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4:28
导语:在实习单位建议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1、该员工在工作期间,表现良好,同事之间相处比较融洽,乐意服从上司的任何安排,对于工作上的不懂的地方就问,并能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位员工我很满意。
2、部门鉴定实习期间,态度端正,学习踏/实,工作认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合,将大学所学的课堂知识能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在我部“重庆热线”实习时能创造性、建设性地并能独立开展工作;能吃苦耐劳,工作责任心强,注重团队合作,善于取涨补短,虚心好学,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在计算机通讯领域不断地探索,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
3、在实习期间,符合大学生实习的要求:工作主动,踏实,肯干,和老师同事关系处理的很好,耐心学习不断的奋力工作,以提高技术的自身,受到大家好评,望今后发扬成绩。
4、该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遵守单位规章制度,学习认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本单位留下良好的印象。
5、该生在实习过程能够积极主动探索未知,发现问题,团同事,互助协作。此间表示优秀,体现出了应有的精神和风采圆满完成了本次实习。
6、该生在我公司实习期间表示优秀,严格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与同事相处融洽,为人谦逊、踏实、勤恳、能吃苦,受到我公司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7、该生勤奋好学、工作认真、服从上级安排、本厂对该生非常满意。
8、本学员在本单位工作,基本能遵守国家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待人有礼、业务成绩还可以,对器材有一定钻研能力,服从主管工作安排,希望日后工作更加刻苦,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9、该同学在我公司实习期间,能配合公司各级主管安排,工作态度好,有责任心,与同事之间和睦相处,社交能力强。
10、在实习期间工作认真,勤奋好学。踏实肯干,虚心好学,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能将在学校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并能与公司同事和睦相处,与其一同工作的员工都对该生的表现给与肯定。
11、***同志自去年毕业开始在***我公司实习。在我单位见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一年来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见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12、该生在我单位实习/见习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工程及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这期间,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在见习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13、XX同志在我公司工作期间能够严格遵守并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积极主动的配合其他相邻工作同仁协调完成各种工作任务。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工作的要点和技巧,并将其合理的运用到工作中去。能够积极主动的向老员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工作积极主动,学习认真,尊敬他人,待人诚恳,能够做到服从指挥,团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工作期间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14、该生在实习期间,能遵守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积极肯干,努力学习有关知识,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关键词]消毒;监测; 监督; 合格率
[中图分类号] R18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259-01
[Abstract] Objective Understood that the Qingtong Xia city in 2009 the medical unit disinfection quality, to prevent the medical source infection to provide the basis. MethodsIn accordance with the Ministry of Health, “Disinf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and the original code epidemic prevention station in Ningxia autonomous region, “Disinfection Registry” provisions of the method and standard. ResultsThis time monitors 86 medical units, altogether monitors sample 626, qualified 500, the total qualified rate is 79.87%. ConclusionAll disinfection goods' qualified rate is higher than air obviously the qualified rate, and ultraviolet lamp's qualified rate is low.Disinfection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ealth, prevent to eliminate the problem caused by disinfection quality iatrogenic cross-infection and improve and medical treatment, and patients hospitalized environment,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work of medical unit disinfection
[Keywords]Disinfects; Monitor; Surveillance; Qualified rate
1 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1.1 监测对象 辖区内市级医院、农林厂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
1.2 监测内容 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灭菌物品和紫外线灯。
1.3 监测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无菌试验和紫外线灯辐射强度。
1.4 监测方法和标准 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宁夏原区卫生防疫站编《消毒法规汇编》规定的方法和标准执行。
2 结果
2.1 监测总情况 2009年共监测86家医疗单位,其中市级医疗单位5家,农林厂矿医院7家,乡镇卫生院8家,村卫生室34家,个体诊所32家。共监测样品626份,合格500份,总合格率为79.87%。
2.2 各类样品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灭菌物品合格率最高(96.81%),室内空气合格率最低(36.46%)(见表1)。
2.3 不同医疗单位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各类医疗单位消毒监测合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市级医疗单位(90.61%),农林厂矿医院(82.86%)、乡镇卫生院(81.25%)、个体诊所(76.88%)、村卫生室(68.23%)(见表2)。
表1各类物品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x2=90.02,P
表2不同医疗单位消毒监测结果比较
(x2=30.75,P
3 讨论
3.1 本次监测结果表明,市级医院消毒质量最好,其次为农林厂矿医院、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最差为村卫生室。这与各医疗单位的消毒设施、经济状况、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消毒观念以及单位领导的责任心有关。
3.2 从各类样品监测结果看,灭菌物品合格率较高,这与医护人员在此方面的消毒意识强有关。而空气合格率很低,这与乡村级医疗单位消毒制度不健全,消毒意识不强,未严格履行消毒技术规程有关。
