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时间:2023-03-13 11:05:34

导语:在三年级中秋节古诗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三年级中秋节古诗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实施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05-02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所要诵读的材料之所以被称为经典,是因其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开拓视野,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质,为日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进行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器官,在学生脑中形成反复刺激,加深学生的记忆。而经典中浓缩的都是精华知识,对这些内容不断的进行巩固是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一个有效措施。本文中,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简要分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的教学对策。

一、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一些经典诵读素材的把握还存在一些偏差,且一些经典诵读材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现阶段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

由于经典诵读教学并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教学任务硬性安排的组成部分,基本都是由教师根据教学情况自发组织开展,这就导致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无法保证。大多数老师为对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就已经安排了满满的教学任务,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时间进行经典诵读。另外,鉴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让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自己安排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也是不现实的。以上的原因皆导致学生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以及深入的学习经典诵读材料中包含的知识。

2、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认识

虽然近年来教育界相关人士对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关注度有所增加,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很多老师仍然缺乏对经典诵读教学清晰的认识。经典诵读的理解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关于“经典”,一提到经典,很多老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古诗文,但事实上经典并不局限于古诗文,还包括其他一些文学著作等内容,教师应当为学生丰富诵读材料,而不只是让学生背诵一些古诗文;另一方面,关于诵读,经典诵读教学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而是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文章,并在脑中加深印象,以达到记忆更多的经典文章的目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之前,老师应当对经典诵读教学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

3、注重形式,忽略实质

在新课改的号召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没有对诵读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改革的推动下很多学校也是在被动的作出改变,只注重形式,忽略了诵读教学的实质。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安排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也没有与学生建立沟通交流机制,一些学生甚至认为诵读经典是不重要的,是可有可无的,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经典诵读教学的效果,教学质量在与未开展经典诵读教学之前相比也没有任何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实施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各位老师首先应当重新认识经典诵读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来深入的开展小学语文经典教学。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精心筛选经典诵读内容

对于经典诵读内容的筛选是开展经典诵读教学的基础,恰当的诵读内容会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进行经典诵读内容选择时,老师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特点,不同的年级要选择不同的经典诵读内容,分层次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这样能够更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能力,比如低年级的主要需要的阅读的基本技能,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经典诵读材料,这样也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根据我国一些经典著作,为学生选择的诵读内容如下:

一年级上:《弟子规》《三字经》及古诗15首;

一年级下:《百家姓》《千字文》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上:《中华成语千句文》(上)及古诗15首;

二年级下:《中华成语千句文》(下)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上:《论语》(一)及古诗15首;

三年级下:《论语》(二)及古诗15首;

四年级上:《论语》(三)《大学》及古诗14首;

四年级下:《论语》(四)《中庸》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上:《老子》及古诗文32首(篇);

五年级下:《孟子(选)》及古诗文32首(篇)。

2、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准备充足的时间来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有关经典诵读的情境。并且,经典诵读并不仅仅局限于古诗文的背诵,新课标明确说明一切具有典范性、时代性的材料都可以作为学生经典诵读的内容,这也为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

比如,近年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那么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经典诵读,从经典著作中了解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的来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为学生创建经典诵读的情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在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过程中,背诵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背诵的方式虽然能够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倦的心理,尤其小学生都是比较爱玩好动的,所以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老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背”,即在课堂上把背诵的文章或者古诗文表演出来,并且分成各个小组进行评比,并建立一定的奖励体系,小学生的表现欲也比较强,在奖励的带动下会更积极主动诵读经典。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选择科学的教学对策来提高经典诵读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学会观察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才能从生活中产生写的愿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和参与生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引导他们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写作灵感。

1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生要想写好文章,必须经过认真仔细的观察才能动笔。这就要教给学生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表至里、由整体到局部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观察顺序。观察时一定要仔细,看到的越多,写得就越具体。这样,写作文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了。

2 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不少孩子都对身边的事物熟视无睹,好多常识性的东西其实都不太清楚,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去指导、观察。如四季的变化,校园春天来临了,桃树、迎春花、小草等都有了哪些变化?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多次带着学生在学校周围观察自己平时熟悉而又陌生的花草树木。学校组织学生到盘锦市花园大街开展踏青活动时,我都让学生认真观察那一排排桃树、迎春花。我告诉学生:观察事物不仅要用眼去看,还要用耳听,用手摸,用鼻闻,用心想等。于是,孩子们惊喜地发现,盛开的白色桃花为什么看上去有的泛绿,有的发粉;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迎春花像个倒挂的小金钟……除此之外,我还鼓励孩子们在父母的帮助下尝试着去种植花草树木,观察每天花草的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用心去关怀家中的小狗小猫,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这些实际观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

