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13 11:05:20

导语:在语文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

一、影响学生感受美

教室是学生最熟悉的地点,教师为学生们创造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从一点一滴中感受身边教室环境的美,逐渐将这种美迁移到自己身上,培养其爱护班级环境,打造魅力班级的优秀思想。开学初,我在教室的一角粘贴了一面小镜子,并且用花边装饰,镜子下放了一把小梳子和一个指甲刀,没有过多的语言,每天一到教室,孩子们总会在镜子前左瞧右看,拿起梳子整理整理,学生们没有反感,没有怨言,一个小小的举措强过多次针对仪表美的口头教育。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

暑假过后,孩子们走进校门发现学校已经大变样,睁大了眼睛这摸摸那瞧瞧,怎么也看不够。于是我组织了一次班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新学期学校的变化,那一张张小嘴便滔滔不绝起来。有的说教室变大了,也明亮了,而且更暖和了;有的说宿舍规范了,也干净了;还有的说学校看起来特别宏伟……一Kechengyujiaoxue课程与教学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着光亮,诉说着美好。春天,校园处处盛开鲜花,桃李芬芳,牡丹芍药争芳斗艳,蝴蝶蜜蜂翩翩起舞,如此美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我带着孩子们来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花园旁、操场边、教室前……欣赏着校园中的美景,发现了校园的美,孩子们更加喜爱这个处于大山深处的校园。

三、课堂教学领略美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文课教学更是美育的重头戏。冰心的《肥皂泡》文字优美,意境深厚,字里行间都仿佛能看到在空中飞舞的五色浮光。为了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字,感受文字中的美,我带着他们亲手做肥皂水,来到了操场,只见轻轻地一吹,空中便多了许多精灵,孩子们“哇”地喊出了声,这声音中有惊喜,有感叹,有激动,这都是因为他们欣赏到了美,感受到了美。诵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在欣赏《因为你是我女儿》这篇文章时,通过范读、自读、引读、议读等形式,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更多时候,我是献上一张张优美的图片,让孩子们欣赏图片美的同时,感受文字中的美。正是这一次次的旅行,引领着我与孩子们对美的探索。

四、组织学生创造美

第2篇

(一)个性教育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

反思我们的教改历程,我们不能不对语文教学的取向重新进行评估、判断和认识,为什么于漪、魏书生等先进教法在一窝蜂地普及或推广之后难以见到满园春色的景象?刻鹄不成反类骛的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就是追随者忽视了个性建设,在模仿中丧失了自身特点,同时也脱离了学生这一教学主体的个性差异,那种不能透彻领会其先进教法之实质而亦步亦趋的“死学”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一切的美与成功都建立在个性之上”这一点我们必须有足够的认识。确立教育个性化理念,是打破僵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教育个性化,是指培养人的个性化,也就是要重视教育对发展完整的个性的作用。语文学科实施个性化教育,是素质教育观所要求的目标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双要发展学生个性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这种平衡的教学观应该得到大力提倡,这是历史和时代的双重要求,也是我们不可推却的责任。

语文学科实施个性教育,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语文对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学,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培养对于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热爱及择优承传的心理意识具有独到的作用。课本中大量富有个性的作家写出的富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必将对学生的个性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我们相当多的因学偏爱某种风格的文学作品实质上也是这种影响打下的烙印,这个烙印甚至可以影响其生活情趣的取向及个性的形成,所谓潜移默化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再有,语文教师本身的个性色彩,也更直观地给学生以直接的影响。

(二)发掘教材个性、展示教师个性、发展学生个性是语文个性教育的基本构架。

个性是一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意味着独特性,积极有益的美好的个性特征是创造性的内在依据,在同等条件下,个性越鲜明,创造力就越强,因此,个性教育是培养创造力的素质教育不可偏废的必然内容之一。语文个性教育是指语文教育能够突显作者、教师、学生的个性并能有效培养受教育者个性的全部教学内容,包括教学方式、方法及艺术,甚至也包括教学结果及其评价。语文个性教育的主要环节一般表现在三个方面:课文展示的作者的个性,需要足够的发掘;教师教学的个性,需要长久地锤炼;学生学习的个性,需要爱护地培育。课文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千姿百态各具神韵风采,同时也是作者的独特创造力的载体之一。如果说课本是展示精美作品的展台,那么众多文学作品便是一朵朵各具姿韵的奇葩。这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个性美的世界,不同作家就表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确是文如其人。鲁迅语言的幽默、犀利、深刻,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朱自清的语言优美、清丽、隽永;老舍的语言精确、鲜明、风趣;茅盾的语言峻峭明快,刚键而柔婉;巴金的语言绮丽多情;杨朔的语言清新醇厚;刘白羽的语言热情妙肖;赵树理的语言朴实通俗。等等,都在一定意义上鲜明地显示了作者的个性,常说“风格就是人”这就是对个性风采的实质性概括。所有这些,是个性培养的最生动也最具典范意义的教材。