[关键词]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控制;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事业单位对统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提高了其获取与识别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对信息的处理与转换效率也大幅度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事业单位能否在这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长远的发展,统计信息质量是其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统计信息的质量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1.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为事业单位作出决策提供科学的统计信息是事业单位统计的目的所在。事业单位所制定出的决策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风险性的大小取决于不确定性的程度,而不确定性的程度与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度之间存在直接的关系,信息的准确度与及时性越高,决策的风险就越小;相反的,信息的准确度与及时性越低,决策的风险就越大。因此,事业单位所作出的任何决策都依赖于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质量,如果统计信息失实,统计数据相互矛盾,很容易误导决策者,导致制定出错误的决策,为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由此看来,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控制对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现状
总结过去的数据,了解与掌握现在所处的现状,并科学的展望未来,这所有的内容综合起来就是所谓的统计信息。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事业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数据的参考依据。近几年,我国事业单位在统计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统计管理与方法上都不断的得到了完善,满足了反映事业单位发展现状的基本要求。然而,随着多元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信息的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为统计工作加大了难度,致使事业单位统计失实的现状十分严重。因而,事业单位的统计人员面临着如何才能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严峻问题。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统计工作也应适应时代的发展,统计法规也日趋完善,统计工作者应按照统计法规,把统计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并使统计工作的质量不断的提升。
3.影响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因素
3.1统计造假现象严重,执法不严
对于统计工作者利用其工作造假,根据《统计法》规定,一经查处,其造假得来的利益应全部没收并给予其相应的处分。虽然造假所应受到的处分在法律中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统计造假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其造成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其一,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统计法》的力度小,并且是单一的处罚形式,较小的覆盖面,含糊不清的处罚条款,这些都使得造假者毫不畏惧;其二,罚款的金额与其造假所获利益相比数额小,起不到太大警示作用;其三,执法单位执法不严,甚至与个别执法人员为获得非法利益,以身试法,助长了造假人员的气焰。因此,执法不严是造成统计造假现象严重的关键因素之一。
3.2不扎实的基础工作
影响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工作不扎实。统计工作中最原始的凭证就是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虽然,部分事业单位设立了统计台账,但是一些人员在统计记录过程之中态度不端正,造成统计台账的记录含糊不清,甚至于出现多出的低级错误。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为谋求利益,制造假的统计报告,使统计信息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3.3忽视了事业单位统计队伍的建设
事业单位的一切事务,因不重视队伍的建设,都全权由领导指挥,对工作的计划、部署和安排没有明确的分工,导致统计指标和质量难以保证。缺乏培养专业人才的健全机制,无法建设完善的统计队伍,且统计工作人员素质低,导致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很难得到保障。
3.4有待改进的工作方法
建立周期性普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等统计调查方案体系是我国统计局颁布的改进统计工作的目标,但由于受到来自人员和机制等诸多因素的阻碍,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周期长且阻力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都采用全面统计报表统计信息,这种统计方法误差大、漏洞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为适应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加快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是必然趋势。
4.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建议
4.1建立健全统计法规
首先,事业单位要做到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内部的统计法规应逐步得到完善,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必须做到严惩不贷;最后,利用多媒体对法律的大力宣传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大监督统计工作的力度,建设完善统计的系统。由此可见,减少统计工作中违法行为的最有力的途径就是做到有法可依,建立健全相关的统计法规。
4.2基础工作要到位
统计工作的检验标准通过统计质量而实现,对统计数据应时刻要求其准确性、及时性和真实性,为实现这一要求,作为统计人员必须做到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原始数据的搜集、分析、整理等基础工作,不仅不可以造假,还应注重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的控制。
4.3加强事业单位统计队伍的建设
加强事业单位统计队伍的建设是其统计信息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进行统计工作时要做到,分工明确制、责任明确制,在此基础上还应提高事业单位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杜绝因业务的不熟练而导致的数据信息质量问题,做到定期培训统计员的职业道德,以保证源头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4.4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事业单位统计方法
事业单位要加快实现我国统计局颁布的改进统计工作的目标,还要与时俱进,运用计算机在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把事业单位的统计方法实现计算机的操作模式,创新工作手法。
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使命主要是有事业单位肩负起的,且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完成依赖于事业单位的决策质量与水平。然而,事业单位的决策质量与水平受统计信息质量的直接影响,由此看来,提高统计信息质量和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控制,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代秀环.浅谈事业单位统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新财经(理论版)》,2013年7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财产保护;管理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实行内控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资金得到安全的运行,从而提高其使用率,保证其完整性,并保障单位的财务报告等信息的真实性。设计一个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三大优势:第一,防止发生非法使用事业单位资金的行为,保证资金的安全性;第二,使财务等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三,有效杜绝了腐败现象以及舞弊行为。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环节得到有效的运行。
