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3 11:04:47
导语:在火电厂机组月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实时信息 监控管理系统 系统功能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0-0004-02
1、火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系统PowerSIS概述
我公司自主开发的火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系统PowerSIS基于实时数据库PI,关系数据库SQL Server开发,实现了电厂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处理,以及生产运行工况实时监视、运行报表统计与考核、性能计算与分析、机组性能试验等功能;同时,PowerSIS系统还为电厂的EAM系统及门户系统提供生产运行实时数据。目前,PowerSIS系统已经应用于国内多个电厂,成为电厂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为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以及提高电厂生产管理的效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其系统运行环境如下:
1.1 硬件环境
服务器:实时/历史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接口机:工控微机。
客户机:PC微机:Pentium III及以上,内存128M,硬盘20G以上。
1.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服务器端:Windows Server 2008;客户机: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以上版本;数据库服务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以上;实时数据库:PI。
2、火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系统PowerSIS系统功能
火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系统PowerSIS联网火电厂单元机组DCS以及其它控制系统,目的是达到全厂生产过程信息实现共享,从而为火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其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下(见图1):
(1)数据采集和处理:PowerSIS火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系统采集全厂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实时数据,包括机组及公用DCS系统、水煤灰辅控系统、网控系统、脱硫系统等。其主要功能如下:一是能够依据实际应用要去来设置各数据标签的采样频率、数据精度、安全等级、压缩比等参数;二是能对参数进行常规数学计算如加、减、乘、除等,并能对时间段内参数进行统计运算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累计值等。
(2)运行工况监视与查询:运行工况监视主要功能是对全厂生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使用户可以在各终端上对电厂的生产运行状况进行统一的监视,生产数据信息能够实现共享。其功能如下:一是所有的图形画面都支持回放功能,可以再现过去任意时刻的运行工况,使用户能更加直观地对生产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二是用户可以查询图形上动态图符和数据的属性、趋势曲线、历史数据等。另外,还可以对某段时间的参数做平均值计算,或者按一定时间间隔获得参数的历史数据,通过查询得到的数据也可以方便的导出到excel中供其他系统使用;三是系统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在运行工况图上修改数据库测点的某些常用属性,并可以对图形和趋势曲线组进行维护;四是系统采用PI系统提供的PI-ProcessBook作为生产运行画面的图形化组态工具,系统管理人员可以用PI-ProcessBook对图形进行在线修改,修改完成后再加载到PowerSIS系统中显示。由于PowerSIS系统客户端的图形显示采用svg图形格式,因此在客户端不需要安装PI系统提供的PI-ActiveView控件。其系统首页如图2所示:
(3)运行统计与考核:运行统计与考核是针对电厂生产运行部门的统计和管理需要开发, 系统提供了方便而实用的报表统计系统,具有高效的公式解析模块,并且具有很好的扩充性,用户可以自定义各类生产运行报表,完全满足了电厂生产统计管理和指标考核的日常需求, 摒弃了原有的手工报表的模式,能够极大的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量,同时所得报表统计的准确性得到了保障,管理效率大大提升。1)生产运行日志:生产运行日志供集控运行值班人员使用,能够实现集控生产运行日志的自动记录和查询。生产运行日报的格式与电厂原有的手工抄表报表格式完全一致。原来值班人员每小时的抄表记录数据,现在可以由系统自动记录,并随时供各级管理人员调用和查看。对于部分不能采集的手工抄表数据,系统也为运行人员提供了手工输入方式。对运行参数超出上限和下限的值系统会用红色标示出来,以提醒值班人员对数据进行检查校核。2)经济技术指标报表:为生产运行统计人员提供生产技术指标报表中实时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技术指标报表的自动计算和报表生成功能。使统计人员能够快速的完成每天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值的日统计、月统计和年统计,并形成要求的报表,供各级管理人员查询和分析。经济技术指标报表主要包括经济技术指标日报、经济技术指标月报和经济技术指标报表台帐三个部分,按各个电厂的不同要求,报表的格式和内容可以有所不同,图3为经济指标报表台帐查询图表。3)小指标竞赛报表:按用户定义的运算法则将运行指标转化为量化考核指标,按值别对用户要求考核的指标进行日、月统计,自动计算出各值的月得分,并形成小指标竞赛报表。报表数据可以供各级管理人员查询和分析,为电厂运行班组的月度值际竞赛排名提供主要依据。主要包括小指标竞赛日报、小指标竞赛月报和小指标竞赛报表台帐三部分
(4)性能计算与分析。1)性能计算:性能计算遵循ASME“电厂试验规定”的最新版本,对电厂经济性指标进行在线性能计算,并以表格和图形形式显示全厂和机组的性能计算数据。系统采用可调整的数学模型,专业人员可以根据机组的性能试验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调整,以确保性能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性能计算包括厂级指标性能计算与分析和机组性能计算与分析,厂级性能计算分析项目大致有全厂供电与发电煤耗率、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率、发电机电压品质、燃料量、燃油量、补给水量、辅助用汽量等各项指标。机组性能计算和分析的项目大致包括总体、汽机、锅炉、凝汽器、空预器等的性能指标。2)耗差分析:耗差分析包括可控耗差和不可控耗差分析两部分,可控耗差分析是优化机组运行工况,有效降低可控耗差,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基础;不可控耗差分析可以为设备检修和技术改造提供决策依据。耗差分析结果可以用直观的棒图和饼图形式显示。将耗差分析折合成运行费用损失,同时根据分析评估结果,计算出每台机组的运行成本。
由于机组的运行时间和设备性能差异等使各个机组目标值与设计值有一定的差异,在机组运行过程中,电厂会通过机组性能试验来测定机组的实际性能试验指标。因此,耗差分析模块为计算分析项目及算法提供了对目标值及偏差对煤耗影响的用户自定义功能,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在机组运行初期能损分析的准确性,也因为用户能够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自己修改计算公式和系数,也就能够有效的保证机组长期运行过程中计算和分析的准确性。
2.5 负荷优化分配与管理
(1)负荷管理:提供中调下达预计负荷的接口,可以读入中调预计负荷数据。该功能实现了中调下达的预计负荷查询,以及中调下达负荷与实际负荷的比较。通过实际负荷与计划负荷曲线的比较,能够方便值长及时传达负荷升降指令,实时指导生产运行,以满足中调对有功、无功曲线考核的要求。(2)负荷优化分配:对应给定的负荷,不同的主辅机运行方式和不同的运行参数将表现出不同的能耗水平。基于历史数据库的数据,确定某一时间段(可选)主要运行参数和性能指标随负荷的变化趋势,自动得到该参数的负荷特性曲线,为值班运行人员的优化调整以及负荷优化分配提供支持。负荷优化分配模块包括微增微耗参数、微增负荷分配、负荷经济分配计算等部分,通过全厂实际运行的总负荷(或AGC下达的负荷调度指令)在多台机组之间进行优化分配,使得全厂的煤耗率最低,从而指导机组经济运行。
2.6 设备状态与运行参数越限监测
通过对设备及运行参数的全过程监测,可以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决策支持。(1)设备运行状态监测:按要求的时段对机组的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在线统计,供各级管理人员查询。通过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和启动次数等的统计,为设备可靠性统计提供基础数据。将设备进行分类进行统计,统计设备一定时间段内的累计运行时间、累计停运时间、最长连续运行时间、最短连续运行时间、最长停运时间、最短停运时间、启动次数、停止次数。(2)设备运行参数越限监测:按要求的时段对主要运行参数的越限时间和越限次数进行在线统计,供各级管理人员查询。以此为基础,监视主、辅设备运行参数,以便当运行参数偏离正常值时,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和处理措施。将运行参数进行分类统计,统计主要运行参数在某个时间段内的越限记录及越限情况,越限记录包括:越上限的起始和结束时间,越上限的持续时间,越上限极值、越下限的起始和结束时间,越夏限的持续时间,越下限极值等。越限情况包括:累计越上限时间、累计越下限时间、累计越上限次数、累计越下限次数、最长越上限时间、最长越下限时间、最长越上限次数、最长越下限次数等。
2.7 机组性能试验