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富于个性特征的创造性劳动。由于师出多门,相互各自生活于不同的历炼环境等不同,教师的思想认识、气质性格、知识结构,品质修养等必然不同,因而在教学中总会表现他自己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他对教学内容、教育对象的独特感受,认识和情感。有的巧于设疑;有的逻辑严密;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激情横溢。个性不同的教师,即使教学内容相同,教学条件相似,他们的教学也会各具不同的特色。教师在教学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是教学走向成熟的标志。个性化教学应该教如其人,教师应追求把自己的良好品质,广博的知识展现于三尺讲台上。教师合乎教学现实的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表现,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对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个性才能塑造个性,只有性格才能培养出性格,在教学中教师应追求自己的风格,充分显示自由创造力,潜心锤炼和展示自己的教学方法、风格、节奏。在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下,只能培养学生的被动人格;在机械复制的教育方式下,只能形成模式化标准化的人格;在分解主义教育方式下,只能培养出片面发展的人格。很难相信,个人一面、千口一词、规范化、公式化、雷同化的东西能培养出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个性。

还应当看到,个性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追求的是求异标新。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核心,是一种从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来思考问题的方法,二OOO年的高考作文题正是本着这一思想来设计的。要培养发展受教育者做个性,就必须把求异思维结合到具体的教学中去,在教学中追求多向性、独创性、灵活性。多向性是就广度而言,要求思路宽广辐射,多方求索,不拘一格;独创性就其深度而言,要不落俗套,独僻蹊径;灵活性是指灵活度、要求活泼多度,善于应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首先应从灵活性入手训练,启发思维,引导思维换象,促成其思维多向发展;进而达到独创性。比如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对同一题目同一素材同一体载的作文,从不同角度、不同立意、不同取材、不同构思、不同风格、不同手法等去进行写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个性,进而也就造就了受教育者善于创造未来的个性潜质。在个性教育中,虽然学生依然是受教育者,但他们仍然是教育主体,他们应该有更多的更好的条件和机会表现出千差万别的个性,作为教师应该为他们营造出具有现代特质的个性支撑面和发挥创造力的天地,仍以作文教学为例,应该张扬个性,爆发创造力,鼓励学生写其感受,写其实理解和情感,鼓励表现自我。同时,我们应该承认差别,重视差别,这才是个性教育。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涵养及语文技能的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及不同要求,创造各种条件允许学生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不能忽视教师做引导和促动作用。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个性和特点的有用人才。

第3篇

一问题:

(一)思想

由于不正确的思想,学生不敢说英语。在英语交际方面,正确与流利似乎是矛盾的。许多人持这样一种观点,正确第一,流利第二。这对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弊大于利,原因是它导致了学生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张嘴。其实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在做交际练习时,我们应鼓励他们,而不是为了纠错而打断他们的话,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说话热情。显而易见,“正确第一”只能导致学生宁愿闭嘴也不愿犯有时看似十分幽默的错误。

(二)话题

教师或教材事先定好的话题往往使学生不知说什么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容易的是那些他们熟悉且生动有趣的话题。只为了语法教学而编辑的材料不能使学生说。比如“Tomisaboy.”“Kateisagirl.”等句型有语法意义,但缺少练习价值,很明显,学生会很快厌倦它们。另一个学生不配合的原因是教学材料脱离现实,“TotheTibet”,“ToGuilin”等话题只能帮助学生学点语法。另一方面,材料应主要反映英美文化。只有有吸引力的文化背景才能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如果我们把文化与语言分开,交际练习就会失去光彩。