一、内部管理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在内控管理中是关键的一环,它的主要内涵是,事业单位为了保障其资金的安全性,使资金信息的质量有所提高,保证单位的运行有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贯彻执行,降低运行的风险并底稿经营的效率,为单位的管理目标而制定的一些措施、方法及程序。
建立内控制度首先要考虑的是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该制度,其内容应该设计到单位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对每位工作人员的业务和岗位进行监督和控制,在其处理业务的过程中,明确其基本控制点;保证单位内各个职位、权限设置的合理性,使各部门、各环节的职权分明,并且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环境在不断的变化,单位应该根据其发展习惯是不断优化内控制度,保证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和实施过程的有效性。
二、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强烈的内控意识
强烈的内控意识能够使内控制度建立得更加完整,同时能够帮助其更好的执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对内控的含义了解的并不深刻,内控意识薄弱,给内控制度的建立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关键因素是单位的领导没有对内控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所以内控建设得不到重视,财务部门对自身的管理和控制的水平低,员工对内控知识的缺乏,导致制度的实施得不到广大员工的配合。
(二)预算工作的不合理
随着我国不断进行改革,事业单位也开始建立预算控制体系,但是由于体制自身的原因,单位对其预算不能进行合理的控制,对于资金的使用和划拨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没有严格的制度对其进行监督和约束。另外,有些财会人员对自身专业知识的欠缺,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计划涉及的不科学,使预算资金还要不断做调整,在实际的操作中,无法按照预算进行工作。
(三)没有完善的配套制度
在事业单位中,由于决策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单位内的主要决策权还是在领导的手上,无法体现民主性,同时也没有相应的监督程序进行监督,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就会容易出现失误,从而造成单位的损失。另外,单位内部的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实行专人专岗,兼职现象十分严重。
(四)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大多数的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建立一定的监督机制,由于没有针对性的制度对事业内部进行监督,所以监督工作不具有权威性。监督机制的内容不明确,导致的内控制度的建设受到阻碍,执行力度大大的降低。同时,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单位内部发生违规、违法的行为,会计信息出现虚假情况,单位的效益不高,导致其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阻碍。
(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低
在事业单位中,由于人员的素养达不到专业的要求,对内控制度的认知不足,加上单位内部没有一套有效的约束机制,导致事业单位在实施内控制度的过程中有较大的主观性,会大大的降低其执行效率,无法发挥内控制度的优势。
(六)内控的流程过于简单
在内控制度中,方法体系以及业务流程是关键。内控制度运行是否有效,和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如今,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一套完整的内控体系,其业务流程也过于简单,导致内控制度无法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其政策的拟定、决策执行、审批工作、经办事项及保管财务工作等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离,破坏了内控制度的制衡性原则,由于部分人员的操作流程不合规范,资金使用的随意性较强,大多凭借经验,导致资金无法得到合理的控制和利用。
三、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相关建议
事业单位要想拥有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全面性。在内控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事业单位一定要注重在其内部的各个环节都要将内控制度得到落实;第二,重要性。在保证全面贯彻落实内控制度的基础上,对重要的业务以及高风险的事项进行重点控制;第三,制衡性。内控制度的内容应该将事业单位内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力进行确定,达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效果;第四,适应性。内控制度的实施应该和单位的职能、模式相适应,能够随着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第五,成本效益。内控制度的实施,必须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有效的控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进行相关条例的设计,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单位上下的内控意识
只有让单位上下都对内控制度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够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事业单位应该派遣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专业人员应该让员工认识到内控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并且让单位负责人不断加深对内控意识的掌握,从而提升其执行的力度。在日常工作当中,单位也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内控意识及其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员工也需要主动的配合,保证内控制度得到顺利的实施。
关键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
我国事业单位传统的预算体系是预算资金内外分离的预算体制,使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不能充分考虑预算外资金的收支情况,大部分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预算外资金来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因此,只考虑预算内资金编制的财务预算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单位的收支状况和运营效率。近年来,财政部门已经将预算内外资金都纳入到事业单位预算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其实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其在企业已得到成熟的发展。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对现代企业成熟与发展起过重大推动作用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一方法自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从最初的计划、协调,发展到现在的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诸多功能的一种综合贯彻企业经营战略的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中日益发挥核心作用。