根据《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电站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和发电厂运行规程的要求进行在线热力试验和常规热力试验。(1)在线性能试验:在线热力试验所有数据全部取自数据库已有数据,试验结束后,系统能自动生成相关性能试验报告。如果试验期间工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如负荷波动大、主要表计出现异常等),可适当延长试验时间,并记录相应时间段,统计时将该时间段剔除即可,或者试验重新进行。同时在线热力试验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线性能试验的各项性能试验项目的条件和参数都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和修改,能对人工输入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判断。试验完毕后自动生成性能试验报告并存储和供各级管理人员查询。(2)常规性能试验:由于机组性能指标计算不仅需要DCS实时数据,而且需要大量的离线数据。试验期间的入炉煤、灰、渣等化验结果滞后;为提高性能试验的准确性,部分关键数据需要用专用仪器测量(如排烟温度、排烟氧量等),因此存在数据源不同步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系统中设置了常规热力试验功能,该功能完全模拟了电厂热试人员进行热力性能试验的真实状况。电厂的热试专工或节能专工负责该项试验,由负责人对试验项目的条件和参数等进行设置。在试验结束后,系统能自动生成相关性能试验报告,供运行和管理人员查看试验报告。试验报告的数据也可以导入EXCEL表中,供其它系统使用。
2.8 系统管理
该系统管理功能强大,一是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及指标报表结构进行维护,并对用户权限、用户登陆和操作日志等进行管理;二是系统具有集成的标准用户管理功能和权限控制,可以适应电厂组织机构和管理方式变化,并支持单点登录;三是系统的用户授权管理机制,保证了每个用户必须通过授权才能使用本系统。系统的权限可以控制到每个基本功能模块上,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3、结语
总之,火电厂实时信息监控管理系统PowerSIS,PowerSIS系统采用先进的标准化和组件化设计思想,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其应用为电厂的安全和经济运行提供完整的运行信息、趋势分析、操作指标、运行参数及其偏差分析等;协助运行管理人员实施经济的运行方式、优化全厂负荷在各个机组的分配、指导运行人员进行操作调整,从而在保证电厂负荷的饱满度的基础上,节能降耗,提高火力发电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作者:李青.火力发电厂节能和指标管理技术.
[2]《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关键词]:调度数据直播 QML 可视化技术
通过构建河北省地县三级一体化电网运行安全评估和指标监控体系,采用可视化监视技术手段,实现电网运行信息全景、实时、快捷、安全,直接将电网情况和运行分析的结构呈现到各级管理决策者和专业人员面前,为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专业提供便捷的数据结论支持。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网运行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电网运行数据正在经历从秒级到毫秒级、从稳态到动态的转变。数据规模快速增长。较传统表格和数字方式,图形图表等直观方法更适展示和分析海量的电网数据信息,其二维/三维的可视化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通过统一实用、高效便捷的可视化展示手段,对电网运行的监视、控制、调度、分析、规划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已经成为调度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电需求增加,电网存在局部设备临近极限运行,运行人员需要分析大量的运行数据,快速感知电网异常,把握事件发展趋势,应对突发事件,这些都使得对电网运行安全指标的研究和可视化应用越来越迫切。针对电网生产需求,建立统一的电网运行安全的量化指标体系,是目前急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基于电网调控运行实际需求,研究建立了电网安全指标体系,使电网调控运行人员更方便、更直观地了解当前系统的运行状态。将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功能与可视化技术有机结合,建立的统一规范的数据获取、分析、展示软硬件架构,实现大屏幕投影设备、桌面PC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的“三屏合一”。大幅提升调控运行人员对大电网异常的感知能力和运行操控驾驭能力。
1.可视化的概念和技术发展
研究表明,人眼对图形的敏感度大大高于对数据的敏感度。90年代,电力系统市场化席卷全球,这使得系统更加复杂,数据成倍增加,可视化的要求也愈加迫切。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比较突出并且广泛应用于实践的首推美国学者Thomas Jeffrey Overbye教授和Mark James Laufenberg 博士,其研究课题组和掌管的Power World公司开展了电力系统可视化的系列研究工作,在其提出的电压等位线(contouring)显示技术的基础上,对节点数据,线路数据,稳定域的算法和显示进行了可视化研究。
我国在智能调度领域已经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技术尝试,近年来,华北电网稳态、动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程发电系统控制,华东电网公司开展的以高级调度中心项目群为突破的智能电网探索,智能可视化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
2.系统设计
河北南部电网运行安全可视化监控和信息直播系统基于现有的电网业务系统,采用面向服务的系统架构,将实时数据、统计分析数据和管理信息进行内容重构和一体化可视化设计。实现对安全生产信息全方位、可视化、在线实时展示、统计和分析,全面提升了电网运行安全生产管理集约化水平,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实时调控能力。特别是“大运行”体系建成后,要求我们必须以电网安全为中心,汇聚省、地、县三级的的电网运行信息,权衡优质、经济、环保多维约束,统筹过去、现在和未来系统的运行质量,构建电网运行安全评估和指标监控体系,实现电网运行工作状况24小时全景、及时、可视化监视技术手段,逐步完成由应急处置型向超前预防型的转变。
软件架构设计
系统分为数据获取、数据梳理、数据展示;数据获取是从金仓数据库、实时数据D5000、海讯数据库等来获取电网运行状态数据信息,运用C++技术TCP通信协议实现客户端和数据库的交互;数据梳理是把从后台获取数据封装成JSON格式的文件,客户端接受JSON进行解析从而更新数据模型;数据展现分别通过大屏、PC机、移动终端等多种方式进行定制化展现,根据不同的条件来获取查看电网运行信息。
3.电网运行安全指标体系设计
系统设计从安全、质量、环保、公平为四个维度,对省级电网运行质量进行量化衡量和关键指标(PKI)的监控。整个电网运行指标体系呈树形结构,以各数据主题为核心形成四个指标集,在各指标集下根据评价需求划分成一系列指标子集,在各指标子集下进一步根据评估内容细分为各指标类,最终落实到具体单项评估指标上。
3.1安全主题指标集
电网调度运行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因而安全主题指标集是电网运行指标体系的重中之重。安全主题指标集在时间维度上从后评估、实时监控、预警三个方面出发,分别实现对电网调度运行历史安全水平的评价、对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监控和对未来省级电网安全危险点的预防。安全评估指标子集设计以实现电网运行安全的目标管理为指导思想,实时监控和预警指标子集设计则致力于电网运行安全的过程管理,而在实时监控指标子集设计中更加注重指标的精炼性和直观性。
安全评估指标子集:电网运行安全评估根据实际电网调度运行情况,从负荷预测准确率、危险断面、设备负载率、备用运行、安全事故管理、检修操作、二次系统运行七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评价电网调度运行的安全水平。电网运行的安全评估重点关注电网运行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因而在各指标子集的设计过程中充分体现目标管理的思想,以抓大放小、宁缺毋滥的标准筛选指标。
安全监控指标子集:安全监控指标用于在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为调度值班人员提供一些“所见即所得”的辅助决策信息,以帮助他们判断电网运行的健康状况、分析在故障情况下应采取哪些措施、调用哪些机组、调整哪些装置将故障的影响范围降到最低。
安全预警指标子集:电网运行安全预警根据对电网未来运行方式的预测,从电网结构、电力供需、一次能源供应、危险断面及设备、系统调峰、系统备用、系统稳定、短路计算八个方面,全面细致地分析电网运行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电网运行安全预警重点关注各种运行预测数据中所隐含的电网运行危险点,因而在指标子集的设计中紧密围绕过程控制的思想,从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角度出发筛选指标,以推动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的预防、预控。
3.2质量主题指标集
电网运行质量主题指标集在时间维度上从后评估和实时监控两个方面出发,根据电网运行的自动记录数据,分别实现对全网频率和电压质量水平的后评估和实时监控。频率和电压是电网运行质量的集中有效体现,在频率、电压指标类的设计中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既抓住反映频率、电压质量的典型指标,又挖掘保障电网运行质量所采取措施的相关重要指标。
质量评估指标子集: 50±0.2赫兹的责任频率越限运行的时间,50±0.1赫兹的责任频率越限运行时间,电网最高、最低频率,A1/A2不合格次数,责任频率合格率,一次调频投运率,一次调频电量,机组AGC投运率,机组AGC指令调节性能;电压,主网电压合格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中枢点电压合格率,电压不合格厂站情况,电压最高、最低值发生情况,变电站电容(电抗器)投运情况,电厂电压控制措施,
质量监控指标子集:质量监控指标用于在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为调度值班人员提供一些“所见即所得”的反映电网供电质量的特征指标。系统频率,系统频率指标是衡量全网有功功率平衡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实时调度运行中调度员需密切监视的运行指标,保证系统频率在合理范围内是提高供电质量水平的关键举措。主网电压合格率,主网电压水平是衡量全网无功支撑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在实时调度运行中调度员需密切监视的运行指标,保证主网电压合格率在合理范围内是提高供电质量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3.3效益主题指标集