二、积累素材

生活的素材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在教学中,我除了凭借教材,还充分地利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学资源进行写作训练。在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的同时,使学生熟悉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指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人、事、物,从中采撷有特点的内容,转化为写作素材。

为了提高学生收集作文素材的能力,教给学生各种不同的方法。如,让学生回忆或留心体验自己在家里做的一件事,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怎样,你有什么感受,受到什么启发。随着四季的更换,写出生机勃勃、百花盛开、硕果累累、白雪皑皑的四季景色;又如各种节日也是写作的资源,如元宵节的灯美吗?你怎样过“六一”儿童节的,中秋节你赏月了吗?等等。充分利用班队会进行成语接力赛、中华古诗文诵读、演讲、拔河比赛及各种球类比赛,让学生注意观察同学们活动时的表现,注意他们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只有有目的地观察、积累,才能发掘出更多的作文素材。

三、激发表达

兴趣是教学获得成功自信的金钥匙。我每周利用自习课,训练学生把上一周感兴趣的事,说给大家听,无论是做过的,还是看见的、听说的,什么事都行。说的内容可长可短。尤其是我们开展活动后,让他们说出活动的经过,同学们的表现等。开始有的学生不敢说,怕说不好被同学笑话,我就因势利导,带头说自己身边或班级发生的有趣的事,让不敢说的同学复述一遍,说得不好,再由其他同学补充。总之,学生想说就鼓励学生说,使学生说话不受拘束,说出心中想说的话。使他们感到口头作文并不难,就是把看到的、听到的、发生在身边的事,用语言表达出来。除口头表达外,还可以让学生用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这样,学生对写作文就不感到困难了。

四、共同评议

在教学时我采取师生共同评价作文的方法,这种评价都以鼓励、表扬为主。通过交流、互评,知道哪些是该汲取的优点,哪些是该避免的缺点,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面批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的作文出现了错字、语句不通、内容不具体等情况,我会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修改。改后有进步了,就将等级提升一个档次,作为奖励。这样,那些暂时没写好的学生便有了积极修改的欲望,在修改中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品德课;读懂教材;有机整合

教材是品德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介。在研读应用教材的过程中,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释放教学资源和素材中所凝聚或投射的思想,触摸教材灵魂。读懂教材,把握教材的“序”、熟悉教材的“题”、吃准教材的“点”、找好教材的“料”。用整体联系的观点解读教材,持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持质疑解惑的态度解读教材,抓品德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让品德课堂丰盈而又充满活力,成就魅力课堂。

一、以课标为尺度,认识和分析教材

研究教材编排意图。定位课时教学目标时,要心存课程目标,在观照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的前提下设计教学,整体把握新教材。品德教材的建构,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同一主题内容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循环出现,但各有侧重,逐步提高。三四年级侧重家庭、学校和家乡(社区)的内容,兼顾个人、祖国与世界;五六年级侧重祖国与世界,兼顾其他。教材内容不同,目标要求自然也不同。教师只有站到整套教材的高度俯瞰每册教材的具体要求,才能制定每篇课文恰当的教学目标和分课时的教学目标。

例如“民风民俗”这一主题的教学,综观整套教材中有关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定位是:一年级《欢天喜地过大年》了解的是春节的风俗,二年级《中秋节》这个话题重点在了解中秋节的时间、来历、传说、风俗习惯,通过背古诗、讲故事等活动巩固有关的节日常识。“四年级上册《节日大观》以春节、圣诞节、复活节、开斋节为例,让学生“走近世界,了解世界”,要求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活动,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六年级上册《民俗民俗大观园》以端午节、春节等为例,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民情,并从民风、民俗的丰富文化内涵中领略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师只有明了整套教材的编排意图和不同年级段、不同主题单元的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来确定课文的教学目标,区分课时目标,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系统有序的活动过程,保证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持续发展。

辩证把握单元目标。《品德与社会》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来编排,每个主题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规定了本单元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要求,并且贯穿于单元中的每篇课文。每个单元中,将教学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子目标分别在主题单元的系列活动中实现。所以,在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主题单元的总目标,来确定课时的教学目标。