全面预算是指在企业战略目标的指导下,为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而对企业的经营、资本和财务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与统筹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是根据企业目标所编制的经营、资本、财务等年度收支计划,即以货币及其他数量形式反映的有关企业未来一段期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目标的行动计划与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控、预算考评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事业单位推行全面预算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人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应适应于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要,改变会计工作的重点和模式,从原来的重核算轻管理转变到注重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手段,在管理内容、要素、层次上设计更能适应新形势的管理体系,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事业单位在保障公共服务的同时,面向市场,提高竞争力,谋求自我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就是顺应改革需要引人的一种较为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很多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控制不严格,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一些事业单位将预算工作、财务工作的重点错误地放在申请到足够多的资金上,而对于资金的开支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单位的业务完成质量和日常运转就是建立在充足的资金之上的,对于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放松了要求。往往是花费大量的精力忙于申请预算资金、追加申请资金,而对于单位发展方向和资金的实际需求的把握上,以及财务预算监督性质上并没有应有的重视,财务管理长期处于低水平,编制预算缺乏可靠依据,造成恶性循环。
事业单位进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能力;其次可以有效的监控和考核事业单位的绩效;再次可以优化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后预算管理还能降低资源耗费,提高各部门的协调,优化沟通。
三、全面预算的组织机构设置
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设置模式通常为:
第一,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在预算的组织体系中居于主导核心地位,应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为主,吸纳各相关业务部门的主管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预算管理的政策、规章、制度;审议确定事业单位年度发展目标及事业计划,提出预算编制的方针和程序;审查并确定单位整体预算方案;接受预算与实际比较的定期预算报告,根据需要就预算调整加以审议并做出相关决定。
第二,预算管理办公室。作为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承担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组织与协调工作,直接对预算管理委员会报告工作。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拟定单位预算编制总目标及预算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年度任务与改革要求,提出年度预算目标和预算编制纲要;组织和指导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负责审核、汇总单位年度预算等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调整的受理、汇总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结果的考核与分析工作;负责单位预算执行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单位年度预算总目标实现;负责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汇报有关预算管理工作。
第三,预算责任中心。预算责任中心是以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为基础,本着高效、经济、权责分明的原则而建立的。责任中心由拥有一定决策权、并能承担与其决策权相对应的经营责任的业务部门组成,责任中心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多一个部门。
其主要职能是:将预算指标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实现预算管理和其他基础管理的有机结合,并提供预算管理所需要的实际信息反馈,为预算管理委员会对预算的编制、考核等提供基础。
根据事业单位业务职能及全面预算体系内容,可将事业单位的责任中心划分为:一是收入成本中心,既有业务经营收人,又发生相应成本,并能对收人和成本进行控制和负责。二是费用中心,不会形成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人,其职贵就是以最低的费用按质按量完成预定的具体任务。三是效益成本中心,虽然不会有直接的经营收入,但是履行具体的社会服务职能,可量化具体社会服务工作量,在确定的服务量下,以最少的支出完成预定的任务。
四、全面预算的编制
全面预算的编制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安排充足的预算编制时间。预算编制是个系统工程,既要掌握单位本身方方面面的情况,又要考虑系统、行业状况;既要着眼于年度需求,又要考虑历史,预测未来。这其中包含着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项目论证、目标预测、协调平衡等大量工作,充足合理的时间安排是保证预算编制的基本要求。
第二,预算编制应与事业单位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应以本单位中长期发展目标为起点,制定本单位年度发展计划,从而决定哪项活动需要多少资源,来决定自身的预算,而不是简单地把所拥有的资金“分完”当成自身的预算管理。
第三,预算编制应遵守零基预算原则,彻底摒弃基数法。事业单位职能部门应以零基预算法为基础,先分析出各职能部门履行基本职责所需的基础经费;当职责和业务范围增加时,再用增量预算法分析增加经费的合理性;这种经费水平保持一段时间后,根据物价水平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变化,再重新运用零基预算法确定费用的合理性。
第四,采用“自下而上”的预算编制方式,让各部门充分参与预算编制,使预算贴近实际,并且使上下沟通协调后的预算得到上下级的共同认同,有利于预算的执行。
五、全面预算的实施体系
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不仅仅是预算编制的简单过程,更重要的是预算编制完成后要确保其得到严格施行。
第一,预算执行的事中控制与差异分析。在预算执行期内,定期对预算执行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不合理的超支情况要提出整改意见。如果发生期初未预见的事项需要增加预算的,需要报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同意。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以每个季度进行一次,至少半年要进行一次,由每个责任中心负责填报,由预算管理办公室汇总分析后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定。
第二,全面预算的绩效考评与激励。预算考评是将预算执行实际结果与预算目标进行比较,确定差异并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而据以评价各责任中心的工作业绩,并与相应的激励制度挂钩。
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要求
第一,需要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前提的,而现行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确认基础,不能全面完整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运行成果,因此需要改革事业单位的会计计量和确认标准。只有采用权责发生制,准确地确认应收和应付账款,对固定资产按照实际使用年限计提折旧,实现在会计期间内收入和支出的准确配比,从而更有效地规划安排预算,真实反映所拥有的资源和所承担的债务。
第二,要做好预算前期的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制定相关制度和确定费用标准,有国家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标准执行,没有国家规定的,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制度和费用标准。二是业务部门有的费用是变动费用,其增减与收入增减相关,因此应根据收入和成本的关系来测算变动费用率,根据这个费用率来作为预算编制的标准。
第三,需建立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控制体系。事业单位必须对成本进行确认与计量,以顺应事业发展,并按照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建立成本管理体系,将成本预算、核算、控制、分析各环节形成有机整体,以期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怡.浅谈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财政监督,2006(12).