电网运行效益主题是根据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从经济、节能、环保效益三个方面全面评估电网运行的效益水平。电网的经济、节能、环保效益是对电网运行效益内涵的深入诠释,在经济、节能效益指标子集的设计中以预测与后评估并重,既挖掘反映经济、节能效益发展趋势的预测指标,又抓住有效评价电网运行经济、节能性的后评估指标;在环保效益指标子集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电网调度运行在促进电力环境友好中的社会责任,从切实保障电力环保、自动记录统计简便的角度出发设计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子集:电网运行经济效益指标子集从时间维度上分为后评估和预测两个部分,分别反映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变化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在后评估指标设计中不仅实现了对历史经济效益数据的科学统计,还着力分析影响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并采用先进的理想调度系统挖掘电网运行经济效益的可提高之处,从而推动电网经济运行的精益化管理。经济效益后评估指标:总购电成本,单位购电成本,不同电价区间机组调用情况,月度发电计划偏差率,单位购电成本偏差率,购电成本可节约率,经济效益预测指标,单位购电成本预测,总购电成本预测,边际购电成本预测。
节能效益指标子集:电网运行节能效益指标子集用于电网运行节能水平分析的常态管理机制,从时间维度上分为后评估和预测两个部分,以分别体现电网运行节能效益的实现情况以及趋势预估。电网运行的节能潜力主要反映在降低了网损、提高了水能利用率、降低了全网发电煤耗三个方面。
节能效益后评估指标:高压输电网网损,直调火电厂平均煤耗,全网火电机组平均煤耗,全网火电机组边际煤耗,火电机组发电煤耗贡献率,直调水电厂水能利用提高率,节能效益预测指标,高压输电网损的预测,直调火电厂平均煤耗预测,全网火电机组平均煤耗预测,全网火电机组边际煤耗预测。
环保效益指标子集:电网运行环保效益指标子集用于电网运行环保水平分析的常态管理机制,主要利用火电厂脱硫装置自动监测系统,评估各火电厂的脱硫执行情况。火电厂脱硫装置投运率,可再生能源调用率。
3.4公平主题指标集
电网运行公平主题指标集以电网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用于实现电网运行公平性的常态评估机制,主动向电力监管部门、社会公众披露电力调度公平性信息,是电网调度运行部门变被动接受监管为主动适应监管的重要举措。公平主体指标集的设计不仅实现调度公平性信息披露,还深入挖掘各机组对电网调峰贡献与其差别利用小时的关联性,并通过理想调度系统科学评估电网在实际运行中为实现三公调度而必须付出的成本。主要指标:发电合同完成率,同类机组平均利用小时,三公调度成本,月度计划平均完成率,发电机组平均峰谷差,机组调峰贡献率,机组差别利用小时率,差别电量公平性,网络阻塞造成计划电量未完成率。
4.总结
通过构建河北省地县三级一体化电网运行安全评估和指标监控体系,采用可视化监视技术手段,实现电网运行信息全景、实时、快捷、安全,直接将电网情况和运行分析的结构呈现到各级管理决策者和专业人员面前,为电网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各专业提供了便捷的数据结论支持,在河北具体的电网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于安全指标体系设计,通过采用一体化、模块化的技术实现手段,实现对离散在的各类应用和系统中的数据的统一展示、监视和,形成了一套具有理论基础的电网安全的评估、监视、展示系统,具备了非常高的推广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韩祯祥,吕捷,邱家驹。科学计算可视化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电网技术,1996,20(7);22-27
【2】杨光。电网可视化技术。国际电力。2004,2;45-47
【3】刘绕,李卫东,吕阳。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可视化技术综述。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5(4);92-99
【4】廖晓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视化开发平台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D】.上海交通大学,2008
【5】张小诺,王宇,王绍宏.电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勘测与设计,2007(2):74-77
【6】刘振亚,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支撑又好又快发展.电网与清洁能源.2009.25(9)
【7】《电力百科全书》
关键词:数字化煤场;掺配烧,优化;决策模型;煤种
为降低电厂能耗指标和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推进优化全过程成本管控工作,围绕节能降耗的要求,采取多项精细智能化管理方式,实现节能、自动化管理。当锅炉入炉煤种多变、各煤质指标偏离设计值时,将影响锅炉燃烧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数字化煤场智能掺配烧优化系统是一套关于燃煤机组多煤种混烧优化运行的软件系统,系统实现对电厂燃煤从进厂到燃烧的全流程管理,能对堆煤、存煤、配煤、取煤、燃烧、购煤等做出全自动的决策,此外,系统还能够对实现电厂煤场的数字化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1数字化煤场智能掺配烧优化系统总体设计
数字化煤场通过设置煤场固定式盘煤系统,要求采用进口激光扫描仪,通过载重云台安装在煤棚顶部马道部位。系统设置就地数据采集控制系统,负责实时扫描仪数据的采集,就地采集控制系统通过无线方式通信。配套设置煤场数字化管理系统,负责处理盘煤系统采集的数据,实现煤场内存煤情况的动态显示。
2系统设计组成
智能掺配烧系统参与的管理环节有煤场、掺配、上仓、燃烧、报表。智能配煤掺烧管理系统以配煤掺烧模型如图1所示:1)煤场分区管理功能系统。根据实际需要将电厂现有煤场划分为若干区域,作为煤场管理其他环节对煤场具置精确定位的基础,系统支持按煤质、地域、矿点等多种堆煤方式。将煤场按不同矿别及相关参数分为多个存煤分区,将入厂煤卸至指定的卸煤位置。系统按照来煤矿点信息分区卸煤,分配同一矿点范围内的煤堆放在一个区,或者根据来煤煤质情况进行分区卸煤,以供煤单位的合同条款(信息来源从接口系统获取)以及供煤单位的送煤煤质历史数据为依据:对没有合作历史或合作时间较短的单位以合同数据为依据;对合作时间较长的单位,采用历史平均数据作为煤质预估的依据。按照预估的热值、挥发份、硫份等参数自动匹配各个煤场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生成各供应商的煤卸车位置的方案,分配一定指标范围内的煤堆放在一个区,并提供查询、确认功能,实现了入场煤到指定区域卸煤、堆放。通过入厂计量设备获取入场煤量数据,同一矿点同一天同一煤种的来煤认为一个批次的煤,可通过该批次号从数字化标准化验室系统获取匹配的煤质数据,实现每一批次煤从入场、出场计量、煤质化验、煤场盘存等信息的跟踪。入场煤的数据包括:批次号、来煤车船信息、矿点信息、煤种信息、煤质信息、实际堆煤位置信息、堆煤重量、卸煤时间等信息。2)燃煤出场管理功能。燃煤出场即入炉管理,入炉出场煤重量数据通过给煤机入炉皮带下的电子秤获取,取料时根据配煤掺烧方案从不同煤场分区取煤进行加仓入炉,其实际取料位置数据可结合堆取料机取料时的区域定位装置获取。同时并记录堆取料机取煤作业的煤场、取煤区域、煤种、矿点、批次号、取煤量、取煤时间等信息。3)煤场实时动态管理功能。根据每日堆煤、取煤的情况,实时生成当前存煤的三维示意图形,提供对存煤图形的放大、缩小、旋转、网格等多种功能,形象直观地显示当前存煤现状。同时可通过煤场布置界面,显示每一次堆取料机操作后煤场相应区域图形变化,实时了解当前的实际用煤量以及剩余存储量,实现对煤场的数字化实时存煤监控管理。4)防自燃管理功能。煤场测温通过人工用手持式插杆测温仪对煤堆温度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发送到系统,系统接收煤场(区域)各煤种的温度测量数据,提交测温记录表,在提交时系统根据预定的超温设置,针对该测温记录自动判别是否弹出超温报警信息,如若超温则系统生成超温防火处置记录表,根据超温情况填写超温处置记录。系统提供自动生成煤场测温及堆放时间报表并保存,可实时展示煤场的测温及堆放时间数据。5)智能配煤功能。系统满足根据煤质分析数据、实验室分析数据和现场煤仓实验数据,建立合适的混煤煤质预测模型和混煤燃烧性能预测模型,通过采用合理的优化算法,得出电厂在不同负荷下面,不同混煤种类的最佳配比及混煤特性,给出最优化的配煤指导方案,以指导运行人员控制机组安全、环保、经济性最佳的状况运行。6)煤仓动态实时监测功能。设计的系统要求通过监测各个煤仓的实时煤位并实时计算给煤量,来完成对煤仓中煤种信息的实时监测,包括:入炉煤的煤种信息、煤仓中各种煤种的实时存储量、煤位高度、煤质情况等,当燃烧器中煤种发生变化时,应能给运行人员以明确提示。系统可实时监测煤仓中多煤种分界面,对于原煤仓煤种的燃烧判断误差时间一般要求小于20分钟。7)优化混烧功能。系统设计实时监视当前的制粉系统运行状况和锅炉燃烧及排放情况,在预定的优化目标下,通过实时优化程序和专家系统,对制粉系统和燃烧器运行做出优化调整,保证锅炉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8)效益评估功能。系统设计应能根据电厂的实际使用情况,计算出大型火电机组配煤优化决策系统项目为电厂带来的单次以及累加经济效益。9)原煤购买建议功能。提供的系统应满足针对存煤状况以及各种煤混烧的结果、煤价的因素综合考虑以后提出优化指导,通过这个功能以实现从原煤的来源上更能符合或者接近高效的混烧要求。
3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设计原理图如图2所示,系统应能实现时刻监视当前的制粉系统运行状况和锅炉燃烧及排放情况,在预定的优化目标下,通过实时优化程序和专家系统,对制粉系统和燃烧器运行做出优化调整,保证锅炉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图2系统设计原理流程图系统提供的配煤建议执行完毕后,系统同时务必保证对煤场地图能动态更新,能显示煤场存煤的实际情况,以四维图、三维图和二维展开图显示每一次运送煤的存放位置、角度、时间、煤质信息和重量。燃烧结束以后,系统同时对制粉系统、锅炉、脱硫脱硝、除尘的实际运行性能进行评估,对各环节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进而对配煤方案和掺烧方案进行评估分析,根据实际性能数据对计算模型进行自动修正。系统能根据掺烧情况、月度负荷情况、市场煤情况等自动寻优计算出月度煤种需求和采购建议。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设计,与电厂分层的网络结构进行无缝连接,覆盖包括燃料运行部、集控室、设备检修部、化学化验部、生产管理部、厂级管理部等。