比如《节日大观》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四册第四单元《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第二课。“走近世界,了解世界”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第一课《世界之窗》是从总体上使学生了解全球的三大人种及人类文化,第二课《节日大观》则是以节日为视角,进一步深入地了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节日风俗与文化传统,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第三课《多彩的服饰》以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民族的服饰为切入点,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民族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服饰。既然这是一个“走近世界”的主题单元,课时的教学目标也放在这个单元的体系中进行整体把握: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节日,感受节日气氛,理解不同民族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节日文化,并能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只有全面了解单元主题,分析各课教材的侧重点,定位分课时教学目标才会准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样设计的教学活动才有实效。

全面把握三维目标。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但是,我们也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是共同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提升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全面地把握课程目标,要通过情境的设置、通过多种教学活动,使教学回归生活,恢复生活本来的面目,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维目标不是三大块,而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看待。在生本课堂上,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存在,它随着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萌生、发展、变化,并逐渐形成。

二、以教材为蓝本,理解和加工教材

“取”。在新课标指导下的新教材,本身贴近学生,为学生设计,力求从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生活中所可能遭遇到的人、事、物;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可能产生的烦恼等方面来安排内容的。如小学一年级的儿童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他开始踏进学校,要遇到许多不认识的陌生人,于是就设计了“我的老师”“我和同学交朋友”等;小学三年级的儿童开始有了认识自我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就设计了《自画像》等。总之,各年级教材都是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充分考虑到生活中的现实,生活中的需要,生活中的问题、困惑。教学内容是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贴近儿童生活,富有生活情趣,有助于实现我们教学目标的教材内容,我们取之。

“舍”。我们的教材作为面向全省的教材,确实具有通用性,它兼顾了城市、农村不同地域的特点和需要,但作为教材,编写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教材只是一个范例,关键是我们要联系实际,灵活运用教材。学生生活地域不同,条件不同,城市学生生活世界与农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同,而在农村,地区又不同,我们就需要联系本地区实际,灵活运用教材。例如一下教材中第二单元第四课《当好小主人》,通过小剧场了解接电话的礼仪,当家里有客人来时,当好小主人,可以演一演,评一评,背一背儿歌等,但第三部分不同名族的待客方式,由于一年级小朋友年龄小,对于搜集资料能力不强,再加上自己民族的礼仪还在不断学习和巩固阶段,对别的民族礼仪了解要求偏高了,不符合学生实际。如果有条件,可以教师搜集相关资料作为了解,条件实在不允许,我们可以考虑舍去这个教学内容。

“填”。我们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自觉增加或补充与小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或对小学生人格形成有积极促进作用的内容。例如教学《新学期,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活动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场所“寒假生活交流会”,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老师注意收集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它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并根据这些信息深入展开讨论,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互相尊重他人的好品德,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三、以学生为根本,挖掘和构建教材

教师确立课程资源意识,认识到教材仅仅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而且教材是可以超越、可以选择、可以变更的。教材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载体,但不是课程的全部。

课堂生成资源的及时捕捉。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会怎样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多情况下老师是无法预料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同的观点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例如三年级上册《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学中,在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同时,也让学生体悟寸金难买寸光阴。如:“看一看”,一位书法家一分钟只能写多少书法,体悟艺术文化之不易;“做一做”,我们一分钟能读多少书,体悟积蓄文化话底蕴之不易;“算一算”,小朋友做这些事情的间隙又浪费了多少时间等等。以及时体悟生成资源作“引子”,化虚为实,提高教学成效。

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社区、家庭中有大量的与教学相关的课程资源,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够合理利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大有好处。由于新教材内容大多与生活、生产结合十分紧密,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社区,掌握详实的材料,确凿的数据。

例如教学《家庭万花筒》中,可以采用资料调查、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社会实践及其他操作性和实践性活动收集传统家庭文化资料,然后带进课堂,做后续的分析、整理、交流、讨论、欣赏、评价、制作等。这样才能使活动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

媒体、网络资源的有效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刊杂志、计算机已经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课本内容,这是活用教材的新路子。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祖国属于我们》一课时,课前通过网络媒体来寻找祖国文化资料。上课时,我适时地扩大对祖国艺术的教学内容的拓展,巧妙地通过“小小解说员”带领游客游览艺术长廊的活动,组织学生分别对我国文化艺术长河中的“雕塑壁画”、“绘画”、“书法”、“诗词歌赋”、“戏曲小说”等艺术形式进行欣赏。让学生在“静”中思考、探索,体验文化知识。在欣赏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华山论剑”活动,师生根据学情分为若干组,综合课前所做的探究和资料准备工作,分别对自己所属的艺术形式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赞美与情感抒发,让学生“动”起来。

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其表现为: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知识。