(三)语言环境

由于有限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练习的机会。以下因素可能导致了这种情况:对于书面语的过分重视;教师很少真正说英语,即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说,在课后也不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过多,即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练习,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注重培养说英语的习惯以及交际教学不能列入教学计划。

(四)动机和责任

如果没有自我动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往往不会坚持用英语交际。一般说来,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学生的自我动机和教师对于在课堂上所使用的练习材料的正确而充分的使用应持的负责态度。每个人都有理想,问题是某些学生的自我设计与他们现在所学的课程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应主动接近学生,引导他们形成现实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他们的理想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由于缺乏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来说十分重要的客观压力,学生也可能不会坚持说英语。通常教师对学生的交际练习不作严格要求,没有确定的时间或让学生每天或每周练习。结果,学生只说汉语或半汉语来取乐。因此,很难取得期望中的教学效果。

一解决办法

(一)思想

建立正确的口语教学指导思想。那种认为交际能力一点不重要的观点必须完全转变。教学的每个方面,不只交际教学,都应确立这种观点;流利第一,无可非议。每位教师都明确的态度来支持这种观点;每个学生都应积极承担起说英语的义务。在每学年评定学生英语能力时,不应只看他们的书面英语,而且还要测试其交际能力。如果交际能力测试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学生的交际能力怎么会不提高?

(二)课堂中心

将课堂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分组讨论比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交际。讨论组可分为三种形式;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两两讨论。根据我的一点拙见,讨论的话题应是可行的、有趣的、可争论的。我们应抓住指导讨论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话题可不是件容易事。我们可以提供话题供学生选择,当然学生亦可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想,这种方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三)语言环境

必须创造一个更生动的语言环境,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练习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说英语。通过设立英语角,举办英语话剧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检验应用和扩展课堂上学得的知识。有了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交际能力会提高。

(四)课时数

应延长交际教学和实践的时间。在许多中学英语交际教学和实践的时间很有限。有许多学生一直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当众用英语与别人交际过。原因何在?人多而时间少。这种情况急待改变。

第4篇

【关键词】数学;德育教育;渗透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基础上,发散学生思维,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以积极、自信、开朗的良好心态面对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初中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可见、处处可循,而数学教学中穿插融入的故事、观点、思想等,无一不是圣人贤达探索总结出的智慧结晶,意蕴深厚,发人深思。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意义重大。1.挖掘教材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同时还是沟通师生、群体,促进课堂互动的桥梁。

深度挖掘教材文本,不仅能帮助教师游刃有余的开展教学活动;还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凡之处,从而“借题发挥”,结合教学主题,润物无声的渗透德育教育。比如说,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利用教材中提到的“鸡兔同笼”为题,以趣味性、故事性的讲述方法展开教学。具体为:一个笼子里关有鸡、兔各若干只。由于笼子的中间部分是封闭的,所以只能看到鸡、兔的头和腿。通过计数之后发现,鸡、兔的头一共10个,而鸡、兔的腿一共28条。请问,鸡、兔各有几只?学生们在看完题目之后,兴致昂扬,跃跃欲试。有的学生掏出纸笔开始计算,有的学生托腮凝思。类似这样的数学问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一反学生日常接触的数字符号,因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待学生运算结束后,笔者适时的给予表扬,并因势利导的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可以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来计算这个问题。那么,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其实,古人很有智慧,他们利用“抬脚法”,很巧妙的就计算出“鸡兔同笼”的数目。我们现代人应怎样向古人学习?”教导学生尝试知识牵引、转化,关注生活,提高责任感。2.激励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初中学生进入青春期,聪明有余而学习的柔韧性不足,热情洋溢但缺乏成熟稳定的心智。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接受新鲜事物。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有限,因而对事物的观点、看法往往单一而片面。比如说,喜欢某个教师,“爱屋及乌”式的喜欢这门学科;反之,则存有抵制、排斥的情绪。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大量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信息涌入,也容易导致涉世未深的中学生迷失自我。为此,初中教师,尤其是数学教师,应勇于肩负起“育人”的伟大使命。