4系统设计总体要求
4.1模型设计要求
系统应针对不同的火电厂的锅炉类型和煤种开展实验分析、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完善的数学模型、应用模型和算法模型,并将分析结论和模型集成到系统中。
4.2软件设计要求
应用软件要求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开放式体系结构、分布式系统、模块化设计、组件技术等方法,保持应用程序与数据库实体、网络配置和硬件配置的相对独立性,提供完整丰富的数据访问接口,支持混煤混烧系统重要数据的共享。系统要求严密安防设计,采取足够的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运行和数据的安全保存,具有完善的自诊断功能,保证系统的连续、有效运行,系统内某一部件故障不应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混煤混烧系统应当统一管理用户、角色和权限,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性。系统设计用户端以Windows操作系统(PC机)为使用平台考虑,管理信息系统作为PC服务器以SQLServer为运行平台考虑,以.NET为主要开发体系(开发标准应得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全面支持),系统主要采取纯B/S方式的浏览器用户界面,客户端只需浏览器支持,如需插件应由系统自动安装,系统管理和设置模块也应尽可能采用B/S方式。系统软件基于配煤的工作流程进行驱动,以“堆、配、取、烧”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将相关的功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
4.3系统设计
接口需要根据锅炉、制粉系统等的运行状况来提供优化决策,从电厂的集控系统中数据采集采用只读方式读取所需的数据。主要数据点参见表1:
5结束语
系统应用目的是通过最大化且合理的混烧低价煤种,从而降低电厂运行的燃料成本,提高全厂的经济效益;提供混烧状态下的优化运行建议,从而保障锅炉混烧的安全,保证排放达标;提供信息化和自动化的煤场管理方法,从而规范燃料调度,保证混烧工作高效进行。系统实现了煤场的可视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电厂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夏季.火电机组配煤掺烧全过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孙云峰.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关键词:管理脱硫环保制度公关培训安全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火电机组对电力环保工作也提升上了重要工作日程,因此,进一步完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着力加强技术培训,着力加强脱硫运行管理,对形成能源节约、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电厂经济利益、树立企业良好环保形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面对复杂严峻的环保形势,如何做好脱硫管理,积极改善火电厂指标排放是必须积极深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一、脱硫面临的现状分析
环保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解决火力发电厂即对废水、废气、废渣、噪音等污染源进行彻底治理,各项指标均应全部达到国家环保标准。从环保管理的各项内容、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以及管理经验来看,灰水脱硫工作是电厂环保管理的重点环节。同时,环保工作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责任心和工作技能都要求特别高的岗位。因此,加强环保工作管理,首先应该从加强脱硫管理工作入手。
二、从现状调研情况分析和薄弱环节
脱硫的管理需要提升,为此从现状出发,实际进行调研,分析目前存在的不足:
1、脱硫相关规章制度不健全,奖罚责任不明确,造成了工作无法可以。
2、培训力度不大,工作人员技术素质层次不齐,事故处理应急能力欠缺。
3、负荷过重、入炉煤含硫量高等因素的影响,系统设备欠账、排放参数极易超标,这些缺陷给脱水系统的正常投运带来很大困难。
4、脱硫工作人员巡检不到位,不能严格执行标准,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执行运行规范化标准,造成事态的扩大。
三、加强脱硫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针对以上重点部位、薄弱环节,运行分场从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制度、规范巡检、强化教育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灰水专业领域监督约束机制建设和规范管理。
(一)创新管控模式,实现运行的整体合一
2011年低,按照党委、公司的部署,运行分场、燃料运行和灰水运行打乱编制进行合并,燃料运行和灰水运行划归运行分场,实现了运行人员同值、同步统筹工作的新格局,从而从机构上实现运行管理流程化、模板化和信息化相统一的目的,达到运行工作“分步骤、定模板、有监督、可追溯”的规范要求。形成了上下沟通,深入推进对标管理力度,持续提升运行整体工作的效果。
(二)强化机制建设,做到管理科学规范
根据模块化运作需要,按照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分场对所有管理制度、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进行了全面梳理、修订完善,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权限,形成了新的《环保设施管理规定》、《灰水脱硫系统运行规程》、系统图以及各项奖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系统有效的运行技术管理支撑,并对人员的值班纪律进行了规范和要求,保障了脱硫有“法”可依,有“具”可循。
建立“日监督、周诊断和月对标”的长效工作机制,继续严格执行月度运行分析例会制度,对月度运行指标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同时,深入开展脱硫指标竞赛工作,在脱硫运行中开展指标竞赛,不断优化脱硫运行指标。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电耗、水耗等,找到脱硫工作经济的运行状态,提升指标水平。
科学规范,引进竞争机制。采取了奖罚机制,对有较大贡献的班组和个人予以奖励;对于工作不得力、繁衍了事的班组和个人予以惩罚,努力提高脱硫人员及外包人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三)加强培训管理, 提升岗位人员业务素质
紧紧抓住脱硫“达标排放”这一主线,根据环保部门和公司的要求,全面加强脱硫专业运行岗位业务培训。
积极开展了以运行岗位知识竞赛活动为契机的岗位业务培训工作,通过现场考问、技术比武、专家讲课、月度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员工业务培训,提升人员素质。并通过专业专工或外请专家讲课的形式,组织开展节能目标宣贯和节能培训工作,学习指标统计、指标分析、节能诊断、运行优化和异常指标管理等,提高脱硫运行人员节能意识和专业技能。
并针对外包工人员技术层次不齐的特点,积极督促外包人员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技能培训计划,并进行考试过关。目前,28名外包工人员,均达到了独立操作的能力。
通过以上培训管理手段,逐步提升脱硫人员素质、设备巡检质量,坚决避免人为因素的设备损坏和超标排放。
(四)查找问题症结,不断提升脱硫设备的设备健康
针对脱硫设备运行不稳定,设备缺陷等难题,积极组织开展设备缺陷专项排查和设备难题公关,破解了脱硫专业在安全运行状态的疑难杂症,确保脱硫参数健康、环保达标运行,脱硫效率保持最佳效果。
针对脱硫石膏脱水难问题,积极成立课题攻关小组,经过对真空泵进行检查,并对密封水、密封水槽、汽液分离器、摩擦带等部位的排查,根据原因制定了缺陷处理措施,更换了脱水机的滤布,将40吨石膏晶种投入吸收塔,从而提高了石膏晶核能力,一举攻克了脱硫石膏脱水效果差难题,确保烟气除尘效果,降低进入脱硫系统的烟气的飞灰量及其他杂质。
解决了#4吸收塔除雾器压力突然升高,严重影响了脱硫参数和脱硫效率的问题。通过增加除雾器冲洗次数、冲洗除雾器水总门和分门、联系消除#4除雾器水泵入口管道泄漏、及时控制工艺水箱液位等问题积极展开工作,使及#4吸收塔除雾器堵塞问题得到了显著改观,确保了脱硫设备畅通无阻。
(五)打造安全格局夯实脱硫工作安全基础
严格脱硫专业“两票三制”执行力度,及早发现设备异常,准确掌握设备实际运行状况,确保积累设备运行第一手资料,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减少或避免设备损坏,是保证脱硫工作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
运行分场加强了对“两票”情况执行和和缺陷管理,两票执行情况有了明显好转,多次抽查两票,票面合格率均为100%。在严格“两票”的基础上,根据脱硫工作转动设备和运行中很容易发生超温现象和泄漏的现象,着力加强了现场脱硫设施的运行管理,加强了现场巡检力度,增加中重点设备巡检次数,提高巡检密度,对规定巡检的时间、地点、路线、项目、内容,并通过走、看、嗅,听、摸、分析等六到法,以及看、听、嗅、摸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并通过放巡检卡的方式,督促提高了巡检质量,发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得到及时处理,确保脱硫系统和设备安全奠定了基础。
加强了紧急预案管理,针对脱硫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紧急情况处理等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规整,制定完善了紧急预案体系,确保了脱硫设备在紧急情况下的设施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1.1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主要是针对与发电有关的主要指标的管理。按时间分有月计划、月度分解计划、年计划。按类型分主要包含基准计划、目标计划、创新计划;按使用时效分主要有年初计划、月滚动计划、日滚动计划。
1.2统计管理