例如教学《世界真奇妙》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从建筑、艺术、物产、服饰等角度设计活动,可以运用数学《比的意义》教学资源,利用数据对比,然地引入了新课,组织学生探索世界的奇妙。进而了解各洲特有的动植物和矿产情况,探究服饰与气候、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之,读懂教材是教师的本份,是教学的基本功,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必备的品质。教师面对主体――学生、媒介――教材、场所――课堂,用心地去读懂它们,借助读和懂之间的桥梁―――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以达到“读”的最终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品德老师才能通过读懂挖掘教材、读懂学生需求、践行课堂教学,引发道德情感,形成坚定的价值认同,进而内化为生命的意志,成为生命的自觉,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质的飞跃,更能促使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

【参考文献】

[1]李雪红.小学品德教学拓新[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钟启泉,张华.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上、中、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邬冬星.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2005

第4篇

有个叫雷夫的美国老师,在一所贫民聚集区的偏远小学里,在一间被命名为56号的狭小教室里,教着一群母语非英语的移民国家的孩子,却创造出这样一个奇迹:一人独自设计并教授全部课程,其中独创的莎士比亚课程享誉全美,让一群原本平凡的孩子成为全美最优秀的孩子,而他本人,将这一切写成了一本书――《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很多老师在读完这本书后,都会被雷夫老师的智慧和精神所打动,之后却往往是一声长叹:这样的教法,在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

但是,一个叫常丽华的老师以新教育人的姿态站出来,为中国教育贡献了一个“卓越教室”的课程范本。

常丽华,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在农历的天空下”课程主创人,山东淄博临淄金茵小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2008年《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齐鲁名师、山东省优秀班主任……因为她的存在,点燃了一线教师重新审视自己追逐梦想的激情,她像雷夫老师一样,赋予了“教室”无限的可能。

教室里的大世界

很多人了解常丽华,了解她的教室,都是从“农历课程”开始的。在五年的时间里,常老师的班级完整地贯彻实践了新教育儿童课程理念,而且语数英几门学科协同进行教育实验,成绩斐然。其中,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为主线的特色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更是打造了新教育实验“晨诵”项目最浪漫的篇章。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而是一个以诗词为主的综合课程,以农历时间为线索,根据四季变化学习诗歌,同时配合国画、星象学、民间故事、古代文字流变、书法、考古、对联、民俗等内容,来全面呈现中国农历文化,演绎风花雪月的故事。我们不妨撷取其中一个课程片段一窥究竟:

秋已至,一首王维的《山居秋暝》,令常老师和孩子们开始坐拥秋天的禅意。白露时节,他们背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秋节,师生相约赏月,高台之上,把盏言欢,对月当歌;寒露节,他们吟诵着杜甫的《倦夜》,感受着一个寂寞而伟大的灵魂;重阳节,师生打点行囊,携一身豪情上路,和古人一起登高,与先人一起赏菊……不仅如此,在这个秋天里,常老师还把“苏轼”和“杜甫”这两个光辉的名字镌刻在了孩子们的心底。对两位诗人专题的学习,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记忆。这个秋天,于是变得不平凡。秋天结束时,常老师班里一个叫王文晓的孩子写下了这样的文字:“空寂的山/淋着连绵的雨/明月和清泉/浣女与渔舟/立秋这天/她们定格在/初秋的日子里/……/皎洁的月光/怒放的/在千古的诗词里/成为秋天最美好的回忆/立冬到来时/身后跟着/日渐长大的北风/秋天温暖的身躯不复存在/有些东西/却永远留了下来。”孩子们对诗词的热爱,对物候的敏感,对自然的柔情,就这样留了下来。

“诗词,仪式,体验,自然”成为农历课程的关键词。而除了农历课程外,常丽华的教室里还有很多“卓越课程”正在进行中。2009年送走了一个完整的大循环实验班后,常丽华坦言“收获很大,遗憾也很多”。所以,她重新接手了一年级,命名为“小蚂蚁班”,誓将最美好最卓越的教育,在教室里进行到底。

两年过去了,在常丽华的不懈努力下,小蚂蚁班又成为新的“卓越教室范本”,我们不妨看看常老师的“梦想进行时”清单:

每个学期,我们只用三周左右的时间学习语文课本,其他时间都在课程的引领下进行经典阅读。两年的时间,课堂上共读了50多本书,学生的平均阅读量达到了400册(大部分是图画书)。二年级下学期,每个学生完成了200万字的阅读量,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书写能力远远超过了同龄孩子。2010年7月和2011年3月,我的学生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对话》栏目和十二频道《小学生应该阅读哪些课外书》的讨论,精彩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