2、张楠.关于事业单位如何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中国总会计师,2008(12).
3、张华国,周志军.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商场现代化,2010(7).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预算 监督
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使得其占有的国有资产越来越多,从数量上来看,其占有的国有资产的比例较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形式变化较快,事业单位原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不能满足单位的发展的要求,需要对其作出调整,才能够更好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在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结合其特殊性与单位的具体情况,以采取相应的方法,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目前,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还是相对完善的,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暴露出了较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质量的影响较大,只有从实际出发,结合科学的方法,才能够保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主要暴露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
在事业单位的内部,资产管理的意识相对薄弱,这样就导致了较多的国有资产的浪费现象,对单位的发展的影响较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在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这样国有资产的运转脱离了监督,就容易产生腐败的现象。同时多数的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合理,甚至在部门的结构上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这就使得资产的管理不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大大降低了国有资产的管理的质量,对单位的发展影响很严重,例如:事业单位资产被相关负责人擅自使用的现象较为严重,这加大了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风险,带来了资产的很大的流失。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资产的管理,其带有自身的特殊性。目前,事业单位中,普遍存在国有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漏洞较多,或者管理机制缺乏科学性,这样机制的运行效率地。国有资产的管理机制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事业单位没有将财务管理和实物管理结合起来。同时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报废,没有做好登记,这样就阻碍了资产的管理。其二,国有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使得制度的存在形同虚设,或者国有资产的制度是看人而运转,对领导来讲就不运转。其三,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的时候,没有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这样机制的运转效率低,自然管理国有资产的效率就相对较低。
(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率偏低
事业单位占有大量的国有资产,但是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存在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例如:在购置物品上面,因为审批的不严格,往往会造成重复购置的问题,造成资金的很大浪费。还有一些单位的使用,没有严格的预算进行控制,这就使得资金的使用偏离管理,给资金的使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国有资产的资金流失相对严重,并且严重的影响资金的利用率。
(四)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备不合理
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资产配备并没有统一的资产配备标准,这就造成了单位的资产配备不合理的现象产生了,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资产的使用效率。同时资产配置和管理层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管理部门没有肩负其职责,造成在进行资产运转的时候,效率较低。
二、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具体措施
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上面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造成了大量的国有资产的流失,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事业单位的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具有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按照科学规范的制度进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制定科学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是资产管理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管理制度的科学规范性,能够促进监管制度的有效实施,同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使得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所以,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关的规范制度,制定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是必须的。
(二)做好相应的预算工作
虽然国有资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是预算对其的重要性与普通资产是一样的。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的预算工作,是保证资产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根据事业单位的情况,然后结合国家的政策,编制出可行性高的预算,然后进行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预算的内容进行,例如:在进行采购的时候,需要主管部门严格的按照预算进行审核,以保证购置物品的合理性,这样能够避免国有资产的流水,在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的基础上,降低了资产使用中的风险,能够更好的促进单位的发展。
(三)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
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改善资产管理水平的核心。优化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配置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其一,控制国有资产的来源,保证购入资产的合理以及质量,减少浪费的现象的产生。其二,对于闲置的资产,进行处理,合理的利用这些闲置资产的价值,从而提升资产的使用效率。其三,运转资产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制度进行,不能够脱离制度进行资产的管理。优化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能够提升资产的利用效率,减少资产的堆积,并且能够在规范资产的运行环境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四)改善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和意识
改善国有资产管理的观念和意识,能够使得资产的管理得到至少而上的人员的认识,这样才能够使得资产的管理执行到位。加强资产管理的管理和意识,需要采取相应的奖惩制度,以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升资产管理的质量的提升,同时降低资产使用过程中人为的浪费的现象。
(五)建立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最终内容,在对原有的资产管理体系进行健全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然后针对细化后的工作进行完善,以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管理,提升资产管理的质量。在进行完善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日常管理工作作为着手点,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建立科学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建立一个高素质管理团队,对现在的管理团队进行培训,并适当的进行人员的扩充;其二,合理的安排岗位,以为资产的管理提供有序的秩序;其三,资产实物的管理需要重视,以更加专业的进行资产的管理。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前,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单位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才能够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使得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符合其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 15 号─全面预算》自 2011年1月1日实施.