统计管理主要是针对已经完成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取样汇总分析,生产报表用于辅助生产经营决策,具体分为以下2类。1.2.1生产统计生产统计主要对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指标进行汇总分析,如发电量、上网电量、风机情况、场用电量、场损电量等,根据统计期的长短分为3种类型的统计报表:统计日报、统计月报、统计年报。统计日报主要用于日常生产实时监控,发现生产上的问题及时处理。统计月报对整个月生产相关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同时也会表示出与月计划、月累计计划的完成情况,用于进一步指导决策生产经营情况。同时也是公司各个部门进行数据;统计年报是全年汇总整体情况报表。1.2.2综合统计综合统计对指标统计的范围不限于生产相关指标,还包含财务指标、安全指标、环保指标,并且表现形式也不限于报表,还包含图形、文字分析以及图文分析。综合查询根据使用者提供的条件,动态产生查询结果,能够自定义的条件有口径、指标、时间等。
1.3数据管理
数据是目标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完成的功能有数据采集、数据上报、数据解锁、数据,数据处理过程1.3.1数据采集目标企业采用的是多级管理,生产经营指标需要上报采集到本部进行汇总管理,涉及到的角色有本部数据管理用户和厂级用户或厂级系统。数据采集的源分2种情况:无系统的需要电厂手工录入、有系统的通过系统接口可以直接取得数据。采集的数据主要分生产日报和生产月报指标、工业增加值指标、影响电影因素指标、电价指标、对标数据指标。1.3.2数据解锁此功能是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在数据从厂级单位到管理结点后,管理结点报表都会由这些数据汇总生产并,因此数据的修改需要严格的控制。
1.4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进行系统用户的管理,包括组织机构的建立、用户注册、角色划分,并按照角色对系统各模块进行使用授权、任务的添加、行政日历设置等。
2系统主要特点
统计数据是制定企业战略决策和计划的重要依据,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科学预测,揭示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企业统计的主要任务。科学的统计数据可以为企业的管理起到预警的作用。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运用了较为先进的管理统计理念,使用了较先进的开发技术,这一系统是目前国内发电企业内较为先进的计划统计管理系统。系统于2012年9月试运行,2013年正式运行,其主要创新点如下。1)数据源的自动化采集。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应用系统,涉及到企业各个方面的生产经营数据。以风场为例,本系统的基础数据源来自包括运行、设备、电气等多个专业系统,单期涉及基础数据采集点通常为200~400个。在未上本系统前,电厂通常是安排手工抄录的方式进行生产指标的计算和统计,其时效性和准确性以及精细小指标的数量无法满足管理要求。统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从抱着一大摞纸到现场到各个部门抄表要数转变为现在的在电脑前审核和分析相关生产数据。2)强大的数据处理和组织引擎。电厂采集到的基础数据基本上都是状态值,需要通过各种算法计算出各项指标才有其数据价值。同时指标有单项指标、综合指标、统计指标,如发电量指标,有机组发电量、全厂发电量、累计值发电量,到分公司乃至总部一级,还有不同口径的发电量汇总指标,如全口径发电量、分公司全口径发电量、火电发电量、煤机口径发电量、权益发电量等。因此,这些数据不仅仅需要计算出来,而且往往需要从多个维度组织起来。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为此提供了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数据组织引擎,将这些指标计算和数据的组织变得更加轻松简单。过去由于工具的缺乏,如对于风电,在计算像平均容量、利用小时、负载系数这些关键指标时,通常都是把一个风场当作一个整体机组而非一台台风机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这些指标的精确度。该系统的部署实施提供了迅捷的指标计算汇总统计工具和手段,同时也为计划统计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统计分析工具,一些过去手工无法实现的统计分析和管理方法(如机组增量存量数据分析等功能)也逐渐在系统内实现。3)对数据流的管理和控制。网络时代,大多数系统对于数据的处理仅仅是共享与传播,且仅有的控制是针对数据访问的限制。但是对于综合计划与统计业务来说,数据不仅需要保证其时效性和准确性,更重要的是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后不可变更的特点。为了防止类似问题的出现,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流管控机制,采用工作流信息处理技术和消息通知技术,增加了审批环节,对已数据进行锁定只读处理,同时对管理部门的系统自动化采集功能进行了调整,从根本上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后不可变更的要求。
3系统实施效果
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将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各方面的事先计划数据和事后统计数据进行结合分析比较,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主要表示在以下几方面。1)统一规范的计划统计工作管理。配合公司三级管理主体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了发电业务全组织覆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使得各级单位生产经营统计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于新投产的电厂及新成立的区域公司,通过系统的部署,都可以快速清晰的进入工作角色。2)使企业决策更加科学、合理。通过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对企业生产经营状态的主要指标进行统计跟踪监测,让各级主要领导及时了解生产经营运行状态。同时通过对企业生产运行结果进行统计核算、统计分析、不同维度数据对比,将信息及时反馈给下一个运行期,让各级主要领导及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纠正或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计划,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有序运行。3)通过系统建设,建立信息的多层次多维度交流通道。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实现了与厂级生产运行实时监控系统、厂级电量系统、厂级燃料系统等的数据采集通道连接,使得综合统计部门和其他专业部门的横向协作交流有了更多的通道,保证了数据一致性,减少了资源浪费。同时,各单位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之间的通知公告功能,也使得综合统计部门各层级之间的纵向沟通交流有了更多通道。4)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大幅度的提升。从电厂侧的数据采集到各级单位的指标计算到各级管理单位的汇总统计,综合计划与统计信息系统目前均已实现相应功能,包括火电厂侧各计量测点或码表值的自动定时采集,也包括各电厂机组乃至每台风机投产时间或起停时间都精确到秒,以便精确的计算平均容量和运行小时等指标。
4结语
关键词:发电企业;经营管理;经营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21-03
当今,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发电厂整体管理水平的第一标准。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同时伴随着煤炭价格的偏高,经营管理变得日益困难。发电厂必须依靠自身内部挖潜来保证自身的生存及发展壮大。电厂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在自身的生产成本的降低,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并以此获得最大的利润。
发电厂的生产成本中70%为燃料成本及用水成本,因此作好节能降耗工作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作好节能降耗工作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改进,提高发电厂运行经济性。
一、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概况
2004年4月28日,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兴建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前期为阜矿集团解决部分煤矿破产转型、安置下岗再就业矿工而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
公司总装机容量为600MW,配备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4台,南京汽轮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50MW抽汽供热式汽轮机2台,武汉汽轮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50MW凝汽式汽轮机2台。
燃料设计煤种为阜新地煤,热值为2 908―3 219千卡/千克。设计生产用水为矿井疏矸水,分别来自9个煤矿。由于阜新是缺水城市,在干旱少雨季节,矿井疏矸水水量不足,初设时将清河门区的自来水作为备用水源。
本期工程是热电联产项目,为清河门区供热,设计供暖面积260万平方米,目前供暖面积64万平方米。
工程于2005年4月20日开工,2007年7月4台机组全部移交生产。
二、研究阜新公司战略背景及意义
阜新公司总装机容量及单机容量偏小,生产成本相对偏高,且面对电煤价格持续攀升、机组利用小时下降、电价下调、水价上涨等严峻挑战。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公司财务费用增加,环保监督执法力度加大,收费标准提高。