每个星期,我都带孩子们出去观察大自然,我们称之为“思维课”,让词语在思维课上醒过来。然后,我们做写绘作业,让孩子通过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这是一个孩子完整的生命表达。孩子们非常迷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每天早晨,我们都在音乐和诗歌中开始一天的学习――在我们的晨诵课程中,每个孩子已经背诵了100首童谣和100多首儿童诗。等到三年级,我们就要开始浩浩荡荡的古诗词课程:在农历的天空下。我们将跟随着二十四节气,走进唐诗宋词,走进古老的中国文化中。这也是我带上一届孩子做得最成功的课程。而到了高段的儒道课程、泰戈尔课程,将会让这间教室的孩子,习得世界上最经典的语言。

每个学期的旅行课程,也是孩子们最盼望和向往的。2010年国庆节,我们和家长、孩子一起去上海参观世博会。去之前,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做了世博会的课程――我们熟知了很多馆的内容,了解了很多国家,教室里的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大大的地球仪,给了孩子们另一双看世界的眼睛。所以,当孩子们到达世博园的时候,就像故地重游一样。家长们很感慨:孩子们可以给我们当导游了!这是课程的魅力。孩子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世博的知识,还有他们开阔的胸襟。而当孩子们穿着班服走在世博园里时,也是世博园最独特的风景。

我们教室有最隆重的庆典:每个孩子的生日。每个孩子过生日时,我会精心选择一个暗含了他独特的生命气质的生日故事讲给他听――当然也讲给全班同学听。在这个故事里,有这个孩子的影子,也有我对他的期待。然后,我们全班同学给他读我根据生日故事写的生日诗。接下来,每个同学都会为他画生日画、写生日诗――装订起来,这就是属于一个孩子的生日书。现在,每个孩子已经都有了自己的生日故事和生日书,这是我能给予一个生命的最隆重的礼物。其次,我们还有每个学期的“语言艺术节”。二年级过去了,我们已经举行了四届。每一届语言艺术节,我们要回顾整个学期走过的旅程,我会给每个孩子颁发“生命奖”,我们会上演全班同学参与的童话剧――在这隆重的庆典中,我们结束一个学期的生活,也即将迎来下一个学期的生活。

我们拥有一个全班同学参与的室内交响乐队。现在,这个乐队还很稚嫩,我们还只能演奏简单的曲子。但两年之后,这个由一个班级组成的乐队,一定能创造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我对此充满信心。

为师之道

伴随着梦想的进行,常丽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和代价:她每天给家长和孩子写便条,没有特殊情况,一天不落,写下了近十万字;她每天以现象学的姿态记录教室里发生的故事,写下了近十五万字。她每周给家长写一封信,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孩子的成长,写下了近十万字。

这沉甸甸的三十多万字,不仅让常丽华在不断地反思、研究中得到了成长,将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样把家长们也带到了一条和孩子共同成长的道路上。

很多人都很奇怪:常老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般老师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备课时间都很难保证,她怎么可能写那么多东西?

常丽华的答案很简单,她借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教师的时间很重要的是从阅读中来。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教材教参和一些快餐式的书籍阅读,工作就会陷入被动的恶性循环中。所以常丽华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儿童的人格教育》、《第56号教室的奇迹》、《学校是一段旅程》、《儿童的纪律教育》、《汉字密码》成为她的根本性书籍――所谓的根本性书籍,就是在不断反复阅读的书,从中汲取“养分”。因为这样的阅读,使她拥有了研发课程的能力。所以在常丽华的教室里,很少用到课本,所有的课程,都是她和孩子们的创造。这样的生活,让她对每一天都充满了期待。

当然,这样的生活节奏,也让常丽华的课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她给出了自己的“日常作息表”:每天晚上,十点之后休息,主要是备课和书写当天的故事。早上五点半起床,读书一个小时,然后准备早饭。从周三晚上开始写周末的信,两个晚上写完。每个周末,她尽量不外出,除非班级组织的活动。周末只做两件事情,一是把这个星期的课程总结写出来,二是准备下个星期的课程内容。问常丽华这样的生活累不累,她笑着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多也不觉得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她看到了自己的努力在孩子身上发生的变化。

常丽华爱自己的教室,爱得沉醉。在她看来,“教室”是个充满魔力的词语,教室就是师生的愿景,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师生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常老师说:“因为新教育,我有一个朴素的理想:让每一个生命都在教室里开花,让每一个孩子能在清晨醒来时,对即将开始的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让每一个孩子结束一天的学习回家时,能对教室充满留恋和不舍。”