教学过程中,可适当增加数学课外知识。以数学史上的名人轶事、趣味见闻,丰富课堂教学,发挥榜样的示范效应。比如说,教学“勾股定理”时,笔者对学生说:“同学们,勾股定理又称之为商高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在我国,商朝时期的商高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特例。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而三角形的斜边,称为玄。商高提出的勾股定理,比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利用演绎法证明还要早近半个世纪。”以这类数学小故事,激励引导学生学习,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3.学习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塑造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求学品质。为此,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在教学“概率统计”相关知识点时,笔者按照“组间相似、组内相异”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以问卷抽样调查的形式,统计本校八年级学生课余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类型。

每一个小组中,有一名组长负责记录工作,其余组员则对应各个班级开展调查(调查工作在课余及课间休息时进行,因而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正常上课。)一周之后,各小组将问卷结果汇总,并加以分析、讨论,最后整理成“调查数据”。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与他人交际、沟通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4.结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数学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关爱学生,认真负责的开展教学工作。课余多与学生交流,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良好状态,为德育教育的渗透做好铺垫。

作者:孟令明 单位: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一中学

第5篇

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为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流打基础的。语法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手段,缺乏语法知识会严重影响运用能力。因此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是很必要的。关键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教语法。我认为,语法的教育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出发,再授之以良好的语法学习方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想让自己的教学获得成功,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英语语法教学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语法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总结出几点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一)制定计划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都必须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学习也是一样,有计划就有了学习目标,也就有了学习动力和努力方向,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制定一个长远的目标,还要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课型确定每节课或每一个单元认知小目标,让学生不断受到目标的激励,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前预习

对于高中英语教学来说,预习时相当重要的。如果不搞好课前预习,上新课时就会心中无数,不得要领,反之如果做好了课前预习,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老师要教导学生预习的方法,课前预习,找出不懂得问题,理解新文章中的生词。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对新的一课有了基本的认识,对自己不懂得地方也有了准确的定位,带着问题学习,是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三)专心上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认识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要求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思维,尽量做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手到,积极培养有意注意,在课内有意识地识记该课生词、短语、句型、重点句子,力争在课内就把这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记住,当堂消化。

三、英语语法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教学课程,就课程本身来说,重点就在于对语言的运用,而语言运用的重点就是单词和语法的运用,单词是只需要不断积累,对我国高中生而言,英语语法是一个难点,这是由于,我国汉语语法和英语语法差异较大。所以要想教好英语,语法传授方法是重点。

(一)加强实践教学

语法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者能过合理使用语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口语交谈能力和加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基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再日常的学习生活交流中,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当然是懂英语的家长)的交流中,尽量运用英语交流;在看国外电影,电视时,尽量听英语,学习地道的口语;多给学生订阅英文报刊、书籍,并就其中的内容提问。

(二)突出重点,精讲易懂

外语语法教学要想重点突出,就要精讲。一节课要解决哪个语法要点,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时老师发现参考书或语法书上有很多好例句,就搬到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内容显得很充实,但针对性不强,可能会适得其反。英语教师为了讲明某个语法要点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列举适当的例句,例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讲得越细越好。教师应注意精讲,教给学生的语法形式应尽量简单明了。例如在定语从句的教学中,什么是定语从句,它的位置,定语从句应由哪些关系词引导,什么情况下可以省略关系词等,就不必祥讲,因为课本上已经讲清楚了,教师应该对学生最感困难的关于如何选择关系词讲清楚讲透彻。告诉学生选择关系词第一要点是看先行词,第二是根据所要选择的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并给出合适的例句,另外还须重点讲清定语从句在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

(三)运用归纳法

任何一门知识,都是系统性的,英语也不例外。在英语这门语言知识中,各个知识之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有他的共性和个性,我们教育学生学习英语,就是要在掌握它们的共性同时,区分了解它们的个性。而掌握和了解的最好方法就是归纳总结。从所学知识中招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并通过它们的共性、个性归纳出各项知识的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这种归纳出来的规律便成为了一种公式,可以套用。当出现例外情况时,老师在加以重点说明,就可以逐步完善这些归纳,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以新带旧

“温故而知新”高中新教材是以初中英语教材为基础的,在语法编排上有连续性、反复性。为此,在学习高中新的语法项目的同时应注重以新带旧,温故知新,有计划地复习巩固学过的语法知识,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例如: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部分,既有人称、时态变换,也是复合句的再现与延伸。