以上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均会制约公司获利能力的提升,公司保持和提升经营业绩任重道远,务必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公司发电、燃料的市场脉搏,管控生产经营成本,实行低成本战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可持续价值 。
三、阜新金山公司战略途径
(一)生产管理
公司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全面推进先进管理理念,积极参与同等级对标管理,以创建“安全可靠、指标一流、装备先进、规范整洁”标杆机组为载体,通过完善机制、精细治理、技改优化、检修创优、强化对标等工作,实现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双提升。
1.贯彻电量创效益方针,加大抢发电力度
在近年来辽宁省电网装机容量过剩、用电负荷增长缓慢的局面下,密切关注电力市场运行情况,抓住机会,加强与省电力公司沟通,在争取实现最佳开机方式和较高的日计划电量基础上,进行年、月、日电量任务分解,实行值长负责制;同时,充分发挥电量竞赛奖惩制度,有效提高员工抢发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电网负荷空间,多带负荷、巧带负荷,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做到度电必争,千瓦不让,争取稳发、多发,历年完成利用小时超出全省年平均利用小时11%左右,位于省直调电厂前列。
2.降煤价、控成本,燃料管理不断加强
燃料是火电厂的最大成本,公司不断深化燃料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燃料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一是进一步优化燃煤采购策略。根据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坚持每周报价,改季度、年度合同为月度合同,及时调整煤炭采购价格,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为实现公司年终利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努力控制入厂、入炉煤的热值差。实施采样人员定期轮换机制;实现汽车和火车采样自动化,达到采样、制样、编码打包全自动完成;加大监察力度,通过监察小组到现场对采制化过程进行监督和手机24小时在线监视,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同时,还将热值差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历年热值差控制在集团公司达标值(630KJ/kg)以内。三是保证锅炉燃烧用煤的基础上,合理调配掺烧比例,不断增加劣质煤的掺烧量,有效降低入炉综合标煤单价。目前,劣质煤的掺配量达到入炉煤量55%,入炉热值基本控制在2300―2400千卡/千克范围内。
3.全面推进设备检修治理,提升机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投产初期,受设计、制造、建设工期短、投资少及安装水平限制,诸多问题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暴露出来,锅炉四管漏泄频繁、尾部烟道漏风严重;汽轮机轴系负荷分配不合理造成振动大、循环水泵运行中多次发生轴系断裂及出口门开不开、关不严、给水泵机封漏泄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机组可靠性,制约了机组经济性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在集团公司、区域公司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持下,生产部门组成专项治理小组,逐一破解难题。设备治理方面,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及时、准确、完整地完成可靠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对照国内外同行业的可靠性指标,为生产和设备管理提供依据。针对2011年末3号主变A相高压侧套管燃烧起火问题,联系变压器厂家,咨询电科院专家和其他单位,进行系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确定上海传奇电器有限公司的套管末屏装置在结构、装配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致使变压器套管末屏接地不良,A相套管炸裂。更改了套管厂家,完成3号主变高压侧套管的更换,为同期投入的设备厂家提供了整改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隐患。
(2)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加大设备技改及治理力度。实施了锅炉风机变频改造,电除尘的优化运行改造,大幅降低厂用电率;会同专家共同研究解决了汽轮机轴系振动问题;更换循环水泵泵轴、完成循环水泵双速及出口门液力自动改造;检修给水泵芯包,解决了给水泵机械密封漏泄、优化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系统;成功改造#1、4机组胶球系统,提高真空1.0KPa,降低煤耗3.26克/千瓦时。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易磨损问题,重点进行了治理。实行受热面定期检查工作,记录磨损部位,归档分类,针对每次锅炉受热面漏泄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查找原因,总结规律,并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管理理念,安排技术人员到外面学习先进经验,聘请专家分析,首先对炉膛四角的水冷壁管从上至下覆盖浇注料,圆满解决了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四角水冷壁管水循化不良,受热不均所致的频繁爆管问题;根据炉膛冲刷磨损的严重部位,在尽量防止锅炉热效率降低的前提下,在浇注料过渡区加装护瓦,分间隔的加装防磨粱,科学的对水冷壁易磨损部位进行了喷涂;尾部过热器、再热器联箱密封盒灌装石棉线,解决了尾部受热面管子因漏风磨损造成的漏泄问题;逢停必检,认真检查炉膛、尾部烟道受热面管子磨损减薄情况,检查管子有无超温变形情况,鳍片有无磨通开焊,炉内浇注料、耐火材料、喷涂完整无脱落、无裂纹、无损坏,否则要及时进行更换和修补。根据观察锅炉受热面磨损情况,通过磨损厚度、角度分析,运行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送、引风机出力,减小了一次风比例,尽可能的降低烟气流速,降低飞灰可燃物,减轻受热面磨损。这些措施的采取,使锅炉“四管”漏泄造成非停的次数大幅减少。
(3)加强技术监督,实行“关口前移”,及时发现3号发电机因厂家制造安装问题形成的槽口垫块脱落松动的重大隐患。在集团公司、区域公司的支持下,积极聘请专家指导,组成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大量论证,最后确定将3号发电机槽口垫块全部打下,清理后加浸胶的适形毡重新安装,经过后来停机检查,确证这一方法取得了预期效果。
(4)优质的检修和维护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自2010年依次圆满完成1、2、3号机组A级检修及4台机组部分C级检修工作。在A级检修时,获得了区域公司的大力支持,并在区域公司和华电电科院的帮助下,通过多次专家协调会,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机组实际状况及资金情况分别制定并实施机、炉侧优化项目,重点进行汽轮机轴封系统优化、机炉侧疏水系统优化、冷却水塔优化,EH油系统隐患等改造和治理,做到准备充分、计划完善、组织严密、检修队伍优质、质量监督严格。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节能降耗为主线,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大修文件包作业程序,加强W点、H点、P点验收管理,确保检修工艺和检修质量达到要求。做好优化项目,着力提高设备可靠性,改善机组能耗水平,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集团A级检修要求。2号机组发电煤耗降低12.62克/千万时,1号机组发电煤耗降低8.5克/千万时,三号机组发电煤耗降低13.5克/千万时,完成了预期目标,创建了“效益”提升新平台。
(5)随着机组可靠性的提高,设备治理逐步迈进精细化。确定“生产现场零缺陷”的工作目标,重点加大设备“跑、冒、滴、漏”等缺陷的治理力度,本着“高标准、实治理、快行动”的原则,仅2012年上半年累计处理缺陷2575项,处理率达到94.25%,设备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有效减少非停次数。
通过大量实质性检修工作的实施,各项问题的逐步解决,机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其中四号机组在2011年连续运行达到123天,共运行7 926小时,发电利用小时完成6 197小时,非计划停运0次,等效可用系数96.58%。
4.立足对标管理,加强经济运行调整,实现指标持续性改善
(1)按照集团和区域公司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对标工作部署,在公司党政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组建了由公司总经理挂帅的对标管理领导小组和对标工作小组。制定了《对标管理办法》、《对标例会制度》,建立了生产目标责任制,实行了指标分级管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闭环管理,为有效开展对标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建立并改进对标模板,按集团公司季度对标结果,在动态中确定同类机组指标国内先进值、集团先进、平均值,结合生产实际及设计值、效率试验值等情况,明确供电煤耗等考核指标目标值。现场值班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每班、每日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和问题及时查找、整改,保证了经济指标受控、可控。
(3)制定并实施《锅炉经济运行调整措施》等16项节能降耗措施。锅炉效率提高是保证机组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组织技术人员成立锅炉经济运行试验小组,制定了氧量、床压、一、二次风配比调整试验方案,结合专家意见和华电电科院试验数据,通过对锅炉底渣及飞灰含碳量监控,煤耗和厂用电率的对比,根据各台锅炉设备状况、运行状态、试验数据及结果,确定锅炉氧量在2.0%―2.5%、床压在4.5―5.5kpa范围内调整,并在保证锅炉正常流化的前题下,降低一次风量,即保证了锅炉效率,降低厂用电率,又降低了锅炉磨损,提高了可靠性。