[2]王俊辉.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谈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2
[关键词]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管理体系严重影响着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单位内部构建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但可以使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充分调动起来,也可以将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1]近几年,在各个事业管理中都广泛应用绩效管理体系,许多公益类的事业单位也逐渐建立起相应的绩效管理体系,但是又由于其起步得晚,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具体研究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
11综合政治素质较强
公益类事业单位的职能属性是向社会大众无偿地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其对内部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这也是公益类事业单位与企业事业单位重要的区别。因此这就要求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将自身的政治理论不断加强,将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进一步提高,从而能够准确判断问题的对与错,始终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
12效率意识性较强
社会大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高效性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提高,公益类事业单位要想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就要树立较强的效率意识。所以引导员工树立较强的竞争意识是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2]由于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属性是无偿的为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因此要想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就要引入一定的竞争机制,从而保证公益类事业单位能够使工作效率以及公共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
13服务意识性较强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而出资举办是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其性质就是服务型的组织,因此其产生的初衷就是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这就要求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提供的社会公共服务具有高效率以及高质量。这样才能真正融合高效率和正效益,从而将公益类事业单位存在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
14创新意识性较强
公益类事业单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继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公益性事业单位要将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将各种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从而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社会的能力,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紧跟时展的脚步,适应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
15法律意识性较强
当前的时代背景主要是法治社会,这就要求公益类事业单位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法办事,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为社会服务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才符合法治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将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2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21以人为本
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Σ糠稚缁峁芾碇澳芙行了管理,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一部分工作人员就会产生“官本位”的思想,他们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在为群众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就会有出现了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3]因此公益类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就要吸取这些教训,首先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出发点就要以社会大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这是由公益类事业单位的本质所决定的,其目标主要是满足社会大众的基本需求,始终坚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在为群众提供服务时要全心全意,这样才能促进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
22依法办事
公益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我价值的实现主要是体现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均等化的社会服务的过程,因此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要坚持的原则就是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要依法办事,这样才能为公民享有社会服务均等化的权利提供有力的保障,从而使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能够进一步提高。
23平等高效
公益性事业单位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平等和高效的原则,这是由公益类事业单位本身具有的服务型和公益性直接决定的,因此这两者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能够同时进行。这就要求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首要重视的就是社会大众的需求,其衡量自身工作效率高低的标准就是社会大众对其服务能不能满足。
3公益类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体系构建的有效措施
31将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由于不断完善和改进事业单位选人和用人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好本单位在用人方面相关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如提升人才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岗前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人才选拔的机制要与业务实际发展的需求相结合,从而能够为单位的发展提供高素质、满足岗位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专业绩效管理人才。[4]另外,将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培训教育的主要渠道,组织员工进行定期学习政治理论、专业知识以及职业道德等,从而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
32科学考核和评估绩效管理工作
公益类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评的过程中要与社会大众的需求和满意程度相结合,因此也就需求公益类事业单位需要具备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也能够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和满意度,从而使本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态度以及行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约束,从而使公益类事业单位能够健康以及可持续地发展。
33合理构建薪酬激励机制
内部管理机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及公益类事业单位将自身存在价值的事项以及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就是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其能够为内部管理机制正常以及有效的管理机制提供重要的保障。所以,公益类事业单位一定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从而将工作人员对社会的贡献率以及劳动价值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使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管理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的绩效管理人才能够将自我的价值得以实现,从而使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能够从根本上提高。
4结论
综上所述,公益类事业单位实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其不仅能够使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能够使社会大众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紧跟时展的潮流。因此公益类事业单位要运用有效的手段对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构建,并且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从而能够使公益类事业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进一步推动公益类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公益类事业单位基干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1).