(五)加强试题革新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业成绩、反馈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书面解答技巧的一种教育手段。现行的英语试题虽已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基本上采用标准化试题模式,主客观试题比例不合理等。在试题中尝试调整主客观的比例,加大主观题的比重,增大客观题的选择项,优化试题类型,使考试考查既要有笔试,也要有口试和听力测试,真正实现英语的全面测试,培养学生提高实际运用语言能力。语法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从自己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适当的语法呈现方式,并且要同时指导学生学习外语语法的方法,例如:(1)善于自己发现错误因为自己发现的错误,会记得更牢并能很好的纠正它,所以不要等别人来指出你的错误,要努力靠自己去发现它。(2)学习语法规则学生们一定要背会,记熟语法规则。(3)避免重复错误要帮助学生首先学会和理解这些规则,做些适当练习,多看看语法书和教科书,不懂就问,从而避免重复错误。(4)通过文章学语法学生们可以多阅读文章,从活生生的语境中总结和复习已学过的语法规则。(5)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耐心学习,下苦功学语法,切不可操之过急。

第6篇

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重点往往也是语文考试中进行考察的重点,是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与核心。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有时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够进行很好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不强或者不能够回答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将课堂提问的内容设置的过于简单,只是询问学生例如,对不对或者是不是等类型的问题,不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和思考能力的提升。有效进行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法之一就是教师要精心的进行课堂提问内容的设置与安排,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向其提出难易适中并且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避免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够促进学生思考和过于困难的问题导致学生产生畏惧情感的现象出现。教师进行具有思考价值问题的精心设计,是激发学生思考意愿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及习惯,还能够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进行提问内容精心设置的教师往往具备发掘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其他人容易忽视的部分捕捉和发现具有思考价值和意义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与内容,使课堂提问能够实现优质高效的发展。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三顾茅庐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刘备要拜访诸葛亮三次?以及诸葛亮为什么前两次不见刘备等问题,促进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把握时机进行提问,有效深入课堂文本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技巧和提问能力,在实际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将问题以陈述性的语气提出,使课堂提问为创设课堂情境服务,使学生改变传统回答教师提问的僵化模式,转变为对课堂教学情境的投入和参与,进而使课堂提问能够发挥真正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问题学情境的创设,还要充分的以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为主要依据,捕捉和选取恰当的教学时机。以适当科学的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教学问题,使课堂提问能够具备足够的艺术性,进而激发学生进行问题思考的动力和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一个好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智慧火花的出现,还能够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高。此外,教师的课堂提问还应当包括对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情况的处理,学生在无法进行问题回答时有可能是由于问题过难或者过多,难以克服思维定势等,即便问题难易适中,也有可能会导致停顿状况的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为学生进行指导,疏通学生的问题思路。教师要准确的把握课堂提问提出的时机,以巧妙的课堂提问技巧实现语文教学课堂的高效提问,有效的进行文本内容的发掘和深入思考。

三、鼓励学生进行质疑,提高课堂提问效率

先进现代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早已不仅仅是教师的特权,还应当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有效方法。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质疑和提出,提升学生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其综合语文素质。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对于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对于学生质疑和问题提出行为的鼓励无疑会使学生的探索欲望得到极大的激发。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质疑精神,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优秀的提问习惯和提问观念,表扬其不同意见的提出与发表,让学生真正热爱语文课堂和语文学习,从而使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够高效优质。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滴水穿石的启示》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询问其对于题目的看法和想要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展开,使学生在充分挖掘课文题目的过程中认识到提问与质疑的魅力,进而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与质量。

四、结语

第7篇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围绕英语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展开教学,带领学生做有趣的课堂游戏。上课前先让学生助手与我进行一段示范对话,然后再按座位进行一条龙式的对话练习。比如,教学仁爱英语八年级Unit6Topic2SectionB。教师问:“Wheredidyougoonyoursummerholidaylastyear?”学生回答“IwenttoMountTai,TheGreatWall,andsoon.”继续问“WhohaseverbeentoTian’anmenSquare?”找去过天安门广场的学生介绍天安门广场。“IvisitedTian’anmenSquarewithmyparents.It’sthelargestsquareintheworld.Therearesomegreatbuildingsinit”根据短文内容提出几个问题,对成绩较好的同学设计难度较大的问题,使他们得到提高和发展。如“WhereisMonumenttothePeople’sHeroes?”“Whodidyouvisittherewith?”等。对成绩中等的同学进行梯度训练,使他们挖掘潜力,力争上游;对后进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只要回答对一个单词就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敢于参与,及时发现自己的弱点,获得成功的愉。