同时,又进行了下述大量经济运行调整工作:加强二、三级指标管理,确保主汽压力、温度等参数压红线运行;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利用厂用电率和真空对煤耗影响的比较,结合机组运行方式,通过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大幅降低厂用电率;启停机过程中,合理控制锅炉风机、循环水泵、给水泵等转动设备启、停时间,缩短启动间隔,在机组并网后,结合汽轮机胀差等参数变化,制定合理暖机时间,加快加负荷速度,均提升特殊工况下的机组经济性;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减少运行变压器台数,实施了化学变、除尘变、输煤变优化运行;加强非生产用能管理,深挖节能潜力;通过对机组正常运行参数、各项指标及机组效率试验得出的机组热耗率、煤耗率比较,针对各机组运行经济性不同的状况,及运行时间、设备健康状态,积极开展经济调度,制订计划,合理安排机组开机方式和轮检工作,主动地、分主次地去减少机组可控热损失,节约机组检修、启停机费用,达到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性的目的。
(4)重新制定、细化《运行指标竞赛管理办法》,开展值间电量、煤耗、厂用电率等各项指标日竞赛活动,通过对标模板平台展现各值完成指标值,展现各值日指标奖金,同时获得公司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幅度增加了指标竞赛资金,实现一线运行员工利益最大化,激发了人员的工作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指标对标,进行参数分析,细化运行调整,从点滴做起,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11年四号机组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前列,供电煤耗完成357.3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完成8.38%,在集团同类型机组评比中获得“标杆机组”称号。
在2012年上半年华电集团同等级循环流化床机组对标中,在常规流化床机组供电煤耗评比中4号机组排名第一,3号机组排名第二;在供热流化床机组供电煤耗评比中2号机组排名第一,1号机组排名第二。
近两年来,在标杆机组创建工作的推动下,安全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设备健康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消除了“星期机”、“满月机”的情况,机组运行周期不断增加。文明生产方面经过对“跑、冒、滴、漏”的大力度治理,使生产环境有了根本改善,锅炉侧效果尤为明显,非生产用能方面,加强了管理,杜绝了流失浪费现象。尤其是,通过标杆机组创建活动,机组的整体经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不断增强。
(二)经营管理
1.加强三项费用管理,降本增效
今年公司检修费、材料费、办公费及招待费等各项管理费是区域公司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标准审定的,各项费用的控制是刚性的,各岗位人员要牢固树立成本意识,立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公司将与各部门签定2011年度生产经营承包责任书,将各项指标、费用分解到各部门,部门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在今年机组检修工作量较重、各项成本均上涨的形势下,要深化物资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和物资采购询价制度,建立常用物资价格体系,保证物资采购质量,有效降低采购费用,增强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物资积压。加强库存管理,定期对库存物资清查盘点;强化检修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要建立健全检修费、材料费承包等奖惩机制,采取修旧利废和技术革新的奖励政策,通过完善并严格执行材料及备件支出审批程序等手段,减少外包工程,严格控制修理费、材料费的支出,降本增效,确保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圆满实现。
2.积极开发培育供热市场,做好向皮革工业园区及氟化工园区供热工作
公司机组容量小,机组能耗指标较大机组高,在当前火力发电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加大机组供热能力,对降低能耗指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十分重要。
2010年公司完成了向皮革工业园区一期工程的工程建设,今年要做好向园区供暖、供汽的营销工作,确保投入能够得到良好的回报。
积极开发公司周边的供热市场,密切跟踪清河门棚户区改造、皮革园区动迁等项目,提前做好营销及供热的调研准备工作。
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向氟化工园区供汽、供暖的调研及准备工作,准确摸清园区工业用汽量、供暖面积,提前做好机组抽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3.树立大经营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粉煤灰(渣)综合利用进程
目前事故排灰场的储灰能力已不足一年,灰渣运输费及灰场管理费加重了经营成本费用的压力,因此,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已迫在眉睫。今年公司将加大灰渣营销及招商引资建设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的进程,力争年利用粉煤灰 50万吨,减少运费及灰场管理费510万元。
4.加速人才培养,完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新的一年,我们要针对企业骨干流失严重的实际,高质量开展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岗位的需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人才。
我们要努力提升企业素质,也就是要增强全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大局观念,团队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技术业务学习,提高履职的水平和能力;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廉洁自律,干净做事。
对部门及岗位设置进行完善,明确部门分工,定岗定编,做好岗位工资薪酬的分析工作,理顺工资关系,全面做好绩效工资的考评工作,使那些工作目标完成好的部门、工作业绩出色的个人收入得到增加。按照华电的相关标准,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使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加强干部、管理人员选任及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作,实行竞聘上岗,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把真正品德高尚、综合能力强、责任心强、团结协作好的人提拔上来委以重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精湛、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队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论文关键词:电力;节能减排;理论体系;技术支撑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经济的腾飞,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根据国外的一些经验,节能减排机制是根据市场机制来建立的。由于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当前既要解决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矛盾,又要推进经济发展,任务艰巨、情况复杂。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本文主要以建立长期有效的节能减排机制为出发点,制定电力节能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旨在解决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
一、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构架分析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因此进行节能减排十分必要。电力节能减排的理论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符合我国国家标准,是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有力手段,有利于构建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对于推动节能减排的工作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1.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
实施节能减排的途径包括三种:制度管理手段、技术创新手段以及调整改变产业结构来进行节能减排,要在技术、结构、制度上下功夫,综合实施节能减排工作。根据我国国情和国外经验,主要从市场机制、技术手段、产业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节能减排工作。
2.电力节能减排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指通过竞争手段,充分配置市场资源,市场机制是节能减排机制的根本制度,但是市场机制不能解决节能减排的一些外部问题,比如环保、节能等。节能减排机制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可持续发展机制来进行补充,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市场机制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必须符合政治体制的标准,因此这就要求市场机制需要符合我国的国情。
3.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
