进;鼓励发展私募股权融资基金、风险创业投资基金,探索发行用于基础建设的项目收益债券,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试点。

(四)培育和发展骨干龙头企业以提高本地企业核心竞争力

做好骨干龙头企业的选择、认定,培育、引进一批工业、农业、服务业骨干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加工主导型和流通主导型龙头企业,选择培育发展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支持在市区的骨干龙头企业的搬迁改造,到开发区、工业园区继续扩大规模,利用原有土地建设研发中心和发展都市型工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在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新的项目或建立特色产业园区,鼓励园区内中小企业向专、精、新、特方向发展,为骨干龙头企业做好配套服务,从而提高产业集聚度,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努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健全行业、区域自主创新服务平台,实施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加大骨干龙头企业研究开发投入,提高骨干龙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

(五)转变政策导向以提高工业园区质量

根据国际惯例建设和发展工业园区,从单纯的税收优惠变为创造整体的有利于高科技企业发展的环境,从主要依靠政府的推动变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以技术引进为主变为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技术创新为主;通过与跨国公司结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战略联盟,造就一批高科技的产业集团,融入世界经济的良性循环,选择和支持具有与跨国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条件的大企业和高级科研机构,或者科研与产业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加强科技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把提高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能力和效率放在重要位置,将技术创新成果列入考核指标,瞄准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紧密的技术合作,加大集结国内一流技术成果和人才的力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加强知识产权制度研究,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