2.创设语言情境,激发语感能力

英语教学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有趣的语言环境,根据课文内容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模拟真实的情境,提高了语言的领悟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英语的语言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我把课文中的故事编成短剧,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适当摆放实物和挂图,构成一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实行情境教学。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积极排练,大胆模仿,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样使学生置身于自然生动的语言氛围之中,增强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实行目标教学,增强成功意识

目标教学就是要求学生确定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明确做出课时目标、单元目标和学期目标,设定自己在每个阶段应达到的水平。每讲完一课就要整理出课文的基础知识、学习重点和难点;每讲完一个单元就要进行单元测验,找出差距,制订下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教师用目标教学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奋斗目标下产生勤奋学习的动力,循序渐进,扬起风帆,走向成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听力训练,防止掉队现象的发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仪展现课文中的画面,让学生看图说话和写短文,锻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实行目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逐项达标,英语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4.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创新精神

激励教学就是用表扬和奖励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以事明理,催人奋进。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老师的肯定和表扬能使学生得到愉快的心境,获得成功的欢乐,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创新思维,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每讲完两个单元,我就把所学过的英语单词集中起来统一练习,进行单词背诵默写竞赛,实行表扬机制。也可以开展扩词比赛,比如,教师给出一个字母要求学生加一个字母变成第二个单词直到不能继续增加为止。如:a-at-hat-that/chat/what。不用分数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而是建立动态的评价模式,比谁的进步更大,比谁的基础更加扎实,使学生在学习竞赛中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克服了因为分数排队而对英语产生的厌学情绪。在愉快的自身体验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竞赛和合作精神,使其英语的应用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5.结语

第8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道德教育;应对策略

在21世纪中国的教育进程中,道德教育是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工作。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是进行社会建设的内容,也是提高中国核心竞争力的要求。体育教育的目标是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状态。目前,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相较于其他教学活动,体育教学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社会性和突发性。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充分提高身体素质,为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而从道德教育的方面来看,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形成较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水平,从而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去学习和生活。从中可以看出,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同时,在现阶段,我国的发展需要的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具有较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这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支柱力量。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不仅具有理论的基础,更具有现实的必要性。

二、现阶段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缺失的现状

1.教师和学生不重视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现阶段,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教育内容,学生也普遍不重视道德教育学习。很多学生认为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完成一定的“测试目标”,而教师的教学观念中,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体育活动项目的内容、规则、技巧等。例如,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是篮球,教师向学生讲解篮球的“三步上篮”“三分球”等规则和技巧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学会了“三步上篮”等技巧,但是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意识到篮球这项体育活动中的团队配合精神对篮球运动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学活动没有涉及这部分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没有道德教学和学习的意识,必然导致体育教学活动中道德教育的缺失。再加上学校教学政策、教学环境、教学进度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教育活动基本上呈现“空白”。2.体育教师道德教育能力不足。体育教师的德育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师自身对德育的认识不足,对德育的方法掌握不足,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体育的教学手段完成德育的教学内容,导致德育目标不能达成。例如,很多体育教师对于不喜欢体育活动的学生或者是体育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也不能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改变学生体育学习的状况,导致学生更加厌恶体育活动,心理压力也会增加。3.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目标偏离。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将政治思想课与德育课程等同,强调的是政治思想的教育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德育教育。这样,在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上就与实际的德育目标相偏离。例如,在某高中学校的体育课上,教师在体育教学开始的10分钟时间内为学生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体育活动的要求,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丧失,学习目标混乱,因为这项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的联系不大。政治思想教育与德育具有联系,但是不能将两者等同。这种德育内容和目标偏离的现象说明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缺失。4.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单一。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方法单一就是指体育教师在认识到德育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前提下采用传统“灌输”的单一教学方法从而导致德育教学成果并不明显。相比于美育、智育教学,德育教学对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要求更高,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德育一直是关键性问题。很多的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坚持、坚毅、合作、正确面对失败等品质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还是“口头灌输”,缺乏新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德育的目标难以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应对体育教学道德缺失现状的具体措施