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目的。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地质条件等因素,在很多偏远地区,法律手段并不能维护能源的耗费,因此必须完善当地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加强当地群众的节能减排意识,减轻节能减排的技术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对节能减排技术体系进行维护。
4.技术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节能减排的监管机构要对节能减排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在节能减排的工作中,技术是关键,因此应该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定期考核与培训,以提高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及时应对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的突发现象。
5.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节能减排工作的初始时期,制度和结构的节能减排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绝大部分,是完成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途径,在节能减排的后期工作中,主要是靠技术和管理手段来实施。管理得当,能对能源的耗费量进行有效控制,管理不当,则会造成浪费现象。因此,应强化管理体系的结构,制定一套完备的制度来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准入机制
1.考虑部分市场机制的电力节能减排
中国的电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没有突出市场机制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发电权交易中,可以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高效的发电机组代替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发电,用市场机制来促进节能减排是现阶段发电模式的改变。
电源结构向低污染、高效率发展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变现有的发电模式,使节能发电调度与经济补偿机制分离。随着节能减排的深化,在未来几年中,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要基本关停,转而采用新型的、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实现这种发电结构,既能够节省经济开支,又实现了科技、设备的现代化,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电力节能减排的市场模式
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各司其职,市场应积极配合政府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这样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短期或者中长期市场中,要建立立足排放和能耗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获得准入的主题,可以自行决策,自主参与市场交易,要体现出节能减排的效果,使节能减排与市场机制相统一,有效地对对高污染、高能耗的发电机组实行制约,为低污染、高效率的发电机组提供机会。排污权交易是以环境保护制度为基础,依照一定的市场机制,通过买卖排污权的方式来控制排污。自从这种方式实行以来,排污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自主选择购买排污权,大大降低了污染。
在中国电力市场节能减排制度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每个地方都应该根据各自特点制定不同的制度,主要是通过电力企业的担保进行融资活动,合同能源的管理机制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和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的交易机制。
三、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机制
1.促进电力节能的手段和方式
电力节能减排的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经济上进行制约来提高生产的成本,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而法律手段主要是通过法律具有的威慑力来对排污者进行规范。电力节能减排的行政手段主要是把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落到地方政府上面来,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2.科技创新
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电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电力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提高电力经济运行质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应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电力生产管理现代化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集约化、精细化。
第一,进一步强化深入,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落实到位。加大检查力度,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差别电价等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大对各地出台的优惠电价的制度,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节能减排信息统计分析,建立节能减排的预警形势。加强节能电耗的工作。实现与电力监管机构联网,确保稳定达标。
第三,加强调度,督促各级调度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试制科学调度。发电企业和有关部门调度信息,通过强化监管确保节能减排工作取得实效。
3.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实施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在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落实以及执法监督方面要加大力度,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抓电力企业节能减排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工作的标准,制定一套能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需管理和环境污染程度的机制,制定出节能减排的政策激励机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及清洁生产模式
首先将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与经济协调统筹,形成良性的结构发展体系,加大对清洁能源方面的发展,其次应通过源头控制的方法,达到标准兼治的效果,特别要对能源消耗不合理的源头严加控制,坚持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充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目标步调一致;依靠科学技术,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力度;节能减排在发电、配输电以及用电的全过程实行;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民众在节能生产中减少污染排放的意识。
四、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管机制
在节能减排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各方面的监督管理机制,从监管方面来要求各部门及企业组织体系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执行力度在企业内的良性完善。对企业各部门要进行有效的监管职能分化,确保各司其职,对环保、节能、资源要进行社会性的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心,加强全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在能源利用高发期进行相关能源的限制。在进行监察管理的同时,要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规划。
五、电力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
1.首先要创新节能减排技术上的推广应用
通过发展先进的手段,做好新工艺、新技术与材料设备方面的推广工作,有益的技术和先进的节能设备可以从根本上最大化的解决相关的节能减排问题。
2.节能发电系统功能
主要包括制定季度、月度和年度的组合发电基础方案,完善实行发电环节的节能调度计划与电网阻塞方面的自动化发电调控及在线的校正控制,对电网做好良性评估;完善节能支持系统,实现对火力发电机组能耗、脱硫设施等相关运行参数方面的有效监测。
3.污染物排放数据的认证与监测
包括年度调整系统、许可证跟踪系统和排污跟踪系统,对污染物排放数据是否达标进行监测;火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节能减排系统的优化,可以作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技术支持。
4.电力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以及评价技术支持系统
主要包括电网损耗、机组发电能耗、热电联产以及综合利用排污监测、机组、脱硫和控制节能减排指标的考核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