[2]巩丽娟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管理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78-79
关键词:事业单位 精细化预算管理 建议
近年来,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环境的变化,传统的预算管理办法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单位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引入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也就显得异常的有意义。而精细化预算管理,主要指的是在确保单位内部会计工作规范与标准的基础上,运用专业化与制度化办法来加强财务资金的预算管理,实现预算管理过程的精细化处理。但是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我国事业单位更好的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由此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如何从现状问题出发,加强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的合理运用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一、事业单位精细化管理的现状
(一)对精细化管理办法的认识不够深度
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已经实行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与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的制约,部分事业单位在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由此也造成了部分单位员工的不认同。其中,在领导层面,虽然已经认识到精细化预算管理属于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实施,但是在具体的办法还缺乏有效的机制体系,在部分管理工作上,相关弊端与问题依然存在;而在普通职工上,由于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较为新颖,部分员工缺乏正确的认识与认同度较低,从而缺乏配合意识,自身的积极参与的意识也不高。
(二)在制度层面存在部分缺漏
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具体操作工作上,由于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因此相关问题较为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真正精细化预算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精细化预算管理上,只是简单的针对预算管理,如果相关预算在编制环节存在错误,那么真正精细化预算管理也就失去效用;二是在会计核算工作上,如果相关部门之间合作力度不足,那么相关财务数据与信息将严重缺乏真实性与及时性,到了账账核对与账务核对时,相关问题屡出不穷,即使进行排查也没有头绪,从而导致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难于落实与执行。
(三)在精细化预算管理执行工作上缺乏监管力度
在任何性质的管理工作上,有效监管力度是确保工作质量的前提,当然反映到事业单位精细化预算管理上同样如此。但从我国事业单位精细化预算管理的现状来看,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管力度还较为缺乏。一方面是由于内部审计工作不足,部分单位在人员与编制等层面存在问题,缺乏独立运作的监管单位,因此通过兼职岗位等办法完成监管职能,从而导致监管效果不能完全显现。 另一方面是由于外部审计工作的缺失,部分地方审计单位由于任务较重与工作人员不足,对其监管范围内的事业单位不能全方位实现监管工作,从而采用年终集中审计的办法,导致监管时效差与效率低下。
(四)精细化管理缺乏新技术的支持
1、信息化程度低
在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上,对于信息化建设与软件应用的缺失都会影响到预算管理工作的效率。而相关工作由于无法借助先进的信息手段,面对繁杂的数据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归档等工作时,往往较为迟滞。
2、专业化程度低
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定上,仅仅为了符合会计工作的要求,在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方式以及模式上不能够良好利用,从而不能为事业单位的管理层提供决策信息参考。
3、系统化程度低
精细化预算管理属于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预算编制、执行、调整以及考核,关系到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却错误的认为精细化预算管理属于财务部门自身的业务工作,从而缺乏全局化的考虑,致使精细化预算管理整体性较弱。
二、加强事业单位精细化预算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精细化预算管理理念的认识力度
事业单位通过加强精细化预算管理认识力度后,将较为容易使整个单位内部对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贯彻,强化内部人员认同力度,从而在日常工作上以正确的态度,积极参与到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上。特别是在单位管理层上,一定要做好以身作则的作用,从而为相关职工做好榜样的引导作用,提高整个单位对精细化预算管理的重视力度,使得单位内部上下一心,确保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的流畅性与有效性。
(二)为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定定额标准
事业单位在执行精细化预算管理时,在编制工作上一定要有精细化的管理标准,从而为项目资金在支出层面上提供精确化标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在利用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时,相关具体工作一定要具备具体的标准与流程。例如,会议费、办公设备费以及培训费等,每一个项目费用都具有自身的费用标准与要求,切忌还是利用到以往模糊划分的办法,而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流程化费用管理办法与参考体系。当然,在符合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前提下,制定出办公设备优化配置的管理办法与标准体系同样重要。相对而言,在预算支出层面的定额标准体系上,由于其在工作上较为灵活有效,因此可以为事业单位精细化预算管理办法提供参考作用。
(三)建立健全预算执行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在预算的效率上想要得到提高, 就必须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不断强化预算评价结果在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引导应用。对评价结果比较好的项目,后续实施过程中的资金安排可以优先;对评价较差的项目,资金安排就需要做到调整,甚至停止所有的资金拨款支出方面的打算;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评价结果,在安排新增项目之前就需要优先考虑是否合理。在此同时,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审核管理制度的健全也要加紧步伐,编制资产优化配置预算方案, 提高资产的最优化配置,对资产配置采取定编管理模式。