1.在体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的环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和学生都要树立德育的意识和思想。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分组的足球比赛并对比赛的过程和结果、合作情况等进行说明,使学生形成习良好的思想品质。此外,教师可以对体育教学器材的维护、体育场所优美环境的维护等进行着重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道德水平。同时,学校的教学政策、教学考核标准等应该注重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内容,形成良好的环境。2.明确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目标与内容。体育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应该是融合体育教学和德育两个方面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明确体育教学中德育教学的内容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状态、性格培养、价值观等内容,而不仅仅是政治思想的教育。体育教师应该区分一般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目标要重点突出、明确,如乒乓球教学课的教学目标是器材的维护、技巧的把握等,而排球的教学目标是侧重团队合作和相互配合等,一般的教育目标就是学生的综合道德水平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提高。在教学的内容上,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也体现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3.培养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体育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手段。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要求教师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断充实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并在教学中针对存在的具体教学问题进行有效的反思,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在教学活动中真正融入道德教育的内容。另外,学校应该注重在学科考核工作上对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进行考核,通过树典型、学榜样的方式为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活力。在期末的教师教学成绩考评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德育专项模块的考评,促进体育教师道德教育水平的提高。4.更新体育教学的方法。体育教学方法的更新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将灌输、练习、指导等方法转向更加灵活的方式,如竞赛评比、进步指标测评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中,学生不仅能够有效投入到体育活动中,更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道德教育的作用,德育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水平,但是我国的体育教学活动并不重视道德教育活动,导致道德教育成果不理想,其最明显的问题表现在德育理念不深、教师能力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单一等方面。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就应该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能力等方面集中解决,协调教学实践中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作者:董亮 单位:天津市第一轻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马新录.道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2):110,117.

[2]魏静园.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8):142-143.

第9篇

(一)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保证

通过对我国近十年的开放教育的质量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研究的重点一直集中在教学的过程,最常见的研究大多数是对教学过程的研究,词频甚至达到了46.徐皓在对我国的教学过程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我国开放性教育在本体性上实现了很大的转变,开放性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方式出现了“超体量”的趋势,在严冰的研究中指出,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对教学过程的研究不断加深,数量的不断扩张开始向着质量的提高发展,教育的本源性开始出现回归趋势,开放性的教育更多的将目光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上来,所以当前我国的开放性教育不在是单纯的静态教育模式,而是开始转向动态模式发展,教学质量不断得到提升,在实际的教学体系中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保证教学过程的质量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导意义。转型期的质量保证,必须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根据自身的特色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保证自身教育的质量问题。随着教学体系的不断深化,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手段是非常多的,体现出多元化趋势。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频次是5,“开放教育试点”的频次为2,这都显示出我国在转型期进行质量保证已经开始进入到国家开放性的大学阶段。

(二)质量的本体性研究

在研究包括“质量”因子词项的70个关键词之后,发现9为“质量”词频,在质量本体性研究占据的比例为12.86%,和开放教育存在和进步相比占据了份额很大,葛道凯(2004)着重认为“提高质量”非常重要,2为它的词频,在该范畴研究中占据的比例为2.22%,从另一方面得出2004年之前过多的强调质量,而对质量保证的关注度持续降低,“质量观”促进了开放教育的实践,直接左右了质量标准的建立。可是对质量观的重视并没加大,词频6,比例为词频6,“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相比,词频13,两者相差无几。“质量管理”属于质量干预,“质量保证”属于内发性和自动性的效能意识。两者旗鼓相当,这就代表了转型期开放教育的质量保证开始了舍弃了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维护,办学质量也开始不自觉的发生了变化,内部主动保障代替了被动的监督管理。

(三)剩余维度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学过程的质量保证和大学的转型期质量保证将教育体系的本体性完全显示出来,一共包含了13个维度。但是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维度一般是21个,所以还有8个维度没有纳入研究阵容,这些都被归为剩余维度,其中包括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王赫和蓝斌对于如何构建教学过程的保证体系进行了探讨,戴国良和陆海云对于教育资源的质量保证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一些现实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时锦雯从我国当前的开放性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对质量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对于一些延伸性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对于如何构建开放性的质量体系和评估方法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陈信、邓幸涛、王正东等对于国内外的开放性教育体系建设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开放大学质量的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指导依据。

二、讨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