(四)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
构建财务预算管理信息化平台,将可以为事业单位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与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预算管理办法的单一职能,同时也是与传统预算管理办法的主要区别。与此同时,有利于把财务工作并入到预算管理系统中,做到实时分享数据,尽最大程度减少工作时间浪费, 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五)预算编制时间的合理安排
在精细化的预算管理工作上,由于每一阶段的信息数据都会出现一些变化,因此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时间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在进行编制工作时可以适度的延长编制周期。相对来说,编制时间对于基层预算单位来说较为重要,这是因为基层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明显需要大量的时间去获取精确数据,确保自身的编制工作科学有效。因此各个单位在进行各种预算编制工作时,一定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不同级别的部门要制定不同的编制时间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精细化预算管理工作上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更加为我国公益性事业提供动力支撑。但是,部分问题的存在我们依然要勇于承认与面对,从而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不断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工作水平,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海燕.事业单位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当代经济,2011
关键词 检测技术;微电流;自适应;导弹检测仪
中图分类号TJ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09-0197-02
0 引言
在导弹的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战术指标,都必须在不同部件上使用各种各样的电起爆器。而且这些电起爆器的运行状态将对发射、飞行的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精确地检查和检测这些电起爆器的运行状态。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电起爆器一般都是用电流激活的方法使其工作的,所以想要达到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战术指标,必须严格地规定电起爆器的回路检测电流。因此,想要达到上述的种种要求,必须在检测仪设计时采用微电流、多路信号、高精度的测试技术,来设计相应的检测电路。
鉴于部队的实际需要和市场的广泛需求,采用微电流安全检测技术与自适应精确检测技术应运而生的导弹检测仪,不仅具有性能高、体积小的特点,而且还具有性价比高、便于使用的优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应用和推广,受到了各大院校和各个地方部队的一致好评。
1微电流安全检测技术
微电流安全检测技术是把一些微弱的不易被测量的量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将其转换成微电流,再经过放大施设将其放大成可供测量的大小。这种技术在科学研究、制造。加工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电路设计应用微弱电流技术时,要时刻注意检测回路的电流值,使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超过其额定值,因此,在微弱电流中作为点火回路的激励信号必须采用较高精度的恒流源。在图1所示的电起爆器阻值测量原理图中,Rd为被检测电阻,Rg为已知高精度、低温漂精密电阻,I为基准精密参考电流源。图中的仪表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一般在11000倍的范围之内,可以很好地对微伏级电流、电压进行及时地放大,其线性度为0.1%,具有较好的低输出阻抗,高输入阻抗,和共模抑制比,可以保证检测的精确程度和试验的精度要求。
为了达到导弹检测仪对检测精度的需求,所选择的A/D器件为具有10位单极性的A/D器件,其满量程为10V,采用16位的分辨率,能分辨的最小电压为:10/65536=0.00015V,不仅降低的功耗,而且还提高了转换的精确度。而对于10V以下的电阻值,所采用的技术是恒流源进行相关的检测,将仪表放大器上的放大倍数设计为400,这样的话,如果是0.1V的电压值,其产生的电压变化为:4mA×0.1×400=0.16V
图1 电起爆器阻值测量原理图
此外,还应该在检测的回路中串联相关的电阻,在这中情况下,万一恒流源的芯片失效了,仍然可以保证检测回路中的电流小于其额定值,确保其检测回路的电流仍处于安全状态。此外还应该在恒源电路与切换电路之间安置上隔离变送器,以便于在出现较大的电流时,自动地切断电源,来保证检测仪器的安全运行。
总之,通过采用微电流检测技术,不仅满足了导弹测试仪的测试需要,而且还达到了测试的精度要求,有保证了其工作运行的安全性。
2 自适应精确检测技术
自适应精确技术是20世纪30年代才兴起的一门较为现代的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它逐渐成为了一个比较前言的、确定未来的、面向世界的新型技术。运用自适应精确检测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仅同时在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上获得了最优化,而且还在减少、避免震荡以及不希望的噪音和畸变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
在导弹检测仪中使用自适应精确检测技术,不仅要检测M级阻值和K级阻值的非阻性电路信号,而且还要测试检测小阻值的信号。所以,检测仪为了实现自适应精确检测技术的目标,满足各种工作条件下的精度要求,需要将以下技术运用其中。
1)自动校准技术:在导弹检测仪上安装校准电路,并且利用校准电路所特有的功能,去除检测电缆上和检测仪内部电路的阻值。因为在检测仪工作的时候,检测回路的接触电阻和回路电阻的阻值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检测仪在采用自动校准技术来设计电路。并且,使用自动校准技术,在使用长时间放置后的电缆或者是全新的检测电缆时,都可以自动地通过其内部设置的标准电阻,对回路阻值进行校准检测,进而对检测结果进行校准,在完成校准的同时,系统还会自动的存储该阻值,以备下次再用;
2)温度补偿技术:在导弹检测仪的内部设计相应的温度补偿技术,在每次开机后,都检测标准电阻的工作情况,并且根据其标准值和检测值来确定温度的补偿系数,进而在检测导弹时,利用其检测仪内部的高精度、低温漂的标准电阻对其进行温度补偿;
3)软件滤波技术:同时,还应该在导弹检测仪中运用软件滤波技术,使其对电路中的每个检测信号都进行多次采集,并且对这些采集到的数据组进行整体的、全面的判断和处理,删去那些偏离中心值较大的数值,并且最终的检测值用有效数据的平均值所替代。
最后,通过将上述三种技术运用到导弹检测仪中,完全可以满足检测仪在各个规定的环境中进行各种精度的检验测试。
3 结论
在导弹检测仪中采用微电流安全检测技术和自适应精确测试技术,不仅对其的电路进行的简化,而且还提高了系统检测的精确性,同时还增加了中文显示界面,减少了定位故障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谷国栋,张永顺.基于自适应滤波和AR模型的ARM检测技术[J].无线电工程,2009,39(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